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的先前理解與位置

研究者在過去曾帶領過兩個新移民子女的小團體,與新移民孩子有不少的接 觸與對談,從他們對自己家庭的描述中,聽見了他們對母親緊密但又複雜的連結 與情感,以及對自己身分的矛盾或困惑,也因而使研究者對新移民的族群認同產 生了初步的理解與更多的好奇。但同時,研究者也從與這些孩子們接觸的過程,

驚訝的發現同是新移民子女,每一位團體成員呈現出來的認同樣貌是如此的多 元、個別化,這樣的經驗提醒著研究者,以更開放且謙虛的心,不帶太多假設與 框架,單純的傾聽每一位受訪者的故事,如此才能夠使得先前理解成為助力而不 是阻力,更順暢的與受訪者在故事對話中持續的互動與共鳴。

而針對認同的議題,研究者較認同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主張以敘說研究方 式,可以協助受訪者理解新移民子女的生命故事與認同,而其中,由於建構論強 調的脈絡性與互為主體,將協助研究者能在不同的脈絡中理解新移民子女如何主 觀詮釋、訴說他們的經驗;並且藉由生命故事,同時協助他們在敘說的過程中,

更覺察、貼近自己的身分認同。另外,認同是個人與社會共構的產物,有脈絡、

主題,才有認同,因此,也希望藉由敘說研究,協助研究者在理解新移民子女的 認同圖像時,能夠將社會脈絡與大眾觀點納入,以更系統觀的方式探討,增加其 族群認同的多元性。

最後,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研究在台灣的研究中較為缺乏,在他們的成長 過程中,背負著許多大眾先入為主的觀念,但同為新移民子女的他們卻很少有機 會可以互相了解、分享彼此的共同經驗與感受,更缺乏同為雙族裔的楷模。因此 希望能夠透過三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讓更多同樣身分的新移民子女對自己的身 分與故事有更多的好奇與激盪。「一人故事,眾人故事」,不論是對其他新移民 子女,亦或是閱讀本研究的讀者來說,希望都能夠因為看到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的 生命與認同,如何在動盪、挫折或困惑中努力找尋平衡與位置,關照到自己的生 命故事與自我定位。

(二)研究者的訓練背景

研究者於研究所期間曾修習「諮商技術專題研究」、「諮商的理論基礎」、

「諮商實習初階」、「諮商實習進階」等諮商專業課程,並擁有一年在文化大學 的「兼職實習」、一年在建國高中「全職實習」的實務經驗,現在也持續在接案、

接受督導中,因此在訪談過程中,能夠善用同理、傾聽、摘要、澄清、反映等技 巧,深入理解受訪者所要表達的內涵與意境,並營造溫暖、開放且接納的訪談氣 氛,建立良好且信任的訪談關係。

在研究方法的部分,研究者曾修習「行為科學方法論」、「諮商心理學研究 寫作與專題評鑑」,在課程中學習不同的研究方法派典與其背後的理論基礎,也 實際練習研究設計、分析與寫作。另外,也參與敘事研究相關研討會與工作坊,

並參加以敘說研究為主題的私塾團體,為期一年。從中學習質性研究的思考方式 與哲學觀,更藉由與成員們的互相訪問、敘說自我的生命故事等方式,協助自己 體會敘事理論的精神與訪談技巧。

最後,研究者也曾修習「多元文化諮商專題研究」,並在課堂上以「新移民」

當作主題做專題報告,也曾參加過多場多元文化相關研討會,藉此學習多元文化 思維與相關議題的理論背景,在過程中不僅只關注新移民族群,也接觸其他少數 族群議題,學習從脈絡系統觀點思考多元文化與族群議題,也藉由研討會中不同

族群的實際生命故事經驗分享,更了解多元文化與社會建構論的意涵。

(三)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在本研究過程中擔任四個角色,分別為訪談者、資料騰寫者、資料分 析者、報告呈現者,分述如下:

1. 訪談者

本研究的訪談工作由研究者自行擔任,以顧及資料的完整性與可信度。研究 者在過程中注意互動的關係,尊重及仔細傾聽研究參與者的故事,並觀察研究參 與在敘說時的非語言訊息、與訪談者的互動等,藉此輔助文字的呈現,且增進研 究者對文本的理解。

2. 資料的謄寫者

三位訪談者的資料,有兩份為研究者親自把訪談的錄音帶轉成逐字稿,騰寫 過程遵守逐字稿謄寫原則與注意事項,轉成文字稿之後,依照對話順序予以編 碼,再核對錄音帶與逐字稿的正確性,以確保談話內容的真實呈現。

3. 資料分析者

研究者藉由訪談進入訪談者的生命經驗,了解其對自己生命經驗的詮釋、以 及如何賦予意義。而在分析資料時,研究者將考慮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為敘說 者的聲音,如錄音帶或文本所示;第二為理論架構,提供詮釋的概念和方法;最後 則是對閱讀與詮釋的行動進行反思,也就是對從資料導出結論的決定過程進行自 我覺察(吳芝儀譯,2002)。

在如此的研究過程中,生命故事的聆聽者或閱讀者進入與敘事的互動歷程,

敏銳覺察受訪者的聲音與意義。研究者在閱讀和分析敘事資料過程中,假設與理 論隨之產生。而藉由這樣循環性的理解,同時豐富閱讀的廣度,並精練理論性的 陳述。因此,一方面藉由自傳故事來建構身分認定,二方面也透過實徵研究來建

立理論,二者同時並進(Riessman,1993)。

4. 報告呈現者

研究者根據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對故事的再理解與分析後,呈現最終完成的 文本,並呈現在受訪者以及閱讀者面前。但要特別申明的是,本研究所呈現的文 本並非是唯一的真理,因為受訪者不可能「靜止不動的被描繪」,所有的文本也 都是在某個特定脈絡下敘說,且對象是說個某些特定觀眾聽的,因此文字本身處 於一個移動的地基上,其中的脈絡是不可忽略,且值得閱讀者在閱讀時,仔細注 意的(Riessman,1993)。

此外,每個文本都是多重聲音(plurivocal) ,開放給多種的閱讀方式和不 同的建構(Riessman,1993)。讀者也是文本的一個行動者與合作者,當讀者在閱 讀時,將喚起讀者獨特的脈絡,與相關的歷史事件或生命故事。換句話說,故事 因為被不同的人閱讀、解釋而有了不同流動,進而產生共鳴與改變。也因為如此,

使得這個文本可以有更多重的樣貌,且會不斷的流動、產生更多的意義與價值。

三、謄稿員

本研究之逐字稿並非全由研究者完成,有邀請一位謄稿員協助謄寫逐字稿,

由於此謄稿員也是輔導相關科系畢業,且過去也有多次協助謄錄逐字稿的經驗,

因此熟悉謄稿過程。進行轉錄謄寫前,研究者會先大約說明研究主題與受訪者基 本資料,以協助謄稿員進入訪談脈絡,並說明謄稿需求與強調保密的倫理議題。

研究者拿到逐字稿後,會再次聆聽錄音帶,進行校正、補充,並將所有足以辨識 受訪者身份之資料予以匿名。

四、訪談大綱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研究者先閱讀過去文獻,並結合研究所欲探討 的目的與待答問題,擬定初步的訪談大綱(附錄四)。其內容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參考 Lieblich 等人(1998)所提出的生命故事訪談大綱,邀請研究 者回憶過去的生命重要經驗與故事,過程中研究者以好奇傾聽的心態跟隨受訪者 的腳步,不做過多的詮釋或引導,藉由生命故事的呈現,以理解受訪者所處的環 境脈絡與對家庭、生活與自我的自然描述。

第二部分則採取Phinney(1990)提出的族群認同四要素為架構,進而整理出 與族群認同要素相關的訪談問題,此四個要素分別為族群身分認同(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族群歸屬感(ethnic sense of belonging)、族群投 入(ethnic involvement)以及族群態度(ethnicattitudes)。在訪問過程中,

鼓勵受訪者將前述的生命故事與族群認同議題做更多的連結,並且重視受訪者自 己如何詮釋事件、經驗與社會文化脈絡,透過敘說的內容與形式,展現受訪者自 己獨特的個人、族群認同。

最後,訪談大綱僅是一個架構與參考依據,在訪談的過程中,每位受訪者都 有自己習慣的說故事方法與順序,研究者在過程中採取跟隨、理解且反映的角 色,以好奇且欣賞的心態聆聽故事。而因為受訪者的年齡、背景的不同,訪談大 綱所列的問題,會隨著受訪者的狀態而稍微修正,其目的是讓受訪者可以在最自 在的狀況下,選用最適合受訪者的方式,盡情地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與認同。

五、訪談省思日誌

研究者在每次訪談結束後,會針對錄音無法保留的細節另行記錄,包括:訪 談環境、訪談氣氛、受訪者的情緒與表情、訪談者當下的體會與思考等,以做為 後續訪談與分析的輔助。這些互動中所獲得的豐富資料,協助研究者更能理解受 訪者口中的生命故事,此部分會呈現在第四章中每位受訪者的「整體印象與理解」

上,也影響著研究者對受訪者的再理解及詮釋。

六、研究參與者檢核表

研究參與者檢核表(附錄五)主要的目的在於研究者故事文本撰寫完成 後,由研究參與者檢核研究者呈現之故事與其經驗相符的程度,藉此以增加研究 資料的有效性。同時也會再次訪問受訪者看完故事文本後的心得與回饋,將此部 分的訪談納入資料分析之中,透過這樣的文字及語言的檢核與再確認,以增加研

研究參與者檢核表(附錄五)主要的目的在於研究者故事文本撰寫完成 後,由研究參與者檢核研究者呈現之故事與其經驗相符的程度,藉此以增加研究 資料的有效性。同時也會再次訪問受訪者看完故事文本後的心得與回饋,將此部 分的訪談納入資料分析之中,透過這樣的文字及語言的檢核與再確認,以增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