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蔡錦堂博士.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研究生:曾郁晴.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2)

(3) 謝. 誌. 「感謝謳咾主!我終於完成論文了!」這兩年多的論文寫作,泰半時間是撐 著在工作後的疲憊身軀完成的,實在很累人,但幸好在「為山」過程,沒有「未 成一簣而吾止也」,真是要感謝的人太多,只好先謝天了。(笑) 謝完天後,在人間界中首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蔡錦堂老師,從起初的題目設 定、論文架構的逐步成型到最終的內容修訂,在關鍵處總能適時得到蔡老師的高 人指點,才得以突破寫作瓶頸向前邁進。因為在職的緣故,常無法配合研究所上 課時間,輒犧牲蔡老師的休假來向他請教,有時還得麻煩老師特地跑一趟師大研 究室,然後接受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轟炸,更要容忍我論文的不完美,由衷 謝謝老師在這段過程中的包容、體諒,皆讓我點滴在心,深感若沒有和蔡老師一 再討論、不斷地修正的經過,這篇論文是無法順利誕生的。 從計畫與大綱審查到畢業口試,還須感謝二位口試委員老師。交大社文所藍 弘岳老師從新竹遠道而來,提供我在思想史層面的另一個思考,拓展搜尋相關文 獻資料的視野,鼓勵我嘗試從不同角度出發,在行有餘力的情況,可進一步從事 不同議題的探究。師大歷史所蔡淵洯老師很仔細地評閱我的文章,大至章節內容 架構的調整,小至行文用詞的提點均使我獲益良多,因有兩位老師的寶貴意見才 使本文能更臻美善。 除了感恩老師們的支援,也要感謝親友團無怨無悔的力挺。首先謝謝爹娘對 我暴躁易怒的寬容,一再地提醒「緊事緩辦」 、 「艱苦有時過」 ,讓我得以撐下去。 感謝在國史館上班的大學同學映汝,在我幾度要放棄寫作時,屢以過來人身分聽 我聊心事,鼓勵我繼續完成,總算於 2014 年 12 月 26 日的寒風細雨中實現鼎泰 豐之約(笑)。謝謝在交大外文所的妹妹郁芳協助修圖、在成大機械所的小弟冠 閔,多次幫忙借還成大圖書館藏書,使我可以獲得更多參考資料。感謝壽山高中 教學組及導師辦公室的夥伴們—澤雄、婉瑜、靖儒、以凡,因有你們在課務及心 靈上的支持使我無後顧之憂。明道中學的同事、清華大學史學博士爾健大哥一直 以來的關心、臺南賴耿陽老師在日文翻譯上的指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皆 是能完成論文的重要助力。此外,尚要對熱心提供相關資訊的老師、教練們深深.

(4) 一鞠躬,臺北華江柔道館的楊義雄總教練、臺南市柔道館的陳政雄教練、方孟昭 主委、戰後臺灣柔道界名人黃滄浪老師之子黃有正老師等,在此一併致謝,最後 也對自己說聲:「辛苦了!謝謝妳的堅持!」。 與武道結緣並非論文寫作才開始的,對武道「心、技、體」的初體驗是在參 加臺灣師範大學合氣道社的時候(2002~2005),期間從平時的揮汗稽古、參與 演武到昇段,一切仍歷歷在目,和社團夥伴的友誼至今仍存,可惜引領進入殿堂 的老師卻已不在,人生無常令人唏噓。在今論文完成之際,感恩、歡喜的同時, 也想把這份小成就獻給住在天家的臺灣師範大學合氣道社已故指導老師—陳昌 平(1952~2011)六段師範,希望他在天上稽古之餘,亦能偶爾低下頭繼續看顧 著這群徒子徒孫,分享他們的喜悅。. 2015 年 1 月 24 日 於桃園龜山.

(5) 摘. 要. 本文擬探討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武道教育發展。武道從日本領臺之初,追隨 軍警腳步進入臺灣,開始於各地廣設武德殿、私人道場,成為在臺日本人強身和 凝聚尚武意志的良方,惟此時大部分的臺灣人對武道的認識不深。後隨國際局勢 的演變、日本國內政局的變化,以及對外戰爭的加溫,有識者極力鼓吹武道在人 格涵養與精神鍛鍊的成效,武道在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此形勢下,總 督府也漸依內地教育法規,逐步推廣臺灣的學校武道,才使得臺灣人子弟有較多 機會接觸這項課程,並在此過程中藉由武道體得「成為日本人」之道。 日本五十年的統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畫下句點,臺灣為中華民國政 府接管,開啟了另一個時代,然而,生活的記憶、身體的經歷、人與人間的羈絆 卻無法如同政權轉移般地容易,能立刻被斷得一乾二淨,臺灣人所承襲的「武道 精神」才正要在日本的統治終結後,一點一滴傾洩而出。從日治到戰後,臺灣人 對武道的情感和記憶,將透過本島學生們在日治時期留下的學校社團活動紀錄、 各校校友會製作的校刊、戰後個人自傳與回憶錄來呈顯,期能一窺箇中的傳承與 轉化。. 關鍵詞:武道、武士道、柔道、劍道、稽古、道場、禮.

(6)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二、以「武道」教育為題之說明 ........................................................................... 4 三、名詞解釋—「武道」與「武士道」之異同 ................................................. 5 四、研究回顧 ...................................................................................................... 9 五、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 14 六、章節架構 .................................................................................................... 16 七、日文漢字使用說明 .................................................................................... 17.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 19 第一節. 明治以前的武道 ................................................................................ 19. 第二節. 明治以後武道教育的推展 ................................................................ 27. 第三章 日治時期武道教育在臺灣的實施 ................................................ 41 第一節. 武道在臺灣的展示 ............................................................................ 41. 第二節. 武道引進臺灣教育 ............................................................................ 63. 第四章 日治時期武「道」的傳承 ............................................................. 79 第一節. 臺灣武道界的學校武道觀 ................................................................ 79. 第二節. 殖民地學校的武道記憶 .................................................................. 100. 第三節. 武道意涵的轉化—從日治到戰後 .................................................. 114. 第五章 結論 ................................................................................................... 125 一、研究成果.................................................................................................. 125 二、研究侷限.................................................................................................. 128 三、未來展望.................................................................................................. 129. I.

(8) 附錄 .................................................................................................. 131 附錄一 武術(道)引進日本內地學校教育大事年表.................................... 131 附錄二 武道教育在日本內地與殖民地臺灣的發展比較表............................ 134 附錄三 臺灣中等以上各學校武道社團情況一覽表(1933 年 4 月資料) ... 150. 參考書目 .......................................................................................... 154. II.

(9) 圖. 次. 圖 1-1. 日治時期的薙刀課 ....................................................................................... 18. 圖 2-1. 嘉納治五郎像 ............................................................................................... 37. 圖 2-2. 著(柔)道着的嘉納治五郎 ....................................................................... 37. 圖 2-3. 西久保弘道軍裝像 ....................................................................................... 40. 圖 2-4. 著(劍)道着的西久保弘道 ....................................................................... 40. 圖 3-1. 臺南武德殿神棚 ........................................................................................... 44. 圖 3-2. 坐禮 ............................................................................................................... 48. 圖 3-3. 劍道蹲踞 ....................................................................................................... 49. 圖 3-4. 立禮、相互之禮 ........................................................................................... 49. 圖 3-5. 神前之禮 ....................................................................................................... 50. 圖 3-6. 道場上下尊卑座次示意圖(1).................................................................. 51. 圖 3-7. 道場上下尊卑座次示意圖(2).................................................................. 51. 圖 3-8. 嘉納治五郎與林獻堂長子攀龍、次子猶龍的合影 ................................... 59. 圖 3-9. 待商榷之林獻堂及其二子同嘉納治五郎的合影(1).............................. 60. 圖 3-10 待商榷之林獻堂及其二子同嘉納治五郎的合影(2) .............................. 60 圖 3-11 待商榷之林獻堂及其兒女、姪兒同嘉納治五郎的合影(3) .................. 61 圖 4-1. 生徒武道課程所需具備之服裝及用具 ....................................................... 98. 圖 4-2. 黃伯超(後排左三)與高等科柔道部員在講堂前合照 ......................... 111. 圖 4-3. 施純仁中學時(前排左二)參加劍道部 ................................................. 111. 圖 4-4. 淡水中學時期的劍道部部員李登輝 ......................................................... 113. 圖 4-5. 1970 年中華民國參加第一回世界劍道選手權大會 ................................. 121. III.

(10) 表. 次. 表 3-1. 嘉納治五郎、講道館與臺灣 ....................................................................... 58. 表 3-2. 內臺人中等學校分配及創校時間表 ........................................................... 76. IV.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緒. 緒 論. 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昭和二十年(1945)八月美國於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結束第二次世 界大戰,也開啟美軍對日本近七年(1945.8~1952.4)的佔領統治,期間透過非 軍事化與民主化改造日本社會,使其不再成為美國與世界和平、安全的威脅。1二 戰期間美國便對日本士兵自認「神之子」的盲信、身處劣勢仍能擊潰敵方的自信、 寧死不降的死亡美學、以實現入靖國神社為「軍神」的夢想為傲等現象有深刻的 印象,並關注到日本教育以塑造學生成為忠順的天皇臣民為目的,而武士道便是 成功使人民自認為神之子,接受被賦予「八紘一宇」的使命、具有民族優越感的 根源,2其藉武道教育達成。昭和二十年(1945)十一月六日以去除學校體育中 之軍國主義為方針,日本文部省宣布中止國民學校的武道(劍道、柔道、薙刀) 及中學校的武道(劍道、柔道、薙刀、弓道)授課,亦禁止正課外的社團活動。 同年十二月更明示排除個人以任何理由在校園中的武道活動,期徹底根絕武道在 校園的影響力,惟此限制不及於校園外的社會武道團體及個人武道活動。此舉引 發學生武道愛好者一連串請願活動,強調對武道的愛好無關禪學思想與精神主 義,僅僅基於運動的愛好。這種武道是「一種體育運動」的辯解似乎成功說服了 文部省或可說是取得主導監督戰後日本教育改革的 CIE(民間情報教育局)的諒 解,1950 年代弓道、柔道、劍道等武道先後以體育運動的身分恢復在各級學校 1. 林明德, 《日本史》 (臺北:三民書局,2010),頁 257、275。. 2. 山本礼子, 《米国対日占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徳会の興亡》 (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2003),頁 19-20。 「八紘一宇」 : 「八紘」四方、四隅,引申為天下、全世界之意; 「宇」為屋頂。 八紘一宇指世界一家,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正當化海外擴張的標語,源自《日本書紀》中「兼 六合以開都,掩八紘而為宇」之典故。引自:新村出編, 《廣辭苑 第六版》 (東京:岩波書店, 2008),頁 2266。 1.

(12)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的活動。3這種武道為「單純體育運動」的說詞遂成 1950 年代以降,日本在武道 復甦與推廣上的官方說法,自此與誓死忠君的心靈洗腦做出明確的切割。 平成十八年(2006)三月日本對實施近六十年的教育基本法進行修正,以「尊 重傳統與文化,培養愛鄉土的同時,亦能尊重他國,養成有助於國際社會和平發 展的態度。」作為新教育目標。平成二十年(2008)一月中央教育審議會的匯報 中指出「透過武道的學習確能更深刻觸及我國(日本)固有的傳統與文化……。」 同年三月新修訂的「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確定在中學校保健體育科中增設武道 一項,成為中學校一、二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並於平成二十四年(2012)開始實 施。4相隔六十七年武道又重新成為學生的必修課,此時的目標較戰前已有所改 變,唯一不變的是仍被相信具養成健全人格的道德教育功能。 十九世紀的日本雖歷經明治維新的改革,傾全力學習西方體制,看似具有民 主主義傾向、是四民平等的近代國家,實際上國家政治決策權仍舊操控於以天皇 為首的華族、官吏與軍人等新特權階級之手,5這些人大部出身於幕藩體制的武 士階級,其執政的思維自然不脫傳統武士的典範模式。從上述武道在戰後的發展 歷程,日本國家領導者欲藉武道教育塑造國民的企圖依舊清晰可見,武術在過去 幕府時代是武士養成的媒介之一,在明治新國家建立後一變成為形塑理想國民的 工具,這項教化利器在明治十八年(1895)後亦隨著日本統治進入臺灣。. (二)研究目的 日本治臺面對的是異民族、異質文化的挑戰,接觸之初,這群日本武士要如 何調適於臺灣的文士(弱)社會?武道教育適用於臺灣嗎?有無傳授對象的限 制?到了日治中期,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民族自決思潮風行,殖民母國改 派文人總督治臺,揭示「內地延長」的同化方針,看似回歸漢人習慣的文治傳統, 實情是藉文官總督之手拉開武道教育納入臺灣人學校課程的序幕,學校內的「武 道場」也成了同化政策的宣教領域,而武道教育的實施是否真如宣傳般地「內臺. 3. 4. 山本礼子,《米国対日占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徳会の興亡》 ,頁 27、29、67-76。 引 自 :「 中 学 校 武 道 必 修 の 概 要 、 中 学 校 保 健 体 育 で 武 道 が 必 修 と な っ た の 経 緯 」 http://www.nipponbudokan.or.jp/gakkobudo/about.html(2013.04.20 點閱)。. 5. 林明德, 《日本史》 ,頁 167、173。 2.

(13) 第一章. 緒 論. 一如」 、 「一視同仁」?還是殖民者、被殖民者;內地人、本島人;武道教師、學 生們,各自在道場內上演著「同化的同床異夢」?與此同時,聞名世界的日本教 育家、近代柔道的開創者、武道界的領袖人物嘉納治五郎(1860~1938)渡臺宣 傳「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理念,是當時臺灣小島的大事,其理念除符應國內 外局勢外,是否給予臺灣人什麼啟發?1930 年代開始,日本對外戰爭頻繁,隨 著戰局的嚴峻,涵養殖民地人民的國民精神更具迫切性,武道從早期中等學校的 課後活動,再而為各校得自由選擇從事與否的正課,最後於 1933 年確立為必修 課,相較於 1920 年代的武道課,課程內容、執行方式是否有別?臺灣人在接受 武道教育後有無達到統治者預期的改變?假設真有「日本臣民化」的功效,當日 本戰敗,臺灣再次被中國接管時武道內涵是否又產生什麼質變?希藉史料爬梳、 在臺日人和臺灣人的書寫,探究日治臺灣武道教化的成效及其發揮的影響力。 武道項目種類繁多,戰前戰後所包含的項目即有所差別,現就日本武道協議 會認可的有九種,6實際當超乎此數,一般較為人所知的是柔道、劍道、弓道等, 是經由武器、不同技巧的練習,達到體認、實現「道」的境界。本文焦點在透過 日治時期臺灣學校武道—「劍道」 、 「柔道」這兩門正式課程的發展呈現武道之「道」 的內涵,析論其傳授方式與殖民政府教化政策的關聯。除了劍、柔道以外,本文 偶會出現弓道、薙刀的資料,此二者雖同屬武道卻未多所著墨,主要是在推展學 校武道之初,內臺均未將之納入學校正式課程之故,再者,本文旨在追尋武道共 通內涵,試圖將精神層次的影響具體化並加以分析論述,若要通盤完整地記述武 道各流派在臺的情況、技法流變等細節,恐非筆者一人能力可及,僅在此先行說 明之。 6. 「日本武道協議會」是日本武道界的中央連絡協議機關,自昭和五十四年(1979)四月成立以 來,便以團結各加盟武道團體、振興武道,特別關注對青少年的武道獎勵事業。後接受日本文 部科學省的指導、建議,向日本全國各地推展以中學校武道必修化為中心的各項事業。平成二 十年(2008)三月文部科學省確立中學校武道必修化後,同年十月日本武道協議會便制定「武 道理念」記載武道特性、項目名稱及其目的。再為求發揮武道教育效果,向文部科學省提出所 策劃的「中學校武道必修化各道共通指導內容」追求「禮的實踐」之徹底化。引自:「武道の 理念・中学校武道必修化各道共通指導内容」 http://www.nipponbudokan.or.jp/gakkobudo/comprehension.html(2013.04.20 點閱)。日本協議會所 認定的九種武道項目為柔道、劍道、弓道、相撲、空手道、合氣道、少林寺拳法、薙刀、銃劍 道。引自:「武道の理念」http://www.nipponbudokan.or.jp/shinkoujigyou/rinen.html(2013.04.20 點閱) 。 3.

(14)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二、以「武道」教育為題之說明 本文以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學校的「武道」教育為中心,此處的「武道」是具 有現代意涵的武道,其作為擊劍(劍道)、柔術(柔道)、弓術(弓道)、薙刀術 (薙刀道)等日本傳統武術的統稱,且融西式體育、日本傳統武術與武士道精神 為一爐,有別於江戶時期及其以前的「武道」內涵。 本文雖以談論日治時期臺灣的「武道」教育為主軸,但須知「武道」一詞漸 被習慣用來統稱日本傳統武術大概是在 1910 年代末期至 1930 年代以降的事,除 卻早期有識者對「武道」指稱議題的關注和熱心提倡外,在官方立場上一直要到 昭和六年(1931) 〈中學校令施行規則改正〉之宗旨中才明示: 「劍道及柔道須使 在體操中必修,此乃劍道及柔道為我國固有武道,……。」此後「武道」才在內 臺的教育文件、法規、課程的指稱上普及開來,否則在此之前的明治(1867~ 1911)、大正(1912~1925)時期的學校課程裡既未出現「武道」的字眼,也不 稱為今日大眾熟知的「劍道」 、 「柔道」 ,而稱為「擊劍」 、 「劍術」 、 「柔術」或「武 術」。 「武道」一詞在殖民地臺灣學校內的發展情況幾與內地無異,臺灣從 1914 年的中學校體操科得加擊劍、柔術開始,直到 1933 年確定正名成劍道、柔道,7. 7. 在日本內地有關學校體操的法令中,首先改「擊劍」 、 「柔術」為「劍道」 、 「柔道」的文件,應 是 1926 年 5 月的〈學校體操教授要目改正〉(文部省訓令第二十二號)(第 1 次改訂) ;殖民地 臺灣則是於 1927 年 6 月由臺灣總督府根據上述之〈學校體操教授要目改正〉發布本島〈學校 體操教授要目〉(訓令第三十一號),宣布將「擊劍」、「柔術」更名為「劍道」、「柔道」,實際 上,臺灣中等以上學校的教育法規未立即、全面地進行更動,而比起將「擊劍」改為「劍道」, 「柔術」改成「柔道」的腳步快了些,應與嘉納治五郎的推廣有關,若以臺灣中學校為例或可 看出端倪。1928 年〈臺灣公立中學校規則改正〉(府令第二十一號)第二十三條仍是體操得加 「擊劍」 、 「柔術」 ,至 1931 年〈臺灣公立中學校規則部分改正〉 (府令第四○號)雖將「柔術」 改為「柔道」 ,但依舊維持「擊劍」的名稱,如此情形要到 1933 年 3 月總督府發布〈臺灣公立 中學校規則改正〉 (府令第四七號)才確立臺灣中學校體操科內容為「劍道」 、 「柔道」 ,並從「得 加」改為須使「必修」 ,明示劍道及柔道為我國固有武道,正式與內地的武道必修同步。引自: 山田獎治、アレキサンダー.ベネット編,《日本の教育に“武道”を—21 世紀に心技体を鍛 える—》 (東京,明治図書出版株式會社,2005),頁 58。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 《臺灣教育沿 革誌》 (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9) ,頁 788、798。臺灣總督府, 《學校體操教授要目》 (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頁 1-2、5。 4.

(15) 第一章. 緒 論. 且成為必修為止之前的這段期間,均不見「武道」之名,據此情景似乎本文應以 「擊劍」教育、 「柔術」教育、 「武術」教育等為題還較「武道」教育更為貼切, 惟筆者不以「擊劍」或「柔術」為題名,乃因無意追求單項技術的源流及技法的 探究,不以「武術」為題則是因有感推動學校武道的人們,其中心思想並非著重 「術」的追求,而是隱藏於「術」背後更高層次的境界,他們旨在讓學生們繼承 「道」的內涵,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及人生觀,是基於教養教育的理念,筆者遂 決定以倡者的立場為起點,同時接受 1931 年以後官方用以指稱日本傳統武術的 統稱,亦是今日日本人熟知的「武道」為題,再因本文以學校的課程發展為研究 範圍,是以最終確立論文題目為「武道」教育,另關於書寫的過程中倘若提及教 育法規或請願、建議案等皆依時序的發展原文呈現,不會用「武道」一詞任意取 代之。 針對上述用詞實況,尚須一提的是臺灣熱衷推廣「武道」者不在此限,他們 異於世俗,同樣在 1910 年代末期就自行「改術為道」 ,與內地學校武道請願者遙 相呼應。有時筆者為了行文之便,縱使陳述事實是在明治、大正時代仍會使用當 時尚未普及的「武道」一詞來統稱擊劍、柔術或劍道、柔道,此作法不是為標新 立異,即使是現今日本研究武道的學者們也常用這樣的方式,但相信透過時間的 界線依然可以很輕易地分辨出「武道」用詞的時機意義,僅在此事先說明以澄清 筆者命題的緣由避免混淆。. 三、名詞解釋—「武道」與「武士道」之異同 在臺灣對一般人而言多不識「武道」為何物,但若提起「武士道」便幾乎無 人不曉了,坊間書店的相關出版品琳瑯滿目,其中經典之作,亦為促使「武士道」 一詞廣為流傳的作品,當屬新渡戶稻造 1899 年出版的英文著作《BUSHIDO﹐The Soul of Japan﹐An Exposition of Japanese Tought》 ,於 1900 年譯為日文版《武士道— 日本の精神》 (《武士道—日本的精神》) ,一時洛陽紙貴成為世界名著,連新渡戶 本人都一度以為其「首創」「武士道」一詞感到自豪,惟細究「武士道」此語的 起源早在戰國末年、江戶初期即已出現,而「武士道」作為一種行動樣式被明確 敘述則是在江戶前期高坂彈正的《甲陽軍鑑》一書。雖然「武士道」一詞在江戶 時代有某種程度上的流傳,卻無在文獻上被廣泛使用,即使有如山本常朝的《葉 5.

(16)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隱》或像大道寺友山的《武道初心集》等少數提及「武士道」的書籍,大體而言 還是很罕見,直到新渡戶出版《武士道—日本的精神》前,使用率仍低,凡論及 武士道德、規範時常以「士道」、「武道」、「武士之道」等作為代稱,8日本人有 意識地使用「武士道」一詞當在明治時代之後,正是武士階層已然瓦解的時代, 其精神遺產才開始被文學化、思想化、對其解釋多樣化, 9因此也就莫怪不熟悉 江戶時代書籍的新渡戶會以「武士道」之詞為其首創了。 人們對「武士道」內涵究竟是什麼?有非常多樣化的解釋,日本學者佐伯真 一在《戦場の精神史》 (《戰場的精神史》)一書中就有如下的說明: 「所謂『武士 道』有認為是日本固有的武士的思想,有人認為是儒教的日本式樣貌,也有認為 是以自立個人為基礎的主從關係,再有論者認為是主君與其互相迷戀男人間的男 性關係,對某些論者而言,是作為支配階級的責任感之表現,也有認為是排除虛 飾的清高純潔的展現,或與敵人對戰時堂堂正正的倫理觀,甚有論者認為是連鎧 甲色調都注意,具有美意識的事。」10可謂各自表述之極致。另再就辭典、百科等 書籍進行考察則大致可歸納出下列對「武士道」定義:「中世以降,形成於日本 武士階級間的獨特倫理道德、武士應守之道,又有『弓矢之道』 、 『武者之習』 、 『侍 道』 、 『士道』等稱法。始於鎌倉時代,受到武人習俗與禪宗信仰的影響,主要由 忠、孝、勇、禮義、信義、信仰、廉潔、簡樸、慈愛等要素構成,至江戶時期成 功結合儒教倫理,特別是朱子學而集大成,成為封建支配體制的思想支柱,以對 主君的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為基本理念,建立起尚武、廉恥、剛健等為內容的思 想體系,明治維新後被認為是傳統的日本精神而置於國民道德核心的位置。而若 要如同新渡戶稻造《武士道》書中所示,成為代表武士道德的專屬辭彙且普及化 則已是近代的事了。」11經上述說明後應可對「武士道」一詞的出現、內涵及其 8. アレキサンダー.ベネット, 《武士の精神とその歩み—武士道の社会思想史的考察—》 (京都: 株式會社思文閣出版,2009),頁 15-16。. 9. 藍弘岳, 〈近代東亞思想史與「武士道」 〉 , 《台灣社會研究》 ,第八十五期(臺北,2011.12) ,頁 58。. 10. アレキサンダー.ベネット,《武士の精神とその歩み—武士道の社会思想史的考察—》,頁 13-14。. 11. 永原慶二監修、石上英一等編,《岩波 日本史辭典》(東京:株式會社岩波書店,1999),頁 997。新村出編,《廣辭苑 第六版》(東京:株式會社岩波書店,2011),頁 2450。松村明、三 省堂編修所, 《大辭林 第三版》(東京:株式會社三省堂,2006),頁 2212。諸橋轍次, 《大漢 和辭典》 (東京:株式會社大修館書店,1999) ,頁 693-694。日本史廣辭典編輯委員會, 《日本 6.

(17) 第一章. 緒 論. 流變有初步認識,至於本文使用「武道」與「武士道」措詞雖相似也常有混用的 現象,然細究其指稱內容,可發現依時代背景、被賦予階段任務的不同,其涵義 即有所別。 翻閱日本語辭典,對「武道」的解釋不外有三:一為指武士應守之道、武士 道;二為指武藝、武術,相反詞為文道;12三為從武技、武術演變而來,現在一 般作為像弓道、劍道、柔道、合氣道等這些在日本發展出來的武術總稱。不同只 重視競技勝負的一般運動,其更重視心、技、體融合的修為,被視為日本傳統文 化的一環。13第三項可以說就是現代武道的定義。 中國「武道」一詞首見於唐代李商隱《李義山詩集》中:「忠孝之兩全、文 武之兩道」 。14至於在日本何時開始使用「武道」一詞,最早的例子應出現在鎌倉 時代(1185~1333)之著作《吾妻鏡》中,「建久六年(1195)八月十日壬戌, 熊谷次郎直實法師前去京都,辭別昔日之武道,尋求來世佛緣以後,心繫於西剎, 終隱跡於東山。」在此用於指稱武之家世、祖傳家業與職業。又南北朝時期(1368 ~1375)成書的《太平記 卷十二》兵部卿親王流刑事亦可見「備征夷將軍之位, 應守天下之武道」之語,15再《平家物語 卷十二》中「武道乃血氣之勇者、仁義 之勇者之謂也」 。另《今川了俊制詞》 (1326~1420)中亦有「不知文道,武道終 不得勝。」等用法。上述幾處之「武道」,雖有微妙差別,大體是相對文道或有 武士應守之道的涵義。16至江戶初期「武道」一詞也曾出現於武藝傳書及書刊名 中,如寬永十八年(1641)竹內流傳書《捕手腰廻之事》有「……某愚親幼而專. 史廣辭典》 (東京:株式會社山川出版社,1997) ,頁 1858。平凡社, 《日本史事典》 (東京:株 式會社平凡社,2001) ,頁 604。渡邊靜夫編著, 《日本大百科全書 20》 (東京:小學館,1994), 282。尚學圖書,《國語大辭典》 (東京:株式會社小學館,1993) ,頁 2103。 12. 新村出編, 《辭苑》 (東京:博文館,1936) ,頁 1838。新村出編, 《廣辭苑 第五版》 (東京:岩 波書店,2006),頁 2350。. 13. 二木謙一、入江康平、加藤寬編著,《武道—日本史小百科》(東京:東京堂出版,1998),頁 10-11。. 14. 入江康平,《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不昧堂出版,2003),頁 16。. 15. 中村民雄, 《今、なぜ武道か—文化と伝統を問う—》 (東京:財團法人日本武道館,2007), 頁 40。. 16. 入江康平,《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不昧堂出版,2003),頁 16。 7.

(18)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武道」指稱武術、武藝。17刊行於貞享四年(1687)井原西鶴《武道傳來記》是 取材流傳日本各地復仇故事短篇集、大道寺友山於享保十二年(1727)寫成的《武 道初心集》則是宣傳武士經驗的書籍,18亦即此處的「武道」包涵武術、武士的 規範、意識或生活態度,然雖有武藝傳書中以「武道」指稱武術、武藝、兵法之 例,實際上在江戶時代這種用法相當少見,一般而言「武道」仍多等同於「士道」 或「武士道」的意思。19隨著長達二百多年和平的到來,武術實利實戰的軍事性 格逐漸淡薄,越發著重內心修養,不論是取自佛教內涵,抑或接納江戶幕府提倡 的朱子學德目,均可見各項武術在追求技法專門化與精緻之餘,同樣也重視體悟 真理,可謂帶有濃厚的藝道色彩。20至於武術或武藝被稱為「武道」 ,且與武士道 思想連結的獨特形態是明治後半期的事。21 1880 年代日本開始檢討過度歐化,轉而關心傳統國粹,武術受到有心人士 注意,思考著要如何近代化以符應文明開化的時代需求,另一方面也逐步朝向納 入學校正式課程的目標邁進。22首先對此風潮作出回應,一改武術在新時代裡總 給人粗暴、野蠻、危險等負面印象,結合日本傳統與西方近代體育思潮,有意識 地實現武術近代化,首改「術」為「道」的先驅人物即明治時代著名的教育家嘉 納治五郎(1860~1938) ,於明治十五年(1882)改柔術之名為「柔道」 ,23欲以精 神修養之「道」 ,來完整「術」之不足,期達成內外兼備、道術兼修的教育理念, 其想法在日後成為其他傳統武術仿效對象,紛由「術」轉「道」 。大正八年(1919) 在時任大日本武德會副會長兼武術專門學校校長西久保弘道的大力推廣下,將武 術改為「武道」 ,24使武道不僅包含傳統武術也納入日本傳統的精神及西方的近代 教育思維,展現異於江戶時期的內涵。 由上述可了解「武道」一詞的由來,從鎌倉時代(1185~1333)武士社會形. 17. 中村民雄,《今、なぜ武道か—文化と伝統を問う—》 ,頁 40。. 18.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 ,頁 2-3。. 19. 中村民雄,《今、なぜ武道か—文化と伝統を問う—》 ,頁 40。. 20. 入江康平,《武道文化の探求》,頁 17。. 21.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 ,頁 2-3。. 22. 二木謙一、入江康平、加藤寬編著,《武道—日本史小百科》,頁 174-175、185-186。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頁 6-7。. 23.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頁 7-9、16-18、22-23。. 24.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頁 117。 8.

(19) 第一章. 緒 論. 成以來,指稱武士行動及規範,經江戶時期融入儒教倫理道德意識,等同於武士 道內涵,至明治維新後,受到西方近代體育思潮影響及近代國家國民道德型塑之 需求,產生具有文明開化意識的武道。至於現代武道不論是與軍國主義或與武士 道的連結均變弱,多單純作為劍道、柔道、弓道、薙刀總稱,然而即便如此,強 調其具有「人格陶冶」 、 「精神修養」之功用依然不變,多少在文化上仍可見昔日 情感的微妙殘留。25 「武道」與「武士道」在幕府時代雖曾一度相互通用,但明治中後期以降, 「武道」一詞是由「武術」演變而來,融入西方近代體育思潮,除與西洋運動同 樣可強身健體外,更著重其鍛鍊心膽(精神)之功效,成為日本傳統各項武術的 總稱,即認可傳統武術均具有心身鍛鍊的效用。進入昭和戰爭期,「武道」再度 與「武士道」合流,希藉「武道」達成全民武士化之目標,期許國民皆能為天皇 聖戰「滅私奉公」,建立起「一君萬民」、「八紘一宇」的理想國度。 本文探討的重點在日治時期臺灣學校的武道教育,正值明治時代日本內地武 道轉型階段,如上述此時「武道」除用以指稱傳統武術外,融合了西方近代體育 思潮及日本傳統武士道思想,是具有文明開化涵義之武道,惟在使用上仍未普 及,直至大正後期(1919~1925)以降,人們才漸習於將之作為日本武術的統稱 或用於學校課程名稱,整個過程非常緩慢,待其正式成為檯面上眾所周知的用詞 已是 1930 年代的昭和時期了。本文為行文方便雖陳述時間在大正時期以前,凡 涉及相關事物,如武士道德規範、武士道、擊劍、柔術等部分常有以「武道」一 詞為總稱的情況,在此再次說明以利理解。. 四、研究回顧 武道孕育於日本獨特的歷史文化之中,在日本方面有關武道的研究成果豐 碩,有探討明治時期武道組織大日本武德會的發展、分析武道與武士道關係、武 道與西洋近代體育思潮的互動、戰後美軍佔領下的武道教育變遷等著作, 26惟均. 25.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頁 2。. 26. 橫山健堂,《日本武道史》,東京:三省堂,1943。坂上康博,〈大日本武德會の成立過程と構 造—1895-1904 年—〉 ,《行政社會論集》 ,第一卷第 3.4 號(福島,1989.3),頁 54-112。松前 9.

(20)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以武道在日本的狀況為研究主軸,未提及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的武道教育狀 況,然在日本國內政情變化與武道復興的關係、學校武道的開展同武士道精神的 連結方面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武士道與武道具有高度相關性,日本對武士道的研究眾多,而臺灣近來對武 士道的研究中較值得一提的是藍弘岳發表於《台灣社會研究》的〈近現代東亞思 想史與「武士道」〉一文,27文中說明了近代武士道被發明的過程,及其與近代以 前武士道的差別,最為突出的論述則是探討了近代日本發明的「武士道」如何越 境到近代中國與現代臺灣,分別為梁啟超、李登輝所用,用以打造屬於中國的武 士道,以及建構臺灣人的武士道論、民族精神論。從東亞的視野來分析「武士道」 在近代日本、中國、臺灣間國族建構的相關性、衝突性、複雜性,並企圖批判理 解「武士道」等近代日本的歷史敘事對近現代東亞的影響,提供筆者在處理武道 教育所欲建構「理想國民想像」上一個重要觀點。 臺灣方面有關武道的專門研究不多,開啟日治時代武道的探索,最早應屬 1990 年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所陳信安對武德殿的研究,透過對武德殿建築構造 的透視、分析,從中瞭解人們對建築物的期待,空間的規劃與應用,體現武道文 化內涵,從外而內的觀察,一併說明建築武德殿的歷史背景、日本武道發源、道 場文化與禮制空間。28此文以建築主體、內部構造研究為主軸,著重點並非詳細 歷史事件的追求,在歷史的敘述往往點到為止,令人意猶未盡。附錄中羅列全台 武道團體與武德殿所在位置,相當詳盡,具參考價值。相隔十年於 2006、2008 年先後出現兩篇日治時期臺灣武道組織及武道活動研究的專論,辛德蘭〈日治時 期台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29與陳義隆〈日治時期台灣武道活動之研. 正義, 《武道思想の探求》 ,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97。二木謙一、入江康平、加藤寬編著, 《武道—日本史小百科》 ,東京:東京堂出版,1998。山本礼子, 《米国対日占領政策と武道教 育-大日本武徳会の興亡》 ,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2003。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東京: 吉川弘文館,2004。 27. 藍弘岳,〈近代東亞思想史與「武士道」〉,《台灣社會研究》,第八十五期(臺北,2011.12), 頁 51-88。. 28. 陳信安, 〈台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碩士論文, 1996。. 29. 辛德蘭, 〈日治時期台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第二期(桃園, 2006.12),頁 1-26。 10.

(21) 第一章. 緒 論. 究〉 ,30兩篇文章在陳信安的研究基礎上,再參考日本學者的大日本武德會相關研 究著作,大量引用日治時期的檔案、報紙、雜誌,藉此重建戰前日本重要武道推 展組織大日本武德會在臺灣成立支部、舉辦活動的經過,雖皆以討論武道組織在 臺灣的發展為主軸,但陳義隆在學生武道活動方面也有相當篇幅的敘述,兩者最 後都肯定大日本武德會臺灣地方本部透過武道在臺灣人的精神層面上具有一定 程度的影響力。以上三篇文章在日治時期臺灣的武道組織研究上有開拓之功,不 論是史料的採集或研究取徑,皆對本文有所啟發。 2012 年馮啟斌〈從道場到戰場:試論武道的轉化機制—以殖民地臺灣為例〉 一文,在上述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述武道在精神鍛鍊的價值及對殖民地人民 的影響,以王昶雄、張文環等作家的作品情節為例,證明武道確有強化及轉化精 神的功效。隨戰爭白熱化、國家權力的介入,將「道」的修練空間從特定道場轉 為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道場」,日常生活的每個面向均是實踐臣民之道的場 所,而武道修練則是將人民從修練武術的特定道場帶向戰場的其中一個機制。31馮 文看似與本文高度相關,卻有不同的著重點,且較缺乏將武道的精神、文化層面 的內容物「具體」呈現,如武道入台後在特定場合展演之意義、其獨特儀節的教 化作用、武道課程的內容安排等皆值得書寫、分析,不只是從文學小說的視角, 應可再透過更多在臺日人對武道的討論、臺灣人的回憶錄、學校社團活動紀錄等 史料,或可更踏實地理解何謂精神鍛鍊與轉化之意義。 另就武道與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單項運動等議題上均有一些間接相關的研 究成果。學校體育方面,1990 年代蔡禎雄《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 、 《日據時代台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兩本日治時期學校體育史的代表著作,32透 過學校法規的修訂,簡要呈現武道在初等教育與師範學校中的發展,並強調其與 軍國主義的關聯及臺灣人民的悲慘無奈。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 發展〉 ,33以日治時期女子體育發展為論述焦點,從簡易的遊戲活動、進而體操與 30. 陳義隆, 〈日治時期台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31. 馮啟斌, 〈從道場到戰場:試論武道的轉化機制—以殖民地臺灣為例〉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 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32. 蔡禎雄, 《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 ,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5。蔡禎雄, 《日 據時代台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 ,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8。. 33. 游鑑明, 〈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三期 (臺北,2000.6),頁 1-75。 11.

(22)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競技訓練,最後是國防體育的推動,由易而難的漸進手段成功塑造符合近代日本 女國民的身體,簡明的敘述讓人了解殖民政府的體育目的無男女之別,提供本文 對武道教育與女性的一些思考。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台灣實業學校 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34根據幾位實業學校畢業校友在戰後的口述資料, 呈現當時武道教育的體驗回憶,具參考價值。 在社會體育方面,可分成休閒活動與體育推展組織兩項來談。黃慧貞《日治 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一書,35藉 由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經濟、文化等變遷,來探討臺灣上流階層興趣選擇的可能 心態及因素。文中指出除了日本傳統體育活動外,臺灣上流階層對日本傳統社會 文化活動興趣缺缺,附錄中提供對《臺灣人士鑑》的興趣項目量化分析,包含從 事武道活動的上層人士比例統計,有助本文了解武道在上層人士休閒活動中的角 色。另在日治時期體育組織與運動推展方面,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 日治 時期台灣體育運動之發展》一書,36先由西方近代體育的觀念、發展及其意義, 到陳述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引進西方體育之目的與作用,並對日本內地、殖民地臺 灣的體育組織有詳盡介紹,在社會體育、學校體育、運動競技等各方面皆有敘述, 讓人對日治時代臺灣體育的發展狀況、殖民者對體育推展的政策、想法、目的, 臺灣人對體育的觀感,均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惟全書是以整個體育發展為論述中 心,著重對當時臺灣較熱門的運動如野球(棒球)、庭球(網球)等項目進行說 明,武道僅簡略帶過,但已給予筆者許多背景知識。鄭國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 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37與林丁國博士論文〈觀念、組織與實踐 日治 時期台灣體育運動之發展〉約莫同時,兩者討論議題相仿,但鄭文特重社會體育, 並以大日本武德會在臺的活動為焦點,兼論體育俱樂部、臺灣體育獎勵會及臺灣 體育協會的活動概況。就武道發展而言,該文整理出《臺灣日日新報》幾乎所有 有關武德會臺灣支部、體育俱樂部發展及其活動的報導,可惜針對史料的分析較. 34. 蘇曉倩, 〈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台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南投: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5. 黃慧貞, 《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 ,臺北:稻鄉出 版社,2007 年。. 36. 林丁國, 《觀念、組織與實踐 日治時期台灣體育運動之發展》,臺北:稻鄉出版社,2012 年。. 37. 鄭國銘, 〈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8。 12.

(23) 第一章. 緒 論. 為不足,引述事件性質相類且偶有重複,讀者較無法從中得知推展之意義,惟不 可抹滅鄭文在史料提出與整理上有一定貢獻。 在臺灣對武道的研究雖然貧乏,就武道中的單項研究而言,柔道的成果卻相 對豐碩,此與柔道是武道中唯一的奧運項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惟臺灣的柔道研 究多以柔道技術應用、觀測選手體能、身心變化等為主要議題,較缺乏對柔道的 教育理念、歷史背景進行論述,直到 1990 年代以降,柔道界對柔道耆老先進的 記錄開始出現,先是各研究者進行口述訪談(部分內容未公開),較為有系統的 整理是身體與文化學會在 2005 年陸續出版一系列柔道先進的傳記文章,有第一 手的影像資料和相關生平記述,38整體而言,以戰後發展為研究大宗,日治時期 的狀況多僅附帶提及,39與本文論述時間重疊者僅陳中興〈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 灣柔道:歷史社會學的分析〉一文,40文中以大部分篇幅說明帝國主義、殖民主 義、文化等社會學概念,還有臺灣從史前到日治的歷史,真正論及日治柔道發展 的部分很有限,柔道似被埋藏在歷史洪流之中,隱而不顯。作者直言「柔道運動 的發展對台灣而言,是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五十年的縮影,是臺灣人民掙扎、痛 38. 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 《黃滄浪—台灣柔道之父》 ,臺北:臺灣身體文化學會,2007。 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 〈謝龍波—柔道天王南霸天〉 , 《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 (臺 北,2006.7) ,頁 119-129。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 〈陳戊寅—和平館戊寅仙〉 , 《臺 灣百年體育人物誌》 ,頁 131-146。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王金柱—弘道推平王 老師〉 ,《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頁 147-164。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 〈張國安— 台中柔道至寶〉 , 《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 ,頁 165-172。黃武雄、黃國恩、陳福士、呂耀宗, 〈台 中縣柔道名人—陳再乞〉, 《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第二輯(臺北,2007.12),頁 77-84。. 39. 最早記錄臺灣柔道發展及其戰後現況的是黃滄浪(1916-1986)於 1950、1960 年代所陸續出版 的幾本柔道教學書籍:黃滄浪、李佐治合著,《柔道學》 ,臺北:中央警官學校,1963 年。黃 滄浪,《國民體育叢書第五輯(二)柔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二書內容雖主 要傳授柔道技法,對日治時代柔道發展歷史敘述不多,但由於早期柔道界留下的文字記錄有 限,其著作常為日後研究者引用,其中在戰後初期臺灣柔道復甦部分有相當參考價值。呂耀宗 〈台灣柔道發展史(1952〜1970)〉 ,桃園: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曾 奕楷, 〈故事、記憶與認同──嘉義和平館之文化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碩士,2003。張樹林,〈嘉義柔道運動發展之研究(1938〜197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黃國恩,〈臺灣女子柔道運動發展之初探〉,《臺大體育》,第 50 期(臺北,2010.3),頁 21-33。. 40. 陳中興,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柔道:歷史社會學的分析〉 ,桃園: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13.

(24)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苦與妥協的歷史記憶。」在此觀點下實無法客觀呈現日治時期柔道的特色,且缺 乏在臺日人對柔道的書寫。然其所引用臺灣柔道耆老訪談資料,提供本文在臺灣 人對武道回憶上的一個線索。 上述研究均間接處理或提供有關日治時代的武道訊息,但卻無一直接討論武 道內涵與殖民政策的關係,是以本文擬以在臺日人對武道的情感、殖民地教育、 臺灣人的記憶三個面向來探討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所呈顯出的教化作用與其 塑造殖民地理想國民的成效。. 五、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一)研究方法 欲了解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狀況,勢必先行考察殖民母國的武道發展與政 治、社會、教育等各層面的關聯,對此日本方面的研究已相當充足,可直接參閱。 另在殖民地方面,除須考量日本治臺方針外,也應注意到殖民地的教育政策的變 遷,加上時人(內地人與本島人)的言論、書寫記錄等資料,透過歷史研究法將 史料與相關文獻進行歸納、比較、分析,藉以呈現在殖民體制下的武道教育及教 化成果。. (二)資料運用 在史學家的歷史著作中,史料的採用往往是透過過往時代識字者留下的書寫 記錄,代表識字者的觀點,是強勢文化的展現,不論古今中外皆然,日治時期理 當不例外,尤其當某個文化源頭來自於日本時,更易於發現殖民者在有意無意下 遺留了大量資料,臺灣人則由於對異文化的不理解、對日文使用的流利程度有 別,資料就顯得相對稀少甚至缺乏,臺灣武道的狀況尤為顯例,也增加本文在採 集史料上的難度。 武道最早由日本軍警帶入臺灣,有大量資料來自軍、警、刑務、司法系統的 雜誌,記錄了武道在社會人士間活躍的情形,如《臺灣警察時報》 、 《臺灣警察協 14.

(25) 第一章. 緒 論. 會雜誌》 、 《臺灣刑務月報》等等,內容多元包含有實用技巧的分析、武士道精神 的探求、武道比賽的記錄、日常練習、特定儀式的舉行、內臺交流的記錄等不一 而足,偶爾也會出現對學校武道、學生武道的評論,此部分的資料對本文而言很 有參考價值。 領臺之初,對全島統治仍未穩固,為保全性命、維持身體健康,武道成為防 身與運動的重要項目,其後隨臺灣局勢平靜,武道逐漸朝向休閒活動邁進,許多 有志者紛在各機關中成立俱樂部、社團,武道相關活動便常可見於機關團體所發 行的雜誌之中,如《臺灣鐵道》、 《劍道同志會會誌》、 《運動と趣味》等,這方面 的資料比較偏重社會人士對武道的嗜好,從中亦不乏討論武道與日本歷史、教育 的關係。 在日本內地,武道乃是伴隨西式體育、日本愛國意識、內外戰爭而復甦,早 期的發展與體育有高度相關,在臺灣的武道團體也常被歸於體育團體的類別,從 臺灣體育的專書,常可見武道的記錄,竹村豐俊編的《創立十周年記念誌臺灣體 育史》即為代表性的著作。因應殖民政策改變,臺灣開始出現許多闡明國體、鼓 吹內臺融合、教化國民精神、忠君愛國的雜誌,如《臺灣》、 《まこと》等,內容 亦收錄武道的相關言論,反映武道與日本傳統、信仰、精神的關聯。從臺灣各地 方州廳出版的《管內事務概況及事務概要》中,可見撥款予學校興築武道場、允 許勸募武德殿經費、辦理武道比賽等記載,提供部分武道在地方上的活動狀況。 本文的重點在探討學校中的武道教育,是以對臺灣教育會出版品,如記錄日 治時代臺灣教育發展過程的《臺灣教育沿革誌》 、探討教育議題的《臺灣教育》, 以及記錄臺灣教育相關法規的《臺灣學事法規》等均為重要參考資料,此外尚須 藉由大量的學生社團記錄、校友會記事、學校一覽,如臺北州立第一中學校《麗 正》 、臺北高等學校《臺高》 、 《翔風》 、嘉義中學校《旭陵》 、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 校校友會雜誌》等資料來了解武道教育對學生的實際影響,分析日治時期臺人在 武道活動上的參與情形。 就筆者目前觀察,武道在報章、書籍、雜誌等各方面的資料多集中於在臺日 人的書寫,且特別在 1930、1940 年代,即隨著日本對外戰爭白熱化,對武道的 教育作用討論日趨熱烈,至於臺灣人的記錄在當時極為稀少,唯有仰賴戰後所做 的口述記錄、個人傳記、各校校友會的回憶錄來重建日治時期武道教育的臺灣體 驗及印象。 15.

(26)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六、章節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第一節 明治以前的武道 第二節 明治以後武道教育的推展. 第三章. 日治時期武道教育在臺灣的實施 第一節 武道在臺灣的展示 第二節 武道引進臺灣教育. 第四章. 日治時期武「道」的傳承 第一節 臺灣武道界的學校武道觀 第二節 殖民地學校的武道記憶 第三節 武道意涵的轉化—從日治到戰後. 第五章. 結論.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陳述研究動機、目的和闡釋相關名詞之定義,同時針 對直、間接相關主題的前人研究、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論文架構等進行說明。 第二章對日本武士社會的歷史發展、特質等進行說明,並敘述武道在日本的 源起、內涵的變遷及其在明治初年興衰的情況。 第三章在說明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以後,殖民者如何藉各式展演場合將武道 移植到臺灣,逐步讓臺人認識武道。隨日本統治深化及統治方針的改變,武道引 進殖民地教育的過程、課程安排、預期效果等均是本章論述重點。 第四章的內容先就臺灣本島武道界人士的論述,呈現在殖民地提倡、推動武 道教育的過程中,理想和現實難以兼顧的困境。其次即以在臺學生(含內地人及 本島人)的口述資料、傳記、訪談回憶錄為中心,探討武道教育對其為人處世與 身心方面所產生的教化成效,進一步論及在戰後國民黨統治下,武道精神如何轉. 16.

(27) 第一章. 緒 論. 化,從日治時期效忠天皇的狀態切換為戰後效忠領袖的模式。 第五章對全文進行總結,統整日治時期學校武道在內臺的發展,呈顯學校武 道在殖民地教育的獨特性,另一方面說明在臺日人和臺灣人對武道教育的看法、 受到的影響,最後申論武道之「道」在戰後轉化的意義與提出尚待研究之課題。. 七、日文漢字使用說明 本文在行文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日文漢字,即以原文呈現,不特別將之譯成中 文,主要是因有些日文漢字具有時間上的變革意義,如將「武術」改稱為有近代 教育意義的「武道」一詞大約是在 1919 年以後較為常見,再如「擊劍」 、 「劍術」、 「柔術」等詞在學校教育的稱法,於 1926 年的〈學校體操教授要目改正(第 1 次)〉修訂後,統一變更為「劍道」及「柔道」 ,是以在行文過程中會以原文表示 之,不做更動。另有些漢字則是具有獨特的意涵,若將之譯成中文反會失去原汁 原味,如武道的練習稱之為「稽古」 ,武道的比賽稱之為「試合」 ,武道練習時穿 著的練習服稱之為「稽古着」或「道着」,其中劍道、弓道、薙刀的下半身會穿 著像是裙子的褲子稱為「袴」。除此以外,一般進行武道活動的場地稱之為「道 場」 、 「武道場」或是「武德殿」 ,但就學校的場地而言,僅會以前二者稱之, 「武 德殿」乃是專屬於大日本武德會轄下的道場的專稱,其他的機構並不會使用此名 稱來稱武道場,而若為私人開設的武道傳習組織則常稱為某某館、某某會或某某 塾,著名的例子即以傳授嘉納治五郎柔道的「講道館」最具代表性。總之,上述 提及的用詞在首次出現時均會加上引號,並於括號內或在註解中說明之,其後如 再於文中出現,原則上即不再另行標註引號解釋。此外,由於本文時代背景為日 治時期的臺灣,因此在提及臺灣住民的民族、種族區別時,也常有出現依照時人 說法的情況,如稱日本為「內地」 ,稱日本人、在臺日人為「內地人」 ,臺灣的漢 人則為「本島人」,同在此先行說明。 最後,需要說明的尚有「薙刀」一詞,「薙刀」為一種長刀,是在平安時代 出現的一種武器,到了江戶時期已成主為女子使用的武器,是以在 1936 年〈學 校體操教授要目改正(第 2 次)〉的內容裡就有如下的條文: 「女子之師範學校、 高等女學校及女子實業學校中得加授弓道及薙刀」,很自然地將傳統日本女子常 17.

(28)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用的武器,如弓、薙刀納入女子武道的傳授項目之中,以下附圖一張以便於認識。. 圖 1-1. 日治時期的薙刀課. 圖中學生身著薙刀道着,下半身就是袴,手持以竹(刃)木(柄)製成的仿真薙刀。 資料來源:高雄女中(原高雄州立高雄高等女學校)校史網(2014.08.13 點閱) http://www.kghs.kh.edu.tw/kghshistory/uniform.html. 18.

(29)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本章文分兩小節,第一節「明治以前的武道」,主要對日本武士社會形成的 歷史脈絡、武士文化的特質及武士集體意識的建立等內容進行說明,並陳述武道 在傳統日本的源起與其內涵的變遷。在第二節「明治以後武道教育的推展」中則 細述武道在明治初年屢因政府政策、國內外政局的變化導致其興衰的情況,進一 步呈現武道從社會教育深入學校體系的過程。. 第一節. 明治以前的武道. 一、武士社會的形成、特質與武道內涵的變遷. (一)武士社會的形成 七世紀初的東亞,正值大唐帝國崛起,聲威遠播四鄰,日本統治者為了 適應東亞局勢變遷,積極仿效唐帝國的政經制度,旨在打擊世襲貴族的勢力、 確立天皇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官僚體制。 八世紀開始,仿唐均田制與租庸調法推行的〈班田收授法〉 ,開始面臨人 口日多、公田有限的困境,在鼓勵民間開墾以增加耕地的同時承認土地私有, 使土地公有制度崩潰,至九、十世紀豪族、寺院等有力人士藉機圈圍大量土 地形成莊園,41莊園間為擴張勢力搶奪領地的事件層出不窮,或為自衛,或為 侵略,朝廷也為維持地方秩序,紛紛組織武裝力量,此乃武士崛起要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莊園大量出現亦反映地方社會型態的轉變,從早期群聚群婚. 41. 佐藤信、五味文彥、高埜利彥、鳥海靖編,《詳說日本史研究 改訂版》 (東京:株式会社山川 出版社,2008),頁 69-72、81-83。 19.

(30)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的血緣集團變為以自立門戶的家長為中心的家族開始產生,42這種突破傳統的 家長家族若缺乏具有領導責任、武藝超群的家長便無法成立,這些身為家長 或領導家長的武士必須經常向被保護者展現「只要跟隨自己就能過著安穩富 裕生活」的自信及行動,據此武士必須時時鍛鍊體魄,以誠待人、幫助弱者, 並力行簡樸生活為眾人表率,此即源自莊園生活的「武士道」雛型。 十世紀後半到十一世紀是攝政、關白居於政權最高官位主政的時期,稱 為「攝關政治」,43天皇為擺脫攝關家的控制,常以退位為「上皇」的方式抗 之,藉開創「院政」 ,一面監護天皇,一面行使政治實權。由於藤原氏嫡派攝 關家等人掌控高官位置,讓中下階貴族喪失在中央的政治舞台,遂大量從京 都下鄉到關東地區,戮力經營地方政治,與地方勢力相結。十一世紀初期開 始形成超越莊園的地區性武士團,原本零散的武士聚在這些豪強貴族的領導 下,依照宗族與主從關係凝聚、行動。十一世紀末,攝關政治衰微,反藤原 勢力集結,武士團成為政治鬥爭工具,貴族們為在鬥爭中取得優勢各自援引 武士團相助,終造成武士進入中央政界的後果,武士團中具有較大勢力者大 抵都是皇族或名門貴族出身,最為著名者即是與中央貴族血統有淵源的清和 42. 古代日本庶民會以一、二百人的血緣集團組成聚落,成員間具有強烈的信賴感,相當排外,男 女間不受婚姻制度的束縛,進行群婚,聚落裡的小孩被視為神明的賜予,由聚落全體成員共同 撫養長大。聚落居民在擔任祭司首長的帶領下,遵守「神明教誨」過著重視人與自然的生活, 此時的,首長不濫用權力,聚落成員彼此間也不會起嚴重衝突。九世紀中期土地私有制度的確 立,加上農業技術的進步,土地開發盛行,農村邁向富裕的過程中,出現脫離血緣集團自立門 戶的家長,這些興建家族的人,被認為破壞當時「儘管貧困也要與眾人平等生活」的價值觀, 而他們是冒險者也是浪漫主義者,主張「要獨占聚落中自己喜歡的女性為妻,並與妻子、跟隨 自己的血親與非血親族人,一起過著有別於周遭的富裕生活」 。看在當時保守派的眼中此乃「違 抗神意」之舉,因此當時女性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脫離血緣集團,以妻子身分將未來託付給 一名男性。假設沒有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依靠、善於工作有精通武藝的男性,日本式的「家族」 恐難成形,一旦這些才能出眾的男性接連脫離集團並興建家族,血緣集團也將變得無法自立, 在此情況下,弱小男性只好加入其他人的家族,以獲得才能出眾男性的照料,惟家長一人之力 有限,仍有需仰賴他人之時,因此率領諸位家長守護一座村落大小的土地,並擔任眾人指揮官 的武士即應運而生。引自:武光誠著、薛智恆譯, 《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 (臺北:台 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12),頁 55-56。. 43. 所謂「攝關政治」是指當遇天皇年幼或病弱時,代行天皇職權的輔政者稱「攝政」,待天皇成 年後,承擔輔佐天皇職務者則稱「關白」 。佐藤信、五味文彥、高埜利彥、鳥海靖編, 《詳說日 本史研究 改訂版》 ,頁 101-102。 20.

(31)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源氏與桓武平氏。十二世紀中期平清盛以武力協助上皇有功,在政經方面積 極擴張勢力,終引起院及貴族不滿,結合寺社、源氏等反對勢力打敗平氏。 平清盛建立的平氏政權,是七世紀以來天皇制貴族政治轉換為十二世紀幕府 制度武家政權的過渡型態,平氏政權顯示武士階層作為政權基礎的萌芽,開 啟通往長達七百年的武家統治之門。44 平氏落敗後,源氏代之而起,建久三年(1192)源賴朝被任命為「征夷大 將軍」以鎌倉為根據地,建立日本史上第一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1185~ 1333) 。幕府建立後,透過在中央與地方的「御家人」協助統治全國事務,45承 久之亂(1221)後幕府壓制朝廷勢力立於優勢,開始干涉皇位繼承與朝廷政治, 於貞永元年(1232)制定〈御成敗式目〉 (即〈貞永式目〉)五十一條規範御家 人,是武家最早有體系的法典,隨幕府勢力的發展,影響力超越朝廷「公家 法」 ,為日後室町(1336~1573) 、江戶幕府(1603~1867)所繼承,鎌倉武士 遂成為日本武士的典型。46. 44. 「主從關係」 :主人和從者之間的關係。主人從其宗族子弟(家之子)和非宗族子弟(「郎黨」 或「郎從」)出身子弟中挑選出有能力的人作為從者。從者必須效忠主人,盡軍務及其他義務 (稱為「奉公」) ,主人則給予從者土地或其他經濟利益及權利的保護(御恩)。武士團即是宗 族結合基礎上之橫向聯繫和主從結合基礎上的縱向關係為前提,訂立嚴格的規制和實施主從支 配的軍事武裝團體。引自:林明德,《日本史》,頁 48、54-57、64-65。井上光貞、永原慶二、 児玉幸多、大久保利謙編, 《日本歴史大系普及版 4 武家政権の形成》(東京:株式会社山川 出版社,1996),頁 71-84。. 45. 「幕府」原指出征中的將軍於帳幕(帳蓬)中裁決軍務,日本則用之於指稱近衛大將與征夷大 將軍,引申為武士首長所建立的政權。 「征夷大將軍」原是征討蝦夷的臨時職位的將軍,自源 賴朝被任命後,逐漸成為意指武士統率者地位的官職。武士社會裡一般稱從者為「家人」,鎌 倉幕府為表示對將軍的敬意稱為「御家人」,其後「御家人」遂成為表示武士身分的名稱。引 自:林明德, 《日本史》 ,頁 61、67-68。井上光貞、永原慶二、児玉幸多、大久保利謙編, 《日 本歴史大系普及版 4 武家政権の形成》 ,頁 78-84。. 46. 「式目」乃基於賴朝以來的先例,稱為「道理」的武士社會常規與道德,其中規定守護、地頭 的任務與權限及有關裁決御家人與御家人之間、御家人與莊園領主間的裁判基準,就內容與羅 列方式而言,此法典並不完備,比起「律令」規模小、語句淺白,卻頗能表現出不拘形式的武 士精神。引自:林明德, 《日本史》 ,頁 70-71。佐藤信、五味文彥、高埜利彥、鳥海靖編, 《詳 說日本史研究 改訂版》 ,頁 140-148。橫山健堂, 《日本武道史》 (東京:三省堂,1943) ,頁 11-16。 21.

(32)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 (二)武士社會的特質與武道內涵的變遷 從十二世紀鎌倉幕府建立,經室町幕府至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為止近 七百年的期間,武道內涵歷經鎌倉、室町、江戶三個武家政權,隨武士生活 的差異性產生不同的特色。 武家政權建立前,古代日本未特別重視「武」 ,武士、庶民間的界線十分 模糊,源賴朝為改善這種士庶不分的狀況,根據領地地名賜姓予跟隨他的小 領主,在鎌倉幕府成立後,這些地名通稱便成為代表武士身分的姓氏,此後 人們就將具備姓氏及與其有主從關係的人視為武士。基於言行舉止必須比庶 民出色的想法,武士們整理出一套應守的道德,稱為「弓馬之道」或「弓矢 之道」 ,是由重名譽、知廉恥、正直、胸襟寬闊、幫助弱小等個人德行、重視 一門一家的羈絆、捨己為主等社會性內容所構成,在武士取代公家掌權的承 久之亂時完成大致體制。47 鎌倉時期代表純樸、自立的武士文化,源自平安時代中期(十世紀)以 後,武士為了要在與貴族的鬥爭裡爭取農民支持,他們堅守農村傳統的神道 道德,以簡樸、正直、自我鍛鍊等作風過生活,既獲得農民尊敬,也讓人們 崇尚起武士偏好的樸實文化。在心靈修養方面,教義簡明、嚴謹樸實的禪宗 修行受到武士歡迎,並將禪的教誨納入「武士道」當中影響深遠。48鎌倉中期 以後,隨農業、工商業的發展,部分武士急速富裕,逐步征服、驅逐周遭武 士,擁有統治數十個村落的強大勢力,成為室町時代的守護大名。 室町時代,堅強經濟實力的足利將軍家及有力的守護大名往京都聚集, 仿效公家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這些有勢力的地方豪強紛向中央政權靠攏, 使原本在鎌倉時代具高度獨立的小領主漸失去自主,被迫納入家臣體系,過 去被武士遵循的質樸「弓馬之道」轉變為徒具形式的道德,武士自此重視對 主君、上位者的「禮儀」 ,且一改與領地居民的優先關係為主君第一,不再如 以往雖無禮卻樸實的風格。室町文化別於鎌倉文化的庶民性,是一種少數人 獨攬財富的文化,終引發武士們爭奪權力、財富的戰國動亂。豐臣秀吉統一 天下,為解決地方割據勢力,進行被稱為「太閤檢地」的全國土地調查,瓦. 47. 武光誠著、薛智恆譯,《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頁 74。. 48. 武光誠著、薛智恆譯,《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頁 84-85。 22.

(33) 第二章. 近代日本的武道教育. 解了十世紀以來的莊園,並頒布〈刀狩令〉沒收農民武器,只承認大名家臣 為武士,餘皆列入被統治階級,明確區分武士和農民身分,此為江戶幕府「士 農工商」身分制度所延續。49 德川家康接續豐臣秀吉的霸業一統日本,開創江戶幕府,然此時的日本 並未具現代統一國家的雛型,實際上延續至江戶時期的戰國大名有二百多 個,無法將之全部消滅,幕府將軍除其直轄的「天領」外,均是透過分封各 地的大小藩主來協助治理地方,被稱為「封建的幕藩體制」 ,可視為由多數小 國家的統治團體所組成的「複合式聯邦國家」。 50僅管如此,德川將軍不斷思 索強化控制諸藩的方式,從武斷政治時期不斷修訂的〈武家諸法度〉 、執行「交 替參覲」、頒布「殉死之禁」,到文治時期獎勵儒學,以朱子學為教學正統, 講求大義名分,注重君臣關係與上下秩序,使儒家禮儀規範成為江戶封建社 會的倫理,等等作為在在展現幕府強勢的作風,亦使武道內涵起了化學變化, 產生異於鎌倉、室町的風格,也成為近現代武道之淵源。51 江戶風格的武道是以家臣對主君的絕對服從,以及首重武藝的觀念為支 柱的道德思想,但這種道德具約束力的時期可能只從十七世紀初幕府剛建立 到十七世紀末德川第五代將軍綱吉的元祿時代為止,不到一百年的光景。52隨 著江戶幕府統治鞏固,日本國內邁向長達兩百多年的和平,武藝似成絕非必 要的能力,大多數的武士只剩下一些形式上、儀式性的工作,過著無所事事 的生活,在小說故事裡勤勉於磨練自身武藝或非常強悍的武士形象,僅限於 江戶時代的「武藝者」 (ぶげいしゃ練武者、會武藝的人,概類今日職業拳擊 手、職業相撲力士之屬)。53雖然現況如此,承接戰國實戰經驗的江戶時期集 各項武術之大成,縱使武術性格及其目的較以往已有很大差別,惟不變的是. 49. 武光誠著、薛智恆譯,《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頁 88-89、92-93。. 50. 林明德, 《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頁 8-9。. 51. 「殉死之禁」意為禁止從者因主上個人之死而以死相殉。在將軍與大名、大名與家臣的關係上, 明示主人之家世世代代繼續為主人,從者並非對主人個人,而應對主家奉公的主從關係,乃幕 府為確立幕藩體制的新身分秩序,欲超越既成的、狹隘的主君關係所立下之禁令,至此已不再 有下剋上的情形發生。引自:佐藤信、五味文彥、高埜利彥、鳥海靖編, 《詳說日本史研究 改 訂版》 ,頁 264-266。林明德,《日本史》 ,頁 126。. 52. 武光誠著、薛智恆譯,《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頁 106。. 53. 武光誠著、薛智恆譯,《圖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武士道》,頁 94、110。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

[r]

A Pioneer of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 Lin Te-lin: the “Martin Luther of Taiwanese Buddhism”.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妙心寺派開始傳入台灣是在明治 32 年(1899)。當時該 派布教師梅山玄秀在臺北圓山劍潭寺駐錫、傳教。明治

provisional mission stations by the Sōtō School along with other schools in the Longshan Temple, had soon made the temple as “a hotly contested spot for monks.” These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paper analyses Buddhist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Hokkien; the ordination of Taiwanese Sangha in Kushan Mountain and, after the

系之一月眉山派的創立者,也是台灣佛教中學林(今臺 北市泰北中學)的創立者。明治 40 年(1907),善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