• 沒有找到結果。

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功發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功發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國際金融組碩士論文. 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功發展之研究 The Study of Offshore RMB Financial Center. 指導教授:李志宏博士. 研究生:黃 智 沅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誌謝 終於到了要提筆寫謝辭的時候,這也表示在學校的學習過程已接近尾聲。首 先,我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李志宏博士,亦師亦友的幫助我,釐清我所遇 到的許多問題。另外,很榮幸地邀請到我很崇拜的管理大師,周行一教授擔任我 的口試委員,以及另一位口試委員,中央大學徐政義教授。三位口試委員對於我 的論文口試用心審閱,以專業的角度對於論文給予寶貴的建議與細心指正,更充 實了論文內容的周延性及完整性,在此由衷的表達我的感激與謝意。 從進政大開始,對於人生中第二個碩士學位,我一直有一分自我期許,我非 常感謝我的妻子芬菁,她全心全意地照顧著我和我們的寶貝女兒,並對我的課業 與活動表達支持與關心,因為如此,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同時,我要謝謝我的 爸媽、岳父母與家人,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攻讀學位,我想把畢業的榮耀獻給他們。 此外,感謝有口試搭檔金龍學長的陪伴,論文才得以順利過關。 回顧在政大的學習經驗,在實務面的印證以及課堂上互動之間收穫非常多。 我認為除了讓我培養出團隊合作與協調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讓我結交了許多很 要好的朋友。最後,我要謝謝在我身旁出現的許多貴人,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實 現了我終生學習與成長的人生目標。. 黃智沅謹誌 2013/7/22. I.

(3) 中文摘要 「人民幣」 (RMB)有著相當特殊的背景因素,基於歷史背景不同,經濟體制 不同,與西方國家的貨幣(如美元、歐元)發展差異很大;未來人民幣是否可能 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美元的世界領導地位?而「離岸中 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則是在規劃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一個相當關鍵 的階段,除了可以增加人民幣的交易,也能夠促進人民幣於在岸與離岸市場之間 的使用與流通的龐大商機。 本研究首先由貨幣市場的歷史回顧與發展現況進行探討,接著針對人民幣的 現行體系、各離岸中心運作模式等逐一分析,藉由分析人民幣離岸中心業務與營 運,來了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且對於人民幣離岸中心目前所遇到 的問題給予建議。最後針對台灣,探討目前策略定位與未來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 之成功要素。 本研究結論為,以長期來說,根據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指出:人民 幣是最有潛力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貨幣,基於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多元化的 貿易結構、總體經濟穩定以及高經濟成長率,而人民幣未來也將會成為主要的國 際貨幣。因此,台灣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未來更可 順勢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期望本研究能提供給本國與外商金融業者之策略發 展,並提出建議供主管機關相關政策制定參考之用。. 關鍵字:人民幣、離岸中心、貨幣. II.

(4) Abstract "Renminbi" (RMB) has a very special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ter, the 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 matter, and that varies grea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currencies (such as the US dollar, Euro). Does the RMB likel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in the future? Is it possible that threat to US dollar's leader role in the world? Moreover, the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 is in a very critical stag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the RMB, not only to enlarge the volume of RMB transactions,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RMB in between the onshore and offshore markets for business and circulation enormous opportunities.. In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historical review of currency markets and discuss the pres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follows by the current system of the RMB, as well as the operating model of the other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s to benchmark, by analyzing the RMB offshore centers' business and operations, to understand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o come out the solutions currently given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offshore RMB center. Further to Taiwan, to discus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for the best practice of becoming the offshore RMB financial center.. In conclusion, as for the long-term, according to IMF working paper: the RMB holds the most potential to become widely used internationally, due to China's large economic size, diversified trade structure and network,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high growth rates which can be expected that the RMB will become a major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RMB financial center is already an urgent matter for Taiwan. The success of it can further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e next step. In the end, we hop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 great views to III.

(5) local and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ke some recommendations of relevant policy to government authority for reference purposes.. Keywords:. RMB, Renminbi,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 Currency. IV.

(6) 目錄 頁次 誌謝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4 第一節 區域貨幣理論 ................................................................................................. 4 第二節 國家競爭優勢 ................................................................................................. 6 第三節 貨幣國際化 ..................................................................................................... 9 第三章 人民幣發展概況 ............................................................................................... 11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制 ............................................................................................... 11 第二節 人民幣歷史發展 ........................................................................................... 14 第三節 人民幣離岸市場 ........................................................................................... 14 第四章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分析 ............................................................................... 18 第一節 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 18 第二節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 20 第三節 新加坡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 24 第四節 倫敦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 25 第五節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城市比較 ................................................................... 27 第五章 台灣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路 ........................................................................... 30 第一節 台灣的人民幣發展現況 ............................................................................... 30 第二節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 34 第三節 小結 ............................................................................................................... 37 第六章 結論 ................................................................................................................... 4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40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42 第三節 後續研究 ....................................................................................................... 45 附錄 ................................................................................................................................. 46 一、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 46 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 50 參考文獻 ......................................................................................................................... 54 一、資料來源 ............................................................................................................. 54 二、中文部份 ............................................................................................................. 54 三、英文部分 ............................................................................................................. 56. V.

(7) 表目錄 頁次 表 2-1:國際貨幣之功能 ................................................................................................ 9 表 3-1: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 17 表 4-1: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優劣勢比較 .................................................................. 28 表 5-1:台灣金融及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 GDP 比重 ............................................ 31 表 5-2:中國 FDI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 31 表 5-3:現行人民幣回流機制 ...................................................................................... 35 表 5-4:台灣金融業之競爭優勢分析 .......................................................................... 38. VI.

(8) 圖目錄 頁次 圖 1-1:研究流程圖 ........................................................................................................ 3 圖 2-1: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理論 .................................................................................... 7 圖 4-1: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金額 .................................................................................. 20 圖 4-2: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市場 .................................................................. 21 圖 4-3:中國與新加坡、台灣、香港雙邊貿易總額 .................................................. 25 圖 4-4:台灣與中國貿易關係與人民幣貿易結算 ...................................................... 26.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 1776 年撰寫的《國富論》中曾提到: 「貨幣 已成為商業上一般媒介,商品需與貨幣來進行交換。」 無庸置疑的,貨幣是經 濟活動中最重要的元素;而一個已國際化的貨幣會在支付、交易、儲蓄上被全世 界的經濟市場及投資人所接受。中國大陸近幾年來,經濟成長持續快速發展,在 2012 年滙豐銀行發表的環球貿易展望中指出,預期中國貿易成長率將於 2014 年 超越美國,並於 2016 年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與多元化的 貿易網路,在與國際市場接軌之中,衍生出許多新的經濟發展需求。根據 2012 年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 統計指出,在與中國或香港有支付往來的 158 個國家中,有 31 個國家以人民幣支付比重超過該國總支付金額的 10%。因 此,人民幣已經成為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崛起的指標。 在中國“十二五"規劃2 中第 57 章已經明確提出: 「要推動人民幣的國際 化,並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資訊以及其他高增值 服務業,支持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支持香港發展 高價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區域分銷中心,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 心的地位,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如何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並降低 對於美元的依賴性,乃是目前中國重要政策之一。. 1.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SWIFT) ,它運作著全世界的金融電文網路,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透過它與同業交換電文 (message),進而完成金融交易。之外,SWIFT 服務已經遍及 207 個國家,配合的金融機構 超過 8,100 家。 2 中國每隔五年會提出一個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2010 年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出爐,十 二五指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成為 2011-2015 年中國發展的指導原則。 1.

(10) 「離岸中心」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金融管理體制和優惠的稅制條件 下,由非居民參與、經營可自由兌換貨幣,在貨幣發行國境內或境外進行資金流 通,不受法規和稅制限制的自由交易中心。由此看來,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成 為全世界各國際金融中心都不能忽視的潛在市場。這也是為什麼香港、倫敦和新 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競相加入角逐人民幣離岸中心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除此 之外,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可以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並創造新的金融商機, 順勢也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經濟與國際金融發展到成 熟階段所產生的結果,它能夠在經濟上發揮重要作用,對國家及區域經濟成長具 有高度影響力。 針對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始於作者在校曾修習周行一、李志宏教授講授的「創 業管理與理財」課程,針對個案公司對於新創事業發展下,在不同金融市場中籌 資之比較分析深深吸引著我。另外,先前服務於某外商銀行,曾以台北與倫敦兩 地搭配成立全球人民幣作業中心,來進行可行性方案分析。這也成為我興起研究 本論文議題的最大原因。 台灣欲爭取發展為重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對於在歷史上分開已久的海峽兩 岸,都將會是重要的考驗。因此,我國政府應密切掌握上述“十二五"規劃經濟 議題,以便因應中國大陸經濟與金融政策相關法令,做出最佳策略定位與行動方 案。對於主管機關而言,如何能建構一個公平、公正及公開的金融環境,並帶動 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更是歷史上重要的關鍵時刻。. 2.

(1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主要以中英文專業書籍、投資報告與期刊做為參考,並以文獻探討做 為主體;運用歸納法和演繹法與個人評論來產出結論與建議。 訂定研究主題與目的. 資料蒐集與文獻探討. 實例與實務資料. 法規與相關文獻. 探討人民幣相關議題. 貨幣市場暨人民幣 歷史. 離岸中心發展概況.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 分析. 可行方案探討. 結論與建議. 圖 1-1:研究流程圖 3.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針對研究所探討的主題,進一步延伸到學術及文獻探討。本研究主要 在於針對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運作模式加以分析,因此在學術面的運用包含在「區 域貨幣理論」、「國際競爭優勢」、「貨幣國際化」等三方面來進行探討。. 第一節 區域貨幣理論 所謂「區域貨幣」,是指一個國家或區域所發行的貨幣不僅在該國或區域內 流通,而且該國或區域的居民也以此作為計價單位,交易媒介與價值儲藏所使用 的貨幣(Cohen, 1971) 。 「區域貨幣合作(Regional Monetary Cooperation)」 ,是指 有關國家或地區,在貨幣問題上實行的協商、協調和共同行動,它在合作形式、 時間和內容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選擇餘地,往往都是暫時的、局部的和鬆散的貨幣 合作。「最優貨幣區(Optimum Currency Area, OCA)」,始於 1961 年美國哥倫比 亞大學教授孟代爾(Mundell, 1961)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的《最優貨幣區 (OCA)理論》一文;他指出,在一個區域內,一般的支付手段、單一的共同貨幣 或是幾種貨幣之間,具有可兌換性,其匯率在進行經常交易和資本交易時互相釘 住,保持不變,但是區域內國家與區域外國家之間的匯率,則保持浮動。最優貨 幣區的理論,針對於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之間的問題加以研究,從另一個角度 來研究匯率問題和貨幣區之間關係,開創了全新的視野。麥金農 (McKinnon, 1963)提出了把“經濟開放度",即一國生產或消費中貿易品占社會總產品的比 率,作為衡量最優貨幣區的評價標準。凱南 (Kenen, 1969) 在《最優貨幣區:一 個折衷的觀念》中提出,經濟高度多元化的國家,是貨幣區最為理想的領導者。 此外,哈伯勒(Haberler, 1970)和佛萊明(Fleming, 1971)分別提出把“通貨膨脹 4.

(13) 率的相似性"作為衡量最優貨幣區的標準,即通貨膨脹率接近的國家,更適於達 成貨幣一體化。隨著現今世界全球化和區域化發展的趨勢,各國經濟政策的重點, 逐步從相對孤立的國內經濟穩定,轉移到區域經濟整體化和共同發展上,區域貨 幣制度本身越來越成為促進區域國家整體化經濟發展的政策工具。. 5.

(14) 第二節 國家競爭優勢 在考慮台灣金融產業的「競爭優勢」時,就一定要提到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波 特(Porter, 1990)所撰寫之「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書中著名的「鑽石理論」(圖 2-1)。他在書中提到,一個國家的經濟是由許多不 同的產業所構成,產業不同,所需要之條件或環境也會有差異,也就是說,一國 的條件或環境未必適合所有產業。因此,「鑽石理論」是針對某一特定產業和在 某一特定國家擁有其競爭優勢,而提出的具有解釋合理能力的理論架構。此模式 是波特根據價值鏈模式的價值強化活動概念,提出以國家產業為探討基準之國家 競爭力模式。波特認為,影響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四大基本因素和 兩個外生因素: 一、在基本因素方面 1. 生產因素(Factor Condition) 指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因素的表現,包括一國的人力資 源、自然資源、基礎建設等。而這些生產要素不但可以是自然生成的,亦可 以是人力創造出來的。 2. 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 指國內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為何。 3. 相關與支援產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指這項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下游產業是否具有國家競爭力。 4. 企業策略、結構和競爭對手(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指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型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手的 表現。 6.

(15) 二、在外生因素方面 1. 政府(Government) 此項因素係對上述之四個因素皆具決定性的影響。因政府可透過國與國 的協商、政策性的鼓勵或打壓,而影響一國的產業發展。 2. 機會(Chance) 機會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但是對一國的競爭力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力。而這六個因素會對各國特定產業的優勢形成「聚群」(Clusters),聚群愈 強、愈鞏固,則其競爭力就愈大。. 來源: Porter(1990). 圖 2-1: :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理論 此外,根據蓋斯特(Gaster, 1992)所述,如果一個國家原則上接受國外直接 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3是有利的,則該國的外資政策至少符合. 3. 國外直接投資(FDI)是指一間外國企業、經濟組織或個人對另一國家或地區作的經濟投資。 外國企業可以與本地公司組成一間多國合資的本地企業或合作進行開發資源的投資項目,甚至以 獨資方式在另一國家開辦外商企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界定 FDI 為外國公司需要擁有本地企業最 少 1 成的普通股份或擁有經營控制權、投票權,否則只可算為一項投資組合。 7.

(16) 兩個基本目標:第一、在短期內應有一個穩健的外資策略,努力爭取外資,增加 資金流入該國;第二、應該引導外資流入一些能在地主國擴大長期利益的產業 上。 科特勒(Kotler, 2000)在他所撰寫之「國家行銷(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提到,現階段世界貿易與投資的成長情形來看,有以下五個主要趨勢:. 一、. 供需雙方都持續邁向全球化的過程:如大前研一所說,創造了「無國 界的世界」,但它們自身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連結,都需要靠國際貿易 及國際金融等公用系統的發展。. 二、. 在三角區域中的經濟循環步調差異越來越大:如歐洲在漫長的衰退期 時,美國卻避開一次經濟衰退。. 三、. 在全球市場中陸續出現一些「新經濟成員」:如八○年代日本竄起, 成為國際經濟的要角,接著是亞洲四小龍(台灣、香港、新加坡、南 韓)。. 四、. 「全球性產業」出現,在世界許多地方運作:全球性產業的成長,產 生了新形態的國際勞動分工。. 五、. 國家政府的「自由行動」經常遭到侵蝕: 「金錢(Money)」真正的概 念已被擴張或稀釋成許多流動性工具;貨幣政策不再是控制商業銀行 準備金、強力貨幣或貨幣總數那麼簡單的事情而已。. 8.

(17) 第三節 貨幣國際化 我們先來定義何謂「貨幣國際化」,貨幣國際化是指該貨幣已成為了國際貨 幣(如人民幣國際化議題) 。一個國家貨幣(National Currency)能在國際舞台能 得到普遍接受性,主要是因為該國的經濟發展狀況來決定。根據 IMF 國際貨幣 基金組織對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國際化的歷史經驗認為,一個貨幣的國際化應具備 以下五個條件:一、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開放程度:二、充足的國際清償手段;三、 總體經濟相對穩定和有效調控性;四、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經濟機制的充 分發揮;五、合理的匯率和匯率體制。雖然貨幣在世界上流通已久,但對於“貨 幣國際化"的理論研究,直到 1971 年才由科恩(Cohen, 1971)所提出的國際貨 幣理論,定義出交易媒介與價值儲藏所使用的區域性國際貨幣。哈特曼(Hartmann, 1998)進一步從貨幣功能角度擴展了國際貨幣的定義;他認為,作為交易媒介, 國際貨幣在私部門被用於國際貿易結算,如貿易和金融產品的計價,在公部門則 是干預外匯市場和平衡國際收支的工具。國際貨幣可用於金融資產組合,如非居 民所持有的證券、存款等和各國央行儲備。而國際貨幣主要有以下三種功能: (表 2-1) 貨幣功能. 公部門. 私部門. 計價單位. 釘住貨幣(pegging currency) :國 計價貨幣(invoice currency) :債 際貨幣的計價功能是可以被別人 權及債務所使用的計價貨幣 釘住的貨幣. 交易媒介. 干預貨幣(intervention currency):一國為了穩定其自己 的匯率所必須買進及賣出的幣別. 價值儲藏. 儲備貨幣(reserve currency):為 投資貨幣(investment 各國央行所儲存,當作外匯存底 currency) :國際貨幣為投資者投 的一部分 機的貨幣,如點心債. 結算貨幣(denominate currency) :國際貨幣必須為大部 份的國家做為交易結算的功能. 來源: Hartmann(1998). 表 2-1:國際貨幣之 國際貨幣之功能 9.

(18) 在經濟層面上,信心、流動性與交易網路,是決定國際貨幣地位的主要因素。 能提供長期穩定的價值及預期資訊的貨幣才具備有國際化的基礎和長期發展的 條件。而一種受歡迎的國際貨幣必須具備流動性。威廉斯(Williams, 1968)發 現,貨幣的流動性較少依賴於發行國的實體經濟,而更多依賴該國金融部門的發 展。肯南(Kenen, 2002)指出,國際貨幣需要令人滿意的供給條件,只有資本 的自由流動才能創造它所需的流動性;因此,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廣度和深度 是決定貨幣國際化程度的關鍵。 對於金德伯格(Kindleberger, 1970)而言,國際貨幣地位不是依賴“道義價 值",而是“規模經濟"。從歷史上看,英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強大地位,為英 鎊提供了極其有力的支撐。二次大戰後,美國的私人對外投資大量增加,美元的 國際地位也順勢而升。伯格斯坦(Bergsten, 2005)認為,遍及全球的美國跨國公 司把美元帶到了世界各地,是支持美元地位的強勢力量。法蘭科與秦(Frankel and Chinn, 2005)兩人的實證研究說明,GDP、外貿規模、外匯市場交易量與國際貨 幣地位之間的關係顯著。. 10.

(19) 第三章 人民幣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制 在進入人民幣的討論之前,首先來介紹國際貨幣體制發展的歷史過程。國際 貨幣及匯率體制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一、古典金本位時期;二、 英國、美國領導的過渡期;三、布雷頓森林體系;四、現今貨幣制度的發展。 一、古典金本位時期(Classical Gold Standard) 所謂「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各國政府以法 律形式規定貨幣的含金量。18 世紀初期,英格蘭銀行最早促使了金本位制 度的建立,再加上英國在當時工業革命後,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英國成為 歐洲的產業大國,英鎊代表著足夠的含金信用,使得金本位制逐漸演變為黃 金-英鎊本位;「英鎊」便成為早期最重要的國際支付與儲備貨幣。. 二、英國、美國領導的過渡期(Interregnum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 Leadership)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參戰國軍費開支猛烈增加,黃金的輸出入受到嚴 格管制,各國開始利用紙幣的大量發行來彌補巨額軍費支出及財政赤字。原 本的世界霸主英國在戰爭中傷亡慘重,國民財富損失了三分之一,這場戰爭 使英國成為了一個債務國,「日不落帝國」的經濟開始出現衰退。戰爭同時 摧毀了「金本位制」。而當時美國為了保持美元穩定,決定恢復「古典金本 位制」;加上各國黃金存量因為戰爭緣故而大量流失,許多國家紛紛投入美 元的懷抱;使得金本位制演變為黃金-美元本位,「美元」因而取代英鎊,. 11.

(20) 成為國際支付與儲備貨幣。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著來臨,戰爭過後,美國在政 治和經濟上已完全取代英國;「強勢美元」及美國也成為繼英國之後的世界 新霸主。. 三、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 隨著戰後世界經濟開始復甦,各國紛紛利用外匯存底兌換黃金,美國黃 金準備開始下降,再加上韓戰軍費開支,1971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實施 美元與黃金脫鉤比價的自由浮動;「布雷頓森林體系」因而解體,而「美元 本位制」因而產生。自此,美元不再限制發行,而產生「印鈔票」的貨幣循 環之不安定因素。. 四、現今貨幣制度 自從 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解,終止了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性,進入 了信用貨幣時代;主要貨幣之間的匯兌多是採用彈性匯率制度。長期以來, 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一直是美國維持全球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美 元還是在國際準備資產與國際結算扮演著主導地位。而歐元緊接著也想要搶 當這兩方面的主導貨幣。採用彈性匯率制後,國際經濟情勢不穩定和無法保 證就業的情況也更加惡化,但發行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家是唯一例外。諾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在「史迪格里茲報告」一 書中提到,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多邊與區域性開發銀行,持續在國際 經濟金融架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IMF 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全球金融和經 濟穩定,預警經濟危機,為有貨幣收支平衡困難的成員國提供政策諮詢與融 資等功能,但事實上成效相當有限。 12.

(21) 1930 年凱因斯在《貨幣論》中曾提到,創立一個「超國家」的國際儲 備貨幣,可解決目前儲備貨幣系統的問題。但以實務面來看,發展區域型國 際儲備貨幣應是較為可行的作法。中國目前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擁有超過 2 兆美元的外匯存底,而人民幣未來可能扮演亞洲區域型國際儲備貨幣(或 稱亞元),對於平衡區域經濟發展、穩定金融系統與收支,存在著相當大的 可能性。. 13.

(22) 第二節 人民幣歷史發展 人民幣歷史發展 人民幣是由中國大陸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所發行。早在 1947 年 4 月 中共宣布成立「華北財經辦事處」,統一華北各解放區財經政策,同時著手開展 統一貨幣的工作。1948 年 12 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開始發行人民幣。1949 年 3 月,中共接管了國民政府的中央造幣廠和中央印製廠,開始印製全國統一的 人民幣;1955 年,中共國務院會議通過《關於發行新的人民幣和收回現行人民 幣的命令》,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前所有舊人民幣收回,改發新人民幣。同時禁止 金銀幣及外國貨幣流通。 人民幣從 1949 年到 1952 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 1953 年到 1973 年,以計劃 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元有正式的掛鈎,匯率保持在 1 美元兌換 2.46 元人民幣。 但是在這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 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 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轉變,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及便 於貿易,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 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匯率從 1973 年到 1980 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 39.2%, 同期人民幣對英鎊升值了 41.6%。 1981 年至 1984 年,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 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 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 2.80 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 兩個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 1981 至 1984 年貶值了 53.3%。1985 年至 1991 年,恢復單一匯率制度,匯率持續向下調整,從 1984 年 7 月的 2.30 下調 到 1985 年 1 月的 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 14.

(23) 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外匯的增加,調節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 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1991 年至 1993 年, 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 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交易價的變化。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 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人 民幣在 1994 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鈎,匯率當年只能在 1 美元兌 8.27 至 8.28 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範圍內浮動,之後浮動範圍漸漸擴大。 2005 年 7 月,人民銀行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 貨幣,一籃子貨幣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大陸對外貿易、債務付息、直接投資 等對外貿易活動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 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自然成為 主要的籃子貨幣。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 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它們的貨幣對人民幣匯率也很重要。 同年,外管局批准 13 家銀行展開做人民幣服務,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 等 4 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 4 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 滙豐、荷銀以及蒙特婁銀行 5 家外資行在內,總共 13 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 牌照。2012 年 6 月,中日兩國啓動人民幣和日元直接兌換,省去中間手續費, 也是走向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步。 中國大陸近幾年來積極的推展人民幣國際化,目前主要的具體作為有下列三 項:一、在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二、鼓勵中國大陸的企業以人民幣計價與 結算來進行貿易;三、與各國簽訂雙邊貨幣兌換協議。. 15.

(24) 第三節 人民幣離岸市場 談到人民幣離岸市場,我們在這裡主要定位兩個概念,人民幣以及所發展的 離岸市場。事實上,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大部分的資產都是以“美元"計價,而 拓展人民幣交易與計價,是為了掙脫美元的控制,避免資產損失,並完成人民幣 國際化的重要步驟。人民幣離岸市場從 2003 年 11 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提 供人民幣清算業務開始;2004 年 1 月 1 日中國與香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 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並正式實施,香港銀行開始為香港居民提 供人民幣存款服務,開創了人民幣離岸使用的先河;2009 年 6 月開始人民幣跨 境貿易結算試點,為境外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2010 年 8 月允許 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以人民幣投資中國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拓寬了人民幣回流 通路;2011 年 1 月《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發佈,允許試點 境內企業以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為人民幣境外使用創造了更寬廣的路。 香港一直是境外人民幣業務政策開放的首選市場,再加上香港與中國內地的 地理位置、經濟、貿易聯繫方便頻繁,使得香港成為目前最主要的人民幣離岸市 場。目前,中國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的 80%以上在香港進行。新加坡、倫 敦等其他國家也正在建立自己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從國際化過程來看,香港成為 境外人民幣結算的中心,和倫敦當年成為境外美元的離岸中心的過程非常類似; 事實上,這表示人民幣正以香港為中心走向國際化之路。自 2008 年底以來,中 國已與 12 個經濟體簽訂了貨幣兌換協議(表 3-1) ,這些經濟體大多數位於亞洲, 包括香港(2009 年生效)和新加坡(2010 年生效)。. 16.

(25) :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表 3-1:. 17.

(26) 第四章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指的是以金融服務業為 中心的全球城市,這個城市必須擁有跨國公司和國際大銀行的總部設立,還需要 完善的法律制度與自由經濟環境,並有著健全的交通運輸硬體建設與完善的人才 教育體系。根據英國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統計,目前國際 金融中心約有 45 個城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需具有三種特性:一、有眾多的金 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二、有足夠 的金融市場,如健全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及期貨市場、銀行 同業拆借市場等金融市場。三、有實質性的金融交易活動發生,即投資者、籌資 者與金融機構在此地進行存放款、外匯交易等金融活動。回顧歷史,國際金融中 心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兩個階段: 一、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經濟中心與國際貿易中心三合一之發展 20 世紀 50 年代之前為第一階段。那時候,基於規模經濟,國際金融中 心、國際經濟中心與國際貿易中心三者合一。最早的國際金融中心出現在 17 世紀的荷蘭,作為歐洲發展東方貿易的最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成為當 時的世界金融中心。歷史上第一家取消金屬貨幣兌換業務而發行紙幣的現代 銀行開始於此。同時,第一個股票交易所也誕生於這裡。後來,由於海權消 長,阿姆斯特丹也逐漸喪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隔海相望 的英國。藉著第一次工業革命,高質量的工業品輸出到世界各地,英鎊也成 為當時國際貿易普遍使用的貨幣。因此,倫敦因而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 中心。後來,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爭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情勢, 18.

(27) 美國成為了世界上頭號經濟強國,強勢美元與各國貨幣掛勾體系延續至今, 紐約取代倫敦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二、離岸金融中心發展 在紐約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後,“歐洲美元"開始迅速在 市場上流通,不但削弱了紐約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且也改變了國際金融 中心的發展途徑。這時候,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也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第二 次世界大戰後,除了戰勝國美國外的其他國家,資金與物資缺乏,加上美國 限制美元資金流出,國際市場持續數年的美元荒。於是,美元資本運用其他 方式(合法或地下)的通路,流向急需資金的歐洲地區。境外美元流通的市 場首先在歐洲的倫敦發展起來。經營所有與以美元為主的金融活動。這種方 式,開始稱為“離岸"金融活動,而倫敦也成為最重要的美元“離岸金融中 心"。歐洲美元使得資金在跨國間流動真正進入全球化,破除了國際金融中 心必須依附在國際經濟中心與國際貿易中心之中,而導致“離岸金融中心" 產生。因此,其他地區如巴黎、法蘭克福、布魯塞爾、東京等地也開始成為 國際金融中心。依照國際金融中心的規模大小,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東京等金融中心。 2、區域級國際金融中心:如法蘭克福、新加坡、香港等金融中心。. 19.

(28) 第二節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香港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到 3,415 億美元, 是中國第一大的貿易地區,貿易金額非常龐大。在地理位置上,香港與中國之間 關係緊密,迅速成為人民幣操作的一個重要市場,是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人民幣離 岸中心。在 2013 年全球金融中心 GFCI 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2013) , 香港排名為第 3。世界銀行發布的 2013 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 (Doing Business 2013)中,香港排名為全球第 2。. 圖 4-1: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金額. 首先,在 2008 年時,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 20.

(29) (China Yuan in Hong Kong,CNH)4近乎於零,但它在過去四年內增長非常迅速, 2012 年已發展成為超過 6,000 億人民幣存款,占香港銀行體系存款總額的 9%。 香港每天的離岸人民幣即期外匯交易金額高達 18 億美元,另外,香港離岸 人民幣債務證券市場日漸成熟,即所謂的“點心債"市場(CNH Bond or “Dim Sum” Bond)。2012 年共發行 2,713 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相當於 2011 年 1,882 億 元人民幣的 1.5 倍。截至 2012 年底,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未償還債券總 。此外,點心債券的發行者包括 金額達 3,668 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圖 4-2) 從亞洲開發銀行到中國財政部,從著名跨國集團到香港本地企業。. 圖 4-2: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 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市場. 此外,香港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政策支持,如此快速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 4. 香港形成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CNH 市場"(H 表示香港),對比的是在岸市場(CNY 市場) 。 21.

(30) 中國的支持也替香港人民幣貨幣市場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並確保 CNH 貨 幣市場的流動性。為此,中國人民銀行為香港提供了人民幣換匯額度,在 2009 年最初簽訂 2,000 億人民幣貨幣交換的規模,並在 2011 年增加至 4,000 億人民幣。 其次是指定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為香港人民幣清算行,賦予其對於 CNH 交易最終 清算的職責。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在 2011 年 8 月對香港的歷史性訪問期間,宣佈 更多措施來支持 CNH 發展,包括允許部分 CNH 重新進入中國。實際上,對於 源 自 香 港 離 岸 人 民 幣 存 款 進 入 中 國 的 證 券 投 資 都 設 定 了 投 資 額 度 ( 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RQFII)5,且允許發行“點心債券"的資 金以 FDI 直接投資的形式進入中國。截止 2012 年底,RQFII 投資額度由開始的 200 億元人民幣增加至 2,700 億人民幣,資金流入對於中國境內的證券市場影響 很大。 在人民幣供給方面,香港一方面為中國大陸之領土,人民往返中國內地頻繁, 香港人民預期人民幣升值,且願意大量擁有人民幣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首先 推動允許香港居民可以開設人民幣存款戶頭,以累積香港人民幣的供給量。再來 者,香港是中國大陸第四大貿易夥伴,在推動跨境貿易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情況 下,因香港對中國為貿易順差,故香港人民幣供給量將進一步增加,為人民幣離 岸中心奠定良好基礎。 在人民幣需求方面,中國大陸當局看上香港以金融中心見長,且維持資金自 由流通,藉以吸引全球資金流向香港,買賣人民幣相關金融商品,打響人民幣離 岸中心的名號,實現人民幣境外可自由兌換,並可將相關風險降至最低。最重要 的是,在香港基本法下,維持一國兩制至 2047 年之香港,可以作為一個防火牆,. 5. RQFII 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以人民幣直接投資於中國的股票市場及銀行間債券市場。 22.

(31) 萬一試點出現狀況,不至於馬上波及到整個中國的經濟,一發不可收拾。 2013 年 1 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實施《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 這表示,前海地區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正式啟動,對於香港人民幣出路意義重大。 首先,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開啟,為前海開發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前海地 區深港特區註冊的企業,可向香港銀行業介入人民幣資金,來解決企業資金不足 需借貸的問題。事實上,早在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前,香港與中國內地即已經存 在資金往來,但因中國資本管制政策,往來資本大多為地下或非法狀態。同時, 透過與香港金融市場的往來,中國內地可吸收香港市場上一些成熟的國際化經驗, 有助於促進中國市場的規範和發展。但是,對香港來說,由於有利差的存在,隨 著前海企業對香港人民幣貸款需求的增加,香港人民幣利率將會有所上升。在此 之前,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出路不多,限制了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而跨境 人民幣貸款業務,有效增加了離岸人民幣的用途,形成人民幣跨境雙向流動的良 性循環。. 23.

(32) 第三節 新加坡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在 1965 年新加坡獨立後,保留了三權分立的政治框架,新加坡政府採取各 項措施促進經濟發展,提出了以「金融市場國際化與金融立國」的政策,建立了 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在金融建設上也注重權力分散、互相制約,政府分 別設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貨幣發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來執行金 融監管、貨幣發行和管理外匯儲備的職能。在實施金融監管中,沒有政府干預, 三者完全獨立行使職權。這也是新加坡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 新加坡政府以低稅收、鼓勵投資及提供便利性等優惠條件,吸引和鼓勵外資銀行 進入,也因為如此,新加坡成為了世界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與金融衍生性商品交 易中心,也是重要的亞洲美元離岸金融中心。在 2013 年全球金融中心 GFCI 指 數,新加坡排名為第 3。而世界銀行發布的 2013 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新加 坡排名為全球第 1 名。. 此外,以地理位置來看,新加坡位居東南亞樞紐之特殊貿易地位,它所處的 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世界最繁忙的航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口處,基礎設施非常 發達,是東南亞的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新加坡 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為 832 億美元,在亞洲落後於香港與台灣,但對於人民幣 業務仍具有潛在發展優勢。新加坡金管局主席吳作棟曾在 2011 年 4 月明確表示, 新加坡爭取讓當地的一家中資銀行成為人民幣清算銀行。根據 2012 年 7 月《中 新自由貿易協定》,中國人民銀行將新加坡定為中國以外第一個擁有人民幣清算 行的區域金融中心,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也在新加坡設立了人民幣業務清算 銀行。. 24.

(33) 4000. 單位:億美元.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3 中國/新加坡 194. 2004 267. 2005 331. 2006 409. 2007 608. 2008 648. 2009 523. 2010 700. 2011 807. 2012 832. 中國/台灣. 584. 783. 912. 1078. 1245. 1292. 1062. 1454. 1600. 1690. 中國/香港. 847. 1127. 1367. 1662. 1973. 2037. 1750. 2305. 2835. 3415. 來源:中國商務部. 圖 4-3:中國與新加坡 中國與新加坡、 新加坡、台灣、香港雙邊貿易總額. 第四節 倫敦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倫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直是全球金融的領導者,身為歷史上最重要的世 界金融中心之一。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英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為 700 億美元,倫敦金融城在人才及金融產品充沛,成為僅次於香港第二大的人民 幣離岸中心。倫敦有意在人民幣離岸中心上與香港建立互補關係.並積極於人民 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尋找合作機會。在 2013 年全球金融中心 GFCI 指數,倫敦排 名為全球第 1。而世界銀行所發布的 2013 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英國倫敦排 名為第 7。 2011 年 9 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跟隨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 參與第四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時表示,倫敦金融城的業界和私人部門表達了要利 用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意願。對此,人行表示將會 與英國合作,支持未來該市場的發展,並解決可能發生的金融穩定風險。此外, 25.

(34) 為推動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倫敦自 2012 年起已開始展開多項具體行動,包括 有倫敦金融城成立了人民幣工作小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擬使用人民幣 進行金屬合約結算、滙豐集團在倫敦發行 20 億元人民幣優先無擔保債券等。倫 敦不僅在金融創新與研發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發展人民幣業務上也擁有其 獨特優勢。歐洲作為中國第二大對外貿易地區,為倫敦的人民幣資金池擴大提供 了良好條件。倫敦不但所處時區與亞洲不同,除了可與亞洲時區互補之外,更重 要的是,其金融網路不只覆蓋了整個歐洲,更連接到中東、俄羅斯等地。. 圖 4-4:台灣與中國貿易關係與人民幣貿易結算. 26.

(35) 第五節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城市比較 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城市比較 香港、新加坡與倫敦三城市,已經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在人民幣 業務上也互相競爭。在金融中心 GFCI 指數上,排名分別為香港(3)、新加坡(4)、 倫敦(1) ,三者均相當具有國際競爭力。基本上三個城市之間的定位不同,且主 要受到中國政府政策上的影響非常大。但是,除香港外,對其他兩個金融中心而 言,儘管新加坡和倫敦都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兩者不像香港那樣與中國之 間關係密切,也不如台灣與中國之龐大的貿易往來。. 因此,台灣有機會在倫敦和新加坡之前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原因如下。首 先,與倫敦或新加坡相比,台灣與中國有著更密切的經濟往來關係,與中國的雙 邊貿易總額與直接投資 FDI 都有相當的規模。其次,台灣不像香港那樣與中國 保持政治親密性,但卻可以減輕香港的壓力與降低風險。此外,建立人民幣離岸 中心主要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政策和態度而定。更重要的是,台灣不會成為倫敦或 新加坡的競爭對手甚至於取代香港的地位,因為基本上僅滿足台灣與中國之間的 經貿往來關係需求。根據以上各章節所述,各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城市之比較如 下表所示:(表 4-1). 27.

(36) 地區. 香港. 優勢.  中國與香港的雙邊 貿易額非常龐大  香港在人民幣資金, 結算量上居領先地 位  建立相當完備的人 民幣清算體系 (HKICL)  和中國內地貿易往 來關係緊密  主要是貿易結算中 心,並非外匯交易中 心  香港在政策上非常 依賴於中國政府. 劣勢. 2012 年與 中國雙邊 貿易金額 2012 年對 中國 FDI 直接投資 GFCI 金融 中心排名 全球經商 環境排名 人民幣清 算行 關鍵成功 因素. 新加坡. 3,415 億美元. 倫敦. 台灣.  新加坡為全球第四 大外匯交易中心, 外匯產品齊全  新加坡市場機制相 當靈活  新加坡政府的政策 有彈性, 政府有效 率 .  倫敦為全球最大的 外匯交易中心與世 界金融中心  金融產品與高階專 業人才充沛  與目前最大的人民 幣離岸中心香港因 時區不同,客戶不同, 有互補之處.  與中國大陸經貿關 係密切與巨額的直 接投資 FDI  已經開始建立了人 民幣清算體系  龐大台商與大陸間 的經濟與金流關係.  與最大的人民幣離 岸中心香港時區重 疊  貿易規模不足構成 基本需求量  與香港同質性高, 相關人民幣業務已 落後香港 832 億美元.  起步較晚  貿易規模不足構成 基本需求量  與中國大陸經貿關 係較不密切  未成立人民幣清算 行 718 億美元.  起步較晚  與最大的人民幣離 岸中心香港時區重 疊  外匯及金融產品不 夠齊全  國際化財金專業人 才不足 1,690 億美元. 713 億美元. 65 億美元. 10 億美元. 62 億美元. (3). (4). (1). (36). (2). (1). (7). (16).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  建立相當完備的人 民幣清算體系  中國政府十二五計 畫中支持.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 分行  新加坡政府的政策 有彈性, 政府有效 率. NA.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  金融產品與專業人 才充沛  與最大的人民幣離 岸中心香港因時區 不同,有互補之處.  與中國大陸經貿關 係密切與巨額的直 接投資 FDI  龐大台商與大陸間 的經濟與金流關係. 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4-1: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優劣勢比較. 由上述針對香港、新加坡與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比較,台灣發展成為人民 幣離岸中心起步雖然較晚,但可以效法並學習各離岸中心之成功因素,台灣想要 有競爭力,各離岸中心之關鍵成功因素就必須加以學習,未來才能有成功發展的 希望。 28.

(37) 一、學習香港:1、香港已建立相當完備的人民幣清算體系,台灣應學習並 與 HKICL6交易結算系統連結,並與香港合作。2、中國政府十二五計 劃中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政府應積極影響中國未來將台灣列 入計畫中支持對象。 二、學習新加坡:1、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有彈性,政府有效率。台灣政府的 效率不彰,主要是因為政治因素,政黨藍綠對決與公務員消極心態。應 該要考慮減少選舉次數,並且將私人企業的經營效率帶到公部門,政府 要將發展國際金融與金融開放當成主要政策。 三、學習倫敦:1、倫敦金融城的金融產品與專業人才充沛,台灣應在教育 上做改變,提升大學素質,增加並培養國際化財金專業人才為目標,吸 引國外金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2、因亞洲與倫敦時區不同,台北應爭 取與倫敦之間互補,來成為全球人民幣作業中心,才能以全球宏觀視野、 不中斷的金融服務來提升國家競爭力。. 6. HKICL(Hong Kong Interbank Clearing Limited):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是香港金融管理 局和香港銀行公會共同擁有。為香港所有銀行提供銀行同業結算及交易服務,並代表金管局管理 公營和私營機構債券的中央結算及交易系統。 29.

(38) 第五章 台灣的 台灣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路 人民幣離岸中心之路 台灣在發展離岸金融中心(Offshore Business Unit,OBU)7的腳步較慢,在 2001 年 6 月開放 OBU 得與大陸地區銀行進行通匯;同年 11 月開放 OBU 可直接 對台商在大陸地區之投資事業提供金融服務;2002 年 8 月開放 OBU 可進行對大 陸台商之放款業務;2011 年 7 月公佈「台灣地區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規定」 ,開 放 OBU 開辦人民幣業務等。因此,台灣應當以人民幣離岸中心開始發展,以逐 步發展成為區域級國際金融中心為未來之目標。. 第一節 台灣的人民幣發展現況 海峽兩岸經貿活動及人民往來關係相當密切,如兩岸雙邊貿易金額每年超過 1,600 億美元。建立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將有助於中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回顧香港成功發展背後的原因,及確認台灣能跟隨香港的腳步的因素,台灣會成 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再來,台灣的金融及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 GDP 比重約為 6.51%(表 5-1), 雖然金融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未明顯成長,但台灣的金融體系,如投資公 司及保險公司方面仍有龐大的資金與投資需求,台灣金融服務業發展相對於鄰近 的香港與新加坡落後許多,需要有新的利基(如人民幣業務)來增加收入與成長。 與香港類似,台灣也累積了大量的人民幣現金。根據中央銀行 2013 年 7 月統計, 自外匯指定銀行(DBU)開辦人民幣以來,存款餘額達到 712 億人民幣,至 2013 年底可望達到 1,500 億人民幣。. 7. OBU 是指在國外登記註冊的公司,在國內銀行辦理外匯金融帳戶;DBU 則是在國內依照公司法 登記成立的公司,在國內銀行辦理外匯金融帳戶。 30.

(39) 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表 5-1:台灣金融及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 台灣金融及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 GDP 比重. 實際上,中國大陸和台灣政治關係的改善,使得 2010 年通過了《海峽兩岸 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而 龐大台商族群與大陸之間的經濟與金流關係比香港更加緊密。此外,台灣是中國 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在過去 20 年內,台灣與中國的貿易量逐步增長。在所 有貿易夥伴中,中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最大。同時,台灣在中國 FDI 直接投資 中佔相當大的比例,2012 年中國從台灣獲得 62 億美元的 FDI,遠高過美國的 31 億美元以及英國的 10 億美元。(表 5-2) 單位:億美元. 排名. 國家. 2012 年全年 FDI 直接投資金額. 2013 年 1-2 月 FDI 直接投資金額. 1. 香港. 712.89. 113.19. 2. 日本. 73.8. 12.69. 3. 新加坡. 65.39. 10.71. 4. 台灣. 61.83. 10.27. 5. 美國. 31.3. 4.97. 6. 韓國. 30.66. 2.58. 7. 德國. 14.71. 2.47. 8. 荷蘭. 11.44. 1.42. 9. 英國. 10.31. 1.29. 10. 瑞士. 8.78. 1.17. 來源:中國商務部. 表 5-2:中國 FDI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31.

(40) 在 ECFA 實施前,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商一直透過香港的人民幣市場與中國進 行貿易結算。自從簽署 ECFA 後,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人民幣結算貿易金額顯 著增加,根據 2012 年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的 131 個經濟體中, 台灣的人民幣結算量從 2011 年的第 57 位,上升至第 7 位。此外,在與中國的雙 邊貿易關係方面,台灣的重要性顯然超過新加坡和英國這兩個競爭對手。同時, 僅僅依賴香港並不能滿足全球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中國大陸越早認識到這一點, 香港在不斷擴大資產泡沫方面的風險就越小。除了香港金融服務市場的實際能力 外,還存在著金融不穩定的風險,那就是香港銀行系統迅速增長的人民幣債務。 因此,如果台灣企業戶將其 CNH 資產轉移入 CNT,鑒於其留出的資金空間, 讓台灣客戶持有自己的人民幣資產,對於存款及資產配置風險分散,似乎會是一 個不錯的選擇。實際上,在中國經營的台商企業需要匯回到台灣部分利潤。由於 迅速增長的人民幣存款,CNT 的存在將使香港有效減輕不斷增大的人民幣壓力。 CNT 還能使公司擺脫年度個人定額 5 萬美元的限制,後者導致在中國現行匯率 制度下匯款過程成本高且耗時長。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利於台灣形成一個 CNT 市場,因為它有助於為跨境貨幣流動反映的大中華區經濟活動,提供一個更好甚 至更準確的金流,同時留存於離岸中心以人民幣結算的企業獲利。 此外,針對 ECFA 服務業早期收穫計畫,延續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內容, 截至 2013 年 7 月為止,對於金融服務業的執行成果如下: 一、銀行業部分,金管會已核准 13 家國內銀行赴中國大陸設立分行,其中 10 家已開業(土銀—上海、合庫—蘇州、一銀—上海、華南—深圳、彰銀— 崑山、國泰世華—上海、中國信託—上海、兆豐-蘇州、台銀-上海、玉山 -東莞),6 家銀行設有代表人辦事處。. 32.

(41) 二、證券期貨業部分,已有 12 家證券商赴中國大陸設立 23 處辦事處,2 家 投信事業赴中國大陸設立辦事處,並核准 1 家投信與中國大陸證券業者合 資申設中國大陸基金管理公司。有 10 家國內投信事業獲陸方證監會核准 QFII 資格,8 家取得投資額度合計 9.2 億美元;有 8 家國內保險業獲陸方證 監會核准 QFII 資格,並取得投資額度合計 10 億美元。 三、保險業部分,金管會已核准 9 家國內保險業赴中國大陸參股投資,其中 6 家已營業,並設有 15 處代表人辦事處。 四、陸資銀行來台部分,陸銀在台已設立 3 家分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及 建設銀行台北分行)及 1 家辦事處(招商銀行)。. 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連結在貿易及 FDI 國外直接投資金額相當龐大,台灣擁 有大批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商,其企業經營需涉及大量的人民幣資金。更重要的 是,擁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意味著本地企業會將自身的人民幣盈餘留存於離岸中 心,形成可觀的人民幣資金池,而本地金融機構利用這一大人民幣資金池,就可 以推進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33.

(42) 第二節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已於 2012 年 8 月底簽訂完成, 台灣銀行業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第三地區分支機構,得自 2012 年 9 月 11 日起,依國際金融業務條例及當地主管機關之規定辦理人民幣業務,不須 再向金管會申請許可。同時,中央銀行指定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成為兩岸貨幣清算 的台幣清算行;而中國人民銀行也接著授權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擔任人民幣的清 算行。海峽兩岸之所以需要清算機制,主要理由在於,新台幣與人民幣都不是自 由兌換的國際貨幣,由於無法從銀行順利取得對方貨幣,故雙方進行貿易時往往 須透過第三種貨幣進行貿易結算(例如美元),此將大幅增加貿易成本,也將讓 貿易商面臨雙重匯兌風險。當清算機制建立後,雙方透過貨幣清算機構為對方提 供己方貨幣之結算及清算服務,讓對方貨幣可以順利回流,且提供對方貨幣在本 國市場的流動性。屆時,由於不需透過第三種貨幣進行結算,將大幅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台灣最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夥伴,以 2011 年為例,兩岸三地進出口貿易金額合計達 1,693 億美元,占該年台灣貿易總額之 28.7%,因此清算機制上路後,勢必有助於兩岸貿易。過去二十年,為了迎合大 陸市場以及利用當地低廉生產成本,台灣許多廠商將生產基地移往大陸,然而受 限於兩岸金融往來的限制,部分台商甚至將營運中心移往大陸。在清算機制上路 後,兩岸金融貿易應可趨向正常化,也有助於台灣發展成為營運與運籌中心。 大陸台商企業最主要的金融需求為人民幣業務,台資銀行進入大陸後,未來 兩岸人民幣金流的數量將會日益龐大。目前人民幣業務在台灣開放,銀行首先是 要建立起人民幣資產部位。初期主要仍以存款、放款、匯款等傳統業務為主,但 可預期的是,隨著人民幣資金池愈來愈龐大,且交易系統愈趨成熟後,業務勢必 34.

(43) 將逐步展開到與貿易相關業務,及理財商品和投資業務等範疇。同時,台灣發展 人民幣離岸市場有下列利基: 一、兩岸貨幣管理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人民幣清算行,建立人民 幣兌換與回流機制(表 5-3),為人民幣離岸市場之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二、兩岸經貿活動及人民往來關係密切,如兩岸雙邊貿易金額,每年高達 1,000 億美元以上。台灣爭取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主要是因為台灣和中國 大陸人民幣之間的貿易或投資的交易量非常大且密切。 三、允許海外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之清算。以前都是用美元來交易,若改用 人民幣交易,則人民幣的業務量將會很大。. 項目 個人匯款. 內容摘要 貨幣清算機制啟動,每位自然人每天可匯 往中國人民幣 8 萬元。. 貿易結算. 企業跨境貿易資金可匯入中國,資金無限 制。. 銀行. 央行及銀行等可在申請額度後,透過清算 行,參與陸銀之間債券市場交易。. RQFII. 中國有意開放人民幣 1,000 億元的額度給 台灣,但目前尚未實施。. FDI. 境外機構的合法所得,可直接對中國來投 資。. 來源:中央銀行. 表 5-3:現行人民幣回流機制 現行人民幣回流機制. 過去台灣金融業的人民幣業務僅能透過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進行, 雖然其業務量從 2011 年 8 月的 0.7 億人民幣快速擴大至 2012 年 6 月的 159 億元 人民幣,但規模仍不及兩岸貿易往來金額的 2%,顯示兩岸人民幣業務仍不普及。 在清算機制簽訂後,外匯指定銀行(Domestic Business Unit,DBU)可以辦理人 35.

(44) 民幣存放款業務,且同時取消 OBU 間不得相互拆借的規定,並允許 DBU 可與 其他 DBU、OBU 或海外金融機構拆借人民幣,屆時人民幣的流動性將大幅提高。 貿易衍生需求的人民幣相關業務,也將讓銀行業務量大增,將可為台灣金融業注 入一劑活水。 因此,在清算機制簽訂後,還可積極地發展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由於兩岸貿易規模龐大,相關的貿易背後將會衍生出龐大的資金需求,因此台灣 還可以成為台商另一個重要的人民幣籌資管道。例如,台商可以在台灣發行人民 幣債券,不但可以降低廠商的籌資成本,也將提供台灣投資人額外的投資管道。 此外,台灣金融機構也可相應發展與人民幣相關的衍生性商品,以利企業進行匯 兌或利率避險。此外,由於清算機制允許海外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清算,更將提 高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因此清算機制上路後的各種金融商品 業務,亦有利台灣金融服務業的營運發展。. 36.

(45) 第三節 小結 台灣透過清算機制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並非一步到位。在 ECFA 及 MOU 上 路後,雖然台灣金融機構可承作人民幣存放款業務,然而目前中國大陸尚有資本 帳管制,資金匯入與匯出都有嚴格的規定。因台商企業難以從台灣融資取得的人 民幣投入大陸,將降低其利用台灣人民幣市場的意願,進而影響台灣人民幣的流 動性。因此,在清算機制上路後,兩岸貨幣主管機關還必須持續協商,放寬兩岸 資金流動限制,以利相關業務的發展。另外,由於長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信 念深植人心,因此,開放 DBU 承作人民幣業務,極易發生民眾大量拋售新台幣 轉進人民幣存款的風潮,產生貨幣替代效用,甚至可能引發市場波動。所幸,受 到國際經濟疲弱影響,2012 年以來中國進出口表現不振,人民幣不像過去幾年 般呈現單向升值走勢,反趨於貶值,民眾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應可下降。故在清 算機制簽訂後,台灣 DBU 雖可承作人民幣存款業務,但不至於產生過度不理性 的情況。根據中央銀行在 2013 年 7 月最新統計,自國內的外匯指定銀行(DBU) 開辦人民幣相關業務以來,2013 年 6 月存款餘額已達到 712 億人民幣。 回顧波特的鑽石理論中以國家產業為探討基準之「國家競爭優勢」,我們可 以利用鑽石理論,對台灣金融業之競爭優勢來進行系統性分析如下:(表 5-4) 國家優勢決定因素 國家優勢決定因素. 說明 機會點:台灣國民教育普及,基層金融人才充沛,網路建 設完整,資訊產業發達,具備國內金融市場基本需求。. 生產因素 生產因素. 威脅點:國際化專業金融人才不足,教育訓練成本高。 策略意涵:政府應積極將強國內高等教育及研究所專業金 融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素質,加速金融國際化。同時, 企業必須建構一套能夠長期留住人才並且持續累積自有技 術的體系。. 37.

(46) 機會點:民眾理財日趨成熟,財務操作趨於多元,促使金. 需求條件 需求條件. 融機構業務多樣性,拉低與國外銀行之間距離。人民幣存 款增加後,應發展人民幣債卷及金融產品,吸引風險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機構。 威脅點:景氣不佳,整體資金需求少,人民幣去路不足。 策略意涵:金融業應積極強化競爭體質,等待經濟回春。 機會點:鑽石理論將相關與支援產業定義為有助於金融產 業發展,如金融保險業、資訊業、交通運輸業等。. 相關與支援產業 相關與支援產業. 威脅點:金融國際化程度及金融商品完整性較低,有待提 升。應加強基礎建設,尤其是國家大門的國際機場,國際 能見度與影響很大。 策略意涵:相關產業支援是一種良性的拉拔效應,透過彼 此之間的需求要求,來帶動金融產業的整體發展。 機會點:金融產業集聚,有助於區域間金融資源合理配置, 加速客戶服務與回應。 威脅點:台灣由於金融機構已飽和,銀行家數過多(Over. 企業策略、 企業策略、結構和同 結構和同 Banking),金融產業併購、重整、合併的問題將陸續浮現, 金融同業競爭日益激烈。應淘汰或合併低競爭力、低資產 業競爭 覆蓋率的銀行。有效整合不同企業文化,將是成功關鍵。 策略意涵:政府應該善盡監理者的角色,避免金融業不具 國際競爭力。 政府(Government) 外生因素具決定性的影響,透過國與國 的協商、政策性的鼓勵。因應 ECFA 與 MOU 簽訂,應降低貿 易障礙以活絡自由市場,協助金融同業與大陸談判,開放 與大陸連結合作,取代香港地位。另外,中國政府十二五 政府. 計劃中明訂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我國政府應積 極影響中國未來將台灣列入計畫中支持對象。政府應積極 招商,透過獎勵吸引國際企業來台投資發展,持續提出鼓 勵 FDI 直接投資的各項工具措施,以加強國外投資意願, 提高人民幣商品市場效率。 機會(Chance) 外生因素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現在已 經有了 ECFA 與 MOU 的加持,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寶貴的. 機會. 機會,對我們的競爭力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而金融產業 的優勢形成了「聚群」(Clusters),聚群愈強、愈鞏固, 則我們的競爭力就愈大,讓民眾與外資對台灣金融市場恢 復信心。. 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5-4:台灣金融業之競爭優勢分析 台灣金融業之競爭優勢分析 38.

(47) 此外,清算機制的建立只能算是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的門票,兩岸貨幣主管 機關還必須更緊密合作,循序漸進地透過貨幣互換,讓人民幣市場業務的縱深擴 大,才能夠發揮清算機制所帶來的效益。總之,未來除了香港外,台灣欲成為人 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還要面臨來自倫敦與新加坡等的競爭。不過,與中國大陸緊 密的貿易連結是台灣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優勢。雖然兩岸的清算機制 落後香港數年,而國際金融業務與經驗也不及倫敦與新加坡,但開放後台灣金融 業仍可利用緊密的貿易關係,量身打造具有特色的兩岸金融業務,以此為出發點 來發揮競爭優勢。. 39.

(48)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從中國歷史上看來,自大清王朝用政治力鎖國政策,結果英法等列強紛紛利 用軍事力強取門戶,導致割地賠款。此外,在中國大陸曾經實施文化大革命來「超 英趕美」,結果竟造成中國經濟實力大幅衰退。然而,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後, 將政治指導計劃延伸到經濟建設發展,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以及驚人的對外貿易 總量,也使得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已逐漸抬頭。人民幣如今已是新興市場國家貨幣 崛起的指標,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也成為世界上各主要金融中心的目標。同時, 台灣在中小企業的根基與努力,與各項經濟建設的帶領之下,外匯存底屢創新高, 台灣身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眾多的台商在大陸也成為經濟動力的火車頭,發展人 民幣業務將可以對於台商及台灣金融服務業帶來非常難得的機會。 因此,台灣金融服務業正取得許多先天優勢,並已搶得人民幣清算機制的先 機,而歐美金融機構曾在金融海嘯中受傷很重,目前沒有太大經濟能力來競爭亞 洲市場;台灣金融機構這幾年持續打呆帳,銀行體質越來越好,加上大陸經濟崛 起與兩岸金融合作、人民幣推展國際化過程等等。使得台灣金融服務業與廣大的 金融人才有很大的機會。我們有著語言、文化上先天這麼好的條件,又有兩岸貿 易基礎,現在又多了一個人民幣,可發展多元的人民幣金融商品。台灣經濟要轉 型,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金融服務業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 同時,台灣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並不會影響其他離岸中心的業務發展,尤其 是倫敦和新加坡,因為各自發展的目的不同。倫敦將有助於吸引不同時區的投資 者(特別是歐洲、美國)。而新加坡將成為東協區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民幣結算. 40.

(49) 中心。相同的是,倫敦、香港及新加坡均強調金融自由開放。台灣要建立人民幣 離岸中心,香港可提供給我們一些寶貴的經驗,從香港經驗來看台灣成為人民幣 離岸中心的機會與風險。離岸人民幣中心能夠成功發展有幾項條件,其中之一就 是來自海峽兩岸的金融機構能夠更自由地在對方的市場經營。香港 CEPA 實施後, 中國承諾對香港金融服務業開放,已經為香港創造更多人民幣業務與結算需求。 以香港經驗為例,台灣已簽定 ECFA 與 MOU,台灣也應好好把握這次人民幣境 外市場發展的契機。在這一方面,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已經開始發揮人民幣清算銀 行的作用,兩岸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展開密切合作,但長期看來,台灣銀行業未來 將會面臨來自陸資銀行的激烈競爭,這有待各銀行強化體質,提升自有競爭力, 才能夠面對挑戰。 除此之外,依前兩章的分析,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有機會讓推動金融市場 國際化的地區,順勢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並創造新的金融商機,特別是離岸市 場的形成。面對此一未來趨勢,台灣實在不能也沒有理由缺席。尤其是台灣與中 國雙邊的貿易量高達台灣整體貿易總額的三成之高,加上二十萬在中國大陸深耕 的台商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台灣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是絕對必須的重要選 項。以目前台灣的金融體系,整體金融組織架構完善,貨幣支付體系井然有序, 公平的市場競爭條件以及進出相對自由的資金環境。毫無疑問的,台灣具備爭取 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本錢,條件也不會輸給其他如倫敦、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金融 中心。人民幣離岸中心之拓展,尚有賴台灣全體金融業者持續的努力,積極推動 人民幣存放款及其衍生之業務、發展人民幣債券初級和次級市場,以及設計理財 商品等,以擴大市場規模,台灣地區人民幣離岸市場才能夠蓬勃發展,迎頭趕上, 佔有一席之地。. 41.

數據

表 3-1: : : :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中國與貿易對手國家貨幣兌換協議
表 5 5- 55 -- -2 22 2: : :中國 : 中國 FDI 中國 中國 FDI FDI FDI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直接投資前十大國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商貿、創新及科技、專業服務、青年發展等。過去 5年,政府成功推動了多個 重大合作項目,包括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開通、深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客座助理教授.. 妬不男 ﹕男根似無,見他行婬,因生 妬心,遂感有根

2012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中國傳統農曆劃分的,展現

香港教育大學 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