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抱怨言語行為研究

二、 相關研究回顧

者的標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結果,例如Olshtain & Weinbach(1993) 依嚴厲程度分為五類,Trosborg(1995)依直接度分為四大類,Shea(2003)分 為十一類等。以下歷來學者們的分類情形以【表2-4】表示:

【表2-4】 抱怨言語行為之策略分類結果對照

研究者 Abe(1982)14 Olshtain(1993) (嚴厲程度)

Trosberg (1995) (直接度)

Du(1995) Laforest (2002)

Abe(1982) Olshtain(1993) Trosberg (1995)

Du(1995) Laforest (2002)

Trosborg 將抱怨言語行為分為「抱怨主行為(head act)」、「指示性行為 (directive acts)」兩種,並將其餘用來強化或弱化言語行為的策略分為「外 部修飾語(external modification)」、「內部修飾語(internal modification)」。上

【表2-4】中 Trosborg、Olshtain & Weinbach、Laforest 所做的分類都屬於

「抱怨主行為」的策略分類。而Abe、Shea 所做的分類中,部份屬於 Trosborg 的「指示性行為」(如要求修復)及「外部修飾語」(如提出問題、理由正當 化、介紹等),Abe 的分類中更包含了會話結構中的「開始」和「結束」部 分。而Du 所做的分類,本論文認為是屬於原則式的「處理方式」而非以 實際語言實現的「抱怨策略」。

另外,像是「解釋目的」、「理由正當化」這些「策略」在Murphy & Neu (1996)和 Tanck(2002)的研究中屬於抱怨言語行為組(speech act set)的成分 之ㄧ。Murphy & Neu 和 Tanck 雖然以「語篇完成測驗法15」收集語料,沒 有顧及實際會話中雙方互動的情形,但是他們將受試者的整段語篇視為一 體,以成分分析的角度,呈現出受試者在設計及實行抱怨言語行為時所使 用的整體模式。【表2-5】為兩份研究的結果對照:

【表2-5】抱怨言語行為成分分類對照表

Murphy & Neu(口語 DCT) Tanck(紙筆 DCT) 成份 解釋目的

兩份研究的結果呈現差異,其原因可能為實驗所使用的情境不同,但 從他們所分析出的「成分」對照學者們的「策略分類」可知,某些「成分」

/「策略」是相同的,亦即「策略分類」和「成分分析」是兩種不同的角度,

兩者混為一談時無法更清楚的看出抱怨言語行為的整體結構。

所以何謂「策略」?是經過估算後所採取的方式?還是用來修飾主要 行為的手段?會話如何開始與結束的方式是否也是策略?本論文認為之 所以造成各種策略分析結果的原因在於學者們對於「策略」的認定不同,

而既然分析抱怨言語行為時不可忽視對話雙方的互動及協商情形,再加上 如何開始、如何引入主行為等都是「交際策略」的表現,因此儘管開啟或 結束會話並非本論文的研究重點,但在分析及設計教學應用時,將借用會 話分析(discourse analyze)及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中的「基模」(schema) 的概念,以「會話結構」入手,先依結構切分整段會話,再分析各結構中 不同情境下所使用的策略,包括抱怨主行為的策略、指示性行為的策略;

而外部修飾語(輔助性行為)在會話中的出現有不同的偏向,本身即為調節 言外之力的策略,再加上開始和結束對話,那麼將能更清楚的了解整個交 際過程的模式,並且避免造成混淆。

關於言語行為的會話結構,在本論文中主要參考由Blum-Kulka &

Olshtain(1989)主持的研究跨文化言語行為計畫「CCSARP」的分析方式。

在他們的計畫中,分析語段(segment)時首先找出「主行為」(Head act),主 行為是語段中的核心,是實現該行為的最小單位。其餘部分為「注意成分」

(Alerter)及「輔助性行為」(Supportive move),「注意成分」出現在主行為 之前,常見的有「稱謂」及「吸引注意成分」;「附加行為」(輔助性行為) 則在主行為之外,可藉由增加或降低其力量來修飾,這兩個部份在語段中 不一定出現。以請求為例16

John, get me a beer, please. I’m terribly thirsty.

在這個例子中,「John」是稱謂,用來喚起注意,「get me a beer, please」是 整個語段中的主行為;「I’m terribly thirsty.」是輔助性行為,用來加強其力 量,幫助說話者達到其「請求」的目的。

以下【表2-6】中比較 Blum-Kulka & Olshtain(1989)和 Trosborg(1995) 的分類結果,並對照Murphy & Neu (1996)和 Tanck(2002)的成分分析:

【表2-6】抱怨言語行為語段與成分分析對照表

Trosberg Blum-Kulka Murphy &

Neu

雖然Blum-Kulka & Olshtain 的分析方式包含了會話中的開始部分,然 而此方式並非完整的會話。陳靜芬(2005)研究日語請求言語行為時,將會

(二) 抱怨的策略選擇與影響因素的關係

根據Brown & Levinson(1987)的理論,抱怨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 有相對權勢、心理距離、契約有無、事件大小。而他們也提出,這些因素 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若要了解漢語和日語的策略選擇因 素,那麼我們首先從與漢日有關的跨文化或中介語研究所得到的結果,了 解漢日進行抱怨時,各變項如何影響他們的策略選擇。

1. 日語

Shea(2003)從策略使用的頻率分析日語母語者、日籍英語學習者、英 語母語者三組的選用差異及影響因素,他得到的結果是三組面對熟悉的人 時使用較多的策略,對地位相等的人較不使用策略。但是在日語母語組 中,社會距離對他們的影響較其他兩組小,相對權勢對他們的影響較其他 兩組大。另外,只在日語母語組中,說話者的性別會影響策略選擇;聽話 者的性別對策略選擇沒有顯著影響。

整體來看,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在策略的選用頻率上影響最明顯,性 別的影響最小。然而日語母語者的結果卻又顯示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對他 們的影響很弱,而這項結果並不支持一般對「日本人對社會距離和相對地 位敏感」的印象,Shea 認為,此項結果是由於日語中會依據交際雙方的社 會關係而使用或不使用敬語系統,亦即在日語中是以敬語系統標示交際雙 方的關係。

對照Brown & Levinson 的文化模式分類,日語文化屬於「高心理距離 價值(high D value)」文化,那麼 Shea 的「對社會距離和相對地位不敏感」

的研究結果則反証了Brown & Levinson 的主張。另外,Shea「敬語系統標 示交際雙方的關係」的說法,是否意味著日籍母語人士在面對不同對象的 策略選擇,有可能呈現一致無變化的情況?而日籍漢語學習者又會呈現什 麼樣的情形?本論文將透過實驗收集學習者策略選用情形,了解兩項社會 變項的影響情形,審視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

2. 漢語

魏妙純(2006)比較漢語及美籍漢語學習者的抱怨實行情形,他的結論

是交際雙方間的親疏程度(心理距離)左右策略的選擇,另外,對話者的性 別也對策略選擇有所影響,同性時較直接。學習者則不論親疏,一律選用 直接策略。劉怡君(2007)研究「抱怨言語行為」的委婉表現時,分析漢語 母語者的工作經驗有無、性別、年齡、地位等社會變項對策略選用的影響,

在他的研究結果中顯示,上述幾項變項都不同程度及範圍地影響漢語母語 者的策略選擇。

由於魏妙純(2006)的情境僅限於「平等,陌生」、「平等、熟悉」兩組,

劉怡君(2007)的情境則限於「下對上、普通關係」、「平等、普通關係」兩 組,因此無法如Shea(2003)一般看出「相對權勢」和「心理距離」的影響 情形。而他們所討論的性別、年齡等變項事實上屬於社會語言學方面的討 論,與作為「策略」用的「禮貌」較無關係,因此在本論文中,僅針對「相 對權勢」和「心理距離」這兩項變項,進行情境設計,以了解這兩項變項 對策略選擇的影響情形。

從上面提到的幾份研究結果來看,我們仍然無法確定究竟是哪一項社 會參數影響漢日文化,必須透過實驗才能了解。漢日兩種文化同在亞洲,

在歷史上幾次交流,互相影響,那麼在這兩個文化中,影響人際交際的因 素是否因地理歷史的接近而相同?倘若相同,在外語學習上,學習者和母 語者是否因為有相同的選擇偏向而較不容易發生交際失敗?這些問題,本 論文將利用實驗嘗試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