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變遷之探討(1662-1920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變遷之探討(1662-1920年)"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六屆碩士論文. 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變遷之探討 (1662-1920 年).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 究 生:戴筱薇. 中華民國一○六年六月.

(2) 謝辭 時間過得很快,碩士生涯兩年的日子隨著論文的完成而畫下句點,代表我即將脫 離學生的身分,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起初因為在實習時,面對這浩瀚的學海,了 解到自己所學之不足,期望能透過研究所的訓練和學習來充實自己。 回首研究所這兩年的時光,得到太多人的幫助。首先,要感謝大力提攜我的指導 教授 韋煙灶老師,在研究這塊領域上,不僅提供我許多寶貴的資料和想法,也陪著我 到臺南進行田野調查,更體諒我常在家裡幫忙而以 skype 或電話的方式討論,若沒有 韋老師的辛勤指導,這本論文將無法完成。感謝研究所兩年教過我的蘇淑娟主任、許 嘉恩老師、張峻嘉老師、吳鄭重老師、王文誠老師、歐陽鍾玲老師、周學政老師、林 宗儀老師,讓我開拓眼界,也學習到很多東西;另外,謝謝給我許多建議和提點的張 素玢教授、許世融教授和林聖欽老師,讓我的論點更加清晰和豐富,論文更為完整與 嚴謹。 還要感謝研究所這段期間一起努力的淵翔、懿玲、智軒、翎嘉等戰友以及貴雄、 立彬、景襦三位學長, 與你們一起聊天、分享論文的寫作狀況讓我忘卻壓力;也謝謝 俐安學姊在行政事務、田野調查等各方面的協助。田野調查時,遇到許多熱心提供地 方資訊的人們,以及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開放臺南世居家族族譜閱覽,才 讓這篇論文更有說服力。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總是在我背後默默的支持我,讓我能到台北順利完成兩年的 學業,謝謝姐姐總是聽我訴說心事,分享經驗並給我許多建議,是我的軍師。還有冠 鳴,感謝你總是任勞任怨、犧牲假日開著小銀帶我到臺南四處田野調查,在我難過、 煩惱時給了我很大的安慰,你的陪伴與鼓勵讓我能順利寫完論文。畢業後將是人生另 一個階段的開始,我會繼續努力的!. 筱薇 2017 年 6 月 30 日.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變遷之探討(1662-1920 年). The study on vicissitude of the name of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in Tainan(1662-1920A.D.).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 究 生:戴筱薇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六萬餘字,分五章,以七百餘字扼要說明。. 摘要 本研究以地理學的空間傳統 及人地觀點為立論基礎, 探討鄭氏至 日治中 期 (1662-1920 年)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之變遷,透過文獻爬梳、地圖比對、網路檢 索及族譜整理等科際整合的研究方法,追溯地方區劃的設立與國家力量制約、承繼原 鄉對地方區劃的使用習慣之連結關係;另外透過田野調查,試圖了解今日臺南是否仍 使用這些地方區劃。 研究發現第一級地方區劃里、保(堡)實為國家力量對空間支配下的產物,「里」 源於明代「里甲編制」,「保」則來自「保甲制」。為因應各階段的需求,里、保(堡) 的設置或有差異,但大抵承襲前朝舊制,並且其空間範圍受制於自然環境。 本文整理臺南世居家族族譜,發現祖籍地的空間分布具有地緣性且相當集中,綜 合考量文化、語言、生活方式與宗教信仰等因素,推論基層地方區劃-「境」、「(小) 鄉」 、 「 (小)庄」和「社」的設立是移植原鄉舊慣,且使用上具有地域差異,如:漳州 多以「社」 、泉州則多用「(小)鄉」稱呼漢人基層聚落。 值得注意的是,基層地方區劃「社」在原鄉用以指稱漢人聚落,傳至臺灣後起初 延續原鄉用法,後來因為失去存在條件加以公文書寫上的強化,改為單一族群(原住 民)使用。不過在今日臺南仍可找到「社」用來稱呼漢人聚落的用法,如安平區六部 社即為確切的例證;因此吾人應改變以往認為「社」只用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在 教學、教科書出版或學術論著上對於臺灣帶有「社」字之地名,在釋義上要更為謹慎。 1920 年總督府將地方區劃用詞統一,沿用數百年的地方區劃改為「市」 、 「街」和 「庄」 。今日,在學甲、佳里、七股、安定、仁德和玉井等地幾乎沒有發現地方區劃的 使用,僅極少數地區仍保有「境」和「社」的用法。 整體而言,地方區劃的設置由簡而繁,因應各時期的需求,不斷地調整、分化和 組合,極富動態性。此外,要了解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之變遷,須從多方面切入, 不僅考量歷史發展與人群互動的影響,也要注意「在地化」的轉換過程。. 關鍵詞:地方區劃、里、保(堡)、境、(小)鄉、庄(莊)、社 I.

(4) Abstract The research concept of this study is “ Spatial Tradition and Man- Land Tradition of geography”. The study discusses vicissitude of the name of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in Tainan for Zheng Kingdom(鄭氏時期) to Japan Governance (1662-1920 years).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Literature Review, Map Comparison, Searc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Accumulation Of Genealogy. This study tra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government’s strength and the usages are used to native land. By Fieldwork,this study also tries to understand whether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are still used in Tainan toda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irst level of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Li’(里), ‘Bao’(保 /堡) is the outcome from government’s strength manage the space. ‘Li’ came from ‘Li Jia institution ’(里甲制度)in Ming Dynasty(明代) and ‘Bao’ was from ‘Bao Jia institution ’ (保甲制度).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ach stage, the settings of ‘Li’ , ‘Bao’ have differences. The setting of ‘Li’ , ‘Bao’ probably inherited the old institution and their spatial scope were subject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Genealogy of the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in Tainan, we foun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s native land are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After considering culture, language, lifestyle, religious and other factors, inference that the concept of creation of Basic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Jing’ (境) , ‘Xiao Xiang’(小鄉) , ‘zhuang’ (庄/莊) and ‘she’ (社) are transplanted from native land. Besides, the usages hav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people in Zhangzhou (漳州)tends to use the word ‘she’ and people in Quanzhou (泉州) often use the word ‘Xiao Xiang’ to call the Han settlements(漢人聚落).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Basic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she’ is equal to Han settlements in native land. After the usages were spreaded to Taiwan, people still applied the same usage at the beginning. Later, because the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disappeare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writing on official documents, the object for using ‘she’ turned to single group (indigenous people). So that the word ‘she’ is gene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igenous people. In today's Tainan it can still find that people use ‘she’ to address the Han settlements, for instance the six ‘she’ in Anping District(安平六部社). Therefore, we should change the stereotypes about that ‘she’ is only used for indigenous people . The toponym with ‘she’ in Taiwan must be interpreted more carefully when teaching, publishing or Academic. Japan government unified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in 1920.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were used for several hundreds years eventually replaced by ‘shi’(市) , ‘Jie’(街) and ‘Da Zhuang’(大庄). Today,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almost can’t be found in II.

(5) Syuejia, Jiali, Cigu, Anding, Rende, Yujing and other places. Only a few of areas still retain the usage of ‘Jing’ and ‘she’. Generally speaking,the setting of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is from simple to complicated. To meet the needs ,it constantly adjust, divide and combine.That’s very dynamic。Furthermore,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vicissitude of name of the Local Regional Division in Tainan,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any things. Not only conside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crowd,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 localization”of the conversion process. Key Word:Local Regional Division, ‘Li’ , ‘Bao’ , ‘Jing’ , ‘ Xiao Xiang’, ‘zhuang’ , ‘she’. III.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名詞釋義、研究觀點與研究方法 ..................................... 2 文獻回顧 ......................................................... 8 研究區界定與行政建制沿革 ........................................ 11. 第二章 里、保(堡)的空間分布與地理意涵 ................................. 15 第一節 里、保(堡)演變之歷時性分析 .................................... 15 第二節 里、保(堡)的空間分布與特徵 .................................... 24 第三節 里、保(堡)形塑與國家力量之連結 ................................ 28 第三章 基層地方區劃的傳承及演變之時、空間特性 ........................... 36 第一節 具有特色的地方區劃:境 .......................................... 36 第二節 不同空間尺度之詮釋:鄉 .......................................... 43 第三節 地方區劃用詞的統一:庄/莊 ...................................... 49 第四章 基層地方區劃「社」的形成與特殊性 ................................. 52 第一節 臺灣「社」的使用與起源 .......................................... 52 第二節 「社」字聚落地名判釋 ............................................ 57 第三節 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分析 .......................................... 68 第五章 結論 ............................................................ 80 引用文獻 ............................................................... 82 附錄一 ................................................................. 88 附錄二 ................................................................ 110. IV.

(7) 圖次 圖 1-1 圖 1-2 圖 1-3 圖 1-4 圖 2-1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2-5. 研究架構圖 ......................................................... 5 研究流程圖 ......................................................... 5 現今臺南市各區 .................................................... 11 臺南歷史上平埔族群四大社群分布位置 ................................ 12 鄭氏一府二州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664 年) ......................... 16 清代一府四縣三廳時期之里、保分布圖(1812 年) ..................... 18 清代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887 年) ........... 19 日治二十廳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901 年) ........................... 21 日治五州二廳之市街庄分布圖(1920 年) ............................. 22. 圖 2-6 17、18 世紀臺灣西南部海岸線 ...................................... 24 圖 2-7 19 世紀臺灣西南部海岸線 ........................................... 24 圖 2-8 鄭氏時期來臺之文、武官與常民原鄉祖籍地空間分布圖 .................. 31 圖 3-1 圖 3-2 圖 4-1 圖 4-2 圖 4-3 圖 4-4 圖 4-5 圖 4-6. 日治時期《臺南城圖》中帶有「境」字之街道 .......................... 37 臺南市鹽水區七境分布圖 ............................................ 41 〈臺灣略圖〉改繪圖 ................................................ 53 臺南市西港區金砂里中社及檨林里社仔 ................................ 57 臺南市學甲市區各角頭分布位置圖 .................................... 60 臺南市學甲區行政區域圖 ............................................ 61 臺南市學甲地區之舊聚落 ............................................ 62 臺南市安平區六部社暨寺廟分布圖(2010 年) ......................... 65. 圖 4-7 臺南市安平區六部社暨寺廟分布圖(1875 年) ......................... 67 圖 4-8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比例分布圖(以清代泉州府為空間單元) .......... 70 圖 4-9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比例分布圖(以清代漳州府為空間單元) .......... 71 圖 4-10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比例分布圖(以今日泉州市為空間單元) ......... 72 圖 4-11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比例分布圖(以今日廈門市及金門縣為空間單元) . 73 圖 4-12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比例分布圖(以今日漳州市為空間單元) .......... 74 圖 4-13 臺南優勢族群分布圖(1901 年) ..................................... 76 圖 4-14 臺南世居宗族與 1901 年族群對應圖 .................................. 77 圖 4-15「臺南世居宗族與 1901 年族群對應圖」之東區與中西區放大圖 ........... 78. V.

(8) 表次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4-1 表 4-2. 1662 年至 1920 年臺南市里、保(堡)數統計 ........................... 23 臺南市與原住民相關之里、保(堡)名稱 .............................. 27 鄭氏時期渡海來臺之武官與常民 ...................................... 29 鄭氏時期渡海來臺之文官 ............................................ 30 與鋪或境相關之地名或建物 .......................................... 42 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以「鄉」作為地方區劃者 .......................... 48 清初臺南市官莊統計 ................................................ 51 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分析(以清代行政區劃「省」為空間單元) .......... 68 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分析(以清代福建省下的「府」為空間單元) ........ 68. 表 4-3 臺南世居家族之祖籍地分析(以清代行政區劃「縣」為單位) ............ 68 表 4-4 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以「社」作為地方區劃者 ........................... 79 表 5-1 臺南世居家族族譜中帶有地方區劃用詞之祖籍地的數量及比例 ............ 81. VI.

(9) 照片次 照片 1-1 照片 1-2 照片 2-1 照片 3-2 照片 3-1 照片 3-3 照片 3-4 照片 4-1 照片 4-2. 臺南世居家族族譜舉隅 ............................................. 6 本研究參考之福建各類地圖冊 ....................................... 7 臺南市佳里區佳里興震興宮前之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 15 臺南市中西區大天后宮媽祖聖誕「八吉境」祝賀花籃 .................. 39 臺南市中西區四安境南廠保安宮燭臺 ................................ 39 臺南市鹽水區南興宮(過去為伽藍廟) .............................. 40 光緒 13 年(1887)澎湖港尾社契字 ................................. 44 史椰甲庄灰磘港之墾批(今臺南市北門區玉港里) .................... 55 臺南市西港區砂凹仔、中社金安宮 .................................. 58. 照片 4-3 臺南市西港區金安宮對聯 .......................................... 58 照片 4-5 臺南市學甲區慈濟宮進香路關告示 .................................. 59 照片 4-6 臺南市安平區金龍殿 .............................................. 64 照片 4-7 臺南市安平區金龍殿史蹟碑 ........................................ 64.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地方區劃是一種地理空間劃分,位於正式行政區劃(府、 (直隸)州、縣、 (散)廳 等)層級之下,使國家權力能順利運作的基層組織。地方區劃與行政區劃相當不同,前 者通常沒有官方機構專責管理,政府亦無派遣官員治理,後者則設有政府機關及知府、 縣丞等官吏管轄,於第二節將有更完整之釋義。 1662-1920 年臺灣縣、廳以下的地方區劃,以歷史地理的發展脈絡可區分為兩個層 級,第一級地方區劃有:坊、里、保(堡)、鎮、澳、(大)鄉、(大)庄/莊(為避免 冗言贅字,下文皆只書寫庄字) ,其空間範圍明確;其次,基層地方區劃包含:街、境、 甲、社、 (小)鄉、 (小)庄等等,似社會生活空間單元,其空間範圍可能指涉自然村中 的一小部分(以「社」劃分聚落空間,如:金門縣金城鎮的歐厝聚落之上、下社)、街 廓(如以「境」為單位)或完整的自然村(如:金門瓊林社)。入清之後基層地方區劃 用詞逐漸統一為漢人的「街」與「庄」(草地) ,對應土著的「社」 。鄉、社(漢人聚落)、 境等基層地方區劃,則逐漸轉為民間對基層聚落的用詞,散見於地方志、公私古文書、 各類地圖及現今居民口碑之中。另外,比較特殊的現象是閩南與粵東等閩、客地區慣用 的基層地方區劃名稱「村」,卻從鄭氏到日治中期,均未見官方與民間使用。 其中基層地方區劃──「社」,普遍被認為是對原住民聚落的稱呼,但在臺灣漢人 原鄉閩、粵地區聚落以「社」為名者所在多有。對於「社」之起源,學界至今尚無完整 論述,更有「民社」與「番社」之爭辯。而筆者在田野調查中發現,現今安平區居民仍 琅琅上口的六部社(灰窯尾社、囝仔宮社、海頭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十二宮社), 就是典型的漢人聚落,更可證實「社」並非專指於原住民聚落,並且民社也未必然是與 番社對稱而產生的用詞,因為從歷史文獻中找到漳州府漳浦縣浮山民社這個地名,至今 仍在使用。 因此,本研究欲針對:第一級地方區劃中的「里、保(堡)、(大)鄉、(大)庄」, 與基層地方區劃中的「境、 (小)鄉、 (小)庄、社」 ,出現在 1662-1920 年(街庄改正 之前)臺南地區的原因及時空特性進行探討,擬從宏觀的角度──國家力量的制約;以 及微觀的視角──移民繼承原鄉對基層地方區劃的命名習慣等兩種觀點切入,透過方 志、族譜、歷史文獻、地圖集的蒐集與比對,再加上田野調查及網路檢索,追溯地方區 劃的使用與承襲原鄉習慣、國家力量制約之關聯性。 本文以今日臺南市為研究區,原因在於:(1) 涵蓋的地方區劃類型與名稱較完整, 第一級地方區劃除了(大)鄉與澳之外,坊、里、保(堡) 、 (大)庄和鎮等均見於研究 區;漢人基層地方區劃境、社的用法至今尚保留於研究區。(2)開發較早,歷史與人文澱 1.

(11) 積厚實,地方區劃得以歷經各時期的演變。(3)探討目標-「里」在鄭氏時期僅出現在臺 南中、南部和高、屏,其他地方多半設「保(堡)」而不用「里」,有其特殊性。因此, 本文以臺南為研究區較為合適。 綜合上述,詳細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 1662 年-1920 年臺灣的縣下第一級地方區劃「里」 、 「保(堡)」的空間分布、 歷史地理意涵及其與國家力量之連結關係 (一)探究臺南地區里、保(堡)的空間分布與特徵。 (二)討論臺灣里、保(堡)的構成與演變及其與國家力量形塑之連結關係。 二、探討 1662 年-1920 年臺南地區基層地方區劃名稱的構成、特徵及其與原鄉用法之 關聯性 (一)探究臺南地區基層地方區劃的空間分布與特徵。 (二)釐清境、 (小)鄉、 (小)庄、社等基層地方區劃名稱與閩、粵原鄉用法之關聯性。 (三)探求基層地方區劃轉化為「市、街、庄」的單一用法之年代與影響因素。 三、探討現今臺南地區居民對基層地方區劃──境、(小)鄉、和社的使用,及其演變 的時、空間特性 (一)解析「境」的用法轉變。 (二)剖析基層聚落──「社」的沿革。 (三)調查現今臺南居民口中的境、(小)鄉、社之使用空間範圍。. 第二節 名詞釋義、研究觀點與研究方法 一、 名詞釋義 (一)行政區劃與地方區劃 鄭氏至日治中期,國家為了行政管理上的需求,在考量歷史流變、文化脈絡、生活 圈、資源運用、地理分布(自然與人文地理)、政治經營等其他條件下所劃設的區域稱 為行政區劃1,如:府、(直隸)州、縣、(散)廳等等,設置通常有法源依據,且具有 明確的邊界和形狀,是官方認定的區域。行政區劃會因組織結構變革而有所調整,並須 兼顧國家整體發展、中央與地方之聯繫及資源、權力分配等問題。 較特別的是,1662-1920 年國家行政運作基本上是以市、州、縣等為最下級的官僚 機構,尤其是清代,縣、廳以下除佐貳官如巡檢、縣丞外,通常不存在正式官府機構2, 那麼國家要如何治理縣、廳以下廣大的鄉村社會?中央政府轄境甚廣,為了有效指揮地 方、管理百姓及宣達政令,遂有坊、里、保(堡)、鎮、澳、鄉、庄、社等空間單元出 1. 紀俊臣,〈臺灣之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中國地方自治》,54 卷第 12 期,2001,頁 8。. 2. 施添福,〈清代國家與臺灣社會:漢社會與番社會的雙軌統治〉,《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 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 425。 2.

(12) 現,作為行政運作的末梢系統。 施添福在〈國家與地域社會:從中國歷史上的鄉里制度談起〉一文中將這些空間單 元指稱為「基層行政單位」;黃秀政指出坊、里、保(堡)和庄等設置,此祇為各該衙 門差役分掌官治事務的區劃而已,並非正式的組織 3。綜合上述,就性質、形成和治理 方式等面向可知坊、里、保(堡)等空間單元明顯與行政區劃不同,實有區隔之必要, 為了使研究目標更為精確,本文將統一稱之為「地方區劃」,即一種富含地方特性的空 間劃分。 地方區劃有下列特徵:(1) 為地理區位、經濟發展、人口結構、文化脈絡、歷史演 變、多元族群和權力分配等條件下的權衡結果;(2)社會意涵方面,展現出一種地方自治 的精神,區域內的人民負責當地之公共事務,並維持社會秩序;(3)承上啟下,扮演官府 與百姓溝通的中介角色;(4)管轄範圍及層級,因應社會環境變動或政府組織結構變革而 有所調整;(5)使用有時間、地區性差異,不同年代或不同縣、廳之間的地方區劃名稱及 層級未必相同,甚至在同一縣、廳內不同區域的地方區劃也未必統一;(6)分辨我群和他 群,對內可強化在地居民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對外可能具有排他性。 (二)第一級地方區劃及基層地方區劃 地方區劃又可因各地的人口結構、歷史與文化發展及規模大小等因素,分為第一級 地方區劃和基層地方區劃。第一級地方區劃包含:坊、里、保(堡) 、鎮、澳、 (大)鄉、 (大)庄,此處的(大)庄與(大)鄉因管轄範圍與里、保相當或甚至更大,如:清代 臺南的大目降庄、臺東直隸州的奉鄉,不能將之視為一般村莊,故本文以「(大)庄」 和「(大)鄉」稱呼之,在第三章將有更進一步的討論。此外,雖然中央並無派遣官員 直轄第一級地方區劃,但在地方開發、土地開墾上很多時候都以此為單位。而本研究主 要以里、保(堡)、(大)庄和(大)鄉為研究目標,探討其出現的原因及特性。 基層地方區劃有街、甲、境、(小)鄉、(小)庄、社,在使用上又可疊加成市街、 鄉社、鄉里、社里等用詞,而此處的(小)鄉和(小)庄規模略等同於自然村,本研究 遂以「(小)庄」及「(小)鄉」稱呼之。本文以基層地方區劃中的境、社、小鄉和小庄 為研究目標,其空間尺度較小,居民承載著共同的歷史經驗,在生活中發展出複雜的人 際網絡與多樣化的文化與社會行為,有時亦會因血緣關係、祖籍、職業產生不同的社群 組合,在討論基層地方區劃時皆須納入考量。 二、 研究觀點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表空間的科學,研究內涵包含各種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相互 關係及區域特性4。1963 年,William D. Pattison 在全國地理教育理事會年度會議開幕式 3.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頁 205。. 4. 石再添、鄧國雄等,《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臺北:吉歐文教事業有限公司,2008),頁 4。 3.

(13) 中揭示地理學的四大傳統5:空間傳統、人地傳統、區域研究傳統、地球科學傳統,這 四大傳統成為地理學研究的核心;而當中空間分析、人地觀點、區域複合體分析等,成 為研究地理學四大傳統常見的方法。 (一)空間傳統 空間傳統著重地表各種現象的空間分布與關聯 6 ,這種分布是具有特性且富含意 義。分析的尺度可依研究目標而調整,小至村落、鄉鎮,大至國家、全球。本研究採用 地理學中空間傳統的觀點,比對地圖、族譜及文史資料,分析這些地方區劃的空間分布 和形塑過程,並藉由跨區域的對照,釐清臺南地區地方區劃的使用與原鄉之連結關係。 (二)人地觀點 人地觀點強調人、土地與環境彼此影響,探討現象之相互因果關係 7。地理學早期 將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切割開來,成為兩個獨立研究的系統;後來學者認為不該將兩者 硬性區分,應置放於同一個架構中,成為人地觀點的基礎。地方區劃是人類生活與環境 互動下的產物,可說是一種文化展現,各地名稱相當多元且來源甚廣。透過人地傳統的 立論觀點,探討地方區劃之形塑如何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影響,又展現出哪些特性。 (三)科際整合的研究方式 要解答本研究的問題,必須整合地理學、歷史學、族譜學、語言學之學科知識與研 究方法,將這些學門所獲得的調查成果加以統整,以空間傳統與人地觀點為立論基礎, 並透過科際整合的研究方式整合成因果相關的統一概念。 本文主要探討 1662 年-1920 年臺南地區地方區劃的建置成因、時空特性及地理意 涵,以空間傳統中的空間分析處理地方區劃的時空特性,以人地觀點看自然環境如何對 地方區劃產生影響,並提出國家力量、歷史脈絡、原鄉命名習慣和文化傳承為地方區劃 的影響因素,最後採科際整合的方式統整這些概念而得出結論。本文之研究架構如圖 1-1 所示:. 5. Pattison, W. D. ,“ The Four Traditions of Geography. Journal of Geography „ Vol. 63(1963) ,p 211-214.. 6. 石再添、鄧國雄等,《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臺北:吉歐文教事業有限公司,2008),頁 6。. 7. 王洪文,《地理思想》 (臺北:明文書局,1988) ,頁 314-333。 4.

(14) 圖 1-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全文中的圖片,來源若無特別交代,均為作者自行設計與繪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理論觀點. 文獻回顧. 研究設計. 田野調查 (一手資料蒐集). 方志、族譜、網 路、地圖集等 (二手資料蒐集). 資料分析、整理並繪製主題地圖 結論 圖 1-2 研究流程圖 圖 1-2 揭示本研究之研究流程,首先藉由研究動機得出研究目的;接著,回顧相關 文獻和理論後進行研究設計。至研究區內蒐集一手資料和照片,透過方志、族譜和網路 搜尋取得相關的二手資料,將所有資料加以分析、整理並繪製主題地圖,最終得出結論。 5.

(15)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整理臺南世居家族族譜、瀏覽方志和相關書籍、比對與繪製地圖、網路檢索 和田野調查等方法,追溯地方區劃名稱的使用、特徵及其與原鄉、國家力量建制之關聯 性。 (一)族譜資料的運用 族譜記載遷徙成員及拓墾範圍,可作為一地區域開發與人文發展可資參考的史料 8. ,不僅是一部記載詳細的家族史,同時涵蓋了地理學、人口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系. 統性知識,雖然族譜撰寫時常有謬誤和缺漏,不過仍具有參考價值。臺南市為全臺最早 開發的地區,族譜資料龐大,對於祖籍地記載明確且遷臺後的家族史大多有詳盡的交 代。透過族譜記載的祖籍地資料,比對原鄉是否有相同地方區劃的用法,考證其傳承性。. 照片 1-1 臺南世居家族族譜舉隅 照片來源:2016/4/30 拍攝於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二)瀏覽方志、書籍和相關文章 方志是各國政府為了加強統治,特設專官,對管轄土地內的山川、人民、風俗、物 產等地方資料,著意收集所編成的書籍 9,内容包括歷史、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 俗、物產資源等方面,其編纂多具連續性。歷代地名之沿革,應有方志可查詢,本研究 將透過方志如、書籍及相關文章追溯地方區劃設置原因、時間和特徵。 (三)比對與繪製地圖 空間觀點的真實性與推斷常借助於地圖,探索地圖可以知道當時地理學家的行為及 對空間傳統真正本質之關注10;而地圖能提供大量訊息,有助於地理學家及其他領域學 者了解地表各種現象(包含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之空間分布。 8. 韋煙灶,《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3),頁 106。. 9.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 1。. 10. Pattison, W. D. ,“ The Four Traditions of Geography. Journal of Geography „ Vol. 63(1963),p 211-216. 6.

(16) 地圖不僅記錄地理,亦作為歷史之載體。本文參考《臺灣堡圖》及中央研究院《臺 灣歷史文化地圖》、《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描繪出昔日臺南地區地方區劃的樣貌。本文 亦將臺南世居家族祖籍地資料轉化成統計數據,參考《福建省地圖冊》、《泉州市地圖 冊》 、 《漳州市實用地圖冊》及《廈門市地圖冊》11(照片 1-2)後將之圖像化,呈現出空 間分布的態勢,共繪製數張以清代和當代中國行政區劃為空間單元的主題地圖,藉由空 間自明性(spatial identity)來闡述本研究的論證過程。. 照片 1-2 本研究參考之福建各類地圖冊 照片來源:2016/5/2 拍攝. (四)網路檢索 網路檢索是運用資訊檢索的技術,幫助使用者快速地從龐大的全球資訊網中找到想 要找的網頁12。本研究透過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 ,搜尋相關方 志和文獻叢刊,查詢地方區劃的設置與變遷;使用內政部《地名資訊服務網》,搜尋臺 南地區帶有「社」 、 「境」等字之地名的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臚列表格並加以分析;此 外,將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網頁所收藏的族譜,統整成表格並以點資料的形式繪製 在地圖上,最後再提出本研究之論點。 (五)田野調查 筆者親自至臺南市各區記錄實際見聞,取得一手資料,作為研究之論證基礎,強化 研究的深度。藉由訪談當地居民取得基層地方區劃現今的使用狀況,並參訪廟宇、古蹟 等,獲得更多地方區劃的相關資訊,以補文獻資料的不足;此外,田野調查時所發現未. 11. 高秀靜,《福建省地圖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13);包亦華、陳能坦,《泉州市地圖冊》 (福州:福建省製圖院,2009);林春敏,《漳州市實用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7); 戴濟平,《廈門市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8)。 12. 葉 鎮 源 ,〈 網 路 檢 索 與 探 勘 〉, 學 術 名 詞 暨 辭 書 資 訊 網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 2012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976/(檢索日期:2016/04/25) 。 7.

(17) 見於地圖及文獻之中文或羅馬字的音譯地名,會透過語音標記來釐清其概念意涵。. 第三節 文獻回顧 地方區劃隨著歷史發展、地方開發而擴充變動,不同時間與地點在名稱的使用上有 所差異。本研究之文獻回顧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地方區劃之歷史地理研究回 顧,第二部分則是針對核心問題的相關研究回顧,藉由爬梳相關文獻,為本研究在問題 思考和討論方面提供重要的框架。 一、地方區劃之歷史地理文獻 (一)第一級地方區劃的建置 《臺灣通史》一書中寫到: 「坊里之名,肇於鄭氏。其後新闢之地,多謂之「堡」13」 意即「坊」 、 「里」 、 「堡」的出現始於鄭氏時期,承天府直轄地設置四坊及安平鎮,承天 府周圍的已開發地區為了行政管理而設置「里」,為官府稅收和差徭的主要來源地,後 來再闢建之地則稱為堡。戴炎輝則指出清代縣、廳下設立之第一級地方區劃為里、保、 鄉及澳,基層地方區劃為街、社、庄(莊)及鄉14。前者為政府為徵賦、治安所創,後 者為自然形成的地方自治團體。從他的論述中可知,地方區劃即作為基層行政輔助的角 色,有其功用和必要性;此外,他也提到基層地方區劃─「鄉」非官方制定,而是自然 形成,由聚居的人群所共同認定之生活空間領域,與本研究欲處理的(小)鄉相同,可 將其視為自然村,面積大約等同於今日村里大小甚至更小。 第一級地方區劃中的「保」或有書寫成「堡」 ,兩者的概念意涵將在第二章討論。 《臺 灣府志》記載: 「新昌里(離府治四里)、永寧里(離府治八里)、依仁里(離府治三十里)…… 土墼埕保(離府治三里)、安平鎮保(離府治十里)、喜樹仔保(離府治四十里)……15」文 中提到康熙 33 年(1694)鳳山縣規制,管轄土墼埕保(今臺南市南區) 、安平鎮保(約 今臺南市安平區,也稱安平鎮) 、喜樹仔保(今臺南市南區)三保,可確立早在 1694 年 左右就有保的設置。 「澳」僅出現在澎湖地區,根據《澎湖廳志》記載:「澎湖人民,依水為家,傍涯作 室,非澳而何哉?. 16. 」 。除了顯示澎湖居民靠海維生,也道出澎湖孤懸海外,鄉村由於其. 地勢而得名;此外,為了防禦,澳也成為軍事單位,由政府派兵駐守,例如:將軍澳嶼, 即因鄭成功部將李胤將軍在此駐守而得名。. 13.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 疆域志/坊里,臺灣文獻叢刊第 12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127。 14.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9) ,頁 5。. 15.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二 規制志/坊里/鳳山縣,臺灣文獻叢刊第 6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60),頁 36。 16. 林豪, 《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6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頁 78。 8.

(18) (二)基層地方區劃的設立 街,在臺灣作為城鄉聚落單位。《臺南縣志》中記載:「『街』以人家稠密的市街為 中心,居於一地方的主腦地位,就是現代聚落形成上的所謂『街鎮』 。17」 「街」與「市」 時常相連,如:延平市街,人口相當稠密,作為商販集散之地,居民常去購買所需要的 物品,是一個聚/村落最熱鬧的地方。. 《臺灣鄭氏始末》記載: 「以鄭省英為府尹,令黃安城守撫眾、周全斌總督承天府 南北路。分地開墾,圍生牛而教之耕。鄉仍曰社。田仍二十五戈為一甲,三年然後定賦 18. 」文中的「鄉仍曰社」意思是「社」與「鄉」相同,早在鄭氏時期就被用來指稱漢人. 聚落。 境的部分,石萬壽認為府城的「境」,始於林爽文之役(1787)中,楊廷理於街巷 立柵之時19,不過當時僅是濫觴,未成形。他提出府城「境」的組織,大致完成於鴉片 戰爭時,當時水師副將王國忠北征,帶走府城的營兵,致使府城空虛、無人固守,署巡 道洪毓琛乃將城內化分五段20,下再分眾街境,參與府城的防禦工作。 《彰化縣志》云:「凡有市肆者皆曰街:闤闠囂塵,居處叢雜,人煙稠密,屋宇縱 橫。街旁衚衕曰巷。郊野之民,群居萃處者,曰村莊,又曰草地21」上述文字為民眾的 日常生活空間提供一個很清楚的圖像,市街最繁華且人聲鼎沸;郊外多數百姓聚居之地 稱為村莊,或叫草地,等同今日的鄉村22,從這裡也可以知道臺灣普遍將漢人聚落慣稱 為庄(莊) 。至大正 9 年(1920) ,日本政府徹底改革地方行政區域及制度層級,把全臺 劃分為 5 州 2 廳 47 郡 3 市 263 街庄23,自此之後,原有的地方區劃消失,一律由(大) 庄取代。此次的改革,歷時最長,也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戰後國民政府在臺灣的行政區劃。 由上述文獻可看出,地方區劃的設置有其時空背景和原因,反映出當時的官方政策 及治理的思考模式,地方區劃在使用上具有承續性、多樣化和變動性等特徵。 二、核心問題的形成方面 過去書籍、史料中多半記載「番所聚處曰社24」 ,亦即將「社」作為稱呼原住民聚落 17. 吳新榮、洪波浪,《臺南縣志 卷一自然志》,第三篇聚落/第一節概說(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 頁 91。 18. 沈雲,《臺灣鄭氏始末》,卷四 自順治十五年迄順治十八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5 種((臺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53。 19.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南都市化研究之一〉 ,《臺灣文獻》 ,第 30 卷第 4 號,1979,頁 156。. 20.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南都市化研究之一〉,《臺灣文獻》,第 30 卷第 4 號,1979,頁 159。. 21. 吳德功、周璽,《彰化縣志 彰化節孝冊合訂本》 (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頁 39。. 22. 吳新榮、洪波浪,《臺南縣志 卷一自然志》,第三篇聚落/第一節概說(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 頁 91。 23.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 《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 ,頁 5。. 24.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番社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 9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9.

(19) 的用詞,以至於讓社會大眾產生「社」字僅用於原住民族群之迷思。然而,近幾年來部 份學者對於「社」的起源與相關議題已有所轉變,如:翁佳音 25、李文良26指出「社」 是閩南社會常見的基層聚落名的概念,不單只用於原住民。石文誠亦認同此概念,提出 清代以後「社」為原住民專用是為了避免漢番聚落混淆27。許世融等更認為臺灣漢人將 「社」作為基層聚落的概念逐漸丟失,與臺灣移民的歷史層次有關,使「社」的用法逐 漸轉向特定族群和情境28。本研究將承繼上述學者的論述,藉由祖譜、史料等找尋「社」 在臺南作為漢人聚落的痕跡且與原鄉連結的證據,並透過田野調查了解現今的使用狀 況。 有關「境」的討論有許多文章和書籍可供參考,早期研究「境」的先驅,莫過於石 萬壽先生,在其〈臺南府城的城防—臺南都市化研究之一〉一文中詳細闡述臺南府城「境」 的形成、分布及聯境的組織原則29;汪明怡〈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主要針對 清末聯境防禦功能瓦解後, 「境」在當代的發展狀況及其轉變30。專書部分,謝奇峰《臺 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一書將「境」的歷史,從清代、日治到戰後介紹得詳盡無遺,並 談論到聯境組織與保甲制度之聯結,也收錄許多珍貴的照片31。 上述文章和書籍提供大量資訊皆有助於本研究對「境」有更多的認識;然而,綜觀 當前的研究多半介紹「境」或聯境組織的發展和轉變,「境」的概念起源較無著墨,因 而成為本研究欲探討的核心問題。 而本文欲探究基層地方區劃轉化為「市、街、庄」的單一用法之年代與影響因素, 討論「(小)庄」的研究不勝枚舉,種類有: (1)個案研究,即討論一地之街庄的發展, 如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探討苗栗近海、沿山地區街庄的興起、 特徵和組織變化32(2)設定某一時間斷點進行分析,如趙文榮〈清代臺南地區的開發與 社會變遷(1683-1895)〉探討清代漢人入墾臺南地區的背景脈絡與移墾社會的形成,亦 論及聚落的形塑與街庄的興起33。另外,藍奕青〈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和地 方統治〉提供本研究許多重要的概念和構想,雖然研究主軸為日治時期地方制度中的「郡 制」,但對於街庄團體的形成多有討論,文中指出地方區劃-街、庄、社等為中間機關 頁 1。 25.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頁 288。. 26. 李文良, 《清代南臺灣[客家] 的移墾與社會, 1680-1790》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頁 40。. 27. 石文誠,〈帝國的邊陲論述:以清代臺灣圖像為例〉,《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 號,2010,頁8-31。 28. 許世融、韋煙灶、程俊源, 〈臺灣與閩粵使用地名詞之比較〉,《2016 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工作坊中山大學場論文集》,2016,頁 186、187。 29.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南都市化研究之一〉,《臺灣文獻》,第 30 卷第 4 號,1979,頁 104-185。. 30. 汪明怡,〈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1. 謝奇峰,《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 32. 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3. 趙文榮,〈清代臺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1895)〉,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10.

(20) 下的基層行政單位34,而清領時期的街庄,是基於地緣、血緣而形成的自然村,帶有自 治性質且凝聚力強,得以穩定地方社會的秩序。本研究將以此論述為基礎,分析國家力 量如何影響地方區劃設置。. 第四節 研究區界定與行政建制沿革 一、 研究區界定 本文以臺南市為研究區,範圍包含舊臺南縣及升格前的臺南市,行政區分為 37 區 (圖 1-3) 。臺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多元族群如:平埔族(圖 1-4) 、荷蘭人、漢人 等在此活動,呈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情形,透過觀察臺南地區歷史脈動與人群互動的歷 程,了解地方區劃使用的傳承與轉化。. 圖 1-3 現今臺南市各區. 34. 藍奕青,〈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和地方統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頁 12。 11.

(21) 圖 1-4 臺南歷史上平埔族群四大社群分布位置 圖片來源:參考蕭壟文化園區西拉雅館館內陳設資料。. 二、行政建制沿革 1662 年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建立鄭氏政權。 《清初海疆圖說》記載: 「成功就臺灣土 城居之,改臺灣為安平鎮、赤崁為承天府,總名東都;設府曰承天府,設縣曰天興縣、 萬年縣。35」鄭成功以臺南為據點,設立 1 府 2 縣。鄭成功死後,鄭經嗣立,將行政區 劃調整,改東都為東寧,天興縣和萬年縣改為天興州及萬年州,並設南、北路與澎湖安 撫司。時至鄭克塽繼位,政出多門,人心已渙36。 康熙 22 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打臺灣,鄭軍投降,翌年臺灣納入清朝版 圖,隸屬於福建省管轄,並因需求在不同階段改設行政區劃。康熙 23 年(1684)設立 1 府 3 縣:臺灣府(統 3 縣)、臺灣縣(是為附郭,轄 15 里、4 坊)、鳳山縣(轄 7 里、 2 莊、12 社、1 鎮、1 保)及諸羅縣(轄 4 里、34 社)37,其中臺灣縣和部分諸羅縣之 轄境位於今日臺南市的範圍內。康熙 60 年(1721)朱一貴事件爆發,清廷派遣福建水. 35. 不著撰人,《清初海疆圖說》,臺灣圖說,臺灣文獻叢刊第 15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98。 36. 不著撰人,《清初海疆圖說》,臺灣圖說,臺灣文獻叢刊第 15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98。 37.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二 規制志/坊里/鳳山縣,臺灣文獻叢刊第 6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60),頁 5、6。 12.

(22) 師提督施世驃與南澳鎮總兵藍廷珍進勦38,事件平定後,肇因於諸羅縣轄境過大、鞭長 不及,幕僚藍鼎元建議在半線另設 1 縣,此時期全台設有 1 府 4 縣 2 廳,新增彰化縣、 淡水廳及澎湖廳,今臺南市境內各地仍由臺灣縣和諸羅縣管轄。 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和嘉慶年間噶瑪蘭收入清朝版圖,行政區調整為 1 府 4 縣 3 廳, 增設噶瑪蘭廳,此時期臺灣縣管轄臺南市南半部,北半部則由嘉義縣治理。咸豐、同治 年間戰事接連爆發,牡丹社生番戕害琉球國難民39而引起的牡丹社事件導致日軍犯境, 事機緊急,清朝派遣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辦理海防及開山撫番等事務。牡丹社事平後, 沈葆楨至琅嶠履勘並奏請建城設官,此時期的行政區劃為 2 府 8 縣 4 廳,除了原有的建 制外,新增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恆春縣、基隆廳、埔里社廳及卑南廳, 臺南仍由臺灣、嘉義 2 縣管轄。 光緒 10 年(1885)中法戰役爆發,清廷認識到臺灣地位之重要,《劉壯肅公奏議》 中記載光緒 11 年(1886)慈禧太后的懿旨即可印證,內容為: 「臺灣為南洋門戶,關係 緊要,自應因時變通,以資控制,著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常川駐紮,福建巡撫事 即著閩浙總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設事宜,該督撫詳細籌議奏明辦理。40」展現清廷治理 臺灣的態度,陸續都有許多建省的提議。光緒 13 年(1887)臺灣建省,全省分為 3 府 1 直隸州 11 縣 3 廳,新增臺南府、臺灣縣(分彰化縣新設,縣治在藍興堡) 、雲林縣、苗 栗縣和臺東直隸州,臺南主要由安平縣和嘉義縣管轄。 建省未及十年,1894 年甲午戰爭爆發,翌年臺灣、澎胡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期間 地方官制經多次改制、變動頻繁。1895 年總督府參酌清代舊制設 3 縣 1 廳:臺灣縣(原 臺灣府) 、臺北縣(原臺北府) 、臺南縣(原臺南府與臺東直隸州合併而成)及澎湖島廳, 縣下設支廳及事務所41,臺南由臺南縣管轄。不過日治初期各地反抗事件頻傳,臺灣人 民激烈抗日,促使總督樺山施行軍政,將全島改設 1 縣 2 民政支部 1 廳:臺北縣、臺灣 民政支部及臺南民政支部,縣及民政支部下設出張所與支廳,當時的臺南主要由臺南民 政支部管理。 光緒 22 年(按:明治 29 年,1896)恢復實施民政,全臺劃分為 3 縣 1 廳42:臺北 縣、臺中縣及臺南縣及澎湖島廳。但在 3 縣 1 廳的結構下,因山川隔閡、交通不便、各 地民情不同,遂有縮小行政管區之議43,改為 6 縣 3 廳,並在廳以下設辨務署,此時期 38.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十五 名宦(宦蹟附)/藍廷珍,臺灣文獻叢刊第 74 種(臺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426、427。 39. 王元,《甲戌公牘鈔存》,甲戌公牘鈔存/欽差大臣沈葆楨等奏,臺灣文獻叢刊第 39 種(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74。 40.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卷六、建省略/遵議臺灣建省事宜摺,臺灣文獻叢刊第 27 種(臺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79。 41.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 《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 ,頁 3。. 42.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頁 4。. 43.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頁 167。 13.

(23) 臺南由嘉義縣鹽水港辨務署和臺南縣臺南辨務署、關帝廟辨務署、灣裡辨務署、大穆降 辨務署、噍吧哖辨務署所管轄。 光緒 24 年(1898)由於前一階段所劃設的辨務署太過龐雜,總督府精簡地方行政 組織,改為 3 縣 4 廳。光緒 27 年(按:明治 34 年,1901)總督府改革地方行政機構三 級制為二級制,將全省劃分為 20 廳44,在臺南之空間範圍內則包含鹽水港廳和臺南廳。 宣統元年(按:明治 42 年,1909) ,再將原本的 20 廳廢合為 12 廳45,臺南大部分由臺 南廳管轄,一小部分由嘉義廳管理。1920 年改任文官總督,徹底改革地方行政區域,將 全臺劃分為 5 州 2 廳 3 市 47 郡 263 街庄46。臺南主要由臺南州下的臺南市、新豐郡、新 化郡、曾文郡、北門郡及新營郡所管轄。. 44.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頁 4。. 45.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頁 5。. 46.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頁 5。 14.

(24) 第二章 里、保(堡)的空間分布與地理意涵 第一節里、保(堡)演變之歷時性分析 1662 年,鄭成功率領軍民自臺南登陸,擊退荷蘭人,開啟鄭氏時期。起初,鄭氏設 立一府二縣,即承天府、天興縣和萬年縣,後來「縣」改設為「州」。今日佳里興留下 一個古天興縣治紀念碑(照片 2-1) ,雖然有人對縣治的位置表示存疑,但考量佳里興的 地理位置和條件,為縣治可能性頗高,因為此地能供給一定的人力、物資,讓縣治順利 運作。鄭氏時期拓墾重心為王城、承天府及二十四里(圖 2-1) ,大多集中在今日臺南市 和高雄市,這個空間範圍也是荷蘭時期土地開發的極限範圍,由明鄭繼續接力拓墾47。 更外緣的地區則以軍旅屯墾為主,不僅能夠充分開發地方,也讓軍隊存有餘糧48。時至 今日,臺南還留有許多與軍屯相映的地名,通常以軍隊番號再加上「堡」字作為該地的 稱呼,例如:果毅後堡即果毅後鎮這支軍隊屯駐於今柳營區果毅後和神農里一帶49,果 毅後遂成為該地的名稱。. 照片 2-1 臺南市佳里區佳里興震興宮前之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照片來源:2017/1/23 拍攝. 47.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 (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頁 41。. 48.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頁 20。. 49.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文史-果毅後堡〉,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http://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1.php?m2=243&id=1416(檢索日期:2016/11/28)。 15.

(25) 圖 2-1 鄭氏一府二州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664 年) 參考資料: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明鄭屯墾地區分布圖〉 註:嘉義義竹、鹿草雖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劃入鹽水港堡內,但因本文主要以臺南為空間範圍,故繪圖時不納入 16.

(26) 清領初期地方區劃沿襲鄭氏舊制。迨康熙中葉以至末葉,為了解決人口日漸增加的 問題,除添設保甲外,更增置了里、庄、社50,迄雍正 13 年(1734),今臺南市轄區共 有 25 里 26 保,里、保數皆有增加。 乾隆、嘉慶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和海寇蔡牽事件51,加以原諸羅縣轄區遼闊、鞭 長莫及,促使清廷調整行政區劃。地方區劃方面:臺灣縣之崇德里劃分為崇德西里及崇 德東里,善化里東保、善化里西保、安定里東保和新化里西保改由臺灣縣管轄;諸羅縣 改稱嘉義縣,當中的哆囉嘓東保拆成哆咯嘓東上保和哆咯嘓東下保。另外,因海岸線改 變,原安定東保、安定西保、蕭壠保裁併成安定里西保和安定里西港仔保,總計此時期 在現今臺南市範圍內共有 26 里 21 保(圖 2-2)。 清領後期,戰事接連不斷,清朝與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口岸,各國競相 來臺貿易。於此同時,清廷亦擴展內陸沿山之開發,如:臺灣縣新增噍吧哖里(約今玉 井區)、楠梓仙溪西里(約今楠西區中東部、南化區中部、玉井區中東部及大內區東南 部) ,可以說臺南內山地區的開發自此開始。接連的戰爭下,清廷體認到臺灣的重要性, 於光緒 13 年(1887)改設行省,今臺南市的範圍主要由臺南府下轄之嘉義縣和安平縣 管轄(圖 2-3)。比對圖 2-2,地方區劃有許多改變:嘉義縣新增學甲堡,管理學甲、北 門一帶,將軍、七股和西港分別由漚汪堡、蕭壠堡和西港仔堡管轄。茅港尾堡(今下營 區)拆成茅港尾東堡和茅港尾西堡。哆囉嘓東下堡西側劃分出哆囉嘓西堡,哆咯嘓東上 堡則更名為哆咯嘓東頂堡。原臺灣縣更名為安平縣,縣內之新豐里(約今關廟區中部及 龍崎區)拆成內新豐里和外新豐里,並增設外武定里(今安南區全部及北區、中西區北 部)和新化北里。總計此時期,在今臺南市境內共有 30 里 28 堡。值得注意的是,此時 期今臺南市全境皆已設置地方區劃,且由圖 2-3 亦可看出此時期已改「保」為「堡」, 地方區劃維持至割讓前。 清日甲午戰爭(1894 年) ,清廷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開啟了臺灣近 51 年的日本 統治時期。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對臺灣的統治仍處於探索階段,一切皆渾沌未明,各地 反抗事件頻傳,總督府將全臺行政區改為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地方區劃則承襲清末體 制,只有噍吧哖里改為噍吧哖庄。. 50.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頁 31。. 51. 吳建昇,〈嘉慶十年(1805)海盜蔡牽攻臺行動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 年第 4 期(臺 南:崑山科技大學),頁 143。 17.

(27) 圖 2-2 清代一府四縣三廳時期之里、保分布圖(1812 年) 參考資料: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嘉慶年間(1796-1820)保里界〉 18.

(28) 圖 2-3 清代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887 年) 參考資料: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光緒 15 年間(1889)保里界〉 19.

(29) 1901 年,時至 20 世紀,海岸線改變,內海淤積形成許多海埔新生地,地方區劃因 而擴展(圖 2-4) ,如:學甲堡、漚汪堡、蕭壠堡、西港仔堡和外武定里的空間範圍皆有 擴張;而楠梓仙溪西庄改為楠梓仙溪西里,楠梓仙溪東里改由蕃薯寮廳管轄。此時期, 在今臺南市境內計有 31 里 25 堡。 然而,歷年來多層次的制度造成行政效率低落、浪費公帑等問題,大正 9 年(1920) , 總督府以「地方自治」為口號,將台灣拓墾以來的里、保(堡)、鄉、社,透過「街庄 合併」的方式,改造為制度化的行政村,如:太子宮堡改為新營庄、赤山保改為六甲庄、 大目降里改為新化街,這些名稱也延續至今,只不過其真意並非賦予民權52。到 1920 年 為止,沿用數百年之地方區劃名──「里」 、 「保(堡)」已不復見。 (圖 2-5) 。從圖中可 看到原哆囉嘓堡改為番社庄這個特別的名稱,因是政府鑑於該地為洪雅族哆囉嘓社人民 之聚居地,才用此稱呼,戰後才改為東山鄉(今臺南市東山區)。 1920 年日本政府將地方區劃名稱統一的原因在於:1.組織變革以利政務推行;2.官 方認為市街庄之設置為民眾自治理念之展現53。在了解臺灣地名的發展過程裡,1920 年 絕對是一個重要年代54,鑑於以上各時期地方區劃的發展,可知每個階段大體上都延續 過去的劃分,而這次卻是大規模的更動,可知此舉為歷史上相當重要的變革。國民政府 時期,對地方的劃分大抵維持 1920 年代街庄界的範圍,再做些微調整。觀察日治時期 各階段發展可看出,地方區劃範圍明確且變動較少,除了因為承繼清代舊制,還同時融 合戶政和地政兩套系統,使地方區劃的設置較為穩定。 就歷年的地方區劃演變可以看出,地方區劃的設置是一脈相承的,並且是一連串動 態而非靜態的過程。正式行政區時常調整,但地方區劃調整幅度到後期已越來越小(表 2-1) ,只是隨著需求而改歸在不同的行政區下,可以說地方區劃到後期已漸趨穩定。1662 年-1920 年地方區劃的變遷極富意義,整個大臺南地區階段性的收歸至政府麾下,這種 國家對空間的人為處置,顯示出統治者如何看待、治理這個地域空間,展現其統治思維。. 52. 藍奕青,〈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和地方統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摘要。 53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頁 31。 54.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 120。 20.

(30) 圖 2-4 日治二十廳時期之里、堡分布圖(1901 年) 參考資料: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明治 34 年間(1901)堡里界〉 21.

(31) 圖 2-5 日治五州二廳之市街庄分布圖(1920 年) 參考資料: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大正 9 年(1920)州廳、郡市、街庄界〉 22.

(32) 表 2-1 1662 年至 1920 年臺南市里、保(堡)數統計. 年代. 時期. 臺南市里總計. 臺南市保(堡)總計. 鄭氏. 1662. 一府二州三司. 22里. 清代. 1695. 一府三縣. 22里(臺灣縣15里+鳳山里3里+諸羅縣4里) 12保(鳳山縣3保+諸羅縣9保). 1734. 一府四縣二廳. 25里(臺灣縣21里+諸羅縣4里). 26保(臺灣縣1保+諸羅縣25保). 1812. 一府四縣三廳. 26里(臺灣縣26里). 21保(臺灣縣4保+嘉義縣17保). 1875 30里(臺灣縣30里) 二府八縣四廳 1887 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 30里(安平縣30里) (臺灣建省). 28堡(臺灣縣6堡+嘉義縣22堡). 日治. 1895 1897 1898 1901 1909 1920. 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 六縣三廳 三縣四廳 二十廳 十二廳 街庄改正. 7堡. 27堡(安平縣6堡+嘉義縣21堡,少安定里西堡). 27里(臺南民政支部27里) 29里(臺南縣29里) 29里 31里(臺南廳) 31里(臺南廳) 0里. 25堡(臺南民政支部4堡+嘉義出張所21堡) 25堡(臺南縣4堡+嘉義縣21堡) 25堡 25堡(鹽水港廳21堡+臺南廳4堡) 25堡(臺南廳15堡+嘉義廳10堡) 0堡. 註:里、保(堡)位置坐落於今日臺南市者為統計目標。 資料來源:整理自王世慶(1991) 《重修臺灣省通志》 。. 23.

(33) 第二節 里、保(堡)的空間分布與特徵 一、里、保(堡)的空間分布 昔日臺南至高雄間有倒風、臺江、堯港等規模較大的內海(潟湖),濱外沙洲成群 羅列55,內海和沙洲影響了里、保(堡)的形狀,例如:臺江內海讓沿海的新昌里(今 臺南市南區北部)、永寧里(今臺南市南區南部)呈狹長型。 短短 2、3 百年間海岸出現丕大變化,經過長時間的物換星移,內海、河道淤積形 成陸地(圖 2-6、圖 2-7) 。海岸變遷使得地方區劃的管轄範圍受到影響,例如:1812 年 西港仔保管轄範圍為今日佳里區西南部、大部分西港區及七股區一小部分,1909 年內海 大量淤積,露出大片土地,西港仔堡除統轄原有的區域外,擴大到安南區北部及安定區 西部;河流除了作為天然界線外,河流改道也影響地方區劃的設置,如:古曾文溪和將 軍溪多次改道,切開了不同的地方區劃。自然環境變遷不但影響地方區劃的設置,也影 響民眾生活,應證了地理學所強調的人地關係。. 圖 2-6 17、18 世紀臺灣西南部海岸線. 圖 2-7 19 世紀臺灣西南部海岸線. 圖片來源:改繪自石再添等(1997) ,頁 24。. 圖片來源:改繪自石再添等(1997) ,頁 25。. 55. 石再添、張瑞津、陳翰霖, 〈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 , 《地理研究》 ,第 27 期(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 ,頁 21。 24.

(34) 里、保(堡)受開發次序影響,臺南東半部近山地區,在清代被稱為內山,係指臺 灣西部土牛番界以東的淺山地帶56,人跡罕至,較晚開發,里、保(堡)的設置遲至 1875 年才增立楠梓仙溪東里和楠梓仙溪西里管理偏遠的南化區和楠西區。將里、堡圖像化後 可明顯看出:臺南南半部多用「里」 ,北半部多用「堡」(可參考圖 2-1~圖 2-4),在清代 這種情形更加明顯。 清領時期,軍隊以八旗制度劃分軍戶,百姓住地則置縣,對於地方區劃的設立則採 「以人領地」的方式,簡單來說即以「人」為單位進行土地分配,採用此種方法的原因 在於統治者為游牧民族,為了適應時常遷徙、住所不固定的生活才發展出的一套模式, 清查土地和戶籍時才不會混亂;而清廷治理臺灣採相同原則,以臺南而言,開發較早的 府城四周,因人口稠密,一個人配給的土地數量較少,致使里、保(堡)的規模較小, 開發較晚且地廣人稀的地區則反之,如:較早設置的歸仁南里就比較晚設置的新化南里 規模要小的多。 二、里、保(堡)的特徵 里、保(堡)數量方面,表 2-1 呈現 1662 年至 1920 年在今臺南市境內的里、保(堡) 數統計。鄭氏時期的里、堡數為 22 里 7 堡。清領時期承繼鄭氏時期所遺留的地方區劃, 但隨著各階段的需求不同,里、保(堡)數有所增減,約介於 22~30 里、12~27 保(堡) 之間,保(堡)的增加幅度較大。日治時期至 1920 年以前,因海埔地的增加及山區日漸 開發,增設諸里、堡以管轄新開拓的區域,里數約介於 27~33 個,堡數則始終維持 25。 簡單來說,臺南地區里、保(堡)數量在早期較少且分布稀疏,後期較多且分布密集。 里、保(堡)之設置具空間階層關係,此特性主要受到人口分布、開發順序和政策 所影響,且在鄭氏和清領時期較為明顯。鄭氏時期約分為四層:坊與鎮、里、堡及化外 之地,承天府直轄地設四坊及安平鎮(王城),坊鎮之外的百姓居住地「里」為第二層, 第三層邊陲地設堡,最外層則是尚未開發、荒涼的化外之地;清領時期分為坊、里保(堡) 及化外之地這三層,只是第二層級有時視需求而設莊,如:大目降莊。 鄭氏時期和清代常有「里下轄保(堡)」的情形,如:1695 年諸羅縣開化里下轄赤山 保(今六甲區中西部、官田區北部) 、茅港尾保(今下營區及鄰近地區)和佳里興保(今 佳里區) 。許世融等認為這種情形主要發生於早期地廣人稀,且在里下推行保甲制度的地 區,在里下劃設數保(堡)藉此維護地方治安並佈達政令,歷經數代的生齒繁衍,各保 (堡)人口增加,足以脫離里而自立,轉變成與里相同位階57。. 56. 黃卓權,〈臺灣內山開發史中的客家人〉, 《歷史月刊》,第 134 期(臺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9) ,頁 66。 57. 許世融、韋煙灶、程俊源, 〈臺灣地方區劃名稱之傳承與演變(1662-1920) 〉 , 《2016 語言地理歷史跨領 域研究工作坊-2016 雲林科技大學場論文集》 ,2016,頁 186、187。 25.

(35) 里、保的範圍除了受到天然界線(如:山川、內海、外洋)所影響,政府亦透過權 力進行空間配置,如:清代一府四縣三廳時期的仁德里,劃分為仁德北里和仁德南里, 兩里的界線相當平直,這種人為劃設的界線較不自然,是國家支配地域社會空間規劃與 設計的最佳證據58(圖 2-2) 。有時遷就官方的需求,一里被分隔成兩部分,分屬不同的行 政單位,如:最初文賢里的範圍為今日臺南市仁德區西南部(車路墘庄、三甲仔庄和大 甲庄)及高雄市湖內、茄萣的部分地區(海埔庄、圍仔內庄、頂茄萣庄、崎漏庄) ,後來 文賢里被拆成兩里,分別位於臺灣縣與鳳山縣,名稱雖不變,但已分屬不同的行政機關。 就里、保的專名方面,過去的命名主要以政府主導之由上而下的方式,較為專制且 名稱生硬,如:康熙 61 年(1722)安平鎮被改為効忠里(今安平區),一則獎勵軍民平 亂有功,一則為除去明鄭舊名,取名「効忠」即是當局者欲傳達給民眾「服從」 、 「盡忠」 等意識型態的展現;因此命名反應不同人群、文化的立場,地名所蘊含的意義,可用以 解讀權力關係與地方社會文化59。此外,里、保名稱多採吉祥話、具積極正向意義的用詞, 如:仁德里名稱由來,相傳是一位柯姓進士,在當地執教,純以仁義道德為處世之本教 學,遂取名之60,或有一說是取其「天下歸仁焉」之佳意;學甲堡之命名,有兩種說法: 一是平埔族學甲社有關,《續修臺灣府志》記有:「蚊港渡:在鹽水西學甲社,縣西南□ 十公里。乾隆八年,知縣嚴暻批允港戶鄭宏賓設渡濟人,所收渡稅年充港餉。61」道出學 甲過去有平埔族學甲社在此活動,另一說則是據傳鄭氏時期學識之士遷來學甲,希望此 地能宣揚漢學之道,遂以興學之「學」及天干頭字之「甲」為地名,故名學甲62。有時會 以方位進行命名,分成上下里、南北里或東西里,例如:長興里後來拆成長興上里和長 興下里,廣儲里東半部劃分為廣儲東里,西半部劃分為廣儲西里;另外,有些以內、外 來作區分,如:內新豐里和外新豐里、內新化南里和外新化南里,只是內外區隔之基準 有待進一步討論。 少數里、保專名殘留原住民音譯地名,並與原住民的活動空間多有呼籲,如:蕭壠 保(今佳里區)之「蕭壠」為平埔族四大社──蕭壠社的社名,為西拉雅語音譯,意為 「契約之地」;大目降里/庄之「大目降」為平埔地名,解讀為「山林之地」63。與原住 民族相關之里、保(堡)名整理於表 2-2,這些音譯地名有些被保留了下來,延續至今。. 58.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從中國歷史上的鄉里制度談起〉,《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 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 409。 59. 黃雯娟,〈命名的規範:臺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 《臺灣史研究》,第 21 卷第 4 期(臺北:中央研 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 ,頁 148。 60. 不著撰人,〈認識仁德〉,臺南市仁德區公所網頁,http://www.rende.gov.tw(檢索日期:2016/09/17)。. 61. 余文儀, 《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2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99。. 62. 楊森富,《臺南縣平埔地名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3),頁 198。. 63. 楊森富,《臺南縣平埔地名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3),頁 33。 26.

(36) 表 2-2 臺南市與原住民相關之里、保(堡)名稱 里保(堡)名 哆囉嘓堡 蔴荳堡 學甲堡 蕭壠堡 漚汪堡 大目降里 噍吧哖里 善化里(舊稱目加溜灣). 現今位置 東山、白河 麻豆 學甲 佳里、七股 將軍 新化 玉井 善化及鄰近地區. 相關族群 洪雅族系哆囉嘓社 西拉雅系麻豆社 西拉雅系蕭壟社支社─學甲社 西拉雅系蕭壟社 西拉雅系蕭壟社支社─漚汪社 西拉雅系新港社大穆降社 西拉雅系大武壟社噍吧哖屬社 西拉雅系目加溜灣社. 整體而言,歸納出鄭氏至日治中期地方區劃──里、保(堡)呈現下列的空間特色: (一)里、保(堡)的空間分布和管轄範圍受到自然環境、開發次序所影響,且設置由 國家主導。 (二)里、保(堡)的名稱和範圍有承繼前朝的情形。 (三)清廷採「以人領地」的劃設方式,為里、保(堡)規模大小不均的可能原因之一。 (四)將里、保(堡)圖像化後可看出:臺南北半部多用保(堡)、南半部多用里。 (五)里、保(堡)具空間階層關係,大範圍的里保階層性主要受到人口分布、開發順 序和政策的影響; 「里下轄保(堡)」的情形,則與人口成長、政策和地方發展有關。 (六)里、保(堡)命名深受執政者影響,且名稱多用方位、吉言佳字、具積極正向意 義的用詞。 (七)少數里、保(堡)專名由原住民語音譯而來。. 27.

(37) 第三節 里、保(堡)形塑與國家力量之連結 臺灣在鄭氏至日治中期普遍採用里、保(堡)作為正式行政區劃下之第一級地方區 劃,根據臺灣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鄭氏時期用里「堡」 ,清領時期則採里「保」 ,清領 後期與日治時期(1920 年以前)又回歸用「堡」,為何有此差異?本研究認為臺灣地區 里、保(堡)的發展應是承襲自原鄉的用法且與國家建立的制度規範有關;因此,本節 將找尋相關資料,追溯里、保(堡)的起源並佐證本文之論述。 一、臺灣地區里、保(堡)的根源 (一)里之起源 《臺灣通史》 〈關征志〉中提到: 「延平入臺,國用不足,多沿荷人舊制。及經嗣位, 諮議參軍陳永華乃籌長治之策,盡心經畫,建保里之方,布屯田之制……64」說明坊里 之草創由鄭氏時期開始,並沿用了數百年。地方區劃「里」起源為何?在《臺灣文化志 (中譯本) 》似乎可找到答案,書中記載: 「似可認出明代里甲制之遺制,罕由移民之自 治被實行過的痕跡。65」原著伊能嘉矩認為明末鄭氏之時,長治里(今高雄市路竹區、 湖內區)下分一、二圖,可視為明代里甲制度之殘餘;而筆者在查閱地圖冊時亦觀察到 此情形,在「圖」上加「里」來統一稱呼,也可提供證明:鄭氏時期「里」是繼承明代 的「里甲制(又稱都圖制,圖等同於里)」。又《臺灣通史》陳永華列傳中寫到:「分都 中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坊置簽首,理庶事。制鄙為三十四里,里有社,社 置鄉長;十戶為牌,牌有首;十牌為甲,甲有首;十甲為保,保有長;理戶籍之事。66」 此段文字描寫鄭氏時期之經營,當中可發現兩套制度並行的現象,一為里甲制度,即在 城區及附近設立里、社,且社附屬於里之下,另一則為保甲制度,在郊外設立牌、甲和 保,加強外緣地區的管理,藉由《臺灣通史》提供的訊息,可以將里、保、社和鄉串連 起來。綜合上述,似可確立臺灣地區「里」的設置應是參考明代內地之里甲制度。 里甲制與明代的賦役政策有關,當時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百姓應盡納稅和服役等義 務,命范敏規劃一些政策67。自古以來,確實掌握人民的相關資料有助於官方治理百姓, 里甲編製即是以此為大原則,採以人戶為中心的計算方式。在《明太祖實錄》一書中詳 記里甲制度的實施原則:. 64.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 疆域志/坊里,臺灣文獻叢刊第 12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482。 65. 伊能嘉矩原著,江慶林譯著,《臺灣文化志(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5),頁 392。. 66.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九 列傳一/陳永華列傳,臺灣文獻叢刊第 12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62),頁 755。 67. 欒成顯,〈明代里甲編制原則與圖保劃分〉,《史學集刊》,第四期,1997,頁 21。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International arts organization: A foundation, association, company, group, or unit whose mission is geared toward culture or the arts. Examples include the American Theatre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writer is convinced that Seng-chao’s concept of the Saint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n activity which is, in a sense, similar to the basic nature of NG Yu-kwan’s concept of Pure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TEM Education), Read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Generic Skills,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Culture, Basic

(2013) The ‘Art’ of Teaching Creative Story Writing In (Eds., Janice Bland and Christiane Lütg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2004) Language and

If the students are very bright and if the teachers want to help prepare these students for the English medium in 81, teachers can find out from the 81 curriculum

After investigating those exegesis in the fi rst chapter of Kuiji’s commentary and Xuanzang’ translation of āgati, it shows that because Kuiji transformed the concept

In addressing the questions of its changing religious identitie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the paper shows that both local and global factors are involved, namely, Pu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