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 與教學應用 A Study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Chinese and French Online News and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謝佳玲博士 研 究 生:許雅晴 撰 中華民國 一Ο三年 七月.

(2)

(3)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 與教學應用 中文摘要 關鍵字:華語、法語、新聞語篇、教學應用 外籍生來臺沉浸在華語情境中,閱讀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現今語言學 習強調真實語料的使用,新聞媒體語篇成為華語教師常用之教材。網路新聞 媒體在現今社會之地位不可小覷,但在臺灣對於新聞媒體語篇的研究卻略顯 不足,且少有對比新聞主題之研究文獻。據教育部 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附 設華語文中心外籍學生人數」統計,來臺學習華語以法籍學習者人數占最多, 此項調查顯示出針對法籍學習者教學研究之市場需求,但此類語言對比研究 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 Hyland(2005)之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架構 為框架,分析華、法語社會版和娛樂版網路新聞在邏輯連接的交互式和人際 互動的互動式上具有語言或是主題的差異,並探討其中的關連性。 本研究的語料取自2014年臺灣與法國雅虎網站發佈之社會與娛樂新聞 各五十篇。對比結果顯示,華語與法語的新聞都依賴交互式(interactive) 的後設論述標記連接語篇的邏輯概念,且兩者交互式各標記的使用情形也極 為類似,使用頻率第一皆為示證標記,其次是連接標記。兩語言也透過互動 式標記來傳達記者立場和顯示與讀者的互動,但兩者各標記使用分布有顯著 的差異,華語注重表達記者自身態度的態度標記,而法語則重視與讀者互動 的參與標記,呈現出"親向讀者"的態度。在新聞主題方面,華語和法語的 社會版和娛樂版交互式標記分布極為類似,而互動式各標記亦無顯著的差異, 顯示出新聞主題對記者撰寫語篇的概念並無影響。 綜上所述,語言與主題兩個因素相較之下,語言的差異對新聞語篇的構 成有較明顯的影響。華語新聞以記者自身立場為主,而法語記者則注重讀者 的參與。參考以上結論,本研究可利用分析結果讓法籍學習者了解華語和法 語網路新聞中交互式和互動式詞語的使用,歸納各標記常用詞語且將部分詞 語轉化為定式,進一步提出實例、分析結構,建立完整的語篇概念。研究結 果期能協助法籍學習者建立有效的閱讀方式,提昇對新聞語篇的理解能力。. i.

(4) A Study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Chinese and French Online News and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Keywords: Chinese / French, online news discourse,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This study takes a doubly contrastive approach, investigating online news discourse in two languages, Chinese and French; and two news sections, society and entertainment with the taxonomy of metadiscourse. Recently the research of media discourse has focused on the domain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e value of online news discourse lies within the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between writers and readers. However, most cross-language comparisons of discourse analysis focus on thos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French-speaking Chinese learners in Taiwan. Through the taxonomy of metadiscourse, we can discover the logical cohesion within the texts and the stance of the writers. The data used in this research consists of 200 news discourses collected from Yahoo Taiwan and Yahoo France.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Chinese and French journalists prefer to use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features (evidentials, transitions, etc...) and the frequencies of the usage of these features are similar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frequencies of usage o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features between Chinese and French news discourse are more diverse. Chinese journalists tend to emphasize attitude markers to show their stances, while French journalists prefer engagement markers to interact with readers. As for the society and entertainment sections, the frequencies of usage of both interactive and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features are rather similar.. ii.

(5) To conclu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online media has more influence on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French news discourse is more “reader-friendly” while Chinese news discourse is more “reader responsibl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expect that the metadiscourse features will help French-speaking Chinese learners to construct Chinese online news discourse more effectively while reading. Futhermore, with authentic material, they can not only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but als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iii.

(6) 目錄 中文摘要………….……………………………………………………………….…………………......i 目錄…………….……………………………………………………………….………………….…….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華語新聞教學...................................................................................... 7. 一、. 新聞媒體語篇研究.............................................................................. 7. 二、. 華語新聞語篇教學.............................................................................. 8. 三、. 華語閱讀教學模式............................................................................ 10. 第二節 一、 第三節. 網路新聞之重要性............................................................................ 12 網路新聞媒體.................................................................................... 12 後設論述概論.................................................................................... 15. 一、 後設論述的功能本質........................................................................ 15 二、. 後設論述的分類................................................................................ 17. 三、. 後設論述與新聞語篇研究................................................................ 21. 四、. 後設論述與閱讀教學........................................................................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5 第一節. 研究語料來源與蒐集程序................................................................ 25.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分類介紹........................................................................ 29. 一、 確立後設論述分類架構.................................................................... 29 二、. 後設論述詞語歸類與統計................................................................ 34. iv.

(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5 第一節. 後設論述標記詞語判斷標準 ............................................................ 35. 一、. 華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標記 ............................................................ 35. 二、. 法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標記 ............................................................ 42. 三、. 華、法語後設論述詞語歸類 ............................................................ 51. 第二節. 後設論述分布結果-新聞語言 ........................................................ 53. 一、. 華語網路新聞 .................................................................................... 53. 二、. 法語網路新聞 .................................................................................... 57. 三、. 華、法語後設論述分布結果之差異 ................................................ 60. 第三節. 後設論述分布結果-新聞主題 ........................................................ 63. 一、. 社會版網路新聞 ................................................................................ 63. 二、. 娛樂版網路新聞 ................................................................................ 66. 三、. 社會、娛樂版後設論述分布結果之差異 ........................................ 69. 第四節 一、. 研究討論 ............................................................................................ 72 本文研究問題回應 ............................................................................ 72. 第五章 教學應用 .......................................................................................................... 79 第一節. 後設論述各標記使用頻率 ................................................................ 80. 一、. 標記使用頻率排序 ............................................................................ 80. 二、. 華、法語標記使用頻率實例對比 .................................................... 81. 第二節. 後設論述詞語教學應用 .................................................................... 83. 三、. 交互式標記之應用 ............................................................................ 83. 四、. 互動式標記之應用 ............................................................................ 92. 第三節. 教學設計 .......................................................................................... 100. 第六章 結論 ................................................................................................................ 107 第一節. 研究總結 .......................................................................................... 10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 108. v.

(8) 表目錄 表二-1 與語篇構造知識基模相關之閱讀策略 .......................................................... 9 表二-2 2010 年至 2013 年媒體使用率 ..................................................................... 13 表二-3 臺灣新聞網站網路新聞媒體之競爭層面(陳萬達,2007) .................... 14 表二-4 Vande Kopple(1985)後設論述分類與實例 ............................................. 18 表二-5 Crismore et al.(1993)後設論述分類與實例 ............................................ 19 表二-6 Hyland(2004)後設論述之分類 ................................................................ 20 表三-1 連接標記之三種分類 .................................................................................... 30 表三-2 架構標記之次類 ............................................................................................ 31 表四-1 本研究後設論述連接標記之詞語 ................................................................ 37 表四-2 華語、法語網路新聞交互式各標記後設論述詞語 .................................... 52 表四-3 華語、法語網路新聞互動式各標記後設論述詞語 .................................... 53. vi.

(9) 圖目錄 圖二-1. 99、101 學年在臺之英、德、法籍華語學習者人數變化 .......................... 12. 圖二-2. 語篇中的文本功能角色 ................................................................................. 16. 圖二-3. 李秀明(2006)後設論述的功能結構 ......................................................... 17. 圖二-4. 互動式中之立場式與參與式分類 ................................................................. 21. 圖三-1. 華、法雅虎新聞標題取材流程(以社會新聞為例) ................................. 26. 圖三-2. 華、法網路新聞取材流程圖示(以社會版為例) ..................................... 28. 圖三-3. 本研究語料分析之流程圖 ............................................................................. 29. 圖三-4. 網路新聞後設論述詞語分析(以華語社會版新聞為例) ......................... 34. 圖三-5. 後設論述語各標記語料統計 ......................................................................... 34. 圖四-1. 華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交互式與互動式之分布 ......................................... 53. 圖四-2. 華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各標記之分布百分比 ............................................. 54. 圖四-3. 華語網路新聞交互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55. 圖四-4. 華語網路新聞互動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55. 圖四-5. 華語網路新聞互動式中立場式和參與式各標記所佔百分比 ..................... 56. 圖四-6. 法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交互式與互動式之分布 ......................................... 57. 圖四-7. 法語網路新聞後設論述各標記之分布百分比 ............................................. 57. 圖四-8. 法語網路新聞交互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58. 圖四-9. 法語網路新聞互動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59. 圖四-10 法語網路新聞互動式中立場式和參與式各標記所佔百分比 ..................... 60 圖四-11 華、法語交互式和互動式之後設論述分布結果 ......................................... 60 圖四-12 華、法語網路新聞交互式標記之分布 ......................................................... 61. vii.

(10) 圖四-13 華、法語網路新聞互動式標記之分布 ........................................................ 61 圖四-14 華、法語立場式與參與式之分布百分比 .................................................... 62 圖四-15 社會版網路新聞後設論述交互式與互動式之分布 .................................... 63 圖四-16 社會版網路新聞後設論述各標記之分布百分比 ........................................ 64 圖四-17 社會版網路新聞交互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64 圖四-18 社會版網路新聞互動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65 圖四-19 社會版網路新聞互動式中立場式和參與式各標記所佔百分比 ................ 66 圖四-20 娛樂版網路新聞後設論述交互式與互動式之分布 .................................... 66 圖四-21 娛樂版網路新聞後設論述各標記之分布百分比 ........................................ 67 圖四-22 娛樂版網路新聞交互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67 圖四-23 娛樂版網路新聞互動式各標記分布百分比 ................................................ 68 圖四-24 娛樂版網路新聞互動式中立場式和參與式各標記所佔百分比 ................ 69 圖四-25 社會版、娛樂版交互式和互動式之後設論述分布結果 ............................ 69 圖四-26 社會、娛樂版網路新聞交互式標記之分布 ................................................ 70 圖四-27 社會、娛樂版網路新聞互動式標記之分布 ................................................ 70 圖四-28 社會、娛樂版網路新聞立場式與參與式之分布百分比 ............................ 71 圖五-1 華語交互式各標記使用頻率排序 ................................................................ 80 圖五-2 法語交互式各標記使用頻率排序 ................................................................ 80 圖五-3 華語互動式各標記使用頻率排序 ................................................................ 80 圖五-4 法語互動式各標記使用頻率排序 ................................................................ 80.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閱讀是為了從閱讀材料得到某種需要的信息與知識,滿足自己的某種目 的或需要(周小兵、張世濤、干紅梅,2008) 。不論是母語者或是語言學習 者都有閱讀的需求,藉由閱讀可以獲取外界的資訊與社會接軌、亦可學習知 識並且提升語言的水準。 隨著時代的變遷,閱讀的素材和來源有了不同的發展。在傳統教材中, 閱讀教學的素材多為作者自編,或是參考報章雜誌做改編,除此之外,課堂 教學方式也多以傳統的由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為主,先解釋詞彙, 再進一步了解整體篇章。現今華語閱讀教學則強調真實材料,且越來越多人 提出使用真實材料設計課程的概念,例如 Huang, Tindall & Nisbet(2011) 和楊弦陵(2013)。而在教學的真實材料中,新聞能提供即時資訊,往往是 語言教學選材的最愛,加上話題若具爭議性,更能藉由討論來提高學生語言 評析能力(葉德明,2011)。由於近期網路蓬勃發展,因此人們閱讀的媒介 也發生了變化。根據報導指出,網路媒體使用率已在 2012 年超越報紙,成 為現今社會人民最常使用的第二大媒體。此現象顯示出網路受重視之程度, 也表示網路媒體對人民之重要性。華語教師若從網路新聞媒體取得真實材料, 不僅來源豐富,且可在不同類型的材料中進行篩選,再進一步的運用其之語 篇,設計強調從全面語篇開始理解的自上而下(Top down model)模式閱讀 策略藉以協助學生理解語篇。 隨著近期新聞媒體的興起,媒體語篇研究才逐漸受到關注。學者認為媒 體語篇亦屬於語篇分析的一部分,近幾年來也意識到人們的基本資訊和知識 來源皆取決於新聞媒體,凸顯其對日常生活之重要性。除此之外,網路新聞 媒體最高的價值在於與讀者間真實的互動關係與回饋,學習者不僅能從中交 換真實訊息,更能表達自我意見(Ghavamnia & Dastjerdi, 2013;Liang, 2013) 。 有鑑於此,華語教師們開始於課堂中使用網路新聞語篇作為教材,但大多透 過如一般閱讀教學由下而上之傳統教學方式授課,鮮少以全觀、整體之方式 解讀語篇。此外,網路新聞主題類別繁多,娛樂新聞語篇被認為是可看出語. 1.

(12)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言多樣面貌的軟新聞;而政治和社會新聞語篇則大部分屬於所謂的硬新聞, 以經濟、犯罪、戰爭等大事件為主(Patterson, 2000;林雯旋,2010) ,語言 使用上自然也偏向正式嚴肅。 本研究利用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 分類架構研究分析網路新聞語篇, 研究後設論述詞語不僅可以全觀角度探討語篇邏輯架構,亦能觀察作者與讀 者間互動關聯性。後設論述是凌駕在命題意義之上的詞語,後設論述並沒有 擴展概念訊息(Ideational material) ,而是幫助讀者面對訊息能夠連接、組織、 翻譯、評價和發展態度。命題(Propositon)為真實世界存在的想法、人物 及事件,雖然有時後設論述無法完全從命題中獨立提出,但後設論述依然被 定義為不影響命題的成分。Hyland(2005b)提出,後設論述強調的是語境 的意義(Meanings in context) ,因此有可能某詞語在本語篇中為後設論述成 分,但在別處卻為命題成分。如以下例句(1)和例句(2)。例句(1)中的"possible "為後設論述成分,是作者對於事件發展作的評論猜測,表示作者認為這件 事發生的可能性。相反的,例句(2)則是命題事件本身的可能性,是作者無 法決定和控制的情形。 (1) It’s possible that he just forgot to collect it. (2) It’s possible to see the peaks of Snowdonia on a clear day.. (Hyland, 2005b). 後設論述架構經過許多學者修正及重建,目前 Hyland(2004)的架構 為研究者廣泛使用。Hyland 將後設論述分為交互式(Interactive)和互動式 (Interactional)兩系統,其功能分別是連接語篇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作者 個人立場和激發讀者在語篇中的參與度。近來學術研究已確認作者、讀者的 互動包含在寫作文本內,然而作者傳遞個人立場的方式目前尚未有完整的分 類,因此 Hyland(2005a)進一步將互動式分為作者表達自我態度的立場式 (Stance)和與讀者互動的參與式(Engagement),針對互動式系統進行更 細部的探討。 後設論述研究逐漸地成為近來語篇分析的重心,眾多學者將後設論述領 域結合其他,如在西方語用學界主要針對學術論文的寫作教學做研究 (Hyland, 1998, 1999, 2005a;Dahl, 2004;Hyland & Tse, 2004;Ifantidou,. 2.

(13) 第一章 緒論. 2005)。許多研究分別從不同語篇類型探討後設論述,如社會科學語篇研究 (Crismore, 1983)、研究生教科書分析(Hyland, 2000)等。在不同語言對 比上,Dafouz-Milne(2008)對比西班牙文和英文的文本、人際後設論述標 記使用情況,發現兩類標記皆出現於兩語言之新聞語篇中,但在文本後設論 計標記內部分布有所差異;Mauranen(1993)對比芬蘭文和英文,發現英 文語篇使用後設論述標記的現象較芬蘭文語篇普遍的多,作者在語篇中凸顯 自己的情況也較明顯。而在不同主題領域的研究方面,Hyland(2005a)研 究學術論文語篇時亦分為硬性領域及軟性領域,探討與比較兩種不同領域後 設論述的使用分布。若把此概念運用至網路新聞語篇中,亦可探究後設論述 在不同新聞主題使用情況之差異。 Vande Kopple(1985)分析大學教學時教師如何利用後設論述提升學生 學 習 品 質 。 他 認 為 熟 悉 後 設 論 述 對 於 學 習 者 有 一 定 的 助 益 。 Hashemi, Khodabakhshzadeh & Shirvan(2011)亦提出舊式閱讀教學策略的缺失,並 設計實驗研究後設論述對學習者理解語篇是否有幫助,結果顯示當學習者 意識到各標記的存在時,可更有系統的了解語篇。此外,另有學者探討語 篇中後設論述多寡是否影響學習者的閱讀理解。由此可見,雖然此方面閱 讀策略研究並不佔多數,但後設論述標記確實在學習者語篇閱讀上有一定 的助益,因此教師可巧妙利用各標記建立學生的語篇概念。 由上述內容可看出,目前後設論述研究著重於探討學術論文,新聞語篇 的研究僅以 Dafouz-Milne(2008)對英國報紙和西班牙報紙意見專欄所做的 研究和 Le(2004)分析法國經典報紙 Le Monde 社論為主,而對於網路即時 新聞的語篇研究更為缺乏。除此之外,語言雙重對比研究大多以英文為主, 如 Mauranen(1993)對比芬蘭文和英文、Dafouz-Milne(2008)對比西班牙 文和英文,或是僅針對英文中的不同領域,如 Hyland(2004, 2005a)對不 同英文學術領域進行研究。明顯的,後設論述在法語領域的研究相當貧乏, 但根據教育部調查,法籍華語學習者在臺人數卻為歐洲之最。再者,在不同 主題領域的對比方面,除了 Hyland(2005a)比較學術領域中軟性、硬性學 科後設論述標記使用差異之外,鮮少有不同新聞語篇主題對比研究,顯現出 主題對比在新聞語篇研究中的缺乏。最後,雖然新聞語篇閱讀教學在現今教. 3.

(14)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學領域逐漸受到重視,但仍缺少系統性、全觀性由上而下的教學方式,也少 有教師兼論語篇邏輯理解和與讀者互動之概念。 綜上而論,語篇閱讀教學已經不再以詞彙為本,而是由整體語篇由上而 下的理解方式進行,語篇的邏輯銜接因而顯得格外重要,另外,從形式上看, 雖然閱讀只是一種單向的語言交流,只是語言輸入,而實質上閱讀是作者與 讀者雙方參與的言語交際活動(周小兵等人,2008) 。後設論述交互式和互 動式系統可同時探討新聞語篇的邏輯銜接功能以及記者和讀者互動的情況。 因此,本研究將利用後設論述架構分析網路新聞語篇,探討華語、法語後設 論述各標記詞語使用頻率之分布,除此之外,也將針對屬於硬新聞的社會版 和屬於軟新聞的娛樂版進行分析,討論不同新聞主題的差異,並進一步探討 新聞語言和新聞主題之差異對後設論述詞語分布是否有所影響,補足新聞語 篇在不同語言、不同主題之對比研究上的缺失。最後,再將研究結果應用至 法籍華語學習者之閱讀教學策略之上。.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最終目的在於利用後設論述架構探討華語、法語的社會版和娛樂 版之網路新聞語篇,觀察邏輯銜接的交互式和引發讀者參與的互動式標記使 用率分布情形,並進一步的分析新聞語言和新聞主題兩者何為影響後設論述 分布之主因。所得結果期能為以法語為母語之華語學習者提供華語網路新聞 教學之實質幫助。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探討的研究問題有四。 1.. 華語、法語兩種語言在網路新聞後設論述的使用分布上有何特色?. 2.. 社會、娛樂兩種新聞主題在網路新聞後設論述的使用分布上有何特色?. 3.. 在網路新聞領域,新聞語言和新聞主題何者對後設論述分布有影響?. 4.. 後設論述在針對法籍華語學習者之閱讀教學應用上有何啟示?. 4.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 網路新聞媒體(online news media) 周慶祥(2005)認為,網路新聞媒體是經由專業新聞媒體機構之採訪、. 編輯,以文字或圖形介面為基礎,新聞內容至少每天更新一次以上,並透過 無線或有線網路之數位形式傳輸,能與讀者進行較高程度互動及提供新聞性 資訊服務。 2.. 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 後設論述是現今在語篇分析和語言教育中常使用的術語,是一個將作者. 和語篇、作者和讀者間的互動概念化的新方式,其中蘊含溝通不只是訊息、 物品和服務交換的概念,還涉及了溝通者的個性、態度以及假設(Hyland, 2005b) 。設論述詞語成分凌駕於命題之上,並不影響篇章命題語義內容本身 的發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分為六章,各章節簡述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本章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指出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 究問題、名詞釋義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本章有三個重點,分別回顧華語新聞教學、闡述網 路新聞之重要性以及探討後設論述之研究。華語新聞閱讀教學可細分為華語 閱讀教學模式、新聞媒體語篇研究和華語新聞語篇教學;網路新聞之重要性 則強調網路新聞媒體在現今社會之必要性;第三部分回顧本研究重點分類架 構後設論述之概念,探討其功能本質以及各學者之分類,再將其與新聞研究 和閱讀教學做結合,緊扣本研究主題。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本研究先以量化方式統計後設論述各標記之百分比 分布,再以質化的方式對研究分析結果作出合理之解釋。本章先交代語料來 源及蒐集程序,再告知研究步驟、介紹分類架構。確立後設論述分類架構後. 5.

(16)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再介紹本研究歸類和統計的方式。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先解釋後設論述各標記詞語的判斷標準並提 供例句,再分別探討新聞語言和新聞主題兩個重點部分,分析華語和法語、 社會版新聞和娛樂版新聞交互式和互動式後設論述分布情形,再進一步做出 各標記百分比分布之對比。最後和文獻探討結合,將特殊現象及差異性提出 討論。 第五章為華語新聞語篇教學應用,將第四章之討論結果應用於網路新聞 語篇教學,比較華語、法語語篇中標記使用之差異,並將後設論述交互式和 互動式各標記概念帶入其中,提出針對法籍學習者的後設論述詞語教學方法 以及設計教案,幫助學生更有效的閱讀華語新聞。 第六章為結論,回應本文研究問題、闡述本文主要發現、提出研究限制 並建議後續研究發展。.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對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進行探討,內容總共分為三節。首先,第 一節介紹華語新聞閱讀教學,並分為三個部分細部討論,分別是華語閱讀教 學模式、新聞媒體語篇研究和華語新聞語篇教學,分別討論閱讀教學不同的 模式以及介紹後設論述分析運用於新聞語篇教學之可行性;其次,將針對網 路新聞之重要性進行闡述和證明,強調網路新聞媒體對現代人的影響;最後, 本研究將從後設論述概論切入,探討後設論述之功能本質和後設論述之分類 架構,並再深入討論後設論述和新聞以及和閱讀教學之關聯性。. 第一節 華語新聞教學 在教學的真實材料中,新聞能提供即時資訊,往往是語言教學選材的最 愛,加上話題若具爭議性,更能藉由討論來提高學生語言評析能力(葉德明, 2011)。依上述所示,學者理論凸顯出華語新聞結合教學的重要性,提升華 語新聞教學之價值。本節第一部分探討新聞媒體語篇研究,第二部分對華語 新聞語篇教學加以著墨,第三部分則介紹對外華語閱讀教學之閱讀模式。. 一、新聞媒體語篇研究 Van Dijk(1988)認為,「語篇」(discourse)是一門在各學科間都存在 的研究,如人文和社會科學等領域。語篇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所發展出 的公眾演講,從說服他人過程中產生有效性的語篇架構。從形式來看,語篇 亦經歷過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的洗禮,因此,後期所發展的形式則直接或間 接地受結構主義之影響。除此之外,語篇的發展和社會語言學亦有緊密的關 聯性,如某地區流傳之特殊的神話或童話。而語篇研究發展的另一條脈絡是 偏向社會導向的日常對話分析,近期則逐漸演變為文本的語篇研究。Fowler (1991)也提出,語篇在使用上具社會性跟意識形態,並且透過語言可將其 解碼。Charaudeau & Maingueneau(2002)亦認為語篇分析是現今人文學和 社會學的重心,「語篇」強調的不外乎是語言本身在語境中的活動狀態以及 和社會的連接關係。由此可見透過研究語言可探究語篇的背景意義。 文本的語篇研究方面,許多人在學術領域之語篇上做出貢獻,探討其語. 7.

(18)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篇中作者使用之邏輯連接和與讀者間互動之關聯性(Hyland, 1999, 2004, 2005a;Dahl, 2004;Hyland & Tse, 2004;Ifantidou, 2005;吳欣儒,2011)。 因此,語篇的研究不僅只是強調詞語和句意,還進一步的上升至段落和篇章 的邏輯連接,更開啟了重視語篇中作者與讀者間互動的模式,而今日因媒體 的型態變化,使得語篇互動之研究顯得更為重要。 媒體的轉型和網路媒體的興起,使得語篇研究的重點也漸漸的發生了變 化。Ghavamnia & Dastjerdi(2013)提出,媒體語篇亦屬於語篇分析的一部 分,而新聞報導研究則可稱為媒體語篇分析研究最大的任務之一,Chevalier (1831)亦提到,媒體可說是平衡三權的新興第四大權力。由此可見媒體語 篇的重要性。早期除了廣告媒體研究外,沒有任何一個媒體研究可以引起學 者的關注,不論是對符號學家、語言學家或是語篇分析學家而言。而新聞媒 體的研究最終得到平反,近幾年學者們終於意識到新聞媒體語篇對日常生活 有重要的影響力,人們大部分對社會、政治的知識或是對世界的認識皆是從 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新聞媒介所取得。 新聞媒體語篇的溝通價值仰賴新聞語篇中與真實事件互動的真實的語 態和真誠的回饋。在語篇互動中,學習者不僅交換真實和相關的訊息,亦透 過豐富的策略表達自我意見(Liang, 2013)。Conboy(2007)亦認為,為了 詮釋新聞媒體的目的,語篇可定義為知識和態度力量透過語言呈現的結果, 所有的互動行為都在語篇系統內發生作用。不僅如此,新聞媒體語言亦可表 現出不同的社會價值、社會群體和文化背景。. 二、華語新聞語篇教學 李楊等人(2007)認為華語語篇構造基本知識囊括語域型式、結構型式 和連貫型式。語域型式意指華語語篇與其外部語境間的基本制衡關係,語篇 外部語境可分為兩方面,其一是宏觀的種族和社會文化環境(語言的風貌、 制度等) ,其二則是具體語篇出現的具體交際場景(篇章寫作的目的意圖、 出現場合時間以及作者與讀者的特點和相互關係等);結構型式是指華語語 篇的結構要素和要素組織成語篇的基本模式;連貫型式則是實現語篇局部連 貫和總體連貫的基本形式,又可分為篇章連接詞語、詞語語義關聯、指代和. 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省略與語句排列和話題推進順序。 學者們認為以上述語篇構造知識基模為基礎,可使學生更有效率的掌握 閱讀策略。學者亦認為閱讀策略應參考篇章語言學之概念,並提出幾點建議: (1)把訓練學生對於華語篇章結構模式的敏感度作為基礎階段閱讀教學的一 項內容,教學大綱裡列出明確的目標要求;(2)教材所選課文應該體現出華 語篇章不同文體典型的結構模式,作為教師展示篇章組織方式的依據和學生 建立相應結構圖式的參照;(3)教材中適當安排一些專門的訓練項目,讓學 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有意識的感知華語篇章結構的典型形式。表二-1 為李楊 等人重釋提高閱讀效率的四種策略。 表二-1 與語篇構造知識基模相關之閱讀策略 (資料來源:李楊、王鍾華、陳灼(200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北 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閱讀策略 預測 選擇 推斷 記憶. 解釋 讀者根據已知訊息,對尚未讀到的語篇內容做出假設和預期 讀者憑藉知識基模的幫助,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迅速 篩選、提取所需訊息或新訊息 讀者根據已有知識對語篇中隱含或陌生內容進行推測和斷定 讀者短時間記憶的廣度和記憶過程中整合片段記憶成大語義結構 的能力決定閱讀的效率. 臺灣華語教材中之閱讀材料多為編者自行撰寫、報章雜誌改寫或是經典 文學改寫,如一般教材《實用視聽華語》、 《遠東生活華語》,或是針對閱讀 訓練之教材《今日臺灣》 、 《新聞與觀點》等常用教學書籍中之閱讀教學元素, 並且採取的方式多為自下而上的模式,先提供生詞,進行生詞釋義後再進而 分析句義,最後才擴展至語篇。抑或是強調文化教學,並不著重語篇的理解, 僅注重概念的傳達。現今華語教學強調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之重 要性,Huang, Tindall & Nisbet(2011)針對真實材料對學習者的助益做出研 究,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認為大量使用真實材料與真實活動能夠加強學生. 9.

(20)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的參與度且能促進和真實世界語境和狀態的連結性。 上述研究顯示出真實教學材料之運用在教學上的必要性,因此,對於華 語教師而言,尋找合適的真實材料進行閱讀教學就成為一門學問。而如葉德 明(2011)所言,新聞能提供即時資訊,因此在語言教學選材上受到教師的 喜愛。新聞為日常生活可取得之真實閱讀材料,新聞語篇不僅能作為閱讀教 學 素 材 , 亦 能 提 供 讀 者 目 標 語 國 家 社 會 文 化 訊 息 。 根 據 Ghavamnia & Dastjerdi(2013)所示,研究者們直到近期才逐漸發現新聞語篇對日常生活 之影響力,因此近幾年來華語教師開始於課堂上使用新聞語篇進行教學。教 學方式大多如同一般自下而上的閱讀教學模式,提供生詞連結句子、段落, 最後串聯成篇章。 本研究以後設論述作為新聞語篇之分析架構,探悉後設論述標記不僅可 知曉語篇中邏輯連接,且能了解作者態度和與讀者間之互動等特色。如上 述李楊等人(2007)所提出的語篇概念,語篇中的具體交際場景與篇章寫 作的目的、出現場合時間以及作者與讀者的特點、相互關係皆有所關連。 李楊等人認為可將訓練學生對於華語篇章結構模式的敏感度作為基礎階段 閱讀教學的一項內容,而後設論述欲探討的即是邏輯連接標記的目的以及 作者、讀者間的關係,利用不同的後設論述標記讓學生對新聞語篇邏輯及 互動性更加敏銳。第三節將詳細介紹後設論述與新聞、閱讀教學之關聯性。. 三、華語閱讀教學模式 閱讀是現代人認識社會最基本的方法,是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報 刊、書信、論文乃至科技文獻、法律文書等等,無一不是需要通過閱讀為人 們所了解(彭志平,2007)。閱讀是獲取資訊最快的途徑之一,因此在聽、 說、讀、寫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理學界將第二語言閱讀分為幾種模式, 分別是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Top down model) 以及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 (彭志平,2007;陳賢純,2008;周小兵 等人,2008) 。.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 自下而上模式意指讀者從詞義整和至句義,再從句義擴大理解至段落的 方式,以由小單位至大單位的形式進行閱讀理解。讀者在腦中尋找相關的語 音、語義等線索,並且和語篇上下文進行比對,若符合上下文則進行下一步 解碼(decoding),若不符合則重新進行編碼比對。此種模式強調基本知識 的重要性,為傳統閱讀課程所大量使用。此模式現今遭受許多質疑,故有學 者提出自上而下模式。 (二)自上而下模式(Top down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理念與自下而上模式相反,強調讀者的背景知識在閱讀過 程中的重要性。學者認為,閱讀過程是一種在每個認知層次上都發生的推測 與驗證相互交替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讀者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周小兵 等人,2008)。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假設,然後再從語篇中尋求證 據。如讀者可利用例句(3)中的"本來"和其後之話語來推測下文之意,利 用詞語假設後續的發展。此種模式在閱讀研究中有突破性的發展,並且帶動 了閱讀教學的盛行。 (3) 我們本來準備明天去峨嵋山旅遊的,__________________。 (周小兵等人,2008). (三)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 閱讀研究發展至後期,越來越多人認為閱讀是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交互 作用的結果,因此將兩種模型結合成為必然的發展結果,形成較全面的交互 模式系統(彭志平,2007)。交互模式並非只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之相加 作用,它牽涉更深入複雜的過程,並強調訊息傳遞方向是雙向而非單向。 上述閱讀模式被廣泛利用於語言學習中,在教授專業學術文章閱讀技巧 上特別有效(Camiciottoli, 2003) 。而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亦是重要的學習方 式之一。現今來臺之外籍學習者日益增加,據教育部 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 附設華語文中心外籍學生人數」統計,可得知來臺學習華語之法籍學習者人 數躍升至歐洲之最。而法籍學習者來臺沉浸在華語情境中,閱讀成為不可或 缺的能力。根據圖二-1,可得知從 99 學年到 101 學年,來臺之法籍學習者. 11.

(22)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人數呈穩定成長,超越德籍和英籍學生。有鑑於此,顯示法語研究對臺灣華 語教學界之重要性。華語屬於 Hofstede(1984)所提的東方集體主義文化, 強調天人合一、團體生活,而法語則是屬於西方的個體主義,強調個人權力。 由此可見,兩者的語言系統和文化差異勢必造成語言上使用之不同,因此探 討對兩語言語篇上之差異,對學習中文的法籍學習者也會有引領的效果。 700. 612. 600. 531. 500. 393. 400 300. 331 234. 221. 200 100 0 英. 德 99. 法. 101. 圖二-1 99、101 學年在臺之英、德、法籍華語學習者人數變化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大專校院附設華語文中心外籍學生人數統計資料 99 年 1 月至 12 月和 101 年 1 月至 12 月 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3752&Index=3&wid=31d75a44-efff-4c44-a0 75-15a9eb7aecdf). 第二節 網路新聞之重要性 隨著世代的前進,網路成為現今高科技時代最不可或缺的媒介之一。網 路不僅可作為現代人工作、休閒娛樂主要的平台,最重要的是,網路亦為社 會訊息、新聞資訊舉足輕重的來源。本節將介紹新興的網路新聞媒體對現代 人之重要性。. 一、網路新聞媒體 時代的演變,也改變了媒體的形式。早期印刷媒體時期大家接收訊息的. 1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媒介是報章雜誌,一直到電視的普及,傳播訊息的最大宗媒體漸漸轉變為廣 播電視,直至今日數位電子時代,網路和電腦的蓬勃發展使得網路媒體迅速 崛起。根據學者定義,只要擁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使用人口即可稱為大眾媒體, 而由於全球化概念興起,於1998聯合國新聞委員年會上,就已正式將網路定 為繼報紙、廣播和電視後的「第四大傳播媒體」 (陳萬達,2007)。 在網路蓬勃發展之際,人們懷疑也害怕這個新興媒體會取代傳統媒體 (Althaus & Tewksbury, 2000;Nguyen, 2007) ,Althaus and Tewksbury(2000) 研究指出,縱然電腦技術和網路使用變成全球趨勢,大眾使用媒體主要是為 了休閒娛樂,因此網路似乎無法取代傳統媒體。但是否真為如此,許多學者 持有不同的看法。 擁有強大優勢的網路,在早期不被認為有能力取代傳統媒體,直至世新 大學7月19日公布「2013臺灣民眾媒體評鑑大調查」結果。如表二-2顯示, 五大媒體使用率中,電視居首,網路則是領先報紙,穩居第二大媒體。而從 歷年媒體使用趨勢也可看出,電視至今長期遙遙領先其他媒體,而網路則自 2012年起首度超越報紙,使用率高達74.9%,報紙2013則下跌至61.4%。由 此可見,臺灣民眾使用媒體的習慣有重大的發展,網路媒體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Stovall(2004)、周慶祥(2005)和陳萬達(2007)認為網路媒體具有 以下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優勢。(1)多媒體性,畫面、音效、文字一體;(2)即 時性傳播、互動;(3)自主性,訊息個人化;(4)便利性,資訊隨手可得;(5) 內容豐富,儲存量大;(6)全球化和跨文化性等多項優勢。 表二-2. 2010 年至 2013 年媒體使用率. (資料來源: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之 2013 臺灣民眾媒體評鑑大調查與十年回顧) 電視. 報紙. 網路. 2010. 97.3. 74.0. 71.3. 2011. 98.2. 71.8. 68.6. 2012. 96.2. 67.7. 74.9. 2013. 97.9. 61.4. 74.9. 單位:%. 13.

(24)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網路新聞媒體之定義為:「經由專業新聞媒體機構之採訪、編輯,以文 字或圖形介面為基礎,新聞內容至少每天更新一次以上,並透過無線或有線 網路之數位形式傳輸,能與讀者進行較高程度互動及提供新聞性資訊服務。」 (周慶祥,2005)。網路媒體的興起帶動網路新聞的發展,而網路本身的特 性使得新聞形式和內容益趨多元化(陳萬達,2007)。因網路新聞的特性符 合時下人們生活的方式,人們的重心漸漸的從傳統新聞媒體轉移到網路新聞 媒體。 新聞在網路平台之普及程度要歸功於其使用者導向(user-centric)功能 特性。(1)使用便利、容易;(2)訊息的立即性;(3)內容的豐富度;(4)新聞的 隨機性;(5)使用者參與的可能性;(6)多媒體內容和形式;(7)網路新聞的全 面性。除了使用者導向的功能特性外,網路新聞本身也具備(1)準確性;(2) 公正性;(3)完整性;(4)時效性;(5)原創性;(6)獨立性;(7)相關性等其他特 點(Nguyen, 2007;陳萬達,2007) 。上述優勢使得網路新聞媒體勢不可擋, 甚至連傳統媒體工作者也敞開大門迎接新興的網路新聞媒體的改革。臺灣師 範大學教授胡幼偉則強調,未來網路新聞將會出現另一波資訊改革,因為網 路新聞重視即時、快速、簡潔,民眾的閱報習慣也逐漸改變1。由表二-3 可 看出網路新聞媒體之優勢分布和特色。 表二-3 臺灣新聞網站網路新聞媒體之競爭層面(陳萬達,2007) 競爭項目 新聞質量. 機制功能 內容創意. 1. 競爭指標與例證 新聞速度、更新次數、單日新聞量、新聞規劃 及來源整合、多媒體整合能力、專題企畫 網頁視覺及友善度、瀏覽動線、連線速度、附 加功能、社群平台、資料庫功能、互動功能 單元企劃、專區企劃、專業企劃. 權重 35%. 35% 30%. 取自網路新聞 http://cce-online.shu.edu.tw/index.php/2012-03-09-18-00-59/797-1231. 14.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後設論述概論 "meta"在英語中是由古希臘語發展而來的一個前綴(prefix) ,表"時 間上較後的"(after;behind) 、"超脫、超越"(transcending) 、"處於較 高、較遠處的"(higher than;beyond)概念,在華語我們譯為"後設"(吳 欣儒,2011) 。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是現今在語篇分析和語言教育中 常使用的術語,是一個將作者和語篇、作者和讀者間的互動概念化的新方式, 其中蘊含溝通不只是訊息、物品和服務交換的概念,還涉及了溝通者的個性、 態度以及假設(Hyland, 2005b)。本研究所提之後設論述詞語為凌駕於命題 之上之成分,並不影響篇章命題語義內容本身的發展,但為讀者了解語篇的 關鍵,在語篇架構和互動上有畫龍點睛之效。 後設論述是一種讀者導向(Reader-oriented) 、注重人際策略的成分,後 設論述顯現出作者意識到讀者的存在,也顯現出讀者對精細闡述、分類、引 導和互動的需求。. 一、後設論述的功能本質 後設論述的概念各家學者眾說紛紜,其定義至今亦存在分歧。而主要議 題之一是應將其歸類於句法類別或是功能類別,有些學者認為兩者皆是,但 將其歸類於功能類別的學者仍佔多數。功能(functional)在語用學中有許 多含意,在後設論述中則關係到語言如何運作以達到使用者的某些交際目的。 Hyland(2005b)認為後設論述功能強調的是"語境意義"(meanings in context) ,所以當我們分辨何者可歸類為後設論述時,我們應該著重的是詞 語在文本此處做什麼用,而不是詞語的功能是什麼,因後設論述在文本中與 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發揮其功能,並且某些詞語可能在此文本中是後設論 述功能,在另一文本中則是命題功能。這樣的多功能性表示我們無法把後設 論述看作嚴格的語言現象,而應看作修辭或是語用現象。 後設論述最常採用 Vande Kopple(1985)提出的廣義定義,指的是「關 於話語的話語或是關於交際的交際」。Vande Kopple 認為後設論述是不添加 命題訊息但是呈現出作者的語言工具。Halliday(1973)率先提出將語言分. 15.

(26)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為三種功能,分別是概念功能(Ideational) 、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和文 本功能(Textual)。概念功能涉及語言的內容,作為經驗的表達,人際功能 則透露作者的個性,用來評價或回應概念訊息,而文本功能是人們用來連接 語篇的工具。Halliday 所說的概念成分可對應語篇的命題內容,而人際成分 或是語篇成分則可歸類為後設論述。Halliday 提出的人際功能和文本功能廣 受後設論述研究學者引用,作為分類架構。Vande Kopple 也認為,當人們在 寫作時,通常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是和主題相關的訊息,屬於命題內容的擴 展,而第二則為後設論述,此部分並不增加命題內容,但是能夠在語篇上幫 助讀者組織、釐清、分類、翻譯、評價和回應。. 命題語篇. 後設論述 文本功能. 和世界有 關的陳述. 組織 命題. 組織 語篇. 文本、作者和讀 者的態度和立場. 圖二-2 語篇中的文本功能角色 (資料來源:Hyland, K. (2005b). Metadiscourse. London: Continuum.) 李秀明(2006)亦提出,後設論述的形式表現沒有一個明確的形態特徵, 因此只能從語用修辭功能進行區分,主要有四大功能,分別是表達話語間之 關聯的語篇組織功能、表示作者介入控管的話語監控功能、涉及情感的話語 評價功能和輔助交際行為的話語互動功能,由圖二-3可看出後設論述功能不 僅包含語篇的邏輯組織,甚至包含語篇內之互動情況。. 16.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後設論述. 功能結構. 語篇組織功能. 話語監控功能. 話語評價功能. 話語互動功能. 圖二-3 李秀明(2006)後設論述的功能結構. 二、後設論述的分類 歷年來有許多學者對後設論述做出詮釋和分類。早期 Vande Kopple (1985)認為後設論述可分為文本後設論述(Textual metadiscourse)和人際 後設論述(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兩類,其中又有七種次類。文本後 設論述之次類分別為文本連接詞(Text connective) 、註解標記(Code gloss)、 效度標記(Validity marker)、和敘事語(Narrator)。文本連接詞是幫助讀 者認清文本如何組織,以及不同的部分該如何連接;註解標記幫助讀者找出 文本的元素中最適當的意思,定義解釋詞語,或是當歧義出現時為讀者解答; 效度標記表達我們對於命題訊息的有效性的觀點;敘事語目的是先讓讀者知 曉 是 誰 說 了 或 寫 了 此 話 語 。 人 際 後 設 論 述 有 言 外 行 為 標 記 ( Illocution markers)、態度標記(Attitude markers)和評論語(Commentaries)。言外 行為標記使讀者清楚在文本中使用了哪些語篇行為,有假設、總結、宣告等 等;態度標記揭露作者對命題內容的態度;評論標記是在使用評論時,直接 點名讀者,將讀者一起帶入隱含的對話中。請參考表二-4。. 17.

(28)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表二-4 Vande Kopple(1985)後設論述分類與實例 文本後設論述 Textual metadiscourse. 文本連接詞. 表順序:first/next/in the third place 表邏輯:however/nevertheless/as a consequence 表時間:at the same time 表提示:as I noted in Chapter One /as we shall see in next section 表話題:for example/there are/as for. 註解標記. 利用括號進行解釋. 效度標記. 模糊語:perhaps/ may/might/seem 強調語:clearly/ undoubtedly/it’s obvious that 歸屬語:According to Einstein. 敘事語. 來源語:according to James/Mrs. Wilson announced that 人際後設論述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言外行為標記. 作者在文本中的語篇行為:I hypothesize that/to sum up/we. 態度標記. claim that/I promise to 作者對命題內容之態度:surprisingly/I find it interesting that. 評論語. 評論讀者可能的心情:most of you will oppose the idea that 建議流程:you might wish to read the last chapter first 告知讀者有何可期待:you will probably find the following material difficult at first 作者希望和讀者擁有之關係:my friends. 雖然 Vande Kopple 的分類被學者廣泛使用,但 Hyland(2005b)指出, 此分類無法分辨敘事標記和歸屬語之差異,此外,言外行為標記和效度標記 中有重覆的部分,而評論語的分類和態度標記亦非常相似。因此,眾多學者 將 Vande Kopple 的分類重新定義和修正。最具代表性的是 Crismore 和 Hyland 兩位學者針對 Vande Kopple 的分類重新組織、修正後的版本。表二-5 為 Crismore 和其他學者對後設論述分類修改後之結果,將文本後設論述分 為文本標記和解釋標記,在各自細分成邏輯連接、序列語、提示語、話題語 和註解標記、言外行為標記、預告語。而人際後設論述則是分為模糊語、肯 定標記、歸屬語、態度標記和評論語。. 18.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5 Crismore et al.(1993)後設論述分類與實例 文本後設論述 Textual metadiscourse 文本標記(Texual markers) 邏輯連接 序列語 提示語 話題語. 呈現概念間的連接 表示次序、排列元素 提及先前的元素 表示話題轉移. therefore/so/in addition/and first/next/finally as we saw in Chapter one well/now I will discuss.... 解釋標記(Interpretive markers) 註解標記 言外行為標記 預告語. 解釋文本 呈現言語行為 預告接下來的元素內容. for example/that is to conclude/in sum/I predict in the next section.... 人際後設論述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模糊語 肯定標記 歸屬語 態度標記 評論語. 表達對事實的不確定感 表達對事實的全然信任 證明論點的來源 呈現作者的情感價值. might/possible/likely certainly/know/shows Smith claims that... I hope/agree/surprisingly.... 建立和讀者的關聯. you may not agree that.... 經過不斷的修正,Hyland(2004)將後設論述分為交互式(Interactive) 和互動式(Interactional)兩類。交互式主要目的是在語篇中幫助引導讀者, 強調作者和語篇之關聯性,可細分為連接標記、架構標記、照應標記、示證 標記和註解標記;互動式的目的則是吸引讀者參與討論,強調作者透過語篇 和讀者互動之關聯性,其中又可分為模糊標記、強調標記、態度標記、自稱 標記和參與標記。請參考表二-6。. 19.

(30)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表二-6. Hyland(2004)後設論述之分類. (資料來源:Hyland, K. (2004). 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Metadiscourse in L2 postgraduate writing.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3, 133–151.) 交互式 Interactive resources 連接標記 架構標記. 表達篇章之間的語義聯繫 指出話語行為、序列、階段. In addition/but /thus/and Finally/to conclude/my purpose is to. 照應標記. 指出語篇內部其他部分的訊息. Noted above/see fig./in section 2. 示證標記 註解標記. 指出其他語篇訊息來源 幫助讀者理解概念意義. According to X/(Y, 1990)/Z states Namely/e.g./such as/in other words. 互動式 Interactional resources 模糊標記. 作者對命題內容有所保留. Might/Perhaps/Possible/about. 強調標記. 強調作者對命題的確定性. In fact definitely/it is clear that. 態度標記. 表達作者的命題態度. Unfortunately/I to agree. 自稱標記. 表示作者自身的顯現 指出與讀者的關係或確立與讀. I/we/my/our. 參與標記. 者之間的關係. Consider/note that/You can see that. Hyland(2005a)將互動式另做整理,將先前提及之參與標記獨立出, 分為圖二-4 之立場式(Stance)和參與式(Engagement)兩大項。Hyland 認為學術寫作不再是客觀的言談,而是作者說服讀者的一種方式,因此他研 究各領域學術文章的作者如何利用語言表達自身立場。立場式包含先前所提 之模糊標記、強調標記、態度標記以及自稱標記,而參與式即為參與標記, 又可細分為"讀者代稱"、"個人旁白"、"共享知識"、"指令詞"和" 疑問句"。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領域的作者對於自我表達、專業領域呈現及 讀者互動的方式都不同。自然科學類作者將研究視為普遍化的結果;軟性知 識則較有自己的詮釋空間。因此柔性表達不確定感的模糊標記,以及作為作 者自身投射的自稱、態度標記皆為軟性領域大量使用。作者亦可以藉由標記 的使用決定凸顯或是忽視讀者,例如哲學、社會科學等軟性領域大量的使用 參與式的"讀者代稱"表現出作者和讀者間的團結性。 由上述分類之演變可看出,後設論述之各標記分類經過不斷的修正和重. 20.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整,直到 Hyland(2004, 2005a)清楚明瞭的將之分為交互式和互動式兩系 統,各自表現出建構語篇之詞語的邏輯性和作者、讀者間之互動關係,不僅 簡化了複雜的分類系統,亦兼顧語篇後設論述詞語兩種不同的表現。因此筆 者在本研究採取 Hyland 之分類系統,分析網路新聞語篇後設論述詞語之使 用分布特色,並在第三章詳細介紹 Hyland 分類系統各標記之特色和定義。. 互動式 立場式 模糊 標記. 強調 標記. 態度 標記. 參與式 自稱 標記. 讀者 代稱. 指令 詞. 疑問 句. 共享 知識. 個人 旁白. 圖二-4 互動式中之立場式與參與式分類 (資料來源:整理自 Hyland, K. (2005a).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Discourse Studies, 7(2), 173–91.). 三、後設論述與新聞語篇研究 西方語用學界主要針對學術論文的寫作教學做研究,如 Hyland(1998, 1999)對英文學術話語中的後設論述使用情況做詳盡的分析,比較香港大學 研究生英文論文以及大學本科生教材和專業學術論文中的後設論述使用情 況,呈現出作者和讀者間的關聯性。Dahl(2004)利用雙重對比調查法文、 英文、挪威文三種語言的經濟學、語言學和醫學三種學術領域中作者的表現 形式。證實從醫學領域文本談論,後設論述使用受到學術領域的影響較大; 相反的,從經濟和語言學文本談論,後設論述的使用受到語言和國家寫作文 化常規較大的影響。作者在英文和挪威文中利用後設論述凸顯自己,而法語 記者則偏好不明顯和直接的自我顯現方式。綜上所述,英文和挪威文兩者為. 21.

(32)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典型的作者責任制文化(writer responsible),作者對語篇做較多的解釋、 付出較多的責任,而法文則呈現出讀者責任制文化(reader responsible), 作者付出較少,由讀者自行解讀語篇。Ifantidou(2005)則探討語篇間的關 聯,並認為後設論述是學術語篇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從上述學者的研究可發現,西方學界對後設論述主要以探究學術論文為 主要目的,而針對新聞語篇的研究較為貧瘠。新聞語篇研究較具代表性的為 Dafouz-Milne(2008)針對英國報紙和西班牙報紙意見專欄所做的研究,比 較新聞語篇中文本功能和人際功能的後設論述分布差異,討論兩報說服功能 和後設論述所扮演的角色。結果顯示,英國和西班牙的意見專欄皆使用文本 或人際功能,因新聞種類的相同導致兩者分析結果具有跨語言的同質性,但 內部標記的分布仍有所差異。在說服功能方面,讀者認為當新聞適量並且平 衡使用文本和人際功能後設論述時最具說服力,相反的,讀者認為較少使用 後設論述詞語的語篇較不具有說服力。事實證明,讀者給予具互動性的語篇 高度的評價。 除此之外,Le(2004)透過分析法國經典報紙 Le Monde 社論中的示證 標記(Evidentials) 、人稱標記(Person markers)和關聯標記(Relational markers) 觀察記者在語篇中主動參與的程度,並連結到報紙呈現的權力態度。結果顯 示,後設論述詞語的使用情況因語篇種類而異。社論使用示證標記的目的是 為了支持論點、表達報紙的嚴肅態度和心智的獨立,而 Hyland(1998)研 究學術論文時使用示證標記是為了確認自己的研究與前人是否一致,並強調 自己的新發現。Hyland 認為人稱標記無法成為人們對事件的主觀評價,但 Le 在新聞領域的研究結果正好相反,他認為人稱標記在社論中可強調本報 在事件中的立場。此外,第一人稱複數也可作為關聯標記,但在學術文章研 究中關聯標記並不包含讀者。 由上述內容可見,學術領域和新聞領域對語篇中後設論述的使用結果解 讀不盡相同,顯現出新聞領域的後設論述詞語使用情況之研究必要性。. 22.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四、後設論述與閱讀教學 Vande Kopple(1985)分析大學寫作教學時教師如何利用後設論述提升 學生學習品質。他認為熟知後設論述對學習者而言有許多優勢,並舉實驗之 例說明後設論述對程度極好或極壞的閱讀者或許沒有太大的成效,但對中等 程度的閱讀者使用後設論述手段能幫助他們組織和回憶文本內容。 Hashemi et al.(2011)指出舊式閱讀教學的缺失,例如:(1)教師過分著 重閱讀內容而忽視閱讀技巧;(2)教師並非如現實生活閱讀般建立確切的閱 讀目標;(3)並非每種語篇都需要學生大聲朗讀,此方法達到的成效有限;(4) 舊式教學法無法使學生準確掌握文本,全班默讀後各別點名問問題也無法使 老師清楚了解是否每個學生都了解內容;(5)閱讀的文本時常只被當成教授 詞彙和語法點的媒介。Hashemi et al.(2011)設計實驗了解後設論述對英語 學習者的閱讀理解有無作用,結果證實對於進階學習者來說,後設論述使用 與否對理解語篇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中級程度學習者並沒有意識到後設論述 的存在。更進一步研究,當中級程度學習者意識到後設論述的存在時,對閱 讀也有明顯的幫助。Jalififar & Shooshtari(2011)則是特別針對後設論述的 模糊標記進行研究,研究顯示,給予明確的模糊標記概念可增強大學生後設 論述的知識。閱讀程度較好的學生較能準確運用後設論述的模糊標記。 Camiciottoli(2003)亦提及,閱讀不僅只有讀者和語篇的互動,還有另 一種讀者與作者互動的"對話"類型,稱為後設論述。Camiciottoli 對學習 專業英語的義大利學生進行量化和質化的實驗調查,試圖探討含有較多後設 論述詞語的語篇是否比擁有較少後設論述詞語的語篇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 調查數據顯示,並無明確證據說明含有較多後設論述詞語的語篇比較容易理 解,但是在細部標記的使用上卻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學生對於擁有較多後設 論述詞語篇章的某些段落功能特別了解,作者認為這可歸功於架構標記大規 模的使用,引導讀者進入接下來的討論。另外值得注意的特點是,某些段落 偏好使用人稱標記,呈現出作者與讀者的團結性。除此之外,擁有較多後設 論述詞語的語篇也包含較多的模糊標記,減輕作者的立場態度,表現出"親 向讀者"(Reader-friendly)的姿態。. 23.

(34)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綜上所述,後設論述對於閱讀理解有正面的影響,某些特定的標記可以 使讀者在段落間做出良好的連結。作者更指出,本研究最大的貢獻在於後設 論述的課室應用。從文本觀點出發,教師可要求學生找出架構標記和預測下 文的發展,邏輯連接標記則可以幫助學生探索作者的分析架構和修辭策略, 照應標記能夠讓學生從宏觀角度觀察語篇並且可以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新 知,註解標記則是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語篇中的新概念;從人際 觀點來看,學生可利用尋找模糊、強調、第一人稱代詞的標記來探討為何作 者使用這些標記,而態度標記可以激發學生貢獻出個人的想法並且給予篇章 批判性的回饋。以上文獻皆可應證熟悉後設論述標記對學生理解語篇有所助 益,對於華語教師設計新聞語篇教學上亦有所貢獻,凸顯出本研究新聞語篇 的後設論述詞語教學應用之必要性。. 24.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研究方法分析華語、法語網路新聞平台之娛樂、社會版新聞,先說 明語料之來源、取得方法以及蒐集程序,再闡明研究步驟以及分類架構標準, 最後分析語料,以量化和質化的方式做出統計和對比。. 第一節 研究語料來源與蒐集程序 網路新聞平台眾多,臺灣的網路新聞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建 置新聞網站,由讀者自由上網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新聞以及使用網站所提供之 服務。如聯合新聞網站、奇摩新聞網站;另外一種則是經由訂閱電子報,由 新聞提供者直接利用電子郵件形式寄到讀者的電子信箱,如中時電子報、 PChome電子報等(沈中愷,2006)。 本研究參考 Alexa2網站排名決定以雅虎網站為語料蒐集平台。雅虎是美 國網際網路跨國公司,也是網路入口網站的巨擘,並且提供如新聞、信箱等 多項服務。據 Alexa 排名,雅虎為全球瀏覽率前五名之網站,除此之外,在 臺灣更是位於網站使用之首席,在法國也擠身前六名,而在新聞類別中甚至 列為全球之冠,說明雅虎網站普遍為大眾所接受。 本研究語料取自臺灣 YAHOO 奇摩(http://tw.yahoo.com/) 和法國 YAHOO FRANCE(http://fr.yahoo.com/),社會和娛樂版新聞各 50 篇3,語料總數為 200 篇,並且以 2014 年二月到四月的新聞為蒐集對象。中文新聞每篇字數 介於 250 字至 550 字之間,而法文新聞字數則介於 150 字至 300 字間。選自 影劇版是因為此種軟性新聞的語言方式與其餘的新聞類型有很大的差異。影 劇新聞本身具有一定的誇張度,內容也較為輕鬆閒適;而相反的,社會新聞 則較多為嚴肅的議題,偏向事實性陳述的硬新聞4。本研究藉此差異觀察網 2. Alexa Internet 為亞馬遜旗下子公司,其網站排名主要根據 Internet Explorer、Firefox 和 Google Chrome 提供之流量資料,由於其取樣數量大,且都以當今網路世界流行之主流瀏 覽器為依據,因此被廣泛使用於評估網站受歡迎程度。(http://www.alexa.com/topsites) 3 感謝口委楊光貞教授建議補充語料數量取用原則。筆者各取用 50 篇語料為上限之原因 是因其為能夠看出分布差異之數量。 4 感謝口委曾金金教授建議補充社會、娛樂新聞硬性和軟性之差異性。Patterson(2000) 將硬新聞定義為影響日常生活的重大事件,軟新聞提供的訊息無關公眾事件,但並非毫 無價值。參考以上定義,社會新聞相較之下較娛樂新聞更偏向硬新聞。. 25.

(36)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路新聞記者在語言使用上之特色。 蒐集語料時,首先進入網站首頁後,點選位於頁面左側"服務列表"中 的"新聞"(Actualité)5進入新聞頁面,新聞分類欄位於頁面上側。以社會 版(FRANCE)為例,在上方欄位選取"社會"後,再點入"更多社會最新 新聞"(Tous les titres )。頁面最上方出現可選欄位,分別選取"社會" (France) 、"所有新聞來源"(Tous les partenaires)以及"所有時間"(Tout le temps)後確認篩選條件,隨後出現近期半個月至一個多月的新聞。詳細 解釋可參考圖三-1 之取材流程及圖三-2 取材流程圖示。. YAHOO 首頁. 社會 FRANCE. 服務列表:新聞 ACTUALITE. 上方新聞分類欄. 更多社會最新 新聞類別. 欄位選取. Tous les titres. 圖三-1 華、法雅虎新聞標題取材流程(以社會新聞為例). 5. 括號中為法文版之選項. 26.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步驟 1. 華 語. 法 語. 步驟 2. 華 語. 法 語. 27.

(38)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步驟 3. 華 語. 法 語. 步驟 4. 華 語. 法 語. 圖三-2 華、法網路新聞取材流程圖示(以社會版為例). 28.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分類介紹 本研究之語料分析步驟如下:. 確立後設論述. 後設論述. 後設論述. 結果分析. 分類架構. 詞語歸類. 詞語統計. 及解釋. 圖三-3 本研究語料分析之流程圖. 一、確立後設論述分類架構 第一階段詳細介紹表二-6Hyland(2004)後設論述分類架構。Hyland改 善前人後設論述分類系統,將其簡化重整為分為強調訊息邏輯連接的交互式 (Interactive resources)和注重作者和讀者間互動的互動式(Interactional resources)。兩類別之下又各自分為五次類,分別為交互式中的連接標記 (Transition) 、架構標記(Frame marker) 、照應標記(Endophoric marker)、 示證標記(Evidential)和註解標記(Code gloss);互動式中的模糊標記 (Hedge) 、強調標記(Booster) 、態度標記(Attitude marker) 、自稱標記(Self mention)和參與標記(Engagement marker)。 (一)交互式(Interative resources) 交互式成分的目的是幫助讀者使用這些特徵尋找連貫性跟可信度來分 辨命題訊息。這些特徵是作者透過讀者的理解能力、文章關聯理解度、引導 說明需求和讀者認定之雙方關係做的評估結果。因此交互式在新聞語篇中扮 演的是引導讀者的角色,可分為作者對於訊息的安排、帶領讀者閱讀文章等 (Hyland & Tse, 2004) 。此分類共有五個次類,分別為連接標記、架構標記、 照應標記、示證標記和註解標記。. 29.

(40)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1.. 連接標記(Transition) 根據 Hyland(2005)提出,連接標記以連接詞或副詞為多,幫助讀者. 解讀語篇中觀點間之連結。這些標記標示出語篇間附加、對比和因果關係, 並以此三種形式呈現出讀者思想邏輯,在篇章擴展時表達其中之關聯性。連 接 標 記 必 須 在 篇 章 中 扮 演 好 內 部 連 結 的 角 色 , 連 接 論 點 ( linking argument-internal elements),幫助讀者理解概念間的關聯。表三-1 為 Hyland (2005)將連接標記在內部及外部扮演的角色之分類,筆者結合 Hyland (2005)所舉之例,使分類更易理解。 表三-1 連接標記之三種分類 ( 資 料 來 源 : 整 理 自 Hyland, K. (2005b). Metadiscourse. London, England: Continuum.) 關聯. 外部. 內部. 附加 附加活動. 附加論點. 對比. moreover, furthermore, by the way…. 事 物 和 特 性 論點和證據之 similar, equally, in the same way… 的對比 對事情如何. 因果 發生、為何發 生進行解釋. 2.. 例子. 對比. however, but, in contrast…. 得出因果結論 therefore, in conclusion… 或反駁論點. admittedly, anyway, in any case…. 架構標記(Frame marker) 架構標記是表示語篇的界線或架構的元素。其功能是排序(sequence)、. 標記(label)、預測(predict)和轉移觀點(shift arguments),讓讀者清楚 理解語篇。架構標記下還可分為四種次類,將其功能更完整的呈現,請參考 下表。. 30.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表三-2 架構標記之次類 (資料來源:整理自Hyland, K. (2005b). Metadiscourse. London: Continuum.) 類別. 定義. 例子. 將篇章或內部觀點排 排序. 序,通常有明顯的附加 first, then, finally, at the same time… 關聯性. 3.. 標記. 標示語篇的所在階段. to summarize, in sum, to conclude…. 預測. 呈述出篇章目標. my purpose is, I hope to persuade…. 觀點轉移. 表示主題的轉移. Well, right, OK, let us return to…. 照應標記(Endophoric marker) 照應標記簡而言之意指在同一語篇中照應到其他部分的成分,如 Hyland. (2005b)中提及的"see Figure 2"、"refer to the next section"和"as noted above"。中文可對應為語篇中的"請見表一-1"、"第三部分將詳細說明 "、"參考第二章"等。照應標記使內文更容易理解並且以提及先前訊息或 預期未來發展的方式支持論點(Hyland, 2005b)。 4.. 示證標記(Evidential) Vande Kopple(1985)早期提出"Narrator(解說者)"概念,在篇章中. 先讓讀者得知誰說了或寫了這句話;而根據 Hyland(2005b)說明,示證標 記是語篇之外的概念,可引導讀者理解作者對主題的掌握度。學者認為示證 標記"Who"的概念可代表文章地位,增強論點的說服力,所以必須和作者 個人立場(stance)區分。Hyland 在研究英文學術寫作後舉出幾個例子,如 "According to X"、"(Y, 2000)"、"Z states"等。 需特別注意的是,為了避免蒐集到非記者自身使用之詞語,本研究將示 證標記引言內之其他後設論述標記皆排除在語料蒐集之外。 5.. 註解標記(Code gloss) 註解標記是指以換句話說、解釋和說明的方式來提供額外的訊息,以確. 保讀者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義,也反映出作者對讀者基本知識之預期。.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photodetectors with ultrahigh gain and wide spectral response. II.  Photon down conversion and light trapping in hybrid ZnS nanopartcles/Si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Big data is high-volume, high-velocity and high-variety information assets that demand cost-effective, innovative form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enhanced?. insight an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an online appli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m on or before 18 June 2022.. Relevant details will be announced via VTC Applied Learning

The first section defines the Chinese term hu-fa in the context of religious, or more specifically, Buddhist history, It explains that the formation of Sung hu-fa discourse was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study combined the concepts of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and IPGA to classify online service quality factors for online sporting goods store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