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共分為研究準備階段、資料收集階段、資料謄寫階段以及 研究完成階段,以下說明每個階段之重點。

一、 研究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的確定歷程

本研究的起源是研究者修習系上「多元文化諮商專題研究」課程時,老師帶 領大家探討與族群議題相關的理論與實務,並鼓勵大家找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做 更深入的探討,而研究者也藉由這個機會回憶起過去與新移民子女相處的經驗,

在閱讀了相關文獻、上台報告與討論後,激起了更多的好奇與關心。而後來的「諮 商心理學研究寫作與專題評鑑」課程中,又進一步將原本的好奇轉為具體的研究 計畫,預計藉由帶領新移民子女多元文化團體,以增進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

而那時候所寫的研究計畫,奠定了本研究的基礎,對於新移民子女的理解與族群 認同的相關文獻也從那時慢慢累積。

在實際進行本研究的初期,考量到要聚集八到十個高中職新移民子女,並帶 領八次的團體,在招募與執行上可能會有許多的困難;同時,研究者也在閱讀文 獻的同時,慢慢地開始好奇何謂"好的"、"健康的"族群認同模式?是完全適

應主流,沒有任何不同?還是完全肯定、認同母親的文化,並時時刻刻都可以大 方承認自己新移民子女的身分,才算是擁有好的族群認同?這些好奇與疑惑使得 研究的方向慢慢地轉為更開放,但也更為模糊、充滿未知與不確定。

就在這個時候,研究者開始接觸到敘事研究,其對於絕對真理的質疑,以及 多元、相對主義的觀點,讓研究者有了更不一樣的思考,而其中強調讓受訪者經 由說故事,以呈現自己的主體性,也興起了研究者的好奇,閱讀了那麼多文獻與 資料,學習到的都是學者、專家對新移民子女的看法,那麼新移民子女自己是怎 麼看待自己的族群身分,會如何建構、認同的呢?因此在與指導教授討論過後,

決定將這樣的疑問轉為研究問題,以邀請新移民子女說說自己族群認同故事的方 式,期待能夠看見更不一樣的新移民子女圖像,並增加自己對新移民子女族群認 同的視野與理解。

(二)前導性研究

在決定使用敘說研究理解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後,研究者從「花蓮縣關懷 老人暨外籍配偶協會」找尋到一位願意擔任前導性訪談的受訪者--目前就讀高中 一年級的民凱,其母親的國籍為越南籍,而由於父親與母親年齡相差較大,因此 父親已經去世,由母親獨自撫養他與弟弟。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問了許多與 族群認同相關的問題,希望藉此理解受訪者的相關經驗。但或許是因為兩人的關 係尚未建立,再加上直接詢問對母親身分、對自己新移民身分的感受與經驗,對 受訪者來說,有些缺少心理準備,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因此本次的訪談過程不大 順利,也與研究者當初所預期的有很大的落差,訪談的內容斷斷續續,也極少較 為完整的故事。

經過這次經驗後,研究者體驗到敘事研究中提到,「研究者本身即是一重要 工具」這句話的意涵。首先,研究者嘗試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看見自己 雖然閱讀了許多的文獻,但當想到要與受訪者討論自我、族群、認同等較為內心 且敏感的議題時,仍會有許多的擔心,擔心受訪者的拒絕排斥,也擔心自己因為

不夠理解,而說錯話、讓受訪者感覺不舒服等,這樣的焦慮與不安氛圍也影響到 受訪者的心情,使得受訪者也跟著感覺到不自在,再加上信任關係尚未建立,也 就很難自在的說故事了。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覺察自己身為訪談者這個角色,與過去擔任諮商員角色 的差別,看見自己因為站在訪談、研究的位置,導致自己的問話與回應都充滿著 太多的"目的性",每一句話都在思考如何與"族群認同"做連結,卻失去了聆 聽、好奇的態度。因此藉由這次的過程,讓研究者學習到,唯有自己先開放自己 的心胸,不要有太多的假設、期待,不管事前做了多少研究,預定問哪些問題,

當開始訪談時,就拋開一切,單純的抱持好奇心,用心的聆聽受訪者的心聲與故 事,如此一來,才可能建立開放且充滿更多可能性的訪談環境。

最後,此次的前導研究也協助研究者修改了訪談大綱,從一開始直接詢問與 族群認同相關的經驗,到後來加進了生命故事敘說的邀請,在說明了本研究的動 機後,先請受訪者說說自己過去生命經驗中的重要經驗,此部分不限於與族群、

身分相關的故事,而是更開放的去談論自己的人生、家庭、甚至朋友與課業等,

藉此協助研究者有更廣泛的理解與脈絡,同時也讓受訪者較沒有壓力,且從說每 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中,與研究者、也與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連結與對話。最後 雖然此位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沒有納入本研究中,但研究者很感謝此位受訪者,他 用自己的經驗協助研究者將許多從書本上學習到的訪談技巧,轉化成實際的經 驗,也提醒了研究者要善用自己過去諮商的訓練,做一個"有人味"的受訪者,

讓自己的訪問成為受訪者建構自己生命故事的助力而非阻力。

二、 資料收集階段

每位受訪者的初步訪談次數不同,視訪談時間長短與當時敘說狀況而定。研 究者完成每一次訪談的逐字稿後,都會反覆閱讀並另行記錄遺漏與欲深入之處,

再配合每位受訪者的時間進行下一次訪談;第二次訪談開始,研究者均會先回顧 上次敘說內容,讓受訪者補充、修改,並就研究者覺得不足與疑問之處,讓受訪

者有更多的敘說。敘事研究透過「互為主體」的敘說互動來建構與理解意義,這 個歷程涉及彼此相互地敘說和重述故事,也就是故事在敘說的過程裡可被修改、

重寫,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應是平等的呈現主體性,透過敘說研究歷程共享敘事的 建構和再建構(許育光,2000;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

研究者發現,對受訪者而言,後一次的敘說都比前一次容易、豐富,除了訪 談大綱做過修正、受訪者對研究者越來越信任外,前次敘說的確幫助受訪者整 理、連結經驗,思考未曾思考的原因,受訪者不止透過敘說整理生命展現認同,

也在敘說中詮釋生命創造認同。

三、 資料分析階段

在資料分析階段,研究者與謄稿員將錄音轉為文字的文本。逐字稿中以R代 表研究者,受訪者代碼則以A、B、C代表三位受訪者,其中,家元代碼為A、琪琪 為B、小如則為C。

在編碼時,第一碼為受訪者代碼,第二碼則為晤談的次數,最後一碼則為當 次第幾次的對話。以A2-33為例,代表第一位受訪者家元,第二次訪談的第33句 對話。訪談中的停頓、生氣、沈默、低落等會以括弧註明,以盡量忠實呈現當時 敘說內容。研究者記錄、整理所有的訪談內容,並寄給受訪者再度修正、確認後,

使其成為資料分析的主要文本。

另外,研究者也在此階段對文本進行分析,藉由撰寫每位受訪者生命故事、

找尋受訪者的生命主題,到將受訪者的故事以族群認同主軸重新串聯,藉以創造 出整體的理解與後設故事。過程中,研究者採Lieblich、Tuval-Mashiach 及 Zilber(1998)的整體-內容分析方式來分析、整理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歷程 與樣貌,下一節將會更詳細的介紹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步驟。

四、 研究完成階段

研究者於資料分析結束後,進行三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與族群認同主題的撰

寫,並同時與受訪者進行資料的檢核,以確定所呈現故事的真實性。之後將各種 資料、文獻整合,著手研究報告與結果的撰寫,並定期與研究團隊及指導教授做 討論與修改,最後完成此研究。

第五節 資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