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小企業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創新研究獎獲獎企業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小企業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創新研究獎獲獎企業為例"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科技應用管理組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蘇友珊 博士. 中小企業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 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創新研究獎獲獎企業為例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inners of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Award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of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 研究生:蔣英利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2) 誌. 謝. 當決定重拾書本踏進校園的那一霎那,彷彿當年學子般的興奮。重回校 園不敢言獲取多高深之學問,但求獨立思考及邏輯思維之訓練,以利再面對 職場之人、事、物有不同面向之啟發。開始從剛進入校園之興奮,隨著課業 漸漸繁重與工作壓力氛圍下內心莫名焦慮,期間故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 自知」,一路走來感謝同學間的相互扶持與老師們的鼓勵。 二年的求學與論文撰寫過程中受到非常多的幫助。首先感謝指導教授 蘇友珊博士在論文方面的指導,每每在重要時刻給予最專業的指導,使論文 的進度能順利的推進。感謝論文口試時周世玉博士、田正利博士及政大吳豐 祥博士的悉心指導,及口試委員清大徐作聖博士、中山李清潭博士之建議, 而使論文更臻完善。另外感謝碩士班學程中授課的老師:洪榮昭博士、許全 守博士、黃啟佑博士、宋修德博士、吳明振博士等對學生知識的傳承與經驗 交流,受益與啟發良多。感謝求學過程中小組同學宥萱、怡君、永瑾、自正 及研究團隊良錫、軍呈、曉亭、佩珊、瓈民的相互扶持與團隊合作精神;感 謝同學玉佳、倩后、子芸在學程事務及學妹巧琦在統計諮詢上的協助。感謝 歐經理建棋,在銀行繁忙與壓力下之包容與鼓勵,及同事們的支持。 最後感謝內人美禎,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與理想,感謝爸、媽、 兄、姐的鼓勵與支持,也謝謝可愛的女兒沛妤,在無數不在家的夜晚為家中 增添樂趣。還有許多曾經幫助我的同事、同學、親朋好友等,一併在此,向 大家致上最高的謝意。離開校園了,然而學無止境,帶著師大校訓「誠、 正、勤、樸」訓勉自己日後面對職涯與生涯之態度,希冀未來果實纍纍。 蔣英利 謹誌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一○一年 仲夏 i.

(3) 中文摘要 我國中小企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產業升級階段,在政府產業創新條例等 資源的挹注,及不斷鼓勵產業創新活動及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這股動能 及風潮在產、官、學、研帶動下所創造之經濟效益漸漸發酵。我國企業在 「企業家精神」及「創新能力」的衡量性指標項目中,近年屢獲國際評比佳 績機構認同的背景下,尤以中小企業更需再具備對於環境、市場、客戶、競 爭者等判斷能力的「市場導向」下才能面面俱觀,進而在競爭激烈環境中求 永續經營。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小企業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 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創新研究獎獲獎企業為例,並試圖尋找創新研 究有成企業之共通特性。 本研究以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歷屆獲獎企業為研究對象,經樣本 初步調查與整理,扣除重複獲獎及停止營業之企業後,共453家獲獎企業為 調查之樣本,以郵寄問卷方式透過對企業中、高階管理者的填答資料來驗証 本研究所推論之假設。回收有效樣本158 份,經由迴歸分析探討整體架構的u 影響性;並藉由母群企業現況分析探討其共同特性。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市場導向對企業家精神有正向的影響關係。其中,整體市場導向對創新 性有顯著正向的影響;競爭導向與跨部門協調則對主動性有顯著正向的 影響。 (二)市場導向對創新能力有顯著正向的影響關係。 (三)在企業所擁有的「市場導向」中,「競爭者導向」及「跨部門協調」程 度愈高,則愈能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 (四)在企業所擁有的「企業家精神」中,「主動性」程度愈高,則愈能提升 企業的「經營績效」。 ii.

(4) (五)在企業所擁有的「創新能力」中,「技術創新」程度愈高,則愈能提升 企業的「經營績效」。 (六)企業家精神的主動性在市場導向影響經營績效間具有中介效果。 (七) 創新能力的技術創新在市場導向影響經營績效間具有中介效果。 (八)由母群現況分析,從事創新研發活動之企業有較一般中小企業長的存活 率。 (九)由母群現況分析,從事創新研發活動之企業有集中在產業群聚區之現 象。. 關鍵字: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經營績效. iii.

(5) 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re confronted with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currently. With the Statut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etc. legal resources released by the government, continuous encouragemen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core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the economic benefit resulted from this kinetic energy and trend has fermented gradually under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industry, government, academic and research units. In recent years, our enterprises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International Rating Agencies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Under this background, enterprises, especially for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possess “market orientation”, the ability to judge the environment, market, customer and competitor, then can seek sustainable operation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inners of Innovation & Research Awards of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 of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 were taken as examples, attempting to find ou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innovative enterprises. The study objects were previous enterprises winning Innovation & Research Awards of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 of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 . After primary investigation and sorting, enterprises winning the award repeatedly or ceasing operations were excluded. 453 awarded enterprises were taken as study samples. Questionnaires were posted to the middle and high level managers in these enterprises. Their answer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inferred in this study. 158 effective samples were returned. Analysis of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v.

(6) were explored through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popul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made as below: 1. Market orientation has 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ship.Furthermore, the overall market orient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veness. competition orientation and 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proactiveness. 2. Market orientation h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3.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competitor orientation” and “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 in market orientation, the more likely to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4.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roactiveness” in “entrepreneurship”, the more likely to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5.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more likely to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6. Entrepreneurship of proactiveness is proposed as a mediator of the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7.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proposed as a mediator of the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8.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population indicates that enterprises involving in activities of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rvive longer than othe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9.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population indicates that enterprises involving in activities of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ve the phenomenon of industry cluster.. Keywords:market orient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capability, business performance . v.

(7) 目 誌. 錄. 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v 目. 錄………………………………………………………………………………..…………..…..vi. 表. 次………………………………………………………………………………………….….….viii. 圖 次…………………………………………………………………………………………………….x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1 第二節、研究動機 ……………………………………………..……………….…..……3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預期貢獻..………………………………..…….…….…..…6 第四節、研究流程與範圍 ……..………………………..…………….…………..…7 第五節、論文章節架構..……………………………………..…………………….…11 第二章、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中小企業定義與現況….………………………….....….................13 第二節、中小企業創新研究概況…………………………...…………………...16 第三節、市場導向………………………….………………….........................…18 第四節、企業家精神……………………….……………...………………………..…28 第五節、創新能力…………………………………………………………..……………34 第六節、經營績效………………………………………………………………..…..…41 第七節、假設推論…………………………………………………………………..……45 第三章、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假設………………………………………………..….….……53 第二節、變數之操作型定義與衡量問卷……………..………………….……58 第三節、專家效度與預試……………..……………………………………….….…66 第四節、抽樣與分析方法…………………..……………………………………..…73 第四章、研究分析………...…………………………………….…......................81 第一節、基本資料之分布情形………………………….…………………….……81 vi.

(8) 第二節、各研究變項之現況分析……………………………………………..…86 第三節、共同方法變異檢測………………………………..………….……………92 第四節、各構面間之關聯性分析.…………………………………..……………93 第五節、各主要構面之迴歸分析……..……………………………………....…99 第六節、中介效果分析…………..…………………….………………….………..110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118 第一節、研究結論…………………………………………….…………………….…118 第二節、研究貢獻………………………..…………………………………………….124 第三節、研究限制…………………………………………..…..………………….…125 第四節、研究建議.…………………………………………………..….………….…127 參考文獻 ………………………………………………………..…………………….………...…130 中文部份 ………………………………………..…….…...…………………………….. 130 英文部分 ………….………………………………………………..…………………….. 131 網站部分………………………………………………………………………………….…138 附 錄…………………………………………………………………………………………..…….140 附錄一 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內容……………………….…………140 附錄二 中小企業認定標準條文………………………………………..………143 附錄三 問卷………………………………………………..…….…...………………….145. vii.

(9) 表 次 表 1-1 2007~2011 年 IMD 全球競爭力排名…………......……..………….…………………2 表 1-2 OECD 國家與新興國家投資創新政策……….…………..…………………..…………4 表 1-3 中小企業處舉辦之各獎項名稱及目的…………….…….……..………………………6 表 1-4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9 表 2-1 中小企業認定標準……………………………………………………….……………….……13 表 2-2 中小企業定義之演變….……………………….……………………….……………...……14 表 2-3 2010 年臺灣中小企業整體現況…………………………………………….…..………15 表 2-4 2006 年至 2009 年全國研發經費—依執行部門別…..……………..…………17 表 2-5 Narver and Slater(1990)市場導向衡量項目(MKTOR)………………25 表 2-6 Kohli and Jaworski 市場導向衡量項目(MARKOR)………………..………26 表 3-1 研究構面一覽表…..…….……………………………..……………..………………….……55 表 3-2 「市場導向」衡量題項………….……….……………..……….…………………….……59 表 3-3 「企業家精神」衡量題項….….…….………………………………………….…….……61 表 3-4 「創新能力」衡量題項……..……….……………………………………………..….……62 表 3-5 「經營績效」衡量題項…..………….………………………………..……………….……64 表 3-6 問卷評鑑委員名單……..……………………………..………………………………...……66 表 3-7 市場導向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8 表 3-8 企業家精神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8 表 3-9 創新能力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9 表 3-10 經營績效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9 表 3-11 「市場導向」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71 表 3-12 「企業家精神」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71 表 3-13 「創新能力」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72 viii.

(10) 表 3-14 「經營績效」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72 表 3-15 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歷屆得獎家數…….…..……..……………………74 表 3-16 母群基本資料分析:公司成立年數……………..……………………..…….……75 表 3-17 母群基本資料分析:公司實收資本額……….…..…...........…………….……76 表 3-18 母群基本資料分析:公司地理位置……….…...……………..…….……….……77 表 4-1 企業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83 表 4-2 填卷者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85 表 4-3 市場導向現況之描述性分析摘要表……………..…………………………….…..…87 表 4-4 企業家精神現況之描述性分析摘要表…….…..…….…….….………….…………89 表 4-5 創新能力現況之描述性分析摘要表…………………..………………………………90 表 4-6 經營績效現況之描述性分析摘要表……………..……………………………………92 表 4-7 各研究變項間之相關係數表……………..………………………………..…..…..……98 表 4-9 市場導向影響企業家精神之迴歸分析摘要表……………………..…..………102 表 4-10 市場導向影響創新能力之迴歸分析摘要表……….……..………...…...……105 表 4-11 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與創新能力影響經營績效之迴歸分析摘要 表…………………………………………………………………………………………………………………109 表 5-1 研究假設彙整表…..….……….…..………………….….…………………………….……118. ix.

(11) 圖 次 圖 1-1 本研究流程圖……………………………………………………………………..…………..……8 圖 2-1 技術創新企業面臨的創新瓶頸………………………………………….………….……18 圖 2-2 Narver 與 Slater(1990)市場導向概念圖………………………………..……………23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56 圖 4-1 中介變項檢驗流程圖……………………………………………………….………….……110. x.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預 期貢獻、研究流程範圍及論文章節架構等。.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美國中小企業總署,近年為了有效探索及掌握「企業家精神」對於一國 之經濟發展及消除貧窮的貢獻,於 2010 年 10 月,針對近年來全球普遍的共 識價值,開始制定全面性世界級的「全球企業家精神暨發展指標」(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dex, GEDI)。其內涵主要分為三 個大構面,包括: 1. 創業態度(E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2. 創業活動(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3. 創業雄心(Entrepreneurial Aspirations)。 當中,創業雄心是指一個國家創業活動的「創新」、「創新突破性創業 精神」及「全球化」等構面來設計相關評量指標,相當程度在於激發國與國 之間,能夠增進對於「突破性創業精神之生態系統」的關注。由此可知,企 業家精神與創新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企業家精神」是彰顯企業的創業、創意、創新和價值創造的核心指 標,亦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活力及競爭力的關鍵影響要素。根據瑞士洛桑國 際管理學院(IMD)「2010 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對「企業家精神」此項目進行 問卷調查,臺灣的評分為全球排名第三,較 2009 年進步 4 名,為近十年來 最佳表現。顯示國內企業近年來面對世界性的金融海嘯衝擊,在彈性靈活的. 1.

(13) 應變能力方面表現優異。創新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汀生 (Christensen) 2011 年訪臺時指出,臺灣蓬勃的企業家精神能敏銳掌握商機, 及時作出調整,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典範。而在產業 創新條例等資源的挹注,及政府不斷鼓勵產業創新活動及提升產業核心競爭 能力下,其所創造之經濟效益亦漸漸發酵。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所發布的「2011 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中,臺灣整體排名第 6 名為歷年 最好名次(表 1-1),其中在「經濟表現」指標方面排名從第 16 名躍居為全球 第 8 名,表現十分亮眼,中小企業處賴杉桂處長表示:臺灣 124 萬 8 千家的 中小企業在此扮演地位功不可沒。根據 2011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報告 指出,臺灣屬「創新驅動」的經濟體,在過去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裡,臺灣 中小企業展現了無比的效率、彈性與堅強韌性,為臺灣奠定雄厚的發展基 礎。 表 1-1 2007~2011 年 IMD 全球競爭力排名. 資料來源:臺灣經濟研究院,2011年8月. 2.

(14) 綜上,臺灣企業在面對世界性經濟競爭環境下,惟有積極轉型並尋找企 業及產業的核心能力,才能創造新的價值與新的利基,而這股動能及風潮在 產、官、學、研帶動下已漸漸發酵並展現具體的成果。歐洲商務學院(EBS) 於2010年11月發布的「2010-2011年創新發展報告」指出,臺灣「創新能 力」指標(Innovation capacity index;ICI)在131個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首度 晉升世界前10名,名列第9,較2009年進步4名。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10 年9月發布「2010-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臺灣在「創新與成熟度」領域 排名世界第7,較2009年進步1名。而臺灣每百萬人「有效專利權數」細項指 標評分高達287.1分,連續3年排名世界第1,且評分呈現上升趨勢,為我國最 優勢競爭力細項指標。近年來政府為建構完善創新產業環境,於2010年5月 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及2010年9月通過「發明專利產業化推動方案」,積 極整合政府相關專案計畫資源,將創新能量落實於新商品或產業上。展望未 來,面對世界各國競相投入研發創新,我國亦應持續強化「創新研發」能 量,以維持國家經濟發展動能。.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杉桂處長(2010)指出:「創新能力」與「研發技 術」向來是促進經濟繁榮的基礎,也是中小企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指標。近 年臺灣中小企業透過創新研發逐漸走出代工模式,已在海內外有十分亮眼 的成績。而根據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報告特別指出,臺灣在全球經濟 危機後表現亮眼,顯示國內企業面對金融海嘯衝擊,已展現其彈性靈活的 應變能力。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是國家提升生產力與經濟成長 動能的關鍵因素,也被視為一國競爭力的表現。根據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2010年12月發佈的「科學、技術與產業展望報告」(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2010)中指出,OECD國家與新興經濟體未來 3.

(15) 將持續投資研發創新領域及推動相關政策,以驅動經濟成長。因應世界重要 經濟體投入創新研發之趨勢(表1-2),臺灣亦須持續加強創新領域之投資,以 確保競爭優勢。 表1-2 OECD 國家與新興國家投資創新政策 國家. 美國. 歐洲國家. 日本. 韓國. 中國大陸. 印度. 俄羅斯. 投資創新政策 2009年通過「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7,870億美元中,1,000億美元運用在支 持創新相關等計畫;另發布「美國創新策略-航向永續成長與優 質 工 作 」 (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 Driving Toward Sustainable Growth and Quality Jobs),內容包括投資於創新領域等 三大策略主軸,設定R&D投資占GDP之比率達3%的目標。 德國訂定「高科技策略2020」(High-Tech Strategy 2020),發展方向 著重於全球主要關心議題,包括健康與營養、氣候變遷與能源、 安 全 與 通 訊 等 ; 奧 地 利 2010 年 下 半 年 訂 定 「 研 究 策 略 2020 」 (Research Strategy 2020),規劃未來10年政府科學、技術及創新活 動,期於2020年前成為歐洲前三大的創新領導者等。 由科學技術政策委會員規劃創新政策,並於2010年6月通過「新成 長策略」(New Growth Strategy),以「綠色創新」及「生活創新」 為策略主軸,內容包括2020年前達成增加引領全球的大學及研究 機構、增加R&D支出占GDP之比率至4%等各項目標。 訂有「第2個科學技術基礎計畫」(2nd S&T Basic Plan),目標包括 2012年前科學技術領域競爭力晉升世界前5大,提升R&D投資占 GDP之比率達5%;提升基礎研究達公共R&D投資的50%等。 依「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Medium-and LongTerm Pla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ic Development 20062020),將提升科學技術研發能力,運用創新再造產業,將成長模 式由投資驅動轉為創新驅動,並期在2020年前達成R&D投資占 GDP之比率2.5%的目標。 根據「第11個五年計畫-科學與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11th Five Year Plan),預期2012年前提升R&D支出占GDP之比率 至2%,加強智慧財產權;促進農業部門的研究與創新以因應氣候 變遷等。 研訂「發展科學與創新策略」(Strategy for Developing Science and Innovation),內容包括R&D支出占GDP之比率由2010年的2%提升 至2015年的2.5%,強化專利活動及R&D資本化,提升創新活動 等。. 資料來源:經建會新聞稿,2011年1月 4.

(16) 根據「201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家 數97.68%,銷售值超過9兆元,於整體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近三年 中小企業研發經費平均年成長率達14%,所投入的研發經費比例遠超過大型 企業,可見國內中小企業在面對景氣變化之際,多能體認到維持核心競爭力 優勢之重要性,並積極展現加速升級轉型之決心。中小企業雖缺乏規模力 量,但具有速度、彈性、效率等特性,因此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不在於與其 他大型企業進行規模之成本競爭,而在於根據環境、市場及客製化需求下不 斷創新研發,並及時提供差異化及高附加價值產品,才能在國際大廠環伺的 激烈競爭環境中突破重圍,以持續生存及發展。 臺灣企業在「企業家精神」及「創新能力」的衡量性指標項目中,近年 屢獲國際評比機構認同的背景下,尤以中小企業更需再具備對於環境、市 場、客戶、競爭者等判斷能力的「市場導向」下才能面面俱觀,然後在競爭 激烈環境中求永續經營。故我國中小企業在普遍缺乏各種企業經營資源的環 境下,具備了何種企業家精神、創新研究特質與市場導向成為本研究最初的 探索與研究動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專以輔導中小企業為主,除促進中小企業整合各種內 外部資源,並致力於改善中小企業經營體質外,並協助與鼓勵中小企業積極 投入從事創新研發,使中小企業得以永續經營。中小企業處為鼓勵中小企業 積極開拓國際舞台,發揮「小而美」特質,並激勵中小企業從事產品、技 術、製程、流程、服務等創新研究,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將優良「MIT」產 品行銷於國際市場,設立了許多不同型態獎項,選拔出各方面有卓越績效之 中小企業接受表揚並以樹立學習楷模,藉由得獎企業經驗分享擴大產業知識 活動平台建構。相關政策及獎項如表1-3所示:. 5.

(17) 表1-3 中小企業處舉辦之各獎項名稱及目的 獎項名稱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 計畫(SBIR) 小巨人獎 新創事業獎 國家磐石獎 中小企業創新 研究獎. 獎項目的 依據〈經濟部協助產業創新活動補助及輔導辦法〉訂定, 透過SBIR 計畫補助,可降低中小企業研發創新之風險與 成本,並有助於帶動中小企業積極投入創新研發,擴大民 間研發的投入,以期運用研發成果,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表彰經營穩健殷實之中小企業為並持續拓展國際貿易。 鼓勵新創企業積極發展新技術、新設計、新產品及新服 務,藉由優良新創事業。 透過表揚促進中小企業標竿典範之模式,讓獲獎企業的經 營模式,透過全國性的發表,塑造台灣所有中小企業互相 學習成功的模式,彼此激勵震盪,加速企業升級。 為鼓勵中小企業從事創新研究發展、提升技術與服務 水準、增強競爭力。.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官方網站,本研究整理 其中「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的獲獎企業為本研究之母群,這些獲獎企 業在創新研究特質上有何共通性?或在企業家精神方面有何特質?是否著眼於 市場導向?創新研究對企業經營績效是否有所變化...等相關議題為之興趣, 亦為本研究之動機所在。希冀樂見在未來藉由獲獎企業的成功經驗為標竿, 擴散創新成功之經驗而彼此激盪學習的火花,帶領中小企業創新研究風潮, 進而提升中小企業產業升級之目標。經濟部之「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獎項 內容與辦法如(附錄一)。.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預期貢獻 一、研究目的 (1)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及「創新能力」與 「經營績效」不同構面相互之間的關係。 (2)本研究期望能透過對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獲獎企業之中高階主管 的研究問卷,瞭解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等變數 之間在此特定樣本群之特徵。 6.

(18) (3)本研究希望經過文獻收集整理,配合問卷調查與資料分析的結果來驗證 研究的問題假設,期盼能提出些許研究成果,並試圖找尋獲獎企業廠商 成功的共通特性與特質,以提供欲轉型及從事創新研發之中小企業及執 事者概念性參考之用。 (4)另針對獲獎企業之母群利用經濟部商業司「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 之資料庫作現況整理與分析,試圖找尋獲獎企業之共同特性與特質。. 二、預期貢獻 (1)瞭解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等變數之間的關係及 其影響因素,而經搜尋全國碩博士論文資料庫及期刊資料顯示,尚無此 類變數共同研究之議題。 (2)提供國內企業瞭解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間之相 關影響性,並作為企業在制定創新研究策略與擬定企業轉型計劃時概念 性之參考。 (3)同時透過對基本資料的分析,找出可能對於上述各變數的影響;提昇企 業與管理者對市場導向、創業家精神與創新能力更深入的認知與未來學 者延伸研究的參考依據。 (4)經搜尋全國碩博士論文資料庫及期刊資料顯示,鮮少針對創新研究優良 廠商做量性研究,僅有少數個案訪談研究。本論文針對歷屆得獎企業廠 商做全面性問卷研究,試圖找尋其成功相關特性與特質。 (5)針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新研究獎1-18屆獲獎企業做母群之整理並描述 現況分析。.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範圍 本文之研究將流程區分為三個階段:研究構思階段、研究規劃階段以及 資料收集分析與結論建議階段,如圖1-1所示: 7.

(19) 研究動機與目的形成. 研究構思 階段. 研究範圍與樣本確認. 文獻探討與界定. 研究架構與方法建立. 研究假說與問卷發展 研究規劃 階段. 專家問卷修正與預試. 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 資料分析與解釋 資料收集分析 與結論建議 階段. 結論與建議 圖1-1 本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

(20)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的形成 本研究基於創新研究獎獲獎廠商背後成功故事的觸動,再者思惟臺灣正 面臨創造產業升級及價值提升環境變化之挑戰,並且在國際組織評比「創新 能力」及「企業家精神」中保持不錯名次,而對此相關議題產生興趣而誘發 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二、研究範圍與樣本確認 本研究根據前述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即確立了本研究之特 定樣本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新研究獎歷屆獲獎之企業」,並擬以獲獎企 業之中高階主管級人員為研究對象。以下茲將本研究主題、研究變項、研究 過程、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整理如(表1-4)所示。 表1-4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項目 研究主題 研究變項 研究過程.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說明 中小企業企業家精神及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創 新研究獎獲獎企業為例。 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經營績效。 首先確定本研究主體,界定研究動機與目的,藉著蒐集資料與相關 文獻之探討,並推論本研究假說,進而設計本研究問卷,透過資料 分析方法真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最後提出本研究結論,並針 對中小企業創新研究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 採問卷調查方式,屬於量化研究。 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歷屆獲獎企業,迄今18屆共483家企業(無 重複)為母體對象。.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文獻探討與界定 本文將針對「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及「經營績 效」等四個重要相關定義進行文獻分析探討與界定,藉以釐清相關概念之不. 9.

(21) 同與相互影響之關係,另確定本研究之探討方向。 四、研究架構與方法建立 藉由上述相關文獻的探討,並參考現有原理、原則、經驗法則或研究結 果,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建立適當研究假設,以符合研究目的。 五、研究假說與問卷發展 依據研究問題與目的,並經相關文獻之探討而建立適當的研究假設。蒐 集探索性與實證資料來研究,並歸納相關國內外學者的看法,依此做為設計 評量問卷的基礎。 六、專家問卷修正與預試 問卷初稿定稿後請專家、學者針對語意不清、文句不順、分類不適之問 卷題項提出修正、補充意見或刪除。另經專家及學者修正後之問卷進行預 試,並以臺灣進出口廠商名錄之企業為發放對象。採電子郵件發放預試問卷 網址填寫網路問卷(Google Doc),篩選符合中小企業規模及有研發費用支出 之廠商,以符合本研究特定樣本之特徵然後進行預試分析。 七、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 依據預試分析結果確立正式問卷,並針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性郵寄問卷 調查。為有效提高回收效率與回收率,除利用郵局廣告回信方式回覆外,另 輔以傳真、E-mail等方式,並進行電話催收與設置網路填寫問卷(Google Doc) 等措施。. 10.

(22) 八、資料分析與解釋 將問卷回收所收集的資料加以彙整,並利用統計方法及軟體進行資料的 分析與處裡。本研究之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依本研究之假設,選擇有效且 適合的統計分析方法,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必要之分析。 九、結論與建議 根據資料分析、解釋與發現給予研究做結論,並依據結論之發現,提供 相關欲從事創新研究活動之中小企業及後續研究者做具體之建議,另提出研 究限制並建議後續可研究之方向。. 第五節 論文章節架構 本研究預計分為五章,各個章節說明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預期貢 獻、研究流程與範圍以及論文章節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分別對中小企業定義與現況、中小企業創新研究概 況、市場導向、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經營績效、假設推論等之個 別內容予以探討描述及彙整。. 第三章 「研究方法」,分為研究架構與假設、變數之操作型定義與衡量問 卷、專家效度與預試、抽樣與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分析」,依據研究目的與架構,逐步分析市場導向、企業家精 神、創新能力與經營績效之關係與影響。第一節說明基本資料之分布 11.

(23) 情形;第二節分析各研究變項之現況;第三節檢測共同方法變異;第 四節分析各構面間之關聯性;第五節各主要構面之迴歸分析;第六節 為中介效果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為研究貢獻;第三節為 研究限制說明;第四節為給予未來研究及企業界建議結尾。. 12.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茲就第一章研究動機與目的所述,本章將收集並彙 整國內外文獻、期刊,雜誌、著作及網站資料等,進行探討及論述。本章共 分八節,先於第一節了解中小企業定義與現況;第二節了解中小企業創新研 究概況;第三節探討市場導向,第四節探討企業家精神;第五節探討創新能 力;第六節探討經營績效;第七節為假設推論。. 第一節 中小企業定義與現況 一、中小企業定義 在探討臺灣中小企業之前,先對中小企業作出定義。臺灣眾多企業廠商 之中什麼樣的營運規模,以及什麼樣的經營型態之企業算是中小企業,必須 有個明確的規範與劃分。而在政府部門之中,專司中小企業業務的機構為經 濟部中小企業處,其所頒布中小企認定標準則由行政院所核定,最新定義如 表2-1所示,而中小企業認定標準之條文如(附錄一)所列。中小企業隨時代 變遷在產業結構及規模的改變情況下,因而在中小企業之定義上亦隨之重新 變更與修定,如表2-2所示。 表 2-1 中小企業認定標準 規 行. 中、小企業. 小規模企業. 模 業. 製造業 營造業 礦業 土石採取業 農林漁牧業. 原則. 例外. 實收資本額新臺幣 八千萬元以下. 經常雇用員工未滿 二百人. 未滿二十人. 前一年營業額新臺. 經常雇用員工未滿. 未滿五人. 13.

(25) 水電燃氣業 商業 運輸倉儲通信業 金融保險不動產業 工商服務業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 幣壹億元以下. 一百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2-2 中小企業定義之演變 業別 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農林漁牧業、水電燃氣業、服務業. 修改年 1967年9月. 資本額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者,或常雇員工在一百人 以下者 (製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973年3月. 登記資本額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資產總值不超過新台幣二千萬元。或登記資本額在新台幣五 百萬元以下,常雇員工人數合於下列標準者:1.製衣製鞋、電子業在三百人以下者。2.食品業在 二百人以下者。3.其他各業在一百人以下者。. 1977年8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資產總值不超過新 台幣六千萬元者,或常雇員工不超過三百人者(製造 業)。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常雇員工在 五百人以下者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 1979年2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資產總值不超過新 台幣六千萬元者,或常雇員工不超過三百人者(製造 業)。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者(礦業及土 石採取業)。. 1982年7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資產總值不超過新 台幣一億二千萬元者。(製造業)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 四千萬元以下者。(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991年11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資產總值不超過新 台幣一億二千萬元者(製造業、營造業)。實收資本額 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者(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每年營業額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 者。. 1995年9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六千萬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 數未滿二百人者。. 前一年營業額在新台幣八千萬元以下 者,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五十人 者。. 2000年5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八千萬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 數未滿二百人者。. 前一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 者,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五十人 者。. 2005年7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八千萬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 前一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 者,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五十人. 14. 全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 者,或常雇員工在五十人以下者。. 每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 或常雇員工在五十人以下者。. 每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 或常雇員工在五十人以下者。. 每年營業額在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下 者。.

(26) 數未滿二百人者。. 者。 ** 依 據 《 第 七 次 修 訂 之 行 業 標 準 分 類》修改第二條二之行業。. 2009年9月. 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八千萬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 數未滿二百人者。. (除左欄所規定外之行業)前一年營 業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者,或經常 僱用員工數未滿一百人者。. 資料來源:《2011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二、中小企業整體現況 茲就2010年臺灣中小企業目前整體現況,包含企業家數、營收、銀行融 資、人力資源等狀況整理說明如表2-3所示。 表2-3 2010年臺灣中小企業整體現況 分析面向. 企業家數方面. 營收方面. 整體狀況         . 銀行放款方面  人力資源方面 . 約有 124 萬 7,998 家,占全體企業家數的 97.68%。 80.42%為服務業、51.77%經營批發及零售業。 56.96%採獨資方式經營。 46.73%分布在北部地區。 46.72%經營超過 10 年以上。 中小企業銷售值、內銷值及出口值占全體企業比率分別 為 29.55%、34.67%及 16.16%。 銷售值中之內銷值所占比率高達 84.87%。 製造業的出口值占中小企業總出口值 70.64%。 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的比 率為 45.39%,較 2009 年增加 2.73 個百分點,銀行對中 小企業放款隨景氣復甦而成長。 由於景氣復甦,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 819 萬 1 千人,僱 用員工人數為 580 萬 5 千人,較 2009 年分別增加 1.55% 與 2.22%。 雇主人數總計有 47 萬 2 千人,較 2009 年增加 4,700 人, 增幅 1.00%。. 資料來源:《2011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特別在銀行放款方面,資金的取得為中小企業能否向上升級的關鍵因素 之一。然而中小企業長期以來因缺乏資金之情況下,往往阻礙了欲從事創新 15.

(27) 研究及技術或設備提升的動力。中小企業占整體企業比例為97.68%,實為臺 灣經濟命脈,這股無法向上提升的阻礙將影響整體經濟成長。爰此政府相關 單位亦有所體認,故長期在推動各項輔助中小企業融資方案中配合銀行資 源,企圖解決此類問題,以資助中小企業成長與轉型。. 第二節 中小企業創新研究概況 依據201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行政院主計處2010公布的數據顯示, 臺灣2010年經濟成長率10.88%,與2009年的-1.87%相較,有大幅度的成 長;而平均失業率亦從2009年的5.85%下降至2010年的5.21%。由此可知景 氣呈現回升的狀態,顯示臺灣經濟已走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霾。其中,全 世界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熱衷及不斷地推陳出新,帶動國內出口訂單成 長,使得業者獲利擴增,是經濟成長得以攀升的原因之一。 在各類商品隨科技不斷翻新的趨勢下,中小企業的成員包含經營者、研 發人員以及營業人員必須隨時關注市場動向,除創新研發自有技術資源的潛 在用途及附加價值,並應探索應用至各種產品市場的可能性。因此,如何透 過創新研發及市場開拓的觀點來強化企業經營體質,仍是中小企業邁向永續 經營之路的最重要課題。 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主要以研發經費作為指標。依據《2011年中小企 業白皮書》之調查,我國在2009年的研發經費為新台幣3,671.74億元,較 2008年度成長4.49%。其中高達70.1%的比率來自企業部門,其次是政府部門 的16.77%,以及來自高等教育部門的12.75%,私人非營利部門僅有0.37%。 由此可見,「企業部門」是我國研發經費最主要的來源,如表2-4所示:. 16.

(28) 表2-4 2006年至2009年全國研發經費—依執行部門別 項目 企業部門 政府部門 高等教育部門 私人非營利部門 總計. 2006 207,238 60,965 37,565 1,270 307,037. 2007 229,126 60,643 40,400 1,218 331,386. (單位:百萬元). 2008 248,363 58,928 42,905 1,209 351,405. 2009 257,405 61,587 46,823 1,359 367,174. 資料來源:《2011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而依行業別區分,企業部門的研發經費又以「製造業」占最多,占全體 企 業 部 門 研 發 經 費 比 率 高 達 92.39% , 而 服 務 業 研 發 經 費 則 占 全 體 比 率 7.30%,其餘業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業、汙染整治業,以及營 造業)合計僅占0.31%。一般而言,製造業(特別是高科技產品製造業)較 服務業或其他業別較有研發需求,是製造業的研發經費遠高於其他業別之 因。 近幾年根據國際各大評比機構對於我國在研發創新上之評比,不論是投 入、產出及聯結,在全球的排名上大致維持以往水準,保有良好的競爭動 能。惟其中仍有進步的空間,如在許多數據顯示上,我國研發經費來自國外 投資的比例過低,隱藏著臺灣的科技研發環境或能耐,對國際企業較不具吸 引力。 國科會在2007年針對國內企業進行大規模創新行為調查,發現臺灣企業 進行創新活動之瓶頸方面有:1.未進行技術創新業者主要是因為覺得「沒有 需求」或者判斷「市場沒有需求」因而未進行技術創新,這樣的比重高達 75%左右。2.曾進行技術創新業者所體認到的創新障礙,除了其他國家創新 調查所反應之「創新成本過高」及「缺乏創新人才」之外,我國企業所反應 之「缺乏技術資訊」及「消費者對創新產品或服務的需求不確定」等兩方面 均特別顯著,如圖2-1所示。. 17.

(29) 圖2-1 技術創新企業面臨的創新瓶頸 資料來源:台經院,2011年8月. 第三節 市場導向 根據經濟部調查指出,臺灣中小企業約有40%投入創新研發領域,並以 顧客需求及動向、公司本身技術資源與經營者的創意及新構想為最主要的概 念來源。同時指出,投入創新研發活動的公司,最注重的技術特徵依序是高 品質、高性能、低成本及高生產效率,顯示中小企業仍以注重顧客導向與追 求品質等為主要考量。 Kwaku and Ranchhod (1998)沒有一個組織能不經歷環境變動的衝擊而能 繼續地生存下去。意謂著組織若要生存,必須因應外再衝擊而自我成長並蛻 變茁壯。而為因應急遽變化的經濟環境,許多管理者或學者致力於如何讓企 業永續發展經營,並維持對市場與顧客的專注力。Day (1994)一個具有高度 市場導向的企業,經常會被認為比低度市場導向的企業,具有較佳的市場敏 感度及顧客聯結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往往又與企業獲利能力有正相關。意 謂著企業在順應變遷的環境中,要知己知彼並專注市場的變化,透過各管道. 18.

(30) 取得資訊且創新價值,才能獲取利潤。而「市場導向」不僅是近幾十年來的 研究焦點,同時也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之一。 一、市場導向的定義 近幾十年來,市場導向觀念已達理論化的階段,更是當代行銷管理及 行銷策略背後的中心構念(Wood ,Bhuian & Kiecher,2000)。Webster (1988) 認為過去學者大多將行銷觀念的執行稱之為行銷導向,亦有人將其稱為市 場導向,有些研究甚至僅以顧客導向來代表行銷導向(Deshpande, Farley & Webster, 1993)。Shapiro (1988)也認為行銷導向的說法過於狹隘,容易產 生誤導效果,使人誤以為處理市場活動都是屬於行銷部門獨自負擔的責 任,而市場導向不僅只侷限於業務部門和行銷部門的一種銷售理念,而是 要求每一部門均積極參與的一種整體經營概念 。而Kohli and Jaworski (1990)更主張「行銷導向」一詞已不適用,而應改用「市場導向」較能反 映行銷觀念的真諦,其主要理由為: 1.. 行銷觀念所牽涉的不僅是行銷功能而已,還應包含其他部門的功能,只 用行銷導向,似乎太狹隘了,而且有誤導之嫌。. 2.. 市場導向可避免過度膨脹行銷部門的重要性,使得行銷部門較易於與其 他部門協調及共同分擔責任。. 3.. 市場導向意謂著將注意力著眼於市場,包括顧客及其他對顧客具有影響 的力量,而不致於僅談及顧客而已。 而市場導向此一概念之發展,最早由Drucker於1954年所提出,然而此. 概念在當時並無明確的定義,因此誘發許多學者針對此概念缺口,進一步做 研究探索與重新定義。往後市場導向一詞紛紛受到學者青睞,然而在發展成. 19.

(31) 理論的過程中也因定義上的不同而產生了差異,其理論研究涵蓋範圍從製造 業到服務業,甚至非營利組織皆有。 Bhuian (1998)雖然市場導向的概念有許多不同定義,不過大多仍以Kohli and Jaworski (1990)及Narver and Slater (1990)兩個學派為主要引用來源。 Mavondo and Farrell (2000)及Homburg and Pflesser (2000)皆認為市場導向可區 分為「行為面」和「文化面」兩觀點。行為面以Kohli and Jaworski (1990)的 定義為主,著重於市場導向資訊處理程序活動的執行步驟,屬於戰術層次; 而文化面則以Narver and Slater (1990)為代表,陳述市場導向於組織文化中所 扮演的角色,屬於策略的層次。 (一)市場導向-行為面 市場導向行為面是由Kohli and Jaworski (1990)提出,並定義市場導向泛 指:「組織內所有成員以企業整體目標為首要,搜集目標市場顧客現在與未 來的需求情報,並將蒐集而來的情報傳遞至組織內各部門,最終針對所蒐集 而來的情報做出整體性回應所形成的一系列活動和過程 」。他們透過回顧過 去行銷理論的相關文獻,以及訪談62位管理者,提出市場導向的操作型定義 及有關市場導向的後續研究命題,並針對定義延伸發展,將市場導向分為三 項: 1. 收集市場情報:市場情報涉及到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包含外部因素 如:政府監管、科技、競爭者以及其他的環境要素。情報的產生可能是 透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法取得,或者涉及收集原始資料和次級資料: 銷售分析報告、分析全球客戶數據、顧客態度等。. 20.

(32) 2. 傳遞市場情報:透過深入訪談,管理者認為有效地讓組織快速適應市場 需求,其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傳遞、散播市場情報,或者將這些情報轉 移至一些相關的內部組織或個人。 3. 回應市場情報:回應是指針對產生或者散播情報後所做出的回應動作。 Kohli and Jaworski (1990)的定義被視為市場導向行動面的先驅,而後續 不少學者針對此行為面的思維做進一步的延伸與發展如下: 1. Ruekert (1992)將市場導向泛指為組織取得並且應用顧客訊息的程度;同 時組織根據顧客需求和慾望制定發展策略,並執行這一策略的程度。歸 納這些訊息以及策略的執行,發展出下列三點來進行度量:1.組織成員能 夠從顧客那裡獲取和使用多少訊息;2.組織如何制定策略來滿足顧客的需 求;3.組織如何有效地執行策略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2. Day (1994)認為組織若要企圖提供給顧客更高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感,在此 之前必須先培養市場敏感度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卻潛藏於組織內部的每 個作業流程之中,包含廣泛收集市場訊息、對訊息進行協同性分配以及 對訊息給予解釋並形成組織記憶。 3. Hunt and Morgan (1995)所提出的定義雖然同樣是針對行為面做延伸,然 而卻跟過去學者有所不同,過去一再將市場導向的概念視為行銷觀念的 執行,然而他們卻認為市場導向與行銷觀念之間應該是互補性作用。因 此定義市場導向為:1.有系統地蒐集現有與潛在顧客和競爭者的資訊;2. 有系統地分析資訊作為發展行銷知識的基礎;3.有系統地使用此知識,並 引導策略的確認、瞭解、創造、選擇、執行與修正。 4. Herley and Hult (1998) 認為市場情報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不僅包含顧客 現有及未來的需求和影響那些需求變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預期顧客的 需求,情報的產生也不應當過於依賴消費者調查,而是仰仗一些能相互. 21.

(33) 配合的機制。企業可以透過各種正式、非正式管道來收集市場情報,而 資料則包含初級或次級資料。 (二)市場導向-文化面 市場導向文化面觀點首先由Narver and Slater (1990)所提出,他們藉由分 析持續性競爭優勢以及市場導向兩方面之相關文獻,並將市場導向視為組織 內的一種文化特徵。他們認為市場導向是「一種組織文化,在這種文化下, 組織鼓勵創造卓越顧客價值、進而實現企業高利潤的行為和活動。」並且認 為市場導向是現代行銷管理和行銷策略的核心。在活動之中又包含三個行動 要素─1.顧客導向、2.競爭者導向、3.部門協調;兩個決策標準:1.長期導 向、2.利潤性。詳細說明如下: 1. 顧客導向( Customer Orientation):意指充分了解企業目標之顧客,以便持 續為他們創造超額價值。 2. 競爭者導向( Competitor Orientation):意指了解競爭對手短期的優劣勢, 以 及長期的競爭力和策略。 3. 跨部門協調( 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是指協調各部門一同利用企業 資源,為目標顧客創造價值的過程。 4. 長期導向(Long-term Focus):組織對投資回收及營運採取之長期觀點。 5. 利潤目標(Profitability):各部門績效衡量以利潤為導向。 而在長期利潤焦點部分,意指企業為了長期利潤最大化,必須持續創造 優越的價值來滿足目標顧客。然而在持續創造優越價值來滿足這些顧客,以 及力求企業永續發展之前提下,企業必須強調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與跨 部門協調。Narver 和Slater (1990)將其描繪如圖2-2。. 22.

(34) 圖2-2 Narver 與Slater (1990)市場導向概念圖 資料來源:Narver, J. C. and Slater, S. F. (1990).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business profitability.Journal of Marketing , Vol.54, October, 20-35.. Naver and Slater (1990)的市場導向定義為人們廣泛接受,並被視為文化 觀面定義的典型代表。而Hurley and Halt (1998)也認為以組織文化層面來探 討市場導向最具意義,因為組織文化為組織成員共享的價值與規範,市場導 向必須融為組織文化才得以發揮其功能。後續也有不少學者針對此一文化面 觀點延伸發展,從文化面的角度探求市場導向對企業之影響如下: Deshpande et al. (1993)將市場導向描述為一組信念,這種信念將顧客利 益放在首要位置,並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舉例來說:股東、管理人員、員 工等的利弊得失,講究利益分配的協調與平衡,強調企業的長期利潤。 Deng and Dart (1994)以Narver and Slater (1990)理論為基礎,並在其定義 上增加了「利潤導向」此一觀點主要在於彌補市場導向在市場表現上的說服 力,期望從動機與結果兩個角度更加全面地測定市場導向的內涵。 二、市場導向的意涵. 23.

(35) Webster (1988)提出了企業要發展出市場導向,須包括五個特性: 1.. 高階主管必須支持顧客導向的價值觀和信念。. 2.. 對市場與顧客的重視,必須整合於策略規劃的過程。. 3.. 強化行銷經理的能力,以利行銷計畫的發展。. 4.. 發展以市場的表現為績效衡量指標。. 5.. 全公司對顧客是一致的承諾。 Shapiro (1988)強調市場導向的組織必須具有三項特徵:. 1. 將所有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訊息,正確地傳播到企業內所有部 門。 2. 無論採用策略性與戰術性的決策,皆由各部門的人員匯集經驗與專業同 時共同制定而成的。 3. 各部門間相互協調合作並且承諾徹底執行公司的決策,以達到公司要求 進而完成任務。 Kohli and Jaworski (1990) 企圖了解市場導向概念,包括其產生原因、內 涵及結果,並發展出一套可測試的主張。他們由文獻回顧著手,提出市場導 向概念的實證觀點,並歸納出三個核心內涵: 1. 以顧客為焦點:即顧客至上的觀念。 2. 整合行銷:即整合跨部門的行銷能力,亦即所有行銷工具的整合。 3. 獲利率:即追求獲利的能力。 Day(1994)提到組織走向市場導向的同時,必須學習了解以下兩種區 別市場導向特性的能力:1.市場敏感度、2.顧客關係的連結。 Narver,Slater, and MacLachlan(2004)將市場導向分為「回應性市場導 24.

(36) 向」與「預應性市場導向」兩種類型,前者是指一個企業試著去發現、了解 及滿足顧客的「外顯需求」,事實上它也是至今所有實證性分析所強調的市 場導向構念;後者指的是一個企業嘗試去發現、了解及滿足顧客的「潛在需 求」。 Gotteland and Boulé(2006)歸納出影響新產品績效的三個市場導向構 成要素分別為: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以及技術導向。當企業的市場導向 越強時,新產品發展團隊會使用越多直接市場資訊,更深入了解顧客、競爭 者及技術,使產品符合變動中的環境、適合顧客特徵,並且對於競爭產品有 相對的優勢,創造更優越的績效。 三、市場導向的衡量與相關研究 Narver and Slater (1990)發展出的市場導向問卷稱為「MKTOR」,包含 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跨部門協調、長期導向及利潤目標共21個問項之市 場導向問卷,以李克特7 點量表來衡量,其中長期導向及利潤目標兩者的 Cronbach’s α 係數信度檢定偏低,被認為解釋力不足並予以刪除,因此僅以 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跨部門協調之平均值來衡量市場導向,衡量項目如 表2-5所示: 表2-5 Narver and Slater(1990)市場導向衡量項目(MKTOR) 顧客導向 1.顧客承諾 2.創造顧客價值 3.瞭解顧客需求 4.顧客滿意目標 5.衡量顧客滿意度 6.售後服務. 競爭者導向 1.銷售人員分享競爭情報 2.快速回應競爭者行動 3.為競爭優勢尋求機會 4.高階主管討論競爭者策略. 跨部門導向 1.跨部門客戶拜訪 2.部門間資訊分享 3.跨部門策略整合 4.所有部門共同為顧客價值 貢獻 5.與其他部門分享資源. 資料來源:Narver, J. C., & Slater, S. F.(1990).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Vol.54, No.4, October,p.23. 25.

(37) Kohli and Jaworski (1993)的市場導向問卷稱為「MARKOR」,經由因素 分析等效度檢定,得到包含市場情報收集、市場情報散佈、市場情報回應共 20個問項之問卷,以此三項的平均值來衡量市場導向,並以李克特5點量表 來衡量,衡量項目如表2-6所示: 表2-6 Kohli and Jaworski 市場導向衡量項目(MARKOR) 市場情報收集. 市場情報散佈. 市場情報回應. 1.與顧客接觸並瞭解其需求 2.是否進行國內市場研究 3.察覺顧客對產品偏好的改 變速度 4.是否對消費者進行商品品 質調查 5.察覺產業變動的速度 6.定期檢討企業環境的變動 可能對顧客產生的影響. 1.舉行跨部門會議探討市 場趨勢與發展 2.行銷部門與其他部門討 論顧客未來的需求 3.組織全體察覺顧客需求 變化的速度 4.定期將顧客滿意資料散 佈給各部門 5.競爭者情報散佈的速度. 1.會回應競爭者的價格變化 2.忽視顧客需求的改變 3.定期檢討產品發展狀況, 以確保符合顧客需求 4.跨部門定期研擬計畫以回 應產業環境變化 5.對競爭者攻擊行動的回應 6.協調部門間的活動 7.顧客的抱怨未受重視 8.行銷計畫的即時執行 9.願配合顧客的需求修正產 品及服務. 資料來源:Kohli, A. K., & Jaworski, B. J.(1993).Marker Orient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 Vol.30, No.4,467-477.. Pelham and Wilson(1996)以美國密西根州68家的中小企業實證有關市 場導向對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市場導向會影響新產品的成功及獲利能力, 進而提供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及績效能力。 Kwaku(1997)以英國110 家企業為樣本,得知企業以市場導向的趨勢 投入資源,了解消費者需求並給予滿足可提昇企業的績效,此項研究對於企 業從事市場導向與成功的開發新產品有正向的鼓勵效果。 Li and Calantone(1998)在「市場知識影響新產品優勢之實證分析」研 究中,將市場導項衡量構面分為1.顧客導向、2.競爭者導向、3.跨部門協調, 量表由18個問卷所組成,採用李克特七點量表。顧客導向之問卷6計題在探 26.

(38) 討組織對顧客資訊的蒐集傳播與回應;競爭者導向問卷6題探討組織對競爭 者資訊蒐集傳播與回應;跨部門協調問卷6題探討組織跨部門對資訊的蒐集 傳播與回應之過程。 Narver, Slater and MacLachlan(2004)及 Kwaku et al. (2005)等學者之研 究,將市場導向的衡量構念分成「回應性市場導向」與「預應性市場導向」 兩構面。衡量項目依循文獻所提出之十四點衡量項目,以李克特五點尺度衡 量,並以程度「高」到程度「低」為其衡量標準。 1. 回應性市場導向:說明企業企圖發現、了解和滿足顧客所表達的需求。企 業內各單位從現有及潛在顧客中,取得其市場情報,並加以彙整及傳 播,最後做出相關回應,以滿足顧客現有需求的策略導向。 2. 預應性市場導向:強調由企業帶領,發現、了解和滿足顧客未來潛在的需 求,藉以主導顧客傾向於企業的行銷暗示。企業內各單位從現有及潛 在顧客中,取得其市場情報,並加以彙整傳播,最後做出相關回應,以 滿足顧客潛在需求的策略導向。 四、小結 雖 然 市 場 導 向 的 概 念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定 義 , 不 過 大 多 仍 以 Kohli and Jaworski及Narver and Slater兩個學派為主。此兩派學者所所創造的市場導向 衡 量 尺 度 「 MARKOR 」 和 「 MKTOR 」 被 採 用 頻 率 上 居 多 , 而 且 隨 著 MARKOR 和MKTOR尺度的普遍應用,不但增加了市場導向相關研究之間的 一致性與可比較性,更累積了市場導向理論的確認證據,進而強化了市場導 向的理論基礎。 而Hunt and Morgan (1995)指出當組織確實執行市場導向後,經過一段時 間市場導向將形成該組織的文化,成為一持續的競爭優勢。因此Hurley and 27.

(39) Hult (1998)市場導向的定義還是以組織文化層面最有意義(即Narver and Slater 觀點),因為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享的價值與規範,市場導向須融入組織 文化方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綜上,本研究採用Narver and Slater (1990) 提出的文化面觀點構面作為衡 量市場導向的依據。即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跨部門協調、長期導向及利 潤目標,其中長期導向及利潤目標兩者在後續學者研究中的,被認為 Cronbach’s α 係數信度檢定偏低解釋力不足大多不於採用,大部份學者只採 用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與跨部門協調等三個主要構面 (Hult et al., 2005; Hult & Ketchen Jr, 2001),故本研究在衡量市場導向方面採此三個主要構面。. 第四節 企業家精神 近年來企業家精神愈來愈受到經濟與管理學者的探討與重視,認為具有 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能在創業過程中造就一國經濟的成長,提升國家競爭 力。眾所皆知臺灣是一個企業家精神極為活躍的社會,若探討臺灣的經濟發 展而不談及企業家之精神,終是美中不足而為之可惜。臺灣大部份企業皆屬 中小型企業,他們在臺灣經濟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探討企業家精神如何 面對全球市場的快速變遷,而企業的管理者如何運用游擊戰術、階段性模 仿、委外加工或區域套利等方式,靈活把握獲利機會在夾縫中尋求商機與利 潤,是有其價值存在。臺灣的環境雖然有其獨特性,但是臺灣經濟發展的經 驗,尤其是企業家精神的發揮與其策略的運用可以提供給後進國家作為借 鏡。 一、企業家精神概念的發展 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這個名詞在1934年首先由Schumpeter 提出.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020 年下半年,新加坡疫情趨緩,新加坡政府 推出一系列措施協助企業適應新常態及提高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第四條 本部為辦理創業研習課程,得安排實體及數位課程,提供創 業者學習經營、財務、行銷等相關創業知識,必要時得安排企業

與職業相關職能之類別概念,透過國內外文獻研究、States' 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 (SCCI)、美國 O*Net

Inside the black box: 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 培養具問題解決 能力之進階幼托 專業實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