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連性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連性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彭芸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 ‧. 與公民參與之關連性研究. Nat. io. sit. y. Taiwanese Graduate Students’ Facebook Use,. n. al. er.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Engagement.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呂嘉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謝. 誌. 竟也到了這時候,那些曾經以為的死結,都是心裡一時的缺。每過一關,便又開始新的 一段,一段又一段,寫論文的過程也是人生之縮影。這或許不是一本非常優秀又貢獻良 多的論文,卻是努力自我消耗的證明,問心無愧。研究所生涯學的最透徹者,在於自己 發現問題,再獨立解決之,學術、工作、生活中皆然,實不枉「研究」的意義,花兩年 半習得終生的處事態度,也算值得。 所受恩惠如此多,難以一頁囊括,咸放心上反覆感念。感謝指導教授彭芸老師自碩一起 的栽培,跟在您身邊的日子,亦師亦友亦家人,您的經驗分享、處事態度和人生觀對我 影響甚大,也謝謝您對我的信任,讓我擁有盡情書寫的自由。謝謝方念萱老師、林維國 老師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仔細給予方法、結構、邏輯等的建議,並在信中給予鼓勵,雖. 政 治 大 遇到的每位師長,特別是柯裕棻老師、陳儒修老師、社會系的陳信木老師,和碩一時, 立 孫式文老師訓練我們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態度,蘇蘅老師教導何謂嚴謹的論述,對撰寫論 寥寥幾字,對易感焦慮的研究生來說,都是令人放鬆而走得更穩健的力量。謝謝在政大. ‧ 國. 學. 文時的架構規劃、文筆流暢助益甚大,為學習奠下良好基礎。. ‧. 謝謝在問卷前測時被我騷擾、幫我騷擾更多人的朋友;正式施測時,幫忙聯絡、於各地 接待我的人;台大、輔大、世新、中教大、南大、高醫共 24 個系所的同學與授課老師. y. Nat. 們,謝謝大家熱情配合和招待,親自至各校發問卷宛若一趟環島旅行,完成後抱著厚厚. er. io. al. sit. 數百份問卷,心中滿是感動與成就感,至今難忘。. n. 不容錯過的,謝謝好姊妹邱與薛,及新聞所的各位,互相督促、取暖,絕對是這段生活. Ch. i n U. v. 的重要環節,謝謝蔡穎義氣十足的統計家教。大家都來回於挫折、病痛與歡喜間,現在. engchi. 相繼綻放,誠摯祝賀也祝福你們。謝謝每個曾經捎來溫暖打氣、帶我玩樂解憂的朋友, 有時因為需要專注而回應不熱絡,亦不擅表達,可是都往心裡去了。 謝謝父母忍受女兒的孤僻冷漠,從不干涉決定,讓我學會盡力發揮、對自己負責。謝謝 姚的溫柔與樂觀,陪著喜怒哀樂,不管未來如何,慶幸此時是你,謝謝有你。之於異鄉 人,第一個落腳處總令人留戀,我想我會懷念這多雨之地,伴我六年多的木柵、政大。 最後,謝謝這本論文帶給自己的啟發。有些大人教的事、建立的規則,裂成一場難堪, 然而這就是我們置身的年代,唯望自己莫忘這一年,莫忘曾思考過這一回,就算個人是 如此渺小,亦盼不斷精進並付出所學,在社會的某個角落,捍衛終將到來的美好。.

(3) 摘. 要. 本研究以實證資料了解我國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社會資本和公民參與行 為,利用問卷調查法,對國內六所大學、共 24 個系所的研究生進行施測,總共 發出 400 份問卷,回收 368 份有效問卷。在社會資本的論點上,取徑自社會學 家 Coleman、Bourdieu 和 Putnam 三位學者的觀點,進一步定義本研究所討論的 線上社會資本與其測量方式,選擇 Facebook 為社群網站代表,探究台灣研究生 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與線上社會資本、公民參與的關係。 運用階層迴歸分析,發現我國研究生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能有效預測線上 社會資本的多寡,其 Facebook 使用行為頻率與強度越高,線上社會資本累積越 多,其中又以研究生的「互動行為」對線上社會資本多寡的影響力較大,例如在 別人的貼文下留言、透過 Facebook 狀態關心朋友、聊天、轉貼資訊等,這些實 際的互動、有回饋的作為越頻繁,線上社會資本越多。當社會資本形成和維繫的 脈絡發生在線上時,其多寡確實能影響其線下的公民參與程度,同樣的,研究發 現我國研究生之網路公民參與對線下公民參與程度也具顯著解釋力。研究生的線 上社會資本越多、在網路上的公民參與程度越高,線下實際參與程度便越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關鍵字:Facebook、社群網站、社會資本、公民參與.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Taiwanese Graduate Students’ Facebook Use,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Engagement. Chia-hsun Lu. ABSTRACT As SNSs being more popular, especially Facebook is the commonest sites among Taiwanese. Scholars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media use, or online civil engagement. But there are few articles defining “online social capital” and discussing about “social capital in SNSs”. This study explores Taiwanese graduate students’ Facebook usage intensity, online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engagement. It examines if use of Facebook is related to online social capital, and whether online social capital can influence the degree of offline civil engagement.. 政 治 大 Regression analyses conducted on results from a survey of Taiwanese graduate students 立 (N=368) reveal that Facebook use (interacting behavior, browsing behavior and usage ‧. ‧ 國. 學. intensity) is predictable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nline social capital. Online social capital and online civil engagement are both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ffline civil engagement. In addit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when the context of social capital producing moves to Facebook, the measure of social capital can’t be divided into. n. al. er. io. Keywords: Facebook, SNS, social capital, civil engagement. sit. y. Nat. bridging, bonding and maintained social capital. It needs to be seen as a whole.. Ch. engchi. i n U. v.

(5) 目. 錄. 目錄………………………………………………………………………………………………………... Ⅰ 表目錄…………………………………………………………………………………………………….. Ⅲ 圖目錄…………………………………………………………………………………………………….. Ⅲ. 1.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架構…………………………………………..………………………………………… 第四節、研究範圍…………………………………………………………………………………….. 第五節、研究流程………………………………………….………………………………………….. 立. 第二章、文獻探討. 政 治 大. 2 5 6 7 7. 8. ‧. ‧ 國. 學. 第一節、社群網站……………….……………………………………………………………………. 8 一、社群網站之發展脈絡.................................................................................................... 8 二、Facebook 之歷史與重要性………………………………………….............................. 11 三、Facebook 使用行為…………………………………………………………………………. 14 第二節、社會資本…………………………………………………………………………………….. 17 一、社會資本理論…………………………………………………………………………………. 17 二、社會資本之測量……………………………………………………………………………... 20 三、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 22 四、社群網站與社會資本………………………………………………………………………. 24 第三節、公民參與…………………………………………………………………………………….. 25 一、公民參與之定義……………………………………………………………………………... 25 二、公民參與之測量…………...………………………………………………………………… 27 三、媒體使用與公民參與………………………………………………………………………. 29 四、網路使用與公民參與………………………………………………………………………. 30 第四節、小結……………………………………………………………………………………………. 32 第五節、研究問題與假設………………………………………………………………………….. 3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4.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對象……………………………………………….……………………………………. 34 第二節、抽樣設計…………………………………………………………………………………….. 35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工具………………..………………………………………………………… 39 I.

(6) 第四節、操作化定義…………………………………………………………………………………. 一、基本資料與 Facebook 使用行為…….…………………………………………………. 二、線上社會資本…………………………………………………………………………………. 三、線下公民參與………………………………………………………………………………….. 40 40 42 44. 第五節、問卷前測…………………………………………………………………………………….. 45. 48. 第四章、資料分析. 第一節、描述性統計…………………………………………………………………………………. 一、量表信度分析…………………………………………………………………………………. 二、樣本組成………………………………………………………………………………………... 三、受測者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 四、公民生活品質…………………………………………………………………………………. 五、主觀經驗之網絡連結情形……………………………………………………………….. 六、公民參與行為……………………………………………………..………………………….. 第二節、假設驗證與問題探析…………………………………………………………………... 一、Facebook 使用行為和線上社會資本………………………………………………. 二、網路公民參與和線下公民參與………………….……………………………………. 三、線上社會資本和線下公民參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第五章、結論. 48 48 48 51 53 55 56 57 57 59 60. 62. n. al. er. io. 第一節、研究發現………...………………...………………………………………......................... 62 第二節、討論………………..………………………………………………………………………….. 66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68. Ch. engchi. i n U. v. 參考書目. 70. 附錄:正式問卷. 75. II.

(7) 表目錄 表 2-1:Facebook 使用強度量表……………………………………………………………… 15 表 3-1:台灣北、中、南部的公私立高等教育院校一覽表……………………….… 36 表 3-2:本研究經多階段集群抽樣抽出之學校、學院及系所一覽表…………..… 38 表 3-3:前測問卷之題目分配表………………………………………………………………… 45 表 3-4:Cronbach’s α 信度與指標解釋……………………………………………………….. 46 表 3-5:正式問卷之題目分配表………………………………………………………………… 47 表 4-1:問卷量表信度與主成分因素分析…………………………………………………... 48 表 4-2:本研究抽樣之系所與有效樣本數………………..…………………………………. 表 4-3:樣本組成統計資料……………...………………………………………………………… 表 4-4:Facebook 使用強度與互動行為統計資料……………….……………………… 表 4-5:年齡、級別與 Facebook 使用行為的相關分析………………………………… 表 4-6:公民生活品質各指標之統計資料..…………………………………………………. 表 4-7:主觀經驗之網絡連結各項之統計資料..………………………………………….. 表 4-8:公民參與行為各項之統計資料…………..………………………………………….. 表 4-9:依變項為線上社會資本之階層迴歸……………………………………………….. 表 4-10:依變項為線下公民參與之階層迴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圖目錄. n. al. er. io. sit. y. 49 50 52 53 54 56 56 58 60.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本文之研究架構圖……………….……………………………………………………….. 圖 1-2:本文之研究流程圖………………………………...……………………………………… 圖 2-1: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性別比例分布……………………………………………… 圖 2-2: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年齡層分布…………………………………………………. 圖 2-3:本研究測量社會資本的方式…………………..……………………………………… 圖 3-1:本研究之集群抽樣過程……………………………...………………………………….. III. 6 7 13 14 22 37.

(8) 第一章、緒論 台灣近年紛擾不斷,社會運動叢生,從反核四、反都市更新拆遷房屋、反國 光石化、反媒體壟斷、大埔農地案,到不久前的洪仲丘事件等,愈頻繁可見人民 走上街頭爭取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民間社會運動多是自發性興起,且號召 平台從過往的口耳相傳、平面媒體、部落格,到今日變成 Facebook、Twitter 一 類社群網站,在注意事件發展之餘,實不得不正視訊息傳播過程的轉變。. 特別是 2013 年 7 月發生的「洪仲丘事件1」,民眾為聲援洪員並要求改革國 軍人權,先是在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發表爆料文章,進而於 Facebook 成. 政 治 大. 立「公民 1985 行動聯盟」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ttcitizen1985) ,. 立. 作為後續活動的總連絡平台。聯盟舉行過兩次大型活動,第一次為「公民教召」. ‧ 國. 學. 遊行,二為 2013 年 8 月 3 日的「萬人凱道送仲丘」晚會,後者共逾 25 萬人上 街,遠超過聯盟及媒體預測的人數,陣仗之大也引起 BBC、CNN 關注,是台灣. ‧. 史上最大規模由公民自發的社會運動,被媒體稱為「白衫軍運動2」 ,讓人看到「鄉 民」 、網友的力量,不是只會在網路或 Facebook 中按讚、起鬨的鍵盤正義,而是. y. Nat. er. io. sit. 會力行參與的行動者。. al. n. v i n Ch 本的關連,提出種種年輕人對公民參與冷漠、社會信任低落的問題,擔心社會資 engchi U 然而,前幾年才有不少研究在探討台灣年輕人網路使用與公民參與、社會資. 本越來越低,將不利整體社會運作和民主發展(方紫薇,2010;彭芸,2004;. 彭芸,2007;黃國庭,2009) 。可是在近年的民運中,似乎可以看到民眾的社會 參與情形起了變化,例如上述的反核四、反媒體壟斷、白衫軍運動等,發起者多 為在學大學生或研究生,訊息來源、連絡平台則為社群網站,無法再否定年輕人 對社會的熱情,亦無法忽略社群媒體號召公民運動的能力,其中,Facebook 的 盛行更帶起線上與線下關係的研究趨勢,卻也突顯不少線上公民團體對於活動 「萬人按讚,無人到場」的憂慮。 1. 洪仲丘事件,即中華民國國防部之「陸軍六軍團湖口裝甲五四二旅洪仲丘下士禁閉室悔過期間 死亡案」,指 2013 年 7 月初,陸軍義務役下士洪仲丘服役期間的死亡案件。 2 因公民 1985 行動聯盟要求活動參與者皆著白色上衣,取穿「白衣」要求「真相大白」之意, 因而被媒體稱作「白衫軍」 ,但這只是一個概括性稱呼,實際上運動參與者並不具有太高的同質 性,皆是來自台灣各地純粹聲援此事者。 1.

(9) 上述公民參與現象的轉變,同時揭示了新媒體傳遞訊息的重要性,在網路越 來越快、Facebook 全球使用人口破十億、社群網站瀏覽度超過入口網站、智慧 型手機推陳出新的情況下,民眾的生活型態和媒體使用模式已經發生根本的改變, 在網路空間的互動行為也將涉及新型態社會資本、社會關係的發生與維繫,社會 資本又為公民參與的力量(Zhang & Chia, 2006),只是社群網站是否能讓社會 資本在線上產生?是否會有新面貌?網路的公民參與程度與線下實際參與是否 相關?是否能相互預測?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對線上社會資本的多寡是否具預 測作用?線上社會資本是否會影響線下實際社會參與程度?本文以 Facebook 為 主要研究場域,想檢視社群網站 Facebook 使用行為、社會資本多寡、公民參與 程度彼此的關係,進一步描繪出台灣研究生的 Facebook 使用、社會資本和公民. 政 治 大. 參與情形。. 立. 第一節、研究動機. ‧ 國. 學. 一、國內民眾網路使用行為改變. ‧. 全球網路用戶人數爆炸性成長,至 2012 年突破 23 億人3,同時行政院研考. sit. y. Nat. 會最新「數位落差調查」公布,台灣已經有 1510 萬上網人口4。數字持續攀升, 網路之於生活已不可或缺,成為民眾參與、表達和監督的重要管道,也是政府了. io. n. al. er. 解民意的新途徑。而 comScore Media Metrix 2012 年十月針對台灣民眾的網路使. i n U. v. 用行為進行單一月份調查,發現有 1141 萬名不重複的使用者曾造訪社群網站. Ch. engchi. (Yahoo!奇摩部落格、Plurk、Facebook、無名小站5、痞克邦等),佔台灣全體 網路用戶 96.8%,共花費 42.4 億分鐘,瀏覽 64.7 億頁網頁,佔該月份網路總瀏 覽量約 20%;其中台灣民眾使用情形較高的社群網站為 Facebook,使用人數千 萬餘,使用時間長度及瀏覽網頁次數居首位,每位使用者每日平均使用 6.4 小時、 瀏覽 576 個網頁6。網路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花費的時間已逐漸超越入口網站、. 3. 資料取自 2012 年 12 月 26 日數位時代網站「全球網路人口突破 23 億,成長率達 8%」 ,網址: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5902。該報導指出,截至 2011 年底的全球網路使 用人數已破 23 億,中國的網路人口數居首,達 5.13 億人。 4 資料取自 2013 年 1 月 23 日 NowNews 今日新聞 「台灣上網人口破 1500 萬人,五成書寫力退步」, 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3/01/23/11490-2895640_1.htm。 5 本文書寫過程中,無名小站已於民國 102 年 12 月 26 日關閉。 6 資料取自 2012 年 12 月 13 日 ctimes 新聞網「台灣社群網站使用者佔全體 96.8%」,網址: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asp?O=HJWCD94E2GUSAA0MN5。 2.

(10) 個人網路服務,及線上影音服務。. Facebook 自 2008 年登台至今,逐漸變成民眾網路生活的代名詞,舉凡聊天、 邀約、分享影音或時事、轉貼文章,甚至是宣傳活動,民眾「掛」在臉書上,可 說是相當顯著的現象,加以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行動上網的普及7,Facebook 與使用者更加分不開。2011 年,Facebook 在全球出現第 75 種語言版本,使用 者逼近七億人,全球用戶以每個月約 2500 萬人的速度增加中,儼然成為許多人 (尤其是 18 至 34 歲的族群)的共通文化經驗(Kirkpatrick, 2011;李芳齡譯), 至 2013 第二季,Facebook 全球使用者人數已破 11.5 億,在台灣的每月活躍用 戶數也增加至 1400 萬人,每日活躍用戶破 1000 萬人,換句話說,台灣每天至. 政 治 大. 少有一千萬人會上 Facebook 瀏覽、分享資訊或與朋友聯繫。. 立. 而根據國內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 2012 年 8 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 ‧ 國. 學. MSN、Facebook 等網絡網站是目前民眾最主要跟他人溝通的方式,使用比例達 67%8,Facebook 成為許多人社會關係維繫和接收資訊的第一平台,2012 年反. ‧. 媒體壟斷議題發燒期間,便有不少人認為網路比起傳統媒體,是較客觀中立的消. sit. y. Nat. 息來源,受特定政黨或利益團體影響的程度較低,且 Facebook 兼具告知、動員 的功能,不像過去「部落格社運」時代,訊息在多元而未整合的平台上透過超連. io. n. al. er. 結被轉貼,Facebook 提供了多工合一的空間,讓人更能感受議題的集中性,不. i n U. v. 可否認地,Facebook 已成為國內大小抗爭議題與社運訊息的主要傳播平台,甚. Ch. engchi. 至能進行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 ,進而影響大眾媒體。又如菲律賓誤殺台灣 漁民事件,衍生一連串文章與討論,其空間、速度都是傳統媒體無法迄及。. 二、Facebook 的功能及社會意義 Facebook 的頁面主要由「首頁(page)」、「塗鴉牆(wall)」構成,整 合了「電子郵件+部落格+Skype+BBS 電子公佈欄+無名小站+YouTube+地 圖+遊戲」等功能,宛若一大拼盤,是名符其實的社交平台(周世惠,2011), 7. 根據 2012 年 7 月 26 日中央社之報導「台灣智慧手機及平板普及率走升」,資策會 FIND 預估 2015 年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將提升至 56.8%,平板電腦普及率也將達 24%。 8 資料取自 2012 年 8 月 8 日 ctimes 新聞網「社群當道,有一天年輕人將捨棄 e-mail?」 網址: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E7%A4%BE%E7%BE%A4%E7%B6%B2%E7%AB%99/%E5% 89%B5%E5%B8%82%E9%9A%9B%E5%B8%82%E5%A0%B4%E7%A0%94%E7%A9%B6/120808181785.s html。 3.

(11) 幫助人們把真實線下的生活圈搬到線上,符合創辦人 Mark Zuckerburg 的本意: 「Facebook 旨在建構一個可以強化實體社群的線上平台,讓它能夠反映現實生 活。」使達成自我表達、與人連結的目的,也讓人際關係產生新的依歸,大大改 變人際網絡形成和維持的模式。. 此外,Facebook 的幾項重要機制:實名制、人際關係連結機制、互動機制 (周世惠,2011:28;許慈雅,2011;謝靜雯,2013),目的皆在促進人際互 動,且重視使用者在實體世界的身分,鼓勵使用者將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延伸至 線上空間,宛如將真實人生置於虛擬平台演出,幫助人打造、修飾自我形象,也 幫助人更有效率地交流、維繫,正如其登入首頁時映入使用者眼簾的服務宗旨:. 政 治 大 helps you connect and share with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 立. 「Facebook 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 (Facebook. ‧ 國. 學. Facebook 除了上述功能,更重要的社會意義在於社會網絡的建立,有別於 台灣早期的虛擬社群如 BBS,Facebook 發展了「從離線到線上」的關係連結,. ‧. 傳統認知的「線上→線下」連結的討論無法套用至此,因 Facebook 從現實中的. sit. y. Nat. 地理連結(如可依所在地、學校網路尋找朋友)延伸線上社會關係,不僅能開創 新的社會連結,更能維持、鞏固現存連結(boyd & Ellison, 2008),這種網絡型. io. n. al. er. 態是擴散性的(林南,2005),而當越來越多人參與到這種新社會網絡、社會. i n U. v. 關係中,便涉及另一問題,即社會資本在社群網站的創造和運用。. Ch. engchi. 三、社會資本之定義與測量方式尚無定論 社會資本的概念可以追溯自十八世紀,1980 年代後 Pierre Bourdieu、James S. Coleman、Robert D. Putnam 等學者皆曾對之定義,先後對社會資本提出重要 觀點,並進行實證研究(林奇秀、陳一帆,2011)。Putnam 是社會資本相關研 究中,討論與引用度最高者,他認為社會資本在社會背景的轉換下不斷減少,並 將之歸因於媒介,指出電視的娛樂化是造成社會資本下降的原因之一,提出「時 間替代說」,認為觀看電視的時間會霸佔參與公共事務的時間,造成民眾對社會 冷漠,影響民眾的政治參與程度(Putnam, 1995a) 。現在許多學者對網路也持相 同邏輯,認為網路使用會取代社會參與(Nie & Erbring, 2002) ,造成人際疏離、 自我孤獨感增加(方紫薇,2010) 。但有另一派學者提出現在的社群網站越來越 4.

(12) 貼近現實社會,讓各個角落的人都能獲得互動的機會,網路使用其實可以促進社 會資本的形成,如學者 Ellison、Steinfield 和 Lampe(2007)指出使用 Facebook 對於建立社會資本有高度正面影響,由於其特性能將社會網絡中的潛在連結 (latent ties)轉化為自身的弱連結(weak ties),進一步促進社會資本的累積 及維持。有人則指出關於網路、社群網站與社會資本間的關連,至今尚無定論, 網路使用與社會資本間的關聯性因人而異,過往研究多以網路使用「時間」做為 評估社會資本的因素,但使用哪一「類型」的媒體才是影響社會資本形成的關鍵 (黃國庭,2009)。. 社會資本的總和則被視為公民參與程度的指標(Zhang & Chia, 2006),縱. 政 治 大 公民參與,是組成民主社會的要件之一(盧安邦,2010) ,一個具大量社會資本 立 及公民參與踴躍的社會,才能夠健全民主的發展,發揮民主社會的價值。雖前有 使各學者對社會資本的定義與測量指標看法歧異,都大致同意社會資本能夠促進. ‧ 國. 學. 學者肯定社群網站使用對於社會資本的正面助益,但尚無完整的實證研究說明網 路上社會資本的發展對社群網站使用者公民參與的影響性,本文立基於此,希望. ‧. 能進一步驗證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與強度、社會資本、公民參與之間的關係。. sit. y. Nat. 晚近對於社會資本理論的討論,多在探討社會關係與社會連結的「質」 、 「量」. io. n. al. er. 問題(黃國庭,2009),但加入的媒介變項多為傳統媒體,或將網路視為單一. i n U. v. 整體,較少對特定的網路服務或功能進行分析。近年國內外關於社群媒體(SNSs). Ch. engchi. 的文獻漸多,國外也有一些學者如 Ellison、Valenzuela、Park、Kee 等人專以 Facebook 為例進行相關研究;國內對於 Facebook 的研究則多關注其網站特性、 商業模式、使用行為或平台價值創造等,部份論文討論 Facebook 與社會資本, 但關懷重點偏向驗證 Facebook 的人際互動功能或傳銷便利性,也有以訪談方式 了解 Facebook 使用者的公民參與情形,少有實證資料探討發生於網路空間的線 上社會資本對公民參與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能深入探究 Facebook 使用行為、 社會資本、公民參與之間的關連性。. 第二節、研究目的. 總結上述,本研究聚焦於特定的網路服務功能,以目前最熱門的社群網站─ 5.

(13) Facebook─為例,探究其使用行為和強度對於網路上社會資本累積(線上社會資 本)、公民參與程度的影響性,也想藉此了解研究生的網路公民參與和線下實際 參與的程度是否存有落差,期能完成一實證研究以說明社群網站使用者的線上社 會資本與線下公民參與之關連。據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 了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概況,與其社會資本、公民參與行為。. 二、. 了解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與線上社會資本的關係。Facebook 使用行為程 度越高,是否就能在線上累積較多的社會資本?. 三、 探知線上社會資本對線下公民參與情形的影響與關係。在線上累積越多社 會資本,線下參與程度越高? 探知線上公民參與程度對線下公民參與的影響與關係。線上公民參與程度. 政 治 大. 越高,代表在實際生活中便越踴躍參加公共事務?. 立. 第三節、研究架構.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四、. Ch. engchi. 6. i n U. v.

(14) 第四節、研究範圍. 本文旨在探討國內研究生對 Facebook 的使用行為,及此使用行為和強度對 社會資本發展、公民參與情形的影響。研究對象設定為在學的碩士研究生(不含 在職專班),一因筆者自為研究生,想對所屬族群做深入觀察,而在職專班生的 學習背景、脈絡和年齡可能都與一般生差異甚大;又,與大學生相比,該族群使 用社群網站的網齡較長、公民參與和投票經驗較豐富,適逢網路、社群網站、智 慧型手機的興起,擁有較好的資訊素養與近用科技的能力,該是非常嫻熟 Facebook 的使用,也落於 Facebook 使用人口最多的年齡區間,故以此作為研究 對象群,未將大學生一併納為研究對象。. 9,中國新浪微博用戶已達. 學. ‧ 國. 政 治 大 而 Facebook 這類的社群網站、微網誌,在中國同為網路新寵,對岸使用「新 立 浪微博」的人數自 2009 年推出後迅速增長,根據中國最新發布的「人權白皮書」 3.09 億,微博客每天發佈和轉貼的資訊超過兩億則,. 是中國存取量最大的網站之一。但礙於兩岸及東西方的政經背景、傳播環境與歷. ‧. 史皆不盡相同,無法相提並論,故本文的研究範圍聚焦於國內,僅以台灣的. n. al. 第五節、研究流程. Ch. 提出研究動機與目的. engchi. er. io. sit. y. Nat. Facebook 使用者行為進行關連性研究。. i n U. v. 文獻探討. 界定研究假設與問題 問卷編製 問卷前測與修正 正式施測 回收問卷 資料分析. 9. 資料取自 2013 年 5 月 15 日中國新聞網「人權白皮書:中國微博用戶規模為 3.09 億」,網址: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747013。 7.

(15)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公民參與的關連,想了解研 究生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是否與其社會網絡形成與維持、社會資本多寡相關? 網路上公民參與程度越高,代表在實際生活中也越踴躍參與公共事務?又,在網 路空間累積的線上社會資本與線下的實際參與程度之間,是否能相互預測?本章 先分別對社群網站、社會資本、公民參與三項重要關鍵字進行相關理論與文獻整 理,進而於本章末提出研究假設與問題。. 第一節、 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s). 立. 政 治 大. 一、社群網站之發展脈絡. ‧ 國. 學. 各國政府將寬頻建設視為經濟發展指標之一,紛紛將之列為國家重點建設 (Cambini & Jiang, 2009),台灣交通部長葉匡時也指出,寬頻 100m 全面到戶. ‧. 是國家政策,希望在 2013 年底能達 85%的涵蓋率10。寬頻網路建設擴張加上網 頁技術的革新,人們可使用的頻寬及網路空間亦隨之擴充,網路漸能提供更即時、. y. Nat. sit. 影音同步、大量傳輸資料的服務;加以 Web 2.0 的出現,建立其相關技術的核心. er. io. 概念:互動、分享、關係(何振誠、邱張名琪、陳威助,2009) ,即各個平台皆. al. n. v i n C Web 2.0 強調的一項重要且創新的理念─關係, 者,打造個人的社會網絡,實踐 h engchi U 能透過超連結、串流服務、嵌入標籤等串起多平台的功能,以至連結不同的使用. 改寫了網路使用的習慣與形式,也促使社群網站、即時通訊等服務在 2003 年以 來加速誕生並發揮影響力(boyd & Ellison, 2008),成為全球網路流量屬一屬二 的網站型態(黃國庭,2009)及當代最夯的網路趨勢。據美國的獨立民調機構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指出11,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成年人沈 溺在社群網站世界裡,從 2012 年 12 月的 67%上升到 2013 年 5 月的 72%,速 度之快令人驚訝。以下概要勾勒社群網站的發展,接著整理社群網站之定義。. 10. 資料取自 2013 年 7 月 5 日 NOWnews 今日新聞「100M 寬頻建設 桃縣選定桃園市為示範行 政區」 ,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3/07/05/11689-2959469.htm#ixzz2ZItj8qI2。 11 資料取自 2013 年 8 月 8 日數位時代網站「皮尤研究中心:72%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社交網路」 , 網址: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849。 8.

(16) (一)從虛擬社群談起 談社群網站之前,需追溯回「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早 期這種在網路空間形成的社群,多以「虛擬社群」稱之,指一種由電腦中介傳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 建構而成的虛擬空間 (cyberspace) , 裡頭有一群人在此進行公眾討論,長期發展,累積情感基礎及人際關係,是一種 社會集合體(social aggregation)(Reingold, 1993)。Reingold(2000)補充, 虛擬社群是新型的社會組織,具備表達的自由、成員是出自自願、多對多傳播等 特性,具體的服務形式包括了早期的 BBS 電子佈告欄、討論區或是近幾年出現 的部落格、維基百科等。這些虛擬社群的成立,體現 Web 2.0 強調使用者為中心 的精神,人人都可以在此發聲、分享資訊。. 政 治 大 但早期虛擬社群的組成往往立基於地理空間的離散,成員來自各個地區、背 立 景,彼此的連結建立自相近的興趣、嗜好,透過螢幕交流共通的話題(Hagel. ‧ 國. 學. &Armstrong, 1997;轉引自許慈雅,2011);然而,後來的研究發現這類網路 社群並非如此「虛擬」,因其社群成員逐漸會在線下尋求與其他成員面對面接觸. ‧. 的機會,開啟網路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可能性,轉變為實體的社群(黃國庭,. sit. y. Nat. 2009)。如同國內的台大批踢踢實業工坊(PTT),依主題或物件設有許多群組 版面(如車版、貓版、八卦版、醫藥版等),使用者尋感興趣的主題瀏覽、加入,. io. n. al. er. 得以在該群組中認識其他「版友」,甚至參加「版聚」,獲得實際互動的機會,. i n U. v. 社會網絡結構開始從線上溢向線下,促成個人社會資本與人際關係的擴張和維繫。. Ch. engchi. 如今的社群網站(如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正好反其道而行,非以興趣 或話題進行連結,而著重「從離線到線上」的路徑,以地理連結出發,從自身熟 悉的生活圈和背景領域所組成的社會網絡為基礎,向外串連到線上維持既有的人 際關係,同時也形成新的連繫。社會網絡鞏固和擴展的方式獲得創新,揭示線上 社群的轉變(boyd & Ellison, 2008;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 (二)社群網站的定義與發展 有人將社群網站譯做 ”social network sites” ,抑或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對此,研究社群媒體的學者 boyd 與 Ellison 認為社群網站最大的存在意 義在於從線上重建、鞏固現存的線下社交網絡,使線上、線下的社會關係不再絕 對分離,唯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強調「剛開始、進行中的關係」 ,較適用於己 9.

(17) 身與陌生人的結識情形,故以 social network sites 詮釋社群網站(boyd & Ellison, 2008;謝靜雯,2013)。. 據研究指出,第一個公認的社群網站 SixDegrees.com 於 1997 年成立(boyd & Ellison, 2008),允許使用者創立個人網頁、設立好友名單,同時也可以觀看 他人的好友名單、發送訊息(messages)。從 SixDegrees.com 便能看出社群網 站與早期虛擬社群的不同,早期以興趣、話題分類,登入後往往尋主題選擇性參 與,介紹自己、結識他人不是重點,少有社會網絡層層擴大的機會,當今社群網 站卻是以個人的關係為社群中心(許慈雅,2011),鞏固現有關係之餘,也認 識他人、讓自己被認識,令網絡如雪球滾大。只是當時 SixDegrees.com 雖然流. 政 治 大 對認識陌生人興趣缺缺,網站熱潮一時,未獲持續發展,於 2000 年關閉。但 2003 立 年以降,許多工具開始支援個人資料與朋友清單的編輯,類似型態的社群網站如 行,社交網絡卻停留在網路空間,少有人將之延伸至線下,社會風氣也影響民眾. ‧ 國. 學. 雨後春筍出現,共同特色在於都具備個人網頁(boyd & Ellison, 2008)。. ‧. 社群網站研究學者 boyd 和 Ellison(2008)因而給予社群網站幾項定義,包. sit. y. Nat. 括: (1)允許使用者在有範圍的系統內建立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網頁(profile)。 以 Facebook 來說,便是個人時間軸(timeline)頁面上的所有資料與貼文(post)、. io. n. al. er. (2)使用者得以建立好友名單,並展示自己的關係連帶。即 Facebook 中的「朋. i n U. v. 友列表(Friends)」,只是在 Facebook 上得以選擇公開或隱藏、(3)使用者. Ch. engchi. 可看見其他使用者的好友名單,且能逕自加入成為自己的好友、(4)是一項網 路服務。Ellison、Steinfield 和 Lampe(2007)也同時將社群網站的服務特性定 義為:(1)建構個人的公眾形象、(2)與其他使用者連結、(3)觀看朋友的 動態及其關係網絡。由此可歸納,社群網站大致具有展示自我、創造連結、維繫 網絡關係等功能,且至少具有三項要件,分別是個人網頁、好友名單和互動工具 (包含留言或私訊)。國內研究(黃國庭,2009)亦補充,社群網站一般具備 個人網頁、朋友名單、留言功能等基本服務,讓使用者得以發展線上社會網絡。 而早期的網路社群幾乎沒有這些設計,網絡混亂的狀態與當今社群網站大不相同, 社群網站幾乎將網絡、關係具象化,使之成為「可見的」、「可安排的」,鼓勵 使用者找出自己與他人的連結,讓交友圈迅速擴張,「公開展示連帶關係」可說 是社群網站最重要的特色與設計原意,也是社會資本在線上開始累積的基礎。 10.

(18) 傳統傳媒研究往往將「匿名性」視為網路的重要特性,社群網站的出現可說 是顛覆了大眾對人際互動的觀點和運用。它允許同步與非同步的溝通,體現 web 2.0 的精神,使用者得以跟一人或多人互動(Hunt & Kessler, 2013);使用者僅 需建立一個身分,編輯開放或半開放的個人網頁,即能進一步展示自我,並能公 開、建構自己的社會網絡。社群網站成為維持人際關係的平台,同時此線上空間 也能保存雙方的連繫紀錄(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2007 ; Valenzuela, Park, & Kee, 2009),一躍成為主流的社交媒介。這波社群網站熱潮不只發生於使用者 方,於學界也引起關注,許多研究開始針對其商業模式、使用經驗、文化內涵、 使用者行為等進行探究。Friendster、MySpace 和 Facebook 被視為三個關鍵的社. 政 治 大 其中 Friendster 於 2003 年衰落,Facebook 在台灣的使用人數破千萬,使用者的 立 使用時間長度、瀏覽網頁次數和擁有帳號率皆高於其他社群網站 ,因此本文僅 群網站(boyd & Ellison, 2008),它們型塑了相關產業、文化、消費及學術地景,. 12. ‧ 國. 學. 選擇 Facebook 為代表進行深入探析,期能使研究結果更具鑑別度及信用。. ‧. 二、Facebook 之歷史與重要性. sit. y. Nat. 截至 2013 年第二季,Facebook 全球使用人口數已破 11.5 億,亞洲地區擁 有 3.39 億13,其中截至 2012 年 10 月,台灣共計有 1300 萬位用戶14,到了 2013. io. n. al. er. 年 8 月,台灣每月活躍用戶(每月至少會使用一次者)數達 1400 萬15。且據. i n U. v. Facebook 官方於 2013 年 7 月公布的財報16,全球用戶每天使用 Facebook 的平. Ch. engchi. 均時間加總為 200 億分鐘,也就是說每人每天至少會花 17.39 分鐘、每月 8.3 小 時在 Facebook 上,可觀的使用人數及活躍度,讓 Facebook 被稱為全球第五大國 (Hunt & Kessler, 2013) ;又隨著行動網路、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成長,Facebook 行動廣告營收高達 6.55 億,在整體廣告營收中佔有一席之地。從這些不斷攀升 12. 資料取自 2012 年 12 月 13 日 ctimes 新聞網「台灣社群網站使用者佔全體 96.8%」,網址: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asp?O=HJWCD94E2GUSAA0MN5。 13 資料取自 checkfacebook.com。網址: http://www.socialbakers.com/blog/1862-key-stats-from-facebook-q2-call-now-at-1-15-billion-users。 14 資料取自 checkfacebook.com。網址: http://www.socialbakers.com/blog/1071-october-2012-social-media-report-facebook-pages-in-taiwan。 15 資料取自 2013 年 8 月 21 日 iThome「國內 Facebook 每天活躍用戶數達 1000 萬」,網址: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82167。 16. 資料取自 2013 年 7 月 25 日數位時代網站「Facebook 財報亮眼,佐克伯:青少年仍熱愛. Facebook!」 ,網址: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700。 11.

(19) 的使用人口數、營收看來,Facebook 自 2004 年正式上線至今正好十年,熱潮持 久未退,仍是一網路重要現象與趨勢,更開啟許多研究面向,包括平台特性、社 群網站行銷、使用行為、情緒因應、網路的政治參與和隱私保護等,及近來熱門 的線上與線下關係之問題,以下簡要介紹 Facebook 的發展歷史與重要性。. Facebook 源自前身「The Facebook」,2004 年 2 月 4 日於美國正式上線, 原始網域位置為 thefacebook.com,由當時僅是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的 Mark Zuckerburg 創立,2005 年正式更名為 Facebook(劉玉文,2011) 。Facebook 在 台灣被稱為「臉書」 ,在香港叫「面書」 、 「面簿」 ,台灣網友也戲稱「非死不可」。 其實 Facebook 的命名源自美國大學傳統的「花名冊」 (即「通訊錄」) ,通常美國. 政 治 大 認識校內其他成員,Facebook 便取「結識友人」之意。而創辦人 Mark Zuckerburg 立 最初的出發點在於促進校內同學互動,因此 Facebook 僅限哈佛的學生註冊,要 校方會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小冊子發放給新生或新教職員,協助大家. ‧ 國. 學. 加入就一定得有「Harvard.edu」的電子信箱(黃國庭,2009) ,一個月才後擴散 至其他學校、高中,進而再到非學生族群。. ‧ sit. y. Nat. 2006 年 Facebook 對全球開放;2008 年 3 月,推出德語版、西班牙語版和 法語版,6 月推出簡體中文版予中國大陸使用者,同時也提供了兩個繁體中文版. io. n. al. er. 本,分別給香港和台灣用戶,同年躍登全球社交網站龍頭(許慈雅,2011)。. i n U. v. 根據 Facebook 官方統計,2010 年達到全球用戶五億人,2011 年七億人(周世. Ch. engchi. 惠,2011) ,截至 2012 年 9 月,站內已逾十幾億名的活躍用戶,比大部份的國 家人口還多,上傳相片數量逾 2190 餘億張17;發展至今十個年頭,截至 2013 年 7 月,全球總使用人數達 11.5 億,毫無衰退之勢。. Faceboook 幾乎以半年約成長一億用戶的速度在成長,不斷刷新的數據,說 明 Facebook 無疑成為全世界用戶最多、影響力最大的網站(周世惠,2011), 從流量及成長速度來看,已經超越 google 和 Yahoo!(劉玉文,2011) 。而 Facebook 在台灣亦發展迅速,擁有 1300 萬餘用戶,從下圖 2-1、2-2 可看到,男女使用者 的比例約各佔一半,當中以 25 至 34 歲者最多(32%) ,18 至 24 歲者居次(24%),. 17.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Facebook。 12.

(20) 這些年齡層多是學生、上班族等年輕人,躬逢其盛網路、社群網站、智慧型手機 的興起及發展,可說是被科技解放教育和生活的一代,比起其他世代,擁有較好 的資訊素養與近用科技的能力,也因此有 E 世代、N 世代18甚至「滑世代19」等 稱呼,對他們來說,Facebook 該是十分熟悉的工具;這個情形也發生在美國, 據 2013 年 7 月 31 日尼爾森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Facebook 在黃金時間段對 18 至 24 歲年輕人的吸引力已超過美國四大電視網20。研究社群網站的學者 boyd &. Ellison 在 2008 年便已發現許多使用者已將登入、瀏覽社群網站視為必要的日常 生活實踐(boyd & Ellison, 2008) ,發展至今日,Facebook 幾乎已是民眾生活之 必備。. 政 治 大. 圖 2-1: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性別比例分布. 台灣Facebook使用者性別比例 立. ‧. ‧ 國. 學 49%. 51%. 男性. n. al. er. io. sit. y. Nat. 女性. Ch. engchi. 圖為研究者自製。. i n U. v.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上網日期:2012 年 10 月。. 18. N 世代一詞是 Don Tapscott 在 2009 年出版的《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 (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一書中提出的網路世代名稱,他指出美國 30 歲以下的網路世代,因長期浸淫在互動式數位環境,會比以前看電視長大的世代聰明。 資料取自 2013 年 6 月出刊之《親子天下雜誌》第 46 期,網址: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3/no46/。 20 資料取自 2013 年 8 月 1 日鉅亨網新聞中心「Facebook 在年輕人中吸引力超過美國四大電視 網」,網址: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801/KH9LB9GW7LROY.shtml?c=us_stock。 19. 13.

(21) 圖 2-2: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年齡層分布. 台灣Facebook使用者年齡層分布 1% 9%. 13-15歲. 3% 6%. 6%. 16-17歲 18-24歲. 19%. 25-34歲. 24%. 35-44歲 45-54歲 55-64歲. 32%. 65-100歲. 治 政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上網日期:2012 大 年 10 月。 立 圖為研究者自製。. ‧ 國. 學. Facebook 由個人的社會關係出發,在此平台上,又得以加入不同類型的社 群、社團,關注不同的頁面,擁有各自的交友圈和所屬社群,交叉作用下,社會. ‧. 網絡不斷放大,成為人脈連結的代名詞;每個人的出身背景或所學亦會影響其關. y. Nat. 懷與分享的議題面向,讓 Facebook 上的資訊分布更為異質。寬頻網路、行動裝. io. sit. 置、3G 等科技條件,使 Facebook 傳播資訊的能力更快又廣,雖然資訊因此容易. n. al. er. 被新訊息覆蓋,不可否認 Facebook 已成為動員號召、發起活動、傳遞訴求和快. i n U. v. 速傳遞消息的重要工具,甚至成為政府官方傾聽民意的來源,改變了近年的社運. Ch. engchi. 網路地景,社會網絡集結能力及效果不容小覷(張孟婷,2011) 。這種現象在近 年更加明顯,小至尋人,大至國家災難、政變、重大事件,Facebook 往往是率 先發難的平台(Hunt & Kessler, 2013)。集結力量增強的同時,個人的社會資本 也在社會網絡向外擴張之際形成並累積,只是這種社會資本在線上的社群網站中 是如何累積、該如何測量、是否會影響線下參與,仍有待持續探討。近年關於網 路使用與社會資本的研究,常以「涉入度」做為的自變數,本文則以社群網站之 使用行為作為測量線上社會資本多寡的自變項,以下討論之。. 三、Facebook 使用行為 Facebook 的功能串連起線上和線下的社會關係,也提升資訊接收、傳播和 分享的效率,個人的社會網絡透過這些參與行為、連帶關係而成型,社會資本在 14.

(22) 線上獲得成長,許多學者開始討論社會資本和線上社群的關係,只是採用的測量 指標不盡相同,有人將「涉入21」概念套用至網路使用行為,測量一個人對網路 的需求、動機和重視度(許薇欣,2013) 。後於社群網站崛起,國外學者 Ellison、 Steinfield 和 Lampe(2007)率先以「使用強度(Facebook usage intensity) 」製 作一套量表(如下表 2-1) ,測量 Facebook 大學生用戶的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關 連,綜合評估 Facebook 的使用行為(第 1、2 題)及態度(第 3 到 8 題) ,同時 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狀況和情感強度,此量表後來紛紛被 Facebook 相關研究引 用。. 表 2-1: Facebook 使用強度量表. 政 治 大 2、在過去幾周內,一天大約花多少時間在 Facebook 上? 立 1、你的 Facebook 好友數量為多少?. 4、我很樂於告訴朋友我有使用 Facebook。. 學. ‧ 國. 3、Facebook 是你每日生活的一部份。. 5、上 Facebook 是每日例行公事。. io. y er. 8、如果 Facebook 故障或關閉,我會感到很遺憾。. sit. Nat. 7、我覺得我是 Facebook 社群的一份子的感覺。. ‧. 6、當我一天沒上 Facebook,便會有「脫節」。. 資料來源:Ellison,N.B., Steinfield, C.,& Lampe, 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al. n. v i n C h Communication, 12,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e n g c h i U 1143-1168..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Ellison、Steinfield 和 Lampe(2007)的研究發現,使用 Facebook 對於建 立整體社會資本有高度正面影響,因其成本低廉又便利的特性能將社會網絡中的 潛在連結(latent ties)轉化為弱連結(weak ties),促進跨越型社會資本的累 積及維持,增進尋求支持或獲得更多資訊的能力(Ellison、Steinfield & Lampe, 2011);這點在國內的質性研究中也有類似發現,唐婉珊(2013)對大學生在 Facebook 上的公民參與經驗進行訪談,歸納出 Facebook 的功能如使用塗鴉牆張. 21. Sherif 和 Cantril 於 1947 年首先提出「涉入」一詞,指出人有不同型態的涉入,如對活動、 人物、理念或對社會事件。 「涉入」是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代表一種行為動機,指人感受到某 事物與自己的關連程度和重要性,基於個人的價值觀、興趣、需求或動機,對該事物產生的態度 及行為的投入(轉引自陳可辰,2012)。 15.

(23) 貼資訊、轉貼訊息、加入粉絲頁、追蹤活動或陌生人等,皆會擴展、增多使用者 的弱連結數量,讓弱連結的功用獲最大發揮,幫助大學生與人互動、開拓社會連 結,對線上的公民討論亦有助益,並成為關係進一步維繫、情感累積的基礎,許 多使用者原只利用 Facebook 進行公民活動討論、接收資訊,後來卻和其他參與 者變成私交甚篤的好友;但 Ellison 等人(2007)指出,Facebook 創造凝聚型社 會資本的能力卻不若對跨越型資本大。boyd 和 Ellison(2008)在研究 Facebook 使用者的人際網絡時,則發現使用強度與其弱連結數量成正相關;Valenzuela 等 學者(2009)以上表測量大學生的 Facebook 使用與生命滿意度、社會信任和參 與行為之關連,亦測得正向關係,另發現使用者 Facebook 的好友數量、參加社 團的數量越多,社會資本也越多。. 政 治 大 多數國內研究者均採用 Ellison 等人(2007)的 Facebook 使用強度量表, 立 但譯作「涉入度」,帶入涉入的概念討論之,例如國內研究生黃國庭(2009). ‧ 國. 學. 探討無名小站的使用,及陳可辰(2012)研究 Facebook 使用和社會資本的關係, 以「涉入程度」作為 Facebook 使用的衡量標準,採 Engle、Blackwell 和 Miniard. ‧. 的定義,將涉入度分為個人因素、產品因素、情境因素三個層面討論,他在題項. sit. y. Nat. 部份也援引 Ellison 等人(2007)的使用行為強度量表,如「使用 Facebook 是 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我以瀏覽他人的 Facebook 動態為樂」、「我樂於. io. n. al. er. 告訴他人我的 Facebook 帳號」 、 「當 Facebook 當機時,我會覺得生活很無聊」 、 「很. i n U. v. 久沒有登入 Facebook 會讓我和他人失去聯繫」,研究結果指出 Facebook 涉入程. Ch. engchi. 度越高,使用者各面向的社會資本均較高。. 綜合上述的討論,首先需釐清「涉入度(involvement)」與「使用行為強度 (Facebook usage intensity)」的不同,前者偏向心理學門,指心理狀態的投入 和行為動機(陳可辰,2012) ,後者指涉的包括行為頻率、內容和情感深度。在 此,本文選擇以「使用行為強度」詮釋,而非涉入度;若欲探究 Facebook 的使 用行為與社會資本、公民參與的關係,應要能測得受測者的態度、作為及使用內 容,不僅讓受測者自評行為頻率,亦讓受測者感受 Facebook 與自己的攸關程度。 然而,Ellison 等人(2007)以使用強度涵蓋使用行為,在測量具體的使用行為 方面,僅詢問受測者 Facebook 的好友數量和每日使用時間長短,恐稍嫌不足夠, 尚須了解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其他行為內容和頻率,故本文改編此使用強度 16.

(24) 的量表,另加入瀏覽行為、互動行為之題組題項,製成「Facebok 使用行為量表」, 盼能探知 Facebook 的使用是否能讓社會資本在線上獲得累積,進一步觀察此線 上社會資本與線下公民參與的關連,下一小節進入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的討論。. 第二節、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乃一多元彈性的概念,被廣泛運用於各領域(Adler & Kwon, 2002) , 卻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其與眾多學門接枝,成為備受討論的新興主題,在當代 儼然為顯學,舉凡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組織管理學等都有所分析及定義(許 薇欣,2013) ,也有許多衍生的新型態資本相關名詞如人力資本、消費資本、制. 政 治 大 一標準的理論基礎,但詮釋的核心大多把握住了資本對市場獲益的作用,只是各 立 自對市場的界定不同(王中天,2003)。. 度資本、教育資本等,各領域的學者對於何謂社會資本仍有相當分歧的認知,無. ‧ 國. 學. 據王中天(2003)對社會資本歷史文獻的爬梳,共整理出超過三十個定義,. ‧. 當中大致能歸納為兩派看法,一由社會學家組成,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在社會關. sit. y. Nat. 係中的可用資源;另為政治學者與發展理論家一派,將社會資本視為解決集體行 動、社會發展問題的籌碼,而非用以實現個人利益。其中,社會學者 Pierre. io. n. al. er. Bourdieu、James Samuel Coleman 與政治學者 Robert David Putnam 陸續對社會. i n U. v. 資本一詞貢獻豐富的學術材料,並成為學界討論社會資本的三大主要研究取徑. Ch. engchi. (Field, 2003;Zhang & Chia, 2006)。. 一、社會資本理論 社會資本雖然備受討論,其定義範圍和測量方式究竟為何,仍眾說紛紜,套 用於各領域中所展現的面貌、層次及側重點皆不盡相同(黃國庭,2009) 。廣泛 來說,社會資本會影響許多社會發展面向,如更好的公共衛生、低犯罪率、更有 效率的市場運作和民主機制(Adler & Kwon, 2002);社會科學家也普遍認同社 會資本可用來解釋經濟成長與政治穩定等現象(李惠斌,楊雪冬,2000);當 社會資本衰退,社群會逐漸失序、公民參與減少,並使人們之間的互信降低 (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同時,社會資本亦被視為社會網絡中,因 參與者互動所產生的正面結果,也就是說,社會資本同為發展的因與果(Helliwell 17.

(25) & Putnam, 2004;轉引自 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 在討論社會資本之前,必須先回頭認識「資本」的概念。資本最初被用以指 涉出借支用的金錢、投資的成本(王中天,2003) 。追溯回馬克思,他將資本看 作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的剩餘價值,得以產生利潤(林南,2005) ;Bourdieu 承 續馬克思的想法,認為經濟資本是所有類型資本的根基,社會資本也可以說是一 種經濟資本,呼應馬克思對於資本得以產生利潤的看法;但 Bourdieu 對社會資 本及其社會背景提出批判,認為社會資本出自一種不對稱的生產關係(黃國庭, 2009) ,社會資本一概念即預設社會的不平等。他進一步將資本區分為三種型式, 分別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其中,Bourdieu 強調「網絡」之於社. 政 治 大 的或潛在的資源的總和,亦為網絡或群體成員的共有資本,當成員於關係中繼續 立 投資,資本的功用也獲得維持和強化,因此社會資本也可以表示為一個網絡的規 會資本的作用,認為社會資本由連繫組成,源於長期且穩定的網絡關係,是實際. ‧ 國. 學. 模及所含資本的容量(王中天,2003;林南,2005) 。換言之,一個人擁有多少 社會資本取決於所屬網絡的規模,及網絡中的資本數量。. ‧ sit. y. Nat. Coleman 則是以結構功能角度論社會資本,認為社會資本源於行動者的關係 中,能協助該社會結構達成某些行動,使實現某些目的成為可能,而這個關係也. io. n. al. er. 需要重複的互動,才能繼續維持或創造更多社會資本(Coleman, 1990;轉引自. i n U. v. 黃國庭,2009) ,這也是社會資本與其他型態資本的最大差異。Coleman 歸納社. Ch. engchi. 會資本包含兩個要素,首先即為內存於社會結構;二為它便利了結構中個體的行 動。由此看來,Coleman 將社會關係、結構視為社會資本的作用基礎,同 Bourdieu 的詮釋,社會資本是個體得以從關係中取得的實體或潛在的資源(林南,2005) , 且為有益資源。. 談論社會資本的學者中,屬政治學者 Putnam 鋒芒最健,他較為鉅觀地看社 會資本,認為其對組織內部協調及社會發展有重要關係,並將社會資本與公民參 與、社會信任等項目連結,認為一個具有大量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傳統的社會, 能夠健全民主的發展,建立更完善的社會(盧安邦,2010);並在 2000 年的著 作《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中明確定義: 社會網絡和規範為社會資本的主成分。Putnam(2000)將社會資本比為網絡、 18.

(26) 規範及社會信任等社會組織特徵,皆有利於結構運作、集體利益,彼此能發揮加 乘作用,也指出生活在擁有大量社會資本的社會中,會較為順心,人民公民參與 程度較高,更容易解決集體行動的困境。換句話說,參與公民團體、社會性社團 等的程度,得以反映社會資本的範圍,進而促進或增強集體的規範與信任,「信 任」、「參與」後來也成為測量社會資本的指標。Putnam 同時給予了重要提醒, 那就是社會資本具有雙重性。它對網絡、結構、個體行動者有幫助,卻也可能造 成負面效果,例如排除他者、限制我群行為(Portes, 1998;轉引自黃國庭,2009)。. Putnam(1995a)在〈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一文中則提到,美國在過去三、四十年的社會資本逐漸減少,社區、社群參與程. 政 治 大 以電視盛行帶來替代性參與、原子化個人等現象,即 Putnam 著名的「時間替代 立 說」,認為花在電視上的時間會佔去公民參與的時間,因而使社會資本減少。另 度及投票率均顯著衰落,主因工業化使得個人化活動大增、休閒娛樂私有化,加. ‧ 國. 學. 一派觀點則反駁社群並非亡佚、工業化並沒有破壞社群,只是不能再以「本地性」 定義之,社會資本在此是轉移、轉換成新型態,改以個人「網絡」的形式出現,. ‧. 如資訊、歸屬感和社會認同(Wellman, 2001;轉引自黃國庭,2009),Field. sit. y. Nat. (2003:91)也曾提出「後現代世界的社會資本」一想法。就如網際網路時代來 臨,新科技社會誕生,此新文化下的社會資本自然有所轉變,相應的公民參與或. io. n. al. er. 社會資本類型必然跟著有新面貌。總的來說,國外學者 Field(2003:11)認為從. i n U. v. Bourdieu 到 Putnam,可說是社會資本從隱喻到概念化的過程。Bourdieu 和. Ch. engchi. Coleman 從團體或個人持有資源的優勢討論社會資本,Putnam 則將社會資本定 位在促進行動者之間的協調與幫助社會更有效率地發展。. 綜觀上述,可以發現不管社會資本的概念如何分歧,大致能指向幾個大重點: 網絡、關係、資源,即社會資本是個體行動者在某場域中長期積累的、可利用的 社會網絡及社會關係資源,社會資本的多寡便是一個人從所屬社會關係和網絡中 可取得資源的能力,它是公共財,也是私有財,能幫助群體達成目標,亦能強化 個人的能動性,例如當我們找工作,人脈有時會比專業能力重要。同時,社會資 本也能揭示背後的整體文化或社會趨勢,或者可說,特定的社會文化和特定的某 種社會資本形式互相孕育並影響,不同的社會關係也會培養出相異的社會資本作 用,因此在當今的文化脈絡下,有必要以新方式思考、運用甚至測量新型態的社 19.

(27) 會資本,如 Williams(2006)所指出,網路時代來到,應將社會資本的測量分 為線上和線下,否則難以深入探究社會資本的改變,及此改變從何而起,有將社 會資本轉型成「線上社會資本(online social capital)」討論的必要,去探討那 些因網路活動而產生的社會資本,只是學界尚未有一套標準的線上社會資本理論 和操作型定義。而本文旨在探討社群網站使用和社會資本、公民參與之關係,欲 處理因社群網站衍生的社會資本相關問題,故文中以「線上社會資本」稱之並進 行研究設計。以下先整理過往研究如何測量社會資本,接著闡釋本文欲採取的測 量方法。. 二、社會資本之測量. 政 治 大 作化以方便更精準的測量。美國威斯康辛學派便將社會資本分為三個面向測量, 立 分別是「個人的(intrapersonal)」、「人際的(interpersonal)」和「行為的 社會資本具有多重解釋,傳播學界也不斷嘗試整合之以深入分析,並試圖操. ‧ 國. 學. (behavioral)」,個人面向包含生活滿意度或個人福祉,人際面向為社會信任 或一般人際信任,行為面向則是公民、政治等特定場域的參與的積極度,由此三. ‧. 項作為「公民生活品質」指標以測量社會資本,同時據此觀察一個人客觀的社會. sit. y. Nat. 參與事實,題項的範圍往往隨研究對象的背景領域或研究目的而調整,如測量大 學生的社會資本時,在行為面向常以「社團參與度」設計題目。此操作化定義對. io. n. al. er. 後來的社會資本相關研究影響甚大,美國探討志工參與行為與個人社會資本的關. i n U. v. 連性研究,便以此公民生活品質指標進行(黃國庭,2009),國內傳播界對社. Ch. engchi. 會資本的研究,也多以「生命滿意度」、「人際信任」、「參與行為」作為測量 面向(彭芸,2004;張卿卿,2006;黃國庭,2009)。. Putnam(2000)則認為社會資本兼具個體與集體兩面,除了以上述的生活 品質指標去測量個人層面的社會資本,他進一步將社會資本劃分為凝聚型 (bonding)和跨越型(bridging)社會資本,希望對集體層面的社會資本進行 評估,觀察社會資本對其他社群的影響力。Putnam 又將此兩種形式的社會資本 與強連結(strong tie)、弱連結(weak tie)的概念連結,指出凝聚型社會資本 便如同強連結,具有內聚性質,是緊密的、情感上的聯繫,同質性較高,動員能 力較強,團體中甚至容易有「我群」意識的排他性產生;跨越型社會資本則如弱 連結,成員較為異質,彼此交換有用的資訊或觀點,可以連接起不同生活圈的成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Results of a survey of 446 students showed that (a) 70.6 percent of students used Facebook, (b) girls often used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type, and boys often use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