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

Copied!
2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秉華 博士. 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 研究生:蔡雅雯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

(2) 謝 辭 這份謝辭從論文開始構思時就已經在我腦中打轉,感到苦悶、懷疑、煎熬時, 就想著這一路走來那麼多的感謝與感動,對結束總是既期待又不敢多想,只能不 斷提醒要相信自己、專注的寫,不要辜負這麼多精彩動人的故事,也不能忘記當 初想要寫這份論文的初衷。而如今終於盼到這刻,完成了當初對受訪者的承諾, 也完成自己寫這篇論文的使命。如果教育、諮商實習是這幾年我給自己輔導專業 訓練的期末考,那麼論文就是這幾年來,我如何對待自己、學習面對挫折與壓力、 心理調適的總驗收。最終能夠完成,是因為這一路上我並不孤單,有許許多多愛 我的人給予我力量,因此要謝謝所有陪伴我的人,讓我能夠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學 習、成長茁壯。 首先最先感謝指導教授秉華老師,還記得碩一論文寫作課時,比別人晚半年 入學的自己充滿焦慮,秉華老師一句: 「慢慢來,就先從妳感興趣的開始試試吧!」 穩定了我迷惘慌張的心,並且讓我勇敢選擇了新移民的主題;而後每當我感到挫 折、懷疑,想要放棄時,與老師簡單的幾句對話,總是能讓我記起自己的初衷, 堅持走下去。從老師身上,我不僅學習到許多做學問的態度與技巧,也同時從老 師的相信與陪伴中學習著更信任自己的感覺與觀察,實際將感動、體驗化為文字。 再來要感謝我的兩位口試委員,維素老師直率的態度總能一針見血的給予我 最實際的意見(不愧是焦點解決大師),不管是在修習課程時的叮嚀與教導,或是 論文的討論,老師都能夠擴大我的視野,協助我在眾多的資料中,更清楚自己的 脈絡與邏輯,並且有更明確的方向。而祥和老師對多元文化理論與實務的專業與 涵養,再加上老師自己的生命故事分享,讓我對於多元文化、族群認同有了更深 刻的體會與學習,更提醒了我在做質性研究時,自己與受訪者的位置該如何拿 捏,以呈現出故事的樣貌,卻又不失去研究者的主體性,讓我受益良多。另外也 要感謝遠在加拿大的崇信老師,謝謝老師開啟我多元文化議題的視野,並且在我 們執著於許多數據、理論時,提醒我回到身為人的本質,看見每個人的獨特與意. i.

(3) 義,對不同族群的人展現出好奇,但同時一定要保有謙卑,且願意傾聽,這樣的 態度我一直牢記在心。 再來要感謝修琪老師及旭玉老師,謝謝老師們給我機會,使我能夠順利帶領 新移民子女的小團體,讓我更貼近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與故事。還要感謝建中輔導 室這個大家庭,謝謝月英主任、慈玥老師、麗紅老師、淑娟老師、慧娟老師、邦 宗老師、佑華老師、佩蓉老師以及珮玲,讓我擁有最好的資源與學習環境,並且 在我有任何困難時,總是二話不說拔刀相助,在建中的日子,真的影響我非常深 遠。還要感謝和平高中的甘主任、佩陵老師、明容老師、慧臻老師以及炤美姊, 以及我最棒的實習夥伴們禎芸、靖怡、魏頡和堂瑋,謝謝你們對我的包容以及在 我即將要口試前的加油打氣與支持。 接下來是陪伴我一起奮鬥的師大心輔所 96、97 級的同學們,特別感謝我的 小粉絲、寓婷、明玉、馨云、淨惠、端靜、義平、阿丹、曉芬、珮瑄,有夥伴的 感覺真好,哪怕只是一兩句問候與打氣,都讓我感受到溫暖。還有我分散在各地, 但心總是與我在一起的好姊妹們,桂香、阿靜、怡璇、素容、甄甄、婷尹及又寧, 你們是我的精神支柱,特別是素蓉和又寧,在論文最後的趕工階段還陪著我加班 熬夜,沒有你們我該怎麼辦呀!還有我夜間部讀很久都無法畢業的同學阿嘉,我 們一起度過許多的挑戰與困難,見證每一個階段的成長,謝謝你始終相信我,帶 給我許多勇氣,讓我更能夠接納、喜歡自己,未來還要一起繼續努力。再來最重 要的是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你們是我最強大的後盾,讓我無後顧之憂的追求夢 想,我愛你們。 最後的最後,我要把這篇論文獻給我帶領的新移民子女團體成員們,以及民 凱、家元、琪琪與小如,謝謝你們願意敞開心房,讓我走進你們的生命中,與我 分享你們專屬獨特的族群生命故事,這不僅豐富了我對於新移民子女的多元視 野,也讓我看見生命所擁有的彈性與可能性。你們的故事是這篇論文送給我最大 的禮物,相信這個禮物能夠讓我未來面對各種不同族群的人們時,可以用更溫. ii.

(4) 柔、謙卑的心與之同在。也希望你們能夠藉由這篇論文,了解族群對自己生命的 影響,並從這樣的對話、述說過程中,更認識自己的族群經驗,進而找到一個最 舒服、適合自己的族群位置。 寫完這篇謝辭,我的研究所旅程也終於到了終點,帶著許多的美好、滿足與 收穫,即將又要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旅程,謝謝這一路走來陪伴我的所有夥 伴,獻上我最大的祝福與愛,願大家都能夠經由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更貼近自 己的內心☺。. i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希望在新移民子女「雙族裔」身分的基礎上,理解其發展出的雙族群 認同樣貌,並進一步探討此樣貌與環境之間是如何交互影響,及其中的發展歷程 與影響族群認同的相關因素。本研究使用敘事研究法,共有三名新移民子女為研 究參與者,分別為國中生、高中生與成人,透過個別訪談收集資料,使用敘事分 析法的「整體-內容」方法分析資料,目的即將發言權交還給新移民子女,打破 過去主流社會為他們所定義的自我與身份,邀請他們親自分享自己豐富、獨特的 生命經驗,說出自己主觀的認同與定位,並藉此建立更多元且豐富的新移民子女 形象與故事。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 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樣貌與家庭圖像 三位受訪者均展現出新移民子女多元、情境性且具流動性的族群認同特性, 並藉由三個獨特且豐富的故事,回應了主流價值的偏見與歧視對於新移民家庭的 影響,但也同時呈現出新移民家庭面對主流所擁有的韌力、生命力與主控權。. 二、主流文化觀點對新移民家庭的影響 當探討主流觀點對新移民家庭的影響時,可以從三位受訪者的故事中看見新 移民家庭努力不懈、重視教育等態度,打破傳統認為的弱勢家庭圖像。但同時也 看見主流文化對新移民家庭仍存在著許多的歧視與偏見,這些經驗直接影響著新 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更使得新移民子女們為了保護自己而需要學習、發展出一 套因應主流眼光的策略與手段,研究中結果發現有以下三種策略:1.選用"台灣 人"標誌,再加上延異策略以降低差異,增加認同。2.繼承母親對主流圖像的態 度與因應策略。3.將學業成就期許視為族群認同的重要動力。. 三、新移民子女雙族裔的族群認同影響族群態度、歸屬與實踐. iv.

(6) 本研究發現個體對主流文化及非主流文化的情感經驗,將直接影響個體如何 知覺兩個同屬於自己的文化間的關係與位置,而這樣的知覺受到社會主流觀點, 及家庭脈絡中母親對身份態度的影響;而個體知覺自己位於兩個文化中的位置, 會影響個體是否會對此族群擁有歸屬感與投入,並是否積極展現實踐行為。. 四、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的發展階段及其影響因素 三位受訪者目前均處於不同的族群認同發展階段,而在探討三人處在不同階 段的差異時,可以發現除了年紀的差異外,「成長背景的差異性」、「家庭對族 群身分的態度」、「主流環境的友善性」及「多元族群的社區環境」等因素都影 響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發展階段上的成熟度,並決定了雙族裔者在複雜的社會網 絡中,能否找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發展出多重的族群認同。.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未來研究方向、新移民子女、 新移民家庭,及學校教育工作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敘事研究、雙族裔. v.

(7) Abstract Based upon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s biracial identity,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explore the biracial identity they developed, how it interacts with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With the hope of responding to the above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interview thre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The interviewees involved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s well as an adult.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a holistic-content perspective while analyzing the gathered information so as to allow the interviewees the right to tell their own stories. The researcher invited the interviewees to share their unique life experiences and subjective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help built colorful new immigrant images and stories. By doing so,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told the stories how they changed the identity that the mainstream society placed upon them. The main findings are listed below: 1.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s ethnic identity and family image All three interviewees displayed a multi-dimensional, contextual, and flexible ethnic identity. The interviewees demonstrated how the mainstream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influenced their families, at the same time, showing how new immigrant families face mainstream society with toughness and vitality. 2. The influences that mainstream culture perspectives have on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hile discussing how mainstream perspectives influenc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t showed how the three interviewees'. vi.

(8) families overthrow the disadvantaged family images through their emphasis on education and hard working. Nevertheless, it still showed the prejudice from mainstream culture directly influencing the ethnic identity of new immigrant children, forcing them to learn and to develop strategies that help cope with mainstream culture, including: a. Using a “Taiwanese" label along with the defférent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ir identity. b. Inherit. their mothers' ethnic attitude and coping strategies. c. See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as an important ethnic identity. 3. The biracial identity new immigrant children hold influences their ethnic attitud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action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toward mainstream and non-mainstream culture will influence how individuals define two cultures' relations and positions that belong to them. Such perspective is cultivated by both social mainstream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how the mothers see themselves in their family context. The position individuals find themselves i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dividuals hold a sense of belonging for their ethnic group, and whether the individuals take active actions.. 4.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three interviewees were in different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al stages. While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aside from age differences, “background differences", “attitudes vii.

(9) families have toward ethnic identities", “the friendliness of mainstream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multi-ethnic community environment" all influenced new immigrant children's degree of maturation on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se factors determined whether biracial children could find their own place and developed their multi-ethnic-identity in the social context. Finally,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gives suggestions to future researchers, new immigrant children, new immigrant families, as well as the educators.. Key words: new immigrant children, ethnic identity, narrative research, biracial. viii.

(10) 目. 次.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i 目. 次 ..........................................................................................................................ix. 表. 次 ..........................................................................................................................xi. 圖. 次 ..........................................................................................................................x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形成背景與圖像 .................................................................9 第二節 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與研究 ...................................................................25 第三節 雙族裔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與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6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節、研究程序 .............................................................................................75 第五節 資料分析 ...............................................................................................79 第六節 研究的可信性 .......................................................................................8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85 第四章 生命故事與族群認同的再理解 ...................................................................88 第一節 家元的族群認同樣貌 ...........................................................................88 第二節 琪琪的族群認同樣貌 .........................................................................114. ix.

(11) 第三節 小如的族群認同樣貌 .........................................................................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6 第一節 結論 .....................................................................................................17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80 後. 記 .......................................................................................................................185. 參考書目 ...................................................................................................................188 中文部分 ...........................................................................................................188 英文部分 ...........................................................................................................196 附錄一、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生命故事邀請函 ...................................................201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202 附錄三、訪談同意書(家長版本) ...........................................................................203 附錄四、訪談大綱 ...................................................................................................204 附錄五、研究參與者訪談檢核表 ...........................................................................206. x.

(12) 表. 次. 表 2-1.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學年別分 ..................13. 表 2-2.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地區別分 ..................13. 表 2-3. 族群認同的四種型態 .........................................41. 表 2-4. 族群認同發展理論比較 .......................................46. 表 3-1. 受訪者基本資料 .............................................70. 表 3-2. 研究參與者檢核故事文本百分比 ...............................83. 表 5-1. 三位受訪者族群認同發展階段表 ..............................169. 圖. 次. 圖 2-1 雙文化者的文化認同多元模式...................................43 圖 4-1 家元的族群認同概念圖 .......................................113 圖 4-2 琪琪的族群認同概念圖 .......................................136 圖 4-3 小如的族群認同概念圖 .......................................151 圖 5-1 家元雙文化認同多元模式(改編自 Phinney & Devich-Navarro,1997)165 圖 5-2 小如雙文化認同多元模式(改編自 Phinney & Devich-Navarro,1997)166 圖 5-3 琪琪雙文化認同多元模式(改編自 Phinney & Devich-Navarro,1997)166. xi.

(13) 第一章緒論. 本章主要目的在於闡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並提出研究問題,進而定義本 研究相關之重要名詞。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 研究問題,第三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新移民子女的主流圖像影響認同 本研究的緣起是研究者大五教育實習時,在某國小帶領了一個新移民子女的 自我探索小團體,當團體在分享家庭經驗、對母親的感受時,其中一位小五的成 員,用著一種輕視的口吻問了研究者一句:「你是說那個"外籍新娘"嗎?」,而 後看了研究者與其他成員一眼,帶著極為矛盾、複雜的眼神。這樣的一句話、一 個表情,其中可能代表的各種意涵與情緒,至今仍深深種在研究者的心中,也讓 研究者開始興起了想要更了解他們的背景,及從他們的眼睛中所看到的世界…。 在深入了解新移民家庭的背景與所遭遇到的困境後,研究者覺察到新移民在 台灣面臨著極嚴厲的考驗,而最大的困境就是來自於社會大眾對其主觀、刻板的 印象。2004 年七月,全國縣市教育局長會議中,教育部常務次長會上公開呼籲 外籍與大陸配偶「別生那麼多」,並於書面報告中指出,跨國及兩岸婚姻多以社 經地位較差、年紀較大或身心障礙等弱勢者為對象。因此,未來台灣生產主力的 新移民之子在教育程度較低、經濟較不富裕,與語言、文化差異等因素下,學習 發展過程易有適應困難或受排擠情形,形成代代弱勢循環、少年犯罪率增加等潛 在問題。而社會上普遍存在對新女性移民的刻板印象也導致 2003 年《大地雜誌》 所進行的調查報告中,有半數受訪者對新女性移民現象感到憂心,六成民眾認為 應限制女性配偶來台人數,而兩成民眾認為台灣社會對待東南亞和大陸女性配偶 並「不平等」但卻是「適當」的(李國基,2008)。 1.

(14) 家庭與社會對新移民家庭的偏見,深深影響子女對母親、甚至對自己身分的 態度(顏錦珠,2001;莫藜藜、賴珮玲,2004 )。更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在新 移民家庭出現:「媽媽不聽話,叫爸爸再買個媽媽」、「他們都說我是菲傭的小 孩」……這樣的歧視語言。莫藜藜等(2004)便因此而指出新移民子女不因為有著 文化上的雙重優勢,而感受到優越感,反而她們在外或在家中,目睹他人或家人 對自己母親不對等、不尊重的對待,不瞭解為什麼媽媽常常被罵或被數落,因此 產生認同的迷惘。 王君琳(2005)提到社會對新移民女性的刻板印象,延續到對其下一代發展 遲緩的污名。而這樣的歧視不但是錯誤的,也忽略母親因社會/家庭壓力不敢和 小孩說母語,以致於小孩缺乏語言刺激的可能。尤其因目前學校教材缺乏對跨文 化家庭的注重或社會污名,使得新移民女性的小孩在就學時,容易成為被同儕歧 視的對象。李維純(2007)的新移民子女研究中,也直指環境壓迫與歧視、標籤 化與污名化、經濟弱勢等系統脈絡壓力對其自我概念發展上造成影響,環境傳遞 的壓力更耗竭了他們的精力。 李國基(2008)的研究中更不斷強調,新移民子女建構母方族群意象的訊息來 源很有限,以致新移民子女容易對母方族群形成刻板印象。而新移民子女也會因 為母親身分受到嘲笑,而造成其對母親的賤斥;甚至,東南亞外籍母親的尷尬身 分認同也會滑移至其子女身上。 綜合以上所言,台灣的社會存在著對於這些新移民家庭的歧視、刻板圖像, 而這些主觀圖像影響著新移民子女的學習、自我概念、以及族群認同;再連結到 研究者本身與新移民子女接觸的經驗,使研究者想要探究,新移民子女是如何解 讀與因應這些與族群相關的正或負向經驗?另外,在探討族群認同的向度上,他 們如何看待自己母親或父親的族群?又如何看待自己,及與自己同樣身分的族 群? 二、雙族裔流動與情境式認同 在本研究正式開始前,研究者因為要找尋適合的受訪者,而至某國中又帶領 2.

(15) 了一次新移民子女的小團體,基於對新移民子女族群、文化上的好奇,因此本次 的團體以"多元文化"為主軸,藉由團體成員們母親均來自不同國家的優勢,設 計一連串各國文化有關的活動,也與成員們共同閱讀相關繪本,討論他們與母親 一同回外婆家、因為母親的口音而被他人注意等經驗與感想。在這次的團體帶領 過程中,研究者感受到成員們從一開始的小心謹慎,對描述自己身份的不自在, 甚至會猶豫是否要透漏那麼多、強調自己的父親,而較少談論母親;到後來感受 到團體的開放,以及對於多元的鼓勵與欣賞,因此開始樂意分享自己從母親身上 所學習到的各種事物,對於擁有一個可以空間可以彼此分享共同的經驗,得到支 持與普同感,也均感到興奮與好奇。 團體前期與後期的差別協助研究者覺察到,新移民子女們其實是同時繼承父 親台灣人,以及母親東南亞或大陸籍兩方的文化與血統,是具有「雙族群性」的 族群。過去接觸到主流對其家庭評價的經驗,使得新移民子女對母親身分的認同 是具有情境性與選擇性的,他們學會評估環境以決定要展現"多少"與母親有關 的面向,而這樣的情境選擇與流動,正是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中的一大重要特色, 而這樣的認同方式,也很直接的呈現了認同其實並非一個固定且絕對的事實,認 同其實是充滿著變動性、持續進行的歷程(王志弘,2000;孟樊,2001;Hall,1996), 且與社會、文化脈絡息息相關,若從此觀點看待族群認同時,就可發現,認同本 身的變動性與情境考量因素,其實就是一種呈現認同的方式。因此本研究相信, 從理解新移民子女如何變換、選擇與呈現自己的族群認同身分過程,也可看見新 移民子女更多主動性與有意識選擇的過程。 最後,從文獻的觀點來看,多位研究學者主張雙族裔族群學童發展出健康的 雙文化認同是很重要的(Cross,1987; Vaughan,1987),而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雙 族裔、甚至是更多元的組合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此,本研究希望在新移民女 性子女「雙族群性」的基礎上,理解其發展出的雙族群認同樣貌,以及此樣貌與 環境之間是如何交互影響、形塑。若說新移民女性為台灣的第五族群,那麼新移 民子女他們的族群認同圖像又會是如何?是較偏向父親還是母親的族群?亦或是 3.

(16) 另立門戶為第六族群,形成一個獨特的樣貌?新移民子女面對台灣社會處境,其 族群認同的過程又是如何、會以怎麼樣的方式展現等,都是本研究想要藉由訪問, 邀請新移民子女自己去述說的部份。. 三、多元故事的重要性 「單一故事的產生就是以同一種方式描述同一種人,一遍又一遍,最後他們 就會變成那樣…。故事是建立在權力的原則上,故事如何傳遞、誰來傳遞、什麼 時候、多少次都是由權力控制的。權力不只能述說故事,還能創造決定性的故事。」 (Adichie,2009) 主流社會對新移民家庭的建構圖像,相信符合很多人的印象,而這樣的故事 一再被重複敘說、"選擇性"的重述,時間久了,彷彿就成為了真實。但這樣的 單一故事背後,不僅僅涉及了權力,其中所創造出來的強勢印象,更壓迫了許多 其他的可能性。 從學術研究來看,針對新移民子女們在學業、家庭與自我等各方面的研究結 果中,有大半部份的結果呈現正向且豐富的資料,包括學業上儘管新移民家庭經 濟並不富裕,但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高,因此不會吝嗇對子女在學業上的協助,包 含安親、課輔班的協助,使其子女在學業上並沒有落後的表現(陳碧容,2004; 鍾文悌,2004;陳雅雯,2005;張秋慧,2004;施奈良,2004;黃雅芳,2005)。 而此部分與現在本國籍雙薪家庭中,大部份的學業指導責任也都放在安親班的狀 況,並無差異。而在自我概念的狀態上,也有許多研究顯示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 配偶子女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上沒有差異,且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自尊、生 活滿意情況良好 (熊淑君,2004;陳美容,2005)。 但這些打破單一故事的其他選擇,卻很容易讓人忽略,或視為"例外",其 原因或許就與非洲女作家 Adichie(2009)在她的演講中提到的一個權力與故事 的經驗有關:「我最近到一所大學演講,有個學生告訴我,真是可恥,奈及利亞 的男人都很暴力,就像我小說中的父親一樣。我告訴他,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說, 4.

(17) 書名是“美國殺人魔"。真是可恥,美國年輕人都是殺人魔…。我從沒有因為我 讀了一本關於連續殺人魔的小說,就認為所有美國人都是殺人魔,當然不是因為 我比那個學生好,而是因為美國的文化,經濟地位,所以我對美國有多重故事。 」 而 Adichie 的心聲,似乎也是新移民家庭共同的心聲與命運,在台灣,本國籍所 生的孩子就被"允許"有多重故事,我們不會因為一個低學業成就或低自尊的孩 子,就把所有的孩子都視為低學業成就或低自尊;但新移民家庭與子女,似乎就 較缺乏這樣多重故事的可能性,更危險的是,這樣的單一故事也極有可能成為新 移民子女對自己的定位與認同。 而就如同 Adichie(2009)所述,單一故事不是不正確,而是不完整,缺乏彈 性、也缺乏許多的可能性: 「幾年前我得知,描述悲慘的童年故事書籍才會暢銷, 我就開始想要編一些我父母虐待我的故事。但事實是,我有個快樂的童年,充滿 歡笑和愛,家人很親近。但同時,我生活在高壓統治,政府不重視教育,我父母 有時是領不到薪水的。而最嚴重的是政治恐懼侵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些故事 造就了我,但如果我堅持只寫這些故事,就簡化了我個人的生活經歷,也忽略了 同樣造就我的其他故事。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他們 並非不正確,而是不完整,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因此想要從單一故事中解放,其方法或許就是讓新移民子女也有機會說他們 自己的故事,且讓這些故事被更多人聽見。在這些對新移民家庭的報導、報告書 中,最常忽略的就是新移民家庭、其子女自己的聲音與力量。陳珮君(2008)提到 經濟弱勢和父母沒有提供課業幫助是臺灣新移民家庭子女的客觀限制,但他們也 同時有許多支持系統,客觀限制反被轉化為認同助力。李維純(2007)在談論新 移民子女所遭受的污名化與標籤化時,也同時提到,新移民子女可以透過肯定自 己的學習與努力、提昇對母親的認同和他人的期待。李國基(2008)更具體指出東 南亞外籍配偶子女及其家人雖然身處於權力不均的社會結構之中,但仍然採取許 多策略,展現其對抗壓迫的能動性。由此可見新移民家庭在面對強勢的主觀圖像 時,並非被動、無奈的等待他人決定,他們所採取的任何因應策略中,都可看見、 5.

(18) 聽見他們自己的心聲與想法,也都在試圖擺脫這唯一的圖像與假設。 敘說研究就是鼓勵受訪者說故事,說與自己有關的故事,說容易被社會主流 者所忽略的故事,說出後現代思潮中多重真實的觀點,並且藉此呈現出受訪者的 主體性與自我。研究者相信,新移民子女的身分是這群孩子的重要背景,但並非 新移民子女的全部。新移民家庭並非只能以受害者或加害者這樣單一的面貌存 在,而是在每個受訪者的生活內,以不同比重、形式,不斷融合、起化學變化後, 形成獨特的族群認同與自我。 面對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媒體、政府官方、教授都說了不少,但怎麼描 述、怎麼敘說,使其成為怎樣的人。何不讓當事人自己說?說說自己是怎樣的人、 說說自己的母親、父親與家庭、說說自己的身分與認同。這些敘說都不會只有單 純的問與答,是否達到顯著等等;而是一個個生命故事組成最獨特的認同。許多 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能嘗試理解其中的脈絡、背景與情感,並且將其交織成獨 特的故事,以替代這個答案。 因此,這份研究想要將發言權交還給新移民子女,打破過去主流社會為他們 所定義的自我與身份,邀請他們親自分享自己豐富、獨特的生命經驗,說出自己 主觀的認同與定位,讓我們能夠更靠近、理解他們,也聆聽其中更多元、豐富的 可能性。同時,研究者也希望這些故事能夠讓更多同為新移民家庭的子女閱讀, 藉由這些生命故事的流通與情感的交流,相信也能夠使其他新移民子女在他們的 人生旅途中,得到一些些的感動與支持,並且激發出更多的可能性,也許有一天, 他們也會願意,嘗試說說自己的故事,為自己以及自己的族群發聲,如此一來, 將會有更多不同且獨特的故事,在這個社會中傳遞下去。 最後,研究者要再次引用 Adichie(2009)演講稿中的一段內容,當作本節的 結語與期許:「述說單一故事的後果是人們的尊嚴被奪去,讓我們看不到人類的 平等,只強調我們有多麼不同,…。因此我相信,當我們抗拒單一故事,當我們 了解,世上沒有任何地方只有單一個故事時,我們就會重拾心中的樂園。」 。. 6.

(19)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為: 一、新移民子女之族群認同為何? 二、影響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的因素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探討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新移民女性子女 指台灣男子和來自東南亞、大陸籍女子結婚所生之子女。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六日起,內政部發函通令各機關名為「外籍與大陸配偶」。但因「外籍配偶」與 「外籍新娘」的稱呼充滿了台灣人強烈的我群意識、對第三世界婦女排斥的心 態、對其身份之存疑以及缺乏對其主體性的尊重(夏曉鵑,2005a; 王君琳,2005; 呂美枝,2006),故本研究不予沿用。而同年四月,婦女新知基金會(2004)為 「外籍配偶—外籍新娘」主辦更名活動,讓她們投票決定自己的稱謂,最後以「新 移民女性」為正式名稱。研究者基於尊重該族群之立場與心聲,故本研究以「新 移民女性」稱之。同樣的,也以「新移民女性子女」取代原「外籍配偶子女」、 「外籍新娘子女」與「新台灣之子」等稱呼。 (二) 族群認同 族群認同(ethnic identity)就是指個人對某個族群團體(ethnic group) 的歸屬感覺,以及由此族群身分所產生的想法、知覺、感情和行為,及個人對這 些團體模式的習得。當個體經由社會學習或是社會化的歷程,透過社會互動即種 7.

(20) 種不同管道,了解自己所屬的族群,及所屬族群之界線,產生一種主觀族群歸屬 感或歸屬意識,而形成族群認同。(王甫昌,2003)。Phinney (1990)特別強調族 群認同是動態的,會隨著時間及情境脈絡而變動,並透過做決定以及自我評價的 歷程來達成。.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基礎與研究。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新移 民子女形成背景與圖像;第二節為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三節則探討雙族 裔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形成背景與圖像. 本節將探討新移民及其子女在台歷史與背景,而後嘗試以主流觀點來呈現出 新移民家庭在大眾眼中的樣貌與圖像,並對比新移民子女的相關研究,呈現新移 民子女的多重樣貌。. 一、新移民及其子女在台歷史與背景 (一)新移民女性的形成背景 台灣新移民女性來台的歷史,起源於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隨政府來台的 大批軍人中,有許多是留下新婚的妻子獨自一人來台。為因應這些老兵面臨擇偶 的困境,有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媒介印、菲、泰、馬等國的東南亞華僑婦女(黃 森泉、張雯雁,2003),形成跨國婚姻。另外,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兩岸探親後, 許多在台未婚或未再婚老兵終於回到故鄉去尋找其妻或原配,兩岸人民開始往 來。民國七十八年三月,行政院大陸工作委員會首次以正視法規開放「滯留大陸 台籍前國軍、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返台定居」,對於這個因特殊時空背景而造成 的婚姻,即成了最初的兩岸婚姻(江亮演等人,2004)。 民國八十三年台灣資本大量外移,政府宣布南向政策,公開鼓勵人民到東南 亞投資,隨著台灣資金的外流,工廠紛紛關閉,加上政府引進外勞,大批本國勞. 9.

(22) 工失業,其中來自農村的失業勞工遂返回農村,以非正式部門的工作維生。基於 中國人普遍存有的傳宗接代的觀念,這些已屆適婚年齡的青年,紛紛轉至距離以 及生活習慣皆與台灣較為接近的東南亞尋找結婚對象。在民國六十九年代中期主 要是以泰國和菲律賓配偶最為普遍,自七十九年開始,印尼配偶開始有顯著增 加,至八十五年起,越南配偶則越升為首位(江亮演等,2004;夏曉鵑,2002; 黃木蘭,2004;黃森泉、張雯雁,2003;楊艾俐,2003)。 邱琡雯(2005)指出,由於台灣與日本兩地無所不在的父權制結構以及資本主 義世界體系的結構,使得台灣與日本的女性婚姻移民現象有許多雷同之處;夏曉 鵑(2002)亦主張,台灣的女性婚姻移民現象與其他國家的「郵購新娘」現象有 所關連,都是低度開發國家婦女嫁往較高度開發國家的全球性現象的一環,亦即 二者皆隸屬於全球資本化下的「跨國婚姻商品」。以下將從全球化造成的台灣婚 姻市場質變、東南亞經濟壓力與地理位置因素,及南向政策和婚姻仲介三個向度 來探討台灣跨國婚姻形成的結構因素。. 1.. 全球化造成台灣婚姻市場的質變 五十餘年來,台灣隨著全球經濟的高度發展,高科技工業取代勞力密集的傳. 統工業,一反早期的勞力輸出國,轉為勞力的輸入國,而這個全球化的現象導致 大批台灣的勞工階級男性因失業而返回鄉下,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經濟上的 弱勢、離鄉創業未成,返鄉後所招致身份地位上的污名、農村生活的清苦、中國 傳統「上嫁婚配」的婚姻觀念、以及國內女性教育程度及能力提昇且不婚意識日 漸高漲的交錯影響,間接影響到他們在台灣找到適合的結婚對象,只好向外尋 求,與東南亞女性的跨國婚姻因應而生。乍看之下這樣的結合似乎只涉及跨國婚 姻的兩方,但其實根本上則代表著結構上的壓迫與不平等,而不論是台灣中低階 層的男性,或東南亞來台的女性,都只是資本主義發展下的產品,核心與邊陲兩 地的邊緣者以婚姻作為生存交換的移動所形成的『婚姻移民』,其實是將抽象的 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具體的化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社會關係(龔元鳳,2007; 10.

(23) 江亮演等,2004;王宏仁,2001;陳庭芸,2002)。. 2.. 東南亞經濟壓力與地理位置因素 東南亞與台灣同樣,都因為全球化之私有化、去管制化與自由化,致使絕大. 多數的勞動者面臨失業、飢荒、疾病等危及基本生存條件的威脅,資本國際化造 成農業破產、本國工業無法發展以及公共投資削減等情況。在如此扭曲的發展 下,各國農工階級的生存空間日益窄化,除了出國打工以外,婚姻成了女性脫離 困境的選擇之一。東南亞女性願意接受跨國婚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因素, 由於原鄉的生活環境太差,他們希望透過婚姻改善,藉此改善娘家的環境,因此 東南亞經濟較落後的地區成為婚姻市場的供應地(夏曉鵑,2002、1997;蕭昭娟, 1999)。 另外,在全球地理位置分布上,東南亞距離台灣的距離最為接近,也造就了 台灣男性就近取東南亞女子的原因。此外,東南亞的華人分布也較多,由於東南 亞華人在文化、生活層面與台灣相似,因此台灣男性娶外籍配偶除考量東南亞國 家距離台灣較近外,其華人原鄉的生活與文化相近也是一重大考量原因 (江亮演 等,2004;陳庭芸,2002)。. 3.. 南向政策及婚姻仲介 在南向政策提出前,台灣已經透過東南亞華僑介紹,而有外籍配偶的出現。. 民國七十三年之前台灣資金外流至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到了民國七十六年,政府 解除各種外匯的管道,資金外流的情形更為顯著。與此同時,不僅僅是台商前往 東南亞投資的增加,也帶動跨國婚姻的形成。此時,跨國婚姻也由原本早期的當 地華僑介紹認識,轉變成職業仲介,甚至轉換為觀光旅行團到當地進行相親活動 的形態。在上述背景情境的交織之下,復以熟稔三地所需的婚姻掮客的穿針引 線,大批女性婚姻移民因而湧入台灣(江亮演等人,2004;黃森泉、張雯雁,2003) 。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稱新移民女性的形成原因,起源於全球化、資本國際化 11.

(24) 在全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在台灣,全球化導致台灣婚姻市場的質變,中國傳統 上嫁婚配與傳宗接代觀念的影響,再加上台灣女性教育程度及能力提昇,不婚意 識抬頭,使得台灣鄉村男性轉而尋找其他的婚姻管道。同時,資本國際化現象也 窄化了東南亞及大陸農工生存空間,形成推力,使得東南亞女性也希望可以藉由 婚姻改善自身環境。再配合政府推動南向政策,增加了與東南亞國家接觸的機 會,而東南亞及大陸距台灣較近且生活習慣與台灣相近,再加上婚姻仲介者的推 波助瀾,使得跨國婚姻因應而生。 從歷史脈絡及社會學角度來看,跨國婚姻不論是政治因素或經濟因素,皆隱 含著權力、階級、經濟、文化、性別等議題在內,不僅是新移民女性必須融入主 流社會所產生的生活、文化等適應問題,當新移民女性人數占一定比率時,其對 主流社會所引起的生活習俗、文化衝突之影響甚鉅。台灣目前四十餘萬的外籍人 口,其中東南亞新移民女性佔了大多數,她們多半散居於各角落,默默的扮演台 灣媳婦的角色;但是有愈來愈多的新移民女性在另一半及社會大眾的支持下,走 出家庭為自己發聲(林照真,2004),讓台灣社會正視她們的存在,尊重她們的 權利,這些都在促使雙方文化、價值觀的交流,對台灣社會的生活、文化、價值 觀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新移民子女人口分布現況 在前述背景下,藉由婚姻管道進入台灣的新移民女性,每年在台灣的婚配比 例中也逐漸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新移民人數已由93年底的33.6萬人,快速成 長至99年底44.4萬人,其中以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女性配偶最多,約占六成三, 其他外國籍女性配偶則占三成。而其新移民子女比例也隨之攀升,從九十三年的 4萬6千人成長至九十九年的17萬6千人,遽增12萬9千人,占國中小學生數之比率 也由1.6%快速增加至7.2%;其中國小一年級新生數近2萬7千人,平均約每8位 國小新生即有1人為新移民子女(教育部,2011)。 隨著社經環境的變遷,台灣人口結構也快速改變,尤其台灣的出生率從民國 12.

(25) 87年開始急速下降,已在93年開始直接衝擊國小的新生人數,並將逐步波及其他 教育階段,其衝擊程度堪稱既深且遠。而新移民子女的人數增加,有效紓緩了台 灣出生人口數與未來生源減少的衝擊。 若依外籍配偶之原屬國籍及在國內居住地區觀察,近8成7國中、小外籍配偶 子女之父或母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及印尼,其居住地區之分布則略有差異 性,如在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臺南等農業縣,以越南、印尼籍有較多且 集中之現象;至屏東縣則因地緣性以來自菲律賓者相對較其他縣市居多;都會 區及鄰近都會區之外籍配偶則以中國大陸為主(教育部,2011)。 表2-1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學年別分. (教育部,2011). 表2-2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地區別分. (教育部,2011) 13.

(26) 由此可見,臺灣的新移民女性及其下一代的誕生帶來人口結構的改變,成為 繼閩南、客家、1949 年遷台之中國籍及原住民之後,第五大新興族裔(陳建甫, 2003)。. 二、新移民家庭樣貌與圖像 後現代理論受到社會建構論、民俗方法論以及形象互動論影響,主張社會事 實是社會行動者不斷的建構而成,社會世界被視為由無數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意 義所建構出的世界。「這個社會世界並非是一個存在那兒的客觀事實的社會世 界,生活其中的成員也並非臣屬於它;而是行動者在理解世界的過程中,透過現 有的理解模式,將其外在化並客觀化了」(夏曉鵑,2002)。在這樣的脈絡下,社 會世界及其形式是經由日常談話及互動而變成有意義。這種觀點駁斥實證主義將 語言視為透明的中介物、毫不模糊地反照了穩定、單一的意義。當台灣官方、媒 體,乃至於一般民眾想到新移民女性時,都很容易將之與「假結婚、真賣淫」等 汙名畫上等號,並將其婚姻視為台灣社會問題的製造者,造成婚姻當事人及其子 女日常生活極大壓力,甚至創傷。這些歧視的背後隱含著台灣人未經自省的對第 三世界和中國的無知與偏見,而這些意識形態更是危害新移民女性人權的各種法 律規範背後的重要支柱(夏曉鵑,2005b)。以下將就新移民家庭中母親、父親及 子女的社會主流圖像,做文獻的整理與探討。. (一) 母親的圖像 1.. 無可奈何的受害者 在許多的報導中,會過度強調「外籍新娘」遭受夫家的欺負、家庭暴力、在. 精神上遭受莫大的折磨,一再地突顯其在家庭中「受害者」的角色設定與位置, 如『居留期限延長效應,大陸新娘受虐,心事誰人知?家庭暴力、自由受限,為 了孩子隱忍多年,只盼早日取得身分證,活出自己。大陸新娘受虐的形式,除了 毆打、精神折磨與扣留證件限制自由等,甚至還有抵押償債案例』 (中國時報, 14.

(27) 2002/11/03)。 語言和生活習慣不能適應、被夫家當成外傭、身懷六甲仍要忙於工作、被當 成傳宗接代的工具、沒有朋友孤零零、壓力大…等等,「欲哭無淚」似乎成為外 籍新娘的最佳寫照(李國基,2008)!在這些報導中,新移民女性被描述成無可奈 何的受害者,對於自己的生活使不上一丁點力,忽略了新移民女性本身的力量, 也更強化了讀者「新移民家庭就是低社經地位、弱勢、充滿暴力與爭吵的觀點」。. 2.. 人肉商品、生子工具 「全包只要十八萬,全省最低價!」、「包處女、一年內跑掉一個賠一個!」。. 電視廣告中對於外籍配偶的描述與主打標語均呈現出「跨國婚姻的商品化」,這 種將人比照貨品的行銷方式,不但「物化」了外籍配偶、「異化」了家庭間的親 子關係,更形塑了社會的歧視意象—只要有錢,人人都可買;不滿意,隨時都可 換;是價錢比「賤」的人「貨」。以下的新聞更誇張的強調不同國籍的新娘「價 錢的差異」:『外籍新娘身價不同,歐洲美眉和東南亞新娘相差近 10 倍:目前 娶一位外籍新娘的行情,從最普遍的東南亞新娘到最新近的東歐新娘,行情從 6 位數到 7 位數,相差了近 10 倍。前凸後翹,金髮藍眼,如果這些婀娜多姿的 老外能嫁做台灣婦,那當老公的台灣郎,才真叫拉風。如果嫌自由戀愛的效率太 差,也可以花新台幣 75 萬,買一個烏克蘭美眉……如果嫌這種價碼太貴,就可 以選擇東南亞女人,仍然可以實現娶外籍新娘的願望。』 (中國時報,2002/3/18) 。 另外,女人的子宮在中國的傳宗接代觀念的推波助瀾之下,更成了女人意象 的重要表徵。許多家庭對於這些新移民女性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夠傳宗接代。不孕 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分析,一般在台灣的夫婦,很少一結婚馬上就會想到生小 孩,通常經過2到3年的嘗試失敗後,才會到不孕症門診求醫,不過,若是娶了外 籍配偶的台灣男性,通常不會有2到3年的醞釀期,只要夫家發現遲遲不懷孕,馬 上就被帶到醫院檢查。『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林鴻欣表示,有名三 十歲的外籍新娘,嫁到台灣後,夫家急著要她懷孕生子,卻發現怎麼煮個飯,就 15.

(28) 滿臉通紅…就醫一年多,始終沒改善,家人以為她生了怪病,全家心情盪到谷底, 擔心無法懷孕…… 』(中廣新聞,2011/10/17)。 由上述可知,跨國婚姻中仲介的介入,加上誇張的宣傳手法,把新移民女性 當做商品在販賣,此舉不僅影響到大眾對新移民女性的觀感,也使得台灣丈夫的 家庭有錯誤且偏差的期待,加上傳統的傳宗接代觀念,使得新移民女性成為商品 化、生子的工具,物化的程度極高,同時也帶來許多的歧視與偏見。. 3.. 唯利是圖的吸血鬼 對比於無助的受害者形象,新移民女性也常以「淘金女」的角色,出現在「假. 結婚、真賣淫」的社會案件中。許多新聞都以斗大的『假結婚真賣淫!警破跨國 人蛇集團』為標題(TVBS電子報,2007/7/4),『台中市警方十八日凌晨查獲兩名 疑似「假結婚」賣淫的大陸女子,但兩人似乎早有準備,其中一人立刻亮出剛和 丈夫離婚的協議書,強調她和丈夫是因為相處不來而分手,並非假結婚』(中國 時報,2002/11/14)。讓人不得不認為「外籍新娘」中,一大部分都在從事賣淫 的不法工作,讓人一想到外籍新娘便不自覺的聯想到「賣淫」。 另外一個一反受害者的角色,就是成為處心積慮的「加害者」,密謀夫家財 產等騙財的金光黨。如『大陸新娘殺夫割腕,兩人送醫脫險。女方指稱太愛丈夫, 但家屬卻直指一切都是為了財產。』(中國時報,2002/07/26);『異國鴛鴦緣盡, 法官一天判離三對:其中柬埔寨的黎姓女子不但經常在老公魏某上班時打電話, 下班還常要求要去夜遊,導致魏某不得已離職。還常要求拿錢回柬埔寨家鄉,如 不給就又哭又鬧,甚至在九十六年十月離境回國後,就再也無消無息,魏以黎女 惡意遺棄向法院申請離婚。』(中時電子報,2011/2/7)。 一位高雄縣男議員在議會縣政總質詢時指出,據他接觸過的服務案件,有很 多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只是為了金錢。他並舉當時媒體沸沸揚揚所謂「流落越南 的台灣之子」為例子,言下之意似乎是指那些「流落越南的台灣之子」的外籍新 娘媽媽就是拜金的吸血鬼,吸夠了便跑回越南去了(引自李國基,2008)。雲林 16.

(29) 縣議員更直接以「請保護台灣無辜、無奈的男性!」爆料有名娶了越南配偶的男 子,半年多來,妻子不斷以摔碗盤、辱罵,意圖激怒丈夫家暴而訴請離婚。並進 一步舉出雲林縣到今年9月,外籍配偶累計達1萬3938人,今年1至9月累計結婚439 對,但離婚就達329對,她抨擊外配拿了台灣身分證就拋夫棄子,「嚴重傷害台 灣男性」(中時電子報,2011/11/04) 。 但根據夏曉鵑(2002)的研究,新移民女性嫁到台灣的原因雖的確是因為母 國貧窮,但大部分動機均是考量家中經濟,希望能夠成為妹妹們的表率、家中的 支柱;再加上母國多妻制與男人不負責任等因素使得新移民女性決定冒險跨國結 婚。此項研究結果與媒體上塑造出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樣貌完全相反,且在 報導中也絲毫沒有聽見新移民女性在其中的心聲,可見報導的選擇性與主觀性。. 4.. 社會問題製造者 新移民女性遠渡而來,成為階級較低的台籍男子的配偶及之後種種「非正常」. 婚姻狀態的際遇,更加深了她們所具有的「邊緣的」特殊意象。媒體為了附和這 種「貧窮論」的經濟學觀點,甚至不惜將被稱為越南穀倉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形 容成「 每日平均家戶所得不及一美元,屬聯合國定義下『絕對貧窮地區』」(李 麗芬,2005)。 下面新聞則以跨國婚姻雖然「解決了許多人的婚姻問題」,但「同時製造出 更多的社會問題及增加社會成本負擔」為基調。『願嫁漢家郎,許多異國婚姻相 當美滿,開放外籍新娘解決不少婚姻問題,但婚姻本是一場賭局,許多外籍新娘 所嫁非人,有家暴問題,有老夫少妻配對,有嫁給殘障、智障者,在婚姻賭局押 錯,於是衍生逃家、離婚的悲劇,外籍配偶解決了許多人的婚姻問題,同時製造 出更多的社會問題及增加社會成本負擔。』(東森新聞報 2003/08/14)。 而面對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政府的立場設定外籍配偶「多」是「低 社經背景」者、「對子女教育較不重視」,不但造成教育問題,甚至造成「社會 問題」。政府為「外配家庭」貼上「有問題」的標籤,基於此所制定的政策,勢 17.

(30) 必有所偏執(李國基,2008)。 從以上論述可知,這些外籍配偶被媒體、仲介、政府形塑成「被害者」、「掏 金女」、「社會問題製造者」……等意象,而這樣的形象也影響到大眾對新移民 子女的印象,逕自將充滿問題的標籤貼至新移民及其子女身上,加深並渲染成社 會之重大問題來源。. (二) 父親的圖像 1.. 條件差者: 對於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性,媒體的描繪一言以蔽之,就是「社會所不欲. 者」。鄭雅雯(2000)對於台南市外籍新娘人口分布的解釋中,提到在現今的台 灣社會裡,農、漁確實是較不具競爭力的,且在教育程度上亦不及他區,因此更 呈現一種循環加成的結果,確實使得多半這些男士本身客觀條件較為遜色,在台 灣娶不到老婆,而轉向國外尋求。 而世界日報更直接列出這些台灣新郎的條件,包括年齡、教育程度、職業、 收入及殘障類型: 『陳先生,三十五歲,某鄉公所職員,專科畢業,雙腿殘病疾。. 林先生,三十歲,工專畢業,市場肉商,月入二十餘萬元,身高一百五十九公分。 趙先生,三十五歲,台北工專畢業,汽車零件廠主管,右手斷肢,月入五萬元。 錢先生,三十八歲,軍官退伍,有語言障礙,月入四萬元。 這些身上多少有缺陷的台灣郎構成越南相親團的主力,在台灣,婚姻路上, 他們均尋尋覓覓多年,屢遭挫折,來越南三天,每個人都討到滿意的老婆。』 年紀大又殘障,是這些尋娶外籍新娘的男士們給人的一般印象,所謂殘障包 括手腳不便、太矮及語言障礙。報導中強調這些男士在國內是絕望的失敗者,一 到了東南亞國家則變成勇冠三軍,予取予求 (引自夏曉鵑,2002)。 夏曉鵑(2002)分析一份駐雅加達代表處向外交部所作的報告,名為「台灣 速成新郎南向與印尼新娘成婚之現況及因應」,報告的結語總結對這種跨國婚姻 18.

(31) 的基本看法是:「給台灣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帶給台灣社會極大之衝擊」。 文中將印尼新娘描述為無助的受害者或拜金的吸血鬼,將台灣新郎描述為社會所 不欲且道德上所不堪者、飢渴的失敗者,甘願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印尼,只為了娶 到新娘。最後,這些「問題」被建構成官僚機構的嚴重負擔,必須努力找尋良方 加以解決。 但根據內政部公佈國內首次「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報告中 指出,娶外籍或大陸配偶的國人屬於社會中間階層非底層,教育程度則以高中職 35.9%,國中初職34.6%次之。報告分析亦指出,與外籍或大陸配偶結婚的國人, 多數為社會中間階層,而非刻板印象的社會底層(李國基,2008)。. 2.. 卑劣的加害者 一則新聞以「郎」的諧音為標題,來隱射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人有如禽獸一. 般。另一則新聞更是以「不倫」作為標題,指責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人禽獸不 如:『台灣郎,台灣狼?在多次暴力相向後,幾近文盲的玉芳,被迫找了一個清 潔工作,每天從清晨五點多出門、晚上八點才能回家,還得利用空檔回家煮三餐 給孩子們吃,勝雄三天兩頭找她要錢,若是討不到錢,對玉芳又是一頓毒打。…。』 (第67期女性電子報);『不倫!老翁將小新娘讓渡給兒子:爸爸不用越南新娘 讓給兒子用,三年前七十歲老翁花了數十萬請仲介公司牽線,娶了一名年輕貌美 的十九歲越南新娘,當時在鎮上就曾引起一陣騷動,而後來竟然還傳出老翁發現 合不來,將妻子讓給自己的兒子的消息,他的理由是花錢買來的不能平白退回 去。』(東森新聞報 2002/08/22)。 2011 年 9 月自由時報報導:『馬公市昨日驚傳外配喋血案聲請家暴保護令 的柬埔寨籍外配李麗玲,正在服務的光復路某自助餐上班時,其夫婿吳國進突然 持酒瓶衝入,將酒瓶刺向李女臉部,導致其血流如注……。由於澎湖接連發生疑 似外勞性侵案、越籍新娘埋屍案等,昨又發生外籍配偶在保護令期間,遭到丈夫 19.

(32) 刺傷毀容案,凸顯澎湖外籍人士問題,已成為嚴重的治安隱憂,而涉嫌行兇的吳 國進,則因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及殺人未遂,刻正畏罪潛逃,警方除全力緝兇外, 同時也派員在醫院保護李女,以防吳又前往醫院行兇。』(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1/9/1)。電視新聞的連續不斷報導外籍配偶遭台灣丈夫家暴的事件,為社會 大眾形塑了娶外籍配偶的台灣新郎都是「家暴加害者」的意象。而在這則新聞的 結語中,將這起外籍新娘遭家暴的案例連結至外籍人士犯罪、遇害等新聞,彷彿 在暗示這些社會治安問題只存在外籍人士身上,且會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 在以上這些報導中,媒體一面強調「蠻族」之落後、野蠻,而與之為伍的台 灣男人,也被合理推斷為社會所不欲者,不是因為條件差所以別無選擇,就是性 格有偏差,很容易成為家暴加害者。而台灣男性這兩種對立的形象正好合力把他 們與外籍新娘都塑造成為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如不善加處理、管制,就會「引 發」更多的社會議題,「危害」社會。. (三)新移民子女圖像: 新移民子女的母親被形塑為低下的野蠻「異類」,新移民子女的父親也因為 娶「異類」而被「合理推論」,形塑為社會邊際的「人所不欲」者。新移民子女 生長於此家庭中,承繼了父母的不堪與不欲,對於社會無情的建構,無所遁逃(李 國基,2008)。而這樣社會污名的建構,對於其族群認同勢必也產生某些程度的 影響。政府部門從過去面對新移民相關議題的冷漠與互踢皮球,到今日熱切關 注,似乎代表著態度的轉變與進步,但其背後所隱含的歧視卻仍存在。其邏輯是: 外籍新娘目前人數不斷攀升,已無法忽視,因此決心以各種方案企圖矯治社會問 題,提升他們低劣的素質。而這個轉變最大的關鍵,就是面對新台灣之子的焦慮 (夏曉鵑,2002)。 台灣媒體報導對於新移民子女的意象充斥著偏見、歧視、以偏蓋全的意識形 態,這或許也反映出一般社會大眾的觀感。而這種新移民子女的圖像,無非是在 20.

(33) 社會脈絡中所建構出來的。新移民子女的意象最常被媒體塑造為:1.適應不良 者;2.發展遲緩者;3.早產兒;4.窮人家的孩子;5.教養不良者等意象(李國基, 2008)。 2004 年六月《時報週刊》 (1372 期)以聳動的標題: 「外籍媽媽遲緩兒每年 生產一萬名/伊甸基金會:十年內拖垮台灣社服資源!」將外籍媽媽與其子女塑 造成為社會問題的製造者。一則以「狗鍊套中越混血男童沿路拖行」為標題的駭 人新聞,在電視中反覆的播報著: 「台北縣新莊一名 8 歲的中越混血男童,日前 遭到社區主委拿鐵狗鍊套住脖子,還在街上拖行。男童母親認為兒子是遭到歧視 和欺負……」(黃美榕、楊逸平,2004)一條狗鍊不僅牽扯出一件虐待兒童的社 會事件,更凸顯出社會中所存在的對這些新台灣之子的歧視。 甚至,連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亦不乏支持此論調者:2006 年 3 月 31 日台 聯立法院黨團聽取內政部官員報告國內出生率問題,有立委語出驚人表示,美軍 在越戰時期大量使用化學藥劑,導致越南婦女生下很多畸形兒,政府應進行研 究,看看嫁來台灣的越南新娘有沒有「餘毒」?這位立委在黨團早餐會還說,會 娶外籍新娘的人,很多是經濟弱勢或身心障礙,本身條件就有問題,生出的小孩 如何照顧將是大問題。他甚至說,政府不該補助外籍新娘生育,以免未來「劣幣 逐良幣」、「好的小孩都生不出來」(林河名,2006)。 而這樣的假設與觀感也直接表現在近幾年來,學術界對於新移民子女所做的 研究上。由於新移民子女逐漸進入小學,一系列研究新移民子女學習、生活及家 庭的相關研究也陸續發表,學術界嘗試以科學實證方式探究新移民子女的真實樣 貌時,其大多的假設與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是從媒體、主流社會而來。而這些假設 在某些研究中的確得到證實,因而呈現出這些低社經家庭充滿了爭吵與暴力(施 奈良,2004),擁有較不適當的教養態度(張秋慧,2004;陳雅雯,2005);這 樣的家庭因為母親的"失能",這群孩子也很有可能產生諸多的適應不良(林璣 萍,2003;吳錦惠,2004),包括學業表現落後( 林璣萍,2003;吳宜錞,2005; 黃琬玲,2004;盧秀芳,2004;陳金蓮,2005;陳雅雯,2005)、師生互動不良、 21.

(34) 較被動與不好的同儕關係(陳金蓮,2005);以及較低的自我概念、自尊(陳金 蓮,2005)等。 但這些並非台灣學術研究結果所形塑出的完整新移民子女圖像,大部分對新 移民子女所做的學術研究,其結果都與當初研究者所假設的假定不符,大多出乎 人意料之外的展現出新移民子女不同於媒體、官方所呈現的樣貌。 在家庭方面,陳碧容(2004)的研究顯示多數東南亞籍配偶子女認為家庭所提 供的物質資源豐富,且家庭中父母婚姻關係良好。另外,研究顯示這些外籍母親 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高,管教方式偏向彈性,對於子女教養採順其自然態度(陳碧 容,2004;黃琬玲,2004)。而張秋慧(2004) 的研究指出,儘管跨國婚姻家庭 經濟並不富裕且無力輔導子女課業,家庭教育資源的投資也顯得保守與匱乏,且 的確存在著母親因為本身語言能力的限制,而影響子女的語言學習。但是新移民 母親盡力提供子女豐富的學習資源,並積極安排課後學習活動。安親、課輔班往 往替代了新移民家庭的課業指導功能,父親及家人的協助亦多少彌補了新移民教 養功能不彰的現象(黃琬玲,2004;謝慶皇,2004;蔣金菊,2005;陳雅雯,2005; 許殷誠,2005)。 而在學校的表現中,研究結果多半認為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是中 間偏佳,對於自己在學校生活各層面的表現持正向認同,與本地學生並無明顯不 同(陳碧容,2004;鍾文悌,2004;陳雅雯,2005;張秋慧,2004;施奈良,2004; 黃雅芳,2005)。鍾文悌( 2004)、謝慶皇( 2004)、施奈良( 2004)、許 殷誠( 2005)均指出,雖然外籍配偶子女家庭社經地位不佳,但對孩子學習成 就與學校適應並未造成很大的影響。以國小外籍配偶子女級任教師教學經驗及其 個人觀點,多數教師指出外籍配偶家庭社經地位的弱勢,並非是影響孩子學習表 現的主要因素,父母的教養態度才是關鍵。而在親師溝通上,年齡較大的東南亞 外籍媽媽,其低年級子女的學校生活感受較好。而接觸外籍配偶子女的時間越長 的教師,與家長互動程度較高,傳遞子女在校生活情形的程度較高,同時也認為 外籍配偶對學校的參與度較高。(陳金蓮,2005;王妙如,2005;柯乃文,2006; 22.

(35) 黃雅芳,2005)。有研究指出,外籍配偶子女與學校老師之間師生關係良好,並 不因不同國籍、不同教育程度的母親而有所差異(蔡玲雪,2004;陳雅雯,2005; 蔣金菊,2005)。 而在學業表現上,也有多篇研究顯示新移民子女在智力、國語科的學業成就 表現,並未顯示受到母親語言因素不利的影響,與本籍母親兒童在整體學業成就 表現上無顯著差異(謝慶皇,2004;陳湘淇,2004;蕭彩琴 2004;陳清花,2004; 張維中,2005;蔣金菊,2005)。這幾篇論文的研究結果與一般大眾認知外籍配 偶子女的語文能力、智力表現、學業成就表現學校適應不如一般兒童之認知不符。 同儕方面,也有許多的研究指出,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在同儕互動方面,並 未受到族群歧視的影響。具有攻擊行為以及情緒控制不佳,是外籍配偶子女在班 級中不易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之主要原因。雖然有些新移民子女對自己的自信較不 足,但是同儕並不會因為他們母親外籍的身份而對其有所歧視,外籍與本地配偶 子女的社交地位並無顯著差異。學校中老師亦指出,外籍配偶子女與同儕互動關 係大多良好,文化差異的身份並非影響同儕互動的主要因素(王雅萍,2004;黃 琬玲,2004;盧秀芳,2004;施奈良,2004;蕭彩琴,2004;陳金蓮,2005;陳 雅雯,2005;蔣金菊,2005;許殷誠,2005)。 但同時,研究也顯示雖然低、中年級的學童對於外籍配偶子女身分所代表的 文化概念意涵並不是很了解,但隨著就讀年段的增加,文化差異的身分有逐漸造 成外籍配偶子女受到標籤化的隱憂,同儕間對於外籍配偶或其子女,仍存在有不 當的心理意象言論。在老師方面,尤其首次教導外籍配偶子女的國小教師,對外 籍配偶子女的事先認知存有較多負面的刻板印象;班級中有較多外籍配偶子女的 人數以及曾有先備相關教學案例經驗的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看法較為客觀與 中立。且現階段國小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與素養,呈現普遍不足的現象(謝 慶皇,2004;許殷誠,2005)。 而在自尊與自我概念上,熊淑君(2004)指出外籍配偶與本國籍配偶的子女 在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沒有顯著差異。陳美容(2005) 以台北縣、桃園縣、台中 23.

(36) 縣、南投縣、彰化縣、高雄市、屏東縣七個縣市,共二十二所國民小學中高年級 的新台灣之子共四百零八人為研究對象,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社會支持、自尊、生 活滿意,發現這些新台灣之子的社會支持、自尊、生活滿意情況良好,自尊在社 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 從上述研究的結果可知,主流圖像影響新移民家庭在大眾面前的樣貌與印 象,而學術界對於新移民子女的研究假設又受到媒體、社會主流觀點的影響,而 先入為主的假設新移民子女在家庭、學校與自我各個層面都有許多的適應不良與 問題。但其研究結果顯示卻不盡相同,甚至有許多相反的結果呈現,大部分的研 究結果均顯示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在各方面並沒有顯著的差異。這樣分歧的 研究結論,不僅同時反映了新移民子女的多元樣貌,打破了單一樣貌的主觀印 象,也同時展現出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更廣的新移民子女相關研究,以描繪出 新移民子女的多重面貌,並藉以打破主流概念、媒體,甚至是學術論述的以偏概 全。. 24.

(37) 第二節 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將探討族群認同的意涵、要素與觀點,並整理與族群認同相關的理論與 研究。. 一、族群認同意涵 (一). 認同的定義與流動性. 認同(identity)是一個人將另一個或一群人的行為特徵或內隱的人生觀、 價值觀等予以內化成為個人屬性的一種過程(張春興,1991)。是在受到族群身 分、社會關係、性別或階級意識等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所持有、表現出的,對 於自我、文化的一種內在歸屬的位置(邱莉雯,2004)。由此可知,認同涉及「身 分」與「社會關係」的確定,當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誰的時候,就已經明瞭「我 立於何處」,了解我所在的位置,同時透過他者認知形成內在的歸屬感,以及確 認自己與他者複雜的關係(孟樊,2001)。 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因模仿對象不同,使個體的認同隨成長而變化,且同一 個體也可能有多方面不同的認同。在個人部份有如自我認同,在群體部分有如階 級認同、政治認同、文化認同、族群認同等(張春興,1991)。一個人若有明確而 堅定的認同感,內心才會產生秩序感和安全感,如果認同感被迫放棄,分類人群 的心理秩序會被擾亂;如果安全感獲得不足,則會引發群內的否定及自我的憎 恨,以及對群體的疏離感、邊際感等心理失調的現象(李國基,2008)。 Hall(1996)認為,認同的統合性是被建構出來的,而非自然形成,表現在人 際互動與社會關係,也會表現在肢體語言、身體的裝飾象徵,在再現當中被建構, 主體的形成是認同被召喚出來時候的展現。另一方面,認同狀態是「流動、複數 的、多層次的」,是一個「持續進行的歷程」,也是「論述與實踐、主體位置與主 體性的縫合點,是主體暫時的穩定位置」(王志弘,2000;孟樊,2001;Hall,1996)。 因此,認同既非固定不變,也非單一的,認同構成因素包括著複雜的政治、社會、. 25.

(38) 文化脈絡的交織。 Grossberg(1996)更進一步提出認同是經由個體與他人之間持續對話不斷地 在進行中,會持續永無止境的變形。也就是,主體在認同歷程中一再地受到挑釁, 於是成為不穩定、漂移的、破裂的狀態。Hall(1996)與Grossberg(1996)均提醒 當談到認同的議題時,應該從歷史上政治脈絡與空間上流動的可能性兩方向思 考,認為認同與「位置的政治學」,「混雜」及「跨越邊界」等概念有關。用論 述的方法來看身分認同,它是一種「永遠不完整」的建構歷程,也可以說是永遠 都在「歷程中」的建構工作,因此在論述這些概念時,必須注意到論述的力量、 經濟物質脈絡,以及他人作為一個異於己身的主體性意義 (Hall,1996; Grossberg,1996) 。 綜合上述學者的主張,可知認同是個體對身分與社會關係的思考與確定,涉 及政治、族群、社會等多重意識的交互影響。如果一個人擁有明確的認同感,將 獲得安全感與秩序感,反之則容易導致心理失調,可見認同感對個體的重要性。 但特別要注意的是,認同會隨著個體的成長、所遭遇到的事件、與他人互動與對 話而流動或重建,是一個不穩定、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建構的"歷程"。. (二). 族群認同之意涵. 族群認同是個體可能發展出多種認同形式中的一種,表現於群體部分,是個 人用來作為區分我群和他群的分別(許木柱,1989)。族群相對於其他團體的認 同,最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以強調成員之間的「共同來源」或「共同祖先」,作 為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標準(許木柱,1989)。也就是說,當人們以「族群」 的概念進行人群分類時,強調的是:「跟我有共同來源或共同祖先、文化的人同 屬一個族群」。因此,族群認同是個人將自身定位在社會某一群體之中,同時對 該群體懷有心理上的歸屬感(吳乃德,1993)。 族群認同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產物,族群的成員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將我群 與他群族群有意識地與予以分類而形成的。由於不同的族群通常具有各自的文化 26.

(39) 特質,因此,族群認同往往與文化認同結合在一起,並透過特定的文化象徵符號 (cultural symbols)來顯示與增強族群認同(許木柱,1989)。族群認同最顯而易 見的特徵是種族象徵符號,它是以族群、血統、地域作為區分原則(郭洪紀, 1997)。基於這些判斷的標準,形成個人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根據。由於族群認同 使一個人或一群人保持行為的一致性,別人因而得以將他們歸之於某個社會範 疇,並因而彼此採取適當的互動行為(De Vos,1982)。因此族群認同不但是個 人對群體的個人認同感,也是其他成員對某個人是否屬於該族群的認同 (Hutnik,1991)。 隨著歷史的演進,許木柱(1991)認為,晚近的社會學者對於族群一詞的界 定,已非單純以種族為分類族群的標準,而是更著重於社會、歷史、心理等因素。 亦即強調身份與認同並非由血統此類生物性因素決定,而是社會與文化的結果, 舉凡種族、階級、性別、地理位置、歷史、特定的社會、文化、政治語境等,皆 具決定性的影響力(張京媛,1995)。謝若蘭、彭尉榕(2007)針對族群通婚的身 分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中,就提出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的雙族裔會因官方所制定 的「族群身分認定辦法」而進行"有意識"的轉變,不再僅只是以血統來做分類 標準,而考慮到更多社會與政治等因素。這樣的變動性意味著,族群認同不再是 一種歷時性的、不變的心理機制,它可能隨著環境變化及個人心理需求而改變(許 文忠,1998)。而Phinney (1990)更提醒族群認同是動態的,會隨著時間及情境 脈絡而變動,並透過做決定以及自我評價的歷程來達成。 王甫昌(2003)也強調族群認同是一種「相對性的群體認同」、是弱勢者的族 群意識,是在「國家」或「民族」的範圍內,具有不同文化的社會團體,但也是 一種人群分類的想像。綜論上述可知,晚近對於人群分類方式與相關問題之探 究,已捨棄以往單純的生物性觀點,轉而著重族群成員主觀心理因素之探究,並 認為個體主觀心理因素實為族群形成的決定性因素(龔元鳳,2007)。 若思考新移民及其子女在台灣的族群認同定位,可以看見雖然族群認同已經 漸漸從原本單純的生理、血源觀點,慢慢轉變成族群成員主觀的決定與自我評價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would be game-changing to form a class atmosphere that encourage diversity and discussion, formed of groups with different microculture that optimize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scrimination, Change Leadership and LMX on Femal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研 究

Let f being a Morse function on a smooth compact manifold M (In his paper, the result can be generalized to non-compact cases in certain ways, but we assume the compactnes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ol personnel of DSS schools in operating their schools smoothly and effectively and to provide new DSS schools a quick reference on th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