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靈性學習與靈性照顧之探討/ 3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靈性學習與靈性照顧之探討/ 35"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2),頁 35-38

自由評論 第 35 頁

靈性、靈性學習與靈性照顧之探討

黃秀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研究生

一、 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達及醫學的不斷演 進使得人壽命越來越長,但放眼現代 人的生活都是被 3C 產品綁架,人與人 之間的關懷和互動已經不再被重視, 更遑論自我靈性的學習而達到終極關 懷的面向,除了名利的追求外現代人 的心靈健康普遍是不足的。如何透過 靈性的學習及省思來提升自己應該是 每個人要關注的問題.醫學相關研究 發現,許多疾病的罹患與內在心靈有 關,當個體缺乏生活的目標與追求生 命意義的動機,較容易產生負面的情 緒。靈性健康較滿足者其罹病率死亡 率相對較低,而生活品質自覺健康狀 態與幸福感則相對越高。因此個人如 何透過靈性的學習而能成為自己生命 的主人,是很重要的課題。而如何運 用自己的學習來照顧及幫助身邊的人 也同樣擁有靈性健康的照護,更是我 們應該深思的問題。

二、 何謂靈性

「靈性」是個人對生命最終價值 所 堅 持 的 信 念 或 信 仰 (O'Brien , 1982;Speck,1998)。靈性是無法單獨 以個人的生命來運作,他是一種關乎 個人與世界不可分割的連結方式。趙 可式(1998)整合多位學者的看法, 將靈性定義為一個人思考存在的意 義,其包含有人內在豐富的源頭和意 識體會到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靈性是 個人透過自我超越的方式體會到人生 的意義與價值,即個人透過生活中各 種關係的體驗,自平凡中萃取人生的 道理(劉淑娟,1999)。靈性是「個人 對生命最終價值所堅持的信念或信 仰」,靈性其實也是一種哲學觀、價值 觀並說明個人生活、社會及精神之意 義與目的(杜明勳,2003)。宗教上所 稱的靈性,是追求高尚品格或聖潔的 境界。諸多學者的研究中認為:生命的 活動就是靈性的表現,依生命型態的 不同靈性有高低程度上的差異。有關 心理、精神、思想、心靈,有別於物 質上的一切亦是靈性的意涵。一個完 整的生命體應該包含身、心、靈三個 部分,身是形體心是心理感知而靈性 是超越感知的高層次生命向度,需透 過自我的覺醒與實踐才能感受它的存 在。亦可透過自我的對話喚醒內心慈 悲、愛與勇氣,對生命深刻體驗進而關 懷他人,體驗生命的意義。

三、 靈性學習之探究

靈性學習為透過個體主觀經驗學 到的靈性知識及其蘊含,進而追尋生 命意義及外在平衡的過程,以整體系 統觀感知生命、察覺自我,並從中學 習自我的生命意義(鍾宜諠,2008)。 靈性學習在追求知識的理性層面時, 同時融入感性的層面與情義、認知、 潛意識等領域相結合。 Merriam (2004)認為大多數學習 理論都包含行為改變和經驗兩種概 念,並將其分為行為主義、認知主義、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2),頁 35-38

自由評論 第 36 頁 人本主義、社會學習、建構學習等五 個導向的學習理論。(1)就行為主義 導向的靈性學習應該是外在環境中的 刺激而產生行為的改變,是一種行為 目標能力取向的教育(2)認知主義導 向的靈性學習,是將生活經驗重組用 心去領悟周遭的事物賦予的新意,透 過心智過程的理解經過思考,達到自 我改變(3)人本主義導向是從人類成 長的潛能觀點出發,著重在個人內在 的學習動機,以自我實現為目標(4) 社會學習導向則是假設所有的學習, 都是透過社會互動觀察他人行為而慢 慢累積的,至於是否成功或失敗就要 看個人內在的動機。(5)建構主義認 為知識是由個人以社會生活方式,參 與談論或活動時所建構,意義是對話 的過程所創造的,學習必須在引導者 的帶領下認識文化,了解與談論世界 及現實(Merriam 2004),是一種經驗與 自發性的學習,觀點轉化和反省性的 實踐。 靈性學習 有別於一 般知識的 學 習,它潛藏在生命中的不同階段,無 聲無息地觸動我們的內心深處,唯有 自己深刻的體認才能喚醒封閉的心靈 及潛意識。目前坊間亦有許多靈性學 習的課程目標在追求靈性的成長,以 「活在當下」為內涵運用心靈或強化 心念,藉由自我肯定全然接受自己。 其課程的目標及方法是藉由各種技巧 的運用,探索自己人生的各個面向, 尋找內在支持的力量整理情緒與思 維,達到擁有喜悅的人生、過靈性而 富裕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四、 靈性照顧之意涵

廣義的靈性照顧實際上包含個人 身體、心理、靈性三方面,狹義的定 義則重於個人心靈困擾的解決。北美 護理診斷將靈性照顧界定為:「緩解病 人心理困擾的照顧」,主要的範圍侷限 在照顧個人的「心靈困擾」(杜明勳 2007)。靈性照顧所面對的議題,包括 身、心、社會模式及對死亡的迷思, 如何轉換其經驗為正向感應或證悟超 越的深、心、靈模式,並透過實際的 修持過程提升內在的力量,感應靈性 存在,進而超越身體的障礙與心理的 困頓(黃建勳等,2011)。個人認為靈 性照顧不應該只限醫護人員對於病人 或老人之照護,應可擴及至自身周圍 的人。透過自我靈性學習自我啟發 後,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影響身邊的 人,有醫學相關研究指出病人的靈性 需求有以下幾類:宗教的力量、家人的 陪伴、完成生命任務、感受自然及正 向的態度。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傾聽與 陪伴來協助完成,傾聽的原則有以下 幾點:明白話語的意義、避免先入為 主、焦慮、防衛,而傾聽的層次應有 聽得懂說出的話,了解內心沒說出的 話及沒說出而對方自己也不知道的 事,需要擁有敏銳的心並運用感官體 察他人真正的態度和情感,專心聽、 注意觀看表情、留意語氣、運用同理 心以自身的力量協助身邊的人找到生 命中的意義,體認生命存在的價值。 靈性照顧 涉及個人 對自我的 評 價,每個人都有權利成為一個被肯定 的獨特個體,其價值觀、信仰及生命 的觀點亦同。而其原理乃是無條件的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2),頁 35-38

自由評論 第 37 頁 肯定病人的存在狀態、價值及尊嚴, 接受他們的信仰、疑惑及焦慮的行 為,可以說是人類表達愛的最高形 式。良好的靈性照顧應該以身體舒適 照護為基石,減少病人因疾病帶來的 生理不適,使其明白疾病可能帶來的 影響。協助病人調適身心狀態,以關 懷、包容、信任與尊重,傾聽他們的 需求,使用生命回顧、音樂或繪畫治 療、宗教力量、冥想等方式,協助個 人達到心靈的平靜。在一個安全、被 肯定和被愛的環境中用最人性化的方 式照顧(杜明勳,2008)。

五、 結論

透過對靈性的認知進而進行有效 的靈性學習,協助自己與他人態度價 值的轉念緩解心靈的困擾,放下困擾 的執著。關懷、包容、信任與尊重是 靈性照顧的核心,從個人生存意義看 法上去改變思想,帶動個人態度更新 而達到心靈安適,在感恩中珍惜及時 愛與被愛,不要等到身邊的人老了或 病了才覺察到靈性照顧的重要,從現 在起就把這些愛在日常生活就散播給 周圍的人,使整個社會都能充滿靈性 的健康。 參考文獻  李聿勛(2013)。臺灣的靈性學習 課程。德明學報37(2),63-76。  杜明勳曾愉芳(2007)。老人的靈 性照顧。長期照護雜誌,11(2), 109-115。  杜明勳(2003)。談靈性。護理雜 誌,50(1),81-85。  杜明勳(2004)。談靈性照顧。護 理雜誌,51(5),78-83。  杜明勳 (2008)。靈性照顧之臨床 運用。內科學誌,19,318-324。.  張淑美譯(2007)。推動學校的靈 性課程。(原作者:John P.Miller)。臺 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黃麗萍(2008)。探索生命教育的 靈魂-靈性學習。立德學報6(1), 21-34。  楊克平(1998)。護理實務中之靈 性照護。護理雜誌,45(3),77-83。  楊惠君譯(2004)。終生學習全 書。(原作者:SharanB.Merriam)。臺 北市: 商周出版。  趙可式(1998)。精神衛生護理與 靈性照護。護理雜誌,45(1),16-20。  劉淑娟(1999)。老年人的靈性護 理。護理雜誌,46(4),51-56。  鍾宜諠(2008)。參與靈性學習課 程高齡者對自我概念與生命意義感之 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研究 所,碩士論文。  釋普安、洪壽宏、黃建勳、彭仁奎、 游碧珍、陳慶餘(2011)。居家善終靈 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16(1),82-94。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2),頁 35-38

自由評論

第 38 頁  顧雅利(2011)。靈性照護理論、

實務應用與教育研究。華杏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 O'Brien, M. E. (1982). The need for spiritual integrity. In H.Yura& M. Walsh (Eds.), Human needs and the nursing process.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 Speck, P. (1998). Spiritual issue in palliative care. In D.Doyle, G. W. C. Hanks, & N. MacDonald (Eds.), Oxford textbookof palliative medicine (2nd ed., pp. 805 _ 814). Oxford,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架構提供一個框架讓學校自行規劃和發展校

主頁 >課程發展 >學習領域

教育局將於2015/16年度透過校本支援計劃,讓語文教師能 應用理

評論 重建小學建議評論(樣本試卷) 人與責任一 書信 自薦信(擔任創意寫作學會主席) 人文情懷一 中四級 演講辭 演講辭(學會年終大會演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