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立. 政 治 大.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 國. 學.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n. er. io. sit. y. Nat. al. C h 賴榮偉. engchi. i n U. v. Jung-Wei Lai. 指導教授:康榮寶 博士 Advisor: Jung-Pao Kang,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July, 2013.

(2)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治 Asian Studies, 政 of East Graduate Institute 大. 立 Chengchi University National. ‧ 國. 學 ‧. In Partial Fulfillment. y. n. al. sit. io. Doctor of Philosophy. er. Na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Ch. e nby gchi. i n U. v. Jung-Wei Lai. Writte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Jung-Pao Kang. July, 2013.

(3) 謹以此論文,獻給我摯愛的家人以及所有關心我的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誌謝辭 一本博士論文的告成,對於永無止盡追求真理的學界而言,可能談不上有太 多的貢獻,但對個人有過的學術執著歲月,卻是一種意義深遠的肯定。多年的求 學生涯,如今憶來,有太多的感激。沒有諸位曾幫助過、鼓勵過與鞭策過的師長 先進與親朋好友,學習的過程勢必無所依存。 首先,由衷感激指導教授康榮寶老師於案牘勞形之際,不厭其煩地給予我這 位資質駑鈍的學生不論在學術或生活上一切的指導與照顧。老師的嚴謹治學態 度、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豁達的處世哲學, 一再令學生大開眼界以及受益無窮。. 政 治 大 感謝林柏生老師、徐敬文老師、宋定懿老師以及郭弘卿老師在公務繁忙之 立 餘,願意擔任學生論文的口試委員,所提供的精闢意見亦令學生未來的學術之路. ‧ 國. 學. 有更多的成長機會與學習目標。. ‧. 趙建民老師、魏艾老師、李英明老師、吳德美老師、孟昭昶老師與謝志偉老 師對學生於學業及生活上的指導、啟迪與照顧,豈容學生稱謝一句所能道盡,謹. y. Nat. er. io. sit. 此要表達最崇高謝意。. 感謝邱坤玄老師、施哲雄老師、趙春山老師、陳志柔老師、關向光老師與林. n. al. Ch. i n U. v. 繼文老師對於學生的砥礪教誨,金玉良言令人不敢或忘。. engchi. 風雨人生,因為有學長姐及好友們的關懷與支持,使我一路走來倍覺溫馨。 感謝淳翔學長、寬裕學長、瑞華學長、淑禎學姐、源派學長、執中學長、金財學 長、喜炤學長、信賢學長、莉娟學姐、惠梅學姐、佩琦學姊對學弟的鼓勵與提攜。 志嘉學長與時珍姐對我的照顧,讓我永銘於心。摯友述之、孟修、佩君、乃文、 性礎、毅平、泓達、嘉娟、有容、澤民、雅雯、占璽、克倫、松福、賀霖的激勵 與扶持,不僅證成友情的可貴,亦豐富我的人生視野。 最後要感謝的是家人的完全支持。雙親謝美金、賴資斌的養育之恩以及岳父 母楊秋煌、陳阿蜜的疼惜之情,澤深恩重,莫報萬一。尤其,內人蕙綺的全力支 持、付出與寬容,鏤骨銘肌。論文撰寫過程中,愛子彥愷與兩隻愛犬 Nana、弟.

(5) 弟的乖巧陪伴,更有心靈撫慰之效。謹將本論文獻給家人以及所有關心我的人。. 賴榮偉 謹誌於海山品園 2013 年 7 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摘要 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對於全球與區域發展深具重大的政經意涵。本文的 目的在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途徑,檢視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透過理論分析, 此等研究成果方具累積性,否則易淪為「新聞分析」或是「情報分析」。 霸權穩定論是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新現實主義者的重要論述,其不僅是一種學 術理論,其蘊含的政策意義更指引著現今霸權美國的對外作為。霸權穩定論所描 繪的大國行為規律以及預測,亦成為觀察國際關係現象的重要指標。. 政 治 大 視,其「全球戰略重心東移」的意涵更涉及美中臺三角關係及亞太區域的秩序, 立 自是引發外界的高度重視。 歐巴馬執政以來的美國亞太戰略的發展,反映在美國對於亞太區域的高調重. ‧ 國. 學.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相當符合霸權穩定論的. ‧. 若干觀點:首先,目標上遏制中國崛起以確認其亞太區域之霸權維持;再者,實 踐上更體現如「境外平衡者」等「成本負擔轉移」的作為。最後,於大國互動的. y. Nat. er. io. sit. 夾縫中求生存的臺灣,更應把握理論的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 新功能主義則是立足歐洲整合經驗的主流理論,其不僅是一種學理,所蘊含. n. al. Ch. i n U. v. 的實踐意義更一度被視為官方哲學。學派所描繪的國家行為規律及啟示,亦成為. engchi. 觀察相似經驗國家互動的重要指標。. 1980 年代以來的兩岸關係一直有「政冷經熱」的特色。馬英九的「九二共 識」致使海峽雙方有進一步深化制度性協商的基礎。惟兩岸始終存在的主權分歧 並不容忽視,其亦成為制約彼此持續穩定交流的最大變數。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相當符合新功能主義的若干 觀點:首先,交流的「擴溢」並非絕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分歧相當有可能致 使雙方關係「溢回」;再者,理論的政策啟示更指引雙方未來交流的實際作為。 臺灣應切實把握學理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與務實。.

(7) 關鍵詞:美中臺三角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霸權穩定論、亞太戰略、境外平衡 者、新功能主義、整合、「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Abstract The change of the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s a noteworthy worldwide issu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via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s a brilliant exposi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neorealism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has guided U.S. foreign polic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presents the capability of much more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rising of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merica’s. 政 治 大 will inevitably 立 have an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iangle relations. strategic center is turning to the Eas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of its eastward shift.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this entire region.. ‧ 國. 學.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Strategy of Obama. ‧. Administration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The goal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to constraint China in order to. Nat. sit. y. sustain and strengthen America’s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refore,. io. er. offshore balanc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maintain its preponderance.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n. al. Ch. survival and power between great powers.. engchi. i n U. v.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neofunctionalism is the mainstream integration theory. It can provide som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similar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states. Ever since President Ma Ying-jeou won the election in March of 2008, with his 1992 consensu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consultation has been restar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utual peacefu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over sovereignty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and it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destabilizing factor.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neofunctionalism. The spillover effects will.

(9) not occur automa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One China policy is the main variable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It could produce spill-back effects.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can guide mutual active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Asia-Pacific Strategy, offshore balancer , neofunctionalism, integration, One China policy, 1992 Consensu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目. 錄. 圖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論. 第三節. 7. 概念界定與研究範圍 研究架構. ‧. 第四節. 立. 1. 學.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國. 政 治 大. 第一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第二節. 兩大典範: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 第三節. 本章小結. n. Ch. engchi U. 14. 16. sit er. io. 第一節. al. y. Nat.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12. v ni. 17 23 32. 第三章 霸權穩定論與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 34. 第一節. 理論的觀點. 37. 第二節. 理論與實踐. 4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68. i.

(11)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四章 新功能主義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69. 第一節. 理論的觀點. 71. 第二節. 理論與實踐. 81. 第三節. 本章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 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0 116.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參考文獻. 立. 政 治 大. Ch. engchi. ii. i n U. v. 119.

(12) 目錄. 圖表目錄 表 2-1:功能主義學派的比較. 30. 表 2-2: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比較. 30. 表 2-3: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兩大典範比較. 31. 表 2-4: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兩大典範比較(二). 31. 政 治 大 圖 1-1:論文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立. 91. 表 4-1:中共對「一個中國」論述的改變. 15.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13)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自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獨霸全球,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以目 前的國際現勢來看,臺海議題雖然不被列在美國優先處理的問題當中,但其是全 球最可能出現戰爭的引爆點(flashpoint)之一的事實,已經成為許多研究美中臺 三角關係學者的共識。臺海的問題所牽涉層面相當廣泛,其不僅攸關臺灣的未來 發展,也與中國的崛起、美國在亞洲霸權地位的維繫、美中關係等議題相互連結。. 政 治 大 家直接互動的影響以外,另外兩個國家彼此的互動也會對其發揮作用。因此,三 立 在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中,每一個國家的對外作為除了受到自身與其他兩個國. ‧ 國. 學. 方互動的情形相當的複雜及多變,要釐清個中的脈絡實非易事。然而,從結構上 來看,美中臺三角關係是由全球霸權(美國) 、強權(中國)和民主小國(臺灣). ‧. 所形成。從過去三方互動的脈絡發展來看,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常常扮演一個平衡 者的角色,即使其宣稱不會介入中國和臺灣之間的爭端。在美國全球布局的考量. y. Nat. sit. 天秤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確實比小國臺灣更可能受到美國的重視。因此,以目. er. io. 前的現狀來看,美中關係的政經互動影響著美中臺三角關係以及臺海關係的發. al. v i n Ch 其他的兩造雙方不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或是演變成軍事衝突?以及在面對中國 engchi U n. 展。當前的華府如何扮演一個成功的平衡者角色?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以至於. 的崛起之後,美國如何維持其在亞洲原有的霸權地位?此等均是美國在臺海問題 上最關切的核心議題。 1 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始於 1980 年代。在此之前,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在政 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都是完全對立的。這種對立的局勢更是鑲嵌在冷戰兩 極對立的國際體系(international system)之內,同時受到兩岸政治格局的強烈制 約。至 1980 年代,臺灣和大陸的政治結構都發生巨大的轉變,國際體系也產生 前所未有的變遷,兩岸的互動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展開。簡言之,大陸由於 1. 蔡榮祥, 「小布希政府時期之美中臺三角關係的持續與變遷」 ,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3 卷第 1 期(2007 年春季號),頁 72。. 1.

(14)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領導階層的更迭,從毛澤東式的極權政治(totalitarianism)與統制經濟(command economy)轉向鄧小平式的威權資本主義(authoritarian capitalism),而臺灣則從 威權資本主義轉向多元開放的民主體制(democracy) 。換言之,大陸進入了臺灣 過去的發展模式,並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而臺灣在同時則離開威權資本主義的 發展模式,轉向近乎民主資本主義的政經體制。 在國際體系方面,中國大陸在華盛頓-莫斯科-北京的戰略三角當中逐漸取 得了「樞紐」的角色,迫使美國遠離臺灣。但是接下來的蘇聯崩解帶來冷戰的結 束,卻又減低北京的戰略價值,造成華盛頓-臺北-北京的關係大幅度波動。在 臺灣和大陸內部政治局勢與國際體系同時劇烈變動的環境之下,兩岸關係在經貿. 政 治 大 下展開,於是形成了「經濟整合、政治疏離」的局面,直至臺灣馬英九政府的上 立. 方面找到缺口,以一日千里之勢快速發展。然而經濟的互動卻是在政治的對立之. ‧ 國. 學. 臺,兩岸關係又有新的突破。 2. 對臺北與北京而言,國內因素(國內政經因素如何影響兩岸關係)、國際環. ‧. 境(國際體系如何影響兩岸關係)與兩岸互動(兩岸互動的模式)等三者明顯地. y. Nat. 形成兩岸關係的三個主要面向,也就成為臺灣學術界研究臺海問題的三個主要領. n. al. er. io. 一、 研究動機. sit. 域。但此三個面向(或三個領域)其實就是美中臺三角關係。. Ch. engchi. i n U. v. 整體而言,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基本上是有「發展」也有「衰退」,合作 亦有衝突,不論是美中關係、美臺關係或是兩岸關係。 摒除臺灣內部統獨立場的爭議及其蘊含的政治價值觀分歧,本研究視「發展」 (development)的定義在於,在彼此關係的變遷過程之中或之後,出現行為者 (美國、中國、臺灣)樂於見到的結果。當然,此種結果的可能性狀態不少,有 可能是維持現狀下的合作,抑或更為積極的政經交流甚至整合(integration) 。但 無論如何,「和平共處、交流互惠」是本論文對於「發展」所企求。畢竟,衝突 將大為影響彼此的交流互惠關係。換言之,本研究視「衰退」 (decay)在於,行 2. 吳玉山, 「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 南圖書,2011 年) ,頁 1。. 2.

(15) 第一章 緒論. 為者之間的關係變遷出現彼此均不樂於見到的結果。當然,此種結果的可能性狀 態亦是不少,包括臺灣宣告獨立或者不符合預期目標的兩岸統一均有可能。 3 基此,本研究關切的是究竟何種結構因素促成美中臺三角關係的持續與變 遷? (一)對美國而言,美國的臺海議題從屬於美國的亞太國家利益及其亞太戰略布 局。臺海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衰退」更攸關今後亞太區域政經體系的 重構以及亞太權力平衡的調整。因此,對華盛頓而言,何種條件或變數會 改變美國的亞太戰略布局以及對華關係?換言之,美國與臺海兩造關係的 「發展」或「衰退」的原因為何?. 政 治 大 (二)對臺北與北京而言,究竟何種條件會促使兩岸關係的變遷往「發展」的主 立 軸上邁進?此種變遷的動力的源出自何處?相對地,是何種原因導致兩岸. ‧ 國. 學. 關係變遷至「衰退」的軌道上?而此一「衰退」的衝擊對於兩岸關係的「發 展」具有何種程度的意義?. ‧. (三)透過深入的研究,探求並分析影響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相關變數。論文. y. Nat. sit. 將進一步研擬有無可能強化、弱化或是重新調整這些變數的影響力進而導. n. al. er. io. 引彼此關係變遷的方向。. Ch. i n U. v. (四)1980 年代末期開始,拜臺灣政治民主化、自由化之賜,臺灣學術界人士. engchi. 的生產力如同雨後春筍般地解放與興盛,坊間研究美中臺的作品也正方興 未艾地出現,此亦反映此等議題對於臺灣今後的前途發展,至關重大,值 得重視。然而,就學術觀點來說,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研究成果必須具有累 積性,否則易淪為「新聞分析」或是「情報分析」 。若要做到學術的累積, 則必須加強科際整合,應用其他社會科學理論。唯有經驗性的理論結構來 引導資料的分析,才可避免忽略事件間的時空相互關係,更可避免在同一 問題上兜圈子,浪費精力卻又得不到信服的結果。畢竟理論具有解釋、啟 發、預測與規範的功能:概念有助吾人洞悉事實;經驗性的資料有助假設. 3.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1995 年) ,頁 4-12。. 3.

(16)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判定,啟發思考;分析過往重複行為更可進行預測;理論判定更提供應採 取的方法。據此,本研究嘗試援引歐美學界「新功能主義」 (neofunctionalism)與「霸權穩定論」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的國際 政治經濟學理論觀點進一步分析、詮釋、觀察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此 等途徑不僅為本論文分析的理論架構,更可進一步提供關切相關議題之有 識之士不一樣的理解視野: 1.. 從國際體系的角度來看,美國乃當今的世界霸權國,其對華布局具有全球與 亞太權力分配的意涵。 「次級房貸」 (sub-prime mortgage)引爆的全球金融海 嘯(global financial tsunami)大大重創美國的軟權力(soft power)與硬權力. 政 治 大 的不同國家利益(national 立 interest)思維。另一方面,兩岸關係的特質在於, (hard power) 。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華府的對華思維亦有政治上與經濟上. ‧ 國. 學. 在意識形態、軍事上彼此相互對立的臺海兩岸,卻能在爭議較少的民間與經 貿互動上的數量上取得不錯的進展。如何詮釋此一政治上防範甚至敵對以及. ‧. 經濟上互動頻繁的兩岸關係?整體而言,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PE)的研究途徑其實提供不錯的分析架構。首先,研究主. y. Nat. sit. 題涉及全球與區域政經意涵,本就必須置於宏觀的架構之下方可徹底瞭解。. er. io. 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角度,方可釐清三方行為者如何理性地追求國家. al. v i n Ch 以國家行為為例,若不考慮經濟因素勢必難以理解國家的決策。國際政治經 engchi U n. 利益。再者,社會現實中,要把政治活動與經濟活動截然分開根本是不可能。. 濟學主要就是研究國際經濟活動中的政治因素以及國際政治活動中的經濟 因素。 2.. 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內部自由主義(liberalism) 典範的途徑之一,其更為研究歐洲整合的主流理論。對兩岸關係研究而言, 該派論點不僅可顧及到國內面向以及兩岸互動面向的因素,對於兩岸交流的 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更有許多值得借鑑的討論。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則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內部現實主義(realism)典範的重要途 徑。該派著眼於國際體系層次,強調霸權國對於國際社會的穩定關連,其論 點極大程度可援引至影響臺海關係發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國的分析. 4.

(17) 第一章 緒論. 中。畢竟,因歷史傳統、地緣政治、戰略與經濟的考量,美國在二次世界大 戰之後分別和臺北與北京維持著一種錯綜複雜的特殊關係,而身為世界的超 強,也使得美國有能力在臺海兩岸之間扮演維持權力平衡者的角色,並對兩 岸的交流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政治與經濟上,美中臺三方彼此之間均是交流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客戶」 。 從戰略與安全上,美臺互有所求;在國際政經議題的處理上,美中亦有合作的交 集;對臺海雙方而言,大陸已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臺灣則為大陸第七大貿易 夥伴。據此,對於臺灣二千三百萬人民而言,美中關係、美臺關係、臺海兩岸關 係的「發展」或「衰退」,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安全和福祉。整體而言,美中臺三. 政 治 大. 角關係的發展,對於全球及區域發展深具重大的政經意涵。. 立. 二、 研究目的. ‧ 國. 學. 知識分子具有反思以及改造社會的責任,所謂的研究成果更應表現在研究. 述的目的:. ‧. 取向、知識累積與政策建議等三方面。基此,本論文冀望於學術與實務上達成下. y. Nat. io. sit. (一)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現實主義途徑分析美國的亞太布局與對華關係。霸. n. al. er. 權穩定論途徑著重於國際體系層次討論。從理論的觀點探討當前美國亞太. i n U. v. 戰略的發展原因、目標與實踐,包括對臺海關係的影響,將是本論文的重 要研究成果之一。. Ch. engchi. (二)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途徑分析兩岸關係發展。新功能主義途徑 著重在於國內面向以及兩岸互動面向的因素討論。從理論觀點探討兩岸關 係的實踐、兩岸關係的發展變數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將是本論文的 重要研究成果之二。 (三)於大國互動的夾縫中求生存與發展的臺灣,又該如何更把握理論的意涵以 求更為審慎地因應未來?簡言之,理論的政策啟示亦是本論文的另一重要 研究成果。 (四)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一方面達到學術累積以及「拋磚引玉」的效果,. 5.

(18)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另一方面更希望研究成果能作為實務分析上以及政策建議上的重要參 考。此點不僅是研究目的,更是本論文的研究熱忱所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9)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論. 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必須講究方法論。就學術觀點而言,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研 究成果必須具有累積性,否則易淪為「新聞分析」或是「情報分析」。若要做到 學術的累積,唯有透過嚴謹的方法論架構來引導資料的分析,才可避免忽略事件 之間的時空相互關係,更可避免在同一問題上兜圈子,浪費精力卻又得不到信服 的結果。 4 社會科學方法論牽涉兩個層次: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與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 。研究途徑是指選擇問題及資料的準則;研究方法則指收集及. 政 治 大 用的研究方法, 畢竟研究始於問題的發現與選擇,而後才能進行蒐集與運用資 立 料的程序。 處理資料的技術。 5研究者必須先確定所要採取的研究途徑,然後方能選擇所要 6. 7. ‧ 國. 學. 美中臺三角關係的主題分析涉及兩岸關係與中共問題研究。有關兩岸關係與. ‧. 中共問題的研究方法,對於西方及臺灣的學者而言,彼此之間一直有所爭議。就 西方學者而言,迄今仍在找尋一條合適的兩岸關係與中共問題的研究途徑。詹遜. y. Nat. sit. (Chalmers Johnson)便認為,多數學者所採用的研究途徑並不適當,即使研究. er. io. 途徑合宜,研究方向也常淪於虛構的層面,未能進一步落實於實際的運作層面. al. n. v i n Ch 行為主義)、國家理論的再興起以及新制度主義,反映在兩岸關係與中共問題研 engchi U. 上。 8西方,特別是以美國為主流的政治學方法論歷經傳統、行為主義(包含後. 究領域上也經歷四個不同的典範變遷: 9. 4.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 ,頁 2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0 年) ,頁 98。 6 Delbert C. Miller,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 117. 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頁 98。 8 趙建民認為,有四點因素可能造成西方學者在中共研究上的偏差:一、研究途徑的選擇問題。 一方面有關方法論本身的侷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共政治體制的特殊性。二、理論化和概念化 未臻完全。美國學界有關中共研究方法論的發展,長時間仍處於嘗試與摸索的境遇。三、價值判 斷,比如「中國情結」 (China Syndrome) 。四、語言、文字等研究工具的生疏性。見趙建民, 「中 西方『中共研究』的偏態─兼評『中共研究方法論上的幾個問題』」 ,中國大陸研究,第 29 卷第 8 期(1987 年 2 月) ,頁 64-68;趙建民,「美國的『中共研究』評價:過去、現況與未來」,美國 月刊,第 6 卷第 6 期(1991 年 6 月) ,頁 113-121。 9 值得注意的是,階段是不可能截然劃分的,歷史是連續的,每個時期都是反映當時的潮流以及 5. 7.

(20)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爆發的「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 時期,又稱「古典制度主義」 (classical institutionalism)或「古典國家主義」 (classical statism)。主要的特色,便是視中國大陸為鐵板一塊,並且在抽離社會、群眾的 變數下,強調黨國機器的研究面向,可以說是一種掏空社會情境的絕對國家主 義。舒曼(Franz Schurmann)的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可 為其經典代表。 10 1960 年代中期至 1970 年代末期毛澤東過世的「多元主義」 (pluralism)時期。 多元主義強調菁英間有衝突和矛盾,並肯定社會群眾對國家機器、黨機器的影響 力,主要是因應「文革」期間中共領導人的激烈矛盾與紅衛兵運動強烈的衝突。. 政 治 大 正式權力網絡的政治角色和作用。著名的學者如:黎安友(Andrew J. Nathan)、 立 因此,多元主義研究關注非正式團體與非正式途徑所形成的權力網絡,以及此非. ‧ 國. 學. 鄒讜(Tang Tsou)、白魯恂(Lucian W. Pye)等都是。 11.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代末期天安門事件的「結構主義」時期. ‧. (structuralism),又稱「新制度主義」(neo-institutionalism)或「新國家主義」. y. Nat. (neo-statism) 。毛澤東死後,兩岸關係與中共問題研究領域便慢慢過渡到結構主. io. sit. 義的方向,這其間當然與中共的改革開放政策有密切的關聯。結構主義受到史卡. n. al. er. 奇波(Theda Skocpol)「把國家找回來」口號的影響,重新研究國家的自主性、. i n U. v. 制度與結構,進一步認為菁英、團體,不論是正式和非正式,其利益和觀點都是. Ch. engchi. 在一定的黨國官僚結構所形成的權威脈絡中推演出來。著名的學者有:舒 (Vivienne Shue)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奧森柏格(Michel Oksenberg)、 藍普頓(David M. Lampton)等人。 12. 對上個時期的反省、改進,而劃分標準在於對西方中共研究領域造成重大衝擊的事件。李英明, 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頁 1-45 10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 年) ,頁 148;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11 請參閱 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 The China Quarterly (London), No. 53 (Mar, 1973); Lucian W. Py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Tang Tsou,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s in CCP Politics,” Tang Tsou,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12 請參閱 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Kenneth Lieberthal &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8.

(21) 第一章 緒論. 1980 年代末期迄今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時期。1980 年代 末期,天安門發生中共血腥鎮壓學生民主運動的事件,暴露出結構主義無法預測 與解釋的能力不足,後結構主義進一步在反省結構主義的基礎上發展,提出三個 重要的概念:1.中共的政權運作仍是以人治為主,制度設計是配合人治而行;2. 文化氛圍制約著後革命時代中共菁英人物的態度和選擇,而這文化氛圍是跨越制 度、結構且是局外人或外國人無法理解;3.中共政權運作裡,存在難以敘述或無 法形容的機制(mechanism) ,而這機制無法從具體的遊戲規則中推演出來,但確 實又存在於成員的行為模式之中。簡言之,後結構主義於中共問題研究與兩岸關 係研究領域上注入歷史文化與機制因素的考量。著名的學者有華爾德(Andrew G.. 政 治 大 整體而言,西方的中共與兩岸關係研究除了受政治學界方法論的影響外,也 立. Walder)等。 13. ‧ 國. 學. 受下列幾種因素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中國大陸的政經社會局勢與西方知 識論與方法論的變化趨勢等。14相對於西方研究者的重視理論建構與日益精進的. ‧. 科際整合,臺灣學者在應用社會科學理論及方法論上一向明顯不足,原因在於雙 方致知過程上的幾項爭議:首先,中西方擁有不同的文化脈絡以及不同的知識訓. y. Nat. sit. 練;另一方面所反映的也是臺灣學者沒有西方的學術背景,加上語言能力的不. er. io. 足,以致於未能應用西方豐富的成果,更進一步有系統地分析資料、建構自身的. al. v i n Ch 的情況?此一辯論長期以來便存在於臺灣研究兩岸關係與中共問題的學者當 engchi U n. 學術;其次,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與模式是否適用於中共?是否有「概念的暴虐」. 中。更進一步說,中國有不同於西方的歷史背景,不一定符合西方的某科學理論 或模式,更不能因實際的不合,但是為了強行植入概念,而「削足適履」 ;再者, 研究上的「價值中立」問題。西方學者質疑臺灣的兩岸關係與中共研究者是否有 「國仇家恨」或「敵情分析」等情緒因素的介入,因而無法做到「價值袪除」或 「價值中立」(value- free),進而阻礙真相的追求。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又牽扯. David M. Lampton e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13 請參閱 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14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頁 1。. 9.

(22)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到「價值中立」是否是個「迷思」(myth)的爭辯。 15 臺灣學者多半在理論結構或方法自覺上有所缺乏,如能借重西方社會科學豐 富的發展,相信對於開拓兩岸關係研究的園地,致力其成為一門學科上必定有所 助益。至於上述三項爭議,前兩者本論文相信透過中西學說的不斷交流、不斷地 科際整合,自是可以慢慢的克服與改進。而對於「價值中立」,其本身就是一種 理想。實際上,研究的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會受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應 該修正為「方法論上的價值中立」 ,而非「全然的價值中立」 ,亦即:研究者只要 遵循邏輯一致性和經驗可證性,便可防止偏見的闖入,這無非是根基於可以「公 共檢核」的基礎上。 16. 政 治 大. 本論文以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或稱定性研究)為主,透過縝密之. 立. 思考邏輯,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並藉由詮釋主義(interpretivism) ,就美中臺三. ‧ 國. 學. 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意涵進行討論,最後透過嚴謹的文字推理,以達成主 觀意義分享價值判斷之研究結果。. ‧. 本研究途徑其實是一種跨層次分析(level of analysis)的國際政治經濟學途. sit. y. Nat. 徑。跨層次分析(level of analysis) ,對於學術研究而言,是一種比較科學且有效. io. er. 的研究方法,能使研究工作更清晰與更精確。常見的三層次框架(three-level. al. framework)應用-個人層次(first image 或 individual level) 、國家層次(second. n. v i n C h image 或 system image 或 state level) 、國際層次(third level) ,源於華爾茲(Kenneth engchi U N. Waltz)對於戰爭原因的詮釋。 17對於本論文而言,跨層次分析在於:. 一、整合理論主流途徑之新功能主義的援引,其實已橫跨國內面向與國際面 向,所討論者更涉及個人層次。 二、國際政治經濟學現實主義典範主流途徑之霸權穩定論的援引,主要關注 為兩岸關係的國際層次。該派論點其實又可以補強新功能主義為人所詬病之處。. 15.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 ,頁 13-51; 吳安家, 「研究中共問題的方法」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臺北:幼獅出版社,1983 年) ,頁 397。 16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頁 37-41。 17 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2001). 10.

(23) 第一章 緒論. 研究方法方面,則以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為主。文獻分析法 又稱為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或資訊分析法(informational analysis) ,主 要是廣泛地蒐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國內外論著、期刊論文、研究報告等資料,進 行分析、比較、整理與綜合,並且從理論與實務等構面進行分析探討,其分析步 驟依序為:閱覽與整理、描述、分類和詮釋。透過不同觀點的歸納與相互推論, 冀能求取客觀而完整的分析面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24)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 概念界定與研究範圍. 一、 概念界定 無中央政府(anarchy)的世界舞臺上,生存(survival)與發展(development) 是一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的兩大主軸。生存關係安全(security) ,發展 則關係貧窮與富裕,事實上,兩大主軸又彼此互為影響、互為辯證。國家利益可 簡單視為一國價值之總和。 據此,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定義本論文的概念界定,本論文視研究主題涉及的 「發展」 (development)在於,在彼此關係的變遷過程之中或之後,出現行為者. 政 治 大. (美國、中國、臺灣)樂於見到的結果。「和平共處、交流互惠」是本論文所企. 立. 求的政經意義。畢竟,衝突將大為影響彼此的交流互惠關係。當然,造就此種發. ‧ 國. 學. 展結果的可能性狀態不少,有可能是維持現狀下的合作,抑或更為積極的政經交 流甚至整合。無論如何,本研究遵循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認識論(epistemology). ‧. 要求,摒除臺灣內部統獨立場的爭議及其蘊含的政治價值觀分歧,力求以不同途 徑徹底剖析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相對而言,本研究視「衰退」 (decay)在於,. y. Nat. sit. 行為者之間的關係變遷出現彼此均不樂於見到的結果。同理可證,此種結果的可. n. al. er. io. 能性狀態亦是不少,包括臺灣宣告獨立或者不符合預期目標的兩岸統一均有可 能。. 二、 研究範圍.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範圍可以區分成時間與空間兩大部分。 在時間範圍方面,美國對華政策的歷史研究其實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 前。但考量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論述的聚焦度及精簡性,分析的鋪 陳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展開,絕大部分心力更將討論當前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的作為。除了前述的原因,另一緣由更在於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 作為有別於以往美國總統的持續性,其重大政經意涵勢必更深地影響美中臺三角 關係的變遷。. 12.

(25) 第一章 緒論. 就兩岸關係分析而言,1980 年代其實是一個分水嶺。1970 年末至 1980 年代 初,美中關係的正常化之際,北京對臺灣進一步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 方案,不僅承諾給予極大的自治以吸引臺灣,更企圖以「和平」作為以降低國際 社會對於「中國威脅」的疑慮。1987 年 7 月,臺灣宣告解除實施長達 38 年的「戒 嚴令」 ,同年 11 月又基於倫理親情的考量,開放臺灣人民赴大陸探親。至此,隔 絕近四十年的兩岸關係,展開嶄新的一頁。據此,本論文對於海峽兩岸雙方關係 的分析,時間鋪陳以 1980 年代之後為主。 在空間範圍方面,論文指涉的「中國」 、 「中國大陸」 、 「中共」 、 「大陸」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有效管轄的地區,因此所論及到有關「中國」、「中國大. 政 治 大 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中華民國政府所有效管轄之臺、澎、金、馬地區。雖然 立. 陸」 、 「中共」 、 「大陸」等名詞之意義,均不包含蒙古共和國,亦不包含香港與澳. ‧ 國. 學. 香港與澳門已於 1997 年與 1999 年回歸中國,中國對外亦聲稱具有臺灣地區之完 整主權,但根據目前中國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臺灣、香港與澳門均不列入中國. ‧. 的統計範圍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26)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四節. 研究架構. 基於前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論所述,本論文的章節鋪陳共分五 章、十五節。第二章在於實踐研究動機的第四點,主要梳理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 展脈絡,其中兩大典範更為焦點。第三章在於實踐研究動機的第一點、第三點以 及研究目的的第一點、第三點與第四點。此章主要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現實主義 典範的霸權穩定論觀點,分析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包括其對臺海兩岸的影響及 臺灣的審慎因應。第四章在於實踐研究動機第二點、第三點以及研究目的的第二 點、第三點與第四點。此章主要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典範的新功能主義 觀點,分析海峽兩岸關係的實踐風貌以及存於其中的變數,從而提出雙方良性作. 政 治 大. 為上應有的調整與建議。第五章為本研究的研究結論,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等兩. 立. 小節在於體現本研究的成果與貢獻。. ‧ 國. 學. 本論文的研究結構與研究流程可以圖 1-1 予以概括。.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27) 第一章 緒論. 圖 1-1:論文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三、概念界定與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論;. 四、研究架構.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立. 學. ‧ 國. 自由主義典範. 政 治 大 現實主義典範 霸權穩定論. 兩岸關係. 美國的亞太戰略. ‧. 新功能主義.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結n g論c h i. 研究發現. i n U. v. 研究建議. 15.

(28)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PE),亦稱國際關係政治 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或世界政治經濟學、全球政治 經濟學等,其為 1970 年代後在學術界崛起的一門新興學科。此學科發展之初, 相當大地程度是為了研究美國霸權衰弱的原因,探索「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的前途,於此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全球環境惡化等議 題亦成為研究焦點。冷戰結束後,以經濟發展、資訊化發展為核心的綜合國力. 政 治 大 國際形勢的重大轉變進一步推動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迅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 立 (economic globalization)浪潮的廣化與深化,國際政治經濟學益發引人注目。. (national power)競爭取代過往以軍備競賽(arms races)為主體的東西方對抗。. ‧ 國. 學. 國際政治經濟學主要乃研究國際關係中政治與經濟互動關係的學問,其與傳. ‧. 統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把軍事、外交等視為「高層政治」(high politics) ,把貿易、. sit. y. Nat. 貨幣等視為「低層政治」(low politics)有著根本區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出現,. io. er. 其實標誌著國際關係理論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研究當代世界議題,反映國際形勢的 變化對於理論研究的推動。.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於梳理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 的緣起、概念、研究特性以及其關注的焦點等等,其中,兩大主流典範(paradigm) 的內涵更是本章的另一重點。藉此知識譜系的探求,本章進一步詮釋本研究援引 此等研究途徑的必要性與適用性。. 16.

(29)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一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緣起 今日盛行於學術界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主要源於國際關係學界對冷戰後期的 國際社會現實變革所作的思考和反應。世界經濟的新挑戰主要反映於 1960 年代 至 1970 年代出現的四件大事: (一)尼克森震撼(Nixon Shock). 治 政 1960 年代末期,國際匯率的浮動變的越來越明顯。起初,二次大戰後的國 大 立 際匯率是由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 BWS)架構的固定匯率(fixed ‧ 國. 學. exchange rates)所決定,其所依賴乃壓倒性的美國經濟。此等假設一開始是正確, 因為直至 1950 年美國經濟仍有大量的國際收支平衡盈餘。然而,在歐洲經濟體. ‧. 系復甦後,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變成赤字,到 1958 年以後赤字就逐漸擴大。之. sit. y. Nat. 後,由於美國長期的貿易逆差,導致黃金大量外流。1971 年 8 月 15 日,美國總. io. er. 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布列敦 森林體系開始崩潰。因美元是關鍵貨幣,任由美元浮動將會嚴重破壞國際金融秩. n. al. Ch. i n U. v. 序,美國與各主要工業國家先後舉行一連串的雙邊及多邊會議,直到 1971 年 12. engchi. 月十國集團達成「史密森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宣布美元貶值,由 1 盎司黃金等於 35 美元調整到 38 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 1%擴大到 2.5%。到 1973 年 2 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 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瓦解。 (二)美國與日本的貿易摩擦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 1970 年代,日本一直處於美國的國力保護傘之 下。日本此一時期的國際形象可謂「搭便車者」(free rider) 。此等有利的國際環 境因素,有助於於日本經濟得以儘速復甦與發展。然而,1960 年代末期,特別. 17.

(30)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是 1970 年代初期以後,隨著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與美國的兩國關係開始產生 複雜且敏感的變化。 雙方出現五個回合的貿易摩擦:第一回合發生於 1968 年,即 1965 年美國和 日本的貿易出現二次大戰後首次的 3.6 億美元的逆差,1968 年增至 10 億美元, 雙方進行的爭論是有關於日本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第二回合發生於 1971 年至 1972 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增至 25.17 億美元,比 1968 年增加一倍多,雙 方展開關於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彩色電視機的爭論;第三回合發生於 1976 年,該 年美國對日本的逆差達 38.81 億美元,雙方就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展開爭論; 第四回合發生於 1981 年,當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達 133.2 億美元,雙方就. 政 治 大. 日本向美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如電腦與電訊器材等展開爭論;第五回合發生於. 立. 1985 年,這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已高達 394.85 億美元,占美國貿易赤字 1,485. ‧ 國. 學. 億美元的 26.6%,雙方就日元的升值展開激烈的爭論。隨著兩國之間的多輪貿易 爭辯,雙方關係也產生敏感地變化。美國一改過往對日本的定位,視日本為既合. ‧. 作又競爭的夥伴。. y. Nat. er. io. 反撲. sit. (三)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的. al. n. v i n Ch 1973 年,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聯合採取石油漲價的措施,將石油的價 engchi U. 格由每桶的 2.59 美元漲至 11.65 美元。此舉自是對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產生重 大衝擊,特別是極度仰賴從中東進口石油的西歐、日本等國。此等作為亦被詮釋 為開發中國家首次透過經濟或資源的力量進行對已開發國家的制衡行為,其重大 政治意涵在於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南方國家對於北方國家僅能言聽計從的南北 國際格局。 1. 1. 由於已開發國家大都在北半球,開發中國家都在南半球。因此,南北問題,指的就是經濟已開 發的北方工業先進國家與經濟處於發展中的南方落後國家因經濟發展不均衡所衍生的各種經濟 與政治上的紛爭。南方國家已經成為第三世界國家以及開發中國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18.

(31)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四)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的管理 1974 年,加拿大設立專門針對跨國公司管理的外國投資審查局,據此管理 美國大企業於加拿大的投資。隨後,在其他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也陸續出現 相關類似的組成機構。這其實是各國對於戰後出現的國際投資現象的首次官方反 應,反映政府對於跨國公司此等具有超越國界政經影響力的非國家行為者 (non-state actors)的喜與憂。 此等原本屬於經濟領域的事件,卻對國際政經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尼克森 震撼對戰後形成的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世界經濟體系提出強而有力的挑戰;美國. 政 治 大. 與日本的貿易摩擦則反映戰後兩極體系內的資本主義陣營矛盾,其亦顯示美國作. 立. 為霸權國的經濟實力衰退;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油價制衡,改變南北關係長期以來. ‧ 國. 學. 的政治與經濟上的依賴(dependence)情境,表明開發中國家仍可透過資源為籌 碼與已開發國家討價還價;跨國公司管理的現象出現,說明各國政府不僅從經濟. ‧. 上關注跨國公司,政治上亦開始擔憂甚至干預跨國公司的影響力。. Nat. sit. y. 國際體系的新議題,既是強調傳統權力觀與安全觀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無. er. io. 法徹底回答的問題,也令一向強調政經分離的經濟學難以充分解析。因應此等國. al. v i n Ch 致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產生。所以,準確而言,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可謂緣起 engchi U n. 際局勢的變化,學術界逐漸浮現匯合政治學與經濟學等兩種學理的傾向,從而導. 於 1970 年代學界力圖解析國際體系尤其是世界經濟中所浮現的新變化與新議 題。 2. 二、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概念與關注 國際政治經濟學既然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其定義自是充斥不同的看法。 吉爾平(Robert Gilpin)認為,國際關係學以一種互惠的和動態的方式,綜. LCDs)的代名詞,而北方國家則是第一世界與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代名詞。 2 王正毅, 「國際政治經濟學:歷史、理論與方法」 ,歐洲(北京市) ,第 1 期(2002 年) ,頁 27-29。. 19.

(32)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合地追蹤與分析財富與權力等兩類主題。短期觀之,權力的分配和政治體制的性 質是財富生產和分配結構中的主要決定因素;長期來看,經濟效率和經濟活動位 置的提升,將有可能削弱與轉變現存的政治體制。此等政治轉變會進一步改變整 個體系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的國家利益。結合財富和權力,是政治學和經濟學匯 合的關鍵之處。據此,所謂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應是研究世界體系中的政治經濟 關係的性質、結構、功能、動力以及規律的學科。 3 基歐漢(Robert Keohane)則強調,國際政治經濟學乃研究國際關係行為者 追求財富和追求權力的互動作用,其基本原則是:權力的分配影響財富的分配, 而生產力及財富的變化亦會反過來影響權力關係。權力與財富,兩者更是經常處. 政 治 大. 於變化的狀態。4利柏(Robert Lieber)簡單指出,國際政治經濟學所涉及的主題. 立. 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透過互動於國際層面上所形成的特定關係。 5樊勇明亦認. ‧ 國. 學. 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國際關係中政治和經濟互動關係的新興學科。 在國際關係中,國際政治好比縱軸,國際經濟好比橫軸,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任務. ‧. 就是要解出這一縱一橫座標上的各種參數是如何結合變化的。 6. y. Nat. sit. 綜合前述,不難發現,即使定義表述不同,但其共同點在於認定,國際政治. n. al. er. io. 經濟學是一種整體的綜合分析理論,乃研究國際關係中政治與經濟的互動與影響. i n U. v. 的學問,其進一步突破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所謂「低層政治」(low politics). Ch. engchi. (如經濟發展)與「高層政治」(high politics)(如國際安全)的劃分,亦進一步 標誌理論必須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研究國際議題。 7 既然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在於研究國際關係中政治與經濟的互動形式與 一般規律,其所關注為:(一)政治框架制度與國際經濟利益分配之間的相互影 響和作用,或言之,經濟成長是有其國際政治根源。(二)國際(外交)政策決. 3. Robert Gilpin,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p. 40. 4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18-24. 5 Robert Lieber, No Common Powe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pp. 326-327. 6 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頁 1-50。. 20.

(33)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定過程中的政治意圖和經濟利益的相互作用。(三)國際經濟關係本身就是國際 政治關係。不斷變化中的國際經濟體系可否以及如何動用政治力量進行調節。 (四)國內政治經濟與國際政治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 8 具體而言,有關研究什麼(what to study) ,國際政治經濟學常見的議題有: (一)政府與國內的利益團體如何影響對外經濟政策?(二)如何理解政治領袖 以及政治制度管理和操作市場的方式?(三)政治權力與國際制度在框架貿易流 動與資本轉讓的條件方面起如何的作用?(四)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與技術能力 又是如何影響它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五)南北發展的差距根源為何?(六) 國內和國際因素是如何影響發展戰略的選擇?(七)國際合作的根源和阻力為. 政 治 大. 何?(八)國際經濟競爭的特徵是如何變化?(九)如何解釋不同國家發展戰略. 立. 的成功與失敗?(十)富國和窮國的政治利益是如何影響對外援助的成功?(十. ‧ 國. 學. 一)如何理解南北在對外投資和借貸條件方面的討價還價? 9. ‧. 前述的議題其實可以分為三類:(一)全球層面的議題,包括國際金融與貨 幣體系、國際貿易體系、跨國生產與投資、國際環境、國際秩序、資本主義體系. y. Nat. sit. 以及全球化等;(二)區域層面的議題,包括歐洲區域政經整合、亞洲區域政經. n. al. er. io. 整合等;(三)國家層面的議題,包括國家發展或轉型問題、國家競爭力問題。. i n U. v. 據此,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自然涉及三種關聯性:(一)政治和經濟的相互關. Ch. engchi. 聯性; (二)國內要素和國際要素的相互關聯性; (三)國家和社會的相互關聯性。 國際政治經濟學畢竟並非國際經濟學。首先,國際經濟學假設世界市場是完 全市場,尤其立足於新古典經濟學的國際經濟學更是如此。然而,現實中的世界 市場絕非完全。國際政治經濟學正是立足於世界市場是不完全的基礎上,主張對 這種不完全市場的原因以及結果進行研究。再者,國際經濟學假設維護世界市場 的制度因素(如國家、霸權)是可以忽略的或者是外在的,但在現實中,世界市 場不僅是創造而來,國家更是參與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在變數。國際政治經 7 8 9. 閻靜, 「理解當代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 ,社會科學戰線(長春市) ,第 4 期(2005 年) ,頁 186-187。 彭澎,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年) ,頁 6。 Thomas D.Lairson and David Skidmor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Struggle for Power. 21.

(34)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濟學主要便是研究國家在參與世界市場的創造過程中如何分配利益以及此等分 配對於國家利益的影響。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and Wealth (Fort Worth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p.9. 10 王正毅, 「爭論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 ,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 ,第 9 期(2004 年) ,頁 76-77。. 22.

(35)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 兩大典範: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 國際政治經濟學中的問題解決方式,其實就是圍繞國家和世界市場之間的相 互關係對前述諸議題進行政治經濟分析。將國家和市場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學術 傳統可以追溯至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PE)的歷史脈絡。十九世紀前, 就政治經濟學而言,主要有三種學術傳統: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自由主義 (liberalism)與馬克思主義(marxism) 。儘管此等三種學術傳統在具體觀點上有 所不同,甚至針鋒相對,但探討的主題卻都關於國家和市場的相互關係。. 政 治 大 的特殊利益;自由主義(liberalism)主張促進國家間貿易的發展,推動世界財富 立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號召政府對市場進行管理,以便於本國獲得更多. 的整體成長,各國更從中得以受益;馬克思主義(marxism)則相信,資本主義. ‧ 國. 學. 體系(國內與國際)運作的經濟結果僅圖利於某些特定的社會階級。. ‧. 在此等結合國家與市場兩種概念的學術傳統影響下,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學中. sit. y. Nat. 也出現三種相對應的思潮:現實主義(realism)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 io. er. (liberalism)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marxism)的國際政治經濟學。11 其中,前兩者更被視為「解決問題式」(problem-solving)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 n. al. Ch. i n U. v. 或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主流典範(paradigm) 。其實,不同價值取向和價值. engchi. 判斷的典範,觀點雖是針鋒相對卻各有所長。12唯有汲取不同典範的精華,方能 發展出符合現實世界發展的具有較強解釋力的理論體系。. 11. W. Ladd Hollist and James A. Caporas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What Is It and Where Do We Turn For Concepts and Theory?” in W. Ladd Hollist and F. LaMond Tullis, ed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Firs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Yearbook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 40. 12 「典範」 (paradigm)一詞及其概念意涵,由孔恩(Thomas Kuhn)於 1962 年所提,其一方面 指涉某個特定團體成員所共享的信念、價值與技巧的總匯;另一方面,其指涉此一總匯中的具體 解疑方法。請參閱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23.

(36)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一、 現實主義典範 在國家與市場的關係當中,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現實主義者始終站在國家這一 邊。他們承認市場的作用,承認經濟實力漸增的影響力,但仍一貫堅持國家才是 世界事務的主角,經濟整合或全球市場不過是國家競爭的新焦點。在經濟學領 域,現實主義典範從重商主義脈絡中獲得理論的支持;在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領 域,現實主義典範乃以古典現實主義(classical realism)與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為理論基礎。 13 從歷史角度觀之講,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可以分為史密斯(Adam Smith). 政 治 大. 時代之前的古典重商主義(或稱經濟重商主義)以及後史密斯時代的工業重商主. 立. 義。前者出現在十四至十五世紀透過海上貿易取得钜額財富的英國,其主張為防. ‧ 國. 學. 止英國以金銀衡量的財富減少,國家必須嚴格控制對外貿易,只准出口不准進 口,藉以保證國際收支順差。工業重商主義則出現於十七世紀、十八世紀後的後. ‧. 的德國與美國,其強調國家的生存和自治是政策的主要目標,但率先工業化的國. y. Nat. 家與後來工業化的國家利益並不一致。自由貿易適合前者,卻不適合後者。後者. sit. 不可能在自由經濟競爭中迎頭趕上。為了使後進國家取得工業化成功,不能僅單. n. al. er. io. 靠市場力量,而需國家干預和貿易保護。 14李斯特(Friedrich List)便強烈批判. i n U. v. 市場萬能的自由主義觀點,其認為每個人都是某一國家的成員,其富足的程度相. Ch. engchi. 當仰賴於國家的政治威力。為了將來的利益,國家權力應發揮明確的經濟作用, 追求更高層次的經濟發展。 15 進入 1980 年代,重商主義進一步成為許多國家處理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實 際準則。吉爾平認為,造成此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國家的作用和經濟大國在 國際經濟關係中作用的強化;世界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日本和新興工業化國家 以國家帶動發展的成功榜樣及其對自由主義的挑戰。此等新重商主義. 13. 朱文莉,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頁 17-18。 楊雪冬, 「國家與市場: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 ,第 9 期(1997 年) ,頁 23-24。 15 請參閱李斯特(Friedrich List)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9 年) 。 14. 24.

(37)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neomercantilism)的觀點其實與過往的重商主義有著明顯的差異。傳統的重商 主義或者強調單方面控制對外貿易,爭取出口盈餘,抑或強調用保護主義手段加 速工業化。然而,新重商主義則強調國家要透過政策杠杆推動出口,從世界市場 中獲得更多優勢;調節市場,彌補和預防市場失敗,做到國家與市場的有效協調 與合作。 16 縱觀國際政治經濟學現實主義典範的發展,其對國家的論述是以兩個命題為 基礎:第一,市場的發展是不平衡,因而造成各國之間地位的不平等。同時,市 場也非萬能,需要國家來進行干預和彌補。第二,在此等不平衡發展的世界中, 生存和安全是國家的首要目標。國家的政策目標首先要保證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 政 治 大. 生存。現實主義典範與自由主義典範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強調相對獲益(relative. 立. gains)的重要性超過絕對獲益(absolute gains) 。17尤其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舞臺上,. ‧ 國. 學. 國家間的競爭有勝負之分。國家權力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一國權力的獲得 必然是另一國權力的損失。 18. ‧. 與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者從市場出發觀察國家的思路相反,現實主義者. y. Nat. sit. 強調以國家為核心作為觀察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出發點。國際政治經濟學現實主. n. al. er. io. 義者並不接受自由主義者關於貿易培育和平與合作的判斷,而是認為國際經濟關. i n U. v. 係的本質仍然是相互衝突。市場經濟力量必須按照國家的邏輯活動,為國家的整. Ch. engchi. 體目標和利益服務,保證國家的獨立與安全。. 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現實主義典範深 具影響力的主要途徑。該派論點由金德爾伯格(Charles P. Kindlleberger)首創, 復經吉爾平(Robert Gilpin)加以擴充,後者更成為該派的知名大家。簡言之, 該理論斷言一個信奉自由主義原則的霸權國(hegemon)存在,是國際市場充分 發展的必要條件。霸權國帶來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穩定,惟霸權國的衰弱將導致 16. Barry B. Hughes,歐信宏、陳尚懋譯,最新國際政治新論-2002 年革新重譯本(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臺北:韋伯文化,2002 年) ,頁 398-410。 17 楊雪冬,「國家與市場: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頁 24。 18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159-185.. 25.

(38)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不穩定。前者的推理在於,霸權國有實力向國際社會提供政 治安全與經濟秩序穩定的公共財(public goods);後者的邏輯則在於,若無代表 共同利益的霸權國,各國損人利己的本能將會很快導致國際政經秩序的瓦解,典 型例子如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國際安全與經濟體系的崩潰。 19有關霸權穩定論,本 論文將在第三章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二、 自由主義典範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典範是市場力量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其承襲西 方主流的經濟自由主義(economic liberalism)與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政 治 大. liberalism)以及國際關係的理想主義(idealism)傳統。. 立. ‧ 國. 學. 從歷史角度來看,史密斯(Adam Smith)是自由主義的鼻祖。自他之後,自 由經濟學派發展出眾多不同流派,如新古典學派(Neo-Classical School)、凱因. ‧. 斯學派(Keynesean School) 、後凱因斯主義經濟學(post-Keynesian economics)、 貨幣學派(Mometarist School) 、供給面學派(Supply-Sider School) 、理性預期學. y. Nat. sit. 派(Rational Expectations School)等。諸多流派彼此相互爭論不休,惟均視國家. n. al. er. io. 乃壓制市場和個人的一股消極力量,市場及價格機制才是組織國內及國際經濟關. i n U. v. 係的最有效方法。此等思維亦深深制約國際政治經濟學有關國家與市場關係的看 法。. Ch. engchi. 基本上,自由主義對於國家與市場關係的認識建立在三個假設基礎上: (一)經濟人假設。自由主義認為人在行動時是具有理性,在經濟生活中按 照成本與收益的算計進行活動,以求達成自我福利的最大化。 (二)市場假設。自由主義者視市場在沒有外力的干涉下是最完美。此情境 下的市場將自發調節而趨向平衡,進一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優化。 19. 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 ,楊光宇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桂冠,1994 年) ,頁 82-90。. 26.

(39)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三)比較利益假設。該假設源於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比較優勢 (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其認為具有不同資源稟賦的兩國,在進行相互 貿易時,會利用各自資源優勢生產產品,如此就可以在貿易往來中彌補各自的不 足,從而取得相應的利益。 根據此等基本假設,自由主義者推導出這樣國際政治經濟結論:國際經濟的 交流和貿易會給各國人民帶來普遍福利,從而成為國際和平關係的一個源泉。市 場和個人的力量是整個國際政治經濟關係運行的核心動力。 儘管自由主義對於國家的認識隨著市場的擴大及其帶來的負面效應增加而. 政 治 大. 不斷深化。然而,長期以來,自由主義者對於國家的認識仍離不開史密斯式的「守. 立. 夜人」(night-watchman)界定。史密斯認為,經濟運行要由「看不見的手」. ‧ 國. 學. (invisible hand)進行調節,國家只能扮演「守夜人」的職責。國家的作用有三: 保護社會,使其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犯;盡可能保護社會上的每個人,不受社. ‧. 會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壓迫;建設並維持某些公共事業及某些公共設施。. Nat. sit. y. 史密斯式的國家界定深刻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典範有關國家與市. er. io. 場關係的定位。儘管凱因斯學派(Keynesean School)強調國家可以作為一種力. al. v i n Ch 的繁榮。但對國家認識的深化並不意味著市場在自由主義中地位的改變。世界銀 engchi U n. 量來改變有效需求不足並實現供需平衡,其在二戰後更風靡一時,推動西方經濟. 行(World Bank, WB)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關稅 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s, GATT)等奉行自由主義. 理念的國際組織的建立與發展恰好說明這一點。實行自由貿易、減少國家干預是 該等國際組織工作的最終目的。 無論自由主義典範內部不同論述如何重新看待國家的作用,整體而言,該典 範的一致性在於始終把國家視為是一種消極力量,有可能阻礙經濟成長,而市場 和個人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典範有四種深具廣泛影響的論點:. 27.

(40)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一)互賴理論(interdependence theory) 互賴(interdependence)的概念由庫伯(Richard Cooper)所提,基歐漢(Robert Keohane)與奈伊(Joseph Nye)做出更為全面的闡述與分析。兩位大家指出, 世界市場的擴張促使貨幣、商品、人員與資訊的跨國界流通急遽增加,各國如今 身處「複合互賴」(complex interdependence)的網絡當中,彼此利益交錯且難以 割裂。此等互賴狀態自是影響世界政治的運作,也改變國家的行為模式。軍事安 全不再是壓倒一切的目標,議題之間的等級消失(absence of hierarchy among issues),軍事力量的角色式微(minor role of military force),多渠道的社會聯繫 (multiple channels)之下,國際組織與其他非國家行為者的地位上升。 20. 立. (二)貿易和平與民主和平理論. 政 治 大. ‧ 國. 學. 對貿易聯繫減少衝突的推斷早已有之。弗雷(Bruno Frey)透過量化與實證. ‧. 分析,指出貿易往來與敵對行為之間存在負相關,換言之,國家之間的貿易聯繫 愈密切,彼此間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愈少。該等論述的簡單邏輯在於貿易促進民. Nat. sit. y. 主,民主保障和平。現代經濟發展在各國內部將導致中產階級出現,中產階級是. al. er. io. 組成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與支持憲政民主的核心力量。中產階級的壯大終將. n. 促使國家的政治制度民主化。而據歷史分析,成熟的民主國家間難以發生戰爭。21 (三)國際建制理論. Ch. engchi. i n U. v. 基歐漢認為,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是種制度,其具有由政府所同 意之明示(explicit)規則,附著於國際關係的特別議題領域之內。國家乃理性功 利至上者(rational utility-maximizer) ,針對國際環境的特質與變化進行調整,尋 求最有利的發展途徑。國際建制乃協助國家達成協議的一項國際安排,有益於國. 20. 請參閱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ongman, 2001). 21 請參閱;Bruce M. Russett,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iples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布魯諾‧弗雷,吳元湛譯,國際政治經濟學(重 慶:重慶出版社,1987 年) 。. 28.

(41)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家間共同利益的實現。國際建制的設立,不僅可以降低各國的國際往來成本、提 供問題解決的法律架構依據,更能促進彼此間的溝通與互信。 22 (四)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 此派為分析歐洲整合的主流途徑,亦是區域主義(regionalism)的重要論述。 儘管理論的發展因歐洲整合經驗的演化而有所調整,但整體而言,其立論基礎深 受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傳統與發展的影響,自可歸類為自由主義典範的重要 學說之一。新功能主義的前身為以梅傳尼(David Mitrany)為代表的功能主義 (functionalism) 。功能主義主張主張國際體系的形式將配合國際社會的功能需求. 政 治 大. 而有所調整,也就是科技、經濟與通訊的快速進步會造成許多各國共通的問題,. 立. 從而形成一股壓力,導致國際間合作的增多,並促成各國政治的結合。新功能主. ‧ 國. 學. 義以哈斯(Ernst B. Haas)為代表,認為早期的功能論是科技經濟決定論,缺乏 對於政治過程的理解。新功能論者認為只有當政府、政黨和利益團體可以從整合. ‧. 的過程中獲得利益時,整合才會發生。因此新功能論特別著重「擴溢效應」 (spill-over effect) ,主張先在較不敏感的科技或經濟領域建立功能連結與合作的. y. Nat. sit. 制度,然後透過試誤的過程,逐步擴散,重新界定議題與衡量利益,再將整合的. n. al. er. io. 範圍加以延伸。 23新舊功能主義觀點之比較,可見表 2-1。有關新功能主義,本 論文將在第四章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Ch. engchi. 22. i n U. v. Robert O. Keohane,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gime,”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 pp. 141-171. 23 請參閱 David Mitrany, 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6), pp. 60-97;Ernst B. Haas, The Uniting of Europ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Ernst B. Haas,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29.

(42)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表 2-1:功能主義學派的比較 功能主義 新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者強調,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區域不見 整合之目標是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轄權威,是具 得優於現存的民族國家體系,反而,功能性國際 有政治性質的超國家機構。 組織的擴散,將可誘使國家進行合作。 分枝說(doctrine of ramification)強調,功能合 擴溢非自動發生的過程,而是一種菁英透過功能 作的自動擴張性。整合的過程是一種自動的過 聯繫自覺的過程。菁英從過程中基於成本利益的 程。 理性學習過程,決定功能擴張的支持與否。換言 之,功能聯繫可能產生擴溢,亦可能產生溢回 (spill back)的現象。 整合可跨過政治而進行技術合作。 除開始時的階段外,當整合要深化時,政治因素 無法避免。整合過程,行為者的行為與立場逐漸 政治化。 功能部門的合作會形成功能性互賴網,有助於整 對議題的刻意聯繫,可輔助也可加強所謂的功能 合的進行。 聯繫。 整合完全是以功能合作來消除或轉移人民對國 政府的主動角色是整合能夠推動的最重要關 家之忠誠與認同,無政治力之介入。 鍵。有別於早期的新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的發 展進一步強調,政府間協商才是整合決定性的因 素。換言之,擴溢已經從原來的原因性角色退居 為次要的條件性結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 三、 典範的比較. Nat. sit. y. 整體而言,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現實主義典範與自由主義典範分別從不同的視. er. io. 角剖析國家與市場的關係,其論述內涵的比較可見表 2-1、表 2-2 與表 2-3。. al. n. v i n 表 2-2: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比較 Ch engchi U 自由主義典範 現實主義典範 經濟和政治關係的本質 國際政治經濟的本質 國際制度的作用 國際政治經濟中的衝突程度 市場的本質 國家的作用 所有制 經濟行為動機 經濟權力. 完全分離 合作 推進合作 小到不存在 完全 小到不存在 私人、個人所有 個人利潤 個人. 政治決定經濟政策 為權力而鬥爭 小到不存在 高 不完全 最大化 國家或國家支配 國家擴張 國家. 資料來源:Frederic S. Pearson and Simon Payasli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the Global Syste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1999), p. 33..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within a “systemic society.” In response to a legitimation crisis, Tiantai Buddhism in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