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家族三個時代:里港藍家的政經發展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個家族三個時代:里港藍家的政經發展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一個家族三個時代:里港藍家的政經發展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戴寶村博士 研究生:莊景雅.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本論文係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期間完成 (2012.08.01.─2013.07.31.) 特此申謝. 本論文獲得 台灣教授協會「2013 年獎助台灣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特此申謝.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7) 摘要 本論文探討里港藍家自清代渡海來臺後,歷經日治、戰後政權的轉換,家族 如何肆應如此劇烈變動的歷史環境以維繫家族名望。 里港藍家是清代著名文人藍鼎元的後裔。藍鼎元曾隨族兄藍廷珍來臺平定朱 一貴之亂,藍鼎元以文人身分觀察當時的臺灣並留下許多珍貴的著作,是至今研 究清代臺灣史不可或缺的史料。不過,藍鼎元並未因此留臺發展,真正來臺定居 的是他的長子藍雲錦,他在里港興建藍家古厝,此後藍家圍繞著這座宅邸發展, 奠定家族的基礎。 清代是里港藍家向上攀升的階段。藍家在清代的歷任族長都選擇和清政府站. 治 政 大 土地和糖廍的經營,與里港開發息息相關。由於里港自康熙年間就開始發展,她 立 的富庶繁榮引來附近匪徒的覬覦,道光 12 年(1832)鳳山縣許成響應張丙之亂搶 在同一立場,以財政基礎向政府捐輸官職或協助平亂,他們的資產累積主要來自. ‧ 國. 學. 奪羅漢門等地,粵人李受打著義民稱號,兩次劫掠里港。基於此事,藍家族長藍 見元出而號召興築里港城,並將藍家古宅劃入西城門內而得到保護,此時藍家在. ‧. 鄉里間的聲望與權勢已經建立,且握有經濟資源。. sit. y. Nat. 日本時代則是藍家勢力的高峰。臺灣總督府為了快速掌握地方事務,積極尋. io. er. 求地方頭人的協助,在地方擁有聲望的藍家成為總督府招納的對象,當時藍家的 族長藍高川與藍高全很快的就擁有了公職履歷與紳章,他們的態度也從早期的抗. n. al. Ch. i Un. v. 日變成地方事務的協助者。因此,他們很快擁有特許事業的經營權,借重公職履. engchi. 歷所帶來的公權力成為總督府認可合作的士紳,他們的資產快速累積,聲望持續 爬升。透過婚姻與事業合作他們與五大家族交情匪淺,擴大了家族的人際網絡, 經由藍高川被任命為府評議員,他們被置於政治地位的頂層,此時藍家透過經營 信用組合操縱了地方的資金,並能與當地頭人共同組織投資事業。 戰後政權劇烈轉換是藍家發展的低谷,藍高川的三名子女:藍家鼎、藍家精、 藍敏分別扮演三種不同的角色。藍家鼎成為里港戰後首任鄉長,持續維繫在地方 上的名望,並且協助國民黨政府進行日人資產及移民村的接收,並居中調和菸農 和駐防軍隊的摩擦。然而此時擁有家族多數資產的藍家精卻捲入戰犯審判和廖文 毅臺灣獨立運動事件,造成家族發展的重傷,此時藍家沒能跟上政權轉換的腳步, 政經影響力逐漸限縮在地方政治上。藍敏身為女性卻巾幗不讓鬚眉,在關鍵時刻.

(8) 扮演家族救助者的角色,幾番談判救助哥哥藍家精,最後確保藍家精安全從日本 返臺並取回全部的沒收資產;而由藍敏身上也能看到日本資產接收時所爆發的衝 突,藍敏雖擁有確切的買賣房契卻敵不過行政長官公署合法的行政暴力。 總括來說,藍氏家族一家三代的發展正是臺灣小民大歷史的縮影,他們在政 權劇烈轉換的空間中努力尋求家族可以長治久安的生存方法,透過藍家的發展正 可對應臺灣移民開發與落地生根後的種種辛酸。. 關鍵字:里港、藍高川、藍家精、藍敏、藍家鼎、日產接收、日本臺灣獨立運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9) 目錄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研究回顧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 ·····················································13 第四節 章節介紹 ······························································15. 第一章. 清代里港藍家的興起 ···········································17. 第一節 里港的開發 ···························································17 第二節 清代里港藍家的崛起 ···············································36. 治 政 大 日治時期藍家的政經發展 ···································· 55 立 藍家的政治社會關係 ···············································55. 第三節 家族發展與地方社會─李受之亂與里港城的興建 ············48 第一節. 學. ‧ 國. 第二章. 第二節 藍家的經濟投資事業 ···············································66. 第三章. 戰後政權轉換下的藍家命運 ····························78. ‧. 第一節 立基於地方基層的藍家鼎 ·········································78. sit. y. Nat. 第二節 從叛逆到妥協的藍家精 ············································96 第三節 力挽家族狂瀾的藍敏 ············································· 114. er. io. n. 結論 ·············································································· 132 al v i 參考及引用書目 ······················································ 134 Ch Un. engchi. i.

(10) 表目次 表1-1 塔樓村落戶口人數表 ··················································23 表1-2 下淡水溪歷年水患面積(1911-1926) ····························31 表1-3 里港鄉調查移出人力產業別 ·········································34 表1-4 赤嶺、湖西畬族人口比例 ············································38 表2-1 藍高川1909年豫約開墾估計費用表 ································70 表3-1 南部官營移民村一覽表 ···············································82 表3-2 戰後南部移民村居民來處暨土地分配情況 ·······················84. 政 治 大 1950年移民村日產房屋被害情形調查表 ··························90 立. 表3-3 里港鄉日產房屋軍用調查表 ·········································86. 圖目次. 學. ‧ 國. 表3-4. ‧. 圖1-1 里港區域位置圖 ························································19. n. er. io. a. 附錄. sit. y. Nat. 圖1-2 里港附近水域圖 ························································22. v. l C 附錄1 藍鼎元公(號鹿洲)世系表 ··········································· 144 ni. hengchi U. ii.

(11) 緒 第一節. 論.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臺灣史研究範疇中,家族史的研究一直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原因無他,實 為臺灣特殊的移墾社會環境致使臺灣家族的歷史,可視為具體而微的臺灣發展史。 1. 意即,臺灣在政治與開拓上的發展會導致家族的興衰與遷徙;家族的發展又可. 作為政治與開拓上的檢視和例證,是由上而下探究的面向。然而,家族的繁衍與 傳承,又是個別且獨特的部分,家族所代表的社會及文化意義,開始受到學者重 視,許雪姬認為可將家族史看成探索庶民史最主要的一部份。2因此,家族在歷. 政 治 大 家、新莊張家、板橋林家、新竹鄭家、龍井林家、霧峰林家、清水楊家、高雄陳 立 史發展上的重要意義,引起了人類學與歷史學兩個學門的高度關注,於是基隆顏. ‧ 國. 學. 家、鹿港辜家……等等,皆陸續有相關論著出版。. 儘管家族研究如雨後春筍日漸繁多,不過有關於家族的研究就筆者觀察而言,. ‧. 以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的研究數量最為豐富。換言之,中北部大家族比較受到注 意,而南部家族較少,而較次一級的家族也往往未受青睞,在研究上值得關注。. y. Nat. sit. 過去,人物歷史在以往政治史研究視野下,往往注重個人生命歷程與政治氛. al. er. io. 圍的關係,或是強調個人對整個政治局勢及生態的影響。在此視野之下國家力量. n. iv n C hengchi U 應忽略社會與文化因素,本文旨在討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交替影 及政治因素被強調,雖然政治因素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力十分龐大,歷史研究卻不. 響下形塑的家族發展樣貌。臺灣歷史雖歷經多次政權轉換,大部分的人們卻依然 固守在土地上,不因政權更替而遷移,本文希望由人物個人生命歷程觀察個人與 家族及地方的互動。 許雪姬曾對藍敏女士進行口述訪談,並在 1995 年出版成書,3書中提供一張 1. 2 3. 許雪姬, 〈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 ,收錄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 (二)》 (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年) ,頁 212。 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 ,頁 213。 許雪姬訪問,曾金蘭紀錄, 《藍敏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年)。 1.

(12) 攝於 1926 年新宿御苑的照片,該照片註明所攝之人為林熊徵、辜顯榮、藍高川 三人,是昭和天皇登基三人同獲授勳留念之照。4此張照片顯示三人的殊榮與身 分地位,其中板橋林家、鹿港辜家早已進入研究的範疇,藍家卻獨獨不見蹤影, 其研究成果仍待補充。 本論文擬以屏東里港地區藍姓家族為例,以藍高川一房為核心探究藍家的 家族發展史,並由家族歷史觀察其家族與里港地方社會的交互關係,進而剖析 家族發展與地方社會交織的網絡以補充南部家族研究,補充以往對五大家族與 政局關係的研究,瞭解次級家族如何運用他們的方式在地方上經營,鞏固家族 的發展。 究竟里港藍家有何特殊之處?為何本研究以藍家為主題?乃因藍家自清代. 政 治 大 開發與建設。藍高川恰是藍家日治時期統領大家族往前邁進的族長,無論資產 立 以來在里港地區即累積雄厚的資產,憑藉資產力量取得地方聲勢,影響地方的. ‧ 國. 5. 學. 或公職履歷,都是家族內同輩兄弟的佼佼者,經營多項產業總資產共 18 萬圓, 並管理家族內的祭祀公業,如早期的藍武製糖公司、商工銀行的創辦、1920. ‧. 年結合當地士紳創立大正實業株式會社等,皆是他經營的產業。6此家族先祖為 藍鼎元,康熙末年跟隨族兄藍廷珍到臺灣平定朱一貴事件,後來其子藍雲錦(國. y. Nat. io. 與日後發展息息相關。. al. er. sit. 祥)至里港定居,藍氏家族於此開枝散葉累積一定數量的土地資本與地方權力,. n. iv n C hengchi U 年代臺灣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田健治郎總督在臺灣設立府評議會,進而成為府. 藍高川的公職履歷在日治時期也極為顯赫,曾經擔任高雄州協議員,1920. 評議員,雖然這樣的職銜在殖民政治中並不能真正發揮為民喉舌的作用,但是 利用公職及頒發勳章卻是臺灣總督府拉攏士紳的特殊手段。能出任公職、獲頒 勳章的人們,通常都是有資產且名望者,這顯示出藍高川具有一定之聲望,他 的資望如何累積?1905 年藍高川曾與族弟藍高全7在里港經營藍武製糖公司,糖 4 5 6 7. 許雪姬,《藍敏先生訪問紀錄》 ,頁 26。 里港庄役場, 《管內狀況一覽簿》(高雄州:里港庄役場,1936) 鷹田取一郎, 《臺灣列紳傳》,頁 332。 藍高全曾任里港庄長,紳章佩有者。擔任大正實業會社常務取締役、林邊自動車會社取締役、 2.

(13) 業公司甘蔗原料的收取從何而來?與地方發展有何關聯?根據《臺灣日日新報》 所言,公司其址設在港西上里武洛庄,原料豐富,為其家佃地,有可發展之處。 8. 將清代即在里港發展的藍氏家族與里港土地開發及產業發展做綜合探討比較. 分析,可以具體而微說明家族對地方社會不言而喻之影響。 本文擬以藍家在清代、日治、戰後三個不同時期的發展為探討,清代的部分 主要討論藍家的崛起與發跡,論述他們如何累積資產、保護及壯大家業;日治時 期則以藍高川個人事業經營及公職履歷為主線,論及個人對家族影響,旁論家族 內其他重要人物,並藉由這些家族領導者的事業經營及履歷探討對地方的發展及 影響;戰後則是以家族要人藍高川的三名子女為討論家族命運與興衰,闡明他們 在大歷史動盪轉圜下起伏的際遇。透過三個時代的討論,欲觀察政權轉換下藍家. 政 治 大 底和這個家族有沒有關係?兩者究竟是相得益彰,還是互無關聯,里港最繁盛的 立 的肆應,討論藍家發展的起承轉合。同時觀察里港到底何時繁榮,里港的繁榮到. ‧ 國. 學. 時期是否也是藍氏家族最茁壯茂盛之時呢?. 本論文欲究明個人、家族關係、地方社會與國家力量之間的互動過程,並側. ‧. 重於究竟是因為里港藍家家族的勢力,賦予藍高川個人強大的力量,抑或是由於 藍高川個人突出的表現,致使藍家家族勢力擴張?再者,進一步探討到底是日治. y. Nat. sit. 時期臺灣總督府強大的國家公權力所賦予的公職履歷,讓藍高川及其家族的影響. n. al. er. io. 力漸增,還是總督府看上了藍家自清代以來逐步累積的資產與聲望,而給予象徵. i Un. v. 性的地位與勳章以利用及拉攏兩造的關係?最後討論藍家衰敗的原因。. 第二節. Ch. engchi. 相關文獻研究回顧. 本研究回顧共分為三個部分,藉以作為研究對話的借鏡及方法上的取徑與. 憲兵屯所團組織委員長、義勇艦隊建設委員、武德會赤十字社委員、阿里港區土地委員長、愛國 婦人會委員等職,經營事業主要有砂糖買辦、油、豆粉製造業、瑞成號。參考鷹田取一郎,《臺 灣列紳傳》 、 《南部臺灣紳士錄》 、林進發, 《臺灣官紳年鑑》 、 《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志》 。 8 〈雜報 /阿緱通信(七日發) 阿里港之糖業〉,第 4 版,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5 年 9 月 14 日。 3.

(14) 延續。第一部分有關家族史研究的回顧,瞭解臺灣家族史研究脈絡與方法。第 二部分以屏東平原的開發為主題,藉以瞭解屏東平原過去的發展,瞭解過去研 究屏東平原的取徑與方法,而里港在屏東平原開發歷程裡又扮演何種角色?也 同時將里港與屏東其他地域做比較,不過度誇張也不低估里港這個區域。也試 著重新審視區域研究的方法與關注重點,以便在深入田野調查時可作為參考應 用。第三部分是有關臺灣華僑的研究,因為藍高川之子藍家精(國城)曾經擔任 汪精衛政府參贊中將,不乏以僑委會主委的身分來到臺灣與臺灣總督府協調臺 灣華僑之事,作為人物及家族研究,藍高川精心栽培兒子就讀京都帝國大學經 濟學部,藍家精9的選擇當然也會影響家族未來的走向,曾經擔任高雄州協議員 的他,後來為什麼到中國發展呢?對家族、對地方士紳的幫助又是什麼?對地. 政 治 大. 方社會及家族造成什麼影響?是故,做一研究回顧以瞭解臺灣華僑的背景。. 立. (一)、家族史部分. ‧ 國. 學. 臺灣家族史的研究最初並非由歷史學界所發軔,而是由人類學界於 1970 年 代先馳得點,其之所以關注家族研究,主要是為了解開漢人宗族形成與婚喪習俗. ‧. 之謎,主要的成果可以莊英章與陳其南的著作為代表。10此時期對於臺灣宗族研. sit. y. Nat. 究的特色之一,就是受到英國學者傅立曼(Maurice Freedman)學說的影響。傅立. io. er. 曼對為何中國東南宗族組織較其他地區嚴密的問題提供了三個答案—水稻種植、 水利灌溉與邊疆環境。11莊英章與陳其南基本上皆同意並採用傅立曼的論點,只. n. al. Ch. i Un. v. 是莊氏以臺灣的例證檢驗後,發現臺灣宗族的形成也與水稻經濟和灌溉系統確有. engchi. 密切關係,然而與邊疆環境並無太大關連。其後,陳其南也開始關注漢人宗族究 竟於何時開始落地生根的問題,並提出「土著化」的理論,12此理論與岡田謙 1930 9. 藍家精畢業於京都帝大經濟科、京都帝大植民地政策講座。主要經歷里港信用組合理事、高雄 州教育課任職、汪精衛政府陸軍參贊中將;戰後任屏東第三、第四屆農田水利會會長。配有勳六 等、瑞寶章、藍綬褒章。參考興南新聞社編, 《臺灣人士鑑》、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 。 10 莊英章, 〈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36,1974 年,頁 113-140;陳其南, 〈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碩士論文,1975 年。) 11 莊英章, 《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 (臺北:允晨,2004 年) ,頁 24-25。 12 關於陳其南的「土著化」理論可參閱其著作《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臺北:允晨,1989 年) 與《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 (臺北:聯經,1990 年) 。陳氏「土著化」 4.

(15) 年代提出的「祭祀圈」理論成為 1970 年代漢人研究領域最具體的貢獻。13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人類學對於宗族與家族的定義與歷史學略有不同,人 類學界對於家族的定義較為嚴格,需同時符合「血緣關係密切」與「財產共有」 之條件,才可視為家族成員,若僅符合其中一項,則當作宗族成員。歷史學則不 然,對於家族的定義相對寬鬆許多,只要符合血緣或財產其中一環,便看作是家 族的一員,意即歷史學所言的家族史約可等同於人類學的宗族史。14而就在人類 學開始並持續操作家族史課題的同時,早期歷史學門對於家族史課題的研究是處 於相對落後的狀態,除了戴炎輝〈清代臺灣之家制與家產〉15一文有研究性論述 外,其餘多僅止於史料排比式的姓氏源流的考證與家譜調查,較著者為陳漢光與 王世慶,特別是王氏對於族譜與古文書的蒐羅,對於家族史其後的研究功不可沒。 16. 政 治 大 進入 1980 年代以後,臺灣家族史的研究開始大步向前邁進。族譜、契約、 立. ‧ 國. 學. 古文書等大量入史,呈現出更多元的社會樣貌,如莊英章與陳運棟合寫〈清代頭 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 17便是族譜運用最佳例證,藉以破解客家蒸嘗組織與. ‧. 土地拓墾之間的關係,並分析兩種宗族團體-以合約字為基礎所組成的會份嘗 (以契約認股方式聯合而成的宗族團體),和以鬮分字為基礎的血食嘗(以慎終. y. Nat. n. al. er. io. sit. 追遠、紀念祖先為目的的傳統宗族)。其後,尹章義寫下《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 i Un. v. 的論點曾與李國祁提出的「內地化」展開激烈的爭辯,對這場爭辯大陸學者陳孔立有詳盡的探討, 並提出兩造皆太過於單向而缺乏互動,因此又提出「定居社會」的觀點。參閱陳孔立, 《清代臺 灣移民社會研究》 (北京:九州,2003 年) ,頁 58-91。 13 莊英章,《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頁 10-13。 14 許雪姬, 〈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 ,頁 212。然而也由於人類學界在定義上相對的嚴格,因此 往往會去深究家族內各個名稱或組織的定義問題,如「宗」 、 「家」 、 「房」 、 「堂」 、 「親」…等。 「宗」 象徵的是族中的同質性,如宗廟、氣、姓氏等概念; 「家」則是以「同居共財」為基本原理之結 合; 「房」在家族內扮演的是從屬的角色,表達男丁對產業的權利與義務; 「堂」象徵著包容性, 指的是房屋的中心或共同處,其中祠堂乃是為同宗家人所提供的公祭場所;「親」代表的是親屬 關係,是自我認同的一環,用以區分「我們」與「他們」的差異。參閱陳亦麟, 〈由「土著觀點」 探討漢人親屬關係和組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1996 年,頁 1-18。 15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家制與家產〉 ,《臺灣文獻》14:3,1963 年 9 月,頁數。 16 高明士等編,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第七冊臺灣史(林玉茹、李毓中編)(臺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年),頁 169-170。 17 莊英章、陳運棟, 〈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 , 《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論文集》 (臺 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1 年) ,頁 333-370。 5. Ch. engchi.

(16) 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18一書,這是一本以 古文書研究始於清代家族史的專書,並象徵著個別家族研究的風氣來臨。此後, 霧峰林家、板橋林家、新竹鄭家、頭份陳家、北埔姜家及其他各地家族等,逐一 有學者投入探究之列,19這方面已有相關書文回顧之。20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尹 章義之前並沒有臺灣個別家族之研究,實際上名列清代臺灣兩大家族之一的霧峰 林家,一直是家族史學者捕捉的對象。霧峰林家的研究最早是由美國女性史家麥 斯基爾(Johanna Menzel Meskill)所開啟,她早在 1978 年便出版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21一書,麥斯基爾雖是外國學者,但 她卻強調田野調查的重要性並親身實踐,致使這成為臺灣家族史研究上不可或缺 的一項利器。霧峰林家受此鼓舞也委託學者黃富三進行研究,利用大量地契及與. 政 治 大 時期發展的關注,也擴充我們對霧峰林家的瞭解。 立. 訟案等古文書對清代林家研究有相當豐碩的成果,22此外許雪姬對霧峰林家日治 23. ‧ 國. 18. 學. 1990 年以後的家族史研究有三個趨勢,其一,個別家族史的研究更多。其. ‧.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 》(臺 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1983 年。 19 高明士等編,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第七冊臺灣史(林玉茹、李毓中編),頁 170-171。 20 例如顏尚文、潘是輝合著的《嘉義賴家發展史》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年),於第 一章前言乃列有「歷年臺灣家族史研究概況表」;高明士等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第七冊臺灣史(林玉茹、李毓中編),頁 170-172。 21 Johanna Menzel Meskill,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中譯本見王淑琤譯, 《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 1729-1895》 ,臺北:文鏡文化,1986 年。關於本書有一篇書評,參閱陳柏任, 〈評〈霧峰林家(臺 灣拓荒之家)〉 [麥斯基爾著 王淑琤譯] 〉 ,《臺灣文獻》45:4,1994 年 12 月,頁 241-247。 22 黃富三,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 ,(臺北:自立晚報,1987 年); 《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 年》 ,(臺北:自立晚報,1992 年)。 23 如許雪姬, 〈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產業經營初探〉 ,收錄於《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 ,臺北:中 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6 年,頁 297-356、 〈灌園先生日記中的澎湖遊記〉 , 《硓 石: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0,1998 年 3 月,頁 34-50、 〈《灌園先生日記》的史料價值〉 ,收錄於 《灌園先生日記》卷一,頁(1)-(16)、 〈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 , 《臺灣文獻》49:2,1998 年 6 月,頁 1-33、〈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31,1999 年 6 月,頁 167-211、〈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 大學歷史學報》19,2002 年 5 月,頁 259-296、 《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上、下兩冊,(臺 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 6 月、許雪姬, 〈臺灣家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霧峰林家 的研究為例〉,發表於臺灣省文獻會與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合辦之「臺灣史研究暨史料整理成果 研討會」 ,1998 年 6 月 1 日。 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7) 二,研究者開始由家族的發展史轉向強調家族的土地拓墾活動或如何擠身士紳階 層的過程,諸如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24、曾品滄〈清 代汐止地區的拓墾與地主菁英階層的發展〉25、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 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26、劉素芬〈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 27. 等文,以及臺大受黃富三指導的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 鄭、林兩家為中心〉28、曾品滄〈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的發展(1754-1945)〉 29. 兩本碩士論文,皆為代表。其三,由一家一姓的家族發展史轉向區域的家族史. 研究,這方面的例證有陳進傳〈清代宜蘭家族的發展〉30、《宜蘭傳統漢人家族 之研究》31及吳學明〈清代竹塹城周姓族人研究〉32等等,都為家族史帶來不少 延伸性的課題與觀察視角。33. (二)、屏東平原開發研究. 立. 政 治 大. 區域研究的探討對土地的開發和族群的移動有較為清楚的面向,更為細緻的. ‧ 國. 學. 比較區域差異問題及人在地方活動的影響。 臺灣歷史學界開始進行區域史研究 以一九七 0 年代初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推行的「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計畫」為. ‧. 起頭。但受到時代和政治環境的影響,臺灣史研究一開始即以「中國地方史」的. sit. y. Nat. 面貌出現,因此臺灣區域史之研究要到一九七 0 年代後期才正式展開,但基本上. io. al. n. 24. er. 是以漢人中心史觀出發的清代臺灣開發史研究。一九九 0 年代受到臺灣本土化運. i Un. v.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族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 ,《臺灣史研究》,2:1,(1995 年 6 月), 頁 5-49。 25 曾品滄, 〈清代汐止地區的拓墾與地主菁英階層的發展〉 , 《國史館館刊》 ,27,(1999 年 12 月), 頁 49-72。 26 吳學明, 〈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 , 《臺灣史研究》2:2,1995 年 12 月,頁 5-52。 27 劉素芬, 〈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 , 《臺灣史研究》 ,2:2,(1995 年 12 月),頁 53-85。 28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29 曾品滄,〈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的發展(1754-1945)〉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8 年)。 30 陳進傳,〈清代宜蘭家族的發展〉, 《臺北文獻》直字 103,1993 年 3 月,頁 87-137。 31 陳進傳,《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 32 吳學明,〈清代竹塹城周姓族人研究〉 ,《明志工專學報》26,1994 年 5 月,頁 219-232。 33 關於以上詳盡的討論,詳見高明士等編,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第七冊臺灣史 (林玉茹、李毓中編),頁 172-174。 7. Ch. engchi.

(18) 動的影響,地域主義逐漸興起,各地方誌的編修乃促使臺灣區域史研究乃蔚為風 氣。34 施添福在〈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35一文中,以國家 剝削和操弄的觀點,逐步解析屏東平原的族群關係,並藉此探討臺灣南部地域社 會的形塑過程,鳳山八社的熟番雖然擁有農耕技術,但在國家剝削的歷史過程中 日益貧困,喪失地權並逐步向沿山一代遷徙、開墾,福佬和客家得以順利入墾。 因為國家剝削論的提出,使得後繼研究者站在國家力量對人民影響的基礎上,進 行區域研究。 陳秋坤〈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36以平埔族部落為 例,說明清代早期(1690-1790)徵收社餉性質及官方建制番界的功能,運用土. 政 治 大 社人的遷移與產權移轉。另一篇文章 立 〈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屏東平原為中心〉 地契約說明塔樓社人的土地產權轉讓和維生環境。陳秋坤成功利用地契建構塔樓. 學. 則認為客庄先民因清初政府獎勵墾戶佔墾政策,先以佃戶身份,向閩籍業主墾. ‧ 國. 37. 戶接洽土地租佃生產關係,稍後運用投資工本改良土地的途徑轉化為田主階層,. 形成防衛與攻擊的民團組織。. Nat. y. ‧. 並建立排外性聚落,並且因為位居最富水源的農耕地帶加上長期械鬥事件,逐漸. sit. 李國銘身為一位人類學者對於屏東平原有詳實的踏查,卻英年早逝,投入屏. al. er. io. 東平原研究的時間雖短暫卻豐富,中央研究院臺史所詹素娟教授等人將他畢生研. n. iv n C hengchi U 十分仔細踏實,站在前人研究上提出質疑,確切掌握伊能嘉矩、小川尚義等人之. 究精華集結成書: 《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族研究論文集》 。38李國銘田野踏查. 研究,並討論伊能、小川等人觀點有推論太過之疑慮,例如以打狗社(Takau). 34. 林玉茹在,〈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 《東臺灣研究》7,2002 年,頁 1-29。 35 施添福,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 ,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 《平埔族 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頁 33-112。 36 陳秋坤, 〈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 , 《臺灣史研究》 ,9 卷 2 期,2002, 頁 69-102。 37 陳秋坤,〈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屏東平原為中心〉 ,《臺灣史研究》,16 卷 1 期,2009,頁 1-28。 38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年。) 8.

(19) 與阿猴社(Akau)平埔族遷移問題而言,伊能站在音轉的問題解釋阿猴乃打狗 字頭 T 不發音轉訛無疑,認為阿猴社是由打狗社遷移而來,李國銘藉由荷人紀 錄、清朝所修縣誌及實際考察加以考證,雖然限於文獻不足而不能斷定結論,卻 提供屏東平原族群遷移幾個觀念及邏輯上的修正。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39一書由碩士論文增修改寫而來,史料 運用臺灣文獻叢刊、閩粵兩省方志、《軍機檔》、《宮中檔》、《外紀檔》、《臺灣總 督府公文類纂》及日治時期的專著和調查記錄、各種古文書。主要處理清代屏東 平原六堆客家聚落的形成,探討客家與官方跟其他族群之間的關係。其論述延續 伊能嘉矩的觀點,對奏摺及地契等史料有相當細緻的處理。林正慧受到孔邁榮方 言研究的啟發,認為臺灣的分類械鬥應該從語言分歧出發非傳統地緣上的差異。. 政 治 大 許奏摺檔案和日治時期舊慣調查,古文書方面只應用一篇《新港文書》中關於下 立. 陳泉甫〈清代屏東平原番漢關係之研究〉40史料應用臺灣文獻叢刊,配合少. ‧ 國. 學. 淡水的地契,陳氏論述受到施添福、陳秋坤、簡烱仁影響,對於文獻的解讀並沒 有超越前人,論述主體建構在施添福「國家剝削理論」之下,文書運用也不比林. ‧. 正慧運用的多,因此突破有限。. 羅娟芝〈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41鎖定屏東內埔作為研. y. Nat. sit. 究,內埔地區屬於六堆客家的後堆,羅娟芝將焦點集中於內埔由平埔社會轉變成. al. er. io. 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歷程,另討論客家嘗會主導下的拓墾組織及土地開墾、水利建. n. iv n C h e n g c h i U《廣東通志》、《嘉應州志》、 親族界線的組織。史料運用文獻叢刊的方志、文集、. 築,並以廟宇形成的祭祀圈討論宗教組織與地域的關係,最後討論六堆這個超越. 檔案、奏摺、私文書。羅氏在論述六堆組織的發展上並未超越林正慧的研究,平 埔族方面也未超越李國銘,不過羅氏縮小區域並實際田野調查以客家庄廟為出發 點探討地域發展的形成,能補充六堆的研究,並往上探索平埔族社會遷移,換言 之,祭祀圈、水利興築實際上是羅娟芝處理比較細膩的部分、對小地區能更深入 39 40 41.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陳泉甫, 〈清代屏東平原番漢關係之研究〉 (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羅娟芝,〈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02 年。) 9.

(20) 作為六堆發展的佐證,是他的優點,至於蒸嘗組織、閩粵、漢番關係則沒有太多 的進展。 黃瓊慧〈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42探討屏北地區區域 發展,首先以地方行政區域演變,釐清土地與街庄形成的過程,藉此討論地區分 化、重組、族群互動、生活方式。黃瓊慧所指的屏北地區是指今日屏東長治、鹽 埔、高樹三鄉,長治以客家人居多,鹽埔以閩籍人士居多,至於高樹則是閩客相 當。史料主要應用方志、清代文集、清世宗、清高宗實錄選輯、日治時期土地調 查、埤圳統計、 《屏東郡要覽》 、王世慶所收集的古文書等等。黃瓊慧利用地理學 專長進行區域研究,注意聚落型態、生態環境並實際進行考察,特別注意區域空 間概念及生態特色、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的關係,注意群體與社會、經濟、. 政 治 大. 文化的交互作用,利用地方行政體系的形成,對於少人研究的屏北地區提供更為. 立. 清楚的地域發展與新面向。. ‧ 國. 學. 黃瓊慧〈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43中探討的放索社屬於屏東 平原平埔族鳳山八社之一,運用 1636 年繪製的〈手繪臺灣地圖〉與〈手繪臺灣. ‧. 西海岸海圖〉兩幅地圖,加上 1641 至 1648 年《熱蘭遮城日誌》的內容與清代 相關文獻,探討放索社域的變遷與形塑過程,釐清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址即. y. Nat. sit. 今屏東縣南州鄉南安村,非今屏東縣林邊鄉。另外探討荷治時代統治者政策對放. al. er. io. 索社居民的影響,為取得國家利益與宣揚基督教,軟硬並施,犒賞與武力攻擊並. n. iv n C hengchi U 楊鴻謙〈清代臺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 施,使屏東平原各社先後臣服,勢力範圍涵蓋屏東平原等地。. 為範圍〉44配合西拉雅族中鳳山八社的番契,探討番社地權由傳統共有地權、私 有地權乃至形成虛有地權的變遷過程,並以實際案例計算番大小租權價格差距, 以證明地權虛有化的事實。. 42. 黃瓊慧,〈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 論文,1996 年。) 43 黃瓊慧, 〈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 , 《環境與世界》 ,第 18 期,2008 年,頁 23-42。 44 楊鴻謙, 〈清代臺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為範圍〉 (臺北: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2 年。) 10.

(21) 潘孟鈴〈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45萬巒是六堆客家的先鋒堆,潘孟鈴除使用 文獻資料外也進行田野調查,利用碑刻、廟宇、訪談,討論萬巒地區的族群分佈, 並以族群作更細小的區域劃分分別討論,討論朱一貴事件對各族群的影響,及萬 巒一些地區的開發歷程。六堆民團的成立使其有武力攻打閩南以及排灣族,使得 閩南及排灣合作聯合夾擊客家,萬金庄因受五溝水客庄欺凌,使得天主教傳入之 後,萬金假借天主教勢力與客家人抗衡。潘孟鈴的研究使得小區域可以印證六堆 客家與族群間的競合,由小區域見大區域的發展,與羅娟芝的文章一樣可以補充 林正慧的研究。 鍾瑾霖〈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46以屏東平原南部的林邊溪沖積扇 及力力溪沖積扇所組成的聯合沖積扇為研究對象,主要是今屏東新埤、佳冬地區,. 政 治 大 何處是什麼因素?其中族群的競合又如何?鍾瑾霖的研究受到其師施添福影響, 立 主要屬於客家六堆的左堆,時間著重清代及日治時期,探討不同的族群選擇各居. ‧ 國. 學. 認為茄藤社與放索社平埔族受國家機器長期剝削,因而搬遷,乾隆中葉被派區隔 生番及漢人,並認為他們不斷遷徙是因為面對不斷的族群競爭。鍾瑾霖注意到水. ‧. 源的多寡引起族群的爭奪與居住,客家人取得扇頂的豐沛地下水源區,嚴重的水 患及緊張的族群關係使客家人團結聚居形成集村的現象。至於日治時期則因為殖. y. Nat. sit. 產興業,臺灣糖業株式會社取得土地影響各個族群於此的分佈,並造成另一波移. al. er. io. 民移動,不過,不管是平埔族、客家人或農場移民,因多石礫的土層及河道常變. n. iv n C h e 47n由土地墾耕、水利設施興建、寺廟擴增與 朱明樸〈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 gchi U. 遷,農耕均受限制,普遍生活都較貧困。. 分佈,對外交通運輸狀況,觀察里港開發情形。史料運用比較有特色的是古文書 的運用,利用契約文書證明漢人土地獲得的方式大多從平埔社番而來。朱明樸的 論文重點集中在三、四章,但是焦點過於分散,里港本身的著墨不算多,第三章 第一節的部分探討屏東平原的開發,朱明樸想透過屏東平原鋪陳里港的發展,卻 有古今交雜的現象,有以今論古之感。 45 46 47. 潘孟鈴,〈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臺南:成功大學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 鍾瑾霖, 〈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 ,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8 年。) 朱明樸,〈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11.

(22) (三)、臺灣華僑部分 關於臺灣華僑方面的研究,以陳漢光為研究為開端(1968 年),48但此領域 主要研究者為許雪姬及吳文星。吳文星最早研究,但《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 究》一書出版後,49便較少關注此領域。此書共有四篇談論在臺華僑:〈日據時 期來臺華工之探討〉、50〈日據時期臺灣中華會館之研究〉、51〈一九二 0 年代在 臺「華僑」的社會運動〉、52〈日據時期在臺「華僑」之研究──以結構分析為中 心〉。53內容主要關心於來臺華工,包含來臺華工限制以及來臺生活,來臺華工 受到臺灣總督府嚴厲的掌控及不平待遇,雖有抗爭,卻未能改善。包含中華總會 館的成立、成效、華工來臺就業問題都在總督府掌握之中。吳文星掌握臺灣華僑. 治 政 大 許雪姬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中國政府的角度理解華僑,關注個 立 案研究、七七事變之後的僑情,二二八事件來臺華僑等幾個面向, 做出一系列 的史料,配合當時報紙交叉論述,提供對來臺華僑一個基礎性完整的面貌。. 54. ‧ 國. 學. 的研究。55因此,每一個時期發展的狀況書寫的十分詳盡,探究不同階段臺北中. ‧. 48. n. al. er. io. sit. y. Nat. 許雪姬,〈臺灣中華總會館成立前的「臺灣華僑」 ,1895-192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 ,期 20(1991 年 6 月) ,頁 1。 49 吳文星,《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91 年。) 50 吳文星, 〈日據時期來臺華工之探討〉 ,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3 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 研究所(1988 年) ,頁 157-189。 51 吳文星, 〈日據時期臺灣中華會館之研究〉 , 《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 ,(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1990 年) ,頁 31-68。 52 吳文星, 〈一九二○年代在臺「華僑」的社會運動〉 , 《思與言》 ,29 卷 1 期(1991 年) ,頁 1-37。 53 吳文星,〈日據時期在臺「華僑」之研究──以結構分析為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四輯(1991 年 3 月),頁 317-344。 54 許雪姬,〈評吳文星著《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一書〉, 《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期 19 (1991 年) ,頁 43。 55 許雪姬,〈臺灣中華總會館成立前的「臺灣華僑」 ,1895-192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 ,期 20(1991 年 6 月) ,頁 1-39。 〈高銘鴻與日據時期臺灣的僑運〉 ,《海外華人研究》 ,期 2 (1992 年 4 月) ,頁 1-40。 〈日據時期中華民國臺北總領館,1931-1937〉 , 《收入日據時期臺灣史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 年,頁 495-528。 〈臺灣中華總會館與日據時期 的華僑,1927-1937〉 ,《史聯雜誌》 ,期 22(1993 年 6 月) ,頁 67-93。〈「臺灣華僑」投資福州復 興汽車公司始末〉 , 《臺灣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卷 2 期(1995 年 12 月) , 頁 51-83。〈日治時期的「臺灣華僑」(1937-1945)〉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輯 6(1997 年 3 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 499-549。 〈戰後初期原「臺灣華僑」 ,1945-1947〉, 《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年 12 月) ,頁 101-124。〈日治時期的臺灣華僑〉, 《歷史月刊》,期 88,(1995 年 5 月),頁 53-57。 12. Ch. engchi. i Un. v.

(23) 華會館、臺灣中華總會館、臺灣設領事館之功能性,對理解汪精衛與臺灣華僑的 關係進行闡釋。在 1927 年之前,臺灣華僑組織只有華僑俱樂部之設立,卻未能 結合僑民,因此在慈善事業、教育、聯絡僑胞感情上都差強人意。中華總會館成 立後一方面是全島華僑團體聯合的總部,另外一方面管理全島僑務,並扮演保護 華僑的角色,但整體而言華僑仍是在日本嚴格管控下。最大貢獻,為爭取設立臺 北總領事館與鼓勵華僑回國投資。 華僑設領主要目的是要解決教育問題,其次想解決華僑待遇不公的問題,但 是臺北總領事館卻未能達到既有之目的,成效遠遠比不上中華總會館。中日開戰, 日本加深對華僑控制,汪精衛政府成立後,重開臺北總領事館,仍不能爭取到更 好的待遇。華僑待遇在戰後有重大的轉折,受到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重視,委以接 收重任。. 研究方法與史料. ‧ 國. 學. 第三節. 立. 政 治 大. ‧. 當前里港藍家並沒有具體相關研究成果,但是藍敏女士的口述訪問紀錄卻對 本議題的探究相形重要,主訪者為許雪姬,自 1993 年 4 月 20 日起至 1994 年 2. y. Nat. sit. 月 8 日,共訪談 18 次,內容詳盡且豐富。藍敏自敘家世背景與身世,將家族從. er. io. 清代之發展做簡要介紹,論及父親藍高川在日治時期交往的網絡及產業,並談到. n. al. i n C U hengchi 助益,本文將以本書出發,作為一手史料運用。. v. 兄長藍家精在中國發展的事務及個人經歷,對於日治時期藍家的研究有相當大的. 2003 年里港鄉公所出版《里港鄉志》 ,總編纂陳秋坤,長期關注屏東平原區 域發展及研究,另一編纂吳庚元為地方文史工作者,長期深耕地方,成立阿里港 文史工作室,該志對於里港老照片及發展軌跡有詳盡敘述,論述以史料為本並進 行田野調查,透過口述歷史補充日治時期里港發展的脈絡,對里港地區日治時期 的街庄形成與人際網絡有甚多助益,有利研究者田野調查時可釐清複雜網絡關 係。 自 1960 年代,西方微觀史學發展以來,小人物的歷史愈形重要,臺灣史研 13.

(24) 究也隨著臺灣解嚴開放日趨興盛,無論是學術或民間研究皆是百花齊放,伴隨眾 多新史料出土,臺灣家族或人物的探究日趨興盛,且不分學者專家或民間自發, 討論者日眾。對民間自發研究而言,探究家族歷史除緬懷先祖之外,更是一種內 在自我發現的旅程,在社會脈絡之中,解釋個人存在的意涵。把個人的過去及現 況投射於現實之中,看似細微渺小,但卻能補充庶民生活史。對學術研究而言, 小人物的歷史看似微不足道,卻是瞭解社會與文化歷史的取徑,能補充從政治視 角研究的不足,家族史研究是具體而微的臺灣發展史。本文從人物研究出發,論 及家族發展與地方關係,著重探討藍家與地方的互動。以藍高川為出發點先認識 家族再進一步到地方社會,方法上著重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 1960 年代,西方歷史學界受到 E.H.Carr《何謂歷史?》一書影響甚深,卡. 政 治 大 要性、強調社會學與因果解釋,卡爾並強調歷史的客觀性。 立. 爾強調歷史研究應該著眼於一些長成力量(經濟和社會力量)、強調非歐洲史的重 56. 西方史學界受到卡. ‧ 國. 學. 爾的鼓舞開始反思過去強調政治觀點的歷史研究,開啟史學界漫長的思辯過程。 時經四十年,歷史研究的有了更多重的視角,重心也從政治史逐漸轉移到社會史. ‧. 與文化史等多元面向,連政治史研究都有一番革新的新氣象。在這一波思辨歷程 中,小人物的歷史得到重視,口述歷史也因而愈發受到重視,提供新的證據,正. y. Nat. sit. 如保羅‧湯普遜(Paul Tompsen)所說: 「口述史是圍繞著人民而建構起來的歷史」 ,. n. al. er. io. 口述史為社會意義提供了方法,且讓人注目於他對家庭史出現變革性的影響,探. i Un. v. 究其內在關係。57本文既強調人物與地方社會,口述歷史遂成為本文進行研究時 操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Ch. engchi. 史料運用方面,著重藍家譜系(藍鼎元公世系表) 、鬮書、清代各類方志、 文書、日治時期總督府對臺灣進行調查的資料:如《臺灣總督府官報》、《阿猴 廳報》、《高雄州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總督府 專賣局公文類纂》 、 《總督府職員錄》 、 《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 ,及私人資料如《灌 園先生日記》 ,作探討。這些史料對於討論藍家產業的經營及公職履歷有極大助 56. David Cannadine 編、梁永安譯,《今日,何謂歷史?》(臺北:立緒文化,2008 年)。 保羅‧湯普遜(Paul Tompsen)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 《過去的聲音 口述歷史》(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4 57.

(25) 益,亦可瞭解地方制度制定的過程。並以名人傳作為家族史研究的補助性資料, 如: 《臺灣列紳傳》 、 《南部臺灣紳士錄》 、 《臺灣官紳年鑑》 、 《自治制度改正十週 年紀念人物志》、《臺灣人士鑑》、《臺灣人物誌》…等資料蒐集藍家相關人物傳 記資料,並由此開拓史料,由建構人物瞭解整個家族產業經營。 藍家任職於公職的會議紀錄,也是筆者著重運用史料之一。中研院臺史所 目前藏有《里港街庄協議會會議紀錄》共 35 回,可提供瞭解日治時期里港街庄 公共事務發展與社會文化變遷,藍家多名人物有街庄公職履歷,此會議紀錄提 供探討他們與公共建設之間的關係。 《總督府評議會會議錄》亦有藍高川發言紀 錄,可追溯他切身關注的焦點與地方的關係。 有關里港藍家戰後的探討仰賴各機關典藏官方檔案,如檔案管理局、國史. 政 治 大 戰後里港藍家所面對的局勢及因應,以他們的人生歷程討論大時代下臺灣人的 立 館、臺灣文獻館、里港鄉公所、國防部史政編譯處等等,以這些檔案綜合討論. ‧ 國. 章節介紹. ‧. 第四節. 學. 遭遇。. y. Nat. sit. 人是歷史的主體。臺灣歷史在開拓與發展變遷之中,層層疊疊變化萬千,各. er. io. 式各樣的人物豐富歷史各個層面的變遷,個人抉擇影響所及小到個人,大到國家,. al. n. iv n C hengchi U 大單位,小到個人,大到家庭、家族、宗族、村落、區域、國家,在家庭之中發. 面對現實的洪流,每個人考量不同,選擇不一。人可作為最小單位,也可作為最. 揮功能,在國家也能一言而為天下法,影響可小可大。 本文以里港藍家經歷清代、日治、戰後三個時代的政權肆應狀況討論里港藍 家的興起與沒落。除首尾兩章為緒論和結論之外,正文內容擬分三章。緒論,說 明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並針對問題意識進行研究回顧,以達到與先行研究對話 的目的,說明將運用的研究方法與史料。 第一章〈清代里港藍家的興起〉,本章首先關注里港地區的地理環境及開發 史,觀察此區的水文、人群、物產、交通及市鎮發展等,作為家族起落的時空背 15.

(26) 景。里港為屏東平原早期開發的地區,究竟在地理環境上有什麼過人之處?乾隆 26 年(1761),知縣王瑛增奉文將原設置於港西里萬丹街鳳山縣縣丞移建至阿里港, 乾隆 55 年(1761)復移建阿猴街,58顯見里港的開發也曾得到國家的注意,並曾作 為屏東發展的重心。繼之討論藍家清代移居與發展,著重討論各房的變遷,特別 是藍高川一房的發展,最後討論藍家與阿里港城興建的關係。 第二章〈藍家的政治社會關係〉承接上一章對藍家清代的探討,以藍高川為 核心,下接家族中其他重要人物研究,整合出日治時期整體家族發展概況,並討 論藍家公職履歷對於家族發展的利益,進一步在以其與總督府的關係討論藍家的 事業經營。 第三章〈戰後政權轉換下的藍家命運〉以藍家鼎、藍家精、藍敏兄妹三人為. 政 治 大 為核心探討家族面臨的困境與如何轉圜家族危機。 立. 核心,討論他們三人在家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家族的影響,以他們的人生際遇.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8. Ch. engchi. i Un. v. 黃瓊慧,〈第五篇第一章 里港行政體制沿革〉, 《里港鄉志》(屏東:里港鄉公所,2003 年), 頁 211。 16.

(27) 第一章. 清代里港藍家的興起. 臺灣歷史變化過程中,土地的拓墾與家族的興起關係密切,土地的開發維繫 人的生存,多餘的糧食可以轉作貿易物資,一個地區若具備足夠的條件,形成拉 力吸引人群聚集開發,將人們推出生活環境不佳的地方。乾隆皇帝中期之後,人 口激增、山多田少、糧食不足等問題,致使福建、廣東山多人多的地方,興起了 移民的風潮,加上 19 世紀中葉以後面臨的內憂外患,移民日多,東南亞、臺灣 等地區因距離遠近相對移民人口較多,較遙遠的美洲也逐漸有移民前往,福建、 廣東日後成了著名的僑鄉,特別是臺灣自康熙 23 年(1684)收入版圖後,移民日 增,主要來自福廣地區。臺灣特殊的移墾社會環境反映家族拓墾時的困境與興衰,. 政 治 大 就清代臺灣社會而言,掌握地區土地開發的家族容易成為豪強,掌握權勢, 立. 臺灣幾經政權嬗遞,家族發展的榮敗幾度跟著政權起伏,肆應環境的變遷。. ‧ 國. 學. 控制地方社會。本章旨在探究清代里港藍家的興起,討論藍家在里港地區的築城 所象徵的意義。. ‧. 里港藍家的興起與里港地區的開發密切相關,藍家在清代成為大戶之後,努 力想要保有自己的資財,道光年間的李受之亂使他們倍感威脅,號召群眾築城,. y. Nat. sit. 家族與地方社會的緊密關係昭然若現。本章首先關注里港地區的地理環境及開發. er. io. 史,觀察此區的水文、人群、物產、交通及市鎮發展等,作為藍氏家族起落的空. al. n. iv n C hengchi U 家一張分房鬮書討論里港藍家的資產與地方勢力的累積及承續,成為乙未戰爭後 間背景。繼之討論藍氏家族到里港地區的移居及發展,最後以里港築城及清末藍. 家族得以發展的憑藉。. 第一節. 里港的開發. 里港,古稱阿里港,今屬屏東縣下一鄉鎮,按地理位置,位於屏東市西北方, 西南與九如鄉相接,東南為鹽埔鄉,東接高樹鄉,北方與高雄縣美濃鄉為鄰,西 則隔旗山溪與高雄縣旗山鎮遙望。現今里港的行政區域,包含十四個村庄,略呈 17.

(28) 方型,東西長、南北寬北各相距約 10 公里長,二重溪從中流過,將此區域一分 為二,使得此地域過去發展因河流阻隔呈南北各自發展的樣貌,交通橋樑建設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8. i Un. v.

(2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圖 1-1. engchi. i Un. 里港區域位置圖. 19. v.

(30) 區域發展影響重大,今里港大橋與里嶺大橋扮演對外溝通的重要角色。荷治時期, 屏東平原即有平埔族鳳山八社在平原上活動,里港位處屏東平原西北方,附近有 塔樓社人及武洛社人在此活動;及至清領時期閩客漢人紛紛來臺拓墾,里港的開 發以閩人為多,一部份的客人聚集在武洛地區進行拓墾,此時里港區域發展圍繞 著阿里港街,人口逐漸聚集致使商貿繁盛。日治時代所稱的阿里港街,範圍大約 指今之大平村、玉田村、春林村、永春村、過江村、鐵店村。經過街庄改正將二 重溪以北的土庫、中和等村之區域納入管理範圍,今之所稱的里港鄉之地域於焉 形成。戰後里港的行政範圍,承續 1920 年代的街庄改正,改稱里港鄉。 過去交通不甚方便的年代,河流扮演運輸的重要角色,里港地區的發展與附 近水域息息相關,附近重要河流有旗山溪(舊稱楠梓仙溪)、二重溪(荖濃溪分支). 政 治 大 即是昔日的渡口,具有運輸優勢,成為鄰近村落貨物集散的交換中心,因而村落 立. 和下淡水溪(高屏溪),使得里港地區也能具有港口機能,今日過江村(舊稱過港仔). ‧ 國. 學. 發展繁盛與阿里港街緊密結合。不過由於氣候與地形關係,也使得里港區域的發 展深受水災威脅,臺灣南部降雨普遍集中於夏季,且多暴雨,加上地形山脈走勢,. ‧. 使得河川短小流急,水勢時有宣洩不及的狀況,水勢漫延至村落中造成開墾土地 流失,因為水災的關係,使得里港地區的發展不穩定而使商貿地位受到打擊,雖. y. Nat. sit. 然阿里港街是屏東平原上較早形成的街市之一,但是日治時期因為商貿及港口機. er. io. 能衰退,漸漸的成為以農作產品生產為主的鄉鎮,以一級產業發展為主。. al 一、荷鄭時期的里港 n. iv n C hengchi U 屏東平原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圍繞著鳳山八社的八大村落發展,清領時期漢人 開墾日盛,以東港溪為界分港東和港西兩里統治漢人,並將鳳山八社納為平埔族 行政單位的編制。鳳山八社的塔樓社番及武洛社番,可說是最早在屏東平原北部 活動的人群,提早讓屏北地區納入國家體制之中。早先的平埔族人和下淡水溪關 係很密切,聚落往往建立於距離大河不遠之處,從荷蘭時代至今,下淡水溪沿岸 一直是屏東平原人口最稠密的地帶,荷蘭人尚未進入屏東平原之前,平埔族人已 經發展出農耕技術,荷蘭殖民強迫屏東平埔族大量種稻,這使得平原上的農耕社. 20.

(31) 會型態很早就出現,並發展成大型聚落。59其中,位於里港的塔樓設在 1650 年 的人口統計中,出現 2,160 人的紀錄,勇奪全臺村落人口人數第 1 名,當時臺北 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9. Ch. engchi. i Un. v. 李國銘, 〈下淡水往事追憶〉 , 《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年),頁 344-345。 21.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1-2. 里港附近水域圖. n. al. er. io. sit. y. Nat. 資料來源:百年歷史地圖. Ch. engchi. 22. i Un. v.

(33) 區的平埔村落,每村平均一、兩百人,全臺最文明、文風最盛的的臺南平原新港 社人也不過只有 958 人,只有大木連社的一半人口(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社皮村, 人口 1,874 人)。60從 1640-50 年代開始,屏東平原就逐漸形成八大村落的現象, 清領時期被稱作鳳山八社,塔樓社社名由居住於當地的平埔族之地名音譯而來, 目前有關塔樓社的五個年份的人口統計數字顯示 1650 年塔樓社人口數是一個高 峰,多達 2,160 人,戶數 510 戶。儘管 1653 年塔樓社人碰上屏東平原大瘟疫的 襲擊,使塔樓社人數產生顯著的下降,人口數卻還是始終維持在 1,700 人左右, 仍然是全屏東甚至是全臺第一大村的地位,詳見下表。61 表 1-1 塔樓村落戶口人數表 年份. 1648. 1650. 1654. 1655. 1656. 人口(戶數). 2,102(495). 2,160(510). 1,751(448). 1,700(396). 1,698(440).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李國銘,〈荷蘭時代的塔樓社〉 ,頁 76。. 立. 17 世紀的屏東平原可以說是「憂鬱的熱帶」 ,瘴癘之氣盛行,清朝第一個在. ‧ 國. 學. 平原上建立的政府機關是位於東港的下淡水巡檢司署,前十任的巡檢中途離職, 一位告老還鄉,一位丁憂,其餘皆在任上過世。62屏東平原是一處令人垂涎又恐. ‧. 懼的平疇綠野,雖然疾病令人害怕,最後終究還是敵不過擁有強烈生存意志的開. sit. y. Nat. 墾者。瘴癘的威脅伴隨人們的開發逐漸消褪,隨著南北街市的興起,橫渡下淡水. io. al. er. 溪的渡口,逐一出現。乾隆時期已經有四個重要渡口聯繫下淡水溪的兩岸,反映. n. 了下淡水溪畔四個街市的興起,它們都是以福佬人為主的聚落,並崇祀天上聖母 63. Ch. i Un. v. 為主祀。 其中一個渡口即是在里港附近的渡口,可知里港在 18 世紀已經是平 原上發展的主軸之一。64. engchi. 因為平埔社人熟悉雙冬稻作的農耕生活,65很早就扮演平原上的拓墾角色, 60. 李國銘,〈下淡水往事追憶〉,頁 345。 李國銘,〈荷蘭時代的塔樓社〉 ,《里港鄉誌》(屏東:里港鄉公所,2003 年),頁 75-76。 62 李國銘,〈下淡水往事追憶〉,頁 345-347。 63 李國銘,〈下淡水往事追憶〉,頁 350。 64 這四個渡口分別是里港附近的蘭波嶺渡、屏東市附近的阿猴渡、萬丹附近的萬丹渡以及新園 附近的新園渡。大約是今天的里嶺大橋、高屏大橋、萬大大橋、雙園大橋附近,在這些橋興建的 兩、三個世紀前,人們就在大約相同的地方設立了橫渡下淡水溪的渡口。 6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成書於 1724 年),頁 51-52。 23 61.

(34) 平原北方的塔樓社番和武洛社番也早一步被納入國家體制之中。明鄭及清初,鳳 山八社社番開始繳納番餉,成為全島平埔熟番中唯一不以狩獵為主而是專職農耕, 把農耕當成主要生活方式。這也使得鳳山八社社番到了清領時期以繳納「丁米」 為主而不是「納銀」,捲進國家稅制體系之中的社番,賦役及力役的繁重使他們 開始典租土地。雖然屏東平原是鳳山八社的生活領域,但是在國家長期重課、重 役的剝削下,日益貧困,平埔人的窮困卻是漢人發展的契機。為紓解重困,鳳山 八社的社番逐漸釋出土地,逐步向沿山地區一帶遷徙,或開墾、或守隘,使福佬 或客家得以順利入墾,因此施添福教授稱之為「國家剝削」,逐步解析屏東平原 上的族群關係。66. 二、清領時期的里港. 政 治 大 港,南到東港,沿著海岸平原南下直達枋寮 ,這些地區成為福佬村落的散佈地帶; 立 康熙末年福佬系占墾地區主要分布於下淡水溪沿岸和沿海一帶,即北自阿里. ‧ 國. 學. 客家系則自萬丹沿麟洛溪(隘寮溪舊河道)和東港西向上游及兩岸發展,佔墾所有 沿山沖積扇端水權最為豐沛的內陸平原一帶,福佬與客家分佔屏東平原東西兩側。 67. ‧. 大約自乾隆中期之後,八社熟番開始向靠山內陸遷移,到清末時期,大部分社. 番已聚居於沿山的沖積扇帶一帶,造成遷徙的主要因素是國家自明鄭以來有過之. y. Nat. sit. 而無不及長期的重課重役,使八社物力耗盡並流失大量番地。漢人透過開墾招佃. al. er. io. 或代納番課等方式逐步取得土地,並在屏東平原站穩腳步。68. n. iv n C h e n g29c年(1764)余文儀所編纂的《續修臺灣 里港街」 ,街名最早出現的記錄是在乾隆 hi U 康熙年間,里港地區逐漸開發,屬鳳山縣港西里,本地最繁榮的市街稱作「阿. 府志》 ,69同一年王瑛曾所修纂的《重修鳳山縣志》有更多有關阿里港街的紀錄, 這表示阿里港街在乾隆時期即有穩固的發展,1764 年的里港已經是一個非常熱 鬧的市區,商人和旅客雲集從事貿易,市場喧嘩熱鬧,此外里港還掌握地理優勢, 66. 詳見施添福,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 《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 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年),頁 33-112。 67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 ,頁 35。 68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 ,頁 33-112。 69 「阿里港街:在港西里。」參見:余文儀, 《續修臺灣府志》 , 〈街市〉(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成書於 1764 年),頁 86。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商貿、創新及科技、專業服務、青年發展等。過去 5年,政府成功推動了多個 重大合作項目,包括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開通、深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清初道光年間出土了一件一級文物——大盂(粵音余)鼎。這個鼎在周康王二十 三年鑄造,腹內側鑄有 19 行銘文,分 2 段,共

1.1.3 檢視分三個階段 。 在過去第一、第二階段 (即由1999年 1月至2000年

(3) 通過第一階段的最低級分每年不同,不能太信任往年的標準,以免誤判了情勢。譬如 今年考了 68 級分,自動把 69

一九二七年深秋,弘一法師到豐子愷家裡住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兩人朝夕相處,每

二年間政府推行了「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等各項重大公共政 策,於是帶動了日後各項產業的蓬勃發展,營造業更是在八十年代後 期及九十年代的迅速增加行業,甲等由 1045 家增至

這個計算方法稱為計畫評核術 (PERT, Progra 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是 1958 年美國海軍為了控制北極星導彈專案,所研 發出來的專案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