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混搭式報導出現,談學院知識份子在報紙新聞裡的形貌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混搭式報導出現,談學院知識份子在報紙新聞裡的形貌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馮建三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從混搭式報導出現,談學院知識份子在報紙. ‧. 新聞裡的形貌變遷.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U Changing Intellectuals in e n g c h i species. Newspaper,1987~2009. 研究生:彭群弼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目. 錄. 論文目錄………………………………………………………………2 論文摘要………………………………………………………………4 謝辭……………………………………………………………………8 第一章 研究動機……………………………………………………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部分 知識份子的形貌 第一節 知識份子的緣起與定義……………………………………15 第二節 知識份子的東西異同………………………………………23 第三節 知識份子的中心與邊緣及批判……………………………29 第四節 知識份子在學院……………………………………………31 第五節 知識份子與公共知識份子…………………………………33 第六節 Pundit 及 Posner 的公共知識份子研究……………………36 第一部分小結…………………………………………………………4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部分 知識份子與媒介關係 第七節 知識份子與媒介……………………………………………42 第八節 報業的探索…………………………………………………46. ‧. 第九節 學院知識份子成為體制外媒介工作者及社會實踐的探討 ………………………………………………………………………53 第十節 《蘋果日報》的報導形式探討──港台有別……………59 第二章小結……………………………………………………………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64 第一節 概述…………………………………………………………64 第二節 研究方法探索………………………………………………6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說明………………………………………………6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章小結……………………………………………………………75 第四章 資料蒐集及分析……………………………………………76 第一部分 基本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蒐集……………………………………………………76 第二節 各抽樣年份資料觀察及分析.………………………………89 第三節 年際別及報別資料變化分析………………………………95 第四節 學知樣貌分析………………………………………………117 第五節 其他影響因素:新聞類別、混搭程度、公共性 ………………………………………………………………………124 第六節 曝光排行榜…………………………………………………128 第一部分小結…………………………………………………………129 第二部分 民意論壇及五四運動 2.

(3) 第七節 民意論壇觀察……………………………………………132 第八節 五四運動觀察……………………………………………136 第三部分 深度訪談 第九節 深入訪談及 Pundit 分析…………………………………140 第四章 小結………………………………………………………149 第五章 結論………………………………………………………152 第一節 研究所得…………………………………………………152 第二節 研究提問之回答…………………………………………154 第三節 研究缺失與未竟之處……………………………………156 第四節 反省與前瞻………………………………………………157 附錄 附錄 1:知識份子分類整理………………………………………161 附錄 2:1987~2009 年各抽樣年份基本資料………………………165 附錄 3:附表及附圖………………………………………………194 參考書目……………………………………………………………19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始於採訪實務中的觀察:學者在報端發表評論,影響了讀者們對於重 要新聞事件或社會議題的解讀,報紙則藉助學者的身分及知識,提高報紙的可信 度。根據一份來自媒體內部的非正式排行榜卻顯示,短短數年內,知名的學者或 專家見諸報端的次數竟然多達數百次,這份名單被用來提醒記者們少找這些高曝 光者。美國媒體界通稱這一群常見諸報端的評論者為 Pundit(研究者試譯為「評 匠」),他們擁有「一通電話,快速評論」的本領,甚至自嘲是「評論應召者」。 這樣的轉變毋寧是巨大的,研究者試圖追尋知識份子在報紙裡形貌的轉變。 評論是報紙提供讀者除了資訊之外,得到觀點的重要來源。除了來自學院的知 識份子之外,其他評論者還包括來自產業或具有專門知識的專家(例如律師、會 計師、醫師或產業專門人士等),包括記者及專欄作家等媒體工作者以及透過投 書表達意見的一般民眾。在報導形式上,除了客觀事實之外,摻入專家評論或民 眾意見這種混合報導與評論的新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尤以《蘋果日報》最 常使用。研究者將此一報導形式稱為「混搭式報導」(crossover-reporting),取其將 不同性質的訊息及知識拼貼在一起之意,並作為觀察知識份子形貌變化的重要取 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本研究採定性及定量雙重取徑,透過內容分析法,選擇 1987 年(解除報禁)、 1989、1997、1999、2003、2009 等六個年份,包括:《聯合報》、《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1989 年起)、及《蘋果日報》(2003 年起)等四份主要報紙,以立意 取樣觀察並紀錄評論者出現的次數、所佔面積/字數、位置(如新聞辦面、論壇版 面或副刊版面等)、形式(如專文、座談會、受訪、讀者投書),是否為混搭式報導 等。另搭配對報導內容的定性觀察及深入訪談兩位新聞工作者,輔助量化分析所 得並進一步進行質性探討。. Ch. engchi. i n U. v. 結果顯示:雖然隨著報禁開放,學院知識份子的評論次數逐漸增加,但在 22 年間,評論的平均面積卻減少了 52%,且從可完整論述的專文,逐漸退卻並轉進 到民意論壇。以專文為例,從 1987 年的每篇平均 320cm2,減少到 2009 年的 80cm2。 學院知識份子份量減少但次數增加,此一現象自 2003 年《蘋果日報》創刊後, 大量採用混搭式報導就更形明顯。混搭式報導也提供了產業知識份子(專家)們評 論的機會,甚至一般民眾都可以表達意見,出現的次數甚至不亞於比學者,但分 量更為稀少,平均面積只有 10 餘平方公分。 至於深入訪談的編輯主管及第一線的記者都坦承在截稿時間壓力下及編輯 部門要求下,會趨向選擇採訪口語表達能力好,反應快、可主動提供符合編輯需 要的評論意見的學者或專家,與美國的評匠有相當高的同質性。 4.

(5) 綜上,研究者認為,知識份子與報紙之間的關係,已從早期的文人報導,論 政救國,逐漸退居到作為報導裡眾生喧嘩裡的評論者之一。知識遭到工具化,僅 有滿足報紙設定立場的機械式評論。作為獨立意見提供者,知識份子或許應該維 持反叛與堅持的態度,基於面向社會的責任感。在面對報業困境及呈現爆炸式成 長的新興傳播科技與網路社群的同時,知識份子們應當重新自我書寫、發表並尋 回獨立發聲的機會,方能作為社會良知,發聲以震聵。. 關鍵字:知識份子、混搭式報導、蘋果日報、評匠(Pundit).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6) Abstract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credibility of news reports and offer news analysis to the readers, newspaper as well as other media always quote the comments of experts or scholars. However, an informal ranking list came from a newspaper revealed that the same group of experts always quoted up to several hundred times within years, and the mangers of the this newspaper reminded their reporters to avoid interviewing those experts who were familiar to the public. The American media industry call a group of commentators with different specialties often shown in the newspaper as ‘Pundit,’who are well prepared to answer questions or express their viewpoints for the reporters in a phone call quickly. Thus, this phenomenon seems to be common not only in Taiwan but also in other countries.. 政 治 大 Comments in the newspaper provide readers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other than 立 objective information. Instead of academic scholars, experts such as lawyers, doctors,. ‧ 國. 學. accountants, columnists and senior media workers can also play the role of commentators.. ‧.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 a kind of news report which reporters not only provide facts to the readers, but also quote the comments of the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that of common people. The study call this type of reports as ‘crossover-reporting,’ which is a new phenomena in Taiwan media industry, and the reporter of which combine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a report. This technique is seemed to be mostly used by Apple Daily. By analyzing how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comments appears in the newspaper, the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roles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printed media..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We choose four newspaper from 1989 to 2009 as our materials.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ments were further analyzed by purposively sampling the appearance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main contents in theses newspapers. We analyze the number of words, the section where the report appears (e.g. in the main reports, forums, or supplements), and the form (e.g. special articles, opinion, symposium, interviews, or letters to editors) to define whether a report is cross-reporting or not,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Besides, we interview two senior media worker to gather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for our analysis; one of the interviewee is a chief editor and the other one is a senior report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comments from academic scholars is increasing since 1987 (the year which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s declared in Taiwan); however, the average area is decreased by 52% within 22 years, 6.

(7) and the form they appeared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integral special article to public opinion forum (e.g. the average area was 320 cm2 in 1987, but remain only 80 cm2 in 2009 in special articles). The study also shows since Apply Daily started publication in 2003 and its massive use of crossover-reporting, the academic scholars’ number of words quoted by reporter has decreased, but the number of academic scholars’ quotation has increased. We also find that the using of crossover-reporting provid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other intellectuals and even general public to comment on news issues. The number of their comment is even more than that of the scholars, but number of words of the former (average area is only about 10 cm2) is less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By interviewing two senior media workers, both of them agree that, under time pressure and the demand from editors, they prefer to adopt the comments from those intellectuals who can express clearly, response quickly and actively provide information. This situation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American mass media industry of which the media always need ‘Pundit’ to give quick and clear comments for the needs of reporting and editing. In word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newspaper; they used to offered professional opinions for the public and played.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s. However,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intellectuals’ role gradually decline and become only one of the commentators appearing in media. Now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used only as tool to support the viewpoint of the newspaper. In our opinion, we still suggest that the intellectuals should remember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keep their independent and critical roles and resist the present. er. io. sit. y. Nat. al. n. situation which regard them as only tools or materials of reporting. In facing the decline of printed media and the rising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the intellectuals should try to reclaim their position as the conscience of. Ch. engchi. i n U. v. the society and reacquire their influencing role to enlightening the public.. Keyword: intellectual、crossover-reporting、Apple Daily、pundit. 7.

(8) 謝 辭 從事新聞工作近二十年,在快速從不停歇的節奏中與叫囂喧嘩充斥的環境 裡,始終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每日所作所為意義為何? 有幸進入在職班就讀後,感謝所有師長,不厭其煩地,費盡氣力地,撈起浸 泡在職場中忘了「我是誰」的老學生們。掙扎、扭曲、哀嚎、嘆息;但也在些許 的喘息中,重新喚醒心底的悸動初衷,望見些許微光。 歷經如炮烙凌遲般地過程,強迫且自謔地,在現實與學術的衝撞與淘洗下, 抬頭、凝視那逃避已久的真實及迷途不知去向的自我。 起初,只是想要對於那些喜好說三道四的[叫 /教]授們,偷窺似地從旁觀 察,試圖找到些甚麼。不料,一腳踏進「知識份子」如巨大黑洞般的深淵後,即 自溺入文獻無止盡的探索與研究方法的掙扎,遙遙不見彼岸何處?最終只是推擠 推疊成可怕的廢鐵巨渣。 在此,要特別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馮老師無限的容忍與包容,牽引著駑鈍頑 固的老學生,時而停步,時而緩行。劉老師及魏老師在口試中的一擊要害與耐心 提攜。惟,始終未能達到老師們的起碼要求,拖延再三,萬分不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路上無止盡加油打氣、威脅利誘乃至於斷交也不惜的文強老師,讓多次倒 下戰敗的自己,重新爬將起來。始終相挺到底,如今已追求學術高堂的區強吾伴。. ‧. 以及所有EMA96,可愛且永遠不會老的同學們。沒有你們,就沒有這趟奇幻之旅。 參與新聞相關工作,犧牲最大的就是家人。回到學校,更增添更多的忍耐與 犧牲:多年來未能達到父母的殷切期待;如今也已走入學識殿堂,開始屬於自己 的旅程的一對兒女,特別是小女,鞭策且幫助這個只能當學習壞榜樣的老爸;以 及在最艱困的冬雨裡,陪伴著在市立圖書館裡翻找老報紙的吾妻……盡皆愧疚, 難以言語形容,只有感謝、感恩而已。 在學者與記者之間觀察擺蕩千回,原來要面對的,其實是自己。 真的一點都不夠格談學術研究。就只是一段自省的旅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叨叨絮絮、陳舊而繁複。心底真實的聲音,紀錄,也就足矣。. 8.

(9) 第一章、研究動機 緣起:一段探索之旅 帶著多年新聞工作所累積的困惑走進校園。研究者的第一份報告是探討氣象 新聞報導莫衷一是的現象,當時並不知道,就此開啟了對於學院知識份子在媒介 中角色的一段探索旅程,如今猛然回首才發現:原來,每一段的探索,其實都是 為著下一次的探索而準備,並開啟了另一個想像的起點。過程中,雖曲折蜿蜒, 但始終都沒有離開「最初的困惑」:新聞報導,除了新聞事實的呈現之外,究竟 是聽「誰」在說話?誰來替閱聽人解惑?「誰」來評是非,論好壞?常常扮演評 論者角色的「學者專家」,在新聞報導裡,究竟是危言聳聽?一語中的?抑或僅 是聊備一格? 一、旅程的起點:颱風新聞裡的局外人:「學者專家」 研究者曾從事颱風新聞報導多年,實務工作的觀察裡常發現,事前對於颱風 威脅的預估與實際結果存有不小的落差(彭群弼,2007:4-5),特別是事前引起關注的 報導,往往也與颱風實際的影響未必有關聯。研究者先嘗試透過「專家生手」的 觀察取徑,探討是否因記者能力的高低,導致報導內容的落差。但結果卻發現, 研究者認為:較資淺的「生手」記者,如果懂得事前徵求專家學者意見,再透過.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聳動的標題等適當的包裝,在創造話題上可以輕鬆領先已經具備多年報導經驗的 「專家」級身手的資深記者。例如,某平面媒體訪問某海洋生物學家,以珊瑚白 化為論證,延伸推論氣候異常導致秋季出現雙颱。雖然事後遭氣象局否認,但因 說法新鮮,引來其他電子媒體追逐,話題性十足(彭群弼,2007,頁63,頁71)。1 對此,研究者引用Goffmann的日常生活表演理論,將新聞發佈過程視為一種 表演,記者與訊息發佈者,則為舞台上的演員及觀眾。至於不在「舞台區」的學 者專家,雖是「局外人」,但卻可以涉入,甚至影響演出中的內容。2因此,研究 者的看法之一是:「在颱風新聞的採訪活動中,市場導向或專業導向,隨著颱風.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新聞競爭,讓專家學者以扮演了『局外人』的角色,在未涉入實際的採訪活動的 情況下,卻影響了颱風新聞的走向……」。因此,「在市場導向的壓力下,事前 報導的增加,以及專家學者的涉入,似乎是近來發生颱風新聞錯誤的重要原 因……」(彭群弼,2007,頁67-68)。. 1. 這項在 2007 年下半年進行的研究,於 11 月米塔颱風來襲期間,訪談了七位在氣象局採訪颱風新聞的記者:三位平面記 者資歷為 5~10 年,四位電視台記者年資約 2~6 年。 採訪策略上,平面媒體多選擇事後追問,電子媒體則是以隨機應變, 長官交辦等方式提問。平面媒體記者在訪談中承認:以往都是「事後找學者」,但因競爭關係,開始出現「事前」訪問 學者,提前評論颱風動態及威脅程度,但也有人堅持颱風應該統一口徑,看法分歧。(彭群弼,2007:58) 2 根據 Goffmann 的戲劇理論,表演的過程中,可分台前,台後以及其他區域。(Goffmann,1959./徐江敏等譯,1992)研究中認 為,新聞發佈者在台前與台後或有不同的表述,具專家能力的記者懂得掌握台後的資訊取得,生手則是僅關注台前的表 演。研究以為,學者專家屬於其他區域的「局外人」。雖非演出者,卻可能影響演出內容。. 9.

(10) 換言之,作為局外人的學者專家,雖不是新聞事件的主體,但卻影響了正在 發展中的新聞事件。這是研究者初次觀察到學者專家在新聞事件中所呈現的「局 外人」形貌。 二、旅途的第二站:學者專家的曝光排行榜 旅途的第二個階段,始於輾轉獲知來自《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 的一封內部電郵,內容大意是提醒線上記者不要讓「固定」的專家一再出現,會 讓讀者感覺記者不夠努力云云……並提供了常常出現在報端,名為「舉例」的名 單:某位公益團體負責人,三年內在出現了1600多次,幾乎不到兩天就會上一次 報;某位教學醫院主管受訪了650次以上;還有一位常常評論時政的教授,6年內 出現超過360次。 除了記者習慣性採訪固定的學者專家之外,研究者也觀察到:該報呈現新聞 的方式或許也有關聯。以《蘋果》2008年6月2號,A2版〈花錢請跆拳道女猛踹〉 的新聞為例,該篇報導文長約1100字,除新聞事實外,報導中出現了五位評論者, 包括精神科及泌尿科醫師各一、兩位律師再加上一位「兩性專家」,但所有評論 合計只有255個字,扣掉頭銜,每位評論者大約只能講個兩句話。該篇新聞還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則配稿,訪問其他人的看法,報導訪問了一位片商、三位醫師及一位教授,平 均每人大約110個字。一起新聞事件竟出現了10個人的評論意見(蘋果日報, 2008.6.2:A2)。. ‧. 同日A3版另一則〈廟口三明治,一份要55元〉探討物價波動,報導中也訪問 了消費者保護團體負責人及大學經濟系教授,前者用31個字呼籲政府要查價遏 制,後者用37個字警告攤商,漲價會讓顧客流失。這樣的報導手法常見於《蘋果》: 事實敘述與評論意見,甚至一般「民眾」的反應,通通「混入」同一則報導內。 這一類的報導方式並非《蘋果》所獨有,2009年11月9號《自由》刊載的〈交 通部籲遠通推零元車上機〉一文,文長約640字,報導分別訪問了一位駕駛、一 位學者以及消費者保護團體負責人。駕駛的意見75個字,學者評論95個字,消保 團體負責人的意見更只刊出55個字(自由時報,2009.11.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換言之,面對一起新聞事件,評論者大約只有50~150字左右表示意見,意見 的層次多停留再「同意、贊成或反對」這一類「判是非」的價值取決,較難深入 論證或評析。 甚或在「新聞」配「學者專家」的編輯政策要求下,如果必須在短時間內完 成,研究者實務工作的場域裡偶爾也會出現:記者分頭採訪,共享內容,同一批 專家出現在不同媒體,對同一新聞加以評論的現象。對於數量的要求高於內容的 講究,似乎讓報導裡出現的學者專家,身影顯得益發模糊。 三、聚焦—知識份子. 10.

(11) 回顧過去, 「學者專家」在媒體裡角色的探討很多,理查‧波斯納(Richard Posner) 所著《公共知識份子》一書指出: 「知識份子不盡然都是大學教授,但幾乎都是。… 最典型的公共知識份子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扮演社會良知的導師」(Posner,2001/ 韓文正,2004,頁8)。Posner整理了1995﹣2000年在媒體曝光次數最多的五百多位 「學者專家」,結果顯示:前十名就寡佔了三分之一的發言!與研究者前所聽聞 之媒體內部專家學者曝光排行統計,異曲同工。 以「公共知識份子」之姿,藉由「學歷或專業」的背景,發表時評是「專家 學者」常見諸報端的重要理由。東西方社會皆如此,只不過,接受西方現代化觀 念淘洗,從「科舉文人」轉向為「論政文人」的中國知識份子,比西方社會多了 掙扎與歷史包袱下的責任感。李金銓指出,民國之後的知識份子以論政報國,是 儒家士太夫轉型到現代知識份子的階段(李金銓,2008,頁4)。 回顧這一趟探索之旅的起點,研究者關心學者在颱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以 「局外人」身份介入了新聞取向。但隨著報導出現越來越多的評論者,知識份子 在報導中,似乎顯得幽微。 據葉啟政的分析,無論是希冀知識份子保持距離外的批判感,抑或是居於中 心的責任感,都是外界對於知識份子一種「理念期望性格」,透過知識份子本身 的強烈責任與使命感,依Mannheim所說:扮演起提供社會有關宇宙、人生、社會.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及文化解釋者的任務。因此,面對新聞事件的發展,知識份子發表評論,提供預. ‧. 測、針砭良窳,似乎是外界「期待」知識份子在媒介扮演的角色(葉啟政,1984, 頁143-144)。 至於報紙報導裡所出現的評論者究竟有哪些身份?根據馮建三1993年對學 院知識份子在報端撰稿的研究中顯示,學院知識份子是報紙主要的外稿來源。其 次,不屬於報業機構,所謂體制外的撰稿者,又可區分為國家機器,如官員、民 代等,工商企業人士,學院知識份子以及讀者投書等四大類。扣除讀者投書,學 院知識份子的撰稿量,約寡佔了三分之二到九成不等(馮建三,1993,頁52-53)。 在1996年的研究中,馮建三並進一步探究了報業體制內的媒體知識份子(如記.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者、主筆等)與體制外:學院知識份子的變動關係,並比較台灣與英國、韓國間的 差異。整體而言,台灣的學者評論比英、韓兩國多,但民眾評論出現較晚。而學 院知識份子與媒體知識份子之間,呈現了相互利用的曖昧關係(馮建三,1996,頁 31,頁39)。 黃順星在政治記者的分量研究中則指出,將報業視為「文人論政」與「公共 論壇」的社會政治實踐,並賦予「記者」──讀書人或知識份子的想像,其實長 期盤據在台灣新聞學術與實務界的論述之中(黃順星,2008,頁14)。 參照前述的觀察及研究基礎,研究者歸納:報紙報導裡出現評論意見者的身 份,大致包括了:學者(學院知識份子)、專家、記者(媒體知識份子)以及透過讀者 投書管道的「讀者」等四種身份。. 11.

(12) 其次,本研究觀察的緣起,是建立在將事實報導與評論者意見混合出現在報 導的形式基礎上。對於重要的「主題新聞」,報紙的編輯部分亦會採取「套稿」 (topical packaging)的方式處理(蘇蘅,2002,頁111),也就是採用:「主新聞 +配稿+分析稿+評論」等,使得新聞事件的各個面向得以充分呈現,版面的呈 現包括資訊揭露與進一步分析的評論意見。3 但以前文所舉〈花錢請跆拳道女猛踹〉一文為例,版面上確實呈現了套稿的 配置,主稿及配稿明確,但較為特別的是,作為陳述事實的主稿裡已出現學者專 家的評論。至於重要性較低,分配版面篇幅有限的報導,則是將新聞事實與評論 匯於一稿。這一類的報導形式,研究者暫稱其為「混搭式新聞報導」。至於所謂 4. 的「混搭Crossover」一辭,近年常用於餐飲、服裝甚至汽車等工業或商業設計 , 本研究「借用」混搭之名,凸顯其將不同的資訊混合、拼貼於一文的手法。 Giddens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一書中曾指出,現代性與其「自身的」媒體 密不可分。靠著印刷文字或電子訊號等現代的傳播形式,完成現代制度的擴張與 經驗的大量傳遞,並且突破了時空的障礙,將空間從地點分離,甚至進一步重組 了時間與空間。「現代性」制度的建構過程中具備兩個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拼 貼效應」(Collage effect)。Giddens指出,媒體的表現將「故事」與「新聞」並.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置;把知識或資訊等,不同的條目拼連在一起。除了「時間性」和後果之外,一 無所同。Giddens認為,媒體中並存的現象,並非符號的混亂,而是體現結果的秩. ‧. 序,(Giddens,1991/趙旭東等譯,2005,頁55-56,頁324)。 研究者以為,Giddens所謂的「拼貼」與本研究所稱的混搭式報導,具備相同 的指稱:「將不同的知識或資訊」拼連在一起。例如,評論並非新聞事件的一部 分,街頭訪問路人的意見,更與新聞當事人無關。透過「混搭式報導」,將不同 身分、不同涉入程度的受訪者並置在一起;不同性質的資訊「拼貼」在一起。如 果以「西式料理」形容,一起重大的新聞事件,如果是套稿式的編排,可以區分 為前菜、主菜、麵包、附湯,甜點……各司其職,層次分明。但是混搭式報導, 讀者有如捧個大碗,把前菜、主菜、附湯,甚至甜點都一起倒進去,攪拌共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五味雜陳。. 3. 以 2008 年 6 月 2 號,聯合報 A4 版處理劉揆隨扈的新聞為例,除主新聞說明:劉揆僅一名隨扈之外,另有配稿一則,說 明政權輪替後,游、謝、蘇等三位卸任行政院長繼續申請隨扈,高雄市長陳菊一人有六名隨扈,以及過去曾經發生隨扈 被要求煮飯、當幫傭等怪象,共三則配稿,撰文的記者並另寫特稿一篇:回顧歷任扁隨扈的特勤人員升官快,而隨馬的 隨扈,升官慢的側寫觀察,總計主、配稿加特稿一共有五則,是典型的套稿式編排。 4. 所謂的混搭 crossover,以音樂製作為例,是指採取兩種以上的表現形式或風格放在同一首曲子裡。以汽車設計為例,知 名的德國賓士,請服裝設計師亞曼尼操刀設計,Nissan 推出的 Infinity EX35,則是強調運用 Crossover 混搭風概念設計的『超 房車』,都是所謂混搭或跨界的嘗試,至於在餐飲界,混搭則是指將不同風格的料理手法或食材並用等等,資料來源: http://big5.nikkeibp.co.jp/china/news/auto/200409/auto200409080103.html。 http://www.ctcar.com.tw/CarRssDetail.aspx?itemid=4900&index=28。 另一個常見形容混搭的是 Hybride,意指兩種或以上的事物混合後,產生新的效果。各領域運用廣泛,如生物科技,音樂, 汽車(油電混合車)等等。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Hybrid. 12.

(13) 這種報導形式其實存在已久。1987年5月4日的《聯合報》(以下簡稱:《聯 合》)為例,三版一篇:〈生活情境,大不相同三十年代文藝作品,學者主張適 當開放〉的報導,提及早年的禁書,在許多大學院校已被當作教科書使用,除現 象描述外,也訪問了台大歷史系、政大政治系共3位教授發表評論。相隔一日,5 月5日三版有一篇由徐梅萍所撰〈保障國小國民健康人生,疫苗接種率設定封鎖 線〉報導,除新聞事實外,訪問了包括:小兒科教授、開業醫師、教學醫院小兒 科主任、身兼官方諮詢小組成員的醫學院教授共5人。 1987年《中國時報》(以下簡稱《中時》)5月7日三版有兩則新聞,分別討 論進口商品與國人體型不合,以及進口嬰兒食品繁多,對本地嬰兒體質恐有不適 應的等議題。兩則報導中各自尋求了工業設計系教授及小兒科教授的評論意見。 觀察過去與現在的「混搭式報導」,最大的差別在於留給評論者的篇幅,以 往學者的評論大約可維持200-500字左右,但時至今日,5位評論者總共也只有251 個字(見前蘋果跆拳道女一文)。混搭的形式雖然存在已久,但知識份子的空間似 乎越來越少。 對此,馮建三(1993)曾指出:整體而言,知識份子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有四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層次:(一)擁有媒體;(二)成為媒體訊息的生產者;(三)作為媒體的消息 來源;(四)知識份子的事件或活動,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知識份子擁有媒 體」可溯自文人辦報,在文人論政的理想下,知識份子自辦報刊,發抒理念,如. ‧. 梁啟超、張季鸞等報人。隨著報業走向現代化,媒體所有權旁落後,知識份子仍 可透過手中的筆去「主導媒體」,繼續擔任訊息的生產者或發表評論文章。但當 商人接手辦報後,知識份子「從主流媒體撤退」,並逐漸一路退卻到「學院知識 份子與大眾媒體結合,撰稿」,以及當今的處境:「成為消息來源之一」或「被 報導的對象」(馮建三,1993,頁34)。 葉啟政探論知識份子具備的「理念期望性格」時曾強調,「理念期望」是必 須跟著時間與空間而改變,也就是需與歷史與文化的改變而隨之調整。(葉啟政, 1984,頁143-144)。不過,改變的同時,理念與期望是否跟著消失?媒體因應時空.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環境快速變異,知識份子在媒體中的形貌也隨之變遷。本研究所提及的混搭式報 導提供了一個觀察的角度。 知識份子的形貌,過去如何?現在又是如何?同樣在報導裡出現的其他身分 者,如專家、讀者、記者又有何消長? 本研究的提問為: 1. 知識份子在新聞報導裡,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位置究竟在哪裡?形貌 又出現了哪些轉變?這些轉變的原因為何?形貌又是誰給予,誰塑造? 2. 當混搭式報導出現後,對知識份子產生的何種形貌的轉變?轉變的原因 何在?學院知識份子與非學院知識份子,兩者在報紙「評論」舞台的競 爭為何?是否因混搭報導的出現,而產生變化 3. 「混搭對原有學院知識份子與媒體的關係又造成哪些改變。. 13.

(14) 4. 知識份子的特質在報紙上有多少展現?是「局外」還是「局內」,是邊 緣抑或中心?是意識上局外,還是知識上也容許「局外」?誰來取決「局」 的範圍? 本研究試圖接續過去知識份子邊緣化與自我批判精神,探討現今知識份子的 處境,這是一場漫漫的探索之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15) 第二章、文獻探討 要探究知識份子的在媒體的形貌轉變,自然要從知識份子的本身開始,其 次,知識份子與媒體的關係為何?根據此一思考脈絡,將探查知識份子的閱讀旅 程,分為兩個部分展開。有別於理論的搜尋,本研究嘗試透過知識份子有關著作 的閱讀,以及部分具歷史性質的文獻輔佐,透過交互的閱讀經驗,試著整理並描 繪出知識份子的身影。. 第一部分 知識份子的形貌 第一節 知識份子的緣起與定義. 治 政 我從來沒有碰到過知識份子只遇到過許多談論「知識份子」的人。 大 立 ‧ 國. 學. 一、緣起. ──傅柯. ‧. 知識份子(Intellectual)是源自西方的概念。有關起源的說法,Gouldner指出, intellectuals是源自intelligentsia(知識階層)5這個詞,來自於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 社會,專指那些受到良好教育,具有自覺意識的菁英。其特徵是對維持現狀具有 批判的傾向(Gouldner,1982/顧晰,1992,頁93)。Jacoby則是指出,俄國革命的知識 份子, 「幾乎無一例外的地被界定為與政府疏離並和政府敵對」(Jacoby,1987/洪洁, 2002,頁95)。許紀霖進一步闡述,這群俄國人對主流秩序有強烈背離感的原因, 源自於他們雖然是俄國上流社會的精英,但受的卻是西方教育,擁有西方知識, 對所處俄國落後專制下的社會環境,難以認同。因此知識份子並非職業性的階.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層,而是精神性的群體(許紀霖,2003,頁2-3)。此外,黃順星引述葉啟政的研究 指出,intelligentsia一詞最早出現在波蘭,描述波蘭社會裡,一群勇於批判社會, 以國家大事為己任的人,並在波蘭遭列強侵略過程中,帶領反抗運動的主要力量 (黃順星,2009,頁48)。. 5. intelligentsia 黃順星譯為「知識階層」,是以國家為中心,由上而下構成的。(黃順星,2009:48)。Gouldner 則是將這個字定 義為具有專門知識的知識份子,至於 intellectual 則是認定為具有人文精神與主張變革的知識份子,譯者顧晰將 intelligentsia 譯為技術知識份子,intellectual 譯為人文知識份子。. 15.

(16) 至於進入西方英語世界的intellectual,則是源自法國在1894年所發生的德雷福 斯事件(Dreyfuss)。當時的知名文人左拉、雨果等人因為抗議法國政府迫害猶太裔 的陸軍軍官德雷福斯,發表知識份子宣言(Manifesto of Intellectuals),此一用語 逐漸在西方社會被使用(Gouldner,1982/顧晰,1992,頁93)。6「左拉宣言」後的一 百年──1998年1月13號,法國總統席哈克公開承認這起事件是法國司法史上的錯 誤,並導致族群分立,幸有左拉挺身為真理堅持7(見 http://www.cdd.org.tw/Lawyer/Dreyfus.htm)。 許紀霖指出,十九世紀的法國知識份子主要是自由的職業者,包括一批文 人、作家,他們在精神氣質上有點像波西米亞人,經常坐在咖啡館裡高談闊論, 如哈伯瑪斯(Habermas)所描繪,形成一種「公共領域」,主體就是這些知識份子。 因為他們在咖啡館裡討論的是社會和政治的公共問題。(許紀霖,2003,頁3-4)。 上述的歷史回顧,無論是俄國受西方教育薰陶的貴族,波蘭小咖啡館裡的反 抗份子、抑或是法國的文人,其共同的特徵為:知識份子接受教育,擁有「知識」。 倡導知識社會學的Mannheim指出:知識份子是知識社會概念下最重要的載體:負 責累積,保存,闡述與再傳播屬於社會裡的知識遺產,因此,「在每一個社會中, 都會有一些社會群體,其任務在於為其社會,提供一種對世界的解釋,我們稱它 為『知識界』。」(Mannheim,1991[1936]/黎鳴譯,2000,頁1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Parsons(1969)認為,知識份子的產生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文字的發明與象徵. ‧. (symbol)的使用。(二)哲學的突破。文字使得人們可以把過去經驗保存下來因此, 懂得使用文字,具備抽象象徵能力的人,具有特殊的地位。知識份子是在社會中, 比一般人更懂得使用象徵符號,並秉賦哲學思維來解釋宇宙及人生的一群特殊人 物。經由他們創造、解釋、修飾、保存傳播及經常使用。文化得以保存及延續。 因此Parsons認為,知識份子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的文化創造神才菁英(charismatic elite)(葉啟政,1984,頁145)。 但,余英時也曾指出,不是所有受過教育的人,擁有知識的人,就算是知識 份子。(余英時,1999)。如Gramsci在《獄中札記》所言:.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我們可以說,人人都是知識份子,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執行了知識份 子的職能。…他是哲學家、藝術家和有品味的人,他持有一種特殊的世 界觀…一種有意識的道德行為…有助於新的思想形成。(頁4)。. 6. 左拉為了聲援遭誣陷叛國,被關進惡魔島的德雷福斯,不惜與法國軍方對抗,被迫流亡英國。左拉在與軍方的抗告過程 中提及:「你們用劍保衛國家,我們用筆也保衛國家,而且只有維護公平正義,才是保衛國家的最基本方法。」. 7. 資料來自於網路:高明義所撰〈我控訴──法國德雷福斯事件平反一百周年〉取自:. http://www.cdd.org.tw/Lawyer/Dreyfus.htm 16.

(17) 「人人都是知識份子」這句話,幾乎是所有探討知識份子的文獻都會引述的 觀點。要如何區辨知識份子,關鍵在於知識份子的態度,是否能夠憑藉著對真理 的堅持「反抗主流」。正如Said所稱,在意見與言論自由上毫不妥協,是世俗知 識份子的主要堡壘,棄守此一堡壘或容忍其基礎被破壞,事實上就是背叛了知識 份子的召喚(Said,1993/單德興,1997,頁128-129)。 本達(Benda)強調,知識份子的道德及精神層面,為藝術、科學、形而上學的 思索,追求非世俗的財富而喜悅,而非實益或政治的(Benda,1955/孫傳釗譯,2004, 頁19-20)。他甚至激烈的認為,真正的知識份子應該甘冒被燒死、放逐、釘在十 字架上的危險。他們是具有象徵性的人物,其特徵在於堅決遠離現實的關注...必 須是處於永遠反對的狀態(Said,1993/單德興譯,1997,頁42-46)。席爾斯(Shils)也說: 知識份子「始終必須與教會、國家和政黨,以及商人與軍人們做鬥爭...知識份子 的職責……便是服務他們所發現和確立的準則,並在不放棄正業的情況下,找到 一條參與凱撒之事的道路。」(Shils,1972/傅鏗等譯,2004,頁5)。 最後,知識份子是面向社會的一種實踐,Said清楚地界定了知識份子與社會 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知識份子是社會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個人,不能只化約為面孔模 糊的專業人士...知識份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眾以及「為」(for). ‧. 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其 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被遺忘或棄置不顧的人們和議題 (Said,1993/單德興,1997:49)。. sit. y. Nat. n. al. er. io. 換言之,如果沒有介入並參與社會,依照科塞(Corser)的觀點,就算是大學教 授,也不能稱之為知識份子(許紀霖,2003,頁10)。席爾思(Shils)指出:知識份子 憑藉的是他們對於象徵符號的掌控能力,在社會成員之間傳佈同類的意識,協助 社會秩序的穩定,例如牧師或教師「知識份子提供典範和準則,展現供人們掌握. Ch. engchi. i n U. v. 的象徵符號,從形成,引導並塑造一個社會中的表意性傾向(the expressive dispositions)」 (Shils,1972/傅鏗等譯,2004,頁6-7)。 研究者綜合歸納前述的有關知識份子文獻探討,並參照葉啟政(1984)的看法 ,將知識份子的定義如下: (一)知識的—如前引Mannheim所稱:乃是一群為社會提供有關宇宙,人生, 社會及文化的解釋者。 8. 8. 葉啟政引述多位學者有關知識份子的論述後歸納為:知識份子是社會提供有關宇宙、人生、社會及文化的解釋者。對社 會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對政治採取批判的態度…不滿現狀的行跡,不滿是知識份子的基本特徵。. 17.

(18) (二)社會責任的—具有對社會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如席爾斯 (Shiles)稱:知識份子是以入世的態度來參與世俗的紛擾(Shils,1972/傅鏗等譯, 2004,頁5)。 (三)不滿(反叛)的—採取批判的態度,而且往往有不滿現狀的行跡,甚 至部分看法認為:不滿是知識份子的基本特徵。Said說,他們必須處於永遠反對 的態度(Said,1993/單德興譯,1997,頁42)。Baran(1998)則稱,知識份子唯一的條件, 就是講真話,因此被統治者視為「麻煩製造者」、「討厭的傢伙」。 (四)堅持的—對於前述擁有之「知識」,所負「社會責任」,以及「不滿 /反叛」的態度,堅持到底。 二、現代社會:專業主義下的轉變:知識工作者 vs. 知識份子 雖然知識份子的字源在19世紀下半葉才出現,不過,如Boggs所稱,具反叛精 神的知識份子,可追溯至古希臘開始,各種批判性知識份子就已經進入了歷史紀 錄中,如:柏拉圖、馬基雅維里、路德、伏爾泰和盧梭等。(Boggs,1993/李俊等譯, 2005,頁208),知識份子隨著掌握知識的權柄,逐漸成為某種形式的社會管理者, 如教士、巫師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隨著時代的演進,Mannheim認為:傳統的知識界早已被打破,由來自多元、 多重的社會階層的人士所組成,成為自由的「知識界」,透過自由競爭決定知識 生產的方式,解釋世界的方式也就更為多元。(Mannheim,1991/黎鳴譯,2000,頁. ‧. 11-13)。鮑曼(Bauman)則是指出:知識份子出現現代性的形貌轉變的原因,是來自 於啟蒙之後,現代社會對理性主義的信任,因此在邁向現代化—由蠻荒文化走向 園藝文化的歷程中,知識份子扮演起園丁的角色,照顧花園以免草稗叢生(黃順 星,2008,頁67-68)。 既然知識產生的方式更為多元,知識份子是否能夠維持多元精神,並堅持研 究者所歸納:「知識的、社會的、反叛與不滿的」基本精神呢?從文獻中探查, 知識份子最大的敵人之一,是現代性本身。現代性帶來專業,而專業服膺資本主 義,追求發展,反而喪失了獨立精神。.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Boggs在《知識份子與現代性危機》一書中指出:隨著19世界資本主義破壞了 傳統知識份子的社會基礎之後,20世紀工業發展和技術革新帶來一場社會的大變 革。出現了「技術專家治國階層」(techocratic intelligentsia),知識份子被快速吸 收進入經濟體制中,原本知識份子所具備的不滿與反判特質,反受到強大商業利 益的質疑。資本主義透過物質擴張霸權,也進一步主宰知識份子的生活。因此, 知識份子階層轉向為「珍視技能、工藝並達成具體任務」,甚至鄙視理想主義。 Boggs認為,受經濟理性化的影響下,知識份子不再由知名人士或先鋒份子 所組成,而是由專業化的職業工作者所組成,技術大規模發展也創造了一個「專 家文化」,而「技術專家治國型知識份子」階層形成後去「創造歷史」。不過, Boggs也語帶保留地說,同時也剝奪了它的創造力和改革力。(Boggs,1993/李俊等 譯,2005,頁104-106,頁117,頁123)。. 18.

(19) Boggs承認,期待專業知識份子阻擋資本主義無異螳臂擋車,不但無法延緩 危機傾向,最後也逐漸被收編。所謂「專業無私」的理想,也已變成一種神話。 如今,專業人士散見在各個領域:醫藥、法律、管理、大眾媒介、軍隊以及校園 內,各自發展為科層控制的壟斷。官僚力量是現代性的基本組成,新的知識份子 受到嚴格的組織標準規範,批判性受到壓抑或歪曲。最終,各種知識份子工作, 不是受制於官僚的儀式化影響,就是被市場的商業化影響。因此。技術專家知識 份子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反而促使了「國家—公司」對於「市民社會」的擴大控 制。 因此,從資本累積到官僚的發展,乃至於專業主義的興起,Boggs認為,其 實都是來自於同一種歷史動力的一部分,而動力的來源,正是出自理性主義者的 影響和控制(Boggs,1993/李俊等譯,2005,頁112,頁137-139)。而韋伯(Webber)則 也警告,當人類思想和行為服膺在「理性—合法的」的框架時,工業化社會透過 科層組織,加強對知識份子控制和操縱,也就消減了知識份子自由範圍 (Boggs,1993/李俊等譯,2005,頁110)。 Gouldner指出,馬克斯主張階級的區分在於是否為生產工具,但知識份子所.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形成的新階級,來自於教育的傳授,產生了特殊的知識並累積為文化資本。因此 它的資本並非金錢,是文化控制。透過專業化的公共教育,產生一種新的意識型 態與階級(Gouldner,1982/顧晰譯,2009,頁23-26)。Bell(1979)以二次大戰為分水嶺,. ‧. 戰後右派的知識份子崩解,工業化社會興起,教育普及,管理革命,以及金融與 投資導致所有權轉移等等,新的知識形式,構成了新的生產力基礎,因此,「新 階級」產生(黃順星,2008,頁61)。 Gouldner認為,「新階級」之間共有的是一種語言的共同體:「批判性論述 文化」(Culture of Critical Discourse,以下簡稱CCD)。但,CCD又是什麼呢?Gouldner 進一步解釋,CCD是來自於歷史演變的一套規則,隱身在現代專業語言背後,是 一種可變動的深層結構。相對來說,CCD與情境是更加無涉的,範圍或領域更加 獨立。CCD絕對不是仰賴發言者的人格、權威或根據講者的社會中地位來評判他.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的主張。CCD是「非個人的」。講話者隱藏其後、脫離形體、脫離背景,「講話」 本身「自行奠定基礎」。 Gouldner指出,具人文精神的人文知識份子,普遍具備CCD的意識,擁有專 業知識的技術知識份子略遜一籌。因此,Gouldner認為:CCD是所有知識份子之 間的一種共同契約,CCD就像普通的語言一樣。同時,CCD也是一種堅持的反省 態度,不把理所當然視為當然;把已知變成問題,把手段變成論題;對生活非僅 享受它或忍受它(Gouldner,1982/顧晰譯,2009,頁41-42,頁96)。. 19.

(20) 這種屬於知識份子的反省,根據Giddens的詮釋,則是來自於「反身性社會學」 (Reflexive Sociology)。換言之,知識份子本身也處在自己批判的環境裡,既然不 能排除,反省就成為核心的命題。Bourdieu則是提醒,學者或知識份子也處在資 本結構中的某個位置上,自然會產生習以為常的知識及慣習,甚至擁有一定的利 益。因此,反身性的意義就是要求知識份子必須認清:自己也是客體的一部分, 必須透過常態性的反思,避免忘記自己的位置也在其中(黃順星,2008,頁61)。9 Gouldner特別強調知識份子所構成的新階級,必須保持常常反省,新階級與 外界溝通就是靠寫作與交談。他們不靠收買人心,而是去試圖說服別人。新階級 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靠的是大眾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等,並依賴保護他 們出版和言論自由權利的制度。新階級極大程度地仰賴自由交流,不能容許審查 制度,否則對幹到底。是知識份子能夠團結起來的主要鬥爭之一(Gouldner,1982/ 顧晰譯,2009,頁101)。 Baran(1998)認為,仰賴腦袋而不是肌肉過活的的非體力工作者,不能都稱為 知識份子,或可稱為「知識工作者」(intellect workers)。至於知識工作者與知識份 子的分野在於,知識工作者是資本主義的忠誠服務生,視規則為當然,在有限的 知識領域內只對與工作有關的課題有興趣。座右銘是「只管自己」,有效率,全 力,並科學地投入。但知識份子關照的應該是關切整個歷史過程,面對統治者希 望保持現狀,知識份子必須關心人類生存的課題,挑戰威權,說真話。.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Furedi(2004)認為,所謂專業人士,其心智勞動主要是用於提供服務,並非. n. al. er. io. sit. y. Nat. 促進思想。專業工作裡的思想,並非來自本身的價值,而是實現任務的工具。因 此,要定義知識份子,並非他們是否從事學術工作,或具備特殊經濟功能。不論 職業為何,知識份子都不是以工作來扮演知識份子,而是必須透過他們與社會的 關係以及思想的發展形成(Furedi,2004/戴從容等譯,2006,頁50)。 專業主義下所產生的大量平凡知識份子,葉啟政引述Ortega.Y. Gasset稱:他 們是「有學識的無知者」(learned ignoramus)。他們並不是完全無知,因為他們是 科學家,工程師,律師,醫生等專家,相當瞭解他們自己所擁有的那一小部分的. Ch. engchi. i n U. v. 專業知識世界,但他們與一般人一樣的,對於其他部分是無知的。若有,也僅是 常識性的認識。這種失衡的專業化使我們有了更多、更優秀的專家,但卻有了更 少的「文化人」(cultured men),這種情形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相當明顯的(葉啟政, 1984,頁167)。. 9. 部分資料見 http://blog.yam.com/retribalize/article/19138044。 20.

(21) 要克服專業化/專業人士帶來的困境,Said提出了「業餘」(amateurism)的概 念,Said認為,知識份子最大威脅不論在西方或非西方世界,都是「專業態度」。 把工作朝九晚五、不破壞團體、不逾越公認的典範或限制。沒有爭議、客觀的。 要靠「業餘性」來對抗。所謂業餘性是指,「不為利益或獎賞所動,只是為了喜 愛和不可抹煞的興趣。去抵抗狹隘的專業化的壓力...」。(Said,1993/單德興譯, 1997,頁112-113,頁115-120)。 21世紀初金融海嘯帶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背後的原因之一,恐怕也是所謂 的「專家」作怪,金融炒手以專家之名,將債權一再轉手,創造虛無的價值,最 後導致經濟崩盤,海嘯當頭。人們當初選擇相信專家,專家們以專業術語,烘托 出一盤又一盤的榮景泡沫,最後難逃破滅命運,連動債的結果卻是「連動倒」, 積蓄退休金被搬空的老人,聽信的都是「理專」的一面之詞。「理專」(理應是專 家吧)。人們似乎始終學不會,專家也有可能是壞蛋!專家早就不為人人,只為自 己。如同Boggs所稱,專家無法減緩危機的產生,猶有甚者,在某些情境下,成為 幫凶! 三、後現代(多元、多義、多中心)──知識份子:從立法者變為詮釋者 知識份子在經歷了現代理性主義的困境後,進入「後現代」,拋開對科學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理性的全般信任,Bauman引述Hassan的說法,現代主義是「創造了它自身的權威 形式」(也就是由專業的美學家所穩固地把持);而後現代主義責則是「趨向一. ‧. 種無政府主義,與正在崩解的事物有著深層的複雜性」(Bauman,1987/張家銘等譯, 2002,頁212)。因此,強調多元、解構、多義、去中心等等概念的後現代環境裡, 西方知識份子的角色出現很大的變化。 Bauman所著《立法者與詮釋者》一書中認為:知識份子因社會從「現代」進 入「後現代」,知識份子的位置,也就從「立法者」轉變為「詮釋者」。Bauman 認為,現代社會下的知識份子是在建構權威的陳述,比社會其他成員擁有更高層 次(更客觀)的知識,並合法化仲裁者的權威。典型的後現代知識份子則成「詮 釋者」。知識份子建構在轉譯性陳述,目的是幫助參與者之間溝通。(Bauman,1987/.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張家銘等譯,頁2002,頁4-5)。 Bauman指出:後現代則是強調多元主義,放下絕對的身段。迎向差異,因此, 知識份子不再適合以立法者的角色存在,一方面是位置(site)的缺乏,權威性已經 被削弱,無法繼續「生產權威」。Bauman認為,後現代缺乏一套普世的世界觀與 價值觀,需要有人提供不同文化根基下價值觀的轉譯,來解決溝通問題,知識份 子憑藉著其對較優異的象徵符號的操控及推論能力,透過對話理解他人,不否定 他人,不放棄傳統,彼此透過文化對話的形式,各自提升。 後現代的不確定,可以從藝術品的觀察而得,鮑曼說,後現代的藝術品充滿 了折衷主義的風格,「去權威」之後,藝術品高貴與平庸的二元對立不復見,好 壞一切都只是「相對」而已(Bauman,1987/張家銘等譯,2002,頁185-187)。. 21.

(22) 由此觀之,本研究所稱的「混搭式新聞報導」裡,所出現的大量剪裁、拼貼 等內容,無厘頭式的訪問,大雜燴的新聞呈現,似乎也可解讀為後現代社會裡, 「無中心」、「無主題」、「堆疊資料」式的新聞呈現。穿梭期間的知識份子, 是否也就被「去中心」、「去意義」?一如前章所引《蘋果日報》的〈跆拳女猛 踹〉報導裡,無論是具學術背景的學院知識份子,亦或是律師、醫師等專業知識 工作者,都只能「眾聲喧嘩」地擠在一起評論,似乎誰也聽不到誰?被淹沒的評 論,意義早已難存。 有關知識份子定義及類型,各有不同見解,嘗試摘整如下表。(有關知識份 子的分類及文獻整理,另參見附錄1)。 表(1)知識份子定義及分類彙整表 提出者. 類型1 意涵/對象. 類型2. Mannheim 制度型 制度化學習/教士. Gouldner. 傳統型 一成不變/教士,老師,官吏. 有機型 治 政 大 人文型 人文精神批判變革的 技術知識 立 階層 傳統型 自主性,關注高貴思想/教士, 雅各賓. 典). 文人,藝術家. 融入組織或階級/廣告 公關 專業知識. 學. Boggs(古. 無附著型 現代,無歸屬. ‧ 國. Gramsi. 意涵/對象. 菁英干預.製造與維護 意識型態. 批判型 批判的/學術機構,媒體,藝術 技術專家 工業化社會,專家.官 界 治國型 僚體系. Foucault. 普遍型 獨立自主,反思者,. al. v不管社會只管自己 i n 具體操作及產品 Ch 理論型 抽象符號創造 操作型 U engchi 冷漠性. n. 葉啟政(2) 批判性 普遍問題,提出批判 許紀霖. er. io. 科技/世俗 實用類知識,改善生 活. sit. 宇宙社會終極意義. 挑戰權力/局部在地的. y. 特殊型. Nat. 葉啟政(1) 人文/ 神聖. ‧. Boggs(現 代). 如上表所示,知識份子定義或分類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仍可歸納出以下共象: (一)從時間的觀點分析:進入現代社會前後,知識份子因社會文化環境的 變遷,產生歧異。因此,包括源自中古教會體系下的教士,就被Mannheim及Gramsi 歸類為「制度型」及「傳統型」知識份子。相對於「前現代社會」,進入現代社 會後的知識份子,Mannheim歸類為「無附著/飄浮」的知識份子,標榜其擁有知識, 但不依附特定對象。Gramsi認為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則是出現一群與組織、階級 利益結合,努力追求改善的「有機」知識份子。 (二)從「人文」與「科技」或「技術」的觀點作為分野:這是對知識份子 的主要區辨取徑:包括Gouldner、Boggs、葉啟政的分類裡,都是以知識內涵為區 分的依據。因此,Gouldner的人文知識份子,與Boggs的傳統知識份子以及葉啟政 的人文神聖知識份子的內涵相近,Gouldner的技術知識階層與葉啟政的「科技/世 俗」知識份子類同。Boggs有關技術專家治國型知識份子,與前述相同,但其所 對應的則是「批判知識份子」,取徑不同。 22.

(23) (三)異中之同:是否具備獨立精神及批判意識。包括Mannheim的「無附著」 知識份子,Gouldner的人文知識份子,Boggs的傳統、雅各賓、批判知識份子,Foucault 的普遍及特殊知識份子,以及葉啟政的神聖人文以及批判型知識份子,盡皆提到 知識份子需具備自主意識或批判精神。由此觀之,自主意識與批判精神,是知識 份子最主要的特徵。 (四)本土情境的對照:具備專家身份的知識份子,如葉啟政所稱的科技世 俗知識份子、或與Gouldner、Boggs所稱的技術階層或技術專家治國知識份子相 近。某種意義上,具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還是由學院知識份子挑大樑。研究者 認為,分類只是提供對知識份子的觀察取徑,文獻中雖呈現不同的歸納。,但其 背後的意義,仍不脫對於知識份子本質的差異描述;是否獨立?是否批判?是否 面向社會?以及,是否堅持理想。 本節經由歷史的脈絡,一路追尋西方知識份子的身影,從intelligentsia的字源 出身,到左拉身體力行,向權勢公開挑戰的intellectual,再進入現代化社會的專業 主義當道,當後現代社會來臨時,知識份子身影模糊飄移在後現代叢林裡。至於 本研究所歸納的「知識的」、「社會責任的」、「不滿與反叛的」等三項知識份 子基本特質,在進入現代及後現代社會時,各自面臨不同的衝擊。如何在專業主 義當道,知識工具化的氛圍下,還能否保有「社會責任」以及「保持反叛」?要 藉由何種鍛鍊與操持,在眾聲喧嘩裡仍能自持的詮釋?當一切只剩下相對的後現.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代社會裡,知識份子的位置何在,又是,誰說了算呢?. er. io. al. sit. y. Nat. 第二節 知識份子的東西異同. n. 彼希聲之鳳凰,亦見譏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于魯人。風 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爲神兵?焚而可變, 孰爲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靈鳥賦》范仲淹. Ch. engchi. i n U. v. 從西方回到自身所處的文化與社會,本節將透過歷史性的閱讀,嘗試歸整傳 統社會以及現今環境裡知識份子的樣貌。本研究所歸納的知識份子四大特質:知 識、社會、不滿與反叛以及堅持,在中國的知識份子群像中,又有多少異同? 楊國樞指出,中國也有知識份子,范仲淹《靈鳥賦》裡的「靈鳥」是知識份 子的隱喻,寧鳴死、不默生:「先天之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寧可背 叛社會、君王而死,也不願意當啞巴苟活(楊國樞,1997,頁107)。. 23.

(24) 龔鵬程回顧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傳統,理想的人格典範是「士」、「君子」, 但龔鵬程認為,知識份子所注重的知識成分含量高,與士君子重道德是不盡相同 的,例如,孔子要求先孝悌信,愛眾親仁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也引 述曾國藩寫給弟弟的家書:「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繫呼讀書之多寡,可以為 天地之完人,可以為父母之肖子,不必因讀書而後有所加於豪末也」(龔鵬程, 2000,頁145-146)。。因此,品德似乎比讀書更重要 不過,在科舉制度貫穿隋唐以降的整個中國歷史之後,要成為士大夫,知識 含量已不是高低,而是必要且充分條件。因此,余英時指出:中國社會向來重視 士大夫教育,選擇賢才的重點在於「知識」,恐怕是獨一無二,甚至一直到宋初, 商人及其子弟都不能當官,當官是讀書人的事(余英時,1999,頁36)。 劉永謀(2003)把時序更往前推到秦漢,他認為,自秦、漢之後,政治及思想 上的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知識」成為皇權合法性的論證工具及統治技 術,讀書人成為官僚的「儲備庫」,緊緊依附於政治及官僚體制。所謂的「學而 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都脫不了「做官」二字。 但,求仕途是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的唯一之路嗎?本研究透過歷史閱讀金安平 及史景遷筆下的孔子及張岱兩人,觀察中國士大夫不同的身影。 一、孔子、張岱的士大夫典型 金安平說,孔子出身於士人之子,他繼承的不是特權或頭銜,僅僅是受教育.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的機會略高於平民。家道中落後的士人之家,留給子女的資產僅存教育。於精通. n. al. er. io. sit. y. Nat. 六藝之後,獲得任用與收入的唯一方法,就是運用既有的知識與技能。(金安平, 2009,頁24-25,頁37)。由此觀之,知識份子在「教育」及的「知識」上取得的優 勢地位,東西方社會並無不同。 金安平認為,孔子周遊列國並非出於神諭,也非眼見異象,而是試圖尋找適 合的位置,求明君以展抱負。但孔子最後未能在治國上有所發揮,而是在列國尋 覓過程中,藉由與弟子們一場又一場的對話與思辯,成為傳世的《倫語》。金安 平引《呂氏春秋》編者想藉孔子之口,道出孔子的想法:「雖知清水之龍,食清. Ch. engchi. i n U. v. 且游清,但他寧願當蠣,雖食清,但入世與魚共游於濁」,藉此顯示孔子堅決入 世的態度(金安,2009,頁148-149,頁198)。入世也可以說是「面向社會」, 即本研究所提及的知識份子特質之一。 孔子晚年致力於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更銳利的內在洞察力,讓他們更為 強健、敏捷,也更具反省能力。換言之,孔子訓練弟子們成為「知識」與「自省」 兼具的知識份子(金安平,2009,頁176,頁185)。 史景遷記述了另一個求取功名不成,但無損於歷史定位的明末清初史家:張 岱。在張岱的年代裡,科舉一試定終身,但張岱卻屢試不中,因此他批評靠八股 文取材,通過科考的多為:「非日暮窮途,奄奄待盡之輩,則書生文弱,少不更 事之人。」(史景遷,2009,頁58)。. 24.

(25) 士大夫靠科舉制度求得攻名,但明末時局紛亂,靠讀書換得功名的文人又該 如何自處?張岱的好友祁彪佳,官至蘇松府巡按。明亡後,清廷頒令剃頭蓄辮令, 祁彪佳找好友們把酒言歡一夜,隔日一早投水自盡。遺書寫道:「臣子大義自應 一死,十五年前後,皆不失為趙氏忠臣……若余經經小儒,惟知守節而已。」(史 景遷,2009,頁177-179)。讀書人守節,知識份子有所堅持,不惜以性命相抵。在 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出身為紹興世家的張岱,則是躲在家鄉龍山裡讀書,除冷眼旁觀明朝覆亡 外,用知識的方法作出努力:窮盡五十年之力自修明史,完成《石匱書》及《石 匱書後集》兩部。修史恰為自省與批判,追究明亡國之因。張岱認為,明亡是「共 亡其國」,是腐敗結成的苦果,由眾人所吞(史景遷,2009,頁210-213)。張岱透 過他的「知識」資本,選擇以文字見證,冷靜地指出失敗者的困境,雖與功成無 緣,但留予為後世的寶貴紀錄,作為一個知識份子足已。 從春秋到明末,時空雖相隔遙遠,但從孔子與張岱的身上,卻可以看相同的 身影。中國士大夫,求知為功名,功名不得時,知識在他們身上留下深刻影響, 利用知識,見證、記述,留下作品或紀錄,影響既深且遠。知識發揮的作用及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理想的堅持,與西方知識份子並無貳至。歸納來說,士大夫的出路有二:「為官」 或「為文」。功名不成則學文耕讀,成為邊緣的觀察者,紀錄所聞,留予後世。 進入到現代化社會的中國知識份子,又在何時轉型的呢?根據余英時的看. ‧. 法,仍與科舉有關:1905年清廷宣布廢科舉制度「應為關鍵」。余英時指出,廢 科舉前清廷簽署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人在北京應試的康有為,曾發動參與會試 的舉人們一起連署上書,余英時認為這是一種士大夫運動,也是清代士人們真正 的政治覺醒。但等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國社會才有第一次現代知識份子的社 會運動,相差三十多年。余英時認為,康有為向政府請願,五四運動走向街頭, 代表中國的傳統士大夫從面向朝廷轉而面向社會訴求,代表已蛻變成現代的知識 份子(余英時,1999,頁34-36)。 余英時指出,「士」一向被視為「四民之首」,所以中國知識份子特別不容.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易擺脫「菁英論」(Eltism)的陰影。西方教會代表的是社會良心,有組織地對 抗強權。在中國只能依靠許多不同的個人道德修養。而士人精神是知識份子的社 會參與及公民意識,是結合道德和政治的雙重身份(余英時,1999,頁41-44)。 傅佩榮認為,「知識份子」是指可以運用知識,取得生存條件,充實生活內 涵,推敲生命意義的人。此外,儒家學說裡提到人性有其負面因素,就是幽暗。 因此,「自覺就是從負面來審視自己有什麼缺陷,也就是肯定生命有幽暗的一面」 (傅佩榮,1999,頁52-54)。楊國樞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知識份子精神之一是旺盛 的批判精神─敢於批判當道,觸怒執政者。最後則是擁有強烈關懷的理想主義色 彩 (楊國樞,1999,頁109-111)。 中國與西方知識份子歧異在於: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政治是緊密相連的。雖有 孔子與張岱的「立言」不「立功」,但他們不是不想,而是做不成官。. 25.

(26) 2008年3月17號,《中國時報》的〈知識份子的省思與對話〉系列刊載了時任 台大政治系教授的江宜樺專訪。他認為,知識分子無刀無槍卻有筆,能做的事很 多,但近年來公共知識分子聲音微弱的原因之一是政黨提早輪替,學者從政者 眾。社會對知識分子的期待是「做個永恆的批判者」,但「論政而不參政」的傳 統一旦打破,知識份子「從裁判變球員,如何能再論政」?專訪之後的兩個月, 江宜樺入閣。批評最終又落回自己頭上。在現今社會裡,知識份子與政治之間的 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 二、兩岸知識份子的足跡 知識份子的探討,仍須回到生活的情境裡,借用陳映真及許紀霖的觀察,記 述兩岸知識份子的樣貌。 台灣知識份子的發展歷程,根據陳映真的觀察,可分為幾個階段,台灣接觸 現代知識是從1887年劉銘傳在台北開設大稻埕西學堂為始,1900年,日本對台殖 民統治,一方面透過修習日本語和日本「國風」同化台灣的兒童,一方面透過支 配台灣的獨佔資本主義,養成具基本常識的勞動力,以及殖民統治機關所需的下 層幹部。陳映真指出,台籍知識份子,一方面接觸現代化知識,一方面又必須面 對殖民者的殘暴與壓迫,因此,在共產第三國際的強烈影響下,台籍知識份子投 入如:農民組合、台共運動等作為反抗。另一方面,台籍知識份子也深受對岸中 國反帝啟蒙運動影響(陳映真,1999,頁3-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到了光復初期(1945-1950),陳映真表示,當時台灣在地知識份子進入短暫 的活躍期,雜誌如雨後春筍湧現,台籍知識份子們提筆上陣,就光復後情勢進行 報導和評論,也試圖自省廓清殖民以來對台灣在文化上的負債和遺產。此段期 間,來台的大陸知識份子也與台籍知識份子提攜合流。1947年國共內戰激化,1949 年4月6號陳誠動手鎮壓校園,短短五年不到的狂熱期軋然停止(陳映真,1999,頁 7-8)。 1950年六月韓戰爆發,執政當局建立了陳映真所謂的「國家安全體制國家」。 白色恐怖徹底摧毀從日據以來,一批又一批曾經反抗殖民者,追求「抵抗的現代.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性」的台灣菁英以及和光復後的年輕知識份子。但同時,透過獎學金和留學體制, 開始培養新一代親美反共、具現代知識和技術的菁英,成為今日台灣社會朝野的 主力 (陳映真,1999,頁9-11)。這是台灣知識份子的換血期。 五零年代起的進口替代工業化及六零年代加工出口工業化,台灣的知識份 子,以「新興中產階級」的社會身份,納編進陳映真所謂的戰後資本主義發展過 程中所形成的「中小資產階級」的構造裡。七零年代保釣運動是下一個轉折,包 括:1970-1974年的現代主義詩論爭、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等等都是知識份子從文 學出發,進行反叛。當國際冷戰緩解,台灣對外國際外交合法性動搖,對內統治 的合法性遭到空前挑戰的壓力下,陳映真認為促使了領導者進行漸進的、有秩序 的「台灣化」。.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

Attributable to increasing rent of housing and expenses of house maintenance, rising prices in summer clothing and footwear, as well as fresh vegetables, the indices of Clothing

(3) Juelang Daosheng’s view of Zhuangzi as an esoteric Confucian and Confucius as the great systematizer of the three traditions stand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views of

an insider, trades or procures other persons to trade in the securities or derivatives of the company so as to make profits or avoid losses before the public are aware of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