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院知識份子成為體制外媒介工作者及社會實踐的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九節 學院知識份子成為體制外媒介工作者及社會實踐的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9,頁 321-322,頁 324-325,頁 328-329)。年青作家們透過相互的提攜,提供抒 發的舞台,解決生計問題,而提供舞台的,正是報紙。

史景遷記述的知識份子當中,包括一位出身滿族的作家:蕭軍。在抗戰進入 尾聲的1947年,他隨林彪的部隊返回東北並籌辦《文化報》。共產黨與國民黨在 東北捉對廝殺爭奪資源,但共產黨認為:知識份子的角色並不遜於農民階級。《文 化報》刻意選在1947年五月四號創刊,象徵延續了五四運動的文化鬥爭香火。

蕭軍果然發揮五四精神,沒有讓《文化報》淪為宣傳機器。他撰寫一連串痛 斥共產黨幹部在當地麻木不仁與跋扈作風的文章,甚至大罵共產黨推動的土地改 革綱領,是「冷血無情」、「空前絕後的強盜行徑」。蕭軍寫道:共產黨準備把 中國知識份子的腦袋「改造」成「機器」,扼殺了中國人的創新精神等。1948年 底出現一系列攻訐蕭軍的文章,但蕭軍拒絕公開認錯,《文化報》最終遭到關閉。

蕭軍被下放去撫順挖煤礦(史景遷,1999/溫恰溢譯,2009,頁477-479)。

史景遷所記述的眾多知識份子與報刊的關係當中,與李金銓所提及的「文人 論政」,有同有異。知識份子透過報刊,抒發己見,是為論政。但推動革命期間,

眾多報刊都帶著濃厚的動員及實踐的意義。革命領導者參與或創立報刊,鼓舞群 眾,報紙成為精神召喚及行動動員的載台,前仆後繼。

滿清革命時期的報刊與單純只批評不實踐的一般報刊,兩者因時空環境的差 異,呈現不同的剛柔。秋瑾、瞿秋白,甚至嘲諷的魯迅,他們所創辦的報刊,研 究者以為,都是行動的報紙。鄒容、蕭軍的言論,更是不顧犧牲,講求真理的無 悔付出。沈從文、聞一多、徐志摩,則是以文學形式,表達對當下社會的不滿。

魯迅與學生們瘋傻辦報,不忌惹怒軍頭,勇於凸顯環境無奈。

知識份子不但在邊緣向中心喊話,更進一步衝撞,甚至揭穿中心所勉力維繫 的假象。與「論政而不參政」相比,革命運動中的知識份子,更具行動力,也不 安於身處邊緣的位置,而是將自己放在更大的歷史背景下,做出生命的決斷。此 時的「中心與邊緣」,意義也就完全不同了。

透過上述兩個部分有關民初時期知識份子與報刊的相關文獻耙梳,可進一步 廓清動盪時代下,知識份子如何「文武並濟」的投身、關注社會改革,積極尋找 中國現代化之路這個宏大又困難的課題。報刊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提供知識份 子論述看法,抒發理想的舞台,一方面也有成為社會動員的大聲公,呼喚群眾一 起加入改革之路。

報刊與知識份子,一起在現代化的巨浪拍打下擺渡向前,時而破浪,時而擺 盪。

第九節 學院知識份子成為體制外媒介工作者及社會實踐的探討

一、學院的社會實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院知識份子遭到主要的批評,如前(知識份子與學院)一節文獻所得,主 要是集中在社會參與不足,學院知識份在進入校園之後,沈陷在專業領域,又該 如何面對外界對學院知識份子社會參與以及批判角色弱化的檢討?

根據政大新聞系2007年6月頒佈的「新聞學系辦學目標及自我評鑑總說明」

顯示19,除了學校專兼任教師人數與學生人數的「師生比」之外,其他指標還包 括:專任教師每人1年平均發表期刊、研討會與專書論文的篇數,撰寫專書的數 量,申請國科會及其他研究的數量等與學術工作直接相關的量化統計資料之外,

也特別訂有「專任教師盡社會言責」,發表報章傳媒評論,佔學界傳媒評論的比 重,得到兩個數據,分別是:37.5%與17.9%。

前者來源是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中國時報A4版邀請8位學院人,撰寫每週 評論,其中3人為政大新聞系專任教師,所占比例為37.5%。但另有4人則出身新 聞系的畢業生,換言之,廣義來說,八人就佔去七位,可凸顯政大新聞系在傳媒 議題討論的分量。

後者則是根據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蒐集2005年1月1日至9月31日,十家報 紙(中國時報、中時晚報、工商時報、聯合報、聯合晚報、民生報、自由時報、

台灣日報、蘋果日報)的傳媒評論文章共646篇,其中,作者身份是「學院人」

的篇次是151篇,包括:政大新聞系專任教師27篇,新聞系畢業生54篇,其他70 篇。因此政大專任教師比重為17.9%。

透過媒體發聲,是學院知識份子面向社會的一種具體的作為,也有機會讓學 院知識份子注意外界發生的事物,本於學能提供建言或感想。量化則是可以評斷

「分量」的多寡。不過,如前文所述,如果是Pundit或Posner口中的「公共知識份 子」,時時配合媒體的需要,用力曝光,談論與專長領域無關的內容,過度參與 社會的結果,是否對學術有害,恐怕仍是見仁見智。

二、外稿知多少

19 資料來源:http://www.jour.nccu.edu.tw/wp-content/uploads/2007/06/21.do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識份子與報業的關係,從文人辦報,文人主導報紙,乃至於因報紙經營企 業化,知識份子讓出主導權成為報紙的生產者。根據馮建三(1993)的分析,知識 份子一部分成為兼職或專職的工作者,早年的調查顯示,有一定比例的學術知識 份子在報社任專職或兼職。20另一種,則是學院知識份子以「稿酬」方式,擔任

「體制外」工作者。報社邀請學院知識份子,提供一塊領地,讓學院知識份子得 以筆耕。學者認為可以藉此與社會及實務接觸,報社也可藉著學院知識份子的出 現,維持或增加報紙內容的深度。當然,具有權威論述地位的明星級教授,更有 加分效果。21

根據馮建三的研究,作為領稿酬的體制外的工作者,在政經環境改變的情況 下,有三項隱憂,包括「量」的稀薄;當軟性、感官刺激性的內容出現之後,具 公共性質的論述易遭淡化處理。其次,權力被剝奪;學院知識份子雖然活躍於媒 介,但喪失自主性,不再具備參與時事的意義。最後,學院的外衣,只是媒介用 來促銷的一道包裝,學院知識份子被傳媒扭曲。(馮建三,1993,頁38-39)。

以目前媒體的實務環境分析,當年的三個隱憂,現在似乎都已成為常態。所 謂軟性新聞當道,或者可稱為「小報化」的風潮:社會、體育、影劇類新聞常躍 居頭版!本研究所觀察的混搭式報導的出現。學者的發言,從以往的專文、專論,

退居為多人充斥在同一則報導內,擁擠論述,似乎ˊ正意味著:公共論述被淡化、

自主表達評論的空間遭設限。

至於學院知識份子是否成為傳媒的包裝?從本研究文初觀察所得:一則受虐 狂的社會新聞,動用多達10位專家、學者加入評論。究竟是在替誰包裝?是將羶 色腥的新聞合理化,抑或將編輯的動機正當化?甚至賦予「社會意義」?至於報 導內僅剩三言兩語的學者專家,是不是成為報導的包裝紙?本研究試圖從次現象 入手,尋找知識份子的形變與證據。

布迪厄(Bourdieu)分析指出:學院知識份子是最具科層組織化的文化生產者,

他為教授建立的八項指標中,包括知名度檢測。至於知名度的高低,扣除是否為 知名研究機構成員、擁有著作之外,布迪厄也把替菁英報紙或週刊撰稿、上電視 等,當成觀察指標。布迪厄認為:在媒介發表文章及評論,充其量只是學者的行 銷目的,很難得到同行的肯定。而記者與學者之間,屬於「相互利用」的關係,

彼此輕蔑,恐怕也是不可避免(轉引自馮建三,1993,頁39-41)。

20 轉引自馮建三,據林麗雲 1989 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當時各主筆約有 2 成 67:35 人曾經或仍然 在學院任職,任主筆前,有過半數以上在學校或學術機構任專職工作。(馮建三,1993:36)。目前各 報主筆群中,仍有一定的比的例子例,但無相關調查。例如曾發表〈愛台 12 建設是個錯誤〉的 經濟學者馬凱教授,曾任經濟日報總主筆、中經院研究員。

21例如,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Robin Krugman)固定在紐約時報上刊載專欄,曾經 準確預言亞洲金融風暴,如今又有諾貝爾獎加身,克魯曼的發言內容動見觀瞻。等著大師開講的 不只是美國的閱聽大眾,2009 年金融海嘯期間,克魯曼發表相關的任何說法,都被台灣在內的許 多國家轉載,媒體爭相報導,就可見一斑。克魯曼的專欄,國內平面媒體也有固定轉載。(中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於當學院知識份子成為媒介的消息來源之一時,無論是研究成果、對社會 現象的評論等,往往成為媒介直接或間接引述的主要對象。針對政治、經濟、社 會文化等事件的報導,學院教師是僅次於政府官員(國家機器)或工商界人士(資 本家)的意見來源大宗。22

透過記者訪談,學院知識份子對內容可能失去主導權,不可避免出現失真,

甚或「斷章取義」。其次,媒體針對社會科學報導,例如,選舉民意調查,越來 越少引用學術單位的說法,而是發佈由媒體自行進行的民調結果,種種跡象都顯 示:權力已經淪入媒介之手(馮建三,1993,頁42-43)。

研究者在實務工作中的觀察,近年來無論是選舉民調,抑或重要社會事件發 生後的民意反應探查,媒體都會透過自設的民調中心爭先恐後地辦理調查並動輒 將自家民調結果,當作新聞頭條使用。甚至選擇議題,公布結果,自問自答,屢 見不鮮。

馮建三(1993)定義學院知識份子與媒體還有一種低度的關係,就是成為被報 導對象。根據馮建三的觀察,有兩類新聞事件易引起媒體注意:一是學生運動,

一是禍起蕭牆的學院內人事爭議。從國外的研究指出,學運報導很容易就被導向 至細瑣化、兩極化、邊緣化等,運動本身的訴求很容易遭到忽略。圍繞在參與者 的枝微末節,甚或內訌才被報導。媒體看待學術界的新聞事件,仍以「奇觀」的 心態觀察,與看待其他新聞事件並無不同(馮建三,1993,頁45-47)。

一是禍起蕭牆的學院內人事爭議。從國外的研究指出,學運報導很容易就被導向 至細瑣化、兩極化、邊緣化等,運動本身的訴求很容易遭到忽略。圍繞在參與者 的枝微末節,甚或內訌才被報導。媒體看待學術界的新聞事件,仍以「奇觀」的 心態觀察,與看待其他新聞事件並無不同(馮建三,1993,頁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