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 ──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the complaint form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by 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指導教授:曾金金博士 研 究 生:洪芸琳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1.

(2) 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 ──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 中文摘要 關鍵字: 抱怨言語行為、面子威脅行為理論、語用難點、跨文化、溝通能 力 語用能力向來在教學現場中被忽視,但同時卻又關係著學習者實際的 語言使用能力。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以抱怨言語行為為例,找出漢語抱怨 言語行為模式,以及學習者在抱怨語境下的難點,以期結合語用研究與教 學,幫助學習者提高跨語言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本文以 Brown 和 Levinson(1987)的面子保全理論(face-saving theroy) 為主要架構,分析影響抱怨表達的社會參數,並提出不同語境下漢語抱怨 模式,另外,歸納學習者的偏誤情形,說明難點。主要的研究方法為角色 扮演以及合適度測驗,從產出和接受兩方面收集受試者的語料。根據所收 集的語料可知,漢日兩組受試者在會話各階段所選用的策略各有偏向,表 現出不同的抱怨模式;而選用抱怨策略時, 「相對權勢」和「心理距離」 都影響漢日受試者,但在漢語文化中,「相對權勢」的影響力大於「心理 距離」 ,而在日語文化中則相反,符合了 Brown & Levinson 所提出的日本 為「高心理距離價值文化」(high D value)的主張,從實驗結果也可推出漢 語為「高權勢價值文化」(high P value)。 社會變項影響力的不同也影響了難點的分布,並部份解釋了偏誤的原 因。日籍漢語學習者在語用語言學(pragmalinguistics)方面的難點主要為未 能掌握好語言形式和語境的使用限制,造成語句過於直接無禮,這些形式 以疑問句及句尾助詞的誤用為最多。而在社會語用學(sociopragmatics)方 面,從漢日兩組學習者對同一語料的審看結果比較,可以看到漢日文化表 現出漢日「多元-一元」、 「模糊-精確」 、「關聯-獨立」的文化差異。 在教學應用上,根據實驗所觀察到的漢語抱怨言語行為以及日籍漢語 學習者的偏誤情形,以溝通式教學法,將不同權勢及心理距離關係融入各 種練習活動中,並以「呈現-練習-產出」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呈現」階 段提供學習者漢語抱怨言語行為典範,同時針對日籍學習者的偏誤設計教 學活動,提供包含「練習」及「產出」的抱怨言語行為教學流程。 1.

(3)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the complaint form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by 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Keywords: speech act of complaint, face-saving theory, pragmatic difficulties,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importan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ut it is usually neglected in language course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course schema of the complaint expression in Chinese.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are 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with which the Japanese learner face when they are using complaint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designs a pedagogical teaching plan to help improve abilities to form expressions of complaint in Chines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face-saving theory proposed by Brown & Levinson (1987). Data was gathered from both the learners and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through oral role play and an acceptability judgment test, which analyzed their strategies and the social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ir express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started the complaint from greeting and followed by asking questions, showing expression of disapproval, and then justification and the request for repair, then finally an expression of thanks. Japanese learners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native speakers in regards to choosing strategies. ‘Relative power’ and ‘mental distance’ may have bee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choices and strategies they made.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Chinese, ‘relative power’ had greater influence, while in Japanese, ‘mental distance’ was more important. The result proves Brown and Levinson’s stance: Chinese society is a ‘high power value’ culture, and Japanese society is a ‘high distance value’ cultu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 of power and distance are also related to their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From a pragmalinguistics point of view,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learners are that they have not mastered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language form and context yet, especially in regards to question forms as well as the misuse of modal particles. From a sociopragmatics point of view, Chinese culture shows diversification, ambiguity, and involvement, while Japanese culture is unitary, precise, and independence.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a teaching plan based on the findings is provided. It 1.

(4) mixes the complaint schema as well as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to different contexts and present it with in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method.. 2.

(5)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2 一、 相關理論....................................................................................................2 二、 研究範圍....................................................................................................3 三、 研究問題....................................................................................................6 第三節 本文架構....................................................................................................7 第二章 第一節 一、 二、 三、 四、 第二節 一、 二、 第三節 一、 二、 三、 四、 第四節. 文獻探討........................................................................................................9. 第三章. 語用學理論回顧........................................................................................9 合作原則及禮貌原則................................................................................9 面子保全論(face-saving theory) .............................................................10 禮貌理論的普遍性與文化差異..............................................................12 對禮貌理論的批判..................................................................................13 抱怨言語行為研究..................................................................................16 抱怨言語行為..........................................................................................16 相關研究回顧..........................................................................................21 中介語語用與溝通能力..........................................................................27 中介語語用..............................................................................................27 溝通能力..................................................................................................28 語用失誤及其類型..................................................................................29 語用失誤的原因......................................................................................36 小結..........................................................................................................37 研究設計......................................................................................................39. 第一節 實驗對象..................................................................................................39 一、日籍學習者背景..........................................................................................39 二、母語者背景..................................................................................................40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式..........................................................................................42 一、角色扮演......................................................................................................43 二、合適度判斷測驗(acceptability (judgment) tests)........................................45 I.

(6) 第三節 實驗步驟及施測情形..............................................................................47 一、 準備工作..................................................................................................47 二、 試測情形及結果......................................................................................48 三、 正式施測情形及結果..............................................................................52 四、 語料策略分類..........................................................................................56 五、 記分方式..................................................................................................65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策略選擇........................................................................67 第一節 一、 二、 第二節 一、 二、 第三節 一、 二、 第四節 第五章. 策略使用情形..........................................................................................67 整體策略選用情形..................................................................................67 各語境中策略選用情形..........................................................................71 社會參數的影響......................................................................................80 日籍學習者..............................................................................................80 漢語母語者..............................................................................................82 理論反饋..................................................................................................84 漢語抱怨模式..........................................................................................84 文化類型..................................................................................................86 小結..........................................................................................................90. 第一節 一、 二、 第二節 一、 二、 第三節 一、 二、 第四節. 實驗結果與分析:難點分析......................................................................91. 第六章. 偏誤語句情形..........................................................................................91 偏誤語句的分布......................................................................................91 偏誤類型..................................................................................................92 差異語句情形........................................................................................103 差異語句的分布....................................................................................103 差異語句分析........................................................................................104 難點討論................................................................................................ 112 難點分布................................................................................................ 112 難點分析................................................................................................ 113 小結........................................................................................................ 116 教學啟示及應用........................................................................................ 117. 第一節 語用教學................................................................................................ 117 一、 理論文獻回顧........................................................................................ 117 二、 現行教材檢視........................................................................................ 118 三、 本研究的構想........................................................................................121 第二節 教學設計............................................................................................122 一、 教學內容................................................................................................122 II.

(7) 二、 第三節. 教學流程及建議....................................................................................122 小結........................................................................................................127. 第七章 結語..............................................................................................................12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研究結果................................................................................................129 研究限制................................................................................................131 後續研究建議........................................................................................132. 參考文獻....................................................................................................................133 附錄一 受試者背景資料:日籍漢語學習者組......................................................138 附錄二 受試者背景資料:漢語母語者..................................................................139 附錄三【NATIVE 影片】觀看問卷.........................................................................142 附錄四. 學習者問卷................................................................................................146. 附錄五. 角色扮演題目............................................................................................148. 附錄六. 作答說明(母語者用).................................................................................150. III.

(8)

(9)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1 1-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辭典中的抱怨解釋 平衡語料庫中各種抱怨類型的比例 社會關係與策略分布模式 Leech 對言外行為的分類 影響策略選擇的變項分類比較 抱怨言語行為之策略分類結果對照 抱怨言語行為成分分類對照表 抱怨言語行為語段與成分分析對照表 會話與策略分析架構 學習者中介語語用特徵.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5-1 5-2 5-3. 日籍漢語學習者背景資料 情境設計及變項關係 【native 影片】審核意見 試測結果 母語者試測測試內容範例 兩種策略分類方式之比較 本論文抱怨主行為策略 本論文策略分類架構 學習者與母語者策略選用差異 語境一策略搭配比較 語境二策略搭配比較 語境三策略搭配比較 語境四策略搭配比較 語境五策略搭配比較 語境六策略搭配比較 學習者對社會變項的判斷及相應策略 社會變項的影響情形:漢語中介語 母語者對社會變項的判斷及相應策略 社會變項的影響情形:漢語 具權勢差異語境下的策略 具心理距離差異語境下的策略 偏誤句在各語境中的分布情形 差異句在各語境中的分布情形 語境一差異句情形 V. 3 4 12 18 19 21 22 24 24 27 39 45 47 49 50 59 60 64 70 72 73 74 75 77 78 80 81 82 83 88 89 91 103 104.

(10)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5-4 5-5 5-6 5-7 5-8 5-9 5-10 6-1. 語境二差異句情形 語境三差異句情形 語境四差異句情形 語境五差異句情形 語境六差異句情形 學習者認為不合適的情況 漢日文化差異情況 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教學設計流程. VI. 105 106 107 109 109 110 111 126.

(11) 圖目錄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1 各言語行為與對話雙方的關係 2-1 Leech 人際互動框架 2-2 Brown & Levinson(1978,1987)損益考量 2-3 抱怨策略的選用 3-1 母語者試測流程 3-2 實驗流程 4-1 日籍學習者策略使用整體情形 4-2 母語者與學習者策略使用比較 4-3 漢語抱怨基本模式 4-4 漢語抱怨模式. 圖 圖 圖 圖. 4-5 不同語境下的漢語抱怨模式 5-1 偏誤句在各策略的分布情形 6-1 《New Interchange》第六單元「抱怨」之教學內容 6-2 不同策略的抱怨言語行為. VII. 4 10 11 20 51 55 68 69 84 84 85 92 120 124.

(12) 第一章 緒論 語言是思想的工具,我們用語言表示感謝、表達不滿,與人爭辯,交 換訊息;同時,語言也是一面鏡子,在每一次使用語言的時候,映照著每 個群體各自的文化。隨著全球交流日趨頻繁,我們看見了不同文化因為接 觸而帶來新的面貌,同時也看見了由於文化差異而帶來的衝突,全世界的 人都在學習跨越這道文化藩籬,增進彼此的了解,並且尊重彼此文化的特 殊性。而在這場跨文化交流中,語言往往扮演了最重要的媒介。 跨文化交際對每個外語學習者來說都是無法避免的課題,即使是語言 水平高的學習者,在實際交際中也難免發生交際失敗的情形—包括無法達 成交際目的、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等。換句話說,這些問題比語法更難掌 握,也因此,不少學者開始針對外語學習者溝通能力以及跨語言跨文化交 際進行研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舒兆民(2004)針對在台灣的漢語學習者,調查他們認為最需要 的、不會的、模糊的、不知如何得體地表達內容的言談行為,其中「抱怨」 以 432 分得分最高。檢視目前的教材,根據陳薌宇(2005)對漢語教材中語 言功能出現數量統計結果,其中「不滿」排名第五。由上面兩份研究結果 可知,儘管表達「不滿」在教材中的出現頻率高,然而學習者卻認為仍然 無法將「抱怨言語行為」掌握得很好而需要學習,那麼,是教材教得不夠 多?或是對學習者表達上來說有什麼困難?而老師可以怎麼教? 若想針對抱怨言語行為進行教學,首先我們得先知道如何抱怨才合 宜。那麼什麼是「合宜」的抱怨?而學習者又有哪些「不合宜」的表現? 前一個問題涉及漢語中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我們得找到一個合宜的抱怨 「典範」;後一個問題可以透過對比預測,或是藉由實際交際,從失敗中 歸納特點。若我們能提供「典範」與「界限」,那麼學習者就更能拿捏與 漢語母語者的「交際尺度」,能夠讓交際的另一方正確的接收自己的「意 念」。 1.

(1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以下將說明本論文主要採用的理論基礎,並從「抱怨」的分類界定本 論文的研究範圍,再進而提出研究問題。. 一、 相關理論 什麼是「合宜的」/「不合宜的」的抱怨,與該語言文化中對「禮貌」 的看法有關,Brown & Levinson(1987)提出的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為 人類語言交際中的禮貌現象,提出了一套解釋方式,並認為禮貌是為了維 持人際關係和諧所採取的策略,具有普遍性;他們進一步提出文化模式, 說明文化特殊性如何與禮貌的普遍原則共存。本論文的目的除了要知道何 謂「合宜/不合宜」的抱怨,更要將此結果與教學結合。Bardovi-Harlig(1996) 討論語用如何與教學結合時提到,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在描述 一般交際對話是具可親性(accessibility)且可得性的(availability),因為對教 師及學習者來說,日常生活裡的各種言語行為都是熟悉的,而且關於言語 行為的研究,也已累積了不少成果(1996:28)。Bardovi-Harlig 所提示的這 個方向將有助於達到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另外,Brown & Levinson 的理論 同時涉及語言禮貌及文化差異的討論,因此本論文將以禮貌理論作為基 礎,並從言語行為理論出發,進行抱怨言語行為研究。有關言語行為理論 及禮貌理論,將於第二章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學習者使用標的語時出現「不合宜」的用法時,是以反面的例子說明 標的語的禮貌遵守原則,這些「不合宜」的用法同時也反映了跨文化的差 異,以及學習者整體的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包括語法能 力、語用能力、策略能力。本論文的重點在語用能力上,對於這些「語用 失誤(pragmatic failure)」的情形,Thomas(1983)提供了一個可以分析的框 架。關於溝通能力與語用失誤的內容,同樣於第二章中詳細說明。. 2.

(14) 二、 研究範圍 「抱怨」是一個什麼樣的言語行為?研究者查閱了英漢、漢英、中日、 日中辭典,並將辭典中的解釋摘要如下: 【表 1-1】辭典中的抱怨解釋 抱怨. complain, grumble, 文句/不満を言う。愚痴をこぼす。1. 文句/不満を言う 抱怨 complain. 1.抱怨某個狀況時,表示不滿足2 2.抱怨疼痛3. complainant. 在法律上,開始控訴事件的人4. complainer. 一個常常抱怨他們的問題或他們不喜歡的事情的人5. complaint. 1.對特殊情形表達不滿的內容6 2.抱怨的理由7 3.不嚴重的疼痛8. grumble. 以某種壞情緒的方式抱怨9. 由【表 1-1】可知,漢語和日語在對應上相同,但和英語卻有些差異。 從「抱怨」可翻譯成「complain」和「grumble」 ,再加上「grumble」是「壞 情緒的方式」推測,「complain」應該也有「理性的方式」。字典並未說明 抱怨的「對象」及「內容」 ,且「complainant」又與「控訴」有關,因此我 們需要更多其他的資源來定義。 為了深入了解「抱怨」,研究者選取語料庫中的語料作為分析對象。 在平衡語料庫中鍵入「抱怨」一詞後,共可獲得 190 筆語料,扣除因上下 文不足而無法判斷「表達抱怨」與「接收抱怨」雙方間的關係,以及「抱 怨內容」不明的語料,可供分析的語料共 85 筆。根據說話者和聽話者的 關係,共可分為以下「當面抱怨」 、 「向第三者抱怨」 、 「其他」三類,所得 1 2 3 4. 5 6 7 8 9. (筆者直譯)陳述不滿或意見。 if you complain about a situation, you say that you are not satisfied with it. if you complain of pain or illness, you say that you are feeling pain or felling ill. a complainant is a person who starts a court case in a court of law. a complainer is someone who complains a lot about their problems or about things they do not like. a complaint is a statement in which you express your dissatisfaction with a particular situation. a complaint is a reason for complaining. you can refer to an illness as a complaint, especially if it is not very serious. if someone grumbles, they complain about something in a bad-tempered way. 3.

(15) 的統計數據呈現在【表 1-2】中: 【表 1-2】平衡語料庫中各種抱怨類型的比例 來源:平衡語料庫. 語料數. 比例. 5. 5.88%. (聽話者=冒犯行為者). 當面抱怨. 75 88.24%. 向第三者抱怨 其他. 5. 5.88%. 總計. 85. 100%. 由【表 1-2】可知,屬於「當面抱怨」的情況僅佔 5.88%,而屬於「向 第三者抱怨」的情況為 88.24%,為三類中比例最高的一項。 研究者訪問了 10 位大學中文系/國文系畢業、目前已就業或仍在學的 漢語母語者,請他們根據自己的語感,就研究者所設定的對話關係(如學生 對老師表達不滿叫做什麼),以及特定的言語行為(如誰對誰表達不滿叫做 抗議),提供對應的言語行為或對話關係。所得的結果如【圖 1-1】所示: 各言語行為與對話雙方關係 100%. 0%. 0%. 80% 60%. 6% 0%. 40%. 50%. 71% 100%. 94%. 40%. 40%. 0% 20%. 平 上-下. 16%. 50%. 20% 0%. 53%. 31%. 29%. 抱怨. 指控. 下-上. 0%. 責備. 申訴. 抗議. 批評. 【圖 1-1】各言語行為與對話雙方的關係. 根據【圖 1-1】可知,在漢語中,某些言語行為內建對話者關係,例 如「責備」均為「上對下」關係(如父母對子女)、 「平等」地位之間表達不 滿不會是「申訴」及「責備」 ,若為「下對上」的「指控」 ,該「上位者」 均為第三者(如法官),若為「平等」關係的「指控」 ,受話一方均為「冒犯 事件的加害者」 ,而「上對下」表達不滿不會是「指控」 , 「抗議」除了 6% 為「平等」關係以外(向鄰居抗議),其於 94%均為「下對上」表達不滿。 4.

(16) 由此可知,在漢語中,這幾個與「表達不滿」有關的詞語除了「批評」和 「抱怨」以外,其餘四個詞語都隱含了權勢關係,由此觀察可推測,漢語 文化重視權勢關係的表達。 另外,研究者也請母語者根據他們對「抱怨」一詞的語感,自由地定 義「抱怨」 。他們認為: ‧ 抱怨是一個人碎碎念,抱怨不會有結果,要求才會有結果; ‧ 抱怨是程度較低的批評; ‧ 抱怨的內容是私事,沒有具體建議; ‧ 抱怨偏向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批評跟指責是針對對方的疏失; ‧ 對當事人不太可能用這種負面的詞表達,除非撕破臉; ‧ 表達不滿和要求改善不同,如果我去跟對方說,那是要求改善,但 是我想不到(當面表達不滿叫什麼)。 母語者對「抱怨」的語感多呈現「向第三者的抱怨」 、 「發牢騷」式的,與 語料庫統計結果一致。 從上述字典、語料庫、母語者語感三方面得到的結果顯示,漢語的抱 怨與英語不同,漢語多為向第三者抱怨、發牢騷的,接近英語的「grumble」 , 且從漢語「表達不滿」的詞彙可推測,漢語文化重視「權勢關係」 。 而英語的「complain」則有「非壞情緒的表達方式」的特性,且對照 歷來與抱怨有關的研究,這些「complain」研究大多為「對冒犯事件始作 俑者」的「直接行為」,內容不止表達負面情緒,還包括提出要求,讓聽 話者負起責任,提供補償。名詞「complaint」又可解釋為「抱怨的理由」, 因此研究者認為應將上述「complain」視為單一的言語行為或策略,而整 個包含「要求補償」的言語行為視為「抱怨言語行為組(speech act set)」, 而本論文所指的「抱怨言語行為」為大單位的「抱怨言語行為組」 。 進一步針對抱怨的「對象」以及「責任歸屬」限定研究範圍。一般來 說,依據對象的不同可將抱怨分成對始作俑者的「直接抱怨」(direct complain),以及對第三者的「間接抱怨」(indirect complain);但若從「責 任歸屬」方面來看,又可將「聽話者該負責」視為「抱怨」,將「聽話者 不需負責」的「間接抱怨行為」視為「發牢騷」(Boxer, 1993)。本論文認 5.

(17) 為,「向第三者抱怨」可視為「敘述事件」的延伸,在語言學習和表達上 的難度並不高,讓學習者不知道該如何得體的表達的是「直接抱怨」,因 為直接抱怨涉及「面子」的處理。 本論文目的在探討不同語境下漢語母語者對「冒犯事件的肇始者」 「表 達不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學習者的難點,屬於「抱怨言語行 為組」的討論,相當於英語「complain」中「direct complain」的範圍。儘 管「抱怨」一詞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差異,然而由於漢語中沒有更合適的詞 語可替代,因此本論文還是以「抱怨」稱之。 另外,由於使用「漢語」的範圍包括台灣及中國,然因地理環境與社 會發展各地不同,在詞彙、語音、語用各方面往往因地區而有所差異。本 論文使用「漢語」一詞,明確的範圍為台灣人民使用的標準語言,而「漢 語母語者」則指在台灣生活,並以漢語為第一語言,或是以漢語做為主要 溝通語言的台灣人10。. 三、 研究問題 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有二: (一). 作為教學的「典範」 ,漢語母語者在不同語境中如何抱怨?. (二). 作為「界限」 ,漢語學習者有哪些不合適的抱怨表達?而這些被判定 為「不合適」的表達所反映的學習「難點」為何?. 10. 感謝口試委員鄭良偉教授的修正建議。 6.

(18) 第三節 本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研究問題。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主要討論作為本論文理論基礎的「禮貌理論」 ,以及 回溯歷來與抱怨言語行為相關的研究,包括漢語本體研究以及中介語研 究,另外也討論溝通能力及語用失誤,作為實驗後語料分析的基礎。第三 節為研究方法的介紹,依序說明實驗對象、研究工具、語料分類依據、以 及研究過程等各步驟。第四章為抱怨言語行為之比較,以各情境為主軸, 比較學習者與母語者在策略選用、策略搭配等方面的異同,了解社會變項 對策略選擇的影響。第五章為難點分析,主要針對學習者可能發生交際失 敗的語料進行分析。第六張為教學應用,根據第四、五章的實驗結果為基 礎,提出漢語抱怨言語行為的教學內容,同時檢視目前教學情況,並提出 教學設計。第七章為結論,總結前六章的研究結果及教學建議,並提出研 究限制及未來展望。. 7.

(19)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從語用學出發,重點著重在 Brown & Levinson(1987)所提出的禮貌理論;第二節則從抱怨言語行為本身的相關理 論及研究,了解歷來對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成果;第三節則由溝通能力及 語用失誤方面,提出本論文的分析架構;第四節為小結,針對前三節的回 顧,提出本論文的具體研究問題。. 第一節 語用學理論回顧 與語言交際功能教學討論得最多的是語用學中的禮貌理論,而 Brown & Levinson 的禮貌理論並非憑空創造提出,而是在 Grice 和 Leech 等人的 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因此本節將循此脈絡,回顧與討論語用學 中的合作原則、禮貌原則、面子保全論等。. 一、 合作原則及禮貌原則 Grice(1975)認為人際之間能夠順暢地以言語交流是因為交際雙方為了 達到交際的共同目的,共同遵守會話合作原則(cooperation principle)。合作 原則有四條準則:量準則(maxim of quantity)、質準則(maxim of quality)、關 聯準則(maxim of relation)、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合作原則被質疑及 批判的部份包括四條準則的普遍性以及所謂「合作」一詞的誤導,「我們 每天實行很多如爭執、說謊等「不合作」的行為,然而這些行為卻都符合 Grice 的準則」(Thomas, 1994;引自 Fukushima, 2000),除了這些「不合作」 的言語行為以外,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現暗示、諷刺、誇張等違反合作原 則的表達方式,於是有些學者開始針對合作原則的缺失提出補救的準則。 對於這樣的情況,Leech(1983)認為過多的次準則反而使得原來的合作 原則顯得繁瑣,因為原則應是越少越好,越具有概括性越好。因此他提出 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以更高的框架說明人際互動所依循的方 式,並且含括 Grice 的合作原則。以下【圖 2-1】說明 Leech 的框架:. 9.

(21) 量準則(Maxim of Quantity) 合作原則(CP). 質準則(Maxim of Quality) 關聯準則(Maxim of Relation). 人際修飾. 禮貌原則(PP). 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 策略準則(Maxim of Tact) 反語原則. 寬宏準則(Maxim of Generosity). (irony principle). 讚揚準則(Maxim of Approbation) 謙虛準則(Maxim of Modesty) 讚同準則(Maxim of Agreement). 篇章修飾. 同情準則(Maxim of Sympathy). 【圖 2-1】Leech 的人際互動框架. Leech 認為在他所提出的禮貌理論是具有普遍性的,而跨文化的差異 表現在各種文化對各項準則的重視程度不同。例如東方有些文化社團(如日 本和中國)比西方國家更重視謙虛準則,說英語的群體更重視策略準則和反 語準則,地中海國家更重視慷慨準則等(Leech, 1983)。 雖然 Leech 以更大的框架概括了合作原則,補其不足,說明人們遵守 合作原則或是使用間接言語行為都是出於禮貌,但是他沒有很清楚的說明 為什麼人們交際時需要遵守這些原則以及「何謂禮貌」,另外,由於它的 理論無法驗證,因此我們無法確定禮貌理論是否真的具有普遍性。. 二、 面子保全論(face-saving theory) Brown & Levinson(1978, 1987)以「面子」(face)的角度重新詮釋「禮 貌」,他們認為「禮貌」是一種策略,是每個「典型人」(model person)為 了滿足自己或對方的面子需求所採取的各種理性行為。Brown & Levinson 將這項「典型人」所追求的「面子」分為「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 want) 和「消極面子」(negative face want)兩種,前者是一個社會成員希望得到的 形象,後者是不受他人干涉的希望。因此,如果某種言語行為將會威脅聽 10.

(22) 話者任一種面子,那麼該行為即可稱為「面子威脅行為」(face threaten action, FTA)。而在維持社會和諧的前提下,每個有「理性」的典型人都會避免發 生面子威脅行為,或是使用某些策略,即禮貌,以縮小或減輕威脅程度, 因此, 「禮貌」也可以定義為「用修飾言詞來補償面子威脅行為」(Grundy, 2000)。 在執行這類違反社會目標的面子威脅行為以前,說話者必定得在「維 持良好人際關係」和「達到自己的目的」兩者之間衡量得失,考量:1)自 己實行此行為的需求、2)情況的有效性及急迫性、3)在某些程度上維護聽 話者面子的需求,以決定使用哪些策略來補救面子威脅行為對良好人際關 係的潛在傷害(Brown & Levinson, 1987:68)。這番損益考量(payoff consideration)可用【圖 2-2】表示:. 執行 Do FTA. 公開 On record. 直接 Without redress. 修飾 With redress. 積極禮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消極禮貌策略 Negative politeness. 不公開 Off record 不執行 Opting out. 【圖 2-2 】Brown & Levinson(1978, 1987)損益考量/修補策略. 【圖 2-2】所呈現的只是五種主要策略,而其中「消極禮貌策略」 、 「積 極禮貌策略」 、 「不公開」三項策略底下都還各包含許多次類,然而並非越 多修飾的策略及形式就是最得體的表達,說話者必須對語境進行估算,然 後決定選用的策略。Brown & Levinson 指出,影響策略選擇的語境因素有 三: 1.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 2.相對權勢(relative power) 3.特定文化中強加力的絕對級別(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此強 加力的級別還分兩種情況: 11.

(23) (1)與消極面子有關時,強加力的級別涉及權利與義務; (2)與積極面子有關時,強加力的級別涉及對聽話者面子所造成的傷 害的情形評估。 這三項因素的估算總和將決定實行面子威脅行為時的禮貌程度,說話者則 以此估算結果選擇合適的策略及語言形式。. 三、 禮貌理論的普遍性與文化差異 Brown & Levinson(1987)認為禮貌現象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他們也意 識到在不同文化中禮貌的特殊性,他們認為他們所提出來的禮貌原則可以 作為說明文化差異的基礎。在交際中,對語境中的變項「相對權勢」 、 「心 理距離」 、 「強加力」等的估算是具有普遍性的,估算結果的差異正是文化 差異的表現。而策略的選擇和語境的估算有關,因此觀察策略選擇的分布 可以了解文化的特質,例如,若是ㄧ個群體常常使用消極面子策略,那麼 可以說這個群體的社會關係是「高心理距離關係」(High D relationship)的 文化,亦即該文化強調保持個體之間的距離。 Brown & Levinson 依據策略選擇的分布,提出四種主要的類型: 【表 2-1】文化類型與策略分布模式 文化類型. 主要策略分佈. 例子. A.高權勢價值,低心理距離價值. 對下:直接. 印度. 對上:消極禮貌策略/非公開策略 B.低權勢價值,高心理距離價值. 消極禮貌策略/非公開策略. 英國、日本. C.低權勢價值,低心理距離價值. 直接/積極禮貌策略. 美國. D.高權勢價值,高心理距離價值. 對下/:直接(但比 A 更緩和). (無). 對上:消極禮貌策略/非公開策略. 當一個社會屬於「高權勢價值」的社會時,該社會強調「保持社會中 的權勢差距」,如印度;而「高心理距離價值」的社會,則強調「保持人 際間的心理距離」,如日本。因此在策略分佈上,在高權勢價值社會中, 策略選用主要表現在對上與對下的不同,對上採消極禮貌策略或非公開策 略,對下採直接不修飾策略。在高心理距離價值社會中,對上與對下的策 略選用差異不大,人際間交際是以平行的消極、非公開策略,保持個體間 的獨立,或是積極、直接策略,主動參與關心對方事務。 12.

(24) 以日本為例。在 Brown & Levinson 的文化模式中,日本人在選擇策略 時主要受到「高心理距離價值」因素影響,因此在策略選擇上主要為消級 禮貌策略或非公開策略。另外,由於每種文化對權勢、心理距離、加諸力 的重視程度不同,對其內容的看法也不同,因此雖然同屬同一種類型中, 也可能還是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例如英國和日本雖然同屬「高心理距離 價值」的類型,但他們對心理距離的重視程度不同,而英國之所以屬於「高 心理距離價值」是從美國的眼光來看的。 在第一章中,研究者曾針對「表達不滿」與交際對象的關係進行小訪 談,根據訪談結果,漢語詞彙的使用隱含了交際雙方間的權勢關係,推測 漢語表現出「重視權勢」的特色。若此推測為真,那麼屬於「高心理距離 價值」的日籍學習者在使用漢語進行抱怨時,是否會因為「權勢」和「心 理距離」影響程度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抱怨方式,或產生偏誤導致交 際失敗?本論文將就此點設計實驗,並在第四、五章中討論。. 四、 對禮貌理論的批判 Brown & Levinson(1978, 1987)的禮貌理論提出以後,學者們陸陸續續 以此為理論框架,討論不同文化中的禮貌現象,檢驗禮貌理論中所謂的「普 遍性」 ,其中,以漢語、日語為研究對象的學者有 Gu(顧曰國, 1990)、 Matsumoto(1988)等。由於本論文涉及漢、日兩個文化,因此有必要針對 Brown & Levinson 的禮貌理論及其批判聲音進行討論。 Gu 和 Matsumoto 主要從漢日文化中「禮貌」和「面子」的概念,批 判 Brown & Levinson 所主張的普遍性。Gu 認為,漢語中的「禮貌」是用 來約束個人言行舉止的標準,並非如 Brown & Levinson 所謂的用來縮小面 子威脅行為,滿足個體的面子想望。Matsumoto 則指出,日語中的「禮貌」 是用來識別個人在團體中的位置,並非為了「面子」 ,因為在日本社會中, 「面子」是團體給的,而非 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是個人價值。 對於與漢日兩個語言及文化相關的本論文而言,有必要先解決這個問 題,以利接下來的討論,而因為漢日學者的批判聲音相近,因此底下不特 別區分漢語和日語。 本論文認為 Gu 和 Matsumoto 是從社會模式觀點來看禮貌,但是 Brown 13.

(25) & Levinson 則是從面子保全觀點來看禮貌。因此,「為什麼要禮貌?」這 個問題,根據 Gu 和 Matsumoto 的論點,禮貌是為了約束個人的言行舉止, 要求個人的表現需要符合個人在團體中的位置,而 Brown & Levinson 則是 認為禮貌是一種策略,用來縮小面子威脅行為。由於出發觀點不同,因此 Gu 的「禮貌」包含了禮儀、行為、社會規範等,然而 Brown & Levinson 的「禮貌」則無。 那麼究竟是 Brown & Levinson 的「禮貌」不具普遍性?還是 Gu 等人 的「禮貌」指的是另外一種概念?本論文認為是後者,而原因起於對「polite」 的理解不同。在漢語中一般將「polite」一詞翻譯成「禮貌」 ,而討論「polite」 的時候,便從漢語文化中孔子的「禮」談起,說明在漢語文化中這種「內 建式」 、 「不可選擇式」的「禮」的特殊性。然而在階級社會中產生的、 「為 了重建社會秩序」的「禮」和在平等社會中產生的「polite」並不相同。在 Brown & Levinson 的觀念中, 「polite」是一種「策略」(strategy),是為了 讓交際更順利,同時維持人際間和諧關係的方法,例如更不傷害對方地拒 絕、更容易讓對方接受己方的要求等,其實行與否是「可選擇的」 ,亦即 Zamborlin(2007)所謂的「策略性」(strategic)和「自主性」(volitional nature)。 雖然 Gu 認為新中國建立以後,階級不再如封建制度時代般嚴明,類 似「主子、拜讀」這類詞語也漸漸過時,然而在漢語文化、以及受漢語文 化影響的日語文化中,人們在進退應對之際,其言行舉止仍然受到禮教制 度的影響。同樣一個過於直接的表達「指責」的語句,權勢高的人對權勢 低的人說的時候,人們可能認為這樣的說法「太直接」、 「不客氣」 ,但不 會有人說他「不禮貌」,相反的,若是權勢低的人對權勢高的人說,那麼 絕對會被認為是「不禮貌」 ,而非「不客氣」--因為前者並無違反「禮」的 制度而後者違反了。同樣在日語中,對地位高者使用敬語是「常規」,不 應用而用時則透過會話隱含會被認為帶有諷刺的言外之意,因此敬語的使 用與否在日語中也是「不可選擇的」。 因此,日語中特殊的「敬語系統」並非一種「策略」 ,敬語系統的使 用是義務性的,是不可選擇的,即使不實行面子威脅行為,仍需使用敬語, 日語中用敬語表現交際雙方的差異,同時維持區別,但與面子無關;然而 Brown & Levinson 利用策略來表示區別,是一種「給面子」的手段。雖然 14.

(26) 根據 Fukushima(2000)的看法,前者屬於社會語言學範疇,而後者屬於語用 學的研究內容,兩者範圍不同,但在漢日文化圈,是否具備此維持社會秩 序的「禮貌」也是影響交際成敗的關鍵之一,因此在本論文分析中亦須考 量此一東方文化特性。 本論文的討論焦點為 Brown & Levinson 這種「工具型禮貌」的使用情 形。日語敬語系統儘管範疇不同,但由於其本身帶有說話者對交際雙方間 關係的判讀結果,當日籍學習者使用外語時,是否影響策略使用數量?本 論文將藉由實驗收集日籍漢語學習者的語料,以了解兩者間的影響關係。 11. 11. 感謝指導教授曾金金教授的修正建議。 15.

(27) 第二節 抱怨言語行為研究 前一節中我們回顧了語用研究中的幾個重要的理論和概念,我們知道 人際交流中不管中西都重視社會和諧。但是日常生活中並非所有的言語活 動都是「合作」的,爭執、說謊、抱怨也是言語行為,那麼在這些威脅面 子的行為,又有哪些特性、如何與禮貌維持平衡?以下我們以「抱怨言語 行為為例」 ,分別說明抱怨的定義、特性、影響因素的運作情形、以及歷 來對抱怨所做的研究,並從中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 一、 抱怨言語行為 人們使用語言不僅在傳遞訊息,更多時候人們透過語句實行某種行 為,以達到其目的。因此,Austin(1962, 1975)提出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他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語句(utterance)同時執行了三種行為: 1. 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傳遞說話者的字面意思; 2. 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實行某種語言功能; 3. 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對聽話者產生影響,達到說話者的目 的。 例如, 「這個房間好悶啊」這句話傳達了「某個空間空氣不流通的狀態」 , 同時說話者希望聽話者將窗戶打開,實行了「要求」功能;聽話者在聽了 這句話以後,將窗戶打開,執行了「言後行為」 ,或是聽話者不予理會, 則言後行為沒發生。 (一) 抱怨言語行為的先決條件與定義 Searle(1969)認為言語行為的發生要符合四個條件:命題行為 (propositional act)、準備條件(preparatory condition)、誠意條件(sincerity condition)、基本條件(essential condition)。 研究抱怨言語行為的 Olshtain & Weinbach(1993)從說話者的角度說明 了抱怨言語行為發生的先決條件: 1.命題行為:說話者相信有一個事件,被抱怨者做了一個違反社會行 為規範的行為,而說話者對被抱怨者所做的冒犯行為表 示不滿; 16.

(28) 2.準備條件:說話者認為這個事件使說話者自己或大眾有損失; 3.誠意條件:說話者感到不高興而以口語表達; 4.基本條件:說話者指責聽話者做了該行為並要求修復。 當這些條件具備的時候,說話者可以實行抱怨言語行為。因此,Olshtain & Weinbach 對抱怨的定義是說話者對某個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行為,以表 達不滿或惱怒的方式作為對此行為的回應,因為這個冒犯行為對說話者自 己造成不好的影響。 由於抱怨言語行為發生的先決條件之一是「說話者要求修復」(基本條 件),因此 Olshtain & Weinbach 將這種「改變事情」(changing things)的抱 怨行為視為「工具型的抱怨」(instrumental complaint),亦即說話者除了實 行「抱怨」功能以外(言外行為),還希望透過「抱怨」對聽話者產生影響, 執行修補,達到「言後行為」 。Trosborg(1995)研究抱怨言語行為時,同樣 也包括了要求修復;另外 Shea(2003)認為抱怨包含兩個基本功能,一個是 對冒犯者或某個有權力能影響情況的第三者指出一個有負面感覺的行為 或問題,一個是要求修復。雖然三位學者對抱怨言語行為的處理方式不 同,但從他們對抱怨言語行為特性的了解可知,他們所謂的「抱怨」都是 「工具型的抱怨」,包含了「表達不滿」和「要求補償」兩部份,因為如 果缺少了「要求補償」這個部份,那麼抱怨無異於「發牢騷」(griping)。 儘管在漢語裡, 「抱怨」這個詞較偏向向第三者抒發不滿情緒,類似 Boxer(1993)的「間接抱怨」或發牢騷,但由於沒找到更合適的詞,用來指 稱這種「工具型的抱怨」 ,因此暫且沿用「抱怨」一詞。 另外值得提出來的是,這種「表達不滿+要求修復」的「工具型抱怨」 亦可被視為「要求言語行為」 。在 Bulm-Kulka 等(1989)的 CCSARP12計畫 中,他們將「要求」部分作為「主要行為」 ,而「表達不滿」的部份則是 用來作為加重手段,屬於「要求言語行為」中的一種類型。由於此種「工 具型抱怨」同時包括「表達不滿」和「要求修復」兩部份。本論文中,採 取 Trosborg(1995)等人的角度,將「表達不滿」部分視為主行為,而當整 個行為中忽略主行為時,本論文認為,說話者的內心仍然不滿,只是為了. 12. 全名為 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 17.

(29) 替聽話者「留面子」(相當於 Brown & Levinson 的積極面子)因而採取「非 公開面子威脅行為」 ,而非「放棄抱怨」(opt out),當聽話者無視說話者的 「保留動作」時,往往公開明白的「表達不滿」就會出現。不過也由於此 項特性,本論文認為「抱怨言語行為」的難度較一般言語行為高,因此研 究時參考「要求言語行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能幫助我們更接近「抱怨言 語行為」。 (二) 抱怨言語行為的特性 Leech(1983)根據語言的言外功能和「維持良好人際關係」這項社會目 標間的關係,將言外行為分為四類: 【表 2-2】 Leech(1983)對言外行為的分類 分類. 與社會目標的關係 例子. (1)競爭類(competivtive) 違反. 命令、請求等. (2)和諧類(convivial). 提供、邀請、感謝等. 符合. (3)合作類(collaborative) 無關. 宣佈、報告等. (4)衝突類(conflictive). 威脅、指責等. 違反. 雖然競爭類和衝突類行為都屬於違反社會目標的行為,但兩者之間仍 有不同:在競爭類行為中,由於說話者想讓聽話者按照說話者的意志去做 某件事,使聽話者自身的意志受到干涉;在衝突類行為中,是說話者對聽 話者表達負面評價。Leech 的分類並非絕對,真實的語言交際中,也會出 現跨類的情形,另外,雖然 Leech 沒有明白說明「抱怨」屬於哪一類,但 從抱怨「表達對對方的負面評價」以及「要求對方改善」這兩項特點可知, 抱怨言語行為是衝突且競爭的言語行為。 若從 Brown & Levinson(1987)兩種「面子」的角度來看,擁有「表達 負面評價」以及「要求對方改善」這兩項特性的抱怨言語行為是ㄧ種既威 脅消極面子,也威脅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Brown & Levinson, 1987:67)。也 因為「抱怨」的面子威脅性太大,因此更需要各種策略來緩和威脅,補救 面子。. 18.

(30) (三) 抱怨言語行為的策略及其影響變項 在上一節中提過,Brown & Levinson(1987)提出影響策略選擇的因素主 要有「社會距離」、 「相對權勢」、 「強加力的絕對級別」 ,而「強加力的絕 對級別」又根據與消極面子和積極面子的關係,分成兩種情況。由於抱怨 言語行為同時與消極面子和積極面子有關,因此 Olshtain & Weinbach(1985) 在研究抱怨言語行為時,就認為設計情境應考慮以下四個社會語用因素: 1.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包括上對下、平等、下對上三種。 2.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包括陌生人、認識的人、朋友、親戚。 3.社會契約(contract):相當於與消極面子有關的「權利與義務」 。當有 契約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明顯被規範的,能影響抱怨的直接和 嚴厲程度。契約越清楚時,雙方間的權利義務也就越清楚,公然的 違反某項清楚的契約時(例如法律),對方將有更大的權利採用較直接 的策略,要求冒犯者改善,而不需維護冒犯者的消極面子社會契約 包括沒有契約、暗含的契約、明白的契約。 4.期待或受挫程度(level of S’s expectations/frustration):主要與積極面 子有關的「傷害評估」 ,冒犯事件越嚴重,傷害越大,對冒犯者的負 面評價也可能增強。分高低兩種。 何兆熊(2000)也歸納了四種與策略選擇有關的影響因素:權力關係、 社會距離、要求大小、權利義務。下【表 2-3】呈現 Brown & Levinson(1987)、 Olshtain & Weinbach(1985)、何兆熊的分類,比較三種分類的異同: 【表 2-3】影響策略選擇的變項分類比較 本論文. Brown & Levinson. 何兆熊. Olshtain & Weinbach. 相對權勢. 相對權勢. 權力關係. 社會地位. 心理距離. 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 事件大小. 強加力. 與積極面子有關. 要求大小. 說話者的期待值/受挫度. 與消極面子有關. 權利義務. 雙方契約約束之有無. 契約有無. 由上【表 2-3】可知,三種分類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內容大同小 異,不管是「相對權勢」 、「權力關係」還是「社會地位」 ,指的都是對話 雙方間在社會中的「垂直距離」,而「社會距離」指的是對話雙方彼此的 19.

(31) 熟悉程度,為了避免「社會距離」一詞可能的混淆,因此在本論文中,以 「心理距離」指稱對話雙方熟悉程度;而「社會地位」的概括性並不如「權 勢」來得大,且在不同語境中「權勢大小」並非絕對,因此本文以「相對 權勢」指稱雙方間在語境中的垂直距離關係。又抱怨言語行為涉及積極和 消極兩種面子,因此在「強加力」的部份採取分成兩類的做法,把與積極 面子有關的因素稱為「事件大小」 ,把與消極面子有關的因素稱為「權利 義務」 。 說話者依據對這些因素的估算結果,選用不同的策略來實現抱怨。下 【圖 2-3】是以 Brown & Levinson(1987)提出的五種策略為綱,舉在「抱怨 音量太大」的情境下為例13,不同估算結果的策略選用情形:. 執行 Do FTA. 公開 On record. 直接 Bald on record. 安靜點!吵死了!. 積極禮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欸…嗯…別間還有人, 那我們就小聲一點。. 消極禮貌策略 Negative politeness. 不好意思,我在準備 考試,可以請你稍微 小聲一點嗎?. 修飾 Redress. 不公開 Off record 不執行 Opting out. 我現在沒什麼胃口吃消夜耶,如果很吵或不舒 服,我都會吃不下東西。. 好啊,一塊兒吃啊. 【圖 2-3】抱怨策略的選用. 對於實現語言行為所採用的策略向來是研究跨文化語用的學者們的 重點之ㄧ,策略的選擇能反映語言使用者對語境因素(相對權勢、心理距 離、契約有無、事件大小)的判斷情形,及其背後隱含的文化特殊性,而在 跨文化中介語語用研究中,更能了解學習者在交際中所面對的表層語言掌 握問題及深層文化掌握情形。 13. 【圖 2-3】中的例子選自於劉怡君(2007)的研究。 20.

(32) 二、 相關研究回顧 在上一段中介紹了抱怨言語行為的定義、特性與策略影響因素。回顧 歷來對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可知,不管是本族語的抱怨研究,或是跨文化 的抱怨言語行為比較,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選用與影響因素建的關 係,以及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學習者中介語語用情形。以下我們就這 兩個主題,回顧並檢視這些研究的發現。 (一) 抱怨的策略 歷來相關研究中以「策略分類」的研究為最多,研究者們收集某一特 定語言母語者進行抱怨時所採用的策略,並加以分類。分類的結果因研究 者的標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結果,例如 Olshtain & Weinbach(1993) 依嚴厲程度分為五類,Trosborg(1995)依直接度分為四大類,Shea(2003)分 為十一類等。以下歷來學者們的分類情形以【表 2-4】表示: 【表 2-4】 抱怨言語行為之策略分類結果對照 研究者. Abe(1982)14. Olshtain(1993) (嚴厲程度). Trosberg (1995) (直接度). Du(1995). Laforest (2002). Shea(2003). 語言. 日語. 希伯來語. 英語. 中文. 法語. 日語. 實驗方. (未說明). 語篇完成測驗法. 角色扮演. (未說明). 日常生活對. DCT. (DCT). 式 策略. 開始. 低於責怪的程度. 話 非明顯指. 建議. 責 介紹(解釋. 表達不滿和惱怒. 表達不滿. 希望. 目的) 行為的敘述. 暗示對方的. 理由正當. 冒犯行為. 化. 陳述不滿的. 提出問題. 理由 明確的抱怨. 指控. 協商. 要求對方解. 要求修復. 釋自己的冒 犯行為 說話者的理. 指責和警告. 指責. 讚美+建議. 由正當化 受話者的理. 提及對方的 冒犯行為. 直接威脅. 報復. 由正當化. 要求對方改 變行為或彌 補冒犯行為. 14. 要求解釋. 引自 Shea(2003) 21. 表達不滿.

(33) Abe(1982). Olshtain(1993). Trosberg (1995). 補救. Du(1995) 試圖處理. Laforest (2002) 直接批評對. Shea(2003) 表達同情. 方不提及冒 犯行為 威脅. 保持沉默. 警告. 結束. 向他人抱怨. 要求訊息. 評價. 等待然後抱. 提供修復. 怨 忍受或抱怨. 道歉. Trosborg 將抱怨言語行為分為「抱怨主行為(head act)」、「指示性行為 (directive acts)」兩種,並將其餘用來強化或弱化言語行為的策略分為「外 部修飾語(external modification)」、 「內部修飾語(internal modification)」。上 【表 2-4】中 Trosborg、Olshtain & Weinbach、Laforest 所做的分類都屬於 「抱怨主行為」 的策略分類。而 Abe、Shea 所做的分類中,部份屬於 Trosborg 的「指示性行為」(如要求修復)及「外部修飾語」(如提出問題、理由正當 化、介紹等),Abe 的分類中更包含了會話結構中的「開始」和「結束」部 分。而 Du 所做的分類,本論文認為是屬於原則式的「處理方式」而非以 實際語言實現的「抱怨策略」 。 另外,像是「解釋目的」 、 「理由正當化」這些「策略」在 Murphy & Neu (1996)和 Tanck(2002)的研究中屬於抱怨言語行為組(speech act set)的成分 之ㄧ。Murphy & Neu 和 Tanck 雖然以「語篇完成測驗法15」收集語料,沒 有顧及實際會話中雙方互動的情形,但是他們將受試者的整段語篇視為一 體,以成分分析的角度,呈現出受試者在設計及實行抱怨言語行為時所使 用的整體模式。 【表 2-5】為兩份研究的結果對照: 【表 2-5】抱怨言語行為成分分類對照表 Murphy & Neu(口語 DCT) Tanck(紙筆 DCT) 解釋目的. 成份 解釋目的 抱怨. 建立內容或支持. 理由正當化. 要求. 建議解決方案. 傳達緊急感覺. 15. Murphy & Neu 所收集的雖為口語語料,但其方式與語篇完成測驗法相似,為口語的語言完成 測驗法。 22.

(34) 兩份研究的結果呈現差異,其原因可能為實驗所使用的情境不同,但 從他們所分析出的「成分」對照學者們的「策略分類」可知,某些「成分」 /「策略」是相同的,亦即「策略分類」和「成分分析」是兩種不同的角度, 兩者混為一談時無法更清楚的看出抱怨言語行為的整體結構。 所以何謂「策略」?是經過估算後所採取的方式?還是用來修飾主要 行為的手段?會話如何開始與結束的方式是否也是策略?本論文認為之 所以造成各種策略分析結果的原因在於學者們對於「策略」的認定不同, 而既然分析抱怨言語行為時不可忽視對話雙方的互動及協商情形,再加上 如何開始、如何引入主行為等都是「交際策略」的表現,因此儘管開啟或 結束會話並非本論文的研究重點,但在分析及設計教學應用時,將借用會 話分析(discourse analyze)及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中的「基模」(schema) 的概念,以「會話結構」入手,先依結構切分整段會話,再分析各結構中 不同情境下所使用的策略,包括抱怨主行為的策略、指示性行為的策略; 而外部修飾語(輔助性行為)在會話中的出現有不同的偏向,本身即為調節 言外之力的策略,再加上開始和結束對話,那麼將能更清楚的了解整個交 際過程的模式,並且避免造成混淆。 關於言語行為的會話結構,在本論文中主要參考由 Blum-Kulka & Olshtain(1989)主持的研究跨文化言語行為計畫「CCSARP」的分析方式。 在他們的計畫中,分析語段(segment)時首先找出「主行為」(Head act),主 行為是語段中的核心,是實現該行為的最小單位。其餘部分為「注意成分」 (Alerter)及「輔助性行為」(Supportive move), 「注意成分」出現在主行為 之前,常見的有「稱謂」及「吸引注意成分」; 「附加行為」(輔助性行為) 則在主行為之外,可藉由增加或降低其力量來修飾,這兩個部份在語段中 不一定出現。以請求為例16: John, get me a beer, please. I’m terribly thirsty. 在這個例子中, 「John」是稱謂,用來喚起注意, 「get me a beer, please」是 整個語段中的主行為; 「I’m terribly thirsty.」是輔助性行為,用來加強其力 量,幫助說話者達到其「請求」的目的。. 16. 引自 Blum-Kulka & Olshtain(1989)的例子。 23.

(35) 以下【表 2-6】中比較 Blum-Kulka & Olshtain(1989)和 Trosborg(1995) 的分類結果,並對照 Murphy & Neu (1996)和 Tanck(2002)的成分分析: 【表 2-6】抱怨言語行為語段與成分分析對照表 Trosberg. 主要行為. Blum-Kulka. 主行為 外部修飾語 (輔助性行為). 注意成分 附加行為 (輔助性行為) 主行為 附加行為 (輔助性行為). 指示性行為 外部修飾語 (輔助性行為). Murphy & Neu. Tanck. 解釋目的. 解釋目的. 抱怨 理由正當化. 建立內容. 提供解決方案. 要求 傳達緊急感覺. 註:Blum-Kluka 認為附加行為可能出現在主行為的前或後。. 雖然 Blum-Kulka & Olshtain 的分析方式包含了會話中的開始部分,然 而此方式並非完整的會話。陳靜芬(2005)研究日語請求言語行為時,將會 話結構分成了「開始、展開、主要、補足、結束」五個階段,本論文亦以 這五個階段為會話分析主要結構,再搭配抱怨言語行為中各次行為的分布 情形,提出策略分析架構: 【表 2-7】會話與策略分析架構 本論文. Trosberg. Blum-Kulka. 開始 展開 主要. 補足. 主要行為. 主行為 外部修飾語 (輔助性行 為). 注意成分 附加行為 (輔助性行為) 主行為 附加行為 (輔助性行為). 指示性行為 外部修飾語 (輔助性行為). Murphy & Neu. Tanck. 解釋目的. 解釋目的. 抱怨 理由正當化. 建立內容. 提供解決方案. 要求 傳達緊急感覺. 結束. 根據【表 2-7】 ,本論文對語料分析方式以會話結構為主,各結構有與 之相應的「行為」 ,而每一種「行為」底下再有不同的「策略」 。詳細分類 結果請參看第三章。 24.

(36) (二) 抱怨的策略選擇與影響因素的關係 根據 Brown & Levinson(1987)的理論,抱怨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 有相對權勢、心理距離、契約有無、事件大小。而他們也提出,這些因素 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若要了解漢語和日語的策略選擇因 素,那麼我們首先從與漢日有關的跨文化或中介語研究所得到的結果,了 解漢日進行抱怨時,各變項如何影響他們的策略選擇。 1. 日語 Shea(2003)從策略使用的頻率分析日語母語者、日籍英語學習者、英 語母語者三組的選用差異及影響因素,他得到的結果是三組面對熟悉的人 時使用較多的策略,對地位相等的人較不使用策略。但是在日語母語組 中,社會距離對他們的影響較其他兩組小,相對權勢對他們的影響較其他 兩組大。另外,只在日語母語組中,說話者的性別會影響策略選擇;聽話 者的性別對策略選擇沒有顯著影響。 整體來看,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在策略的選用頻率上影響最明顯,性 別的影響最小。然而日語母語者的結果卻又顯示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對他 們的影響很弱,而這項結果並不支持一般對「日本人對社會距離和相對地 位敏感」的印象,Shea 認為,此項結果是由於日語中會依據交際雙方的社 會關係而使用或不使用敬語系統,亦即在日語中是以敬語系統標示交際雙 方的關係。 對照 Brown & Levinson 的文化模式分類,日語文化屬於「高心理距離 價值(high D value)」文化,那麼 Shea 的「對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不敏感」 的研究結果則反証了 Brown & Levinson 的主張。另外,Shea「敬語系統標 示交際雙方的關係」的說法,是否意味著日籍母語人士在面對不同對象的 策略選擇,有可能呈現一致無變化的情況?而日籍漢語學習者又會呈現什 麼樣的情形?本論文將透過實驗收集學習者策略選用情形,了解兩項社會 變項的影響情形,審視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 2. 漢語 魏妙純(2006)比較漢語及美籍漢語學習者的抱怨實行情形,他的結論 25.

(37) 是交際雙方間的親疏程度(心理距離)左右策略的選擇,另外,對話者的性 別也對策略選擇有所影響,同性時較直接。學習者則不論親疏,一律選用 直接策略。劉怡君(2007)研究「抱怨言語行為」的委婉表現時,分析漢語 母語者的工作經驗有無、性別、年齡、地位等社會變項對策略選用的影響, 在他的研究結果中顯示,上述幾項變項都不同程度及範圍地影響漢語母語 者的策略選擇。 由於魏妙純(2006)的情境僅限於「平等,陌生」 、 「平等、熟悉」兩組, 劉怡君(2007)的情境則限於「下對上、普通關係」 、「平等、普通關係」兩 組,因此無法如 Shea(2003)一般看出「相對權勢」和「心理距離」的影響 情形。而他們所討論的性別、年齡等變項事實上屬於社會語言學方面的討 論,與作為「策略」用的「禮貌」較無關係,因此在本論文中,僅針對「相 對權勢」和「心理距離」這兩項變項,進行情境設計,以了解這兩項變項 對策略選擇的影響情形。 從上面提到的幾份研究結果來看,我們仍然無法確定究竟是哪一項社 會參數影響漢日文化,必須透過實驗才能了解。漢日兩種文化同在亞洲, 在歷史上幾次交流,互相影響,那麼在這兩個文化中,影響人際交際的因 素是否因地理歷史的接近而相同?倘若相同,在外語學習上,學習者和母 語者是否因為有相同的選擇偏向而較不容易發生交際失敗?這些問題,本 論文將利用實驗嘗試解答。. 26.

(38) 第三節 中介語語用與溝通能力 中介語(interlanguage)一詞最早由 Selinker(1972)提出,研究的是學習者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語言系統,該系統介於其母語及標的語系統 之間,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學習者的母語、標的語等知識的影響,不斷的重 整,是一個動態的、變動的語言系統。在相關研究中,學者們或是站在語 用研究中將觸角深入中介語系統,或是以中介語為主體,將研究範圍從中 介語語法擴大到語用,但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他們在中介語語用研究上主 要都是針對語言學習者以標的語進行言語行為的中介語進行研究,而非單 純比較兩種語言間的跨文化差異。. 一、 中介語語用 自 80 年代起的中介語語用研究,主要為針對不同言語行為、不同語 言所做的實證研究,在這些研究中,主要觀察學習者策略選擇與搭配的情 形、語言形式的使用情形、語句長度等項目與母語者間的差異。而其中對 抱怨言語行為所做的研究結果,我們可得到下列幾項中介語語用的特徵: 【表 2-8】學習者中介語語用特徵 項目. 特徵. 對象. 研究者. 語句長度. 使用字數、行為(move)數較母語者多. 希伯來/英. Olshtain. 主行為策略. 選擇單一. 漢/英. 魏. 選擇多變. 希伯來/英. Olshtain. 使用數量較母語者少. 英/丹麥語. Trosborg. 選擇與分布與母語者類似,但用詞上有差異。. 英/漢. Chen. 漢/英. 魏. 英/丹麥語. Trosborg. 無法有效的使用加強詞或緩和語來強化或軟化抱怨。. 漢/英. 魏. 缺乏加強詞、對禮貌標記的掌握有困難. 英/丹麥語. Trosborg. 正遷移策略,負遷移文化資訊 輔助性行為. 缺乏結合多種輔助性行為的能力 使用數量較母語者少 缺乏結合獨立策略形成有效且連續的策略的能力。 無法有說服力的支持他們的抱怨。. 內部修飾語. 從【表 2-8】各抱怨研究的對照可知,不同研究結果間存在一些差異。 實驗進行方式、語種、學習者的個性、教學影響等都會影響結果。這些結 果或表現中介語的特徵,或提出學習者在抱怨時的難點。 27.

(39) 儘管上述為經過實証研究所觀察到的中介語的特徵,不同語種及實驗 方式可能產生不同的結論,但從中我們能可歸納幾個重點:1)抱怨言語行 為實行不易;2)即使是高級學習者,其表現也和母語者不同;3)主策略的 實行並不難,難卻難在如何結合其他修飾手段,不管是內部修飾語(如禮貌 標記、加重詞、緩和詞)還是外部修飾語。另外,如果策略的選用來自對社 會變項的判斷,那麼兩種文化選擇接近時,文化差異又表現在哪裡? 回到語言使用的現實生活中來看,像是「使用數量較母語者少」或是 「缺乏結合多種輔助性行為的能力」等「中介語特點」,是否就一定造成 交際上的問題產生?如果學習者能以更簡潔的語句,合適的表達並完成他 的交際目的,也不失為一成功的交際。. 二、 溝通能力 成功的交際與溝通能力有關,然而一般以語法為導向的水平測驗所評 量的是學習者的「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並不代表這是學 習者能以外語進行交際溝通的能力。在交際時不只要能說出語法正確的句 子,還要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面對什麼樣的說話者時,應該用什麼 樣的方式說什麼樣的話」(Hymes, 1972;引自 Canale & Swain, 1980)。 Hymes(1972)認為,如同兒童學習語言知識時,需要同時學習句子的「語 法」(grammatical)以及「合適性」(appropriate)一樣,在語言能力的研究、 教學中,也應重視「合適性」 。一般研究中將這種能掌握語法正確性的能 力稱為「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把能得體的使用語言的能 力稱為「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而整個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 能力成為「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anale & Swain(1980)在對一群以法語為標的語,以沉浸式方式學習的 外語學習者進行測驗時發現,以往以語法為導向的測驗並不適用於他們的 學習對象,因此他們認為有必要提出一套新的測驗方式,以評量學習者的 溝通能力。他們將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細分成四項17:. 17. Canale & Swain 在 1980 年時將溝通能力分為三項,隨後在 1983 年新增「篇章能力」知識。 28.

(40) 1 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指如構詞、語音、句法、語義 等對語言系統掌握的能力。 2 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了解使用語言時的社會文 化規則,與語言使用18(rules of use)的規則。 3 篇章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在口語或書面中達到連詞成句、聯 句成篇的銜接能力(cohesion),以及話語或語段中意義的連貫能 力(coherence)。 4 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指如何使用溝通策略(口語或非口語 策略)補救可能的交際失敗(例如由於語言水平不夠),以及如何 有效的溝通等能力。 在 Canale & Swain(1980, 1983)的框架中,「語用能力」在「社會文化 能力」之下,Canale 進一步提出「語用能力」包括「意義的合適性」和「形 式的合適性」。所謂「意義的合適性」指的是「根據語境因素所判斷的合 適的交際功能」 ,Leech 認為這是「社會語用學(sociopragmatics)」的範疇, 而「形式的合適性」指的是「由特定語言形式所承載的得體的態度」,相 當於「語用語言學(pragmalinguistics)」的領域。 比較 Hymes 和 Canale & Swain 的分法,Hymes 的「語用能力」相當 於 Cananle & Swain「社會語言能力」 、 「篇章能力」 、 「策略能力」 。其中, 「策 略能力」與「能否得體表達」較無關係,而「篇章能力」中的「銜接」與 「語言能力」、 「連貫」與「社會語言能力」間的差異,Canale & Swain 也 無法清楚區分(1980:30),僅將焦點集中在語句與溝通功能結合上,不涉及 語言能力討論的「正確性」以及社會語言能力討論的「合適性」。因此, 本論文對語用能力的討論範圍為 Canale & Swain 的「社會語言能力」 ,但 未避免混淆,以「語用能力」稱之。. 三、 語用失誤及其類型 在跨文化19的交際中,由於交際雙方沒有共享相同的知識背景(包括語 言知識和文化知識),而導致說話者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或是聽話 者不能正確的理解他人的意圖時,Shih(1986)認為這是「語用失誤」 。「語 18. 有些學者稱此為「語用能力」,而他們所指的「語用」是較廣義的「語用」,即「語言使用」 。 為避免模糊,以「語言使用」稱之。 19 這裡的「跨文化」(cross-culture)是廣泛的「社群」概念。 29.

(41) 用失誤」也可能發生在同一個文化群體中,而發生在跨語言中介語間的比 例更高,因為說話者需要同時面對語言和文化雙重藩籬。Thomas(1983)認 為,如果學習者以標的語進行交際發生失誤,而當錯誤在表層結構中顯現 出來時,交際的另一方多半認為這是由於學習者的語言水平不足所致;倘 若學習者說得很流利,但是由於缺乏語用能力而產生語用失誤時,由於此 時的錯誤較不容易被一般人指認出來,因此學習者可能會被認為「不禮 貌、不友善的人」 ,而不是一個「語言水平不高的學習者」(Thomas, 1983)。 根據 Shih 的定義, 「語用失誤」是說話者的「意圖」未能正確傳達或 解讀,然而意圖未被正確解讀或傳達並不一定導致 Thomas 所謂的「不禮 貌」,禮貌與否需由聽話者判定。亦即「語用失誤」有兩個層次,第一個 層次為訊息傳達或解讀正誤的「意圖誤判/誤傳」,第二個層次則在第一類 失誤情況下,導致聽話者感覺不合適、不禮貌的失誤。由於第二類「不禮 貌」的失誤可能引發交際雙方的衝突,因此本論文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這類 「不禮貌」的語用失誤上。 在交際的過程中,說話者的「意圖」沒有正確或失誤之分,語用失誤 的發生是由於未掌握語用知識而造成反效果或誤會。例如,說話者想緩和 言外之力的力量,但是選用不合適的語言形式造成反效果,或忽略語境背 景對語言形式之語用意義的指派限制,因而誤會(或使聽話者誤會)對方意 圖,造成對方不愉快的觀感,由此可知,語用失誤的情形在產出或接收過 程中都可能發生。 (一) 歷來研究中的語用失誤類型 Thomas(1983)定義「語用失誤」的範圍時提出,人們進行交際時需要 語用原則(pragmatic principle)來達到:1)分派形式的意義及指稱對象;2) 分派言外行為力量。第一層的分派涉及指稱等語用學主題,相當於 Canale & Swain 的「篇章能力」 ,而第二層的分派相當於 Canale & Swain 的「社會 語言能力」 ,同時也是 Thomas「語用失誤」的主要討論範圍,他所謂的「語 用失誤」指的是「對言外行為力量的解讀錯誤」 ,包括在解讀上以為有言 外行為、解讀成另外一種言外行為、解讀出不同力量大小,以及在表達上 由於沒建立在雙方共享的知識上而以為對方能明白。.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vs Functional grammar (i.e. organising grammar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t the discourse level2. “…a bridge between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Learning Framework”)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o help NCS students overcome the

Yuen Long Pri Queen Elizabeth School Old Students' Association Primary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