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2-H-004-004-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 臧國仁 共同主持人: 蔡琰 報告類型: 完整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9 月 13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

計畫類別: ■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3-2412-H-004-004-

執行期間:

2004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5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臧國仁(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共同主持人:蔡琰(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李國榮;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潘美岑(已畢 業)、吳宗儒、徐國峰、戴寧、李羏;政治大學新聞系余炘倫(已畢業)、劉 佳旻(已畢業)、李威儀、林楚彬;政治大學廣電系王暉;國立台北藝術大 學表演研究所楊雁舒。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管計畫 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中華民國2005 年 08 月 15 日

(3)

-- 只有一歲小孩活在現在。四歲小孩開始有了「天數」(day)觀念,五歲小孩才能了解昨天與 明天之別,八歲小孩知道「週」的意思,十五歲青少年知道何謂「月」,二十歲知道何謂「年」, 而四十歲可能知道「數年」或是「十年」之意… …,老人則傾向以較長時間回顧自己生命(de Vries, Blando, Southard, & Bubeck, 2001: 139

-- 智慧深藏故事的方式,類同於文學蘊藏意義。接近智慧的方法,乃是透過講述我們自己的故 事,亦即將自己的故事說出,然後從其撤回(stepping back)以便調查並詮釋其意,也就是 「閱讀」自己的故事……。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有獨特性,包含了獨特訊息,因此也展現 了獨特的智慧(Randall & Kenyon, 2001: 34)。

一、前言 「時間」為何?新聞報導與時間有何關聯?呈現了什麼樣的「時間觀」?老 人又與時間有幾許相關?老人新聞報導內容經常呈現何種時間觀? 以上皆是本專題研究(NSC 92-2412-H-004-015;NSC93-2412- H-004-004)過去 兩年所曾探索的主題,本結案報告也將以此追溯相關討論及發現。 在該年度向國科會送出的提案中(見臧國仁、蔡琰,2003),本研究曾經針 對上述主題提出了以「時間觀」為核心並以「真實世界」、「作者」、「讀者」、「作 品」所建構的「四元架構(tetradic framework)」,試圖探究新聞報導如何與時間 連結並形成新聞敘事之呈現與接收(參見臧國仁、蔡琰,2005a)。 簡單來說,與「時間」相關之研究文獻誠可謂是「長篇累牘」,反映了其「廣 大精深」之內涵。兩年來,研究群(http://www3.nccu.edu.tw/~kjt1026/gerontology/) 成員幾乎每週聚會討論並「博覽群書」,卻也愈發覺得時間概念淵遠流長,斷非 一時兩載所能貫通(雖然本研究群自二零零一年前後即已開始接觸此一主題,參 見本結案報告之結論說明)。 這一段時間裡我們所接觸的文獻資料不限中文,亦未以傳播學為範圍,舉凡 與「時間」概念有關之文學(如王夢鷗、許國衡,1992;王建元,1991;葉威廉、

(4)

1991)、哲學(如 Gale, 1978;關永中,1997;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潘梓

年譯,1974;李百涵、韓力譯,1997)、社會學(Adam, 1990; Hassard, 1990; Elias,

1992)、人類學(Gell, 1992;黃應貴,1999)、語言學(Auer, Couper-Kuhlen, Muller,

2000)、歷史學(Carr, 1986;林錚譯,2004)、敘事研究(張方譯,1997;廖素 珊、楊恩祖譯,2003)、電影研究(張偉男譯,1988)等(或甚至小說),均曾成 為關注並閱讀(觀賞)、討論之對象。 當然,這些文獻對研究群成員影響深遠,得從早期的懵懂無知逐漸找到方 向,確定研究主題應是新聞(非虛構作品)與敘事的時間連結(此點乃因研究群 成員多屬新聞傳播背景,參見【圖一】),而非純然時間概念。尤其研究群係由兩 個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員 組 成 ( 由 蔡 琰 教 授 帶 領 另 個 研 究 群 ,NSC 92-2412-H-004-018),兩者分由「時間」(temporality)及「情感」(affect)著手但 同以老人為研究對象,兩年來已陸續發表相關論文數篇,而尚未發表但略有所感 之發想更多(見下段討論)。 --- 圖 1 約在此處 --- 二、老人新聞之初探 -- 首篇刊出成果 -- 【所謂的敘事】現在性(presentness),就是指所有故事必須回到現在講述才有意義(Randall, & Kenyon, 2001: 52;添加語句出自本結案報告)。 二零零五年四月,兩位主持人根據前述國科會提案改寫為研究論文並在《新 聞學研究》(國科會 TSSCI 一級刊物)刊出(臧國仁、蔡琰,2005),從而將第 一階段之思考所得發表。該篇論文係以兩則新聞為例(與原國科會提案所附之新

(5)

聞個案不同),探討老人新聞可能展現的特殊時間敘事寫作風格。

在該文中,我們借用團體心理諮商領域業已發展經年的時間概念「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彼時彼地」(there and then),並增加「他時他地」(此處之空

間概念「地」均修改為時間名詞「刻」,如「此時此刻」、「彼時彼刻」、「他時他 刻」),藉以說明新聞報導之特殊時間意涵乃在轉換「彼時彼刻」之事件為「此時 此刻」(如將昨天發生的事件以「此時」口吻報導),目的在於讓「現在」(指閱 讀或觀看新聞之刻)的讀者或觀眾瞭解其始末脈絡,即Scannell(1995: 264)所 稱之「藉由彼時之存在顯示此時之存在」含意。 此種轉換時間脈絡以呈現真實的手法在英文新聞寫作中尤其規定嚴格,舉凡 標題及照片圖說寫作一律使用現在式以讓讀者產生「此時此刻」的閱讀時感。換 言之,新聞敘事之主要形式就在以時間轉換或再現故事情節,利用多種時間詞彙 整理、調節、詮釋敘事者(即新聞記者或編輯)所曾面對的真實事件,且愈是事 件導向的報導愈是如此(參見臧國仁、鍾蔚文,1999)。 如上述論文之【個案一】,記者報導台北市社會局舉辦「重陽敬老」活動, 邀請六十歲以上老人參加「銀領風華滿場飛」舞會,首二段即以軟性筆觸如此描 繪現場氣氛:「當優美悅耳的旋律響起時,市府中庭內二百多位長者翩翩起 舞,… …一首接一首,長者陶醉在浪漫『舞池』… …。主辦單位邀請歌星與樂隊 現場演奏,懷舊旋律回蕩在中庭,令人宛如跌入五0年代時光隧道中」(底線表 示時間詞彙,均出自臧國仁、蔡琰,2005)。 顯然敘事者(記者)此處故意採用眾多緩慢、浪漫筆調寫出與老人活動相近 之事件內容,其勾勒時間流動之企圖明顯且動人,深富敘事之詩性與美性

(6)

藝術品」的意境(Randall, 2001)。 【個案一】第三段續以老者為主角,時序來回穿梭於過去、現在之間,正是 前段有關「此時此刻」、「彼時彼刻」、「他時他刻」理論之最佳例證:「舞者當中 年紀最大的是九十二歲(此時此刻)的陳潘桂,由女兒陳淑麗陪同前往。她表示, 媽媽年輕時(他時他刻)可是『舞』林高手,什麼舞都難不倒她,平常(彼時彼 刻)她是靠爬山、健行保養身體。不過,最近(彼時彼刻)因身體微恙,昨日(彼 時彼刻)並未下場,僅在一旁欣賞」。在此短短不及百字說明中,記者使用之時 間詞彙居然穿越數十年光陰,新聞敘事之時間作用可謂大矣(此段說明引自臧國 仁、蔡琰,2005: 20-21)。 緊接上句,記者如此報導:「滿頭銀髮、身材高挑的王伯伯自豪地說,年輕 時(他時他刻)他也『泡』過舞廳,他的舞藝還吸引不少年輕姑娘的目光。為參 加這場(此時此刻)舞會,他事前(彼時彼刻)格外精心打扮,一身筆挺的西裝, 帥氣煥發」。 正如過去文獻所述,受限於文字書寫特性之新聞文本時間(text time;如上

述報導文字)多只能單向進行,但是故事時間(story time or narrative time;如此

處 兩 位 老 人 之 舞 藝 經 驗 談 ) 則 可 呈 現 多 面 向 結 構 而 無 所 懼 於 語 言 脈 絡 (textuality),顯示新聞敘事之特質就在於由記者採用與時間相關之詞彙,以連 結在過去、現在、未來間不斷流動之事件情節,藉此供讀者瞭解事實真相。 為了凸顯老人敘事之時間內涵及「新聞調性」,我們另以一則青少年新聞對 照(見【個案二】)。該文之主標題為「青少年日,小鐵人衝啊」,副標(眉標) 「腳踩直排輪,心懷萬丈志」,內容報導「台北市二00四年青少年日」系列活 動。首句記者即以「衝啊!」說明「成群穿著直排輪的小鐵人們一齊衝向起跑點」

(7)

而為青少年日揭開序幕。次段臚列各項活動內容,提及許多小朋友在觀賞節目後 皆立下志願,期盼「以後(他時他刻)要比他們【表演者;此時此刻】更厲害!」。 正如【個案一】所示,此則報導同樣展現眾多時間詞彙(如上述「揭開序幕」、 「以後」),但顯與前引之「銀領風華」老人舞會氣氛截然不同。而記者以「衝啊!」 (含驚嘆號)、「衝向起跑點」等詞彙表現年輕人的活力表現,其意圖不言可喻。 隨後兩段則為活動承辦人「青少年育樂中心執行長」之發言,說明報名情形 及接續活動,記者並以「相關訊息都可至青少年育樂中心網站(www.y17.com.tw) 查詢」結尾,對照於老人新聞無相關資訊,似也反映了兩則新聞之不同時間意涵。 該文顯示,本專題研究最初之假設「新聞報導【所書寫】的老人可能呈現了 某種特殊時間觀」或有其理。由於記者寫作受到新聞文類(genre)之限,有關 老人之報導故事必得展現一些與「老齡」(aging)有關之術語、修辭、譬喻,包 括上述【個案一】不斷出現之「五0年代時光隧道」、「銀髮風華」、「懷舊旋律」 等語詞。與另則(【個案二】)充斥之「衝啊!」、「腳踩」、「心懷萬丈志」等活力 語彙相較,顯然老人與青少年新聞各具敘事特色,無法對換或對調。 由上述簡述觀之,老人新聞報導似有其特殊時間內涵,無論是修辭安排、情 節鋪陳、流程描述似都較為緩慢,顯現了與老人年齡形象接近的時間流動意涵。 此點也與de Vries, et al. (2001)之實證結果呼應,即老人對「過去時光」較為 樂觀,認知上也有較多自我成就之感(benefactance),即使這些成就當年僅有負 面之效(如奮鬥打拼),今日仍可能視其為經歷苦難後之收成。但另一方面,老 人顯對未來有逃避心理,約近一半老人無意提出(設想)任何未來可能發生事件。 而專屬中年人與年輕人之「最近過去」及「現在」時間區塊遠較老年人窄小,差 異幾達二十倍之多,足可見「老人傾向以較長時間回顧自己生命」(頁139)。

(8)

三、延伸討論:老人與新聞敘事之「時間厚度」與「時間黏度」 由此,我們進一步提出「時間黏度」(viscosity of temporality)與「時間厚度」 (thickness of temporality)概念以說明老人與新聞敘事相關的時間呈現。此二名 詞皆為我們研讀愛因斯坦之「時間說」之延伸(見童元方譯,1996:43 所述:「時 間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是粗糙的,但是在這個世界裡,時間的質地剛巧是黏 的。每個城【市】總有些地區卡在歷史洪流中的某個時刻而出不來。個人也一 樣,卡在他們生命的某一點上,而自由不得」),初期並未深入詮釋(係由研究群 成員李國榮發想所得),但隨後閱讀《連結》一書時,相關說法恰似為上節有關 老人敘事與新聞報導之連動性增添註腳,顯示老人較易與敘事文本互動而常被時 間情節所「卡住」(即「時間黏度」): 鍋子底部受熱,下面溫度較高的液體會膨脹,密度變得比上面溫度 較低的液體要小,因此在原則上,較高溫的液體應該像熱氣球那樣上 升,而較重、溫度較低的液體應該下沈。瑞立爵士指出,情形就是如此, 只不過液體內原有的阻力(稱為黏度,viscosity)會拖住液體的活動。 由於黏度這個性質,所以除非加熱到溫度夠高,否則不會如貝納赫所觀 察到的,溫度高的液體上升而低溫的液體下沈(胡守仁譯,2003: 114; 括號內文字皆出自原文)。 簡單來說,上節有關「老人敘事與新聞報導」所述之旨在於推論新聞敘事之 時間內涵或與老人間有著某些特殊關連,以致相關報導的寫作方式呈現與老人年

(9)

齡接近的時間鋪陳。此處我們則將重點轉置於老人接收敘事的時間形式,假設老 人社會化經驗較多且敘事經驗較為複雜,可能如上述引文之「較重液體加溫時易 被黏住」而與敘事內容(包括新聞敘事)有較多互動。一方面,老人因常感知與 新聞所述相關(符)之過去經歷而易於被敘事內容所感動以致情感上難以自已(時 間黏度),另方面則也可能因較為瞭解新聞所述且能提出更多相關訊息而呈現不 同「時間厚度」。 舉例來說,新聞報導若是談及台灣跆拳選手獲得奧運金牌,一般人的注意焦 點可能僅在奧運選手的努力及現場拼勁,老年人則可能想起(感知)自己「當年」 亦曾在運動場上叱吒風雲因而對年華老去感到不勝欷噓(「時間黏度」)。另者, 老年人收看此類新聞時憶起早年楊傳廣參加奧運十項競賽與楊格拼戰多日卻落 敗僅得銀牌的「歷史」,或是紀政在泰國因腿傷退居第三名的「往事」(時間厚度)。 如果以上說法合理,那麼老人與新聞敘事互動的「感知程度」(時間黏度) 與「延伸程度」(時間厚度)可能都較其他年齡族群來得多元與複雜(見【圖二】)。 我們或也可由此假設老人之「歷史敘事」(historical narrative)認知結構特別豐富, 或甚至稱老人族群為「敘事知識的讀者專家」(臧國仁、蔡琰,2005: 18),從而 呼應老人敘事研究者過去提出之前提說法:「人生結構就像是文學章節,且自己

的故事也像是文學作品,或更像是小說」(Randall & McKim, 2004: 236);或者,

「活的愈久,其人生故事(lifestories)可能愈為豐富」之前提(Ravdal, 2002: 30)」。

--- 圖 2 約在此處

---

當然,我們並非有意鼓吹「老就是好」或「倚老賣老」等「年齡偏見」(ageism,

(10)

新聞敘事及與新聞故事互動的能力可能皆較擅長,易於受到敘事情節感動而涉入 情感並可延伸相關細節。 根據德籍心理學者E. Poppel 之見(見李百涵、韓力譯,1997:9),人類之 時間意識係由以下現象構成:對「同時性」與「非同時性」的經驗、對「序列」 或「先後順序」的經驗、對「此刻」或「現在」的經驗、對「時間間隔」的經驗。 據此,我們推論「時間感知」可指閱聽眾(一般社會大眾及新聞敘事者)對外在

世界變化的主觀時間感知能力。Nowotny(1994)稱此為「自我時間」(self time)

或「適當時間」(proper time),乃是每個人所享有的特殊「時間感知」。 如果Poppel 的說法可信,老年人對於「時間間隔」或事情「先後順序」的 經驗或可說是其「時間黏度」的展現(如許多老人喜歡談「想當年」,即使隨其 年齡成長此「當年」已非指同一時段),而對該事件的相關訊息延伸則以「時間 厚度」表現(老人不僅喜談「想當年」,且常可從「想當年」中引伸出其他典故?)。 例如,「世代」概念在老人學研究裡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如「跨世代研究」 就常探討祖父母與孫輩間的溝通互動(Fox, 1999; Harwood, 2000)。那麼,「時間 黏度」或「時間厚度」與「世代交替」是否有任何關連?當新聞報導內容涉及政 治世代交替(如國民黨主席由較為年輕者接任時),老人們是否特易有所感觸而 覺得「時不我與」? 當然,這個「世代」或也可以另用現在流行術語「幾年幾班」來談,文獻裡

稱此為「年齡群」(birth cohorts; Knipscheer, 2004: 187)。是否「較高班」的人對

於新聞中有關世代交替的議題較有感觸?不但時間黏度較強,且能提出的相關訊

息與可能發展意義也較多(時間厚度)?

(11)

說明其意係指「個人與社會情境關連之程度以及其與過去、現在、未來間之意

義」,或是「個人如何看待過去、現在、未來之時間次序以及此次序對其之關連」

(頁 188)。老人面對新聞訊息,其感知之時間黏度與厚度是否因與過去經驗較

多而有較多情緒反應?

Knipscheeer 曾以 George Herbert Mead 早期之作舉例說明。如「中年危機」

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起因可能來自每個人對「現在」的主觀感知不同,以致其

對行為之影響也異。Mead 認為:「時間理論之意義,即在將過去及未來之選擇與

現在結合。眾多「現在」彼此溜進(presents [are] sliding into each other),也與各

自獨立之過去結合,每個過去再與其更過去接合並重建自有觀點。因此,現在是

一些正在浮現的事件」(Knipscheer, 2004: 188;此段係其引自另篇論文之濃縮,

見Eames, 1973)。

Knipscheer(2004: 188-189)也認為,「由於『現在』【總是不斷】正在浮現,

每個事件都有其獨特性」,且「這些『現在』正是建構過去與未來的起點」,而每

個「過去的現在」其內涵應與『現在的現在』相互協調」(in harmony with;雙

引號出自本研究;此處所談似與前述「此時此地」、「彼時彼地」概念接近)。 換言之,在不斷浮現中的「現在」裡,「過去」必須重建而「未來」需要預 期,這就是所謂的「時間社會性」(temporal sociality),可定義為「個人與社會 經驗在過去及未來諸選項中的意義」。至於個人現在經驗的實際社會情境意涵則 是「結構社會性」(structural sociality),乃因其為個人浮現的「現在」在實際社 會情境中的深化(embeddedness)。 總之,由前述「此時此刻」、「彼時彼刻」、「他時他刻」概念延伸,我們或可 發展出一些與時間相關的社會性意涵,從而討論新聞敘事之「時間黏度」與「時

(12)

間厚度」:新聞記者(敘事者)是否面對不同事件時受到自我「時間黏度」與「時 間厚度」影響而發展不同撰寫策略?同理,老人閱聽眾是否也能因其面對事件的 「時間黏度」與「時間厚度」不同,從而與新聞敘事文本產生不同情感互動?黏 度愈黏、厚度愈厚,則投入情感愈多,反之亦然。而老人在述說與新聞有關之故 事時,是否能與其人生經歷扣合,展現其說故事本領? 針對「時間黏度」與「時間厚度」概念我們目前仍有許多疑慮,尤其尚未能 清晰分辨兩者異同所在,猶待未來進一步討論。

四、老人敘事(或稱「敘事老人學」,見Kenyon & Randall, 2001)

-- 我們的記憶與思考不斷將「事件」轉換為「插曲」(episodes),也將「情況」(circumstances) 轉換為「流程」(sequences),「情形」(situations)為「情節」(plots),我們的生命才 能因而以故事呈現,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流動,並產生情緒、行動、決策,成為我們的 價值觀與關係,並再次轉換成為經驗(Randall & Kenyon, 2001: 41)。

-- 一位老人過世,就像是一座圖書館完全被燒毀(Randall & Kenyon, 2001: 58)。

由上節所述,應能看出我們過去兩年曾對「老人敘事」多所討論,但是何謂

「老人敘事」?根據稍早所撰(臧國仁、蔡琰,2005b),有關「老人敘事」(或

稱「人生故事」lifestories)乃老人學領域近來發展之較新研究途徑,其旨深受「向

敘事轉向」(the narrative turn; Randall & McKim, 2004)影響,乃在延續早期研究

者之「故事即人生,人生即故事」主張,而其本體論則在觀察說故事者(即老人

敘事者)自身與故事間的「關係」,藉此體驗自我揭示之自傳故事(autobiography)

對說故事者的生命意義,亦可謂受到「向自傳式【方法】轉向」(Lapadat, 2002:115)

啟示甚多。

(13)

在生活」,只有透過敘事方式娓娓道出每個人的生命故事,才是社會科學研究者

的責任(而非以客觀方式觀察其他人的生活;見Kenyon, 2002)。此類敘事研究

的目的,就在聆聽受訪者如何說故事並視故事為基本研究資料,再續以其他量化

或質化方法整理(且對其他方法一視同仁,可依研究目的決定如何採用;參見

Reker, 1995; Kenyon, et al., 1999 之說明)。換言之,「人生故事」方法的重點在於

研究者與老人間的對談,從其所述探尋人生經驗,由此進一步重建與老人有關的

社會、心理理論內涵。

Randall & McKim (2004: 245)尤其強調研究者與老人如何「共同合作」

(co-authorship)以寫下其「內在心靈面對外在真實的經驗,或是對外在存在故 事的內在經驗故事」。他們並引述俄國文學研究者 Bakhtin 的「對談自身」 (dialogical self)概念,認為人生文本與文學間有相同面向,乃集作者、敘事者、 讀者於一身(p. 246),並同時擁有四種身分:「自身即作者或合作者」(自身與家 庭成員的共寫故事)、「自身即人物或被敘事者」、「自身即敘事者」、「自身即讀者」 (自我閱讀 self-reading,邊敘述邊反思自我)。研究者應與老人合作,瞭解如何 經由選擇、連貫、組合某些片段記憶從而建構對其生命有獨特意義之人生故事。 為了瞭解「老人敘事」的要領,本研究群曾於二00五年春假前後進行非正 式之田野調查,由助理每人自選一至兩位七十歲以上老人並向其索取任何「金玉

良言」(lasting words)。此處我們係仿 Kastenbaum(1997)所撰,要求研究群成

員向老人們討教任何「對其此生最為重要的一句傳世之言」,請其說明提供良言

佳句者何人(長輩?老師?朋友)?講述時間與時機、場合為何?與其人生之關

連性為何(為何可傳世)?有無時空限制(即無法繼續有效之因)?

(14)

並被接收者視為是對其生命有重大意義者」,通常來自父母、老師、祖父母等親

人,童年末期及青少年時期則是最常接觸的時間,多以一般道德原則(moral

principles)及告誡(admonitions)形式出現,但有些損及尊嚴的口語(derogatory

remarks,如某人之父親要求他僅得與同種族的人來往)也常與老人相伴多年。

我 們 同 時 改 良 Birren & Birren (1996) 提 議 之 「 引 導 式 自 傳 」( guided

autobiography)敘事方法,由受訪老人自行根據其生命史組織主題(p. 283),以

自由發揮方式促使其回憶並講述出來。根據Birren & Birren(1996),此法之優

點在於能提供獨特角度觀察個人內心世界,如【宗教】信仰、服務(altruism)、

個人成長史、人際關係等。講述者常因在回憶過程中受到鼓勵而得以回味人生特

殊事件,表現「真的自我」(real self;可定義為個人詮釋之自我)、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想要達成之完美自我)、社會形象(social-image self;個人想像的其他

人心目中的自我)。

從訪談資料中,我們發現「時間」與「情感」(affect)的確是人生故事的兩

個主軸(參見Schroots & Birren, 2002 之說明)。例如,所有故事皆由時間串連(從

過去到現在到未來),有其「前後動態性」(forward-backward dynamic,指「現在

只有當我們從『保留的過去』及『凝視的未來』中重新框塑並出發才有其可能性」;

見Randall & Kenyon, 2001: 55)。

一般而言,這些人生故事皆係透過一則則小故事建構而成老人之「生活歲

月」,也常與故事所發生的大時代場景結合而成「個人歷史」,其間充滿了說故事

者的回憶與情感發抒,包括苦、痛、喜、樂,以及與苦痛喜樂緊緊扣連的自豪與

遺憾。

(15)

Mader, 1999),雖然重複講述的細節未必一致。對敘事研究者而言,「重複述說」 並非錯誤或累贅,反而彰顯了敘事與再現之間的密切結合,亦即「敘事並無完 結」,總是從某個特殊角度不斷提出新的內涵與素材:「我們【人生】不只是『一 則』故事,而是許多故事,彼此可能平行而難以綜合成為一個大型故事,也因此 使得今日的我要如何將過去的我寫成有創意的故事,就是人生難題了」(見 Kenyon, 1996: 26)。Manheimer 也曾觀察到,「當人們在老年經歷了殘廢、衰弱、 倚賴、絕望,常會提供戲劇性的故事再述,轉而講述能力、力量、可能性、自主 性、智慧等」(引自Kenyon, et al., 1999: 51)。 舉例來說,某位研究群成員的父親談及「金玉良言」時,立即憶起高中時期 半工半讀的艱苦日子:「每天的生活像是部隊,每天送貨、盤點、進貨,總是工 作到凌晨,隔天又被早起的姑婆轟下床工作」(見訪談記錄,2004: 1)。問他當時 是否辛苦,老人回答「當然會」,並也一本正經地說,「是為了將來的家庭著想」 (注意此處底線所示的「前後動態」時間次序)。什麼苦?老人回說,當年台灣 剛光復,社會蕭條,家裡根本沒錢讓他唸書;美其名來台北唸書,其實是來跟姑 姑學做生意。 據進行訪談的年輕助理說,「他【老人】總是說,當他的同學還在混時,他 已經知道該作什麼了。雖然【我】(指訪問同學)有點狐疑,但他表示在17 歲左 右人生的價值是建立在家庭的基礎上。他認為一個男人假使不能維持家計,人生 就沒有意義了(他常提醒我這點)」。顯然上段所述之重複述說與自豪常是老人講 述故事喜於談及的內涵,而與其人生相關的小故事也總是離不開大時代的牽連 (注意底線所示之時間詞彙)。 第二,由於發問者(助理)在訪問過程中特別強調「金玉良言」,老人們所

(16)

講述之故事充滿了與人生有關之「基本譬喻」(root metaphors; 見 Sarbin, 1986),

如與個人價值有關的「責任感」、「寬厚待人」(多人提及)、「惜福」、「腳踏實地」、

「堅持、毅力、勇氣」、「專一」等,或是與家庭價值相關的「孝順」。這些基本

譬喻基本上都是說故事者個人經歷(驗)之結晶,是其「從自己內心所綻放的解

釋」(Randall & Kenyon, 2001: 36-37),反映了其生命美學(高宣揚,2004)與

日常智慧(Kenyon, 2002)。 第三,與 Kastenbaum(1997)之討論有所不同之處,則在於我們發現受訪 老人的「金玉良言」或「傳世之言」受到家族影響甚多,而非僅是父母親或祖父 母等直系親屬。舉凡日常接觸的家庭成員如姑父、伯父、兄嫂、四叔、嬸婆、叔 公,甚至是爺爺的偏室,都曾是向老人傳遞口訊而影響其一生之來源。這點恐因 老人成長時社會尚有傳統大家庭齊居之習俗,彼此來往頻繁,舉止行為易於形成 典範而為學習對象。

由此次田野調查可知,「說故事」應屬生活基本內涵(a fundamental aspect of

life)而無疑義,每個人多少都能向他人述說一些與其生命經驗有關之人生故事 (尤其是當年輕人聲明是向老人「討教」一些傳世之言時)。此點呼應了Kenyon & Randall(2001)「人生而能講【自己的】故事」的說法,包括故事所發生的大 時代情境故事(larger stories;或稱「敘事環境」),兩者(自己的故事與大時 代故事)蘊含「合著」(co-author)關係,形成「歷史即社區」的意義(Jarvinen, 2004: 47 之概念,意指「過去事件對現在產生可接受性的關聯」)。 再者,老人生活故事之內容因皆屬個人經歷而如Kenyon (1996)所稱充滿了 難以查證之「真實性」(authenticity),但又因其皆係說故事者精心取材自其人 生經驗之片段,故也難視其為隨意編織,反得強調其組合自說故事者之人生各種

(17)

真實性與可能性(facticity and possibility),乃係故事外在情境與講述者內在的 「我」的感覺(情感)綜合建構的結果,其間常充滿了矛盾情節、混亂場景、前 後脈絡不盡相符的人際關係、家族互動、甚至個人價值。 聽者既無法求證也無須求證,故事的意義因而在於其如何透過時間建構 (emplotment)而成完整情節。或如 Ricoeur 所稱,「歷史因而必須從無形式中 產生形式,或從不協調出現協調」(引自Jarvinen, M. (2004: 48)。

Kenyon & Randall (2001)曾謂,隨著講述者年齡增高,其故事所涉及的時間

與人物經常變動,而對同一事件的可能影響更多所更迭。講述者尤常發出「當時 如果…則現在就應…」之感嘆(Schoots, 1999 稱此為人生之分歧或分叉模式), 但其間之「現在」時間則常因講述者之年齡增長而改變,因而可稱之為「可隨時 重組結構之過去」。兩位作者認為,生命故事內涵總是相互矛盾、似是而非 (paradoxicality),一方面顯現講故事者之獨特性(idiosyncrasies),另方面這 些獨特內涵卻永遠無法查證,兩者之間實充滿曖昧不明。 更何況在此次調查中受邀提供金玉良言的老人與研究助理間常有親近關係 (如父女、祖孫等),故事內涵或也涉及了聽故事者的自尊、面子,以致助理轉 述故事時常又增添了些自己的詮釋、認知、情感(有些故事他們可能也是第一次 聽及),無從追究可信度,僅能凸顯人生故事對當事人(說故事者)及聽眾(助 理)之共同意義(Wallace, 1994),其所涉及的方法論當與其他社會科學研究途 徑殊有不同。

此點在Cohler & Cole (1996)之研究中早有說明,兩位作者認為這是「人文科

學導向」(human science approach)研究的特質,即研究者(analyst)與被訪問

(18)

點就在於對「過去在現在的位置」的重視,尤其如何由說者與聽者共同付諸此一

生命位置(co-constructed account of the analysand’s life; p. 64)。因此,此一較新

研究傳統特別關注訪問者與說話者的關係(relationship)如何對故事之述說有所

幫助(p. 67),而這個「對話」的研究角度(jointness or dialogic perspective)尤

為在意「參與者如何共同建構【相關】說明(account)」(p. 67)。

五、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的關連:以連戰訪大陸為例

在瞭解前節所述之敘事、時間、老人後,研究群稍後又將討論重點轉回新聞

報導與時間敘事的關連。此時恰逢國民黨主席連戰受邀訪問中國大陸,研究群因

而透過文本分析探詢新聞敘事扮演了何種時間串連建構功能。此處我們仍然採用

Schroots & Birren(2002)之「時間」、「情感」兩軸建議,並延續上節所述先行

提出相關前設(參閱臧國仁,1999;蔡琰、臧國仁,1999):

一、 新聞乃敘事(Bird & Dardenne, 1997: 333-350),也是新聞報導者針對

真實世界所進行的多層次、多面向再現過程; 二、 「敘事」指「有時間表徵的結構」,「新聞敘事」因而就是針對真實世 界裡的事件或現象所產生的時間表徵結構; 三、 新聞敘事包含了「情感」(affect)與「時間」(temporality)面向,其 報導目的除提供資訊外尚有激起閱聽眾之情感從而產生「審美感覺」 (如知覺、幻覺、投入、涉入等)等作用(無論正負或樂、悲觀;見 臧國仁、蔡琰,2001;蔡琰、臧國仁,2003a); 四、 新聞敘事之面向視媒介類型而有不同時間與情感強度(如突發事件之 新聞報導較為關注事件發生之時空描述而非長遠影響,而電視新聞呈

(19)

現類似「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災難事件時遠較報紙文字更能展現令人 感到「畏懼」、「動容」、「激情」的視覺畫面;見臧國仁、蔡琰,2001; 蔡琰、臧國仁,2003); 五、 不同媒體組織之新聞工作者所採取之情感與時間敘事策略不同,而不 同讀者閱讀新聞敘事時之情感與時間感亦有不同; 六、 新聞敘事之修辭作用反映報導者之敘事能力(或稱「敘事智能」narrative

intelligence,見 Randall & Kenyon, 2001: 41)及其情感表現意圖。

基於上述前設,我們試以兩家平面新聞媒體(《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之

頭條新聞(2005 年四月廿七日)為例,續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間的關連(參

見【附件一】之新聞原文及【附件二】之時間詞彙比較)。

由其內容觀之,我們發現兩則新聞的確都是記者(敘事者)所講述之連戰訪

問大陸記錄(Bird & Dardenne, 1997 稱此為新聞報導的「記事」chronicle 功能),

不僅包含「眼見為信」的事實(如連戰抵達南京訪問之時間),卻也摻雜了諸多 由記者非事實之臆測(即前述之「可能」possibilities),如【附件一】中國時報 第一段所稱「連戰在演說中以『感性的口吻』說」之情感臆測,或是聯合報新聞 最末一段「『有備而來』的連戰說」。 換言之,兩則新聞報導中除了清晰可見的時間結構外(即兩則新聞均大量使 用時間詞彙藉以凸顯此一事件之歷史性;見該文附加底線之文字),卻也充斥了 諸多情感面向的語彙(見【附件二】)。

(20)

新聞標題之敘事功能更清晰易見,兩報都以短短十數字彰顯了「時間」與「情 感」之特殊意涵,如《中國時報》之頭標為「暌違60 年,連戰抵南京」,而《聯 合報》則以「連戰抵南京,為兩岸找出路」凸顯此次訪問之重要性與影響性。 由此觀之,這兩則新聞不但講述與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有關之故事,也涉及了 前節所提及之大時代故事,反映敘事文本與相關社會、文化層面之關連。但是, 正如前節所述之老人敘事內容可能包含「似是而非」之個人故事情節,新聞敘事 同樣含括一些讀者無從查證也怯於查證的事實(如記者所稱之連戰「有備而來」 或以「感性」口吻演說),只得相信或附會說故事者所言而無其他選擇。 由此或可延伸指出,任何新聞報導均是「敘事者(記者或編輯)以其所處時 間(自我時間位置)以及其與他人(讀者)之情感關係所建立之敘事文本」。以 連戰訪問中國大陸為例(見【圖三】),此則報導應就是媒體記者以其在連戰抵 達南京這個「自我時間位置」考量其(記者)所撰述之新聞可能與他人(讀者) 產生何種情感關係所書寫之敘事文本。 --- 圖 3 約在此處 --- 【圖三】顯示,敘事者(記者)報導文本所揭露之「自我時間位置」其實僅 是相關新聞報導所處眾多時空關係之一(時空2,四月廿六日當晚撰稿時間), 其報導對象所處時間(連戰抵達南京時間,四月廿六日下午四時四十分)方是原 始時空(時空1),而報導在媒體刊載或播出時間(時空 3,亦即讀者閱讀時間) 則已與連戰抵達南京時間有異,其時(四月廿七日)持續發生許多連戰次日行程 所涉及的其他消息素材(時空4)。

(21)

換言之,時間在新聞報導中乃屬極難掌握之敘事元素,乃因其不斷流逝難以 停止(如臧國仁、蔡琰,2005 所稱之時間 A 理論),但另方面敘事之功能又在 不斷建構「新的」文本時間以便讀者得以領略(如臧國仁、蔡琰,2005 所稱之 時間B 理論)。此種曲折複雜的時間結構與節奏,就是敘事(尤其是新聞敘事) 者積極透過書寫文字所欲掌握並鋪陳之文本內容。 而在情感面向(見【圖三】之縱軸),敘事者同樣面對極為複雜之寫作環境。 如本節稍早所述,任何敘事者皆意圖透過其所講述之故事引起聽眾「動容」並有 所回應,有時屬正面情感回應(如讚賞或同意其報導內容),另時則可能引發負 面情感(如憤怒、厭惡、責罵等)。此正、負面情感面向或也可以「預期情感」 及「立即情感」說明,亦即敘事聽眾常因文本內容涵蓋之特殊文字而受激發以致 引起對人生之立即感嘆,或隱忍不發且無情緒波動(預期情感)。而新聞敘事既 與其他敘事功能相近,則任何報導或可使接收者立即涕泗縱橫,或則愁容滿面。 同理,連戰訪問中國大陸之新聞報導或也在情感面向對讀者有所影響:有人 感嘆「韶華易逝」繼而欣慰於兩岸關係六十年來終能漸露曙光,另些人可能罵聲 不斷,譴責連戰此行正好落入中共圈套。無論何種反應,閱讀新聞報導常引起情 緒起伏,或則對社會「失望」、對人群「害怕」、對生存「沮喪」,或則喚起記憶 深處從而體驗個人生命與大時代間無可分割性(蔡琰、臧國仁,2005)。 當然此處我們僅摘錄了兩家報紙的新聞報導,其他媒體針對同一事件所形成 的敘事內容可能提供完全不同之時間鋪陳或情感筆觸。但不同敘事者藉由不同觀 察而選擇不同時間變項(五千年歷史、中華民國歷史、台灣國歷史或是個人的採 訪歷史)因而產生不同情感意義,本屬常態(或正是敘事的基本美學功能)。但 是新聞敘事畢竟不同於一般虛構文本,由記者所編織成的報導敘事終須受到閱聽

(22)

眾質疑其「公正性」與「正確性」,如何在此兩者(敘事之真實性與時間性)間 取得協調,未來猶須深入分析討論。 總之,由上述「連戰訪問中國大陸」兩則報導觀之,新聞敘事者似常以「歷 史時間喚起記憶,從記憶中帶出情感」,藉此揭示時間與情感在新聞報導中的緊 密關連。「時間」與「情感」或可視為是新聞敘事中的X 與 Y 軸:X 軸代表時間 從過去到未來之走向,Y 軸則是情感從正向到負向的表達(專指敘事者而非新聞 人物的情感表達)。對新聞敘事者而言,時間就是情感的載具,而情感則是時間 的展現。 若續將前節討論之「生命故事」與「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比較(見【表1】; 由研究群提供),兩者之本體論、目的論、方法論應皆有差異。一般而言,「生命 故事」乃研究者與受訪老人互動後所共同產生之敘事文本,但「連戰訪問中國大 陸」之新聞敘事則為記者以旁觀者身份「揣測」訪問對象之心境所撰寫的文本內 容;前者屬於小範圍時間描述(介於訪問者及受訪者),後者(新聞報導)則採 大歷史之書寫方式「從個人人生故事類比整體民族情感,【幾可謂是】百年遭遇 組成人生,千年歷史貫穿民族」(研究群成員曾令儀之言,見訪談記錄,2004:1)。 --- 表1 約在此處 --- 除敘事本體論不同外,「人生故事」與「連戰訪問中國大陸」之目的論亦大 異其趣,前者屬於個人生命歷程之回顧,而新聞報導則屬公共事務,乃新聞媒體 將攸關大眾生活之國事以說故事方式娓娓道來,期望引起共鳴。在方法論上,新 聞敘事著重消息來源講其故事而由新聞工作者「只問不答」,忠實記錄;「人生故

(23)

事」則強調研究者與受訪者多層面之互動,真實記錄並非重點(詮釋與延伸也是

訪問必要內涵)。

六、結論

--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故事就這麼說著:「你們可能以為當我回顧過去時一定充滿了沉靜自滿, 一旦細心觀察卻會發現事情總非這麼光明。其實,【當年】我沒能確定任何想法,我甚至不 知是否走在正確之路」(Cohler & Cole, 1996: 75)。

-- …八十八歲一定是個太老的年紀了,那是納布可夫所說的安樂椅年紀,被死亡所包覆所保衛的 怡然年紀,如果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大概就像八十幾歲的布紐爾在他自傳末章〈白鳥之歌〉 說的,他只盼望每隔一段時間,能允許他從大眠中醒來,讀讀當天報紙,知道世界依然運行 如常,人類還存在,這樣就夠了(唐諾,2004E7)。 自二零零三年向國科會提案並蒙通過以來的近兩年時間裡,除了最初半年因 共同主持人身體微恙住院而無法正常召集會議外,「老人傳播研究群」每週聚會 幾無例外,即連寒暑假期間也都視情況持續見面討論與新聞時間、老人、情感有 關之文獻,知識成長難以計數。 最令人感到振奮之處,則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際遇,往往讀書讀到某些 地方,從註釋裡或從引用文獻中發現另有更為有趣的時間觀點,因而匆匆前往圖 書館取書,迫不及待地瞭解作者對時間的不同說法。 即以近期閱讀本世紀初法國哲學家伯格森之時間觀念為例,當初是在收到國 科會新年度專題計畫評審意見回函中找到了兩個由評審好意主動提供的新文

獻,均由法國社會學家Nobert Elias 所著(1992, 1985),而從Elias 著作中又注意

到Henri Bergson 這位鼎鼎大名之哲學家對時間之與眾不同說法。

簡單來說,Bergson 認為,過去哲學家習以套用空間概念而將時間分隔處理

(如兩點鐘、三點鐘),反易誤解時間之綿延特性(duree, duration);正本清源還

(24)

明(引自韋漢傑,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傳統或理性主義的形上學用理智方法來捕捉動態的宇宙,就好像電 影攝制者利用攝影機拍攝一個動態過程。他利用攝影機的拍攝速度將一 張張一系列的瞬時畫面拍攝下來,然後把這些拍攝下來的底片放進放映 機內,利用放映機的放映速度將原先動態的過程真實地重現出來。但事 實上,這只是「近似」而已 -- 電影其實是由一系列靜止分離的畫面重 組而成,因此它本質上仍是靜態的。無論給我們的視覺如何連貫的印 象,仍只是近似甚至是視覺上的錯覺,而不是(變動的)實在本身。因此 傳統形上學利用理智的方法,並不能獲得宇宙的真相。 Bergson 認為,人的理智能力過於空間導向,無法透徹人生的複雜及連續性, 唯有以直覺方式感應人生並將自己融入觀察客體來回思索,方能體驗生命之無限 與綿延特性。 由此,我們如「大旱之望雲霓」,樂於見到近兩年來針對時間所發想的一些 討論並非「無的放失」。以直覺(美學)觀點討論時間,確也曾是過去五年以來 (自早期有關「新聞美學」之國科會專題研究提案算起)本研究群不斷自我挑戰 之概念,而Bergson 早於本世紀初期即已提出,豈不令人大喜?

此外,Nussbaum, Pecchioni, Baringer, & Kundart (2002)曾經討論傳播領域的

生命歷程研究(lifespan communication),認為研究者在比較不同年齡族群時應

當注意其間差異,包括「認知【能力】」、「語言發展【能力】」、「傳播能力」、「人

際關係【能力】」,尤其這些能力是否隨著年齡成長而衰退。作者們認為皮亞傑的

(25)

真實世界中實不可得,乃因生命歷程的變化本就多元。與其抱持負向觀點面對老

化問題,不如務實地瞭解哪些能力較易衰退,或是一旦能力衰退如何學習新的知

識以改善生命意義。

Nausbaum et al.(2002)的說法與其他老人學者之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如

Coupland & Coupland(1990)早已指出,年齡不應是良好溝通的障礙,邁入老年

原係自然變化過程。尤其老年行為並非「愈來愈弱」或是從「社會全面撤退」(social disengagement),而是以類似「倒 U 字形」模式「回到」一個與早年(年幼時期) 相似的層次與型態,如身軀逐漸縮小、語言及語調均類同兒童用語法、行為也回 到兒童時期的「以自我為中心」(egocentrism)。 何況老人們各自擁有獨立人格,形成一個社會生活與心理樣式的光譜,顯示 我們不應僅以「老人全部都是同樣」之集體意識加以對待(引自蔡琰、臧國仁, 2003b;見【圖四】)。除了一般可觀察之外在傳播行為外,人生尚有眾多難以測 量之關鍵美感能力,如熱情、鑑賞、合宜、忠誠等不但不會隨著年齡減退,其「本 領」或還可能與日俱增直至老年。 --- 圖 4 約在此處 --- 總之,以上摘錄了一些與老人時間論述有關之觀點,過去均曾提供研究群深 富意義之探索參考。未來我們將持續浸淫在這個領域,期待透過時間詞彙的使用 分析,瞭解新聞報導所「再現」的老人生活有何時間意義。

(26)

老人傳播 虛構作品 情感研究 非虛構作品(新聞) *敘事研究 虛構作品 時間研究 非虛構作品(新聞) 圖一:本研究之基本架構圖 *虛線為蔡琰教授主持之另項研究主題

(27)

時間厚度(可延伸之相關事項) 較多相關延伸 事件 時間黏度 較少認知 較多認知 (對事件之感知) 較少相關延伸 圖二:「時間黏度」與「時間厚度」的初步想法

(28)

︵ 正 時 預 向 時空 1 空 期 情 4 情 感 對象 1 對象 2 感 ︶ 講述對象 其他新聞 (如胡錦濤) 素材 時 時 空 敘事者1 空 3 (如連戰) 2 情 感 講述文本 記者1 敘事者2 (如記者) 記者2 新聞文本 記者3 ︵ 立 敘事對象 讀者1 即 負 (讀者或聽眾) 情 向 讀者2 感 情 ︶ 感 時 間 過去 現在 未來 圖三:新聞敘事之時間與情感功能

(29)

人際能力(交友) 溝通能力(談判) 語言能力(論述、寫作) 認知能力(記憶) 少 老 圖四:U 字型之傳播生命歷程

(30)

表一 新聞敘事與生命故事之敘事內涵比較* 新聞報導 生命故事 概略定義 記者採訪/報導新聞人物新近作 為 研究者訪談/書寫任何個(老)人過去 作為 敘述者(觀 看主體) 記者(或編輯) 研究者與受訪者共同參與敘述(研究者 觀看受訪者的過去,受訪者本身也在觀 看自己的過去) 敘述對象 (觀看客 體) 新聞人物所為 過去的受訪者所為(即故事,敘述對象 並非現實當下的受訪者,因此較無主客 體的權力關係) 敘事觀點 主控權在 記者(或報社立場) 受訪者(研究者扮演傾聽和紀錄者) 敘事時間 較為集中在新聞事件時間上(一 個時間點) 可以集中也可能分散在某些區塊(若干 時間區段) 文本(故 事)情境 文本情境即新聞事件的情境,記 者現場採訪,實體涉入情境。 文本情境存在於受訪者的記憶中,研究 員無法實體進入(因此仰賴精神/想像 的涉入)。 敘述情境 記者寫稿;新聞影帶剪輯;主播 報導等(新聞人物完全變成客 體) 研究員與受訪者問與答、說與聽互動 互動層次 較少層次互動:記者訪問新聞人 物,且不是所有新聞報導都需要 訪問(互動是選擇性的需要) 多重層次互動:研究員與受訪者互動、 受訪者的現在與過去兩個時空互動、穿 插 (互動是必要的不可缺的) 文本價值 在乎可驗證或測量的事實 在乎真實(包括受訪者主觀認定的心理 真實,不必需工具實證) 敘事形式 形式規格清楚確定 倒金字塔寫作,事件主次分明 形式沒有必須遵循的規格,每個人都可 以發展各自的敘述方式。記憶所及可能 時空跳躍、事件主次變化性大,隨訪談 情境而演變 *此表係研究助理王暉提供

(31)

參考文獻

王建元(1991)。〈現象學的時間觀念與中國山水詩〉。鄭樹森主編,《現象學與文 學批評》。台北:東大(再版)。

王夢鷗等譯(1992)。《文學論》[R. Wellek (1948). Theory of literature. NY: Harcourt, Brace & World.]。台北:志文(再版)。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存在與時間》[M.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n.p.]。台 北:桂冠。

李百涵、韓力譯(1997)。《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Ernst Poppel (1985). Grenzen des Bewusstseins: uber Wirklichkeit u. Welterfahrung. Stuttga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台北:淑馨出版社。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原書LeDuc, J. [1999]. 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 Conceptions, problematiques, ecritur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唐諾(2004 年 12 月 6 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聯合報聯合副刊,頁E7)。

胡守仁譯(2003)。《連結》。台北:天下遠見(原書 Buchanan, M. [2002]. Nexus :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 NY: W.W. Norton)。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

黃應貴(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訪談記錄(2004)。「國科會一般型研究計畫(兩年計畫)「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II) –

以老人新聞為例(1/2)、(2/2)」田野訪問記錄。

童元方譯 (1996)。《愛因斯坦的夢》[A. Lightman. (1993). Einstein‘s Dreams. NY: Pantheon Books.]。台北:爾雅。

韋漢傑。〈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潘梓年譯(1974)。《時間與自由意志》[H. Bergson (1950). Time and free will :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G. Allen & Company]。 台北:先知。

廖素珊、楊恩祖譯(2003)。《辭格 III》[Gerard Genette. (1972). Figures III. Paris: Editions du Seuil.]。台北:時報文化。

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S. Cohan & L. M. Shires.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NY: Routledge. ]。台北板橋:駱駝。

(32)

張偉男譯 (1988)。《現代電影風貌--電影與真實》[R. Armes. (1974). Film and reality: An historical survey. Harmondsworth: Penguin]。台北:志文。

葉維廉(1991)。〈「比較文學叢書」總序〉。鄭樹森主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 台北:東大(再版)。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 三民。 臧國仁、鍾蔚文(1999)。〈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 -- 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 語彙〉。《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一集(十月號),頁137-178。 臧國仁、蔡琰(2005a)。〈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 以老人新聞為例〉。《新聞學 研究》第83 期(四月號),頁 1-38(源自 NSC 92-2412-H-004-015)。 臧國仁、蔡琰(2005b)。〈與老人對談 – 有關『人生故事』的一些方法學觀察〉。 《傳播研究簡訊》第四十二期(五月十五日),頁17-22。 臧國仁、蔡琰(2003)。「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國科會 專題研究計畫提案(計畫編號:NSC 93-2412-H-004-004)。 臧國仁、蔡琰(2001)。〈新聞美學 -- 試論美學對新聞研究與實務的啟示〉。《新 聞學研究》,第六十六期(一月號),頁29-60。 蔡琰、臧國仁(2005)。〈情感與老人傳播 – 老人接收理論模式初探〉。未發表 論文(改寫自國科會專題研究「情感作用於電視劇解讀的方式:從老人觀眾 詮釋故事意義中尋找『好看』的線索」,NSC-92-2412-H-004-018)。 蔡琰、臧國仁(2003a)。〈由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 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新聞學研究》第七十四期(一月號),頁95-120。 蔡琰、臧國仁(2003b)。〈老人觀眾與電視劇: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理學對閱 聽人研究的啟示〉。《中華傳播會刊》,第三期(六月號),頁197-236。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第五十八集(一月號),頁1-28。 詹志禹編著(2002)。《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台北:正中。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Adam, B. (1990). Time and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Auer, P., Couper-Kuhlen, E., & Muller, F. (2000). Language in time: The rhythm and

tempo of spoken interac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

qualities of news. In D. Berkowitz (Ed.). Social meanings of news: A text reader. Thousand Oaks, CA: Sage.

Birren, J. E. & Birren, B. A. (1996). Autobiography: Exploring the self and encouraging development. In In J. E. Birren, G. M. Kenyon, J-E. Ruth, J. J.F. Schroots, & R. Svensson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 (pp. 283-299).

Carr, D. (1986). Time, narrative, and history.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Cohler, B. J. & Cole, T. R. (1996). Studying older lives: Reciprocal acts of telling and listening. In J. E. Birren, G. M. Kenyon, J-E. Ruth, J. J.F. Schroots, & R. Svensson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 (pp. 61-76).

Coupland, N. and Coupland, J. (1990). Language and late life. In H. Giles and W. P. Robinson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Eames, E. R. (1973). Mead’s concept of Time. In W. R. Corti (ed.). The Philosophy of George Herbert Mead. Geneva:Amriswiler Bucherei, Winterthur, pp. 59-81.

Elias, N. (1992). Time: An essay [trans. E. Jephcott]. Oxford, UK: Blackwell.

Elias, N. (1985).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trans. E. Jephcott].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Fox, S. A. (1999). Communication in families with an aging par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M. E. Roloff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 22. Thousand Oaks, CA: Sage.

Gale, R. (Ed.). (1978). The philosophy of time: A collection of essays. NY: Harvester Press.

Gell, A. (1996). The Anthropology of Time. Oxford: Berg.

Hassard, J. (Ed.) (1990). The sociology of time. NY: St. Martin’s.

Harwood, J. (2000). Communication media use in the grandparent-grandchildren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 (4): 56-78.

Jarvinen, M. (2004). Life historie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sent. Narrative

Inquiry, 14(1), 45-68.

Kastenbaum, R. (1997). Lasting words as a channel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geing and Society, 17, 21-39.

Kenyon, G. M. (2002). Guided autobiography: In search of ordinary wisdom. In G. D. Rowles and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34)

Kenyon, G. M. (1996). The meaning/value of personal storytelling. In J. E. Birren, et al.,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 (pp. 21-38).

Kenyon, G. M. & Randall, W. L. (2001). Narrative gerontology: An overview. In G. M. Kenyon, P. clark, B. de Vries (Eds.). Narrative geront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Springer (pp. 2-18).

Kenyon, Gary M., Ruth, Jan-Eric, Mader, W. (1999).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gerontology. In V. L. Bengtson & K. W. 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NY: Springer.

Knipscheer, K. (2004). Biographical and strategic issues in research about ageing. In B. Oberg, et al. (eds). Changing Worlds and the Ageing Subject: Dimensions in

the Study of Ageing and Later Life. Hants, England: Ashgate.

Lapadat, J.C. (2004).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of early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Narrative Inquiry 14(1), 113-140.

Mead, G. H. (1932/1959). 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Ed. by A. E. Murphy). La Salle, IL: The Open Court.

Mumby, D. K. (1988).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 Discourse,

Ideology, and Domination. Norwood, NJ: Ablex.

Nowotny, H. (1994). Time: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Polity.

Nussbaum, J.F. Pecchioni, LL, Baringer, D.K., & Kundart, A.L. (2002). Lifespa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 23 (pp. 366-389).

Randall, W. (2001). Storied words: Acquiring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on aging, identity and everyday life. In G. Kenyon, P. Clark, B. de Vries (Eds.). Narrative

geront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Springer.

Randall, W. L. & Kenyon, G. M. (2001). Ordinary wisdom: biographical aging and

the journey of life. Wesport, CN: Praeger

Randall, W. L., & McKim, A. E. (2004). Toward a poetics of aging: The link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Narrative Inquiry 14 (2), 235-260.

Ravdal, H. (2002). Introduction to Part II: Telling Stories. In G. D. Rowles,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NY: Springer.

Reker, G. (1995).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In M. Kimble, S. McFadden, J. Ellor, & J. Seeber (Eds.). Aging,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A handbook (pp. 566-588).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35)

Westport, CT: Praeger.

Scannell, P. (1995). Media-language-world. 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Schoots, J. J. E. (1996). The fractal structure of lives: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autobiography. In J. E. Birren, et al.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pp. 117-130).

Schroots, J. J. & Birren, J. E. (2002). The study of lives in progress.: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n life stories. In G. D. Rowles and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NY: Springer.

Wallace, J.B. (1994). Life stories. In J. F. Gubrium & A. Sankar (Eds.). Qualitative

(36)

附件一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 2005 年四月廿七日相關新聞內容 甲、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底線文字為時間詞彙,方框文字為情緒詞彙) 暌違 60 年連戰抵南京(中國時報羅如蘭、王銘義、高興宇/南京─台北連線報導) 暌違了六十年之久,國民黨主席連戰廿六日終於在南京踏上中國大陸的土 地。中共中央台辦兼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親自登機歡迎連戰等人的到來,連戰在演 說中以感性的口吻說,他上次離開是五十九年前的事。兩岸不是距離問題,亦 非千山阻隔,而是因為我們有著心酸的歷史。兩岸應該掌握此一契機,向互惠 互助、共榮雙贏的道路邁進。 連戰率領的國民黨訪問團昨天下午四時四十分降落在南京祿口機場。陳雲 林、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和江蘇省各地台商投資企業協會代表數十人接機,場 面簡單隆重。 大陸中央電視台和國內多家電視媒體全程轉播連戰伉儷踏上大陸的歷史鏡 頭,兩人的身後,是連戰的隨扈─中華民國高階警官;四周則是身著便服的中 共高級武警護衛。 連戰在演說中以「向南京市民問安」作為開場白:「非常想念大家,也非常 關心大家」,一語道盡兩黨兩岸相隔六十年的傷感。連戰強調,對國民黨來說, 南京是個有歷史聯結和感情聯結的地方。南京曾是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到此來 向中山先生致意,是國民黨大家共同的心聲。 連戰一行六十人昨天上午從台北出發,經香港轉搭大陸包機飛抵南京。立法 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長馬英九等人都到機場送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在連戰上 機前向他簡單致意,兩人並沒有太多交談只是問候,但意在不言中。

(37)

連戰在機場表示有一部分人對他此行有所誤會,相信以他過去的一貫立場, 未來很快就能化解疑慮。連戰出發時,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帶領群眾在中正機場高 喊「連戰,賣台」的口號;到了南京,中共接待官員沒有公開演說致意,只低 調的拉起「歡迎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布條。 連戰抵達南京後,由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設宴接待洗塵。李源潮對連戰 排除干擾、跨越兩岸五十多年的隔閡分離率團到大陸訪問表示肯定,因為「對政 治家而言,謀求和平需要智慧和勇氣,謀求共識更能體現責任和善意。」連戰則 強調兩岸關係不止與兩岸人民有關,也關係到區域和平與國際社會,希望兩岸早 日實現互惠互利與雙贏。 乙、聯合報(二版頭條) 連戰抵南京 為兩岸找出路【聯合報系採訪團 南京報導,04/27/05】 國民黨主席連戰昨天率團抵達中國大陸南京,受到大陸極高規格接待。連戰 說,五十九年後重新踏上大陸的土地,第一站就是南京,這是歷史的第一步,他 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希望此行,「能為兩岸人民找出路,為歷史盡責任。」 連戰昨天上午十時五十五分,在桃園中正機場搭港龍航空飛機出發,國民黨 隨行幹部約卅餘人,連戰夫人連方瑀、女兒連惠心、兒子連勝文、連勝武,親家 陳清忠等都同行。 訪問團在十二時四十分抵達香港,再轉乘大陸東方航空的包機。下午四時四 十分抵達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等親往?機上接連戰夫婦。

(38)

連戰在停機坪簡短致詞說,台北到南京雖不算遠,但他在間隔約一甲子才重 踏這塊土地,看到接機的朋友,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南京對兩岸人民、 對國民黨,都是歷史聯結的地方。」 連戰說,南京是國父陵寢、也是過去國民政府的所在地,他將以肅穆的心情, 在今天帶著國民黨主要幹部及親友,向孫中山先生致敬。 連戰一到南京,中共派一輛加長型的黑色凱迪拉克接送,前後分別各三輛前 導車、警戒車。據中共相關人士指出,一般外國總統來訪,是前後兩輛前導車、 戒護車;採前後各三輛的,過去僅使用過一次,即數年前古巴總統卡斯楚訪華時。 而幫連戰開車的,是經特訓的武警,連戰的六名隨扈並未與連戰同車。 連戰抵夜宿的金陵飯店,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委副書記兼省長梁保華、 中共中央台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甲等都來歡迎。 李源潮致詞說,加強交流、對話,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連戰此行對兩岸 在經濟、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對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對維護台海的和平 穩定,制止台獨勢力的分裂圖謀,有重要意義。 連戰說,重回南京,他有些高興,也有些感傷,畢竟相隔太久了,希望兩 岸共同推動「交流新世紀」,理性、互相尊重,共謀福利。南京對他個人、對國 民黨,都有歷史情感的聯結,這裡更是中山先生的陵寢,長久以來,中山先生影 響中國人深遠,有「天下為公」、「博愛救國」的精神,在彌留時,更遺言「和 平奮鬥救中國」,令人敬佩。 席間,主客談得很愉快,李源潮向連戰介紹江蘇的經濟發展,有備而來的連 戰說,江蘇確是人才薈萃之地,地理便捷,一向是兩岸經濟重心,未來更要進一

(39)

步互利互補,過去江丙坤副主席曾提出「微笑曲線」,即大陸沿海要和台灣形成

(40)

附件二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四月廿七日有關連戰訪大陸相關新聞之 時間詞彙比較(新聞原文見附件一) 【中國時報段落一】:暌違了六十年之久,國民黨主席連戰廿六日終於在南京踏上中國大 陸的土地。中共中央台辦兼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親自登機歡迎連戰等人的到來,連戰在演說中以 感性的口吻說,他上次離開是五十九年前的事。兩岸不是距離問題,亦非千山阻隔,而是因為 我們有著心酸的歷史。兩岸應該掌握此一契機,向互惠互助、共榮雙贏的道路邁進。 【聯合報段落一】:國民黨主席連戰昨天率團抵達中國大陸南京,受到大陸極高規格接待。 連戰說,五十九年後重新踏上大陸的土地,第一站就是南京,這是歷史的第一步,他有相見恨 晚的感覺,希望此行,「能為兩岸人民找出路,為歷史盡責任」。 --- 【中國時報段落二】:連戰率領的國民黨訪問團昨天下午四時四十分降落在南京祿口機場。 陳雲林、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和江蘇省各地台商投資企業協會代表數十人接機,場面簡單隆 重。 【聯合報段落二】:連戰昨天上午十時五十五分,在桃園中正機場搭港龍航空飛機出發,國 民黨隨行幹部約卅餘人,連戰夫人連方瑀、女兒連惠心、兒子連勝文、連勝武,親家陳清忠等都 同行。 --- 【中國時報段落三】:大陸中央電視台和國內多家電視媒體全程轉播連戰伉儷踏上大陸的歷 史鏡頭,兩人的身後,是連戰的隨扈─中華民國高階警官;四周則是身著便服的中共高級武警護 衛。 【聯合報段落三】:訪問團在十二時四十分抵達香港,再轉乘大陸東方航空的包機。下午四 時四十分抵達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等親往機上接連戰夫婦。 --- 【中國時報段落四】:連戰在演說中以「向南京市民問安」作為開場白:「非常想念大家, 也非常關心大家」,一語道盡兩黨兩岸相隔六十年的傷感。連戰強調,對國民黨來說,南京是 個有歷史聯結和感情聯結的地方。南京曾是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到此來向中山先生致意,是國 民黨大家共同的心聲。 【聯合報段落四】:連戰在停機坪簡短致詞說,台北到南京雖不算遠,但他在間隔約一甲子 才重踏這塊土地,看到接機的朋友,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南京對兩岸人民、對國民黨, 都是歷史聯結的地方。」 ---

(41)

【中國時報段落五】:連戰一行六十人昨天上午從台北出發,經香港轉搭大陸包機飛抵南京。 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長馬英九等人都到機場送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在連戰上機前向他簡 單致意,兩人並沒有太多交談只是問候,但意在不言中。 【聯合報段落五】:連戰說,南京是國父陵寢、也是過去國民政府的所在地,他將以肅穆 的心情,在今天帶著國民黨主要幹部及親友,向孫中山先生致敬。 --- 【中國時報段落六】:連戰在機場表示有一部分人對他此行有所誤會,相信以他過去的一 貫立場,未來很快就能化解疑慮。連戰出發時,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帶領群眾在中正機場高喊「連 戰,賣台」的口號;到了南京,中共接待官員沒有公開演說致意,只低調的拉起「歡迎中國國 民黨大陸訪問團」布條。 【聯合報段落六】:連戰一到南京,中共派一輛加長型的黑色凱迪拉克接送,前後分別各三 輛前導車、警戒車。據中共相關人士指出,一般外國總統來訪,是前後兩輛前導車、戒護車;採 前後各三輛的,過去僅使用過一次,即數年前古巴總統卡斯楚訪華時。而幫連戰開車的,是經特 訓的武警,連戰的六名隨扈並未與連戰同車。 --- 【中國時報段落七】:連戰抵達南京後,由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設宴接待洗塵。李源 潮對連戰排除干擾、跨越兩岸五十多年的隔閡分離率團到大陸訪問表示肯定,因為「對政治家 而言,謀求和平需要智慧和勇氣,謀求共識更能體現責任和善意。」連戰則強調兩岸關係不止 與兩岸人民有關,也關係到區域和平與國際社會,希望兩岸早日實現互惠互利與雙贏。 【聯合報段落七】:連戰抵夜宿的金陵飯店,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委副書記兼省長梁保 華、中共中央台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甲等都來歡迎。 --- (中國時報此則新聞僅七個段落) 【聯合報段落八】:李源潮致詞說,加強交流、對話,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連戰此行對 兩岸在經濟、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對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對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制止 台獨勢力的分裂圖謀,有重要意義。 【聯合報段落九】連戰說,重回南京,他有些高興,也有些感傷,畢竟相隔太久了,希望 兩岸共同推動「交流新世紀」,理性、互相尊重,共謀福利。南京對他個人、對國民黨,都有 歷史情感的聯結,這裡更是中山先生的陵寢,長久以來,中山先生影響中國人深遠,有「天下 為公」、「博愛救國」的精神,在彌留時,更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令人敬佩。 【聯合報段落十】席間,主客談得很愉快,李源潮向連戰介紹江蘇的經濟發展,有備而來 的連戰說,江蘇確是人才薈萃之地,地理便捷,一向是兩岸經濟重心,未來更要進一步互利互補, 過去江丙坤副主席曾提出「微笑曲線」,即大陸沿海要和台灣形成互補、分工,前景無可限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競賽,是結合生物科技與工程概念,以應用與設計為導向 的最新生物科學,為解決人類周遭生活問題。iGEM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其實,過去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 空,應該只重視精神生活,而不重視物質生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報戶口:1 位學生當查戶口的人,有幾位 學生代表戶長站在最前面,其他 學生可以排在戶長的後面,當查 戶口的人去詢問戶長時問: 「你

能夠說出詳略 有別、主次分 明、徐疾有致 的故事。. 能以特定人物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2003 年4月1日(愚人節),就有一名少年因發佈虛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