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知識圖及知識球管理知識-以論語、孟子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用知識圖及知識球管理知識-以論語、孟子為例"

Copied!
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交 通 大 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運用知識圖及知識球管理知識- 以論語、孟子為例 Managing Knowledge by Knowledge Maps and Knowledge Balls – The Case of Confucian Analects and Mencius. 研究生:徐名毅 指導教授:黎漢林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七. 月.

(2) 運用知識圖及知識球管理知識-以論語、孟子為例 Managing Knowledge by Knowledge Maps and Knowledge Balls – The Case of Confucian Analects and Mencius 研究生:徐名毅. Student: Ming-Yi Hsu. 指導教授:黎漢林. Advisor: Dr. Han-Lin Li. 國立交通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uly 2008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 九十七年 七月.

(3) 運用知識圖及知識球管理知識-以論語、孟子為例 研究生:徐名毅. 指導教授:黎漢林.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摘要 論語、孟子、易經等經典書,均對人類文化有相當大的影響,然而現今資訊 社會中,人們對這些經典知識的漸漸陌生。主要是因為過多的資訊造成了資訊超 載、人們對於書籍知識處理與運用上的困難以及文字的隔閡與知識的零散。因此 有必要發展一套方法,來協助人們來彙整、吸收經典書的知識。 因此,本研究旨在將多處知識,有效閱讀、彙整成一新的知識呈現架構。研 究中以論語與孟子兩經典書為例,提出一套能將兩本書知識整合的知識框架,並 建構兩者的章句圖與通覽圖以及設計出一套建構論語孟子知識球的模式。 最後,研究中會彙整論語的文句在網際網路中的被使用次數的計算與文言文 的斷句方式,並以論語章句在 Google 上的檢索次數為例,提出一論語搜尋次數 分布球,說明知識球在知識呈現上的應用。 關鍵字 關鍵字:知識管理、知識呈現、知識圖、知識框架、知識球. i.

(4) Managing Knowledge by Knowledge Maps and Knowledge Balls- The Case of Confucian Analects and Mencius Student: Ming-Yi Hsu. Advisor: Dr. Han-Lin L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Confucian Analects and Mencius are two most popular ancient cinese books. 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so called knowledge maps and knowledge balls, to manage knowledge in these two books. Firstly, the common frame of the both books is formulated. Then we generate the knowledge map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on frame, after that, a 3D knowledge ball is proposed to reflect the knowledge maps on the surface of a sphere. Finally, we display the retrieval frequency of Confucian Analects on the knowledge ball to illustrate a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our knowledge system. Key words: Knowledge presentation, Knowledge map, Knowledge frame, Knowledge ball,.. ii.

(5) 誌謝 總算畢業了,然而,一切才要剛開始而已。. 本論文能夠順利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黎漢林教授。我在這兩年的 時間跟著黎老師學習知識、學習如何作研究,老師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讓我瞭解何 謂學者的風範與作研究應有的態度,如沐春風,學生相當的敬佩並致力於以這樣 的態度為目標來努力。也再次謝謝黎老師在我研究陷入困境的時候,給予相當的 鼓勵和幫助,這些都讓我感激在心。也感謝口試委員余強生教授以及蔡銘箴教授 的指導和建議,讓本論文的疏漏之處能減到最少。 這兩年的日子中,也要感謝朝夕相處的研究室夥伴們。特別是曜輝學長,在 這兩年的研究中經常的關心並不時的給予意見,相當感謝!浩鈞學長在興趣與研 究上的分享也讓我學得非常多的東西,祝學長的教職之路順利。感謝婉瑜學姐在 口試時的大力協助;謝謝兩位學弟妹盈羽和鈞智經常帶來歡樂與輕鬆的氣氛、低 潮時的支持與協助。 另外還得感謝樓下 Net Lab 的同學們:強哥、健全、朝尉、阿吉、小牛、邱 大,經常受我所擾做為調劑身心的休閒場所以及吃飯團友,因為有你們這兩年的 研究生涯相當的豐富有趣;也謝謝健全好友的多次關切與協助,兩年之間的多次 合作十分愉快。 而能夠有機會在交大唸研究所,得感謝思穎在一開始給予的支持,謝謝妳。. 最後要感謝我最愛的家人,特別要感激我的父親與母親,因為有你們,我才 得以在交大唸書,還有生活上的支持、作研究遇上低潮時不間斷的關懷,也謝謝 弟弟與妹妹的關心,非常非常的謝謝你們。. 徐名毅 謹誌于新竹交大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iii.

(6)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與文獻探討................................................................................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2 1.3 知識的定義與分類 ...............................................................................4 1.4 知識的呈現 ..........................................................................................5 1.5 知識球之概念 ......................................................................................7 第二章、 論語與孟子知識框架.........................................................................9 2.1 知識框架之概念...................................................................................9 2.2 論語與孟子知識框架.......................................................................... 10 第三章、 論語與孟子章句圖 .......................................................................... 16 3.1 知識章句圖概念................................................................................. 16 3.2 論語與孟子章句圖實例 ...................................................................... 16 第四章、 論語與孟子通覽圖 .......................................................................... 19 4.1 知識通覽圖 ........................................................................................ 19 4.2 論語與孟子通覽圖實例 ...................................................................... 21 第五章、 論孟知識球架構.............................................................................. 23 5.1 知識球概念 ........................................................................................ 23 5.2 知識球架構方法................................................................................. 24 5.3 論孟知識球建構實例.......................................................................... 29 5.4 知識球之優勢分析 ............................................................................. 39 第六章、 論語搜尋次數研究與呈現 ............................................................... 41 6.1 論語之文言文斷句方法 ...................................................................... 41 6.2 論語搜尋次數擷取與後處理 ............................................................... 43 6.3 論語搜尋次數結果 ............................................................................. 45 6.4 論語次數分布球................................................................................. 47 第七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51 參考文獻 ........................................................................................................ 52 附錄:論語章句搜尋次數 Top250 ................................................................... 53. iv.

(7) 圖目錄 圖 1-1 論文架構與流程圖……………………………….………………………..3 圖 1-2 SECI Model 示意圖……………………………………………………....4 圖 1-3 心智圖實例………………………………………………………………..7 圖 1-4 易儒道知識球.....................................................................................7 圖 1-5 易經球……………………………………………………………………...8 圖 2-1 君子三道………………………………………………………………….12 圖 2-2 論語框架圖……………………………………………………………….13 圖 2-3 孟子四端心…………………………………………………………….…13 圖 2-4 孟子框架圖………………………………………………………….……14 圖 2-5 論語與孟子共同框架…………………………………………………….15 圖 3-1 論語章句圖-君子…………………………………………………………17 圖 3-2 孟子章句圖-大丈夫………………………………………………………18 圖 4-1 核心知識區塊…………………………………………………………….20 圖 4-2 論語通覽圖之轉換結果…………………………………………………..21 圖 4-3 孟子通覽圖之轉換結果…………………………………………………..22 圖 圖 圖 圖. 5-1 5-2 5-3 5-4. 知識球外形………………………………………………………………..24 知識球資料檔……………………………………………………………..28 論語球結構圖……………………………………………………………..30 知識球區塊轉換對照圖…………………………………………………..31. 圖 5-5 論語知識球………………………………………………………………..32 圖 5-6 論語知識球-君子孔子弟子……………………………………………….33 圖 5-7 論語知識球-仁…………………………………………………………….33 圖 5-8 論語知識球-智…………………………………………………………….34 圖 5-9 論語知識球-勇…………………………………………………………….34 圖 5-10 孟子知識球…………………………………………………………...….35 圖 5-11 孟子知識球-大丈夫…………………………………………………...…36 圖 圖 圖 圖. 5-12 5-13 5-14 5-15. 孟子知識球-心………………………………………………………...…36 孟子知識球-義…………………………………………………………...37 孟子知識球-智…………………………………………………………...37 論孟知識球………………………………………………………………38. v.

(8) 圖 6-1 論語章句次數……………………………………………………………..46 圖 6-2 論語次數分布-君子……………………………………………………….47 圖 6-3 論語次數分布-君子……………………………………………………….47 圖 6-4 論語次數分布-仁………………………………………………………….48 圖 6-5 論語次數分布-仁………………………………………………………….48 圖 6-6 論語次數分布球…………………………………………………………..49 圖 7-1 未來研究方向……………………………………………………………..51. vi.

(9) 表目錄 表 1-1 各學者對知識的定義……………………………………………………….4 表 1-2 知識映射圖之型態與定義………………………………………………….5 表 1-3 心智圖原則………………………………………………………………….6 表 5-1 知識模組圖示表…………………………………………………………...25 表 5-2 知識球結構模式……………………………………………………………27 表 5-3 知識球之五快優勢分析(以高中教育為例)……………………………….40 表 6-1 停用字詞表 ………………………………………………………………...43 表 6-2 後處理略過字詞表…………………………………………………………44 表 6-3 論語次數結果………………….…………………………………………...45 表 6-4 論語次數排序結果…………………………………………………………46. vii.

(10) 第一章、 第一章、緒論與文獻探討 緒論與文獻探討.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管理大師 Drucker (1992)曾說:「在新的經濟體系裡,知識並不是和人力、 資本或土地等並列為製造資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義的一項資源。」在諸多知識 中,對人類文化影響深遠的往往是那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經典古籍,諸如中國的 易經、論語、孟子、道德經、孫子兵法,歐洲的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聖經、莎士 比亞的劇本等。 然而在現今資訊社會中,人們反而對這些經典知識逐漸陌生,其原因為: (1)現今過多的資訊造成了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使得經典典籍的重 要性被人們所忽視。 (2)人們對於書籍知識處理與運用上的困難。例如:書太多(舊書多,新書更多) 而讀書時間太少;書讀得越多忘得越快,讀了書中的知識後也不知如何整合與應 用。 (3)文字的隔閡與知識的零散;以中國的四書為例,文言文的繁複難懂已讓一般 人望而卻步。四書的表現法又各不相同,初學者甚難旁徵博引,融會貫通。古人 猶需十年寒窗、專心苦讀才有所通。 因此,甚有必要發展一套方法,來協助人們來彙整、吸收經典書的知識。 關於知識的呈現方法,Martin(2002)認為知識映射圖(Knowledge Map)是很 重要的工具,透過圖形化的方式建立起知識的視覺化結構,除了能使知識與知識 間的關聯呈現更為清楚,並能讓使用者從宏觀的角度對知識進行檢視。此一將知 識圖形化而能讓人們更容易了解知識的概念,也是本研究的核心。 本研究旨在將多處知識,有效閱讀、彙整成一新的知識呈現架構。在知識來 源題材的選擇上,由於中國的典籍中,《論語》和《孟子》中所傳承下來的儒家 智慧,深深影響了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發展,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然 而現今通行的論語原文約有 482 章、一萬五千多字,孟子有 261 章、三萬四千 多字,文言文的隔閡再加上篇章間的概念結構是跳躍式的,一般讀者欲全盤吸收 和有所領悟,以過去的逐章研讀方式將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然而很明顯的,繁 忙的現代人難以找出這樣的時間。 因此,本論文中將提出一「論語與孟子框架」,整合黎漢林(2006)的經典書 管理方法,並運用知識全覽圖方法,先以專家將論語和孟子之全文內容來做知識 分群,並架構出其知識框架。框架由多組知識區塊組成,每區塊之中的篇章內容 1.

(11) 均以知識全覽圖方法整理成「章句圖」和「通覽圖」的形式,並分析出兩者的共 同框架。再由共同框架的概念,進一步將知識通覽圖結構化後呈現於球面上的「知 識球方法」,使讀者能透過知識球來體悟知識間的關係。同時以論語章句的使用 率為例,說明知識球的知識呈現方式。 綜合以上,本研究的目的為: (1)提出一套能將《論語》與《孟子》兩本書知識整合的知識框架。 (2)設計論孟通覽圖與知識球。 (3)以章句使用次數的檢索為例,說明知識球在知識呈現上的應用。. 1.2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本論文之架構與研究流程,以圖 1-1 的架構與流程圖說明之。 本研究的大綱、架構與概念均濃縮於此架構與流程圖之中,其中各圖塊的左 上角數字即為所對應本論文中的各章編號。 (1) 第一章是緒論與文獻探討,說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將兩本書的知識 作一整合,並解釋為何以論語和孟子為例來做知識框架的研究,以及研 究架構的說明。 (2) 第二章中,說明知識框架的概念和建構模式,並提出論語與孟子的知識 框架以及共同框架;而後的論孟通覽圖、章句圖和知識球均以此知識框 架為基礎發展出來。 (3) 第三章將解釋何謂知識章句圖及其建構方式,並提出論語與孟子的章句 圖實例。 (4) 第四章說明知識通覽圖的概念以及架構模式,再舉出論語與孟子之通覽 圖。 (5) 第五章將提出知識球之概念以及其型態和建構方法,並以論語與孟子為 例說明從通覽圖建構出論孟知識球模型之步驟。 (6) 第六章為瞭解論語章句之使用情況,利用 Google 計算搜尋次數並應用 知識球之模式來加以呈現其結果。 (7) 第七章為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說明本論文之研究成果,包含此知識架 構之價值以及針對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 研究限制: 本研究由於重點放在知識框架和知識球的呈現,且為了不使最後的實體模型 圖面過於龐大,故經由專家定義出論語框架和孟子框架後,在論語和孟子篇章表 現在通覽圖與知識球的選擇上,在論語中挑選 180 章、孟子挑選 66 章為代表。 2.

(12) 章句ID. 篇序 號. Google- Google-新 Google-Web 段落式文句 Blog引用 聞引用次 Search次數 次數 數. 篇章 篇章 序號. 1.01.01. 1 101 學而1 學而時習之. 2,146 2,146. 1.01.02. 1 101 學而1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 1 101 學而1 來 1 101 學而1 不亦樂乎 1 101 學而1 人不知而不慍 1 101 學而1 不亦君子乎 1 102 學而2 其為人也孝弟. 1,338 1,338. 00. 4,759 4,759. 11 11. 176,000 176,000. 61,477 61,477. 230 230. 380,000 380,000. 1,336 1,336. 11. 48,100 48,100. 9,427 9,427. 11. 119,000 119,000. 28 28. 00. 2,120 2,120. 1.01.03 1.01.04 1.01.05 1.01.06 1.02.01. 33. 171,000 171,000 58,300 58,300. Y. X Z. 圖 1-1 論文架構與流程圖 3.

(13) 1.3 知識的定義與分類 以下,先對知識本身的定義,本研究節錄林建昇(2001)所整理的各學者對知 識的解釋定義,如下表 學者. 對知識的解釋與定義. Drucker(1993). 知識是將資訊有效地運用於行動中. Bellinger(1997). 了解資訊的規則後便形成知識. Gundry(1998). 知識是人類的行動、決定或計劃的能力,是一組群組或 地圖型式的資訊網路. Nonaka(1995). 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也牽涉到行動與意義. Spek & Spijkervet(1997). 知識會促使人們行動並處理各種資訊. 資訊在與文化脈絡及經驗結合後才能形成知識 Harris(1996) 表 1-1 各學者對知識的定義 資料來源:林建昇(2001). Nonaka & Takeuchi (1995)根據知識的形式將知識分為: ‧內隱知識( ) 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 外顯知識( ) ‧外顯知識 (explicit knowledge) 而 Nonaka & Takeuchi 亦提出 SECI 模式(圖 1-2),來說明內隱與外顯知識 之間是能夠不斷的創造與轉換的。. 圖 1-2 SECI Model 示意圖. 資料來源:Nonaka(1995). Blacker (1995)歸納文獻中對於知識的研究後將知識分為以下這五種: (1)具體化的知識 具體化的知識( ) 具體化的知識(embodied knowledge) 4.

(14) (2)嵌入的知識 嵌入的知識( ) 嵌入的知識(embedded knowledge) (3)深留於腦海的知識 深留於腦海的知識( ) 深留於腦海的知識 (enbrained knowledge) (4)培育的知 培育的知識 ) 培育的知識(encultured knowledge) (5)被編碼的知識 被編碼的知識( ) 被編碼的知識 (encoded knowledge). 1.4 知識的呈現 由於知識間關係的視覺化呈現是本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因此以下將介紹相 關的研究成果。 邱上真(1989)歸納人類表徵知識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直接以圖像、影像表徵知識的類比式(analogical)表徵系統。 (2)以實際作業或動作程序表徵知識的程序式(procedural)表徵系統。 (3)呈現知識結構語意部分的命題式(propositional)表徵系統: 兩個概念加上連結兩概念的連結語所組合出的有意義單元就叫命題。 然而由於多數的類比式與程序式表徵系統所表徵的知識都能藉由命題式表 徵系統取代,且以文字表現的命題式表徵法簡單易懂,人類記憶儲存知識也是以 命題為單位,所以用命題式表徵系統去呈現知識就是最自然也是最普遍的方 式。 因此,在本研究中,經典書中的章句圖、通覽圖均以命題的概念作為列表 中的主、次分類知識。 在知識的圖形化呈現上,在過去分為概念圖、知識關聯圖這兩方面的研究, Martin(2002)則提出一套詳盡的知識映射圖(Knowledge Map)類型與定義。從他 的分類中可知不論是概念圖或知識關聯圖,都是屬於知識映射圖的一種。他所提 出的五種型態知識映射圖,其各自的定義本研究整理如下表: 類型. 定義. 知識來源映射圖. 建構公司中專家的分布和相關的搜尋準. (Knowledge Source Maps) 知識資產映射圖. 則;協助指向定位某一知識的專家。. (Knowledge Asset Maps) 知識結構映射圖 (Knowledge Structure Maps) 知識應用映射圖 (Knowledge Application Maps) 知識發展映射圖. 將個人或組織等所具備的各類型知識資產 給視覺化呈現。 標示出某一知識領域的整體架構,以及各 知識組件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 描述當處於一件事的某個處理階段時,需 應用哪一類型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用來描述當個人或組織要發展某一種特. (Knowledge Development Maps) 長、能力時,所必須的步驟與過程。 表 1-2 知識映射圖之型態與定義 5.

(15) 要注意的是,以上五種知識圖只是分類,實際的應用上有很多可能的變化, 且五類知識圖在應用上並非互斥,而是可以相互結合運用;例如心智圖、魚骨圖、 決策樹等。 關於知識的視覺化呈現並被實際上有效運用的代表,即為 Tony Buzan(1993) 提出的心智圖(Mind Map)方法。其將知識視覺化以輔助學習思考的方法並被廣泛 應用在教育學習方面;他在相關的訓練中提出了 12 項原則能有效幫助讀者記 憶,如表 1-3: 原則. 解釋. (1) Sensuality Synaesthesia 感官上的相連感覺. 要把記憶事項伴隨著視覺、聽覺、嗅覺、味. (2) Movement 動作. 會動的東西才有生命力,也容易引發大腦的 興趣。. (3) Association 聯想. 依據事物的關連性聯結在一起,循著蛛絲馬 跡的線索不但容易記憶,且數量驚人。. (4) Sexuality 性感. 以健康的心態與事物聯想在一起,有助引發 興趣,記憶當然深刻。. (5) Humor 幽默. 有助於心情的放鬆,許多腦力激盪開發的書 都強調α波對學習最有效率,輕鬆幽默時最 能進入 α 波狀態。. (6) Imagination 影像化. 將事務影像化能保有長期的記憶。. (7) Number 數字量化. 能清楚知道事物的總數量。. (8) Symbolism. 符號. 覺與觸覺,充分感受需記憶的活生生出現在 腦海中。. 特殊符號凸顯重點所在,強化記憶。. (9) Color 色彩. 不但能凸顯重點所在,並能表達情緒。愈與 實際生活接近的事物,愈容易被頭腦接受。. (10) Order 順序. 有助於聯想的貫穿。. (11) Positive 正面積極. 活潑開朗的心態,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正是成功人士的特徵之ㄧ。. (12) Exaggeration 誇張一點. 能帶來幽默的效果,並使事物產生產生凸顯 作用加強印象。 表 1-3 心智圖原則. 心智圖為概念圖的一種,以 Martin 對知識映射圖的分類來分析,心智圖可 以說是結構映射圖、應用映射圖和發展映射圖的綜合,端看其繪製者的使用目的。 心智圖的實例如圖 1-3:. 6.

(16) 圖 1-3 心智圖實例. 資料來源:learningfundamentals.com.au. 1.5 知識球之概念 知識球之概念 黎漢林(2008)發表一套易經知識球的概念。易經是中國古老的經典知識,是 伏羲根據天地自然法則而定出了六十四個卦象。 從中華文化學派的傳承關係可知,易經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來重要的兩大學 派: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又儒道兩大家是中華文化的主 軸,故可知中國的思想的承襲與轉變多是來自於伏羲所創造的易經,所以他更進 一步的認為,孔孟老莊的知識也都能表現在球面上,如此一套知識球的概念就如 圖 1-4 所示。. 圖 1-4 易儒道知識球.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7.

(17) 黎漢林所提出的易經知識球模型,如下圖 1-5 所示,是一套將易經六十四卦 完整呈現於球面空間的模式。任何一卦,只要藉由其「錯綜複雜」的關係,就能 夠與其他六十三卦相互聯結。此一模式不但將易經中艱澀難懂的邏輯圖示簡化, 幫助更多的人了解易經的真髓,更大的貢獻是從易經球的模型中快速對應各卦象 的邏輯、自然道理並能有效的輔助人們來做決策。. 圖 1-5 易經球.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本研究所欲應用的即是將知識表達於球面的概念,並試圖發展出一套能適用 大多數知識來源的知識球建構方法。. 8.

(18) 第二章、 第二章、論語與孟子知識 論語與孟子知識框架 知識框架 在本章中,將介紹知識框架圖的概念核心,並以論語和孟子為例,講述其建 構方法和設計原則。. 2.1 知識框架之 知識框架之概念 人們經常要同時閱讀不同的書籍、吸收多種知識,這在過程中有幾點經常遇 上的問題: (1)不清楚各書中知識的整體架構;因此經常發生見樹不見林的現象,亦即瞭解 了各章節的知識,卻無法把整本書或某一領域的知識相互聯結,使得腦中學習的 知識是零散的,難以整合應用。 (2)難以將不同書中的知識作彙整;若無法將不同書或不同領域但相似概念的議 題作整合,腦中就無法運用群組知識的特性幫助記憶和融會貫通。 針對上述知識學習的問題,本研究提出知識框架(Knowledge frame),以及 多組知識框架構成的知識共同框架(Knowledge common frame)作為解決上述問 題的關鍵方法。知識框架的最初概念,是源自於人類對於圖形的記憶能力與解讀 速度都較文字來得快的特性;除了 Martin、Tony Buzan 等學者均提出知識圖的 相關研究和應用以外,Michael P. Peterson (1995)亦指出圖形化的兩大優點: (1)針對某種結構或過程,提供一概要的、整體性的表示,並有助於整體、快速 的了解。 (2)針對某些實體,作為概念解釋和實際表示之間的橋樑。 從 Michael 的說法可知,將知識圖形化可有效解決吸收知識時所發生的問 題,這也是知識共同框架的優勢。 甯玉雯(2006)提出一套知識管理方法,將書本中的知識由解書者整理後,再 以知識全覽圖(Overall diagram)的方式呈現。此方法能將知識結構化並以關聯的 群組圖形的方式表現,亦能將該知識圖方法在電腦系統的環境中實作出來。該知 識管理方法顯然能有助使用者更快更容易的吸收、彙整、記憶書籍中的知識,這 在今天資訊爆炸的時代能有效解除飽受資訊焦慮人們的困擾。知識全覽圖的特徵 「示意圖」 ,即符合 Michael 對 Diagram 的優勢說明,故可說明此全覽圖的研究 能對知識學習者有相當大的貢獻和意義。. 本研究的知識框架,是一套將不同書籍來源的知識,將其知識結構使用相似 9.

(19) 的架構彙整並圖形視覺化後,能夠在同一空間中並列比較與應用的方法。知識共 同框架的實作模式基於甯玉雯所提出的知識全覽圖方法再加以延伸,主要可分為 四大類圖形: (1)知識框架圖(Knowledge frame diagram):簡稱為框架圖,在經典書知識 管理中亦稱之為快覽圖(Quick diagram)。 (2)知識章句圖(Knowledge paragraph diagram):簡稱為章句圖 (3)知識通覽圖(Knowledge all-around diagram):簡稱為通覽圖 (4)知識球(Knowledge ball) 在本章中將說明知識框架圖,並將在第三章介紹知識章句圖,第四章介紹知 識通覽圖,第五章介紹知識球。. 2.2 論語與孟子知識框架 論語與孟子知識框架 在本節中,先介紹知識框架圖之建構方法,再依序提出論語和孟子的知識框 架。 1.知識 知識框架圖 知識框架圖方法 框架圖方法 知識框架圖(Knowledge framework diagram)為知識的索引呈現圖,能將知 識以群組、區塊、相互關係等以圖形結構的方式呈現整體性的概要知識。經典書 知識管理(2006)中提出的方法如下:. (1) 了解全書主旨,目錄與章節組構 (2) 劃分區塊:  將全書依“章”、“節”等劃分為出知識概念區塊。過多的區塊數 要分群組。 (3) 界定區塊關係  主從關係: 主  因果關係: 因  共構關係: . 互補關係:. . 先後順序關係:. 從. 果. (4) 圖形架構可區分下列四式:  一心式: 當書本內容可視為以某一個區塊為中心時。. 10.

(20) . 雙核心型: 當書本內容可視為以兩個區塊形為中心時。. . 雙核心式變化型:. . 三心式: 當書本內容為以三區塊形為中心時。. . 四端式:當書本內容解析後可視為四個或以上區塊間的相互共構關 係時可以下列的圖示呈現. 11.

(21) 2.論語知識框架圖 論語知識框架圖 論語之中的知識,需要由專家做為解書者,閱讀論語的內容後思考並解析成 合理的框架圖。針對論語框架的思考如下: 《論語》的中心思想是仁。仁者愛人、恕人。但要合宜的愛人而不致流於『愚 仁』則需要有『智』以通達事理。而除了『仁心』之外還要有道德勇氣去行仁, 要搭配『勇』去盡己之心力,福國利民。有仁沒有智與勇容易流於矯情與空泛; 有智沒有仁容易侷於巧智私慾;有勇沒有仁容易陷於匹夫之勇。仁、智、勇俱全 的人孔子稱之為君子。 因此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仁者無憂,智者無惑,勇者無懼」(圖 2-1)。 君子泛指術德兼備之士;也意指『國君之子』,也就是未來治國的儲備人才或管 理者。孔子認為聖人不是凡人可以企求,但是君子卻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整 部《論語》說的就是教導人怎麼成為君子而不要變成小人。君子就是孔子眼中的 理想人型。. 圖 2-1 君子三道.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從君子與仁、智、勇出發,我們可以把 450 則《論語》略分成 12 類。類類 相連形為一論語框架圖(圖 2-2)。其中前三類為君子及做為君子楷模的孔子與 弟子。從仁在往下分的是德孝及禮樂。從智往下分的是學及教。而從勇往下分的 則是民利及政事。. 12.

(22) 從上述的思考推論,就可推出整體論語知識的結構框架,知識框架圖中各區 塊的關鍵字詞即為該區塊的核心概念。. 2. 3. 1 君子. 孔子. 11 政事. 6. 弟子. 4 勇. 學. 5 仁. 智. 12 民利. 8. 7 德孝 圖 2-2 論語框架圖. 9. 10 教. 禮樂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3.孟子 孟子知識框架圖 孟子知識框架圖 同樣的方法,亦可推論出孟子的知識框架圖,其思考如下: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養心。所養的是仁、義、禮、智四端心。(圖 2-3)所 以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 之心智之端也」。四心都能安頓好的人孟子謂之大丈夫。大丈夫當居天下之廣居 (亦即仁),立天下之正位(亦即禮),行天下之大道(亦即義);富貴不能淫(其心), 貧賤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勇)。大丈夫即是孟子眼中的理想人型。. 圖 2-3. 孟子四端心.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13.

(23) 從大丈夫的四端心出發,我們可把《孟子》的重要章則分為 12 類。類類關 聯形成一孟子框架圖(圖 2-4)。其中大丈夫的言行舉止可再由孟子及評聖賢說 明。而智可再割分為學與教及辨是非;義可再割分為行仁政與謀民利。. 10.仁. 9.禮. 11.謀民利. 8.是非之辨 5.義. 4.心. 6.智. 12.行仁政. 7.學與教. 2.孟子. 1.大丈夫. 圖 2-4 孟子框架圖. 3.評聖賢.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4.論語孟子共同 論語孟子共同框架 論語孟子共同框架 找出論語和孟子之各別的知識框架圖後,即可進一步找出兩者之共同框架 (Knowledge common frame)。從兩者的知識框架,可發現兩者的主要核心概念 區塊是一致的,論語的君子對照到孟子的大丈夫;論語所提的勇、仁、智,孟子 論述的義、心、智,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如圖 2-5 論語和孟子的共同框架。之後將 以此框架為基礎輪廓,進一步發展出論語和孟子知識球。. 14.

(24) 孔子. 弟子. 政事. 學 勇. 仁. 智. 民利. 教 德孝. 禮樂. 仁. 禮. 謀民 利. 是非 之辨 義. 心. 智. 行仁 政. 學與 教 評賢 人. 孟子. 圖 2-5 論語與孟子共同框架 此知識框架圖能幫助讀者迅速的瞭解該知識領域的中心概要與結構,能讓讀 者先在腦海中勾勒出該知識所涵蓋的範圍、主題與關聯,根據游伯龍(1998)的理 論,當讀者腦中形成該知識形態的電網後,學習將能更有效率、記憶也會更深刻. 15.

(25) 第三章、 第三章、論語與孟子章句圖. 3.1 知識章句圖概念 知識章句圖概念 知識章句圖(Knowledge paragraph diagram)的目的是能將書籍中各篇章的 內文,基於框架圖的分類呈現於各知識模組上,以表達各章的主要概念及其細節 內容的知識圖。功能在於能檢索某章節之概念、議題供閱讀或原文參考。 各知識區塊中的章句格式為: 編號. 概要簡句. 內文. 原始章節或頁次. 101. 坦蕩蕩: 坦蕩蕩:長戚戚. 子曰: 「君子坦蕩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述而 36. 編號為該章句在通覽圖中的編號;概要簡句為一句能代表該段落內容的關鍵 短句;內文則是該段落的原始句子,然而由於文句可能過多的關係,並非一定全 部列出;原始章節則需列出該內文的原始篇章或頁次位置,以方面使用者對照參 考。. 3.2 論語與孟子章句圖實例 論語與孟子章句圖實例 有了框架圖後,再由專家解書者依據論語的內容概念和思想將論語和孟子解 構成章句圖,也就是把論語孟子章句按照框架圖放入,使各知識區塊中的內容概 念相近;並視內容概念來分出「分類知識」、「次分類知識」,再由專家解書者將 內文、章節和概要詳細列成通覽圖,論語孟子各章句區塊圖與通覽區塊圖。以下 分別以論語中的「君子」與孟子中的「大丈夫」兩知識區塊為例說明之: 1.論語章句圖 論語章句圖 君子原意是國君之子,後來泛指有才德之士;是準備學優則仕的治國人才。 此處彙集了論語中有關君子的 20 則教誨。前 10 則是含「君子」與「小人」字 詞的,而後 10 則是有「君子」字詞的。這 20 則可分為「君子與小人」 ,與「君 子言行」兩類。 「君子與小人」說的是兩種人「秉性」及「與人處」的對比。 「君 子言行」說的是君子語言及行為上的守則。(圖 3-1)。 孔子認爲聖人仁人是不易修成的,但是一般人只要有心都可以成爲君子。君 子比小人就如好人比愚人般是一種籠統地區分。整部論語教導的就是近君子遠小 人。 君子是文質彬彬,德術兼備的管理者。君子不是德國哲學家尼彩講的「超 人」 ,他反而像是柏拉圖講的哲學家之君。更貼切的説,君子很像是堪任治國大 任者。本世紀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曾經說「知識人」 (knowledge worker)是今日企業的中堅幹部。知識人的特性就是有理想,有學 16.

(26) 識,有執行力;這就是君子的三達道。孔子說:君子之達道三,仁者不憂,知者 不惑,勇者不懼(108)。君子有理想能克盡己力而不為衣食憂慮;有學識能辨 是非而不致迷惑;有勇氣某民利而不畏權勢與困難。因此,知識人可以說就是現 代君子。 相比於小人,君子的秉性是坦蕩盪(101),和泰而不驕矜自滿(102),重 義不重利(103),窮不改其志(104),喜歡美德遵守律法(105)。君子與人相 處時是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別人(106),與人和睦但不同流合污(107),成就他 人的美事而不會陷害人(108),沒有小聰明卻可領受大任務(109),容易共事 卻不易被討好(110)。 君子在言語上是先做再説不誇張邀功(111) ,以言過其行為羞恥(112) ,不 因人説好話而用他,也不因某人不說好話就否定他說的(113) ,寧願不會説話但 會做事(115)。君子常想的是行道而不是賺錢(116),表裏合一(117),遺憾 離世而沒有好名聲(119),重重義禮信用(120)。. 君子:小人. 1.. 君子言行 111. 101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36.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1 3. 102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26. 112.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16. 113.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29. 103 104.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22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114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1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憲問21. 115. 105.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24 仁11 116 106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20 ,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31. 117. 107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23. 108.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顏淵16.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 君子。」雍也16. 118. 109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119 小知也。」衛靈33. 110.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 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3 0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19.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 120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 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 成之。君子哉!」衛靈17 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25. 圖 3-1 論語章句圖-君子.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17.

(27) 2.孟子章句圖 孟子章句圖 類似的思考模式,可將孟子的章句列出,圖 3-2 以大丈夫此核心概念為例。. 1. 101. 104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 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 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 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 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 粟而已,如何則可?」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 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 ,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 留而受業於門。」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7. 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告子22. 102 105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 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 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盡心20.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 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 103 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於賓主 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 公孫丑8 106.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 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離婁42. ,君子不謂命也。」盡心70. 圖 3-2 孟子章句圖-大丈夫. 資料來源:黎漢林(2008). 18.

(28) 第四章、 第四章、論語與孟子通覽圖. 4.1 知識通覽圖 章句圖中所條列出來的內文,亦可再加以依其概念來分類,成為一圖中有圖 的知識圖形式,即為知識通覽圖(Knowledge all-around diagram)。 知識通覽圖是以多組核心知識區塊所組成,各核心知識區塊之中均以知識概 念圖形化的方式來呈現知識,建構之方法如下: (1)知識關係系統化圖示:各層知識模組的圖示表達 ‧核心概念知識(Core concept knowledge):各知識群的核心概念,通常用 一組能代表該知識概念的簡短關鍵字/詞(Keyword)。核心概念知識在一個 核心知識區塊中只能唯一,若解書者認為一核心知識區塊該被分出兩個核 心概念知識,就必須分開切割成兩塊核心知識區塊;核心概念知識圖示為 一圓形。. ‧分類知識(Class knowledge):從一核心概念知識可再分類出來的知識群, 用一名稱代表該知識群的分類;圖示為雙矩形框。. ‧次分類知識(Subclass knowledge):當分類知識中的細節知識過多、或不 足以完全呈現該知識群概念時,可從「分類知識」中再分出多個「次分類 知識」;圖示為一單矩形框。. ‧細節知識(Detail item Knowledge):說明、表述該知識的細節內容,但不 一定是該知識的全文,而是以該細節知識的主要短句表示之。圖示為一膠囊形狀。. 19.

(29) (2)知識關聯連結:各核心知識群之中的概念知識、分類知識與細節知識, 彼此可依其相關性使用線段相互連結。 (3)編碼方式: 此處的編號是標示在知識通覽圖上的編號,方便使用者搜尋與閱讀所使用。 核心知識:各群的核心知識給定一自然數的編號 n,n 的範圍從 1~N,N=該知識 核心知識 中核心知識群的數目。 細節知識:核心知識區塊中的細節知識亦需要編號;某一細節知識為 nm,n 為 細節知識 該細節知識所屬於的核心知識之編號,m 的範圍從 1~M,M=該核心知識區塊中 的細節知識數目。各細節知識的編號順序規則依「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共通 原則。 舉例來說,論語雍也篇: 「子曰: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 後君子。』」由專家分析後可知其中心概念知識是「君子」 ,分類知識是屬於「君 子言行」,由於此句重點是講述君子的內在與外在表現,故可再分到次分類知識 中的「行為」,而其細節知識的表示,由於「文質彬彬」是此句最主要的詞句, 故以此四字表示。則可形成如下圖的知識模組,本研究稱此知識模組為核心知識 區塊(Core knowledge block):. 圖 4-1 核心知識區塊. 20.

(30) 4.2 論語與孟子通覽 論語與孟子通覽圖實例 通覽圖實例 1.論語 論語通覽圖 4.1 節所提出的知識系統化 論語通覽圖:將論語章句圖轉換成論語通覽圖,依 通覽圖 圖示原則轉換之。其各細節知識會與所屬的次分類知識與分類知識產生關聯。. 君子: 君子:小人. 君子言行 君子言行. 圖 4-2 論語通覽圖之轉換結果 21.

(31) 2.孟子通覽圖 孟子通覽圖: 孟子通覽圖. 1. 101. 104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 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 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 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 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 粟而已,如何則可?」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 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 ,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 留而受業於門。」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7. 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告子22. 102 105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 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 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盡心20.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 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 103 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於賓主 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 公孫丑8 106.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 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離婁42. ,君子不謂命也。」盡心70. 101. 104. 1 君子本性. 102. 君子言行. 103. 105. 106. 圖 4-3 孟子通覽圖之轉換結果. 22.

(32) 第五章、 第五章、論孟知識球架構 論孟知識球架構 「論孟知識球」是運用論語與孟子的共同框架,得以將兩種知識來源表現在 一球面上。呈現於此章的建構實例中會將論孟知識球的建構過程從頭演示一次, 並作出知識球的實體雛型。此實體不但能給使用者學習之用,也能成為系統的一 部分。. 5.1 知識球概念 前述的通覽圖與章句圖表現方法所產出的為一平面的知識全覽圖,在一些情 況下仍不敷使用,情況有: (1)受限於 2D 平面而使知識的部分關係無法清楚呈現。 (2)部分知識本無先後順序,然而由於平面的關係使得知識不得不被套上先後關 係。 文獻探討中已說明過易經球,易經是中國古老的經典知識,是伏羲根據天地 自然法則而定出 64 個卦象,由於易經的知識是循環反覆的,光從平面的知識全 覽圖來表達易經固然可行,但其頭尾相接、循環不已的概念則難以呈現於平面 上,故將易經的知識體系放置於球面上更能清楚表達其整體結構與卦之間的關 聯。 易經球是將易經的六十四卦以數學方式計算出呈現於球上的位置,並能以管 理方式去詮釋各卦之意義;由於論語的許多思想亦受易經影響很大,故在知識體 系上以易經球的分類為基礎來建構論語在球面上的呈現是相當合理的。 因此,本研究從易經球的概念為基礎,並延伸知識全覽圖方法,嘗試建構一 套將知識體系表達於球面上的方法。. 23.

(33) 5.2 知識球架構方法 欲將知識放置於球面上,必須考慮到使用者的閱讀觀點與球面的特性。知識 球的建構,為了能讓使用者順利使用並閱讀,參考了 Donald A. Norman(1988) 所提出的系統設計原則;Norman 提出包括要能夠符合使用者的預期,此「預期」 包括:(1)心智模型的一致性;(2)良好的配對。也就是說球面上的知識除了必須 讓使用者易於閱讀以外,知識的呈現方式與位置關係更要能讓使用者容易類推、 辨識與串連群組。各知識區塊之間的形狀、顏色、關聯表示都必須加以研究後定 義出一最佳的形式。 另外,根據 Tony Buzan 的理論,利用「色彩」 、 「影像化」與「數字量化」, 能幫助讀者記憶知識,這些都是在知識球的設計上可以利用的方式。 為了綜合以上論點,以下知識球的建構原則中,將分為 Shape、Form、Steps 三部分來說明之。 1.Shape:指知識球的外形 指知識球的外形、 指知識球的外形、各層知識模組的大小、 各層知識模組的大小、形狀等屬性定義 (1)知識球:為一球狀結構,並有明確的赤道線將球分為兩個半球區域,亦 有兩極點之分,如下圖。球體的大小並無一定,只要能讓使用者清楚看到其中的 圖示文字即可。. 圖 5-1 知識球外形. 24.

(34) (2)知識關係系統化圖示:各層知識模組的圖示表達,與知識通覽圖之圖示 系統相同。 知識模組圖示. 說明 核心概念知識(Core concept knowledge): : 核心概念知識 各知識群的核心概念,通常用一組能代表該知識概念的 簡短關鍵字/詞(Keyword)。核心概念知識在一個核心知 識區塊中只能唯一,若解書者認為一核心知識區塊該被 分出兩個核心概念知識,就必須分開切割成兩塊核心知 識區塊;核心概念知識圖示為一圓形。 分類知識(Class knowledge): : 分類知識 從一核心概念知識可再分類出來的知識群,用一名稱代 表該知識群的分類;圖示為雙矩形框。 次分類知識(Subclass knowledge): : 次分類知識 當分類知識中的細節知識過多、或不足以完全呈現該知 識群概念時,可從「分類知識」中再分出多個「次分類 知識」;圖示為一單矩形框。 細節知識(Detail item Knowledge): : 細節知識 說明、表述該知識的細節內容,但不一定是該知識的全 文,而是以該細節知識的主要短句表示之。圖示為一膠 囊形狀。 表 5-1 知識模組圖示表. (3)知識關聯連結:在球面的情況下,各核心知識群之中的概念知識、分類 知識與細節知識,彼此可以結構性的分隔來做出關聯,故可視情況不一定需要使 用線段相互連結。 2.Form:在知識球上所呈現的排列順序 在知識球上所呈現的排列順序、 在知識球上所呈現的排列順序、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編碼方式等 (1)核心知識區塊之排列: 當選定了欲被呈現在球面的知識來源(如:論語、道德經…等)後,會被解書 者將該知識解析成多個「核心知識區塊」;又各知識區塊之間亦可能有所關聯, 而產生知識從屬的關係。就如同有關「顯示卡」的知識與「光碟機」的知識間, 彼此的關係較小,但都屬於「電腦」此概念知識之下。因此,在某一知識領域的 核心知識中,常可找出一塊或數塊的「核心知識區塊」是能被其他多數的知識區 塊所從屬的,也就是這些知識擁有最高的概念層級,這些一群或數群的核心知識 區塊即可稱為「中心知識」(Central knowledge)。也因為知識從屬而產生概念層 級的關係,將知識來源呈現在知識球上後, 「核心知識區塊」的分布層級會有 2、 3 層到多層的可能。 25.

(35) (2)核心知識分布呈現模式: 知識於球面上的分布,可視知識來源的特性而決定是分布在「半球」或「整 個球面」,易經球即為知識分佈於整個球面的例子。當需要將兩種不同來源的知 識整合時,可將兩知識分別呈現於兩半球上,讓使用者可以在兩半球間作知識的 學習、參照和聯想。本研究即是將論語和孟子的知識分布在兩個半球上。 由於來源知識的中心知識數目的不同,故需要設計不同的球面知識表現模式 來搭配呈現;知識球中主要的中心知識需被放在極點或鄰近極點的位置上,而各 知識群的核心知識則是位於結構區塊的中心位置。 類型. 分佈結構圖. 說明. 一心式. 當該知識來源是以唯一的 中心知識發展出,則該知識 於球面的結構適合呈現於 一半球面上。中心知識以極 點為中心,其他的核心知識 依原則排列之。 舉例:單一論語的知識. 當要綜合兩塊知識來源、或 該知識來源有兩塊主要中 心知識時,可用二心式來呈 現。將兩中心知識分別呈現 於兩極點上,再分別於兩半 球發展其核心知識區塊。二 心式亦適合作為兩知識群 間的比較。. 二心式. 舉例:論語和孟子的知識. 26.

(36) 此模式用在有多重的中心 知識上、或是每個核心知識. 多心式. 概念階層相同。 舉例:易經球. 表 5-2 知識球結構模式 (3)排列與編號順序 知識區塊在球面上的編號順序安排妥當與否會影響到使用者閱讀和尋找知 識的效率與方便性。 1.各中心知識群之間,其位置將以之間知識關聯為依據,亦即兩群關係大的 核心知識區塊在球面上的距離將會相對的較為接近;而核心知識區塊之內的各層 知識模組間的距離亦有同樣的特性。 2.知識在球面上的排列方向與順序,依照「逆時鐘方向」 、 「由左至右由上 至下」的原則;亦即當使用者從該半球極點的方向來看整體知識區塊時,各層的 核心知識編號均是逆時鐘遞增。 (4)編碼方式 此處的編號是顯示在知識球上,方便使用者搜尋與閱讀所使用。 核心知識:各群的核心知識給定一自然數的編號 n,n 的範圍從 1~N,N= 該知識球中核心知識群的數目。編號遞增的順序規則依前述的「逆時鐘方向」遞 增之。 細節知識:核心知識區塊中的細節知識亦需要編號;某一細節知識為 nm, n 為該細節知識所屬於的核心知識之編號,m 的範圍從 1~M,M=該核心知識區 塊中的細節知識數目。編號的順序規則依前述的「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27.

(37) (5)資料檔設計 知識球系統背後的知識庫儲存表格設計。本研究把知識儲存分成四大表格, 包括:Content table、Core concept table、Class table、Sub class table。. 圖 5-2 知識球資料檔. 28.

(38) 3.Steps:綜合以上原則,要將一本書或一個領域知識表現在知識球上,其步 驟如下 (1)由解書者閱讀書或知識來源內容後,將之解析出知識結構框架; (2)解書者定義出各知識結構框架的核心知識與所屬的分類知識、次分類知識和 細節知識群; (3)將球面以赤道線等劃分成兩半球;之所以要有赤道線的原因是為了讓使用者 方便定位和找到閱讀的正確方向。 (4)依照知識結構框架的分塊結構,視其核心知識數目來決定分布呈現的模式(一 心式、二心式…等)。 (5)決定球面分布模式之後,將核心知識依排列與編號順序的原則放置於球面 上,每塊核心知識區塊中的分類知識與細節知識亦按照原則排列之。. 5.3 論孟知識球建構實例 論孟知識球建構實例 圖 2-5 中的論語孟子共同框架,其形式為兩主要核心概念分立的情況,從 5.2 節的討論可發現符合二心式的知識球結構,相當適合在同一球面上表現兩知 識的共同框架。 由圖 2-2 的論語框架圖可知論語最上層的知識概念乃是由「君子」、「孔子」 與「弟子」三者組成,而「君子」是論語的中心知識;以君子為本,可分析出「仁」 「智」「勇」三塊核心知識區塊均與其息息相關,故屬於第二層的知識;而「德 孝」 、「禮樂」以仁為本,「學」與「教」的目的是「智」,「政事」、「民利」離不 開「勇」,這六塊核心知識區塊是屬於第三層的知識。 由圖 2-4 孟子框架圖可知孟子的知識則是由「大丈夫」為中心知識,其核心 知識的分布與論語類似。若將論語和孟子的知識欲轉換到知識球面上時,根據 4.2 節的知識球建構原則可知,此架構屬於二心三層式的球面結構,因此能直接 套用該結構的模式來轉換成知識球。 1.論語知識球 論語知識球: 論語知識球: 依 4.2 節所提出的方法,即可將通覽圖中的知識區塊轉換成球面的核心知識 區塊。通覽圖與論語知識球核心區塊的轉換實例說明如下:. 29.

(39) (1)如下圖,依照該知識的知識框架,將各核心知識在球面上的位置關係。. 圖 5-3 論語球結構圖. 30.

(40) (2)確定核心知識的位置後,配置分類知識和細節知識之位置。下圖是以君 子為中心的球面極點區域之配置。. 君子: 君子:小人. 君子言行 君子言行. 心 性. 言 辭. 圖 5-4 知識球區塊轉換對照圖 31. 德 政. 語 文.

(41) 以論語的君子、孔子、弟子三大知識區塊為例,在將知識通覽圖轉換至球面 上時,需考慮其球面的特性來作變化。本例中「君子」為論語知識的中心區塊, 照 5.2 節的原則需要定位在球面極點的位置上,其分類知識、次分類知識與細節 知識均扇形狀分布於兩側,且原本其「分類知識」之矩形外形會因應極點的分布 而略微彎曲成扇形。「孔子」和「弟子」是與「君子」此核心知識區塊同一階層 的知識區塊,故以環狀排列置於君子的外圍。. (3)最後在實體球型上做出論語知識球的雛形,如下圖:. 圖 5-5 論語知識球. 32.

(42) 圖 5-6 論語知識球-君子孔子弟子. 圖 5-7 論語知識球-仁 33.

(43) 圖 5-8 論語知識球-智. 圖 5-9 論語知識球-勇. 34.

(44) 2.孟子知識球 孟子知識球: 孟子知識球: 孟子知識球的建構過程如同論語知識球,以下是其結果:. 圖 5-10 孟子知識球. 35.

(45) 圖 5-11 孟子知識球-大丈夫. 圖 5-12 孟子知識球-心 36.

(46) 圖 5-13 孟子知識球-義. 圖 5-14 孟子知識球-智 37.

(47) 3.小結 小結. 圖 5-15 論孟知識球 從上述的論孟知識球可知,5.1 節提出平面知識圖的限制,在立體的知識球 中都能獲得突破,包括: (1)論語和孟子的核心知識的相互關聯與各知識的階層關係,在球面的排列上使 得這些關係能清楚的呈現。 (2)論語的仁智勇、孟子的心義智等核心概念,在球面上就能不去考慮其前後排 列的關係,以同階層的環狀排列來呈現其知識概念的均等重要性。. 38.

(48) 5.4 知識球之優勢分析 Martin(2002)提出了知識映射圖的分類,並指出知識映射圖所具有的優勢: 「知識映射圖能幫助員工、客戶,透過具洞察力的視覺化來記住、理解和連接知 識領域,並整合…各種資訊。」也就是知識映射圖能對使用者在學習知識中的「整 體性的瞭解」和「實際概念的表達」有所助益。 游伯龍(1998)在習慣領域理論中強調人類的大腦是一種「電網結構」:「想 法、概念和訊息是用腦細胞明暗的電網變化來表示。使用越多,電網越多、愈強, 也越容易取出來使用」並指出人類對於類推聯想的能力:「當新事物到達時,大 腦先依其特徵、屬性與既存的記憶建立關係;關係建立後,所有舊的記憶便自動 地被用來解說新事物」。 綜合以上兩學者的研究來分析本研究的優勢與貢獻;以 Martin(2002)對知識 映射圖的分類,本研究所提出的知識球是屬於「知識結構映射圖」的一種。由於 本研究能將一知識領域的結構以視覺化的球面知識模組結構來表現在讀者、使用 者面前,也就能達到 Martin 所指出的: ‧幫助使用者記住、理解與連接知識領域並整合各種資訊; ‧整體性的瞭解; ‧實際概念的表達等三大優點。 依據游伯龍的理論,本研究將知識模組化並將相關的知識分類的作法,本身 就符合人腦的電網結構原理,能讓讀者當遇到其他相關知識時,能夠更有效的與 既存的知識建立關係,協助使用者需要的時候類推聯想同知識領域中相關的知 識。 黎漢林(2006)在經典書知識管理中,提出能讓使用者達到「五快」:快讀、 快記、快憶、快編、快寫。本研究所發展出的知識球是以論語、孟子為例,能夠 幫助欲學習經典知識的人們更有效率的學習、記憶和應用經典書籍中的知識。由 於論語孟子等知識的學習數量通常在高中教育達到高峰,故本研究以高中學生和 教師的使用為例,說明該知識球運用在高中教育上,可達到以下的益處:. 39.

(49) 優勢. 高中學生. 高中教師. 快讀. 讓高中學生很快的了解論語、孟 有效引導學生讀論語等古代經典 子之內容概要,不但見樹亦見 的方法。 林,並增加學生的唸書效率。. 快記. 模組化的知識結構圖形,能幫助 藉由知識球的結構教導學生釐清 學生快速記憶、背誦論語、孟子 論語孟子的知識脈絡與邏輯,也 的知識. 快憶. 更能夠幫助推理、記憶內容。. 快速回憶知識,能幫助學生在考 知識球能協助教師作為解答學生 試中有效的解決考試問題 的疑問或是考試中的錯誤的思路 索引,幫學生憶起他的問題徵結 所在和錯誤的邏輯結構。. 快編. 學生可快速編出自己需要的知識 教師可用知識球方法編寫自己適 球結構。 用的教材,以輔助教學。. 快寫. 知識球的核心知識相互搭配關 聯,可幫助學生在寫作文上有效 的將關聯的知識整合運用在文章 之中。在同樣的核心概念中可將 論語、孟子所有相關的知識使用 到文章中。. 教師透過知識球的關聯結構,能 在平常就訓練學生快速思考、聯 想的能力,更能有助學生作文上 的發展。. 表 5-3 知識球之五快優勢分析(以高中教育為例). 40.

(50) 第六章、 第六章、論語搜尋次數研究與呈現 本研究為瞭解論語在現今的普遍性和被使用次數,運用 Google 系統,針對 論語於網際網路中論語被引用的次數逐句下去搜尋,並紀錄論語各句之搜尋次數 (Search Frequency)。研究中使用了 Google 所提供的服務中的三項功能:Google web search、Blog search 與 News Search。. 6.1 論語之文言文 論語之文言文斷句方法 文言文斷句方法 在針對文言文作搜尋處理時,在研究後發現有以下兩點: (1)論語文法現象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人撰寫文章並不會有標點符號,因此如今的標點與斷句均 為後人研究句意之後加上,然而由於中文文法中,古文句意會有多種可能性,故 同樣的文章會有不同的斷句方式,使得自動化中文古文處理如今仍難以突破。故 有必要倚靠專家,根據句意斷開句子,使文意連貫的一句話成為一個段落, (2)網路引用現象 在 Search 時做交集查詢;並考慮網路使用者引用的特性,在引用文句時, 很少會引用很長一句,常見的情況是只引用 4~8 個字的一句話;若是查詢完整 的一句話,找出來的常是專門在解釋論語內容的文章,而非一般性的文章引用。 由於無法使用一般中文的斷詞切字等方法,故本研究經由觀察文言文的特性 後,使用一用於文言文的斷句方法來斷開文言文的句子以方便搜尋。 1.研究與觀察分析 研究與觀察分析 (1)在 Search 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斷句的結果會嚴重影響到次數差距 ex1:”巧言令色”,Blog 搜尋會有 28,413 項結果,”巧言令色,鮮矣仁”就只有 1,052 項結果,在 Google Web Search 上差距更大,次數分別是 347,000 與 29,000。 ex2:「吾道一以貫之」在 Blog Search 只有 39 項,「一以貫之」就有 1,729 項 (2)有些短詞句有強烈的特殊意義,若硬是用整句 Search 會顯著降低次數結果; ex: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在 Blog Search 只有 36 次,但「溫、 良、恭、儉、讓」在 Blog Search 則有 54 次。 (3)有些是詞句如今已轉為 4 字成語,整句搜尋法會使這些詞的重要性被低估。 ex: 既往不咎-出自八佾 21;患得患失-出自陽貨 15;哀矜勿喜-出自子張 19。 (4)文言文中的轉折詞、語尾詞會影響查詢。 ex: 「未若貧而樂」google Blog=44;未若去掉「貧而樂」google blog=54; 41.

(51) 「富而好禮者也」google blog=48;去掉者也「富而好禮」google blog=4853; *綜合上述幾點,可發現對於如今是變成「成語」的文句,在 Search 結果 次數上可能需要特別處理,否則對其引用的重要性會嚴重低估。 段落可能高估情況: 段落可能高估情況: (1)古今用語混用; ex:「道不行」在 Google Search 中有 312000 項,然而有一些是「笑道不 行」 「XX 道:『不行,…』」等非原意用法。 (2)一些論語中的段落會因為也被後來的其他經典所引用,而使後人盡所皆知並 使 Search 次數極高。 ex: 八佾第 1 篇中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經常的用法是「是可忍,孰 不可忍」,也被三國演義第 114 回中所引用。 (3)雖然說一些句子的引用語末助詞經常被現代人省略,但有些詞句會有例外, ex:「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 Blog Search 次數為 2,258,「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只有 8 次。而且經觀察可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搜尋結果 中不會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包含在內。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eb Search 次數高達 901,000,「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只有 329,000,或許是因為大陸方面均把”於”改使用”于” 段落可能低估情況: 段落可能低估情況: (1)通用字;ex:「其知可及也」Web Search 次數為 3,470;「其智可及也」 Web Search 次數為 2,150;由於古文中的「知」=今文中的「智」,2 種用法均 有人寫。若照過去用法會使一些詞句的引用次數被低估。 (2)引用時發生的錯誤:ex:錯字、倒字…etc; (3)Google 使用繁體字搜尋常常會找不到簡體字的結果, 使用繁體字搜尋常常會找不到簡體字的結果,特別是繁簡體字差 異大時或許繁簡不通用字(ex:托/託),結果經常使得該段落的次數被低估,低估 的情況可能會有 10 倍差距;然而用簡體字就能常常能找得到繁體字的結果。此 情況造成若一段落的繁簡版本是相同的,其出現次數會特別高,然而若是繁簡版 本不同的情況下,簡體字的次數就容易被少算,使得該顯著的段落反而相對的不 顯著。因此若要讓次數更有意義,需要用簡體字版本來重做一遍次數搜尋。 ex:「學而時習之」查詢 Web Search 次數為 171,000,然而「学而时习之」Web Search 次數變為 2 倍之多為 376,000;「好之者不如樂之者」Web Search 次數 為 1,180,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Web Search 次數遽增為 169,000;若像繁 簡版本相同的如「任重而道遠」 ,Web Search 次數為 409,000。若不做調整會使 得該顯著的段落變得相對的不顯著。因為此現象,使得某些段落句次數特別少即 是因為缺少簡體字的關係。.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提供文體 結構知識 和幫助讀 者勾起已 有的知識 和經驗 提高讀者. 的敏銳力 和解決閱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下列文句未使用「倒裝句式」的選項是:﹙A﹚好鳥枝 頭亦朋友﹙B﹚子何恃而往﹙C﹚不患人 之不己知,患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教育局將於2015/16年度透過校本支援計劃,讓語文教師能 應用理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