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省思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實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省思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實施"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 CIPP 評鑑模式的觀點省思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

實施

彭重恩 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科技教育組研究生 壹、前言 由於現今科技的日新月異及普遍,人的生活週遭皆充斥著科技的新事物,在 這個進步的時代裡,具備良好的科技素養及正確的科技態度更是不可或缺的,因 此,各國均日益重視科技教育。我國的中學科技教育也由以往的工藝教育改為生 活科技教育,且由於九年一貫課程著重學科統整及減少分科過細的缺失,將科技 教育與自然科學合併成一領域,名稱訂為「自然與生活科技」。 目前,實行科技教育已數年,除了讓學生能具備科技素養及正確的科技態 度,其課程上的問題也逐漸的浮現。在諸多評鑑模式中,CIPP 評鑑模式是思維 相當完備且受到重視的方法,在教育評鑑模式中也相當具有特色,本文為探討 CIPP 評鑑模式的精神省思中學科技教育的實施,並提出對科技教育教學的建言。 貳、CIPP 評鑑模式之意義

CIPP 評鑑模式是由 Stufflebeam,Gephart,Hammond,Merriman 和Provus 於 1971 年所提出,強調評鑑服務決策的觀念,提供決策者在決定某種方案之前,應如何 應用評鑑所得的資訊,對整個方案進行描述、獲取資料,並運用策略方法及程序 設計,已達到教育革新政策的決定或教學活動的改善等(謝建全,民 89)。CIPP 評鑑模式是背景(context)、輸入(input)、過程(process)及成果(product)四種 評鑑的縮寫,目前教育評鑑一般是採用 CIPP 模式,分別從四個向度評鑑,ㄧ直 均有相當好的評價。

(2)

在 CIPP 評鑑模式中,背景評鑑是最基本的評鑑,目的在於確定目標的依據 (黃政傑,民 86),又稱為環境評鑑(environmental evaluation)或需要評估(need assessment),在界定運作的背景,確定與評估背景的需求(王文科,民 83)。輸入 評鑑的目的在確定如何運用資源以達成目標,需要了解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如 何運用才能達成目標(黃政傑,民 86),又稱資源評鑑(resource evolution),確認 與評估系統的能力及可使用的資源,說明如何使用策略、方法及程序設計(王文 科,民 83)。過程評鑑指在提供定期的回饋給負責實施計畫和程序的人(黃正傑, 民 86),重點在確認或預測程序或執行過程中的缺失,也就是有效地實施過程控 制(王文科,民 83)。成果評鑑的目的在於測量和評估目標達成之程度,並將所獲 得之結果和預期之效標做比較,解釋其中差異的原因(王文科,民 83),也就是了 解教育系統所得到的結果,提供給決策者,協助決策者決定教育方案應終止、修 正或繼續(黃政傑,民 86)。其關係如圖一(Stufflebeam , et al.1971,236)。 圖一 Stufflebeam 的 CIPP 模式 CIPP 評鑑模式重視系統的改良,兼具總結性評量的特色,透過各階段的循 環系統,提供週而復始的循環評鑑功能,因此可以提供評鑑者正確的改良資訊, 協助評鑑者和系統使用者更加了解整個系統的運作,透過 CIPP 模式循環改良評 鑑的使用,可以協助系統的改良計畫在最後成果的呈現上獲得較佳的實際效果 (謝建全,民 89)。

(3)

參、生活科技教學面臨的問題 我國科技教育在國民中學於民國八十六年八月起,七年及至九年級每學年各 擇一學期,每週 2 節,國民中學生活科技課程有四目標(一)了解科技及其影響, (二)運用科技器物與方法,(三)認識和科技有關的生涯並發現本身志趣與能 力,(四)增進在科技社會中調適的能力;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在生活科技課 程的教學上,浮現了幾種現象: 一、科技變化太快以及課程範圍過大 科技的變化可從科技教育的演進更新感受到,我國科技教育從民國 52 年 強調工業社會的知識及技能的「工藝」,自民國 82 年由於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的 變遷將「工藝」課程更名為「生活科技」,並在 87 年開始實施生活科技課程。 其後為了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理念,名稱更改為「自然與生活科技」。至 今,短短的五十年為了反應社會的需求,更改了課程名稱四次,科技教師在感 受課程名稱的轉變的同時,其教學的內容是否能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而更新 呢? 一般說來科技內涵可分成科技與生活、營建與製造、資訊與傳播、能源與 運輸等,但因時代與社會變遷迅速其內容有可能會隨時增加與更新,例如最近 「禽流感」與「SARS」的擴散所引起的恐慌,我們可以了解醫藥及生物食品 相關科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未來把醫藥與生物食品相關科技納入 科技教育似乎已是必然的趨勢,科技教師能否將最近的科技新知,正確的教導 學生認識,以及科技教師是否有足夠的科技新知即能力,均是目前科技教育所 面臨的問題。 二、科技教育淪為自然配課的工具,科技教育人員流失 在一般國中的教師排課中,科技教師往往是非常尷尬的一群,因為他們上 的課是「副科」不僅學校及家長不重視,連學生也不在乎,有上沒上都無傷大 雅,只要不影響學生「主科」就算是把課「借」出去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

(4)

科技教師來主導;在此不受重視的環境下有部分的教師只好另謀出路,在其他 較受重視的領域發展,試圖找回自己教師的尊嚴及使命(林佳全,民 92)。 三、升學主義掛帥,社會漠視 九年一貫課程如火如荼的展開,國中已從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入學的新生開 始實施。在合併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後,不可避免的,原本的學科必 將展開一場學科本位保衛戰。在沒有升學主義(基本學力測驗)保護傘的保護 之下,很顯然地,「生活科技」是處於絕對的劣勢。此時,若生活科技教師再 不思振作的話,屆時,恐怕就再也沒有「生活科技」這個名詞了(楊昌勳,民 92)。 四、進修管道狹窄 當科技教師歩出校門,投入科技教育行列的同時,其專業的成長問題就立 時湧現,我們知道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科技教師如果不求自我的成長將有如 「在現代,以過去的經驗去教授學生,適應未來的社會」期間所產生的科技落 差將非常驚人(林佳全,民 92)。科技教師在教育的大環境下,一直是被忽視的 一群,教師除了自己力求上進,努力求取新知外,似乎並沒有明確的進修管道。 五、科技教育教具及設備造價高,經費困難 今日在校園所用的教學設備,大多為過去工藝時代的機器或是手工具,為 配合現代生活科技課程的實施,必須新購科技設備,然而這些科技設備造價都 相當昂貴,且所使用的期程因科技產品的更新快速,所以可使用的年限也相當 有限,在此困境下使得學校實施科技課程時往往空有理想,卻不得不向現實低 頭(林佳全,民 92)。 肆、從 CIPP 評鑑模式的觀點省思國中生活科技之實施 一、省思現象之成因 CIPP 評鑑模式主要是將評鑑的面延伸至實施前背景分析及實施後的建

(5)

議,因此此模式評鑑更加的周延,因礙於個人的精力與時間有限,無法以 CIPP 評鑑模式對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實施評鑑,但是試著取 CIPP 評鑑模式的精神省 思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實施。 在上述國中生活科技教學所浮現的現象,我們可發現課程範圍發展太快且 範圍過大、教育人員流失、社會漠視、教師進修管道狹窄、經費取得不易等現 象,從成果評鑑的角度來看,有必要探討原因,可以從背景評鑑、輸入評鑑、 過程評鑑的觀點來探討。 (一)從背景的觀點來看: 科技素養與具備良好的科技態度已是現今科技時代所不可或缺的,社 會上充斥著科技產品,我國又是以科技產業為經濟的基礎,在這樣的環境 背景脈落中,生活科技教育之實施是有其必要性。 (二)從輸入評鑑的角度來看: 政府在實施生活科技教育之前,並未仔細評估資源是否充足,師資和 設備都是方案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更遑論如何運用資源以達到目標,因 此,科技教育人員的流失、設備不足且經費困難、社會漠視等現象是難以 避免的結果;再則,科技變化太快、程範圍過大及教師進修管道狹窄,任 課教師本身科技素養及科技態度不到一定水準或跟不上現今科技變化的速 度,造成今日學生科技素養與科技態度程度參差是必然的結果。 (三)從過程評鑑的角度來看: 實施國中教學的過程應該有負責的小組定期提供給負責實施計畫和 程序的教育單位,如教育部、教育局或校內行政主管,以確認或預測在程 序設計或執行過程中的缺失,也就是能有效的實施過程控制,但是,在實 施的過程中,似乎感受不到這股力量的發揮,因此造成了各學校漠視生活 科技,教師恐慌及學生得不到正常生活科技教學似乎難以避免。 二、提出建議

(6)

改良是評鑑最重要的目的(Stufflebeam et al., 1971),然而改良必須建立 在了解之上,上述的分析協助我們了解現況及成因,以下謹根據上述問題對政 府和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教師等三方面提出幾項建議供改良參考之用。 (一)政府和行政單位方面: 1.委請專家學者進行評鑑和研究:委請專家學者進行評鑑和研究,以深入 了解目前國內國中生活科技教育實施現況,評估師資培訓與教學等資 源;傾聽基層教師和家長意見,再做全盤考量與和各縣市教育單位協商。 盡量在評估完備之時,再行實施,以避免朝令夕改的情形。 2.將科技教育納入學力測驗範圍之內:如果科技教育要考試且能納入學力 測驗內容,不但可以向家長傳達過去傳統智力測驗已不再是唯一的評鑑 依據外,也可讓題目更活潑生活化,並可導正科技教育是冷門科目的刻 板印象,進而促進科技教育的實施(林佳全,民 92)。 (二)師資培育機構: 針對科技教育做好職前的訓練,並提供教師進修與練習的管道:無論 是現職的教師或是未就任準教師,妥善謹慎的職前訓練和在職訓練皆不可 少;另一方面,無論是職前訓練或在職訓練的課程應該有全面性和長期性 的規劃,除了教學理論和科技專業的訓練外,課程設計、班級管理和試教 等實用課程更是不可少,因此,在安排研習課程或師資訓練課程時,除了 在大專院校的教授之外,建議也安排一些有實務工作的國、高中生活科技 教師或業界的專業人員做經驗分享,並且安排參觀、大學班級內的試教模 擬和到國中現場實地教學,以增加準老師們練習的機會,亦可和師資培訓 機構附近的國中建立夥伴關係,徵求準老師自願前往支援,一則協助學 校,再則增加學生的教學經驗。 (三)教師方面 1.及早做好職涯規劃與發展的準備:順應教師法對進修的基本規定,妥善

(7)

規劃進修。並且,運用各種管道與方式,達成進修的目的(楊昌勳,民 92)。 2.教材的設計應能因應未來生活:教材的取材應朝實用並與未來生活相結 合者為優先,常常有人取笑教育界是以過去的師資和教材,培養現在的 學生,來擔任未來的國民,科技的學習應效法美國科技教材,加入未來 科技,讓學生有更寬廣、更自由的創意想像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意思考 (林佳全,民 92)。 3.課程內容宜簡化並避免昂貴器材與設備:當科技課程取代傳統工藝教育 所強調的技能學習時,我們所應強調的課程重點是對科技系統的整體 觀,對認知領域高階的學習(如問題解決、創造力)以及對個人、文化、 及環境的影響等,雖然作業導向的傳統方式仍是不可缺少的課程實施方 式,但亦非唯一的方式,過去動輒經費龐大的教學機器及設備在未來教 學時如非必要,實可避免(林佳全,民 93),課程的選擇權在於教師,在 經費短缺的現實情況之下,國中科技教師所扮演的角色為能達到學生在 科技社會中調適能力,但又不需太多昂貴的器具為是。 4.建立教學檔案:教學檔案(teaching portfolio)是教師針對和教學有關的各項 材料作有目的的收集(Wheeler,1993),教學檔案具備目的性、選擇性、 多樣性、持續性、反省性和合作研究等六大特質,目標在於促進師生的 學習(Wolf & Dietz,1998)。建立檔案可以協助教師回顧努力的過程,協 助教學的反省和改進,為教師累積教學資源,減少教師時間和體力的浪 費,也為教師的學校評鑑、教學觀摩、個人教學研究或個人調校時的甄 試中預作準備,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簡案或教學設計、教具、教學活 動照片…等分類建檔,以備不時之需。此外,教師可以紀錄學生的進步 情形或特殊表現以及班上活動情形(Scott,& Ytreberg,1997),並將個人的 教學感想和心得寫下,形成教師手扎,並將教師手札納入教學檔案中,

(8)

這不但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可以提供教師在期末寫學生成績單 作參考。 5.透過行動研究來尋求教學調整的準據:教師是教育專業人員,面對教學 應該具有所從事此工作領域的最新知識與能力。生活科技教師有必要採 取教學與研究工作並行的行動研究,來尋求可作為教學發展依據的重要 訊息(賴志樫,民 89)。 伍、結語 科技教育已進入校園數年,因為社會大眾觀念,師資訓練和各項配套措施未 能齊全,乃至於在教育理想實踐上產生了許多的問題,透過 CIPP 評鑑模式的省 思,我們可以更客觀與深入地思考國中生活科技教學的實施。期待政府、師資培 訓機構、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下,能盡快解決科技教育教學上的 困境,奠定生活科技教學的穩固基石。 參考文獻 王文科(民 83)。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江啟昱(民 82)。CIPP 評鑑模式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李坤崇(民 90)。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隆盛(民 90)。我國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35(6)。 林佳全(民 92)。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36(5)。 黃政傑(民 86.五版)。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賴志樫(民 89)。生活科技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之道。生活科技教育,33(7)。 謝建全(民 89):台東地區特殊教育資源規劃及其成效評估之研究-以 CIPP 評 鑑模式為導向。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617-1656。

(9)

Stufflebeam,D.L.et al.(1971).~BI2;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BI1; Itasca:F.E.Pea- cook Publishers,IN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協助老師確認優先

鑑於政府及業界之採購招標模式、設計競圖、送審請照、合約、施工、監造

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

(3) TTQS 是針對機構進行評鑑,而非訓練班別,由於同一個機構 所辦理的不同訓練班別品質不盡相同,故 TTQS

教材的呈現者 活動安排者 增強的控制者 練習的指導者

學校概況 評鑑項目一 評鑑項目二 評鑑項目三 評鑑項目四 總結 36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