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身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單身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Copied!
1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邱 銘 心 博士. 單身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行為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A Study on Internet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of the Single Middle-Aged Women. 研究生:陳 怡 穎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五 年 一 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單身中年婦女之族群特性和健康資訊行為,以及瞭解單 身中年婦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影響因素,探討不同個人背景、健康資訊行為、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並冀望獲得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重要預測因子。 本研究採用為問卷調查法,以 40~65 歲從未有過婚姻關係之單身中年婦女作 為研究對象,使用個人背景資料、網路健康資訊行為、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及健康 促進生活形態簡式量表(HPLP-S)等四項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資料蒐集方式以立 意抽樣法及滾雪球法實施,並以網路問卷為主、實體問卷為輔於 2015 年 5 月至 7 月間進行問卷調查,總共回收 385 份有效問卷,再以敘述性統計、T 檢定、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 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 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研究結果概述如下: 一、單身中年婦女族群年齡集中在 40-49 歲,高學歷、中高收入偏多,多與 家人同住而成為家庭照顧者,壓力感受也較大。 二、單身中年婦女普遍自覺擁有電腦網路操作能力。 三、單身中年婦女主要健康資訊來源為網路資訊,其次才為人際管道;健康 資訊需求主題則以健康飲食為主。 四、單身中年婦女認為判斷網路健康資訊的正確性是最為困難之處。 五、單身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為中上程度,但同時感到健康狀況有下滑趨 勢。 六、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分量表得分依序為自我實現、營養、 人際支持、壓力管理、運動及健康責任,顯示研究對象在心靈層面較正 向,對生命感到滿意,也較注重飲食健康。 七、有良好的經濟能力、高學歷、積極參與社團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及良好 的身心健康狀況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表現較為正向。. I.

(3) 八、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為自覺健康狀況、工作內容、 教育程度、參加社團之頻率以及壓力感受,可解釋量表總變異量的 35.8%,其中自覺健康狀況是最強的預測因子。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單身中年婦女應多加參與社團活動,拓展自我交友圈以 及增進人際關係間的互動,滿足在親密感及歸屬感的需求,並學習適時紓解自我 壓力,如運動、充足睡眠等,培養樂觀進取的態度;而對於教育課程提供者,因 研究對象較缺乏後續對資訊篩選及評估之能力,建議開設資訊素養相關課程,增 進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研究對象運動表現較差,衛生單位也應當加 強宣導體適能之概念,或教導居家型簡易運動。. 關鍵字:單身女性、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資訊行為、自覺健康、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 II.

(4)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single middle-aged women and to explore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of single middle-aged women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nother aim was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nd to get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rom unmarried women in the age range of 40 to 65 in Taiwan.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from May. to Jul. 2015, including the basic background data, internet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short scale (HPLP-S). This research adopted judgment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to conduct online and paper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385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Scheffé's metho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results were as below: (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subjects is including age mainly in 40-49 year old, bachelor’s degree or higher and upper middle income. Most of subjects lived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became a family caregiver, so they also had a lot of stress. (b) Most of subjects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asic computer skills, including word processing or information seeking skills. (c) The main source of health information is internet, and the second is interpersonal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is about healthy diet. (d) The subjects thought that how to evaluate health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i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when they are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III.

(5) (e) The average score of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was between neutral and agree. It indicated that the attitudes of subjects toward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was positive, but they also felt that theirs health status is going to get worse. (f). The ranking of the score index of the HPLP-S: self-actualization, nutrition,. interpersonal support, stress management, exercise and health responsibility. It indicated that subjects have more positive view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nutrition. (g) The subjects with better economic status,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better relationship and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had better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h) There are 35.8% of the variance of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which is able to be explained by the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job, education,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communities and pressure. However, the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ere are three recommendations: (a) The single middle-aged women should frequently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to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o meet the need for intimacy. It’s also suggested they should learn how to relieve their stress, to increase the stressresistance (b) The study suggests the community colleg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literacy related lesson, to improve not only information seeking skills but also information evaluation skills. (c) The single middle-aged women were lack of exercis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ealth units should emphasize more on the propaganda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r teach some indoor at home exercise.. Keywords: Single women, Middle-aged women, Internet health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behavior, Self-perceived health,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V.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特性............................................................................ 7. 第二節. 消費者健康資訊.................................................................................. 14.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1. 第四章 第一節. 研究結果 .................................................................................44 單身中年婦女之個人背景資料、健康資訊行為、自覺健康狀況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 44. 第二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分析.......... 70. 第三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之差異分析...................................................................................... 76. 第四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99. 第五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重要預測因子........................ 101. V.

(7) 第六節. 第五章. 問卷結果綜合分析............................................................................ 105. 結論與建議 ...........................................................................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4.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8 附錄一 網路健康資訊行為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問卷 ....................138 附錄二 簡易問卷說明單 ....................................................................148 附錄三 問卷資料專家意見彙整表 ....................................................149. VI.

(8) 表次 表 2-2-1 網路使用者之熱門網路健康資訊尋求主題比例 ....................................... 19 表 3-5-1 研究目的、問題及假設與其對應使用之統計方法 ................................... 43 表 4-1-1 個人背景資料統計表一 ............................................................................... 46 表 4-1-2 個人背景資料統計表二 ............................................................................... 47 表 4-1-3 照顧對象之人數 ........................................................................................... 48 表 4-1-4 照顧對象之健康狀況 ................................................................................... 48 表 4-1-5 有無參加社會團體及其頻率 ....................................................................... 49 表 4-1-6 有無罹患慢性疾病 ....................................................................................... 49 表 4-1-7 月經狀況與年齡分布之交叉表 ................................................................... 50 表 4-1-8 生活中所感受之壓力 ................................................................................... 50 表 4-1-9 接觸網路的時間 ........................................................................................... 51 表 4-1-10 自覺電腦資訊使用能力 ............................................................................. 51 表 4-1-11 工作上使用到電腦及網路之頻率 ............................................................. 52 表 4-1-12 使用之上網工具 ......................................................................................... 52 表 4-1-13 近半年最常上網的地點 ............................................................................. 52 表 4-1-14 近半年平均一天上網時間 ......................................................................... 53 表 4-1-15 近半年上網最常使用之功能 ..................................................................... 53 表 4-1-16 尋找健康資訊時最喜歡使用的資料形式 ................................................. 54 表 4-1-17 尋找健康資訊時最常使用的管道 ............................................................. 55 表 4-1-18 近半年有無使用網路取得健康資訊 ......................................................... 55 表 4-1-19 不使用網路取得健康資訊之原因 ............................................................. 55 表 4-1-20 最常使用的網路健康資訊來源 ................................................................. 56 表 4-1-21 在網路上找不到所需健康資訊時的解決辦法 ......................................... 57 表 4-1-22 使用網路健康資訊之頻率 ......................................................................... 57. VII.

(9) 表 4-1-23 近半年較常使用的網路健康資訊類型 ..................................................... 58 表 4-1-24 網路健康資訊之使用動機 ......................................................................... 59 表 4-1-25 使用網路取得健康資訊遭遇之困難 ......................................................... 59 表 4-1-26 遇到困難時的解決辦法 ............................................................................. 60 表 4-1-27 對網路健康資訊的可信度 ......................................................................... 60 表 4-1-28 網路健康資訊正確性的判斷依據 ............................................................. 61 表 4-1-29 使用取得網路健康資訊之原因 ................................................................. 62 表 4-1-30 使用取得網路健康資訊時的疑慮 ............................................................. 62 表 4-1-31 自覺健康狀況量表之得分情形 ................................................................. 64 表 4-1-32 自覺健康狀況量表之選項分布 ................................................................. 64 表 4-1-33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及各分量表得分情形 ..................................... 65 表 4-1-34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各題得分情形 ..................................................... 68 表 4-1-3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得分分布情形 ..................................................... 69 表 4-2-1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分析 ....................................... 72 表 4-2-2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營養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3 表 4-2-3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運動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3 表 4-2-4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健康責任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4 表 4-2-5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壓力管理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4 表 4-2-6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人際支持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5 表 4-2-7 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我實現分量表之差異分析 ........... 75 表 4-3-1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總量表之差異分析 ................................... 79 表 4-3-2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量表第一題之差異分析 ........................... 81 表 4-3-3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量表第二題之差異分析 ........................... 82 表 4-3-4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量表第三題之差異分析 ........................... 83 表 4-3-5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量表第四題之差異分析 ........................... 85 表 4-3-6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之差異分析 ........................... 90 VIII.

(10) 表 4-3-7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營養量表之差異分析 ....................... 91 表 4-3-8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運動量表之差異分析 ....................... 92 表 4-3-9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健康責任量表之差異分析 ............... 94 表 4-3-10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壓力管理量表之差異分析 ............. 95 表 4-3-11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人際支持量表之差異 ..................... 96 表 4-3-12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我實現量表之差異分析 ............. 98 表 4-4-1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皮爾森積差相關矩陣 ................. 100 表 4-5-1 個人背景變項之虛擬變項列表 ................................................................. 103 表 4-5-2 個人背景變項及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共線性診斷 ..... 104 表 4-5-3 單身中年婦女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重要預測因子之多元迴歸分析 ..... 104 表 4-6-1 個人背景資料主要集中分布狀況 ............................................................. 107 表 4-6-2 網路使用狀況主要集中分布狀況 ............................................................. 108 表 4-6-3 健康資訊來源主要集中分布狀況 ............................................................. 109 表 4-6-4 資訊需求特性主要集中分布狀況 ............................................................. 109 表 4-6-5 資訊察覺主要集中分布狀況 ..................................................................... 110 表 4-6-6 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總表 ............................................. 112 表 4-6-7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之差異總表 ............................................. 113 表 4-6-8 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總表 ..................................... 115. IX.

(11) 圖次 圖 2-3-1 修正版健康促進模式(Pender, 1996) ...................................................... 25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 40.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單身中年婦女的網路健康資訊的使用行為及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進而達到健康生活及提升生活品質。本章節為述明研究主題,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將闡述研究背景及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第三節對本研 究關鍵名詞給予解釋或界定範圍;第四節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可以查詢所需的資訊, 其便利性及多元性受到大眾喜愛,網路逐漸成為大眾取得資訊的主要方法之一, 由 Nielsen/NetRatings 在 2005 年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網路是僅次於個人家庭醫 師,最受到美國消費者信賴的醫療資訊來源,有 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相信從 網路上所獲得的健康資訊,相較於其他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的 16%明顯 高出許多(資策會 FIND,2005)。截至 2014 年 03 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口 已突破 1,100 萬大關,為 1,110 萬人,臺灣家戶連網普及率為 83.6% (資策會 FIND, 2015) ,經常上網人口約已達全國總人口數(2300 萬)一半,可見網路已經不再 是專屬於年輕人的工具,許多中年人也因工作上的需求或休閒娛樂,而擁有豐富 的電腦及網路使用經驗。 近年世界各國醫療水準越漸進步,使平均壽命得以延長,又現代人生活物資 寬裕,更有能力為自己的健康投資更多金錢,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保健養生議 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造就了消費者健康資訊的發展。除了查詢日常生活資訊之外, 民眾也使用網路查詢疾病、醫療等健康資訊也越見普遍。根據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研究報告指出,有 81%美國成年人使用網際網路,而其中 72%的使用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曾利用網路取得過健康醫療相關資訊(Fox & Duggan, 2013) ,而關於國內的部分,由行政院國發會在 2013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 會調查中,指出 50.8%的網路使用者在最近一年曾線上搜尋過衛教知識,29.9% 1.

(13) 曾線上搜尋醫師資訊,11.2%曾在線上進行健康諮詢服務,可看出網路健康資訊 日漸受到大眾的青睞。 曾淑芬、張良銘(1998)以電子問卷調查 1892 名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結 果發現女性使用人數比男性多;而另一份由 BURST! Media(2005)在美國針對 6800 位網路使用者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女性使用網路搜尋醫療資訊的比例為 73.9%,高於男性的 62.1%,其年齡集中在 25-44(80.5%)與 45-64(82.1%)兩 個年齡層,此外,即使是在較低的年齡層「18 歲及以下」 ,女性透過網路搜尋醫 療資訊的比例仍高於男性,分別為 51.5%與 38.2%。 女性對於健康的重視普遍高於男性,原因之一與女性在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定 位與刻板印象有關,研究顯示居家長期照顧者有 70%~80%的家庭主要照顧者為 女性,年齡以 40~49 歲居多,又以配偶、子女、媳婦為主(黃惠屏、吳瓊滿, 2004;王秀紅,1994),然而未婚女性比起其他家屬更容易成為主要照顧者,已 婚子女必須照顧自己的家庭,而成為不便前往照顧的最佳藉口,此時未嫁出的女 兒便首當其衝,無法推託而接下照顧之責任(盧秀杏,2011)。 女性的中年時期無可避免地需面對更年期的考驗,更年期是女性生命當中相 當重要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時女性要面對的問題不只失去生育能力,因女性荷爾 蒙下降之因素將對生理及心理造成影響,生理影響如熱潮紅、夜間盜汗、心悸、 失眠、陰道乾燥等,心理影響如憂鬱、沮喪、焦慮、煩躁、易怒,這些症狀一般 統稱為「更年期症候群」,以生物醫學觀點來解釋更年期,普遍將更年期視為因 卵巢退化以致雌激素缺乏的一種疾病,需要投以藥物治療,有許多醫師學者認為 服用雌激素、黃體素可以減低更年期的不適,達到增進婦女們的生活品質,然而, 2006 年美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卻對荷爾蒙療法投出了一枚震撼彈,研究卻指出長 期服用荷爾蒙可能導致罹患乳癌、子宮頸癌、中風、血栓和心臟病的機率增加, 這份研究讓部分女性「聞荷爾蒙色變」,醫學界對於荷爾蒙療法從過去到現在仍 爭議不斷,荷爾蒙療法如同一把雙面刃,過與不及都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因 此更年期的到來會引發女性們對於保健、用藥等健康資訊需求。 2.

(14) 由前述內容可得知,女性應較重視自我健康與保健,調查也顯示女性的平均 壽命比男性來的更長(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c) ,然而,研究者在無意間卻 發現了另一個矛盾的族群,國內外許多報導都指出,單身者的平均壽命比已婚者 來的較短了 10 年左右,甚至報導標題更聳動的直接立下「單身早死」的字眼, 報導內容描述其原因多是因單身者的生活習慣較隨性,生活習慣容易朝負面發展, 如抽菸、酗酒、熬夜、飲食不均衡等,且生病或健康出現狀況時不會有另一半叮 嚀看醫生及照顧,但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婚姻帶給人們心理或實質上的支持,孤 獨、寂寞感是不利於健康的,長時間孤寂是導致早死的部份原因,且單身比起已 婚者需要面多更多外在壓力,華人社會觀念普遍重視結婚生子,單身女性處在「結 婚至上」的社會文化下,常面臨許多不平等待遇,常三不五時的要面對來自父母、 親戚或朋友的催婚壓力之外,還須面對來自外界的負面的評價亦或是對單身者抱 有迷思,諸如:自私、脾氣古怪、長相不佳、沒有女性魅力、太強勢、孤僻、固 執或是對男人要求過高等負面刻板印象(梁淑娟,1994;Cargan & Melko, 1982) , 社會也將較優惠的條款或制度留給了已婚者,總是犧牲了單身者的權益,如賦稅 制度、信用問題等,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不是設計給單身者的(Amador & Kiersky, 2003),上述的社會現況都說明明了單身者受到來不平等的待遇以及外在壓力, 都將影響單身中年婦女的身心狀況,不利於健康發展。 單身不利於健康發展,而中年女性又較其他族群來的注重健康,兩個矛盾的 條件交集之下,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狀況又是如何呢?因而引發研究者的研究興 趣及動機,欲了解單身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的利用情況,並探討其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及影響因素,並分析造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子。.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中年期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重要且多變化的階段,心理及生理都面臨著許多 改變,需要更多健康資訊以緩解面臨各種症狀及身體改變時的不安,同時,網路. 3.

(15) 相當成功的成為現代人們取得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但網路卻常被視為是年輕人 的專屬工具,而中年婦女們該如何自居於網路洪流之中?本研究主要希望了解單 身中年婦女網路健康資訊使用的狀況,以及其所需要的健康資訊,進而探討在資 訊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影響因素,此外也欲探討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之現況及與個人背景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具體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 了解單身中年婦女之族群特性。 (二) 了解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資訊行為。 (三) 探討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影響因素。. 二、研究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單身中年婦女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欲 回答下列研究問題: (一) 單身中年婦女族群特性及其網路使用現況為何? (二) 單身中年婦女健康資訊行為特性為何? (三) 單身中年婦女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為何? (四) 單身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影響因素為何? 1. 不同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為何? 2. 不同個人背景與自覺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為何? 3. 不同個人背景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為何? 4.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為何? (五)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預測因子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以下將定義本研究所用之詞彙「中年婦女」 、 「單身」 、 「自覺健康狀態」及「健 康促進生活型」 ,以利後續論證進行: 4.

(16) 一、中年婦女 心理學家利文森(Daniel J. Levinson)將人的生命週期比喻為四季,以生命 結構(life structure)觀點為成人發展概念的支架,認為成人的各個時期都有重疊 現象,並不是涇渭分明,並歸納出「成人生命結構發展期」 ,認為成年中年是 40~65 歲的階段(林美和,2006) ;Lachman(2004)認為大眾最普遍的認知觀念,中年 始於 40 歲,結束於 60 歲或 65 歲;美國在 1935 年初次頒布的「社會安全法案」 也是採用 65 歲以上做為老年的標準(Cavanaugh, 1997) 。本研究考量近年來國民 較晚婚,台灣女性初婚年齡平均在 30 歲左右(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a), 超過 40 歲的未婚女性再結婚的比例相對較小(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b), 婚姻狀態相對於未滿 40 歲以前的女性來的較穩定。此外,從法律觀點來看,現 今中華民國法定強制退休年齡為 65 歲,在《老人福利法》之中也將老人的法定 年齡定義為 65 歲以上。綜合上述觀點,因此本研究將中年婦女的年齡定義在 40~65 歲之間。. 二、單身女性 單身普遍泛指無伴侶、未婚、鰥寡或離婚者,本研究因考量華人社會重視「女 有歸」 、 「女大當嫁」的傳統文化之情況下,從未擁有過婚姻關係之女性所受到的 社會壓力與離婚或喪偶之女性不太相同,社會普遍不太認同超過適婚年齡而未婚 之女性,甚至需面對異樣眼光與言語冷嘲熱諷(趙淑珠,2003),而社會對於喪 偶及離婚則是大多可以得到同情,三者之間所受到的壓力不盡相同,在居住狀況 方面也可能多了子女的陪伴,影響健康的個人因素較為複雜,故本研究只針對未 有過婚姻關係之女性進行談討。. 三、自覺健康狀態 本研究所指的自覺健康狀態為單身中年婦女對自我健康之評估,包括目前健 康狀態、與同年齡個體的比較以及與一年前自覺健康狀況相比,並以自覺健康狀 態量表來評量,得分越高者代表該研究對象認為自己越健康。 5.

(17)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指個人維持或提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 一種自發性、多層面的行為與知覺(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本研究以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魏米秀、呂昌明,2005)作為評量工具, 得分越高者代表研究對象日常生活習慣越趨近健康,使用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 表包含:營養、運動、健康責任、壓力管理、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共六個層面。.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台灣單身 40~65 歲之單身中年婦女為研究對象,並以問卷調查法作 為研究方法,以網路問卷及實體問卷發放並進,針對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差異及自 覺健康狀況作為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變因,其他可能之影響因素均不列入研 究範圍之中。本研究有其限制: 1.. 在問卷發放上無法遍及全台灣各地區之單身中年婦女,特別是操作電腦 不擅長之單身中年婦女,因人力無法遍及到北部以外之縣市,可能無法 充分代表全台各地所有單身中年婦女的意見,使研究結果之推論受到限 制。. 2.. 本研究為自評式問卷調查法,在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 無法確切了解其實際狀況,僅以自我評估作為依據,其自評可能與實際 健康狀況有出入,較欠缺客觀的行為評量。. 3..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影響因素眾多且複雜,考量人力、時間、問卷長度 會影響研究對象的作答意願,本研究以文獻為基礎挑選個人背景變項及 自覺健康狀況作為研究自變項,無法涵蓋所有可能影響因素。. 4..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無法更深入了解及觀察研究對象的資訊行為及健 康促進身活型態之長期變化。. 6.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議題研究,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主要針對本研 究對象之族群特性做描述及分析:第二節對於消費者健康資訊的理論及網路資訊 使用狀況進行探究及描述;第三節則是針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理論及研究工具 進行探究。. 第一節. 單身中年婦女之特性. 本節將除了聚焦於單身中年婦女處於更年期時的身心變化外,也描述此族群 在面對社會文化造成的刻板印象與歧視之下,所發展出單身中年婦女獨特的身心 狀況,與其他族群將較下,更多了許多特質與需面對的挑戰。 一、 身心健康狀況之改變 女性邁入中年之後,首當其衝必須面對更年期的考驗,邁入到更年期代表著 女性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由成熟轉為老年的一段時期,也代表著生育能力逐漸喪失, 在更年期中身體出現最明顯的變化即為停經,停經是由於卵巢功能退化、卵巢的 濾泡功能喪失所導致永久性月經停止(Dell & Stewart, 2000) ,也是普遍做為判斷 進入更年期的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1981 年將停經定義為一年內無月經來潮之情況, 並將停經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停經前期」、「停經中期」、「停經後期」。停經 前期指的是婦女在停經以前擁有生育能力的這段漫長的期間,停經中期指的是內 分泌開始改變,出現些許更年期症狀,月經出現不規則到停經滿一年的期間,而 停經後期則是停經滿一年之後一直到死亡的期間。雖然更年期並無明確的年齡界 定,約發生在停經的前後 2~8 年之間,而停經大多發生於 40 歲至 50 歲之間,美 國婦女的停經平均年齡約為 51 歲(WHO, 1996) ,而台灣婦女停經平均年齡一般 約是在 48~50 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6),台灣婦女目前的平均壽命為. 7.

(19) 83 歲(內政部統計處,2014) ,相當於人生有三分之一會在停經後期度過,是婦 女相當重要的生命歷程。 更年期時,除了生理表現改變如停經、停止排卵外,也因卵巢功能退化,性 荷爾蒙逐漸減少分泌,導致出現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夜間盜汗、頭痛、 暈眩、疲乏、心悸、失眠、體重增加、陰道乾燥等,而心理上也會較容易出現憂 鬱、沮喪、焦慮、煩躁、易怒等情緒,一般稱之為「更年期症候群」,若以生物 醫學觀點來看「更年期症候群」是因卵巢退化以致雌激素缺乏的一種疾病,因此 有許多醫師學者認為服用雌激素、黃體素等荷爾蒙可以使更年期的不適症狀獲得 明顯改善,達到增進更年期婦女們的生活品質,而另一方面,美國醫學會雜誌在 2006 年的研究卻指出長期服用荷爾蒙可能導致罹患乳癌、子宮頸癌、中風、血栓 和心臟病的機率增加,導致部分中年婦女對荷爾蒙療法避之唯恐而不及,醫學界 對於荷爾蒙療法從過去到現在仍爭議不斷,是否適用於每位更年期婦女仍需要由 專業醫師視個人狀況而定。 二、 經濟能力 現代女性由於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及男女平權意識漸增,女性不再如傳統觀念 只能待在家相夫教子,職業婦女比例越來越多,主管級的職位不再專屬於男性, 女性也有能力爭取高職等職位,經濟上不一定只能依靠男性,也因女性在經濟上 漸漸可以達到獨立,故對婚姻的需求度也跟著降低,而華人社會傳統婚配觀念多 是「男高女低」,女性傾向嫁給社會地位或收入比自己高的男性(楊靜利、李大 正、陳寬政,2006),如此一來便擠壓到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越來越多高成 就高收入女性挑不到理想對象而選擇不結婚。 經濟上不依賴他人,擁有一份穩定工作養活自己達到經濟獨立,已經是女性 選擇單身的必要條件,單身中年婦女們除了維持現階段的基礎開銷之外,還需為 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做好規劃,經濟狀況會影響著生活水準,也影響著對生活的 滿意度,收入較高的單身者對自己、生活感到較滿意(黃郁婷、陳儷文,2008;. 8.

(20) 梁淑娟,1994),收入較低因經濟困難有沉重的壓力,導致對生活滿意度較低 (Lamann & Riedman,2000)。然而,研究卻顯示單身女性更容易經歷財務狀況 不穩定,單身者需要更完善的理財規劃,以便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打算 (Nadelson,1988; Schwartzberg et al., 1995)。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的主要經濟來 源為「工作收入」 、 「儲蓄投資」 、 「子女奉養」 、 「退休撫恤金或保險」 、 「社會或親 友救助」 、 「政府救助或津貼」和其他等,其中「子女奉養」的比例雖然逐年降低, 但仍然佔了近五成左右(內政部,2009),顯示出已婚有子女的老年人在退休之 後,經濟上仍可依賴子女奉養,較不會有經濟壓力,而單身者即使退休後少了依 靠子女奉養的選擇,在財務上的管理須更為謹慎妥當,必須顧慮到退休之後的規 劃,吳淑娟(2011)的質性研究結果也顯示台灣單身女性在投資理財的規劃上較 能為自己老年生活作準備,安排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經濟來源,且高收入或年紀 較大的未婚單身女性較具有明確的理財規劃目標。 三、 單身壓力 (一) 催婚壓力 傳統的華人社會普遍重視結婚生子、傳宗接代的觀念,特別是對於女性,普 遍認為結婚生子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大事,因此社會對於超過適婚年齡而未婚的女 性往往不太給予肯定及認同,普遍還是認為「女有歸」才算是完美的人生,也因 此單身中年婦女必須面對來自父母、親戚或朋友的催婚壓力以及社會輿論,許多 研究都指出催婚壓力來自於父母、親友、同事、已婚者、社會等,其中父母為催 婚壓力的最大來源(丘玲玲,1998;邵麗芳,1988)。父母普遍是抱持著責任未 了的心態,積極的口頭催婚或是介紹對象,認為女兒沒有嫁出去自己也有責任, 父母擔心若女兒未嫁,日常生活不但無人照應,而晚年生活也將沒有子女可以照 顧,但過多的關心卻會造成單身女性們的壓力及負擔(趙淑珠,2003;陳曉彥, 2012)。此外,在傳統的華人社會中普遍重視祭祖,在民間習俗中未嫁出女兒不 可入祀,日後便無法接受子孫的祀奉,因此出現「冥婚」的習俗(李文獻,2009) ,. 9.

(21) 祭祀議題也是容易被長輩提出需要結婚的因素之一,而兩代之間的傳統祭祀觀念 上有落差,也常會成為爭執之因素(趙淑珠,2003)。 (二) 社會壓力 身處在社會之中,難免要受到以社會大眾價值觀之審視,雖然社會已慢慢可 以接受不婚主義的單身者,但由於社會目前還無法完全脫離中國自古以來「女大 當嫁」這種以婚姻為主流價值的觀念,然而這種情況不只出現在華人社會,國內 外的研究資料大多指出社會大眾普遍給予超過適婚年齡的未婚女性都是負面的 評價,亦或是對單身者抱有迷思,諸如:自私、脾氣古怪、長相不佳、身材差、 性無能、沒有女性魅力、太強勢、孤僻、固執、對男人要求過高等負面刻板印象 (郭育吟,2004;梁淑娟,1994;Cargan & Melko, 1982),大多將造成未婚的責 任完全歸咎到單身者身上,或是對單身者投以歧視言語、異樣眼光或過多揣測(趙 淑珠,2003;蘇鈺婷,1998),因此單身者產生了一種不被社會接受的罪惡感、 羞愧感及寂寞感,而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Cargan & Melko, 1982; Johnston & Eklund, 1984)。 此外,在消費市場中,單身女性常是廣告的主要訴求對象,因為她們是很大 的消費族群,然而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卻感覺自己不受到重視(吳怡卿,2004) , 單身者在社會上常面臨許多不平等待遇,社會將較優惠的條款或制度留給了已婚 者,總是犧牲了單身者的權益,如賦稅制度、信用問題─單身比起已婚者貸款較 困難、較不容易租到房子、適合單身的保險選擇較少,甚至連外出旅遊時,不論 旅館規模的大小,單人房的房價幾乎都與雙人房訂的一樣高(Edwards & Hoover, 1976),單身者在這個以「結婚至上」的社會,單身者總是受到社會的定型、歧 視及差別待遇,單身歧視的部分甚至根植於國法律與憲法之中,已婚人士可以領 取過世配偶的年金,但若是單身人士,沒有任何成年人可以領取,單身者的年金 會直接滾入整個年金系統之中(Bella DePaulo, 2009) ;房地產和稅捐法比較偏袒 已婚者,並懲罰單身,從健保費到航空運費,社會上每一項服務都比較優待已婚 者,買一送一的優惠目標並不是針對單身者(Amador & Kiersky, 2003)。種種上 10.

(22) 述之社會實況,都說明了單身者受到了來自社會制度的歧視,時常得默默忍受來 自社會上各種不平等的待遇。 (三) 個人壓力 除了外界給予的壓力之外,自己對自己所產生的懷疑也是壓力主因,不確定 自己是否適合繼續保持單身,亦或是應該走入婚姻之中,對於還在期待或是不否 認進入婚姻可能性女性來說,來自於內心自我的催婚聲浪也在無形中默默成為壓 力(吳怡卿,2004)。年齡也是自我催婚壓力的一大主因,年輕時總想要找到符 合自已理想的對象,然而生育能力卻有年齡的限制,若婦女們想為成為母親孕育 下一代,就必須在有限的生育年齡之內完成終身大事。 由於男女擇偶觀念不同,年齡也確確實實影響著女性的結婚率,由台灣近十 年(2004~2013 年)的男女初婚人口數來看,40 歲以上的女性結婚人口數均不及 40 歲以上男性一半(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a) ,由於男性擇偶較取向外貌, 男性往往喜歡與外表有吸引力且比自己年輕的對象結婚,女性擇偶則是較注重經 濟與能力(Cavanaugh, 1997;Burger, 2012),這種現象導致年齡越大的女性結婚 的可能性越小,女性常認為若不趁著年輕找對象,以後可能會遇不到好對象,只 有等著被挑的命運。 四、 參與社會團體活動 沒有婚姻經驗的單身者幾乎都強調人際社群網絡的重要性,單身者可以從人 際關係中滿足自己對親密、分享、歸屬感的需求(Stein, 1981),陳明雅(1989) 的研究發現中年人將「社交關係良好」作為的生活目標,顯示出相當重視人際關 係。而人與人的社交關係也是社會支持的一種,單身者在面對龐大的個人與外在 壓力,社會支持便變成了最佳的壓力緩衝劑,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越強的女性,其 產生焦慮的情況將減少,同時自我掌控、自尊及自尊穩定度也會越好,對生活有 正向幫助(沈秀瓊,2005),單身女性們藉由社群網絡之中得到支持,使他們建 立自信與自尊來面對外界對於單身的歧視壓力,而這些社群包含:由單一性別組. 11.

(23) 成的團體、政治團體、治療與會心團體,儘管不是為單身者所設計的團體,依然 能夠滿足單身者在關係上的需求(陳曉彥,2012)。 國內許多研究都指出,參與社會活動對於中年單身女性相當重要,且可使生 活朝正向發展,董香欗(2002)的研究指出宗教活動對中年女性家庭照顧者十分 重要的休閒活動,由於照顧歷程受到許多身心上的煎熬,促使其尋求心靈的精神 力量,因此對宗教靈修有強烈的需求,並且表示若有完整自由時間,渴望能全心 投入宗教活動或擔任宗教義工;賴珮瑄(2011)指出未婚單身女性透過幫助他人、 為他人付出來獲得滿足感以及社我概念,是單身女性重要的幸福感來源;陳彥蕙 (1994)則發現年紀較大的中年職業婦女較重視「社區參與及社會責任」;蔡素 紋(2001)的研究中指出單身女性希望參與義工,幫助他人克服困難,希望他人 因自己的努力而改變,並且藉由團體力量讓使自己更為精進;丘玲玲(1998)也 提到宗教信仰及義工服務是單身女教師休閒生活上相當重要的一環。 根據上述國內研究結果,可看出台灣單身女性普遍重視參與社會團體,團體 種類以宗教、志工等非營利團體為主,並且期望從幫助他人中得到滿足感,並提 升自我層次。 五、 家庭中的定位 (一) 與原生家庭關係緊密 單身女性通常與原生家庭之間有著較緊密的家庭關係,透過家庭關係也可建 立對情感上的歸屬感,楊茹憶(1996)指出家人關係的親疏影響未婚單身女性的 心理調適,與家族聯繫較強者,可獲得家人支持,免於來自家族的壓力,而與兄 弟姊妹的子女互動,則可獲得類似於家庭生命週期的歷程。 李佩怡(2012)指出原生家庭對單身女性的影響甚大,也會有較多的互動, 父母婚姻的品質對單身女性的個性及單身與否都有絕對性的影響,除此之外,手 足關係也影響深遠,由於父系體制下,單身女性與已婚兄弟的關連會重於與已婚 姊妹之關聯,若父母過世之後,單身女性對原生家庭的歸屬感會慢慢轉移到兄弟. 12.

(24) 家族的系統裡。 而近年來的統計資料也發現,許多單身成年子女仍然與父母同住,且有增加 的趨勢,日本單身中年(30~49 歲)男女與父母同居者逾四成,義大利國家統計 局的報告也指出,有六成年齡介於 18~34 歲的未婚者與父母同住,總數達 696 萬 人,理由主要為節省開銷、不用做家事以及方便隨時照顧父母(Times current, 2012; 中央社,2014),與父母同住可節省部分經濟開銷,可以享受較高的生活品質, 父母也因此可以得到更多子女的陪伴,日本社會學者山田昌宏(2001)稱此族群 為「單身寄生族(Parasite Single)」 ,子女長大成人後不願離家自立,導致成年單 身男女延後走出原生家庭的時間,成為晚婚及不婚的社會現象。 (二) 家庭照顧者 華人社會之中,子女照顧年邁父母乃展現孝道的表現,中國自古更有「養兒 防老」的成語,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這個觀念已在每個華人的心中根 深蒂固,在傳統文化中照顧長輩乃天經地義的事,沒有善盡照顧職責之子女,通 常會被冠上「不孝」的罪名,而女性比起男性更容易被期望成為家中的照顧者, 原因與女性常被定位在照顧他人的角色上有關(陳美妙等,2005),國內許多研 究也顯示,居家長期照顧者有 70%~80%的家庭主要照顧者為女性,年齡以 40~49 歲居多,平均年齡為 51 歲,對象又以配偶、子女、媳婦為主(朱翠燕等人,2010; 黃惠屏、吳瓊滿,2004;王秀紅,1994;陳昱名,2013)。已婚子女必須照顧自 己的家庭,成為不便前往照顧的最佳藉口,此時未婚女兒便首當其衝,只好接下 照顧的職責,因此未婚女性比其他家屬容易成為主要照顧者(盧秀杏,2011)。 當決定要成為主要照顧者之後,往往必須被迫放棄原本的生活,被剝奪自由、空 間、休閒娛樂甚至是睡眠時間,造成壓力及生活品質低下,Navaie-Waliser 等人 (2002)的研究也顯示家庭照顧者健康狀況普遍不佳。. 13.

(25) 第二節. 消費者健康資訊. 本節第一部分描述國內外學者對消費者健康資訊所發表的定義及分類,第二 部分進一步描述國內外網路健康資訊的利用情況,以及網路健康資訊主要使用族 群及資訊需求。 一、 消費者健康資訊之定義及範圍 健康資訊又稱消費者健康資訊(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其定義國內國 外均是百家爭鳴,美國醫學圖書館學會(1996)對「消費者健康資訊(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CHI)」做詮釋: 「任何能讓消費者瞭解他們健康情形的資訊, 以及提供自己或家人,做出與健康有關決定的資訊。這些資訊包括:提供個人或 大眾相關的資訊,使他們的健康程度得以提升及加以改善;同時在自我診斷、分 享其他病患有關的診療經驗、病患教育、復健治療、使用健康診療系統,與選擇 相關的健康保險及其他相關群體的支持上,提供消費者有關的資訊」(張玉華、 陳旭耀,1996)。 CAPHIS/MLA(1996)則將健康資訊界定為,提供符合社會大眾包含病患及 其家屬所需要之健康與醫療相關主題資訊,而這些資訊所包含:疾病定義、徵狀、 成因、診斷、預防與治療,亦包含協助健康促進與決策、預防醫學、健康決策與 保健照護系統等相關資訊。 Deering 與 Harris(1996)根據資訊目的將消費者健康資訊分為三大類:個人 健康、醫學治療與公共衛生。在個人健康上,目標為健康照護或自我照護;在醫 療處置上,目標為處理或管理健康問題;在公共衛生上,目標為修正個人或機構 的行為以緩和疾病或促進健康行為(引自吳寂絹,2013)。並將健康資訊依所涵 蓋的範圍可分為七項,(1)醫學指示(medical instructions),指的是醫學治療指 導之相關資訊; (2)決策支持資訊(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是指描述各種 治療方案與結果的資訊; (3)病歷(medical records) ,病患的病歷已被視為消費. 14.

(26) 者健康資訊的一部份; (4)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指藉由增進對健康危 害的認知、態度、技巧與行為,以促進健康的資訊;(5)自我照護資訊(self- care information) ,係指症狀解釋、如何自我照護並照護家人以及如何尋找同儕支 援團體的資訊; (6)醫療照護選擇資訊(healthcare shoppinginformation) ,幫助消 費者進行健康保險計畫與醫療供給者選擇之資訊;(7)另類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指的是非傳統疾病治療的途徑。 Sangl 與 Wolf(1996)又將健康資訊的範圍界定為(1)有關健康促進或是 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知識; (2)特殊疾病或慢性疾病所需要的治療與服務; (3)有 關醫療照護提供者的硬體設施與科別資料; (4)健康保險給付選擇的相關資料。 蘇諼(2001)也將消費者健康資訊分為五大類: (1)疾病與藥物的資訊:如 疾病的症狀、診斷、治療及癒後處理與藥物資訊; (2)適應資訊:如治療方法的 過程、藥物使用、疼痛控制及居家照護; (3)健康照護與醫學倫理:如醫師資歷、 對醫院醫師的評估、療養院的選擇、健康照護的支付問題; (4)保健與預防資訊: 通常以公共圖書館為主要提供場所; (5)身體功能資訊:如解剖學、生理學、性 教育、懷孕與老化等資訊。 國內學者卓玉聰、林千鈺(2004)綜合 Wolf 與 Sangl(1996) 、蘇諼(2001) 以及 Deering 與 Harris(1996)等人之觀點,歸納為下列數點: (一)健康與疾病預防資訊: (1)保健資訊; (2)疾病資訊; (3)疾病預防資訊; (4)健康(保健)食品。 (二)醫療、復原與照護資訊:(1)病徵;(2)治療方式;(3)復原情形;(4) 病歷摘要資料或診斷證明(5)照護資訊。 (三)藥物資訊:(1)需處方籤藥物;(2)不需處方籤藥物。 (四)醫療提供者資訊: (1)醫生資歷; (2)醫院簡介與評鑑資訊; (3)門診及 住院相關訊息;(4)醫療糾紛與申訴管道(5)醫療倫理宣告。 (五)保險資訊:(1)健保給付;(2)各式保險請領規定。. 15.

(27) 消費者健康資訊之取得途徑包含:圖書館、網路資源、報章雜誌、電話諮詢、 詢問專業醫護人員、詢問罹患相同或類似疾病的親友、透過健康網站的 e-mail、 電視廣播節目、參加病友會等(Barclay & Halsted, 2001),都是可以獲得消費者 資訊的方法,而其中又以網路最為方便,由於網路資源具有即時性、快速且不受 時間地點限制之特性,因此已成為現代人取得資訊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 網路健康資訊使用狀況 (一)網路健康資訊之主要使用族群 早期需要專業醫療資訊時,主要是透過專業醫師或醫護人員取得,需要花費 時間與金錢掛號問診,在資訊獲得上較為不便,或是經由報章雜誌等紙本媒介、 廣播電視等影音媒介,使獲得健康資訊上增加了許多阻力,反觀現代,網際網路 進步快速,人們習慣透過網路尋找資訊,帶動網路健康資訊蓬勃發展。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的研究報告指出,截至 2012 年 9 月有 81%美國成年人使用網路,而其中 72%的使用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曾利用網路取得 過健康醫療相關資訊(Fox & Duggan, 2013) 。此外,在國內的部分,行政院國家 發展委員會的 2013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之中,提及有 50.8%的網路使用者 在最近一年曾線上搜尋衛教知識,29.9%曾線上搜尋醫師資訊,僅 11.2%曾在線 上進行健康諮詢服務。 另外由 Nielsen/NetRatings(2005)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網路是僅次於個人 家庭醫師,最受到美國消費者信賴的醫療資訊來源,且有 42%的受訪者表示,他 們相信從網路上所獲得的醫療相關訊息,相較於其他媒體(包括電視、報紙、廣 播、雜誌)的 16%明顯高出許多,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瀏覽藥商 網站,了解處方藥的相關訊息,也有 65%的受訪者表示會在諮詢醫師之前,自行 上網瀏覽相關疾病資訊(引自資策會 FIND,2005)。 另一份由 BURST! Media(2005)在美國針對 6800 位網路使用者所做的調查 中指出有三分之二(67.9%)的網路使用者曾經使用過網路搜尋醫療相關的資訊,. 16.

(28) 而其中女性使用網路搜尋醫療資訊的比例為 73.9%,明顯高於男性的 62.1%,尤 其集中在 25-44(80.5%)與 45-64(82.1%)兩個女性年齡層。即使是在較低的年 齡層,18 歲及以下,女性透過網路搜尋醫療資訊的比例仍高於男性,分別為 51.5% 與 38.2%。雖然在網路使用者以男性居多,但就關心健康資訊的網路人口來看, 普遍是以女性居多,這項人口特徵被認為是複製實體世界中女性比較關心健康議 題,且通常擔任家庭中健康照顧者的角色有關(李廣均,2001)。 除了性別造成使用上的差異之外,有研究也指出年齡及教育程度也是主要影 響因素之一。楊雅惠(2000)的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越大、教育程度越高或有醫護 專業背景,則越會使用網路搜尋衛生保健及醫療消費資訊,而檢索目的為搜尋與 疾病有關的問題佔 44.5%;取得一般知識問題佔 39.7%;了解健康問題佔 5.9%。 並且發現在知道有網路健康資訊的情況下,有 70.3%的網路使用者願意在網路上 搜尋健康資訊或醫療知識,其次才是醫院或醫師方面的就醫就診資訊。 行政院國發會的 2013 年台灣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之中,也同樣提及透過 網路搜尋衛生教育、健康或食品營養安全等資訊情形,會因性別、年齡、教育程 度、族群、個人平均收入、就業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性、中高年齡層、教 育程度越高者、大陸外省族群、收入較高者(七萬或以上)、以及從事醫療保健 或社會工作服務業等,使用網路健康資訊的比例較高。 Fox 與 Brenner(2012)調查家庭照顧者之行為研究顯示,79%的家庭照顧 者有上網經驗,在其中更有 88%的家庭照顧者有使用過網路搜尋健康資訊,超過 該調查中其他的網路使用者族群;家庭照顧者多是中年族群(50~64) 、大專以上 學歷且女性居多。 近年通訊業發展快速,智慧型手機崛起,普及率也越來越高,行動上網蔚為 風潮,Fox 與 Duggan(2012)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擁有智慧手機的人口中,有 31%會藉由手機尋找健康資訊,其中使用族群為女性、年齡層於 18~49 歲之間、 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以上為主。 此外,近年健康資訊的互動性問答網站盛行,例如:Yahoo!知識+、King Net 17.

(29) 國家網路醫院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保健網(HealthCity)等互動性問答網站,因 使用方便且具匿名性,相當受到使用者喜愛,而美國社交問答網站 Quora 也表示, 該公司註冊用戶數在過去一年(2012 年)至少成長了 3 倍 (新浪香港,2013) 。 但線上互動式的醫療問診服務,無法確認患者的實際病情,只能依據患者的描述 做出推斷,問答網站中的回答或網頁中的醫藥資訊只做為一般參考性資訊,不能 取代實際醫師的診斷及治療。 由上述國內外之網路消費者健康資訊的調查及研究中,可發現國內外使用網 路搜尋健康資訊情況已相當普遍,網路健康資訊主要使用族群以女性、中高齡、 照顧者、收入高、學歷較高者或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為主。 (二)健康資訊之資訊需求 健康資訊需求源自於資訊需求理論,有許多國內外的學者對資訊需求之定義 有不同層面的解釋,從資訊需求之過程、動機、認知、環境等各種面向作出的定 義。Taylor(1968)是最早研究資訊需求是如何產生的學者,他將資訊需求分為 四個層次: 1. 內藏式需求(Visceral) :屬於潛意識的需求,使用者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 需求,或是對自己的需求概念模糊不清,因此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 2. 意識化的需求(Conscious):屬於有意識的需求,已經可以清楚察覺到自 己的需求,但不是那麼的清晰,因此未必能做出明確地描述。 3. 正式的需求(Formalized) :使用者明確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並且能具體、 明確的表達出來。 4. 妥協後的需求(Compromised) :使用者受限於環境因素或個人知識背景, 修正自己的需求,如用檢索系統能了解的語言來描述需求。 Taylor 對於資訊需求的分類概念,來自於使用者是否能清楚描述自己得需求, 說明人們在認知有需求但無法表達漸漸轉變到能夠清楚表達之間的差異,認為資 訊需求是不斷變化的狀態,由潛意識轉變到有意識,由模糊概念轉變到明確概念。 Belkin 等人(1982)認為人會產生需要資訊的感覺,是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方 18.

(30) 面出了某些問題,因此需要更多知識來解決這樣異常的狀態,從認知觀點出發, 提出了「知識異常狀態」(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ASK)理論,認為資訊 需求的產生,是人們察覺自己擁有的知識不足以解決目前所遭遇到的問題時,就 會引發資訊需求的動機,將嘗試諮詢或提出資訊需求,以便獲得知識來彌補知識 上的鴻溝(Gap) ,取得資料後,人們會判斷是否已將異常現象解決,或尚未解決, 可能會產生另一個異常現象,或是乾脆放棄忽視此情形。 網路的盛行漸漸改變人們使用資訊行為及習慣,有關健康資訊尋求行為的研 究已由聚焦於醫護專業人員的需求,轉向一般消費者的資訊需求研究(Eysenbach, 2000),顯示出消費者健康資訊需求的研究日漸受到重視。 游智雯(2001)以焦點團體的訪談方式對 26 受訪者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將 健康資訊需求分為四大類: (1)個人心理需求,包括因興趣、希望接觸新資訊等; (2)個人健康出現問題;(3)工作或學業要求;(4)親友健康出現問題。 Jones 與 Fox(2009)調查美國民眾搜尋健康資訊的內容,包含:特殊疾病及 藥物問題、藥物治療問題和過程、處方和成藥、選擇治療方式或藥品、以及沮喪、 焦慮、壓力或心理健康議題。 美國知名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查非營利民調機構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自 2000 年起發表一系列關於網路健康資訊的使用者調查報告,2011 年發表的 Health Topics 指出人們主要上網搜尋的健康資訊主題,在五花八門的 健康資訊主題中統計出近年來較常搜尋且較熱門主題,如下: 表 2-2-1 網路使用者之熱門網路健康資訊尋求主題比例 熱門網路健康資訊尋求主題. 比例. 特定疾病或醫療問題. 66%. 特定醫學治療或程序. 56%. 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士. 44%. 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 36%. 醫療保險(包含私人保險及政府保險). 33%. 食品安全. 29%. 19.

(31) 藥物安全. 24%. 環境對健康造成之危害. 22%. 懷孕生產. 19%. 記憶喪失、癡呆症或阿茲海默症. 17%. 醫療檢測結果. 16%. 慢性疼痛管理. 14%. 長期照護(包含老年人和障礙者). 12%. 臨終關懷. 7%. 其他. 28%. 至少含以上任何一主題. 80%. 資料來源:Fox, S. (2011). Health topics.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Retrieved May 21, 2013, 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media//Files/Reports/2011/ PIP_Health_Topics.pdf. 由此調查可看出,消費者健康資訊需求種類多樣性高,在每位使用者因個人 因素影響下,資訊需求也會跟著有所不同。曾淑賢(2001)綜合 Wilson、Mick、 Lindseyn 及 Callahan 等學者之觀點,將影響資訊需求的因素統合如下: 1. 個人特質:個人背景資料不同,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價值觀、工 作態度、生理及心理因素等。 2. 人際互動:在工作環境中,工作單位中組織特性、同事、溝通傳播網路 等因素。在執行環境中,工作訓練、任務計畫、進行及完成的狀況和年 資等。 3. 大環境:文化、政治、法律、經濟體系等社會影響因素。 4. 其他因素:如成本效益與資料獲得難易度因素等。 目前國內關於健康資訊需求的研究最多以社會人口特性作為著眼點,如年齡、 職業、性別等,不同族群的健康資訊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如林千鈺(2006)發現 大學生的動機多是為自我保健和疾病預防、家人或家族健康問題、熱門話題、就 醫前後查詢相關資訊、課業或工作上需求,因此大學生的主要檢索的主題為基礎 的運動、瘦身與美容、飲食與營養為主。. 20.

(32)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以健康促進行為理論為基礎,本節將探討健康促進的發 展,並說明目前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測量工具,最後說明自覺健康狀況作為健康 促進生活習慣預測因子的相關研究。 一、 健康促進之發展及定義 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一詞首次用於 1970 年代中期阿拉木圖會議 (Alma Ata conference)以健康議題作為議程,由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 所 提出的四項決定疾病和死亡的因素演變而來的(江東亮、余玉眉,1994;Naidoo & Wills, 2010) ,包括不健全的健康服務照護系統、人類生物因素、環境的危害及 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其中又以生活型態影響最為深遠。 此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又於 1986 年訂下渥 太華憲章(Ottawa Charter),明確地將健康促進做出定義:「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是一個過程,經由這個過程使人們能夠控制其健康決定因子,並因而 改善他們的健康」 。而 Nutbeam(1988)再對其做出解釋: 「健康促進代表全面的 社會和政治過程,不僅包括直接加強個人技巧和能力的行動,也包括直接改變社 會、環境和經濟情況的行動,以減輕對公眾和個人健康的影響。健康促進是讓人 們能夠控制健康決定因素的過程,並因此而增進健康(Naidoo & Wills, 2010)」。 學者 Pender(1996)又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並非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 定預防,是一種趨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 ,即是以自我實現為導向,指引個 人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狀態,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地建立 新的正向行為,而健康預防行為(healthy prevention)是一種穩定傾向,暗示著 減少、避免或去除已存在的危險性行為。」,將健康促進的定義由預防疾病及發 覺高危險群,轉變成更為廣義的全人健康和安適,不再只是侷限於專業醫護人員 診斷疾病及問題,而是由大眾自我界定、關心與自我相關的健康議題。健康也不. 21.

(33) 再單單只是個人責任,更是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責任,社會組織及政府需要將它 列為決策的優先考量(Naidoo & Wills, 2010)。 Pender(1987)也認為健康是個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包含健康防護 (health protection)和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 ,前者是指去除危險及預防行 為,後者指的是個人自發性的行動模式,以維持自我實現、充實感,即用來增進 或維持安寧幸福,例如飲食均衡、規律運動、早睡早起。而國內學者李蘭(1991) 在健康行為的研究之中,也同 Pender(1987)將健康行為分為疾病預防和健康促 進兩個部分,疾病預防主要以積極減少或去除高危險性的行為作為目標,而健康 促進積極則是以建立良好且有益健康之行為為目標。健康行為包含了更廣義的行 為活動,而非只是著眼於疾病及疾病預防,也包含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 飲食、固定運動、遵守交通規則、不抽菸等,因此即使認為自己沒有疾病問題的 人們,依然會從事著各種健康行為。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評估工具 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1974)提出的報告(Lalonde Report) ,將死亡 與疾病的決定因素歸為四大類,包括:「醫療體系、生活型態、環境因素及生物 因素」 ,其中又以生活型態佔 50%影響力最大(Hancock, 1986) 。此研究引發了政 府積極推動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計畫之動機,而 1979 年時,美國衛生署長的報 告也指出在 1976 年全美的死亡率中,有 50%是由於不良的健康行為或生活方式, 20%是由於環境因素,20%是由於生物因素,最後的 10%才是因不當的健康服務。 Wildarsky(1977)亦主張影響人類的健康指標中,有 10%來自於醫療系統(如嬰 兒死亡率、成人死亡率等) ,其他 90%則歸因於個體的生活型態(如吸菸、運動、 焦慮等) 、社會狀況(如收入、飲食、遺傳等)與自然環境(如空氣和水的品質) (陳靜敏等人,2013)。由上述研究便可看出,個人的日常生活型態對於健康的 影響甚大,關係著個人的生命延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Harris & Guten(1980)將健康生活方式分為五大類:(一)健康習慣:如充. 22.

(34) 足睡眠; (二)安全行為:如繫安全帶; (三)預防性健康照護:如健康檢查; (四) 避免環境中的危害:如防治污染及犯罪; (五)避免有害物質:如戒菸、戒酒(尹 祚芊、于漱、王秀紅、李怡娟、黃璉華,2003)。 生活型態(life style)最早是由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所引用(陳美燕,1994) 。 通常指的是一個人典型的生活方式,可以反映的態度及其所表現的樣子(鄭淑芬, 2004), Pender, Murdaugh & Parsons(2002)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做出的定義 為「個人為達成維護或提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及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之 行為與知覺。」 ,它所包含的層面不僅僅只是疾病的預防,也包含了如均衡飲食、 運動休閒、遵守交通規則、騎機車戴安全帽、不抽菸、不喝酒、定期接受健康檢 查等等行為,預防疾病常與健康促進混用,其實兩者之間的範圍是不同的,健康 促進包含了更多廣義的層面,以便提升全人的健康及提高生活品質。 國外學者 Walker、Sechrist 與 Pender(1987)在早期發展了「生活型態與健 康習慣評量表」(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 LHHA),此份量表包含 了十個因素,共 100 題。之後,同年 Walker 等人邀請專家作內容效度,將此量 表再修訂增加為 107 題,再以 952 名不同階層民眾作為研究對象,將項目分析, 除去 33 題,成為 65 題之量表。再進行因素分析後,歸納整理出六大因素,包括 了營養(6 題) 、運動(5 題) 、自我實現(13 題) 、健康責任(10 題) 、壓力管理 (7 題)及人際支持(7 題),最後制訂出共 48 題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之評估工具,採用 likert 五點評分法, 正向題每一題依不同程度給予 1~5 分,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47.1%的變異 量,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22,各分量內部一致性信度則為.702~.904。此 量表在國內外均被廣為使用,研究對象遍及各年階層,以年齡來區分有青少年、 中年人、老年人;就職業來分有大學生、醫護人員、教師、職業婦女、家庭主婦 等;就身體狀況而言,包含更年期婦女、癌症患者及其他特殊疾病患者等等,可 見其應用之廣泛。 此後,Walker & Hill-Polerecky(1997)又發展出第二版的「健康促進生活型 23.

(35) 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 II),共 52 題,每題給予 0~3 分,包括六個因素,分別為營養、身體活動、健康責任、靈性發展、人際關係及 壓力管理,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5,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76~.86 之間。 國內學者黃毓華、邱啟潤(1996)運用 Walker 等人(1987)所發展的「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以 252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刪除不適合的題目後,將總量表刪減為 42 題,後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3, 信度為.84,包含六個因素,為自我實現、健康責任、壓力處理、發展人際支持、 營養及運動,共可解釋 52.8%之變異量。 近年來,國內學者魏米秀、呂昌明(2005)採用黃毓華、邱啟潤(1996)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以某技術學院 401 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之後再以 559 位學生進行複核效化檢驗的同質性樣本,發展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 量表(HPLP-S) ,是一個簡化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研究工具,共計 24 題, 得六個因素,包括營養、運動、健康責任、人際關係、壓力處理以及自我實現, 是一個可代替 HPLP 的簡式量表,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0,分量表之內 部一致性信度為.63~.79 之間。此量表之優點是題數較少、長度較短,有助於提升 受測者的填答意願,較精簡省時,當一次施測之項目太多或問卷總長度過長時, 使用 HPLP-S 可以達到精簡的效果。 三、 健康促進行為模式與影響因素 健康促進模式是由 Pender(1987)提出,並且由健康信念模式衍生出來的, 結合了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 期望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等,認為健康是一個正向的高層次自我 實現,個體被假定是有驅力(drive)的駛向健康,個體對自我健康定義比一般被 大眾所認定的健康狀態更為重要。不同於的是由健康信念模式著重在減低或避免. 24.

(36) 疾病的行為,而健康促進模式則強調高層次的健康及自我實現,提出可能影響到 健康促進行為之因素(Pender, 1996)。 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對於健康促進行為的決策因素提供了實證性的研究 架構,並整合了護理及行為科學,健康促進模式著重在於個人,指出了每個人的 健康促進行為都是來自於個人背景特質、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彼此影響下的產物, 並特別強調在行為規則中認知影響的重要性,因此當個人背景特質、經驗、行為 認知不同而影響自我行為時,健康促進行為就會受到干擾,因此每個人都可能會 因不同的推力與阻力而有不同的健康行為,健康促進行為模式還可以預測及修正 健康生活型態之結果,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個人特質與經驗、特定行為認知與 影響、行為結果。 Pender 對於她於 1987 年所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不斷地進行檢視及驗證,並 進一步的修正早期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將實際運用該模式的實驗結果與理論結 合,並在 1996 年提出修訂後的健康促進模式,如圖 2-1 所示。. 圖 2-3-1 修正版健康促進模式(Pender, 1996). 25.

(37) (一) 個人特質與經驗(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 1. 過去相關經驗(prior related behavior) 指在過去有相同或類似行為的頻率,指所有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健康促進 行為發生之過去行為,將會影響後續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其影響強度在重 複性行為中最為明顯。 2. 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 以個人背景特質預測目標行為,個人因素分為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三 部分,個人生理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及青春期或 更年期的狀態等;個人心理因素包括:自尊、自我動機、個人能力、自覺健 康狀況與對健康的定義;個人社會文化因素包括:種族、籍貫、教育、程度 社經地位,以上都可做為預測因子。 (二) 特定行為認知與影響(behavior-specific cognition and affect) 1. 知覺行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 指個人對某一行為預期結果或所能獲得之利益的主觀認知,是促使進行 健康行為的關鍵誘因,知覺行動利益可以是內在或外在的,例如持續運動 的利益包括維持體態、放鬆心情,而外在的利益為結交新朋友等。 2. 知覺行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 指阻礙個人從事健康促進行為之阻力,會影響實際的執行和執行意圖, 若無法克服障礙,則可能會導致個體不實行健康促進行為,如持續運動的 行動障礙為沒時間、很累、太麻煩等。 3. 知覺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指的是評估自我執行某種事情的能力,對於覺得自己有能力且 很熟練地進行某行為,相對於比起沒有能力或是不熟練的人來說,比較可 能去從事這個行為。 4. 行為相關影響(activity-related affect) 如果進行的行為對個體的感受是正向的,則該行為重複發生的可能性高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來源 : 世界衞生組織文件 — WHO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Health synthesis

• focused on using CEHRT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by implementing protected health information, e-prescribing,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

•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is the highest nutrient intake value that is likely to pose no risk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or individuals in a given age and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