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Pundit 及 Posner 的公共知識份子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專業的定義,分野究竟何在?是依照學術,學科來區分?對於公共事務,誰 有資格評論?論者是否有先入立場,利益糾葛?誰是某個議題最有資格發言的公 共知識份子?如果有人冒充,要如何分辨?公共知識份子一方面要維持超然性、

以超越知識的狹隘性,一方面又要透過專業性以助公眾社會。專業與普遍的分 際、區別何在?面對公共知識份子的既清明(要公共性)又迷霧(誰來決定公共 性)的矛盾下,知識份子似乎只能反求諸己,靠著Giddens所稱:藉由反身性的省 思來解決了。

第六節 Pundit及Posner的公共知識份子研究

一、Posner的公共知識份子

2003年美國聯邦法院法官理查‧波斯納(Posner)出版《公共知識份子》一書,

一時之間洛陽紙貴。這位法官著作等身,並有多項知名判例,被紐約時報於1999 年評為最受尊敬的美國法官,為何撈過界討論起公共知識份子?根據他自己的說 法,是在處理智慧財產權爭訟案件時,受不了那些號稱專家;也就是所謂的「公 共」知識份子們,大放厥詞並混淆視聽。因此決定追蹤他(她)們的足跡,以詼諧、

反諷的筆法留下紀錄。

Posner統計了美國前五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在1995~2000年間的曝光次數,結果 顯示:包括榜首的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在內,前10名搶走了三成一的曝光量。他 認為:美國公共知識份子缺乏品質把關,社會大眾縱放他們在言論市場裡大放厥 詞,謀個人名利,講錯不必負責,受粉絲簇擁。至於這些所謂公共知識份子所言,

外界實無須太認真,反正只是說給相信的人聽。

Posner開宗明義的說,除了提供知識之外,這些天天上媒體發表評論的公共 知識份子,提供了娛樂效果與創造認同感。他認為,人們對公共知識份子扮演的 角色心存疑慮非一朝一夕,現代高等學府興起,知識領域趨向專業化。當知識被 拆得細碎,分門別科,學者們窮畢生之力在單一領域裡苦心鑽研,代價就是知識 逐漸失去廣度,涵蓋範圍日趨狹窄。

Posner認為,公共知識份子理當是通才,可惜到了講求知識專業的時代,無 所不知的通才,卻成了一無所知的蠢才。從提升民眾對公共議題認知的角度來 看,Posner不客氣的說:公共知識份子的信用破產了 (Posner,2001/韓文正,2004,

頁6-10)。

Posner並歸納出這一類所謂公共知識份子的評論特色。首先是勇於批判,傾 向強烈「反擊」。其次是針對社會爭議性事件或話題,做出即時反應,藉由公眾 關注,擄獲讀者。由於讀者的注意力短暫,公共知識份子身段靈活、見風轉舵、

隨機應變,迅速轉移目標。Posner說:公共知識份子散播的是「見解」,不是新 聞?。因此多傾向採取極端的立場。否則難以博取社會大眾的青睞。但對於事實,

他們卻常常掉以輕心,鹵莽地急於發表預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歸納來說:評論四部曲就是「打得快,打得狠,打了就跑,打錯不負責」。

Posner口中的評論特色,對照台灣現今諸多談話性節目所出現的名嘴現象,幾乎 如出一轍,中外無異。

公共知識份子雖然問題多多,但專業領域的知識門檻,讓包括媒體及閱聽眾 在內的社會大眾,其實並無力分辨好壞。Posner認為,這些公共知識份子最常用 來爭取信任的是「學位文憑」,即便兩者毫無關係。Posner指出,現代公共知識 份子設定的對象通常就是抱持同樣見解的群眾。群眾通常會傾向接受與自己看法 相近的觀點。因此,他認為:公共知識份子只會強化偏見,而非化解歧見

(Posner,2001/韓文正,2004,頁49-53,頁78)。

15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發表一封公開信給美國總統柯林頓,反對建置全國反 飛彈系統,並聲稱「可提供的防禦功能微乎其微」。但簽名背書的科學家們,有 一半不是生物學家就是化學家。雖有幾位在物理學特殊領域學有專精,但都與攔 截飛彈的專業無關。Posner說,他們提出的是政治表述,並非專業見解,但卻以 專業的身份現身!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Posner,2001/韓文正,2004,頁105)觀察 近來各媒體民意論壇的學者投書,均載明投書者的最高學歷頭銜,但對照投書內 容不見得與其學術專業有關,此一現象,中外皆然。

Posner統計了1995-2000年間,依網頁點選及媒體提及的次數為準,統計出當 代美國曝光率最高的546位公共知識份子。曝光率最高的前十名佔前一百名媒體 曝光總次數的31%,並佔全體曝光次數的21%。Posner認為,現身媒體的評論者集 中在少數人,意味著討論題材雖廣,但只要區區幾個傢伙,就可以滿足整個市場 需求;葷腥不忌,來者不拒。因此,負責品質把關的人有虧職守,寧願讓名氣響 亮的知識份子講些外行話,卻不肯找貨真價實的專家。

此亦驗證了Posner的看法:公共知識份子在於強化讀者「先入為主」的偏見,

並非提供確切的知識或真知灼見。讀者找到大師,取得共鳴,就已滿足,品質不 重要(Posner,2001/韓文正,2004,頁156-157)。

現今報紙評論鎖定當日新聞為主,隔天見報,這一類的「即時評論」的關鍵,

端視記者是否找對人。此外,受訪者對於邀訪的態度,以及回答的品質。但以《蘋 果》的「混搭式報導」為例,「每聞必論」的背後,是否僅為了找尋符合編輯室 所要求的內容?當工具性地位與工具性效果成為彼此的關係,論好壞,判是非成 為評論者的唯一工作時?誰來負責品管?抑或只是報老闆意志當的傳聲筒?

另,發表評論的知識份子,外界的期望就是解惑,仰賴的是專業知識,也不 能撈過界。但「太專業」的結果,可能又會讓人不知所云,媒體避之不及。公共 知識份子的真諦,擺盪在專業與非專業,艱深與簡化的兩極之間。又該如何拿捏?

公共領域裡,負則對話的責任,又該落在誰的肩膀上?

二、Pundit & Punditocracy現象

美國社會裡,特別是大選期間主宰輿論的 Pundit 現象,與 Posner 所探討的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說來意指是那一群針對特定範圍,特別是政治、社會科學或者體育等相關領域,

被認為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的評論者。他們提供意見、分析及評論。或可泛稱「專 家學者」。研究者暫試譯為「評匠」。

Pundit 字源是印度梵文的 Pandit,原意為學者、教師,特別是指精通梵文、

印度律法、宗教、音樂及哲學的學者。至於 Punditocracy 現象,最早是由美國知 名專欄作家 Eric Alterman 所提出13,所謂 Punditocracy 現象泛指,越來越多所謂的 幕後分析家,大量提供內幕,或提供特定議題看法,傳統的智慧反遭忽視。因此,

外界質疑媒體應該更努力,透過找尋更多的評論意見來源,挖掘出更多的觀點,

而非遭到少數人壟斷輿論。

Eric Alterman 觀察華府新聞界有多本著述14,其中,《What liberal media? : The Truth About Bias and The News》一書剖析了電視、平面、廣播及網路以及專家領 域中,punditocracy(研究者試譯為[輿論力))的影響,特別是保守派陣營,如 何無所不用其極地盤踞輿論發聲管道,導致民眾接收充滿大量偏見的資訊。

Cohen 於 2005 年所撰Quote Machine 一文,則是分別訪問了多位美國當紅的

「評匠」(Pundit)及新聞工作者,描繪美國「評論圈」與「媒介」兩者間的互動。

特別是許多來自學術界、智庫的大牌知名評論員,與 Posner 所稱的公共知識份子 相同,他們吸引記者採訪,刊登自己的評論意見;記者面對截稿時間的壓力,透 過固定班底來滿足評論所需。編輯部門甚至為此開出黑名單,藉以抵擋專家過度 重複出現。

太平洋彼端現象,與觸動本研究的動機:特定媒體內部的學者曝光排行榜管 理,竟如出一轍!

Cohen 表示:許多記者及編輯,都深受「引述性疲勞」(Quote fatigue)之苦:

也就是過度使用同一群評論者。他指出,包括:洛杉磯時報、美聯社等媒體都有 所謂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拒絕往來戶名單(do not call list),藉此避免記者讓曝光次數 太多的評論者繼續出現。Cohen 引述一位華盛頓郵報編輯的說法,只要發覺某個 名字出現太多次,就會逼撰稿的記者去找其他人。Cohen 也進行一次小規模統計,

13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Pundit_(politics), 根據線上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2000).對 Punditocracy 的解釋為:由一群評論員所產生的巨大政治影響力。

(資料來源:http://www.bartleby.com/61/12/P0661250.html)。

14包括:《Sound and Fury: The Making of the Punditocracy》,《What liberal media? : the truth about bias and the news》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發現,知名的評匠(Pundit)在報端出現的次數,從 67 次到 127 次不等。

15(Cohen,2006:56)。

Tugeny 在 2003 年所撰Pundits for Hire以及 Schmuhl 於 1999 年所寫的告解文章 Confession of Quote Slut中,分別從媒體及評論者自身的角度,描繪兩者間微妙的

互動。Kurtz 則是在 Power the Punditocarcy 一文,以美國總統小布希提名 Harriet Miers 出任大法官的過程為例,消息曝光後,立即遭到來自各個陣營強烈抨擊。媒體上 評匠們(Pundits)群起攻之,甚至發動募款打算長期抗戰。結果只花了二十幾天就 迫使小布希總統知難而退!所謂的輿論力 Punditocracy 顯威,一點不假。16

同樣的場景,在台灣也不陌生,2010 年,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因超商代收汽 燃費的手續費,因招標程序問題,民眾多付七塊錢,結果遭到媒體、民代連續砲 轟兩天後請辭下台。七塊錢的烏龍,是不是嚴重到非下台不可?在民氣可用的氣 氛下,輿論力 Pundicracy 照樣發威,不問事實與輕重。

觀察媒介與評論者,Tugeny筆下所稱的「支薪專家評論者」,直接領取酬勞,

關係最為密切。至於出身智庫及學界的評論者Schmuhl,則描述自己必須隨時做好 準備,無論任何種狀況下都能回答記者的提問,提供免費評論,兩者呈現有趣的 對比。

Tugeny(2003)引述CBS新聞主播Andie Silvers在波灣戰爭期間的說法:「節目裡 需要許多顆星星,最好是最近才退伍,借重他們的人脈及經驗,層級越高越好」。

許多軍方人士原本對於媒體敬謝不敏,但波灣開打後,都悄悄地搖身一變,當起

許多軍方人士原本對於媒體敬謝不敏,但波灣開打後,都悄悄地搖身一變,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