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Copied!
2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指導教授:許世融 博士

研 究 生:王姝媛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2)

中 文 摘 要

本論文以「后里張圻招家族」,探討張圻招家族渡海來臺,在臺灣拓墾與發展的歷 程,根據族譜記載:張圻招自乾隆 20(1755)年渡臺,即在墩仔腳落地生根,並向 平埔族贌地耕作,後世子孫將地買下來,更兼營糖廍。而松紀利用戴潮春事件, 受封六品軍功,張程財與張青雲更進而開發水利建設,使得張家及內埔地區的農 業及居民生活獲得改善。 日治時期開始時,張青雲接下區長一職,其間造橋鋪路,為地方建設盡心盡 力。地方制度改制後,張堪則克紹箕裘,擔任庄長,興學辦業,讓內埔地區一步 步邁向現代化。但張堪不幸於大地震喪生,次子張銀溪在東京畢業之後,回國接 任庄長。三個月之後,臺灣政權再度轉移。張家族人中,除了張程財抗日外,張 信義、張喬蔭也是對日本心生反感者,因此兩人加入文化協會,進行反日的活動。 但隨著文協解散之後,兩人也結束以社會運動抗日的歲月。 張青雲別世之後,張松紀派下進行分家,隨著戰後土地改革的施行,張家地 主身份大受影響,於是開始投身地方公眾事業,各地方機構處處可見張家人之蹤 影,惟在張漢鄒結束鄉長任期後,張家在后里的政治圈正式劃下了句點。 張家人除了在地方公眾事務發光發熱外,更在文壇上誕生一顆璀璨之星-張彥 勳。他和朱實、許世清創立「銀鈴會」,出刊「緣草」,成為中部文壇唯一的台籍 青年文學團體。其時曾因時代轉換,致張彥勳停筆十年。十年後,轉而朝小說發 展,即使在民國 61(1972)年罹患青光眼,他仍在兒童文學上戮力耕耘。 從張家的拓墾歷程與政治、婚姻圈來看,張家與中部地區的富商名流多半與 張家有所關連,也間接證明張家在社會上擁有一定之地位。 關鍵字:張青雲、張堪、張信義、張彥勳、張銀溪、銀鈴會、內埔庄長、內埔大地震、 內埔圳、后里鄉長

(3)

英 文 摘 要

Thesis: Study of Houli Zhang Xin-Zhao Family (1755-1990)

Professor: Dr. Shih-Jung Hsu

Student: Shu-Yuan Wang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ourse of pioneer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hang Xin-Zhao Family who crossed the strait and migrated to Taiwan,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the Houli Zhang Xin-Zhao Family. According to the genealogy record, Zhang Xin-Zhao had moved to Taiwan and settled downed at Duen Zhai Jiao since Chien-Lung Year 20 (1755). Furthermore, Zhang leased farmland from the Pingpu Aboriginal, and the farmland was later purchased by his future generations to operate a sugar plant. At the time, Song-ji was awarded with Level 6 in military merits benefited from the Dai Zhao Chun incident. Moreover, Zhang Cheng-Zhai and Zhang Qin-Yun further 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viding improvement on the farm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for the Zhangs family and in the Neipu area.

Zhang Qing-Yun served as the regional head at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Ruling Period, whose main responsibilities lied on building bridges, making roads, and anything related to the local infrastructure.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system change, Zhang Kan inherited his work and served as the head of village. He organized schools and led the Neipu area in moving forwards modernization. Unfortunately Zhang Kan lost his life in an earthquake, while his second son, Zhang Yin-Xi, returned home upon graduation from Tokyo and inherited his position as the head of village. The political power in Taiwan transferred again in three months. Among the Zhangs, apart from Zhang Cheng-Zhai’s opposition to the Japanese ruling, Zhang Xin-Yi and Zhang

(4)

Chiao-Ying also showed dismay to Japan. Consequently, both of them joined the cultural association and conducted activities of anti Japanese ruling. However following the discharge of the cultural association, the two Zhangs also ended their days of anti-Japanese social movement.

After the death of Zhang Qing-Yun, the group under Zhang Song-Ji separated from the family. The land of Zhangs Family drastically reduced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form after the war. For this reason, the Changs Family started committing themselves in local public utilities, whereas most of the local institutions were dominated by the Zhangs. After Zhang Han-Jou finished his term as Town Governor,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Zhangs in Houli officially came to an end.

In addition to outperforming in the local public affairs, Zhang Yen-Shun even appeared as a brilliant star in the literary field. Chu Shi, Shu Shi-Qing and Zhang Yen-Shun established the “Silver Bell Association” and published the “Green Grass.” The association was the only Taiwanese youth literary group in the middle of Taiwan. Due to change of time, Zhang Yen-Shun stopped writing for 10 years. Subsequently he turned to writing romance 10 years later and later to children story writing after suffering from his Glaucoma in 1972.

In view of the Zhangs pioneering course as well as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and marriage, the Zhangs had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alth and celebrity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Taiwan, which indirectly proved the certain social status of the Zhangs.

Keywords: Zhang Qing-Yun, Zhang Kan, Zhang Xin-Yi, Zhang Yen-Shun, Zhang Yin-Xi, Silver Bell Association, Head of Neipu Village, Neipu Earthquake, Neipu River, Houli Town Governor

(5)

目 次

中 文 摘 要 ... I 英 文 摘 要 ... II 目 次 ...IV 附 錄 目 錄 ...VI 圖 目 次 ... VII 表目次 ... VIII 表目次 ... VIII 照片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二節 相關研究之回顧 ... 6 第三節 論文架構 ... 12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 13 第二章 清代張家崛起的契機... 19 第一節 張圻招渡臺與發展... 20 第二節 張程財、張青雲與內埔圳路的發展 ... 29 第三章 日治時期張家的二元政治立場及其人際網絡... 45 第一節 張青雲家族的親日立場及其事業經營 ... 46 第二節 張信義、張喬蔭與文化協會 ... 66 第三節 張家的人際網絡圈... 85

(6)

第四章 戰後張家土地遽減與政治、文化活動... 107 第一節 家產分派與流失--以張松紀派下為例... 107 第二節 張家參與的地方事務... 118 第三節 跨時代的成就-文學苦行僧張彥勳 ... 162 第五章 結 論 ... 187 參考文獻 ... 193 附錄 ... 204

(7)

附 錄 目 錄

附錄一:后里研究相關學位論文一覽表(1985-2009) ... 205 附錄二:張家與后里開發關係大事年表... 209 附錄三: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漢字稱謂用語概解... 230 附錄四:日據時期簿冊名稱解釋... 235 附錄五:張彥勳〈捕蛙父子〉全文... 238 附錄六:張彥勳〈妻的腳〉全文... 249 附錄七:張彥勳生平寫作年表... 265

(8)

圖 目 次

圖 1-0-1:清代閩、粵移民來臺路線圖 ... 2 圖 3-3-1:后里張家人際關係圖 ... 106 圖 4-2-1:后里水利組合沿革演進圖 ... 151

(9)

表目次

表 1-2-1:后里地區研究分類表(1985-2009)... 7 表 1-2-2:家族史研究簡表 ... 9 表 2-1-1:渡臺禁令演變表 ... 21 表 2-2-1:清領時期水利組織簡表 ... 30 表 3-2-1:文化協會運動專業從事工作者表(昭和三年 12 月調查)... 78 表 4-1-1:張松紀派下世系表 ... 108 表 4-1-2:張松紀派下土地財產鬮分證書產權分配一覽表 ... 112 表 4-1-3:張松紀派下土地財產鬮分證書附則產權分配一覽表... 115 表 4-2-1:戰後民選鄉長時期鄉長競選情形一覽表(1951-1990)... 140 表 4-2-2:張家在地方公眾系統服務一覽表 ... 146 表 4-2-3:清領、日治時期臺灣水利組織名稱及法規沿革表 ... 149 表 4-2-4:戰後時期臺灣水利組織名稱及法規沿革表 ... 156 表 4-2-5:張家家族任職農會表 ... 162

(10)

照片目次

照片 1-4-1:張家族譜、照片 1-4-2:族譜內各大房子孫 ... 14 照片 1-4-3:日治時期除戶調查簿 ... 16 照片 1-4-4: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 ... 16 照片 1-4-5:張家財產鬮分書 ... 17 照片 1-4-6:張家掃墓情景。 ... 18 照片 2-1-1:張喚觀立賣盡根契 ... 25 照片 2-1-2:張家遺留下的石車遺跡 ... 27 照片 2-1-3:舊式糖廍 ... 27 照片 2-1-4:張松紀之墓 ... 29 照片 2-2-1:五福圳爭水示禁碑 ... 34 照片 2-2-2:圳主興豐畴為給單事據 ... 35 照片 2-2-3:育嬰堂投資豐疇圳股本(一)(二) ... 36 照片 2-2-4:內埔圳在大甲溪之引水道 ... 37 照片 2-2-5:內埔圳之渠首工(即圳頭) ... 38 照片 2-2-6:內埔圳之水門 、照片 2-2-7:內埔圳之圳尾... 38 照片 2-2-8:日治時期以地換水合約 ... 40 照片 3-1-1:張青雲之墓 ... 49 照片 3-1-2:張青雲七十大壽與子孫合影 ... 51 照片 3-1-3:張青雲畫像 ... 52 照片 3-1-4:張青雲與子孫 ... 52 照片 3-1-5:張青雲出殯情景照片、照片 3-1-6:張青雲別世,鄉民普渡情景 ... 53 照片 3-1-7:張青雲出殯 ... 53

(11)

照片 3-1-8:張喬蔭生母 ... 54 照片 3-1-9:黃俊祥賣子嗣約 ... 55 照片 3-1-10:張堪像、照片 3-1-11:張花像... 57 照片 3-1-12:地震前新建之庄役場、照片 3-1-13:地震後修建之庄役場 . 58 照片 3-1-14:內埔庄隊伍對外參加比賽獲勝得獎 ... 59 照片 3-1-15:張堪接受高松宮殿下社會表彰 ... 60 照片 3-1-16:張堪墓 ... 61 照片 3-1-17:地震倒塌之張家祖屋、照片 3-1-18:內埔庄地震時景況 ... 61 照片 3-1-19:張銀溪(後排站者右二)與大德啟之助(前坐拿帽者)... 62 照片 3-1-20:張堪、張花之靈堂 ... 62 照片 3-1-21:震災前之墩仔腳街道、照片 3-1-22:震災後重建的街道 ... 64 照片 3-1-23:昭宗堂全貌、照片 3-1-24:昭宗堂現貌 ... 65 照片 3-1-25:昭宗堂族親會 ... 65 照片 3-2-1:張喬蔭、林碧梧、楊肇嘉在東京合影 ... 67 照片 3-2-2:文化協會舉辦講習之情形 ... 68 照片 3-2-3:文化協會之文化演講 ... 69 照片 3-2-4:文化協會在北港讀報社合影 ... 70 照片 3-2-5:文化劇在昭宗堂前演出 ... 71 照片 3-2-6:張喬蔭參與文化劇演出 ... 71 照片 3-2-7:文化協會開會之情形 ... 73 照片 3-2-8:文化協會活動 ... 74 照片 3-2-9:張喬蔭在醉月樓前 ... 75 照片 3-2-10:張喬蔭與林碧梧 ... 77 照片 3-2-11:文化協會成員合影 ... 79

(12)

照片 3-2-12:林碧梧照 ... 81 照片 3-3-1:三餘俱樂部成立二週年 ... 87 照片 3-3-2:張喬蔭詩社別墅、照片 3-3-3:詩社別墅打掉前照片 ... 88 照片 3-3-4:內埔庄吟詩大會 ... 90 照片 3-3-5:張喬蔭真跡 ... 90 照片 3-3-6:張基旺與劉貴妹結婚照 ... 93 照片 3-3-7:張基旺與劉貴妹結婚照 ... 93 照片 3-3-8:張喬蔭騎馬與家中馬車 ... 95 照片 3-3-9:張喬蔭全家福 ... 95 照片 3-3-10:張銀河與林綠疇結婚照 ... 98 照片 3-3-11:蔡錫琴在慶應大學求學時照片 ... 96 照片 3-3-12:蔡錫琴與張鳳錢照 ... 97 照片 3-3-13:張淑像 ... 103 照片 3-3-14:張師堯與林松濤結婚照 ... 104 照片 3-3-15:張銀溪與蔡綉花結婚照 ... 99 照片 3-3-16:張銀湖與陳綉鳳 ... 100 照片 3-3-17:張銀淮與林如閨結婚照 ... 101 照片 4-1-1:張松紀派下土地財產鬮分證書 ... 109 照片 4-2-1:張銀溪像 ... 119 照片 4-2-2:第一次內埔鄉副鄉長選舉 ... 119 照片 4-2-3:張銀淮像 ... 120 照片 4-2-4:張銀淮與內埔衛生所 ... 121 照片 4-2-5:張銀淮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時照片 ... 122 照片 4-2-6:臺中縣省運柔道選手於后里柔道館訓練留影 ... 123

(13)

照片 4-2-7:張銀淮與黃金村 ... 123 照片 4-2-8:張士德像 ... 124 照片 4-2-9:張信義像 ... 126 照片 4-2-10:內埔鄉自治週年紀念 ... 126 照片 4-2-11:張信義房墓 ... 127 照片 4-2-12:張我湖像 ... 128 照片 4-2-13:張我湖鄉長屆滿惜別會 ... 129 照片 4-2-14:張銀湖像 ... 129 照片 4-2-15:張銀湖擔任第五任鄉長宣誓就職照 ... 131 照片 4-2-16:周川與張冬梅結婚照 ... 132 照片 4-2-17:周川像 ... 134 照片 4-2-18:陳英桐像 ... 135 照片 4-2-19:張漢鄒童年照 ... 136 照片 4-2-20:張漢鄒就讀商職時畢業紀念照 ... 136 照片 4-2-21:張漢鄒夫妻照 ... 137 照片 4-2-22:張漢鄒像 ... 137 照片 4-2-23:陳英桐卸任、張漢鄒上任照 ... 138 照片 4-2-24:張漢鄒連任紀念照 ... 139 照片 4-2-25:第一屆參議員成員 ... 141 照片 4-2-26:張陳綉鳳像 ... 142 照片 4-2-27:張簡瑞璧像 ... 143 照片 4-2-28:內埔鄉第二屆首次鄉民代表會紀念 ... 144 照片 4-2-29:內埔鄉第三屆代表會留念 ... 145 照片 4-2-30:后里圳水利組合評議會紀念照 ... 148

(14)

照片 4-2-31:內埔水道全景 ... 152 照片 4-2-32:后里水利委員會第一屆委員任滿紀念照 ... 153 照片 4-2-33:后里農田水利會成立紀念照 ... 154 照片 4-2-34:后里農田水利會第四屆會員代表紀念照 ... 155 照片 4-2-35:內埔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創立十週年紀念照... 159 照片 4-2-36:內埔庄信用組合農業倉庫落成紀念 ... 160 照片 4-2-37:信用組合職員合照 ... 160 照片 4-3-1:張彥勳與同學 ... 165 照片 4-3-2:張彥勳與同學 ... 167 照片 4-3-3:張彥勳與妻及兒女合照 ... 170 照片 4-3-4:張彥勳與學生合影 ... 172 照片 4-3-5:張彥勳向學生說話之神情 ... 172 照片 4-3-6:張彥勳在月眉國小 ... 173 照片 4-3-7:張彥勳手稿 ... 179 照片 4-3-8:張彥勳著作年表(手稿) ... 181 照片 4-3-9:張彥勳小傳(手稿) ... 182

(15)

第一章 緒論

后里古稱內埔,位處臺中縣最北邊的鄉鎮,和苗栗三義鄉比鄰而居。自古民 風淳樸,居民多採農耕生活。隨著時代進步,鄉內有了多元的發展:不論是鋼鐵、 中科園區等較剛性的發展;抑或是兩馬觀光、薩克斯風故鄉、糖廠、花卉、水果 或遊樂園區柔性的發展,在在都顯現了后里的蛻變! 回顧其開發歷程,與十八世紀由中國渡海來臺的張圻招家族關係甚為密切, 可以說張家的發展牽動著后里的脈動。當時的臺灣,已有許多閩、粵地區的居民 遷移過來。渡臺過程充滿艱辛,俗稱「黑水溝」的臺灣海峽,不知帶走多少無辜 的人命。孫元衡在赤崁集中曾論述臺灣海峽為: 大海洪波,實分順逆;凡適他國,悉循適以行。為臺與廈藏岸七百里,號曰 橫洋;中有黑水溝,色如墨,曰黑洋,廣百餘里,驚濤鼎沸,勢若連山,險冠諸 海。或言順流而東,則為弱水;雖無可考證,然自來浮去之舟,無一還者,蓋亦 有足信焉。1 雖然橫渡「黑水溝」是件艱險之事,但仍有無數的閩粵居民甘犯冒險,前仆後繼 來臺開墾,只為求一份溫飽。張圻招家族也在此種情形下來到臺灣,並在后里定 居下來,未再遷移。 1孫元衡,《赤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0 種,1958 年),頁 5。

(16)

圖 1-0-1:清代閩、粵移民來臺路線圖 資料來源:正修技術學院數位中心,網址: http://csm00.csu.edu.tw/0150/Geog-C/course/geogC-94211.htm 本論文中張氏家族的歷代成員,在后里地區開疆闢土、經營糖廍、開鑿水圳, 完成農業拓墾的志業;同時更參與地方事務,投入各項民意機關,為民服務,雖 歷經清領、日治及戰後時期的轉變,在地方上卻始終屹立不搖,成為與地方開發 息息相關的家族。 后里張家雖不若臺灣其他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家族,但開墾過程中,家族緊 密結合,為地方共同奮鬥、兄友弟恭的情形對后里影響卻是十分深遠,在家族觀 念十分淡薄的今日,張家的拓墾情形及互動是值得我們密切注意與觀察。

(1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研究者於研究所進修時,一份社會史的學期報告促使研究者回到家鄉-后里 做一次尋根之旅。研究者在與耆老訪談後發現:后里鄉的開發、發展史與后里張 圻招家族息息相關,可以說張家的發展牽動著后里的脈動,但是有關張家家族的 人物與家族史,在鄉志中只有「人物志」提及家族中幾位與后里開發相關的人物, 其餘則礙於當時「不為生人立傳」之故,因此許多的事蹟被湮沒! 歷史是一條長河,在漫漫長河中,唯有有心人瀝石淘砂、去蕪存菁,才能將 外表不起眼的珍寶找出,然後加以磨練、淬取,方能得到晶亮的珍珠。但多少年 來,由於教育政策的偏執,導致許許多多的珍珠當作砂石,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不見天日。直至近代,學者專家大聲疾呼,臺灣史才逐漸受重視,而家族史也才 能像一顆顆的被淬取的珍珠,一一浮現。 為使張家與后里的開發史不致在多年之後灰飛煙滅,造成遺珠之憾,研究者 決心將這一段段精彩的歷史加以撰述,務求精確,期使張家家族史能在最沈靜但 又最撼動的情形下存留下來,並從中瞭解先人在拓墾后里地區時的景況。此為研 究動機及目的之一。 在研究者進行論文撰述訪談時,當時最令人震撼的電影:「色、戒」正好上 檔,而在民國 96 年(2007)年 9 月 25 日,中國時報以全版報導了導演李安與這 部電影拍攝的心路歷程。其中,作家龍應台訪問李安的一篇:『如此濃烈的「色」, 如此肅殺的「戒」』深深震撼了研究者!不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賣座成績,而是龍 應台在文章中的一句話: 我突然發現了「色戒」是什麼。它是李安個人的「搶救歷史」行動。2 李安為了這部電影,所有背景、道具務求與時代作一個完整而精確的結合: 他以「人類學家」的求證精神和「歷史學家」的精準態度去「落實」張愛玲 的小說,把四○年代的民國史──包括它的精神面貌和物質生活,像拍紀錄片一 樣寫實地紀錄下來。他非常自覺,這段民國史,在香港只是看不見的邊緣,在大 2龍應台,〈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中國時報 A5,2007.9.25。

(18)

陸早已湮沒沉埋,在臺灣,逐漸被去除、被遺忘,被拋棄,如果他不做,這一段 就可能永遠地沉沒。他在搶救一段他自己是其中一部分的式微的歷史。3 很多歷史,如果沒有人去搶救,也許就這麼沈淪了、消失了!不只是大時代 的輝煌歷史要搶救,小鄉鎮的開發發展史一樣也需要搶救!在鄉土史逐漸抬頭的 今天,我們更須去做一件這樣的工作!李安的作法激勵了研究者「搶救歷史」的 決心,此外,陳柔縉於民國 98(2009)年 2 月 18 日之聯合報 A4 版「人人身上都 是一個時代」一文中提及: 時代不屬於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記憶不能只靠幾座古蹟和英雄書上 的幾個人,故事不計大小,都值得流傳。誰又能預料哪個故事會在哪個心靈中發 光發熱呢?4 只有自己從中去了瞭解並紀錄,時代的歷史才有可能有意義的被紀錄下來。此為 研究動機及目的之二。 其三,張家後代與后里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惟目前相關研究,僅中央研究 院蔡慧玉教授曾對后里張圻招家族之成員張銀溪做口述歷史的訪談,她在《中縣 口述歷史第四輯-日治時代臺灣的街庄行政》中提及:「后里張家的重要性則有待 進一步的個案研究。」5也就是說,蔡教授本人同樣認同張家在后里地區的發展中 佔極重要的位置,值得去研究與記載;加上在林獻堂的《灌園先生日記》中曾多 次提及張家與林家交往情形,而張家和林家亦有姻親關係,依此推論,張家在當 時社會上當有一定之地位。張家的人際交遊、婚姻圈等,都可說是大時代下的縮 影。因此,對於張家家族史之研究實不容等閒視之,此為研究動機及目的之三。 在時間斷限上,以十八世紀中至二十世紀末為限。張家從乾隆 20(1755)年 即到墩仔腳開墾,到民國 98(2009)年為止,大約經過二百五十年,在臺繁衍約 十世左右。張家後代,不但是清領時期本地的頭人,在其後的日治及戰後時期, 更先後出任區、庄長、鄉長,乃至於農田水利會長、農會總幹事,以及縣議員等, 與后里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惟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多元面貌隨著后里鄉第十屆 3 龍應台,〈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中國時報 A5,2007.9.25。 4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聯合報 A5,2009.2.18。 5 蔡慧玉,《中縣口述歷史第四輯-日治時代臺灣的街庄行政》(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 6。

(19)

鄉長張漢鄒的卸任而落幕,因此本文研究斷限即以張圻招入臺開墾(1755)為起 始點,至張漢鄒鄉長卸任(民國 79(1990)年)結束。 就家族強房及女性研究而言,張家以張彩臣及張松紀兩派下之發展為最積 極,相對的,也以此兩房留下的史料居多,而此兩房在地方發展的介入也較多, 因此在記錄整個家族史部分時,此兩房論述部分會較多,其他房部分則需藉口述 或史料補其不足;而女性研究則囿於史料之故,僅就婚姻圈部分做探討。從婚姻 圈中發現:張家多與中部著名之家族聯姻,除增進社會地位外,也擴展自己的勢 力。 就政權轉換方面,張家在面臨日治、戰後的新局面,他們如何肆應?是選擇 隱居、內渡或乘勢崛起?抑或採決兩面迎合、多方面投資與經營?此方面研究將 藉由官方資料、家族照片等來作分析,並藉以透視家族成員之間的共相與殊相, 家族間的情感與利益等各面的探討。 最後就名詞解釋方面做註腳,本研究針對以下二個名詞加以註解: 一、后里地區: 本研究之后里地區以「后里鄉」為主。后里鄉本名「內埔鄉」,因與屏東縣 內埔鄉同名,民國 44(1955)年經鄉民代表會議決後更改鄉名為「后里鄉」。6 為 能忠實傳達歷史,在本研究中,民國 44 年以前之地區稱呼皆以「內埔」代表, 民國 44 年以後才以后里稱之。 二、墩仔腳: 日治時期多稱為屯子腳,即今本鄉墩東、墩西、墩北、墩南四村。現后里國 中一帶,7 地勢較高(海拔二三0公尺),俗稱「墩仔頂」,於其下附近地方創建村 落而得名。舊大字墩仔腳尚包括枋寮、後竹圍二聚落。枋寮在今墩仔腳街區東南 6陳炎正,《后里鄉志》(臺中:后里鄉公所,1989 年),頁 33。 7此指后里國中舊校區,后里國中已於民國 94(2005)年遷入月眉新校區。

(20)

方,為早期「軍工寮」遺址。8 本研究中關於張家開發敘述,一律以「墩仔腳」稱 呼,在日治時期除了戶口調查簿、除戶調查簿等史料引用以原文「屯子腳」,其 他部分皆以墩仔腳稱呼。 第二節 相關研究之回顧 本研究之研究回顧將分兩個面向進行研究,分別為后里研究相關回顧及家族 史研究相關回顧。 一、后里研究的相關回顧 早年后里知名度並不高,僅有「后里馬場」馳名,近年來后里做了多元化的 發展,除了將馬場與鐵馬結合成「兩馬文化節」之外,還有月眉糖廠轉型觀光、 結合月眉樟樹公及探索樂園聞名遐邇,另有花卉、水果、薩克斯風帶動一股觀光 與流行風,而中科進駐后里,也為后里帶來另一種新氣象。 有關后里地區的研究,以專書形式出版的並不多,臺中縣文化中心曾為昭和 10(1935)年的墩仔腳大地震出版《墩仔腳大地震老照片特集》,另於民國 86(1997) 年出版《臺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內埔、大里》一書,其中針對后里的街市 發展有詳盡的敘述。而后里鄉公所除了在民國 78 年由張漢鄒鄉長委請陳炎正先 生撰著《后里鄉志》外,民國 95 年由鄉長陳義貞先生委請陳茂祥先生編撰《后 里鄉地方文史導覽手冊》。鄉志是依據鄉內各大事記、開發等列志敘寫;而地方 文史導覽手冊則是將后里鄉的人文地理景觀以文史的角度述說,為認識后里鄉的 入門書籍。民國 96 年,后里鄉公所廣輯老照片,出版《蔗田到花鄉-后里老照片 集》,以照片述說后里的故事。 由以上專書來看,真正研究后里地區,且完整羅列史料者,應只有《后里鄉 志》,惟鄉志距今也有二十年時間,以歷史發展而言,可再續修,讓后里的歷史 更完整。綜合言之,在專書方面,研究后里的專書資料資料實十分貧乏。 8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120。

(21)

而關於后里地區的學位論文,在民國 70 到民國 80 年時僅有兩篇,且此兩篇 皆是針對后里紅土壤進行研究。近年因后里的轉型,因此有不少針對后里的特色 而做的研究。根據筆者分析,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表 1-2-1:后里地區研究分類表(1985-2009) 類 別 篇 數 序 號 觀光 2 1、20 科學園區 5 2、5、6、9、12 薩克斯風 4 3、11、25、27 糖業 2 4、23 土地利用 2 17、19 社區發展轉型 5 10、15、16、22、26 軍事 1 7 水圳 1 8 地震 2 13、24 學生與教學 2 14、28 企業方法改善 1 18 空氣成分 1 21 土壤 2 30、31 地形 1 29

小計

3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詳細篇名、作者,請參閱附錄一) 從上表可發現:雖然針對后里的研究有許多面向,惟多數皆針對后里的特 點,如觀光、薩克斯風、科學園區等,並未有針對后里的開發史做專門研究,更 缺乏有關庶民活動及時代變遷中后里政治、經濟及社會活動情形的作品。因此本

(22)

文擬由家族史切入,透過家族興衰來探討及瞭解后里地區的開發及社會活動等情 形。 二、家族史研究的相關回顧 研究家族史是瞭解中國或臺灣地域社會變遷的入門方法,尤以臺灣而言,歷 經荷西、清領、日治、戰後等多面向、多元化的統治者,家族的變遷與政權的轉 移通常是息息相關的。 當今最常被研究及最具代表性的家族史當屬臺灣第一大家族板橋林家與第 二大家族霧峰林家了。以許雪姬所定義之家族層次:年收一萬石租以上為大家 族;年收一萬石租至一千石租之間的中小型家族及年收一千石租以下的小地主, 9 板橋林家五十萬租實當之無愧。而學界也有所謂「臺灣五大家族」,是指臺灣自 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時期,地方上最具政經影響力的五大家族,由北至南分別為 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其中以板橋林家發跡最 早,自 18 世紀即迅速興旺;霧峰林家與高雄陳家次之,約發跡於 19 世紀中後期; 基隆顏家與鹿港辜家發跡最晚,是進入日治時期後倚仗日本勢力而發展出來的家 族。10 司馬嘯青曾著有《臺灣五大家族》11 一書,針對上述五大家族在近代史上重 大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樹立的家風特色,做了完整描述。此著作雖非專業 學術論著,但書中敘述生動詳實,是初研究家族史的研究者之最佳入門書。 至於全臺各地其他被研究的家族相當多,劉詩敏做過一番整理: 9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頁 234。 10詳見維基百科。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4%BA%94%E5%A4%A7%E5%AE%B6%E6%97%8F 11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0)。

(23)

表 1-2-2:家族史研究簡表 地 區 研 究 者 年 代 主 題 基隆 陳慈玉 1999 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 許雪姬 1980 林本源及其花園之研究 溫振華 1980 臺北高姓-一個臺灣宗族組織的形成之研究 尹章義 1983 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 案研究(1702-1983) 臺北 謝依璇 2000 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 許雪姬 1990 桃園縣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歷史研究 桃園 張秀琪 2007 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 張炎憲 1986 臺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 蔡淵洯 1987 清代臺灣的望族—新竹北郭園鄭家 黃朝進 1995 清代竹塹地區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 吳學明 1995 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 王靜秋 2002 芎林鄉下山村鄭氏家族之發展 劉名揚 2003 客家大埔劉派(劉承豪)與新竹內山之開發 林桂玲 2003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 〈1749─1895〉 張素芬 2005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廖經庭 2006 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臺灣彭氏祭祖儀式為例 新竹 何明星 2007 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 莊英章 陳運棟 1984 清代臺灣北部中港溪流的糖廍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 家的個案研究 苗栗 郭豐年 2007 苗栗家族史-郭成萬派下家族史 臺中 許雪姬 1990 龍井林家的歷史

(24)

劉素芬 1995 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 黃秀政 2001 林氏宗族與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以臺中林氏宗廟相關 衍派為中心 林鉦昇 2002 臺中地區林姓族人的發展(1701-1945)--以林簪家族為 例 吳子光 2003 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 曾淑卿 2004 清代大肚趙家發展 林佳灵 2009 林火藍家族:在石螺潭的墾拓及其歷史建築之研究 湯熙勇 1986 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臺與發展 蔡志展 1997 清初半線墾首施世榜事蹟探微 彰化 陳正憲 2003 馬興陳家(陳益源)的發展脈絡(1792-1895) 雲林 沈昱庭 2006 北港吳資生家族研究 嘉義 顏尚文 潘是輝 2000 嘉義賴家發展史 許永河 2003 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 台南 許耿肇 2007 大潭寮許姓宗族與聚落之研究 高雄 侯俊榮 2005 大寮地區張簡宗族之研究 屏東 邱俊榮 2006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宜蘭 孔健中 1996 家族發展與地方派系之形成-以宜蘭陳家為例 臺東 張蓉峻 2003 臺灣東部移墾的家族個案考察—以玉里長良連氏家族為 例 資料來源:劉詩敏,〈新竹芎林劉承豪家族之研究(1751-1945)〉,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9。

(25)

由上可發現,從基隆到屏東,乃至東部的花蓮、臺東,幾乎都有家族史研究, 總數已超過三十家以上,在在證明家族史是方興未艾的研究。以中部地區來看, 目前已研究的有:龍井林家、臺中地區林姓族人、林簪家族研究、筱雲山莊呂家、 大肚趙家、烏日石螺潭林火藍家族;彰化地區則有施世榜家族、馬興陳益源家族 之研究,若再加上霧峰林家,則中部地區有至少九個家族已被研究,數量介於北 部與東南部,惟在中部家族研究中,后里地區仍付之闕如。 近來的家族史研究,許雪姬除提出以租穀多寡來定義家族大小之外,更於民 國 87 年提出家族史研究的優缺點,優點為:充分使用私文書、注意家族與地方 發展的關係、分析宗族組織的形成、重視科際整合的互補效果、以口述歷史來彌 補文字資料的缺憾;缺點則為:歷年研究的家族史多斷代到清代為多、家族史是 強房的歷史、女性的研究十分貧乏等。12 基於前人的研究及給予家族史的建議,為研究者開啟新的研究方向與契機。 本文在探討張家家族史時,將儘量採納前述優點,並避免缺點,藉由張家的發展, 深入瞭解后里地區的政治、經濟、人文與社會變動等情形。 12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主辦之「臺灣史研究暨史料整理成果研討會」,1998.6.1,頁 5-6。

(26)

第三節 論文架構 本文的章節架構,將以時間為縱軸,以地域為橫軸,張家自開臺組張圻招渡 臺開墾以來,歷經張松紀經營糖廍、農地開墾;日治時期張青雲鑿內埔圳,以地 換水,努力致富,張青雲、張堪、張銀溪在地方上協助公務,擔任區長、庄長, 但張信義、張喬蔭則加入文化協會抗日,形成家族間多元的面貌;戰後張家邁向 新紀元,家族成員在地方公眾事務系統中頭角崢嶸,不過相對地,也因新政府施 行的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讓張家在財力上大受 打擊,加上社會型態改變,間接影響到張家在地方上的發展,於是逐漸淡出政治 圈。另外,張家也有一位跨越日治到戰後的文學奇葩張彥勳,研究中也將針對他 做一詳細介紹。茲將本研究論文架構說明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則針對本 研究的相關內容作一文獻回顧,可再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就后里的相關研究做 一回顧,第二部份針對家族史研究部分加以探究;第三節則針對本論文之架構做 一說明;第四節敘明本研究將使用的研究資料及預定使用的研究方法來完成研 究。 第二章探討張家崛起的契機,第一節由張圻招渡臺說起,除了對張家開臺組 張圻招渡臺之因做一探討外,並針對其子澤強、其孫松燕之遭遇做一敘述,此為 張家轉變之契機一;而張松紀藉由糖廍經營,並於戴潮春事件中立功,逐漸嶄露 頭角,為張家崛起契機二;第二節則針對張程財、張青雲鑿圳,使張家在地方上 一躍成為地方上之頭人,此為崛起契機三。 第三章探討乙未割臺時張家的對應,第一節說明張青雲擔任區長之緣由、並 探討張青雲及其子張堪、其孫張銀溪在日治時期分別為地方所做的建設與貢獻, 此為對應方式一;第二節則探討張家對日治時期日人統治的另一對應方式:加入 文化協會。張信義和張喬蔭在文化協會中活動並出資相助,為文化協會,特別是 分裂後的新文協中重要之靈魂人物。第三節則針對張家的政治交遊與婚姻圈部分 做一探討,張家在此方面顯然下了許多苦心,無論是平素往來或是兒女結親方

(27)

面,皆是中部有名望的家族。 第四章探討新時代轉變後的歲月,第一節針對張家在戰後的土地改革政策所 導致的改變加以分析,先由張家分家談起,再由土地改革政策為張家帶來的震撼 做一剖析;第二節則說明張家在戰後歲月中於地方公眾服務系統,舉凡縣議會、 鄉公所、鄉民代表會、調解委員會、水利會、農會等機構大放異彩的過程,及至 最後謝幕的景況;第三節則針對張家的文學才子張彥勳做一描述,張彥勳在一中 時期創辦「銀鈴會」,表現出充滿文才的一面,隨後因時代轉變,語言的障礙促 使他度過空白的十年,十年後,他以新姿態再出發,並享譽小說界。只是,命運 之神再度和他開了玩笑,因青光眼的病況,讓他不得不轉戰兒童文學,寫出一連 串的兒童讀物,並翻譯無數的兒童文學書籍。 第五章結論,本文做一總結,並經由歷代成員在不同的世代做不同的對應模 式,最後的傳承與再振興給予一個評價。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家族史研究的領域包含極廣,而歷史最重要的即是「言之有據」,因此本研 究將以傳統歷史研究方法為主,藉由資料蒐集、整理、歸納、分析來加以驗證, 忠實的呈現出張氏家族歷史的流變。除了歷史研究法之外,本研究也將使用在質 性研究中常使的「深度訪談法」理論及技術,再輔以「口述歷史研究法」,訪問 地區中張家之耆老,以及其他和張家有往來之人士,藉以彌補史料之不足,同時 也對資料做一對照。至於驗證的工作本研究使用的資料有:

(28)

一、張圻招家族族譜資料 張圻招家族的族譜有新、舊兩種版本,舊版為民國 44 年時由張銀湖整理撰 寫,家族緣起始自大陸第一代的唐山祖,唐龍圖學士天覺公。惟從開台第一代祖 (唐山算起第二十八代)張圻招之後才有歷代祖先的詳細生辰及世系;至民國 65 年再編新版,增列未及寫入的後代成員。從族譜中可以看出張家的人口眾多且複 雜,透過族譜整理成「世系表」,對於家族中各房、各世系的傳承可得出初步的 雛形及概念。族譜是瞭解社會實際狀況的民間第一手史料,專題性的開發族譜也 是目前臺灣史研究的一個新方向。13 惟族譜撰寫者並未經過嚴謹的歷史考證,致 其中部分家族成員的生卒年月間有錯漏之處,需再輔以戶口調查簿或除戶調查簿 加以佐證。 照片 1-4-1:張家族譜、照片 1-4-2:族譜內各大房子孫 資料來源:張漢鄒提供 13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 頁 5。

(29)

二、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除戶調查簿 日人治臺後,總督府為確立居民的權利義務,先於明治 29(1896)年 8 月 1 日公告「臺灣住民戶口調查規則」,14 繼於明治 36 年 5 月 20 日制定「戶口調查規 程」,15 並依此規程開始編製戶口調查簿,經過多次修正,於明治 38 年 6 月 8 日正 式發布「戶口調查規則」,同年 10 月 1 日進行第一次全島臨時戶口調查,16 為臺灣 首度以嚴謹方式進行的戶口普查事業。透過此現代化戶政系統的建立,保存了相 當多珍貴的史料。因此除了族譜之外,欲瞭解家族成員的生平,戶籍謄本是一項 不可或缺的資料,其重要性不亞於族譜,精確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透過戶政事務所申請之「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及「日治時期除戶調查簿」 (即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得以窺知張家成員在日治時期的活動概況,諸如家 庭成員的變動情形、移動範圍、收養或親屬關係、種族別、是否纏足、吸鴉片、 職業等。本研究中所運用到的戶口調查簿及除戶調查簿以「張青雲」、「張堪」、「張 信義」、「張喬蔭」、「張花」、「張基旺」這幾戶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由於調查簿上 尚未分家,因此可一窺所有家人的資料。若屬分家後的部分且需查詢的資料,將 再另行調閱。 14原房助編,《臺灣大年表》(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32),頁 19。 15原房助編,《臺灣大年表》,頁 51。 16原房助編,《臺灣大年表》,頁 59。

(30)

照片 1-4-3:日治時期除戶調查簿

(31)

三、張家古文書契字 如同多數的漢移民,張圻招家族抵臺之初,專注於土地開墾,其後則涉足糖 廍的經營,因而留下為數頗多的古文書契字,包含:土地開墾或租賃契約、家產 處分的鬮分書、理由書等,藉由古文書契字的解讀,除了可以了解張家在中部地 區開墾當時的時代背景,並可理出其開墾範圍、開墾方式、資金來源,以及往來 對象,對於張氏家族史將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而現今網路資源發達,再加上「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17 施行,一些付之闕 如或早已流失的資料得以重現。張家家族的一些珍貴史料也經由數位化方式重見 天日,透過這些珍貴史料的解讀,可瞭解張家的開發情形或個人生活史,將有助 於研究的發展。 照片 1-4-5:張家財產鬮分書 資料來源:張漢鄒提供 17民國 88(1999)年 7 月,行政院第九次「電子、通訊、資訊策略會議」通過了「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行政院將此案交由國科會協調執行,國科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負責籌備及協調事宜,參與此計畫的有故宮 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大學、中央研 究院共七個機構;此計畫的目標在將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數位化,建立一個完整和諧的國家典藏,以供 全民共享、利用。

(32)

四、田野調查、家族老照片、口述訪談資料 從古文書契字或史料中爬梳而得的資料,如地名、聚落、水圳渠道等,因年 代久遠,今昔有別,此則有賴田野調查做進一步的還原與釐清。再者,日治時期 的張氏家族,留下大量珍貴的照片,敘說了家族成員經歷過的日治史跡,諸如壯 丁團、文化協會、墩仔腳大地震等,照片中出現的人物,更是構築日治時期張氏 家族人際網絡的絕佳素材。 自六十年代以來,史學界出現了「由下而上」的「新史學」浪潮,過去不被 重視的一些題材,諸如:婦女史、勞工史、農村史、生活史、都市史等,頓然成 為研究的新寵。因此,「口述歷史」也一躍而為「新史學」的重要研究利器,被 用來捕捉存在人們記憶裡行將消蝕的資訊。這些資訊往往是解開歷史謎題的要 素,也能協助剖析隱含在歷史事實下的脈絡意義。18 張氏家族尚有若干耆老健在, 田野調查或照片資料無法解答的疑問,將藉由口述訪談來釐清真相,為本研究作 一個完整且詳細的註解。 照片 1-4-6:張家掃墓情景 資料來源:張忠雄提供 照片說明:照片中為張堪墓,所在位置為后里鄉第一公墓 (后里鄉圳寮路 79 巷 9 號前) 18唐諾․里齊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遠流,1997),頁 17-18。

(33)

第二章 清代張家崛起的契機

家族觀念一直是漢文化中重要的核心之一。漢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以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加以擴大。綜觀歷代,在上層社會中,即有以親族及 校友為基礎的家族精神,記錄家族系譜的習俗。族譜的編纂是一個追溯性的過 程,藉由族譜,可找回家族之間的連結,在現今人情義理逐漸淡薄的社會,是有 其意義的。 遷徙乃人類進化過程中所具有之特性,隨著交通進步、經濟需求而愈益頻 繁,家族為發展蓬勃、開枝散葉,則多有遷徙之過程。族譜則是研究人口遷徙的 好資料1 ,藉由族譜,可以瞭解家族的變遷與流動,張圻招家族正是一個典型的例 子。 張圻招家族來自中國大陸福建南安。族譜記載其原籍為河南直隸光州,唐山 祖為唐龍圖學士張天覺。至五代時,張家因避亂遷至閩,在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族 譜記載為南鞍縣)賢坂鄉四十六都定居下來2 。而張圻招家族則於清乾隆年間渡海 來臺,歷代以務農、經營糖廍為主,藉由開墾及經營糖廍等方式,在墩仔腳(即 今后里鄉)地區建立穩定的基礎。若以「開臺組」張圻招之年代作為家族歷史斷 限,則從乾隆二十(1755)到今天,大約有二百五十年的歷史,傳到第十代左右。 本章探討清代張家的發展,第一節以張圻招來臺開墾為題,由開臺組張圻招 敘述起,並及其子天前、錫遠和後二代子孫致力開墾墩仔腳的情形;第二節則探 討張圻招五世孫張程財鑿圳灌溉、張青雲鑿內埔圳成就墩仔腳,使荒田成膏腴的 過程。 1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 頁 1-3。 2張銀湖編,《賢坂張家族譜》,未出版。

(34)

第一節 張圻招渡臺與發展 一、張圻招的渡臺 臺灣和福建僅一水之隔,至遲在明代中葉後即成為閩南漁民重要的漁場;3 清 領之後,隨處可見的待開發土地,更吸引大量的漢民族前來開墾。由於地緣關係, 來臺移民以福建泉、漳二府最多,兩者相加佔全體移民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 泉州籍移民多分佈於西部沿海地區,且有由海岸向內陸遞減的趨勢;而漳籍移民 雖然在總人數較泉籍為少,惟分佈區域卻比泉州移民來的廣,大致是由沿海向內 陸遞增,並散居於鄉間。4 移墾臺灣的先民,不但帶來原鄉的耕作技術,並且在開 墾地區建築水圳、引水灌溉,使貧瘠的旱田轉化成肥沃的水田,增加稻米產量, 充分發展拓墾精神,開拓了廣大的西部平原。 后里張氏家族的開基祖張圻招,約於乾隆 20(1755)年左右渡海來臺,居住 中部內埔庄墩仔腳,從事土地拓墾5 ,歷代務農。按清領時期對於閩粵移民渡臺規 定,在光緒元(1875)年全面開放前,除取得官方發給的渡臺證照者外,原則上 採取消極禁止的態度。惟囿於人力與執行官兵素質,實際執行時的寬嚴程度不 一,每隔一段時間,朝廷就必須重申禁令,據學者研究,從康熙 23(1684)年領 臺以來,前後計有七次。6 表 2-1-1 即說明清代對臺灣的禁令時前演變,張圻招來 臺年代,正處於第五度嚴禁(乾隆 13、1748 年)與第六度嚴禁(乾隆 26、1761 年)之間,據此判斷,張圻招應以冒險渡海來臺開墾的成分居多。 3 曹永和,<明代臺灣漁業志略>,收錄於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95),頁 157-174。 4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 14-16。 5 陳炎正,《后里鄉志》(臺中:后里鄉公所,1989 年),頁 67。 6 莊金德,<清廷對臺灣實施禁海政策的經緯>,收錄於中國文化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臺灣文物論集》(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84),頁 95-120。

(35)

表 2-1-1:渡臺禁令演變表 年 代 禁 / 弛 說 明 康熙 23(1684)年 禁 施琅上奏設限管制人民渡臺,清廷頒 佈渡臺禁令三條。 康熙 58(1719)年 禁 計 48 年 閩浙總督羅覺滿保奏請嚴禁偷渡,清 廷更申禁令。 雍正 7(1729)年 禁 重申嚴禁政策 雍正 10(1732)年 弛 計 8 年 廣東巡撫鄂爾達奏請當局准予渡臺者 攜眷。 乾隆 5(1740)年 禁 計 6 年 閩浙總督郝玉麟以開禁以來弊病叢 生,再度奏請禁止。 乾隆 11(1746)年 弛 計 2 年 戶科給事中六十七奏請清廷再開禁 令,准予攜眷。 乾隆 13(1748)年 禁 計 12 年 閩浙總督喀爾吉善奏請搬眷以一年為 限。 乾隆 25(1760)年 弛 計 1 年 福建巡撫吳士功,奏請開禁但以一年 為限。 乾隆 26(1761)年 禁 計 27 年 搬眷期限屆滿,閩浙總督楊廷章,奏 請嚴禁偷渡及攜眷。 乾隆 53(1788)年 弛 陝甘總督福康安奏請廢止攜眷禁令。 同治 13(1874)年 禁 福建巡撫沈葆禎上奏廣開舊時禁令, 渡臺之禁由是廢止。 資料來源:簡後聰等,《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上冊》,(臺北市:行政院 文建會,2000 年),頁 124。

(36)

至於渡臺原因應是當時閩粵地區已地瘠人貧、人口過剩的推力,加上臺灣農 業條件好、荒地多又便於逃稅等的拉力7 ,讓他決定定來臺發展。來臺詳情已無從 得知,就現有資料看來,圻招來臺後,即落籍中部,並未再遷徙。當時內埔牛稠 坑、月眉等地雖已陸續有人開墾,8 但在墩仔腳地區尚屬於未開墾區,當時此地多 為平埔族的拍宰海族(pazeh)蔴薯舊社(Rahodopuru)出沒,加上當時「戶部則 例」,各直省可墾荒地,無論土著流寓,俱准報墾9 ,因之張圻招終在墩仔腳定居。 張圻招的長子張天前,乾隆 13(1748)年於大陸出生,由於不耐辛苦的生活, 因此隨父親來臺一段時間之後,便帶領妻小返回大陸定居,終身未再到臺灣,10 卒 於嘉慶 22(1817)年,享年 70 歲。次子張錫遠生於乾隆 33(1768)年,此時張 圻招來臺已有十三年,錫遠可說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對於墩仔腳的開墾,張錫 遠投入了許多的心力。 按雍正二(1724)年覆准:「福建臺灣各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墾種者,令地方 官曉喻,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11 。」於是張圻招首先向當地拍宰海族蔴薯舊社承 贌土地,開始進行開墾工作;乾隆五十三(1788)年,法令准許番地可以買賣後, 12 次子張錫遠才將所贌之土地買下來13 ,進一步拓展於墩仔腳地區的開發工作。 二、澤強、松燕與官府的交涉 錫遠生有二子,分別為澤響(乾隆 57(1792)年生)、澤強(乾隆 60(1795) 年生),兩人皆跟隨父親的腳步進行開墾。澤響育有四子,分別為:張松宗、張 松濟、張松紀、張松燕;而澤強則育有二子,一子悅卿,一子不詳。鑑於人丁單 薄,因之澤響即將松濟出嗣給澤強。雖然出嗣給澤強的是松濟,但實際上和澤強 感情最好者當屬松燕,兩人常一起耕作、共同出門辦事。道光 29(1849)年正月, 7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11.1(1981),頁 25。 8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66-67。 9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64-65。 10張漢鄒口訪記錄。 1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清會典臺灣事例(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 第 226 種,1966 年),頁 43。 12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11.2(1981),頁 76。 13 張漢鄒口訪記錄。

(37)

澤強與松燕二人相約出門,行經大甲東附近,遭地方人士誤認為搶匪,遭到砍殺。 澤強當場死亡,松燕則左手被砍傷,負傷逃逸。及至家中,松燕即赴彰化縣令處 告官,但對方已先行賄賂縣府,因而無功而返。松燕不甘,再告到台南府,惜台 南府也不受理。 平台之初,臺灣吏治營規頗佳,殆至康熙末年,貪官污吏肆行剝削,自乾隆 以降,歷嘉慶、道光變亂時起,吏治更加靡爛,嘉慶初年曾任嘉義縣教諭的謝金 鑾曾指出當時情形: 今之為令者,其視民也,如魚肉;而民視令也,如狼虎。凡有下鄉,皆為 得錢而來,不得錢,不知有百姓也。人之親魚肉也,為欲食之也;而其畏虎狼 也,畏其食之也。嗚呼安有虎狼可與人親,安有人而與虎狼親者哉?其避之唯 恐不速也!故也,上下暌乖,縣如無官之縣,民如無官之民,自相蒸、自相擄、 自相刑、自相殺。一至其鄉,則壯役數十以臨之;一家犯罪,合鄉走匿。是尚 可以為治乎?14 臺灣吏治敗壞,官員為一般習氣所染,姑息偷安,遇事推諉,貪瀆苛索。道 光間臺灣兵備道徐宗幹所著《斯未信齋言集》,嘗論及之,曰: 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閩中吏治之壞,至臺灣而極。然猶是民也,猶 是官也;豈其無可治之民,無可用之官,而卒至束手無策者?一言以蔽之曰: 窮而已矣。疎防之咎,參核未定,尚在後日;工食賞耗,目前別無經費,官於 海外,已捨性命而來,無從虧挪告貸;只可苟且姑安。是以官窮而不能馭,核 之不能自新,舉之亦復如舊,此為官之難也。事莫重於人命,而不求償命,但 求得錢;豈真重財不重命?窮到無可奈何,只好要錢不要命。且地方官不能振 刷精神,為其申冤理枉,只可以錢了之。官不知民之代為將就,以保全考成, 反謂輕命重財之民不可治;甚且有此成見,而亦置之不治。15 松燕察覺在臺灣絕對無法為其叔澤強申冤,因之決意前往大陸告官,家人阻 止,松燕不聽,仍執意籌資前往,未料在大陸卻獲勝訴,判決將加害者之財產歸 14謝金鑾,〈泉漳治法論〉,《治台必告錄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 1959 年),頁 108。 15徐宗幹,〈答王素園同年書〉,《治台必告錄第三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1959 年),頁 349。

(38)

松燕及澤強家屬,張松燕因而致富,從此一躍成為地方上之頭人,為地方上人士 排解糾紛,並為張家傳奇之一,地方上稱為「瘸手燕」16 。張松燕遺留下一張為 人擔任知見人的契約,內容如下: 17 立賣盡根契字人,竹南四保大甲、內埔墩仔腳庄,張碗觀、喚觀、八觀, 有承祖父遺下承管埔園壱所,土名坐落本庄,抽出壱蚯。東至張忠觀為界;西 至李墻觀為界;南至張媽力竹為界;北至張笨觀地基為界,四至界址明白。今 因乏銀費用,托中引就與本庄張桃關出手承買。當日仝中三面議定:時值價銀 伍圓三角參三正。銀其日仝中交收足訖,其園踏明界址,交付銀主張桃關掌管。 起蓋居住,永為己業。保此園係碗等承祖父遺下承管物業,與他人無干,並無 交加不明、亦無重張與掛他人財物不明等情。如有不明買主出首万抵當,不甘 買主之事。一賣干休,日後碗等及子孫不得言貼、亦不得言贖找洗等情。此係 二比甘願,各無反悔,日後不異。批明即日,仝中親收過,字內佛銀伍大圓三 角參三正。 批尾份三人公葉東志張善關地為界、西至張世觀園為界 批明其路通行再照 批明塗改得字異字批照 批明其上手公契尋覓,日後尋出要取閱,閱聽便不得刁鑽批照 批明抽出賣过張桃掌管不用 同治四年拾壱月 代筆人 蘇淑仁 知見人 張松燕 作中人 張丘觀 在場人母 張門黃氏 日立賣盡根契字人張喚觀、碗關、八觀 16張漢鄒口訪記錄。 17張喚觀立賣盡根契,張漢鄒提供。

(39)

照片 2-1-1:張喚觀立賣盡根契

從上面契約得知:張喚觀、碗觀、八觀兄弟三人,因缺銀錢,欲將祖父遺留下來 之地變賣,此地全係張喚觀祖父之地,無交加不明等事。為能確保賣出,因此請 張松燕擔任知見人,以表誠意。也由此契約可見:張松燕在地方已有一定之地位, 因此鄉人以請到張松燕擔任知見人為其保證作為公信。

(40)

三、松紀與糖廍的經營 清代漢移民在臺開墾土地後,多半以種植稻、蔗維生,稻作需要有充足水源, 因此一般來說,水田以稻作為主,旱田則多從事甘蔗、甘薯栽種。張圻招在墩仔 腳進行拓墾初期,由於水源不足,遂以旱作的旱稻、甘蔗為主,因此後代子孫除 持續開發地利外,並同時經營糖廍,且鼓吹其他農民同種甘蔗18 。清朝時期糖廍 的發展大盛,起因於明鄭時期多屬政府掌控專賣,而清朝則對臺灣糖業並無約束 管制,官方雖不鼓勵種蔗,卻便放任臺灣農民自行發展,臺灣因而發展出相當蓬 勃的以私人經營或各種合夥形式的糖廍文化。19 雍正年間黃叔璥所著的〈赤崁筆 談〉,其描述製糖情形: 十月內,築廍屋,置蔗車,雇募人工,動廍硤糖。上園每甲可煎烏糖六、 七十擔,白糖六、七十□;中園、下園只四、五十擔。兼糖需覓糖師知土脈精 火侯,用灰(湯大沸,用礪房灰止之)、用油(將成糖,投以箄麻油),恰中其 節。煎成,置糖槽內,用木棍頻攪至冷,便為烏糖。色赤而鬆者,於蘇州發賣; 若糖濕色黑,於上海、甯波、鎮江諸處行銷。至製白糖。將蔗汁煎成糖時,入 糖□內,下用□鍋盛之;半月後浸出糖水,名頭水;次用泥土蓋漏上十餘日, 得糖水,名二水;再用泥土覆十餘日之糖水,名三水;合煎可為糖膏,或用釀 酒。每漏白糖紙五十餘觔。地薄,或糖師不得其人,糖非上白,則不得價矣。 每廍用十二頭牛,日夜硤糖。另四頭牛載蔗到廍,又二牛負蔗尾以飼牛。一牛 配園四甲或三甲餘。每園四甲,現插蔗二甲,留空二甲,遞年更易栽種。廍中 人工:糖師二人,火工二人,車工二人,牛婆二人,剝蔗七人,採蔗尾一人。 看牛一人。20 18張漢鄒口訪記錄。 19楊彥騏,《臺灣百年糖紀》(臺北:城邦文化,2001 年),頁 20。 20黃叔璥,〈赤崁筆談〉,《台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1957 年), 頁 56-57。

(41)

照片 2-1-2:張家遺留下的石車遺跡 照片 2-1-3:舊式糖廍 資料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網址: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649 由上文可知當時蔗廍的工作有其時間與限制,糖師和場地也很重要。糖的生成分 黑糖白糖,白糖的生成比黑糖的生成更要費工,動輒上月。稍有差池,便易出錯。 熬成功的糖尚有分品等,雖都送大陸銷售,但是也分地點,上品送上海、甯波、 鎮江等地;次品則送蘇州。在蔗廍製糖的工程費時,所需人工也很多。

(42)

糖廍主要分為下面四種種形式: 第一種是牛掛廍:牛掛廍主要是甘蔗種植者間依契約關係行程的組織。成員 通常是缺乏財力的佃農,無力單獨成立糖廍,故以一庄或一小聚落的鄉民為範圍 集資成立,提供各自的牛隻轉動石車搾蔗取汁。牛掛廍的成員都是糖廍組織中, 財力最薄弱,成員最多者。 第二種是牛犇廍:牛犇廍牛掛廍一樣,係由甘蔗種植者組成的製糖組織,只 是組成人數較少,牛犇廍在所植的甘蔗不足一期製糖所需時,為了補足,常由成 員在自己份內向他人收買甘蔗,或接受非成員之委託榨製甘蔗。一般而言,牛掛 廍主要是由缺乏資本的佃人、小業主間組成的,牛犇廍則由稍有資本的小康農民 間組成的。 第三種是公家廍:為一種合股方式的製糖組織,由參加者依資出股,設有董 事、記帳掌管廍內事務,收買他人的甘蔗,或接受他人的委託製糖,靠製造商品 與委託製造費用取得利潤,然後按股分配紅利。成員若有栽種甘蔗者,可委託製 造與銷售。 第四種是頭家廍:這是有資本的業主或商人獨資設立的,在收購他人的甘蔗 或受他人的委託製造,以獲取利益的糖廍。21 以張家經營的糖廍來說,初期應屬於牛犇廍,不過由於張家經營的糖廍將糖 都銷到大陸去,而且獲利還不錯,因此到後期漸漸轉以頭家廍的形式經營。 圻招的四世孫張松紀經營糖廍已有相當的成就。同治元(1862)年,中部地 區發生了戴潮春事件,松紀帶領蔗工前去守護大甲堡有功,事平後受封六品軍 功,22 家道也因此日益昌隆。松紀育有三子,其中以張青雲的崛起最為傳奇,對 內埔的貢獻也最多。同時間,張青雲的堂弟張程財、張彩臣也在墩仔腳地區對地 方上有所作為,闖出一片天地。 21溫振華,《臺中縣蔗廍研究》(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 30-37。 22 陳茂祥,《臺中縣后里鄉地方文史導覽手冊》(臺中:后里鄉公所,2006 年),頁 37;張漢鄒口訪:六品 軍功記錄於張松紀墓碑上,內容為「皇清顯考例援六品軍功振綱張公墓」

(43)

照片 2-1-4:張松紀之墓 照片說明:此為新建之墓,舊墓墓碑已被盜走。新墓將張家後代子孫全部安置墓 內。所在位置為后里鄉第一公墓(后里鄉圳寮路 79 巷 9 號前) 第二節 張程財、張青雲與內埔圳路的發展 前節提到:清代漢移民在臺開墾土地後,多半以種植稻、蔗維生,稻作需要有充足 水源,因此一般來說,水田以稻作為主,旱田則多從事甘蔗、甘薯栽種。回顧臺灣的開 發過程,土地的利用有田園之別,開墾初期,埤圳水利未修,移民把土地墾成後,採行 粗放農耕,種植地瓜、豆子,或其他雜糧作物,此種土地稱為「園」;等到埤圳鑿成, 水利設施普及,採取以稻作為主的深耕細作土地則稱之為「田」。園僅能生產經濟價值 較低的作物,不如水田稻作。因此自古以來,臺灣農民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並保持每 季有穩定之收成,往往把埤圳水利設施視為土地拓墾之一部分,直至建立起完善的灌溉 系統時,土地的拓墾方被視為大功告成。23表 2-2-1 即說明清領時期水利組織的運作方式: 23廖風德,《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96),頁 198-201。

(44)

表 2-2-1:清領時期水利組織簡表 年代 清朝統治時期 時期 清康熙 22 年(公元 1683 年)至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8 年, 公元 1895 年)。 變革緣起 在埤圳屬於私有財產年代,埤圳主、管理人與田地業主、圳戶、 佃戶間權利與義務關係,調解係由官府為之,於是產生出管理 維護、保護仲裁之角色與權利、引用水份權則發生使用者付費 義務、其間農業社會人倫關係與官府角色間乃以章程或契約訂 定彼此之責任與關係。 法源基礎 官府發出之諭告、圳照、戳記。 任務 開築埤圳、保養埤圳、分配水份。 性格 私有業主。 會員組成 田地業主、圳戶、佃戶。 議事機構 合股館業為股東會議。 執行機構 埤圳業主(合股館業為合股人、股東、夥股)。 引水權利人間埤圳主。 陂長、圳長、甲首。 監督機構 官府 變革簡述 由於內地漢人不斷移入,土地開墾增加,埤圳開築事業亦與日 擴展,之後埤圳管理、維護屬長年性事業,亦屬有利可圖可投 資營運之公眾事業,故相對埤圳主與田地業主關係人之權利義 務,必需有約訂之規範,如何產生一合理之責任與義務關係模 式,官府如何制定公平體制,管理仲裁埤圳主與田地主之間來 往對待關係,其間糾紛磨合,則為法制進化之歷程。 資料來源:蔡篤乾等編,《臺灣省臺中農田水利會誌》(臺中:臺灣省臺中農田水 利會,2009),頁 387。

(45)

從上表可知:清領時期埤圳屬於私有財產,埤圳開築事業亦與日擴展,之後 埤圳管理、維護屬長年性事業,亦屬有利可圖可投資營運之公眾事業,而水利是 提高土地利用價值最重要的支柱。在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年代,水利和土地開發 是農業發展的兩塊最重要基石,作物之栽種需要充足的灌溉用水,方得以有豐足 的收穫。24 有鑑於此,墩仔腳地區的墾民也以興建水利建設為志業,著手進行興 修埤圳之事。而墩仔腳地區雖位在大安溪及大甲溪之間,但因台地地形使得灌溉 水源缺乏,且鑿圳不易。因北有大安溪,南有大甲溪,因之在開鑿圳路之時,常 會有南、北圳之分。光緒時期以前,墩仔腳地區計有三條水圳,分別為: 一、劉姜圳:或稱老姜圳,相傳為劉、姜兩姓合築而得名。從水尾(今往卓 蘭大安溪橋下)引進大安溪水,經「豆仔坪」(今仁里村圳寮路邊)至圳 寮,為當時最早之人工開鑿圳路,但工程浩大,未及完成即半途而廢。 二、王厝圳:光緒年間由王狗螺,以抽四成方式開鑿,灌溉月眉及四塊厝, 但於光緒 20(1894)年間遭洪水衝壞圳頭,曾停水年餘。 三、欽差圳:又稱為「四成陂」,光緒 16 年由幫辦撫墾林維源所築,引大安 溪之水,以灌月眉、六份等莊之田五百餘甲。惟出水三年則被洪水沖毀 圳頭、圳路。25 這三條圳道皆取給於大安溪水,囿於當時水利工程技術並不進步,只要洪水 一來,圳道隨即遭到沖毀。 一、張程財與五福圳、豐疇圳的開鑿 墩仔腳地區利用大甲溪水鑿圳灌溉先驅,當以張程財為首。張程財為張松燕 之子,26 學名達臣,生於咸豐 5(1855)年,卒於明治 32(1899)年,年四十五, 為墩仔腳地方聞人。早在光緒初年,墩仔腳缺水灌溉之時,張程財即於大甲溪上 游鑿圳兩道截取五福圳之水作為灌溉之用。他同時於光緒 14(1888)年投資豐疇 24曾惠貞,〈神岡地區水利事業之發展〉,《社會科教育研究》11(2006.12),頁 300。 25 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73。 26張程財的姓名有數種書寫方式:族譜上記錄為程財,但有些碑文、文獻則紀錄為廷材、程材,其實為同 一人。

(46)

圳,讓更多埤圳可以灌溉墩仔腳地區的田地。 五福圳舊稱大甲溪圳或牛罵頭圳,興設於雍正 11(1733)年間,係由牛罵頭 土官提倡、莊民合作,由大甲溪楊厝寮取水,灌溉清水、梧棲、沙鹿一帶農田。 27 五福圳圳頭原在朴仔籬山口,與灌溉臺中平原的貓霧捒同源,難免有水利糾紛。 尤遇旱年,水源銳減,上游東堡農戶,常將水源全部堵住,造成下游西堡因而缺 水。曾為此訴諸武力,造成三人犧牲,後經官方判定:不論亢旱每年二月初二起 讓出十分之三的水給西堡使用。28 光緒年間,西堡所分得三分之水,被苗栗縣民張程財截分一部份,灌溉墩仔 腳等庄。29 其謀生理財方式,除了從事土地拓墾,也經營糖廍,自製砂糖產銷海 外,獲利頗豐,並以捐納方式取得例貢頭銜。30 由於其平時講義氣,能為鄉民排 糾紛,因此曾被舉為連莊總理。31 張程財截五福圳水,歷時二十餘年,但因水源 充足,而無紛爭。到了光緒 20(1894)年,適逢亢旱,大肚西堡缺水,截流後下 游地區無水灌溉,於是西堡蔡源順控訴,經臺灣知府陳文騄判決並立碑告示嚴禁 爭水32 ,並另立碑諭示33 結狀,碑文如下: 27水利會埤圳簡史,網址為 http://www.tcia.gov.tw/river04.asp# 28詳見沙鹿鎮志二:開拓篇,第三章:水利興築。網址為: http://library.shalu.gov.tw/book-s1/%E9%96%8B%E6%8B%93%E7%AF%87/%E7%AC%AC%E4%B8%89%E7%AB %A0%20%20%20%E6%B0%B4%E5%88%A9%E8%88%88%E7%AF%89.htm 29廖風德,《臺灣史探索》,頁 96。 30 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415-416。 31 總理係由區域內紳耆選舉,再由官方諭充,故雖非官職,卻是官方所認可的地方自治團體職務。受選舉 者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如性格方面須具備「誠實」、「謹慎」、「勤勞」、「正直」、「素行端莊」、「忠厚」; 家庭及社會背景方面須「有家有室」、「民眾信服」、「素協眾望」;辦事能力方面要「公事諳練」、「明達 庶務」、「秉公持正」等。主要任務有調解民事訴訟或其他紛爭、管理公共事業、籌捐地方公事基金、編 查保甲門牌、辦理團練、冬防、稟報不良之徒於官、傳達官署命令於人民等,係官方最重視的鄉職。詳 見: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92),頁 18-35。 32陳炎正,《后里鄉志》,頁 74、416;廖風德,《臺灣史探索》,頁 96。 33清朝對於私設埤圳開設、營運管理,雖然聽任其自由經營、交易、買受,但仍依據內地政府制度,訂定 簡易法治規範,其中包含諭告。諭告有飭諭及曉諭兩種,政府為保護和監督埤圳措施,對每一埤圳發佈 宣告命令,每於必要時隨時發出,當埤圳開鑿或完成後,若發生水利糾紛,予以調解。詳見:蔡篤乾等 編,《臺灣省臺中農田水利會誌》(臺中:臺灣省臺中農田水利會,2009),頁 328。

(47)

五福圳結狀諭示碑文(光緒二十年) 特授臺灣府知府在任候補道陳,仰臺令葉、苗令沈勘諭具尊依甘結 狀。 本年亢旱,臺灣縣大肚保之人循照舊章程,朴仔籬地方決三分之水。不意, 中途被苗栗縣民張廷材(即張戇)在枋寮地方之下鑿圳兩道,橫截溪流;至臺 邑大肚保水田,更益乾涸,紛紛爭控,致令填塞圳道。今經臺、苗兩縣會勘定 斷:查張廷材(即張戇)所開兩圳,已歷二十餘年之久。其上流穿山數十丈, 所費工資尤屬不輕;以兩圳需令填塞,實有為難。且當年溪流充足,以其有餘 分潤墩仔腳等處各莊之旱田,於此無損、於彼有益,有何不可?斷令不必填塞, 常年溪水充足,仍照舊引灌。至現時圳道不通,墩仔腳等處各莊人民牲畜皆憂 乾渴;斷令於四月初三日引灌一晝夜。如再不雨,四月十一日復引灌一晝夜。 嗣後每隔八日,引灌一次,仍以一晝夜為準,俾資渴飲。兩邑之民,各宜遵照, 按時引灌,無得爭多競寡,致滋事端。張廷材(即張戇)等須知朴仔籬所決三 分之水,本屬台臺邑大肚堡應有之水份,現係情讓;以後如再遇旱歲,不得援 以為例。務亟自覓水源,開濬疏通,令其充沛,以防備災;庶乎利己而不損人, 方臻妥當。著各具結完案,自此定斷之後,永不准在大甲溪濱另穿山洞及另開 埤圳等情;並著遵造大肚保眾業戶等遵造。合具遵依結是實。 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年)九月□□日立置(三月諭示,九月勒碑) 五福圳爭水示禁碑文(光緒二十年) 欽加二品銜侯補道辦理中路營務處兼統彰化防軍屯兵水勇等營臺灣府正堂 加四級陳,為勒石示禁事。 案據臺屬大肚西堡業戶蔡源順等稟控苗屬墩仔腳莊張程材等爭水滋鬧一 案,當經札飭臺、苗兩縣會同勘訊稟覆。旋據蔡源順以張程材違斷糾眾絕流等 情覆控並具甲首蔡畜等來府具呈,經本府親提訊斷,並著張程材抱告陳逢源傳 諭息事。臺、苗兩縣人民皆為赤子,本府一視同仁,何分厚薄?第查西堡三分 之水,從前涉訟斷定,有案可稽。墩仔腳十三莊本無水份,且毗鄰大安溪,儘 可設法開濬引灌,兼可□□;豐疇之水,何必圖佔肇 !姑念因旱爭水,亦非故 意苛求。嗣後,惟當恪守舊規,勿得再有齟齬。

數據

圖 1-0-1:清代閩、粵移民來臺路線圖  資料來源:正修技術學院數位中心,網址: http://csm00.csu.edu.tw/0150/Geog-C/course/geogC-94211.htm          本論文中張氏家族的歷代成員,在后里地區開疆闢土、經營糖廍、開鑿水圳, 完成農業拓 墾 的志業;同時更參與地方事務,投入各項民意機關,為民服務,雖 歷經清領、日治及戰後時期的轉變,在地方上卻始終屹立不搖,成為與地方開發 息息相關的家族。          后里張家雖不若臺灣其他近代史上鼎鼎大名
表 1-2-2:家族史研究簡表  地 區 研 究 者 年 代 主 題 基隆  陳慈玉  1999 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  許雪姬  1980 林本源及其花園之研究  溫振華  1980 臺北高姓-一個臺灣宗族組織的形成之研究  尹章義  1983  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 案研究(1702-1983) 臺北  謝依璇  2000 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  許雪姬  1990 桃園縣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歷史研究  桃園  張秀琪  2007 日治時期
表 2-1-1:渡臺禁令演變表  年 代  禁 / 弛 說 明 康熙 23(1684)年  禁    施琅上奏設限管制人民渡臺,清廷頒 佈渡臺禁令三條。  康熙 58(1719)年  禁  計 48 年 閩浙總督羅覺滿保奏請嚴禁偷渡,清 廷更申禁令。  雍正 7(1729)年  禁    重申嚴禁政策  雍正 10(1732)年  弛  計 8 年  廣東巡撫鄂爾達奏請當局准予渡臺者 攜眷。  乾隆 5(1740)年  禁  計 6 年  閩浙總督郝玉麟以開禁以來弊病叢 生,再度奏請禁止。  乾隆 11(1
表 2-2-1:清領時期水利組織簡表  年代  清朝統治時期  時期  清康熙 22 年(公元 1683 年)至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8 年, 公元 1895 年)。  變革緣起  在埤圳屬於私有財產年代,埤圳主、管理人與田地業主、圳戶、佃戶間權利與義務關係,調解係由官府為之,於是產生出管理維護、保護仲裁之角色與權利、引用水份權則發生使用者付費 義務、其間農業社會人倫關係與官府角色間乃以章程或契約訂 定彼此之責任與關係。  法源基礎  官府發出之諭告、圳照、戳記。  任務  開築埤圳、保養埤圳、分配水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econd, I still find it significant to discuss whether Paramārtha is the author of Jiu shi Zhang even 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written numerous excellent papers to discuss

As is known, practices of Medicine Buddha cor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pure land in the human world; since Master Taixu, Master Hong Yi and Master Yin Shun in

Unique text which appears in Jin-gang-ding-ying-qing-yi and Jin-gang- ding-xiu-xi-yu-jia-yi found in Tan-fa-yi-ze from Dunhuang, is mutual text as a reminder in different ritual

Zhang Jiahao, On the Adaptation of the Story on “Taizong Entering the Underground World”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unhuang Manuscript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compiled in the 5 th century) records that Zhang Heng invented (i) the seismograph that could predict earthquakes; and (ii) the armillary

◦ Action, State, and Reward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Reinforcement Learning.

Li, Shaoting Zhang, Xiaogang Wang, Xiaolei Huang, Dimitris Metaxas, “StackGAN: Text to Photo-realistic Image Synthesis with Stack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CCV,

◦ Value function: how good is each state and/or action.. ◦ Policy: ag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