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知識份子的東西異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異中之同:是否具備獨立精神及批判意識。包括Mannheim的「無附著」

知識份子,Gouldner的人文知識份子,Boggs的傳統、雅各賓、批判知識份子,Foucault 的普遍及特殊知識份子,以及葉啟政的神聖人文以及批判型知識份子,盡皆提到 知識份子需具備自主意識或批判精神。由此觀之,自主意識與批判精神,是知識 份子最主要的特徵。

(四)本土情境的對照:具備專家身份的知識份子,如葉啟政所稱的科技世 俗知識份子、或與Gouldner、Boggs所稱的技術階層或技術專家治國知識份子相 近。某種意義上,具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還是由學院知識份子挑大樑。研究者 認為,分類只是提供對知識份子的觀察取徑,文獻中雖呈現不同的歸納。,但其 背後的意義,仍不脫對於知識份子本質的差異描述;是否獨立?是否批判?是否 面向社會?以及,是否堅持理想。

本節經由歷史的脈絡,一路追尋西方知識份子的身影,從intelligentsia的字源 出身,到左拉身體力行,向權勢公開挑戰的intellectual,再進入現代化社會的專業 主義當道,當後現代社會來臨時,知識份子身影模糊飄移在後現代叢林裡。至於 本研究所歸納的「知識的」、「社會責任的」、「不滿與反叛的」等三項知識份 子基本特質,在進入現代及後現代社會時,各自面臨不同的衝擊。如何在專業主 義當道,知識工具化的氛圍下,還能否保有「社會責任」以及「保持反叛」?要 藉由何種鍛鍊與操持,在眾聲喧嘩裡仍能自持的詮釋?當一切只剩下相對的後現 代社會裡,知識份子的位置何在,又是,誰說了算呢?

第二節 知識份子的東西異同

彼希聲之鳳凰,亦見譏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于魯人。風 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爲神兵?焚而可變,

孰爲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靈鳥賦》范仲淹

從西方回到自身所處的文化與社會,本節將透過歷史性的閱讀,嘗試歸整傳 統社會以及現今環境裡知識份子的樣貌。本研究所歸納的知識份子四大特質:知 識、社會、不滿與反叛以及堅持,在中國的知識份子群像中,又有多少異同?

楊國樞指出,中國也有知識份子,范仲淹《靈鳥賦》裡的「靈鳥」是知識份 子的隱喻,寧鳴死、不默生:「先天之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寧可背 叛社會、君王而死,也不願意當啞巴苟活(楊國樞,1997,頁1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龔鵬程回顧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傳統,理想的人格典範是「士」、「君子」,

但龔鵬程認為,知識份子所注重的知識成分含量高,與士君子重道德是不盡相同 的,例如,孔子要求先孝悌信,愛眾親仁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也引 述曾國藩寫給弟弟的家書:「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繫呼讀書之多寡,可以為 天地之完人,可以為父母之肖子,不必因讀書而後有所加於豪末也」(龔鵬程,

2000,頁145-146)。。因此,品德似乎比讀書更重要

不過,在科舉制度貫穿隋唐以降的整個中國歷史之後,要成為士大夫,知識 含量已不是高低,而是必要且充分條件。因此,余英時指出:中國社會向來重視 士大夫教育,選擇賢才的重點在於「知識」,恐怕是獨一無二,甚至一直到宋初,

商人及其子弟都不能當官,當官是讀書人的事(余英時,1999,頁36)。

劉永謀(2003)把時序更往前推到秦漢,他認為,自秦、漢之後,政治及思想 上的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知識」成為皇權合法性的論證工具及統治技 術,讀書人成為官僚的「儲備庫」,緊緊依附於政治及官僚體制。所謂的「學而 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都脫不了「做官」二字。

但,求仕途是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的唯一之路嗎?本研究透過歷史閱讀金安平 及史景遷筆下的孔子及張岱兩人,觀察中國士大夫不同的身影。

一、孔子、張岱的士大夫典型

金安平說,孔子出身於士人之子,他繼承的不是特權或頭銜,僅僅是受教育 的機會略高於平民。家道中落後的士人之家,留給子女的資產僅存教育。於精通 六藝之後,獲得任用與收入的唯一方法,就是運用既有的知識與技能。(金安平,

2009,頁24-25,頁37)。由此觀之,知識份子在「教育」及的「知識」上取得的優 勢地位,東西方社會並無不同。

金安平認為,孔子周遊列國並非出於神諭,也非眼見異象,而是試圖尋找適 合的位置,求明君以展抱負。但孔子最後未能在治國上有所發揮,而是在列國尋 覓過程中,藉由與弟子們一場又一場的對話與思辯,成為傳世的《倫語》。金安 平引《呂氏春秋》編者想藉孔子之口,道出孔子的想法:「雖知清水之龍,食清 且游清,但他寧願當蠣,雖食清,但入世與魚共游於濁」,藉此顯示孔子堅決入 世的態度(金安,2009,頁148-149,頁198)。入世也可以說是「面向社會」,

即本研究所提及的知識份子特質之一。

孔子晚年致力於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更銳利的內在洞察力,讓他們更為 強健、敏捷,也更具反省能力。換言之,孔子訓練弟子們成為「知識」與「自省」

兼具的知識份子(金安平,2009,頁176,頁185)。

史景遷記述了另一個求取功名不成,但無損於歷史定位的明末清初史家:張 岱。在張岱的年代裡,科舉一試定終身,但張岱卻屢試不中,因此他批評靠八股 文取材,通過科考的多為:「非日暮窮途,奄奄待盡之輩,則書生文弱,少不更 事之人。」(史景遷,2009,頁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士大夫靠科舉制度求得攻名,但明末時局紛亂,靠讀書換得功名的文人又該 如何自處?張岱的好友祁彪佳,官至蘇松府巡按。明亡後,清廷頒令剃頭蓄辮令,

祁彪佳找好友們把酒言歡一夜,隔日一早投水自盡。遺書寫道:「臣子大義自應 一死,十五年前後,皆不失為趙氏忠臣……若余經經小儒,惟知守節而已。」(史 景遷,2009,頁177-179)。讀書人守節,知識份子有所堅持,不惜以性命相抵。在 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出身為紹興世家的張岱,則是躲在家鄉龍山裡讀書,除冷眼旁觀明朝覆亡 外,用知識的方法作出努力:窮盡五十年之力自修明史,完成《石匱書》及《石 匱書後集》兩部。修史恰為自省與批判,追究明亡國之因。張岱認為,明亡是「共 亡其國」,是腐敗結成的苦果,由眾人所吞(史景遷,2009,頁210-213)。張岱透 過他的「知識」資本,選擇以文字見證,冷靜地指出失敗者的困境,雖與功成無 緣,但留予為後世的寶貴紀錄,作為一個知識份子足已。

從春秋到明末,時空雖相隔遙遠,但從孔子與張岱的身上,卻可以看相同的 身影。中國士大夫,求知為功名,功名不得時,知識在他們身上留下深刻影響,

利用知識,見證、記述,留下作品或紀錄,影響既深且遠。知識發揮的作用及對 理想的堅持,與西方知識份子並無貳至。歸納來說,士大夫的出路有二:「為官」

或「為文」。功名不成則學文耕讀,成為邊緣的觀察者,紀錄所聞,留予後世。

進入到現代化社會的中國知識份子,又在何時轉型的呢?根據余英時的看 法,仍與科舉有關:1905年清廷宣布廢科舉制度「應為關鍵」。余英時指出,廢 科舉前清廷簽署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人在北京應試的康有為,曾發動參與會試 的舉人們一起連署上書,余英時認為這是一種士大夫運動,也是清代士人們真正 的政治覺醒。但等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國社會才有第一次現代知識份子的社 會運動,相差三十多年。余英時認為,康有為向政府請願,五四運動走向街頭,

代表中國的傳統士大夫從面向朝廷轉而面向社會訴求,代表已蛻變成現代的知識 份子(余英時,1999,頁34-36)。

余英時指出,「士」一向被視為「四民之首」,所以中國知識份子特別不容 易擺脫「菁英論」(Eltism)的陰影。西方教會代表的是社會良心,有組織地對 抗強權。在中國只能依靠許多不同的個人道德修養。而士人精神是知識份子的社 會參與及公民意識,是結合道德和政治的雙重身份(余英時,1999,頁41-44)。

傅佩榮認為,「知識份子」是指可以運用知識,取得生存條件,充實生活內 涵,推敲生命意義的人。此外,儒家學說裡提到人性有其負面因素,就是幽暗。

因此,「自覺就是從負面來審視自己有什麼缺陷,也就是肯定生命有幽暗的一面」

(傅佩榮,1999,頁52-54)。楊國樞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知識份子精神之一是旺盛 的批判精神─敢於批判當道,觸怒執政者。最後則是擁有強烈關懷的理想主義色 彩 (楊國樞,1999,頁109-111)。

中國與西方知識份子歧異在於: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政治是緊密相連的。雖有 孔子與張岱的「立言」不「立功」,但他們不是不想,而是做不成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8年3月17號,《中國時報》的〈知識份子的省思與對話〉系列刊載了時任 台大政治系教授的江宜樺專訪。他認為,知識分子無刀無槍卻有筆,能做的事很 多,但近年來公共知識分子聲音微弱的原因之一是政黨提早輪替,學者從政者 眾。社會對知識分子的期待是「做個永恆的批判者」,但「論政而不參政」的傳 統一旦打破,知識份子「從裁判變球員,如何能再論政」?專訪之後的兩個月,

江宜樺入閣。批評最終又落回自己頭上。在現今社會裡,知識份子與政治之間的 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

二、兩岸知識份子的足跡

知識份子的探討,仍須回到生活的情境裡,借用陳映真及許紀霖的觀察,記 述兩岸知識份子的樣貌。

台灣知識份子的發展歷程,根據陳映真的觀察,可分為幾個階段,台灣接觸 現代知識是從1887年劉銘傳在台北開設大稻埕西學堂為始,1900年,日本對台殖 民統治,一方面透過修習日本語和日本「國風」同化台灣的兒童,一方面透過支 配台灣的獨佔資本主義,養成具基本常識的勞動力,以及殖民統治機關所需的下

台灣知識份子的發展歷程,根據陳映真的觀察,可分為幾個階段,台灣接觸 現代知識是從1887年劉銘傳在台北開設大稻埕西學堂為始,1900年,日本對台殖 民統治,一方面透過修習日本語和日本「國風」同化台灣的兒童,一方面透過支 配台灣的獨佔資本主義,養成具基本常識的勞動力,以及殖民統治機關所需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