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Vol.11, No.3 (Sep, 202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Vol.11, No.3 (Sep, 2020)"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一卷第三期 Vol.11, No.3

2020年09月 Sep., 2020

國際標準期刊碼

ISSN: 2580-2054(On-line)

ISSN: 2580-2046(Print)

本期專題:正念思維與諮商本土化

Special Issue: Mindful Thinking and Indigenization

of Counseling

(2)

2020 年 09 月

學刊

第十一卷第三期 出 版 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世界本土諮商心理學推動聯盟 主 編: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編輯委員:(依姓氏筆劃序) 孔 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沂釗(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王建中(北京建築大學) 王建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王敏行(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王精文(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史占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田秀蘭(臺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白倩如(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白雅美(陽明大學醫學系) 吉沅洪(日本立命館大學學生心理諮商中心) 安 芹(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朱 虹(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 江光榮(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何少穎(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 吳芝儀(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李 焰(北京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 李正雲(上海師範大學心理諮詢與發展中心) 李玉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李佳儒(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李宗芹(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李岳庭(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李維倫(政治大學哲學系) 汪衛東(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谷建岭(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與心理學系) 卓紋君(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複健諮商研究所) 周德慧(香港樹仁大學心理系) 岳曉東(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林以正(臺灣大學心理系) 林妙容(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 系) 林美芳(閩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林梅鳳(成功大學護理學系) 林淑君(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林清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林朝誠(臺灣大學醫學系) 林慶仁(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林蔚芳(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系) 芳川玲子(日本東海大學文學部心理・社會學) 姚 斌(西安交通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施 鋼(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 施達明(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柯志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洪莉竹(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洪瑞斌(文化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 胡中宜(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胡耿丹(同濟大學心理學系) 夏允中(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孫時進(復旦大學心理系) 孫頌賢(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徐凱文(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桑志芹(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系) 馬長齡(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馬喜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大學生心理諮詢與發展 輔導研究中心) 高淑清(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張勻銘(閩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張天布(陝西省人民醫院醫學心理科) 張西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張娟鳳(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張海燕(建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張海濱(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 張素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高賓(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張偉良(樹香港仁大學心理系) 張德聰(大華科技大學) 張學新(復旦大學心理系) 符 瑋(香港樹仁大學心理系) 連 榕(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陳 方(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陳 復(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陳如湘(馬來西亞工藝大學社會與人文學院) 陳尚綾(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陳易芬(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陳秉華(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秋燕(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 陳斐娟(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陳增堂(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喬志宏(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越建東(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哲學研究所) 黃光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黃宗堅(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黃聖桂(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黃囇莉(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楊文聖(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 楊明磊(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葉光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葉怡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3)

賈曉明(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趙 然(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心理系) 鳳 華(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劉世閔(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劉淑慧(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劉嘉逸(長庚大學醫學系) 樊富珉(北京清華大學心理學系) 歐陽文貞(嘉南療養院) 蔡素妙(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 鄧志平(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錢銘怡(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駱芳美(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Social Sciences, Tiffin University) 駱慧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謝文宜(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謝麗紅(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鍾 年(武漢大學心理學系) 鍾 杰(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鍾燕宜(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 韓布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韓楷檉(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系) 釋宗白(白毫文教基金會) 審查委員:(依姓氏筆劃序) 王明雯(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張曉佩(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曾貝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蔡美香(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魏麗敏(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英文編輯顧問: 林為慧(基督教蘆葦營身心靈恢復中心) 編輯助理: 林昱岑、鄭百勛(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封面畫作介紹: 作者:蔡錫和 素材:水彩 尺寸:8 開 題目:心靈故鄉 創作理念:藝術其實是治療人生無常的 美好良方,我在畫中呈現同中有異的視 覺變化效果,增添觀賞者的欣賞樂趣與 想像空間,也呈現寫意繪畫多元豐富的 面貌及新感受…,三根電線桿代表光 明、希望、溫暖,現在、過去、未來…… 永無止境! 編輯說明: 一、 本學刊創刊於2009 年,原名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017 年更名為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採電子形式出 刊。2018 年曾停刊一年,2019 年繼續出刊。稿件刊登順序,依審查完成日期排列。 二、 本學刊聯絡方式—地址:彰化市進德路 1 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轉「本土諮商心理學學 刊」編輯委員會;電話:04-7232105#2220/2208;電子信箱:jicpheart@gmail.com

(4)

Sep, 2020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Vol. 11, No. 3 Publisher: Center for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 World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Alliance

Editor in Chief: Wang, Chih-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itors:

An, Q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i, Ya-Mei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Chang, Chuan-Fe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 Kao-Pin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Chang, Sue-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 Te-Chung (Ta Hw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 Yun-Ming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 F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Chen, Fei-Jea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 Fu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Chen, Ping-Hwa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 Qiu-Yan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 Shang-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Yih-Fe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Zeng-Tang (Tongji University)

Cheung, Wai-Leung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Cho, Wen-Chu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Chung, Yen-Yi (Centr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ng, Chi-P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Fan, Fu-Min (Tsinghua University)

Feng, Hua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Fu, Wai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Gu, Jian-Ling (Sichuan University) Han, Bu-X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 Kai-Cheng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e, Shao-Ying (Fuzhou University)

Hu, Chung-Yi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Hu, Geng-Dan (Tongji University) Huang, Li-L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uang, Shen-Kuei (Tunghai University)

Huang, Tsung-Chai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ung, Jui-Ping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Hung, Li-Chu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wang, Kwang-Ku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iang, Guan-Gro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ia, Xiao-Ming (Beijing Institue of Technology) Kao, Shu-Ch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Ko, Chih-Hu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Kong, Y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Law, Fang-Mei (Tiffin University)

Lee, Tsung-Ch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ee, Wei-Lu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ee, Yu-Chan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Lee, Yueh-T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Lee, Zheng-Yu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Li, Jia-Ru (Hsin Sheng Junior College of Medical Care and Management)

Li, Zheng-Yu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Li, Yan (Tsinghua University)

Lian, Ro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Lin, Chao-Cheng (Yu Jie Psychiatric Clinic) Lin, Ching-Je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Lin, Ching-We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n, Mei-Fang (Lotushand Psychological Clinic)

Lin, Mei-Fe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in, Miao-Jung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Lin, Shu-Chu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n, Wei-Fang (University of Taipei)

Lin, Yaw-Sh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n, Yi-Ch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u, Chia-Yih (Chang Gung University)

Liu, Shih-Mi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Liu, Shu-Hui(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o, Huei-We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Mar, Chun-Lin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 Xi-Ting(Beihang University)

Ouyang, Wen-Chen (Jianan Psychiatric Cente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Pai, Chien-J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eng, Rong-Bang (Tzu-Chi University)

Qian, Ming-Yi (Peking University)

(5)

Shi, Ga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i, Zhan-Bia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ah, Yung-Jong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Shieh, Wen-Yi (Shih Chien University)

Shieh, Lih-Horng(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un, Shi-Jin (Fudan University)

Sun, Sung-Hsien(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ze, Tat-Ming (University of Macau)

Tan, Joo-Si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Tien, Hsiu-La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sai, Su-Miao (Ming Chuan University)

Tzung, Bai (Baihou Foundation)

Wang, Hao-Wei (Taiwan Institute of Psychotherapy) Wang, Jian-P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ang, Jian-Zh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Wang, Jing-Wen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Wang, Ming-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Wei-Dong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Wang, Yi-Chao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Wong, Kai-Cheng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Wu, Chih-Yi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Xu, Kai-Wen (Peking University) Yang, Ming-Lei (Tamkang Univeresity)

Yang, Wen-She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Yao, B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Yeh, Kuang-Hui (Academia Sinica)

Yit, Kin-Tu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Yoshikawa, Reiko (Tokai University)

Yue, Xiao-D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Zhang, Hai-bin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Zhang, Hai-Yan (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Zhang, Tian-bu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Medical Psychology) Zhang, Xi-Cha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g, Xue-Xin (Fudan University)

Zhao, Ran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ong, Jie (Peking University)

Zhong, Nian (Wuhan University)

Zhou, De-Hui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Zhu, Ho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Reviewers:

Chang, Hsiao-Pei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sai, Mei-Hsi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seng, Bei-Lu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Wang, Ming-We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Wei, Li-Mi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English Consultant:

Lin, Lydia (Reeds Recovery Center)

Editorial Assistant:

Lin, Yu-Tsen(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heng, Bai-Syun(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1. The journal was founded in 2009, formerly known as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2017, changed its name to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It’s an online form. Each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the order of date when the manuscript was reviewed and accepted.

2. Contact us: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National Chu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ddress: No. 1, Jin-De Road, Changhua City, Taiwan. R.O.C. Tel: 04-7232105#2208 Website: jicp.heart.net.tw E-mail: jicpheart@gmail.com

(6)

11-3 目錄 (Content)

主編的話(From Editor in Chief)

從 921、SARS 到新冠肺炎:正念思維災難學習與專業成長(From 921, SARS to

COVID-19: Mindful Thinking, Disaster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王智弘(Chih-Hung Wang)vi 聆聽是技巧亦或狀態?「論」諮商歷程中心理師正念聆聽之自我敘說(Listening Skill or State? Self-Narrative of Mindful Listening in a Counseling Process)

洪菁惠(Ching-Hui Hung)1 諮商心理師遇見案主挑戰下接納的心理歷程初探(Facing Challenges in Counseling: A Pilot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Process of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7)

921、SARS 到新冠肺炎:正念思維災難學習與專業成長

王智弘* 摘要 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帶來世界性的重大災難,比照 SARS 期間所經歷的恐慌與創傷, 台灣面對新冠肺炎的衝擊顯然有了較多的準備與因應,華人文化向來有危機就是轉機的 說法,西方歷史也證明重大瘟疫之後必有文藝復興,身為心理健康與諮商專業人員,在 經歷台灣從不間斷的災難考驗過程中,我們做了什麼?又學會了什麼?災難創傷中的受 苦經驗,帶給諮商專業人員深刻的學習與專業的成長,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2003 年 的SARS、2009 年的八八水災、2014 年的高雄氣爆、2015 年的八仙塵爆、2016 年的美 濃地震,2019 年的新冠肺炎……。除了這些大家印象較深刻的重大災難之外,其實各種 災難在台灣一直是不缺席的,台灣的人們,包括諮商專業人員,怎麼從經歷創傷的過程 中長出生命的韌性與復原力,又怎麼從因應創傷的過程中長出專業的力量與效能。隨著 人類以開疆拓土、搜索資源的態度與大自然的互動,天災人禍的產生似乎也是不可避免 的挑戰,華人強調天人合一的思維,蘊含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是否能在這極端氣候、 災難頻傳的地球環境困局中,尋求一條人類可行的道路,是所有世界人們應該關切的, 也是諮商專業人員應該關切的,諮商之道在尋求改變與改善的出路,易經有三易原則、 黃帝內經有三藥觀點,諮商專業在助人面對危機,可能也要抱持全人的觀點,非僅是要 善用變異的方法來協助人解決問題,可能要透過簡易的原則來協助人們發展與所在系統 和環境共處的生活方式,更是要秉持不易的精神來協助人們去體認自己的生命意義與生 存價值,災難會跨越國際,而專業要含攝文化,諮商專業人員要在災難中以正念思維反 思整合外地專業知識與本地文化經驗,並創建出可適用本地與分享外地的災難因應理論 與技術。 關鍵詞:本土諮商心理學、災難、含攝文化、COVID-19 王 智 弘*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ethicgm@gmail.com)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2 0 2 0 , v o l . 1 1 , n o . 3 , p p . v i - x i i 本 土 諮 商 心 理 學 學 刊

(8)

去年(2019年)12月,中國大陸武漢地區的醫療機構陸續發現了病毒性肺炎的病例, 後續檢測被確認是屬於新型的冠狀病毒所導致的傳染性肺炎。因此,在今年(2020年)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才正式將病毒命名為COVID-19(WHO, 2020)。也就是所謂的新 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帶來世界性的重大災難,比照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期間所經歷的恐慌與創傷,台灣面對新冠肺炎的衝 擊顯然有了較多的準備與因應,華人文化向來有危機就是轉機的說法,西方歷史也證明 重大瘟疫之後必有文藝復興,身為心理健康與諮商專業人員,在經歷台灣從不間斷的災 難考驗過程中,我們做了什麼?又學會了什麼?災難創傷中的受苦經驗,帶給諮商專業 人員深刻的學習與專業的成長,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2003 年的 SARS、2009 年的八 八水災、2014 年的高雄氣爆、2015 年的八仙塵爆、2016 年的美濃地震,今年的新冠肺 炎……。除了這些大家印象較深刻的重大災難之外,其實各種災難在台灣一直是不缺席 的,台灣的人們,包括諮商專業人員,怎麼從經歷創傷的過程中長出生命的韌性與復原 力(Wong, 2020),又怎麼從因應創傷的過程中長出專業的力量與效能。 隨著人類以開疆拓土、搜索資源的態度與大自然的互動,天災人禍的產生似乎也是 不可避免的挑戰,華人強調天人合一的思維,蘊含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是否能在這極 端氣候、災難頻傳的地球環境困局中,尋求一條人類可行的道路,是所有世界人們應該 關切的,也是諮商專業人員應該關切的,諮商之道在尋求改變與改善的出路,本土化心 理諮商理論──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就取用華人文化的觀點(王智弘、楊淳斐,2018):易 經有三易原則:1.不易:活出生命在不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2.簡易:調整生活在簡 易→以簡御繁,萬變不離其宗:3.變易:解決問題在變易→窮則變,變則通;而黃帝內 經有三藥觀點:1.上藥:精、氣、神→養命→活出生命→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力量;2.中藥: 五穀雜糧→養生→調整生活→發展健康的生活方式;3.下藥:針灸、百草→養病→解決 問題→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上述華人文化三易原則與三藥觀點所秉持的即是全人的文化 觀點,可啟發我們諮商專業人員在面對災難與危機時,可能也要抱持全人的觀點,非僅 是要善用變異的方法來協助人解決問題,可能要透過簡易的原則來協助人們發展與所在 系統和環境共處的生活方式,更是要秉持不易的精神來協助人們去體認自己的生命意義 與生存價值,災難會跨越國際,而專業要含攝文化,諮商專業人員要在災難中引進外地 專業技術、也要發展本地文化經驗,並創建出可適用本地與分享外地的災難因應理論與 技術。 隨然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對較不嚴重,但是諮商專業人員也要抱持戒慎恐懼之心,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有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即是啟發我們: 「災禍的裡面隱藏著幸福,幸福的下面潛伏著災禍」的道理(余培林,1994,p. 323), 從SARS 的防疫經驗可以得知,民眾從感染到康復要經歷漫長的心理掙扎之路,如圖所

(9)

示(Gardner & Miallef, 2015, p. 124):

圖一 SARS 三階段心理因素

資料來源:”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SARS survivors: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by P. J. Gardner & P. Moallef, 2015, Canadian Psychology, 56(1), 123–135.

民眾在感染SARS 後會經歷三階段的心理掙扎:1.急性階段──極早期康復階段, 時間是發生在感染後的1 個月內,其次會經歷;2.早期康復階段,時間是在感染後的 1-6 個月,再其次是後期康復階段,時間是在感染後的 1-6-51 個月。感染初期民眾心理上會 出現各種精神疾病症狀、對生存的恐懼、感染他人的恐懼、感受到被汙名化、生活品質 降低以及心理上/情緒上的困擾,其中對生存的恐懼與感染他人的恐懼在半年內會消失, 而創傷後壓力徵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則是在感染 1 個月後出現 (Gardner & Miallef, 2015),而感受到被汙名化、生活品質降低、心理上/情緒上的困 擾與PTSD 則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有賴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專業協助,以及民眾公共 衛生的友善態度加以支持。 疫情仍在蔓延,台灣與全世界都持續在疫情的威脅中,歐洲的文明發展是在大疫情 之後醞釀出文藝復興,也呼應了華人文化所謂之危機就是轉機的傳統智慧,我們在面對 這場世紀大災難的同時,也是要反思文明發展與文化復興的重大議題。心理諮商本土化 運動的推動,強調心理諮商要針對當事人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要發展出切合當事人

(10)

需要的理論與技術,以當事人文化為主體、諮商師文化為客體,把對當事人文化的契合 性視為心理諮商服務的核心思維。雖然「跨文化諮商」、「多元文化諮商」到「本土化諮 商」的演化,是心理諮商專業發展的自然趨勢與典範的自然轉移,但是台灣的心理諮商 專業人員如何透過敏覺在地文化與深耕在地服務的過程,以創建出適用於本地,或可分 享給外地的「本土化諮商」理論。就如同台灣的新冠肺炎成功防疫經驗也能分享給全世 界一樣,呼應本地當事人需求的心理諮商專業服務,正是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本土化的 發展方向,也體現了文化心理學:「一種心智,多種心態」(One mind, many mentalities) 的原則(黃光國,2011;Shweder, et al., 1998),契合於本地特殊文化心態的理論建構與 方法設計,也能同時涵納共同心智結構,與特殊文化心態的理論與實務(王智弘,2014), 將現代的的心理諮商專業與文化傳統的「本」和在地生活經驗的「土」相結合,既能適 用於在地人身上也能分享給全世界(王智弘,2016,2017;王智弘、劉淑慧、孫頌賢、 夏允中,2017)。在全球不同地區生理健康醫療人員都在全力投入防疫工作的同時,屬於 心理健康醫療人員的諮商專業工作者,也應以正念的思維與態度,收斂心神、專注觀想, 關注新冠疫情的心理健康議題並反思「本土諮商」的發展方向。為台灣與全球即將到來 的心理健康文藝復興預作準備。 本期專輯以正念為名,主要包含有兩篇涉及正念思維的論文,首先是洪菁惠(2020) 所撰寫的「聆聽是技巧亦或狀態?『論』諮商歷程中心理師正念聆聽之自我敘說」一文, 主要在探索諮商歷程中心理師運用正念聆聽的內隱活動、外顯作為、及其可操作行動與 方向,正念是東方文化運用於心理健康與助人專業的重要範例,作者整合東西方的思維 以探討正念於諮商過程中運用,也可視為本土化諮商的一種研發途徑,值得肯定;本期 第二篇論文是洪怡菁與陳秀蓉(2020)所撰寫的「諮商心理師遇見案主挑戰下接納的心 理歷程初探」,主要在探討諮商心理師在遭遇到個案或治療的挑戰與壓力時,如何運用 具正念意涵的「接納」心理歷程以自我調適與因應,進而改善諮商導向、諮商關係與諮 商效能。此文的研究理路與洪菁惠(2020)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運用質性的研究方法 以探究諮商師在諮商過程中的心理歷程,並涵容了東方的文化意涵於諮商與研究之中, 都能呼應心理諮商本土化的思維。 參考文獻 王智弘(2014)。立足華人文化、貢獻普世諮商: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學術社群的成立與 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專欄的設立。台灣心理諮商季刊,6(1),vi-ix。 王智弘(2016)。本土諮商心理學的目標。台灣心理諮商季刊,8(4),vii-x。 王智弘(2017)。從心理學本土化到社會科學本土化:本土社會科學研究的可能發展方 向、目標與策略。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9(3),vi-x。

(11)

王智弘、楊淳斐(2018)。一次的力量:含攝華人文化觀點的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第二 版)。臺北:張老師文化。 王智弘、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2017)。文化脈絡中的危機、轉機與復原力:本土諮 商心理學研究的方向、目標與策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0,1-28。 洪怡菁、陳秀蓉(2020)。諮商心理師遇見案主挑戰下接納的心理歷程初探。本土諮商 心理學學刊,11(3),1-45。 洪菁惠(2020)。聆聽是技巧亦或狀態?論諮商歷程中心理師正念聆聽之自我敘說。本 土諮商心理學學刊,11(3),46-75。 黃光國(2011)。論「含攝文化的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36,79-110。

Gardner, P. J., & Moallef, P. (2015).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SARS survivors: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Canadian Psychology, 56(1), 123–135.

Shweder, R. A., Goodnow, J. J., Hatano, G., Levine, R. A., Markus, H. R., & Miller, P. J. (1998).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development: One mind, many mentalities.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5th ed.), Vol. 1 (pp. 865-937).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Wong, P. T. P. (2020, August 30). Coping with the mental health crisis of COVID-19: A resilience perspectiv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eaning.ca/article/presidents-

column-coping-with-the-mental-health-crisis-of-covid-19/?mc_cid=ab23ed80f6&mc_eid=ea57121ad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August 30). Nam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nd the virus that causes it. Retrieved from

(12)

From 921, SARS to COVID-19: Mindful Thinking,

Disaster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Chih-Hung Wa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brought about a major global disaster. Compared with the panic and trauma experienced during SARS, Taiwan has obviously been more prepared and responding to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always said that a crisis is a turning point. Western history has also proved that there must be a Renaissance after a major plague. As mental health an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what have we done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Taiwan’s uninterrupted disaster test? What did you learn?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in the disaster and trauma brought deep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to consulting professionals. The 921 earthquakes in 1999, the SARS in 2003, the August 8 floods in 2009, the Kaohsiung explosion in 2014, and Eight Immortals Paradise Dust Burst Incident in 2015, the Mino earthquake in 2016,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19…. In addition to these major disasters that everyone is deeply impressed by, in fact, all kinds of disasters have not been absent in Taiwan. How can Taiwanese people, including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grow resilience from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trauma? How to grow professional strength and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rocess of responding to trauma. As human beings interact with nature to open up territories and search for resources, the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human-made disasters seems to be an inevitable challenge. The Chinese culture emphasize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which contains the wisdom of symbiosis with nature. In this extreme climate and frequent disasters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al predicament, seeking a feasible path for humankind is something that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It is also a concern for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The way of counseling is to find a way out for change and improvement. There is the principle of three changes in the Classics of Change and the three medicines in the Huangdi Neijing.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helps people face crises, and they may also have a whole-person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only to use variant methods to help people solve problems but also to use simple Principles to help people develop a way of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2 0 2 0 , v o l . 1 1 , n o . 3 , p p . v i - x i i 本 土 諮 商 心 理 學 學 刊

(13)

life that coexists with the system and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are locate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uphold the spirit of not helping people realize the meaning and survival value of their lives. Disasters will cross the world, and the profession should include culture into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should reflect and integrate foreig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local cultural experience in disasters with mindful thinking and create disaster respons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be applied locally and shared with other places.

Keywords: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disaster, culture-inclusive, COVID-19

Chih-Hung Wang*

Departmen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ethicgm@gmail.com)

(14)

聆聽是技巧亦或狀態?「論」諮商歷程中心理師正念聆聽之自我敘說

洪菁惠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諮商歷程中心理師運用正念聆聽的內隱活動、外顯作為、及其可操 作行動與方向。聆聽乃諮商介入的基礎,心理師正念靜心可將臨在當下的聆聽視野帶入 諮商歷程,以提供更適合當下諮商需求的介入與策略。本研究採現象學觀點針對自我敘 說進行詮釋性探究。資料來源包括本研究心理師諮商後記錄、本研究督導與受督者的督 導紀錄、實務心得日誌、及再次反思諮商與督導紀錄的覺察文本。本研究發現心理師: (1)正念聆聽依賴心理師的臨在與調頻,這同時是臨在當下的內隱及外顯作為;(2)正 念聆聽當下的態度與感受,有助於對諮商歷程的後設思維與介入覺察更加清晰,並可即 時調頻以臨在當下;(3)正念聆聽當事人非口語訊息與過往困擾軌跡及文化脈絡具連結 性;(4)正念聆聽更能幫助諮商雙方回到此時此刻,自發地讓內在洞見產生;(5)正念 聆聽幫助心理師更具懸置訊息的內在能力,以及臨在引導賦能對話的諮商介入。最後, 根據前述探討,提出本研究建議。 關鍵詞:正念聆聽、臨在、調頻、當下 洪 菁 惠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juliahung99@mail.nptu.edu.tw)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2 0 2 0 , v o l . 1 1 , n o . 3 , p p . 1 - 4 5 本 土 諮 商 心 理 學 學 刊

(15)

壹、緒論

一、 從聆聽到臨在聆聽

聆聽是諮商介入的基礎。新手心理師或實習心理師常因表現焦慮而干擾諮商晤談 (邱珍琬,2017;陳增穎,2005)。實習心理師常期待教師給予清楚明確的指示可供遵辦 (Magnuson & Norem, 2015)。學習目標倚賴可直接操作的技巧,關心可「做些什麼」 (what to do)與「如何回應」(how to respond)而忽略「聽懂什麼」(what I understand after listening)。於是諮商中,當事人(本文以此指稱諮商個案)從語言表達到非語言訊 息的顯露,儘管已被心理師「聽到」或「看到」,但並非表示已經被「聽懂」或「看懂」。 邱珍琬(2017)認為心理師的專注聆聽意指真心想要了解當事人的態度,而非想著等等 可以問些什麼。實習或新手心理師常未能懂得專注聆聽的重要性,其要義就是全然投入 當下。 投入當下的聆聽是心理師將注意力放在諮商互動的此時此刻(Erford, 2017/2015)。 心理師投入當下聆聽的臨在回應,也有助於當事人放鬆地投入晤談,這對提升整體諮商 效益也有幫助。臨在(presence)當下意味著心理師對眼前的當事人全心全意地投入(Joyce & Sills, 2001/2010)。心理師全心全意地臨在聆聽的狀態,乃同時運用了聽覺、視覺、感 覺、愛與知識等當下多種覺受的身心活動(Schure, Christopher, & Christopher, 2008)。從 當事人出現的那一刻起,其口語或非口語訊息都是心理師聆聽對象,必要時都是諮商有 用材料。而當事人對當下諮商情境的感受,不僅受諮商空間布置的影響;心理師的語言 內容及非口語訊息也是當事人「聆聽」與「評估」眼前這位對話者可否信賴的材料(Hill, 2014/2017)。無法臨在的聆聽狀態,會是阻礙正確聆聽的干擾。實習或新手心理師常好 奇如何給出正確回應,研究者以為關鍵在於心理師讓自己臨在當下,投入諮商互動氛圍, 自然產生適合當事人當下需求的回應。 二、 對諮商聆聽的教學反思 心理師專注聆聽自然會在適當時機給出適切提問。不過常見受督者(諮商專業的受 督者是指實習心理師或領有證照心理師尋找督導以增進專業之人),其學習興趣傾向於 期待督導提供明確指示以增長技術並完美呈現(Magnuson & Norem, 2015),而非習得如 何投入當下以專注聆聽並讓適切提問自然發生(Clarkson, 1999/2002)。研究者身為督導, 常因受督者缺乏臨在聆聽態度而致影響諮商品質而感苦惱。於是利用「見習接案」(亦即 讓受督者參與研究者擔任心理師的「接案歷程」;見習接案均在當事人同意下進行),發

(16)

展受督者臨在聆聽能力。見習接案後,研究者再以督導角色和受督者共同討論「聆聽」 內涵。而受督者有些回饋也著實讓研究者驚訝,例如一位見習受督者表示「以前老師說, 我根本沒有在聽,其實我很不服氣。讓妳這麼生氣,我也很不想。因為我覺得我有在聽 啊!看過老師接案後,我才明白什麼是聆聽!」。這位受督者曾因督導對他未能看重聽 懂態度而生氣感到氣餒,終於在見習接案現場的聆聽中領會,全然投入當下的聆聽究竟 何義。 研究者驚覺過往對受督者「本應自行(學會)聽懂」當事人訊息的理解原來是個錯 誤。原來臨在聆聽同樣需在課堂中督導時被強調與訓練。原來助人專業的培育過程,關 於「聆聽」訓練,並非如其他助人技巧、理論、個案概念化或倫理議題同樣受到重視。 研究者發現,原來: (1)心理師的聆聽品質,並非全有全無現象,而是有著階段性發展歷程。McLeod 與 McLeod(2011)指出諮商專業的發展是一個循環學習的歷程;諮商實務工作者在持 續接受教育、實際接觸當事人、並增長專業能力上呈現循環學習的發展歷程(陳增穎, 2005)。新手心理師從「聽到」乃至「聽懂」、從抱持「開放性」聆聽到具有「方向性」、 從只聽困擾表象到能聽出「性格特質」及涵養此性格之「文化脈絡」,這些聆聽皆須心理 師對自身在地文化的主流與邊緣先有覺察,方能理解當事人困境的觀點與感受。更重要 的是心理師須對自身人性觀點有所覺察,因為這將影響諮商意圖、如何理解當事人困擾 及其置身文化脈絡與建構解決之道等(Corey, 2017)。 (2)心理師的自我覺察是有效治療的先決條件(邱珍琬,2017)。阻礙聆聽品質的 因素與心理師性格、對自身價值與信念缺乏覺察有關(李明峰,2014)。例如心理師「無 意識」地在諮商中有疑惑便提問,致使中斷當事人當下的描述思緒;表層意識以為這是 收集資料,但在督導細究後才知並無諮商意圖,純屬無意識反應;或者慣常看見自己不 足而習於自我批評以防懈怠的進取型心理師,也可能慣常看見當事人的不足。因此,具 有效能的心理師須增進自我覺察與自我整理(陳金燕,2003a,2003b;Hill, 2014/2017), 以避免對反移情現象毫無自覺。 (3)研究者身為心理師在諮商歷程採取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取向的聆聽活動原來已 深受學習正念(mindfulness)的影響。擔任督導時向受督者分享正念聆聽經驗,如何透 過正念靜心幫助心理師形成內在觀者,掌握外顯訊息並使內隱思維更為清晰。為讓受督 者看見焦點取向的正念聆聽樣貌,研究者興起撰寫本文想法。 如何擁有臨在當下的聆聽品質呢?Carl Rogers 在《成為一個人》(1990/1961)一書 中表示,即便是專業心理師的聆聽深度,也常未能進入當事人的覺知世界。喜愛東方老 子的Carl Rogers,隨身攜帶《道德經》,提醒自己將「無為精神」融入當事人中心的「非 指導性」治療歷程中(洪菁惠,2010;Hermsen, 1996)。他以為心理師應隨著當事人的 描述,自在地彷彿身處其中,敏銳地感受其所述意義的轉變。研究者以為 Rogers 提及

(17)

「心理師應隨著」指的就是「同步與當下」;「彷彿」乃是藉由「敏銳地感受」來完成, 而敏銳地感受又有賴於心理師打開當下覺受方能成形。換言之,臨在當下的聆聽狀態, 才使得彷彿能敏銳地捕捉當事人所述意義,這正是本文想表達的正念聆聽要義。然而, 如何操作呢?Carl Rogers 從《道德經》中「無為而治、寧靜自處、不施教令、無所欲求」 找到心理師「非指導性」的聆聽與諮商人定位(Lefebvre, 1992);至於研究者如何執行 「正念聆聽」這內隱又無形的行動知識呢?研究者開始記錄諮商中實踐正念聆聽的相關 經驗,以及督導時受督者的聆聽困惑,作為探討本研究的資料來源。 三、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為探索研究者身為心理師角色,對正念聆聽的個人實務知識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包括心理師內在思維向度意涵,以及外在可見作為,如 何進入正念聆聽及如何在此狀態投入諮商聆聽,藉此探索回答心理諮商實務工作者(包 含實習心理師或已領有心理師證照的助人者)在諮商歷程的聆聽困惑。使諮商互動更具 我汝(I and Thou)關係(Corey, 2017),更具當下存有品質的聆聽作為與方向。本研究 選擇以自我敘說探索研究者身為心理師以及督導時的,也許仍有許多囿於自身視野與實 務經驗的侷限之處,但仍希冀藉此分享個人實務現場的正念聆聽與督導經驗,提供心理 師在發展「聆聽」向度上有新的另類範本,另外也希望能與學術社群交流正念聆聽的經 驗現象。本研究問題包括: (一)以自我敘說探究本研究心理師之正念聆聽的內隱經驗? (二)以自我敘說探究本研究心理師之正念聆聽的外顯作為? (三)藉研究結果提供新手或實習心理師可操作的聆聽行動與方向? 四、 文獻探討 (一)心理師聆聽外部訊息 外部訊息是指心理師在諮商過程需注意的外顯訊息,主要有二,一為心理師運用外 在感官視覺、聽覺、嗅覺甚或觸覺捕捉當事人顯露於外可客觀觀察的訊息(Cameron & McGowan, 2013; Egan, 2012/2010; Hill, 2017/2017);邱珍琬(2017)指出聆聽時不能只注 意口語內容,也需觀察非語言訊息,可幫助心理師收集更多對當事人的理解。二為心理 師的非語言訊息,如表情、動作、姿勢、語調、語速等可能引發當事人內在感知的訊息 (洪菁惠、洪莉竹,2013;Rober, 2010)。心理師是諮商重要工具,需能覺察當事人與自 己表現於外的相關訊息。

(18)

(二)心理師聆聽內部訊息

內部訊息意指心理師的聆聽態度或(諮商)意圖,此乃影響諮商歷程的重要因素亦 需謹慎聆聽。Welch 與 Gonzalez(1999/2006)將諮商歷程心理師的聆聽稱為「關懷性聆 聽」,以助人為目的。心理師的聆聽主動且專注,內涵尊重、平等與合作等態度(黃惠惠, 2018)。Carl Rogers(1990/1961)提出同理性聆聽,心理師可以忘我地(an unappreciated way of being)進入對方的覺知世界,彷彿活在對方描述的經驗裡,感受對方的感受,了 解對方的了解,並將此了解傳達給對方知曉,如此聆聽與回應就有了深度的同理。不適 當的聆聽態度,包括刻板印象的、評價性的、過濾性的、同情性的、聽而未聞等,均對 深 入 當 事 人 內 在 覺 知 造 成 阻 礙 (Egan, 2010/2012; Rober, 2005; Welch & Gonzalez, 1999/2006)。心理師的不適當聆聽源於未能覺察個人的人性觀、價值觀、諮商意圖等 (Corey, 2017)。換言之,心理師需聆聽個人內部受當事人此一刺激所引發之相關思考 (理解)、感受(源自自己或對方)、判斷(尚未驗證的許多假設)、決策(擬定介入策略) 等心智與情感的內部訊息。正念靜心後的聆聽可提升心理師對內部訊息的覺察能力。 (三)聆聽利於諮商目標的訊息 心理師聆聽時,需考量當事人的諮商目標為何,這是聆聽時選擇聚焦什麼的重要指 引。不同治療取向基於其諮商哲學對人性觀的不同假設,使得諮商目標不盡相同(Lipchik et al., 2012)。因此,心理師須對自己的諮商人性觀有所了解,藉此釐清諮商聆聽時可聚 焦方向。在諮商初期聆聽到的多是當事人的問題困擾;然而,隨著諮商對話的展開,心 理師不能只有聆聽問題,如此只能談論問題(Gillaspy & Murphy, 2012)。以焦點解決短 期治療的聆聽而言,心理師傾向聆聽有利於當事人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能性徵兆(hints of possibility)(Bannink, 2014/2015),包括引發當事人改變的內在動力,如釐清渴望、在乎、 重視、興趣、信仰等均是增進行動背後的動力的情感來源;另外利於改善困擾、促進實 現目標的觀點、特質、優勢資源與成功經驗等,也是利於達成目標的重要聆聽線索(De Jong & Berg, 2013)。Bannink(2014/2015)指出,心理師在晤談中最大的挑戰大概就是 如何不被當事人所述困擾的細節所迷惑。不被迷惑的方法就是在所有聆聽到的訊息中, 持續「留意」當事人想要什麼不同、(被忽略的)成功經驗與利於改善困擾的觀點與作為 等。以上針對聆聽利於達成諮商目標的訊息,乃是研究者身為心理師時的聆聽重點,這 方面的聆聽薰陶深受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影響。 (四)聆聽形成困擾議題的脈絡訊息 當事人的問題困擾有其人際、習俗、文化脈絡等生態系統因素的影響。家族治療 (family therapy)以為當事人的家族關係與社會脈絡對個人問題困擾的形成具有緊密關 係(Rober, 2010)。因此治療焦點在於家族人際關係的改善。女性主義治療(feminist

(19)

therapy)則重視性別與權力對當事人的影響。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歷經社會化力量的洗禮, 無論反叛或內化,都反映了社會文化脈絡對一個人問題所造成的影響(Chaplin, 1999)。 「個人的即政治的」(personal is political)清楚指出女性主義治療將個人問題,視為有其 社會性與政治性因素。Jung 以為個體人格與情緒原型皆受廣大社會文化脈絡影響,因此 在解釋個體心理時需同時追溯,蘊含心靈、情緒、身體的家族、文化與歷史(Von Franz, 1990/ 2011)。外在文化現象及人際關係因素,對前來接受治療的當事人之內在心理因素 扮演極大影響。換言之,心理師需聆聽誰是當事人的重要他人與重要事件(De Jong & Berg, 2013)。重要他人,尤其對未成年當事人而言,乃是諮商結盟的工作對象。最後, 當事人所處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也是理解當事人背後文化性因素的重要考量與聆聽對 象。 (五)聆聽困擾議題的慣性模式 反映性格特質的後設思維,亦是本研究心理師意圖聆聽的焦點。人們面對刺激事件, 其想法(如觀點、意圖、計畫或決定理由)、情緒(與個人期望有關)和作為(伴隨個人 對責任有意識的承擔或無意識的反應或迴避等),常呈現固定反應模式,也形塑其生活 風格(Egan, 2010/2012)。正念認知療法指出人們常處於無覺知狀態,面對刺激事件常不 自覺地受控於自己內在「自動導航」的思維中,並對伴隨而來的情緒和無意識行為反應 不能覺察(Segal, Williams, & Teasdale, 2013/2015)。個人固有的慣性模式,可能表現為 性格特質、行為模式、自動化的慣性思維、情感與行為的固定反應裡。無論稱之為固定 的因應模式或自動導航慣性模式,均對困擾議題的形成具有影響。本研究心理師試圖從 聆聽中釐清「困擾議題—文化脈絡—慣性模式」三者間的連結關係,此為本研究心理師 於諮商聆聽時的重點。 (六)正念意涵及其應用與研究 正念(mindfulness)是指個體對當下的內在與外在經驗保持覺察與專注。以正念 (mindfulness)為基礎所發展之課程,已逐漸被各種不同專業領域所運用,包括各級學 校教育、醫療照護、商業領導、心理治療、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等(陳玉璽,2013;溫 宗堃,2013;Bodanlos et al., 2014)。研究者綜合各家學者看法定義正念為,一種透過特 定心智訓練,以使個體對當下所覺察之內在與外在經驗現象,保持開放、好奇(初心)、 接納(不評價)、無求(不貪愛)、無拒(不抗拒),單純觀察,不與觀察內容自動化認同 的心智狀態(黃鳳英,2019; Kabat-Zinn, 2011; Teasdale et al., 2000)。Kabat-Zinn(2011) 認為人人皆具正念力量;透過正念培育,可提升個人專注當下能力,放下心中評價,即 使評價亦能有意識地覺察,而非無意識地任由評價慣性地支配個人認同。藉由正念靜心 引領人們更易親近內在寧靜、安適與揭示洞察。

(20)

正念可協助個體收攝當下散亂心思並進而轉為安定清晰的內在覺受。Kabat-Zinn (2013/2013)譬喻正念像是一面鏡片,可將散亂心思聚焦成一股清晰明瞭的內在覺知; 於個人生活、解決問題與療癒自我方面皆有助益。Segal、Williams 與 Teasdale(2013/2015) 認為正念訓練可幫助人們提升專注力(將散亂心集中聚焦);正念可提升對想法、情緒、 行為衝動和身體感受的覺察能力,並將散亂自動導航的心智抽離(decentering)不再無 意識地與之認同;更充分地活在當下此時此刻;更多的接納(不嫌惡)、不執著、友善態 度、放下;更能直接品味「同在」(being)生活模式,而非不斷受「應該/期待」所驅 策的「行動」(doing)模式所掌控。同在意指願意如實看待所有事物並與其本來樣貌同 在(Kabat-Zinn, 2011; Rogers, 1961/1990)。 根據前述正念討論,本研究所指的正念聆聽是心理師在諮商歷程中融合正念於諮商 聆聽的態度與作為。Kabat-Zinn(2013/2013)主張所有正念減壓帶領人,同時就是正念 禪修的修習者。他以為正念就存在於身體、心靈與呼吸之中;正念是協助人們發現自己 的覺醒之道。就身為心理師而言,在諮商聆聽中融入正念,其所運用的正是身體感官覺 受及呼吸甚或心靈,一面藉此照顧自己,另一面也藉此照顧當事人。Segal、Williams 與 Teasdale(2013/2015)指出在正念培育下,可協助人們返回真實的自己;在正念靜心中, 人們可領取內在智慧,藉此處理問題、繼續前進與成長。他們描述正念認知治療課程帶 領人,面對團體成員的經驗時,帶領人展現的態度是接納、邀請、慈憫、開放、溫和等 友善聆聽品質,藉此協助成員亦能以同樣的「友善覺察」,接納自己因負評所產生的「想 法—情緒—行為循環」的受苦經驗。亦即團體帶領人與成員的互動本身就在體現正念精 神。換言之,本研究心理師所體現之正念聆聽,便是在諮商歷程中彰顯「臨在當下、開 放、好奇、同在、慈憫溫和、全然接納」等態度及作為。 正念聆聽重視且運用心理師臨於當下開放身體感官經驗,作為探索與回應當事人當 下諮商需求的依據;另外藉正念靜心幫助心理師形成內在觀者,意同接納與承諾治療學 者Ciarrochi 與 Bailey(2008/2016)所提「觀察的自我」,亦即覺察到自己的覺察、意識 到自己的意識,能以「自我為歷程」的內在覺察者。Rogers(1990/1961)提及助人者忘 我地進入對方的覺知世界,彷彿活在對方描述的經驗裡,但又不失為自己。研究者以為 正念聆聽時的內在觀者,可為這個「不失為自己」的聆聽狀態找到仍有內在覺者的依靠。 而心理師臨於當下的精神與態度,乃是有效聆聽的基礎。 (七)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視當事人為「自己生命 的專家」。當事人既存在著惱人的問題困擾,但亦可根據問題程度較輕、或未發生問題的 「例外」經驗為自己找到解決問題之道(De Jong & Berg, 2013)。心理師不以自己的參 照架構(這會帶來評價性思考),而是以「未知」立場(抱持真誠與好奇態度)探索「誰」

(21)

與「什麼」影響著當事人的參照架構。Saleebey(2009)認為助人專業的任務就是賦能 (empower)當事人,使之信賴與重視個人優勢力量,即使在最嚴峻處境,仍存有改善 現狀的個人資源。 心理師聚焦當事人優勢力量,積極賦能而使當事人不自覺地遠離負評思維,減弱以 問題為焦點(problem-focused)的關注傾向,進而以優勢觀點(strength perspective)面 對人生。細節化(detailing)乃是協助當事人有意識地談論利於達成目標的成功經驗,並 於談論過程對未來更具信心與希望感的助人技巧(Bannink, 2015/2014)。簡言之,本研 究心理師在諮商歷程的優勢聆聽,乃聚焦於當事人的優勢經驗,以此作為賦能材料的訊 息。 De Jong 與 Berg(2013)指出「聆聽—選擇—建構」可作為焦點取向心理師在諮商 歷程中的速記地圖。「聆聽」是指心理師以當事人觀點聆聽當事人故事,藉此順利進入當 事人的參照架構,了解其在乎、重視、興趣、信仰與假設;同時,心理師又根據聆聽時 所捕捉的眾多材料,有目的的「選擇」利於達成目標的內容進行賦能。於是,利於當事 人改變的諮商對話,便逐漸朝向「建構」解決之道的思維前進,當事人對原先問題困擾 的看法、情緒和行為反應,也逐漸移出過去舊思維框架的自己。本研究心理師對利於當 事人達成目標相關的「正向差異」(洪菁惠、洪莉竹,2013),在諮商聆聽過程便敏銳地 揀選並先懸置,再於適當時機予以善用。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現象學觀點進行詮釋性的自我敘說研究。以研究者擔任督導時發現受督者 的「聆聽困境」為起點,研究者展開兩個探究行動,一是針對諮商聆聽議題進行文獻探 討,二是收集研究者分別擔任督導與心理師兩種角色時,與正念聆聽有關的自我敘說資 料。以下針對本研究焦點與資料收集、本研究心理師先備知識、研究程序與資料分析等 依序說明。 一、 研究焦點及資料來源與整理 本研究探討心理師如何在諮商中運用正念聆聽?其內隱經驗與外顯作為究竟為何? 自我敘說資料包括,諮商紀錄、督導紀錄(對受督者聆聽困境的觀察紀錄)、實務心得日 誌。本研究參酌范幸玲(2005)關於研究資料來源的區辨命名方式,以 CO 稱呼研究者 擔任心理師角色的我,以 SR 稱呼身為督導角色的我。諮商聆聽紀錄以「CO-當事人代 碼-年月」表示(本研究以 CA、CB、CC、CD 分別表示四位當事人代碼);督導聆聽紀

(22)

錄以「SR-受督者代碼-年月」表示(共計五為受督者,代碼分別以 SA、SB、SC、SD、 SE 示之);實務心得日誌以「日誌-年月」表示。 另外,針對SR 或 CO 針對各自自身督導與心理師角色的再覺察文本,則分別以「摘 要CO 諮商記錄(數字)-當事人:命名」、「摘要SR 督導記錄(數字)-受督者:命名」, 例如,「摘要SR 督導記錄(1)-SA:一秒鐘回到自己」。括弧(數字)為本研究當事人 或受督者於再覺察文本中被討論的摘要編碼;最後命名此段摘要。某些摘要諮商或督導 記錄並不指向特定當事人或受督者,屬於 CO 或 SR 對個人記錄的再覺察文本摘要,無 當事人或受督者名稱,但有編碼及命名。例如,「摘要CO 諮商記錄(1)〜藉呼吸定錨 當下」。 二、 研究脈絡 本研究脈絡包括兩個場境,一為研究者擔任督導時,與受督者的督導場域,每次約 為60 到 120 分鐘;除 SB 以外其餘受督者(SA、SC、SD、SE)均曾參與研究者的「接 案」並於見習後,立即討論見習心得及聆聽困惑。此時研究者與受督者的關係是督導與 受督者;多數受督者以「老師」稱呼督導。另外一個場境是研究者擔任心理師時,與當 事人的晤談時間約50 到 60 分鐘。接案場所乃學校諮商中心,來談當事人也習慣以「老 師」稱呼心理師。參與本研究之受督者與當事人,均獲其同意並簽署研究同意書。文內 人物訊息均已隱去或修改所有可辨識身份內容。參與本研究受督者共計五位,當事人共 計四位。 三、 CO 的諮商理念與態度 本研究CO 的諮商取向主要來自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以及正念訓練。CO 約 於2008-2010 歷經兩年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四階訓練,並接受 SFBT 督導一年。諮商中 CO 的焦點取向主要表現在兩個面向:確認當事人渴望及賦能介入。確認渴望是指 CO 相信當事人內在必定藏有個人對生命走向的期待,這想法源自SFBT 看重目標,意同謂 確認諮商需求(Gillaspy & Murphy, 2012)。在諮商中當事人對內在渴望的醒覺,可讓晤 談更具方向感。至於賦能介入的後設思維是,CO 相信當事人必有其優勢資源,意同 SFBT 的例外思維(De Jong & Berg, 2013),經由賦能介入可喚起當事人對改變的信心和希望 感。

正念訓練亦對本研究 CO 在諮商中產生莫大影響。CO 曾接受八週正念減壓課程、 七日正念認知治療三階段訓練、十日內觀禁語等學習。另於學校碩士在職進修專班連續 三年融入正念於「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另於大學部通識教育以正念導向融合體驗性學

(23)

習活動帶領「健康管理」課程;學生對整體教學意見回饋分數均在4.50 分以上(五點量 表)。CO 藉學習正念,一面影響生活也應用在教學,同時也將之實踐在諮商實務中。學 習正念對CO 在諮商實務工作的實際影響有兩大面向,一是喜愛當下的臨場感受(本文 稱呼為「臨在」),喜於投入諮商當下看見自己並感受到當事人當下狀態的諮商態度,二 是將當事人困擾議題擺入環境脈絡來理解,因為一再重覆發生的固有慣性是困擾議題成 型的來源。 四、 研究程序與資料分析 本研究依詮釋學循環歷程精神,在片段和整體之間來回對話與檢視(許育光,2013; McLeod, 2001/2006)。為使讀者對本研究探討正念聆聽之運用歷程與意涵、諮商脈絡及 研究歷程具融貫性和通盤性瞭解,說明相關研究進行程序如下。 (一)研究者身為督導時發現受督者聆聽困境,且與缺乏臨在當下的聆聽有關,於是看 見自己身為心理師的正念聆聽經驗或可提供學習文本,於是興起本研究主題。 (二)研究者開始閱讀相關文獻;並著手紀錄與正念聆聽有關資料,包括收集督導與諮 商兩個不同情境的自我敘說資料。記錄焦點在於督導 SR 與心理師 CO 在兩個不 同情境中實踐正念聆聽的片段資料,並在反覆閱讀中嘗試連結。研究者關心 CO 如何將正念靜心融入焦點取向諮商聆聽的實踐結果;同時也重視 SR 對正念聆聽 的實際督導內容。前者記錄焦點在CO 如何操作正念聆聽?如何臨在當下聆聽當 事人外部訊息、當下需求及目標、優勢資源等?至於紀錄督導敘說部分,本文關 注焦點在於研究內容如何為諮商聆聽解惑。 (三)反覆閱讀相關紀錄及考量研究問題,逐步篩選敘說資料、選擇足以回答本研究焦 點的可能主題,最後留下五項探討主題。篩選原則為足以反映CO 在操作正念靜 心的實際做法又可回應受督者們的聆聽困惑。 (四)撰寫歷程,一面將分散資料,根據研究焦點進行連結;一面針對敘說紀錄進行詮 釋與分析,並賦予初始文本新的意義。 (五)在研究結果的呈現上,每項主題均以本研究參與者 SR 與受督者們的問答對話做 為引言,接著提出正念聆聽相關敘說文本,作為探討與反思題材。以標楷體呈現 原始敘說文本,包括督導問答對話、諮商後紀錄、實務心得日誌等。SR 或 CO 對 身為督導與心理師角色時的再覺察文本,則以10 級字體、左右內縮 1.5 空格。研 究者的詮釋和闡述則以細明體呈現。透過三種不同字型與字體大小的差異,以利 讀者閱讀和參閱。 (六)待研究結果完成初步書寫後,再邀請兩位讀者進行閱讀。兩位讀者背景分別是教 育領域大學教授以及曾參與本研究受督者(目前為在職心理師)。希冀藉兩位讀

(24)

者的視野與對話,可增進本研究發展更多層次的視野以及更易閱讀與了解。 參、研究結果 本研究針對 CO 與 SR 實踐正念聆聽實務經驗為探索焦點,共五項主題。每一主題 的呈現次第,均以SR 與受督者的督導對話開始,藉此指出受督者聆聽常見困境及 SR 的 觀察回應作為探索起始;繼之,呈現CO 對此議題的實踐之道,包含內隱經驗(含思維、 意圖、感受、判斷、決定等)以及外顯作為(語言及非語言訊息),闡述正念聆聽實務經 驗。 一、 主題一:如何進行正念聆聽? 受督者SA:要怎樣讓自己安靜下來就只是專心聆聽呢? 督導SR:只要一秒鐘時間。 SR-SA-2016 年 10 月 (一)臨在調頻意涵 臨在調頻是幫助心理師迅速投入當下諮商場域的方法。這「臨在調頻」乃研究者在 督導場域為使學生學習如何投入諮商互動當下的命名。臨在是指心理師將注意力焦點轉 入當下,全心全意地投入與當事人的相遇;調頻是心理師運用內在語言為即將開始的諮 商,設定好聆聽的內在質地。常聽聞受督者表示:在諮商中,腦袋很忙無法靜聽當事人 的描述?焦急於等等要問些什麼?或無意識地提問,這些現象常是阻礙諮商聆聽的因素。 藉SR 摘要前述督導對話脈絡說明應用臨在調頻時機。 在督導中,我引導SA 看見自己在諮商中內在的忙碌與緊張,這影響他無法對當事人當下情 感狀態有真實接觸。SA 在覺察後提問「要怎樣讓自己安靜下來」。當時我半開玩笑地回答「只要 一秒鐘時間」,而且還伸出食指比劃出「1」來強化他的學習印象。這「一秒鐘時間」的說法雖然 顯得有點誇張,但重點是想讓SA 明白這很容易學習。於是,我指導他如何「臨在調頻」。 摘自SR 督導記錄(1)-SA:一秒鐘回到自己 臨在調頻是心理師「有意識」地轉入當下,為全心全意與當事人在一起共同探索的 身心準備。Lambert(2013)指出心理師的技巧確實重要,但將自己視為人並關注諮商的 互動關係,才更能真實回應當事人。臨在調頻乃是本研究心理師經由學習正念的體會以 保持放鬆又專注的聆聽作為,並將之稱為「正念聆聽」。以下說明心理師如何真實接觸當 下並回應當事人。

(25)

(二)為正念聆聽的臨在調頻作法 心理師幫助自己與當事人真實接觸,放下諮商以外其他關切,帶領自己立刻進入諮 商場域,是心理師的必要準備。以下引述CO 臨在調頻的實際作法。 越來越喜歡「臨在調頻」,融入正念靜心和自我暗示,為等等遇見的當事人調頻,讓自己完全 臨在當下。我的步驟是: 1. 專注呼吸。覺知我的一呼一吸。讓自己真切地感受到整個身體當下的存在感以及所在位置。 2. 告訴自己〜「好好地在這裡」、「了解他」、「了解他需要什麼幫助」。 3. 再次有意識地讓呼吸節奏感到正溫柔地自我對待。在一呼一吸之間,感受到與自己同在,感受 到臉部肌肉放鬆了,感受到整個身體也放鬆了。感受清楚了,「臨在調頻」也完成了。 不用一分鐘時間!就可以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愉悅和寧靜感受,升起身心合一的舒適感。喜 歡! 摘自實務心得日誌-2016 年 7 月 前述臨在調頻作法具三個層次,包括藉呼吸回到當下、藉內在語言自我暗示、與心 理師自我照顧。其重點及作法分述如下。 1. 呼吸是定錨當下的工具 藉呼吸回到當下的臨在經驗,CO 自述其好處: 我以為呼吸是項可以隨身攜帶安頓身心的重要工具。在覺受一呼一吸之間(僅僅只需一呼 一吸時間),就能幫助自己放掉散亂思緒,轉向覺受當下身體的真實狀態。若想增強內在更強的 靜定感,我會讓覺受「一呼一吸」的時間更長些。或者將當下所處空間一併納入覺受範疇,這對 增強我臨於當下的存在感幫助更大。呼吸是我臨在當下的定錨工具。 摘自CO 諮商記錄(1):藉呼吸定錨當下 深呼吸是人類穩定情緒、找回身心平衡的天然資源。呼吸是協助個體從散亂心思中 抽離,安住當下的定錨利器(Kabat-Zinn, 2013)。在傳統瑜珈士的養身理念裡,亦是透 過吐納調息調節情緒、增進身心靜定感受(Rama, Ballentine, & Hymes, 2007)。呼吸的節 奏和速度直接反映一個人當下身心狀態(Schure, Christopher, & Christopher, 2008)。Yogi (2011)研究呼吸理論知識,他指出有意識地選擇呼吸模式,可增強副交感神經系統, 掌控心念與情緒狀態。調息是有效影響生理健康與提升高階意識狀態的方法。Hill (2014/2017)指出心理師可藉由深呼吸自我放鬆來處理焦慮、集中精神於聆聽、減少想 著如何反應的分心現象。因此,有意識地調控呼吸就能轉變當下情緒及生理現象。 2. 利用內在語言自我調頻 心理師可運用內在語言影響當下的自己。Ciarrochi 與 Bailey(2008/2016)認為語言 字詞具轉換經驗感受的力量。De Shazer(1994)相當重視語言對個人建構生活經驗的影 響力;人們藉由語言思考並創造對個人具影響力的定位與意義。以下是CO 自述調頻作 法及關注焦點。

(26)

我用內在語言作為自我暗示的「調頻」工具。話語簡短,較易達到凝聚內在精神效果。話語 太長,不易聚焦。例如我會告訴自己「好好地在這裡」,這是帶領我回到當下此時此刻所在空間的 內在話語;或告訴自己「了解他」、「了解他需要什麼幫助」是提醒我注意的焦點在了解他當下的 情緒和需求。隨著會談開始,當事人重要特質及講述時的情緒狀態,也是我的感受重點。這是有 意識地主動且當下的直接感受當事人,我知道這對互動氛圍的營造很有影響力。但更重要的是, 我只是想與當事人在一起。 摘自CO 諮商記錄(2):回顧調頻經驗 以內在語言自我提醒將焦點放在當事人身上,這是協助意識聚焦方法。Nutt-Williams 與 Hill(1996)認為助人者可在晤談前,透過正向自我對話幫助諮商行為具正向影響。 Hill(2014/2017)認為這是一種助人者的內在遊戲;助人者可透過對自己講話,或將提 醒寫在索引卡上,例如「我辦得到」、「我有能力」等正向自我陳述,以增進專注聆聽能 力。CO 前述所指調頻意涵,便是為即將開始的會談準備內在精神食糧,並隨當事人當 下情緒所需回以適合的精神調性。例如,焦慮之人,便可採取較輕鬆詼諧或較靜定語氣 來回應;面對高興之人,便自然融入歡快節奏與之同步快樂或喝采;憂鬱之人,可能採 以溫柔同理或輕鬆詼諧,如何提供得以穩定當事人當下情緒需求的回應需視當下而定。 3. 以溫柔意識心自我照顧 臨在調頻裡,心理師以溫柔的意識心(conscious mind)調節當下身心以達自我照顧 之效。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Kabat-Zinn, 2013/2013);有意識地以當下溫柔的心放鬆身 體肌肉與臉部表情,可舒緩心理緊張與身體疲勞(Segal, William, Teasdale, 2013/2015); Newberg 與 Waldman(2009/2010)指出當人們處於正念靜心約二十分鐘,身體便開始釋 放抗壓激素,釋放多巴胺與麩氨酸,增強歡喜與降低沮喪等神經傳導物質,對身心放鬆 與健康都有顯著正面影響。以下是CO 於臨在調頻時的內隱想法與外部作為。 我對「溫柔」二字較易產生輕柔放鬆感受。因此在一呼一吸之間,有意識地以溫柔之心關照 當下呼吸節奏,以及調整身體姿勢和臉部肌肉感受到自己溫柔的自我對待。逐漸地在呼吸節奏中 感受到溫柔與放鬆,身體放鬆了,心也就放鬆了。身心舒適愉悅了,聆聽效能也會提升。 摘自CO 諮商記錄(3):回顧臨在調頻自我照顧經驗 認知行為治療以系統減敏感法幫助焦慮個案學習放鬆的方法中,除了藉肌肉放鬆以 降低焦慮外,亦會在教導放鬆過程,邀請當事人簡單複誦任何感到放鬆的簡單片語,或 從其信仰中選擇可提供安全與力量感的宗教性話語(Corey, 2017)。換言之,臨在調頻的 核心步驟包括專注呼吸回到當下、藉內在語言轉移注意力焦點至當事人、藉放鬆身心以 照顧當下的自己等三個層次。本研究心理師於諮商前或諮商中,透過臨在調頻安頓當下 身心,並與當下的當事人真實互動。諮商節奏的快慢亦須心理師臨在當下感受當事人狀 態隨之調整,如此諮商互動情境心理師更能真實(being real)展露與承接。

(27)

(三)諮商分心時回到臨在調頻 心理師諮商聆聽的專業程度遠遠高於其他社會角色。在諮商室內外,心理師可能具 有不同社會角色,需在不同情境之間快速轉換。運用臨在調頻可快速選擇精神調性以回 應當下情境所需。以下是CO 觀察諮商分心時、面對行程緊湊時,帶領自己專注當下作 法。 在任何時刻,若發覺自己心猿意馬了,就輕聲對自己說「溫柔地回到呼吸,回來這 裡,和自己在一起,和這裡在一起」。這能有意識地開啟「臨在」模式。臨在調頻適用於 任何情境。行程越是緊湊,越是需要調頻。 實務心得日誌-2018 年 6 月 這是本研究心理師自我帶領聚焦當下的實際作法。無論處於諮商室內外,臨在調頻 總是一個不需仰賴任何媒介,在匆忙行程及多元角色變換裡獲得身心安頓的辦法,但關 鍵在於是否覺察心猿意馬了。未能覺察,就無法臨在與調頻了。增進覺察習慣的方法就 是日日正念靜心。 (四)正念聆聽的內在觀者與臨在作為 每個人內在都具有更深層次的意識主體感,潛藏在所有經驗之下。李安德(1992) 認為這是人類自我意識的普遍經驗,一種既能注意到客體,也能意識到自己正在注意這 客體的意識經驗。以下描述本研究心理師的內在自我覺照及外在當下而直覺的臨在作為。 1. 正念聆聽的內在觀者 以下摘錄CO 對正念聆聽的內在經驗進行描述。 「臨在」聆聽時,內在「觀者」就出現了。它像是一把手電筒。身心分離時,內在 風景缺乏有意識的渾沌似在迷霧中。當身心合一臨在當下了,手電筒電源就開啟了,這 光亮單純地照向當下正發生於自己內外的訊息。沒有評價,就只是「有意識」地單純觀 察。諮商時,有了內在觀者,好似回到寧靜的中心,使聆聽時身體姿勢更加放鬆,對當 事人口語及非口語訊息,有更敏銳細緻的捕捉,以及更容易「懸置」處理訊息〜靜聽他 的重視、觀點、(過往與當下)情緒、(諮商)需求、資源;不急於反應我的疑問、聯想、 靜擬(可能)方向,直到以他的觀點與情緒形成對他的理解,有時候當事人自發的描述 中就會回答許多我的好奇。在長時聆聽中,運用指頭記憶重點,也很能協助我分類當事 人的慣性特質和收集賦能資源。 實務心得日誌-2017 年 8 月 本研究心理師臨在聆聽時內在觀者於內裡浮現,注意力焦點轉向當事人的口述內容 與非語言訊息、自身內在好奇與聯想、同步組織當事人困境的感受與觀點。前述內在觀 者,一如Ciarrochi 與 Baily(2008/2016)提出個體能以「自我為歷程」的覺察定點,個 人對正發生經驗出現內在注意,覺察到自己正在感受、行為、想著些什麼的有意識狀態。

數據

圖 1  心理師正念聆聽的準備與狀態  (一)心理師正念聆聽的內隱經驗          本研究心理師正念聆聽的內隱經驗,起於看見對人性價值的信仰與信賴;包括信賴 個體本自具備優勢資源及渴望力量,這與困擾並存於人類生活中。換言之,啟動當事人 正念靜定智慧及內在渴望力量,乃是本研究心理師的諮商信念; 「覺察人性價值」 ,乃是 為正念聆聽的方向及介入行動提供重要指引,圖中標示為序號①。先存在於每次心理師 為諮商準備正念聆聽的臨在調頻之前。          序號②亦即「臨在調頻」 ,乃是協助本研究心理師真實地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2013 Workshop on Nonlinear Analysis, Optimiz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De- 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 wan, December 3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r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