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於教學之調查研究-以台 中市某中學為例
Interactive Whiteboard Used in Teaching Applied Research-An Example of A Second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系 所 別 : 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 號 姓 名 : M09903015 張仕宏 指 導 教 授 : 田 效 文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摘要
本研究期望透過探討臺中市某中學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在「學校行政支援」、「教 學情形」與「使用評價」之關係,經由文獻整理,歸納出研究假設。希冀本研究結果 能提供學校在未來使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中市某中學 100 位教師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樣本 90 份,有效回收率為 90%。研究結果顯示:
1. 不同「性別」之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現況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 程度」、「擔任職務」、「資訊背景」之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現況 部分構面有顯著差異。
2. 不同「使用頻率」之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有顯著差異;不同「擔任 職務」之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部分構面有顯著差異。
3. 不同「教學時間」、「使用頻率」之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評價有顯著差異。
4. 技術支援構面對於電子白板評價具有正向影響關係。
5. 使用情形、互動評量構面對於電子白板評價具有正向影響關係。
關鍵字:互動式電子白板、行政支援、教學情形、使用評價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eaching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rough the using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n a middle school in Taichung.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and research hypotheses we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be the reference for schools and teachers using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n teach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Study subject samples are 100 teachers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Taichung. Among them, 90 teachers are valid samples, giving a valid response rate of 90%.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for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some dimensions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eachers’ level of education, job posi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ckground.
2. Teaching practic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some dimensions of teaching practic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eachers’ job positions.
3.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ime spent teach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using it.
4. Technical support has positive effect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5. The situation of using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nd the interactive assessment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words: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eaching Pract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誌謝辭
原本是快快樂樂的打著羽球,沒想到自己後來還是來讀研究所了。同事們的介紹,
及周邊同事們都很上進念著研究所,想想自己也該長進一些吧!於是便來念研究所。
在寫這篇論文,對所研究的主題可說是體認深刻。在讀研究所時,自己本身就已 經使用電子白板來進行教學達二年多。後來推廣,獲得學校老師的認同。因此學校有 18 個教師也投入進行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現在已經全校都投入在使用當中,我想這 應該是我讀研究所對學校最大的貢獻吧!同時也感謝田效文教授,您對我的研究主題 的支持,給予我相當大的自由去發揮,學生今日方能夠順利畢業。同時也要感謝兩位 口試委員對我論文的指導。
感謝研究所同學們的幫忙與協助。也謝謝群楷,閔芳、婉琳、芳祺能與我在研究 的過程中彼此激勵、互相協助。
順利的完成碩士班的學業與論文之際,在此感謝幫助過我的人,關心我的師長、
朋友與家人。
張仕宏 謹誌於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2
第四節 名詞界定 ... 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4
第一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 ... 4
第二節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階段 ... 6
第三節 國內相關論文研究 ... 10
第四節 行政支援、教學情形、評價理論的相關研究 ...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 23
第二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29
第四節 樣本結構分析 ... 2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31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41
第一節 學校行政、教學情形與評價之因素分析 ... 41
第二節 學校行政、教學情形與評價之現況分析 ... 4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之分析 ... 5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之分析 ... 61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分析 ... 72
第六節 學校行政、教學情形與評價之相關分析 ... 78
第七節 學校行政、教學情形與評價之解釋力分析 ...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第二節 建議 ... 91
參考文獻 ... 94
附錄A 研究問卷 ... 103
表目錄
表1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種類 ... 5
表2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 ... 6
表3 Beauchamp(2004)五個階段 ... 7
表4 Glover(2005)三個階段 ... 7
表5 陳惠邦(2006)四個應用層次 ... 8
表6 陳惠邦(2007)五階段專業發展或研習 ... 9
表7 國內碩博士論文有關電子白板相關研究 ... 10
表8 國內互動式電子白板論文之量化相關研究 ... 13
表9 調查問卷研究樣本分配表(個人基本資料) ... 29
表10 調查問卷研究樣本分配表(使用電子白板基本資料) ... 30
表11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之項目分析 ... 34
表12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問卷之項目分析 ... 35
表13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之評價之項目分析 ... 35
表14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板教學情形問卷信度 ... 37
表15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之情形問卷信度 ... 38
表16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問卷信度分析 ... 38
表17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之因素分析 ... 42
表18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因素分析 ... 44
表19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因素分析 ... 45
表20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之情形 ... 47
表21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之情形 ... 48
表22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之評價 ... 49
表23 各構面之敘述性統計 ... 50
表24 教師性別變項之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差異分析 ... 52
表25 不同年齡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2
表26 不同教育程度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3
表27 不同任教年資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4
表28 教師職務變項之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差異分析 ... 56
表29 不同資訊背景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6
表30 不同教學時間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8
表31 不同使用頻率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59
表32 不同教學領域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0
表33 教師性別變項之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差異分析 ... 62
表34 不同年齡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3
表3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5
表37 教師職務變項之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差異分析 ... 66
表38 不同資訊背景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7
表39 不同教學時間學校支援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8
表40 不同使用頻率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69
表41 不同教學領域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變異數分析摘要 ... 70
表42 教師性別變項之使用電子白板評價差異分析 ... 72
表43 不同年齡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3
表4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3
表45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4
表46 教師職務變項之使用電子白板評價差異分析 ... 74
表47 不同資訊背景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5
表48 不同教學時間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5
表49 不同使用頻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異數分析摘要 ... 76
表51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項間的相關分析表 ... 79
表52 教學情形與使用電子白板評價變項間的相關分析表 ... 80
表53 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與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81
表 54 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情形與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82
表55 研究結果歸納 ... 83
表56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現況差異情形 ... 85
表57 不同背景變項之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差異情形 ... 87
表58 不同背景變項之使用電子白板評價差異情形 ... 89
圖目錄
圖1 研究流程 ... 24 圖2 研究架構圖 ... 2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目前教育最重視的議題之一。互動式 電子白板早期使用於商業,之後將其導入教育中使用。陳惠邦(2006)指出在2006年英 國倫敦地區的中學安裝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比率已達97%,同時具有互動式電子白板的 小學也達到70%。在英、美、加、澳等國家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教室教學中,已經 越來越普遍。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五年公布「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方案內,在「建構縣 市e化學習環境」中提到在學校中建立「e化教室」。而其內容中,提到引進互動式電 子白板。可見互動式電子白板已經成為未來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成效的提升,國內有相當多的學者已有 研究(于若涵,2009;江志浩,2009;梁芯佩,2009;郭毅玲,2009;黃國禎,2007;
廖元鴻,2009;廖惠珍,2009;顏菀廷,2007;羅芸慧,2009)。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綜觀國內論文的研究,對於電子白板的研究以實驗為多。主要都是以少部分學生 做實驗組、控制組以此做學習成效比較,其餘的研究則以問卷為主。但目前國內學校 班級內擁有電子白板的都是極少數班級,少有學校能班班配備有互動式電子白板。而 互動式電子白板計畫應挑選「傳道士」教師作為試用者(Glover & Miller, 2001)。因此 國內論文以問卷為主的研究也都是以這些「傳道士」的教師為主要的調查對象,然而 擔任「傳道士」的教師大都是有熱忱、且有意願積極投入的老師。這樣的問卷調查結 果,只有極少數教師的意見並無法代表學校大多數教師的意見。本研究以台中市某中 學全校99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且該中學班班均設有互動式電子白板,藉此了解當互動 式電子白板普遍設立於班級中,教師對於此科技設備融入教學後所呈現的意見。除探 討教師對於行政支援的感受之外,更進一步探討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的情形,
及其使用電子白板後評價的關係,以瞭解影響教師對於電子白板評價的因素,進而提
高其使用電子白板的意願。
第三節 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經由問卷調查及訪談,探討臺中市某中學學校行政 支援、教學情形與使用評價之關係。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 瞭解教師感受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之情形。
2. 瞭解教師知覺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之情形。
3. 瞭解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情形。
4. 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感受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之差異情形。
5. 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知覺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之差異情形。
6. 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之差異情形。
7. 瞭解教師在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與使用評價兩者之相關情形。
8. 瞭解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與使用評價兩者之相關情形。
9. 分析教師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與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對使用評價之解釋 力。
第四節 名詞界定
茲將本研究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 )
互動式電子白板簡稱為IWB(Interactive Whiteboard),早期運用在辦公室會議簡報 上,近幾年來加、英、美、澳普遍將其引用至教育上。互動式電子白板主要由電腦、
投影機、觸控白板、感應筆(非必要、視系統使用)及互動操作系統軟體組成。教師可 整合教學資源,使之成為教學演示平台,並可在白板上控制電腦,方便課堂上瀏灠網 頁。同時可將教師書寫在上的筆記及教學教材、聲音、圖像、操作過程,均可輕易儲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茲就本研究之「地區」、「對象」、「內容」來說明本研究之範圍: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僅以台中市某中學為對象。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該中學全校100位教師為研究對象。
(三)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之變項為行政支援、教學情形與使用評價。其中行政支援包括硬體及軟體 方面的支援、學校本身教學團隊的支援。教學情形,包括教師在使用上所遇到的情形、
及使用電子白板前後的比較。至於使用評價包括軟硬體的使用、在教學上的應用。本 研究主要瞭解臺中市某國民中學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在行政支援、教學情形與使用評價 的現況,以及探討該教師在行政支援、教學情形與使用評價之間的關係,最後提出結 論與建議。
二、研究限制
茲就本研究之「對象」、「結果」等來說明本研究之限制:
(一)「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的對象以該中學所有班級為研究對象,其樣本數較少,發出的問卷僅為100 份,其主要在於目前僅少數學校可以全校都設置電子白板供教師使用,故研究樣本數 較為不足。
(二)「結果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以臺中市某中學教師為樣本,在推論上僅限於性質相近的研究地區,若要 推論到其他情境可能必須考慮到地區的差異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在探討學校行政支援、教學使用情形與使用評價的關係,在進行研究之前,
先就相關文獻作分析,以作為立論基礎。本章總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互動式電子白 板的介紹及種類;第二節為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階段;第三節為國內相關論 文之研究。第四節為學校行政支援、教師教學情形、使用電子白板評價理論與相關研 究。
第一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
一、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介紹
電子白板,其核心硬體為一塊電子感應板及其感應器。其電子感應板就如現今的 觸控式螢幕,就如PC的監視器,同時也是具有正常書寫功能的傳統白板。其感應器 通常是一支感應筆或是手指。在書寫時其具有數位墨水的功能。而互動式電子白板必 須結合電腦及投影機才能發揮功能,操作者可在螢幕上隨意書寫,操作、圈點、標記、
並將其書寫的資料儲存、列印或是重複播放(陳惠邦,2006)。
二、電子白板的種類
根據規格與感應技術的不同將互動式電子白板整理如表1所示,雖然各種互動式 電子白板的組成結構有所不同,但其教學應用的基本功能大同小異。各種互動式電子 白板其各有優缺點,如電阻式感應、紅外線感應在操作上可直接使用手指、或是一般 的筆來做操作。在操作上的取得非常的方便,然而電子白板本身如遇損壞其維修費用 會相當高昂。電磁式感應、超音波感應必須使用特定感應筆來操作,如果感應筆遺失 或損壞裝造成無法操作電子白板功能(陳韻雯,2008)。而Wiimote虛擬電子白板,是 目前教育界蠻盛行的一種電子白板,其成本相當低廉,一個班級的設置成本不到三千 元。但對於電腦新手、或是較不懂電腦操作的老師會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表1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種類
代表產品名稱 書寫方式 組成結構 SMART Board
(電阻式感應)
手指或筆 由多層膜構成,主要負責偵測水平及垂直訊 號的電阻薄膜與導電膜等
i-Board (紅外線感應)
手指或筆 在電子白板的四周密布紅外線(雷射)感應 器,來構成足夠密度的掃描網,以得到精準 的定位
ActivBoard (電磁感應)
特定感應筆 白板裡嵌入感應線圈,各自偵測水平與垂直 位置的訊號,因感應線圈為被動式,必須有1 個裝置發送訊號。
StarBoard (超音波感應)
特定感應筆 白板上緣左右兩邊各放置1個超音波接收 器,而訊號的發送則是透過專用的發射器。
Wiimote 虛擬電子白板
紅外線Led筆 (可自製)
Wiimote前端具備紅外線CMOS攝影鏡頭,透 過藍芽裝置與電腦連線,並使用紅外線led 筆發送訊號。
三、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
互動式電子白板有以下的功能:
1. 聚光燈:為了彰顯主體重要性,將局部重點打光,以吸引學生注意,強調重點。
2. 拍照:可將圖片、網頁或所需資料,直接以照相機方式存檔,方便教學資料蒐集 與展示。
3. 遮罩:把相關學習重點透過物體或方塊遮蔽,當需要展示或訂正時,把遮蔽的物 件或方塊刪除,即可顯示重點。
4. 隱藏:可利用相關文字、色彩設定與背景色彩做巧妙變化安排,也可把物件放於 掛圖的邊緣,在教學中隨時取用。
5. 板書:可隨時隨地在介面上書寫、標記,相當方便且清楚。
6. 辨識系統:附有中、英文辨識系統,先利用感應筆或手指書寫中、英文字,再進 行辨識,可節省時間。
7. 超連結:在掛圖上插入超連結或多媒體素材,隨時補充教學資料,省時又便利。
教師在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常用的功能列表如下(陳惠邦,2006):
表2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
名稱 功能
聚光燈 彰顯主體重要性,將局部重點打光,以吸引學生注意,
強調重點。
超連結 插入超連結或多媒體素材,隨時補充教學資料,省 時又便利。
拍照 將圖片、網頁或所需資料,直接以照相機方式存檔,方便教學 資料蒐集與展示。
遮罩 相關學習重點透過物體或方塊遮蔽,當需要展示或訂正時,把 遮蔽的物件或方塊刪除,即可顯示重點。
板書 隨時隨地在介面上書寫、標記,相當方便且清楚。
辨識系統 附有中、英文辨識系統,先利用感應筆或手指書寫中、英 文字,再進行辨識,可節省時間。
隱藏 利用相關文字、色彩設定與背景色彩做巧妙變化安排,也可把 物件放於掛圖的邊緣,在教學中隨時取用。
第二節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階段
一、Beauchamp五個階段
在電子白板導入教室教學活動剛開始時,教師必須經過一連串使用方法的轉變,
才能適當的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成效(Beauchamp, 2004; Glover, Miller, Averis, & Door, 2005)茲將其列表如下:
表3
Beauchamp(2004)五個階段
階段層次 階段名稱 內容 第一階段 黑/白板交替期
(Black/Whiteboard Substitute)
此時期電子白板的操作都由教師操作,教學上 大都被使用做為書寫和畫圖或是啟動應用程 式。教師開始學習如 何在上面書寫和畫圖,所 使用的大部分軟體都是電子白板廠商本身所提 供的。
第二階段 學徒用戶期 (Apprentice User)
教師大量的使用自編的教材檔案,將教學過程 中使用過的檔案儲存下來,做為教學的紀錄。
能有限的利用「外部」的教材,如 Internet 或 校內網路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如何在上書 寫、標示及拖曳內容。教學上的應用,大部份 都在主要學科(如語文、數學、科學)的教學。
第三階段 初始使用者 (Initiate User)
教師逐漸熟悉其操作,能放大及縮小檔案甚至 做到數個程式間的開啟與切換,並使用先前已 儲存的頁面。。在學科的使用上,逐漸拓展到 其他學科領域中,包括藝術、音樂、歷史、地 理等學科。
第四階段 進階使用者 (Advanced User)
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將之前的教學活動、學生 的作業、教科書的內容、工作表等加入其教材 資源中。教師使用修訂過及改良過的版本來進 行教學活動,且重視學生的學習而不是著重在 科技設備。
第五階段 協同使用者 (Synergistic User)
師生皆具備有高層次的能力。教師能展現出一 個直覺與互動的科技教學方式,並能促進一個 流暢的教學過程。學生的角色則由原先的被動 學習者轉變成主動的學習者,共同建構出教室 裡的教學活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表4
Glover(2005)三個階段
階段層次 階段名稱 內容 第一階段 支援式講解
(Supported didactic)
電子白板被視為傳統黑板的替代品,就像一塊 普通的白板,而未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表4 (續)
階段層次 階段名稱 內容 第二階段 互動式
(Interactive)
可提供展示教學、教師已能使用部分電子白板 的功能。
第三階段 增強互動 (Enhanced interactivity)
教師已可整合電子白板互動功能,結合策略應 用並使其應用於教學與課程計畫之中。
二、陳惠邦四個應用層次及五階段專業發展
陳惠邦研究,教室中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層次列表如下:
表5
陳惠邦(2006)四個應用層次
階段層次 階段名稱 內容 第一階段 代替傳統黑板的展示
或教學呈現功能
將互動白板當成白板使用,在上面進行板書講 解,或將互動白板當成螢幕,透過PC及投影機 將教學素材投影於其上。
第二階段 以教師為主導媒體操 作平台
教師透過互動白板操控PC,開啟相關的學習材 料或媒體,以配合講解。
第三階段 以教師為中心的展示 平台
教師應用互動白板軟體功能如圖像化、動態化 等,或引用互動白板資料庫中的教材、遊戲等進 行教學。
第四階段 師生互動學習平台 教師應用互動白板相關軟體功能(拉幕、聚光 燈、超連結、捷徑、部件與方塊、書寫辨識或語 音辨識)及其資料庫中的教學素材,並經網際網 路擷取相關的教學資源,設計符合師生互動的教 學活動。
陳惠邦對於互動電子板融入教學之推動,認為其透過有系統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 設計,使教師經由學習、團隊合作及教學反省過程,慢慢熟悉互動式電子白板與其它
一套「有系統的教師專業發展」讓教師從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生手到熟悉應用互動式電 子白板與其他資訊設施的可能學習歷程,茲列表如下:
表6
陳惠邦(2007)五階段專業發展或研習
階段層次 目標 內容(時數) 注意事項
第一階段:
暖身
認 識 互 動 白 板 與 規 劃 準 備、減低不確 定感
1. 互動白板結構、原 理、類別與各種品牌 認識(1)
2. 互動白板教學影片 觀賞(1)
3. 相關資料研讀與分 享(0.5)
4. 需求討論、團隊形成 與規劃準備(0.5)
1. 邀請專家主持,同時請製 造商展示(會後)。
2. 學校有採購計畫、未來有 採購計畫時。
3. 可利用 1-2 次週三進修時 間進行。
第二階段:
技術訓練
軟 硬 體 功 能 認 識 與 操 作、建立教師 使 用 信 心 與 安全感
1. 硬體連接、驅動、軟 體功能認識、演示與 介紹(3)
2. 教師進行自我練習 (3)
3. 教師進行實地操作 練習與熟悉(3)
1. 採 購 與 安 裝 完 成 後 進 行,應訂於合約中。
2. 由製造商提供,並請專家 學者協助。
3. 準備或要求訓練手冊,宜 含練習作業。
4. 實地操作時可要求製造 商 技 術 人 員 在 場 提 供 立 即的技術支援。
第三階段:
應用練習
ICT 融 入 教 學設計
1. 教學資源蒐集(3) 2. 課程內容(如教科書)
結 合 軟 體 功 能 操 作 練習(3)
3. 案例討論與結合教 學 方 法 進 行 微 型 設 計練習(3-6)
4. 赴他校教學觀摩
1. 以工作坊形式進行。
2. 參與互動白板之教師團 隊參加。
3. 宜在開學前完成,可配合 寒暑價之備課活動。
4. 邀請學科專家、學者、輔 導團員參與或主持。
表6 (續)
階段層次 目標 內容(時數) 注意事項
第四階段:
教學實作
反 省 性 教 學 循環
1. 選擇特定領域及單 元 進 行 完 整 的 教 學 設計(應用 ICT、互動 白 板) 與 修 正 設 計 (3*N 次)
2. 試 教 與 檢 討 修 正 (3*N 次)
1. 應有專家學者指導修正、
參與教學觀察。
2. 團隊教師宜建立定期的小 組互動時間。
3. 至少進行一學年。
第五階段:
行動研究
建 立 行 動 研 究方案,形成 學 校 本 位 課 程
1. 教學問題反省與行 動研究方法引導(3) 2. 行動研究團隊會議
(3 *N 次) 3. 成果分享(3)
1. 反省性教學循環已有成熟 成果時進行。
2. 專 家 學 者 可 以 協 同 者 參 與、主持,或擔任批判諍 友。
3. 行動研究團隊會議及分享 不拘形式。
第三節 國內相關論文研究
在國內博碩士論文中(至2011年2月24日止),其中以準實驗設計為最多,總共有 44篇。研究範圍以數學領域最多共有17篇、其次是英語領域11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6篇、藝術與人文5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2篇、社會科領域1篇、健康領域1篇、
特教班學生1篇。在量化研究中共有20篇,以科技接受模式去探討的論文最多有11篇、
調查對象以教師為主有7篇、以學生為主有2篇。行動研究有5篇,數學領域研究有5 篇、自然與生活科技有1篇。不在其中的有8篇。列表如下:
表7
國內碩博士論文有關電子白板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或對象
于若涵 (2009) 準實驗研究 藝術與人文
表7 (續)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或對象
熊惠君 (2009) 準實驗設計 藝術與人文(繪畫) 于若涵 (2009) 準實驗研究 藝術與人文 林宜樺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翁一峰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翁宏霖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廖乃瑩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鄭詠本 (2010)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羅芸慧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王俊卿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朱怡貞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李郁芬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林儀惠 (2007)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高俊豐 (2008) 準實驗設計 數學 梁芯佩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許美惠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郭伊黎 (2008)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郭毅玲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陳彥君 (2010)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陳美吟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廖惠珍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劉文斌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劉亦恭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顏菀廷 (2007) 準實驗設計 數學 羅瑞昌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蘇世榮 (2009) 準實驗設計 數學 林玥秀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林鶴原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張夏暖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許榮盛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温素蘭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溫美幸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廖元鴻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蔡文瓊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鄭仁燦 (2008) 準實驗設計 英語
表7 (續)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或對象
尤乃玉 (2009) 準實驗設計 英語 黃郁婷 (2009) 準實驗設計 語文 蔡貞瑩 (2009) 準實驗設計 特教班學生 鄭琇穗 (2009) 準實驗設計 社會科 高瑩真 (2008) 準實驗設計 健康課程 黃建福 (2009) 準實驗設計 生物
江志浩 (2009) 準實驗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王梅錦 (2009) 行動研究 數學
李曉萍 (2009) 行動研究 數學 陳彥至 (2007) 行動研究 數學 黃昭陵 (2007) 行動研究 數學 黃國禎 (2007) 行動研究 數學
鄭惠敏 (2008) 行動研究 自然與生活科技 王朝慶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何純瑩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周士雄 (2008)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林家賢 (2010)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翁全裕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陳進卿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劉振生 (2010)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歐偉志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謝佳容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羅淑貞 (2009)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龔志隆 (2010) 量化研究 科技接受模型 李娟瑩 (2009) 量化研究 高雄市國中教師 林有倫 (2009) 量化研究 台南市國小教師 陳秀雯 (2008) 量化研究 台北市國小54 位學生
陳秋 (2009) 量化研究 雲林縣某國小五、六年級學生 陳藝娟 (2009) 量化研究 嘉義市20 所國小教師
陳韻雯 (2008) 量化研究 桃園縣國小教師 馮建中 (2009) 量化研究 教師
黃貞菁 (2010) 量化研究 台中市27 所公立國中教師
表7 (續)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或對象
李亭萱 (2009) 設計本位研究 成語教學 周士雄(2009) 師生調查研究 未說明 林庭緯 (2009) 未說明 未說明 張育瑋 (2008) 個案研究 未說明 張明慧 (2008) 深度訪談法 未說明 曹勝傑 (2008) 提出教學環境架構 未說明 劉桂君 (2006) 未說明 英語
在量化研究中列舉以下幾位研究者的研究題目及研究結果。茲列表如下:
表8
國內互動式電子白板論文之量化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龔志隆
(2010)
以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探 討 國 小 教 師 對 電 子 白 板 接受度之研究-以高雄 縣為例
1. 在影響電子白板科技接受度方面,「不同性別」、
「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服務年資」、「不同 學校規模」與「不同職務」等基本變項,對受測 者在電子白板接受度的「使用意願」、「認知有 用」與「認知易用」方面都能接受,並無差異。
2. 受測者對使用電子白板接受度頗高,願意用電子 白板進行教學相關工作。
3. 受測者普遍認同用電子白板可以改進教學工作成 效,增進教學工作效率。
4. 受測者普遍覺得學習使用電子白板是清楚和容易 暸解,且操作電子白板並不需耗費太多精力。
5. 主觀規範與工作關聯性對受測者的「認知有用」
有正向影響。
6. 主觀規範與產出品質對受測者的「認知易用」有 正向影響。
7. 「認知有用」對受測者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
8. 「認知易用」對於受測者使用意願無顯著影響。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劉振生
(2010)
影 響 國 中 小 教 師 使 用 電 子 白 板 融 入 學 科 教 學意願因素之研究
1. 「行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會直接影響「行 為意願」。
2. 「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與「相容性」
會直接影響「行為態度」並且間接影響「行為意 願」。
3. 「上級影響」與「同儕影響」會直接影響「主觀 規範」。
4. 「自我效能」、「資源助益條件」與「技術助益 條件」會直接影響「知覺行為控制」並且間接影 響「行為意願」。
黃貞菁 (2010)
國 中 教 師 運 用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之探討
1. 諸如個別教師之性別、學歷、資訊統合能力、使 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背景變 項,皆顯著影響了教師的創新接受度。
2. 在科技接度方面,年齡、學歷、使用互動式電子 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變項呈現顯著差異。
男性教師多呈現功能取向,而女性教師則多呈現 出便利取向。年齡介於41~50歲教師之知覺易用性 及採用態度則偏高;此外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的 科技接受度亦明顯偏高。資深教師相較於教學年 資五年以下之教師,其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 態度上較為積極。
3. 在教師感受方面,性別、年齡、學歷、任教年資、
資訊統合能力、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 學校規模等變項呈現顯著差異。
4. 在IWB的使用頻率上,性別、資訊統合能力以及 學校規模亦會造成顯著差異。 研究者發現,目前 國中教師實際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之時數仍偏 低;經由問卷分析得知,造成使用偏低的可能因 素,包括:電子白板實際數量不足、擔心自身使 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能力不足而徒增教學負擔,或 進而影響到其教學課程進度等種種因素。因此,
簡化互動式電子白板教材之數位化過程,使教師 樂於操作,是持續推廣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首要課 題。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林家賢
(2010)
Wiimote電子白板應用 於 國 小 教 學 模 式 之 建 置與評估
1.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wiimote電子白板的使用上 對教師創新態度、教師資訊信心和認知易用性有 顯著的差異存在。
2. 使用wiimote電子白板國小教師的年齡、服務年 資、學校規模、教師職別與教師創新態度、教師 資訊信心、學校行政支援、認知易用性、認知有 用性、和使用行為意向六個潛在變項皆無顯著差 異。
3. 自己建置完成wiimote電子白板系統之教師,對於 教師創新態度、教師資訊信心、認知易用性、認 知易用性和使用行為意向的看法,皆高於系統是 由他人負責建置完成之國小教師。
4. 國小教師對wiimote電子白板之認知有用性受到教 師創新態度與學校行政支援正向顯著影響。
5. 國小教師對wiimote電子白板之認知易用性受到教 師創新態度、教師資訊信心與學校行政支援正向 顯著影響。
6. 國小教師對wiimote電子白板之認知易用性正向顯 著影響其認知有用性。
7. 國小教師wiimote電子白板之使用行為意向受到其 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正向顯著影響。
羅淑貞 (2009)
桃 園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之科技接受模式研究
1.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時,
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知覺有用性」並不 會因為學校規模、性別、年齡、職務、教育程度 及服務年資而有所差異,但是會因「是否有參加 過互動式電子白板研習活動」而有差異。
2.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時,
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知覺易用性」並不 會因為學校規模、年齡、職務、教育程度、服務 年資及是否有參加過互動式電子白板研習活動而 有所差異,但是會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
3.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的背景變項,不論在環境變 項與個人背景變項,在「使用態度」上,均無顯 著差異。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羅淑貞
(2009)
桃 園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之科技接受模式研究
4.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的背景變項,不論在環境變 項與個人背景變項,在「行為意願」上,均無顯 著差異。
5.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時,
個人所知覺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
「使用態度」對於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行為 意願」有顯著預測效果。
謝佳容 (2009)
以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理 論 探 討 影 響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行為意願之研究
1. 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之行為意願受外部變項 與內部變項之影響。
2. 國小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知覺易用性」
與「知覺有用性」會因參與研習活動經驗、使用 經驗年資、一週內使用次數與自我效能而有差異。
3. 國小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知覺有用性」、
「知覺易用性」、「使用態 度」 對國小教師使 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行為意願有顯著預測效果。
歐偉志 (2009)
以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來 研 究 國 民 小 學 採 用 電 子 白板之接受性
1. 「電腦自我效能」對「知覺易用性」有顯著的影 響然而對「知覺有用性」則沒有顯著影響。
2. 「知覺易用性」對「知覺有用性」有顯著影響然 而對「行為意圖」並沒有顯著直接卻有間接影響。
3. 「知覺有用性」對「行為意圖」有直接影響。
陳藝娟 (2009)
嘉 義 市 國 小 教 師 對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融 入 教 學 之 意 見 意 願 及 影 響 因素調查研究
1. 嘉義市國小教師認為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有 助於教師教學、有助於學生學習。
2. 嘉義市國小教師對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 具有意願。
陳秋 (2009)
多 媒 體 學 習 為 基 礎 之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教 學 滿意度調查分析
1. 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教學有正面效益:根 據研究顯示,學生對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的滿 意度持正面態度,有助於學生更專心於教師的上 課。
2. 教師使用互動電子白板對增進師生的關係沒有明 顯的正面效益:根據研究顥示,學生並不會因為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上課而秩序較佳或增加課前預 習。
3. 「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生認為使用電子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陳秋
(2009)
多 媒 體 學 習 為 基 礎 之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教 學 滿意度調查分析
4. 學生對「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沒有焦慮 感,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這可能和學生資訊產 品的接觸及使用相當普及有關。
5. 互動式電子白板採單槍投影,有強光投射在白板 螢幕上,但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對於這種情 形,不認為會對視覺產生影響。
6. 對於電子白板的各項功能,學生普遍皆是呈現滿 意的狀態,其中影音功能還是學生最喜歡的。
7.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班級經常使用互動式電子比 不常使用電子白板,學生滿意度更高。
翁全裕 (2009)
以 創 新 接 受 度 及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探 討 雲 林 縣 國 小 教 師 運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融 入 教 學 現 況之研究
1. 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之創新接受度傾向呈常態分 配。
2. 國民小學教師之「性別」、「年齡」、「教育背 景」、
「任教年資」、「擔任職務」、「平均電腦使用 時數」、「使用狀況」、等背景變項與其創新接 受程度呈顯著關係。
3. 國小教育人員之創新接受度與科技接受模式之接 受程度有顯著相關。
4. 創新接受度、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採用態 度顯著正向影響行為意願,並可有效預測其行為 意願。
楊淑蘭 (2008)
高 雄 縣 國 小 教 師 運 用 電 子 白 板 融 入 教 學 實 施現況之調查研究
1. 教師樂意且願意在課堂上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
2. 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能讓教學更流暢以及呈現多 元面貌。
3.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動機以及 專注力。
4.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與學習成效的探討。
陳韻雯 (2008)
桃 園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之調查研究
1. 桃園縣國小推動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在設備購買前 的規畫情形最為充分,著重考量使用者之便利 性,對設備開始使用後提升教師專業成長方面規 劃較為不足。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陳韻雯
(2008)
桃 園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之調查研究
2. 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可運用的領域範圍很廣 泛,最多被運用在知識性或操作性學科;在課程 準備上主要為蒐集相關媒材製作數位檔案較為耗 時費力;教師使用電子白板之教學模式主要以展 示教材為主。
3. 教師認為使用電子白板與傳統教學相較,在教學 方面、學生學習方面與環境健康方面皆具正向效 果。其中教師認為電子白板對於健康與環境方面 最具正向效果。
4. 教師對電子白板的整體評價及滿意度均頗為正 向,認為對教學最主要的助益為課程素材搭配靈 活、學生注意力集中、師生互動增加。
5. 學校在推動與使用電子白板時主要遭遇之困難有 人員及設備兩種層面,最主要的困難在於軟硬體 問題中斷課程、投影光線刺眼、課程設計費時、
素材資源缺乏;而教師在電子白板教學上最希望 獲得之協助為有完整教材資源庫、有專業人力研 發教材、有系統的教學訓練、即時技術支援、提 供後續設備管理經費。
周士雄 (2008)
國中小教師應用互動 式電子白板教學之創 新接受度與科技接受 度之相關研究—以屏 東縣e化示範點學校為 例
1. 在不同性別上,教師對於創新接受度與科技接受 度(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採用態度、行為意 願)皆有顯著差異。
2. 不同年齡層之教師,在創新接受度及科技接受度 (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採用態度、行為意願) 上無顯著的差異。
3. 教育程度不同之教師,對於創新接受度及科技接 受度之採用態度與行為 意願有顯著差異。以研究 所學歷教師之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的平均 表 現最高。
4. 在不同職務上,教師對於創新接受度及行為意願 皆有顯著差異。有兼任行政之教師或主任在採用 態度及行為意願最高;擔任級任教師的採用態度 及行為意願最低。
表8 (續)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周士雄
(2008)
國中小教師應用互動 式電子白板教學之創 新接受度與科技接受 度之相關研究—以屏 東縣e化示範點學校為 例
5. 不同任教年資之教師,在創新接受度及科技接受 度(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採用態度、行為意 願)上無顯著的差異。
6. 資訊統合能力不同之教師,對於創新接受度與科 技接受度(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採用態度、
行為意願)皆有顯著差異。
7. 創新接受度、認知有用性、採用態度顯著正向影 響行為意願,認知易用性也會正向影響認知有用 性,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也正向影響採用態 度。
第四節 行政支援、教學情形、評價理論的相關研究
從學校行政支援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情形與未使用電子白 板前後的比較,以及在使用電子白板後對其評價的研究。逐一列舉相關文獻的分析與 探討。
一、學校行政支援教師使用電子白板
(一)教師專業訓練
很多學者的研究顯示電子白板實施成效的好壞與行政支援中的設備取得、教育訓 練以及技術的支援是不可分的。安裝電子白板開始時,會由廠商提供使用訓練及介紹,
如此可激起教師使用電子白板的興奮與熱情,但卻無法長期維持(Walker, 2003)。陳惠 邦(2006)指出電子白板引進教室之前,學校應安排適當的專業訓練,使教師能熟悉電 子白板的功能並能熟練其安裝、操作與應用。教師教學準備時間不夠,缺乏專業發展 或是訓練會是另一問題(Smith, Higgins, Wall, & Miller, 2005)。國外推動電子白板的經 驗也都顯示,在電子白板引進教室前,應有適當的專業訓練,使教師能熟悉電子白板 的各項操作及功能。陳惠邦(2009)指出教師專業訓練存在於師資職前訓練、實習教育 到在職進修的歷程,也就是從一位生手教師(novice)到精熟教師或師傅教師(master)的
終生學習過程(Glover & Miller, 2001)。
(二)學校設備及經費支援
學校行政主管對於成員當中「傳道士」的教師鼓勵其主動協助教師利用電子白板 的優勢,並提供教師資源和專業的發展如此才能達到有效率的教學。電子白板的設備 應成為隨時可取得,且將其視為是教室教學環境的一部分。如果電子白設備還需排時 間表來預定使用,將會降低教師使用該設備的興趣,所以行政人員應讓設備容易取得,
甚至在各班級都設置電子白板。讓教師能有時間及機會去熟練使用此設備,並能與同 事分享個人學習的想法,或是有困難時有專人可供諮詢。學校需提供經費做支援及後 續維修費用。學校行政人員應給予教師鼓勵與支持、研習訓練、設備經費維護、資源 分享、了解學生學習參與、學習成效評鑑都是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重要成功 因素(Glover, Miller, Averis, & Door, 2004)。
(三)資源分享平台設立
教師將其各自的教材或教學資源透過網路的分享來形成一個資源共享的平台,教 師彼此間的資源共享可減輕教師在準備教材的時間,同時也可把各科的教材整合在一 起。可完成教師無法單獨完成的工作,並可加強教師彼此間的合作關係(Cuthell, 2005)。
所以學校行政可設置一個資源分享平台,供教師將其所完成的教材在上面分享,如此 教師便可減輕其教學上教材製作的負擔。同時可達到彼此觀摩,互相交流的功能。
(四)教師團隊成立
Glover and Miller (2001)強調電子白板應挑選「傳道士」教師,陳惠邦(2009)認為
「傳道士」的標準包括:具有ICT使用能力與習慣,能積極主動學習,並能隨時準備迎 接挑戰並解題。以傳道士為主來組成教師團隊,而教師團隊的建立是教師專業社群的 基礎。團隊是指要能對話,能分享,能相互反省才能稱為團隊。所以學校建立教師團 隊是首要任務之一。
(五)教師社群建立
陳惠邦(2009)指出建立教師專業社群有三個功能:一、是分工合作:教師彼此合 作進行課程發展,如資料收集、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準備、教學觀察與記錄,如透過 教師社群的成立可減輕教師的負擔。二、反省與支持:教師建立的專業社群可以讓教 學具有反省,同時讓電子白板「先驅教師」可相互支持與成長。三、分享與擴散:教 師社群建立可配合分享平台的建立,使結合電子白板的教學創新模式,及內容可相互 分享,進而發揮擴散功能。Cuthell (2005)也指出教師社群的成立,可讓教師彼此分享 教材資源,減輕工作負擔。陳惠邦(2009)認為教師社群包括實質社群與虛擬社群,實 質社群包括意見交換與經驗分享、示範教學與同儕交互反省,教學資源協同開發與共 享等。國際會議、區域性的研討會與工作坊、學校師生參訪交流與共同參與課程發展 課題。虛擬社群指因兩岸教師政治因素限制,且面對面互動機會不大,所以設置一個 可供發表、分享的平台為虛擬社群。
二、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國外的研究,Levy (2002)指出教室中的教學因有電子白板的幫助使得教學更有系 統,且讓學生更有興趣於學習。Glover et al. (2005)同時也提到,電子白板有利於保持 學生的注意力及提高學習動機,增進學生學習興趣(Smith et al., 2005)。國內的研究,
顏菀廷(2007)研究發現電子白板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提升學習成效
Glover et al. (2005)提到電子白板除了傳統黑板的功能外,更是整合了多媒體、網 路等多種教學資源,能呈現豐富教學形式與內容,在有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
電子白板能提升學習成效。國內許多的準實驗研究也顯示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活動中,
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
(三)增進師生間的互動
Newhouse (2002)提出電子白板能有效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情形。電子白板對提高 師生互動、學習動機、增進教學效率與學習效果、促進師生資訊能力都有積極效果 (Glover & Miller, 2001; Kennewell, 2001; Levy, 2002)。
(四)減輕教師負擔
雖然多數的研究都指出,電子白板的應用與教學會耗費教師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 (Ball, 2003; Glover & Miller, 2001; Levy, 2002)。但受訪教師指出,將投入電子白板訓 練、準備及教材發展的時間視為一種投資,其收穫將會在往後的未來可見到,而此時 便可減輕教師在教學上的負擔(Glover & Miller, 2001; Levy, 2002)。
三、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
(一)提升教師教學樂趣
Lee et al. (2006)指出電子白板除了可以引起學生動機,同樣也能提升教師教學樂 趣。
(二)減輕教師工作量
資源共享可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教師可以加快課程準備教材所需的時間,進 而降低編寫電子白板教材的需要(Ball, 2003; Glover & Miller, 2001)。Levy (2002)在和 中學教師訪談中顯示,有了電子白板,教師可使用更多樣的素材於教學中,可減輕教 師課前準備教材的工作量。
(三)學生正面回饋
電子白板對於學習,以認知心理學觀點來研究學生在這方面的影響,發現學生對 於使用電子白板於課堂上都給予正面回饋(Smith, Higgins, Wall, & Miller, 200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本論文的研究 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彙整相關資料後進行統計分析。最後就分析的結果,再進行 訪談,深入了解其各項問題之情況。本章就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架構、研究對 象、研究工具、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所採行的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半結構式訪談。
(一)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之問卷調查法,以臺中市某中學99個班級教師及一位資訊組長為研究對象,
使用研究者自編之「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調查問卷」作為本研究之調查 工具,蒐集本研究所需之相關資料,以探討上述各項因素間之關係。
(二)半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以臺中市某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其目的在更深入了解 經由調查問卷所得之結果,並獲得更完整詳盡之資料。
二、研究步驟
在確立研究主題之後,首先蒐集互動式電子白板與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的理論 基礎研究、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與使用評價等相關文獻。其次,進行相關文獻 之整理與探討之後,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再根據研究目的,著手進行問卷之設計 與編制,並請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審視題目之代表性後,再行預試。經信度與效度之 考驗後,刪除不適當的題目並修改問卷成為正式調查的研究工具。最後,將資料處理、
分析與討論,並據此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流程
確立研究架構
問卷設計與編製
專家審視
問卷預試
信度、效度檢驗
實施問卷調查
資料處理、分析與討論
提出結論與建議 蒐集相關文獻
第二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一、研究架構
依據前章文獻探討,研究者將本研究之研究架構擬定如圖2。
圖2 研究架構圖
茲將本研究之研究變項分別說明如下:
1. 行政支援:指學校方面的科技硬體、教學資源與技術維護需求等技援。還有學校 行政領導、教師在職訓練、教學團隊成立等項目。
教學使用者
個人背景 使用電子白板背景
行政資源
交流分享 技術支援 研習教學
教學情形
使用情形 教學助益 互動評量
使用評價
滿意情形 H1
H2
H3
2. 教學情形:指研究對象在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會遇到的情形、及與未使用電子白板 在教學上的比較。
3. 使用評價:指受試者在研究者所編製之「評價量表」中之表現,得分越高顯現其 評價越高。
4. 教師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任教年資、擔任職務、資訊背景、
教學時間、使用頻率及教學領域。
二、研究假設
本研究主要是根據相關文獻的探討,擬定研究架構,再依據研究架構建立本研究 所欲驗證的研究假設,其內容分述如下:
謝佳容(2009)指出教師是否有接受研習訓練而有顯著差異。林家賢(2010)指出國 小教師對電子白板之認知有用情形受到教師創新態度與學校行政支援正向顯著影響。
陳韻雯(2008)也指出學校推動電子白板時,遇到的困難有人員及設備兩種層面。教師 希望能獲得完整的資源、專業教材、有系統的教學訓練、技術支援及後續設備管理經 費,而不同的背景變項的教師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欲進一步瞭解是否會因樣本的不 同而結果有所差異,所以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一(H1):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1:不同性別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2:不同年齡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3: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4:不同任教年資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5:不同職務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6:不同資訊背景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7:不同教學時間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1-8:不同使用頻率的教師對行政支援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龔志隆(2010)以高雄縣教師為研究對象,其研究顯示:教師背景變項部分包含性 別、教育背景、服務年資、學校規模、職務,以上背景變項對教師教學情形並無顯著 差異。但黃貞菁(2010)以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其研究顯示:性別、學歷、資訊能力、
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變項,皆顯著影響了教師教學情形。由以 上文獻可以發現,對教師教學情形而言,不同的背景因素在不同的研究當中對教學情 形並未有一致的結果,然本研究希望進一步針對教師,探討不同的背景因素對教師教 學情形進行探討,因此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二(H2):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1:不同性別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2:不同年齡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3: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4:不同任教年資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5:不同職務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6:不同資訊背景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7:不同教學時間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8:不同使用頻率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2-9:不同教學領域的教師對教學情形的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陳藝娟(2009)以嘉義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其研究顯示:嘉義市國小教師認為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有助於教師教學,且教師對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具有意願。
陳秋(2009)研究結果發現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教學有正面助益,根據研究顯示,
學生對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滿意度持正面態度,且有助於學生更專心於教師上課。
楊淑蘭(2008)指出教師樂意且願意在課堂上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陳韻雯(2008)研究 結果顯示教師對電子白板的整體評價及滿意度均頗為正向,認為對教學最主要的助益 為課程素材搭配靈活、學生注意力集中、師生互動增加。根據以上文獻,本研究欲進 一步瞭解是否會因樣本的不同而結果有所差異,所以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三(H3):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1:不同性別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2:不同年齡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3: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4:不同任教年資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5:不同職務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6:不同資訊背景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7:不同教學時間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8:不同使用頻率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3-9:不同教學領域的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的評價感受有顯著的差異。
陳韻雯(2008)指出學校行政支援與教師對電子白板評價兩者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林家賢(2010)指出國小教師對電子白板認知易用性與學校行政支援有正向影響。根據 以上文獻,本研究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四(H4):學校行政支援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有顯著相關存在。
林家賢(2010)指出國小教師對電子白板之使用與其評價有正向顯著影響。根據以 上文獻,本研究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五(H5):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有顯著相關存在。
謝佳容(2009)指出國小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 性」、「使用態度」對國小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行為及評價有顯著預測效果。
根據以上文獻,本研究擬定假設如下:
假設六(H6):學校行政支援與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能顯著地解釋使用電子白板 評價的程度。
6-1:學校行政支援電子白板教學能顯著地解釋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
6-2:教師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能顯著地解釋教師使用電子白板評價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