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蒐集及分析

第二節 各抽樣年份資料觀察及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混搭 報別 聯合 12 3 (-8)

中時 1 0 (-1)

一般(報導) 報別 聯合 7 4 (-3)

中時 10 9 (-1)

特稿/側寫/幕後 報別 聯合 14 14 0

中時 45 27 (-18)

綜合上述初步資料觀察,可歸納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頭版至三版等要聞為主的版面,媒介知識份子/記者,扮演了主要意見或 評論的提供者,學者排第二,專家排第三。但專家在頭版出現比例最高,或因發 言相對精簡,專家所占篇幅平均面積最少,短評顯然符合版面安排的需要。學者 評論的平均面積最大,顯示尊重學者意見,提供論述的空間。

二、隨報禁開放及版面增加,資料登錄量呈現成長趨勢。但1999年下滑,原 因與1997年資料登錄期間出現特大新聞事件(白案)有關。資料登錄量與當年度是 否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有相當大關連。各報針對當年度「立意取樣」選取的主要新 聞事件,除H1N1之外,均占全體登錄筆數三成至八成的比重。

三、報禁解除前後,聯合及中時的學者、專家、體制外媒界知識份子以及民 眾反映意見都增加,相對地,評論要角之一的體制內媒介知識份子,現身的次數 或因多元意見出籠而減少。

第二節 各抽樣年份資料觀察及分析

根據本研究前章所設定的類目架構,並以「時間」為主軸,觀察「身份」為

「學知」與「非學知」的評論者,透過定性與定量兩種研究取徑,分別逐一勾勒 出各抽樣年份的樣貌及變化。透過統計工具SPSS針對過錄資料,使用「敘述統計」

中「次數統計」及「交叉分析」、「平均值」等三項數值分析「工具」,概分為 兩大面向:年際變化及報別變化。六個抽樣年份的詳細分析及資料如附錄2,相 關的觀察結論如下:

一、1987年:解嚴前的「學知」與「非學知」形貌

1987年,從定量分析所得:出現最多的並非「學知」,而是「媒介內」知識 份子(約佔登錄的半數),形式為「記者特稿」居多(約佔「媒知內」3/4)。「學 知」居次(約佔登錄筆數的兩成八),主要形式為「專欄」、「專文」居多,另 有部分「座談/論壇」。「學知」除了出現頻率排名第二,出現的「分量」(平均 面積156公分),略落後體制外的媒介知識份子;「媒知外」平均面積239公分。

但「媒知外」出現頻率低(12次),影響力仍不如「學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知」出現的形式屬擁有較完整論述空間的「專文」或「專欄」。至於體 制內的媒介知識份子如記者,則可撰寫為數較多的特稿但篇幅受限(平均面積80 公分),簡單來說,記者出現多,但分量不如學者。

佐以定性觀察可得知,當年兩報都給予「學知」相當大的禮遇,不但在前三 版提供「專文」的形式,讓學者具名撰寫專文,兩報也不約而同,連載海外學人 對國家發展前途探討的文章。幾乎都是兩千至五千字的大塊文章,有相當充裕的 評論場域。當年的副刊並規劃供五四系列專題,或有討論五四時代意義的專文,

登載學者的治學經歷等。此外,針對重要政策,兩報也會邀請學者參與座談或論 壇。雖然報禁未開放,但「學知」在有限的版面空間裡,擁有一定的園地。

曝光率最高的媒介知識份子,受益於兩大報充分提供記者觀察時事,發表評 論的機會。資深記者除享有「署名報導」的曝光權力外,部分資深記者甚至享有 天天見報,「每日一特」;報導伴隨特稿的「稿、特」並陳的優勢。以當年「勞 委會」升格案為例,《聯合》連續一週,天天追蹤並有多篇特稿。至於報禁開放 之前,其他身分者多僅出現在「報導內」的受訪性質,分量微不足道。

至於「媒知內」-記者署名的特稿也包括有小專欄,例如《聯合》有「新聞 分析」,《中時》有「看問題」、「司法側記」、「案裡案外」等,特別是社會 新聞版面,有不少提司法路線記者發揮觀點的小專欄。此外《中時》也有提供派 駐海外的記者可以發揮觀察的園地「華府瞭望」。

就報導的形式而言,也出現報導內直接請學者專家發表看法的類混搭形式報 導。解除報禁之前,版面受限,「學知」與「媒知」,反因具備特殊的身份,各 有舞台。

二、1989年:報禁開放,百花齊放

1989年報禁開放後,隨著版面增加,知識份子見諸報端的數量也有明顯成 長。「學知」一躍成為主流(121筆,約占總登錄295筆數的41%),當時熱門的做法 是舉辦實體或紙上論壇,邀請學者專家,針對特定的新聞事件,如我官員赴大陸 出席亞銀年會等,發表評論。因此,具觀察及論述能力的「學知」就成為首選,

在版面佔據重要位置,分量也夠。「學知」總計95筆,約占當年登錄筆數近三分 之一,平均面積142cm2,優於其他身分者。至於出現的主流形式,也從1987年專 文式的長篇論述,轉為論壇裡的意見陳述。但專文發表並未完全消失(23筆)。

報禁開放之後,民意論壇的形式初具,素人投書也有一定數量(42筆,占總登 錄筆數14%),報紙經營者還在試探是否介入內容。至於報禁前較活躍的「媒知」

於報禁解除後,雖然記者特稿仍維持相當數量且居次(55筆/占總登錄筆數19%),

分量也維持相當(平均面積80~83 cm2),但影響力的權柄似乎已從記者轉移到學 者。至於報禁解除後,媒介知識份子雖然發揮空間較少,但包括署名特稿、小專 欄(如「新聞幕後」、「話題與觀念」等)等,形式均維持。另如《自由》的小 專欄「探針」,則長期由金恆偉、楊憲宏等非體制內的媒介知識份子「媒知外」

負責執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89年的抽樣期間,適逢我方政府官員首度以亞銀會員身分到大陸參加會 議,我方官員的一舉一動,遂成為媒體全天候追蹤檢視的焦點。《中時》、《聯 合》等兩大報調度版面,舉辦論壇或邀請學者發表意見。例如,《聯合》在5月3 日及5月5日舉辦兩場「紙上論壇」,共有6名「學知」、以及中國問題專家及律 師各1人上陣;《中時》於5月2日、4日及5日共採訪了12位海內外的「學知」,5 月5日另刊登了田弘茂、趙春山兩位「學知」的專文,並另外紀錄一場在北京舉 席的閉門座談,包括旅美及大陸學者、2位大陸媒體人士及1位涉台官員,動員規 模可觀。重大新聞事件需要有專人解讀,此為「學知」登錄筆數大為增加的重要 原因。

民意論壇雛型在報禁解除後初具形式,《聯合》在第四版設「大家談」,《中 時》則設「意見橋」專區,《自由》則有輿情版。至於媒體是否介入民意論壇的 議題設定,雖無具體證據,但《中時》當年刊登一篇署名學生的投書,針對校園 民主化有一系列的討論,要求政黨退出校園等,並另安排記者採訪師生的看法云 云。

三、1997年:民意論壇抬頭,學知逐漸退卻

報禁解除後八年,民智漸開,媒體也提供發表園地,各類身分的登錄筆數都 有明顯成長,惟「學知」獨冷。根據定量分析的兩項指標:「學知」出現次數(97 筆)減少近兩成(1989年121筆),發言分量亦呈現下滑,且保有較完整論述空間的「專 文」(6次,1989年31次)等形式,均大幅減少。「專欄」雖分量增加(平均面積291 cm2, 1989年145 cm2),但「次數」也呈現減少」(38次,1989年49次)。

出現此明顯轉變的關鍵是「民意論壇」,隨著三報都開闢專屬版面(《聯合》、

《中時》全版,《自由》半版)的情況下,現身報端的「民眾」從1989年的42筆增 加為109筆(占總登錄481筆的23%,1989年占14%)。評論新聞的場域,快速移轉 到民意論壇等公共發聲的園地。此外,身份別屬於:非公益團體及公益團體的知 識份子—「組知」(29次)及「益知」(39次),也開始出現在「座談/論壇」裡,取 得發言空間,但其分量仍偏低(平均面積只有12 cm2及14 cm2),尚缺乏完整論述機 會。

觀察三報的版面安排:「學知」基本上享有版頭或中央的精華地段,可充分 發揮,但因需與「讀者—民眾」、「媒知—體制內外」、「政治人物」競爭分食,

故分量受影響。「學知」在民意論壇的平均面積,一方面比八年前(1989年)退步,

一方面也無法與當年「座談/專論」或「專文」的規模相比。換言之,論述的場域,

開始從報紙的前半段,被逐漸被趕往「後」半段。空間逐漸壓縮。

進一步觀察「民意論壇」可以發現,《中時》將「媒知內」—記者所撰寫的 專欄塞進「民意論壇」版,此外,當年也刊登一定數量的「政治人物」投書。至 於「媒知」的「記者特稿」,1997年有相當增加(94筆,1989年55筆),顯示報紙經 營者仍給予體制內的知識份子一定空間。但「學知」卻遭遇論述「場域」變動,

出現的頻率減少,分量也下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對於「學知」的被壓抑,「民眾」以及「媒知內」成為曝光最多的族群,

前者在民意論壇投書,後者則是寫特稿發表看法。但進一步觀察,「民眾」的分 量:平均面積46 cm2,遠遠不及「學知」及「媒知」;前者在專文或專欄裡平均 面積逾200 cm2;記者特稿平均面積也增為110 cm2。顯示雖然「民眾」爭取到曝光 機會,但是與專家為主的「組知」或「益知」一樣,發言分量有限。

1997年的抽樣期間有一宗重大新聞事件:白曉燕案。總登錄筆數逾三分之一 與該案有關(182筆)。此一案件全國矚目,出現的評論者也就相當多元:「民眾」

35筆、「媒知內」32筆、「學知」及「益知」26筆等,其他包括「媒知外」、政 治人物也有21-10筆不等。其中,記者特稿評論的分量最多,平均面積100 cm2,, 其次是「學知」79 cm2。

1997年適為報禁開放10年之後,抽樣期間所蒐集到的「專文」只剩下2篇:《中 時》5月6日分別由許倬雲院士及李金銓老師發表的修憲及探討香港報業的專文,

專欄及專論則只出現在副刊版面(9筆)。「學知」的場域轉移到一般的報導裡,以 受訪者身分發表評論(27筆,包括1筆混搭式報導)或參加媒體舉行的座談會(25 筆)。更多的是轉移到民意論壇(34筆),以讀者投書形式,與其他人一起競逐言論 的方寸之地。

四、[1999年]:民意論壇,地位確立

1999年,抽樣期間沒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總登錄筆數減少,適可作為對照 及觀察。1997年出現頻率攀高的「民眾」依舊活躍(117筆),「學知」很沈默,出 現的次數幾乎剩下一半(55筆,1997年:97筆)。除了少數的專文之外,多半是以 受訪者身分發表看法。

這一年「媒知」依舊很活躍(103筆,1997年:109筆)。資深記者的意見受到相 當程度的重視。記者特稿保持一定的數量(87筆)及篇幅。對於重要的新聞事件,

甚至出現同一新聞事件有兩篇記者特稿,從不同角度分析。如,《聯合》5月3日

甚至出現同一新聞事件有兩篇記者特稿,從不同角度分析。如,《聯合》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