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Studies on the Procedural Encoding Functions of Chinese Stance Adverbs.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鄧守信博士 鄧守信博士 研 究 生:彭玉琴 撰 中華民國 九十八 九十八年六月.

(2)

(3)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中文摘要 關鍵字: 關鍵字:情態、 情態、評價、 評價、引導碼、 引導碼、關聯理論 引導碼為從心理認知角度討論語言語義及語用表現的概念,和概念碼對 立,是一種跳脫傳統以話語真值條件為分析媒介的研究嘗試,概念碼編碼概 念,引導碼則處理概念內容並選擇處理概念的方式。 引導碼在漢語的研究不多,經過我們對 Blakemore(1987, 2002)、 Ifantidou-Trouki(1993)、Carston(2002)以及 Iten(2005)等分析的整理, 發現引導碼普遍出現於連詞及評價副詞中,具備引導聽者找到話語隱含及高 層明說義的功能,評價副詞在漢語裡被納入語氣討論,而這個發現讓我們有 了重新審視漢語語氣副詞研究的動機,以往學者對語氣的討論總在語氣編碼 的框架中,忽略了語氣的引導功能。 本文以語義及語用學的理論架構為基礎,針對漢語語氣副詞重新進行分 類,並進一步探討語氣的引導功能,和關聯理論配合,觀察其引導方式對語 境假設的影響,最後再將此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內容 架構之說明。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歷年學者對漢語語氣的研究進行整理, 討論以往語態、命題及情態等在漢語語氣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則根 據第二章的討論對語氣副詞進行分類,並進一步建構語氣於引導意義層面的 理論概念。第四章為語氣的引導內涵分析,根據作用層面的不同分為隱含引 導及高層明說義引導,並進行個別引導意義的比較與討論。第五章以第四章 所建立的架構為基礎,配合認知學習理論,針對語氣副詞引導意義的教學給 予建議。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的建議與省思。. i.

(4) Studies on the Procedural Encoding Functions of Chinese Stance Adverbs Abstract Keywords: :modality, attitudinal adverbial, evaluation, procedural encoding,. relevance. When, in the field of utterance interpretation, the psychologically adequate account of the role of the context is being studied, two complemental concepts can be applied: procedural and conceptual encoding. Conceptual encoding studies concepts, whereas procedural encoding focuses on the manipulation of represent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latter method – procedural encoding – has been applied. Analysis of procedural encoding in Chinese being comparatively uncommon, following up the related discussion of Blakemore (1987, 2002), Ifantidou-Trouki (1993), Carston (2002) and Iten (2005), we found that many conjunctions and attitudinal adverbials have procedural meaning. These expressions help the addressee to infer the implicature and higher-level explicature of an utterance. In Chinese, attitudinal adverbials are classified under the category of stance adverbs. These adverbials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dural meaning. In this study, we try to apply the theory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n the Chinese stance adverbs. We also use the Relevance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cedural meaning of Chinese stance adverbs, as well as discuss the role these adverbs play in the contextual assumption part of communication. Finally, we have hopes of suggesting a cognitive based learning sequence for Chinese L2 learners.. ii.

(5) 目錄 目錄 ................................................................................................................................ iii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3 第一節 語態標準 .................................................................................................... 4 2.1.1 語態的句法面和邏輯語義面 ................................................................ 5 2.1.2 語態和情態的關係 ................................................................................ 7 第二節 命題標準 .................................................................................................... 7 2.2.1 句義與命題義 ........................................................................................ 8 2.2.2 狹義語氣與情態 .................................................................................. 10 第三節 情感標準 .................................................................................................. 13 2.3.1 高層明說義與情感 .............................................................................. 15 2.3.2 情態與評價 .......................................................................................... 16 2.3.3 高層明說義的編碼和推論 .................................................................. 17 第四節 小結 .......................................................................................................... 19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 23 第一節 情態範疇中的語氣副詞 .......................................................................... 23 3.1.1 理性原則情態 ...................................................................................... 26 3.1.2 社會原則情態 ...................................................................................... 27 3.1.3 自然原則情態 ...................................................................................... 30 第二節 語氣副詞的評價表現 .............................................................................. 34 3.2.1 句法特徵 .............................................................................................. 34 3.2.2 語義範疇 .............................................................................................. 37 3.2.3 漢語評價副詞分類 .............................................................................. 39 第三節 漢語語氣副詞的引導表現 ...................................................................... 42 3.3.1 高層明說義的取得與引導碼 .............................................................. 43 3.3.2 引導碼概念虛化現象 .......................................................................... 48 第四章 漢語語氣引導功能 .......................................................................................... 51 第一節 引導碼 ...................................................................................................... 51 4.1.1 關聯理論 .............................................................................................. 52 4.1.2 引導碼與概念碼 .................................................................................. 55 4.1.3 真值條件義分界與引導碼的關係 ...................................................... 58. iii.

(6) 4.1.4 引導碼運作階段.................................................................................. 62 第二節 隱含引導.................................................................................................. 68 4.2.1 排除現有語境假設(才、的確、其實).......................................... 70 4.2.2 產生新的語境假設(難道).............................................................. 75 第三節 高層明說義引導...................................................................................... 81 4.3.1 以隱含引導為基礎(明明).............................................................. 81 4.3.2 命題與預期之間的落差...................................................................... 82 4.3.2.1 居然................................................................................................... 83 4.3.2.2 偏偏、幸虧....................................................................................... 87 4.3.3 說者如何預期(難怪)...................................................................... 90 4.3.4 評價的編碼及引導(究竟、到底).................................................. 93 第五章 教學應用.......................................................................................................... 97 第一節 認知學習.................................................................................................. 97 第二節 華語教材檢視.......................................................................................... 99 5.2.1 現行教材對引導碼的處理方式.......................................................... 99 5.2.1.1 描述完整程序化型式識別............................................................. 101 5.2.1.2 描述部分程序化型式識別............................................................. 102 5.2.1.3 無描述程序化型式識別................................................................. 104 5.2.2 對教材的建議.................................................................................... 106 第三節 教學應用................................................................................................ 108 5.3.1 對引導碼應有的教學態度................................................................ 108 5.3.2 引導碼的動作──次序程序教學.................................................... 108 5.3.2.1 陳述性階段..................................................................................... 109 5.3.2.2 程序性階段..................................................................................... 112 5.3.3 引導碼的階段性教學........................................................................ 114 第六章 結語................................................................................................................ 117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1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19. iv.

(7) 表目錄 表 二-1 齊滬揚語氣分類 ............................................................................................... 5 表 二-2 賀陽語氣分類 ................................................................................................... 5 表 二-3 呂叔湘語氣分類 ............................................................................................... 8 表 表 表 表. 二-4 二-5 三-1 三-2. 張誼生語氣分類 ............................................................................................. 14 史金生語氣分類 ............................................................................................. 15 情態分類 ......................................................................................................... 25 漢語理性原則情態副詞 ................................................................................. 27. 表 表 表 表. 三-3 三-4 三-5 三-6. 漢語社會原則情態分布 ................................................................................. 30 自然原則情態對照 ......................................................................................... 33 副詞性詞或句子副詞中的評價表現 ............................................................. 36 評價範疇(in Martin and White 2005) ....................................................... 38. 表 三-7 英語及漢語評價分布 ..................................................................................... 41 表 四-1 “偏偏”釋義比較 ......................................................................................... 88 表 五-1 各別引導碼於教材中的呈現方式 ............................................................... 100 表 五-2 描述完整程序化型式識別的呈現方式 ....................................................... 101 表 表 表 表. 五-3 五-4 五-5 五-6. 描述部分程序化型式識別的呈現方式-語境可展現程序 ....................... 102 描述部分程序化型式識別的呈現方式-語境難以展現程序 ................... 103 無描述程序化型式識別的呈現方式 ........................................................... 104 “到底”及“究竟”的教學內容比較 ....................................................... 105. 表 五-7 刪除組陳述性階段呈現 ............................................................................... 110 表 五-8 插入組陳述性階段呈現 ............................................................................... 111 表 五-9 意外組陳述性階段呈現 ............................................................................... 111. v.

(8) 圖目錄 圖 二-1 情態架構下的語態(mood) ......................................................................... 7 圖 二-2 語意和狹義語氣的情態表現 ........................................................................ 13 圖 三-1 社會原則情態 ................................................................................................ 29 圖 圖 圖 圖. 三-2 Palmer(1990)動力情態於自然原則情態的分布 ...................................... 32 三-3 子句中的狀態副詞性詞(in Biber, 1999: 132) ......................................... 35 三-4 子句中的態度副詞性詞(in Biber, 1999: 132) ......................................... 35 四-1 假設取得來源 ................................................................................................ 63. 圖 圖 圖 圖. 四-2 四-3 四-4 四-5. 聽者認知環境及選擇假設 ............................................................................ 63 引導碼的運作階段 ........................................................................................ 67 蘊含及隱含(cf. Grundy, 2000: 85) ........................................................... 69 “才”影響聽者的語境假設建構 ................................................................ 72. 圖 四-6 “難道”的信疑度分布 ................................................................................ 75 圖 四-7 (41)“難道”影響聽者語境假設的建構.................................................... 79 圖 四-8 “明明”影響聽者的語境假設建構 ............................................................ 82 圖 四-9 評價副詞的預期表現 .................................................................................... 87 圖 圖 圖 圖. 四-10 “幸虧”語義轄域 ...................................................................................... 90 五-1 Anderson(1983, 1993 cf. Eysenck and Keane 2000)的記憶模式 ............. 97 五-2 程序描述和例句呈現程序之間的關係 ...................................................... 101 六-1 語氣分布 ...................................................................................................... 118. v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現代漢語的研究中,語氣及語氣副詞的研究成果豐碩,是許多學者感 興趣的一環,但同時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之一。除了漢語語氣範圍的界 定尚未達到共識之外,漢語語氣豐富而多變的表現也是其主要原因,如何對 語氣副詞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學習者除了語法及語義層面的知識外,有時候 似乎還需要依賴一些所謂的「語感」。 過去我們在語氣方面的研究多傾向於語法及語義面的分析(如齊滬揚 2002,賀陽 1992;呂叔湘 1977;張誼生 2000,史金生 2003 等),試圖在 西方語態(mood)及情態(modality)的理論架構下討論漢語語氣的表現, 揭示了部分語氣的真實面貌,但也因此顯示出一個問題,也就是語氣的多變 表現反映出「語感」建立的需要,如像這樣的句子: (1) 難道我錯了嗎? 難道. 我們可以理解為「說者認為自己沒錯」或「說者懷疑自己做錯」之意,但這 兩者之間的不同卻無法透過語法或語義的討論得到區分標準,在教學時,我 們也許可以利用強調的語氣或說話人的表情協助學習者建立語感,但這卻不 是治本的辦法。這個教學瓶頸隨著引導碼研究的漸趨成熟而得到了啟發,許 多學者從關聯理論的基礎出發,重新探討語言的表現,如 Blakemore(1987, 2002)、Ifantidou-Trouki(1993)、Carston(2002)以及 Iten(2005)重新 對英語連詞、情態副詞和評價副詞進行引導意義(procedural meaning)的討 論,讓我們對漢語語氣的引導功能有了初步的理論依據,同時也對傳統漢語 語氣副詞的分析帶來了新氣象。為擴大語氣單就語法及語義面的研究,進一 步探討語氣的語用表現,我們嘗試從引導意義的理論角度分析漢語語氣副詞 的引導功能,並期以此為基礎,對漢語語氣副詞的教學提出建議,也希望學 習者能對語氣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1.

(10)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本文旨在討論漢語語氣副詞於關聯理論下引導碼功能的表現,主要關注 其語用面,也兼談漢語語氣副詞的語義分布,從傳統的漢語語氣分類為基 礎,將語氣副詞限制在情態及評價的範疇中。在表現語氣的引導碼方面,我 們很難以傳統的語氣分析為基礎,無法全部納入情態或評價的範疇中,我們 選擇從概念碼∕引導碼的理論依據出發,對這些特殊的語言成分進行討論。 本文共分六章,架構如下: 第一章 緒論 介紹本文研究動機及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檢視並整理過去對漢語語氣及語氣副詞的研究,並以前人之研究為基 礎,進而提出漢語語氣副詞的分析方向。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從語義學的角度出發,重新對漢語語氣副詞進行分類,並進入語氣引 導功能的討論,建立以引導碼概念分析漢語語氣的基礎。 第四章 漢語語氣引導功能 進入本文的研究主題,介紹引導碼相關理論,討論以引導碼作為漢語 語氣分析的依據,並針對個別語氣引導功能進行分析。 第五章 教學應用 從教學立場出發,評估第四章所討論的引導碼於現行教材的呈現方 式,並在第四章的分析成果上以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進而對引導碼 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第六章 結語 本文研究結果及建議。. 2.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什麼是語氣?漢語學界所討論的語氣架構受西方語態1(mood)概念影 響很深,漢語語氣的分類往往可以看到語態的影子,和西方常見的語態分類 重疊,即陳述(indicative) 、假設(subjunctive)和祈使(imperative)三類, 分別又稱為事實語態(fact-mood),思想語態(thought-mood)和意志語態 (will-mood)(Jesperson, 1924: 313) 。而什麼是語態呢?Jesperson(1924)2 提到語態是說者藉由動詞變化對話語內容表示的態度,但有時也受句子本身 特性及其所從屬的主要聯繫式的關係決定。Jesperson(1924)對語態的定義 似乎符合我們對「語氣」的認知,如王力(1943/1987)曾提到: 「凡語言對 於各種情緒的表示方式叫做語氣」 ,齊滬揚(2002)認為: 「所謂的語氣是通 過語法形式表達的說話人針對句子命題的一種主觀意識」,而情緒或主觀意 識的來源為說話者,若我們姑且不論 Jesperson(1924)所提到的句子特性 造成的變因,漢語語氣似乎可和語態作等同對待,而依據王力(1943/1987) 及齊滬揚(2002)的分析,語氣來自於說者態度或其主觀意識,那麼句子本 身特性所造成的影響則不屬於語氣範圍。 Saeed(2003: 138-141)將語態分為兩類,已然語態(realis mood)及未 然語態(irrealis mood),前者有陳述語氣,後者有假設和祈使語氣,英語 的語態至少可作為這三種語言表現的區別。回歸到語態的研究歷史,我們參 考 Lyons(1977: 746)對語態的討論,他認為語態概念的形成來自於屈折語 系,討論的是那些利用動詞詞尾變化,使話語可以反應陳述、假設或祈使內 涵的語言,故我們無法將語態視為所有語言的共有現象,如 Palmer(1990: 11-12)所言,語態是屈折語系的特有表現,而反觀漢語則是完全不同的語 系,若直接在語態的架構下討論漢語語氣,並以此作為漢語語氣副詞的框架 1. 為區分 mood 和漢語語氣之間的差別,我們將 mood 譯為「語態」。語態在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中定義為: 「Grammatical distinctions in verb forms which express a speaker’s attitude to what he is saying」。. 2. Jesperson(1924: 313):「they express certain attitudes of the mind of the speaker towards the contents. of the sentence, though in some cases the choice of a mood is determined not by the attitude of the actual speaker, but by the character of the clause itself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main nexus on which it is dependent」(此段為筆者中譯)。. 3.

(12)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很有可能會出現問題,但我們不否認語態概念對漢語語氣分析的啟發。 為了釐清漢語語氣副詞範圍並進一步建構其分類標準,我們以傳統漢語 語氣副詞的分析為基礎,將之分為三類,包括上述談到的語態(mood)標 準,另外還有命題(proposition)標準,以及由沈家煊(2001)提出的情感 (affect)概念發展而來的情感標準,茲說明如下。. 第一節 語態標準 語態標準 這裡所談的語態標準屬於語法範疇下西方語態的研究,延續這個架構討 論漢語語氣系統或漢語語氣副詞的以齊滬揚(2002)及賀陽(1992)為代表, 其他還有胡裕樹、黃伯榮、廖序東等。 齊滬揚將 Jesperson(1924)所討論的三類語態都放入漢語語氣系統中, 並將語氣分為兩大類:功能語氣以及意志語氣(參考表二-1)。功能語氣共 同的特點在於具備「表示說話人使用句子要達到的交際目的」,包括西方語 態架構下的陳述(indicative)及祈使(imperative),另外還有疑問和感嘆, 而意志語氣則「表示說話人對說話內容的態度或情感」,包含了四個類別, 可能、能願、允許以及料悟。 齊滬揚(2002)對功能語氣的立論依據來自於 Austin(1962)的語言行 為理論,Austin 認為英語中可以使用語態來達到實施某一行為的目的,我們 不反駁語態在語言行為理論中的表現,如陳述可表達 Searle(1976)言外行 為(illocutionary act)中的斷言(representatives):對某種情況的真實性作 出承諾;而祈使可表達指令(directives):試圖使聽者做某事等。若齊(2002) 所談的功能語氣為語態的對應,那麼陳述、祈使及疑問確實具備了 Austin 所說的語言行為表現,但我們認為語態是否可直接對應至漢語語氣的範疇, 必須回歸到語態本身討論,兩者是否能夠對應,以及對應程度為何,可能還 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除了功能語氣,齊(2002)的語氣系統下還包括了意志語氣,他的意志 語氣分類項及其概念和情態(modality)有高度的重疊,卻又不盡相同,賀 陽(1992)亦將情態概念應用於漢語語氣中,作為評判語氣處理,內涵較單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純,大抵在西方的情態範疇之下,另外,賀(1992)將情感類也作為語氣的 一種,分成五個小類(詫異、料定、領悟、僥倖、表情),但齊(2002)認 為這樣的作法會將語氣和口氣混為一談,他並不贊成賀(1992)將情感類歸 於語氣的作法,認為情感類應納入口氣的範疇之下,但從齊對意志語氣的定 義來看,我們很難將賀(1992)討論的情感語氣排除於意志語氣之外,情感 語氣也是「表示說話人對說話內容的態度或情感」的一種方式,和意志語氣 的概念高度重疊。我們認為齊(2002)對語氣及口氣的劃分依據不夠具說服 力,他延續孫汝建(1999)的作法,將那些不屬於陳述、疑問、祈使、感嘆 範圍的基本上都作口氣處理,只將料悟(即賀陽情感語氣中的領悟類)納入 語氣中,但並未解釋料悟和其他情感語氣的不同。 我們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對語態(mood)的理解不夠全面,故將 語態作為一種語言共通現象,而未考慮語言類型的問題,下面我們將針對語 態的句法面及其和情態的關係討論齊滬揚(2002)及賀陽(1992)所採用的 語氣標準的優劣得失。 表 二-1 齊滬揚語氣分類 功能語氣 陳述. 疑問. 祈使. 肯定 否定. 詢問 反詰. 請求 命令. 意志語氣 感嘆. 可能. 能願. 允許. 料悟. 或然 必然. 能力 意願. 允許 必要. 料定 領悟. 表 二-2 賀陽語氣分類 功能語氣. 評判語氣. 陳述 疑問 祈使 感嘆 認知 模態 履義 能願 詢問. (非). 反問. 確認 必然 必要 願望. 情感語氣 詫 異. 料 定. 領 悟. 僥 倖. 表 情. 或然 允許 能力. 2.1.1 語態的 語態的句法面和邏輯語義面 句法面和邏輯語義面 上述提到齊滬揚(2002)和賀陽(1992)的功能語氣把語氣分為陳述、 疑問、祈使、感嘆等四類,其來源為西方傳統對話語(utterance)的分類方 式3,但 Jespersen(1924)4表示這樣的作法為把句類作為語氣分類的標準,. 3. 參考 Sonnenschein 的 Grammar。. 5.

(14)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既不純粹屬於意念,又不純粹屬於句法,而是在兩者之間交替的分類,這種 劃分方法只是對所謂的“句子”,即“含有一個限定動詞的話語”的分類。 發現到這個問題,而延續這個分類標準的學者如齊滬揚(2002)則從語言行 為理論重新對這種分類方式進行討論,他認為利用功能語氣能達到溝通交際 的目的,認為漢語語氣應同時討論“語力”與“句義”,即他所謂的功能語 氣和意志語氣,但這樣的作法只是從其他的角度審視印歐語系話語分類的語 用面表現,肯定的是這四種句子分類在語言行為方面的功能,但並未說明語 言行為能作為漢語語氣系統的理論背景,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肯定齊(2002) 的嘗試對漢語語氣研究的正面刺激。 而回到語態的討論,上文已提到語態是屈折語系利用動詞語尾變化來表 達不同的話語內涵,沒有統一的意念概念範疇,我們接受 Jesperson(1924) 5. 的作法,將語態視為一種以句法表現作為分類的標準,捨棄陳述、疑問、. 祈使、感嘆四分的方式,並認為在不同的語言裡語態的分類可能也有所不 同,如英語的動詞語尾變化可區分三種語態:陳述、假設及祈使。 從結構來說語態是純粹句法的區分,但 Palmer(2003)從邏輯語義關 係討論英語中的陳述和假設,發現其中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即前者為已然的 (realis),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確定事件,而後者為未然(irrealis), 為有可能發生但不確定的事件,也許是對真實性還存有懷疑或命題內容尚未 實現等。從這個角度觀察語態,可以確定的是其唯一的共同特徵在於結構變 化,這是屈折語系特有的現象,不同的語態在邏輯語義上可以有不同的表 現,若作為漢語語氣系統的架構,前提必須是和語態相同,以句法結構為討 論對象,但如此一來便會和漢語語系產生衝突,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語態和漢語語氣之間的關連,參考 Palmer(2003)的邏 輯語義概念,在此基礎上討論語態和情態之間的關係。. 4. Jesperson(1924: 301) : 「… objection to the classification given by Sonnenschein is that it is expressly. meant as a classification of “sentences” only, i.e. such utterances as contain a finite verb… The classification is thus seen to be faulty because it is neither frankly notional nor frankly syntactic, but alternates between the two points of view」(此段中譯參考齊滬揚 2002)。 5. 原文為:「… we speak of “mood” only if this attitude of mind is shown in the form of the verb: mood. thus is a syntactic, not a notional category」in Jesperson(1924: 313)。.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2 語態和情態的關係 語態和情態的關係 從結構上來說語態和情態(modality)是沒有關聯的,因為前者是句法 標準,後者為語義標準,但若統一從邏輯語義角度觀察,語態在情態中也佔 有一席之地,可作為情態的分支討論(Palmer, 2003: 2),但不是所有的語 態都有情態義,如上述提到的已然-未然(realis-irrealis)區分標準便將陳 述排除於情態之外,而將屬於未然表現的納入情態中(參考圖二-1)。 indicative () mood modality. subjunctive () modal system (). 圖 二-1 情態架構下的語態(mood) Palmer(2003)的情態系統(modal system)包含了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義務情態(deontic modality)和動力情態(dynamic modality), 我們認為 Palmer(2003)將陳述排除於情態之外的關鍵在於他將未然視為 情態的主要特徵,關於情態我們將在下一章中作較深入的說明。Palmer (1986)也曾對語態和情態之間的關係進行解釋,他認為這兩者之間沒有全 然的對應關係,也不是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的兩個對立面,並指出情態的概 念遠遠超過了語態概念,因此若從語義上討論,應將情態作為範疇的區分指 標,而語態只是表達情態的一種方式。. 第二節 命題標準 命題標準 這裡所說的命題標準概念,為語言成分是否對其所處的話語命題真值條 件(truth-condition)造成影響的概念。呂叔湘(1977)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 討論語氣,他認為廣義的語氣包括「語意」和「語勢」兩個層面,狹義的語 氣則是「概念內容相同的語句,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所生的分別」,可看作命 題之上額外添加的成分。撇去和語調輕重緩急有關的「語勢」,能藉由語法 層面表達的語氣有「語意」及狹義的「語氣」,「語意」分為正反與虛實兩 種,狹義的「語氣」則分為三類,涵蓋了認識、行動及感情層面(參考表二 7.

(16)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3)。呂叔湘(1977)和齊滬揚(2002)及賀陽(1992)等不同,以該語言 成分是否能對語句概念內容產生影響為基準來區分「語意」及「狹義語氣」, 他將語氣分為廣義及狹義兩種,依據語法形式(詞類)的不同分別納於「語 意」及「狹義語氣」中。廣義的語氣包括「語勢」,即語調的輕重緩急,也 包括了「語意」 , 「語意」以加用限制詞為主,表現正和反、定和不定、虛和 實等;而「狹義語氣」則由語氣副詞及語氣詞表現,內涵為不改變語句概念 內容,但可以表現不同的使用目的,所謂的「使用目的」包含了「與認識有 關」「與行動有關」以及「與感情有關」三方面。 表 二-3 呂叔湘語氣分類 語意 正與反 肯定 不定 否定. (狹)語氣 虛與實 實說. 是非 問句. 與認識有關 與行動有關 與感情有關. 虛說. 直陳 疑問 商量 祈使. 可能 必要 假設句. 確認 測度 建議 命令 感嘆,驚訝 詢問 贊同 禁止 等 反詰. 關於語句的概念內容,呂叔湘(1977)並未進一步深入解釋,我們無法 確定呂(1977)所說的概念是否僅限於命題義,若從語義角度理解並觀察他 所說的「狹義語氣」內涵,我們認為其區分標準可能較接近命題真值條件 (truth-condition)的概念。但這樣的解讀並不全面,我們發現呂(1977)架 構中的「語意」並不全然如其所說都「對於概念的內容有改變」,除非此概 念內容屬於句義(sentence meaning)層面而非命題(proposition)層面,否 則無法解釋「不定」及「虛說」為何可納於「語意」中,但若以句義作為區 別標準,則許多的「狹義語氣」都可歸於能改變概念內容的「語意」範疇, 為了釐清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必須從句義和命題義的區別著手,對呂(1977) 所謂的語句概念內容進行定義。. 2.2.1 句義與 句義與命題義 Saeed(2003: 12-14)曾對句子(sentence)和命題(proposition)進行 界定,他認為句子是「從話語抽取出的抽象語法成分(abstract grammatical elements obtained from utterances)」,即屏除語調、音高、腔調等語音面後, 從詞義和結構義加合所得到的形式,如下面的例句(1)不管由誰來說,所使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用的語調為何都是相同的句子。 (1) Caesar invaded Gaul.. 從這個角度來看,語音層面的表現不屬於句義的範疇,因此呂(1977)所談 的「語勢」不對句義有任何影響,但其廣義語氣下的「語意」可改變句義內 涵。試比較: (2) 他是中國人。 (3) 他不是中國人。 (4) 他是不是中國人? (5) 如果他是中國人,他會說中文。. 這裡(2-5)分別為肯定、否定、不定及虛說,有四種不同的句義,若能否影響 句義內涵是呂(1977)所說的「語意」和「狹義語氣」之間的分界,那麼將 不定及虛說納入「語意」是合理的,但實不然。試看: (6) 他難道是中國人? (7) 他居然是中國人。. (6)和(7)分別是呂(1977)「狹義語氣」中的認識表現及感情表現,依 Saeed (2003)的界定它們也有不同的句義,但是呂並未將之也納入能「對於概念 的內容有改變」的「語意」中,可見「狹義語氣」和「語意」之間的區別並 不在此,而較類似命題真值條件(truth condition)的概念。命題真值(truth value)即命題於現實情況中究竟是真是假的判讀,而影響真值的種種語言 成分即命題真值條件(Saeed, 2003: 89)。如(2-5)例句其命題(p)基本上只 有一個,即“他是中國人”,例句(3)為對該命題的否定(~p),例句(4)為 針對命題尋求真值(truth value) ,即欲知道該命題是否成立,而例句(5)命題 則較複雜,含有語義邏輯概念(p→q) ,即條件和結果之間的關係,(5)命題 “他是中國人,他會說中文”只有在一種情況下無法成立:“他是中國人” 同時“他不會說中文”。 從命題真值條件檢測,只有(3)的否定能影響命題真值,而不定的尋求 真值以及虛說的假設概念都不對真值有任何影響,命題不會因為詢問或假設 9.

(18)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而改變它原本的真或假, 「狹義語氣」亦然,Saeed(2003)認為不同的句子 可以有相同的命題,而同樣的命題可以有不同的使用目的:「these different sentences allow the speaker to do different things with the same proposition」 ,如 例句(9-11)有相同的命題(8),可作出過去事實的描述、疑問及命令等,這和 呂(1977)「狹義語氣」的定義有高度的重疊。 (8) JOAN MAKE THE SORBET. (9) Joan made the sorbet. (10) Did Joan make the sorbet? (11) Joan, make the sorbet!. 從語義面來說,呂(1977)納於「語意」中的肯定、否定以及實說都具 備組織命題或左右命題真值條件的資格,但不定和虛說則無法對命題義造成 影響也無法改變命題真值,有和「狹義語氣」共同的特質,下一小節我們將 從情態的角度討論「狹義語氣」和不定及虛說之間的關係。. 2.2.2 狹義語氣與情態 2.2.1 中我們將不定及虛說排除於「語意」之外,主要依據為語義的命 題真值條件,認為這兩者不具備任何影響命題真值的成分,除此之外,我們 將其納入「狹義語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和「狹義語氣」之間的高度 共性,我們認為該特徵和情態有關。 命題和情態是構成句子的兩個主要單位,命題表現句子內有真假值的部 份,即有客觀存在的依據,情態表現的是說者主觀的態度,最大範圍包含了 時制(tense) 、時態(aspect) 、否定以及說者的態度、評價等。Lyons(1977)、 Palmer(1986, 1990, 2003)及 Hoye(1997)所討論的情態範圍以表現說者 態度的情態為主,包括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 、信息源情態(evidential modality) 、義務情態(deontic modality)以及動力情態(dynamic modality), 而 Lyons(1977)認為時制(tense)也可作為情態的一種,原因在於時制代 表的是某個時間點,而和該時間點產生關聯的命題只有在該時間點上才能成. 10.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立6。Lyons(1977)注意到許多印歐語系的時制表現常常出現情態義,如法 語中的未來時制能指出可能性,其他還有意志和願望等表現,這些概念都屬 於非事實性的,即上述談到的未然(irrealis)概念(Palmer, 1990 cf. Lyons, 1968: 310)。雖然時制情態和其他主要情態有形式上的差異,但因其有情態 本質的特徵,我們將時制情態作為情態系統中的次要類別處理。 至於「否定」究竟能否作為情態的一種,則受到一些爭議,Kruisinga (1875)持肯定的看法,將「否定」看作一種情態的表現,而 Palmer(1990) 則提到「否定」在有情態表現的話語裡有兩種現象,一為對情態詞的否定, 一為對命題的否定。試看: (12) You needn’t take this down. (13) You mustn’t take him too seriously.. 例句(12)為對情態詞的否定,即“It is not necessary the case that p”,而(13) 則為對命題的否定“It is necessary the case that not p”。Palmer(1990)考察 各種情態和「否定」互動的情況,但並未明白表示「否定」屬於情態的一種。 回到「否定」和命題之間的關係,不管是對情態詞否定或是對命題的否定我 們都以~p 表示,因此僅靠命題演算(propositional calculus)是無法比較出 其差異的,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兩種否定在情態表現中的特性,一般將作用於 命題外的否定稱為外部否定(external negation),包括對情態詞的否定,而 將對命題的否定稱為內部否定(internal negation),Lyons(1977: 768-777) 從這個基礎出發,討論這兩種否定的不同。試看: (14) I do not(A) say that the door is not(B) open. (15) I say that the door is open.. 例句(14)的(A)為外部否定,(B)為內部否定。若我們用命題演算表示,則寫 做“~~p”,從邏輯上推算“~~p”應等於“p”,但事實並非如此,(14) 指的並不是(15),說明了外部否定和內部否定之間可能有本質上的差異。. 6. Lyons(1977: 809) : 「… the proposition expressed by ‘It is raining’, ‘It will be raining’, ‘It has been. raining’, etc., is true in world wi (i.e. in the world at time ti), but false in the world wj」(此段為筆者中 譯)。. 11.

(20)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Lyons(1977)認為內部否定(或命題否定)是一種對內含的否定(negation of the phrastic),而外部否定則是針對行為或情態的否定: 1. propositional negation:assertion of not-p 2. neustic negation (performative negation):refusal or inability to assert p 3. tropic negation (modal negation):denial of p 例句(14)的(A)即是一種行為否定(neustic negation),這類的否定表現在拒 絕實施各類語言行為上,但 Lyons(1977)認為這樣的非承諾 (non-commitment)行為本身仍舊是一種語言行為。第二種外部否定則和情 態有關(tropic negation),和內部否定不同,這類外部否定的對象通常是已 被接受或預期被接受為真值的命題,這三類否定只有 tropic negation(後作 情態否定)和情態產生直接的互動。根據 Lyons(1977)的討論我們無法確 切肯定「否定」可作為情態的一種,雖然三類否定中的命題都被要求為真值, Lyons(1977)分別舉出原因,但都並未說明和「否定」之間的直接關聯, 故我們無法確切指出「否定」具有情態特徵。 而 Perkins(1983: 48)則針對 Kruisinga(1875)的論述進行反駁,他認 為 Kruisinga(1875)將「否定」納入情態的立論過於寬鬆,也對命題的否 定表示否認命題真值的看法存疑,這點我們也同意,若如 Lyons(1977)所 言可將「否定」作三類討論的話,那麼第二和第三類否定則和命題否定無關。 Perkins(1983)將「否定」視作一個獨立的語義系統,認為它能和情態產生 互動但並不是情態的一種。我們接受「否定」不是情態的觀點,若否定概念 屬於情態邏輯中的一環,那麼作用於真實命題中的否定也應該具有非事實性 (non-factivity)特徵,但如此一來便會和斷言之間產生衝突,也無法滿足 情態本身對命題的要求,因此我們排除「否定」為情態的論點,但承認它能 在語義面上和情態產生互動,至於是否如 Lyons(1977)所說具有語言行為 的表現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中。 根據上文的討論,我們認為情態至少包含了六大表現:知識情態、信息 源情態、義務情態、動力情態以及時制和時態情態,在一些情態的討論裡將 評價也納入情態的範疇裡稱為評價情態(evaluative modality),關於評價我 們將在下一節做進一步的介紹,這裡暫且將之納入情態架構裡。以呂叔湘 12.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77)對漢語語氣的分析為基礎,我們發現其中「狹義語氣」以及部分的 「語意」能對應至情態的範疇,「狹義語氣」中的「與認識有關」語氣表現 和知識情態重合、「與行動有關」語氣和義務情態重合、「與感情有關」語 氣和評價表現重合等,另外,「語意」中的「虛說」亦涵蓋了知識及義務情 態表現(參考圖二-2)。 關於「不定」的討論,我們參考 Lyons(1977: 748)以及 Palmer(1986: 78-81)對英語疑問表現(interrogative)的分析,若疑問主要在於表示提出 問題及自身的懷疑和不確定,站在語氣的基準,Lyons 認為疑問主要在表達 後者,即將疑問歸於知識情態的一種,但 Palmer 認為這樣的作法過於主觀 且武斷,他不排除疑問為單純提出問題的觀點。而回到漢語「不定」的討論, 屈承熹(1999: 170)對 V 不 V-問句和嗎-問句進行比較,認為兩者之間的差 別在於是否含有說者的假定,即說者是否藉由疑問的形式表示他的不確定, 結果發現 V 不 V-問句是偏向中性的,不含有說者的態度,而僅在尋求問題 的答案,若屈承熹(1999)的論點無誤,那麼「不定」便無情態用法。 情. 義務. 信息源. 知識. 態. 動力. 語意 正與反 肯定 不定 否定. 時制. 時態. 評價. (狹)語氣 虛與實 實說. 是非 問句. 與認識有關 與行動有關 與感情有關. 虛說. 直陳 疑問 商量 祈使. 可能. 確認 測度 建議 命令 感嘆,驚訝 詢問 贊同 禁止 等 反詰. 必要 假設句. 圖 二-2 語意和狹義語氣的情態表現. 第三節 第三節 情感標準 情感標準以王力(1943/1987) 、張誼生(2000a, 2000b)及史金生(2003) 為代表,雖然不全都註明了其研究理論背景,但他們從語言的情感表現討論 13.

(22)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語氣副詞,和語氣標準及命題標準之間產生了根本的分別。 王力(1943/1987)認為語氣副詞(他稱為語氣末品)的特徵主要在於 「缺乏實義,僅表情緒」 ,張誼生(2000b)將這類副詞稱作評注性副詞,主 要表現的是「傳信」及「情態」,而史金生(2003)則認為語氣副詞是「表 達說話人情感認識的副詞」 。史金生(2003)依據沈家煊(2001)對情感(affect) 的定義,對漢語語氣副詞作了基礎界定的工作,他將那些表達說者感情、情 緒、意向、態度,說者主觀上對命題是否真實所做出的判斷,以及涉及可能 性和必然性的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等都納入語氣的範圍7,基本上 和張誼生(2000a, 2000b)的論點一致。 張誼生(2000a, 2000b)和史金生(2003)所談的語氣顯然較王力 (1943/1987)來得廣,他們分別從語法面及語義面討論語氣副詞,認為語 氣副詞屬於句子層面,其特徵為無法充當句子的謂語及補語,修飾的是整個 句子,對相關的命題或述題進行主觀評注,其出現位置靈活,具有動態性(張 誼生 2000b)。 從分類上來說,張誼生(2000a, 2000b)及史金生(2003)大致依語義 標準區分(參考表二-4 及二-5),其分類理論依據和情態概念息息相關。張 (2000b)將評注性副詞區分為「傳信」及「情態」兩種,他的「傳信」包 含了信息來源、對真實性的態度以及確性程度三種,即 Palmer(1986)所 談的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和信息源情態(evidential modality) ,而 「情態」則分為知識和義務,所謂的知識為說者對命題的知識、信仰、態度、 觀點等的表達,而義務則包含了說者的指令、承諾、願望、評價等,後者可 部份對應至義務情態(deontic modality),而我們上述所談的評價情態 (evaluative modality)則分布在知識和義務中,如意外和僥倖。 表 二-4 張誼生語氣分類 傳信 斷言 肯. 否. 定. 定. 7. 釋因. 情態 推測. 總結. 理 解. 溯 源. 確 定. 揣 度. 推 斷. 排 他. 性. 性. 性. 性. 性. 性. 知識. 義務. 強 婉 深 比 意 僥 逆 契 意 將 調 轉 究 附 外 倖 轉 合 願 就. 在沈家煊(2001)中將知識情態和情感區別開來,前者屬於說話人的認識。. 14.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我們觀察張(2000b)的分類,其中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於「傳信」和「情 態」知識類的重疊,兩者皆牽涉到了知識情態,後者只是增加了說者觀點, 如表二-4 中表達意外的小類,但這樣的處理方式無法清楚解釋知識和義務 之間的差別,張(2000b)對義務的定義中也包含了表達觀點的評價,在分 類上容易模糊不清。 我們認為史金生(2003)的處理較為妥當,他的語氣系統也分為兩大類 ──「知識」及「義務」,兩者之間的區分較為清楚,除了指明類以外,前 者大抵屬於知識情態的範疇,證實類可歸於信息源情態,推斷及斷定類可作 知識情態看;後者則包含了義務情態,但史(2003)另外將情感及評價也納 入了「義務」的範疇。史(2003)將 Palmer(1986)的情態概念延續到漢 語語氣副詞的分類上,沒有張(2000b)上層分類內涵重疊模糊的現象,但 另外添加了情感類,史(2003)的情感類和我們上述所談的情感(affect) 無關,亦和情態無關,表達的是疑問和感嘆,若疑問包含了 V 不 V-問句和 嗎-問句那麼可部份對應至知識情態,但感嘆則在理論依據上較薄弱。 表 二-5 史金生語氣分類 知識. 義務. 肯定 證實 斷定 指明. 推斷 或然. 意志 必然. 情感. 評價. 指令 意願 疑問 感嘆 關係 特點. 而王力(1943/1987)將語氣末品分為八類,其中有語義標準,如詫異、 不滿、頓挫、辯駁、慷慨語氣,也有以程度區分的,如輕說、重說語氣,和 以句法分的,如反詰語氣,屬於個別處理的方式。. 2.3.1 高層明說義與情感 高層明說義與情感 從情感標準討論語氣副詞的學者著重於說者態度以及主觀意識的表 現,而什麼是態度,什麼又是主觀意識呢?從語義上來說,不管是態度還是 主觀意識都無法進入命題討論,因為這些概念對命題真值的內涵不產生任何 影響,這些成分可對應至史金生(2003)提到的情態範疇,其中也包含了評 價,從張誼生(2000a, 2000b)及史金生(2003)的討論來看,他們傾向於 將評價也納入情態的範疇,我們對此持保留的看法,而另外從高層明說義 (higher level explicature)的角度來看漢語的語氣概念。. 15.

(24)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Sperber and Wilson(1986)定義高層明說義為說者對命題所抱持的態 度,而該態度可藉由一些語言成分表達,如情態(modality) 、評價(evaluative) 及語言行為(speech acts)皆可表示高層明說義(Carston, 2002: 120-121)。 支持情感標準的分析以情態架構為基礎討論漢語語氣,其中也涵蓋了評價表 現,我們認為漢語語氣和高層明說義呈現高度重疊的情況,若以高層明說義 為界定標準,可以解決一些難以納於情態架構中的語氣表現,如史金生 (2003)義務語氣下的情感類(如“難道、多麼”),及知識語氣下肯定類 中的「指明」表現。史(2003)定義「指明」為「宣告一個與某個已有命題 相關的事實」,並非肯定事實而是陳述一項事實,和我們對情態的理解產生 衝突,但又納於漢語語氣的範疇裡,原因在於表示「指明」語氣的副詞如 “才、就、可、並、也”等或多或少都有高層明說義的表現,可傳達說者的 態度或主觀情緒。. 2.3.2 情態與評價 我們觀察漢語語氣副詞的表現,從語義面來看,語氣主要分布於情態和 評價概念裡,雖然情態和評價都對聽者取得高層明說義有助益,但兩者並不 能放在同一個語義範疇裡討論。關於情態和評價,有部分學者將評價納於情 態之下,如張誼生(2000a, 2000b)、史金生(2003)及 Rescher(1968)。 我們參考 Rescher(1968)對情態所下的定義,他討論的情態範圍相對 較廣,除上述談到的主要情態外,還包括了願望情態(boulomaic modality)、 評價情態(evaluative modality),以及因果情態(causal modality),Rescher (1968)對情態的討論以哲學邏輯為基礎,但從語義上來說,評價情態和上 述所說的五種情態有根本上的區別。知識情態、信息源情態、義務情態,以 及動力情態為說者加諸於命題或事件上的評估或態度,命題成立的環境為可 能世界(possible world),Palmer(1986)認為情態應屬於未然層面,那些 屬於已然層面的信息是確定的、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如無情態添加的 命題和事件。但 Rescher(1968)談及的評價情態具有使命題成為已然的特 性。Jesperson(1924)8即發現到類似的問題,他將事實性及非事實性概念 8. Jesperson(1924: 320)針對 Deutschbein 致力於將所有 mood 置於同一個邏輯概念系統的嘗試進. 行討論,發現雖然可將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放在邏輯下討論,但卻難以接受事實性及非事. 16.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即 Palmer 所談的 realis 和 irrealis)從他所討論的具有可能性、必要性的語 態中區別開來。我們以 Lyons(1977)所舉的例子觀察此現象: (16) It is amazing that they survived. (17) They survived.. Lyons(1977)認為例句(16)肯定了(17)命題的真值(truth),不管(17)是否 為(16)的前提(presuppsition),重點在於“amazing”本身能讓命題實現於 真實世界中,它是一種事實預想(factive predicator)。Perkins(1983)曾提 到情態的關鍵概念在於我們對知識的欠缺,故無法從真實世界的角度切入, 進行肯定或斷言命題及事件的真假,因此情態是非事實的(non-factivity), 即“know”和“certain”之間的差別,前者是事實預想,後者為非事實預 想。Perkins(1983)認為評價情態(如命題 p 很好)9常常是事實性的,具 有表示命題為真的前提。 根據 Lyons(1977)及 Perkins(1983)的觀點,我們很難將「評價」這 個概念放入情態系統裡,情態本身固然是評價的一種表現,但前提是該命題 或事件為非真、不肯定為真或尚未成真的,若「評價」的對象為事實,則和 情態的本質產生衝突。我們不否認情態本身的評價功能,但對於 Rescher (1968)所提出的評價情態抱持存疑的態度,我們認為與其說針對在可能世 界中成立的命題或事件所表示的立場、評估或態度,Rescher(1968)所談 的「評價」更接近於對真實世界中確定事件的直接情感表達及反應。. 2.3.3 高層明說義的編碼和推論 高層明說義的編碼和推論 要理解話語,句義或命題義並不是唯一的管道,Grice(1967 cf. Itani-Kauffmann 1990)即觀察到我們可以利用語言表達語言成分外的意思 (non-natural meaning),這些意思和語言內建的語義(what is said/entailed) 相對立,稱為隱含(implicature),話語能夠表現什麼樣的隱含常常和發話. 實性和其他 mood 特徵置於同一範疇的作法,他指出:「… though my own tripartition necessity, possibility, impossibility seems to me logically preferable, as reality and unreality belong to another sphere than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9. It is good/wonderful/bad…that p。. 17.

(26)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當下的語境(context)息息相關,但語言除了能表現內建語義和隱含外, Sperber and Wilson(1986)還發現了明說意義(explicature)和高層明說義 (higher level explicature) 。明說意義為站在話語的基礎上擴充填補的結果, 是完整的命題形式10,可視為 Grice(1967)內建語義的延伸,而高層明說 義和隱含相同,可透過推論(inference)獲得,高層明說義表達的是說者對 他所說的話所抱持的態度,我們理解話語時常常需要高層明說義的輔助,否 則無法得到話語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試看: (18) Please attend course planning and examiners’ meetings in future. (Grundy, 2000: 102). 這是 Grundy(2000)所舉的例子,從明說意義來看(18)要說的是“請參加日 後的課程規劃及考試會議”,但該明說意義並不足以使我們明白(18)的話義 (utterance meaning) 。Grundy 接收到(18)時曾懷疑該信息是否為一項警告, 甚至為指責他曾經未盡到校職員義務的信息,要明白(18)說者所要表達的信 息,我們必須找到其話語所帶的高層明說義,這個過程和 Sperber and Wilson (1986)所討論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有關,聽者基於現有的知識 背景進行推論,取得最高關聯的解讀作為(18)話義,關於關聯理論我們將在 第四章進行介紹。 若高層明說義如 Carston(2002: 120-121)所說分布於三個不同的語義 或語用範疇,情態和評價為語義表現,語言行為為語用表現,但根據(18)我 們發現高層明說義的取得似乎很難依據傳統的語義∕語用標準來界定。 Aijmer(1996)11曾觀察瑞典語中諸多情態詞的表現,發現情態概念無法解 釋情態詞的所有面向,並指出情態詞可反映聽說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從情 態面轉移到人際互動面的現象,Aijmer 提出的論點讓我們重新思考高層明. 10. 這裡我們參考 Grundy(2000: 102)對明說意義的定義:「An explicature is an enrichment of an. original utterance, …, to a fully elaborated propositional form」。 11. Aijmer(1996):「… all the meanings of modal particles cannot be analysed in a theory of epistemic. modality but that the particles need to be explained in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in terms of pragmatic aspects of modality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they can be extended from the modal or speaker-oriented to the interpersonal domain」 (此段為筆者中譯)。. 18.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說義於不同層面的表現,似乎無法以單一的架構進行討論,若依 Blakemore (1987, 2002)的認知語用理論架構處理,這些高層明說義的來源可能可分 為編碼(conceptual)和引導(procedural)兩種,前者為語言成分本身內建 了高層明說義,後者則必須透過推論才能得出説者於溝通中所表達的情緒或 態度。Ungerer(1997)亦觀察到有些形容詞及副詞並不直接針對話語提供 評價,而是暗示、提醒聽者有某些評價的存在,他稱之為觸媒(trigger), 即 Urmson(1963)所說的暗示裝置(device that we have for warning the hearer),這些都和 Blakemore(1987, 2002)所說的引導碼(procedural encoding)概念有關。根據第二和第三節的討論,漢語語氣和高層明說義之 間有高度的共性,但也如 Aijmer(1996)所觀察到的,我們很難用一個平 面的理論架構去處理高層明說義的表現,而漢語語氣分類的困難可能即反映 了這個問題,雖然語氣所投射的層面相同,都是說者的情感或主觀意識,但 其所作用、運作的方式卻很難以一個單一的理論去解釋。. 第四節 小結 觀察齊滬揚(2002)和賀陽(1992)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試圖將 語態(mood)和情態概念應用於漢語語氣系統的努力,但這樣的作法在某 種程度上還是欠妥,除了漢語並非屈折語系之外,語態和情態的上下層關係 未清楚劃分也是問題之一,且從分類標準上來說,功能語氣和其他語氣類別 的區別方式不同,前者原先為結構取向,但應用於漢語時成為了語義取向, 若依齊(2002)的定義則為語用取向,而後者(意志∕評判語氣)為單純的 語義標準,兩者之間缺少統一性,再加上齊(2002)和賀(1992)所採用的 功能語氣內涵本身已受到西方學者的質疑,是一種夾雜了句法及語義的標 準。我們認為若要以語態(mood)系統作為漢語語氣的主要架構,首先必 須決定究竟要以句法結構為標準亦或選擇語義標準,而從漢語語系特徵來 看,以語義為分類標準似乎是較好的作法,那麼如此一來便要捨棄陳述、疑 問、祈使、感嘆這樣以句法特徵為區分標準的方式,而採取 Palmer(1986, 2003)的情態架構,從語義的角度討論語氣表現。 呂叔湘(1977)的命題標準為從語義層面出發討論「狹義語氣」,認為 19.

(28)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狹義語氣」和「語意」的區別在於是否具備命題真值條件,即是否有能力 改變命題的真值,該區分無法對應至呂「語意」中的所有類別,我們認為會 產生這樣的問題主要在於呂對「語意」及「狹義語氣」的定義受到了句法影 響,雖然呂以語義為界定標準,但同時也考慮了漢語的表現形式,依照詞類 作出劃分,將那些不屬於語氣副詞及語氣詞的語言形式皆排除於「狹義語氣」 之外,由於界定標準的不統一,導致「語意」中各類成分產生了異質性。 而從情感標準分析語氣則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情感標準捨棄從結 構著手區分的方式,改由語義出發,避免造成因結構不同而產生混淆的現 象,許多印歐語系中的語氣表現漢語不一定有,若拿這個漢語不一定有的語 氣內涵作為架構便無法保證不會造成問題,然而,若以語義為基礎,即使語 言表達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由於語義內涵是一樣的,理論基礎也相對穩固。 根據上述三種分類標準的介紹及討論,我們發現漢語語氣副詞的表現為 以情態為中心,周圍還包含了評價(evaluative)概念,因此我們提出從高 層明說義討論漢語語氣副詞的方式,這不但補足了呂叔湘(1977)從是否能 改變話語內涵的分析方式,並能夠反映語氣多面表現的特質,如上述諸位學 者所觀察到的,說者不僅可藉由語氣表達對命題的知識性評估,也能傳達對 已發生事件的評價,甚至包含了呂(1977)所說的一些涉及行動的表現,這 些都在傳統語氣的討論範疇內,很難用單一的語態架構或是情態架構討論, 單就命題義界定出語氣看似可行,但卻無法區別出其中個別語氣的差異,因 此我們在這裡試圖從高層明說義的角度出發,觀察漢語語氣的表現,並將評 價於情態中獨立出來做一語氣類別。另外我們參考謝佳玲(2006)對漢語情 態詞的界定,謝(2006)所討論的情態較廣,也包含了評價,但他批判許多 傳統納入評價副詞的表現,認為這些副詞僅作用於部分命題,而非命題描繪 的整個情境,可能修飾的是程度、時間、範圍、數量、條件意義等,並不在 表達說者的觀點或態度,我們接受謝(2006)的分析,將這五類副詞排除於 評價之外,也排除於語氣之外。 在上述討論的語氣標準、命題標準及情感標準的基礎上,我們選擇從高 層明說義的角度觀察漢語語氣表現,並另外將編碼∕推論高層明說義的概念 應用於漢語語氣副詞的分類,原因在於漢語語氣副詞除了本身可能編碼高層 20.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明說義概念外(情態編碼及部分評價編碼),還有一些並無概念義,這些語 言成分主要在引導聽者取得概念。若依語氣的來源作為分類標準,基本上可 分為三大類:情態語氣、評價語氣,以及引導語氣,情態及部分評價語氣為 語言成分的編碼,其高層明說義的取得過程為解碼過程,而引導語氣則是藉 由語言成分的引導功能指示聽者正確的推論方式,其高層明說義的取得過程 為推論過程,反映了上述所說的觸媒、暗示裝置及引導碼等表現。 此外,我們認為編碼情態及評價語氣的語言成分可能還對其他高層明說 義的推論引導有幫助,如情態語氣中的“的確、其實”除了表現情態義之 外,還可協助聽者取得說者的言外之意及其對命題的態度,而大部分的評價 副詞除了本身編碼的概念義,也常伴隨著其他高層明說義的推論,我們將這 類的表現歸於引導語氣中,並分別於第三及第四章進行討論。. 21.

(30)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22.

(31)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 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語義分布 第一節 情態範疇中的語氣副詞 最早提出情態概念的是哲學家 Aristotle,人類思維並非僅限於真實世界 中的所看所聞,我們除了所處的這個世界之外,透過語言的使用,還和許多 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產生連結,如“必要性(necessity)”和“可能 性(possibility)”這兩種概念,只有在可能世界中才得以實現,試看: (1) 學生必須寫作業。 (2) 學生也許寫了作業。. 例句(1)和(2)的命題為「學生寫作業」 ,該命題在真實世界中無法保證一定為 真,若某個學校規定學生不必寫作業,或根本不出作業給學生,那麼該命題 為假。但我們不會懷疑這兩個句子的合法性,因為說者利用的媒介並非真實 世界,而是其他可能世界,在他所選擇的可能世界裡,例句(1)或(2)的命題 為真。雖然真實世界無法滿足我們所有的思維內容,但這些跳脫真實世界框 架的概念卻可以透過可能世界表達出來,這些概念有一部分即為情態。 什麼是情態?Rescher(1968)12從命題的角度觀察,他認為當命題被置 入某個特定條件(qualification)表現時會呈現另一種不同於原本命題的樣 貌,這些影響命題的種種條件就是所謂的情態。Rescher(1968)對情態的 定義較為模糊,從這個定義著手,有一些在語言學界受到爭議的情態也納入 他的情態架構下,如評價情態(evaluative modality)和否定(negation)。 什麼樣的“qualification”能夠表達情態呢?Leibniz(cf. Perkins, 1983: 6)從 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的角度探討,進一步揭示情態所表示的概念, 他認為當一個命題在某個特定世界(真實或想像的)中成真時,在其他世界 便為假(a proposition can be said to be true in one particular (real or imagined) world and false in another) ,也就是一個概念或命題的真值可以在真實世界或. 12. Rescher(1968: 24):「when...a proposition is... made subject to some further qualification of such a. kind that the entire resulting complex is itself once again a proposition, then this qualification is said to represent a modality to which the original proposition is subjected」(此段為筆者中譯)。. 23.

(32)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可能世界下成立,Perkins(1983: 6)將這樣的現象用“things being otherwise”一詞表示。關於可能世界,Hoye(1997)13亦曾提到情態和可能 世界之間的關係,可能世界存在於說者的心中,當他需要事件成真時便選擇 其中相對應的可能世界,每個可能世界都反映了一種情態概念。而 Perkins (1983)14也做過類似的討論,認為情態可視為可能世界,而我們藉由可能 世界表達事件或命題的真或假。Perkins(1983)所說的“thing”是有界定 的,他針對 Lyons(1977)所劃分的三類概念(first/second/third-order entities) 進一步解釋情態所能作用的範圍。他認為第二和第三類概念能作為情態作用 的對象,即命題(proposition)和事件(event)。 西方學者關於情態的討論,偏重情態助動詞(modal auxiliary)的分析, 分別有下述四個方面: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 、信息源情態(evidential modality) 、義務情態(deontic modality) ,以及動力情態(dynamic modality)。 Palmer(2003)將前兩者統稱為命題情態(propositional modality),為說者 對命題的評估,如: (3) He may come. (4) He must have met her.. 例句(3)和(4)分別為知識情態和信息源情態。表達說者認為該命題發生的可 能性,對命題的確信度,藉由證據的提出表達對命題為真的信賴度等。後兩 者為事件情態(event modality),為說者表達對未來可能成真事件的態度, 如: (5) You must go now. (6) I will come tomorrow.. 例句(5)和(6)分別為義務情態和動力情態。義務情態包括義務及許可,動力 13. Hoye(1997):「the speaker operates with alternative worlds or scenarios in mind... the speaker. envisions a possible world in which things are as he would want them to be...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ossible world, each type corresponding to a particular modality」(此段為筆者中譯)。 14. 參考 Perkins(1983: 8):「the kind of ‘thing’ which can be seen as being subject to modality is either. an event or a proposition, and that modality itself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possible worlds in which such entities can be conceived of as being real or true」(此段為筆者中譯)。. 24.

(33)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情態則涵蓋了能力和意願。 Lyons(1977)、Palmer(1986, 1990, 2003)及 Hoye(1997)所討論的 情態範圍以上述四種情態為主,我們以 Lyons(1977)及 Palmer(1986)的 情態架構為基礎,另外參考 Perkins(1983: 10-12)分析的情態來源,依據 情態的形成原則,首先將情態分為下列三組: A. 理性原則情態(rational laws); B. 社會原則情態(social laws); C. 自然原則情態(natural laws)。 Perkins(1983)所提到的這三個原則,其實也是情態所對應的三種可能世界 型態。第一個原則,為依據人類普遍具備的理智推理所作出的評估,包含了 知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及信息源情態(evidential modality)和 Rescher (1968)談到的真值情態(alethic modality)。當我們有某種程度的知識不 足(lack of knowledge),常常會透過理性推論或演繹的方式尋求合適的情 態,形成仰賴信仰(belief)或證據的結果;第二個原則,牽涉到社會性常 規,處於該社會或團體的個體都具備遵守常規的共識,同時也賦予個體擁有 實施常規的權力,該常規有時可能不直接和社會制度產生聯繫,而是個體之 間產生的職權強弱造成的非正式常規,包括了義務情態(deontic modality) 和願望情態(boulomaic modality);第三個原則,屬於可能世界的環境和非 事實性事件之間自然產生的關係,如動力情態(dynamic modality)和 Rescher (1968)提到的因果情態(causal modality)。 表 三-1 情態分類 理性原則情態. 社會原則情態. 自然原則情態. (rational laws). (social laws). (natural laws). Rescher(1968) Alethic modality Epistemic modality. Deontic modality Boulomaic modality. Causal modality Likelihood modality. Lyons(1977). Epistemic modality. Deontic modality. Palmer(1986). Epistemic modality Evidential modality. Deontic modality. 25. Dynamic modality.

(34)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3.1.1 理性原則情態 理性原則情態的關鍵概念為「知識不足」,因為知識的不足導致說者無 法對命題作百分之百的肯定斷言,而必須透過情態的表現在可能世界實現命 題義,其中包括了知識情態及信息源情態,另外 Perkins(1983)認為 Rescher (1968)所說的真值情態(如命題 p 其實為真)15也在理性原則之下,說者 根據個人信仰、推理、所得的證據等對命題進行評估,真值情態的特徵在於 對命題的高度真值推斷,但該推斷並不直接表示說者對命題為真的斷言,我 們認為真值情態其實和知識情態及信息源情態特性交叉重疊,都有某種程度 的「知識不足」。 我們對這三種情態作出個別特徵的區別,由於其間共性的重疊性高,都 是說者為了對命題進行評估所採用的手段,因此說者如何作出評估,以及評 估內涵為何等為理性原則情態下分類的主要標準。我們參考 Chafe(1986) 對 evidentiality 的討論,將那些根據證據(可能為語言成分證據、個人信仰、 假設推論等)對命題真值評估的情態稱作信息源情態,而那些不特別牽涉到 證據來源的情態為知識情態,兩者都為對命題真值的評估,表現說者對命題 真值信賴的程度,其區別在於前者具有評估的根據;而真值情態表達的也是 說者對真值信賴的程度,但支持的立場不同,說者從非真實世界的角度肯定 該事實、並認為該命題為事實,而非闡述事實性的高低。 我們依據上述理性原則定義,並參考 Greenbaum(1969) 、Chafe(1986) 、 Hoye(1997)、Biber(1999)、Biber and Conrad(2000)對英語情態副詞的 討論,以及 Li and Thompson(1992)齊滬揚(2002)、賀陽(1992)、張誼 生(2000a)對漢語語氣副詞的分類,將漢語語氣副詞中對應的理性原則情 態整理如表三-2。漢語語氣副詞中的可能語氣、評判語氣及推測語氣和我們 討論的知識情態吻合,雖然側重的角度不同,但都表示對命題真值的評估, 可能語氣強調事件為真的可能性,而評判和推測語氣則以說者的視角出發, 著重說者作出該評估的動作,其中表示高程度信賴的知識情態有“一定、必 然、必定”等,表示低程度信賴的知識情態有“也許、大概、或許”等。關 於信息源情態,我們參考 Chafe(1986)對信息來源的分析,根據信息的來. 15. It is necessarily/actually/possibly true (or: false) that p。. 26.

(35) 第三章. 漢語語氣副詞語義分布. 源將信息源情態分為三種:歸納性(induction)信息源、知覺性(sensory evidence)信息源、傳言性(hearsay evidence)信息源。我們刪除 Chafe(1986) 的第四種演繹性(deduction)信息源,主要原因在於該信息源不是客觀環境 下形成的,說者將預測出的證據作為信息來源,但該來源是說者主動建構而 非透過觀察、理性歸納等方式得來,因此嚴格來說還是一種表達對信息真值 的評估,只是在評估過程中說者主動進行預測,提供信息為真的證據,但該 證據缺乏客觀條件的輔佐,因此作為證據的立場較為薄弱,故我們將第四種 演繹性信息源視為知識情態的一種。上述三種信息來源中,歸納性信息源是 相對模糊的,說者點出對該命題有證據上的支持,但不對該證據作說明,聽 者也無從得知證據性質為何,只知道說者根據某種證據作出對命題的評估, 英語有“obviously, evidently”等,Greenbaum(1969)認為這類詞彙和知覺 觀察(observation/perception)有關,Biber and Conrad(2000)則歸於知識 情態下,但仍承認其有信息來源,對應到漢語為語氣副詞“顯然”。真值情 態和知識情態及信息源情態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肯定命題本身為事實 (「relating to the notion of truth itself」in Rescher(1968)),我們參考英語 副詞的討論,認為真值情態副詞對應到漢語有“其實、當然、的確、誠然” 等。 表 三-2 漢語理性原則情態副詞 知識情態副詞. 信息源情態副詞. 高程度信賴 低程度信賴 歸納性 知覺性 傳言性 一定、必. 也許、大. 然、必定. 概、或許. 顯然. 真值情態副詞 完全信賴命題為真 其實、當然、的確、誠然. 3.1.2 社會原則情態 社會原則情態和理性原則情態的主要不同在於前者牽涉到的是事件 (event)而非命題(proposition),社會原則情態影響事件成真的可能性, 說者在可能世界中表達對事件的態度,如義務及許可,社會原則情態遵循話 語參與者所處社會或團體內的常規,根據該常規,社會或團體內的個體都有 實施及遵守常規的權力及義務,如 Lyons(1977)談到義務情態的主要概念, 他認為義務情態不管牽涉到的是可能性或必要性,談論的主軸都是被施行的.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fi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