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輔導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輔導效果"

Copied!
2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維素 博士.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青少年 身體意象之輔導效果. 研究生:蘇于珊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

(2)

(3) 誌謝 或許是要滿足對自我的期許,也或許是要呼應對研究的熱情,在師大心輔所 真的扎實貫徹了「做好做滿」的六年,能在論文完成之際畫下休止符,內心真是 無比的感恩與雀躍!這一路若非身邊一直有貴人幫忙,實難完成對自己的承諾。 首先,要感謝參與研究的十位個案,因為你們真誠與積極的投入,並願意袒 露自我在身體意象上的歡欣與困頓,才能讓這份研究豐富許多!即使諮商與訪談 結束已過了一些時日,但那段日子的點點滴滴依然常在我心。 再來要感謝維素老師這六年來的諄諄提醒與引領,絲毫不曾後悔為了維素老 師來師大學習 SFBC,即便現在看到老師的信,心依然會莫名的揪一下,但仍願 意死忠的跟著老師學習。維素老師對 SFBC 與輔導實務工作的熱情與投入,以及 對研究的執著與付出,常常是我在工作時提醒自己的務實態度,尤其是在論文後 期難產階段,是維素老師不離不棄的鞭策與鼓勵,我才有機會走到現在。同時, 要謝謝德聰老師與玉珍老師擔任論文口委,不僅在輔導實務與研究歷程上給予肯 定與提醒,更細緻的幫我在論文撰寫上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 特別謝謝這一路默默關心著我的清泉老師,不但沒有收取任何督導費用,還 願意用額外的時間與我討論研究發現,這些肯定與回饋都再再的滋養了我,讓我 的實務與研究能力更為豐厚!還有感謝秉華老師、玉嬋老師和棋堂老師三位老師 在百忙之中協助我的諮商逐字稿之專家效度檢核,以及謝謝雪梅老師在統計方法 上的指導。還要謝謝和平醫院楊醫師、嘉藥老師們與碩二督導佳雯學姐的關心與 信任,尤其是謝謝承曉老師讓我看見身體意象的重要性,謝謝慧甄老師在懷孕過 程中辛苦地幫我修論文,更謝謝佳雯學姐碩二時的 SFBC 督導及後續的勉勵! 接著要謝謝師大心輔所的老師與同學們,謝謝老師們在心理與輔導實務上的 指導,也謝謝心碩 100 的同學們,尤其是同為素素小組的宛亭擔任我的協同研究 者和書琴在研究方法上不吝分享,也謝謝文慶與幸如 SFBC 三人小組的同儕督導 i.

(4) 與回饋,更謝謝芳廷在論文後期的加油打氣,義不容辭的擔任我口詴的服務同學、 瑞槿與瑞元姊弟的情義相挺,還有從大學一路同班的伊萱與國楨的陪伴與打氣… 這些力量都讓我在陎對論文重重關卡時,得以關關難過關關過!也沒有忘記親愛 的芸菱,接收到我的請託,翻譯出又快又好的英文摘要! 瑝然還有論文最大功臣瑛慧,如果不是你幫忙推薦個案、修格式、幫我許許 多多工作上的阿雜事,我真的沒辦法在陎對論文大魔王還得以存活下來!也謝謝 綜合獅樂園的好夥伴,在我陎臨撰寫論文與家人關係的雙重壓力時,能幫我挺身 而出扛下許多領域上的大小事,是時候讓我回報領域了!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爸媽包容我任性的夢想,願意讓我暫時拋下工 作去師大心輔所完成未竟事務,辛苦的每周高鐵接送、心疼我在通勤工作還要兼 顧課業,都讓我更下定決心要完成論文!還有,最辛苦的奕仁,謝謝老公接納我 工作、論文、適應新關係多重壓力,也謝謝你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仍願意陪我每 個假日與晚上在成大圖書館奮戰,我瑝然不會忘記你總是穩穩地牽著我的手,相 信我做得到! 這六年來的感謝實在難以用短短的篇幅來表達,我真心覺得自己好幸運也好 幸福!期許自己能在完成論文後,帶著這份感謝與溫暖,繼續的在自己所扮演的 角色中,把這份真善美繼續的傳下去!更希望受困在身體意象的每一位夥伴,能 帶著正向積極的態度,重新找到身體的價值,建構未來美好的圖像! 于珊 2017.07. 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 Focused Brief Counseling,SFBC) 用於青少年身體意象的輔導效果。研究目的包含:(1)了解 SFBC 對青少年身體 意象之輔導效果;(2)探討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主觀調適經驗結果; 以及(3)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影響因素。 以南部某國中有負向身體意象的五位國中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四到 六次、每次四十五分鐘的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個別晤談。採用「不等組前後測與追 蹤測之前實驗設計」 ,並於個別諮商結束後及諮商一個月後,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及 填寫「身體意象量表」,藉此蒐集量化與質性資料:量化資料採無母數統計法之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與描述統計進行考驗分析;質性資料則於個別諮商 後,立即進行半結構訪談,質性資料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配合 MBSRQ 進行八 向度之討論,另一部分運用主題分析法加以歸納探討個案經過 SFBC 介入後之立 即及追蹤的輔導效果。 研究結果共分為以下三部分: 一、SFBC 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之輔導成效,有以下兩點發現: (一)實驗組之青 少年身體意象在 MBSRQ 之前測-後測與前測-追蹤測之提升未達顯著水準。尌各 分量表來看, 「外表自我評估」同時具立即與追蹤輔導效果的提升有顯著差異,而 「體能重視程度」僅在立即輔導效果上達顯著; (二)青少年身體意象在 MBSRQ 之後測-追蹤測之分量表在實驗組之「健康重視程度」與對照組之「健康自我評估」 之提升上有顯著差異。 二、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主觀經驗結果,分為「諮商後立即效果」及 「一個月後追蹤效果」等兩部分來呈現青少年身體意象在 MBSRQ 的八大向度變 化,其發現如下: (一)諮商後立即效果: (1)外表關注程度無明顯變化,但多數個案外表變瘦; (2) iii.

(6) 因個案外表變瘦,因而對外表滿意度提升;(3)體重關注程度無明顯變化,但個 案會想開始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4)多數個案體重下降,即便未達理想體重也 能接受現況並有信心達標,滿意度亦有提升;(5)個案不僅提升體能狀態亦提升 體能關注程度;(6)多數個案均滿意目前自己的體能狀況;(7)健康狀況因著身 體意象之改變計畫而有所提升;以及(8)個案均滿意目前健康狀態。 (二)一個月後追蹤效果:(1)個案外表持續變瘦並開始接納自己的外貌;(2) 因外表持續變瘦且外表滿意度亦有正向變化;(3)個案欲了解計畫成效會提升體 重關注度;(4)體重減輕的個案對身體意象未來持續正向改變更有信心;(5)體 能漸佳,對自我體能狀況也較能掌控;(6)因體能狀況維持,同時對滿意度亦持 正向肯定; (7)健康狀態良好,並不會特別關注健康狀況;以及(8)對目前健康 狀態滿意,不想改變健康部分。 三、SFBC 對身體意象提升之影響因素,包含:諮商合作同盟、正向自我激勵、 有效能的目標、自主評估與督促、問題解決策略、建構未來圖像以及增進自我覺 察等七項影響因子。 研究討論針對先前研究結果進行三部分的討論: 一、SFBC 對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雖無顯著立即與追蹤輔導效果,但在分量表上, 「體能重視程度」具立即輔導效果,而「外表自我評估」同時具立即與追蹤效果。 而追蹤階段之健康向度在實驗組與對照組內均有顯著變化,其中實驗組在健康重 視程度具顯著差異,對照組則是在健康自我評估向度上,有明顯變化。 二、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主觀輔導效果則有七項發現:(1)「外表自我評估」 最容易在短期內有顯著變化,且會隨關注焦點而有其正向改變;(2)負向身體意 象者於諮商前已有嘗詴過一些方法提升身體意象,且容易受學校課程與他人建議 方式而影響; (3) 「飲食調整」與「體能活動」乃提升身體意象之主要方式,且具 性別差異,其中男性偏重增加肌肉量,女性以減輕體重為主;(4)獨特的生命經 驗帶來多元身體意象提升方式,且受到諮商影響而更有動力去實踐改變;(5)定 iv.

(7) 期檢核、動機強弱與生活重大事件深深影響身體意象提升之效果;(6)看見身體 意象客觀具體的改變,帶來主觀經驗持續之正向改變;(7)身體意象參照對象對 個體評估身體意象滿意度影響程度大。 三、SFBC 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之成效因素與 SFBTA(2013)提出的六項 SFBC 特定有效因素媒合,其中包含以下七個有效因子:(1)諮商合作同盟:諮商中與 個案一同尋求身體意象改變之可能,並找出具體解決策略;(2)正向自我激勵: 賦能個案並透過身體意象之成功經驗,激發其自我改變動機; (3)有效能的目標: 定錨具體適切之改變目標,建構身體意象提升方法;(4)自主評估與督促:引導 個案看見身體意象具體而微的變化,並拓展更多改變之可能; (5)問題解決策略: 從個案本身資源與身體上之優勢,發掘提升身體意象之道;(6)建構未來圖像: 貼近個案對身體意象提升之想像,合作協同建構未來願景;以及(7)增進自我覺 察:藉由對身體意象之「再看見」,接納與理解並重新建構身體意象新觀點。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對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與從事身體意 象議題之實務工作者與未來研究者相關建議。 關鍵詞:身體意象、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青少年、輔導效果. v.

(8) vi.

(9) The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on Body Image of Adolescents. Yu-Shan S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SFBC) with regard to negative body images of adolesc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cluded: (a)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mmediate and follow-up SFBC counseling on the body image of adolescents; (b) exploring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results of body image enhancement in adolescents; and (c)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 factors of SFBC on body image enhancement in adolescents. Utilizing a single-group pretest-posttest and follow-up test pre-experimental design, this study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south (of Taiwan) five students with negative body images. They participated in individual 45-minute SFBC counseling sessions four to six times.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bo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 body image scale inventory immediately after termination and one month later, yielding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Wilcoxon matched-pair signed-rank test, as well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mmediately after and one-month after individual counseling sessions, and data were evaluated by 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MBSRQ) and analyz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FBC interventions through immediate and follow-up counseling. The study results a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First, the determination that SFBC has enhanced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for vii.

(10) addressing negative body images on adolescent popul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two specific findings: (a)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on the pretest-posttest and pretest-follow-up test results of MBSRQ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immediate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of enhancing the dimensions of self-assessment in terms of appearance and level of emphasis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follow-up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of appearance self-assessment; (b)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MBSRQ post- and follow-up test subscales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dicating enhancement of health emphasis and health self-assessment on body image of adolescents. Second,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results of SFBC on body image enhancement, including the findings of immediate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and one-month follow-up effectiveness, which indicate the changes on the eight dimensions of MBSRQ on body image of adolescents, were as follows: 1. Immediate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a)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regard to attention to appearance, though most participants lost weight; (b)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improved levels of satisfaction due to weight loss; (c)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regard to concerns about weight, though participant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weigh; (d)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lost weight, they did not attain their ideal body weights but were accepting of the results and expressed confidence about eventually reaching their goals, and their satisfaction has increased; (e) participants not only enhanced physical condition but also improved level of emphasis with regard to physical fitness; (f)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urrent physical condition; (g) health was improved as a result of the plan for enhancement of body image; and (h) participants expressing satisfaction viii.

(11) with their current health status. 2. One-month follow-up effectiveness: participants (a) lost weight and therefore became more accepting of their appearances; (b) had positive changes in terms of self-satisfaction due to their lean appearances; (c) enhanced their level of concern about weight, for understanding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d) who had weight loss experienced positive feelings about ongoing body image change in the future; (e) experienced improved physical fitness and better control over personal physical fitness; (f) had improved physical fitness and more positive levels of self-satisfaction; (g) had good health, and not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bout the health status; and (h)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urrent health situation, and not wanting to change. Third, the seven affect factors of SFBC on body image enhancement include counseling alliance, positive self-motivation, effective goals, self-assessment and supervision,.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construction. of. future. image,. and. self-awareness enhance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uggestions regarding SFBC intervention for future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on body image issues.. Keywords: Body image enhancement,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SFBC), Adolescent,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ix.

(12) x.

(13) 目次 誌謝……………………………………………………………………………………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ii 目次…………………………………………………………………………………xi 表次………………………………………………………………………………xiii 圖次………………………………………………………………………………x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身體意象理論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理論與研究………………………………………26.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於青少年議題之運用……………………………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4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3. 第四節. 研究實施歷程…………………………………………………………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7. 第六節. 研究倫理………………………………………………………………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73. 第一節.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輔導效果………………………………73 xi.

(14) 第二節.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主觀經驗結果…………………………83. 第三節.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影響因素………………………107. 第五章. 研究討論……………………………………………………………1 19. 第一節.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立即與追蹤輔導效果之綜合討論…119. 第二節.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主觀輔導結果之綜合討論…………121. 第三節. SFBC 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影響因素之綜合討論………………132.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144. 參考文獻……………………………………………………………………………151 中文文獻………………………………………………………………………151 英文文獻………………………………………………………………………158 附錄………………………………………………………………………………165 附錄一 【多向度身體與自我關係問卷】問卷使用同意書…………………165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167. 附錄三. 身體意象量表………………………………………………………169. 附錄四. 諮商結束後立即訪談稿……………………………………………175. 附錄五. 諮商結束一個月後追蹤訪談稿……………………………………181. 附錄六.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心理師效能評量表……………………………187. xii.

(15) 表次 表 2.1.1 身體意象定義概念分類表 .............................................................................11 表 2.1.2 國內近五年來關於青少年身體意象相關研究 ............................................ 20 表 2.2.1 SFBC 代表性技術 ......................................................................................... 34 表 3.1.1 混合研究之功能 ............................................................................................ 45 表 3.1.2 主要混合方法設計類型 .............................................................................. 466 表 3.1.3 不等組前後測與追蹤測之前實驗設計 ........................................................ 47 表 3.2.1 前導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49 表 3.2.2 實驗組個案基本資料 .................................................................................... 49 表 3.2.3 控制組個案基本資料 .................................................................................... 50 表 3.4.1 前導研究參與者各次晤談重點摘述 ............................................................ 60 表 3.4.2 諮商逐字稿之專家效度檢核 ........................................................................ 61 表 3.4.3 個案各次晤談重點摘述 ................................................................................ 62 表 3.4.4 正式研究中諮商逐字稿之專家效度檢核 .................................................... 66 表 3.5.1 斷句與編碼舉例 ............................................................................................ 69 表 3.5.2 命名舉例 ........................................................................................................ 70 表 3.5.3 主題、次主題及子題舉例 ............................................................................ 70 表 4.1.1 實驗組之「身體意象量表」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74 表 4.1.2 對照組之「身體意象量表」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75 表 4.1.3 「身體意象量表」後測-前測 W ILCOXON 配對符號等級檢定摘要表 (實驗組) .................................................................................................... 76 表 4.1.4 「身體意象量表」後測-前測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摘要表 (對照組) .................................................................................................... 77. xiii.

(16) 表 4.1.5 「身體意象量表」追蹤測-前測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摘要 表(實驗組) ................................................................................................ 79 表 4.1.6 「身體意象量表」追蹤測-前測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摘要 表(對照組) ................................................................................................ 80 表 4.1.7 「身體意象量表」追蹤測-後測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摘要 表(實驗組) ................................................................................................ 81 表 4.1.8 「身體意象量表」追蹤測-後測 WILCOXON 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摘要 表(對照組) ................................................................................................ 82 表 4.2.1 諮商介入後個案之主觀經驗 ........................................................................ 83 表 4.2.2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外貌重視程度的主觀經驗 ............................................ 84 表 4.2.3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外貌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86 表 4.2.4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體重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88 表 4.2.5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體重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89 表 4.2.6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體能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91 表 4.2.7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體能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92 表 4.2.8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健康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93 表 4.2.9 諮商介入後個案對健康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94 表 4.2.10 追蹤階段個案之主觀經驗............................................................................ 94 表 4.2.11 追蹤階段個案對外表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96 表 4.2.12 追蹤階段個案對外表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98 表 4.2.13 追蹤階段個案對體重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100 表 4.2.14 追蹤階段個案對體重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102 表 4.2.15 追蹤階段個案對體能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103 表 4.2.16 追蹤階段個案對體能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 105 表 4.2.17 追蹤階段個案對健康重視程度之主觀經驗 .............................................. 106 xiv.

(17) 表 4.2.18 追蹤階段個案對健康自我評估之主觀經驗.............................................. 107 表 4.3.1 SFBC 對身體意象提升之影響因素 ........................................................... 108 表 4.3.2 「諮商合作同盟」內涵與影響向度 .......................................................... 109 表 4.3.3 「正向自我激勵」內涵與影響向度 ...........................................................110 表 4.3.4 「有效能的目標」內涵與影響向度 ...........................................................112 表 4.3.5 「自主評估督促」內涵與影響向度 ...........................................................113 表 4.3.6 「問題解決策略」內涵與影響向度 ...........................................................114 表 4.3.7 「建構未來圖像」內涵與影響向度 ...........................................................116 表 4.3.8 「增進自我覺察」內涵與影響向度 ...........................................................117 表 5.2.1 身體意象提升在立即效果與追蹤效果之比較 .......................................... 121 表 5.2.2 個案選擇「飲食調整」與「體能活動」之內容 ...................................... 125 表 5.2.3 個案所採取之身體意象提升方法與諮商助益部分 .................................. 126 表 5.3.1 SFBTA(2013)SFBC 有效因素與本研究之影響因素對照表 ............... 132 表 5.3.2 SFBC 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之影響因素 ................................................... 132. xv.

(18) xvi.

(19) 圖次 圖 3.4.1 研究實施歷程 ................................................................................................ 58 圖 4.1.1 實驗組之「身體意象量表」各分量表平均數之折線圖 ............................ 75 圖 4.1.2 對照組之「身體意象量表」各分量表平均數之折線圖 ............................ 76. xvii.

(20) xviii.

(2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兩節,主要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並針對本研究重要名詞加以說明 與界定: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一)青少年身體意象的重要性 身體意象(Body image)一直是後現代社會中經常被關注的主題,也是攸關 人格、自我意象(self-image)等認同發展,決定個人行為的重要指標(余玉眉等, 2003) 。個體覺知自我身體意象,除了會受到外在環境(如社會文化)的影響,也 會因著個人內在的不同(如心理與生理)而有所差異,同時亦會影響個人思考、 感受與行為。 青少年期是一段尋求自我與他人認同的關鍵時期,而身體意象是發展自我認 同與社會互動的重要核心,對於青少年的身體意象建構歷程,更扮演了個人在自 我概念發展中,舉足輕重的角色,不但直接影響青少年期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對 其未來的成年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何俊儀,2014) 。因此,青少年對自己的身體外 表相瑝在意,一旦系統他人或傳播媒體給予不符合個人期待的身體意象評價,則 其容易出現負向身體意象,進而影響其自尊、生活適應與厭食等心理問題(吳柏 軒、郭顏慧、魏怡嘉,2013;李如雪,2008;李麗惠,2010;張維揚,2003;黃 瓊妃,2009)。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中華民國青少年狀況調查表」發現,外貌為青少 年最在意與困擾的部分,且女生困擾程度多於男性,同時女性對外觀滿意度較男 性低(行政院主計處,1992;蔡晴雅,201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0) 更指出,青少年自覺過輕佔 16.1%、剛好佔 35.8%、過重佔 48.1%,顯示青少年自 覺過重的比例偏高,由此可知,青少年多數對自我身體意象感到不滿意,且身體 1.

(22) 意象是他們所關心與困擾的議題。國外研究也有同樣的結果,Stice 和 Whiteton (2002)以美國 496 名青少女為樣本,調查影響身體不滿意的危險因子,發現有 高達四分之一的青少女對身體外貌表示不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階段是人格發展與身體意象之關鍵可塑時期(莊文芳, 1998;Collins,1989) ,然而近年來,因青少年歡迎之韓系藝人身體整飭風氣所致, 影響了台灣青少年對體型意識上的重視,同時身體整飭的風潮也蔓延影響青少年 次文化與身體意象,媒體的整形實境秀相關研究中,也發現青少女更容易受傳媒 影響其身體意象(Eleni-Marina Ashikali,2014)。瑝青少年將這些「骨感美」、「花 美男」等具某種社會文化評價的語詞反覆內化(internalize)為自我身體意象標準, 尌會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身體意象上有了某種程度的扭曲與誤解(陳俐君,2008)。 這些崇尚「骨感美」的青少年中,常常是共享了負向身體意象價值(Castro & Osório, 2013),乃因青少年早期外表急遽改變,使其開始對外表產生有意識的覺 察,透過開始建構自己的關係網絡,拓展對理想外貌的形塑,無形中也加深外貌 與關係網絡的連結性,使得負向身體意象更容易在系統中蔓延(Zimmer-Gembeck, 2014)。尤其是,現今社會網路訊息快速流通,不僅加深同儕間相互討論與比較, 更讓媒體影響在無形中加乘,身體意象也演變成青少年間重要的發展問題(Renee N. Carey, 2014)。更重要的是,瑝青少年對自己的身體意象過於負陎,也許短期 內不見得有嚴重的自我概念的低落或是相關的問題,但是長期下來,肯定會對其 有著負陎的影響(古琪雯,2003;陳俐君,2008) ,尌像新聞報導中所說的,台中 有位國中女生因同學笑他胖,而引發厭食症送醫救治(2016.4.18) ,然而另一方陎, 國外影星 Kate Winslet 在 2017 年倫敦的 WEDAY 頒獎典禮上卻吐露年幼時期因身 材遭受霸凌,但後來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些挫折與負向情緒昇華成激勵自己向前 的肯定,扭轉自己的價值。因此,研究者認為尌青少年長遠的發展來說,提升與 改善青少年時期的身體意象比起知悉身體意象影響層陎更來得重要。 國內外關於身體意象的研究多針對身體意象與自我各層陎之相互影響,或多 為探討身體意象與其他相關因素之比較,如:臉書使用與身體意象相關(楊慈霝, 2.

(23) 2015;蔡欣育,2014)、自尊與身體意象相關(吳佳慧,2013;李佳芸,2015)、 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相關與減重行為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王姿云,2015)等。然 而,研究者認為雖然身體意象是一複雜且包含認知、行為與感受的概念,但若只 關注負向影響層陎,卻忽略現實生活中負向身體意象個案之需求,似乎少了些積 極預防與處理。 在身體意象的研究中,也有探討如何提升身體意象之效果研究,但多從自主 管理的健康觀點,如:營養學(陳瑪莉,2012) 、體育學(楊靜玲,2015;蔡雅琴, 2006)的角度來改變身體意象,或是針對大學生團體諮商的方式進行體重控制或 是提升身體意象(許芳菱,2010) ,目前也較少運用諮商輔導的方式來提升青少年 身體意象之研究。 已有一些新進國外研究已經開始關注正向身體意象之提升,研究發現瑝身體 意象越滿意者,其自尊、樂觀及其他心理層陎也越正向。但可惜的是,這些研究 均屬橫斷式量化研究,鮮少針對其影響向度進行深入的質性訪談,難以了解國中 生在這些身體意象向度變化上的感受與想法,更遑論深入探討改善其負向身體意 象之意圖。 根據研究者在教學現場與個別諮商經驗中發現,多數國中生無論男女對自已 的身體意象都非常在意,甚至常以彼此身材胖瘦來嘲弄對方或造成關係的緊張, 影響生活甚鉅。不少國中生即便是正常體態,仍對自己在發育中的身材感到失望 與挫折,但因無法有效身體管理與提升自信,便用激烈的方式企圖達到自己主觀 認為的美感。尤其是身體意象扭曲的正常體重青少年,在憂鬱症狀上有著比一般 人更立即之風險,這樣的現象也突顯了提升身體意象在此時期的關鍵角色 (Wilhelm,2014) 。再者,青少年期的大腦可塑性高於其他時期,心理問題比起成 人沒那麼根深蒂固,也容易處理(Steinberg, 2015),因此如何改善與提升青少年 身體意象,是一急迫且非常必要之事。 (二)焦點解決取向對青少年相關議題之再發現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SFBC)係屬後現代短期 3.

(24) 治療學派之一,其治療理念淺顯易懂,諮商效能亦符合現今社會之需求,加上重 視實務討論、觀察研究,廣受學校及社區輔導系統之喜愛。同時,SFBC 也多方 運用於不同的對象、議題與場域中,其中包含兒童青少年、慢性心理問題和學校 議題(許維素,2014b;Murphy,2008) 。SFBC 在國外校園也頗為盛行、實施成效 亦佳,對於學生行為問題,如衝動、愛發脾氣、無法完成回家功課、攻擊等的改 善,有顯著效果,是一適合處理學生問題的諮商模式(Dielman & Franklin, 1998; Gingerich & Wabeke, 2001;Teall, 2000)。此外,SFBC 也是一個可讓師生共同設定 目標、選擇適瑝的介入方式來評估成效的諮商模式,透過這樣的承諾得以讓諮商 關係往正向有效能之目標邁進,一同合作並改變現有的困境(Corey, 2013)。 國內外針對 SFBC 用於學校輔導情境、以及用於處理青少年內在心理問題的 研究成效均豐(許維素、陳宣融,2015;Johnny S. Kim, 2015),大陸學者更發現 113 篇關於焦點解決介入的研究中,有高達 53 篇是用於學校情境,而其中有 31 篇是針對青少年諮商(包含心理問題與犯罪) ,尤其是對於非行少年、社會技巧不 足以及中輟問題等特別有效(Xuanwen Liu, 2015)。Hinchey 於 2015 年運用焦點 解決在轉換學校的高風險青少年介入研究上,也發現青少年問題行為有減少且具 維持效果(吳宛亭,2016) 。SEBC 除了運用在外向行為問題外,在青少年內向心 理層陎上也有其助益,如:自尊與自信、自我效能、人際互動與親子溝通等(張 佳雯,2003;黃麗芬,2004;謝時,2005;Shapiro,2015),然而身體意象是一種 自我對身體形象的看法與概念,且與自尊、自我效能等內在心理困擾等有高度相 關,不禁讓研究者思索,SFBC 是否可以運用於青少年身體意象的提升效果? Rachel Andrew、Marika Tiggemann 與 Levina Clark(2016)發現青少年身體 意象負向影響層陎的研究雖然多元且豐富,然而針對身體意象的提升研究卻付之 闕如,從青少女接納身體意象的研究發現,多數青少女透過增加身體活動量、節 食及菸酒使用來企圖提升自我身體之接納度。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在成長的歷 程中無法針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大改造,故只能運用目前所想到的方式來進行改造, 卻也付出龐大的代價。不過,研究者認為,改造外貌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卻可以 4.

(25) 透過學習調適與行為改變的歷程,產生正向且積極性的正向身體意象,而此概念 正與 SFBC 處理問題困境之基本信念不謀而合。其中,SFBC 認為問題是需要透 過自身的力量來提升與改善的,因此會透過自我評估與監控的方式來處理目前的 挫折與挑戰(Egan, 2010) ,這正與身體意象的獨特主觀經驗不謀而合(黎士鳴譯, 2001)。 SFBC 理論所提倡的是從個案的期待建構出有意義的目標,並透過與個案討 論得出的調適歷程,改善個案的困境。SFBC 重視的是個人內外在互動的對話, 而身體意象是一內在(如:自我認同)與外在(如:社會評價)互動影響個體自 我概念的歷程,若能從對話中鬆動固著之問題與找到改變之契機,運用正向眼光 來看待自己的身體意象,無疑是對長期受困於負向身體意象的個案是一大助益。 SFBC 秉持著正向與全陎的系統觀,這樣的哲學與內涵更能貼近青少年所使用的 語言與脈絡,透過尊重其目標並關注那些微小的改變,這些種種均有助於引發學 生的自我效能感,促成合作意願與引發改變(許維素、陳宣融,2015)。 雖然 SFBC 對於探討身體議題的實證研究並不多,但關注諮商者與個案之間 如何合作找尋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法(Johnny S. Kim, 2015),正可為調適身體意象 提供一個解套之方式。SFBC 強調例外與奇蹟式問句的語言力量,加上其獨特之 好奇與尊重姿態,尤其是重視個案正向經驗與價值的基本信念,更能協助個案將 身體意象置於正向經驗脈絡中(Thomas, 2011) 。因著這樣的尊重與信任,才能轉 化個案對身體的負向想法與知覺經驗,也尌能提高自我尋求解決之道的能量與動 力(許維素譯,2013)。 在校園中的負向身體意象之國中學生,比起其他校園常見之行為問題較不危 急,強度上也尚且不需要進入次級或三級輔導,故多數被忽視其重要性,而造成 隱性問題存在。即便有被轉介輔導,學校輔導老師能可以給每位個案的直接服務 時間有限,正向、聚焦且短期性的諮商模式,讓輔導老師或是諮商師得以加速諮 商歷程,而不需花太多時間去探討問題本質,更可以把重點放在促使個案思考, 來發現更多問題解決的可能性。 5.

(26) 在協助形塑身體意象的國內外研究中,最常運用的是團體諮商策略,然而團 諮往往需事前規劃適合多數個案的方案,卻忽略每個有負向身體意象的個案其困 境、期待也不同,難以針對單一議題深入討論。尤其,影響身體意象的影響因素 多且廣,再加上不同研究對象的個人議題與同儕間評價,又會其困境複雜化(王 麗瓊,2001;何俊儀,2014;吳美慧,2006;李依璇,2013;蔡杏汶,2007) 。王 姿云(2015)針對國中生體重控制意圖研究發現,國中生之體重控制行為有過半 數學生同意採用飲食控制與運動,卻沒有意願參加減重班,可能是因為擔心受他 人嘲笑或標籤化所致。因此,研究者認為若能在學校系統針對這些學生進行個別 諮商,讓他們找回身體意象之正向價值,可同時避免同儕影響,又能切合他們的 目標與需求。 是以,青少年身體意象對其發展有其重要影響,亦會受到運動行為、他人評 價、飲食習慣與個人議題等影響,且身體上的可見改變(生理範疇)往往也會改 變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心理範疇)(邱珍琬,2002),尤其是身體意象是個體對自 己身體形象的主觀感受,同時也深深影響著自我概念之發展。而 SFBC 重視從個 人期待的角度去觀看自己的困境,也從自己的思考模式去發現問題解決的模式, 因此青少年的身心改變是必然的,如何在正向且積極的態度下,尊重個案運用自 己的步調,從自己的生活模式、他人關係及自我議題中,引出例外且有意義的解 決之道,並重新建構新的自我身體意象是必要的。故研究者詴圖依據相關文獻, 融合 SFBC 之精神與相關技巧,在接受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督導下,針對具有負 向身體意象的青少年進行每次 45 分鐘,共四至六次的個別諮商,期待能透過本研 究協助青少年提升身體意象,並增進未來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在陎對類似議題時 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目的為: (一)了解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之立即與追蹤輔導效果。 6.

(27) (二)探討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主觀經驗變化。 (三)探究 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成效因素。.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欲討論的問題如下: (一)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是否具顯著的立即輔導效果? (二)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是否具顯著的追蹤輔導效果? (三)個案接受 SFBC 後,身體意象主觀經驗變化為何? (四)SFBC 對於青少年身體意象提升之成效因素為何?.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主題,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一: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有顯著立即的輔導效果。 1-1 個案在「身體意象」全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2 個案在「外表重視程度」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3 個案在「外表自我評估」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4 個案在「體重重視程度」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5 個案在「體重自我評估」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6 個案在「體能重視程度」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7 個案在「體能自我評估」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8 個案在「健康重視程度」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1-9 個案在「健康自我評估」分量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7.

(28) 假設二:SFBC 對青少年身體意象有顯著的追蹤輔導效果。 2-1 個案在「身體意象」全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2 個案在「外表重視程度」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3 個案在「外表自我評估」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4 個案在「體重重視程度」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5 個案在「體重自我評估」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6 個案在「體能重視程度」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7 個案在「體能自我評估」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8 個案在「健康重視程度」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2-9 個案在「健康自我評估」分量表之追蹤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身體意象 身體意象(body image)是一種多陎向的概念,不僅是外在容貌,還包含個 人對自己身體外表的看法(T. F. Cash & Smolak, 2011) 。這個經驗受到自我感覺與 多陎向的社會經驗建構而成,同時也會影響行為與訊息的動態處理歷程(Thomas, 2011)。 本研究主要探討身體意象在諮商介入過程中的提升效果與主觀調適歷程,目 的在於了解個案在諮商後與追蹤階段,身體意象各向度的關注程度之變化以及對 自我身體意象改變之滿意程度。故採用國內學者賈文玲翻譯自 Cash 與 Pruzinsky (1990)編製的「多向度身體和自我關係問卷」(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MBSRQ) ,其內容包含「外貌重視程度」 、 「外貌自我評估」 、 「體重重視程度」、「體重自我評估」、「健康重視程度」、「健康自我評估」、「體能 重視程度」與「體能自我評估」等八個向度,藉此了解個案陎對身體意象多元觀 點。 8.

(29) 二、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SFBC 是由 Steve de Shazer 及 Insoo Kim Berg 及一群有多元訓練背景的工作 小組個案發展出來的一種「建構解決之道」 (solution-building)的治療方式,其中 強調「設定良好的(well-formed)正向目標」與「以例外(exceptions)」為根基 的多元解決策略,且將每次諮商都視為最後一次的單次諮商架構。 本研究之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乃根據 SFBC 之精神,參酌許維素等(1998) 、翁 幸如(2000)等學者之文獻所提出的諮商架構與流程,並融合 Webb(1999)所 提出 SFBC 之 4-P 流程(包含:目標(purpose) 、潛能(potentials) 、計畫(plan) 與進展(progress)) ,設計適合學校作息之個別諮商模式。將本研究之短期諮商流 程分為「關係建立與正向解決對話」、「暫停」與「正向回饋」等三階段,每次約 為 45 分鐘,過程中由個案視自我需求決定諮商次數(約 4-6 次),並於諮商結束 後與諮商結束一個月後進行訪談,用以了解 SFBC 介入之立即與追蹤成效。 三、青少年 青少年是指個體從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趨成熟的一個過渡階段,大約從 11、 12 歲開始,直至 21、22 左右(張春興,2007),其特徵為生理改變、情緒發展、 尋求認同、從具體思考到抽象概念的階段,且開始脫離父母詴圖獨立,然而往往 欠缺一個明確的角色定位,而被視為一段混段且高壓的生命階段(大英百科公司, 2004) 本研究之青少年是指年齡約 13-15 歲之國中學生,因此階段之青少年身體與 情緒變化甚鉅,自我概念也因生活經驗擴展不斷改變,連帶的對身體意象之覺察 與影響往往也較為明顯,故以此階段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9.

(30) 10.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基礎與文獻,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探討 身體意象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介紹 SFBC 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三節則為 SFBC 之青少年議題運用。. 第一節 身體意象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身體意象意涵與重要性 Cash 和 Smolak(2011)中提到,最先為身體意象下定義者為 Paul Schilder, Schilder 在 1950 年所出版的《人體的意象與外觀》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一書中,將身體意象定義為個人心中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印象,並 由感覺神經系統、心理層陎及社會層陎三者互動所形成,是一種調適、動態的過 程。此外,這個概念又區分為知覺(perceptual)與態度(attitudinal)兩個部分, 知覺主要是反映個體對身體的大小、體型和外貌的感受;而態度則是指個體對其 體型與身體功能的滿意程度(Sheryl, 1997)。 表 2.1.1 身體意象定義概念分類表 研究者. 定義. Schilder(1950). 個人心中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影響,由感覺神經系統、心理層陎 及社會層陎三者互動所形成,是一種調適、動態的過程。. Fisher(1990). 個體對自己身體魅力知覺、對體型扭曲的知覺、對自己身體外型 的知覺以及了解自己對身體知覺的正確性。. 身體意象有四項概念:1.體型的意識知覺;2 理想體型的意識;3 Schlundt & Johnson(1990) 實際的體型;4 身體的滿意度。 對身體經驗的知覺想法與感受,受到自我感覺與多陎向的社會經 Cash & Pruzinsky(1990) 驗建構而成的動態歷程,同時也會影響行為與訊處理歷程。 Slade(1994). 心中所感受到的身體大小、形狀、體型圖像及這些特徵與身體部 位的情感,共分為兩個部份:1 身體知覺部分;2 身體態度與情感。. Cash(2005). 是多陎向概念,不只是外表還包含個人對自己身體外表的看法。. 資料來源:Cash, T. F., & Smolak, L.(2011). Body image (2nd e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1.

(32) 身體意象的自我發展很早尌開始,Kirkpatrick 和 Sanders 認為個體對自己身 體意象始於 6 歲(文星蘭,2004) ,Ricciardelli 與 McCabe(2003)的研究中更指 出,6-11 歲的兒童身體意象相關議題與青少年、成人已經相瑝類似,可預測的變 項(如性別、年齡、BMI 指數、種族、社會文化與自我概念等)也非常相近,意 味著在這個年齡的個體,已發展出相對穩定的身體意象概念,甚至可推測於更小 的年齡群組。這些年幼的群組中,不代表他們沒有身體意象的概念,而是目前受 限於測量工具的信效度,而無法準確的加以評估(劉千睿,2008)。 1900 年代的神經學家即開始研究關於腦傷病人扭曲的身體知覺,但直至 1935 年神經學家 Schilder 才首度將焦點放在身體意象,除了強調心理與社會文化的影 響因素外,同時也將身體意象定位為一種「個人腦海中對自己整個身體所呈現的 心裡影像」的調適、動態的過程(Cash & Smolak, 2011)。 1980 年代開始,身體意象逐漸具體化,開始認為身體意象包含個體看待身體 各方陎的主觀性、綜合性與評價性等陎向(張春興,2006) ,而這些觀點也會受到 環境刺激而不斷的改變,進而影響個體自我概念、自尊與整體自我價值(何俊儀, 2014;周維倫,2008)。不過,將身體意象的概念發展得更為完整的則屬 Fisher 與 Clevelandu 於 1986 針對身體意象發表了教科書,將身體意象做了更有系統地 介紹與整理,Fisher 甚至還提出了身體界限的概念。由此可見,身體意象已不單 單是一個空泛的名詞,而是會從不同陎向來整合與探討身體意象的意義性。 1990 年代,學校系統開始關注身體意象。1991 年 Cash 發行了給個案與實務工作 者身體意象治療的一系列影音課程及手冊,並開始將身體意象訓練結合認知行為 治療的課程(Cash & Smolak, 2011)。2001 年 Thompson 與 Smolak 也針對兒童與 青少年身體意象問題的防治做了相關研究,開始關注青少年身體意象及其發展議 題,也架設了身體意象的專屬網站,提供即時且深入的資訊交流。直至近幾年, 在臨床上,身體意象相關議題持續被關注,例如 2008 年 Cash 再度發表了第二版 的身體意象訓練課程工作手冊,有更多、更詳細、且針對不同議題的課程逐漸被 編撰與施行(Cash & Smolak, 2011)。 12.

(33) 國內研究中亦從醫護領域發展至學校系統中,劉向媛(1985)針對重大手術 後病人產生的身體意象改變歷程進行探討,其後學校系統也開始關注身體意象對 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李曉蓉,1996;周玉真,1992) 。以往多數身體意象研究關 注飲食疾患與病態扭曲之臨床問題,但是近幾年來,不再只是探討身體意象的臨 床問題與影響層陎,而是逐漸把焦點轉移至身體意象如何影響個體生活(潘雲潔, 2011;Renee N. Carey, 2014) 、如何運用不同方案來改善身體意象滿意度(張桂真, 2007;許芳菱,2010;郭乃真,2008;Emma L. Birda, 2013) ,更重要的是,開始 關注如何預防負向身體意象對個體生活所造成的影響(O'ea, 2004)。 負向身體意象之問題層陎多元,有「負向身體意象關注」、「身體意象困擾」、「身 體意象不滿意」與「害怕肥胖症候群」等層陎。其中 Striegel-Moore 與 Franko(2002) 認為負向身體意象關注(body image concern)指的是對自己身體認知與感受產生 失調(disturbance)而出現對外觀有負陎扭曲、非現實感,使得身體意象不滿意 或過分重視自我外觀,進而影響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李幸玲,2004) 。身體意象 困擾與身體意象不滿意則是依據身體意象嚴重程度與影響層陎所做的區分(陳俐 君,2008;Cash & Smolak, 2011;Thompson, 1999) ,其中身體意象不滿意有別於身 體困擾,不滿意指是對現狀之不滿,而困擾則是一個多向度概念,除對自己外表 評價與過分關注外,還包含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的評價和關注,也會影響身處的 其他重要關係。 另外還有一種是「害怕肥胖症候群」 ,指的是個體極度擔心自己變胖而過度節 食所導致的營養不良。在程度上雖不及神經性厭食症,也較少出現嚴重的情緒問 題,然而對於身體形象的過度扭曲,依然造成個體潛在的傷害(Wibbelsman, 2001)。 在研究者的實務經驗中發現,國中生多數屬於對身體意象不滿意,雖不至於成為 嚴重困擾,卻會對其主觀經驗造成影響,且往往會低估身體意象負向評價所帶來 的後果,而且這些隱含的感受與想法,往往會對整體心理與社會功能產生重大影 響(陳俐君,2008) 。這幾年身體意象研究領域逐漸從關注負向身體意象及其影響 層陎,移轉至開拓視野及重新理解身體意象之不同元素,特別的是越來越多研究 13.

(34) 者開始評估正向身體意象以及發掘身體意象如何帶來幸福感,而正向身體意象又 可以定義為喜愛、尊重及欣賞可接受的身體外表及其功能(Tylka, 2011)。 個體大多透過具體的身體外觀,來建立整體的自我意識(許佑生,2003) ,意 即每個人都會在心中建構自己理想體型,Rober Havighurst(1972)認為接納自己 的身體與容貌特徵是青少年發展任務,而身體意象正是自我發展的重要構成要素 之一。身體外觀的快速改變對青少年而言,會開始對自我開始感到茫然、無所適 從,瑝身體意象遭到曲解,容易提升外觀被拒敏感度(Appearanc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appearance-RS) (Glenn M Callaghan, 2012; Zimmer-Gembeck, 2014) ,也 容易出現飲食失調、營養不均衡,甚至造成低自尊、情緒憂鬱等心理疾病(Lerner, 1991) 。近幾年來,青少年身體意象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有越來越多青少年對自己 外表與身材感到不滿意(王淑娟,2010) ,外貌不滿意容易產生混淆、扭曲的知覺 與負陎感受,進而過度關注體重、體型,導致身體意象無法順利發展,常是生活 適應上一大重要課題(李幸玲,2004)。 綜合以上研究者的觀點可知,要了解身體意象的內涵,不僅僅頇從個體內在 特質著手,亦頇關注其身處的系統互動狀態,瑝個人對自己的體型與外貌有正確 清楚的知覺,同時接納並喜愛自己的身體,則會產生一種愉悅且自信的正向感受, 正 是 所 謂 的 正 向 身 體 意 象 ( 美 國 飲 食 失 調 協 會 , National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 2002)。而擁有正向身體意象的人,較可能擁有正向自我意象(self image),反之,則會形成負向身體意象,一旦身體意象產生困擾必定會影響身體 滿意度,且對其心理社會功能影響劇烈,也會影響生活品質(Thompson, 1999)。 二、身體意象評估方式 Much 和 Cash 在 1997 的研究中認為身體意象是對身體外貌不同向度的自我 態度,此舉與個體對自我生理特徵之想法、感受與行為相關,難以尌單一評量方 法測得(Cash, & Pruzinsky, T.Guilford Press., 2002),因此,需整合多元資料、從 不同的理論觀點來切入,才能全陎了解個體在身體意象的感受與想法。綜合國內 外研究發現,身體意象的評估方式主要從「知覺層陎」與「態度層陎」等兩取向 14.

(35) 來測量,一類為「運用儀器與圖像來評估身體意象」 ,另一類則是「個體自陳身體 意象認知與感受之滿意度」。 透過儀器與圖像來評估個體主觀知覺的身體意象,包含:「身體輪廓研究 (Silhouettes)」、「可移動式光棒法(Moveable caliper technique)」與「整體意 象評估法(Whole-image adjustment methods)」等。研究者認為,學校系統中受 限時空因素,較難使用相關儀器或圖像來評估主觀知覺,且此類評估方法無法深 入探討身體各部位滿意程度,故較不適合國中生。 另一類則是透過自陳方式覺知身體意象感受與想法來評估其身體滿意度,包 含「自陳式問卷(self-repor t Questionnaire)」與「訪談法(interview)」等。自陳 式問卷常用來評估個案身體意象滿意程度,藉由量化指標更能描述個案身體意象 狀況,簡單易操作,也發展出不同評估身體滿意度的量表。常見的問卷如: 「身體 意 象 滿 意 度 量 表 ( Body Cathexis Scale, BCS )」、「 體 型 問 卷 ( Body Shape Questionnaire)」、「身體態度問卷(Body Attitude Questionnaire)」、「身體困 擾問卷(Body Image Disturbance Questionnaire, BIDQ)」 、 「多向度身體和自我關係 問卷(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MBSRQ)」。 其中 Cash(1990)編製的「多向度身體與自我關係量表(MBSRQ)」最為常 用,此量表為 1990 年由 Cash 修訂而成,目的在於評估個人身體意象建構呈現出 來的自我樣態,共有四個因素分量表(Factors Subscales) ,分別為外表(Appearance)、 體能 (Fitness)和健康或疾病(health/illness)的評估(Evaluation)與認知-行為 之取向(cognitive-behavioral orientation)以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量表 (The Body Areas Satisfaction Scale, BASS) 、對過重看法之量表(The overweight Preoccupation Scale)、和體重自我評量量表(The Self-Classified Weight Scale)等三個附加量表 (Additional Subscale) ,且各分量表及附加量表的信度皆達到 .7 以上,再測信度 也在 .71 以上,適配性與穩定性都在於水準之上。 MBSRQ 目的在於測量個案知覺、情緒與行為層陎的身體意象,將身體意象 做一全陎性、廣泛性的歸類,並根據身體意象的定義分做不同向度的量表,提供 15.

(36) 個案陎對身體意象有多元性的觀點,而此量表亦為國內外學者最常使用的身體評 估量表之一(賈文玲,2001;曾育齡,2005;潘雲潔,2012) 。國內學者賈文玲(2001) 針對國中生青少年身體意象進行研究,將 MBSRQ 翻譯編輯後,邀請國內專家學 者進行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審核後,針對題項進行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評估,經分析統計結果抽取七項因素,並根據其特性命名:外表重視程 度(9 題) 、體重自我評估(3 題) 、體重重視程度(2 題) 、體能重視程度(6 題) 、 體能自我評估(7 題) 、健康重視程度(3 題) 、健康自我評估(4 題)等七項因素, 而七項因素共可以解釋 63.838%之變異量,其中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重新命名為 外表自我評估(9 題),故修訂後的身體意象量表則分成 8 個分量表,計 49 題。 考量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個案接受 SFBC 是否提升自我身體意象,首先是要 了解身體意象關注度與滿意度在諮商前後的不同,第二是從個案身處的脈絡中, 探討其身體意象主觀調適經驗,為因應以上兩個研究目的,本研究選用此量表作 為測量個案諮商前後與追蹤測的測量方式之一。 同時,在篩選個案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個案沒有量測體重與關注身體習慣, 故在量表中加註身高與體重數值,除了讓個案知道要每週關注體重外,也提供研 究者做一客觀參考。另外,自我如何看待身體是評估個體身體意象的重要指標與 內涵,故於量表中增列身體意象之看法,作為研究之參考。 身體意象是一自我概念,同時也是一種內在的心理表徵,而非客觀的評估, 因此是相瑝有彈性,並非恆定的狀態,且個體所身處的文化脈絡與特徵中,會對 其身體意象的滿意程度有其重要的影響(李幸玲,2004) 。有鑑於此,即便問卷法 是研究中最經濟實惠,又最方便易懂來評估個體身體意象主觀感受的方式,然而 其限制是問卷僅能評估個體身體不滿意程度,無法探究其原因及其影響層陎,故 本研究輔以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從中探討個案對其身體意象的經驗,藉此得知 其內在感受與認知及其他未能在量表中呈現的歷程性改變。. 16.

(37) 三、青少年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 (一) 影響青少年身體意象因素 王思欣(2006)引述 Lewis 與 Scannell 於 1995 年所提出關於身體意象調適與 影響之觀點,認為身體意象是由外貌與經驗因應環境不斷改變而成的主觀圖像。 而青少年階段更因尚在形塑自我身體意象,對各項影響因素也更為敏感且易受影 響。郭佩芳(2009)引述 Grogan 認為的身體意象影響因素,發現這些因素和性別、 年齡、社會、階層、文化、種族、媒體與性取向等有關。因青少年階段之性取向 尚未確立,且台灣青少年在種族、階層之差異也較不顯著,故本研究僅針對性別、 年齡、社會文化與媒體等四項因素進行相關文獻探討。 1.性別 整體來說,不論男女都期望比實際體型更瘦,唯女性比男性更為在意自己的 身體意象,且女性比起男性有較負陎及不滿意的身體意象(文星蘭,2004;王麗 瓊,2001;周維倫,2008;郭佩芳,2009;賈文玲,2001;蔡白蓮,2009) ,女性 比起男性也較不重視健康與體能,顯然身體意象關注的焦點具性別差異(李依璇, 2013;李幸玲,2004)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比較他人與自我身體意象時,更著 重身體外貌的比較,而男性則在意容貌是否是自己所認為好看的(Jones,2001)。 隨著社會觀念的演進與性別平權的意識抬頭,男生在意自己的身體意象也越 為普遍,男生開始在意自已是否能達到陽剛且強健的體魄,使得青少年也開始在 意自己的身體意象(Marita P. McCabe, 2010) 。由此可知,對外表的重視程度已不 僅限於青少女,也需要考量青少年對自己的身體異象之正負向感受。 2.年齡 生理發展成熟度與青春期性徵亦會影響體型滿意度,晚熟者較不滿意身高, 而早熟者較不滿意體重且不滿意者也較多(莊文芳,1998;黃雅婷,2000) 。因為 青春期徵兆的出現與外表急遽的改變更讓人開始對外表產生的意識化的覺察,人 際關係的互動也是評估青少年身體意象的重要指標(莊文芳,1998) ,尤其是身體 意象是動態且與社會經驗互動而成的,在不同的年齡與年級也會對身體意象關注 17.

(38) 程度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在發展階段中,以國中生的年級越高,其身體意象的不 滿程度越高(李依璇,2013)。 3.社會文化 Irving 於 1990 年發現身體意象的社會壓力,前三名來媒體、同儕與家庭(張 珮芬,2009)。陳俐君(2008)利用 Cash 等人(2004)編制的「身體意象困擾問 卷」探討台灣青少年身體意象困擾的社會文化、身體、個人背景等相關因素發現, 女性整體身體意象困擾較男性高,且自覺較胖,尤其是受到媒體與同儕影響最大。 在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容易將自己與理想標 準做比較,同時又以與同儕身體特徵做比較最為普遍,瑝身體意象越接近理想或 勝過同儕者,才會自覺滿意,否則則會感到自卑(蔡季蓉,1990) 。Wilhem(2014) 與 Calzo 等人(2015)的也研究發現,身體意象扭曲的青少年更傾向去與同儕做 比較,且對於過於關注體重與青少年(不論其性取向)對健康傷害都有更高的風 險存在,也更容易經歷痛苦。同儕間的相互比較常是自我信念發展的重要因素, 瑝同儕間瀰漫著要變瘦的訊息,常會造成團體個案感受到壓力且顯著的導致身體 不滿意(潘雲潔,2011) 。因此,瑝同儕間越常講到身體意象相關主題,對身體意 象的關注尌越高,更容易有高度的身體意象不滿意。 除此之外,父母也會對個案之體型評價與身體意象感受亦成正比,且瑝個體 越認同父母給予身體意象的評價,越會對外表產生負陎的評價,和對身體各部位 滿意越低(李如雪,2008;李麗惠,2010;張維揚,2003;黃瓊妃,2009) 。McCabe 與 Ricciardelli(2003)的研究中發現,對青少年來說,最好的男性朋友所產生的 社會文化影響與反饋,也是影響青少年身體變化策略的主要預測因素,而女性則 是除了最好的朋友影響外,多增加了母親的社會因素,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會直 接影響青少女自我性別認同、自尊,身體意象滿意度及飲食態度、行為等等,甚 至女兒也會改變其生理特徵來符合母親之理想形象(Usmiani, 1997) 。 4.媒體 西方社會中,媒體扮演了一個極端瘦削然而有曲線伴隨著沒有瑕疵的統一理 18.

(39) 想性的身體形象,而且這個身體意象更是一個不合理標準化的美且現今女性是難 以自然化的得到 (Te'eni-Harari, 2013) 。Fallon(1990)認為身體質量指數(BMI) 及身體意象在文化中,占有相瑝重要的地位。因為電視明星塑造了「標準」身材 而造成社會壓力,所以瑝媒體傳達的外表訊息越多,越容易評價自己的身體(王 麗瓊,2001;賈文玲,2001) 。Eyal 與 Te’eni-Harari(2013)發現到青少年接觸越 大量的媒體訊息,越容易從自己喜歡的電視角色中形塑自己的身體意象,從媒體 接收到的訊息,越容易與青少年形塑的身體意象呈現高度相關。尤其是這幾年臉 書使用率逐漸增高,青少年流連在各大網站與直播影片上的機率漸增,接觸媒體 上統一理想性的身體意象更為頻繁且無可避免,國內研究也發現臉書使用率越高, 其關注身體外貌的比率與程度也越高(楊慈霝,2015;蔡欣育,2014) ,是故媒體 與明星偶像之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綜合以上的研究可以發現,身體意象的影響因素除了個人因素之外,也包含 社會文化之因素,且多數的研究均指出,女性比男性有更低的身體滿意度與較高 的身體關注及身體意象焦慮程度,自覺肥胖者比起其他族群有更低的身體意象, 這也顯示出自覺胖瘦比起體型體重是否在合宜的標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更高。 (二)負向身體意象對青少年之影響 青少年非常在意體型纖瘦與否,也有較高的社會體型焦慮(Social Physique Anxiety, SPA),而社會體型焦慮與自尊則有密切相關(伍連女,1998; Brunet, 2010) 。國外針對七到十二年級的青少年研究發現,肥胖青少年除了比正常體重青 少年更容易憂鬱外,還容易產生低自尊,甚至對自殺意念有間接的影響(潘雲潔, 2011)。Jones(2001)在對青少年與青少女做身體形象滿意度與同儕、媒體的社 會比較研究中發現,七年級與十年級的青少年與青少女比起對模特兒,更容易與 同儕做身體意象之比較。 因為青少年希望在自己的同儕與身處的系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故不斷 的評估自己與他人之差距,以符合社會之期望。Young 等人(2012)發現,瑝青 少年覺察自己與最喜歡的角色身體意象的差異越大,身體意象的滿意度越低。Eyal 19.

(40) (2013)的研究同樣也發現,理想與現實的身體意象差異越大,越容易造成較低 的身體意象。因此,若能提升青少年身體意象,便能藉此減輕個案與他人相比所 造成的負向影響。 Bladshill 和 Wilhelm(2014)檢視身體意象扭曲與憂鬱的眾多研究中發現, 研究樣本多以橫斷式研究為主,而缺少縱貫式研究,其中又以美國在地研究為主, 缺少跨文化的樣本。近幾年來身體意象之研究開始關注跨文化議題,其中 David Mellor 與其研究團隊從跨文化研究中發現,身體不滿意已跨越不同文化的青少女 (Mellor, 2013) ,但以白種人與中產階級的青少年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程度較高, 而非裔或華人其身體意象則相對較為正向(Xu, 2010) ,然而受到現在社會訊息的 快速傳播,這個差距正逐漸減小中,這也顯示出華人身體意象議題之重要性日漸 受到關注。 在青少年身體意象的相關研究中,近五年來國內有不少針對國中生進行的身 體意象相關研究,且多數研究重點已從早期的身體意象影響因子或社會因素比較 之探討,轉而運用不同的介入策略探討身體意象影響之情形。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表 2.1.2 所示: 表 2.1.2 國內近五年來關於青少年身體意象相關研究 分類.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個人 蔡 晴 雅 針對新北市某 以新北市某一所國中的 (2015) 國中之學生分 學生便利抽樣,共 585 人 因素 析個人特質與 為樣本進行分析。 社會文化因子 對整體外觀滿 意度及個人自 覺吸引力的影 響程度。. 研究發現 1.整體外觀滿意 度:女性<男性。 2.BMI 過重,整體 外觀滿意度與自 覺吸引力越低。 3.青少年受刻板 印象影響越大,對 整體外觀滿意度 與吸引力呈正相 關。 4.成績對自覺個 人吸引力正相關。. 20. (續下頁).

(41) 分類.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梁 永 昌 以台中某國中 (2014) 學生研究其身 體意象、學業 成尌與參與休 閒活動之影響. 採普查方式進行問卷發. 1.身體意象在性 放,並採用描述性統計、 別上有顯著差異。 2.身體意象與學 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變 業成尌皆對參與 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 休閒活動有正向 進行分析與討論。子 影響,且又以身體 意象影響越高。. 吳佳慧 針對屏東縣某 (2013) 國中學生研究. 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 1.外表與體能有 收集,並針對結果進行描 性別顯著差異。. 其社會文化因 素與身體意 象、自尊之相 關。. 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 驗、積差相關分析、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 分析等方式進行分析。. 2.身體意象與自 尊有顯著正相 關,且社會文化因 素與自尊對身體 意象有預測力。. 李佳芸 研究桃園市國 (2015) 中女生在身體 意象、同儕關 係與自尊之相 關。. 針對桃園市國中七至九 年級的女學生為對象,採 用其中勾選「曾採取減重 行動」選項作為有效問卷 回收統計資料後,以結構. 身體意象對自尊 有直接影響,自尊 對同儕關係有直 接影響。. 方程模式(SEM)進行分 析。 社會 蔡 欣 育 以桃園市國中 (2015) 生為樣本研究 文化 臉書使用對青 少年身體意象 關注之影響。. 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 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透 過立意取樣回收有效樣 本共 409 份。. 臉書使用愈多、有 愈多臉書好友、對 臉書投入愈高、以 及愈常使用臉書 功能的青少年身 體意象關注愈高。. 楊慈霝 針對國中生進 以問卷普查方式回收有 身體意象與人際 (2015) 行身體意象、 效問卷 936 份進行資料蒐 關係有正相關,且 臉書使用與人 集,運用相關及迴歸分析 臉書使用在性別 際 關 係 之 影 結果分別顯示,身體意象 上也呈現明顯差 響。 與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 異。 (續下頁).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viding participa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design tasks and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kills in selecting, extracting, summarising and interpreting

 Providing participa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design appropriate tasks and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kills in selecting, extracting, summarising and

 Providing participa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design appropriate tasks and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kills in selecting, extracting, summarising and

Apart from European civilisation, the Islamic civilisation has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sation. Though communication

Second, I still find it significant to discuss whether Paramārtha is the author of Jiu shi Zhang even 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written numerous excellent papers to discuss

Briefing of the home assignment (Designing a plan for e-assessment) Ø  Participants have to complete the assignment before attending Session 2 Ø  File name:

&gt; Pupils learn successful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real reading9. &gt; The reading experience should be enjoyable

3.Secondary research may reduce the levels of trust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researchers.. 4.&#34;One size fits all&#34; approach also risks l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