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Research on Licensing Models and Digital Archives for Museums            . 立.  .    . y. al. n.  . io.  . sit.  . Nat.  . ‧.  . er.  . ‧ 國.  . 學.  .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n U. v.    . 指導教授: 李治安 博士 研究生: 劉美盈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8 月 .

(2) 謝辭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得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李治安老師,儘管我的論文撰寫 開始得稍晚,不過老師還是願意相信我與鼓勵我在計劃時間內畢業,在撰寫論文 的過程中也有您從旁指導並與我討論各種難題,口試的安排也是您一手包辦,有 賴老師耐心的教導,我才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邁向人生的下一個旅程。 此外,我亦非常感謝特意撥冗前來參加我論文口試的口試委員沈宗倫老師與 莊庭瑞老師,兩位老師對於著作權領域的造詣與對學術研究的認真嚴謹的態度讓 我心生欽佩,謝謝您們對博物館之數位典藏的看法與意見,並點出論文可改善與. 政 治 大 在智財所的兩年裡,我獲得了很多人的教導與幫助,每經過一學期的期末考 立 與期末報告便猶如跨過一片又一片的汪洋大海,途中透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 增進之處。 . ‧ 國. 學. 能順利的乘風破浪通過關卡。我也要感謝秋玲姐為我處理論文的行政作業,與這 兩年來的幫忙與協助。謝謝佳恩在我選擇論文題目時為我提供的寶貴意見,也分. ‧. 享著我的生活與論文。也要謝謝智財所 101 級的所有好朋友,這兩年來與你們一. sit. y. Nat. 同並肩作戰趕報告、寫論文,當然還有期末考後的吃喝玩樂與說走就走的旅行,. io. al. n. 式上的各種疑難雜症。 . er. 為兩年的研究所生涯留下甜美的回憶。還要特別感謝慧芸與倚瑄為我解答論文格. Ch. i n U. v. 最後,當然得感謝在我背後給予我支持,成為我努力的動力與後盾的家人,. engchi. 謝謝我親愛的父母與兩位姐姐,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投入研究所生涯! . . . . . . . . . . . . 2014 年 8 月 13 日午 .

(3)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摘要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中文摘要 21 世紀,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先進國家如英美歐等地的重點國家經濟 政策,經科技技術將博物館的典藏數位化後正好成為了推廣國家文化的數位 內容素材。於是,數位典藏計劃於 1990 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熱烈展開,國 內亦於 2002 年展開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兩期共 10 年的「數位 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於 2012 年正式告一段落,而正式邁向數位典藏成熟. 治 政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中牽涉多種典藏機構,本文以博物館之數 大 立 位典藏作為研究分析對象,在第二章中將介紹博物館、數位典藏、博物館的 期。 . 學. ‧ 國. 智慧財產權,探討其定義與發展概況。在第三章中透過研究分析大英博物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及我國的國立故宮博物的組織架構、營運政策、財務狀況、. ‧. 應用價值商品、圖像授權法律基礎等,深入了解博物館之數位典藏的授權模. y. Nat. 式。最後本文發現博物館的組織架構與資金來源為主宰其授權模式之選擇的. io. sit. 主要因素。在第四章中,本文將探討新型態博物館的法律議題,研究分析著. n. al. er. 作權法中的原創性要件之認定、製版權保護之可能性、公共領域授權之合理. i n U. v. 性,並透過美國與國內的學說與司法實務見解,企圖釐清博物館翻攝古文物. Ch. engchi. 之數位圖像的著作權利狀態,讓第三方利用人能夠在使用該翻攝著作前了解 其是否擁有使用之權利。最後,本文認為博物館應考慮其為一非營利機構, 故在數位典藏圖像授權的模式選擇上應考慮在惠及社會各階層與維護博物 館之永續經營,兩者皆獲得平衡之模式為准。 關鍵字:博物館、數位典藏、著作權法、授權模式、公共領域、攝影著作 .

(4)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摘要 . Research on Licensing Models and Digital Archives for Museums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the genera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advanced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Europe are mapping creative industries into their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Through digitalization, precious museum artifacts have now become digital raw material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nation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ence,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archiving programs created a worldwide boom in the 1990s.. 政 治 大. Similarly, Taiwan also launched a "National Digital Archiving Program" in 2002, and the program lasted for 10 years. However, it was terminated in 2012, and the digital. 立. archives are stepping into their maturity period.. ‧ 國. 學. 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ing Program" involv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llection agencies.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museums’ digital archives as the main topic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Chapter 2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 the museums, digital archives, and museum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y. Nat. In Chapter 3, through case studi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the Metropolitan. sit. Museum and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he articles will analyse the operating. al. er. io. policies, financial conditions, value-added activities and legal basis for licensing the. n. v i n C h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ndings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 e n g c h i U and sources of funding are. images to figure out the museum’s digital archive licensing model. In the e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dominate the museum’s choice of its licensing model..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legal issues for new-generation museums, focusing on originality requirement in copyright law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mpila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whether the reproduction of public domain art works are valid to be licensed. Through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judicial practices and scholar insight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statu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public domain works, especially in copyright validation, so that third parties can make use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without the risk or burden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ast but not least, a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museums should consider carefully before deciding upon their digital archiving licensing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e museum should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benefits towards the society and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museum..

(5)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摘要 . Keywords: Museum, Digital Archive, Copyright, Licensing Model, Public Domain, Photography works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目錄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4 第一節. 博物館之定義與功能 ...........................................................................................4. 壹、. 博物館的定義 .......................................................................................................4. 貳、 第二節. 政 治 大 數位典藏的定義與發展 立 .....................................................................................11 經濟功能 ...............................................................................................................7. 數位典藏的定義 .................................................................................................11. 貳、. 數位典藏的功能與影響 .....................................................................................12. 參、. 國內外數位典藏之概況 ...................................................................................13. 第三節. 博物館智慧財產授權 .........................................................................................18. 壹、. 授權的意義與目的 .............................................................................................19. 貳、. 博物館之授權模式 ...........................................................................................22. ‧. ‧ 國. 學. 壹、. sit. y. Nat. 壹、 貳、. al. v i n Ch 成立背景 ............................................................................................................. 27 engchi U n. 第一節. er. io. 第三章 國內外博物館案例分析................................................................................ 27 大英博物館 .........................................................................................................27. 營運政策與組織架構 .........................................................................................28. 參、. 附屬組織 .............................................................................................................29. 肆、. 財務狀況 .............................................................................................................30. 伍、. 圖像授權經營 .....................................................................................................30. 陸、. 應用加值商品 .....................................................................................................33. 柒、. 權利保護措施 .....................................................................................................34. 捌、. 定價標準 .............................................................................................................35. 玖、. 小結 .....................................................................................................................36. 第二節. 大都會博物館 .....................................................................................................36. 壹、. 成立背景 .............................................................................................................36. 貳、. 營運政策與組織架構 .........................................................................................37.

(7)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目錄 . 參、. 財務狀況 .............................................................................................................38. 肆、. 維權具體措施 .....................................................................................................39. 伍、. 圖像授權經營 .....................................................................................................39. 陸、. 應用加值商品 .....................................................................................................42. 柒、. 小結 .....................................................................................................................44. 第三節. 國立故宮博物院 .................................................................................................44. 壹、. 成立背景 .............................................................................................................44. 貳、. 營運政策與組織架構 .........................................................................................45. 參、. 財務狀況 .............................................................................................................46. 肆、. 維權具體措施 .....................................................................................................47. 伍、. 數位典藏經營 .....................................................................................................47. 陸、. 定價標準 .............................................................................................................53. 柒、. 小結 .....................................................................................................................55. 第四節. 國內外博物館之綜合分析 .................................................................................55. 壹、. 經費來源 .............................................................................................................55. 貳、. 組織定位 .............................................................................................................5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第四章 新形態博物館的法律爭議............................................................................ 61 數位典藏圖像授權於著作權法上之爭議 .........................................................61. 壹、. 攝影著作之原創性認定標準 .............................................................................62. 貳、. 以製版權保護之可能性 .....................................................................................67. 參、. 公共領域授權之合理性 .....................................................................................69. 肆、. 小結 .....................................................................................................................79. 第二節. Google Art Project 潛在法律議題 .....................................................................80. 壹、. Google Art Project 之起源 ..................................................................................81. 貳、. 數位典藏圖像的著作權權利歸屬 .....................................................................81.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參考文獻...................................................................................................................... 87.  .

(8)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目錄 . 圖目錄 圖 1 初期博物館功能間的關係圖 . ............................................................... 6 圖 2 後期博物館功能間的互動關係圖 ......................................................... 7 圖 3 UNCTAD 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 ...................................................... 9 圖 4 AMICO 資料傳遞流程圖 . .................................................................. 23 圖 5 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架構圖 . ............................................................. 46          . 立.  .    . y. sit. al. n.  . io.  . Nat.  . er.  . ‧.  . ‧ 國.  . 學.  . 政 治 大. Ch. engchi.          . .  . i n U. v.

(9)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目錄 . 表目錄 表 1 委託大英博物館線上典藏新增影像之製作費用 . ............................... 35 表 2 國立故宮博物院 102 年智財授權收入表 . .......................................... 52 表 3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使用之權利金計算標準 . ................................... 54 表 4 國內外博物館綜合分析 . .................................................................... 59 . . . 立. . . y. al. n. . io. . sit. . Nat. . ‧. . er. . ‧ 國. . 學. . 政 治 大. Ch. . engchi. .  . i n U. v.

(10)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身為海外華人,國立故宮博物院是我到台灣後最期待的一個朝聖景點, 原因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是我探尋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的最佳場所,博物館裡 珍貴的歷史文物使我了解中華文化各個朝代的百姓、文人、貴族與帝王的生 活和文化,隨著博物館的參觀路線讓我彷彿掉進了時光隧道,徘徊于唐、宋、 元、明、清的歷史漩渦之中。對博物館有著特殊情誼的我最後選擇以近年來. 政 治 大 弱的文物典藏而使其得以不畏溫度與濕度的環境因素摧殘 ,使得我們的後代 立 世界各地積極推廣的數位典藏作為我的研究主題。透過科技技術將珍貴而脆. ‧ 國. 學. 得以從珍貴的文物中理解人類幾千年來生存的痕跡與智慧是一件再美好不 過的事情。也因為數位化典藏具有以上種種好處,使得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大. ‧. 量的人力、物力、時間與金錢去經營。珍貴的藝術品原本僅屬於博物館的展 示空間內,惟經過科技技術的轉化,藝術品即蛻變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最. y. Nat. sit. 佳素材,博物館亦可透過數位典藏發展圖像授權及應用加值商品,進一步向. er. io. 社會推廣文化藝術。. al. v i n Ch 本、勞動、機器設備,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因素。1994 年在其著作《後資本 engchi U n.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於 1965 年便提出知識將取代土地、資. 主義社會》中明示知識工作者將成為社會主導階級,此番言論引起大家廣泛 討論「知識」之重要性。1996 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提出「知識經濟報告」 1. ,指出其主要會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 50%以上皆與知識的生產、傳遞、應. 用有關,顯示知識資本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世界運轉的機制、財富 的來源、影響力的大小,不再靠有形的物質資料,而是透過看不見的也摸不 著的知識來主導2。                                                                                                                . 1.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9-42(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oecd.org/sti/sci-tech/1913021.pdf (last visited 2014/7/4). 2 尚安雅,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相關法律議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2,2004 年 7 月。 1    .

(11)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一章 緒論 . 1997 年,英國首相 Tony Blair 提出了以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 推動英國經濟發展的概念;南韓政府亦於 1990 年代以文化產業作為推動國 家經濟的重點政策。歐洲的英國與亞洲的南韓都是推動知識(文化)經濟的 先行者,以至於在 21 世紀的知識經濟洪流中得以仰賴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國 家整體出口額與就業機會,以英國為例,2012 年文創產業就為英國國內創 造了 255 萬個就業機會,平均 12 個工作之中就有 1 個屬於文創產業3。台灣 行政院亦於 2002 年為振興國家經濟,提出了「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 (2002-2007)」其在產業高質化計劃中,將數位內容產業列為兩兆雙星產業中 的一星。經濟部工業局將數位內容產業定義為,「將圖片、文字、影像、語 音等運用資訊科技加以數位化並整合運用之產品或服務。」依照領域則可區. 政 治 大. 分為數位遊戲、電腦動畫、數位學習、影音應用、行動內容、網路服務、內. 立. 容軟體以及出版典藏等八大項4。. ‧ 國. 學. 從上可知,數位典藏作為我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重要的一環,當中蘊含 了無限的商機。國家投注了大量的資源於數位典藏上的目的除了保存這些珍. ‧. 貴的文物與振興經濟外,博物館數位化典藏尚有一終極目標,應係達到將文 化知識流通於社會中的各階層,提升國民的藝術知識水平。2012 年數位典. y. Nat. sit. 藏國家型計劃正式告一段落,兩期共 10 年的時間為數位典藏創造了豐碩的. er. io. 成果。正當大家都期待著隨著龐大且艱辛的數位化文物的過程結束後,博物. al. v i n Ch 故宮博物院追索授權金而引起官與民爭的負面新聞 e n g c h i U 。顯然在資訊科技發達的 n. 館之數位典藏將惠及全民時,出現了一則「元世祖出獵圖」的數位圖像遭到. 年代,法律架構似乎還沒跟上腳步,使得這些博物館乃至於國家用心經營超 過 10 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的成果的法律狀態仍然模糊不清。 有鑒於此,本文欲探討在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新形態博物館之 數位典藏的授權模式,透過研究國外著名博物館對數位圖像之授權經營模式 作為我國博物館的借鏡,同時期望透過釐清博物館翻攝古文物之數位圖像的                                                                                                                . 3. 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Estimates,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Jan. 2014, available at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271008/Creative_Indust ries_Economic_Estimates_-_January_2014.pdf (last visited 2014/7/3). 4 參閱 2006 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資料來源 http://www.dcipo.org.tw/content/publish/viewcontent.aspx?sn=645AE6917BDC4D7986D769F89573F 9F4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7 月 3 日)。 2    .

(12)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一章 緒論 . 著作權權利狀態,讓第三方利用人能夠在使用該翻攝著作前了解其是否擁有 使用之權利,避免再次發生如「元世祖出獵圖」等類似事件,最後如何有效 的利用數位典藏圖像,在惠及社會各階層與維護博物館之永續經營上獲得平 衡。.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蒐集與分析中外文獻,蒐集數位典藏、博物館、文 化資產、數位圖像授權與其他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理論與文章做論理分析,在 國外博物館實際授權案例方面,透過實際去觀察該博物館的線上圖庫與數位 交易平台做研究分析。. 政 治 大 立第三節 研究限制. 學. ‧ 國. 世界各地之博物館目前皆積極發展數位圖像之授權與應用加值商品,本 文無法一一研究分析,故在國外案例研究方面僅能挑選具代表性的大英博物. ‧. 館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及我國的故宮博物院做進一步研究分析。此外,博物. y. Nat. 館的數位典藏圖像授權牽涉複雜的法律關係,本文將以數位典藏圖像著作的. io. sit. 著作權權利狀態、文化資產法及契約法之法律議題為主,並點出一些相關問. n. al. er. 題。礙於時間與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做介紹與論述故並未就科技保護措施之法. i n U. v. 律議題作研究分析。各國博物館之數位典藏的登錄工作已大致完成,期待未. Ch. engchi. 來對博物館之數位典藏圖像授權有興趣者可追蹤其後續發展。.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本論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 限制與架構;第二章為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之定義、發展概況及 授權模式的介紹;第三章為國外代表性博物館案例,介紹該博物館數位圖像 授權利用的概況;第四章則是新形態博物館所引起的法律爭議;第五章為本 文結論。. 3    .

(13)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文化是學習而來的、文化是與群體分享的、文化是因應環境的狀況發展調適 而成的、文化是持續改變的系統。在文化傳承發展與轉變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 博物館亦具有類似特質。博物館本身因內外在環境與人為因素,在不同的時代、 國家、地方以各種面貌出現。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卓城研究院、羅馬時代富豪社交 清談的空間、14 與 15 世紀宗教文物保存的修道院、16 世紀的儲藏(cabinet)和藝 廊(gallery)、17 與 18 世紀的私人珍藏室、19 與 20 世紀的大眾博物館;20 世紀. 治 政 博物館因應社會劇變而轉型發展 。21 世紀,博物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資訊 大 立 衝擊,可喜的是貯藏在博物館儲藏室多年的古物得以透過科技技術重見天日,令. 末至 21 世紀初之間,許多博物館紛紛從高高在上的殿堂轉變為眾人參與的論壇, 5. ‧ 國. 學. 人憂心的是當古物搖身成為數位圖像後,其所牽涉的智慧財產權問題不僅挑戰了 博物館的傳統倫理,同時亦考驗著司法界的判案智慧。. sit. 博物館之定義與功能. n. er. io. al. y. ‧. Nat. 第一節. 壹、. 博物館的定義. Ch. engchi. i n U. v. 隨著時代的演進與發展,社會賦予了博物館不同的定義與功能。國際博物館 協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useums,以下簡稱 ICOM)曾於 2001 年章程中6, 將博物館定義為「博物館乃一非營利之永久性機構,在其所發展與服務的社會, 對公眾開放,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蒐藏、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 及其環境的物質證據。」到了 2007 年 8 月,ICOM 於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第 21 屆                                                                                                                . 5. 劉婉珍,互即互入——博物館學的存有與發展,博物館學季刊第 27 卷第 1 期,頁 81,2013 年 1 月。 6 引用原文如下:A museum is a non-profit making,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of its development, and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for purposes of study, education and enjoyment, material evid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Available at: http://archives.icom.museum/hist_def_eng.html (last visited 2014/6/18). 4    .

(14)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年會時正式將無形遺產置於博物館定義中,將博物館定義為7「永久設立的機構, : 以服務社會及其自身的發展,向公眾開放,這個機構獲取、保存、研究、詮釋與 展示人類的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及環境,以獲致博物館教育、學習與娛樂等等目 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UNESCO)認為8, 「博物館是遺產及文化之保存、研究及 回應的中心,為服務社會並促進社會發展,應開放給大眾,其主要目的在於保衛 維護文化資產的整體性,也協助國際社會對於文化資產價值的維護、保護及散佈, 更可發揮社會民眾的文化鑑賞能力,幫助我們更了解世界文化的獨一性及多元 性。」. 政 治 大. 英國博物館協會(Museums Association)認為9, 「博物館使人們探索其藏品,. 立. 以追求靈感、學習與享受。這些機構蒐藏、維護文物和標本,並使它們能讓公眾. ‧ 國. 張譽騰教授將博物館歸納為以下五大特性10:. 公眾的:它是為公眾、社會整體的福祉而存在的(exists only for the. ‧. public good)。. y. Nat. 常設的:從理論上而言,它是不受景氣影響,有自我尊嚴、永續生. io. 命的「常設性」(Permanent)機構。. al. sit. (二). er. (一). 學. 所運用,因此博物館受社會的付託,保存這些物件。」. v i n Ch (Educate, Entertain, Enrich),其存在並非為了商業利益。 engchi U. 非營利的:現代博物館的宗旨是所謂的 3E:「教育、娛樂、充實」. n. (三).                                                                                                                 7. 同前註,引用原文如下: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last visited 2014/6/18). 8 引用原文如下:non-profit-making, permanent institutions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 conserve, research, communicate and exhibit, for purposes of study, education and enjoyment, material evid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UNESCO, available at: http://www.unesco.org/new/en/kabul/culture/museums/ (last visited 2014/6/18). 9 Museums Associa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museumsassociation.org/about/frequently-asked-questions#.U6GjOV5z0pE (last visited 2014/6/18). 10 張譽騰,博物館的特性和觀察向度,博物館學教育資源中心,資料來源 http://art.tnnua.edu.tw/museum/html/comp3_6.html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18 日)。. 5    .

(15)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四).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專業的:它是一座有組織、有明確使命的機構。設有專業館員,收. 藏可觸知的 (Tangible)、有意義(Significant)的標本或文物,並有適當的 登錄、分類、維護和保全系統,藉以妥善照顧和供研究之用。 (五). 可親近的:它設有常態性的開放時間表,提供民眾利用,維持一定. 程度的可親近性(convenient accessibility)。 上述五種博物館功能之特性是西方博物館從數百年的社會發展中,所逐漸演 化建構的。若套用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說法,這五種特性可稱之 為博物館的「理念型」(Ideal Type),是人們對理想中的博物館的期許,透過它 們可以考察並認識現實博物館的侷限與有待努力的方向11。 博物館之功能隨著時代的洪流而轉變,最初學者以研究為目的而開始進行蒐. 政 治 大. 藏,當收藏品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即讓人產生了向眾人展示的欲望,而受參訪的人. 立. 最終則從展示者或學者的解說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循序漸進的博物館四大功能,. y. 教育 . io. sit. 展示 . n. al. er. ‧ 國. 研究. ‧. Nat. 蒐集. 學. 即蒐集、研究、展示、教育功能。. Ch. 圖 1: 初期博物館功能間的關係圖.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漢寶德,博物館管理12. 為了符合每個時代社會對於博物館角色的不同需求,博物館功能間從最初的 單向式關係,演變成四大功能間相互交錯的關係。博物館功能從先後順序轉變成 互相交錯影響,如圖 2,這種結果讓博物館展現更多樣性的發展。綜上所述,可 以得出以下結論,對於社會而言博物館係一非營利組織、具備一定的常態性或永 久性、為了教育、服務、娛樂社會大眾而蒐藏、研究及公開展示富有文化特性之 文物。                                                                                                                 11 12. 同上註。 漢寶德,博物館管理,頁 42,2000 年。 6    .

(16)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蒐集  . 展示  . 研究  . 教育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圖 2: 後期博物館功能間的互動關係圖 資料來源:漢寶德,博物館管理13. 立. 經濟功能. 學. ‧ 國. 貳、. 政 治 大. 前文提到博物館的傳統功能為蒐藏、研究、展示、教育,隨著時代的演進, 社會對於博物館角色有不同的需求。到了 21 世紀,不少國家將文化創意產業視. ‧. 為推動國家經濟的政策之一,而博物館所蘊涵的歷史與文化正好成為了國家推廣. sit. y. Nat. 文化的源頭,因此有論者認為博物館應被賦予嶄新的經濟功能。. er. io. 一、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 al. n. v i n Ch 來到了 21 世紀,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先進國家如英美歐等地的重點國家經 engchi U 濟政策。1997 年,英國首相 Tony Blair 率先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14,並同時成立了「創意產業任務小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以下簡稱 CITF)」 ,親自出任主席。其次為提升政府效率,整合與創意產 業相關的各政府部門,並成立了「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以下簡稱 DCMS )」 ,將 CITF 併入其中,DCMS 為英國文創產 業的最高管理機關。第三為政府的前瞻性,DCMS 逐步界定出 13 項文創產業, 並深入研究其產業轉型與衍生的關鍵環節,了解可能產生的瓶頸並提出相對應的                                                                                                                . 13. 同上註,頁 44。 Terry Flew, Creative Industries – A New Pathway, InterMEDIA, vol 42 issue 1, Spring 2014. available at http://www.iicom.org/resources/open-access-resources/doc_download/457-creative-industries-a-new-p athway (last visited 2014/6/20). 14. 7    .

(17)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發展策略,適時地提供產業問題解決的服務。第四是扭轉社會的價值觀,提出文 創產業為英國核心價值的主張,將文創產業納入教育、都市規畫、社會福利等結 構體系之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植、產業育成、財務融資、智慧財產、外貿服務 等制度,營造出友善的產業環境。 根據「英國國家科技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以下簡稱 NESTA)」2013 的報告指出,創意產業佔據英國 GDP 約 5.3%,若包含所有與創意產業相關之行業則佔據英國國家收入的 9.7%15。聯合國 貿易暨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以 下簡稱 UNCTAD)為文化創意產業細分為四大類別,九小族群,如圖 3 所示, 博物館屬於四大類別中的遺產(Heritage)一類,遺產類型中又可細分為人文遺跡. 政 治 大. (Cultural sites)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Traditional culture expressions),此類別被. 立. 賦予文化創意產業源頭的地位,是所有藝術與文化類型始源的靈魂。博物館作為. ‧ 國. 學. 人文遺跡族群下的一員,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重要的一環,事實上英國如今能 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大輸出國與其過去豐富的人文素養不無關係。.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5. Hasan Bakhshi, Alan Freeman and Peter Higgs, A dynamic mapping of the UK creative industries,. NESTA, 2013.. 8    .

(18)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立.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 3: UNCTAD 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 資料來源:UNCTAD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16. io. sit. y. Nat. n. al. er. 二、經濟功能與博物館倫理. Ch. engchi. i n U. v. 博物館是一個擁有人文薈萃價值的機構,肩負著蒐藏、研究、展示與教育大 眾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它應該是一非營利組織,惟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賦予 了它嶄新的經濟功能。21 世紀的文化創意產業是繼電子產業與製造產業後另一 大產業,故有論者認為博物館在推動國家文化創意產業上具有「火車頭」般的功 能,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結合,開創出新博物館的概念,推動如數位內容產業、文 創加值商品等。惟博物館此一嶄新的經濟功能並未獲得社會上一致的認可。 贊成博物館具有嶄新之經濟功能的論者以文化經濟學家 Bruno S. Frey 作為 代表論述認為17,藝術與經濟可以互相配合,彼此的確需要對方,沒有健全的經                                                                                                                 16.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 pp14, available at http://unctad.org/en/docs/ditc20082cer_en.pdf (last visited 2014/6/20). 17 Bruno S. Frey,“Arts & Economics”, 蔡宜真、林秀玲譯,當藝術遇上經濟,典藏出版,頁 51-59, 9    .

(19)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濟基礎,藝術無法生存,沒有創造力,經濟也無法繁榮,因此,經濟的思考需要 運用在藝術上。他並直接指明,複製品的使用或消費創造了實用性,不應加以消 滅或禁止,複製使得原創者個人能獲得利潤、賞識及聲名,提高藝術資本也支持 創意;相反地,複製對於消費者產生的不確定感,可透過法律或專業經紀商而降 低。他更批評「博物館商業化會危急博物館成立目的之說法」太過理想而不切實 際18,其認為透過有效的經營,博物館館藏可以創造更多經濟利益,這筆資金可 以用來僱用更多警衛、加強防竊防火等安全措施、從事古物保存必要修復工作、 籌辦更多展覽、進行更多文物歷史研究、改善人員工作環境及參觀者視覺享受等, 負責管理公營博物館的人員能有適當的鼓勵及獨立權限,也才能不受限制地運用 手上的資源。. 政 治 大. 未贊成博物館具有經濟功能的學者劉婉珍認為19,博物館價值品牌的基礎為. 立. 人們的信任,而人們的信任源自博物館近百年中外長期累積的印象、當代博物館. ‧ 國. 學. 的作為以及實際經驗。既存的心理印象來自過去博物館的品牌形象:一個有其知 識威權且公眾服務的非營利教育機構,博物館置於自然文化遺產以及當代創作的. ‧. 尊重、保護與基於公共利益及教育學習的再利用。然而,這樣的集體意識與形象 可能隨著當代博物館的調整改變,以及大眾實際接觸的經驗而有所變化。換言之,. y. Nat. sit. 若博物館也將其必要依歸的博物館倫理放置一旁,若博物館為了「取悅大眾」 、 「創. er. io. 造營收」而成為主題樂園式的遊樂場,或主要成為與媒體策展公司合作推出特展. al. v i n Ch 屋不再有其「異質」的獨特性;博物館在社會中生存的正當性以及永續發展的價 engchi U n. 的展覽場,大眾接觸與經驗的博物館形象逐漸與主題樂園、展覽場以及主題咖啡. 值也就同時受到質疑,人們置於博物館的信任將逐漸淡化。. 本文認為兩說各有其優點,博物館以非營利機構自居,應將蒐藏、研究、展 示、教育四大功能為重心,以服務及教育大眾為所有發展之首要考量因素。若為 了討好大眾以創造營收而犧牲博物館原本的四大功能,恐有本末倒置之疑。惟博 物館之功能本身就因應每個時代而有所轉變,故博物館為了永續經營,以門票、 加值商品、圖像授權、出版品等為博物館籌募經費亦無可厚非。綜觀各權威博物 館機構如 ICOM 為博物館定下了「以服務社會及其自身的發展,向公眾開放……                                                                                                                                                                                                                                                                                                                             2003 年。 18 同上註,頁 229-233。 19 劉婉珍,同與異:現今博物館的價值與意義,2014 臺北年會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世界人權 博物館協會,頁 4,2014 年 5 月 1 日。 10    .

(20)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達致教育、學習與娛樂等功能。」之定義,亦包含了提供公眾休閒娛樂的功能。 學者 Simon Tanner 為 Melon Foundation 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20,博物館作為非營 利機構以服務大眾及學者,推廣藏品與博物館為首要任務,但是並不排斥博物館 以授權或加值商品尋回經營成本。從非營利的角度來看,只要博物館所做的商業 行為所產生之利潤或收入回歸之博物館本身之發展與研究,以持續提供公眾高品 質的展覽與公共空間,那麼博物館從事商業的行為應該是可以被認可的。. 第二節. 數位典藏的定義與發展. 政 治 大. 長期以來,博物館以珍貴的藏品作為宣揚人文、歷史、文化及傳統為己任,. 立. 更以蒐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的四大功能為博物館之核心宗旨。為了完成將珍貴. ‧ 國. 學. 的藏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神聖使命,細心的維護與保存珍貴的文物是每個博物 館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如今博物館可以透過先進的科技將典藏數位化,使脆弱. ‧. 且珍貴的藏品得以被長期保存收藏。經過數位化後的藏品資料可讓學者作後續的 研究利用,或成為數位博物館的線上學習素材,亦可成為博物館發展商品加值應. y. Nat. n. a. er. io. 壹、. sit. 用的素材,對於人類文化遺產之典藏、保存、研究、展示及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數位典藏的定義l. Ch. engchi. i n U. v. 數位典藏係指將有保存價值之實體或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科技技術予以 保存及應用。詳言之,數位典藏係指數位資料以數位形式典藏之過程,更精確的 解釋為數位物件長期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得(accessibility),數位資料有些是原 生的,本來就是數位資料媒體(born digital media),有些則是因為典藏而改變成數 位化格式的物件,而數位之主要目的即在於確保所有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 及整合性21。                                                                                                                 20. Simon Tanner, King’s Digital Consultancy Services, Reproduction Charging Models & Rights Policy for Digital Images in American Art Museums,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New York, 17-18, 2004. 21 陳和琴,Metadata 與數位典藏之探討,大學圖書館 5 卷 2 期,頁 3,2001 年 9 月。 11    .

(21)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在數位典藏系統中,所有典藏資料均以數位化形式加以保存,且具有以下特 性:就典藏資料種類來說,數位典藏保存的資料範圍相當廣泛,凡是代表人類文 明,且具有保存價值的資料,不論資料產生的時間和形式,舉凡文化、科學、藝 術、音樂、動植物等等,都屬於數位典藏的範圍。就數位化資料的格式而言,只 要是典藏範圍內之標的物(如文件、器物、標本、 錄音、影片、建築等)數位化 後的電子資料格式如:文字、語音、影像、2D/3D 物件等,均屬於數位典藏之資 料格式範疇。就資料的品質而言,數位典藏資料是後續研究與應用加值的基本素 材,因此所收納之數位資訊必須經過不斷地累積與校訂,以確保其典藏資料的完 整性與正確性,這種高品質的資訊要求,與一般網際網路上的網頁資料有很大的 差異22。. 政 治 大.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人類傳播的媒介,博物館內珍貴的文物記錄了人類存在的. 立. 歷史,極為稀罕珍貴。若未將現有保存的文物珍品加以數位化,也許後人就難以. ‧ 國. 學. 欣賞與利用。而數位典藏之目的正是將這些人類千百年來具有保存與收藏加值的 資料加以數位化以持續保存、延綿子孫,甚至是透過網路與千里之外的大眾分享。. ‧. 經數位化後的典藏資料可透過網路支援世界各地學者作後續研究、數位學習、加 值應用等,讓博物館不再侷限於一處,開拓博物館範圍之餘亦同時增加全球人民. y. Nat. al 數位典藏的功能與影響 n. 貳、. er. io. sit. 的視野,讓無法親身參訪博物館的人一睹珍貴典藏品的模樣。. Ch. engchi. i n U. v. 數位典藏與博物館的傳統功能一樣,著重於展示、研究、及教育等三個功能。 在展示功能上,一般常見的展示方式包含專題特展、分類目錄展示、虛擬展示及 數位藝廊等。在研究功能面,數位典藏系統則提供整合性的資料查詢服務,藉由 將其典藏資料進行語意標記及組織分類,配合統一的操作介面,方便研究人員快 速精確地進行資料搜尋,以利其研究之進行。在教育功能面,一般使用者可藉由 數位典藏之展示功能,達成自我學習的目的。此外,數位典藏系統亦能藉由專家 學者,配合學校或單位教學課程,彙整以上展示及研究資源,製作教學課程。透.                                                                                                                 22.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數位典藏技術導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中央 研究院,頁 4-5,2007 年 11 月。 12    .

(22)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過網際網路資訊技術,數位典藏更能將其展示、研究、教育等功能,在任何時間 提供給世界上任何地點的任何人23。 數位典藏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是文物保存方式的變革。傳統對於文物的保存 亦實質方式複製複件,但是珍貴的典藏品之生命有限且保存成本高昂,而經過數 位化程序處理後之各種器物、書畫、文件等典藏品資料,不僅能夠長久保存,且 更具經濟效益,亦將因數位化後以更多元化的面貌呈現于人前24。數位典藏的無 限制性與可複製性,改變了原本博物館典藏品於實體空間的單一性;於典藏資料 詮釋方面,典藏品資訊資料的接觸由原本專業的研究人員擴大到一般的大眾,這 意味著典藏品的登錄類別與詮釋資料不再是以往的制定式與功能式特質,取而代 之的式專業與多元性的資訊資料。藉由數位化國家典藏可有效提升知識的累積、. 政 治 大. 文化的傳承與運用,是 21 世紀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建設。. 立. 國內外數位典藏之概況. ‧ 國. 學. 參、. ‧. 1995年G7高峰會中,各國領袖共同強調了發展全球資訊社會的必要性,因. y. Nat. 而孕生了「全球圖書館(Bibliotheca Universalis)25」電子典藏計畫,此計畫之目. io. sit. 的在於建立先進的基本架構,以便利世界各地已存之數位典藏計畫可以相互連繫,. n. al. er. 以記錄人類寶貴的知識,並讓這些資料藉由網路使人們公開存取。目前這個計畫. i n U. v. 由法國和日本領導,參與的會員包括法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義大利、德國、. Ch. engchi. 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和捷克等11個國家級數位圖書館。另外,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亦著手推動「世界的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計畫,藉由相關組 織來保護並挽救許多瀕臨滅絕的人類文明,其中一個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重要的文 明遺產、文書記錄予以數化位,並予以妥善維護保存26。由於本文篇幅有限,因 此未能一一研究各國之數位典藏計劃,故僅能以最先發起數位典藏計劃的歐美地 區、加拿大及日本作為本文之研究範圍。                                                                                                                 23. 同上註,頁 4-5。 參閱尚安雅,同前註 2,頁 16。 25 See Bibliotheca Universalis, available at http://www.culture.gouv.fr/g7/eng/aceuil3.htm (last visited 2014/6/20). 26 參見楊朝涵,國外數位典藏的發展,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數位典藏通訊第三期,2002 年 6 月,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966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24. 13    .

(23)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一、歐美地區. 1990年開始美國國會圖書館發起了一項為期四年的「美國記憶先導計畫」 (American Memory Pilot Program, American Memory) ,其目的為將國會圖書館內 的歷史文獻、照片及影音資料等典藏數位化,並將數位化資料儲存於光碟之中, 分發至44所選定的學校及圖書館。此項計劃獲得了國、高中老師與學生們的熱烈 回響,紛紛尋求更多的數位化資料,惟典藏之載體(光碟)之規格效率不佳與成 本高昂27。. 治 政 大 Projects Agency,以下 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機構(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立 簡稱DARPA)、及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199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以下簡稱NSF)、. ‧ 國. 學. 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NASA) 合資贊助一項為期四年,協助史丹福、卡內基 梅隆等六所大學及多家電腦軟硬體廠商進行「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Digital. ‧. Libraries Initiative,以下簡稱DLI)」,該計畫之目的在於提供資訊系統與服務各. y. Nat. 界使用者,使其取得在分散地區且一致的資訊。繼DLI計劃之後,於1998年年底. io. sit. NSF公佈徵求「數位圖書館國際研究計畫(IDLP)」,除了延續DLI計劃研究重. n. al. er. 點並擴大至國際間合作外,將特別著重在多國或跨國語文、資料標準或規範、智. i n U. 慧財產權以及文化交流與社會影響等研究議題28。. Ch. engchi. v. 歐洲方面則包括梵諦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巴黎羅浮宮(Louvre Museum)、英國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London)與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等,都有數位化典藏的計畫。其中, 梵諦岡博物館將珍貴的教廷手稿數位化,提供全球學者進行歷史研究;羅浮宮則 以典藏數位化為主,重視多媒體技術的展現;大英博物館則挑選館藏進行數位化, 並強調教育主題。歐洲博物館數位化的工作,除了靠政府贊助之外,許多中小型 的博物館數位化工作由企業、研究機構或大學支援29。                                                                                                                 27. See Library of Congress, American Memory, available at http://www.memory.loc.gov/ammem/about/index.html (last visited 2014/6/20). 28 楊朝涵,同前註 26。 29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同前註 22,頁 8。 14    .

(24)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二、加拿大 加拿大文化資產資訊網計劃(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以下 簡稱 CHIN)起源於 1972 年,是加拿大國家盤點計畫(National Inventory Programme)之ㄧ環,由加拿大文化資產部(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負責規劃與管理。CHIN 由加拿大文化資產部與加拿大博物館共同合作,計劃原 本的用意係讓典藏單位透過資訊科技加強線上管理內容之能力以造福加拿大人 民30。並希望 CHIN 能成為文化資產組織之網絡,領導與創新數位內容、研究終 身學習機會,使加拿大與國際觀眾共同參與維護加拿大文化資產之計畫。其成員 包括公立與非營利之圖書館以及其他資產組織。其服務對象為加拿大(與國際). 治 政 大 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使得博物館資訊在網路上的擷取變得容易,CHIN 開 立 始針對版權以及博物館保護網路資料與影像等議題發行相關的刊物。除此之外, 之文化資產專家與組織,以及加拿大人民與國際觀眾。. ‧ 國. 學. 為了提供博物館各種影像數位化、館藏管理的資訊,CHIN 推出了一系列的出版 品、線上資源,以及舉辦進修會。2001 年,CHIN 與博物館群社合作,推出了加. ‧. 拿大虛擬博物館(Virtual Museum of Canada),共同致力於數位內容的創造、管理. y. Nat. 及展現。加拿大虛擬博物館網站開放了加拿大博物館藏品資源,向全球使用者分. io. sit. 享,同時亦服務來自各個領域的使用者。多年來,CHIN 累積了豐富的成果,除. n. al. er. 了向加拿大的文化資產社群展示各國的數位計畫成果,更致力於交換資訊時所需. i n U. v. 的各種資訊格式與技術協定,在發展博物館文獻標準的工作上,深獲國際肯定 31. 。. Ch. engchi. 三、日本 在亞洲地區方面,IBM 東京研究所就與日本民族學博物館合作「全球數位 博物館(GDM)計畫」 。此計畫是以博物館教育為重點,其內容主要是支援網路 上檢索不同的數位典藏資料,互動式的網路瀏覽、編輯等,參與的機構還有大英 博物館與康乃爾大學。儘管在此計劃之前就有博物館將典藏資料置放於網路上,                                                                                                                 30. See 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 available at http://www.rcip-chin.gc.ca/apropos-about/histoire-history/index-eng.jsp (last visited 2014/6/20). 31 數位典藏國際資源報導第二卷第二期,2004 年 8 月,資料來源 http://proj1.sinica.edu.tw/~ndaplib/watch%20report/v2n2/watch_report_v2n2.htm#sec4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15    .

(25)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惟 GDM 的創新在於其將支援之檢索格式統一化,便於使用者搜尋不同博物館的 資料,此外,使用者更可將不同博物館的資料加以組合、添加記錄或註解等32。 1996 年,日本政府貿工部(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以下 簡稱 MITI)也支援資訊技術策進署及資訊處理與發展中心等單位,進行一項為期 五年的「次世代數位典藏系統研究與發展專案」,以數位典藏相關科技與雛形系 統為研發核心,期望建立下世紀資訊流通中心的數位典藏系統33。 另一方面,日本國會圖書館為促進文化資產的累積和使用,亦對館藏展開了 數位化的活動並同時儲藏數位化之內容。數位化的內容素材則以文化資產和使用 者需求為主。繼 2000-2001 年以明治時期的珍本書為重點之後,2002 年開始著手 期刊目錄的數位化。並以其各項數位化的成果,配合「全球圖書館計畫」的執行,. 政 治 大. 組織各種數位展覽,其中近期有日本記憶與日本現代政治史兩項計畫的展覽。除. 立. 了博物館內的數位化業務,國會圖書館亦參與日本國內外各項的合作計畫。日本. ‧ 國. 學. 國內的合作計畫就有:全國電子圖書館聯絡會議、電子圖書館實驗先導計畫、新 世代電子圖書館研發計畫、新世代通訊網實驗會議。國外計畫則有全球圖書館計. n. al. er. io. sit. y. Nat. 四、國內概況. ‧. 畫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的記憶」計畫34。 . i n U. v. 我國已是資訊製造與服務大國,網路的基礎建設逐漸成熟,在華文市場及漢. Ch. engchi. 學研究上,皆佔有一席之地,政府更宣示發展知識經濟和綠色矽島的願景。我國 之數位化活動起源於 1998 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系統化地資助一系列的數 位典藏相關計畫。1998 至 2002 年展開了「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其主要目標 為整合建置一適合國情並具有本土特色的「數位博物館」,以發展教育性網際網 路 。2000 至 2002 年展開「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 ,以推動國際合作。計畫 成員並參與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創設的「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在                                                                                                                . 32. Junichi Tukahashi, Takayuki Kushidu, Jung-Kook Hong, Shigeharu Sqitu, Yasuyuki Kurita, Robert Rieger, Wendy Martin, Geri Gay, John Reeve, Rowena Loverance, Global Digital Museum: Multimedia Information Access and Creation on the Internet, 246-247,1998. 33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同前註 22,頁 8。 34 數位典藏國際資源報導第三期,2003 年 6 月,資料來源 http://proj1.sinica.edu.tw/~ndaplib/watch%20report/v1n3/watch_report_v1n3.htm#nod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16    .

(26)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2001 年展開「國家數位典藏化專案計畫」 ,並委由中央研究院負責協調各參與典 藏機構間的合作事宜,計畫目標是將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省文獻會、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等七個機構的珍貴 文物典藏加以數位化,以保存文化資產35。 2002 年,承襲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博物館計畫」、「國家典藏數 位化計畫」 、 「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三個計畫的經驗,依據國家整體發展重 新規劃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2002-2007) 精選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資產進行數位化工作,累積許多重要的文化與相關學術 研究的資訊資產,更建立了後設資料的標準與規範。第一期的「數位典藏國家型 科技計畫從計畫」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目標係將國家典藏文物數位化、. 政 治 大. 提升全民數位學習素養、推動新一波數位學習學術研究、奠定國內數位學習與數. 立. 位內容產業36。. ‧ 國. 學. 於 2008 年整合後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已於 2012 年底 結束運作,2013 年起國科會(現今科技部)另委託中央研究院執行一項為期三. ‧. 年,作為國家型計畫退場機制輔助之「臺灣數位成果永續維運計畫」。除賡續拓 展數位典藏內容、研發數位技術,推動數位人文學研究,及維運數位文化成果外,. y. Nat. sit. 銜接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永續經營的任務,發揮社會影響力,並促進數位人文學. er. io. 的研究與發展、連結國際相關研究社群,為臺灣數位典藏機構起帶領與示範的作. al. n. v i n C h(2002-2007)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engchi U. 用37。. 科技計畫」(2008-2012)此兩期共十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的數位化產包括: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臺灣各族群聚落動態影音資料、臺灣史前及十七世紀考古 遺址出土文物、中原考古遺址出土文物、臺灣本土生物多樣性(魚、貝及其化石、 植物等) 、臺灣語言多樣性(漢語、國語語音、閩語、客語、及南島語) 、臺灣及 中國歷史地圖遙測影像及航照圖、民國時期政經檔案、臺灣公私文書史料、歷代.                                                                                                                 35. 參閱謝清俊,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簡報,第十八次全國大專院校圖書館自動化規劃研討會「e 時代 e 資源 e 學習」學術研討會,2002 年 10 月。 36 參閱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資料來源 http://www.ndap.org.tw/1_intro/intro.php ,(最後瀏 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37 參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資料來源 http://www.asdc.sinica.edu.tw/about.htm , (最後瀏覽 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17    .

(27)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傳世文獻、近現代名人知識庫、漢籍全文資料庫等人文與自然的內容38、故宮博 物院之典藏品如銅器、陶瓷、玉器、珍玩、繪畫、書法、緙繡、圖書、文獻等。 為了促成數位典藏內容能順利融入我國產業、教育、研究與社會發展,推動 典藏成果國際化,落實數位典藏資訊的知識化與社會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共同規劃執行「數位典藏橋接計畫」39, 此計劃之主要目的為,透過一個先導性的典藏素材商用加值應用與推廣「橋接」 過程,以「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典藏成果為題,「橋接」起數 位創意產業從原創、設計、製造到推廣、行銷的每個重要環節與資源,為「數位 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典藏素材從商用篩選、新創商品開發到國際授 權展售,建立一套可茲延用之典藏素材商用化篩選機制及國際授權商業推廣模式,. 政 治 大. 並作為國家未來大幅推動數位典藏產業加值應用之成功典範40。. 第三節. 學. ‧ 國. 立. 博物館智慧財產授權. ‧. 技術具有知識的價值,而授權則讓知識擁有流通的價值。智慧財產授權關係. y. Nat. sit. 的建立通常起源於一方擁有重要的無形資產,而他方欲實施該資產,但礙於所有. n. al. er. io. 權人擁有獨佔權、實施權或排他權,而衍生出授權行為的關係。因此智慧財產權. v. 不光是增加無形資產價值的重要途徑,更可創建獲利來源、廣泛散佈技術,精進. Ch. 技術與無形資產商品化的催化劑41。. engchi. i n U. 目前,智慧財產權所保護的權利範圍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品種權 等等,各法規所保護的權利標的不同。專利法第一條規定「為鼓勵、保護、利用                                                                                                                . 38. 維基百科-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39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橋接計畫」之提出,是為彌補「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的學術價值與經濟價值間的落差,特別是在產業化推動上的缺口。2007 年 12 月起「數位典藏與 數位學習橋接計畫」第一年期計畫展開,以「建構產業有利發展環境,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 「提 升產業核心能力,建構適應創新與發展的永續生存能量」與「強化典藏素材的文化力與商品故事 行銷,促進典藏加值應用」為推動目標,建置「數位典藏創意加值商用平台」、法律諮詢與產業 媒合服務團隊,以實體服務結合虛擬平台,共同推動典藏產業發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橋接計 畫,資料來源 http://www.epark.org.tw/cj/project_background.php(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40 數位典藏創意加值商用平台,資料來源 http://www.teldapbridge.org.tw/teldap/bridge/siteplan.php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41 參閱許舜喨,智慧財產授權理論與實務,頁 5-7,2012 年 1 月。 18    .

(28)  .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發明與創作,以促進產業發展,特制定本法」;商標法第一條則是規定「為保障 商標專用權及消費者利益,以促進工商企業之正常發展,特制定本法」;著作權 法第一條規定「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 特制定本法」。從上述之法律條文中可看出42,著作權法主要是保護著作人的權 益,以促進文化發展,是保護與文化發展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而專利法則是保護 發明及創作,以促進產業發展,是保護產業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至於商標法,則 是保護商標的使用權利,以維護工商企業的正常發展。本文欲研究數位典藏圖像 授權之相關議題,故將以著作權法之相關問題為核心。. 壹、. 授權的意義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授權有助於智慧財產權利之擴散與利用,權利之具體實現需經由商品化之過. ‧ 國. 學. 程,而商品化之後又面臨銷售與通路之問題,因此權利人非必然有實施所享有智 慧財產權之能力,因此可經由授權之方式,結合其他資源而使權利之實現成為可. ‧. 能,此亦為在智慧財產權之領域中,授權成為廣受權利人喜愛的一種實現權利之. y. Nat. 方式,可保有權利人的地位,但又得藉由授權之方式享有該項權利之利益或報酬,. io. sit. 使權利之擴散與利用成為可能43。Edward White 認為,授權就是將受法律保護的. n. al. er. 權利本體做為財產(如商標或著作權),如名稱、肖像、商標、圖片、口號、簽名. i n U. v. 式樣、造型或綜合數額上述元素,與某產品或產品線結合之過程。進行授權前,. Ch. engchi. 著作財產權人可透過契約對於授權的時間、授權的地區、授權的權能範圍(例如: 重製權、公開傳輸權、公開播送權等)、授權的對象、可否進行再授權、權利金、 專屬授權或非專屬授權等條款,與被授權人進行協商,進而簽定授權契約。. 一、. 著作財產權之讓與與授權之區分. (一). 著作財產權之讓與.                                                                                                                 42. 劉靜怡,數位典藏計畫智慧財產權參考手冊,頁 1-3,資料來源 http://proj1.sinica.edu.tw/~ndaplib/channels/dlm_paper/1015-2.pdf (最後瀏覽日 2014 年 6 月 20 日)。 43 參閱謝銘洋、趙義隆、陳曉慧、林麗真,數位典藏‧授權‧Best Practice,頁 1-3,2009 年 7 月。 19    .

(29)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  . 第二章 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智慧財產授權 . 對於欲取得著作權人同意而就著作權物進行利用者來說,如何獲得著作權之 讓與,以及讓與之範圍如何界定,具有關鍵意義。依著作權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著作財產權得全部或部分讓與他人或與他人共有。著作財產權之受讓人,在其 受讓範圍內,取得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讓與之範圍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 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讓與」 。綜合以上條文所述,著作權財產的「讓與」 ,是將 著作財產權的全部或部分,終局地移轉讓與他人所有或與他人共有。亦即將其全 部著作財產權,或將其部分的權利如重製權、公開演出權,或著作財產權的應有 部分,以賣斷或其他類似的方法(如贈與、互易),永久讓與他人,此即為著作權 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所規定情形。至於所讓與之權利的範圍,究竟是著作財產權 之全部或部分,所讓與者究竟是哪一部分的權利,悉依當事人的約定。如果約定. 政 治 大. 不明,則推定為未讓與(著作權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以保護著作財產權人的利. 立. (二). 著作財產權之授權. ‧ 國. 44. 學. 益 。. ‧. 依著作權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著作財產權人得授權他人利用著作,其授 權利用之地域、時間、內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項,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不. y. Nat. sit. 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著作財產權人若不願意將權利終局地的讓與,則得. er. io. 以授權實施的方式為之。由於授權人並未將其權利地位全部移轉讓與他人,而只. al. v i n C h ,仍回復為完整權利人 例如授權期間屆至或授權契約終止時 。另值得一提的是, engchi U n. 是將自己之權利之使用權交由他人行使,自己仍保有著作財產權人之地位,日後, 45. 依著作權法第三十七條第二項:「前項授權經公證人做成公證書者,不因著作權 人嗣後將其著作財產權讓與或再為授權而受影響」。換言之,如果著作權人之授 權經公證之方式為之,即便著作權人嗣後著作權讓與他人,仍不影響先前授權之 效力46。. 至於,被授權人是否擁有禁止第三人在同一授權範圍內利用該著作之權利, 故授權契約之類型可依其被授權之權利範圍區分為以下兩種: 1. 專屬授權                                                                                                                 44. 劉靜怡,同前註 42,頁 18-19。 謝銘洋,契約自由原則在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中之運用及其限制,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 頁 67,2004 年 10 月 4 版。 46 劉靜怡,同前註 42,頁 18-19。 45. 20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Auberge de Ganne),今日已經成了一間博物館,館內收藏著一

Retrieved March 31, 2017, from https://www.eeoc.gov/eeoc/internal/reasonable_accommodation.cfm The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2002).

Retrieved March 8,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site: http://www.ibe.unesco.org/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 prac10e.pdf Brophy,

Active Education: Growing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Retrieved

Press release: 42 Secondary Schools Off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 (STEM ALP) Retrieved

(2014) Press release: 42 Secondary Schools Off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 (STEM ALP) Retrieved 12 Octo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