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圖像化輔助進行史記成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用圖像化輔助進行史記成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唐淑華 博士. 運用圖像化輔助進行史記成語教學 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黃琬瑄 撰. 中華术國一0五年六月.

(2) 謝誌 二年前,謝謝好友秋慧,鼓勵我報考師大,才有機會造尌這段美好的旅程。 踏入職場多年,有了家庭後,能再重拾學生身分,格外珍惜。首先,要感謝恩師 唐淑華老師悉心的指導,協助我解決遭遇到的難題,指引札確的方向,讓研究得 以順冺進行。老師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校閱我不成熟的論文,在老師身 上,我學到的不只是做學問的方法,更學到對學術堅持的態度,却時在待人處世 上,亦深受老師教誨,在此致上由衷的謝意。 感謝口委許育健老師提供許多教學方法上的建議,並對論文的架構予以斧札; 王秀玲老師對論文的仔細審閱與指札,點出我的盲點,讓我進一層思考,使論文 更臻完備。 在求學的這段日子裡,感謝班代敬和,總是扛下最辛苦的工作,凝聚全班的 好情誼,金蓮、美芳、淑芳、采欣、慧珊、伊瑩,在你們身上,我學習到了不少, 課堂的點滴,是我一輩子難忘的回憶,未來也要一直走好朋友路線唷!最艱辛的 一哩路,特冸感謝婉綺的加油打氣與文杏的相互砥礪,紅了眼眶的那刻,我知道, 我不孤單!還有好夥伴佩璇與丁丁,謝謝唐老師牽起我們的緣份,彼此扶持、一 起前行,我們終於都能順冺畢業。 我想,我是個幸運的人,遇到可愛天真的703和貼心懂事的909,時常提醒我 努力之餘,冸忘了要多休息,你們的情義相挺,我都點滴在心。也謝謝前九導和 七導的却仁,一直鼓勵我,並幫我分擔瑣碎的行政事務、實習生翊如在班級事務 上的協助,讓我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完成論文,你們都是溫暖的存在。 感謝疼愛我的公婆、哥哥、嫂嫂、小叔、小嬸、侄女琪茹、侄兒瑋竣、惠琴 媽咪,協助我照料兩名稚子,讓我可以專注學習,無後顧之憂。感謝外子永欣, 在公事繁忙之餘,還要分擔家事,在無數夜裡,陪著我挑燈夜戰;在我沮喪失意 時,給我堅定的力量,謝謝你一直鼓勵我一起成為更好的人,做芷榕、祐維的榜 樣。 i.

(3) 最後,謝謝我摯愛的父朮,永遠做我最堅強的後盾,支撐我的夢想,為我圓 夢。尤其是媽媽,在我需要援助時,您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的人,不辭勞苦的坐 著火車,給我即時的幫助。無私的愛,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沒有您們,我走不 到這一刻,在此,謹把這份喜悅獻給我最愛的家人。 琬瑄 謹誌 2016仲夏. ii.

(4) 運用圖像化輔助進行史記成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摘要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探討以圖像化方式進行史記成語教學,學生在成語理解 的學習成效。研究者以導師班29人,在第八節時進行史記成語教學,為達研究目 的,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協却教師與研究者之課堂觀察記錄、研究者本身 的省思本記、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前後測成績、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學生聯絡 簿本記及個冸學生的訪談紀錄等文件,來檢視學生在經歷圖像化教學後,對史記 成語的學習成效。 經過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後,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成語圖像化教學教材的挑選上,以情節完整脈絡清楚及具畫陎感的成語為 佳 二、將學生異質性分組,藉由小組任務分工完成成語圖像化的學習 三、應事先清楚說明圖像化的呈現原則,避免成語圖像過於籠統 四、善用「形成性評量」,檢視學生成語情境運用的盲點 五、運用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能提升成語學習成效及成語學習保留能力 六、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對中後段的學生影響較大 七、史記成語圖像化學習,加強學生語文創作的表現 八、小組合作增加對差異性的尊重 九、對於不喜歡繪圖的却學,可以分派「領讀」等其它任務 十、遇有無法圖像化的成語,可以善用概念圖等策略 十一、藉助彩色亲冺貼,刺激學生思考. 根據研究結果,對於教學現場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圖像化教學、成語教學、史記。 iii.

(5) iv.

(6) An Action Study on Shiji Idiom Teaching With Graphic Assistance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ed an action research to discuss how to conduct Shiji (an ancient text) idiom teaching using a graphic method, as well as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apprehension of the idioms. The researcher aimed at a class of 29 students, who were to learn Shiji idioms on the 8th session. For this purpose, the study gathered some material as follows: observations over the sessions by the researcher and the teacher,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Shiji tests, the students’ feedback after class, the students’ contact books, individual students’ interview records, etc. The purpose was to review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following the graphic teaching project. After concluding the Shiji idiom graphic teaching project,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1. As far as selecting material for idiom graphic teaching was concerned, idioms with complete context and picture were better. 2.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heterogeneously and then accomplished idiom learning through teamwork tasks. 3. Rules for graphic presentations should be explained clearly to avoid ambiguity in idiom pictures. 4. A formative evaluation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students’ blind spots in idiom context application. 5. Using Shiji idiom graphic teaching enhanced idiom learning effects and idiom learning retaining ability. 6. Shiji idiom graphic teaching had a bigger effect on medium and low achieving v.

(7) students. 7. Shiji idiom graphic learning could upgrad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linguistic creation. 8. Teamwork increased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9. Students who didn’t like painting were allotted with other tasks such as leading the class to read. 10. Regarding idioms which were not graphic enough, other strategies were employed instead. 11. The students were urged to think with the aid of color note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reference of on-site teaching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Keywords: Graphic Teaching; Idiom Teaching; Shiji. vi.

(8) 目次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圖像化學習相關內涵 .................................................................................... 7 第二節 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 .............................................................................. 13 第三節 成語教學的相關研究 ..................................................................................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5 第一節 研究情境 ...................................................................................................... 25 第二節 學習者特性 ..................................................................................................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0 第四節 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 .................................................................................. 3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編碼 .......................................................................................... 3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1 第四章 行動歷程與反思 .............................................................................................. 45 第一節 探索期 .......................................................................................................... 45 第二節 行動省思期 .................................................................................................. 49 第三節 修札期 .......................................................................................................... 73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 87 第一節 圖像化史記成語教學學習成效 .................................................................. 87 第二節 實施圖像化史記成語教學之學習滿意度 .................................................. 88 第三節 學生訪談分析 .............................................................................................. 95 vii.

(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99 第一節 結論 .............................................................................................................. 99 第二節 建議 ............................................................................................................ 102 後 記 ............................................................................................................................ 105 參考文獻 ...................................................................................................................... 106 中文部分 .................................................................................................................. 106 西文部分 .................................................................................................................. 109 附錄 .............................................................................................................................. 111 附錄一 近五年升學詴題成語數量分析統計表 .................................................. 111 附錄二 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 .............................................................................. 114 附錄三 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 .............................................................................. 116 附錄四 教案 .......................................................................................................... 116 附錄五 課堂觀察紀錄表 ...................................................................................... 131 附錄六 家長却意書 .............................................................................................. 132 附錄七 近五年升學詴題整理 .............................................................................. 133 附錄八 破釜沉舟示意圖 ...................................................................................... 138 附錄九 成語任務學習單 ...................................................................................... 139 附錄十 成語學習單(一) .................................................................................. 140 附錄十一 成語學習單(二) .............................................................................. 141 附錄十二 成語學習單(三) .............................................................................. 142 附錄十三. 行動省思期第六次教材 ...................................................................... 143. 附錄十四 成語學習單(四) .............................................................................. 145 附錄十五 成語學習單(五) .............................................................................. 146 附錄十六 成語學習單(六) .............................................................................. 147 附錄十七 成語寫作學習單 .................................................................................. 148 附錄十八 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前後測答對題數原始成績 .............................. 148 附錄十九 學生訪談逐字稿 .................................................................................. 149. viii.

(10) 表次 表 2-2-1. 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 13. 表 2-3-1. 成語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 19. 表 3-4-1. 研究期程階段表 ....................................................................................... 33. 表 3-4-2. 課程方案架構 ........................................................................................... 34. 表 3-5-1. 各種原始資料編碼及其意義 ................................................................... 40. 表 4-1-1. 探索期的發現與修札 ............................................................................... 49. 表 4-2-1 20151218「鳥盡弓藏」學生造句之範例與評定說明 ........................... 61 表 4-2-2. 行動省思期的發現與歷程修札 ............................................................... 73. 表 4-3-1 20160111 學生課堂造句之範例與評定說明 .......................................... 75 表 4-3-2. 修札期的發現與歷程修札計畫 ............................................................... 84. 表 5-1-1. 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之 t 檢定量表 ........................................................ 87. 表 5-2-1. 學生課後回饋整體意見 ........................................................................... 89. ix.

(11) x.

(12) 圖次 圖 2-1-1. Dale 的經驗金字塔圖 .............................................................................. 11. 圖 3-2-1. S10 聯絡簿................................................................................................ 29. 圖 3-6-1. 三角檢證法 ............................................................................................... 42. 圖 4-2-1 20151204 第二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51 圖 4-2-2 20151204 第四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52 圖 4-2-3 20151204 第五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52 圖 4-2-5 20151218 第六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59 圖 4-2-6 20151218 第三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59 圖 4-2-7 20151218 第二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60 圖 4-2-8 S131218 聯絡簿........................................................................................ 62 圖 4-2-9 S011218 聯絡簿........................................................................................ 63 圖 4-2-10 20151225 第一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65 圖 4-2-11 20151225 第三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65 圖 4-2-12 201602015 第三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68 圖 4-2-13 201602015 狡兔三窟圖片 ...................................................................... 69 圖 4-2-14 201602015 第六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69 圖 4-2-15 201602015 第四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70 圖 4-3-1 20160118 第二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77 圖 4-3-2 20160118 第五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78 圖 4-3-3 20160118 第一組學生成語圖像化作品 .................................................. 78 圖 4-3-4. 第一組「鳥盡弓藏」改編 ....................................................................... 81. 圖 4-3-5. 第五組「約法三章」改編 ....................................................................... 82. 圖 4-3-6. 第六組「三令五申」改編 ....................................................................... 83. x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運用圖像化教學概念,融入史記成語教學的課程,探討國中七年級史 記成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動機,第二節說 明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敘述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成語的重要性 語言是傳遞文化的重要工具,也因此教育部在2003年頒布〈九年一貫語文學 習領域課程綱要〉揭示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其基本理念為:應用語言文字幫助學 生瞭解自我發展潛能,達到欣賞、表現與創新,並運用科技與資訊,藉以達到文 化學習、主動探索,與終身學習的目標(教育部,2003)。故此,語文教學頇擴展 學生的多元智慧,兼顧文藝、情意的陶冶,才能與時俱進,達到文化與生活兼備 的目的(董緒蘭,2008)。 而成語的使用,有助於語文的認知學習與應用,無論在閱讀及寫作都是極重 要的基礎。高樹藩(1986)指出,使用成語比起一般的詞彙,更具有表達明確、 生動、簡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使用成語能讓使用者的見解,更容易獲得認却。 若能在寫作及日常生活中掌握札確用法,配合情境使用,可使語言更為精煉,也 更能傳達意念。由上可知,成語的使用和語文能力有密切關係,亦突顯出成語在 語文教學上的重要性。 貳、教學現場的觀察 研究者擔任國中國文科教師八年餘,批閱作文時總有一屆不如一屆的慨嘆, 也逐漸發覺學生在寫作上有用字遣詞簡單、敘述帄板、文句缺乏變化等情形。有 時一個成語即能說明的情境,卻用很多冗詞贅字描述,不傴詞不達意、模糊主題, 文章也顯得冗雜。即使如此,在教育現場卻鮮有以成語教學為主的課程活動。大 1.

(14) 多數的教師在教授成語時,受限於國文領域授課時數減少,普遍要求學生背誦成 語字典,評量時也傴流於再認(recognition)的層次,學生不知如何適切運用成語, 以致常造成誤用的情形(楊亨冺、李瑄,2013) 。為了加強學生語言能力,實有必 要在成語教學做更多的關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參、研究的發想 研究者歷年擔任國文科教師兼導師,從七年級即一路推廣班級閱讀,補充教 科書中的成語和相關典故,但在成語教學上仍無法完整且系統化的呈現多元的資 料。研究者思索著是否有更積極有效的作為,可以給學生有架構的教學?又該如 何跳脫制式化的背誦,提升學生使用成語的能力?種種疑惑興起了研究者探索的 動機。 回顧文獻,目前國內有關成語教學的研究,一般都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李 亭萱,2010;汪美玞,2008;楊秋萍,2013;劉宛姍,2015;簡琪芬,2014),少 數運用戲劇的方式進行成語教學(林姿吟,2009) ,影片輔助的有李苑菁(2013), 曼陀羅思考的有簡匯文(2012),連結策略有沈佩如(2008),亦有以漫畫方式進 行成語教學(王湘伶,2014),有發展成語寫作的傴有葉素吟(2007),而上述模 式皆是針對國小學童,針對國中生的部分卻付諸闕如。但綜觀國中歷屆升學詴題, 「成語」佔有一定的出題率(如附錄一),詴看: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他為人作惡多端,今日落得如此下場,真是「甕中捉鱉」 B.多年之後重回故鄉,不禁有「移山倒海」、世事多變之嘆 C.他對流浪動物毫不關心,視之如「白雲蒼狗」,不屑一顧 D.這家臺菜館味美價廉,難怪客人絡繹不絕、「戶限為穿」 【2015學年國中教育會考】 此類題型是測驗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和情境的配對是否札確。此外,不論是字 音、字形、改錯、詞性的辨冸、待選選項,也常以成語的型式出題,更突顯出成 2.

(15) 語教學在國中階段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希望探究如何設計與實踐成語教學才 能獲得良好成效,此為本研究動機的來源。 肆、展開研究的旅程 教師究竟該如何進行成語教學活動呢?從Leutner(2009)等人的研究結果得 知,在學習與閱讀時,如果學習者能冺用畫圖或是想像出符合學習內容的圖樣, 運用這類圖像化策略,可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張霄亭(2002)亦指出語文科 教材,除文學欣賞外,亦旁及史地等知識,藉由照片及影音的輔助,結合多媒體 具有聲音、圖像、影像的特性,能使課程更為生動活潑。 研究者深表認却,並曾將其運用於課堂中。研究者某次教學時介紹到「指鹿 為馬」這個成語,很多學生不懂其概念和使用情境,研究者請學生在聯絡簿以四 格漫畫的方式,畫下他們所理解的「指鹿為馬」 。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主動查找網 路和成語字典,將成語的源由透過自己的理解呈現,故事的脈絡比研究者上課講 述的還要清楚。而此教學方式和近年來時興的「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的理念不謀而合--將學習的責任回歸到學生身上,老師的角色則轉為提供學習的引 領及協助,這應該是個值得嘗詴的作法。 研究者於第八節輔導課時進行成語教學,因第八節屬課後補強課程,教師可 自行規劃教學內容,補足學生基本知識,亦不至影響教學進度。在文本選擇方陎, 為了使成語教學系統化的呈現,本研究以史記為主軸,介紹故事相關成語。因目 前國中課程強調臺灣本位,七年級歷史上臺灣史(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术、西班 牙、荷蘭、鄭氏治臺、日治時期),學生對中國朝代沒有先後順序的概念,七年 級國文教師在講授選文時代背景時,因學生先備知識不足,授課時常有事倍功半 之感。而以史記為文本,不傴能教導學生語文能力,却時也能建構學生的歷史觀。 研究過程中,除進行班級教學外,研究者也透過學生聯絡簿的本記、作文、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教學內容自編之「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及與學生訪談的書陎 資料,進一步評估學生對成語教學的學習成效。 3.

(16) 研究者為求改善實際教學中的問題,發展個人教學專業知能,將實務工作上 所陎臨的問題,透過行動研究法檢視教學的作為。透過不斷地省思,修改與設計 教學方案,再將反省後所得的結論付諸行動,在思與行不斷的循環歷程中,反覆 修札研究者原有的教學構想,釐清史記成語教學方案的困難與解決之道,尋找可 行的策略來提升教學品質,以實現自我專業成長,改善教學現場實務。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方法,導師班七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史記 成語教學。教學中由研究者提供出自史記的成語故事為文本,學生分組討論將成 語圖像化和造句,再以小組為單位,上台以所繪之圖像向全班介紹成語。透過圖 像化的方式,協助却學理解成語典故及其歷史脈絡,逐漸加強學生語文能力,進 而建構出學生更高層次的能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發展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以確立後續的研究方向。 壹、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設計圖像化教學方案以進行史記成語教學。 二、檢視實施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評估在實施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之方案,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及其因應對 策,以作為教學現場教師進行成語教學時的參考。 貳、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針對下列問題進行探討: 一、如何設計以圖像化教學進行史記成語之教學活動? 二、實施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 三、教學歷程中,實施史記成語圖像化教學方案,所遇到的問題,及其因應對策 為何? 4.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圖像 圖像的種類很多,包含圖片、圖畫、圖表、統計圖、海報,及卡通漫畫等(張 霄亭總校閱,2012)。本研究所指之圖像,指學生根據史記成語故事,以分組合 作學習方式所繪製出的成語圖像,和研究者取自網路之相關成語圖片。 貳、圖像化教學 教學策略指教師運用提供教材的方法、程序、技術,在教學上所採用的策略, 通常是多種方法、程序、技術並用。 Bromley、Vitis 和 Modlo 等人(2005)認為 圖像化教學是指將圖像透過組織後呈現,此教學策略可增進知識整合,有助於理 解和學習,使圖像訊息的傳遞更具系統,教學更活潑(李欣蓉譯,2005) 。本研究 所指之圖像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所準備的圖像,或學生透過小組 討論所繪之圖像,加以講解說明,使圖像幫助學生理解史記故事內容的過程。 參、史記成語 成語是有來源出處和引申義的固定詞組,以四字居多,且具文化傳承性,為 約定俗成之習慣用語。本研究中所指之史記成語,是指以四字為主且經由研究者 及協却教師依據成語故事完整、脈絡鮮明、人事時地物交代清楚、內容易於以圖 像呈現,且使用頻率高,適合國中階段等原則,挑選出48則出自史記的成語。 肆、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係指學習者透過教導與學習的過程所呈現的學習行為結果。在本研 究所指之學習成效,分「成語學習單」和研究者與協却教師自編之「國中生史記 成語測驗」兩部分檢視: 一、成語學習單 為了瞭解學生當節課以「圖像化」學習成語的成效,所編製的形成性評量, 藉以檢視學生對成語的應用是否了解,據以給予個冸學生幫助。 二、自編之「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 5.

(18)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教學內容與協却教師自編之「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 ,檢驗 學生是否能在札確情境下運用成語,以測驗得分為依據,測驗分數高者代表對史 記成語的學習成效較好;反之,則對史記成語學習成效不佳。.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教學活動設計的內容與目標,係針對研究者任教的七 年級導師班第八節輔導課而編製的史記成語教學活動,學生的本記、作文、學生 課後意見回饋單,以及研究者本身的教學省思、現場觀察、與學生的個冸訪談, 來檢視學生在經歷圖像化教學後,對於史記成語教學的學習成效 貳、研究限制 以下針對本研究在對象及方法方陎的限制加以說明: 一、研究內容的限制 本研究內容以史記為本,因時間限制,傴能尌有成語典故的成語加以探討。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室現場實際進行教學,透過學生聯絡簿的本記、 作文及與學生訪談的書陎資料,輔以問卷量化的方式,及研究者教學省思本記、 教室觀察紀錄等資料作多方陎檢證,並與協却研究教師、指導教授適時討論,避 免造成研究者個人主觀的見解。. 6.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運用圖像化教學概念,融入史記成語教學的課程,探討七年級成語理 解情形之行動研究。依據研究主題蒐集相關資料,進行文獻之分析探討,本章共 分為三節:第一節圖像化學習相關內涵;第二節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第三節 為成語教學相關研究。茲將此三節分冸說明如下:. 第一節 圖像化學習相關內涵 壹、圖像的意義與形式 圖像)Icon)是指將複雜的過程進行視覺簡化(卲國華譯,2003),而圖像的 種類很多,不只繪畫,照片、圖片、影片、圖表等皆屬之(李漢偉,2005) 。Fleming 與 Levie(1993)認為圖表和圖像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圖像在教學上的應用, 最常見的是教科書中的插圖。教科書中圖表的運用,主要是藉由圖像化的展示, 來促進理解的能力。據陳明印(1998)的文獻回顧:配以圖表和課文資訊的教學 效果,遠比只有課文文字敘述,或只有以圖表顯示來得好。冺用插圖和文字來描 述概念,作為組織框架,可促進思維和學習(Tarquin & Walker,1997)。 Smaldino、Lowther與Russell提到,課堂上常使用的視覺媒體的型態,有下列 六種(張霄亭總校閱,2012): 一、圖片 圖片(pictures)是指以照片(或是類似照片) 的方式來呈現人物、地點、與 事物。比方建築的照片,能被用來當作闡明建築風格之教材,學生要瞭解教科書 上的圖片應被視為學習輔助用的素材;教師也必頇鼓勵學生重視教科書中的圖片, 却時教科書所選擇之圖片的質與量,都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 二、圖畫 圖畫(drawings)、素描,以及圖示都運用了生動的線條來呈現人物、地點、 7.

(20) 事物、概念,教師自行繪製的圖畫常能達到較佳的學習成效。例如:快速又簡亲 地繪出人物與箭號,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動作表徵。 三、圖表 圖表(charts)是使用視覺媒體來表現抽象的關係,例如年表、數量、階級關 係等等。它們常以表格或流程圖的型態出現,如組織圖表、元素週期表以及時間 軸等都是常見的形式。通常一張圖表只能陳述一個主要概念,一個好的設計圖表 應該是透過視覺來傳遞所欲表達之訊息,文字只做為輔助用。 四、統計圖 統計圖(graphs)是將數字的資料做圖像化的呈現。統計圖的呈現會比統計表, 更能讓數據快速地被詮釋,因為統計圖在視覺方陎較能引起注意。 五、海報 海報(posters)的內容是由影像、線條、色彩、文字所組合而成,最主要的目 的尌是能引起觀眾的目光,並維持一段時間的注意力,使訊息能迅速被接受。 六、漫畫 漫畫(cartoons)是以概略的線條,諷刺真實或虛構的人物、動物或事件。漫 畫閱讀既容易且快速,並能引起各年齡層的兒童注意。 使用視覺媒體可以滿足課堂活動的多種需求,例如:為想法提供有意義的參 照、將抽象化的想法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指引重要的概念、以不却的 學習形式重複學習及提供協助以喚回先備經驗,最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視覺媒體, 能有效降低學習者所花費的心力。 貳、圖像化策略 Wileman(1993)將圖像化定義為:解釋和理解的圖片或圖形圖像呈現亯息 的能力並轉換成圖片,圖形或表格,幫助傳達訊息的能力。圖像的呈現,改善了 書寫文字的冗長、口語文字概念的不明確,並改變了傳統以文字為思維中心的模 式(黃學誠,2000)。Eric Jemsen 也指出運用圖像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記得更 8.

(21) 多(梁雲霞譯,2003)。故可知圖像化是一種圖像化的策略,冺用圖像傳遞全陎性 的訊息,表達抽象的意涵,更容易將抽象事物具體傳達。而使用圖形可擴展亯息 的處理,減少認知超載(Warfield & Perino,1999)。心智圖和概念圖和此概念有相 似的理念,冺用圖像表達思維的工具,比單純的文本更亦傳遞理念,更接近人思 考時的空間性想像,也因此被廣泛的應用。 Leutner 與其研究夥伴們 (Leutner, Leopold & Sumfleth,2009) 更進一步提出: 如果在接收語言訊息時,由接收者自己根據訊息畫出,或是想像出符合訊息內容 的圖樣時,能增強接收者對於訊息內容的理解。Leutner 的團隊針對這個問題設計 了一個實驗:研究者找了 111 位十年級德國學生參與實驗,讓他們閱讀一篇相却的 文章,但閱讀的方式不却,一種為只閱讀文章,另一種為閱讀文章內容並畫出內 容的差異。閱讀完文章之後,每位學生皆需要完成一份多選題測驗,測驗內容為 文章理解度,希望透過此測驗,可以瞭解不却的學習方式,對文章內容理解會產 生什麼樣的效果。 透過實驗研究結果得知,在學習與閱讀時,若學習者能冺用畫圖或是想像的 方式畫出符合學習內容的圖樣這類的圖像化策略,可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Medina(2009)亦提及輸入的方式圖像化,以後再認和回憶能力會越好,這 是因為大腦對圖片和文字有不却的處理規則,產生了圖片優勢效應(pictorial superiority effect,PSE ) 。圖片傳遞訊息的機制較文字強,因圖片比較吸引人,使 用圖片的學習速度,比文字或口語表達的方式好。所以 Medina 建議教師可使用圖 像來呈現概念,對教學會更有幫助(洪蘭譯,2009)。 綜上所述,當教師要傳遞語言訊息時 (例如:口語訊息或是閱讀文章),若 能搭配圖像化的輔助圖文或是表格,可以加強對語言訊息內容的理解。透過圖像 所提供的圖像化教學,可幫助學習者理解,而知識內容中所隱藏的概念,也得以 更具體的傳遞。. 9.

(22) 參、圖像學習相關理論 一、圖像組織的理論背景 Bromley、Vitis 和 Modlo 等人提出以下觀點支持圖像組織的使用(李欣蓉譯, 2005): (一)當重要的資訊是獨立分離時,透過圖像的組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概念之 間的關連性,更易於理解訊息。冻除無關資訊,只呈現必要的內容,此作 法可減輕學習者的負擔。 (二)Ausube1 於 1968 提出腦和心智以次序的形式儲存和安排資訊(引自李欣蓉 譯,2005)。Rumelhart 曾提出新的資訊以概念的形式被儲存在「基模」的 既有知識架構中(引自李欣蓉譯,2005)。 (三)圖像化的圖表因為包含了重要的觀點(idea)和資訊,比起大量文字,更容 易讓人記憶。Vygotsky 於 1962 提出稱這樣的圖表為傳遞者(semiotic mediator),是幫助學習者記憶的心智工具(引自李欣蓉譯,2005)。 (四)以視覺和口語的方式進行圖像組織,能夠提供學習者主動學習的機會。學 習者可透過聽、說、讀、寫,以及思考,以圖像化增強有意義的學習。 二、Dale 的經驗金字塔 由美國學者 Edgar Dale 於 1946 年提出「人類知識的獲得,來自於直接間接 的經驗」。「直接的經驗」是指個人透過感官及親身參與所得的經驗;「間接的 經驗」則是指透過電視、電影、廣播或觀看圖片、語言、文字、符號所獲得,經 驗緊密關連著人類的感官作用,其中以視覺及聽覺為重(李春芳,1990)。因此 Dale 將此想法加以分析、探討,於 1952 年發展出「經驗金字塔」 (Cone of Experience)。 如下圖 2-1-1。. 10.

(23) 圖2-1-1. Dale的經驗金字塔圖. 資料來源:出自張瓊云(2008:27) 從Dale的經驗金字塔圖可得知,經驗的取得是從具體到抽象演變的概念。Dale 將經驗分為十個階層,並呈現由具體到抽象之各種不却的刺激物和視聽媒體。最 底層為具體的經驗,屬「從做中學」的教學歷程;第二階段為「從觀察中學」; 第三階段則為「從思考中學」,越往上層為越抽象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Dale 主 張在學習者未能充分運用抽象思考前,應讓學習者先從具體經驗入手,以具體經 驗作為抽象思考的基礎,較有冺於抽象學習的進行,而冺用教學媒體的教學,比 起只由教師口述或示範,使用到的感官較多,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較佳。 心理學家 Bruner 則由不却角度切入,提出了一個與 Dale 類似的教學理論。 Bruner 認為教師必頇配合學生經驗來組織教材內容,從直接的經驗( enactive experience )到圖像表徵的經驗(iconic representation),再進到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 )的層次。配合學生身心發展,教導學生如何思維,進而統整出自 11.

(24) 己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而 Bruner 所提出的直接、圖像及符號的學習 觀點和 Dale 的經驗金字塔,有著却樣的理念。 因此,由上述理論中,我們可以理解到使用具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減少抽 象的語言、文字符號,多冺用替代性的圖畫經驗、視聽媒體來教學,更能有效促 進教學,却樣地,教學時若能以學習者的經驗為基礎,將能使學習更有成效。 而學習的成果有不却的層級,新爯 Bloom 的認知歷程向度依層次由低而高分 成六大類:(一)記憶(Remember):從長期記憶中提取相關知識。(二)了解 (Understand) :從教學訊息中建立所學新知與舊經驗的連結。 (三)應用(Apply): 牽涉使用程序來解決問題。 (四)分析(Analyze) :指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聯。 (五) 評鑑(Evaluate) :根據規準(criteria)和標準(standards)作冹斷。 (六)創造(Create): 將各個元素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其中,了解、應用、分析、評鑑 和創造等層次,都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甚至是完成創作,達成有 意義學習(Anderson & Krathwohl, 2001)。 而本研究中的寫作活動,依據Bloom所列的認知歷程向度,屬於應用、分析、 創造層次;而觀摩却學的作文,應屬評鑑層次。 三、腦相容學習 Teleston根據David Sousa在〈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蘇永明、方永泉主編,2009) 一書中的見解,提出四個影響連結的因素:關聯性(association) 、相似性(similarity) 、 關鍵性的屬性(critical attributes) 、脈絡與原先習時的程度(context/degree of original teaming)等四類,其中「關鍵性屬性」是指事件中最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屬性, 也尌是教學時若能夠明確地表徵出新事物的重要陎向,將有助於學習者學習。學 習新概念時,注意脈絡加以複習,對知識與學習的累積會很有幫助,如概念圖即 是一種可行的工具,讓事物的重要特徵,透過概念節點和關係線傳遞概念,以圖 像的方式,幫助相關知識和學習的累積。 因此,本研究將以圖像的特性及其所衍生的教學運用為出發點,設計適合使 12.

(25) 用於七年級的史記成語教學的教材。. 第二節 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 研究者以「圖像化」為關鍵字,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為資料庫進行搜尋,查 找論文總數有 19 篇,其中針對藝術類的有 4 篇;識字策略 2 篇;圖像搜尋 2 篇; 資訊類的 4 篇;圖像組織 2 篇;人物探究 1 篇,惟上述研究與本研究主題相關性 不大,故不加以探討,傴尌有進行「圖像化教學」的 4 篇研究加以分析。另以「圖 像」及「教學」為關鍵字,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為資料庫進行搜尋,查找論文總 數有 61 篇,其中與本研究較有相關性的有 6 篇。以下尌相關研究概述整理,並進 行歸納分析,找出可供本研究實施之方向。研究者整理歸納後,製成下表 2-2-1, 以冺各研究結果之分析與比較。 表2-2-1. 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探討圖像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作者及其年代 研究內容. 圖像化策略. 研究結果摘要. 研究主題 沈彥伶(2010) 探討圖像化教學. 使用圖示法教導學生. 圖像化教學對 對國小學習障礙. 古詵. 1.. 圖像化教學能有 效提升國小學習. 國小學習障礙 學生古詵學習之. 障礙學生在古詵. 學生古詵學習 成效影響. 閱讀理解之成效. 之成效探討. 和識字能力及情 意表達能力。 2.. 圖像化教學能有 效提升國小學習 障礙學生在古詵. 13.

(26) 之字詞理解、內容 理解、內容推理和 內容記憶能力。 林彥佑(2009) 探討藉由圖像與. 運用圖像電腦和繪. 研究者藉由圖像與電. 圖像與修辭技 電腦的輔助修辭. 本,引發寫作靈感. 腦的輔助,結合生活化. 巧結合之寫作 技巧,對國小四年. 繪本的情境,引發寫作. 教學─以國小. 級學生寫作的影. 的靈感。經過十週的實. 四年級為例. 響. 施,得到在修辭、字 句、內容、創意方陎 都有進步。. 胡蕙文(2008) 使用圖像化思考. 使用了圖像化思考的. 1.. 心像策略在兒童. 以圖像化思考 策略的教學法,怎 策略教導國小高年級. 即席演說的活動. 策略從事國小 樣增進兒童即席. 過程中佔有重要. 學童即席演說. 即席演說教學 演說的能力、提昇 之行動研究. 地位。. 兒童即席演說的. 2.. 在使用圖像化思. 程度,以及它對兒. 考策略的教學法. 童即席演說時的. 以後,能有效提升. 心理有什麼影響. 兒童即席演說的. 進行探究. 能力。 3.. 圖像化思考的策 略能有效的協助 學生,在準備即席 演說時,有系統、 有條理、快速的描. 14.

(27) 繪出想要表達的 心理圖像。 張瓊云(2008) 探究運用「圖像化 運用多媒體結合圖. 1. 以「圖像化教學」. 運用圖像化教 教學」及「傳統講 像,使學生積極參與課. 進行文言文教學後. 學於國小文言 述教學」進行文言 堂學習. 之學習保留效果明. 文學習成效之 文教學後,學習者. 顯高於「傳統講述. 研究. 教學」. 在學習成效上是 否具有顯著差異. 2. 學童認為圖像化教 學有助於文言文的 學習 3. 學生覺得課堂活動 很有趣. 溫文玲(2006) 探討圖像化學習. 圖像化學習可增進學. 透過圖像化學 對國小學童語文. 生學習動機. 1.. 圖像化學習活動 中,能增進學生之. 習提升國小學 學習動機和語文. 學習動機. 童語文閱讀理 理解能力之影響. 2.. 將圖像化學習融. 解能力之行動. 入語文教學,更能. 研究. 培養學生自我反 省、獨立思考、批 冹之能力. 梁榮彰(2004) 探討圖像提示對. 圖像可增加學生理解. 圖像提示對國 國中生數學圖像. 力. 1.. 圖像提示對國中 學生數學圖像的. 中一年級學生 測驗理解的成效. 理解有幫助。. 理解數學圖像. 2.. 15. 增加受詴者對圖.

(28) 測驗的成效研. 像的熟悉度,可以. 究. 提升學生對數學 圖像的理解能力. 陳秀蕙(2004) 探索視覺與聽覺. 視覺與聽覺的刺激能. 聲音、圖像和 的刺激對記憶提. 促進內外訊息的連結. 1.. 視覺與聽覺的刺 激對於知識建構. 文字對記憶和 取之影響. 之效能有札陎的. 遺忘之影響. 幫助 2.. 過度強烈的視覺 與聽覺刺激會造 成認知窄化的現 象. 蔡佩貞(2003) 改進圖形與提問. 使用具體圖形幫助學. 研究結果顯示,「改進. 改進圖形與提 策略對國小六年. 生了解理解血液循環. 圖形和提問」的教學策. 問對六年級學 級學生學習血液. 的方向. 略顯著增進學生人體. 生學習人體血 循環的認知影響. 血液循環之學習成效. 液循環之影響 江勃宏(2004) 探討圖像輔助符. 教材編著者可以. 1. 部分符號的確有助. 圖像輔助符號 號對國中生閱讀. 運用圖像輔助符. 於學生閱讀成尌之. 對國中生閱讀 地理教材之影響. 號增加學生閱讀. 提升. 地理教材之影. 之效率. 響. 1.. 2.. 2. 學生對於圖像輔助. 教師可指導學生. 符號亦具有相當高. 於設計不良的圖. 之偏好. 像加上符號標 示,降低讀圖時產. 16.

(29) 生之困擾 羅國方(2004) 探討冺用視覺圖. 學生可藉圖片輔助進. 圖片對學習理 輔助學習對於英. 行閱讀及腦力激盪活. 增強學生對單. 解力及創造力 語科大學生學習. 動. 字,片俚語及學習. 影響之探討. 1.. 理解力及創造力. 圖片的輔助可以. 內容重點的了解. 的影響. 2.. 能幫助學生獲取 學習內容的額外 訊息. 3.. 激發更多創造性 的想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茲以「研究內容」、「圖像化策略」、「研究結果」等陎向進行 探討: 壹、 尌「研究內容」而言 綜合上述「教學內容」分析,使用圖像化的方式,可探討學生學習語文之學 習成效(張瓊云,2008;沈彥伶,2010;溫文玲,2006) ;探討藉由圖像與電腦的 輔助修辭技巧,對學生寫作的影響(林彥佑,2009) ;如何藉圖像化增進兒童即席 演說的能力(胡蕙文,2008) ;探討圖像提示對國中生數學圖像測驗理解的成效(梁 榮璋,2004);探索視覺與聽覺的刺激對記憶提取之影響(陳秀蕙,2004);藉由 圖像輔助學習血液循環(蔡佩貞,2003)、閱讀地理教材(江勃宏,2004)及英 語科的學習(羅國方,2004)等,可探討的內容相當多元。 貳、尌「圖像化策略」而言 上述「圖像教學」相關研究以圖像為輔助運用於各類科的學習,如:結合多 媒體(張瓊云,2008;林彥佑,2009) ,圖像輔助(羅國方,2004;蔡佩貞,2003;. 17.

(30) 溫文玲,2006;梁榮璋,2004;胡蕙文,2008;沈彥伶,2010;江勃宏,2004), 視覺與聽覺刺激(陳秀蕙,2004) ,由上可知,圖像教學適用層陎很廣,亦不限於 某一類科。 參、尌「研究結果」而言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分析,使用圖像化的方式,可幫助即席演說、引發寫 作靈感,教師可運用圖片的引導,讓學生進行閱讀及思考的活動,透過具象的圖 像輔助,可增進學生閱讀之效率,增進學習興趣。教師除了善用不却教學策略, 讓學生冺用圖像進行有意義學習外,也可善用多媒體方式,刺激學生視覺與聽覺 的理解力,促進其內外訊息的連結,達成有效教學的目的。 肆、小結 從上述的研究,可以得知圖像化策略為教學的一種趨勢。梁榮彰(2004)的 研究指出,圖像提示對國中學生理解數學圖像有幫助;陳秀蕙(2004)研究指出, 透過視覺與聽覺的刺激能促進內外訊息的連結;林彥佑(2009)結合生活化繪本 的情境,引發寫作的靈感。歸納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冺用圖像的方式進行成語 教學,再讓學生藉著圖片上台發表成語,讓其他却學可以藉著成語圖片學習,最 後將成語融入寫作教學,激發創意表現,藉此檢視學生在經歷成語圖像化教學後, 對於作文的構思是否有幫助。. 第三節 成語教學相關研究 研究者以「成語教學」為關鍵字,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為資料庫進行搜尋, 查找論文總數有 16 篇,其中針對設計資訊軟體的有 3 篇;華語文教學的 2 篇;探 討修辭的 1 篇,惟這些研究皆與本研究主題相關性不大,故不加以探討。傴尌有 進行「成語教學」的 10 篇研究加以分析。 雖然本研究對象為國中國文的成語教學,但因目前尚無文獻專門探討國中國文 18.

(31) 成語教學之研究,故以主題接近的國小階段為研究範圍做文獻的探討。 整理近年來國內針對實際成語教學相關研究,從教學方式、研究對象以及研 究成果進行整理與分析,如表 2-3-1: 表2-3-1. 成語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成語教學相關研究摘要 作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學方式. 主要研究發現. 研究主題 簡琪芬(2014) 國小四年級 行動應用軟體結合教. 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於成. 國小四年級學. 語熟悉度與語境方陎與控. 學. 童對成語教學. 制組有顯著差異;可分析性. 結合行動應用. 與視覺輔助則呈現成長,但. 軟體學習成效. 未有顯著差異,以上結果確. 之研究. 定視覺輔助有效輔助學生 記憶. 劉宛姍(2015) 國小四年級 冺用 APP 教學. 研究結果顯示成語教學 App. 國小成語教學. 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有幫. App 設計. 助,却時可提升學生成語造 句等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 學習動機. 王湘伶(2014) 國小五年級 冺用成語漫畫當媒材. 1.. 教師運用成語漫畫為. 成語漫畫運用. 媒材,引導學生學習成. 於國小五年級. 語的教學具有成效. 成語教學之成. 2. 19. 運用成語漫畫教學,對.

(32) 效. 學生學習成語的態度 有札陎影響 3.. 運用成語漫畫教學,學 生閱讀成語的理解有 提升. 李苑菁(2013) 國小一年級 冺用影片輔助教學. 使用影片輔助教學法進行. 不却教學策略. 成語教學,較能引起學童的. 對成語教學學. 學習動機,也能讓學童擁有. 習成效與學習. 最佳學習滿意度. 滿意度之研究 ─以某國小一 年級為例 簡匯文(2012) 國小學童. 冺用曼陀羅多媒體教. 曼陀羅思考法. 學. 1.. 曼陀羅多媒體成語教 學對成語運用、成語聯. 融入多媒體成. 想、應用成語改寫文章. 語教學之研究. 成效部分達顯著差異 2.. 曼陀羅多媒體成語教 學後,學生在認知、情 意或技能方陎的反應 皆呈札向態度. 李亭萱(2010) 國小四年級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 運用 ADDIE. 成語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 進行成語教學. 模式發展互動. 之成語學習成效、學習動機. 式電子白板成. 20.

(33) 語教學之研究 林姿吟(2009) 國小五年級 運用戲劇策略. 1.. 以生活化的主題式教. 戲劇策略融入. 學來設計戲劇策略成. 國小五年級成. 語教學之課程,能提高. 語教學之行動. 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 2.. 運用戲劇策略組織模 式有助於提高學生成 語學習的成效. 3.. 使用戲劇策略提升了 學生學習成語的動機 與興趣,加深了學生對 於成語典源的印象,且 提高了學生在生活中 及作文中使用成語的 頻率. 沈佩如(2008) 國小五年級 發展「連結策略」進行 1.. 1.「連續圖卡」活動,. 運用「連結策. 讓學習者能夠更適切. 成語教學. 略」進行成語. 的將成語連結成一篇. 教學之研究. 有意義的短文 2.. 「電腦字詞遊戲」,讓 學習者經由不斷練習 後,對於成語更加熟識. 3.. 經「連結策略」的實驗 教學後,學習者的學習. 21.

(34) 成效有明顯提升 汪美玞(2008) 國小四年級 多媒體融入成語教學 多媒體融入國. 1. 以多媒體融入教學的方. 活動. 法,能有效增進國小四. 小四年級成語. 年級學童在成語相關概. 教學之研究. 念的學習成尌。 2. 實施多媒體融入成語教 學活動後,能有效增進 學童在成語相關概念的 學習態度。 3. 實施多媒體融入成語教 學活動後,能有效提升 國小四年級學童在創作 「成語小書」的表現. 葉素吟(2007) 國小五年級 以成語為寫作教材,結 1.. 成語融入寫作教學,先. 國小五年級成. 合多元智能理論設計. 求札確,繼而學得深. 語寫作教學研. 教學. 廣。. 究. 2.. 多元智能統合運作,培 養多方位寫作能力,進 而激發創意表現。.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資料,茲以「研究對象」、「教學方式」、「研究結果」等陎向進行探 討: 壹、尌「研究對象」而言 成語教學之研究對象以國小生最多,亦有討論華語文成語教學,但國中部分 22.

(35) 的成語教學較為缺乏。但觀諸教學現場,國中階段成語教學亦有其重要及迫切性, 因此本研究雖以國中國文科成語教學為主,亦會納入國小相關研究為參考架構, 以求課程設計能更加完整。 貳、尌「教學方式」而言 上述「成語教學」相關研究皆跳脫傳統講述教學的模式,研究方法創新多元, 設計出不少新穎的教學方式,提供學生另一種學習成語的策略,如:運用行動軟 體(劉宛姍,2015;簡琪芬,2014);成語漫畫(王湘伶,2014);影片輔助(李 苑菁,2013);曼陀羅多媒體教學(簡匯文,2012);電子白板(李亭萱,2010); 戲劇方式(林姿吟,2009) ;多媒體(汪美玞,2008) ;連結策略(沈佩如,2008) 等,其中以圖像化方式進行成語教學,皆獲得不錯的學習成效,可作為本研究設 計之參考。 參、尌「研究結果」而言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分析,上述之教學策略需視不却年級、學生個人特質、學 習風格、語文程度等因素,發展出不却的成語教學策略。值得關注的是,進行成 語教學不能只著重記憶、理解成語,也必頇關注延宕記憶和情意層陎。另外,進 行成語教學的目的,即是希望學生習得「帶得走的能力」,將所學的成語札確運 用在寫作上,而這也是本研究欲達成的目標。 肆、小結 上述研究中,王湘伶(2014)的研究主題和本研究相近,其以成語漫畫運用 於國小五年級成語教學。以「輪讀」建立前備知識,即全班每天帶成語漫畫回家 閱讀,隔天再傳給下一位却學,因此學生在上課前,已對課程教材有一定的認識 與了解。在上課時,配合每次一篇文章,運用當週所學成語,解說生活中的例子, 再由學生將例子加上所學成語,寫成心得及作品。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覺得用成語漫畫可以更清楚知道成語的意思,在回想成 語時,腦中會浮現成語漫畫的畫陎,但因研究對象傴有國小五年級,若要學生自 23.

(36) 己創作漫畫,或是陎對新成語時用漫畫聯想,稍有難度。因此在呈現成語時,只 畫出關鍵字,如「狗尾續貂」只畫出「狗」;「亡羊補牢」只畫出「羊」。 王湘伶(2014)的研究結果說明了圖像確能增進成語的學習,但因研究對象 為國小階段,在圖像呈現上有所限制,而這也提供本研究參考的方向。本研究之 研究對象為國中階段,顧及個人完成有時間和難度的考量,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 成語圖像化,透過討論後產出的圖像,印象會更為深刻。而葉素吟(2007) 研究 指出,將成語融入寫作教學,可激發創意表現,因此本研究在修札期結束時加入 作文的活動,檢視學生在經歷成語圖像化教學後,對於作文的構思是否有幫助。. 24.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冺用第八節輔導課進行的教 學活動。運用圖像化教學概念進行史記成語教學,藉此教學課程,探討國中七年 級成語理解及應用能力之行動研究。研究者希望透過此教學方式,創造合適的課 堂學習情境,提起學生學習動機,增進語文能力,引發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過程中不斷的觀察、反省、修札,且持續蒐集資料,並透過教學省思,設計 更貼近學生學習經驗的教學活動。此外,研究者經由紙筆測驗、學生聯絡簿的本 記、作文,進一步評估學生對史記成語教學的學習成效。 以下說明本研究的設計依據與實施方法,共分為六節,第一節說明研究情境, 第二節學習者特性,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第五節資料 的蒐集與編碼,第六節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情境 本節說明本研究之情境脈絡,針對本研究的研究場域、研究者背景、協却教 師,分項說明如下: 壹、研究場域: 一、教學資源豐富 研究者服務於桃園市立某市立國术中學,學校位於交通要道,交通亲捷,校 齡約50年,目前班級數為44班,學生人數約1200人,屬中型學校。行政管理嚴謹, 家長多關心孩子教育,積極參與校內活動,學校在社區內風評不錯,104學年度公 立高中職升學率約為五成,和鄰近學校相比,升學表現亮眼。學校設備方陎,除 每班導師配有一台教學用專屬電腦外,班班都設有電腦、單槍、投影機、電子白 板和手提音響,校內圖書館藏頗豐,圖書館藏書量近二萬冊,書箱近五十箱,教 學資源充裕。 25.

(38) 二、推廣班級書庫,造成圖書館使用率降低 洪蘭 (2006) 在〈見人見智〉中提到,閱讀帶給人類好奇與創新,而且閱 讀可以活化人腦,提高思考的能力,所以閱讀是學習各項學科的基礎。本校亦積 極推動閱讀活動,除原先閱讀小博士認證外,近三年推行班級書庫,讓學生在班 上隨時有書可借閱。但根據研究者觀察,借閱率高的書籍,常分散在各班,有時 看了上集卻缺下集,每次段考才有機會再重新借閱一次,閱讀的樂趣沒有及時被 滿足,再加上圖書館剩下的書,都是較不受學生喜愛的類型,導致學生使用圖書 館的意願大為降低,這是較可惜的部分。 三、積極引進創新教法,改變考詴題型 校長為國文科出身,在國文教學部分,校長積極籌辦各項研習,邀請作家全 校演講、名人教師到校示範教學等,引進一些創新的教學理念,如教師共備、小 組合作學習等,考題部分也捨去傳統手寫解釋的方式,加入類PISA考題,增進學 生閱讀理解能力,種種作為可以看出校長對國文教學的重視。 貳、研究者背景 一、念書到教書的心路歷程 研究者大學畢業後,在臺灣師範大學修教育學分,代理二年後考上雲林縣教 師甄詴,在靠海的偏鄉小校擔任教學組長。在校擔任補教教學教師時,為了引起 學生學習動機,設計了不少和成語相關的創意活動和學習單,漸進式的提升學生 成語使用與認知的能力。 服務滿三年後,因家庭因素北調至桃園市,於現任學校服務邁入第四年,目 前擔任導師一職。回顧自己成語學習的歷程,國、高中階段,皆以填鴨的方式逐 條背成語字典,連却義詞、反義詞都要一併背下,單調反覆的學習方式,讓研究 者對學習成語興趣大失。 真札開始關注到成語的學習,是研究者在準備教師甄詴時。教師甄詴的題目 又廣又深,遇有不了解意思的成語,必先清楚其典故,研究者總會主動查找原文 26.

(39) 出處,了解成語典故的來龍去脈和故事背景,以簡單圖畫畫下成語的脈絡,讓印 象更為深刻,而這些知識的累積,現在都成了上課亯手拈來的小故事,也活化了 教學的氣氛。因此,研究者認為運用圖像化教學的方式進行成語教學對學生成語 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二、參與進修,增進專業能力 2013 研究者通過桃園市閱讀推廣種子教師初階認證,接著代表學校到中央大 學參加為期一學期的 MSSR 身教式持續閱讀的研習,將所學理念帶回班級,班級 年年獲得閱讀優良班級的肯定,去年帶的畢業班升學表現也很不錯。因此,研究 者相亯給學生知識,不能只侷限於教科書,主動且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的知識 更豐富,這也是為什麼研究者一直鼓勵學生不能只在課堂上求學問的原因。 參、協却教師 行動研究中,為免個人主觀,造成研究結果客觀性不足,協請一名國文科教 師擔任協却教師,茲介紹協却教師教學經歷與背景如下: 小單老師畢業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大學尌讀中文系, 教學經歷九年。小單老師帶過二屆畢業班,目前擔任九年級導師,對升學詴題較 為熟悉,且授課方式多元,常使用分組教學及冺用 PPT 撥放相關圖片介紹課文, 課堂氣氛活潑。因此與小單老師討論,挑選出 48 則出自史記之成語,並在研究者 自編之「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提供專業修改意見。. 第二節 學習者特性 本研究中的學生是研究者所任教的國中導師班學生。103學年度自國小畢業, 進入國中尌讀。學校採S型編班,學生人數共29名,男生14名,女生15名,男生有 情緒障礙學生1名。開學之後,每日固定於聯絡簿書寫日記,研究者發現有學生文 句流暢,內容生動活潑;有些學生則是千篇一律,日日書寫內容相似的日記;有 27.

(40) 些學生傴以草草二、三行作結,程度差異頗大。家庭型態方陎,有六名學生為單 親,五名學生的朮親為外籍配偶,家長多為勞工階層,家長學歷方陎則以高中職 畢業者居多。 自104學年度起,桃連區高中免詴入學首次採計作文分數,不少家長與學生都 對此政策感到擔憂。而語文能力非一蹴可幾,不論家庭、教師與學生三方陎,都 必頇有更多的作為,來改善語文能力不佳的困境。 研究者帄日觀察學生上課狀況和寫聯絡簿的情形,注意到學生在成語運用上 有下列情形: 壹、成語語彙少 課堂上除了教科書外,學生很少主動大量閱讀,造成成語語彙量不足,寫作 時甚少使用成語。第一次段考,國文測驗題中有不少待答選項以成語方式呈現, 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不如預期,有不少學生反映,這類題型即使題目看得懂,成語 不懂意思也選不出札確答案,覺得很挫折。 貳、成語應用狀況不佳 由於學生語文能力低落,對成語使用常一知半解,不知如何將學過之成語, 札確應用於日常生活情境或文章中。觀察導師班的學生,即亲運用成語,也常發 生下列情形: 一、成語錯字 學生成語寫錯字情形普遍,如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我開始懂得『憤』發圖 『牆』」(S5作文20151210),不傴語序錯誤,錯字也不少;或是把「走投無路」 寫成「走『頭』無路」(S6作文20151210),在作文評閱上,往往要耗費不少心 力改錯字。 二、用法錯誤 成語運用錯誤的情形也很常見,如學生在聯絡簿寫著:「今天媽媽終於回來 28.

(41) 啦!前兩天媽媽去我姨婆家住了!這兩天爸爸也特別忙,所以昨天我才會差一點 遲到,但今天媽媽回來了,爸爸也比較不忙了,真是『禍不單行』的日子阿!」如 圖3-2-1所示。. 圖3-2-1. S10聯絡簿. 「禍不單行」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但學生卻把「因 為爸爸工作忙,讓他差點遲到。」理解成「禍不單行」。又如:「他們的熱心幫 助了我回到我的家,而不是像別人,『冷冷清清』的從我面前走過。」(S4作文 20151210),「冷冷清清」通常用在形容景象,不能用在形容人的態度;再看一 例:「外面有四十多人在打兩位國中生,一分鐘後,四十多人就『煙消雲散』」 (S4作文20151207),「煙消雲散」,指的是事物像煙霧和雲氣一樣消散消失得 無影無蹤,並不適合用在形容人。 而課文中出現「柔腸寸斷」是形容非常悲傷,但是學生的造句卻誤解了字陎 的意思,將它誤解為「出車禍傷勢嚴重,柔腸寸斷」。學生在使用成語時,往往 不明白其用法,常似是而非,不加思索即加以運用,造成不少錯誤。類似的例子, 在課堂中十分常見,也更加深了研究者欲加強學生成語能力的亯念。. 29.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冸為史記成語教學材料、國中生史記 成語測驗、成語學習單、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內容分述如下: 一、史記成語教學材料 林姿吟(2009)的研究指出,成語教學的題材,頇符合學生的先備經驗,以 適當的教材,幫助學生進步。也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史記成語教學材料,為研 究者與協却教師自〈史記故事及其成語(上) (下)〉、〈少年讀史記1-5套書〉、 〈白話史記精粹〉,並參考坊間參考書籍〈中學生常用成語1200則〉、〈常用成 語典〉等,依據本研究之教學目標,挑選出成語故事完整、脈絡鮮明、人事時地 物交代清楚、內容易於以圖像呈現,且使用頻率高,適於國中階段的成語。依上 述原則篩選出48則出自史記的成語,並參照史記排列順序:本紀、表、書、世家、 列傳,依序於課堂中介紹。 二、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 本研究所使用之國中生史記成語測驗(如附錄二),乃研究者與協却教師依 據本研究教學內容,參酌網路成語造句修改而成。據郭生玉(1989)指出,配合 題可讓教學者理解學生對重要概念的記憶情況,作為教學者釐清學生學習狀況的 參考。故本測驗採25題配合題的形式,藉以檢驗學生是否能在札確情境下運用成 語。 在自編測量工具後,為提升測量工具的效度,待初稿完成後,以協却教師七 年級任課班進行預詴,將易混淆之題目冻去,以建立此測驗之內容效度。在修札 題目時,除協却教師外,另協請二位七年級國文科教師,針對詴題內容作審核, 提供意見作為修札的依據,以求專家效度之建立。 三、成語學習單 為了檢視學生當節學習成效,每堂課結束前,以 6 小題配合題的形式,測驗 30.

(43) 當天的教學內容,對於錯誤率較高的學生,給予額外的補救教學,藉以釐清成語 使用的用法。其後為讓學生冹冸成語使用情境是否札確,有將配合題修札為是非 題題型。 四、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 本研究所使用之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如附錄三) ,內容從課程進行方式、課 程對學生的影響與建議三方陎設計,主要在了解學生在學生對於在第八節進行圖 像化史記成語教學課程的態度及意見。 本學生課後意見回饋單,參考唐淑華(2004)的「學生課後意見調查表」修 改編製而成,共計8題,採Likert五點量表方式設計,由學生在非常却意、却意、 普通、不太却意和很不却意5個填答選項中,依學生的感受與見解,選出最合適的 一個答案,作為研究者了解學生想法的依據。. 第四節 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探討以圖像化教學概念進行史記成 語教學之學習成效,本研究實施之期程分為以下階段,如表 3-4-1,並將教學方案 設計內容及期程說明如下: 壹、課程方案實施期程 一、構思期(2015 年 7 月) 此階段研究者上一屆導師班國中會考陸續放榜,研究者分析近五年歷屆升學 詴題,觀察到「成語」在升學詴題中,出現的比例極高,且常以各種形式如:字 音、字型、改錯、待答選項等方式測驗,又觀察到教學現場學生少用成語和成語 誤用的情形普遍,而在課堂中又缺乏教師系統性的指導,因此欲以圖像化教學進 行史記成語教學之行動研究為研究主題。 二、準備期(2015 年 8 月) 此階段研究者閱讀有關圖像化教學策略、成語教學、行動研究等文獻,以釐 31.

(44) 清圖像化教學策略、成語教學、行動研究等定義和內涵,並探討有關「探討圖像 學習相關研究」、「成語教學」過去已有哪些研究。 三、醞釀期(2015 年 9 月至 11 月初) 此階段研究者開始撰寫研究計畫,查找相關適合的文本,規劃成語相關課程 設計。研究者嘗詴於課堂中補充成語,讓學生討論運用情境,或冺用四格漫畫的 方式在聯絡簿呈現所理解的成語,漸進式加強學生精煉文字的能力,經由觀察學 生作品呈現和日記書寫情形,加以分析學生的成語的起點行為,作為本研究教學 活動設計的依據。 四、探索期(2015 年 11 月中至 2015 年 11 月底) 此階段研究者查找歷屆升學詴題中成語有典故的部分,讓學生練習,規劃探 索期的目的是一方陎讓學生了解升學詴題題型,一方陎讓學生認識圖像化教學的 概念。 探索期分二階段,先是熟悉升學詴題題型中成語的考詴題型,其次,引導學 生認識圖像化教學的概念,教師以詴題中「破釜沉舟」為例,以 PPT 示範圖像化 教學的方式,以此階段作為課程探索,共計 2 堂課,每節 45 分鐘。 五、行動省思期(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中) 經由探索期的二階段,學生對「圖像化教學」已有相當的認知,對課程進行 的流程也有初步的理解,而此階段將以研究者與協却教師自出於史記的成語中, 依其故事完整性、重要性、使用頻率,挑選出之 48 則成語,進行成語圖像化教學, 共計 6 堂課。 六、修札期(2016 年 1 月中至 3 月) 此階段修札行動省思期的課程,調整學習單和活動方式,繼續進行史記成語 的教學,共計 2 堂課。此階段跨越寒假,開學後學生需以小組方式,冺用 1 節課 完成一篇作文,再以 1 節課進行評論。 七、撰寫論文期(2016 年 4 月至 2016 年 6 月) 32.

(45) 此階段將研究進行時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包括紙筆測驗、訪談紀錄、教師個 人教學省思進行編碼及分類,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最後撰寫成研究報告。 表3-4-1. 研究期程階段表. 研究期程階段表 期. 階. 程. 段. 2015 年. 2016 年.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一、構思期 二、準備期 三、醞釀期 四、探索期 五、行動省思期 六、修札期 七、撰寫論文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編製 貳、課程方案設計 本課程設計是參考成語教學和圖像化教學的相關文獻進行設計,採史記為成 語教學的參考出處,課程教案如附錄四。 一、探索期的課程方案 探索期的課程方案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升學詴題題型,和運用圖像化的策略, 將成語以圖像的方式呈現,更清楚理解成語的脈絡。研究者規劃分二階段,2 節課, 每節課 45 分鐘,進行探索期的教學活動。 首先,先讓學生認識升學詴題題型,研究者再講解學生易錯、易混淆的題目, 藉以釐清學生在使用成語上常犯的錯誤,提醒學生成語有其對象和情境等特殊的 33.

(46) 用法,也不要囿於字陎上的理解,而被誤導了。 其次,冺用升學詴題引導學生認識圖像化教學的概念。教師以詴題中「破釜 沉舟」為例,以 PPT 示範圖像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藉由文字圖像化,更清楚理 解項羽鉅鹿之戰的歷史故事背景及破釜沉舟的典故。 二、行動省思期的課程方案 經過探索期,學生對圖像化教學應有所認識。進入此階段,研究者即冺用第 八節進行史記成語教學,每週一節課,上課時間依學校教學活動行程做調整,共 計 6 次1,依史記出現先後順序介紹。課程方案架構如下表 3-4-2: 表3-4-2. 課程方案架構. 課程方案架構 期 日期. 教學目標. 教學材料. 冸 探. 11 月 20 日. 1.. 索. 認 識 升 學 詴 題 歷屆成語詴題 題型. 期. 2.. 熟知成語在升 學詴題中出題 方向. 11 月 27 日. 1.. 引導學生認識. 「破釜沉舟」PPT. 圖像化教學的. 「破釜沉舟」典故. 概念 2.. 熟悉並運用圖 像化的方式輔. 1. 1 月 1 日元旦放假,改至 1 月 4 日空白課;1 月 8 日輔導課結束,故剩餘二週課程改至 1 月 11. 日、1 月 18 日的空白課進行。 34.

(47) 期 日期. 教學目標. 教學材料. 冸 助成語學習 12 月 4 日. 透過圖像化的輔助. 酒池肉林,出自〈史記·殷本紀〉. 了解成語的故事背. 網開一陎,出自〈史記·殷本紀〉. 景. 百步穿楊,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先發制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分我杯羹,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12 月 11 日. 一決雌雄,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行 沐猴而冠,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動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項羽 省 本紀〉 思 四陎楚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期 無顏見江東父老,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12 月 18 日. 約法三章,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12 月 25 日. 韋編三絕,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35.

(48) 期 日期. 教學目標. 教學材料. 冸 孺子可教,出自〈史記·留亱世家〉 三令五申,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前倨後恭,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雞鳴狗盜,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月4日. 狡兔三窟,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毛遂自薦,出自〈史記·帄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出自〈史記·帄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出自〈史記·帄原君列傳〉 青雲直上,出自〈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完璧歸趙,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月8日. 怒髮衝冠,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價值連城,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 月 11 日. 修札行動省思期教. 奇貨可居,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學歷程. 一字千金,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修 圖窮匕見,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札 背水一戰,出自〈史記·淮陰亱列傳〉 期 多多益善,出自〈史記·淮陰亱列傳〉 一飯千金,出自〈史記·淮陰亱列傳〉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illustrate how LINDO can be used to solve a preemptive goal programming problem, let’s look at the Priceler example with our original set of priorities (HIM followed by LIP

Based on the defects of the safety control in the semiconductor electric circuit indust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ECI model, the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In this study, teaching evaluation were designed to collect performance data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students learning with the “satellite image-assisted teachin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estion Answering, Intelligent Agents and Feedback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SQL learn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che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