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組織培養之研究:甘草癒合組織之培養及其成分之測定; Studies on Tissue Cultur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Callus Cultur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 and Determination of its Constituents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組織培養之研究:甘草癒合組織之培養及其成分之測定; Studies on Tissue Cultur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Callus Cultur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 and Determination of its Constituents"

Copied!
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生藥組織培養之研究.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組織培養之研究: 甘草癒合組織培養及其成分之測定 中國醫藥學院 中國藥學研究所 生藥組✱. 張宏祺. ✱✱. 第一章 緒 言 數千年來,我國傳統藥材多以植物性藥物為主。自國民政府遷台 後,我國所需之藥材,至今仍多仰賴中國大陸進口;因此,中草藥之科 學化與本土化向來為我國政府積極努力與推動政策之一,尤其近年來生 物科技的蓬勃發展更為此政策帶來曙光。 甘草:自古即為我國常用中藥之一,文獻記載始於神農本草經,列 為上品,歷代諸家本草皆有收載。陶弘景曰:「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 方少有不用者。」,因而素有『十方九草』之美譽。其應用歷史悠久, 不但在我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廣泛應用。自從二十世紀 40 年代發現 甘草具有抗消化道潰瘍以後,至今各國學者已對其藥理作用及化學成分 進行了深入研究(1)。其運用已由傳統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補脾和胃與 調和諸藥等轉而用於治療潰瘍、癌症及愛滋病等疾病。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為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約為 6-14 %,具有特殊甜 味且甜度比等量蔗糖高 50 倍(2),因而在醫藥食品工業,應用頗廣。 近年來由於甘草使用量大,造成大陸野生甘草面臨枯竭,中國大陸. ✱ ✱✱.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 91 號 台灣省 中華民國 中國醫藥學院 中國藥學研究所 研究生. 1.

(2) 政府列為管控中藥材之一。我國雖限於自然環境之因素,多數藥材未能 生產,但拜生物科技之賜,歷年來已從事多種中草藥之大量繁殖與二次 代謝產物之研究(3,4,5,6,7)。本研究即著眼於此,運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建 立甘草癒合組織培養系統,並對其成分glycyrrhizin做測定。. 2.

(3) 第二章 總 論 第一節. 甘草之本草學考察. 一、 藥名之考訂 甘草名出本經(8),別錄(9)名曰國老,並有蜜甘、美草、蜜草、蕗草 等稱,至綱目(10)並引記事珠之說而錄靈通一名。 甘草以味甘得名,蜜甘、美草、蜜草等稱,均為此意;至於國老一 稱,陶注及藥性論中有所注釋,陶注:「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不 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為君所宗,是 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藥性論:「諸藥眾中為君。治七十二種乳 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使諸藥有功,故號國老之名矣。」 二、 形態、產地、種類 (一). 形態. 嘉祐(11)引爾雅:「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青 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 圖經(12):「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奈, 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麤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梁, 梁下皆細根也。謹按爾雅云:蘦,大苦。釋曰:蘦,一名大苦。郭璞云: 甘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或云:蘦似 地黃。」 衍義:「甘草,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 有白毛。實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子如小扁豆,齒嚙不破。」 故爾雅所述之蘦應非甘草而為黃藥,而證類本草(13)引本草圖經之藥 圖,有汾州、府州及另一汾州甘草圖,並清代植物名實圖考(14)一圖,以 圖考之圖為清晰,其葉作奇數羽狀複葉,花作總狀花序之蝶形花,且圖 經云開紫花,衍義曰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綜如上述形態之概述, 可能不出 Glycyrrhiza glabra LINNAEUS var. glandulifera REG. et HERDER 及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 兩種,藤田路一博士於研究日本正倉院 所保存之唐代輸入甘草,解剖鏡檢之結果為 Glycyrrhiza glabra LINNAEUS var. glandulifera REG. et HERDER。又日本古方藥品考有甘草圖,難波恒 3.

(4) 雄博士指其為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即東北甘草也(15)。 (二). 產地 別錄(9):「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 陶注:「河西、上郡不復通市,今出漢蜀中,悉從汶山諸夷中來。 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枹罕草,最佳。枹罕,羌地名。亦有火炙乾 者,理多虛 。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 又有紫甘草,細而實,乏時可用。」 圖經(12):「甘草。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今陝西 河東州郡皆 有之。並收錄汾州、府州及另一汾州甘草圖。」 衍義:「今出河東西界。」 植物名實圖考(14):「余以五月按兵塞外,道傍轍中,皆甘草也,諦 葉玩蘤,郤車載之。聞甘、涼諸郡尤肥壯,或有以為杖者,蓋其地沙浮 土鬆,根荄直下可數尺,年久則巨耳。」 河西(16)泛指黃河以西之地,為今之陜西、甘肅、蒙古一帶。積沙山 在古今地名大辭典中並無記載,但有積石山,亦在西北甘肅境內,本草 學家均解釋為積沙之山地。上郡位今陜西省,而四川省古時為蜀地,故 簡稱曰蜀。汶山為岷山南下之正支,主峰在四川茂縣東南處。枹罕即今 甘肅省導河縣一帶,指古之青海西藏一帶之地。青州即今山東一帶,當 係泛指華北所出者。又黃河流經山西西境成南北線,故山西境內,在黃 河以東者,統稱河東。汾州即今山西汾陽。府州即今陜西谷縣。故本草 所記甘草,自西北迄西南青藏諸地,偶及華北一帶,為甘草之主產地(15)。 (三). 種類. 陶注: 「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枹罕草,最佳。枹罕,羌地名。 亦有火炙乾者,理多虛 。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 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細而實,乏時可用。」 圖經(12)「今甘草有數種,以堅實斷理者為佳,其輕虛縱理及細韌者 不堪,惟貨湯家用之。」 此二說相近也;本草中以西北產者為主,但 G. glabra glandulifera L. 及 G. uralensis FISCH. 兩種均屬紫花,全株有毛,且 G. uralensis FISCH. 4.

(5) 在西北各地亦有出產,是以本草文獻中難於確認究屬何種也(15)。 三、 性味、藥能 本草經:「甘草。味甘,平。主五藏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 肉,倍力,金瘡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 別錄:「國老。無毒。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藏咳嗽,止渴,通 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 草。」 嘉祐引藥性論:「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藏,制 諸藥毒,養腎氣內傷,令人陰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 用之。」又引日華子:「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 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解冷熱,入藥炙用。」 至金元以降諸說極多,亦有生用、熟用之分及依藥用部位(頭、稍) 之分而具有不同之功效。 四、 修治、禁忌、方用 (一). 修治 別錄:「二月、八月除日,採根暴乾,十日成。」. 證類引雷公: 「凡使,須去頭尾尖處,其頭尾吐人。每斤皆長三寸, 剉劈破作六、七片,使 器中盛,用酒浸蒸,從已至午,出暴乾細剉。 使一斤,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又,先炮令內外赤黃用,良。」 品彙精要(17):「〔製〕炙去蘆頭,刮赤皮,生亦可用。」 本草綱目:「〔修治〕(時珍曰)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溼炙之, 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漿水炙熟,未有酥炙酒蒸者,大抵補中宜炙用,瀉 火宜生用。」 今之甘草常用者為生用及蜜炙兩種。 (二). 禁忌 藥對:「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藥性論:「甘草,君,忌豬肉。」 5.

(6) 品彙精要:「〔禁〕中滿者勿服。」 故甘草雖有解百藥毒之說,十八反歌訣中「藻戟遂芫俱戰草」即雷 公藥對所述,仍需注意。 (三). 方用. 圖經:「張仲景傷寒論有一物甘草湯、甘草附子、甘草乾薑、甘草 瀉心等湯,諸方用之最多,又能解百毒,為眾藥之要。孫思邈論云:有 人中烏頭、芭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解百藥毒,嘗試之不 , 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 此外,外台秘要之救急瘦疾及綱目附方又增加新方二十,治療傷寒 心悸、肺痿久嗽、赤白痢下、諸般癰疽等。而今日甘露飲、補中益氣湯 等極多種方劑均配伍甘草。. 6.

(7) 第二節 甘草之藥用植物學考察 全世界甘草屬(Glycyrrhiza L.)植物約 24 種。我國產約 11 種, 其中有藥用價值(指含甘草甜素類成分者)約 8 種。中國藥典收載 3 、脹果甘草(G. inflata BATAL.) 種: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18) 和光果甘草(G. glabra L.)三種 。 一、 甘草屬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常有刺毛狀或鱗片狀腺體;奇數羽狀複 葉,小葉多數,稀 3∼5 片,全緣或有微齒,無小托葉;花組成腋生 的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萼裂片近相等或上面 2 枚較短且基部合生; 旗瓣狹卵形或長圓形,直,龍骨瓣急尖或鈍頭;雄蕊 10,二體(9+1), 葯室於頂端聯合,花葯不等大,其中有 5 枚較小;子房無柄,有胚珠 2 至多顆,花柱絲狀或稍粗,先端內彎;莢果卵形、長圓形或線形,腫 脹或扁平,不開裂或遲 2 瓣裂,果瓣有刺毛狀腺體或小瘤狀凸起,稀 平滑(19)。 1998 年出版的中國植物誌將黃甘草(G. eurycarpa P.C.LI)歸入 脹果甘草(20)。 二、 甘草之檢索表: 1、根和根莖甜或微甜,莢果線形、長圓形,含種子 2∼9 枚,外 面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或光滑,較少有瘤狀突起;小葉橢圓形、 長圓形、卵形,較少披針形 2、莢果扁平或膨脹,但不呈念珠狀,外面被鱗片狀腺點、刺 毛狀腺體或瘤狀突起;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植株較粗壯,高 30 ㎝ 以上 3、莢果兩側壓扁,在種子同下凹或之字形曲折;在背腹面 直、微彎或彎曲呈鐮刀狀至環狀 4、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 5、莢果彎曲成鐮刀狀或環狀,在序軸上密生成球 形 果 穗 , 除 被 刺 毛 狀 腺 體 外 , 尚 有 瘤 狀 突 起………………………………………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9.

(8) 5、莢果之字形曲折,形成長圓形的果穗,光滑或 被疏散的白色茸 毛 …………………………無腺毛甘草 G. eglandulosa X. Y. LI 4、小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莢果直或微彎,光 滑或具刺毛狀腺 體…………………………………………光果甘草 G. glabra L. 3、莢果膨脹,直,種子間不下凹,被褐色腺 點…………………………… …………………………………………脹果甘草 G. inflata BATAL. 2.莢果念珠狀,光滑;小葉 5∼9 枚;植株矮小,高 10∼30 ㎝……‥…… …………………‥………‥…‥………‥…粗毛甘草 G. aspera PALL. 1.根和根莖不甜;莢果長卵形或卵圓形,有種子 2 枚,外面被黃色 剛硬的刺;小葉披針形 6. 總 狀 花 序 長 圓 形 ; 莢 果 卵 圓 形 , 預 端 突 尖 , 疏 被 剛 硬 剌……………… …………………………………………刺果甘草 G. pallidiflora MAXIM. 6. 總 狀 花 序 近 球 狀 ; 莢 果 長 卵 形 , 預 端 驟 尖 , 密 被 剛 硬 的 刺……………‥ …………………雲南甘草 G. yunnanensis Cheng f.et L.K.Dai ex P.C.LI. 三、 甘草正品藥材之形態特徵(20,21): 依據中國藥典記載甘草藥材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草(Clycyrrhiza 、脹果甘草(G. inflata BATAL.)或光果甘草(G. glabra uralensis FISCH.) L.)三種的乾燥根及根莖。玆將其形態特徵及產地詳述於後: (一).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多年生草本,高 30∼80cm,罕達 1m。根莖圓柱狀,多橫走;主 根甚長,粗大,外皮紅棕色至暗棕色或暗褐色。莖直立,稍帶木質, 被白色短毛及腺鱗或腺狀毛。奇效羽狀複葉,托葉披針形,早落;葉 片長 8∼24 ㎝,小葉 5∼17,小葉片窄長卵形,倒卵形或闊橢圓形至 近圓形,兩面被腺鱗及白毛,下面毛較密。總狀花序腋生,較葉短, 花密集,長 5∼12 ㎝;花萼鍾狀,長約為花冠的 1/2,萼齒 5,披針 形,較萼筒略長,外被短毛及腺鱗;花冠淡紫菫色,長 14∼93 ㎜, 旗瓣大,長方橢圓形,先端圓或微缺,下部有短爪,龍骨瓣直,較翼 10.

(9) 瓣短,均有長爪;雄蕊 10,9 枚基部連合,花絲長短不一,花藥大小 亦不等;子房無柄,上部漸細成短花柱。莢果扁平,多數緊密排列成 球狀,窄長,彎曲成鐮狀或杯狀,密被絨毛腺瘤,黃褐色刺狀腺毛和 少數非腺毛。種子 2∼8,扁圓形或腎形,黑色光亮。花期 6∼7 月, 果期 7∼9 月。 生於向陽乾燥的棕鈣土,含鹽分較少、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鈣 質草原。在河岸沙質土生長良好。在土壤鹽分重或鹼灘地生長不良或 不能生長。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陝西、 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省。 (二). 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植物體密被淡黃褐色腺點和鱗片狀腺體,常局部有白霜,不具腺 毛。小葉片較多,約 19 片,窄長平直,長橢圓形或窄長卵狀披針形, 兩面均淡綠色,上面無毛或有微柔毛,下面密被淡黃色、不顯明的腺 點。花序穗狀;較葉為短,花稀疏。果序與葉等長或略長,莢果扁而 直,多為長圓形,無毛,亦無腺毛,有時具少許不顯明的腺瘤。種子 通常數目較上種為少。花期 6∼8 月,果期 7∼9 月。 生長於荒漠、半荒漠或帶鹽鹼草原、撩荒地,生長條件大體與甘 草同,但生態幅度沒有甘草廣。 分布於新疆北部、青海、甘肅。分布歐洲以地中海為中心,為前 蘇聯主要的甘草植物資源。 (三). 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G. eurycarpa P. C. LI;G. korshinskyi auct non. G. GRIG.). 植物體局部常被密集成片的淡黃褐色鱗片狀腺體,無腺毛,有時 有微柔毛或無毛。根與根狀莖粗壯木質,外皮褐色。小葉 3∼7(∼9) 枚,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先端銳尖或鈍,基部近圓形,兩面被黃 揭色腺點,下面有似塗膠狀光澤,邊緣或多或少波狀,乾時有皺褶。 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疏生的花;總花梗與葉等長或短於葉;花萼鍾 狀,長 5∼7 ㎜,萼齒 5,披針形,與萼筒等長;花冠紫色或淡紫色, 翼瓣長橢圓形,翼瓣與旗瓣近等大,明顯具耳及瓣柄。莢果短小,直 或微彎,橢圓形或長圓形,二種子間脹膨或與側面不同程度下隔,被 褐色的腺點和刺毛狀腺體,無腺毛或疏被長柔毛。種子 1∼4 枚。花 期 5∼7 月,果期 6∼10 月。 11.

(10) 一般生於河岸險地、農田邊、荒地,亦生長於鹽漬化壤土的蘆葦 灘草地。 分布於內蒙古、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東部哈密、吐魯番為中 心,東達甘肅的酒泉和金塔一線以西地區。 四、 甘草之栽培(21,22,23,24): 甘草為多年生豆科作物,是主要藥用植物之一,素有十方九草 “百藥之王”美稱,同時也是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天然植物資 源,2000 年中國將甘草列為國家緊控物資,不准隨意挖取野生甘草, 因此人工栽培種植甘草越來越引起中國各級政府及廣大農民的重視。 (一). 甘草之生態習性與栽培技術:. 生態習性: 甘草分布於大陸性氣候帶,以其很深的根吸收地下水,來適應乾 旱的環境條件,地上部分每年秋末死亡,根及根莖在土中越冬,翌年 春 3∼4 月從根莖上長出新芽,長枝發葉,5∼6 月枝葉繁茂,6∼7 月 開花結果,9 月莢果成熟。主要生長在鈣質土上,在荒漠草甸土和鹽 化草甸土也可生長,能忍受輕度鹽鹼,最宜沙質或沙壤質土壤,在綠 洲村庄附近、田邊、渠沿、路旁、果園荒地等零星分布。 栽培技術: (1) 種子繁殖 一般於春季用苗床育苗,苗床應遺排水良好和向陽的地方,深翻 土壤,施入腐熟堆肥,耙平後,作成寬 90∼120 cm,長 300∼450 cm 的畦。選取優良充實的種子,用 30 ℃左右的溫水浸 2∼3 小時,然 後條播或點播,條播,先在畦內按 15 cm 左右的行距開溝,將種子均 勻撒入溝內。若點播株距約為 3∼5 cm。播後覆土 5 cm 左右,然後 澆水,再覆蓋稻草,待發芽後除去覆草。移苗可於當年九月或翌年春 天進行,按行距 90 cm,株距 30 cm 栽種。 (2) 根莖繁殖 於春季或秋季將根挖出,粗根入藥,選出細根剪成半尺左右,有 1∼2 個芽的根段,按 90 cm 的行距開溝,按半尺的株距將根段順序 排列在溝內,溝深 12∼15 cm,覆土壓實,即可成活。 12.

(11) (3) 田間管理 種子發芽後,過密處應行間苗。生長期間,特別是苗期,應隨時 注意鬆土和除草,一般可除草 2∼3 次。肥料以腐熟的廄肥,過磷酸 鈣及糞稀為主,於每年生長期間施用 1∼2 次。在酸性土壤上可適量 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促進根的發育。 (4) 病蟲防治 病害有銹病,危害葉、莖,形成黃色夏孢子堆,後期為褐色冬孢 子堆,致使葉黃,嚴重時葉脫落。發病初期用粉銹寧 1000 倍液噴霧。 白粉病,葉部正面如覆白粉,後期致使葉黃。用 0.3∼0.5 波美度石硫 合劑噴灑。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用 40 %樂果 1000∼1500 倍液噴霧 防治。 (5) 採收加工: 種子繁殖第三、四年根莖繁殖第二、三年後春季芒種前,秋季白 露後,均可採收,以秋季為好。挖出後,趁鮮切去枝叉,鬚根及莖基, 晒至半乾,按粗細分別紮成小捆,再晒至全乾。. 13.

(12) 第三節 甘草之生藥學文獻考察 (1) 2003 年朱緒民等學者從甘草中分離出 2 個 triterpenoid saponins、2 個 cumarins 和 8 個 flavonoids(25)。 (2) 2001 年 Lauren 等學者研究有效萃取及偵測甘草屬新鮮根及乾燥根 所含的 glycyrrhizin 成分(26)。 (3) 2001 年張繼等學者在甘草生物鹼成分的分析及含量測定之研究中 表示:甘草生物鹼成分為 quinoline 和 isoquinoline 衍生物類 ,總 含量平均為 0.29 %,此結果為生物鹼類藥物的生產及甘草的進一 步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27)。 (4) 2000 年陳志強在中藥材甘草成份分析論文中分離出十個化合物, 經光譜資料之分析,鑑定其結構有九個屬於 flavonoids 類化合物, 分 別 為 liquiritigenin 、 4’,5-dihydroxy-3,7-dimethoxy-flavone 、 licoflavonol 、 topazolin 、 formononetin 、 isoangustone A 、 4,2’,4’-trihydroxy-chalcone、isoliquiritin、isoliquiritin apioside。另 外,一個結構屬於 coumarin 類化合物,為 glycycoumarin(28)。 (5) 2000 年李偉東及闞毓銘兩位學者從刺果甘草中分得 3 個化合物分 別為 hexadecoic acid、ononis spinosael ement、isoliquiritin。其中 hexadecoic acid 首次從刺果甘草中分得(29)。 (6) 2000 年梁玉玲等學者在脹果甘草癒傷組織培養及甘草酸含量分析 中,將脹果甘草的根、胚軸、子葉分別接種到含有不同激素組合 的 MS 培養基上,在光照或黑暗下培養,將根接種到液體培養基 中培養。結果發現不同的激素組合對癒傷組織生長和甘草酸質量 分數的影響是不同的(30)。 (7) 1999 年戰旗及王蕾兩位學者對國內外採用薄層掃描、高效液相色 譜、分光光度法等測定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進行了綜合分析,認 為採用薄層掃描法檢測甘草藥材和飲片質量為宜(31)。 (8) 1999 年藍文孝在甘草成分抑菌性之研究中探討極性不同溶劑萃取 物之抑菌圖譜,甲醇萃取物之抑菌活性,並對甲醇萃取物之抑菌 成分分離純化,純化之抑菌化合物進行抑菌性質測定。結果顯示 甲醇萃取物具有最佳之抑菌圖譜(32)。 (9) 1999 年李偉東與闞毓銘兩位學者從刺果甘草中分得 5 個化合物分 別為 homopterocarpin、β-sitosterol、4',7-dimethoxy-isoflavone、 14.

(13) medicarpin、isoglabrol(33)。 (10) 1999 年張繼等學者在烏拉爾甘草營養成分的分析研究中,對烏拉 爾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下、地上部分分別進行了微量元素 及營養成分的測試分析。結果顯示,烏拉爾甘草中糖、蛋白質、 脂肪含量較高,並且含有豐富的礦質元素(34)。 (11) 1998 年孫淑巧等學者對甘草提取甘草甜素後的殘液進行研究,經 溶劑提取、矽膠柱層析分離,共分離鑑定了 21 種化合物(35)。 (12) 1997 年許旭東等學者從黃甘草(Glycyrrhiza eurycarpa)根及根莖 中分到 4 個化合物(36)。 (13) 1997 年張聿梅等學者從黃甘草(Glycyrrhiza eurycarpa)根及根莖 中分得 5 個異黃酮化合物(37)。 (14) 1996 年劉艷華及傅克治兩位學者在不同土壤環境生長烏拉爾甘 草主要化學成分含量測定之研究中得知:不同土壤生產的甘草產 品間存在差異(38)。 (15) 1996 年李樹殿等學者自烏拉爾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葉中分離得到 10 餘種化合物(39)。 (16) 1995 年沈鳳嘉等學者在烏拉爾甘草化學成分的研究中分離鑑定 得 6 個化合物其中 6’-O-acetyliquiritin,3β-formylglabrolide,22 β-acetylglabric acid 為新化合物,首次從該植物中獲得(40)。 (17) 1995 年胡金鋒等學者在雲南甘草中分離出 10 個化合物(41)。 (18) 1995 年王靜竹等學者在甘草及其炮製品中甘草酸的含量測定之 研究中得知:蜜製法並未使甘草酸含量明顯減少(42)。 (19) 1994 年 馮 元 忠 及 馮 德 誠 兩 位 學 者 以 脹 果 甘 草 ( glycyrrhiza inflata) 、光果甘草(G. glabra)、烏拉爾甘草(G. uralenis)為對 象,對 1-4 年生主根及根莖內部結構的變化及粉末作比較研究(43)。 (20) 1994 年賈世山等學者在甘草地上部分的活性成分和資源利用之 研究中指出:甘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交叉重複的黃酮類化 合物有 10 個,分別為:isoavoroside、schaftoside、pinocembrin、 liquiritigenin 和 isoliquiritigenin 等 10 個化合物(44)。 (21) 1994 年闞毓銘等學者從刺果甘草(Glycyrrhizin pallidiflora)的根 和根莖中分離得 42 個化合物結晶(45)。 15.

(14) (22) 1994 年張海軍等學者從烏拉爾甘草根中分離得 5 種化合物,經鑑 定 為 isoformononetin-4’-glucoside 、 liquiritin 、 isoliquiritin 、 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 及 neoisoliquiritin(46)。 (23) 1990 Fenwick 等學者指出:甘草根中萃取物包含有,essential oils, polysaccharide, polyamines, triterpenoids 和 flavonoids 等類成分(47)。 (24) 1979 年文獻即有記載甘草中的重要成分為 glycyrrhizin,其含量約 為乾根重的 3.63-13.06 %(48)。. 16.

(15) 第四節 甘草之藥理學文獻考察 (1) 2002 年學者 Kumaday 研究長期使用 glycyrrhizin 治療慢性 C 型肝 炎以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結果顯示 glycyrrhizin 的長期治療對慢性 C 型肝炎病人,有防止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發展。Glycyrrhizin 用在對干擾素無反應的慢性 C 型肝炎病人和各種原因不能用干擾 素治療的那些人中特別有益(49)。 (2) 2002 年 Hsiang 等學者對 glycyrrhizin 在 activator protein 1 的活動差 異調節做了研究,結果可為 glycyrrhizin 在治療癌症的新化學療法 中的生物活性提供佐證(50)。 (3) 2002 年 Yoh 等學者研究 glycyrrhizin 在肝膽的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pathway 的 影 響 , 結 果 顯 示 glycyrrhizin 透 過 減 少 heat-shock protein 90 的表現來減少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與配位 子的關係(51)。 (4) 2002 年王麗香在生甘草對關木通誘發大鼠急性腎毒性之效應:證 實了生甘草可減輕關木通的急性腎臟傷害以及胃部傷害(52)。 (5) 2001 年 Sekizawa 等學者研究 glycyrrhizin 增加患有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老鼠存活試驗中:證明 glycyrrhizin 的刺激影響老鼠的 防禦系統使能對抗一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的感染(53)。 (6) 2001 年 Jung 等學者在研究 glycyrrhizin 在 B16 黑色素瘤細胞中對 黑色素生成的刺激作用,結果顯示 glycyrrhizin 引起的黑色素生成 刺激作用很有可能透過轉錄激活發生(54)。 (7) 2001 年 Kimura 等學者研究 glycyrrhizin 和一些類似物透過表皮的 成長因子感受器,引起最初養殖成年老鼠的肝膽成長之影響,結 果顯示 glycyrrhizin 和一些類似物,是結合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感 受 器 的 初 級 肝 膽 有 絲 分 裂 , 其 後 刺 激 tyrosine kinase/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這個感受器的路徑,引起肝 膽 DNA 合成和增殖(55)。 (8) 2001 年史桂蘭及胡志浩兩位學者在甘草酸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 究進展報導指出:甘草酸類的藥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其應用已向 抗病毒、抗愛滋病毒、抗癌、防癌、增強免疫力等領域拓展。因 此,深入進行該類藥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56)。 (9) 2001 年王玲在甘草及其主要成分藥理作用的實驗研究結果中表 17.

(16) 示:人在子宮肌組織內存在 Phospholipase A2 的活性。甘草和甘 草次酸可能是通過抑制子宮肌組織 Phospholipase A2 的活性而使 花生四稀酸代謝受阻,降低子宮肌組織前列腺素濃度,緩解子宮 肌的痙攣收縮(57)。 (10) 2000 年經繐在甘草之生物藥學研究中,發現市售甘草藥材雖有 甲、乙、丙、丁各種等級,但同等級藥材間含量相差甚多,而各 等級藥材間之含量並無顯著差異。甘草經蜜炙後,甘草酸之含量 並無明顯差異(58)。 (11) 2000 年王岳五等學者在甘草殘渣中 polysaccharide 抗腫瘤作用的 研究中,證實自甘草殘渣中分离一种水溶性葡聚糖 polysaccharide,其急性毒性實驗證明其屬無毒物質。通過体內抑 瘤實驗證明,polysaccharide 對小鼠 sarcoma-180 及艾氏腹水移植 瘤皆有明顯抑制作用(59)。 (12) 2000 年沈以鳳等在愛滋病治療藥物應用中得知,glycyrrhizin 在機 體不僅具有誘導干擾素及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動功能,且能抑制 免疫缺陷病毒(HIV)增殖,並具有免疫激活作用(60)。 (13) 1993 年羅德仁在甘草次酸衍生物 carbenoxolone 對 prednisolone 藥物動力學影響之研究論文中探討 carbenoxolone (CBX)在家兔 體內對 prednisolone (PSL) 藥物動力學之影響。結果顯示,單次 劑量的 CBX 不影響 PSL 在家兔體內的分佈代謝及排泄,就藥物 動力學的觀點,不會發生交互作用。多次劑量投與 CBX 會使 PSL 的血中濃度升高,PSL 在家兔體內的代謝、排泄變慢,但不影響 PSL 的分佈(61)。 (14) 1999 年張芸潔在甘草次酸對培養的幼鼠心肌細胞接合之影響:功 能及形態學研究其結果顯示:18β-GA 先抑制了間隙接合的溝通 功能,才影響 Cx43 的染色,之後 N-cadherin 的染色方受影響。因 此黏附蛋白之穩定性,也有賴完整的間隙接合功能來維持(62)。 (15) 1998 年賈國惠及賈世山兩位學者在甘草中黃酮的藥理作用研究 進展中表示:甘草及其地上部分中黃酮類成分是甘草中重要的有 效成分,是很值得研究的(63)。 (16) 1998 年朱自平等學者探討生甘草和白癬皮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結 果顯示生甘草對小鼠篦麻油性腹瀉有較弱抑制作用(64)。 (17) 1996 年吳勇杰研究甘草次酸鈉的鎮咳、消痰、降低氣道阻力作 18.

(17) 用,結果顯示甘草次酸鈉有鎮咳、消痰、降低氣道阻力作用(65)。 (18) 1995 年林宜信在甘草與豬苓等數種中藥對於照射過伽傌射線鼷 鼠細胞免疫效應之研究中,發現甘草及甘草酸對於照過γ-射線鼷 鼠之脾臟損傷具有顯著的促進修復作用(66)。 (19) 1994 年 Kelloff 等學者指出甘草具有很多的藥理作用,包括有去 毒、抗氧化、抗潰瘍、抗過敏和抗病毒等作用(67)。 (20) 1994 年董菁等學者證明在一定濃度下,甘草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對 小鼠的 bone marrow cell(BMC)和 peritoneal exudete cell(PEC) 胞無直接毒性作用,但能誘導 BMC 和 PEC 產生具有殺傷作用的 細胞毒因子(68)。 (21) 1989 年彭智聰等學者證明甘草蜜製後增強了緩急止痛的功效,其 中蜜製甘草臨床效果優於生甘草(69)。 (22) 1988 年 Hantano 等學者,報道了甘草根中黃酮類成分的清除自由 基作用。作用強弱依次為:licochalcone B (2.2×10.5 mol•L-1 ) > licochalcone A (12×10.5 mol•L-1 ) > isoliquiritigenin (96×10 .5 mol•L-1 ) > liquiritigenin (100×10 .5 mol•L-1 )(70)。 (23) 1986 年呂圭源等學者報導甘草無論生品、炒品和蜜炙品,解痙作 用無論在單味使用時還是在複方中使用均無顯著差異(71)。 (24) 1984 年黃維良等學者報導:炙甘草對抗因 BaCl2 誘發的大鼠心律 失常作用優於生甘草(72)。. 19.

(18) 第五節. 植物組織培養考察. 組織培養係利用不同生物細胞具有不同特性的原理,為生物技術 之基礎,而生物技術廣泛來說,是一門包含植物學、微生物學、免疫 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化學工程及電子工程學之綜合 性科技(73)。 「生物技術」 (biotechnology), 一詞源於英文 bio (生命、生物) 及 technology (工藝、技術) 兩字,涵蓋了醫藥工業、食品發酵工業、 化學工業、能源工業、礦業、農業及環境工程等。就應用層面而言, 生物技術乃是指利用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製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 活品質的科學技術。因而蘇遠志教授將生物技術定義為:利用生物程 序、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來製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活素質的科學技 術(74,75)。近幾年來因生物技術快速發展,使得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日益 精進。目前組織培養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農藝、園藝、林業、色素、香 料、製藥及生物農藥等方面,更在傳工程及藥學研究上佔有一席之地。 植物組織培養係利用植物體的細胞具有特殊的分化全能性 (totipotency),即每個細胞具有該植物的全部遺傳信息的特性,以及離 體細胞在某一適當培養條件下,能發展成為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使 其在人為的環境中以人工培養基,進行器官、組織、細胞增殖或分化 培養之一種技術(74,76,77)。學界更將植物組織培養定義為自植物體取出 部分組織或器官為培殖體 (explant),如胚、花器、莖頂、生長點、芽 體、葉、根、根莖、或其衍生的細胞及原生質體等,在含有無機鹽類、 糖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人工培養基上,以無菌方式培養,並觀察其 生理及型態之反應,得到大量的繁殖個體或進行育種、生理等之研究 與改良(75)。 植物組織培養發展史可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思想準備時期,可追溯至 1667 年 Hooke 發現細胞 開始,此為生物學中首次出現細胞的概念。其後 1756 年 Duhamel 發 現癒合組織;1838 年 Schleiden 提出植物細胞學說;1839 年 Schwann 認為細胞學說亦可適用於動物細胞範疇,提出了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 結構,具有生理及發育上潛在全能性功能的論點,亦即每個細胞係一 單位之生活物質團塊,此論點遂成為植物組織培養研究的思想基礎 (78) 。 第二階段為理論奠基時期,1902 年德國植物學家 Haberlandt 首 次以人工分離培養植物單細胞,提出植物單細胞具有分化全能特性的 20.

(19) 理論,1908 年 Goebel 以薯蕷 (Dioscerea sp.) 及 罌粟科紫菫屬 (Corydalis sp.) 為材料進行試驗,發現切口上部發芽,而下部長根, 同時發現其體細胞具有分化全能特性(79)。1904 年德國植物胚胎學家 Hanning 以胡蘿蔔為材料,首次獲得成功的胚培養,提早了植株的形 成。1922 年 Knudson 報導將蘭花種子以無菌播種法成功的獲得植 株。1925 年 Laibach 進行亞麻種間雜種幼胚培養,成功地得到了雜 種植物。1933 年李等進行銀杏離體胚培養,可於 3 mm 以上之胚長 成小植株,並發現胚乳抽出物能促進銀杏離體胚的生長,為後人利用 植物體組織抽出液促進培養物之生長,提供了試驗的根據,此階段由 於分化細胞全能性學說及許多學者的探索性實驗研究,獲得不少有價 值的結果,讓後來的學者有所依據,而邁入第三階段(78)。 第三階段為技術建立時期,當 1934 年 White 用無機鹽類、糖 類和酵母抽出物的培養基,進行蕃茄根尖離體培養,繼代培養建立了 第一個活躍生長的無性繁殖系之後,1937 年 White 發現維生素 B 群對培養之離體根生長具有重要性,同時, Went 等發現 IAA 及其 控制植物生長中之作用,1942 年 Overbeek 等首次利用椰子汁培養 蔓陀蘿的幼胚,此液體胚乳含豐富滋養胚生長的養分外,並認為對細 胞的增殖有極佳的效果,因此在培養基中添加未知成分的抽出物,該 配方歸為自然培養基 (natural medium),而椰子汁和其它抽出物至今 仍被延用。此階段,由於 White、Gautheret 及 Nobecourt 等人,在 基礎上建立了植物組織培養的綜合培養基,其中包含無機鹽類、有機 成分和生長調節因素,這是隨後創立的各種培養基的基礎,成為當今 各種植物組織培養的技術基礎(78)。 第四階段,由於植物實驗形態學方面的需求,組織培養進入探討 調控細胞培養物器官分化之研究。1948 年 Skoog and Tsuei 在煙草莖 切段和髓培養研究中,發現腺嘌呤與腺苷以解除培養基中生長素 (IAA) 對芽的抑制作用,進而發現腺嘌呤與生長素的比例是控制芽體 和根分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78) 。1957 年 Skoog and Miller 調節 auxin 與 cytokinin 的使用濃度,得到再生植株(80)。1958 年 Steward 等學者將細胞誘導成體胚 (81) 。而後陸續建立 MS (Murashing and Skoog, 1962)、White (White’s, 1963)、LS (Linsmaier and Skoog,1965)、 B5 (Gamborg et al., 1968)、N & N (Nitsch and Nitsch, 1969)、SH (Schenk and Hildebrandt ,1972)、N6 (Chu et al., 1975) 與 WPM (Lloyd & McCown, 1980)等綜合性植物組織培養基(82)。此階段從開始研究培養 細胞的發生,同時證實細胞培養的全能性,這是植物組織培養的關鍵 時期,也是組織培養的全盛時期。 21.

(20) 自 1950 年獲得培養細胞分化成功後,證明植物分化全能的特 性,以及每一個細胞均攜帶有完全的遺傳基因之理論,自此進入組織 培養的應用研究時期的第五階段。組織培養發展至今,已建立了一套 完整的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現正朝向擴大各種經濟作物上的研究,如 加強細胞生長、生化機理和遺傳變異的研究,將傳統植物組織培養帶 入另一個嶄新的遺傳工程世界(78,82)。 1974 年 Murashige 提出植物組織培養可分成三大階段,第一階段 『無菌培殖體之建立』、第二階段『大量繁殖』及第三階段『移植前 之馴化處理』(83)。由於植物組織培養具有: 1.節省大量的空間及時 間; 2.培養過程不受外在環境因子的影響,且終年均可進行; 3.可 重複性等三大優點。因此常被廣泛推展與應用於下列範疇: A. 利用莖頂培養技術於短時間內,可獲得無病毒苗及大量繁殖 的植株; B. 利用花葯培養單倍體及同質雙倍體植株,縮短育種年限提高 選拔效率; C. 試管授精與胚培養技術,克服植物遠緣雜交不親合之障礙, 以拯救瀕臨死亡或退化的幼胚; D. 利用組織培養細胞從事誘變,以擴大親代種質或篩選有價值 的新品種; E. 細胞培養形成之擬胚體,可製造人工種子或應用超低溫冷凍 保存技術貯存種子; F. 利用原生質體分離、培養及融合可產生體細胞雜種; G. 利用二階段培養,大量生產二次代謝物,應用於製藥、香料 及 色 素 等 工 業 上 , 亦 可 結 合 農 桿 菌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基因轉殖,產生大量根毛 (hairy roots) 或生產二 次代謝物,應用於製藥工業; H. 利用 DNA 重組技術及農桿菌進行形質轉換,配合組織培養 的方法,將有用的基因導入缺乏此基因之植株中,因此有效 的縮短品種改良的年限。 由於植物組織培養有著如此廣闊的應用前景,遂使植物組織培養 技術倍受先進國家學者所熱衷研究(74,75,77,78)。 近幾年來因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組織培養技術日新月異。 在藥學研究上,運用植物『細胞工廠』觀念來製造合成成分(代謝物) 。 1851 年德國人 kossel 提出一次代謝產物(primary metabolite)及二次 代謝產物(secondary metabolite)的論點,所謂一次代謝產物,乃指 生物體生長及存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次代謝產物,則衍生自一次代 22.

(21) 謝物,其化學結構較複雜,由特殊遺傳形質所控制,非全部植物細胞 均具合成二次代謝物之能力。植物體具有很強的生合成能力,所合成 的化合物種類繁多且範圍廣泛,目前已知的三萬多種天然化合物中, 大約有 80% 來自植物。但近年來自然環境的被破壞,使得具經濟價 值植物的開發與利用更加困難。由於利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的方 法,可有效地縮短繁殖和栽培的時間,且培養的細胞於人工控制下, 可進一步利用科學方法,提高代謝物之品質和產量。 植物組織培養影響因子相當多,包括植物本身之特性、培養方 式、培養環境及培養基之組成等,如何建立一個生長良好,且可提高 二次代謝產物產量的培養方式,茲將影響植物組織培養所收集之相關 文獻整理如下: 一、 培殖體之選擇 培殖體的選擇影響到器官的分化能力。雖然植物細胞具有分化全 能性,但有時只侷限於某些細胞。1977 年 Murashige 認為選擇培殖 體時須考慮:取材部位、培殖體大小、培殖體之年齡及採樣季節等因 子(84)。一般培殖體之選擇,需依材料特性及實際需要而定,除了培養 系統的形式外,培殖體的選擇對產品的質與量有所影響。通常植物的 分生組織及生殖器官如胚、未成熟胚、下胚軸、胚珠、花柄、未成熟 子房、幼根、主根、葉柄等細胞分裂旺盛部位之培殖體,各具有不同 之分化能力。一般研究顯示以莖頂為大量繁殖之培殖體,其成功機會 遠較其他組織為佳。 培殖體的來源部位、成熟度或季節所採取的材料,產生的芽體、 癒合組織或體胚的能力可能也不同,甚至影響到活性成分的產生。 1981 年陳等學者指出,黃蘗在春天之癒合組織誘導率為 100 %,培 養三天後即可形成顏色透明嫩綠之癒合組織;夏天所採之培殖體,則 需一週始可誘導質地較硬之癒合組織;秋天則更遲(85)。一般認為經過 低溫打破休眠,或生長週期之初,為最佳採樣與培養季節。1983 年 Hiraoka 等學者報導柴胡 (Bupleurum falcatum) 近頂芽尖端之嫩芽, 誘導癒合組織能力可達 100%,隨著葉片年齡增加,誘導率驟降,老 葉幾乎喪失癒合組織之誘導力 (86) 。1985 年 Jenny 等學者指出松 (Pinus radiata) 之子葉年齡,直接影響芽體形成,可能是較老的子葉, 所含內生性 cytokinins 和 gibberellins 量少,不易形成分生組織(87)。 1987 年 Nigra et al.指出茄科之 Solanum eleagnifolium 不同部位之組 織,如下胚軸、子葉、根、葉及果實等,所形成之癒合組織,各有不 同之生長速率,內含之 solasonine 亦隨著培養期間長短而有所變化 23.

(22) (88). ;因此植物的再生能力與取材部位有極大之關係;其成分含量也隨 取材部位而有不同。1991 年 Margarita and Margarita 指出毛地黃 (Digitalis thapsi) 以葉、根和下胚軸誘導的癒合組織中,以下胚軸為 來源的癒合組織再生芽之能力最強(89);因此生長旺盛的培殖體,是培 養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綜上所述,培殖體的來源部位不同、大小不 同或年齡不同,其組織分生能力將不盡相同,因此培殖體對組織培養 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何選擇適當的培殖體,是值得研究的 重要課題。. 二、 培養基的組成 要建立一個成功的植物組織培養系統,除了培殖體的選擇外,培 養基的組成對植物之生長或繁殖影響甚鉅,隨著植物種類或生長時期 的不同,所需求之營養成分及濃度亦有差異,可利用不同培養基的組 成或比例上的改變來達成目的。一般草本類植物之組織培養,使用最 普遍的基本培養基為 MS (Murashige and Skoog, 1962) 培養基(90),根 據 1981 年 Evans 等學者統計,作物類有 70% 的培殖體,皆由 MS 培養基誘導體胚(91);木本植物則以 WPM (Lloyd & McCown, 1980) 培養基最為常見(82)。植物組織培養培養基內所含的成分大致可區分 為: 1.大量鹽類; 2.微量鹽類; 3.維生素; 4.醣類; 5.植物生長 調節劑; 6.未定組成之添加物;7.前驅物與誘導劑等七大類。 (一). 大量元素. 大量無機鹽類包括 N、P、K、Ca、Mg 及 S 等六種元素,此乃 高等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養分。1980 年 Wang and Hu 指出早期 White 培養基廣泛被應用於莖頂培養,後來學者繼續研究改進,發現 提高 N、P、K 三種元素,及加入 EDTA 與鐵源產生螯合型態,可 防止鐵離子於高 pH 時產生沉澱;在此觀念影響下研發出著名的 MS 培養基(92)。MS 培養基總鹽類濃度為 93.41 mM,為含高濃度大量元 素之培養基,以其優異組合作各種不同濃度稀釋,可適用於極多種類 之植物。 氮源 氮 (N) 顯著影響植物的形態及生長,一般氮源可分成無機氮源 與有機氮源,無機氮源包括硝酸鹽 (NO3- ) 及銨鹽 (NH4+ ),有機氮 源包括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如 casein hydrolysate (CH)、tryptone、 peptone、arginine、aspartic acid、 glutamic acid 及 tyrosine 等。硝酸 24.

(23) 鹽是組織培養中氮源最重要的型式,吸收後可使培養基變為鹼性,若 以銨態氮 (NH4+ ) 為氮源,則細胞吸收後使培養基變酸性,所以培養 基中使用 NH4+、NO3-、銨鹽及少量硝酸鹽,一方面可當作氮源,另 一 方 面 可 穩 定 培 養 基 的 pH 值 。 1980 年 Gandaedaja 指 出 石 斛 (Dendrobium phalaeopsis) 的頂芽試驗,發現 NH4+ 比 NO3- 的效果 佳,但發根時卻以 NO3- 較佳 (93) 。 1981 年 Erdei 等學者指出 LS (Linsmaier and Skoog,1962)培養基的氮含量改為 1/5 時,可縮短法 國毛地黃 (Digitalis lanata) 的發根時間(94)。 1985 年 De-Ehnamkul and Ellis 指出紫草科之 Anchusa officinalis 的細胞懸浮培養,改變 B5 培養基的 NO3- 為 15 mM 時生長情形較佳,產生 rosmarinic acid 的 量 最 多 (95) 。 Yamamoto and Yamada (1986) 指 出 印 度 蘿 芙 木 (Rauwoifia serpentina) 的培養基中 NO3-/ NH4+ 的比例改變,生合成 reserpine 的量也不盡相同,NO3- 可以促進 reserpine 之產生(96)。1988 年 Kim 等人發現大戟科鐵海棠 (Euphorbia milli) 的細胞培養於 NO3/ NH4+ = l 時,anthocyanin pigment 的生合成最迅速(97)。1994 年 Tsay 等 學 者 在 白 芷 懸 浮 細 胞 培 養 中 , 發 現 NO3- / NH4+ = 1/2 時 , imperatorin 產量最多(98)。1994 年 Cao and Tibbitts 指出 NH4+ 與 NO3配合使用,可使 pH 值之容許範圍增大,且效果比單獨使用者好(99)。 有機氮源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如 casein hydrolysate (CH)、 tryptone、peptone、arginine、aspartic acid、glutamic acid 及 tyrosine 等,較有利於體胚或器官的形成。1984 年 Stuart and Strickland 指出 苜蓿 (Medicago sativa) 培養基中添加 proline 可刺激體胚形成(100)。 Casein hydrolysate 是最常用的有機氮源,1972 年 Fonnesbech 指出 2-3 g/l CH 有助於蕙蘭屬 (Cymbidium) 芽球之生長 (101) 。 1983 年 Siriwardana and Nabors(102)及 1987 年 Raina(103)等人指出添加 240 µM L-tryptophan,可提高植物的生產率。因此於組織培養中,尋求適當 的氮源、無機氮源或有機氮源,乃至此兩者的組合,極為重要。 磷源 1990 年 Smith and Krikorian 曾就磷鹽對植物體的影響,進行一 系列的濃度測試,發現 1.25 mM 及 2.5 mM 磷酸有助於植物發根及 發芽(104)。而磷對於植物懸浮培養產生的二次代謝物生合成也扮演重 要的角色,有些植物細胞懸浮培養產生之二次代謝物產量,會隨著磷 離子濃度提高而增加,相反地有些則隨之降低。1985 年 De-Eknamkul and Ellis 指出紫草科之 Anchusa officinalis 產生的 rosmarinic acid,隨 磷離子濃度提高而增加 (95) ,而 1982 年 Sasse et al.認為芸香科之 Peganum harmala 產生的 β-carbolin alkaloids,隨磷離子濃度的下降 25.

(24) 而減少(105)。夾竹桃科之長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106)及 Peganum harmala(105)植物的細胞懸浮培養中,磷會抑制其二次代謝產物的生合 成;在茜草科之 Morinda citrifolia 生產 anthraquinone(107)、Digitalis purpurea 生 產 digitoxin(108) 、 Anchusa officinalis 生 產 rosmarinic acid(95) 、 白 芷 生 產 imperatorin(98) 、 當 歸 生 產 ferulic acid 及 n-butylidene phthalide(109)的細胞懸浮培養中,提高磷離子的濃度,二 次代謝產物的產率隨之增加。 鉀、鎂、鈣、硫等離子 1985 年 Paek 等 學 者 指 出 蕙 蘭 屬 (Cymbidium) 之 擬 原 球 體 (Protocorm) 的培養基中,添加 8 mM 的鈣離子,可提高芽的形成率 及促進生長,4 mM 的濃度增強根的生長, 8-12mM 反而降低組織 中葉綠素 (chlorophyll) 的含量。1993 年 Irintoto et al. 利用 X-ray energy daipersive analysis,指出培養基含 P、K、Ca、S,能促進癒合 組織生長 (110) 。此外 1982 年 Sasse 等人發現培養基中缺乏 K+ 或 SO42-,會降低 serotonin 的形成;若缺乏 Ca 及 Mg 則使 alkaloid 的 生合成受到抑制(105)。1990 年 Fukui 等學者指出紫草懸浮細胞中提 高 SO42- 的濃度,可使紫草懸浮細胞形成 shikonin 的產量增加三 倍,但會抑制細胞生長(111)。 (二). 微量元素. 培養基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鐵、硼、錳、鋅及銅等五種,其 中以鐵源對體胚的影響最大。培養基中缺乏鐵鹽時,蛋白質合成受 阻,細胞分裂無法進行。早期研究皆以硫酸亞鐵、酒石酸鐵或檸檬酸 鐵等鹽類為鐵之來源,但由於鐵鹽易沉澱,並使培養基變為鹼性,而 無法被培殖體吸收利用。1974 年 Shepard and Street 首先將 EDTA 加 入培養基中,使鐵離子形成螯合物不易沉澱,並維持適當的 pH 值及 降低毒性(112)。1984 年 George and Sherrington 認為胡蘿蔔癒合組織 之生長,因硼的缺乏而減緩(113)。1987 年 Caboche 報導眾多微量元 素中,Zn 及 Mn 可明顯提高菸草芽體之形成(114)。1990 年 Fukui et al. 指出紫草的懸浮細胞生成二次代謝產物中,銅可刺激紫草的懸浮細胞 生合成 shikonin(111)。1999 年 Andrijany 等 以龍舌蘭為材料,測試 Ca2+、Co2+、Cu2+ 及 Mg2+ 等元素,對癒合組織中 sapogenin steroids 的產率,發現當培養基缺乏 Ca2+ 時,有助於 sapogenin steroids 生 成;若 Co2+ 、Cu2+ 及 Mg2+ 的濃度提高時,反而抑制 sapogenin steroids 生成(115)。其它如碘等微量元素或多或少影響植物之生長。 (三). 維生素 26.

(25) 培養基常用的維生素包括 Vitamin B1 及 Nicotinic acid。實際上, 植物本身雖具有合成維生素的能力,但於培養基上生長時,某些維生 素的合成會受到限制,因此添加適量的維生素幫助植物生長是必需 的。例如 ascorbic acid 可防止培養基中 thiamine.HCl 氧化而失去 作用,並且延緩培殖體的褐化。葉酸 (folic acid) 於光培養時可促進 組織增殖,但於暗培養則呈抑制的現象。1986 年陳等人於青蒿癒合 組織培養基中,加入 Vitamin Bl2,發現可提高不定芽形成根之能力, 並縮短誘導時間,使根粗壯及促進生長(116)。1988 年 Sanchez 指出 thiamine.HCl 可促進 Cytopodium 根之形成及擬原球體 (protocorm like body) 分化芽的能力(117)。1989 年 Sauerwein and Becker 在培養基 內添加 Vitamin Bl2,可促進地錢組織的生長(118)。其它如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一般認為可防止培養基中 Vitamin B1 氧化,並延緩培 殖體之褐化。1988 年 Richard 等學者指出 Vitamin C 能促進菸草癒 合組織,於多次繼代培養後之生長活性(119)。 (四). 糖類. 培養基中添加糖類具有提供碳源,及培殖體生長所需之能量來源 和調節滲透壓的功能,不同碳源對細胞懸浮培養二次代謝產物之產生 有所影響。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有蔗糖 (sucrose) 、葡萄糖 (glucose)、 果糖 (fructose)、麥芽糖 (maltose) 及 D-甘露醇 (D-mannitol) 等,一 般較常使用蔗糖,其濃度為 1-6% ,濃度過高時會抑制細胞的生長。 1981 年 Fujita 指出紫草於 2% 蔗糖濃度時,shikonin 產量會隨著蔗 糖濃度升高而增加,但超過 5% 則反成抑制(120)。1986 年 Yamamoto 等學者報導黃芩培養基中,5% 的麥芽糖取代 3% 的蔗糖時,其癒合 組織的生長速率及 flavonoid 的含量明顯增加(121)。1995 年 Cabasson 等人於柑橘培養中,以半乳糖取代蔗糖成為單一碳源,可使 non-embryogenic callus 形成 embryogenic callus(122)。1990 年周等學 者以多醣和寡糖為碳源,探討紫草懸浮細胞生長及紫草素 (shikonin) 的形成,亦發現糖類濃度的差異,直接影響細胞生長和紫草素產量 (123) 。1994 年 Tsay 等學者指出以葡萄糖為碳源,對白芷懸浮細胞之 imperatorin 的生成最佳(98)。 (五). 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控制植物生長與分化的重要因子。一般而言, 進行組織培養時,植物細胞本身雖能合成一些內源性的荷爾蒙,但生 成量少,不足以供應植物生長所需,故需外加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 生長調節劑約可分為 auxins、cytokinins、gibberellins 、abscisic acid、 ethylene、brassinosterodis 及 tricontanol 等七大類,前四大類較常應用 27.

(26) 在植物組織培養上,而各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皆有其特殊的作用。 Auxins 最早被發現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是 auxin 類,與植物的趨光性有 關,其生理作用極為複雜,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於誘導癒合組織 及根的形成。在植物體內生長分裂最旺盛的生長點部位含量最多,其 餘部位僅有少量存在,可能係由生長點合成後,再運送到各部位之 故。一般 auxin 類有促進植物細胞生長、誘導細胞分裂及分化、促 進發根、抑制花與果實脫落及控制開花與結果等作用(124)。高濃度的 auxins 可誘導培殖體形成癒合組織,而較低濃度或不添加 auxins 時 則可產生胚狀體。常用於組織培養的 auxins 有 IAA 、 IBA 、 NAA 及 2,4-D,除了 IAA 為植物的內生荷爾蒙外,其餘均為人工合成。 植物誘導癒合組織所需之的 auxins,隨植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別。在 所有的 auxins 或是類似 auxins 物質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最常用 的是 2,4-D 。據 Evans 等學者於 1981 年的統計,大約有 57.1% 的 體胚培養,皆由使用 2,4-D 所建立的(91)。植物通常誘導癒合組織時, 需要較高濃度的 auxins,降低 auxins 濃度則有利於體胚或高擬胚化 癒合組織的形成。 Cytokinins 在 1950 年代發現 cytokinin 存在植物體內,在植物組織培養 中,常應用於打破頂芽優勢產生不定芽,促進癒合組織生長,及原生 質體融合後幼芽之誘導,過量則會抑制側根及不定根形成。在田間常 應用於促進種子發芽、果實生長及著果等方面。常用的 cytokinins 有 BA、kinetin、zeatin、adenine、2ip 及 thidiazuron (TDZ) 等,其中 adenine、zeatin、2ip 為植物本身可合成,BA、kinetin 及 thidiazuron 則是由人工合成 (124) 。1957 年 Skoog and Miller 調整 auxins 與 cytokinins 比例,以誘導菸草癒合組織獲得再生植株 (80) 。後人發現 auxin 與 cytokinin 高比率,可促進根及癒合組織形成;低比率則促 進芽之分化。植物組織培養常以 auxin 與 cytokinin 兩者混合使用, 例如 auxin/cytokinin >1 可誘導癒合組織或芽體形成根的分化; auxin/cytokoinin =1 可以形成癒合組織、器官或不定芽的分化,如適 量的 auxin 及 cytokinin (濃度各為 2 mg/l) 可誘導培殖體產生不定 芽; auxin/cytokinin <1 則會促進癒合組織形成芽體,將高濃度的 cytokinin ( l-3 mg/l BA 或 kinetin) 配合含少量的 auxin ( 0.2-0.5 mg/l NAA) 可誘導腋芽的形成,此時若將 cytokinin 降低或除去則可促進 芽體大量發根。簡單述之, cytokinin 和 auxin 的比值增高時,可促 28.

(27) 進芽的分化;比值降低時,則可促進根及癒合組織的形成。 TDZ 最早在 1982 年被報導具有 cytokinin 的活性,可用於誘 導不定芽及側芽之形成,尤其對木本植物極為有效,同時對體胚形成 具有良好的助益。TDZ 不會被 cytokinin oxidase 所分解,穩定性較 高,但材料如培養於 TDZ 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玻璃質化,並產生不 正常的不定芽及發根受阻(125)。 Gibberellins (GA3) Gibberellins 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生長激素,於植株生長旺盛的地 方含量最高。最常見的 gibberelins 是 GA3 ,通常被應用於促進種 子萌芽和打破休眠等方面。1990 年 Agnihotri 等學者報導 GA3 可提 高十字花科之 Brassica nigra 的癒合組織產生擬胚化作用(126)。1991 年 Ghosh and Sen 報導 GA3 可使 Asparagus cooperi 的體胚成熟(127)。 1995 年 Hunault and Maatar 於培養基中加入 GA3 ,在茴香葉柄誘導 somatic embryogenesis 之試驗中,以 2.9 µM GA3 誘導形成植株的效 果最好(128)。 Abscisic acid (ABA) 於 1953 年 Bennet and Keffor 首次在植物的乙醚抽出物中,找到 一種具有抑制芽鞘生長的物質,稱 β-抑制劑。1968 年 Miborrow 發現 β-抑制劑內含 ABA(129)。 ABA 是一種生長抑制劑,具有促進種子休 眠、葉片老化及果實後熟的作用,並具有抑制莖、葉的生長及種子發 芽等生理作用(124)。 1983 年 Chandler 等學者發現加入 ABA ,能增 加 Solanum aciniatum 癒合組織所含 solasodine 的產率(130)。1973 年 Ammirato 於 Carum carvi 的培養中,提出 0.1 µM∼10 µM ABA 濃 度的作用有二:(1)使胚成熟且能抑制不正常增生。(2)抑制早熟性萌 發,使體胚成長正常化(131)。 1993 年 Attree and Fowke 提出 ABA 在 體胚發育中為重要的荷爾蒙,如果缺乏 ABA ,很少體胚能夠產生 (132) 。1995 年 Li and Wolyn 發現 ABA 和 ancymidol 比 uniconazol 及 paclobutrazol 更能促進體胚的發育(133)。 (六). 未定之組成添加物. 1942 年 Overbeek 等首次利用椰子汁 (CM) 培養蔓陀蘿的幼 胚,此液體胚乳含豐富滋養胚生長的養分外,並認為對細胞的增殖有 極佳的效果,因此培養基中添加有機添加物,該配方歸為自然培養基 (natural medium)。椰子汁、活性碳 (activated charcoal)、人參煮液等 29.

(28) 抽出物,常被添加至培養基中,以促進生長分化、降低褐化率或促進 二次代謝物之生成。雖然此等未定組成抽出物對植物生長之促進有一 定程度之作用,但其詳細作用原理仍有待研究。 活性碳 在培養基中加入活性碳可吸附植物所分泌的毒素,並可克服褐化 現象。如添加 BA 使根的形成和生長受到抑制,但加入活性碳可改善 此 情 形 。 1978 年 Fridborg 等 學 者 指 出 在 Daucus carota 及 Haplopappus gracilis 細胞培養中,加入活性碳可促使癒合組織的體胚 再生及根之形成。在不含活性碳之培養基中,可發現高含量的 PAA (phenylacetic acid) 及 p-hydroxybenzoic acid 會 抑 制 embryogenesis(134)。而活性碳可吸附此二物質,故在含活性碳之培養 基中不含 PAA 及 p-hydroxybenzoic acid 。1980 年莊和李指出加入 2 g/l 活性碳,可促進台灣一葉蘭種子發芽及小苗發育與結球(135)。活性 碳對培殖體的影響可能和吸附作用有關,其主要功能有: (1). (2) (3) (4). 可吸附酚類物質。分析添加活性碳的培養基,其酚類物質如 phenylacetic acid 和 p-hydroxybenzoic acid 的含量,均較不加活 性碳的培養基低,酚類物質存在培養基中,會抑制體胚的形成。 可吸附植物生長調節劑。如 auxins、cytokinins 及 ABA 等,而 影響培殖體對培養基的反應。 可吸附體胚成熟所需要的天然物質。如生長促進劑,而阻礙體 胚的成熟,而使其持續性增生。 可吸附鐵的螯合物,如 Fe-EDDHA ,使體胚無法由球形期長 成心臟期;但不會吸收 Fe-EDTA 。. 其他添加物 椰子汁為椰子種子之胚乳,養分豐富且複雜,一般認為含有大量 cytokinin 類似物質,且具有緩衝 pH 之功能。 1980 年莊和李指出 椰子汁可明顯地促進台灣一葉蘭早期原球體及小苗之發育及鮮重;添 加 25-100 g/l 香蕉泥對早期原球體及小苗之發育略有促進作用,但明 顯抑制小苗葉片之生長(135)。1986 年陳等於青蒿癒合組織培養基中, 加入人參煮沸液,可提高芽分化率及縮短分化時間(116)。其他植物抽 出物如柳橙汁、酵母抽出物、麥芽抽出物、蕃茄汁、蘋果汁、蘆薈抽 出物、白麥精、香蕉汁、馬鈴薯泥、紅蘿蔔汁亦為常用之添加物,至 於在培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須更進一步研究。 (七). 前驅物與誘引劑 30.

(29) 二次代謝產物量的提高方法.除了從上述諸因子著手外,最常用 的即是加入前驅物或誘引劑。 前驅物 (Precursors) 許多報告指出,添加前驅物可提高二次代謝產物的產量。由於細 胞系的產率取決於細胞內部酵素的活性,因此原本具高產潛能的細胞 系,藉著前驅物的加入,可使產能完全發揮。例如在金雞納 (Cinchona ledgeriana) 的根狀器官懸浮培養中,加入 L-tryptophan 可以得到近 5 倍的 quinoline alkaloid(136)。在 Digitalis lanata 細胞懸浮培養中,加 入 progesterone,可得到更多量的 5-β-pregnanes 或 cardenolides(137)。 1986 年 Anderson 等學者建議於生長曲線的緩慢生長期 (lag phase) 加 入前驅物效果最好(138)。目前有些學者利用此法探討細胞內生合成的 酵素及其路徑。 誘引劑 (Elicitor) 為促使培養細胞生產二次代謝產物,除添加前驅物外,也常使用 誘引劑。許多報告提出在植物細胞培養中,加入某些誘引劑可以增加 二次代謝產物之產量。1986 年 Robin and Rhodes 在金雞納 (Cinchona ledgeriana) 的細胞懸浮培養中,添加一種高分子量樹脂類的吸附物質 XAD-7,可使 anthraquinones 的產量提高 15 倍(139)。此外添加吸附 劑的量與時間,對大量生成二次代謝產物也極為重要,主要原因是誘 引劑具有維持二次代謝產物在培養基內的濃度,並防止因產物濃度過 高而抑制了細胞生長。1980 年 Shimokawa 等學者在柴胡(Bupleurum falcatum)毛狀根培養中,嘗試以 XAD-2 、 XAD-4 、 XAD-7 誘 引 saikosaponin 的生合成,結果以 XAD-2 的誘引效果最好,且對 細胞的生長及活力影響較小(140)。1994 年 Tsay 等學者在白芷懸浮細 胞培養中,亦發現於培養基中添加 20 g /l XAD-7,可使生合成 imperatorin 大幅增加(98)。此外 1987 年 Funk 等學者從酵母抽出物 (yeast extract) 分 離 出 的 碳 水 化 合 物 抽 取 物 , 也 可 誘 引 大 豆 生 成 glycellin 和提高 Thalictrum rugosum 的 berberine 產量(141)。1988 年 Tyler 等學者指出在 Papaver somniferum 細胞懸浮培養中,利用 fungal homogenate 可生成 sanguinarine 和 di-hydrobezophenanthridine oxidase(142)。一般添加誘引劑的適當時機,為細胞生長周期中的快速 生長期 (log phase) 後段或靜止期 (stationary phase) 前段。. 31.

(30) 三、 培養方式 植物組織培養之培養基,一般由凝膠物質添加與否,分為固體培 養基及液體培養基二種。1984 年 George and Sherrington 報導固體培 養具有下列優點:1.適合培殖體的生長與再生,2.不需要特殊的通氣 設備,3.芽體與根之生長情形較規則,4.癒合組織不會散落而形成懸 浮培養(113),故固體培養為大多數研究人員所採用,而液體培養則具 有加速癒合組織和器官之生長分化、清洗廢物與減少褐化之優點。 1977 年 Ichihashi and Kako 報導洋蘭採用液體培養,可有效地抑制莖 頂褐化,此乃固體培養常有異常代謝物蓄積,而液體培養則因沖洗效 果而減少褐化現象(143),但亦有例外之情形如 1985 年 Hasegawa 等 學者 將 Cymbidium faberi 之莖頂以液體方式培養,則培殖體全部死 亡(144)。1988 年 Kandeel and Hughes 發現生長於試管內之馬鈴薯植 株,經液體振盪培養後有較多的節形成,而且長得較高(145)。有效的 將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混合使用,常使微體繁殖法得到斐然的成 果。如先以固體培養誘導出嫩芽,然後移至液體培養基中可使芽體快 速的發育。1989 年 Tsay 等學者以半夏珠芽為材料進行大量繁殖, 採用固體及液體交互培養的方式,發現可使繁殖倍率恆久不變(146)。 雖然液體培養對促進培殖體的生長及分化能力,遠較固體培養為 佳,但它亦有一些缺點,如 1974 年 Earle and Langhans 指出除蟲菊 (Chrysanthemum cinerariaefolium) 之芽體以液體培養會導致培殖體 產生玻璃質化,葉片呈不正常寬厚,若照光芽體受損更嚴重(147); 1994 年古等學者指出康乃馨進行液體培養時,芽體會有玻璃質化的現象, 即芽體呈現腫脹、濕透及易碎的狀態,葉片則出現不正常的肥厚且透 明狀,葉面無蠟質,乾燥稍久或照光會使受損更嚴重,無法健化移植 (148) 。 四、 培養環境 (一). pH 值. 一般認為 pH 值與植物形態之發生與生成有密不可分關係,尤 其對培養基的軟硬度、鹽類沉澱與否及培殖體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 pH 值具有維持鹽類可溶的形式、影響培養基梯度的吸收、生長調節 劑的酸性及促進洋菜之膠絮等作用。在培養基配製時 pH 值大多調 整在 5.2-5.8 之間 (固體培養基 pH 值約為 5.7;液體培養基約為 5.2) 。若 pH 值太高則會形成固體培養基太硬;pH 值太低則洋菜不 32.

(31) 易凝結。1986 年 Skirvin 等指出培養基經高溫高壓殺菌或長時間的 培養皆會使 pH 值降低(149)。1975 年 Rose and Martin 指出降低培養基 的 pH 值,可促進硝酸態氮的利用量,而提高 pH 值則使銨態氮利 用率提高(150)。auxins 類物質於細胞膜內外的 pH 梯度差越大,會加 快膜外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被吸收到膜內的速度。如培養基中的 pH 值低於 6.0,IAA 進入細胞的作用即停止。在細胞的生長與分化上, 需要不同濃度的 auxins,因此 pH 值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影響,會 間接的表現在細胞的生長與分化上。1990 年 Smith and Krikorian 指出 懸浮培養中以 1 µM 之 NH4+ 為單一氮源時,培養期間培養基的 pH 值 會 下 降 , 而 使 體 胚 維 持 於 preglobular stage proembryos (PGSPs),而無法進一步成熟發育(104)。近年來為大量生產二次代謝產 物及克服產物之分離不易,1990 年蘇等指出利用培養基 pH 值之改 變,使細胞將空泡內代謝物釋出以利於抽取,能促使植物細胞二次代 謝物釋出,以利工業化大量生產(6)。 (二). 凝膠物質 (gelling agent). 培養基中常用瓊脂 (agar) 來支持培殖體,常用濃度在 0.5-1% 間。1981 年 Fujita 等學者指出在紫草細胞培養中,以固體培養可以 獲得 shikonin ,但在液體培養時則 shikonin 停止合成。在 30 ml 之 液體培養基中加 1.5 g 的 agar powder,則可產生 shikonin,於是學 者開始探討凝膠劑對成分形成之影響(120)。1990 年 Hiraoka 指出不同 種類及廠牌的凝膠物質,如 gelrite (Kelco)、purified agar (Difco)、agar (Nakarai)、phytagar (Gibco) 及 phytagar (commercial grade, Gibco), 用在紫草細胞培養中發現,只有 gelrite (Kelco) 及 purified agar (Difco) 能顯著增加 naphthoquinone pigments 之生成,約較其他的凝 膠物質增加 6-9 倍的產率(151)。 (三). 光源. 1984 年 George and Sherrington 指出使用適當的光源照射植物, 『適當的 有助於植物的生長,但在誘導癒合組織時,大多不照光(113)。 光源』通常又可分: 1.光照的強度, 2.光週期, 3.光譜性質。1987 年 Economou 指出最適當的光強度,依所培養的組織或器官,其培 養階段、培殖體型式及植物品種而定(152)。光強度太高則會抑制根部 的生長。一般實驗室以 14/10 小時的光/暗週期為主。1978 年 Mantell 等學者指出 Dioscorea alata 及 D. rotundata 小苗之形成率,在 16 小時光照下為 12 小時光照之 4 倍,但在癒合組織形成方面,則 12 小時光照較 16 小時光照佳(153)。1989 年 Chee and Pool 作一系列光源 對植物體的影響,指出藍光有助於莖頂培養之芽體誘導;紅光則有助 33.

(32) 於生成不定根(154)。所以一般實驗室常以藍光及紅光二種植物生長燈 搭配使用,或使用全太陽能植物生長燈。光源對於某些細胞在某方面 的 生 合 成 途 徑 , 扮 演 極 重 要 角 色 , 如 flavonoid 、 cardenolide 及 betacyanins 的生合成即受到光線的影響。植物細胞懸浮培養之照光 與否,與二次代謝產物生合成有關,1987 年 Nigra 等學者發現 Solanum eleagnifolium 在照光下可使 solasodine 的產量提高(88)。1990 年 Takio 等 學 者 亦 指 出 以 光 照 射 Barbula unguicula 可 提 高 chlorophyll 的產量(155)。但有些作物則相反,如 1989 年 Uden 等學 者指出 Podophyllum hexandrum 暗培養下,其 podophyllotoxin 的產 量較光培養為高(156)。這些結果可能因細胞對光反應的生理狀態所造 成。 (四). 溫度與相對濕渡. 1984 年 George and Sherrington 指出組織培養研究中,大多數培 養室皆維持恆溫狀態,尤以 25 ± 2℃ 最為普遍(113)。1979 年 Lane 指 出當培養室溫度超過 28℃ 時,水分會聚集於植物及容器壁上,對培 養效果呈負面影響(157)。部份學者採取日夜不同溫度以達特殊目的, 1969 年 Gautheret 在 Helianthus tuberosus 研究中,以 26℃之日溫及 l5℃ 之夜溫進行變溫處理。此乃因較高的日溫有利於形成層新生細 胞之形成;而較低之夜溫則有利分生細胞分化成初生根(158)。1986 年 Hatano 等學者報導半夏癒合組織若貯存於 4℃,而後恢復為常溫, 其癒合組織之繁殖與再生能力,皆比貯存於 0℃者為高(159)。大多數 的培養室之相對濕度並未控制,一般以 70% 最常用。濕度高易滋生 黴菌及微生物,或造成玻璃質化現象。1984 年 Arnold and Eriksson 報 導 Picea abies 之玻璃質化及移植之存活率,與濕度高低有關(160)。 1991 年 Ritchie 等學者報導高濕度會提高 Beta vulgaris 之玻璃質 化現象(161)。. 34.

(33) 第三章 試驗部分 第一節 材料與方法 一、 甘草之基原鑑定 (一). 材料. 於 2001 年 9 月,由林郁進學長採自中國東北 吉林省 白城栽培 基地(Fig. 3-4)。 (二). 方法. 1. 外部形質鑑別 利用五官檢查法配合立體顯微鏡觀察。 2. 內部組織鑑別 將材料進行徒手切片,以橫切(Transverse section,X.S.) 、放射 性縱切(Radial longitudinal section,R.L.S.) 、與切線性縱切(Tangential longitudinal section,T.L.S.)等,切取近 10μm 之薄片檢體置於載玻 片上,先以 chloral hydrate solution 清除細胞內含物後,再滴加 各種不同化學試劑,如 phloroglucinol solution 與 hydrochloric acid 進 行木化反應;或滴加 sudan Ⅲ solution 進行木栓化反應,或利用 , Schultz s 與 KOH maceration method 將材料予以解離,最後以 glycerin-water(1:1)混合溶液將檢體封鎖,蓋上蓋玻片,置於顯微 鏡下,先用低倍鏡檢查其輪廓,再以高倍鏡觀察各個組織之特徵,並 以顯微測微計測量各組織或細胞之大小。 (三). 結果分析. 利用顯微攝影技術紀錄觀察結果,並製作生藥組織顯微照相圖, 作為本試驗甘草之基原依據(Fig. 5)。 二、 甘草之組織培養 (一). 材料 35.

(34) 本研究使用之藥材,係 2001 年 9 月由林郁進學長採自中國東北 吉林省 白城栽培基地,經顯微鑑定確認為甘草之基原植物烏拉爾甘 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切取其葉片(Fig. 6)經誘導形成 癒合組織作為本試驗之材料。 (二). 方法. 1. 培養基之製備 培養基主要以 MS (Murashige and Skoog, 1962)(90) 無機鹽類為 主,分別添加各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及各種添加物。培養基在加入凝膠 物質前,先用 0.5 N NaOH 或 HCl,將 pH 值調至 5.7 ± 0.1,以 121 ℃、15 lb/in2 ( 1.05 kg/cm2 ) 之條件,高溫高壓滅菌 15 分鐘後,擺成 斜面放冷凝固備用。 2. 培殖體之消毒 甘草葉片以清水洗淨(Fig. 6) ,於 70 % 乙醇中浸泡 1 分鐘,再 以 0.5% 次氯酸鈉 (每 50 ml 滴加 Tween 20 一滴) 溶液於超音波振 盪器消毒 10 分鐘 ,移至無菌接種台後,以無菌水清洗五次,置於 無菌濾紙上吸乾表面水分,去除邊緣部分後切成約 0.7 ㎝ 2 大小,以 備進行癒合組織誘導。 取甘草種子為培植體(Fig. 6) ,經清水洗淨後,先以 70 %乙醇中 浸泡 1 分鐘,再以 0.5 % 次氯酸鈉 (每 50 ml 滴加 Tween 20 一滴) 溶液於超音波振盪器消毒 10 分鐘 ,移至無菌接種台後,以無菌水 清洗五次,置於無菌濾紙上吸乾表面水分備用。 3. 培養環境 接種後之材料置於 25 ± 1℃之恆溫,於黑暗或照光 (光量 100 µE/m2s,光波長 350-800 nm)環境下培養。 4. 接種方式 癒合組織生長和繼代培養試驗皆以 25≅120 mm 之試管為培養容 器,內含 10 ml 培養基。皆秤取癒合組織 100 mg 為一團,每支試管 接種兩團癒合組織。接種後於 25 ± 1℃、黑暗或照光(每日照光 14 小時)且相對濕度為 70 %之培養室靜置培養。. 36.

(35) 5. 癒合組織之誘導 將表面消毒過之葉片接種於含有 0.5 mg/L BA 及 1 mg/L 2,4-D 之 MS 固體培養基中,在黑暗下培養,經 30 天後將誘導出之黃綠色 癒合組織以原培養基繼代培養,以形成出更多的癒合組織供本試驗探 討各種不同因素影響之用(Fig. 6A, B)。 將消毒過之甘草種子,接種於 MS 基礎鹽類培養基中,經 3 天後 即長出根,待 30 天後切取甘草無菌苗之根為培殖體,培養於含有 0.5 mg/L BA 及 0.5 mg/L 2,4-D 之 MS 固體培養基中誘導癒合組織,以 供本試驗探討不同培植體誘導出的癒合組織對誘導其 glycyrrhizin 成 分上的差異(Fig. 6A, C, D)。 6. 統計分析方法 各 處 理 間 之 比 較 , 係 以 最 小 顯 著 差 異 測 驗 法 LSD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 判定其差異性。 三、 甘草之化學成分含量測定 (一). 材料. 1. 組織培養法所得之甘草癒合組織。 2. 甘草之栽培品 2001 年 9 月,由林郁進博士採自中國東北吉林省 白城栽培基 地,經基原鑑定確認為 2-3 年生之烏拉爾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取其根莖經乾燥後稱取備用(以下稱為 GUF)(Fig. 7A)。 3. 市售甘草之飲片: 2002 年 2 月購自台中市 健行路 聯合中西藥局(以下稱為 GUM) (Fig. 7B)。 4. 市售甘草之科學濃縮品: 2002 年 2 月購自台中市 健行路 聯合中西藥局(以下稱為 GUS)。. 37.

(36) 5. 甘草之野生品 2002 年 7 月由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西北藥用植物考察團於甘肅省 天水取得之 5 年生以上之甘草(以下稱為 GUW)。 6. 甘草之台灣栽培品 2003 年 3 月取自雲林縣 古坑栽培場之約 2 年生之甘草(以下稱為 GUT)。 7. 台灣進口之原藥材 2003 年 4 月由某製藥廠提供(以下稱為 GUX)。 8. 成分標準品 Glycyrrhizin 購自建吾公司 (代理日本 米山藥品工業株式會社)。 (二). 儀器. 1. 高效液相層析儀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1) (2) (3) (4) (5). 幫浦: Waters 2695 Separations Module 自動注入器:Autosampler 717+ 檢測器:Waters 996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分析軟體:Waters Empower software 層 析 柱 : MERCK 公 司 LiChroCART®250-4 HPLC-Cartridge Lichrospher 100 RP-18 (5μm)。前端加上管柱(MERCK 公司 LiChroCART®4-4 Lichrospher 100 RP-18 (5μm),以濾除雜質。. 2. 烘箱 採用德國 Memmert 製造 Class M 型 OVEN (三). 試驗方法. 1. 標準品之製備 分別稱取 glycyrrhizin 之標準品 10 mg,分別溶於 10 ml 甲醇 中,以 0.45 µm (Nalgene®,New York,USA)濾膜過濾,為含量 1 mg/ml 之母液,供 HPLC 偵測 glycyrrhizin 含量之用。. 38.

(37) 2. 檢品之製備 材料經烘箱乾燥後,各稱取 2 g 研碎,以 50 ml 甲醇經超音波 震盪萃取 60 分鐘,收集濾液,重複萃取且浸泡隔夜,合併濾液,再 以減壓濃縮方式將濾液濃縮至乾,再以 10 ml 甲醇溶出,並以 0.45 mm 濾膜過濾,供 HPLC 偵測 glycyrrhizin 含量之用。 3. 高效液相層析法 (1) 分析條件 依 2001 年經繐之『甘草之生物藥學研究』所使用之方法,在室 溫下以 acetonitrile:水(含 1﹪acetic acid)= 36:64 為流動相,流速 為 1 ml/min,檢測波長為 254 nm。 (2) 標準曲線之繪製 取 glycyrrhizin 之標準品,以濃度 10 mg/ml 作為稀釋母液,再 分別稀釋成母液的 1、1/2、1/4、1/8、1/16、1/32 及 1/64 倍等 7 個濃 度之標準品溶液,各以 0.45 µm 之微孔膜過濾,濾液用 Autosampler 每次自動定量注射 20 µl 注入 HPLC 分析,每個濃度處理重複 3 注 射,將 3 次總和平均。以濃度及積分面積各為橫座標和縱座標,利用 線性迴歸分析獲得方程式,製成標準檢量線(Fig. 8-9) 。其迴歸方程 式如下: Y=(1.407745e+007)X +(-3.781059e+006);R^2 = 0.997661 利用此迴歸方程式,以波峰面積求出檢品 glycyrrhizin 之含量。 (3) 檢品之測定: 將上述各種不同甘草的檢品,以前述檢品的製備方法與分析條 件,每次自動定量注射 20 µl 注入 HPLC 分析,並用內標準法計算 glycyrrhizin 之含量。.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准許 本項貨品同意開放進口,中英文貨品名稱為「飼料用植物或植物提取物之添加物﹙斯 里蘭卡桂皮油、甘牛至油、生薑油、菊苣根提取物、維生素E、甘油蓖麻醇酸酯及 純水﹚Additives of

蕈柄使用率少,且價格便宜,而蕈頭則為農業廢棄物。本實驗利用蕈柄、蕈頭的萃 取液作為培養基氮源,培養含有 Picrophilus torridus trehalose synthase

協會/組織會議: 由協會/組織主辦之會議。.

5 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ILO &amp; UNESCO,2006) 、 歐盟(European Communities,2007)、挪威(Norway Ministry of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第六章 其他相關規定 第一節 獲配股利或盈餘所得 壹、 「公司組織」獲配股利或盈餘及其所含的可扣抵稅額之課稅規定48

分析 分析 分析(Analysis) 分析 分析 組織 組織 組織 組織/重整 重整 重整 重整 綜合.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