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研究-以廣東省中山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研究-以廣東省中山大學為例"

Copied!
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家宗 博士.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研究 --以廣東省中山大學為例 The Stud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Student Loan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研究生:滕翊妏.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2) i.

(3)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研究 --以廣東省中山大學為例 指導教授:李家宗 博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學生:滕翊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摘要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經歷了免繳交學費、部分收費到完全收費的教育成本分擔 歷程,形成了國家、個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團體共同分擔高等教育成本的教育財 政制度。為促進高等教育公平,協助貧困大學生就學,中國大陸自 1999 年再推出 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然而近年來助學貸款還貸違約已嚴重影響教育財政發展。因 此,本研究首先嘗試透過文件分析,探究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理論基礎,再依 據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助學貸款制度現況,瞭解其成果。同時透過大陸高校個案實 施實例與訪談,分析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的特色與各方觀點。 本研究主要四點結論包括:一、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採用成本分擔理論紓解財 務負擔,促進助學貸款制度發展;二、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的發展歷 程與學費政策密切相關;三、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大學透過自訂辦法與獎學金, 完善助學貸款制度;四、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各方觀點顯示助學貸款制度之困境與 未來發展。據此,本研究再從助學貸款制度的設計與執行面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助學貸款制度. i.

(4) The Study on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dvisor : Dr.Lee Chia Tsung Master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tudent: Teng I-Wen Master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ost sharing from exempting tuition, portion charges and to the full tuition. It forms the education finance system that the country,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other social groups together share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Mainland China launched the national student loan system in the year 1999 to help the poor students studying and to promote the fair of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the student loan default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through the file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n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s. Also by cas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ll points of view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study comes out four main conclusions including: First,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relieves the financial burden by cost-sharing theo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Seco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uition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Third, the Sun ii.

(5)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built up rules and scholarshi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Fourth,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 Accordingly,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rom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ent loan system.. Key word: Mainland China,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loan system. iii.

(6) 謝誌 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這兩年的嘗盡 各種酸甜苦辣,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不論是在上課時老師們的諄諄教 誨,或是與同學們互動討論報告,都讓我受益良多。無數次的在夜半打拚奮 鬥、無數次挫折的情景,也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心裡充滿許多的感觸。有 幾次想放棄,不想在堅持下去,但在指導教授的鼓勵之下,盡心盡力完成論 文,看著自己的論文從無到有,心中感謝的心情不言可喻。 非常感謝身邊所有支持鼓勵我的人,更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一再地教導 我研究論文撰寫的技巧與方法,提供我許多的相關資源,不但引領我進入高 等教育這個領域,更讓我深刻的體悟!倘若沒有李教授的細心與耐心的指 導,個性懶散和被動的我,絕對不會有這一本論文的產出。 也要感謝所辦的馮姐在行政及各方面的協助和照顧,還有不忘感謝班上 的同學們及所上的學弟妹們,謝謝你們的幫忙和支持,沒有你們,我還真不 知道怎麼辦才好呢?再次謝謝你們為我人生就讀研究所階段,留下如此美好 的回憶。因為有你們,讓原本苦悶的研究生活變得多采多姿,謝謝你們!. iv.

(7)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四節 研究限制…………………………………………………6 第五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理論基礎…………………8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相關研………………11. 第三章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現況. ………………16 第一節 中國大陸高校概況………………………………………16. v.

(8)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歷程………………20 第三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現況分析………………23. 第四章. 廣東省個案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分析……………32. 第一節 廣東省中山大學簡介……………………………………32 第二節 廣東省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制度………………………34 第三節 廣東省助學與貸款制度之各方觀點……………………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第一節 結論………………………………………………………46 第二節 建議………………………………………………………4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49 英文部分……………………………………………………………54. 附錄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55 附錄二訪談題綱………………………………………………………57. vi.

(9) 表目錄 表 2-2-1 中國大陸助學與貸款制度相關研究文獻彙整表…………11 表 2-3-1 中國大陸 2010 年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數…………………17 表 2-3-2 中國大陸 2010 年高等學校(機構)學生數…………………18 表 2-3-3 2010 年中國大陸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學生數………………19 表 3-2-1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歷程…………………20 表 4-1-1 中山大學獎助學金 2009-2010 學年度新貧助學金評選要求 及條件一覽表………………………………………………34. vii.

(10) 圖目錄 圖 1-3-1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改革研究之甘特圖……5.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首先針對研究問題背景予以說明,繼而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提出 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與步驟,最後提出研究限制。依此,本章共分為四節,第 一節為研究問題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 節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經歷了免繳交學費、部分收費到完全收費的教育成本 分擔歷程,形成了國家、個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團體共同分擔高等教育成本 的教育財政制度。該制度擴大高等教育規模、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具 有促進作用,同時也讓高等教育產生經費緊縮、社會高等教育負擔過重和高 校貧困生人數增加等問題(秦福利、劉玉芳,2009) 。因此,當許多學校面臨 中央政府補助短少,經費大幅降低的問題,常以各種名目、口號做為學校收 取學費的藉口,導致亂收學費的弊端。1992 年的 12 月,中國大陸國家教育 委員會公佈「關於加快改革和積極發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見」,其改革的重 點之一是要求各院校調整過去對財政撥款的依賴,走向多管道籌措辦學經 費。而主要策略之一,就是逐步實行收取學費和獎助學金相結合的制度,以 取代往昔的大學免費教育制度(王瑞琦,1997;引自李家宗,2014)。因此, 自 1992 年起,各高等院校可依據其所在區、本身條件,及人民生活水平, 對各類學生制訂合理的收費標準。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的收費方案由省、自治 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央各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的方案則由各主管部門 批准。但是逐年增加的學雜費,仍是讓許多大陸經濟貧困的學生感到無法負 擔。 基此,大陸自 1987 年以来,初步建立包括“獎、貸、助、補、減”五 個方面的助學措施。為促進高等教育公平,協助貧困大學生就學,中國大陸 1.

(12) 自 1999 年再推出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改變了很多貧困學子的命運。至 2008 年底止,已有 436.1 萬名大學生通過助學貸款,累計金額達 337.1 億元(郝 秋陽、涂慶皓,2011)。在中央制度層面,中國大陸透過推行教育收費公示 制度,加強對學費的監督與管理,避免過去各種違規收費現象發生。學生考 上大學後可透過「綠色通道」報到,入學後學校再依其家庭實際經濟狀況進 行調查確認,分別採取不同辦法提供資助。其中,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 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則以國家 助學金為主,勤工助學等為輔。在地方制度層面,廣州中山大學助學貸款制 度則主要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及民間獎學金三大部份 (中山大 學學務處,2010) 。然而近年來助學貸款還貸違約已嚴重影響教育財政發展, 2003 年進入還貸期,違約率與人數都超過 20%,西安交通大學甚至停止貸 款。2010 年時甚至傳出有個別高校違約率高達 70-80%,隱然成為助學貸款 制度棘手問題(蔣西河,2009;郝秋陽、涂慶皓,2011)。 中國大陸地區範圍廣大,無法全面進行研究,因此選擇與臺灣距離較 近、經濟成長顯著且同為沿海省份的廣東省作為主要研究地區,並挑選其中 較具代表性的中山大學做為個案研究學校。中山大學主校區位於中國大陸地 區大都市─廣州,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在教育部和廣東省共同支持 下,通過 211 工程及 985 工程的建設,中山大學已成為中國大陸地區一所國 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中山大學,2014) 。因此,本研究首先嘗試透過文 件分析,探究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理論基礎,再依據中國大陸高等學校 助學貸款制度現況,瞭解其成果。同時透過大陸高校個案實施實例與訪談, 分析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的特色與各方觀點。最後,根據上述研 究成果形成結論與建議,完成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特色之 研究,並提供我國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改革的啟示。.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建構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理論基礎,闡述助學 與貸款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參照中國大陸實施現況,介紹現行的就學貸款償 還模式;評估中國大陸政府對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的合理性,及其背後 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問題。例如:助學貸款制度能否使社經背景不利學生的入 學阻礙消失,進而促成教育的公平,還是使不公平繼續加重?透過剖析中國 大陸高等教育的助學貸款政策,提出具體改善建議。 基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透過文獻分析,探究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理論基礎; 二、依據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現況,瞭解其成果與困境; 三、透過廣東省個案高校實例,分析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助學與貸款制度與各 方觀點; 四、根據上述研究成果形成結論與建議,並提供我國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 改革的啟示。. 3.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採文件分析、個案研究法與訪談 法,針對中國大陸最新的高校統計資料與助學貸款規定,以及所蒐集到相關 的專書、論文、期刊文章、網路等資料,還有中國政府所頒布之教育政策、 決定、報告書等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同時透過大陸廣東省高校個案 實施措施與訪談結果,進而瞭解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貸款制度的現況與特色。. 二、進行步驟 由研究者蒐集整理中國大陸高校統計資料與助學與貸款規定相關政 策、法令、國內外相關資料,藉以探討分析中國大陸高校教育助學與貸款制 度實施的背景、現況、特色及可能產生的問題,再透過廣東省高校個案實例, 探究中國高校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實施的相關議題,最後歸納整理出研究發 現並作出結論,再依此提出具體建議。本研究進行之步驟如下: (一)界定問題與提出研究方向:先在國內收集相關文獻,並界定研究目的 與問題。 (二)整理並分析文獻與檔案資料:將蒐集到的文獻及檔案資料整理,分析 並提出研究大綱,進行撰寫研究計畫。蒐集文獻與相關資料來源包 括:圖書館、網路資源、中西文資料庫、中國官方網站與中國高等教 育專家學者。 (三)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者對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可彌補文件 資料的不足。 (四)整理並分析訪談資料:將訪談內容編碼並整理成逐字稿資料,之後訪. 4.

(15) 談內容與文獻資料一起分析。 (五)提出結論與建議並加以分析:針對中國高校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改革 的相關議題所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將其整理、分析。 (六)撰寫完成研究論文:修改研究計畫,並對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 度特色進行分析,進而撰寫結論與建議。. 三、執行進度 時間. 前半年. 後半年. 102/6-7 102/8-10 102/11-12 103/1-3 103/4-5 103/6. 預定辦理事項 1. 界定研究方向與擬出研 究問題 2. 研究文獻收集與整理 3. 個案資料蒐集與分析 4. 進行訪談 5. 訪談資料分析處理 6. 研究結果討論與分析 7. 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 1-3-1.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改革研究之甘特圖. 5.

(1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在文獻分析方面中國大陸就學貸款為主題研究並不多,蒐集完整 資料屬實不易,研究者僅能盡其所能蒐集相關文獻。 二、 中國大陸地區範圍廣大,無法全面進行研究,因此選為廣東省作 為主要研究地區。但因幅員廣大各地區差異性強,本研究結果僅 能做為沿海重點發展學校之參考,無法推論至內陸各地學校。. 6.

(1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名詞解釋如下: 一、 助學金: 助學金是一種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資助的政策。主要是以 家庭收入為標準進行資助。資助學生的學費、雜費、生活費或者其中 的一部分。但資助又不是一般性的社會慈善活動,它面對的是特定的 對象,並以一定的篩選為前提,被資助者必須通過了篩選而具備了某 一資格。 資助來源主要有:政府公共資金、工商企業出資、宗教及慈善機 構的捐贈、個人捐款,及至國際機構或多邊機構資助等。 二、 助學貸款: 助學貸款是指銀行針對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或其直系屬、法 定監護人發放的國家助學貸款和一般助學貸款。主要有四種貸款制 度:(一)國家助學貸款(二)高校利用國家財政資金對學生辦理的 無息借款(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四)一般性商業助學貸款。其 中,國家助學貸款資助力度和規模最大,是助學貸款的主要政策。. 7.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研究者將先從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相關之理論基礎進行 探討,希望藉由先了解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相關政策,再進行中國 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相關研究之整理分析。茲將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理論基礎. 助學與貸款為高等教育財政中具爭議卻又重要的議題,其最重要性的原 因在於成本分擔。正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投資體制也在發生變 化,高等教育辦學成本分擔問題,教育產業化問題早已成為熱門話題。學費 問題,拉開了教育投資多管道的序幕。高等教育究竟應該政府投資,還是學 生繳費,或是兩者分擔。如果是兩者分擔,政府投入比例與學生繳交額度等 問題都有必要深入探討。以下為教育成本分擔理論的形成背景及內涵。 一、教育成本分擔理論形成背景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理論是在全球面臨高等教育財政問題下形成的,因為 高等教育是一種成本,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成本也逐漸遞增。尤其在 20 世紀 60 年代人力資本理論的出現,各國高等教育的入學率迅速提高,高等 教育也迅速走向了大眾化(王同孝,2010) 。因此歸納了以下幾項成本分擔 理論興起的主要因素: (一)公共資金來源遽減,又要應付日益擴大的社會開支,削減開支的壓力 越來越大,高等教育出現了財政危機。 (二)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使辦學經費急遽增加,使 國家財政無力支撐。 (三)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超過了以國家為主體對人才的需求,國家不願 再負擔非必須負擔的費用。 (四)大眾化高等教育的價值多元化及學術自主性的趨向,希望能夠減少來 8.

(19) 自國家教育部門的經費撥款,以換取自身的學術自由和辦學自主權。 這些因素促使世界各國反思高等教育政策,為高等教育財政改革奠定了 基礎,而教育成本分擔理論提出後也廣被人們所接受。 二、教育成本分擔理論的內涵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理論可區分為下列三種模式(王同孝,2010):(一) 歐洲模式-公立高校占絕大部分,高等教育經費基本上是由國家財政負擔, 學生上大學是不用承擔教育成本;(二)日本模式-政府財政主要支持公立大 學,私立大學主要靠學生學費來補償教育成本,政府補貼少,個人成本分擔 教育成比例比較高;(三)美國模式-典型的雙軌制,公私立高校都有政府財 政支持,但收費標準公私立差距非常大。而成本分擔理論的發展也有三大趨 勢:(一)提高學費水平;(二)發展私立高等教育;(三)以貸款的方式補充或 替代原有助學金的方式。 為因應學雜費不斷調整的趨勢,OECD(2008)也提出全面性學生支持 (student support)制度內容如下: (一)透過貸款(loan)與獎助學金補助(grant)雙軌制度,資助學生就學的學費 與生活費負擔; (二)透過學費和生活費之貸款及補助制度協助學生,以降低其兼職工作時 間,和/或對家人支持的過度依賴; (三)透過就業所得償還(income-contingent)的貸款制度,能保護無力償 還者以及減少高所得畢業生的公共補貼,解決個人面臨的風險和不確 定性; (四)許多國家需擴大學生支持制度並增加多元性,以符合個別學生財務需 求; (五)允許獲得補助的學生也能申請貸款,但須視補助額度限制貸款項目; (六)根據學生的經濟狀況提供全面性的補貼; 9.

(20) (七)發展全國性的就業所得償還貸款制度,包含全時生與在職生; (八)確認各項學生支持措施足以負擔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 (九)提供公私立學校學生相同之學生支持制度; (十)考慮於高等教育主管機關內部或獨立設立專責機構,負責學生貸款和 補助之管理及發放業務。 學費的職責是承擔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它體現了學生對接受教育過程 所應承擔的費用責任。這種方式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的特性:繳納強制「即 付式」學生分擔教育成本模式強調學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根據誰受益、 誰負擔的原則,所以學生有義務承擔教育成本,如不承擔,將會被拒絕參加 教育過程或受到其它方式的懲罰。時間提前性:即付式強調學費需要在接受 教育前,也就是在開學時繳納,如果不按時繳納,需要向學校提出允許滯後 繳納的申請,否則,將給予不註冊或繳納相當數額的滯納金。 額度主觀性:到目前為止,無論是人力資本理論還是教育成本分擔理論 都沒有界定教育收益主體間各自應承擔的教育成本分擔比例。(楊昌銳, 2013) 綜合上述,成本分擔指的是將高等教育成本負擔從原本依靠政府與納稅 人,轉向由學生及其父母負擔一部分的方式。高等教育也成為了一種投資, 其投資的收益除了個人以外,高等教育也產出了高素質的勞動者,高等教育 已被充分的證實能促進經濟發展及社會改革重要的一環。而為了因應學雜費 不斷調整的趨勢,助學貸款制度也將朝向全面性學生支持方向發展。. 10.

(21)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之相關研究. 前一節所提中國大陸政府之規定,對於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相關助 學配套措施及規定每個階段皆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樣貌,本節希望藉由助 學貸款制度相關研究進行分析,並區分不同之處。以下僅就於中國大陸助學 貸款相關研究文獻列於表 2-2-1: 表 2-2-1. 中國大陸助學與貸款制度相關研究文獻彙整表. 研究者. 研究題目. (年代). 研究發現. 蔣西河. 大學生助學貸款還貸違約. 為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為貧困大學生推出國家助學貸款. (2009). 的原因和高校對策分析. 制度,改變了很多貧困學子的命運,然而近年來助學貸 款還貸違約已嚴重造成教育財政其發展。認為高等教育 應從加強誠信教育、貸前做好信息採集和諮詢工作、貸 中建立學生個人信用檔案、還貸前加強跟踪管理幾方面 來實施助學貸款管理。. 羅士喜.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及制度.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應遵循收益原則、能力、效率及公平. (2009). 完善. 原則的基礎上,由政府、學生及家庭、企業及其他社會 團體三方主體分擔。完善的助學貸款制度,給地方政府 激勵改革,鼓勵高校依靠自身創收,以完善達到我國高 等教育成本分擔。. 馮振權. 我國高等教育撥款體制問. 改革現行高等教育財政撥款體制存在著高等教育財權分. (2009). 題研究. 離、經費投入不足的矛盾、經費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保證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建立高 等教育基金制度、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的建議,作為 高等教育撥款體制改革的方向解決問題的對策。. 11.

(22) 劉小靜,賢. 政府"實單"意願與能力視. 高校貸款風險是長期的流動性風險。防範高校貸款風險. 成毅(2009) 角下的高校貸款流動性風. 必須在國家正常的縱向監督範圍內增加航向的學者、媒. 險分析 來卓(2009) 論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性經 費投入與需求. 體的與論監督。 我國高等教育財政經費應發揮政府教育投資的主體作 用,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力 度;提高除財政撥款以外經費來源,以緩解政府投資不 足的困境。. 秦福利,劉. 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 玉芳(2009) 問題與對策. 高等教育經歷了免繳交學費、部分收費到完全收費的教 育成本分擔歷程,形成了國家、個人、家庭和其他社會 團體共同分擔高等教育成本的教育財政制度。該制度擴 大高等教育規模、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具有促進 作用,同時也讓高等教育產生經費緊縮、社會高等教育 負擔過重和高校貧困生人數增加等問題;政府需增加財 政投入、多管道籌措資金、完善貧困生資助體系和增強 教育成本核算與有效的管理。. 馮洁,廖湘. 高等教育省級統籌的公共. 高等教育中共財政支撐能力差異分析顯示,省級公共財. 陽. 財政支撐能力研究. 政支撐能力已影響到高等教育省級統籌,建議通過實施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建立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框架,推進. (2010). 高等教育地方化,瞄準高等教育質量與公平,增強省級 政府高等教育公共財政能力,從而提升高等教育省級統 籌績效。 李艷(2010) 高等教育公平-基於財政 資源配置的視角分析. 高等教育公平問題一再引起極大關注,在這之中存在的 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從總量、結構、方法三個角度進行 詳盡分析,提出了解決高等教育不公平現象的對策。. 12.

(23) 朱沙(2010) 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 財政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在構建和諧社會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公平問題 並沒有因高等教育大眾化量的目標的實現而得到有效的 解決,而且還有不斷凸現的趨勢,引起社會民眾對這一 問題異常關注,高等教育公平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 關注的話題。. 朱綿偉. 論我國高等教育費用負擔. 高等教育費用負擔制度經歷了政府的責任制到父母責任. (2010). 的制度變遷. 制再到個人責任的變遷。個人責任制的確立有助於受教 育者實現”法律上的自立”,但受教育者卻因此面臨 了”經濟上的空白”問題。要解決這類的問題需要確立 政府的保障責任,政府擔保下的助學貸款制度則是破解 受教者在”法律上的自立”及”經濟上的空白”的一劑 良方。. 許岩,曾繁. 我國高校貸款風險研究評. ”校銀合作”存量巨大的銀行貸款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 榮. 述. 超常規發展,為眾多高校帶來擴張活力的同時,由於對. (2010). 貸款安全閥缺乏理論指導與科學認識,造成了普通高校 整體上存在著鉅額貸款所以發的財務風險。. 賀保月.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資源分.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學生資助是解決教育機會均等的. (2011). 配. 重要政策,受到經濟市場的影響,高等教育呈現出非國 營化、去中心、自治和市場化特徵,這必然會影響高等 教育學生資助的配置。政府在資助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原 則:注重效率的原則分配、權利與義務對等、多元混合 資助原則;量力而為,能力與負擔一致的原則;資助訊 息公開透明的原則。. 13.

(24) You Guo. The Role of Private Higher. 見證了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在過去三十年的出現和快速發. Jiang(2011)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展。隨著民辦高等教育逐漸發生在中國的教育系統中,.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由於政府的無能,以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由民辦 高等教育的成功影響了不斷增長的需求更為顯著作用, 勢必會影響質量和教育整體的數量。 民辦高等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金融和訪問的問題,其對 國家制度和政府政策的關係,所有權和民辦高等教育的 自主性問題,以及中國民辦高等教育以及其在中國崛起 的意義較大的優勢和挑戰。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與適當 的管理民辦高校將受益於通過多種角色和責任在他們的 成熟階段有助於中國社會。. 臧興兵.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與教育. 高等教育對中國十省之比較分析顯示:地方政府教育投. (2012). 發展. 入與教育發展關係密切,兩這通過經濟發展結合一起; 為了保證兩者之間的良性循環,地方政府應自覺加大力 度降低行政成本,領導者更要投入教育的意願,並強化 教育經費的投入增長,中央政府也必須健全教育財政轉 移支付制度。. 張偉. 高等教育大眾化視野中的. 大學募款制度是現代大學制度體系的有機組成的部分,. (2013). 大學募款制度研究. 對建構大學內外部治理結構、增強財政穩定性、追求教 育卓越、維護學術自由和促進教育公平性。我國高等教 育大眾化時代發展大學募款制度,需要政府和大學要解 放思想,轉變觀念,各負其責,共同努力。. 14.

(25) Kinglun Ngok (2007). Chines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由於高等教育迅速擴張之下,建立公民更多的教育資 Contextof Decentralization 源,中央政府採納這些政策的反映,試圖利用市場力量 and Marketization: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和新的政策,從非國有部門動員更多的教育資源,使教 育有所改革。 教育改革的變化已經改變了中央與當地政府及學校之間 的係,中央放下權力, 設置民辦高校的辦法,地方政府 日益增加的責任 教育投資已經減少了核心的作用政府 並增加了省級的權力和縣級政府在教育規劃和管理。收 費引進和採用多渠道的資金已經減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 對教育融資的責任並提高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研究主題觀之,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其探討主題非常廣泛,包括 實施資助學生貸款的理由、財政的配置、成本分擔問題、貸款制度本身的問 題、助學貸款還款問題等探究;助學貸款制度除了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以外, 涉及的不僅是學費與教育財政的問題,更涉及教育資源分配及執行所帶來的 效益,助學貸款面臨還款違約問題,是否真的促進國家資源有效的配置?是 否帶來真正預期的效益?是需要我們仔細的評估。 為了實現教育均等的情況下,公平與效率是教育發展的兩大目標,效率 有利於社會財富,而公平可建立社會穩定,但教育公平與效率發展的過程當 中,往往面臨公平與效率取捨的難題,教育政策也無法在這兩著之間取得平 衡,以致無法促進教育均等的情況下提高教育績效。. 15.

(26) 第三章.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現況. 經過整理及分析上述助學貸款制度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後,對於助學與 貸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章節中,研究者希望透過中國大陸助學與貸 款制度發展歷程與現況,試著深入中國大陸助學與貸款制度之議題與內涵, 以下從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歷程與現況的簡述,及中國大陸高校助 學與貸款制度現況進行探討。. 第一節. 中國大陸高校概況. 1999 年國務院決定擴大高校招生規模,使高校規模大幅擴張。高校數 量從 1980 年的 675 所增加到 2006 年共有公立高校 1,867 所,其中本科院校 720 所,專科院校 1,447 所(含高職院校 981 所) ,分佈在 31 個省、自治區 和直轄市,其中中央部委所屬高校 111 所(含教育部直屬高校 73 所),中央其 他部委所屬 38 所;地方屬高校 1,480 所,民辦高校 276 所。2008 年公立高 校則增至 2,263 所,2009 年的 2,305 所。從 1980 年到 1998 年,大專學生數 量約增加 226.6 萬人,但從 1998 年到 2009 年,大專生數量從 340.9 萬人大 幅增加到 2,144.6 萬人。毛入學率從 1980 年的 2%左右提高至 2000 年的 12.5 %。2005 年再提高至 21%,並在 2010 年達到 25%(張源泉,2011;李家 宗,2014) 。 根據 2013 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當年中國大陸高校機構數再擴增至 2,442 所公辦普通高校,如表表 2-3-1 所示:中央部委所屬高校仍為 113 所(含 部屬高校 73 所),地方所屬高校略增至 1,623 所,佔 66.7%。民辦普通高校 有 706 所,其中本科院校為 390 所。表 2-3-2 則是 2013 年中國高等教育機構 學生數資料,當年普通高校本專科在校學生共有 23,913,155 人,其中,本科 生為 14,270,888 人,約佔本專科學生總數的 56.7%;另有研究生 1,719,818 人,其中碩士研究生為 1,436,008 人 約佔在學研究生總人數的 83.2%。 16.

(27) 表 2-3-1. 中國大陸 2013 年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數 合計. 1.研究生培養 811 機構 普通高校 534 科研機構 277 2.普通高校 2,442 本科院校 1,145 其中:獨立學 303 院 高職專科院 1,297 校 3.成人高等學 348 校. 中央部委. 地方部門. 計. 教育 部. 其他 部委. 340. 73. 267. 466. 400. 64. 5. 102 238 113 109. 73. 29 238 40 36. 427 39 1,623 646. 399 1 967 578. 27 37 604 67. 5. 73 73. 計. 教育部 非教育部 門 門. 民辦. 706 390 303. 4 14. 1. 4. 977. 389. 537. 316. 13. 333. 118. 170. 1.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13. 17.

(28) 表 2-3-2. 中國大陸 2013 年高等學校(機構)學生數. 單位:人. 招生數 畢(結)業 授予學位數 生數. 研究生. 其中 計. 應屆生. 預科 春季招生 生轉 入. 在校生數. 預計畢 業生數. 486,455. 481,830. 589,673. 389,443. 1,719,818. 630,437. 博士. 51,713. 50,399. 68,370. 28,040. 283,810. 139,411. 碩士. 434,742. 431,431. 521,303. 361,403. 1,436,008. 491,026. 普通本. 6,247,338. 2,966,148 6,888,336 6,349,812 2,985,345 321,13 23,913,155 6,517,623. 本科. 3,038,473. 2,966,148 3,740,574 3,327,280 2,966,148 30,553 14,270,888 3,286,498. 專科. 3,208,865. 成人本 專科. 1,954,357. 126,570. 2,439,551. 本科. 801,015. 126,570. 984,817. 專科. 1,153,342. 網絡本 專科生. 1,360,870. 34,658. 1,964,468. 1,008,913. 5,704,112. 本科. 477,949. 34,658. 696,698. 354,720. 2,002,698. 專科. 882,921. 1,267,770. 654,193. 3,701,414. 專科. 在職人 員攻讀 碩士學 位 自考助 學班. 3,147,762 3,022,532. 19,197. 5,831,123 2,120,555 2,475,495. 1,454,734. 104,781. 1,560 9,642,267 3,231,125. 3,355,628 1,272,489. 140,629. 489,857. 104,421. 222,587. 普通預 科生. 37,668. 研究生 課程進 修班. 50,284. 73,796. 進修及 培訓. 7,550,132. 3,439,532. 留學生. 83,613. 18,259. 848,066. 102,991. 29,673.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13 18. 157,845.

(29) 除前述公立高校之學生外,2013 年尚有民辦本科層次普通高校 390 所, 民辦專科層次普通高校 3 所。如表 2-3-3 所示,民辦高校招生 1,602,828 人, 其中本科招生 945,174 人(56.3%);在校生 5,331,770 人,其中本科在校生 3,412,257 人(占 58.9%)。另有自考助學班學生、預科生、進修及培訓等學生 220,351 人;民辦的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另有 836 所,各類註冊學生 828,241 人。 表 2-3-3. 2013 年中國大陸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學生數 單位:校數:所;人數:人. 學校數 (所) 民辦高校 碩. 707. 畢業生 數. 招生數. 1,305,701. 1,602,828. 士 本科學生. 專科學生 其中:獨立學 院. 教職 工數. 專任 教師. 5,331,770 387,458 267,180. 155. 155. 390. 662,629. 945,174. 3,412,257. 316. 643,072. 657,499. 1,919,358. 303. 585,260. 756,927. 2,783,983 189,194 139,657. 526,880. 702,972. 2,621,493. 58,380. 53,955. 162,490. 本科學生 專科學生 民辦其他高等 教育機構(不 計校數). 在校 生數. (823). 31,941. 14,868.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13. 19. 另有 其他 學生數 220,351. 34,080. 828,241.

(30)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歷程.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自 1997 年開始引進實施以來,經歷幾番 改革調整,不僅資助了大批貧困的學生,緩解家境困難之大學生求學的經濟 壓力,也提供了日漸高漲的學費政策調和機會。而助學貸款政策的日趨成 熟,也代表著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與價值。 綜合各學者針對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所提出的發展歷程,本研 究歸納為下列四個時期,並列於下表 3-2-1(楊景堯,2003;張建奇,2002; 潘懋元、李均,2009;王勝今、趙俊芳,2009;王孝同,2010;盧彩晨、楊瑩, 2012;董婷,2013): 表 3-2-1.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發展歷程. 發展階段. 制度發展重點. 1949-1984 年高等. 1949 年 11 月 1 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教育免費階段. 1952 年成立高等教育部,將所有高等院校收歸公辦學校, 從此大學生全部免費上學;同時高等教育部頒布《關於調 整全國高等院校及中等院校學生人民助學金的通知》 。 1955 年 8 月 22 日頒發了《關於執行全國高等學校一般人 民助學金實施辦法的指示(不包刮高等師範校院) 》。 1983 年 7 月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人民助學 金暫行辦法》和《普通高校本、專科學生人民獎學金試行 辦法》。. 1985-1996 年. 1985 年 5 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 高等教育整頓及. 制改革的決定》,結束了免費學費階段,開始實施收費。. 收費階段. 1987 年就開始恢復民辦高等教育,國家教委發布文件,取 消人民助學金制度,改制為以將學金和學生貸款為主、補. 20.

(31) 助個別困難學生。 1989 年在部分高校試行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變了高等教 育成本由國家、社會、個人分擔改革的第一步。 1997-2006 年. 1997 年中國大陸為了保證教育機會均等的情況下,改變了. 高等教育助學制. 原有的人民助學金制度,開始引入了學生貸款計畫。. 度萌芽階段. 1999 年 6 月 17 日,中國大陸發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 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關於國家助學貸款管理官定(試行)的 通知》,專發了由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於 1999 年 5 月 13 日制定的《關於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定》 ,新 的國家助學貸款正式實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武漢、瀋陽、西安及南京等 8 個城市展開試點工作。 1999 年 3 月批轉了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 畫》。這一時期在積極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同時,中國大 陸政府對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做出重大調整。 2001 年在全國全面推行國家助學貸款並實行信用貸款。 2004 年教育部、財政部、央行、銀監會制定了《國家助學 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建立貸款風險分擔。. 2007-至今. 2007 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 高等教育助學制. 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 度成熟階段. 見》及其配套辦法頒布後,中國大陸已在高等教育階段建 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師範生 免費教育、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 式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考上大學,首先可通過「綠色通道」按 時報到。入校後,學校對其家庭經濟情況進行核實,再分 21.

(32) 別採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其中,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 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解決學費、住宿費問 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此 外,中國政府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面 向高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共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上述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政策之四大發展歷程可發現:助學 與貸款制度從免學費時期、收費期、萌芽期到成熟期的歷程,都與學費政策 發展密切相關。早期有充分的經費補助才能讓學生免繳交學費,但在意識到 高等教育對人力資源栽培的重要性後,高等教育迅速擴張建設,也造成高等 教育學生數大幅增加。但是中央政府所投入高等教育之經費有限,在無法負 荷的情形下,中央政府停止免學費入學政策,學費政策亦隨之出現,同時開 始透過獎助學金與助學貸款等各種方案,使學生得以順利就讀高等教育。. 22.

(33) 第三節. 中國大陸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現況分析. 在當今全球高等教育財政緊縮的情況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已被政府、 社會認同,推行以貸款制度資助學生勢在必行。因此,對助學與貸款制度進 行深層分析,進一步完善制度結構與設計,解決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以下是研究者將學者對於中國大陸高助學貸款制度現況整理如下(劉宏波, 2010;郭明順、李恩峰,2010;盧彩晨、楊瑩,2012): 一、 中國大陸助學與貸款制度現況 (一) 助學貸款對象:主要以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高職學生)、研究 生以及第二學士學位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範辦學、從事業收入 中足額提取 4~6%的經費用來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民辦高校(含 獨立學院),高校招收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 學生,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也可享受國家資助政策,具體辦法,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制訂。 二、各類助學配套措施之相關規定 (一)國家助學金 國家助學金是為了體現黨和政府對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 高等專科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 資設立的,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第 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的助學金。 1.資助標準 全國平均每人每年 2,000 元人民幣,具體標準在每人每 1,000~3,000 元人民幣範圍內確定,分為 2~3 檔。中央高校分檔及具體標準由財政 部商有關部門確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23.

(34) 2.基本申請條件 在校生需符合以下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勤奮學習,積極上進; (5)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 3.申請、評審和發放 國家助學金每學年評定一次。每年 9 月 30 日前,學生向學校提出申請, 各高校于當年 11 月 15 日前完成評審。國家助學金按 10 個月發放,高 校按月將國家助學金發放到受助學生手中。 4.相關事項 同一學年內,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獎 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試行免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師範類專 業學生,不再同時獲得國家助學金。 (二)國家勵志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是為了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 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 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獎勵資助品學兼 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獎學金。 1.獎勵標準:每人每年 5,000 元人民幣。 2.基本申請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的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 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4.

(35)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 (5)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 3.申請、評審和發放 國家勵志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實行等額評審。每年 9 月 30 日前, 學生向學校提出申請,各高校于當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評審。高校每年 11 月 30 日前將國家勵志獎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並記入學生的 學籍檔案。 4.相關事項 同一學年內,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可以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 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獎學金。試行免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 師範類專業學生不再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三)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是為了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 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 央政府出資設立的獎勵特別優秀學生的獎學金。 1.獎勵標準:每人每年 8,000 元人民幣。 2.基本申請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的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 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 25.

(36) 突出。 3.評審和發放 國家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實行等額評審。各高校于每學年開學初啟 動評審工作,當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評審。高校每年 11 月 30 日前將國 家獎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頒發國家統一印製的獎勵證書,並記 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4.相關事項 學生無論家庭經濟是否困難,只要符合規定條件,均可獲得國家獎學 金。同一學年內,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申請並 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試行免費教育的教 育部直屬師範院校師範類專業學生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獲得國家獎學 金。 (四)師範生免費教育 從 2007 年秋季入學的新生起,中國政府在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 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 部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 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 1.享受條件 2007 年開始,錄取為部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的學生,入學前與學校 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 育十年以上。2007 年新招收的有志從教並符合條件的非師範專業優秀 學生,在入學兩年內,也可在教育部和學校核定的計畫內轉入師範專 業,並由學校按標準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費補助。 2.履行義務 享受師範生免費教育的學生畢業後,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學任教, 26.

(37) 並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 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國家鼓勵免費師範畢業生長期從 教、終身從教。免費師範生畢業前及在協定規定服務期內,一般不得報 考脫產研究生。. 3.優惠政策 (1)由中央財政負責安排免費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和生 活費補助; (2)在相關省級政府統籌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落實免費師範畢 業生的教師崗位,確保每一個免費師範生畢業後在中小學任教有編有 崗; (3)免費師範畢業生在協定規定服務期內,可在學校間流動或從事教育 管理工作; (4)為免費師範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提供便利的入學條件,任教考 核合格並通過論文答辯的,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教育碩士專業 學位證書。 (五)國家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財政和高校共同給予銀行一 定風險補償金,銀行、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共同操作的,幫助高校家 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及生活費 的銀行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信用貸款,學生不需要辦理貸款擔保或 抵押,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1.申請條件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具備以下條件可以申請國家助學 貸款:(1)經濟困難的本專科生(含高職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和研 27.

(38) 究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 定監護人書面同意); (4)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 (5)努力,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6) 學生家庭所在地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 2.申請金額。原則上每人每學年最高不超過 6,000 元人民幣。 (六)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 得合法報酬,用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勤工助學是 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 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1.活動管理 學生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向學校提出勤工助學的申請,接受必要 的勤工助學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再由學校統一安排到校內或校外 的崗位上進行勤工助學活動。學校不得安排學生參加有毒、有害和 危險的生產作業以及超過身體承受能力、有礙健康的勞動。任何單 位和個人未經學校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學生打工。 2.時間安排 學生參加勤工助學不應當影響學業,原則上每週不超過 8 小時,每月 不超過 40 小時。 3.勞動報酬 學生參加校內固定崗位的勤工助學,其勞動報酬由學校按月計算。 每月 40 個工時的酬金原則上不低於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 28.

(39) 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可以適當上下浮動。學生參加 校內臨時崗位的勤工助學,其勞動報酬由學校按小時計算。每小時 酬金原則上不低於 8 元人民幣。學生參加校外勤工助學的酬金標準 不低於學校所在地政府或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具體數額 由用人單位、學校與學生協商確定,並寫進聘用協議。 4.權益保護 學生在開始勤工助學活動前應當與有關單位簽訂協議,保護自身的 合法權益。學生在進行校內勤工助學前,應當與學校的學生勤工助學 管理服務組織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書。學生在進行校外勤工助學 前,應當與代表學校的學生勤工助學管理服務組織、用人單位簽訂具 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協議書。協議書應當明確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三 方的權利和義務,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以及爭議解決方法。 (七)其他資助政策與措施 1.學費減免 國家對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 學生,特別是其中的孤殘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及烈士子女、優撫家 庭子女等,實行減免學費政策。 2.輔助措施 各高校利用自有資金、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資金等,設立獎學金、助 學金;對發生臨時困難的學生發放特殊困難補助等。 3.「綠色通道」 為切實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 部規定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都必須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即 對被錄取入學、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學校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 後再根據核實後的情況,分別採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29.

(40) 二、 規定還款期限及利息:助學貸款期限為 6 年學生畢業後 2 年後開始償 還本金,6 年內分批還清所有貸款本息,學生在校期間貸款利息支付 辦法,全由中央財政部補貼 50%,地方政府財政補貼 50%,省屬高校 全由省屬財政補貼。從 2006 年起,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國 家助學貸款應屆畢業生,自願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從 事第一線工作,服務期達到 3 年(含)以上的,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國家 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由中央財政代為償還。 三、 違約後果 (1)國家助學貸款的借款學生如未按照與經辦銀行簽訂的還款協定約 定的期限、數額償還貸款,經辦銀行將對其違約還款金額計收罰息; (2)經辦銀行將違約情況錄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資訊基礎資料 庫,供全國各金融機構依法查詢; (3)對於連續拖欠還款行為嚴重的借款人,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銀行 將通過新聞媒體和網路等資訊管道公佈其姓名、公民身份號碼、畢業 學校及具體違約行為等資訊; (4)嚴重違約的貸款人還將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四、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指學生或其合法監護人,向家庭所在地的農村 信用社、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的無需擔保或抵押的助學貸款。全 國部分地區的金融機構已開辦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業務,它是國家 助學貸款的有機組成部分。目前,財政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研 究制訂全國範圍內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辦法。. 30.

(41) 綜合以上敘述,中國大陸透過推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加強對學費的 監督與管理,避免過去各種違規收費現象發生。學生考上大學後可透過「綠 色通道」報到,入學後學校再依其家庭實際經濟狀況進行調查確認,分別採 取不同辦法提供資助。其中,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 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則以國家助學金為主,勤工助學 等為輔。這些助學配套措施希望藉此達到教育均等的機會,使經濟家庭經濟 狀況不佳子女,不必為了經濟因素成了求學的阻礙。在此肯定中國大陸助學 配套措施的美意,當局確實幫助了許多大學生完成求學的夢想。. 31.

(42) 第四章. 廣東省個案高校助學與貸款制度分析. 本章研究者將針對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相關辦法進行 探討,藉此瞭解高等教育助學與貸款制度在廣東省個案高校之實行特色為 何,再從各方觀點探究助學與貸款制度實施之現況或困境。茲將各節分述如 下:. 第一節. 廣東省中山大學簡介. 廣州是全國高等教育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辛亥革命後,教育部曾將全 國劃分為五個學區,每區設高等師範一所,負責本學區教育的發展、推動和 輔導工作。廣州亦與北京、江寧、武昌、成都等同為五個學區之一。1924 年,教育部又將全國劃分為北京、南京、廣州、武昌、太原、奉天(即現在 的遼寧)、蘭州等七個教育區域。可見廣州的高等教育,在全國來說,是佔 有重要位置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3)。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 1924 年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學術 與文化中國南方重鎮和人才培養南方高地。主校區位於中國現代大都市── 廣州,校區同時延伸至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在 教育部和廣東省共同支持下,通過“211 工程”和“985 工程”的建設,中 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中山大學,2014) 中山大學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 稱。全校共有教職工 12000 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 830 人,具有高級職稱 的 900 多人,具有副高職稱的 1500 多人。教師隊伍中傑出人才輩出,有中 國科學院院士 12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3 人,國家級教學名師 3 名,國家級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5 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36 人,國家 32.

(43) 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22 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 培養計劃"人選 19 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8 人,衛生部突出貢獻 專家 18 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 15 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18 人。(智庫百科,2014) 因此選擇經濟成長顯著且同為沿海省份的廣東省中山大學作為主要研 究個案研究學校。. 33.

(44) 第二節. 廣東省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制度. 廣東省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制度可歸納如下: 一、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制度主要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及民間 獎學金三大部分,助學金措施按照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和我校相關規定執 行。茲分析如下(中山大學學務處,2010): (一)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是中山大學各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工作的主體,具有工作量大、政策性強、時間長、準確性要求高,涉及 單位和參與人員多的特點。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山大學國家 助學貸款辦理辦法」,實現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 (二)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獎 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由中央政府出資設立,獎勵和資助對象為全日制本科 學生。國家獎助學金的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平均 2000 元人民幣,國家獎學 金的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 8000 元人民幣,國家勵志獎助學金的資助標準為 每人每年 5000 元人民幣。 另外中山大學還設立了港澳僑學生獎學金、臺灣學生獎學金,獎勵對象 為在校成績優異、綜合素質等方面突出的港澳僑生和臺灣學生,評定 3 個等 級,獎勵金額分別為 4000 元、3000 元、2000 元人民幣。 (三)各式民間獎學金,摘錄如下表 4-1-1:. 34.

(45) 表 4-1-1 中山大學助學金 2009-2010 學年度新貧助學金評選要求及條件一覽表. 序 獎學 號 金名 稱. 人 獎學 資助 受助對象及資格 數 金標 年限 準. 須繳交的資料. 對學生的要求. 1. 新鴻 基地 產郭 氏基 金助 學金. 50 6000 4 年 1.2009 及本科生。 2.來自西部省份的貧困 地區或其他省份。 3.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 人民幣 100 元。 4.未獲其他資助。. 1.新鴻基助學金候選學生 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道義契約。. 本學期先在全校初 選推薦 60 名候選 學生,再由新鴻基 地產郭氏基金會面 選 50 人,2013 年 3 月最終確定受助人 選。獲助學生須簽 訂道義契約。. 2. 有美 助學 金. 15 30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0 2.家庭經濟困難。 3.思想端正、勤奮學 習、生活簡樸。 4.遵紀守法。 5.勇於坦承社會責任。.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承諾書。. 受助學生應承擔社 會責任,在二、三 年級假期必須進行 由資助單位安排的 社會實踐活動至少 一次,學生承諾工 作後有能力的時 候,可以分期償 還。. 3. 香港 道德 會助 學金. 15 30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0 港元 2.家庭經濟困難,家庭 人均每月生活費低於 300 元。.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簽訂道義契約。 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道義契約。. 4. 電裝 助學 金. 20 20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2.無抽菸、酗酒惡行。 3.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 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1.電裝助學金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35.

(46) 5. 黃秉 熙助 學金. 10 25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2.家庭經濟困難。.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6. 珠江 獅子 助學 金. 20 2500 4 年 1.2009 及本科生。 2.熱愛祖國,遵紀守 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風 尚。 3.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 文題活動。 4.各科學習成績優良。 5.同等條件下經濟困難 者優先。.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全校共推薦 30 名 申請表。 學生遴選,最先選 2.個人申請費。 出 20 名。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個人一吋照片。. 7. 徐選 志慈 善助 學金. 5. 50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2.家庭特別困難的少數 民族學生。 3.平時要求績點 2.0 以 上。.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申請表。 2.個人申請費。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全校推薦 10 名候 選人參加面試,最 終選出 5 名進行資 助。. 8. 萬保 鋼集 團助 學金. 2. 5000 4 年 1.2009 級本科生。 2.家庭特別困難的少數 民族學生。 3.續平時要求績點 2.0 以上。.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申請表。 2.個人申請費。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全校推薦 5 名候選 人參加面試,最終 選出 2 名進行資 助。. 9. 仲銘 助學 金. 20 5000 1 年 1.2009 及本科生。 0 2.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 100 元。 3.未獲得其他助資助 (3000 元以上)。 4.地震重災區學生可優 先考慮。. 1.仲明助學金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道義契約。. 承諾有能力時將該 助學金還給仲明助 學金,並同意簽訂 道義契約。. 10 回報 社會 助學 金. 25 5000 1 年 1.熱愛祖國,遵紀守 已經評定,資料已交資助 法。 方。 2.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 文題活動。 3.成績優良,無不及格 36.

(47) 科目。 4.同等條件下,家庭經 濟困難者優先。. 11 南航 助學 金. 40 4000 1 年 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 300 元。 2.當年未獲得其他助學 金。 3.特殊困難者可優先考 慮。. 1.中山大學本科生助學金 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12 意方 達助 學金. 25 3000 1 年 1.2009 級本科生 100 0 名,2008 級本科生 150 名。 2.特困生(人均月均收 入低於 365 元/月)和困 難生(人均月收入低於 430 元/月)。 3.熱愛祖國,遵紀守 法,品形端正,舉止文 明。 4.熱心公益活動。. 1.意方達助學金申請表。 2.個人申請書。 3.中山大學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鑑定申請表。 4.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及相關證明。 5.2008 級本科生須提供經 學校蓋章確認的成績單。. 1.參加社會公益活 動,完成學業後, 在經濟許可的條件 下,項資助方還助 學金,以幫助其他 貧困學生。 2.原已接受捐助的 二年級困難學生, 個人和家庭經濟困 難沒有改善、各科 學習成績合格者可 優先考慮,但須重 新提交申請。. 針對上述個案高校分析可知:中山大學助學與貸款制度除了包括國家助 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及民間獎學金三大部分,還特別設立了港澳僑學生獎 學金、臺灣學生獎學金,獎勵對象為在校成績優異、綜合素質等方面突出的 港澳僑生和臺灣學生,透過建置「中山大學國家助學貸款辦理辦法」及其他 校內規定,完善助學與貸款制度。. 37.

(48) 第三節. 廣東省助學貸與款制度之各方觀點. 助學與貸款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非毫無瑕疵,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勢 必有所取捨。以下根據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中不同利害關係群體,分成政府機 關、高校主管、專家學者以及學生四個面向,針對中國大陸廣東省助學貸款 政策之各方觀點進行分析探討。. 一、 政府機關對於助學與貸款制度之觀點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指出:資助政策實現全面覆蓋。在非義務教育階 段,對普通高中,以國家助學金為主體,學校和社會資助為補充;對本專科 生,從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到校內獎助學金、 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並 舉;2012 年開始,又建立了包括國家獎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貸 款、“三助”崗位津貼在內的研究生資助政策體系。可以說,從幼兒到研究 生,實現了政策全面覆蓋(人民網,2014)。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也指出:在設立大學收費政策之初就測算 過,光就學費和住宿費來說,3500 元人民幣的學費和 1200 元人民幣的住宿 費並不算高,但不包括這兩項在內的學生上學成本很高,包括課本、服裝、 買電子產品、社交等等。一年至少 1.2 萬元人民幣的支出對許多農村家庭來 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中最重要的一環,全世界沒有一 個國家能做到完全的教育公平,但如果能保證絕大多數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 業,這就是最大的公平(中國新網,2013)。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表示,國家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 作,目前在高等學校建立的助學制度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 38.

(49) 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已形 成資助政策體系。其中,解決學費、住宿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 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儉學等 為輔。此外,國家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面向高校設立獎 學金、助學金,共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廣州日報,2011)。 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推行 15 年來,雖已幫助眾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圓了 大學夢。但隨著還貸高峰期的到來,大學畢業生拖欠助學貸款、遲遲不還的 情況也頻頻曝光;國開行相關負責人訴說:調查發現,大學畢業生拖欠還款 主要有三個原因:無力還款、對貸款政策不了解和惡意欠款。其中,無力還 款主要是因為就業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有的一時找不到工作, 沒有收入,有的工資不高或收入不穩定(新華網,2014)。 綜合以上敘述:高校助學金制度是指為使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或準大學生 順利完成學業,促進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 擔機制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建立,產生了高等教 育的效率與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權利問題,國家助學貸款成為解決這一問題 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助學貸款制度圍繞政府、銀行、高校、學生四個主要行 為主體,助學貸款不僅有助於推進教育的公平,而且也支持了人力資本投 資。然而,助學貸款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存在著嚴重信息不對稱的銀行業的一 項業務,存在兩個突出問題;銀行的信貸供給不足和學生拖欠貸款。在助學 貸款體系中,銀行與學生分別是藉貸資金的供應方和需求方, 學生更應當履 行必要的社會責任。建立個人信用制度,建立失信約束懲罰機制,建設國家 助學貸款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 39.

(50) 二、 高校主管對於助學與貸款制度之觀點 大連理工學院招生負責人楊澤斌指出:我們學校雖然是一所按照教育成 本來收費的高校,但是我們 不會讓任何一個同學因為家庭困難的原因而掉 隊。我們除了能夠幫助同學們在當地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以外,還為那些品學 兼優的困難學生提供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成績優秀的還可以獲得省政 府的獎學金,同時學院還提供一系 列 的勤工助學的崗位。這些措施都為家 庭經濟困難的同學在這裡順利學習提供了幫助(北京新浪網, 2014)。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工部部長雷照榮也指出:國家是有這麼一個政策, 不讓一個學生輟學。這個政策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得到了貫徹執行,2013 年學校專門用在學生獎助貸減免方面的經費開支超過 1600 萬元人民幣,除 了教育部的撥款以外,還有社會愛心人士與校友的捐贈。建立了以國家助學 貸款為主體、勤工助學為主導,通過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 勤工助學、特困補助、臨時困難補助學費緩交或者減免等方式幫助家庭困難 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人民網,2014)。 綜合以上敘述:由國家建立的對大學生或準大學生進行無償性經費幫助 的資助制度。從高校助學金制度的特性來說,這是最有利於學生無任何負擔 地順利完成學業的資助制度。其中,制度非均衡是引起高校助學金制度變遷 的內在動力,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則是影響助學貸款制度變遷的原 因之一。在發展環境、資助對象及評定辦法方面繼續得以改善,其他多種渠 道投入為輔的,更能實現助學貸款本質制度。 三、 學者專家對於助學與貸款制度之觀點 知名社會學家王開玉認為,應在全國統一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誠信檔 案”,相互聯網,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同時,對無力還款的學生要在一定程 度上放鬆還款政策,對惡意欠款的學生則要增加違約成本,加大處罰力度。 廣東、甘肅、貴州等省份已進行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大學生在校期間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b) reviewing the positioning of VPE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exploring the merits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t the degree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SSPA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中學學位分配/中一派位機制) 3+3+4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debates and realities[M]//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国家。学术与科研能力也显著提高,目前

The revelations of this study would also provide the much needed and useful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form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