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農業、農民與國家: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農業政策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農業、農民與國家: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農業政策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雅靈 博士. 農業、農民與國家: 政 治. 大. 立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農業政策分析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黃騏弘 中華民國一0三年九月.

(2) 謝 詞 上個世紀七0年代末的中國仍是貧窮的國家。然而,在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後 的今日,已無人能否認中國的經濟成就與實力。中國從貧窮走向富裕的經濟發展 過程是有普遍性的?還是有中國特色的?台灣也曾經歷過快速成長的經濟起飛 階段,而過去學者們對於台灣經驗的解釋是否適用於中國?如果可以,中國經驗 與台灣經驗又有何差別?此一研究動機促使我將中國的農業政策作為博士論文 的主題。 能夠完成這本論文,我首先必須感謝劉雅靈教授的指導。從碩士到博士,劉 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與自由開放的思想,一直是我努力學習榜樣。同時,她對我 的鼓勵和照顧,並且無私地資助我赴中國進行田野調查,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銘 感於心。另外,不論是在課堂上或私下的討論,蔡中民教授的教導與關心不僅幫 助我撰寫論文的過程更加順利,他的提醒與看法也讓我獲益匪淺,在此也要對他 表達我的感謝。吳介民教授、莊奕琦教授與張弘遠教授三位口試委員,他們所提 出的問題和建議,不僅豐富了這本論文的內容,同時也激盪了我對研究問題有更 廣泛的思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從尋找題目到撰寫論文,林華德教授給予了我莫大的啟發。林老師是位睿智 的長者,有著豐富的學養和不凡的經歷。有幸能與他相處並從旁學習,讓我的視 野變得更加開闊。希望這本論文的完成,能夠有知識傳承的意義。同時,我也要 感謝楊智雄先生的提點。楊先生是位氣概而有智慧的長輩,從他身上我不僅學習 到待人處事應有的態度,更讓我增長了見識。另外,我要特別感謝鄭丞傑教授、 江明洲先生、聶眾先生。沒有他們的熱心幫助,我無法順利地在中國大陸進行田 野調查並完成這本論文。當然,在中國大陸進行田野調查時有許多幫助過我的師 長和朋友,雖然無法一一寫出他們的姓名,但是在此我必須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 謝意。. Ch. engchi. i n U. v. 學術研究的路途是孤獨的,但是因為有許多好朋友的陪伴,所以我並不感到 寂寞。劉川園先生與曾慧玲女士、曾盈富先生,他們對我的鼓勵及關懷以及帶給 我的人生經驗讓我永難忘懷。另外,我也要感謝林佑屹、程文正、黃信豪、張世 澤、鄭如婷、王玲、林娟娟、許敏玲這幾位好友的關心與陪伴。懷著感恩的心情,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父母親和家人。若不是你們給了我這麼好的家庭、若不是你們 的支持與付出,我不可能完成學業。謹以這本博士論文獻給你們。. I.

(3) 農業、農民與國家: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農業政策分析. 摘 要 政府干預農產品市場會改變農產品價格,從而影響農民所得。在糧食雙軌制 時期,中國的糧食價格在大幅震盪中逐漸下跌,2004 年農業政策改變之後,糧 食價格則逐漸上升。本文從二元經濟模型的研究途徑,分析中國糧食價格變動的 影響因素,並探究促使中國政府改變農業政策的原因。本文指出:(1)中國糧食 價格取決於勞動力移動和糧食供給量,而勞動力移動和糧食供給量的變化,又受 到中國政府限制農民進城與強迫生產這兩項政策的影響。(2)限制農民進城與強 迫生產政策,造成中國在九0年代後半面臨糧食過剩及農民所得低落的問題。到 了 2004 年,由於糧食減產政策導致低存糧以及取消對勞動力移動的限制,糧食 供需情況也從過剩轉變為短缺。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於是中國政府改變農 業政策,實行直接補貼、最低收購價格政策並取消農業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詞:二元經濟模型、勞動力移動、強迫生產、糧食價格、農業政策. Ch. engchi. II. i n U. v.

(4) 目 錄 摘. 要 .......................................................................................................................... II. 圖目錄 ......................................................................................................................... IV 表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1 第二節 中國糧食價格變動的解釋觀點 .................................................................. 6 第三節 二元經濟模型與中國糧食價格 .................................................................. 9 第二章 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 20 第一節 糧食市場化的展開 .................................................................................... 20 第二節 糧改挫折與全面市場化 ............................................................................ 27. 政 治 大 第三章 中國的農業政策與糧食價格 ....................................................................... 34 立 ‧. ‧ 國. 學. 第一節 勞動力移動過程中的糧食價格 ................................................................ 34 第二節 勞動力移動的政治邏輯 ............................................................................ 37 第三節 糧食供給量與糧食價格 ............................................................................ 43. 第四章 中國農業政策的變遷 ................................................................................... 53. sit. y. Nat. 第一節 低糧價的後果 ............................................................................................ 53 第二節 改變農業政策 ............................................................................................ 61. 錄. 參考文獻. al. n. 附. er. io. 第五章 結論 ............................................................................................................... 67. Ch. engchi. III. i n U. v. 70 74.

(5) 圖目錄 圖 1-1 中國糧食價格 .................................................................................................. 3 圖 1-2 台灣稻穀價格(1964-1985)與中國糧食價格(1985-2011) .............................. 5 圖 1-3 解釋中國糧食價格 ........................................................................................ 18 圖 4-1 中國的糧食庫存 ............................................................................................ 6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表目錄. 表 2-1 中國三種主要糧食收購價格 ........................................................................ 22 表 2-2 國家糧食收購情況 ........................................................................................ 24 表 2-3 國有糧食企業經營損益 ................................................................................ 29 表 2-4 中國四項糧食補貼支出 ................................................................................ 31 表 2-5 三種主要糧食的政策性收購 ........................................................................ 33 表 3-1 中國勞動力移動情況 .................................................................................... 36 表 3-2 中國糧食生產成本收益 ................................................................................ 42 表 3-3 中國的糧食價格、糧食產量與勞動力移動 ................................................ 44. 政 治 大 表 3-5 2004 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恢復發展糧食生產的面積、產量目標 .... 50 立 表 3-4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中的糧食 ............................................................ 46. ‧ 國. 學. 表 4-1 中國農民的人均所得與成長率 .................................................................... 55 表 4-2 中國的所得分配與城鄉差距 ........................................................................ 57 表 4-3 中國各省的農民負擔 .................................................................................... 58. ‧. 表 4-4 中國農民的現金收入與生活消費現金支出 ................................................ 6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第一章 緒 論. 國家與農民關係一直是中國政治研究當中重要的領域。雖然過去有不少的文 獻探討鄉鎮企業、地方財政、農民負擔、農民工、農村土地開發等議題,但是有 關農業政策的分析卻甚為少見。本文的目的在於,從農業政策的角度探討中國改 革開放之後國家與農民的關係。所謂農業政策是指,政府干預農產品市場價格, 從而影響農民所得的行動。1由於糧食是人們熱量攝取的主要來源,而且為了確 保糧食安全,中國可耕地當中的絕大部分需要用於種植糧食作物,因此在中國的 農業中,糧食占有重要的地位。2探究中國糧食價格的影響因素、中國政府如何 干預糧食市場及政府干預的後果是本文的主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仍然相當貧窮,有超過70%的就業人口生活在農村。同. n. al. er. io. sit. y. Nat. 時,為了掌握糧源,中國政府不僅建立了「統購統銷」制度取代糧食市場,並且 以強制手段與農民劃分「餘糧」。3對農民過度地榨取以及大量勞動力滯留在農 村,結果造成中國農民的生活水準在改革開放前夕僅處於維生邊緣。41978年底 中國政府從農村展開經濟改革。一方面,中國政府透過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縮減 計畫經濟的徵購指標和增加農村消費品供應等誘因,刺激農民的糧食生產和交易 行為;另一方面,由於實施「家庭承包責任制」,農民被賦予了承包土地的自主 經營權,因此開始能夠掌握自身的糧食消費與餘糧的數量。諸多農村改革的措施,. 1. Ch. engchi. i n U. v. Robert H. Bates, Markets and States in Tropical Africa: The Political Bases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 3. 2. 自 2006 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強調堅守「18 億畝耕地紅線」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 主任陳錫文指出,在 18.2 億畝的耕地中,16.5 億畝必須用於糧食生產。請見《農村農業改革發 展關注三大問題》 ,經濟日報,http://paper.ce.cn/jjrb/html/2012-08/20/content_127372.htm,2012 年 8 月 20 日。另外,據統計,2010 年中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例為 68.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1 年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頁 142。 3. 關於統購統銷制度的詳細說明,請見周応恒,中国農産物流通政策と流通構造 (東京都:勁草. 書房,2000年),頁13-76。有關社會主義時期國家如何與農民劃分餘糧,請見Jean C.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 15-42. 4. Robert Ash, “Squeezing the Peasants: Grain Extraction, Food Consumption and Rural Living. Standards in Mao’s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88, Dec., 2006, pp. 959-998. 1.

(8) 促使中國的農業在1979-1984年市場轉型初期快速成長。5 隨著農村改革的成功,中國政府在1984年底將經濟改革的重心,從農業部門 轉向工業部門,並且在1985年改革糧食流通體制,實施「糧食雙軌制」。二十年 之後,2004年5月,中國政府在「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 見」中宣布,全面開放糧食收購市場和價格,至此,中國的糧食經濟也邁入全面 市場化的新時期。從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和廢除集體化農業到實施糧食雙軌制,再 到全面開放糧食市場,這段期間中國的糧食價格有何特徵?以下首先描述中國糧 食價格波動的特徵,接著再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 一、中國的糧食價格 一項商品的「相對價格」代表該商品的交換價值,而「交易條件」(terms of trade)則是以相對價格來表示商品之間的交換關係。在國際貿易裡,出口商品交 易條件是指一國的商品出口價格指數對商品進口價格指數的比率。就國內經濟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言,若將經濟體系區分為農業與工業兩個部門,則農產品交易條件是指農產品價 格指數對工業品價格指數的比率。當農產品交易條件上升,表示每單位農產品所 能換得的工業品增加,對農民有利;當農產品交易條件下降,表示每單位農產品 所能換得的工業品減少,對農民不利。換言之,用農產品交易條件來表示農產品. sit. y. Nat. 對工業品的相對價格的意義是,從工業部門的角度看待農產品的價格。本文中的 糧食價格,就是以「糧食交易條件」為指標所衡量的相對價格。6. n. al. er. io. 圖1-1繪出1980-2011年中國糧食價格的變化。由於經濟發展初期與後期的生 產條件和經濟環境不同,在衡量農產品交易條件時,若選擇以經濟發展初期的時 間為基期,可能造成初期的工業品價格指數高於往後各期,從而使得後期之農產 品交易條件發生偏高的現象。7因此,圖中兩種糧食交食條件均是以2005年為基 期(2005=100)換算而得。「國家收購糧食交易條件」是「糧食生產價格指數」對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比率,用以表示國家收購糧食的相對價格。「市場糧. Ch. engchi. i n U. v. 食交易條件」是「糧食市場價格指數」對「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比率,用以 表示市場糧食的相對價格。另外,必須指出的是,中國農業統計中所定義的糧食, 與國際上常用的定義略有不同,除了稻穀、玉米、小麥三種主要糧食之外,中國 的糧食還包括了大豆和薯類。不過,本文所稱之糧食主要是指稻穀、玉米和小麥, 5. Jikun Huang, Keijiro Otsuka, and Scott Rozelle, “Agri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Past. Disappointment, Recent Success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Loren Brandt and Thomas G. Rawski eds.,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467-505. 6. 交易條件的衡量有許多方式,這裡的交易條件是指「淨交易條件」。. 7. 胡勝益, 「台灣農工交易條件之研究」 ,台灣銀行季刊,第 23 卷,第 2 期,1972 年 6 月,頁 1-25。 2.

(9) 並在必要時將加註說明。. (指數). 三種主要糧食產量. 國家收購糧食交易條件. 市場糧食交易條件. 180.0. (萬噸) 60000. 160.0 50000 140.0 120.0. 40000. 100.0 30000 80.0 60.0. 20000. 40.0 20.0. 立. 10000 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0.0.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1-1 中國糧食價格 (1980-2011). ‧. 說明:1. 糧食市場價格指數是稻穀、小麥、玉米三種主要糧食的市場收購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格:𝑃̅ = ∑3𝑖=1 𝑊𝑖 ∙ 𝑃𝑖 ;權數:𝑊𝑖 = (𝑃 𝑖 ∙ 𝑋 𝑖 )/(∑𝑃 𝑖 ∙ 𝑋 𝑖 )。其中,市場糧食收購量. y. Nat. Xi 是 2006-2011 年三種主要糧食的「社會各種糧食企業收購量」-「國有糧食企業. sit. 收購量」 。. 2. 1980-2001 年糧食生產價格指數是稻穀、玉米、小麥三種主要糧食收購價格指數的. io. er. 算數平均數。2002-2011 年糧食生產價格指數則直接引用官方的統計數據。. al. n. v i n 資料來源:糧食生產價格指數:中國人民共和國農業部,1995 年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北京: Ch U i e n199;中國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2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年),頁 年中國農業 h gc 3. 因無法收集到完整的數據,圖中未能顯示 1980-1984 之市場糧食交易條件。. 發展報告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年),頁 167;戴春芳、賀小斌、冷崇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價格波動分析」 ,價格月刊,第 6 期,2008 年,頁 5-12。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國家統計局,新中國六十年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頁 625;國家統計局,2012 年中國統計年鑑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年), 頁 311。 市場糧食價格:表 2-1。 市場糧食收購量:池上彰英,中国の食糧流通システム(東京都:御茶の水書房, 2012 年) ,頁 173;國家糧食局主編,2012 年中國糧食發展報告 (北京:經濟管 理出版社,2012 年),頁 24。 糧食產量:國家糧食局主編,2012 年中國糧食發展報告 ,頁 164。. 從上圖可以觀察到中國糧食價格的兩個特徵:(1)就糧食價格的穩定性而言, 糧食市場價格的波動在2004年之前與之後有很大差異。雙軌制時期糧食價格的波 3.

(10) 動大起大落,其中,1990-1993年、1997-2003年這兩段期間的糧食價格更是大幅 滑落。2004年之後市場化時期的糧食價格穩定,並從2007年起持續上升至今。(2) 就糧食價格的水準而言,僅管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政府大幅提高了向農民收購糧食 的價格,但是1985年實施糧食雙軌制之後,國家的收購價格與市場價格仍有差距。 換句話說,中國政府仍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糧食,而兩者的差距相當於 對農民徵收的「隱藏稅」(hidden tax)。1997年之後,隨著市場糧價持續下跌,國 家收購價格與市場價格趨近,糧食雙軌制也逐漸失去意義。2004年之後的市場化 時期,國家收購糧食交易條件轉趨對農民有利,表示中國政府以高價格向農民收 購糧食。 若進一步對照經濟起飛時期的台灣經驗,則更能顯示出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 特殊之處。在農業生產條件上,台灣和中國同樣都屬於人口眾多、耕地資源相對 稀少的「零細農業」。在經濟發展程度上,經濟起飛時期的台灣(1964-1985年) 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1979-2008年)則處於相同的發展階段,人均國民所得都是從 200美元提高至3,000美元。在汲取農業部門資源的做法上,台灣除了「肥料換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外,在1973年之前,政府同樣也用低於市場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稻穀。另外,相較 於其他後社會主義國家,或者同屬於人口大國的印度,中國與這些國家在政治制 度、就業結構及經濟發展程度上,則有很大的差別。在經濟轉型初期,俄羅斯和 東歐國家的人均國民所得不但遠高於中國,更重要的是,轉型之初這些後社會主. sit. y. Nat. 義國家的農業勞動力只占總勞動力不到二成的比例。8印度是民主國家,可是經 濟發展程度卻遠低於中國,2009年的人均國民所得只有1,170美元。. n. al. er. io. 圖1-2是台灣在經濟起飛時期稻穀價格的變動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台灣 的稻穀價格除了在1974、1975這兩年大幅上漲外,其他時間價格波動的幅度不大。 同時,雖然1973年之前的稻穀交易條件不利於稻農,但是卻有逐漸改善的跡象。 1964-1973年稻穀交易條件時間序列的迴歸係數T=1.83,表示這段期間台灣的稻 穀價格確有向上攀升的趨勢。經過了石油危機和農業政策的轉變,1976年之後, 台灣的稻穀價格則穩定維持在高價位。至於中國的糧食價格,在糧食雙軌制時期,. Ch. engchi. i n U. v. 市場糧食交易條件時間序列的迴歸係數T=-2.78,表示這段期間糧食價格呈現下 降的趨勢,2004年農業政策轉變之後,糧食價格才逐漸上升。. 8. Jeffery Sachs and Wing Thy Woo, “Structural Factors in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 Policy, Vol. 9, No. 18, Apr., 1994, pp. 101-145. 4.

(11) 台灣稻穀交易條件. 中國市場糧食交易條件. 1990/2011. 1989/2010. 1988/2009. 1987/2008. 1986/2007. 1985/2006. 1984/2005. 1983/2004. 1982/2003. 1981/2002. 1980/2001. 1979/2000. 1978/1999. 1977/1998. 1976/1997. 1975/1996. 1974/1995. 1973/1994. 1972/1993. 1971/1992. 1970/1991. 1969/1990. 1968/1989. 1967/1988. 1966/1987. 1965/1986. 1964/1985.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圖 1-2 台灣稻穀價格(1964-1985)與中國糧食價格(1985-2011) 資料來源:圖1-1。. 政 治 大. 台灣工業產品躉售物價指數:林華德,台灣兩元性經濟的發展策略:戰後台灣經濟的. 立. 實證分析 (台北:台灣銀行研究室,1978年),頁47-48;行政院主計處,物價統計月 報,第205期,1988年1月,頁74。. ‧ 國. 學. 台灣稻穀價格指數: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台灣農產物價與成本統計月報 ,1974年12 月,頁46、1980年12月,頁46,1987年1月,頁58。. ‧ sit. y. Nat. 二、研究問題. n. al. er. io. 處於相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國的糧食價格與台灣的稻穀價格有著明顯的對 比:第一,台灣的稻穀價格長期相對穩定,中國的糧食價格則起伏不定。第二, 台灣的稻穀價格從逐漸上升轉為持續維持高價位,中國的糧食價格則是從逐漸下 降轉為逐漸上升。由於市場糧價反映的是糧食供需情況,因此中國糧食價格大起 大落,表示糧食過剩與短缺交替出現;糧食價格從逐漸下降轉變為逐漸上升,則 代表糧食從過剩轉變為短缺。然而,依照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如何避免糧食「短. Ch. engchi. i n U. v. 缺」,是一國在經濟發展初期所面臨最主要的農業問題。9再者,即使發展中國 家克服了糧食短缺的問題,理論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糧食價格應該如同台灣 經驗會逐漸上升。換言之,儘管避免了糧食短缺的問題,但也不至於出現糧食「過 剩」,可是中國的糧食卻是在短期呈現過剩與短缺交替,在長期則從過剩轉為短 缺。為什麼中國糧價波動如此劇烈?如何解釋中國糧價從逐漸下降轉為逐漸上升 的趨勢?糧價的變化對中國農民造成什麼影響?另外,中國政府從低價收購糧食 轉為高價收購,代表中國的農業政策從對農業的榨取轉向對農業的支持。什麼原 因促使中國政府在2004年改變農業政策?這些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研究問題。. 9. 速水裕次郎,農業経済論 (東京都:岩波書店,1986 年),頁 54。 5.

(12) 第二節 中國糧食價格變動的解釋觀點 糧食價格的波動取決於糧食市場的供需情況。在探討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影 響因素時,學者們多將研究焦點置於分析影響糧食市場供需的原因。本節將首先 檢視過去解釋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各種觀點,第三節則提出本文的理論觀點。 一、糧價變動的周期性 基於觀察中國糧食價格與糧食產量的長期變化,學者們指出,兩者之間的互 相影響造成糧食價格呈現趨勢性上漲和趨勢性下跌的周期性波動,也就是圖 1-1 所繪之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軌跡。所謂周期性波動,簡單來說,糧價上漲刺激糧 食生產,而糧食增產到一定程度後,形成糧食過剩並導致糧價下跌。糧價下跌促 使農民減少生產,當糧食減產到一定程度後,形成糧食短缺並造成糧價的恢復性 上漲,而糧價上漲又再次刺激糧食生產。在糧價周期性波動的過程中,人們會預 期糧價的上漲或下跌將持續一段較長時間,而在這當中,糧價上漲的預期會促使 農民和糧食企業增加存糧,糧價下跌的預期則會促使農民和糧食企業減少存糧。 由於存糧數量的增加或減少直接關係到市場上糧食的供給量,因此對於糧價的波 動產生影響。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學者們認為,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周期性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農民和糧 食企業會對於糧價的變化做出正常反應。因此,糧價波動的周期性決定了 1985 年、1990 年、1996 年的糧價下跌,以及 1989 年、1994 年、2004 年糧價上漲。 但是,因為中國政府忽視了糧價周期性波動的客觀規律,以至於諸多干預糧食市 場的政策,如調整糧食定購價格、糧食省長責任制、大量糧食進口、保護價敞開 收購餘糧等,不僅無法達到及時穩定糧食市場的效果,反而,當期的政府干預會 在後期發生作用,所以對糧食生產及糧價波動造成推波助瀾的效果。11. Ch. engchi. i n U. v. 二、糧食雙軌制的制度效果 糧價周期性的觀點指出,因為中國政府對糧價周期性波動的規律缺乏認識, 所以原本為了穩定糧食市場所採取的干預措施,反而擴大了市場的不穩定。另一 10. 宋洪遠, 「農產品供給波動與價格上漲」 ,中國農村觀察,第 3 期,1995 年;頁 15-21;張治華,. 「價格對我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分析及政策建議」 ,中國農村經濟,第 9 期,1997 年,頁 11-18。 11. 盧鋒,半周期改革現象:我國糧棉流通改革和食物安全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137-139;葉慶興, 「新一輪糧價周期與政府的反周期政策」 ,中國農村經濟,第 9 期,1997 年,頁 4-10;葉慶興, 「論糧食供求關係及其調節」 ,經濟研究,第 8 期,1999 年,頁 64-69;王 小魯,「中國糧食市場的波動與政府干預」 ,經濟學季刊,頁 171-192。 6.

(13) 種觀點分析糧食雙軌制對於農民生產行為的影響,而調整糧食定購價格是否會影 響糧食產量,是其主要的研究問題。一種看法是認為,由於糧食市場價高於糧食 定購價,而農民的生產行為只會回應價格較高的市場價,因此,在農民完全服從 糧食定購任務的前提下,定購價和市場價的差距,就相當於國家對農民徵收的「定 額稅」(lump-sum tax)。除非定購價高於或等於市場價,或者定購價低於某個水 準,否則調整糧食定購價格將不會直接影響糧食產量。12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市 場價與定購價的變動都會影響農民的生產行為。理由是,因為定購數量是內生的, 與糧食產量有關,所以定購價和市場價的差距,相當於一種由定購數量所決定的 「比例稅」(proportional tax)。如果糧食增產數量當中國家定購的部分愈多,表示 農民所繳的稅也愈多,則農民對定購價變動的反應較大,對市場價變動的反應較 小。因此,在糧食定購數量為內生的假定下,提高定購價格意味著減輕農民的稅 負,因而有助於促進糧食生產。13. 政 治 大. 上述兩種看法是從農民稅負的角度來分析糧食雙軌制的制度效果。第三種看 法則是從農民利益極大化的角度來分析。此種看法認為,在糧食雙軌制下農民到 市場上出售餘糧之前,必須先完成國家定購糧食的任務,而在給定的市場價格下, 除非定購價的設定達到某個水準,否則對農民而言,生產糧食始終是虧本的,此 時農民將不會積極生產糧食,並且會逃避國家的定購任務。可是,一旦定購價格 達到該水準,此時農民將大幅提高產量,在完成國家定購任務之餘,再到市場上.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餘糧,藉以彌補國家低價收購帶來的損失。同樣地,在給定的 定購價格下,除非市場價格達到某個水準,否則農民無法透過較高的市場價格來 彌補低價收購造成的損失,此時糧食產量將不會提高,農民也會設法逃避國家的 定購任務。然而,一旦市場價格達到該水準,則農民將大幅增產,在完成國家定 購任務之餘,透過市場交易來彌補損失。因此,不論是國家提高定購價格或市場 糧價上漲,都將對糧食產量帶來突增的效果,從而導致糧食市場的不穩定。14. Ch. engchi. i n U. v. 三、通貨膨脹的影響 此種觀點是探討中國總體經濟的變化如何影響糧食價格的波動。此種觀點源 自於 1993 年底中國糧食價格突然暴漲,什麼原因造成當時糧價暴漲,是其主要 的問題。15由於抑制通貨膨脹是當時中國政府最重要的施政目標,因此在農業政. 12. Terry Sicular, “Plan and Market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ommer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6, No. 2, Apr., 1988, pp. 283-307. 13. 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26-146。. 14. 鄭毓盛、曾澍基、陳文鴻, 「中國農業生產在雙軌制下的價格反應」 ,經濟研究,第 1 期,1993. 年,頁 16-25;王德文、黄季熴,「雙軌制度下中國農戶糧食供給反應分析」,經濟研究,第 12 期,2001 年,頁 55-65。 15. 陳錫文, 「當前中國的糧食供求與價格問題」 ,中國農村經濟,第 1 期,1995 年,頁 3-8;丁聲 7.

(14) 策上,如第一章所述,中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希望能透過刺激糧食生產以壓 低糧食價格,進而達到抑制通貨膨脹的效果。此觀點的提出,正是在批評中國政 府對糧食市場不適當的干預。16此觀點主張,是通貨膨脹導致中國糧食價格的上 漲,而不是糧食價格上漲導致通貨膨脹。理由是,對一般物價持續上漲的預期, 強化了農民和糧食企業增加存糧的動機,這造成市場供給量的減少,從而助漲了 糧食價格。17這種通貨膨脹導致糧價上漲的觀點具有兩項政策意涵。第一,維持 總體物價的平穩是穩定糧食價格的前提,壓低糧食價格並非穩定總體物價的必要 條件。第二,理解中國糧食價格的波動必須注意總體經濟狀況,否則政策干預只 會加劇糧食市場的不穩定。 檢視上述觀點:第一,就糧價波動周期性而言,此觀點主張在分析中國糧食 價格的問題時,要存有周期的觀念。問題是,糧價波動的周期性乃是研究者所觀 察到的中國政府干預糧食市場的結果,它正是需要被解釋的現象而不能當作解釋 糧價波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糧食價格周期性波動的現象只出現在糧食雙軌制 時期,2004 年糧食市場開放之後便不存在這種現象。如何解釋中國糧食價格波 動趨勢的改變,正是本文的主要課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第二,就糧食雙軌制的制度效果而言,(1)定購價與市場價的變動是否都會 影響農民的生產行為,是此觀點中兩種不同的看法。本文認為,定購價與市場價. n. al. er. io. sit. y. Nat. 的變動都會影響農民行為的結論較具有說服力。理由是,如果國家的定購數量很 高,農民能夠在市場上出售的餘糧數量就很少,則此時國家大幅提高定購價格將 對農民生產行為產生激勵作用;相反地,如果國家的定購數量很低,農民能夠在 市場上出售的餘糧數量就很多,則此時農民對市場糧價的變動會有較大的反應。 然而,如後文所述,價格誘因對農民生產行為的激勵作用是值得懷疑的。除此之 外,上述定購數量是外生的假定,忽略了在理論上國家也有將定購糧食數量定得 很高的可能性。至於定購數量是內生的、由糧食產量所決定的假定則無法成立。 這是因為,一方面,雖然研究者試圖利用統計數據證明該假定是成立的,但所使 用的數據卻包含了糧食雙軌制以前更長期的數據;另一方面,1987 年之後,中. Ch. engchi. i n U. v. 國政府調降定購指標並維持在 5000 萬噸直到 1994 年,而 1995 年後又採取保護 價格敞開收購餘糧。因此就實際情況而言,定購數量是外生的。(2)研究者認為, 俊, 「南方急需煞住稻產滑坡趨勢」 ,糧食經濟與科技,第 3 期,1995 年,頁 6-7;尹成杰,糧安. 天下: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糧食安全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年),頁 212-223; 16.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訪談紀錄,2013 年 12 月 22 日。. 17. D. Gale Johnson and Song Guoqing, “Inflation and the Real Price of Grain in China,” in Christopher. Findlay and Andrew Watson eds., Food Security and Economic Reform: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s Graining Marketing Syste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pp. 148-162.; 盧鋒,半周期. 改革現象:我國糧棉流通改革和食物安全研究,頁 147-196;朱信凱、呂捷,「中國糧食價格與 CPI 的關係:1996-2008」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 3 期,2011 年,頁 16-24;李國祥,「2003 年以來中國農產品價上漲分析」 ,中國農村經濟,第 2 期,2011 年,頁 11-21。 8.

(15) 大幅調高定購價格和市場糧價大幅上漲,都會對糧食生產造成突增的效果。但是 從圖 1-1 中可以看出,在糧食市場價格上漲的 1986-1988 年間,糧食產量並未明 顯增加,而在糧食市場價格大跌的 1990-1993 年間,糧食產量則並未明顯減少。 其次,糧食雙軌制期間產量突然大增的現象是發生在 1989-1990 年和 1995-1996 年,可是中國政府真正調高定購價格卻只有在 1994-1996 年,因為這三年定購價 格的調幅高於通貨膨脹率,其他時間定購價格的調幅都低於通貨膨脹率,也就是 調高了的價格都被通貨膨漲所抵銷的意思。另外,後文將會提到,即使這三年大 幅提價,但是實際上這幾年農民種植糧食的收益,並沒有因為國家調高定購價格 而增加,換言之,價格誘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刺激農民的生產行為,從而造 成產量突增的現象仍有待商榷。 第三,就通貨膨脹的影響而言,此種觀點的理論基礎在於,通貨膨脹透過影 響糧食市場的供給量而造成糧食價格的上漲。在這當中,糧食庫存乃是理論中最 重要的變數。雖然此觀點被中國學術界廣泛接受,但是仔細檢視這些文獻之後發 現,僅管研究者選擇不同時期、運用不同的統計模型,證明通貨膨脹與糧食價格 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是實際上卻無法證明,或者沒有去驗證這兩個變數之間的 因果關係是經由糧食庫存的變化而成立。換句話說,研究者僅僅指出通貨膨脹與 糧食價格兩個變數在統計上的關聯,但是糧食庫存這個理論上最重要的變數卻被 忽略。一個對立的假設是,很有可能糧食庫存的增加,就只是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的結果,而根本與農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沒有關係。這是此觀點最大的缺點。. y. Nat. sit. n. al. er. io. 回到本文的研究問題: 「為什麼中國糧食價格波動大起大落?」 「如何解釋中 國糧食價格從逐漸下降轉為逐漸上升的趨勢?」雖然本文亦將藉由探討糧食市場 供需的影響因素來分析中國的糧食價格,但是與上述諸觀點不同,本文將透過「二 元經濟模型」的研究途徑,對這些問題進行理論上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二元經濟模型與中國糧食價格 約莫半個世紀之前,在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下,學者們對於落後國家如何推 動經濟發展相當重視。許多研究著重於探討工業部門的成長,另一部分的研究則 從農業與工業兩部門的關係出發,探討農業如何支援工業發展的問題,此種研究 途徑稱為「二元經濟模型」(dual-economy model)。18. 18. 關於二次戰之後經濟發展各種研究途徑的介紹,請見 Charles P. Oman and Ganeshan Wignaraja,. The Postwar Evolution of Development Thinking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91). 9.

(16) 一、 二元經濟模型 所謂「二元經濟」是指,一國的經濟結構由傳統的、維生的農業部門與現代 的、資本主義的工業部門所構成,並且農業部門占國民所得相當高的比重。在這 種經濟結構下,由於農業人口眾多以至於人地比例很低,並且以傳統的方式從事 農業生產,因此農村的生活水準僅處於餬口的維生邊緣,而農業生產的目的,則 是為了滿足農家自身消費所需。19換句話說,所謂二元經濟結構指的就是貧窮國 家的經濟結構,而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消除二元經濟結構的過程。以下首先說明 二元經濟模型在理論上三次重要的發展,接著再提出本文的論點。 Lewis 模型 如何消除二元經濟結構?W. Arthur Lewis 提出農業與工業兩部門之間勞動 力移動的觀點,為往後以二元經濟模型為分析架構的經濟發展理論奠定了基礎。 20 首先,他認為,工業部門的資本積累是貧窮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由於投 資取決於儲蓄的多寡,又貧窮國家的儲蓄主要仰賴資本家的利潤,因此資本家的 利潤是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其次,他假定,由於貧窮國家有過多的農業人口, 因此農業部門存在許多邊際勞動生產力極低甚至為零的「剩餘勞動力」,也就是 所謂的「隱藏性失業人口」(disguised unemployment)。21在農業勞動力過剩的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況下,為了滿足溫飽,農業生產以追求最大產量為目標,同時,農業勞動力的價 格,也就是雇用農業勞動力從事其他工作所需支付的工資也是極低。這種極為廉 價的農業部門工資,稱之為「維生工資」(subsistence wage)或「制度工資」 (institutional wage)。22基於以上兩項假定,他提出關於落後國家如何推動經濟發 展最重要的理論觀點:因為農業部門存在許多剩餘勞動力,所以資本家只需支付 低廉的工資,便能將這些剩餘勞動力吸引至工業部門。一方面,低工資有助於資 19. Ch. engchi. i n U. v. Gustav Ranis, “Is Dualism worth Revisiting?” in Alain de Janvry and Ravi Kanbur eds., Poverty,.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Essays in Honor of Erik Thorbecke (New York: Springer, 2006), pp. 371-385. 20. William A.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 22, Issue 2, May, 1954, pp. 139-191. 21. 隱藏性失業人口的概念,與黃宗智用「農業內捲化」、 「勞動過密化」的概念,指涉中國長江. 三角洲的農業型態具有同樣的意義。亦即,在農業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總產量雖然增加,但是 勞動生產力卻沒有成長。請見黃宗智,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年),頁 27-83。另外,Lewis 還指出,隱藏性失業人口不僅存在農業,也存在於服務業,沒有外出就業的 婦女也屬於其中一部分。 22. 由於農業部門的生活水準處於維生邊緣,因此農業工資被稱為「維生工資」 。同時,在農村傳. 統社會制度的限制下,為了維持村莊成員的生存,村莊的收入分配具有平均分配的特性,也就是 「道德經濟」(moral economy)的觀念,因此維生工資也稱為「制度工資」 ,其工資水準相當於平 均勞動生產力。Lewis 認為,資本家所需支付的工資,相當於農業部門的制度工資再加上 30%的 生活成本。 10.

(17) 本家賺取利潤並進行再投資,如此工業部門將能夠繼續擴張並累積更多的資本; 另一方面,在此低廉的工資水準上,農業部門的剩餘勞動力將繼續被吸引到工業 部門,這也就是所謂「無限勞動力供給」(unlimited labor supply)的概念。這種工 業部門不斷擴張和農業剩餘勞動力持續往工業部門移動的過程,將持續到隱藏性 失業人口被工業部門吸收完畢為止,此時工業工資與農業工資都將快速上漲,二 元經濟結構也就此消除。 Ranis-Fei 模型 Lewis 模型最大的貢獻在於,他指出了貧窮國家有為數眾多且價格低廉的農 業剩餘勞動力可資利用,而經濟發展的關鍵,正是要促使農業剩餘勞動力前往工 業部門就業。之後,Gustav Ranis and John Fei 進一步將該模型形式化。23他們接 受了 Lewis 模型中關於隱藏性失業人口及「制度工資」的假定,也認為工業部門 的擴張和勞動力移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他們同時也強調農業部 門的發展在勞動力移動過程中的重要性。24他們指出,隨著勞動力移動的持續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行,農業剩餘勞動力最終將會被工業部門吸收殆盡,於是勞動力移動的過程來到 他們模型中所稱的「商業化點」(commercial point)。這時農業部門的邊際勞動生 產力會開始快速上升,農業工資將超過制度工資的水準,因而形成了商業化的農 業部門。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同樣都面臨缺少勞動力的局面, 因此兩部門都必須以更高的工資來競爭勞動力。. y. Nat. sit. n. al. er. io. 不過,他們更指出,勞動力移動的過程並非如此順利。在農業人口持續增加 而農業生產力卻沒有明顯成長的情況下,因為移往工業部門的農業勞動力所能得 到的「平均農業剩餘」(average agricultural surplus)將會減少,所以勞動力移動的 過程很可能在商業化點到來之前就停止,此即他們模型中所稱的「缺糧點」 (shortage point)。這意思是說,當農業人口增加但農業總產出卻沒有明顯提高時, 將形成糧食短缺的局面。此時資本家必須提高工資,否則農業勞動力便沒有誘因 離開農業部門。正因為如此,他們強調發展中國家在推動工業化的同時,也必須. Ch. engchi. i n U. v. 重視農業發展,而農業技術進步能夠提升農業生產力,從而有助於提高農業總產 量。25如此,勞動力移動過程中的缺糧點將會延後出現,商業化點將會加速來臨, 23. Gustav Ranis and John C. H. Fei,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No. 4, Sept., 1961, pp. 533-558. 24. 農業發展不僅能夠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糧食和勞動力,農產品出口賺取外匯、農民收入提升. 帶動消費成長和農業資本累積都有助於經濟發展。Bruce F. Johnston and John W. Mellor,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No. 4, Sep., 1961, pp. 566-593. 25. 類似的觀點請見 C. Peter Timmer,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Hollis Chenery and T. N.. Srinivasan 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1 (Amsterdam and New York: North 11.

(18) 當這兩點會合時,二元經濟結構也就此消除,經濟發展也度過了起飛階段。 勞動力移動的一般理論 Ranis-Fei 模型除了將勞動力移動過程加以形式化之外,更強調了農、工兩 部門平衡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農業技術進步的作用。然而,理論如何在政策層次上 被應用,仍是二元經濟模型面臨的課題。為此,John Mellor and Uma Lele 指出, 既然勞動力移動的過程會受到糧食供給的限制,那麼二元經濟模型有必要進一步 探究造成此種限制的因果機制。他們建議,必須同時分析糧食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的糧食供給與工業部門就業的關係。26根據此一構想,林華德將其形式化為勞動 力移動的一般理論:27(1)在糧食市場上,就供給面而言,糧食供給量隨著糧價上 漲而增加;就需求面而言,糧食需求量隨著糧價上漲而減少。在勞動力移動過程 中糧食市場的均衡情況是,糧食價格與工業就業人口的關係為正相關,亦即,工 業就業人口增加將提高糧食的需求,從而推動糧食價格上漲。(2)在勞動力市場 上,就需求面而言,工業工資隨著工業就業人口的增加而降低;就供給面而言, 農業工資隨著農業就業人口的減少而上升。由於總就業人口不變,農業就業人口 減少等於工業就業人口增加,因此農業工資隨著工業就業人口的增加而上升。依 照 Lewis 模型和 Ranis-Fei 模型中的假定,工業工資的水準取決於農業工資,因 此隨著工業就業人口的增加,農業工資上升,工業工資也隨之上升。另外,若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定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不變,則糧食價格的上漲也會推升工業工資。在勞動力 移動的過程中,勞動力市場的均衡情況是,糧食價格與工業就業人口的關係為負 相關,亦即,糧食價格上漲促使勞工要求提高工資,這時資本家為了維持利潤將 減少雇用,從而減少工業就業人口。. Ch. i n U. v. 若同時考慮糧食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則可得到一個能夠確定糧食價格 與工業就業人口關係的一般均衡。不過,此一般均衡是由經濟體系本身所決定, 如果經濟體系的外部因素發生改變,則會影響此一般均衡,而勞動力移動的一般 理論正是在回答:當經濟體系的外部因素發生改變,將會對糧食價格和工業就業. engchi. 人口會產生何種影響?林華德指出:(1)透過租稅或土地等農業政策增加糧食供 給量,能夠抑制糧食價格上漲,這有助於工業就業人口的增加。(2)增加投資能 夠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並且帶動工業工資上漲,這有助於增加工業就業人口,並且 會推升糧食價格。(3)提高糧食出口表示糧食需求量增加,這會帶動糧食價格上 漲並減少工業就業人口。(4)農業技術進步將增加糧食供給量而能夠抑制糧價上 Holland Press, 1988), pp. 276-331. 26. John W. Mellor and Uma J. Lele, “A Labor Supply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nell. Agricultural Economics Staff Paper No. 51, Cornell University USAID-Employ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Projec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June, 1971. 27. 林華德,台灣兩元性經濟的發展策略:戰後台灣經濟的實證分析,頁 1-17。 12.

(19) 漲,這有助於增加工業就業人口。不過,由於農業技術進步也會造成農業工資的 上升,此時工業工資將跟著上漲,工業就業人口也因而減少並壓低了糧食價格。 於是,農業技術進步對工業就業人口的影響便較難確定。一般來說,糧食的供需 彈性愈小,農業勞動力愈可能離開農業部門。 理論的意義在於提供重要的解釋變數,幫助研究者解答研究問題。總結以上 對於二元經濟模型的說明:(1)經濟發展可視為是勞動力移動的過程。(2)「勞動 力移動」和「糧食供給量」是兩個影響糧食價格重要的變數。(3)農業勞動力移 往工業部門會推升糧食價格,但若糧食價格過度上漲,則會阻礙勞動力移動。(4) 增加糧食供給量能夠抑制糧食價格,從而有助於勞動力移動的進行。(5)投資、 農業政策、農業技術進步和糧食出口是影響勞動力移動和糧食供給量的外生變 數。 二、 解釋中國糧食價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一個特徵是價格大起大落。隨著農業勞動力持續轉往工 業部門,糧食需求的提高將帶動糧食價格上漲。此時,若糧食供給量無法滿足工 業部門的消費所需,則糧食供不應求將造成糧食價格大漲。如果農業勞動力無法 轉往工業部門,由於工業就業人口成長速度緩慢抑制了糧食需求,糧食價格因此. n. al. er. io. sit. y. Nat. 下跌。此時,若糧食供給量增加,則糧食供過於求將導致糧食價格大跌。換句話 說,勞動力移動的情況是影響糧食價格上漲或下跌的主要因素,而糧食供給量的 變化則是影響糧食價格漲跌幅度的調節器。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另一個特徵是, 糧價波動的趨勢從逐漸下降轉為逐漸上升。雙軌制時期糧食價格的逐漸下降,是 1990-1993 年和 1997-2003 年這兩段期間糧價大幅滑落,造成長期價格被壓低的. Ch. i n U. v. 結果;相反地,市場化時期糧食價格的逐漸上升,表示這段期間農業勞動力持續 往工業部門移動,於此同時,糧食供給量也持續增加,因此糧食價格穩定上漲。. engchi. 勞動力移動與糧食供給量是影響中國糧食價格波動的原因。進一步需要探討 的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兩項因素發生改變?雖然二元經濟模型已經指出了影 響勞動力移動及糧食供給量的諸多外生變數,但是卻無法解釋中國的實際情況。 首先,投資增加能夠創造工作機會並促進勞動力移動。的確,八0年代以來中國 的投資每年不斷成長,可是,如後文所述,勞動力移動的過程卻並未持續地進行。 28 其次,農業技術進步有助於提高糧食產量。但是,如圖 1-1 所示,中國的糧食 產量並不是持續提高,而是呈現階段性的變動。29至於糧食出口,實際上中國自 28. 關於中國投資成長的情況,請見 Nicholas R. Lardy, Sustain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2012), pp. 43-66; 陳詩一, 「中國工業分 行業統計數據估算:1980-2008」 ,經濟學季刊,第 10 卷,第 3 期,2011 年 4 月,頁 735-776。 29. 關於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估算,請見趙芝俊、袁開智, 「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及分 13.

(20) 八0年代以來一直是糧食淨進口國。其中,稻米淨出口的數量很少,小麥則是從 大量進口逐漸變成自給自足,玉米的出口在 1997 年之後大幅增加,近年來則逐 漸減少。30近年來中國最大宗的進口糧食是大豆。中國生產的大豆主要是食用, 含油量較低,美國生產的大豆主要是作為食用油。由於中國食用油的消費量持續 成長,因此需要從外國進口。31 就業機率與勞動力移動 關於阻礙中國勞動力移動的原因,農村土地制度被認為是一個可能的原因。 由於農民承包的土地會因為長期廢耕而被村集體收回,在土地財產權缺乏保障的 情況下,農民為了保護承包地,必須將家庭中的勞動力配置在土地上,因而構成 農業勞動力移轉就業的阻礙。32不過,也有研究認為,農村土地制度並不影響勞 動力移動,甚至兩者的因果關係可能正好相反,也就是勞動力移動反而有助於促 進農村土地租賃市場的發展。33另一個阻礙中國勞動力移動的可能原因是戶口制 度。在中國特殊的戶口制度下,農民的遷徙自由不僅受到限制,身分上的區別, 也使得農民成為受國家和城市社會排斥與歧視的群體。許多源於戶口制度對中國 農民造成的直接及間接的限制,被研究者認為是勞動力移動的主要障礙。雖然戶 口制度確實限制了農民的遷徙自由與就業自由,但是中國如此大規模的勞動力移 動,也正是在戶口制度下發生的現象。再者,儘管中國政府對戶口制度進行了改.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革,但是卻難以說明勞動力移動的短期變化。例如,1997-2001 年中國政府進行. 解:1985-2005」 ,農業經濟問題,第 3 期,2009 年,頁 28-36。. al. n. 30. v. Ch. engchi.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訪談紀錄,2013 年 12 月 18 日;國家糧食局訪談紀錄,2014. 年 1 月 7 日。 32. i n U. 關於中國糧食進出口分析,請見韓俊主編,中國食物生產能力與供求平衡戰略研究 (北京:首. 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 89-107。 31. er. io. sit. y. Nat. 了一波戶口制度改革,可是如後所述,此時期勞動力移動的速度卻極為緩慢。34. Katrina Mullan, Pauline Grosjean, and Andreas Kontoleon, “Land Tenure Arrangement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 39, Issue 1, Jan., 2011, pp. 123-133; Dennis Tao Yang, “China’s Land Arrangements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8, Issue 2, May, 1997, pp. 101-115. 33. Scott Rozelle, Li Guo, Minggao Shen, Amelia Hughart, and John Giles, “Leaving China’s Farm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58, June, 1999, pp. 367-393; James Kai-sing Kung, “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30, No.2, June, 2002, pp. 395-414; Qian Forrest Zhang, “Retreat from Equality or Advance towards Efficiency? Land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Zhejiang, ”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95, Sept., 2008, pp. 535-557; Qian Forrest Zhang, Ma Qingguo, and Xu Xu, “Development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Zhejiang: Growth of Off-farm jobs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80, Dec., 2004, pp. 1050-1072. 34. 有關戶口制度改革的文獻,請見 Kam Wing Chan and Will Buckingham, “Is China Abolishing the 14.

(21) 二元經濟模型指出,資本家只需支付稍高的工資,便能夠將農業勞動力吸引 至工業部門。此觀點所隱含的假定是,當農業勞動力受較高的工資吸引而離開農 業部門之後,工業部門也同時提供了工作,讓農業勞動力順利進入就業。然而, 即使存在工資差距,如果工業部門沒有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是否農業勞動力就 會因此停留在農業部門,或者農民一旦失去了工作就直接回到農業部門? Michael Todaro 指出,就業機率(probabilities of employment),也就是農民預期自 己能夠成功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影響勞動力移動的重要因素。35在其文章中提 到了兩個例子:第一,在 1932 年經濟蕭條的美國,當時工業工資遠高於農業工 資,但是卻發生勞動力從城市往農村回流的現象。第二,在 1964 年的肯亞,當 時政府與企業家及勞工團體達成協議,由政府提供稅收優惠和補貼讓企業家雇用 更多工人,希望透過增加工作機會來降低失業率。結果,工作機會確實增加了, 但是城市的失業情況反而更加惡化,因為有更多的農民來到城市尋找工作機會。 這兩個例子顯示了就業機率對於勞動力移動的影響:一方面,因為工作機會增加, 農民會預期自己有可能找到工作而前往城市;另一方面,因為工作機會極為缺乏, 農民預期自己不可能找到工作而返回農村。Todaro 認為,即使目前的工作機會有 限,但是出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可能找到工作的預期,所以農民會選擇先進入 城市的「傳統部門」。理由是,對理性的農民而言,如果預期自己在未來能夠找 到工作,這份工作就代表更高的工資,那麼在城市裡暫時領取一份微薄的工資等 待機會將是值得的,因為將來較高的工資可以用來彌補先前待業時的損失。換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al. er. io. sit. y. Nat. 之,就業機率的觀點意味著,農民並不是單純地因為缺乏工作機會就選擇停留在 農村或直接返鄉務農,除非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極低,否則農民仍會選擇離開農村 或繼續待在城市等待機會。. n. 就業機率的觀點也頗為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過去許多研究指出,由於務農 的社會地位低、收入低,因此中國農民普遍懷有厭農的情緒;農民不願意待在農 村,還因為年輕人希望增廣見聞、追求夢想的心態和城市生活的吸引力;因為年 輕人根本不會種地,或者農民離農一段時間之後變得既不會種地也不願種地,所 以不會選擇待在農村或返鄉務農;實際上返鄉農民的人數並不多,而且即使返鄉. Ch. engchi. i n U. v. 之後也是從事非農行業而不是返鄉務農。36以上這些現象說明了「土地是農民的 Hukou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95, Sept., 2008, pp. 582-606; Fei-Ling Wang, “Renovating the Great Floodgate: The Reform of China’s Hukou System,” in Martin King Whyte ed., One Country, Two Societies: Rural-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335-364; 林宗弘、吳介民, 「中國大陸戶籍制度、管理與變革之研究」,.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 年 12 月。 35. Michael P. Todaro,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Gerald M. Meier and James E. Rauch eds.,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358-359. 36. 朱啟臻、趙晨明,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 (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Elisabeth J. Croll and. Huang Ping, “Migration for and against Agriculture in Eight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15.

(22) 社會安全瓣」的觀念既與現實不符,也不是正確的觀念。既然農民如此不願意務 農,也不願意留在農村,除非在就業機率極低的情況下,否則不會輕易作出留在 農村或返鄉務農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勞動力移動會受到阻礙?基於就業機率的觀 點,本文認為,中國政府限制勞動力移動降低了就業機率,這使得農民在別無選 擇的情形下,被迫留滯農村或返鄉務農。 強迫生產與糧食供給量 中國糧食生產的一個特徵是糧食產量的階段性變動。如圖 1-1 所示,糧食產 量在 1982-1984 年、1989-1990 年、1995-1996 年大幅增產,之後數年間則維持平 穩。2000-2003 年迅速減產,2004 年再度大幅增產並持續至今。對照 2004 年之 後糧食連續增產的情況就可以發現,2004 年之前糧食產量的階段性變動是奇特 的。雖然糧食產量可能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起伏,也會因為減產政策而下 滑,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因為農民的種植行為並不會有太大改變,所以糧食產量 突然間大幅提高是不正常的。關於 1982-1984 年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的原因,過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的研究已經指出,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是最重要的原因。37如何解釋中國糧食產 量在 1990 年、1995-1996 年、2004 年突然大幅增加的現象?首先必須說明的是, 雖然中國農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始終存在虛報的問題,但是不同於肉類、蛋、水 產品等其他農產品,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卻是較可靠的。這是因為糧食是唯一經. n. al. er. io. sit. y. Nat. 由國家統計局轄下的農村調查總隊,以抽樣調查方式所得到的農產品數據,而不 是地方政府層層上報彙整而成的數據。38因此,糧食產量突然大增的現象,並非 統計數據失真所致。其次,如前所述,糧食雙軌制的制度效果,也就是國家提高 糧食定購價格,或糧食市場價格上漲對糧食生產的激勵效果,仍有待商榷。. Ch. i n U. v. 家庭承包責任制代表財產權的制度誘因,糧食雙軌制的制度效果代表價格誘 因,兩者都是通過間接刺激的作用而影響農民的生產行為。然而,除了間接刺激 的方式外,中國政府影響農民生產行為還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計畫經濟所代表 的行政強制。Nicholas Lardy 的研究指出,社會主義時期中國的農業政策是擺盪. engchi. 於「間接計畫」(indirect planning)與「直接計畫」(direct planning)之間。所謂間 接計畫,也就是「價格控制」,是指國家透過提高徵購價格或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Vol.149, Mar., 1997, pp. 128-146; Yaohui Zhao,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 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30, Issue 2, June, 2002, pp. 376-394. 37. 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年),頁 63-92。. 38. 盧鋒,半周期改革現象:我國糧棉流通改革和食物安全研究,頁 110、381-398。糧食抽樣調. 查的方式自 1988 年開始實施,Thomas P. Lyons, “Feeding Fujian: Grain Production and Trade, 1986-1996,”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55, Sep., 1998, pp. 512-545.另外,關於農村地方官員虛報統 計數據問題的討論,可參見 Yongshun Cai, “Between State and Peasant: Local Cadres and Statistical Reporting in Rur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63, Sep., 2000, pp. 783-805. 16.

(23) 的方式刺激農業生產,這主要反映在農產品交易條件的改善上。所謂直接計畫, 也就是「數量控制」,是指國家透過下達數量指標的方式強迫農業生產,例如播 種面積指標和產量指標。他指出,在直接計畫為主的時期,包括 1956 年的農業 合作化、1958-1960 年的大躍進、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國的農業生產 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而且妨礙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然而,這種強迫生產的農業 政策,卻能達到產出的成長集中在少數主要糧食作物的效果。39 1985 年以後,中國政府取消了對農業生產的「指令式計畫」。40儘管如此, 這種國家下達指標、下級完成任務的行政模式,仍是目前中國行政運作最主要的 方式,學者稱之為「準計畫行政體制」。 41在糧食生產上,國家下達指標強迫生 產的方式同樣被延續下來,只不過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成為了中國政府以備不 時之需的政策工具。之所以這種透過行政命令強迫糧食生產的方式,能夠在市場 轉型的過程中被延續,其根本的原因在於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由於家庭承包 責任制的實施,在這種特殊的土地財產權制度下,中國的農民擁有農村土地承包 經營權,而土地所有權則屬於村集體。但是,因為代表村集體的村民委員會或村 民小組的幹部,實際上必須接受上級政府的指揮,所以國家成為了農村土地事實 上(de facto)的所有者。42簡單來說,改革開放之後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有兩層 意思,第一,集體所有制。村集體是名義上的地主,中國政府是實質上的地主, 農民則是向村集體承包土地的佃農。第二,承包責任制。農民承包土地不能拋荒,.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al. er. io. sit. y. Nat. 否則村集體可以收回發包的土地或者罰款。43因為國家是農村土地事實上的所有 者,所以有權力支配農村土地的使用。此種權力基礎,使得中國政府在農業生產 上能夠透過下達指標的方式,要求下級完成任務。. n. 糧食播種面積指標是糧食生產上最重要的計畫指標,這是因為沒有播種就沒 有糧食收成,沒有播種面積就沒有糧食產量。如果能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則在由 農業生產技術決定的單位面積產量下,中國的糧食產量便能達到一定的數量。就 此,本文指出,中國糧食產量呈現階段性變動的現象,是強迫糧食生產的農業政 策所致。糧食播種面積指標的下達與指標的完成,是造成糧食產量突然增加的主. Ch. engchi. i n U. v. 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下級上報的單產數量都每年會有所提高,但是中國 39. Nicholas R. Lardy, 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18-29; Terry Sicular, “Grain Pricing: A Key Link in Chinese Economic Policy,” Modern China, Vol. 14, No. 4, Oct., 1988, pp. 451-486. 40.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1985 年 1 月 1 日。. 41. Yia-Ling Liu, “From Predator to Debtor: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nd Semi-Planned. Administration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 38, No. 3, May, 2012, pp. 308-345. 42. Yongshun Cai, “Collective Ownership or Cadres’ Ownership? The Non-agriculture Use of Farmland.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5, Sep., 2003, pp. 662-680. 43. 江蘇省沭陽縣 L 鎮 R 村副書記訪談紀錄,2012 年 10 月 26 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B 鎮農業. 辦公室官員訪談紀錄,2012 年 9 月 26 日。 17.

(24) 農業技術進步卻也是不爭的事實。以湖南的農村為例,近十年來早稻的單產從大 約 350 公斤/畝提高到 400 公斤/畝,晚稻的單產從大約 420 公斤/畝提高到 479 公 斤/畝。在蘇北地區的農村,2012 年稻穀的單產約 550-600 公斤/畝,在蘇南地區 的農村,2012 年稻穀的單產約 600 公斤/畝。44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則顯示,2012 年湖南省稻穀的單產約 428 公斤/畝,江蘇省稻穀的單產約 562 公斤/畝。45 實際 的單產數量與政府的統計數據相當接近。雖然農業技術有長足的進步,但是由於 技術進步對提高糧食產糧的效果需要長時間才能夠顯現出來,因此難以解釋糧食 產量在短期間內突然大幅增加的現象。 理論架構 經濟發展是農業勞動力移往工業部門就業的過程。在勞動力移動的過程中, 發展中國家首先必須克服糧食短缺的問題。即使糧食短缺問題被解決,如經濟起 飛時期的台灣經驗顯示,也不至於出現糧食過剩的現象。但是,從糧食價格觀察 中國的糧食供需情況,糧食價格劇烈波動的現象顯示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 糧食過剩與短缺交替的情形,而糧食價格從逐漸下降轉為逐漸上升的趨勢,則意 味著中國的糧食從過剩轉為短缺。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 大相庭徑。透過二元經濟模型,本文對中國糧食價格的變動提出解釋。. 立. 政 治 大. y. ‧. ‧ 國. 學. Nat. 糧食價格. n. er. io. al. sit. 勞動力移動. 政府限制. Ch. i n U. v. 糧食供給量. engchi. 強迫生產. 圖 1-3. 解釋中國糧食價格. 圖 1-3 是本文的理論架構。首先,中國糧食價格的波動取決於勞動力移動的 情況,亦即,糧食價格與工業就業人口為正相關。其次,在給定的勞動力移動的 情況下,糧食供給量的變化決定糧食價格波動的幅度。再者,就業機率會影響勞 44. 湖南省寧鄉縣農業局訪談紀錄,2014 年 1 月 13 日;江蘇省沭陽縣 L 鎮 R 村農民訪談紀錄,. 2012 年 10 月 25、26 日;江蘇省吳江市 P 鎮 M 村農民訪談紀錄,2012 年 9 月 26 日。 45. 國家糧食局主編,2013 年中國糧食發展報告,頁 166。 18.

(25) 動力移動,而中國政府對限制農民移轉就業的政策,是阻礙勞動力移動的原因。 最後,在勞動力移動受阻的情況下,強迫生產的農業政策造成糧食供給量的突然 增加,結果是加劇了糧食價格下跌的幅度。 三、 章節安排 為了回答本文的研究問題,本文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是緒論。以下第二章 將先說明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歷程及主要內容,藉以做為進一步分析中國農 業政策的背景知識。第三章將根據上述理論架構,解釋為何中國糧食價格的變動 在 2004 年之前與之後會有如此差異,以及造成此差異背後的政策因素。第四章 將探討促使中國政府在 2004 年改變農業政策的原因。最後第五章則是結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 i n U. v.

(26) 第二章 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在探討中國糧食問題的文獻中,出於中國政府對糧食安全的重視,有些研究 著重於分析中國的糧食生產能力、探究保障糧食安全的方法並提出政策建議。46 另外,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也有不少研究將焦點置於糧食流通體制改 革,亦即,探討糧食統購統銷制度的市場化過程。47為了回答本文的研究問題, 本章將摘要整理 1985、1993、1993、2004 年四次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歷程及內 容,藉以做為進一步研究的背景知識。. 學. ‧ 國. 第一節. 政 治 大 糧食市場化的展開 立 ‧. 1979年3月,中國政府決定從夏糧上市起,將糧食的「統購價」提高20%, 並將「超購價」由原統購價加價30%,提高到按新統購價加價50%。1982年1月, 中共中央轉批「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正式賦予了「包產到戶」在社會主義集. n. al. er. io. sit. y. Nat. 體經濟下的合法性。48糧食收購價格的提高與家庭承包責任制的確立,促使中國 的糧食產量快速增加,人民溫飽的問題也因此得到解決。1978-1984年三種主要 糧食的人均消費量,從每年131.9公斤快速提高到164.1公斤。49不過,在統購統 銷制度下,糧食產量大幅成長不僅突顯國有糧食企業庫存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 農民「賣糧難」的現象,也意味著此時中國發生糧食過剩的問題。50此外,國家 財政支出花費在農產品價格補貼的比例也隨之大幅增加,從1978年的4.5%增加到 1984年的20.3%,而其中大部分是用於糧食價格補貼。 51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 46. Ch. engchi. i n U. v. 關於這部分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韓俊主編,中國食物生產能力與供求平衡戰略研究;程國. 強,中國糧食調控:目標、機制與政策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 年);程國強,全球農業. 戰略:基於全球視野的中國糧食安全框架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 年)。 有關改革開放至今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詳盡討論,請見池上彰英,中国の食糧流通システム. 47. (東京都:御茶の水書房,2012 年) 。 48. 宋洪遠等,改革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的演變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年),頁. 16、83。 49.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Faostat: Food Balance Sheets,. http://faostat3.fao.org/faostat-gateway/go/to/download/FB/*/E, April, 4, 2014. 50. 孫方明,潮聚潮散:記中國農村問題發展研究組 (香港:大風出版社,2011 年),頁 326-335;. 高小蒙, 「糧食問題備忘錄」,載於周其仁編,農村變革與中國發展(下卷):1978-1989 (香港:牛 津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419-452。 51. Jean C.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20.

(27) 國政府在1985年著手進行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1985年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1985年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最主要的內容是實施糧食雙軌制:(1)在糧食收購 價格上,政府低價收購與市場價格同時並存。(2)在糧食流通機構上,政府指定 的糧食購銷機構及非政府指定的機構同時並存。 第一,就糧食收購價格而言,在統購統銷制度下,中國的糧食價格存在計劃 價格與計劃外價格兩種價格。計畫價格包括「統購價」與「超購價」,計劃外價 格則包括「議購價」及「市場價」。1985年中國政府將計畫價格的統購價和超購 價,合併成為單一價格的「合同定購價」,也就是政府低價收購的部分。合同定 購的糧食品種只限於稻米、玉米、小麥以及主產地的大豆。至於市場價格則包括 議購價和自願交易的市場價。換句話說,在糧食雙軌制下同時存在「定購價」、 「議購價」、「市場價」三種糧食價格。定購價是中央政府制訂的牌價,議購價 是由省級政府依照糧食市場供需情況,並配合市場價格變化所制訂的指導價格, 市場價則是指農村集市的交易價格。表2-1列出三種主要糧食的三種價格。首先, 在這三種價格中,定購價最低、市場價最高、議購價則介於兩者之間。其次,從 表中也可看出,1990-1993年及1997-2003年,三種糧食的市場價格均特別低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再者,2001年之後缺少定購價和議購價的數據,這也反映出糧食雙軌制至此已失 去存在的意義。. n. al. er. io. 第二,就糧食流通機構而言,糧食雙軌制一是政府指定的糧食流通機構,主 要是政府的糧食部門(糧食局)及其所屬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另一則是非政府指 定的糧食流通機構,包括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或集體企業、私營企業或 個人等。Terry Sicular的研究指出,雙軌制時期中國糧食流通的一個特點是,由 於不同種類的糧食價格和不同類型的糧食流通機構並存,因此糧食交易的情況變 得非常複雜,計畫與市場之間的界線也變得難以明確劃分。52. Ch. engchi. i n U. v. Government, pp. 162-169; Joseph 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Debate (New York: M. E. Sharpe, 1994), pp. 153-154; Daniel Kelliher, Peasant Power in China: The Era of Rural Reform, 1979-1989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117-134. 52. Terry Sicular, “Redefining State, Plan and Market: China’s Reforms in Agricultural Commerce,”.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44, Dec., 1995, pp. 1020-1046. 21.

(28) 表 2-1 中國三種主要糧食的收購價格. 市價場. 定購價. 0.341. 0.762. 0.328. 0.557. 1981. 0.342. 0.742. 0.326. 0.548. 1982. 0.342. 0.758. 0.324. 0.544. 1983. 0.337. 0.732. 0.325. 0.520. 1984. 0.339. 0.642. 0.326. 0.482. 1985. 0.35. 0.36. 0.622. 0.43. 0.43. 1986. 0.36. 0.44. 0.715. 0.44. 1987. 0.38. 0.51. 0.841. 1988. 0.40. 0.61. 1.084. 1989. 0.48. 0.87. 1.573. 1990. 0.51. 0.82. 1991. 0.51. 0.73. 立. 1992. 0.55. 1993. 0.62. 1994. 0.89. 1995. 1.09. 1996. 1.33. 1997. 1.48. 1998. 1.46. 1999. 1.33. 2000. 1.13. 2001. 1.11. 議購價. 市價場. 0.466. 0.31. 0.33. 0.370. 0.51. 0.517. 0.32. 0.40. 0.450. 0.44. 0.55. 0.576. 0.33. 0.44. 0.500. 0.47. 0.63. 0.705. 0.34. 0.47. 0.570. 0.51. 0.89. 0.979. 0.37. 0.64. 0.780. 0.51. 0.85. 0.902. 0.38. 0.63. 0.690. 1.204. 0.51. 0.77. 0.922. 0.38. 0.55. 0.600. 0.65. 1.140. 0.59. 0.73. 0.870. 0.42. 0.55. 0.630. 0.74. 1.251. 0.66. 0.75. 0.804. 0.46. 0.64. 0.727. 1.14. 1.896. 0.89. 1.04. 1.136. 0.69. 0.90. 1.004. 1.72. 1.876. 1.08. 1.53. 1.685. 0.86. 1.38. 1.577. 1.71. 1.750. 1.31. 1.65. 1.735. 1.06. 1.39. 1.482. 1.45. 1.369. 1.46. 1.43. 1.456. 1.23. 1.10. 1.151. 1.34. 1.325. 1.44. 1.30. 1.328. 1.23. 1.17. 1.269. 1.23. a1.266 1.024 l. 1.31. 1.22. 1.225. 1.05. 1.093. 議購價. 市價場. 政 治 大. y. ‧. sit. 1.338. io. n. 2002. 議購價. er. 1980. 定購價. 學. 定購價. 玉米. Nat. 年份. 小麥. ‧ 國. 稻穀. (單位:元/公斤). 1.14 0.998 n C U h1.09 1.074 1.040 engchi. 1.14. i v 0.96 0.94. 0.888 1.060. 1.065. 1.048. 1.033. 2003. 1.090. 1.088. 1.088. 2004. 1.585. 1.451. 1.288. 2005. 1.614. 1.462. 1.229. 2006. 1.601. 1.419. 1.277. 2007. 1.701. 1.525. 1.484. 2008. 1.904. 1.675. 1.680. 2009. 1.976. 1.813. 1.648. 2010. 2.222. 2.033. 1.963. 2011. 2.549. 2.185. 2.139. 資料來源:1980-1984 年數據,請見 Terry Sicular, “Redefining State, Plan and Market: China’s Reforms in Agricultural Commerce.” 1985-2001 年定購價和議購價數據,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02 年中國農業發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

404

在重工業方面,由於國家經濟的巨幅變化,亞 塞拜然的工業發展在 1995 至 2008 年之間取得重大 成就,1994

37 造園景觀 張浩穎 1 國立龍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林蔓妮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鄭雅玲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中國傳統農曆劃分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