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Copied!
1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魯先華. 博士.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 因應方式之研究. 研究生:柯武宏.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及因應方式 之現況,主要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以自編之「臺北縣國 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問卷為調查研究工具,以 97 學年度臺北縣 7 所開設美術資優班的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整體壓力程度」偏向感受壓力輕微,主要壓 力來源為外在壓力之「學科」層面,其次為心理壓力之「自我期許」 層面 二、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主要壓力因應方式為調整情緒取向之「自我調 適」及解決問題取向 三、國中美術資優班女生在「學科」、「自我期許」等兩個層面感受的 壓力顯著高於男生,男生在「青春期情感」層面感受的壓力,顯著 高於女生 四、美術資優班國二、國三學生在「學科」層面感受的壓力顯著高於國 一學生,國二學生在「美術術科」層面、「外在壓力」、「整體壓 力程度」感受的壓力顯著高於於國一學生 五、不同地區的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其壓力來源在「學科」、「美術 術科」、「同儕關係」等三個層面,及「外在壓力」及「整體壓力 程度」方面,有顯著的差異;三重區的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比淡水 區較常使用「消極應對」方式來因應壓力 六、國中美術資優班女生使用「情緒發洩」的頻率顯著高於男生 七、不同年級的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其壓力因應方式並未有顯著差異 八、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整體壓力程度」與「消極應對」、「情緒 發洩」等兩個層面呈現顯著正相關,「整體壓力程度」與「自我調 適」層面呈現顯著負相關 九、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層面之相關情形,以「家 庭問題」與「消極應對」層面之顯著相關為最高;壓力來源與因應 方式各項目之相關情形,以「家庭問題」與「我會逃避,不敢面對」 之顯著相關為最高 依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方面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國中美 術資優班教學、輔導之參考。 關鍵詞:美術資優班、壓力來源、壓力因應方式. i .

(3) The Study of Taipe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students’ Sources of stress and stress Cop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ipe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students’  sources  of  stress  and  the  ways  of  stress  coping.  Conducted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y of "Taipe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students’  sources  of stress  and  stress  coping"  was  a  tool  of  research  by  its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udy  students  were  97  school  year  Taipe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access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students  tended  to  be  a  slight  pressur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stress." The main source of external pressure fell on the pressure of  "subject" level, followed by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self­expectations" level.  2.The  ways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students  coped  with  the  main  pressure were adjustment in response to emotional orientation of "self­adjustment" and  problem­solving orientation.  3.  Gir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feeling  the  pressure  in  the  "subject"  and  "self­expectations  "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while  boys’  feelings  of  pressure  levels  in  the  "adolescent  emotiona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4.  The  feeling  of  pressure  in  "subject"  level  of  gifted  eighth  grade  and  ninth  grade  students  of  Fine  Arts  clas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venth  grade  students, but the eighth grade students’ feelings in the level of "cultural art," "external  pressure," and "pressure on the degree of overal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eventh  grade students.  5.In  different  areas,  the  sources  of  str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classes  for  gifted  students  were  in  the  levels  of  "subject,"  "fine  arts  subject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Besid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wteen  the  "external  pressure"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stres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students at Sanchong area used the way of "negative response"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more frequently than those at Tamshui area.  6. The frequency gir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used in the way of  "emotional outl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7. The way of coping stres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classes for  gifted stud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8. "The overall level of stress"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for student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wo  levels:"negative  response,"  and"emotional  outlet,"  but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dimension  with  the  "self­adjustment."  9. The relev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ource of stress and the level of stress cop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classes  for  gifted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family  problems" and "negative response" dimensions were the highe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relev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of stress and the ways of stress cop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gifted students related projects to "family problems" and  "I will avoid it, and be afraid to face it." were the highe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also  has  been  proposed  to  schools  as  the  future teaching, counseling refer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F ine Arts gifted class. . Keywords: Fine Arts gifted classes, the source of the stress, stress coping. ii .

(4) 銘謝詞 在社會快速變遷的當下,終身學習是所有人知能充電歷程中所不可 欠缺的,身為教育工作者,更需主動學習,陪孩子一起成長。在學習過 程中,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魯先華博士,在研究方向、邏輯思考上 給予我的引導與鼓勵,從確定研究題目、研擬大綱、內容的撰寫修正, 到現在論文得以付梓,她總是細心地、清楚的點出問題所在,提出建議, 解決我研究上疑惑。同時要感謝口試委員蔡進雄老師、張民杰老師撥冗 審閱論文,提供諸多的寶貴建議,給予我寫作上的啟迪指導,使得論文 內容益臻完備,受益良多。 還有,要謝謝協助研究問卷專家諮詢的蔡進雄老師、張嘉育老師、 林劭仁老師,以及感謝所有協助問卷施測的每一位校長、主任、組長、 老師和同學,感恩金枝、冬吟、書良、玉麟、志成、淑芬、雲敏、佩璇、 以新、令文、玲娟等一群好朋友熱心地支持協助,讓我的研究過程更順 暢、內容更充實。接著,要感謝支持我、體諒我的家人,是我精神上的 補給站、最佳動力的來源,謝謝您們! 生有涯而知無涯,快樂學習,讓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願我能將此 份主動學習的收穫與老師、孩子們共享,化成教育的歷程,以感謝所有 陪我走過研究學習成長的貴人們。. 柯武宏. 謹誌. 民國 98 年 7 月. iii .

(5) iv.

(6)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壓力的定義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與相關研究----------22 第三節 壓力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研究發現----------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第四節 問卷施測過程--------------------------4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1 第一節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與因應方式之 整體分析------------------------------51 第二節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背景變項與不同 壓力來源之探討------------------------66 第三節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背景變項與不同 因應方式之探討-----------------------105 第四節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與因應方式之 相關分析-----------------------------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1 第一節 結論---------------------------------141 第二節 建議---------------------------------144. v .

(7) 參考文獻--------------------------------------153 壹、中文部份--------------------------------153 貳、英文部份--------------------------------158 附錄------------------------------------------161 附錄一、預式問卷----------------------------161 附錄二、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因素分析 摘要表------------------------------164 附錄三、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因素 分析摘要表---------------------------165 附錄四、正式問卷 ----------------------------166. vi .

(8) 表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次.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基本資料分析表-- 42 專家意見諮詢名單------------------------ 43 專家意見統計表-------------------------- 43 信度分析資料表-------------------------- 47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之描述性統計 摘要表----------------------------------52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各因素平均值、 標準差及排序----------------------------53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學科」層面 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4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美術術科」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5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同儕關係」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5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家庭問題」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6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自我期許」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56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在「青春期情感」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7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之描述性統計 摘要表----------------------------------57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各因素 平均值、標準差及排序--------------------59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在「積極應對」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60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在「尋求協助支 援」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60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在「消極應對」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61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在「情緒發洩」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62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因應方式在「自我調適」 層面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62. vii .

(9) 表 4-16 不同性別之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 源分析----------------------------------67 表 4-17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學科」層面---------------------------68 表 4-18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美術術科」層面-----------------------69 表 4-19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同儕關係」層面-----------------------70 表 4-20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家庭問題」層面-----------------------70 表 4-21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自我期許」層面-----------------------71 表 4-22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青春期情感」層面---------------------72 表 4-23 不同年級之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 來源分析--------------------------------74 表 4-24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學科」層面---------------------------76 表 4-25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美術術科」層面-----------------------78 表 4-26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同儕關係」層面-----------------------79 表 4-27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家庭問題」層面-----------------------80 表 4-28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自我期許」層面-----------------------81 表 4-29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青春期情感」層面---------------------82 表 4-30 不同地區之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 來源分析--------------------------------84 表 4-31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學科」層面---------------------------87 表 4-32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美術術科」層面-----------------------90 表 4-33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同儕關係」層面-----------------------92. viii .

(10) 表 4-34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家庭問題」層面-----------------------93 表 4-35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自我期許」層面-----------------------94 表 4-36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青春期情感」層面---------------------95 表 4-37 不同國小經歷之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 壓力來源分析----------------------------96 表 4-38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學科」層面-----------------------97 表 4-39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美術術科」層面-------------------98 表 4-40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同儕關係」層面-------------------99 表 4-41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家庭問題」層面-------------------99 表 4-42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自我期許」層面------------------100 表 4-43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 分析-「青春期情感」層面----------------101 表 4-44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106 表 4-45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積極應對」層面------------------107 表 4-46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尋求協助支援」層面--------------108 表 4-47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消極應對」層面------------------109 表 4-48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情緒發洩」層面------------------110 表 4-49 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自我調適」層面------------------110 表 4-50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112 表 4-51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積極應對」層面------------------113. ix .

(11) 表 4-52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尋求協助支援」層面--------------114 表 4-53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消極應對」層面------------------115 表 4-54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情緒發洩」層面------------------116 表 4-55 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分析-「自我調適」層面------------------117 表 4-56 不同地區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118 表 4-57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積極應對」層面----------------------119 表 4-58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尋求協助支援」層面------------------121 表 4-59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消極應對」層面----------------------123 表 4-60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情緒發洩」層面----------------------124 表 4-61 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自我調適」層面----------------------126 表 4-62 不同國小經歷之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 壓力因應方式分析-----------------------127 表 4-63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 方式分析-「積極應對」層面--------------128 表 4-64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 方式分析-「尋求協助支援」層面----------129 表 4-65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 方式分析-「消極應對」層面--------------129 表 4-66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 方式分析-「情緒發洩」層面--------------130 表 4-67 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 方式分析-「自我調適」層面--------------131 表 4-68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與因應方式各層面之 相關分析摘要表-------------------------134 表 4-69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與因應方式各項目之 相關分析摘要表-------------------------137. x .

(12) 圖. 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8 圖 3-1 研究概念架構圖---------------------40. xi .

(13)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在快速變遷的科技時代裏,多元化的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家庭 功能結構產生變化,家庭組成背景也趨於多元,隨之也造成家長價值觀 及態度的轉變,無形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不同的壓力,直接或間 接地影響孩子情緒的變化,使孩子產生不愉快的身心壓力,因而在孩子 成長的過程裏,如何調適、紓緩個人的壓力,便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 題。 蔣文宜(2007)指出,臺北市國高中生 3 人中就有 1 人須減壓,根 據臺北市衛生局的統計發現,96 年國高中生有 29.2%有顯著心理困擾, 比 3 年前的 24.46%提高 4.8%,尤其進一步發現,國中生的壓力又略高 於高中職生,判斷應與升學制度有關,臺北市衛生局特別呼籲,家長應 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況,不要一味加諸升學壓力,適當給予多一點的關懷 與鼓勵。綜合上述,最近這幾年,由於家庭功能結構改變,學生個人壓 力增加了,引發了研究者想要對壓力這個議題做進一步的探究,此乃本 研究動機之一。 Kaplan(1990)認為資優學生的特殊人格特質,比其他一般學生更易 感受到壓力,而影響其生活適應能力。國中學生每天面臨來自家庭、學 校、同儕及自己本身的多重壓力,屬於人生發展中「狂飆期」的中期。 而資優學生的自我期望高,承受的壓力相對提高,由於資優學生在學習 方面有優異的表現和非凡的成績,比一般學生容易受到老師和家長高度 的關注,當社會給予資優學生過多的期望時,常造成他們有追求完美主 義的傾向,感受的壓力程度相對地提高,而大家往往忽略了對其努力與 表現給予適度的肯定和支持,讓其個人的壓力有所抒發因應。 Strop 的研究指出資優生可能會有下列問題產生:(1)自我概念不健. 1 .

(14) 全;(2)情緒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3)同儕過度競爭;(4)手足競爭比 較;(5)責任感過重;(6)人際關係不佳;(7)隱藏才能;(8)對學校課程 興趣低落;(9)生涯抉擇困難;(10)不滿現實(引自郭靜姿,2000) 。 吳武典指出,國內資優教育太重視知識,忽略情意教育。加上家庭 及社會通常對資優生期望很高,導致很多資優生 IQ 高,EQ 低,挫折容 忍度也低,又不喜歡求助他人,才會走上絕路。社會應多包容資優生, 學校也應加強資優生情緒管理能力(引自張錦弘,2003)。因此,資優 生自我期許高,又受到大家特別的關注,感受的壓力比一般學生還要 高,對於資優生壓力問題的探討有其必要性,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二。 孫瑜成(2004)研究指出,國中資優學生的壓力感受程度以「學業 壓力」最高,乃因於學業負荷量大、擔心學業表現不佳及學業競爭大等 因素,而教師和父母亦注重國中資優學生的學業表現,再加上資優學生 對自我學業的重視和要求,因此「學業」是目前國中資優生的主要壓力 來源。再者,當國中資優學生面臨壓力時,較常使用正向的「理性應對」 和「穩定情緒」方式來因應壓力,有助於紓解壓力。 張錦弘(2003)指出,根據吳武典分析,國內資優教育一大缺點即 是重知育、輕情意教育。資優生是天之驕子,大家對他們的期望高,相 對造成的壓力也大,所以他們應該比普通學生加強壓力調適、情緒管 理、自我認識等課程。 游璧如(2006)研究指出,資優生獨立自主、自我期許高、勇於探 究及挑戰,一但遇到失敗與挫折,容易有沮喪、挫敗或無助的負向情緒, 所以應重視情意教育及輔導,提高資優生學生情緒調適的能力並協助有 效管理情緒,達到良好的生活適應。 唐璽惠、王財印、何金針及徐仲欣(2005)提出情緒管理與壓力調 適是人生活上的兩大重要課題,而且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假設從小就能培養情緒處理的能力與壓力調適的技巧,必定能成為一個 高 EQ 的人,無論在哪個行業,都能無往不利,創造雙贏。朱敬先(2000) 認為壓力具有激勵的積極意義,每一項壓力危機的背後,都隱含著一次. 2 .

(15) 成長的機會,可以化壓力為助力。郭靜姿(1984)認為壓力調適的主要 目的是在控制壓力、減少沮喪感,使得人們有對抗壓力的能力,但不能 減少人們所有的壓力,誠如 Selye(1974)指出,一切的外在刺激都可帶 給人們壓力,但壓力有正有負,如果人類沒有任何壓力,則人類將趨於 死亡。 因而,了解學生壓力來源,有助於協助學生有效的面對壓力、調適 壓力、紓解壓力。壓力因應得宜,適度的壓力幫助學生肯定自我,使心 情舒暢、情緒穩定。因此資優生承受的壓力大,抗壓性低,若能適時透 過情意教育及輔導,引導其採取正向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可提升其抗 壓能力、做好情緒管理,對於資優生的壓力源、抗壓性有進一步探究的 必要,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三。 目前國內碩博士論文中,和國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相關之研 究,大多是針對一般國中學生,如江承曉(1991)、呂敏昌(1993)、 黃玉真(1994)、王蓁蓁(2000)、李欣瑩(2001)、蔡婉莉(2002)、 林續琴(2004)和蔡靜宜(2005)等之研究。此外屬於國中資優學生壓 力之研究有郭靜姿(1986)、黃玉真(1994)、孫瑜成(2004)和蔡靜 宜(2005)。有關藝術才能資優學生壓力相關研究,只有張敏芳(2005) 是有關國小音樂資優學生,缺少對於美術資優學生壓力方面之研究,並 無針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因此,本研究 針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問題做探討,有其實質探究之必要性,此 乃本研究動機之四。 由於研究者服務過的兩所國中,均設有國中美術資優班,因而希望 能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及因應方式之實際情形,藉此進而 發現問題並提出建議,以提供國中美術資優班教學之參考,為其奠定良 好的情緒管理技巧,進而調適紓解壓力、有效的面對壓力,期盼其有健 康快樂的美好人生。. 3 .

(16) 貳、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想對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壓力來源加 以探討、分析,較深入地瞭解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具體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主要之壓力來源。 二、瞭解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壓力因應方式。 三、探討不同性別、年級、地區及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壓 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四、探討不同性別、年級、地區及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壓 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五、分析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相關情形。 六、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國中美術資優班教學、輔導 問題之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主要的待答問題有: 一、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主要壓力來源為何? 二、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為何? 三、不同背景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三)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背景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年級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三)不同地區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4 .

(17) (四)不同國小經歷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 異? 五、目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相關情形?.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名詞有「壓力」、 「壓力來源」及「壓力因應方 式」 ,茲說明如下:. 壹、「壓力」 壓力是由於個體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評估當時所處情境的認知 與感受,所形成之緊張和壓迫感的一種身心反應。 本研究所稱的壓力,係採取互動取向的觀點,認為壓力是經由個人 的認知評估而產生,指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平常面對威脅性刺激事件, 自我認知其能力和經驗不足以克服困難時,而體驗到的壓迫感,所表現 出的身心反應。在研究者編製「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 因應方式」問卷「壓力來源」部分中,整體壓力程度所呈現出的得分情 形,若得分越高,表示學生感受到的壓力越大。. 貳、「壓力來源」 壓力來源可分為外在的壓力和心理的壓力兩大方面:(1)外在的壓 力:日常生活中任何方面的瑣碎事件,包括學校課業、學科考試、作業 份量、同學相處、人際互動、家人期望、親子互動和家庭氣氛等,都會 成為壓力來源;(2)心理的壓力:每個人對事件感受的壓力程度不同, 極具主觀性,自我期望、自我表現、兩性交往、感情困擾和情感的挫折 等都是形成心理壓力的因素。 本研究針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之現況,以研究者編製的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問卷「壓力來源」 部分,包括外在壓力:學科課業、美術術科、同儕關係、家庭問題等四. 5 .

(18) 個層面,以及心理壓力:自我期許、青春期情感等兩個層面,來瞭解國 中美術資優班同學壓力來源,呈現出的得分情形,若得分越高,表示學 生在感受到該層面的壓力越大,以作為未來輔導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問 題之參考。. 參、「壓力因應方式」 研究者認為壓力因應方式係指個體與環境在互動過程中,面對內在 外在情境的要求與衝突時,為緩衝、減低壓力,經認知評估後所採取的 一種處理壓力的方法,是一種動態歷程、是一種行動。也可以說壓力因 應方式是個體在遭遇壓力事件時,為解決內在外在的衝突,依個人特質 和環境互動結果,所採取的認知、情緒及各種行為反應之努力。壓力因 應方式包括解決問題取向和調整情緒取向兩大面向:(1)解決問題取 向:能針對引起壓力的問題,尋找互動方式,著重解決問題和減低壓力 威脅程度;(2)調整情緒取向:採內在心理、精神調理方式,以控制個 人情緒困擾,實質壓力源未消失。 本研究針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所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現況,以研 究者編製的「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問卷「因 應方式」部分,包括解決問題取向:積極應對、尋求協助支援等兩個層 面,及調整情緒取向:消極應對、情緒發洩、自我調適等三個層面因應 方式,藉以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在面臨壓力時,所採取的壓力因應 方式,呈現出的得分情形,若得分越高,表示學生使用該種因應方式的 頻率越高,以作為未來國中美術資優班教學與輔導問題之參考。.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為達成本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文獻探討」歸納分析結果,建 構問卷基礎,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依所編擬的問卷,請臺北縣. 6 .

(19) 七所開設美術資優班的國中學生填寫,藉以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 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實際情形。.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步驟如下: 一、擬定研究計畫:根據研究者的研究動機和目的,與指導教授商談訂 定研究主題,進而對研究的範圍與架構加以界定,擬定研究計畫, 並請指導教授指導與修正。 二、蒐集與探討相關文獻:蒐集有關壓力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理論、資料 與論文,加以整理、閱讀、分析、探討、組織和歸納,作為本研究 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三、編製初稿問卷:根據研究目的和文獻探討,擬定問卷架構,並編妥 問卷初稿。 四、論文計畫口試:在指導教授的指導和建議下,完成論文計畫的撰寫, 進行論文計畫口試。 五、專家效度檢核。 六、問卷預試。 七、正式問卷施測。 八、問卷回收整理及進行統計分析。 九、撰寫研究報告。 茲將本研究步驟以圖 1-1 表示。. 7 .

(20) 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文獻探討 l 壓力的理論基礎 l 壓力因應方式的理論 l 壓力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l 主要壓力來源 l 壓力因應方式. 研究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第五節. 研究步驟圖.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為「臺北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 究」,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區域 本研究以臺北縣所屬的縣立國民中學、縣立高級中學國中部所在地. 8 .

(21) 區作為研究區域。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北縣七所開設美術資優班的縣立國民中學、縣立高級中 學國中部國一、國二及國三學生為研究對象,私立學校不列入本研究之 範圍。.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兼採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研究,雖在研究架構上力求完整, 但因樣本選擇的有限性,仍有以下的限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問卷採自陳量表的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在本 研究中,問卷調查蒐集到的廣泛意見,因未做訪談,基於個人認知、情 緒、態度的不同,只能對整體看法做背後的探討。另受到填答者個人主 客觀感受等因素影響,在資料蒐集上有所限制。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僅限於臺北縣縣立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故調查 結果不宜推論至私立國民中學、私立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及臺北縣以外 地區國民中學學生。. 9 .

(22)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壓力來源和因應方式的相關文獻。本章共分三小節, 討論的節次依序為「壓力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與 相關研究」與「壓力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研究發現」。. 第一節 壓力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壹、壓力的定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於壓力的定義有不同看法,綜合各方學者意見, 可分為下列三種取向:刺激取向、反應取向和互動取向。 一、刺激取向 Holmes 與 Rahe(1967)指出,壓力是個體在遇到外界事件而失去生 活平衡時,為了恢復原有的適應狀態所花費的精神和體力的總和。 Cox(1978)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能力對抗環境中的壓力源,當漸增 的壓力超過個人的忍耐程度時,就會開始產生壓力反應。 Kanner(1981)指出,壓力是一種刺激或是一個事件,不管它是真實 或想像,只要它能使個體失去原有的平衡狀態,並刺激個體內在的適應 過程以恢復原有的平衡狀態之刺激或事件。 Morris(1996)認為,壓力是指任何會引起緊張或威脅,並且個人必 須去改變或調適的環境事件。 呂敏昌(1993)指出,壓力是指一種刺激或事件,其發生會使個人 失去原有的平衡狀態,並激發個體內在的適應歷程以恢復原有的平衡狀 態。 陳彰儀(1995)認為,壓力的意義係指:個體面對他不能處理或破 壞其生活和諧的刺激事件所表現出來的特定或非特定的行為模式。 張春興(2007)認為,壓力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情境中, 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如此種感受經常因 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續存在,即演變成為個人的生活壓力。. 11 .

(24) 刺激取向的觀點,優點是在辨明各種情境的刺激,容易找到壓力來 源,強調壓力來源的重要性,認為外在環境刺激所引起的壓力,會干擾 個人內在的心裡感受,而造成個人的生活變動。但忽略了個體對壓力容 忍度的個別差異,相同的壓力來源對不同個體,並不一定會造成相同的 壓力反應,以及忽略了個人內在心理因素,在不同環境裡面對壓力時會 有不同的反應和處理方式。 二、反應取向 Selye(1956)將壓力視為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取向,對壓力定義 為:個人對任何加諸於其上之要求,所產生的一種非特定性 (non-specific)的身心反應。包括心理的或生理的、正向的或負向的、 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等不同壓力源,都會產生一般性的生理影響,例如 考試刺激產生心情緊張、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等的反應取向。Selye(1983) 認為不論壓力來源為何,都可能引起個體相似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Ivancevich 與 Matteson(1980)認為,壓力是一種適應的反應,是 外界的動作、情況及事件對個人產生特殊生理或心理的要求而造成的結 果,而且此種反應是以個人特質和心理歷程為中介。 Eysenck(1983)認為,壓力是個人所經驗到的緊張程度。 Thoits(1986)指出,壓力是突然或長期困擾日常生活行動的一種不 願有的情況。 Hobfoll(1989)指出,Selye 注重個體對壓力的生理反應,忽略了壓 力對個體產生的心理影響,也輕忽了個體辨識,評估壓力和改變情境的 能力。 張明麗(1991)認為,壓力係個體為適應內外在環境,產生的一種 特殊反應結果。 蔡嘉慧(1998)指出,壓力是一種反應狀態,個體在面對外在之威 脅情境時,在生理及心理上所產生應對之反應,此反應受到個人特質和 心理歷程之影響。. 12 .

(25) 藍采風(2000)認為,壓力是指個人對外界的一種反應,舉凡外界 的人、事、物都能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的反應。 郭靜晃(2002)認為,壓力是一種心理狀態反應,來自個人認知過 程,所以當個人資源及能力不足以應付環境所需時,所產生的心理反應。 反應取向的觀點,將壓力視為一種反應,即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 激時,為求恢復正常的情況,由心理上或生理上所產生應對的反應,偏 重整體性的反應,不考慮壓力來源,忽略了判斷個體對於壓力的心理認 知層面,認為壓力是個人面對外在不利刺激時所產生的生理或心理的反 應。 三、互動取向 Lazarus(1976)認為壓力的產生是由於個人知覺到環境和個人的平 衡受到破壞。Lazarus 與 Folkman(1984)認為壓力是個人和環境交互作 用的結果,經由個人對於環境評估所產生的感受,認為壓力是指個體對 環境需求的負荷超過身體適應的程度,壓力產生決定權不在於環境,而 是經由個人的認知評估,亦即當環境需求超過個體的資源所能應付時, 壓力隨之產生。Lazarus(1991)對壓力所下的完整定義為:「壓力是個 人與環境中人、事、物的一種特別關係,此種個人與環境中人、事、物 的關係,被評估是有心理負擔的,或超越其資源所能負擔的,以及危害 心理建康及個體綜合福祉的概念,始被稱之為壓力。」 McGrath(1970)將壓力視為容忍力,所謂有壓力的環境是指超出正 常容忍範圍的環境。當環境的要求超過個體的容忍力時,壓力就會產生。 Martin 與 Schermentharm(1983)指出,壓力是個人對於人與環境配 合的要求、限制及機會,所產生的主觀和知覺而發生的正向或負向反應 狀態。 Turner 與 Roszell(1994)研究指出,幾乎任何生活上的改變都可能 成為壓力來源,可視壓力為一種個體認知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Greenberg 與 Baron(1997)認為,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源時,. 13 .

(26) 情緒、認知和生理三方面交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 Robbins(2003)指出,壓力是一種動態的條件,當個人面對機會、 強迫或需求時,個人知覺其結果是不確定且重要的。 朱敬先(2000)認為,壓力是一種複雜的身心歷程,包括壓力的來 源、威脅的知覺和焦慮的反應,綜合定義,壓力產生的歷程是「壓力的 來源」→「威脅的知覺」→「焦慮的反應」。 施雅薇(2004)指出,互動取向重視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認為 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經過其主觀的認知過程,而產生心理的威脅 及生理的激動之現象。 互動取向的觀點,重視個體與環境的關係,統整了刺激取向與反應 取向兩大觀點,認為壓力是外在刺激與個體反應的互動歷程,是相互影 響的,壓力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兩者互為因果,特別重視評 估的概念,注重個體的認知評估及個體的因應能力,可以判斷個人認知 及環境的需求。 綜合以上有關壓力三種取向觀點的定義,研究者認為壓力是由於個 體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評估當時所處情境的認知與感受,產生的緊 張和壓迫感,所形成的一種生理或心理需要再適應的歷程。本研究所稱 的壓力,係採取互動取向的觀點,強調個體知覺的重要性,認為壓力是 經由個人的認知評估而產生,指國中美術班資優學生平常面對內外在刺 激事件,自我認知其能力和經驗不足以克服困難時,而體驗到的壓迫 感,所表現出的身心反應。. 貳、壓力來源與類型 壓力來源的途徑很廣泛,由於學者們對於壓力來源,從不同的觀點 出發、切入的角度不同,對壓力來源因素作分類,自然地也有不同的看 法。 Lazarus 與 Cohen(1977)將個人的認知評估納入壓力來源解釋中, 將壓力分成三類:(1)激變事件:指環境中突然面臨強大事件的改變,. 14 .

(27) 個體需花很多時間才能因應,如自然天災(地震、洪水…)及人為災難 (戰爭…);(2)個人的壓力源:指生活事件足以影響個體挑戰壓力的 適應能力,即一般所謂的負向生活事件,如近親死亡、生病、失業、離 婚等;(3)日常生活瑣事:指係個體每天均會遭遇到的各種日常繁瑣事 件,是持續且反覆不斷的存在,如環境噪音、空氣污染、上班塞車等, 可視為背景壓力源,屬於慢性壓力源。 Wills 與 Shiffman 在 1985 年提出三種壓力來源:(1)重大生活事 件,急遽而持續時間相當短暫,如轉學、親人去世;(2)日常生活中的 問題,如擠公車、排隊或與店員發生爭執等煩瑣事件;(3)持久的生活 緊張,指與履行某種角色有關的長期壓力,如學生擔心課業成績和未來 計劃(引自蔣桂嫚,1993) 。 Compas(1987)提出壓力來源可分三種:(1)急性壓力源:包括重要 生活事件、日常瑣事、規範的事件、不規則的事件及生活的改變;(2) 長期慢性壓力源:包括環境條件的剝奪、不利於個人創造的環境及重複 發生的事件;(3)人際間互動的壓力源:指個人與父母、同儕、情侶或 同事間的溝通互動、理念不合的相處,所產生的長期壓力。 Rita、Richard、Edward 與 Ernest 等認為,壓力的來源包括:(1) 對立動機間的衝突;當兩個動機相互起衝突,其中一方動機的滿足同時 引起另一動機的挫折;(2)主要生活改變:任何個人生活的改變──不 論是否愉快──均需要重新適應;(3)日常生活的困擾:困擾的例子包 括找不到物品、關切金錢的擁有、太多干擾、承擔太多責任、不夠時間 陪伴家人以及爭吵(鄭伯壎與洪光遠譯,1991)。 Forman(1993)根據以往的研究,將主要壓力來源分成三大類:(1) 災難事件:會影響大部分人的重大傷害,例如颱風、地震或戰爭等;(2) 重大生活事件:人生的重大階段,例如結婚、離婚或親人死亡等;(3) 每日生活困擾:例如作業太多、成績不佳、想念朋友等。 Aldwin(1994)認為,壓力源包括創傷、生活事件、嫌惡的物理環境、. 15 .

(28) 慢性角色緊張及日常瑣事。 朱敬先(2000)認為,任何情境或刺激具有傷害或威脅個人的潛在 因素,就是壓力來源,壓力來源可分為:重要生活事件、生活小困擾、 災變事件、長期的社會事件及心理困擾五大類。 黃惠惠(2002)指出,壓力的來源主要有:(1)環境壓力:來自自 然環境的壓力,包括地震、颱風、空氣汙染等;(2)內在環境:個人內 在環境,比如疲勞、饑餓、疼痛、病毒感染等;(3)生活困擾:會讓人 感覺憤怒、挫折或不舒服的一些日常生活問題,如塞車;(4)重要生活 事件:指的是個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或重要變動,可能會破壞個人 本來已經平衡的生活,使得個人短時間難以適應。 林萬億(2003)指出,壓力的來源有三類:(1)生活轉變,如發展 階段、地位與角色改變、生活空間的再造等;(2)環境壓力,如機會不 等、冷酷與反應遲鈍的組織;(3)人際過程,如剝削、期待不一等等。 張春興(2006)認為,壓力的來源可能是由於:(1)動機挫折;(2) 面臨失敗的威脅;(3)內心的衝突。壓力有時具有示警的功能,可使人 面對壓力的來源而設法排除之。張春興(2007)將壓力來源區分為三大 類:(1)生活改變:個人生活秩序的重要改變;(2)生活瑣事:有家用支 出、工作職業、身心健康、時間分配、生活環境和生活保障等六方面; (3)心理因素:個人內在的心理問題,主要為挫折和心理衝突。 綜合以上所述,雖然學者們對於壓力來源切入的角度不同,從不同 的觀點出發對壓力來源因素作分類,但大致可分為外在的壓力和心理的 壓力兩大類,舉凡來自周遭的人、事、物或個體本身內在的想法,即任 何與事件、生活、環境、心理有關的因素,都可能是壓力的來源。 研究者認為壓力來源可分為外在的壓力和心理的壓力兩大類: 一、外在的壓力:包括地震、洪水、颱風、戰爭、環境噪音、空氣污染、 塞車、擠公車、排隊、爭吵、學校課業、學科考試、作業份量、同 學相處、人際互動、家人期望、親子互動和家庭氣氛等。. 16 .

(29) 二、心理的壓力:每個人對事件感受的壓力程度不同,極具主觀性,自 我期許、自我期望、自我表現、面臨失敗的威脅、內心的衝突困擾、 兩性交往、感情困擾和情感的挫折等,都是形成心理壓力的因素。. 參、國中學生的壓力來源 由於目前國內碩博士論文中,和國中學生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相關 之研究,大多是針對一般國中學生,有關藝術才能資優學生壓力方面相 關的研究,只有一篇是有關國小音樂資優學生,並無針對國中美術資優 班學生壓力來源做探討,因而,本研究以一般國中學生和國中資優學生 壓力來源相關之研究做為參考。 一、一般國中學生 Armacost(1989)研究青少年日常生活壓力源以「學業壓力」最大, 其次是來自父母與老師的「人際關係壓力」。 郭靜姿(1986)研究發現,國中青少年壓力來源有同儕關係、課業 問題、師生問題、前途問題、個人生心理問題及親子問題等。 涂柏原(1987)研究結果發現,國三學生壓力來源主要來自於時間 安排、學校課業、父母與同學之爭吵、對未來的前瞻及上課時教師的教 學態度等方面有關的事件。 王蓁蓁(2000)研究結果發現,臺北縣國中生在學業、家庭、異性 交往、一般人際和個人五個方面中,主要壓力來源為「學業方面」,其 次為異性交往方面和個人方面,一般人際方面和家庭方面居後, 李欣瑩(2001)研究指出,桃園市國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學校 生活、家庭生活、自我相關和異性交往四項事件中,面臨最多的主觀生 活壓力事件為「學校生活事件」,依序為家庭生活事件、自我相關事件、 異性交往事件。 陳佳琪(2002)研究發現,在學業壓力、同儕人際關係、異性關係 發展和自我認同與期許四個變項中,「學業壓力」為現代青少年主要生 活壓力來源,其次為自我認同與期許、同儕人際關係和異性關係發展。. 17 .

(30) 蔡婉莉(2002)研究發現,就自我期望、溝通與情感依賴、學校教 育文化、家庭管教和青春期情感五方面壓力而言,國三學生生活壓力的 主要來源為「自我期望壓力」,其次依序為學校教育文化壓力、溝通與 情感依賴壓力、家庭管教壓力和青春期情感壓力。 施雅薇(2004)研究指出,國中生在未來發展、學校課業、同儕關 係、家庭生活和兩性交往五個因素中,「未來發展」為主要壓力來源, 其次依序為學校課業、家庭生活、同儕關係和兩性交往。 崔珮玲(2004)研究發現,新竹縣市國中生感受的生活壓力,就生 活環境和人際關係、自我期望、自我表現、課業與溝通四項事件而言, 面臨最多的生活壓力事件是「自我期望」,其次依序為課業與溝通、自 我表現、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 蔡靜宜(2005)的研究指出,有關臺北縣市學生生活壓力現況方面, 針對在學校課業、課外學習、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個人健 康和個人自我期許七個層面,壓力最高者為「個人自我期許」,其次依 序為學校課業、親子關係、個人健康、師生關係和課外學習,壓力最低 者為同儕關係。 高偉君表示,青少年情緒變化原因很多,可能是青春期荷爾蒙變化 影響、升學壓力等,有時不單純是孩子的問題,家長的態度也可能構成 孩子無形的壓力來源,也不可忽視(引自蔣文宜,2007)。 綜合以上所述,發現一般國中生主要的壓力來源為: (一)學校生活:課業問題、課外學習、學校教育文化、師生問題、 上課時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老師的人際關係等; (二)個人生心理問題:異性交往、兩性交往、異性關係發展、情 感依賴、青春期情感、荷爾蒙變化影響、個人因素、個人健 康和時間安排等; (三)自我期許:個人自我期許、自我認同、自我期望、自我相關、 自我表現、個人生涯發展、對未來的前瞻、未來發展、前途. 18 .

(31) 問題和升學壓力等; (四)同儕關係:同儕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一般人際、溝通、和 同學爭吵等; (五)家庭生活:親子問題、親子關係、父母期望、父母的人際關 係、家長的態度、家庭氣氛、與父母之爭吵、家庭管教、生 活環境等因素。 二、國中資優班學生 Rimm(2003)指出資優學生的主要壓力有下列三種,分別為:(1)希 望成為最聰明、最完美的人;(2)希望具有高度創造力及獨特性;(3)被 他人所崇拜。 王文科(1994)研究指出,從國中階段起,資優學生開始面臨青春 期的轉變,對親子間的互動、同儕關係的發展和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一定 程度的影響。 梁欣怡(2003)指出,根據「張老師」求助問題統計,青少年最感 困擾的首推課業壓力,其次是感情困擾,而向「張老師」求助的不只是 社會認定的「問題學生」,資優生求助比例也不低;輔導社工就說,資 優生的人際交往通常只關注彼此的學業,但青少年生活裡怎麼可能只有 學業一項?和大家呼吸同樣空氣的資優生在面對學業以外的困擾時,反 而欠缺抵抗力,更容易受傷。 在黃玉真(1994)有關北部國中資優學生壓力研究中,在課業、學 校常規、師生關係和自我接納四種壓力來源中,發現資優學生主要的生 活壓力來源以學業壓力為主。 孫瑜成(2004)研究發現,針對國中資優學生在面臨社區環境、學 業、教師、父母、同儕、自我期許和個人人生觀七種壓力來源時,國中 資優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仍以「學業」壓力為主,其次依序為自我期許、 個人人生觀、教師、父母、同儕和社區環境。 蔡靜宜(2005)有關臺北縣市資優學生生活壓力現況方面的研究指. 19 .

(32) 出,針對在學校課業、課外學習、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個 人健康和個人自我期許七個層面,壓力最高者為「個人自我期許」,依 序為親子關係、學校課業、師生關係、個人健康和課外學習,壓力最低 者為同儕關係。 張敏芳(2005)指出,資優學生在在進入資優班就讀時,往往必需 面對資優課程與普通課程雙重的壓力,作業分量比普通學生繁重。 游璧如(2006)研究結果發現,在家人、師長、同學三種社會支持 對象中,資優班學生獲得社會支持的來源主要為家人,其次為同學,最 後為師長。當孩子進入資優班後,父母提供支持及資源但對孩子的期望 也明顯地提高或增加,「家人的高期望」反而是資優生壓力及情緒困擾 的來源。 綜合以上的研究,發現國中資優學生主要的壓力來源有: (一)學校方面:課業、面對資優課程與普通課程雙重的壓力、作 業分量比普通學生繁重、課外學習、學校常規、師生關係等; (二)個人方面:自我期許、自我接納、個人人生觀、個人健康、 自我概念的形成、希望成為最聰明最完美的人、希望具有高 度創造力及獨特性、被他人所崇拜等; (三)家庭方面:親子間的互動、親子關係、家人的高期望等; (四)同儕關係:人際交往、同儕關係的發展、社區環境壓力等; (五)青春期情感:青春期的轉變、感情困擾壓力等。 三、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 張敏芳(2005)指出,藝術才能資優學生要面臨學科與術科雙重課 業壓力。 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壓力來源,包含一般學生及資優學生所擁有 的壓力來源,另國中美術資優班同學在課業方面,除了一般國中學生的 學科領域課業外,還有美術術科專業課程,美術術科專業課程包括水 彩、素描、設計、水墨畫與書法等。. 20 .

(33) 肆、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除了一般學生及資 優學生所擁有的壓力來源外,還有美術術科專業課程,美術術科專業課 程包括水彩、素描、設計、水墨畫與書法等。總括上論,發現國中美術 資優班學生的壓力來源包括: 一、學校壓力源:包括課業問題、課程、作業分量、課外學習、學校教 育文化、學校常規、師生關係、師生問題、上課時教師的教學態度 和老師的人際關係等; 二、自我期許壓力源:個人自我期許、自我接納、自我認同、自我期望、 自我相關、自我表現、個人生涯發展、個人人生觀、個人健康、時 間安排、自我概念的形成、希望成為最聰明最完美的人、希望具有 高度創造力及獨特性、被他人所崇拜、對未來的前瞻、未來發展、 前途問題和升學壓力等; 三、同儕壓力源:同儕人際關係、一般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同儕關係 的發展、溝通、和同學爭吵、社區環境壓力等; 四、家庭壓力源:家庭生活、親子問題、親子關係、親子間的互動、父 母期望、父母的人際關係、家人的高期望、家長的態度、家庭氣氛、 與父母之爭吵、家庭管教和生活環境等因素; 五、青春期身心壓力源:青春期情感、青春期的轉變、感情困擾、個人 生心理問題、異性交往、兩性交往、異性關係發展、情感依賴和荷 爾蒙變化影響等。 總括以上所述,本研究擬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來源之現況做 探討,來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同學壓力來源,包括外在壓力和心理壓力 兩方面: 一、外在壓力:學科課業、美術術科、同儕關係、家庭問題等四個層面。 (一)學科:學科課業、學科考試、各領域學科成績、學科作業份 量和老師對學科成績的要求等;. 21 .

(34) (二)美術術科:美術術科專業課程、水彩.素描.設計.水墨畫與書 法等作業、術科作業份量、老師對術科作業的要求等; (三)同儕關係:同學間的相處及溝通、知心的朋友、同儕人際關 係、人際交往、同儕關係的發展等; (四)家庭問題:家人的高期望、親子間的互動、家長的管教態度、 家庭氣氛、與家人的溝通等。 二、心理壓力:自我期許、青春期情感等兩個層面。 (一)自我期許:自我理想很高、希望成為最聰明最完美的人、希 望具有高度創造力及獨特性、希望被他人崇拜、希望事事要 比別人好、期望取得他人讃許等; (二)青春期情感:和異性相處、結交異性朋友影響課業、父母反 對結交異性朋友、和異性朋友的感情困擾等。 本研究以學科課業、美術術科、同儕關係、家庭問題、自我期許和 青春期情感等六種壓力來源,作為未來輔導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問題之 參考。. 第二節. 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壹、壓力因應的重要性 Selye(1956)指出,壓力是生活的一部份,是我們日常生活活動的 產物,並認為適度的壓力,可使個體保持警覺,保持良好,然而過度的 壓力常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不適。 Siegel(1988)指出,個人所感受的壓力及焦慮的程度主要是由文化 因素所決定,若社會文化重視競爭及個人主義,個人所感受的壓力會較 大。但個人如何應付壓力及面對問題卻更為重要,因此必須學習表達自 己的感受,而不是否認或壓抑自己的感覺和情緒。 Adderholdt-Elliott(1989)認為,資優學生由於經常表現特出及取 得優異成績,故他們會有「事事要比別人好」的自我要求及傾向,同時. 22 .

(35) 亦會期望取得父母師長的讚許來肯定自我。因而對自己造成壓力,容易 感到沮喪,偶而遇到挫折時,亦會出現過劇反應及不懂處理失敗,甚至 日後會避免接受新的挑戰,以免有不完美的表現。 吳武典等(1985)指出,減少壓力的第一步是要幫助資優生找出生 活中主要的壓力來源。一般認為資優生可以知覺到生活中大部份持續之 環境壓力,故有部分研究指出資優生的自我知覺、情緒穩定、社會適應 和一般焦慮程度低於普通生。 林麗雪(2003)指出,資優生學業成就遠超過一般學生,使得家庭、 學校及社會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寄予厚望;吳武典認為,資優生自殺或殺 人事件發生,引起社會大震憾,資優生表現全都是「功課一級棒」,事 實上,他們仍存在極大的個別差異,有的是乖乖牌,有的極叛逆,有些 情緒穩定,有些內心波濤洶湧,資優班教師宜擁有專業輔導知能,暸解 學生情緒變化,可以適時介入輔導。 蘇瓊慧(2005)指出,青少年正值身心快速發展,又需面對各方壓 力,時常累積許多情緒,而休閒活動正可紓解青少年的身心壓力,提供 疏導負面情緒的管道。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適當的壓力會激發動力,暸解壓力來 源,有助於調適壓力、紓解壓力,壓力調適得當,而後心情舒暢、情緒 穩定。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主要之壓力來源及其因 應方式現況,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供國中美術資優班教育參考, 適時引導學生採取正向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以讓學生有適當的壓力調 適。. 貳、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 Lazarus(1976)認為,根據互動理論,個人知覺到環境和個人的平 衡受到破壞,則個人會努力去處理環境和內在需求的衝突,以力求兩者 平衡,這就稱為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Lazarus與Folkman(1984) 對壓力因應定義為: 「面對壓力情境時,個體評估其外在、內在需求超. 23 .

(36) 過個人資源所能承擔時,不斷地改變其認知和行為,所做的努力。」壓 力因應方式被視為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Lazarus(1993)認為壓力因應 方式係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的一種結果。Lazarus(1999)提出因應即 是用來處理生活上壓力情境的一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壓力與因應兩 者之間存在著反向的關係,當因應的效果愈差時,壓力程度就高,當因 應的效果愈好時,壓力程度就低。 Moss 與 Billings(1984)認為,因應方式與壓力情境的適應有關, 對因應方式定義為:「個體針對特定事件的行為反應」。 Auerbach 與 Gramling(1998)認為,壓力因應方式泛指個體面對壓 力情境時,為了要減低壓力所採取的一種思考與行動方式。 Rita、Richard、Edward 與 Ernest 等認為,因為壓力情境所引起的 焦慮和生理反應令人非常不舒服,個體通常會做出一些可以減緩不適的 反應。這個由個人試圖處理壓力的過程稱之為因應(鄭伯壎與洪光遠 譯,1991)。 Kausar 與 Munir(2004)認為,個體的壓力因應,主要來自情緒因應 和問題管理因應。 孫瑜成(2004)認為,壓力因應方式係個體在面臨壓力來源時,根 據其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資源的支持程度,所採取不斷地改變自我認知 及行為,以降低壓力,進而解決問題,而非逃避現實或掌控壓力。 蔡靜宜(2005)指出,因應是指個體改變認知及行為來處理困擾的 個體與環境的關係,在整個壓力互動的歷程中,個體會隨著個人與環境 互動的回饋過程,給予重新再評估。 張春興(2006)指出,因應是指個體遭遇困難或心理挫折時,個人 嘗試採用不同策略克服困難或化解挫折的心理與行動歷程。 綜合以上有關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研究者認為壓力因應方式係個 體與環境在互動過程中,面對內在外在情境的要求與衝突時,為緩衝、 減低壓力,經認知評估後所採取的一種處理壓力的方法,是一種動態歷. 24 .

(37) 程、是一種行動。也可以說壓力因應方式是個體在遭遇壓力事件時,為 解決內在外在的衝突,依個人特質和環境互動結果,所採取的認知、情 緒及各種行為反應之努力。. 參、壓力因應方式的分類 Lazarus(1976)將因應方式分為直接的行動(direct actions)和緩 和的方式(palliaction)兩大類:(1)直接的行動,包括防範傷害的準 備、對刺激來源的攻擊、逃避和不行動或漠不關心等四種行動傾向,以 緩和或改變個人與環境間不安的關係;(2)緩和的方式,為了減低或消 1 症狀取向方式: 除、忍受壓力所產生的困擾情緒,又可分為兩種型式:○ 2 內部精神方式:即防衛機制的運用, 例如喝酒、服用鎮定劑等方式;○. 為個體認知上的改變,例如認同、取代、壓抑、否認、反作用及投射等 方式。Folkman 與 Lazarus(1980)認為不論在任何危機的情況下,人們 所採用的因應方式不外乎「問題取向」(problem-focused)與「情緒取 向」(emotion- focused),「問題取向」係針對問題,訂定計畫並實際 執行以解決問題,而「情緒取向」主要在於減輕情緒上的痛苦,並不一 定有真實的行動產生。Folkman,Lazarus,Gruen 與 DeLongis(1986)以因 素分析把因應行為分為對抗式因應、置之不理、自我控制、尋求社會支 持、接受責任、逃避、有計畫的解決問題及積極的再評估。 Pearlin 與 Schooler(1978)依因應的功能,將因應方式分為三大 類:(1)直接改變或消除問題情境,如尋求支持;(2)改變個人對問題的 看法,如把壓力事件視為工作使命感;(3)處理因為問題所引起的情緒, 如藉吃、喝發洩不滿抱怨等。 Kyriacou(1980)將因應分為三種類型:(1)討論問題與尋求社會支 持;(2)尋找壓力的實際來源;(3)離開壓力源的相關活動、轉移注意力。 Moos(1992)整合許多學者對壓力因應方式的分類,提出認知評估取 向、問題取向及情緒取向三種壓力因應方式的類型。. 25 .

(38) Choe(2000)將因應行為分成主動積極、分心、尋求支持及逃避四種 類型。 Gill(2003)將因應方式分為尋求社會支持、正向重新評估、自我控 制、接納責任及逃避五種類型。 Hatchett 與 Park(2004)將因應方式分為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 及逃避等三種類型。 吳武典(1997)將因應方式分為五種類型:(1)自己解決:例如自 己設法解決;(2)求助他人:例如找家人、老師或朋友談;(3)消極逃避: 例如不管它、睡大覺;(4)責備反應:例如責怪自己、責怪他人;(5)轉 向反應:例如去運動、去做有趣的事。 蔡婉莉(2002)研究指出,問題取向的因應是指改變外在的問題或 內在的問題強度之來源,情緒取向的因應則是指緩和問題所帶來的痛苦 與困擾。 丁明潔(2003)綜合以往研究指出,因應方式主要可分成情緒導向 的因應方式與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及積極(正向)的因應方式與消極(負 向)的因應方式兩種。 孫瑜成(2004)研究歸納指出,學者對壓力因應方式的看法大致可 分為正向因應方式及負向因應方式兩種,正向因應方式有助於個人紓解 壓力,負向因應方式則往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是將問題忽略而已, 實質上並未減輕壓力。 綜合以上所述,學者對於壓力因應方式在名稱上雖有不同,但基本 上可歸納為問題取向和情緒取向兩大類: 一、問題取向:方式包含面對問題尋求策略、有計畫的問題解決、尋找 社會支持等,是直接處理壓力來源,著重在解決問題事件,有助於 個人紓解壓力。 二、情緒取向:方式則涵蓋自我控制、接納責任、責備反應、逃離與避 免等,是控制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針對負向情緒作處理,著重在. 26 .

(39) 情緒調節,不是真正解決問題,實質上壓力源並沒有消失,只是減 輕問題所帶來的痛苦和困擾而已。. 肆、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方式 基於目前國內碩博士論文中,並無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壓力因應方 式之研究,本研究以國中一般學生壓力因應方式和資優學生壓力因應方 式相關之研究,做為研究之參考。 一、一般國中學生 江承曉(1991)研究指出,臺中地區國中學生因應壓力行為的類型, 依序為:轉移注意力、主動解決與正向情緒處理、逃避延宕與負向情緒 處理、使用菸酒藥物。 李欣瑩(2001)研究指出,桃園市國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正向 情緒調適、主動解決與正向闡釋、尋求社會支持、逃避問題與發洩情緒、 轉移注意力五項因應行為中,最常使用的因應行為以「正向情緒調適」 最多,其次為主動解決與正向闡釋、尋求社會支持、逃避問題與發洩情 緒、轉移注意力。 蔡婉莉(2002)研究發現,在與好友商量、面對壓力、與家人溝通、 自助與幽默、轉換身心環境和尋求專家協助六種壓力因應方式中,國三 學生最常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依序為與好友商量、轉換身心環境、面對 壓力、自助與幽默和與家人溝通,而最少使用尋求專家協助。 紀怡如(2002)研究指出,國中生面對壓力事件時,在積極因應、 消極因應、轉移注意和尋求支援四個層面中,採取的因應策略以「轉移 注意」為主,再者為積極因應、消極因應,最不常運用的方式則為尋求 支援。 林續琴(2004)研究結果指出,在問題解決、情緒處理、尋求支持 和轉移注意四種因應方式中,國中學生面對生活壓力最常採用「轉移注 意」的因應策略,而有時會有憤怒的情緒經驗。. 27 .

(40) 蔡靜宜(2005)的研究指出,一般學生在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現況方 面,以問題解決、情緒調適、擱置問題、情緒發洩和尋求社會支持五個 層面而言,使用頻率最高為「問題解決」和「情緒調適」,其次是擱置 問題、尋求社會支持,最低為情緒發洩。 綜合以上研究,國中學生最常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為: (一)消極因應:逃避現實、逃避問題、聽天由命、擱置問題、轉 移注意力; (二)積極因應:面對壓力、邏輯思考、主動解決、解決問題; (三)尋求支援:尋求社會支持、尋求專家協助、與家人溝通、與 好友商量和轉換身心環境; (四)情緒調適:正向闡釋、正向情緒調適、自助與幽默、自我控 制; (五)情緒發洩:憤怒的情緒經驗。 二、國中資優學生 黃玉真(1994)研究發現,在其列出的 12 種壓力因應行為中,國 中資優學生最常使用的壓力因應方式依序是自己設法解決、找朋友談、 不管它和找家人談四項。 孫瑜成(2004)研究指出,當國中資優學生面臨壓力時,以消極應 對、理性應對、自我尋求解決方法、尋求他人支持、穩定情緒和自我封 閉六種方式而言,較常使用正向的「理性應對」和「穩定情緒」方式來 因應壓力,有助於紓解壓力,其次依序為尋求他人支持、自我尋求解決、 消極應對和自我封閉。 蔡靜宜(2005)有關臺北縣市資優學生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現況方面 的研究指出,以問題解決、情緒調適、擱置問題、情緒發洩與尋求社會 支持五個層面而言,使用頻率最高為「問題解決」與「情緒調適」,其 次是擱置問題、尋求社會支持,最低為情緒發洩。 張敏芳(2005)研究指出,國小音樂資優學生舒緩壓力之方式大致. 28 .

(41) 可歸類四種:(1)沒有任何因應策略-消極以對;(2)逃避-以各種理由 盡可能規避;(3)自我調適,再出發-適時釋壓,再重新面對;(4)順勢 以對-採取較積極的態度,努力應付。 綜合以上研究,國中資優學生所採取的壓力因應方式較偏向正向積 極的方式,最常使用的有:理性應對、穩定情緒、問題解決、自己設法 解決、自我尋求解決方法、尋求他人支持、找朋友談、找家人談、尋求 社會支持、情緒調適、消極應對、情緒發洩、不管它、自我封閉和擱置 問題等。. 伍、小結 總括以上所述,本研究擬針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在面臨壓力時 所選擇採取的方式做探討,包括解決問題取向和調整情緒取向兩大面 向: 一、解決問題取向:能針對引起壓力的問題,尋找互動方式,著重解決 問題和減低壓力威脅程度。 (一)積極應對:會理性思考分析發生原因、理性應對、會從不同 角度客觀地看問題、會嘗試各種可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努 力尋求有效的因應方式、會冷靜地面對問題訂定計畫實際執 行、會按步就班完成要做的事情、鼓勵自己面對困難再接再 厲等。 (二)尋求協助支援:找好友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求爸媽的協 助、請求老師指導支持、找有類似經驗的人討論、尋求相關 資訊資源來解決問題等。 二、調整情緒取向:採內在心理、精神調理方式,以控制個人情緒困擾, 實質壓力源未消失。 (一)消極應對:逃避現實、不敢面對、不管它、睡覺、自我控制、 隱藏情緒、自我封閉、沒有任何因應策略、聽天由命、轉移 注意力、不關注問題等消極因應。. 29 .

(42) (二)情緒發洩:憤怒、大吼大叫、責怪自己、責怪他人、傷害自 己、打人、摔打物品、撕毀東西、哭泣等來發洩情緒。 (三)自我調適:尋求替代慰藉、聽音樂、看書、運動、打球、看 畫展、散心、借助休閒活動、讓自己冷靜往好的方面想等, 以求自我情緒調適。 本研究以積極應對、尋求協助支援、消極應對、情緒發洩和自我調 適五種因應方式,作為瞭解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面對壓力時所採取的壓 力因應方式。. 第三節. 壓力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研究發現. 壹、壓力來源的相關研究發現 在國內的研究方面,有關國中學生壓力來源的研究,針對性別、年 級及地區等背景變項予以探討的,分述如下: 一、性別 江承曉(1991)研究發現,在家庭、學校、異性交友、生長發育四 個事件主客觀壓力中,女生的壓力感受高於男生。 在黃玉真(1994)有關北部國中資優學生壓力研究中,在課業、學 校常規、師生關係和自我接納四種壓力來源中,男生的「學校常規」壓 力比女生大,在課業壓力、學校常規壓力、師生關係壓力和自我接納壓 力方面,男女生則沒有顯著差異。 鄭照順(1997)研究指出,在自我期望、同儕父母之溝通及情感依 賴、學校文化及教師期望、家庭管教和青春期情感五種壓力來源中,不 同國中生性別在生活壓力上有差異:男生有較高的「青春期情感」壓力, 女生有較高的「自我期望」壓力。 王蓁蓁(2000)研究發現,臺北縣國中生在學業、家庭、異性交往、 一般人際和個人因素五方面中,男生與女生之壓力來源,並未有顯著之 差異。. 30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