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及其相關作品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及其相關作品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吳 佩 珍教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及其相關作品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白 筱 薇. 中華民國 102 年 9 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日本殖民統治末期(1937-1945)中,因為日本政府所倡導的「戰爭動員」 等政策與台灣所具備的地理位置優勢,台灣逐漸成為中日戰爭中協助日本政府的 「協力者」。當時部分台籍作家,在這段時間中曾因各種原因,選擇前往大陸生 活。這群擁有大陸經驗的作家皆是出生於日本殖民時期(1985-1945) ,受日式教 育的「日語世代」。他們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大多建立在長輩傳達的觀念,模糊 卻帶有憧憬。他們前往大陸後,心中的中國印象與實際接觸的大陸事物之間產生 了落差。因此他們對於中國大陸的觀感或是戰後(1945-)強調的「祖國」認同 感受,比起未離開過台灣的作家們顯得更為深刻且不同。. 政 治 大. 本文以吳濁流 1941 年至 1942 年之大陸經驗為例。透過戰前報紙《大陸新 報》 、戰前作品《南京雜感》與《胡志明》 ,觀看吳濁流的大陸生活。並透過戰後. 立. Nat. n. al. er. io. sit. 關鍵詞:大陸經驗、大陸新報、胡志明、南京汪精衛政府. y. ‧. ‧ 國. 學. 初期小說《波茨坦科長》及戰後回憶錄《無花果》與《台灣連翹》中涉及大陸經 驗的內容,釐清大陸經驗「再現」於作品中的含意。以期檢視吳濁流前行研究的 缺漏,補足這段研究者忽略的大陸經驗。.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前行研究回顧 ....................................................................................................... 6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 11 第四節、章節架構 ............................................................................................................. 13. 第二章 吳濁流的南京生活(1941-1942) ........................................................................ 15 第一節、大東亞共榮圈下台籍作家的大陸行 ................................................................. 15. 政 治 大. 第二節、1941-1942 年南京《大陸新報》之記者生活 ................................................... 20. 立. 第三節、1941-1942 年的南京《大陸新報》 ................................................................... 23. ‧ 國. 學. 第四節、小結 ..................................................................................................................... 34. ‧. 第三章 返台後大陸生活之相關作品:《南京雜感》與《胡志明》(1942-1945) ...... 37. y. Nat. 第一節、《南京雜感》的發表情形與刪略特點 ............................................................. 37. er. io. sit. 第二節、批判社會問題的負面描寫 ................................................................................. 50 第三節、對中國社會的反思與敏感議題 ......................................................................... 60. n. al. Ch. i n U. v. 第四節、小結 ..................................................................................................................... 72. engchi. 第四章 大陸經驗之戰後相關作品探討: 《波茨坦科長》(1948)、《無花果》與《台灣連翹》(1968-1973) ........................ 75 第一節、《波茨坦科長》中的大陸觀感 ......................................................................... 76 第二節、回憶錄之再現與含意:《無花果》與《台灣連翹》 ..................................... 88 第三節、小結 ................................................................................................................... 102. 第五章 結章 ....................................................................................................................... 105. 參考資料 ............................................................................................................................... 111.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歷史上以「日治末期」 、 「日據末期」或「戰爭期」等名號所指稱的日本殖民 統治末期(1937-1945)中,因為受到中日戰爭(1937 年 7 月 7 日蘆溝橋事變開 始,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接受波茨坦條約、宣佈無條件投降為止)影響所發 展出的「戰爭動員」意識──殖民者日本向被殖民者傳達,使之透過身體(親上 戰場)或書寫(戰爭文學) ,達到「協力」 (宣傳)戰爭的功效──因而影響了當 、 「協力戰爭」等 時身為殖民地的台灣。當時因為日本政府所倡導的「戰爭動員」 政策與口號,與台灣本身具備的地理位置優勢,台灣逐漸發展成為中日戰爭中協 助日本政府的「協力者」。.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在此時空下的 1937 至 1945 年間,因時勢所需及殖民政府的大力推行等因. ‧. 素,文學作品已不似 1920 與 1930 年代般集中探討反抗日本政府的殖民壓迫與控 訴,而是以「協力者」的姿態存在。文學史通常將此時期冠以「皇民文學」的範 疇,單從作品題材及文本內容來觀察,此傾向更為明確。舉凡「大東亞共榮圈」 口號、日本帝國主義、協力戰爭、南進政策等,呈現濃厚的戰爭氛圍。然而此時 期中,並非所有的文學作品皆呈現此種表現形式,1940 年之後開始出現了以「大. sit. y. Nat. io. n. al. er. 陸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 i n U. v. 當時部分台籍作家,在中日戰爭爆發後至日本殖民結束前(1937-1945) ,曾 因各種原因,選擇前往大陸生活,這情形於 1937 年之後開始頻繁出現1。筆者觀 察所見,台籍作家因語言優勢(日語能力)以編輯、記者等職業在大陸生活。停 留一段時間後開始將自身的大陸生活反映在作品上,因而導致相關作品多於 1940 年後出現。而根基於作家實際大陸生活經驗而來的作品有著兩種表達形 式:第一種為作家於生活在大陸期間,將其所見所聞即時寫下;另一形式則是作 家離開大陸後採取「回憶」方式撰寫的作品,如回憶錄形式的自傳等。無論發表 時間為何,這類作品在內容上往往具備相似的情節,以及呈現相同的矛盾感受。 但寫作時間與實際大陸生活時間的落差也成為解讀這類作品時不可忽視的重要. Ch. engchi. 因素2。. 1. 2. 筆者意思並非 1937 年之前沒有台籍作家赴大陸生活。由於本文涉及日本殖民末期的戰爭動員 政策,將分析殖民地政策與台籍作家前往大陸的連結,因而將討論時間設於 1937 年之後。 例如王詩琅及其大陸生活相關作品〈沙基路上的永別〉。王詩琅於 1937 至 1946 年間停留大陸, 但〈沙基路上的永別〉一文卻為 1980 年發表。大陸生活的時間與文本發表時間,相隔 34 年。 1.

(8) 回顧這群擁有大陸經驗的作家生平,可以發現,他們皆出生於日本殖民時 期,從小受日式教育長大,使用日語,生活所見所觸皆為日本事物。對於中國大 陸的印象皆是建立在家中長輩傳達的觀念。因為沒有實際接觸的機會,因此顯得 模糊疏離。當他們離開台灣,前往大陸生活,因為受長輩傳達的大陸印象影響, 在實際接觸了大陸事物後,對於大陸的觀感便形成一種交混的特殊樣貌。這樣交 錯地理空間發展出的觀察角度,與同時間(1937-1945)在台灣(未離開台灣) 「想 像」大陸的台籍人士,以及同時期赴日留學(在日本遙望台灣與大陸事物)的台 籍知識份子相比,擁有了另一種不同的解讀視角。因此,以擁有實際大陸生活經 驗的台籍作家出發探究戰時體制下的作家與作品,成為「皇民文學」範疇之外, 另一種切入角度。 這群被稱為「日語世代」的台灣作家3,在戰後必須面臨重新接受另一個新 政權、新制度的建立以及語言轉換等問題。在他們之中,擁有實際大陸經驗的作 家對中國大陸的觀感或者是戰後強調的「祖國」認同等感受,比起未離開過台灣 的作家顯得更為深刻且不同。部份作家在戰後選擇重新以「回憶錄」形式發表紀. 政 治 大. 立. n. al. er. io. sit. y. Nat. 明的例子。. ‧. ‧ 國. 學. 錄自身戰前大陸生活的作品,藉回顧實際大陸經驗,來觀看或反思戰後國民政府 來台後的種種事件。這類作品的討論通常將討論時序置於戰後初期的社會中,因 而開始出現回憶錄形式的自傳作品內容(或是帶有自傳色彩的文學創作)與戰後 初期社會(國民黨接收台灣、二二八事件等)連結的現象。因此,直至目前為止, 針對「台籍作家大陸經驗」的討論,呈現「缺乏作家實際大陸生活的討論以及大 陸經驗的系統性整理」的現象。這與研究資料的缺乏與戰前戰後壁壘分明的研究 斷面,以及作家本身文學活動的重心等因素皆有所關聯。其中,吳濁流就是個鮮. Ch. i n U. v. 吳濁流的作品,因寫作內容及出版時間皆集中於戰後的特徵,造成研究焦點 幾乎集中於戰後,而缺乏針對戰前活動的討論,此現象促使筆者產生回到吳濁流 戰前「視角」的發想,尤其是觀察前行研究中缺乏的大陸生活時期(1941-1942)。 希望透過文本及報紙等資料的分析,觀察戰前吳濁流的文學活動,並與其相關作 品做連結,進而建立系統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吳濁流作品的研究幾乎呈現集中 在孤兒文學、認同、民族等議題的探討的現象,即使吳濁流在敏感的戰爭時期擁 有實際前往大陸生活的經驗,但是以「大陸經驗」為焦點的研究卻顯得異常薄弱。 這段敏感時期的經驗為何被忽視了?此現象促成筆者對此議題的發想,成為筆者. engchi. 欲探討大陸經驗的動機之一。 一、問題意識 日本殖民末期因為受中日戰爭等時局的影響,以及台灣身為日本「殖民地」 3. 這群擁有大陸經驗,並被稱為「日語世代」的台籍作家,例如:吳濁流、王詩琅、鍾理和等。 2.

(9) 位置的特殊性,吳濁流在此時間中選擇前往大陸的原因,必須與當時的社會背景 一同討論。根據吳濁流本人所述,他於 1941 年 1 月抵達上海,短暫停留後前往 南京,直到 1942 年 3 月回台,前後停留一年又三個月4。從時間點來看,前往大 陸一事與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南進政策」有所連結,兩者關係有再 檢視的必要。 日本政府推行的「南進政策」從 1895 年領台後旋即開始,根據卞鳳奎說法, 共分為四期:第一期:1895 年(領台)至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為 「搖籃期」 。此時期總督府將南進佈局定位於華南,同時計劃擴大貿易;第二期: 1916 年至 1923 年關東大地震為止,即所謂「日本大正南進期」,布局由華南轉 進東南亞;第三期:1924 年至 1936 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因受到當時日本經濟蕭 條等因素影響,出現停滯現象,稱為「停滯期」;第四期:1938 年至 1945 年二 次大戰(與中日戰爭)結束。涉及戰爭動員、協力、派遣等因素,形成「大東亞 共榮圈時期」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上述第三期南進階段中經濟停滯的現象,可追溯至 1923 年關東大地震發生 開始。地震之後,日本的經濟產業開始受到影響,而後 1929 年出現的世界經濟 大恐慌以來至 1936 年中日戰爭爆發前,為日本經濟蕭條時期,這股波動連帶影 響身為殖民地的台灣,開始出現「失業潮」。日本在經歷此經濟危機後,採取以 「區域經濟化」的方法試圖解決經濟蕭條的現象,正因如此,以日本為出發的周 圍亞洲地區逐漸形成一個由日本主控的「東亞經濟圈」6。而四○年代後,台灣 因地理位置等優勢被日本政府視為協助中日戰爭、實施戰爭動員的「南進基地」 。. sit. y. Nat. n. al. er. io. 由此可以得知,第四期南進階段「大東亞共榮圈時期」與三○年代旋即開始的「東 亞經濟圈」及而後的中日戰爭等背景皆有所關聯。因此,台籍人士在 1937 至 1945 年中選擇前往大陸的行為便成為中日戰爭下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Ch. engchi. i n U. v. 以吳濁流來看,根據吳濁流本人說法,他前往大陸的原因並非軍方派遣或教 育等外在因素,而是自願前往: …然而時局越發吃緊,沒有勞動力的我,一個人是沒法辦農場的。政府又 在動員本島人派遣到海外去,保不定我也會給徵去,就乾脆跑到大陸去 4. 5. 6. 吳濁流曾於回憶錄中記載停留大陸的時間共一年又三個月:1941 年 1 月至 1942 年 3 月。其中 於〈南京雜感〉中提及抵達上海的時間為 1941 年 1 月 12 日,及抵達南京的時間為 1941 年 1 月 18 日。吳濁流,〈南京雜感〉,收於《吳濁流作品集(4)南京雜感》 (台北市:遠行出版社, 1977 年 9 月初版),頁 51、54;而《無花果》中則記錄了離開大陸後於 1942 年 3 月 21 日平 安抵達台灣。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 年 8 月),頁 138。 卞鳳奎,〈第一章 第二節 台灣總督府對華南之政策〉,《日據時期台灣籍民在大陸及東南亞 活動之研究(1895-1945) 》 (合肥:黃山書社,2006 年 5 月),頁 18-41。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年 3 月),頁 41。 3.

(10) 吧。……恰在這時,同學章君在大陸,任國民政府高級職位。我馬上給章 君去了一信,請他為我弄一章聘書來,用它辦理出境,過了兩個禮拜,護 照便下來了。7 而前往大陸的意願究竟如何形成?吳濁流在《無花果》中曾言自己抵達大陸後不 停的為生活奔波,也為了增加尋找工作機會的能力開始學習中文: 目前我的問題應該是語言,……為了熟悉一種語言,三兩個月是沒法辦到 的,至少也得下半年乃至一年苦工。我不禁為之黯然,一時雄心都為之動 搖了。加上章君那兒又有好幾個仗著他從故鄉來的人都還在失業。他們已 經會講此地的話,還是不易找到工作。……但是如今我是騎虎難下,不能 就這樣回臺灣,至少也得先試試,幾經熟慮,我想還是先學中國話。8. 政 治 大. 中日戰爭爆發後,影響著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無論是「失業潮」的影響或是 隨時可能親赴戰場的「戰爭動員」政策,都加重了台灣生活的不安定性。對照上. 立. ‧. ‧ 國. 學. 述第三期及第四期南進時期推動的重點,與四○年代台灣殖民社會的背景來看, 便可以解釋尋求工作機會、受日本政府「動員」(第四期「南進政策」推行重點 之一)或是私人因素9等,都可能是驅使台籍作家在此時期選擇(或被選擇)前 往大陸的原因。. sit. y. Nat. 對照當時台灣的狀況,可歸結出同時間下的共通現象:1941 年 4 月台灣成 立「皇民奉公會」,由當時的台灣總督長谷川清擔任總指揮,而後成立「台灣文. n. al. er. io. 學奉公會」主辦「台灣文學決戰會議」,實行「協力戰爭」的政策;同年,吳濁 流在日本殖民政府 1939 年起發行的日文官方報紙《大陸新報》中,擔任記者的 工作。兩地看似不同的活動中,卻有著同樣身為「大東亞共榮圈」的共通性。中 日戰爭期間,大陸部分地區成為「淪陷區」(中國大陸說法)的狀況與台灣「被 殖民」的狀況,都是隸屬日本政府統治的情形。如此可以推測,1938 年日本政 府在台灣推行了戰爭動員政策(上述第四期「南進政策」)後,1941 年至 1942 年在大陸生活的吳濁流,他的工作內容極可能與日本政府有關。戰爭體制下大陸 與台灣的連結可以說相當具備時代性的意義,此點為本文的重要的中心意識。. Ch. engchi. i n U. v. 二、研究目的 觀察同輩作家時可以發現,同時期中擁有實際大陸經驗的台籍作家並非只有 7 8 9. 吳濁流,《無花果》,頁 118。底線為筆者所加。 同上註,頁 125。底線為筆者所加。 例如鍾理和。文獻顯示,鍾理和前往大陸的原因與和妻子鍾台妹的「同姓婚姻」遭反對有關。 彭瑞金編,《鍾理和集》 (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1 年 7 月),頁 266。 4.

(11) 吳濁流一人,然而在同時代同樣前往大陸生活的台籍作家中,在大陸的記者生活 使得吳濁流的大陸經驗顯得極為特殊,且無論是戰前或戰後,吳濁流皆有描述其 大陸經驗的作品,因此筆者選擇以吳濁流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吳濁流的大陸經 驗共可歸納出兩個突顯之處(並由其中延伸出本文試圖釐清的問題點): (一)戰爭時期擔任官方報紙《大陸新報》的記者 1941 年,吳濁流透過友人章君拿到前往大陸的護照,同年 1 月抵達上海後 轉往南京,一直到 1942 年 3 月回台前的時間中,吳濁流在南京擔任當時重要的 日文/官方報紙《大陸新報》之記者。《大陸新報》的總社於上海,並在南京、 武漢、漢口、東京等多處設有支社10。放置於當時的背景下來看,透過報紙內容 反映的是中日戰爭時期大陸的狀況,並與中日戰爭下日本統治下出現的「大東亞 共榮圈」相關。吳濁流由殖民地台灣而來,他的台灣人身份與記者職業是否有所 關聯?吳濁流在《大陸新報》中擔任的是哪一類型的記者?撰寫了何種類型的報 導?1942 年 3 月,吳濁流返台後將當時實際走訪南京之見聞,以〈南京雜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的標題連載於《臺灣藝術》雜誌。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否記載著吳濁流的南京記 者生活?. ‧. 對照 1942 至 1943 年刊載在《臺灣藝術》上的原文/日文的〈南京雜感〉時 可以發現,一系列記載吳濁流會面南京汪精衛政府重要人士11的文章,並未收錄 在 1977 年出版的《南京雜感》中譯本中。這些在戰後未被翻譯、出版的文章, 成為推測吳濁流記者類型的重要記錄,以文章內容可推敲當時吳濁流曾接觸南京. sit. y. Nat. n. al. er. io. 汪政府。吳濁流當時是以何種角度看待南京的汪精衛政府?這與他在《大陸新報》 中的記者身份又有何相關?記者身份對他的南京生活有何影響?這些問題筆者 將透過《臺灣藝術》上的〈南京雜感〉原文、 《南京雜感》中譯本與《大陸新報》 上的報導,試圖獲得解答。. Ch. engchi. i n U. v. (二)戰前至戰後的作品皆紀錄其大陸生活 觀察吳濁流 1942 年大陸生活之後的作品,可以看出大陸經驗確實影響他的 寫作,譬如文學作品〈波茨坦科長〉 、 《亞細亞的孤兒》以及兩部自傳形式的作品 《無花果》與《台灣連翹》等,文中皆出現大陸生活情節的描寫。本文亦試圖透 過作品內容中所描寫的大陸見聞與感受,分析大陸經驗對吳濁流的影響。 特別是吳濁流於 1943 年至 1945 年寫作的日文小說《胡志明》(中譯版《亞. 10 11. 請參照第二章。 包含:汪精衛、禇民誼、周佛海、陳群、梁鴻志,這些人物均在中日戰爭之際於南京汪精衛 政府下擔任要職。 5.

(12) 細亞的孤兒》第一版原稿),由於寫作時間點正為吳濁流於大陸返台後的 1943 至 1945 年,是吳濁流最接近大陸經驗的文學創作。對照吳濁流《無花果》及《台 灣連翹》中自述的大陸生活,《胡志明》中大陸情節的描述與自傳內容重疊性相 當高。因此,《胡志明》中所載之胡志明赴大陸生活的情節,可被視為反映/討 論吳濁流大陸經驗的重要文本12。 本論文將以「大陸經驗」為主軸,展開相關文本的討論。試圖回歸吳濁流「戰 前」的寫作視角,透過當時社會背景的連結,以文本整理、觀看吳濁流 1941 至 1942 年這段較少為人觸及的大陸經驗。其中與大陸生活最直接相關的作品《南 京雜感》 (1942-1943 年寫作)與《胡志明》 (1943-1945 年寫作) ,以及吳濁流停 留南京的 1941 年至 1942 年 3 月中《大陸新報》上的報導文章,將是筆者觀察吳 濁流大陸生活的討論中心。另一方面,吳濁流在戰後撰寫的兩本回憶錄《無花果》 與《台灣連翹》中,也曾敘述在大陸一年又三個月的生活。對照戰後吳濁流回憶 大陸經驗撰寫的內容,與吳濁流寫於日本殖民末期貼近大陸經驗時期的作品來 看,兩種於不同時間所撰寫的同一段大陸經驗,分別如何呈現?戰後的回憶內容.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是否有著不同之處?再次撰寫的大陸經驗是否有著不同視角的內容?期望透過 戰後大陸經驗的相關文本,觀看大陸經驗戰後再現的樣態。戰後文本的置入也可 加強筆者討論「大陸經驗」的初衷。期望透過觀看台籍作家日本殖民時期的大陸 經驗,明瞭殖民地背景下的大陸經驗如何影響作家本身及其之後的作品與寫作視 角。. y. Nat. er. io. al. sit. 第二節、前行研究回顧. n. 一、吳濁流大陸經驗之前行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1983 年翟筱芸在其碩士論文《呉濁流文學の研究─日本統治時代中国人作 家の民族意識の考察を中心にして》13中,曾提及吳濁流 1942 年前往大陸與創 作〈南京雜感〉一事,但並未深入討論。文中翟筱芸主要將焦點放置於吳濁流作 品的討論,如文本〈先生媽〉、《胡志明》與〈波茨坦科長〉等,將其置於「民 族意識」的範疇討論,呈現以作品為主的討論視角。1984 年宋冬陽發表了〈朝. 12. 對照《胡志明》第一版內容可以發現,之後出版的版本出現了刪減第一版內容的情形,如此 造成第一版《胡志明》與《亞細亞的孤兒》中譯本兩者在描寫大陸的內容中出現了落差。依據 寫作時間與文本內容,最貼近且最能反映吳濁流大陸經驗的文本為 1943-1945 寫作的第一版本 《胡志明》。因此本論文將採用日文版《胡志明》,做為討論文本。【《胡志明》各篇首次出 版時間如下:第一篇:1946 年 9 月 3 日;第二篇:1946 年 10 月 10 日;第三篇:1946 年 11 月 20 日;第四篇:1946 年 12 月 25 日;第五篇:1948 年 1 月 10 日。資料出於:河原功主編, 《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集成 30:吳濁流作品集》 (東京都:綠蔭書房,2007 年 6 月) ,頁 485。】 13 翟筱芸, 《呉濁流文學の研究─日本統治時代中国人作家の民族意識の考察を中心にして》 (台 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年 12 月) 。 6.

(13) 向許願中的黎明──試論吳濁流作品中的「中國經驗」〉14一文,針對吳濁流一 年三個月的大陸生活與後期作品一同分析討論。文中宋冬陽將吳濁流放置在「孤 兒文學」的代表作家內,討論範圍包括《亞細亞的孤兒》、《南京雜感》及《無 花果》等,文中同樣出現與民族意識、認同等問題,宋冬陽並在文中強調《南京 雜感》是吳濁流寫作《亞細亞的孤兒》時的張本之一15,將兩者連結,但討論重 點大多聚焦於《亞細亞的孤兒》中。 同樣的論點於林柏燕 1994 年發表的〈吳濁流的大陸經驗〉16一文中也曾出 現。林柏燕討論了吳濁流的大陸經驗與《亞細亞的孤兒》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吳 濁流到大陸的原因是為了尋找工作機會17。而林衡哲在 1988 年發表的〈三讀「無 花果」〉18一文中,則是以《無花果》中所記載的大陸生活為討論中心,指出吳 濁流大陸生活時所面臨的語言隔閡、文化認同等困境。2006 年,歐宗智同樣以 《無花果》中所記載的大陸生活為討論中心,並加入《台灣連翹》一書內容,發 表了〈吳濁流身分認同的心靈轉折──合讀《無花果》與《台灣連翹》〉19一文。 文中提及大陸行與身分認同等主題,但是內容並未涉及《南京雜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褚昱志於 1994 年的碩士論文《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20中,廣泛地討論 了吳濁流的作品(包含短篇、中篇與長篇),並對小說內容進行分析,包含小說 中呈現的社會環境、人物類型與寫作手法等面向的討論。而盧欣怡 2007 年的碩 士論文《吳濁流小說中的臺灣社會》21,則集中討論了吳濁流作品中所呈現的台 灣社會狀況,包含政治狀況、經濟狀況、教育狀況等面向。但兩本論文對於吳濁 流一年三個月的大陸生活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並未深入探究。. er. io. sit. y. Nat. al. n. 而將《南京雜感》視為「遊記」、「旅行文學」等範疇來討論的前行研究也 不少。如 2002 年徐千惠的碩士論文《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 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22中,徐千惠將研究視角集中於吳濁流 14. Ch. engchi. i n U. v. 宋冬陽,〈朝向許願中的黎明──試論吳濁流作品中的「中國經驗」〉 《文學界》第 10 期(1984 年 5 月),頁 127-146。 15 文中寫道:「一九四一年,吳濁流在南京度過一年的記者生涯,返台後立即寫下日文的『南 京雜感』一書,這本書是日後吳濁流撰寫『亞細亞的孤兒』的主要張本之一」。出處同上註, 頁 136。 16 林柏燕,〈吳濁流的大陸經驗〉,收於封德屏主編,《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 議」實錄》 (台北:文訊雜誌社,1994 年),頁 334-357。 17 文中寫道:「吳濁流到南京的目的,非常單純,謀職而已」。出處同上註,頁 340。 18 林衡哲,〈三讀「無花果」 〉,收於吳濁流,《無花果》 (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 年 8 月), 頁 231-255。 19 歐宗智,〈吳濁流身分認同的心靈轉折──合讀《無花果》與《台灣連翹》〉,《臺灣文學評 論》第 6 卷第 3 期(2006 年 7 月),頁 21-27。 20 褚昱志,《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 年 5 月)。 21 盧欣怡,《吳濁流小說中的臺灣社會》 (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年 7 月)。 22 徐千惠,《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 7.

(14) 的《南京雜感》 。此論文中,徐千惠除了文本分析外,也表列了當時(2002 年之 前)吳濁流大陸經驗的前行研究篇章23,並對照《無花果》與《台灣連翹》內容 將吳濁流的交往人物表列說明24,是針對《南京雜感》較完整的文本分析研究。 但此論文只集中分析《南京雜感》 ,並未與吳濁流的其他作品一同討論。2007 年 陳室如在〈日治時期台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 京雜感》為例〉25一文中,將《南京雜感》與連橫的《大陸遊記》一同視為「大 陸遊記」 ,比較並分析文本中所顯現的認同問題。陳翠蓮在 2008 年出版的《台灣 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一書中,將吳濁流、謝春木、黃旺成、 鍾理和四位擁有大陸經驗的作家並置,討論他們實際生活下對大陸的所思所感。 論述到吳濁流時,則以《南京雜感》為討論文本26。 廖炳惠在 2000 年〈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27一 文中,提出了「四種現代性」來分析他對《南京雜感》內容的觀察:. 政 治 大 吳濁流在領受台灣被殖民的經驗,以及嚮往祖國的經驗回到南京之後,所 立 發現到了非中、非日的台灣的現代的那種另類經驗。 28. ‧ 國. 學. ‧. 這四種現代性分別為「另類現代性」 、 「單一現代性」 、 「多元現代性」與「壓抑的 現代性」 ,並說明這四種現代性在台灣是「並存的」 。可以說廖炳惠也是以「旅行 文學」的角度來解讀《南京雜感》與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同樣以理論來討論吳濁 流大陸經驗的文章還有 2007 年張惠珍〈紀實與虛構:吳濁流、鍾理和的中國之 旅與原鄉認同〉29一文。文中張惠珍舉出弗朗茲‧法農的論述對照,將吳濁流與. sit. y. Nat. n. al. er. io. 鍾理和的大陸經驗放置於原鄉書寫與認同危機的脈絡中,討論大陸經驗下帶來的 矛盾的認同問題。. Ch. engchi. i n U. v. 由以上的整理可以看出,關於《南京雜感》的前行研究幾乎將文本放置在「旅 行文學」或「遊記」的類別中,討論認同意識、原鄉書寫等問題,部份研究會將 吳濁流與其他同樣擁有大陸經驗的台籍作家並置觀看,此趨向成為《南京雜感》 域》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6 月)。 同上註,頁 11。 24 同上註,頁 44。 25 陳室如,〈日治時期台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京雜感》 為例〉,《人文研究學報》第 41 卷第 1 期(台南:國立臺南大學,2007 年),頁 33-50。 26 陳翠蓮,〈第五章 想像與真實:台灣人的祖國印象〉,收於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一九二○~一九五○》(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2008 年 8 月),頁 193-198、203-205、 207-222。 27 廖炳惠,〈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第 29 卷第 2 期 (2000 年 7 月),頁 288-312。 28 同上註,頁 303。 29 張惠珍,〈紀實與虛構:吳濁流、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台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3 期(2007 年 9 月),頁 29-66。 8 23.

(15) 前行研究的一貫特色,同質性相當高。另一方面,以上前行研究中所討論的《南 京雜感》 ,皆是 1977 年由遠行出版的中譯本,且討論焦點均集中在吳濁流描寫的 南京百態以及對大陸的感受。受限於中文譯本,對於原連載於《台灣藝術》上〈南 京雜感〉原文中所記載的汪政府相關人士之文章內容均未提及。簡義明於 2000 年發表的〈孤兒的眼睛──吳濁流遊記中的自我凝視與他者想像〉一文中,就提 出了前行研究過於集中同樣的解讀視角、陷入停滯的狀況。此文中簡義明針對了 吳濁流較少為後人注意的「遊記」類別作品30抒發己見,並提到吳濁流遊記中因 記者身份而出現的「報導性文句」的特徵31。 二、前行研究主題與文本之差異 、 《亞 前行研究中關於吳濁流大陸經驗的討論,分析的文本包括《南京雜感》 細亞的孤兒》、《無花果》與《台灣連翹》,除了上述對〈南京雜感〉全文掌握並 未完全的問題點外,也未有針對《大陸新報》中報導的討論。而研究者敘述吳濁 流的大陸經驗時,討論焦點也幾乎集中在《亞細亞的孤兒》中。簡義明於 200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年發表的〈孤兒的眼睛──吳濁流遊記中的自我凝視與他者想像〉一文中,清楚 地點明了吳濁流的前行研究中焦點過於集中的狀況:. ‧. 當我們在檢視這些資料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某些研究的主題重疊性太 高,如以「孤兒意識」和「殖民經驗」來詮釋吳濁流的小說便是主要的切 入角度…,…太多人著力於此,比較無法開發出新的研究意義。32. sit. y. Nat. n. al. er. io. 前行研究大多集中探討「孤兒文學」、「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等範疇,並 多以《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及《台灣連翹》三篇文本為討論中心的現象, 因而出現「戰後作品研究豐碩,戰前討論缺乏」的情況33。觀察吳濁流的創作歷 程,可以理解此現象的形成原因。. Ch. engchi. i n U. v. 吳濁流在 1936 年發表了處女作〈水月〉 ,在寫作〈泥沼中的金鯉魚〉 、 〈筆尖 的水滴〉與 1937 年〈歸兮自然〉及教育文章〈下學年數學教授的研究〉後,便 辭去了教職前往大陸。據年表記載,吳濁流的創作記錄一直到 1942 年返台後,. 30. 如《東南亞漫遊記》、〈印澳紐遊記〉等。幾乎皆為戰後所寫。 簡義明,〈孤兒的眼睛──吳濁流遊記中的自我凝視與他者想像〉,收於林柏燕主編,《吳 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 (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 年 12 月),頁 48-63。 32 簡義明,〈孤兒的眼睛──吳濁流遊記中的自我凝視與他者想像〉,收於林柏燕主編,《吳 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頁 48。底線為筆者所加。 33 此外,觀察後可以發現。前行研究中涉及「原以日文發表,後翻譯為中文發行的作品」 (如《亞 細亞的孤兒》、《南京雜感》)的討論,也呈現以戰後中譯本為討論對象的情形。「回歸日文 原文內容」來討論的現象並不多。因此,若是戰後中譯本曾進行刪減的動作,這類研究就有可 能出現漏洞。 9 31.

(16) 在《臺灣藝術》上發表〈南京雜感〉時才再次出現34。因此,欲探究吳濁流 1941 年之後的大陸生活,除了返台後連載的〈南京雜感〉及戰爭中所寫作的《胡志明》 外,可以分析的文本並不多,這情形與戰後大量出版了長篇作品的情形差異甚 大,可以說吳濁流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幾乎呈現「集中於戰後」的情形,作品 如:被視為台灣歷史小說的《亞細亞的孤兒》 (於戰後多次再版) ;與二二八事件 相連結的〈波茨坦科長〉 ;自傳作品《台灣連翹》 、 《無花果》 ;評論集成《黎明前 35 的臺灣》 、 《臺灣文藝與我》;遊記《東南亞漫遊記》 、〈印非遊記〉、〈印澳紐遊 36 記〉 等。再加上他於 1964 年創辦了「臺灣文藝雜誌社」,發刊《臺灣文藝》, 對文壇貢獻極大。綜觀以上作品,可得知,大陸經驗研究文本的缺乏,成為此階 段不被廣泛討論的第一個原因,也造成前行研究均集中於討論戰後作品的結果。 第二個研究缺乏的原因,在於資料的分析及取得均有其難度。吳濁流於 1941 年開始擔任記者的《大陸新報》是中日戰爭時期中於日本政府管轄下、社會性強 烈的官方報紙。因為官方報紙的位置,與擁有支社、本社的龐大體系下,吳濁流 於南京擔任記者時,《大陸新報》上關於「南京」方面的報導,皆屬以「南京支 社」之名刊登發表,此情形加深了研究的困難(整份《大陸新報》皆是如此呈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社會性報導中不會顯露出採訪記者的名字,只記載著傳送報導的地區之名。只有 在文藝報導或評論文章出現時才有紀錄作者名字的情形 37)。因此幾乎不見針對 《大陸新報》時期的吳濁流完整系統的研究。因而導致以往在回顧吳濁流的大陸 經驗時,研究者通常採用吳濁流戰後發表的回憶錄自傳《無花果》與《台灣連翹》 為分析文本,而鮮少採用第一手資料《大陸新報》及第一版本(日文版原文)的 《胡志明》,也形成研究者過於依賴戰後自傳作品內容的傾向。並且顯現以下情. sit. y. Nat. n. al. er. io. 形:吳濁流的相關研究中,研究者在討論到這段大陸經驗時,通常只輕描淡寫的 帶過,並未深入探討。. Ch. engchi. i n U. v. 正因研究過於集中戰後作品,因而導致前行研究多以「戰後」的視角進行分 析,對於真正回到吳濁流「戰前寫作視角」的討論,以及橫跨中日戰爭時期「戰 前至戰後的寫作連結」等切入點的研究便缺少整理。因此,本論文中筆者將透過 吳濁流戰前的大陸經驗與接近大陸經驗時間點所撰寫的作品,進行系統性地分 析,觀看大陸經驗是如何影響吳濁流的視角與寫作。大陸經驗後吳濁流的創作受 34. 關於吳濁流的創作記錄,可參考吳濁流生平寫作年表與自撰年譜。彭瑞金編,《吳濁流集》 (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1 年 7 月初版),頁 290-291;吳濁流,《吳濁流作品集(6)台灣文 藝與我》 (台北市:遠行出版社,1977 年 9 月初版),頁 211-212。 35 吳濁流於 1973 年(昭和 48 年)遊訪東南亞後而寫。 36 吳濁流於 1975 年(昭和 50 年)遊歷印尼、澳洲、紐西蘭、馬尼拉等地,於同年寫作〈印非 遊記〉,發表於《台灣文藝》52 期,後收入《南京雜感》;翌年寫作〈印澳紐遊記〉,同樣發 表於《台灣文藝》中。呂新昌在其作《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的奮鬥人生》中將吳濁流作品 的寫作時間逐一列出。呂新昌,《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的奮鬥人生》(台北市:臺灣文藝 出版;聯臺文物發行,1984 年初版),頁 207-217。 37 筆者查閱 1941 年至 1942 年的《大陸新報》 ,沒有以「吳濁流」或本名「吳建田」或筆名「饒 畊」發表的文章。 10.

(17) 到何種程度的影響?戰前的吳濁流是以什麼角度看待當時的大陸與南京汪精衛 政府?吳濁流於《大陸新報》的記者工作與戰時大陸有何關聯?這些切入點均是 吳濁流前行研究中未觸及的部分。期望透過回歸文本與報章雜誌的解讀,補足前 行研究中缺乏的「戰前」部分,對吳濁流的大陸經驗與創作之間的相關性能有更 深入的探討。.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有關吳濁流的大陸經驗,以記者生活與報導類文章方面來看,1941 年 2 月 至 1942 年 3 月吳濁流擔任南京「大陸新報社」記者時《大陸新報》上的報導文 章,是最貼近吳濁流真實生活(大陸生活)的記錄,也是推測吳濁流記者類型的 重要資料。另一方面,1942 年吳濁流返台後一直到 1943 年於《臺灣藝術》上所 發表的一系列《南京雜感》之連載文章中,也有提及南京生活的紀錄。而 194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至 1945 年撰寫的《胡志明》 ,亦是能反映吳濁流大陸經驗後反思大陸生活及思辯 大陸與台灣問題的作品。而 1946 年於台灣出版的《胡志明》,在內容上與 1956. ‧. 年《アジヤの孤児》(於日本出版的第二版)及之後出現的版本38皆有所不同, 因此回歸原版分析,有其必要性。. sit. y. Nat. 吳濁流在其自傳《無花果》與《台灣連翹》中也曾以「回憶」之形式敘述這 一年又三個月的大陸生活。《無花果》第七章至第十章中,詳細紀錄了吳濁流抵. n. al. er. io. 達大陸的過程。在第七章〈終於辭職教員〉結尾處開始,與第八章〈在南京當日 本報記者〉及第九章〈糧食缺乏中迎接八‧一五〉直到第十章〈歡呼「光復」的 陰影〉中,這四章內容皆提到與南京生活相關的資料39;而《台灣連翹》第七章 中,同樣敘述了抵達南京後的生活。其中記載了擔任記者時所接觸到的政府重要 人物的印象,如汪精衛、周佛海、陳群、梁鴻志、徐良等人,此記錄是《無花果》 中未提及的部分40。 38.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章詳述。 這四章約略內容如下:第七章〈終於辭職教員〉結尾處,吳濁流自述當時心中出現的前往大 陸的想法,並請在大陸的友人幫忙寄來一張聘書,之後順利辦理出境,開心地前往大陸。第 八章〈在南京當日本報記者〉中,則描述了抵達大陸後的生活,以及擔任《大陸新報》記者的 過程。此章表達戰時居住於南京的感受,以及返台後受監視的過程與記者生活。第九章〈糧食 缺乏中迎接八‧一五〉中則敘述了吳濁流 1942 年回台後所接觸的社會狀況,如中日戰爭造成 的糧食缺乏、戰爭結束前的不安定的台灣社會等情形。在敘述與工藤好美教授的交往中也提 到《亞細亞的孤兒》的寫作過程及任職《台灣日日新報》時的記者生活。第十章〈歡呼「光復」 的陰影〉中則從戰後初期國民政府來台前「真空期」的社會狀況,一直描述到國民政府抵台的 情景。 40 此外,部分吳濁流的研究者也曾以「傳記」形式發表過紀錄吳濁流生平的相關書籍。如呂新 昌 1984 年出版的《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的奮鬥人生》一書中第六章〈七年的記者生活〉 中也有記載,內容與《無花果》一致;石一寧則是在《真實的追問:吳濁流的文學‧思想‧人 11 39.

(18) 本論文中,筆者將按年代及吳濁流的創作時序,從《大陸新報》 (1941-1942) 中的相關篇章、《南京雜感》(1942-1943)到《胡志明》 (1943-1945),討論文 本中所呈現的大陸經驗,檢視吳濁流在大陸的記者生活。而戰後初期作品《波茨 坦科長》中的大陸觀感,與戰後回憶錄《無花果》與《台灣連翹》中所提及的大 陸經驗,則放置在戰前文本的討論之後。本論文將透過上述文本,分析吳濁流研 究中較少為人觸及的大陸經驗。對吳濁流一年三個月(1941 年 1 月至 1942 年 3 月)的大陸經驗,建立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二、研究方法 本文第一章將具體鋪陳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以及研究方法等架 構。第二章筆者將焦點集中於 1941 年至 1942 年吳濁流的南京生活。將先說明吳 濁流前往大陸前的台灣生活,並同時觀察 1937 年至 1945 年間同樣擁有大陸經驗 的台籍作家(王詩琅、鍾理和等人),探討其共通性,並將上述討論置於殖民地 與大東亞共榮圈(協力戰爭、南進政策等)的背景下觀看。筆者參考李文卿在《共.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中說法──敘述戰爭末期日 本統治下於北京、上海所出現的「大東亞文學圈」 ,對於 1937 年之後的北京與上 41 海,將其納入「大東亞圈」的範疇中討論 。筆者欲透過吳濁流前往南京前的上 海生活,結合上述所提及之同時代台籍作家之大陸經驗並置討論。其次,筆者將 梳理 1941 年至 1942 年間吳濁流的記者工作。將透過分析吳濁流的自述內容,釐 清吳濁流擔任的記者類型。接著將焦點放置在 1941 年至 1942 年南京的《大陸新. sit. y. Nat. n. al. er. io. 報》 。將先介紹《大陸新報》的刊載型態,並透過《大陸新報》上以「南京支社」 之名刊載的報導中,觀看官方《大陸新報》與南京汪精衛政府之間的關聯性。最 後將透過《大陸新報》內文的分析,推測可能為吳濁流撰寫的報導。.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章將討論吳濁流 1942 年返台後大陸經驗之相關作品。首先將分析 1942 至 1943 年連載於《臺灣藝術》上之〈南京雜感〉系列文章。首先將梳理〈南京 雜感〉發表於《臺灣藝術》上的經過,並整理戰後中譯本《南京雜感》內容(1977 年出版)與《南京雜感》原文(1942-1943 年發表)之間的差異,透過內容的分 析統整共通點,以釐清中譯本刪除原文的原因。而後將焦點放置寫作於 1943 至 1945 年的第一版日文小說《胡志明》中。將先說明《胡志明》的版本問題,透 過回歸《胡志明》原文,討論文本中描寫的大陸生活。並以「主題式」分析不存 在中譯本《亞細亞的孤兒》中的內容所呈現的含意。以期明瞭文本中吳濁流的大 格》一書第一章〈淡泊生涯荊棘多〉的第八節至第十節中,也描述了吳濁流 1941 年至 1942 年 的大陸生活。以內容來看,這三小節是配合著《無花果》第八章到第十章三章的內容而來。 41 相關討論可參考李文卿,〈第六章 日章旗下的中國文壇(北京‧上海)〉,《共榮的想像: 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9 年 1 月),頁 287-318。 12.

(19) 陸觀感與批判之處。 第四章將集中於吳濁流戰後作品的探討。透過戰後初期小說《波茨坦科長》 與戰後回憶錄《無花果》 、 《台灣連翹》 ,探討大陸觀感延續至戰後小說中的現象, 以及重新檢視大陸經驗再次出現於戰後回憶錄中的意義。首先以戰後初期作品 《波茨坦科長》為分析文本,整理《波茨坦科長》複製《胡志明》內容之處,藉 以觀看戰前作品至戰後作品的連結。其次,將分析《無花果》與《台灣連翹》中 的大陸經驗相關內容,透過與戰前作品中所記載的大陸經驗內容之間的差異,探 討回憶錄內容是否受到寫作時(戰後)台灣政權等社會背景之影響,以釐清回憶 錄再現「大陸經驗」的含意。 、 《大陸新報》與《胡志 第五章將總結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包括《南京雜感》 明》 、戰後初期小說《波茨坦科長》中的大陸觀感、回憶錄《無花果》與《台灣 連翹》中大陸經驗再出現的真正意涵等面向。透過回歸原文以進行文本間的「差 異研究」,並與文本寫作時所面臨的的社會背景(如大東亞共榮圈、戰後國民政 府)一同討論,梳理吳濁流戰前至戰後的作品連結。本論文將焦點放置在吳濁流.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於日本殖民末期的大陸經驗中,以期補足吳濁流的前行研究中這段較少被觸及的 大陸經驗。. 第四節、章節架構. y. n. al. sit. io.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前行研究回顧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章節架構. er. 緒論. Nat. 第一章.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章 吳濁流的南京生活(1941-1942) 第一節、大東亞共榮圈下台籍作家的大陸行 第二節、1941-1942 年南京《大陸新報》之記者生活 第三節、1941-1942 年的南京《大陸新報》 第四節、小結 第三章 返台後大陸生活之相關作品:《南京雜感》與《胡志明》(1942-1945) 第一節、 《南京雜感》的發表情形與刪略特點 第二節、批判社會問題的負面描寫 第三節、對中國社會的反思與敏感議題 第四節、小結 13.

(20) 第四章. 大陸經驗之戰後相關作品探討:. 《波茨坦科長》(1948)、《無花果》與《台灣連翹》(1968-1973) 第一節、 《波茨坦科長》中的大陸觀感 第二節、回憶錄之再現與含意:《無花果》與《台灣連翹》 第三節、小結 結章.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五章. Ch. engchi. 14. i n U. v.

(21) 第二章. 吳濁流的南京生活(1941-1942). 第一節、大東亞共榮圈下台籍作家的大陸行 在討論吳濁流的南京生活之前,首先必須明瞭吳濁流選擇前往大陸的契機與 原因。吳濁流於 1900 年出生,他由祖父帶大,祖父所傳達的是傳統漢式觀念。 而吳濁流的成長歲月中所受的是日式教育(殖民地教育),眼睛所看、生活所用 都是日本式的事物,1920 年吳濁流從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開始擔任教師的職 業,前後共二十年的時間(1920 年至 1940 年:21 歲至 41 歲) 。也就是說,一直 到 1941 年選擇前往大陸前的 42 年中,吳濁流的人格養成與認同等價值觀皆在台 灣已經形成。而抵達大陸後所開啟的是另一種不同於在台灣生活的視角,所見所 觸的不同與成長時期在台灣所生成的認同等價值觀便相互碰撞,所產生的衝擊 (或是交融)對作家本身帶來相當深刻的影響。而部分同樣於戰爭期前往大陸的 台籍作家也有著同樣的經歷。如此我們可以歸結出所謂的「共通性」,並且將這 群台籍作家選擇於戰爭期前往大陸的行為,視為殖民末期的台灣社會中一個值得 注意的現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本節筆者將透過大陸經驗中部份台籍人士停留「上海」的共通性,對日本殖 民末期(1937-1945)在大陸生活的台籍人士做初步的觀察。日本殖民末期中前. n. al. er. io. 往大陸生活的台籍作家並不少。觀察後可以發現,除了吳濁流外,如王詩琅(1937 年至 1946 年:上海到廣東) 、鍾理和(1938 年至 1946 年:北京) 、江文也(1938 年至 1983 年:北京)等人,也都選擇(或被選擇)在中日戰爭這段時間中,抵 達大陸生活。而張深切(1923 年至 1927 年:上海到廣州;1938 年至 1946 年: 北京)與劉吶鷗(1926 年至 1940 年:南京與上海)兩人則是於二○年代即前往 大陸。雖然兩人並非受到 1937 年中日戰爭發生等相關因素才選擇前往大陸,但 他們與上述四位作家一樣,皆於日本殖民末期(1937-1945)生活於大陸。筆者 認為在進入大陸經驗的討論前需釐清的問題為「在大陸生活的台籍人士的共通 處」。首先必須觀察台籍人士前往大陸的原因,與抵達大陸後所從事的活動(或 職業) 。. Ch. engchi. i n U. v. 由於當時台灣人擁有日本國籍,因此,前往日軍佔領下之「淪陷區」,實 際上沒有什麼困難。何況在當時的「淪陷區」,屬於「漢族出身之日本帝 國臣民」這種特異存在的台灣人身分,因為被視為「中日橋樑」的關係, 所以在謀職上相當容易。42 42. 黃英哲,〈張深切的政治與文學〉,收於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編,《張 深切全集(卷 11)北京日記‧書信‧雜錄》 (台北市:文經出版社 1998 年 1 月),頁 41。 15.

(22) 這段話是黃英哲敘述張深切北京生活時所提出的觀點,而親身經歷大陸生活的吳 濁流則寫道: 彭氏(按:吳濁流友人)告訴我,要在南京做事,不僅要懂北京話,同時 也需通曉中國事情。一般意見是與其雇用不諳北京語與中文的臺灣人,還 不如雇用日本人較佳。43 上述兩段話雖然對於謀職難易的認知不完全相同,但皆點出了台灣人前往大陸的 經驗中,本身具備的「特殊身份」與「語言」的問題。所謂的「身份」即是台灣 人身為「被殖民者」的特殊性;而「語言問題」意指不諳中文、但熟知日語的「語 言優勢」 。 「被殖民身份」使台籍作家在抵達大陸後受到不少的衝擊與矛盾(例如 被歧視或被視為間諜) ,然而被殖民的身份卻也同時為他們帶來被注意(被聘雇) 的機會(因為此「敏感身份」謀得工作職位),產生如此弔詭的狀況。透過台籍 作家抵達大陸後所從事的職業,可以發現其與「被殖民身份」及「語言/日語優.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勢」兩大因素之關聯,並顯示台籍作家的工作受到日本殖民末期「戰爭動員」政 策影響的事實。. ‧. 其中,王詩琅的大陸經驗即清楚呈現了日本政府實施「戰爭動員」政策的狀 況。王詩琅於 1937 年赴上海,在日本陸軍特務部第一班(宣撫班)工作,1938 年赴廣州擔任官方報刊編輯,1945 年報社受時局影響宣告解散後,同年 10 月王 詩琅擔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廣州行營台籍官兵總隊政治教官,並於 1946 年. sit. y. Nat. n. al. er. io. 回台,兼任中國國民黨省黨部幹事44;1938 年開始以《廣東迅報》編輯一職在廣 東生活的王詩琅,以及 1941 年開始聘雇於「大陸新報社」擔任記者的吳濁流, 兩人所處的地區雖然不同,但是皆以報社為主要職業場所,並存在著不同語言的 差異──《大陸新報》為一日文報紙,而《廣東迅報》則以中日文兩種語言分別 刊行45。而從兩報同樣處於官方報紙的位置這點來看,可以明瞭台灣人前往大陸 後與日本政府的關係並未間斷,並可推測此職業的謀得與他們前往大陸的原因以 及被殖民身份皆有所關聯。而當時台灣受到日本經濟蕭條影響所出現的失業潮, 以及實施「南進政策」派遣台人前往大陸的行為,均是驅使台籍人士前往大陸的 43. Ch. engchi. i n U. v. 吳濁流,《無花果》,頁 126。 以上資料出於:張炎憲、翁佳音合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 (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年 7 月),頁 232;李獻璋編,〈王詩琅先生信札集─其所反映的光復初期生活〉,《臺灣風 物》第三十五卷第三期(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5 年 9 月 30 日),頁 75;〈王詩琅生平 寫作年表〉,收於張恆豪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 (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1 年 2 月), 頁 140。 45 關於《廣東迅報》,王詩琅寫道:「筆者是在日人創辦的一間報社工作。這家報社原是由日 本軍方於侵佔廣州時創立,後來移由臺灣總督府的一個分支機構善隣協會經營,規模不大不 小,員工有三、四百人,出有中日文兩種日刊報紙,算是日人的喉舌。」,此段話出於王詩 琅,〈臺灣光復前後旅居廣州的臺胞〉,收於張良澤編,《王詩琅選集第八卷─臺灣人物表論》 (台北市:海峽學術,2003 年 6 月),頁 352-353。 16 44.

(23) 重要原因。在歸結他們的大陸經驗與「殖民」的關係之前,筆者將先觀察作家大 陸經驗中所從事的職業與參與的活動。由抵達大陸後的行走路徑來看,首先出現 的是台籍作家擁有上海經驗的共通性。 台籍作家的上海經驗早在二○年代時就已出現。如上述的張深切與劉吶鷗, 兩人分別於 1923 年與 1926 年時就已前往大陸。其中不乏如張深切等台灣人以「學 生」身份參與社會運動的組織。例如二○年代的上海出現的「上海臺灣青年會」。 這個被稱為「抗日學生團體」的組織,於 1923 年 10 月由上海台灣留學生蔡惠如、 彭華英、許乃昌等人於上海成立,並於 1924 年 1 月召開「上海台灣人大會」 ,參 46 加五九國恥紀念會等政治性活動,後因經費不足於同年 11 月 6 日解散 。從組 織成立過程中可以得知,二○年代的上海已有一群台籍知識份子聚集,對於社會 政治問題有所關注。換句話說,當時「上海」是台灣學生醞釀社會運動的核心地 之一,如組織成員中的張深切,即為 1923 年前往上海留學,寄居「台灣青年會 館」47,參與「上海臺灣青年會」 ,並於 1924 年 5 月於上海創辦「台灣自治協會」 48. 政 治 大 。以上資料足以顯示二○年代起「上海」地區對台灣知識份子的重要性。 立 ‧. ‧ 國. 學. 同樣於殖民時期前往上海參與社會活動的台籍人士中還有楊肇嘉。楊肇嘉在 其回憶錄中寫道:. sit. y. Nat. 我們有志者十數人,於一九三六年春,到祖國去考察。我們這一考察組織, 是以臺灣新民報社為骨幹,包括社長林獻堂先生、經理羅萬俥夫婦、董監 事林資彬……,定名為「華南考察團」,以林獻堂先生和我任正副團長。. n. al. er. io. 我們計畫考察的地方有:廈門、福州、汕頭、香港、廣州、上海等處。重 點當然置在上海。因為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49. Ch. engchi. i n U. v. 楊肇嘉的紀錄呈現了三○年代台籍人士前往大陸的經驗,其中領導者林獻堂 同時也是二○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觀看二○年代起上海所出現的 台灣人組織,不難明瞭楊肇嘉等人選擇前往上海的原因,是與兩地(上海、台灣) 同樣具備的社會運動氛圍有關。李文卿在其博士論文《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 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中,曾以〈日章旗下的中國文壇(北京‧上海)〉 一章節敘述戰爭末期日本統治下於北京與上海。對於 1937 年之後的北京與上 46. 相關資料可參考楊碧川編,《臺灣歷史辭典》 (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7 年 8 月初版一刷), 頁 221-222。台湾総督府警務局編, 《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 卷)台湾社会運動史》 (台北市:南天書局,1939 年 7 月初版) ,頁 69-73。 47 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編,《張深切全集(卷 1)里程碑─又名:黑色的 太陽(上)》 (台北市:文經出版社 1998 年 1 月),頁 242。 48 張志相編,〈張深切年譜〉,收於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編,《張深切 全集(卷 11)北京日記‧書信‧雜錄》,附錄頁 10。 49 楊肇嘉,〈回祖國考察〉,收於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二)》(台北市:三民書局,1970 年 7 月三版),頁 312。 17.

(24) 海,將其納入「大東亞共榮圈」的範疇中討論。文中說道: 日本對北京與上海除了展開政治的操控外,為了鼓吹「八紘一宇」 、 「東亞 共榮」的國策概念也推動日語教育與文化事業的出版宣導工作,特別對於 留京以及留滬的文化人之收編可說是不遺餘力,欲透過文學者與日本的協 力型塑出日中友好的樣貌。檢視日本對大東亞共榮圈的建設藍圖,除了以 兩個殖民地作為戰爭協力的兩翼之外,東北的滿洲國、華北的華北政務委 員會以及華中的汪精衛南京國民政府也都在日本的扶持下支撐此共榮圈 之建構,名義上為獨立政權,實質上接受日本軍部所指派的顧問之主導與 支配,也成為日本對中國的戰事中重要經濟、軍需的重要補充地。50 經由上述說明可清楚明瞭上海、北京、東北與南京等地,皆屬日本政府勢力 下的一環,並且支撐著 1937 年至 1945 年間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當時身為 殖民地的台灣也是處在相同的位置上。以此脈絡下展開,便可以檢驗台籍作家於 這段時間中的上海經驗、北京經驗或東北經驗。王詩琅即是一例。王詩琅於 1938 年赴廣州擔任編輯的「廣東迅報社」 ,為台灣總督府經營的「善隣協會」所管轄51。 「善隣協會」的組織章程為「促進日本與隣邦之親善,並對該地區之通商貿易及 其他事業予以援助,以增進該地區共同之福祉」52,明顯為總督府推行南進政策 的重要機構之一。這與他於 1937 年受軍事派遣前往大陸一事有著同樣的背景, 也就是說,王詩琅在戰爭時期一直處於任職於日本政府下的狀況,相同的經歷也 出現在劉吶鷗身上。.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滿洲事變(1931 年)前,劉吶鷗曾於南京的中央電影攝影所工作53,並長期 停留上海與日人松崎啟次等人合作發展電影事業,並在穆時英遭到暗殺後,受汪 精衛政府宣傳部長林柏生之邀,接替穆時英擔任《國民新聞》(南京汪精衛政府 下的機關報紙)社長一職54;同樣的例子還有張深切。1938 年 3 月,原本生活於 上海的張深切,由上海抵達北京後認識了「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王石之,因 而謀得了教授的職位55,開始從事教職。1939 年 9 月《中國文藝》創刊,張深切 50. Ch. engchi. i n U. v. 見李文卿,〈第六章 日章旗下的中國文壇(北京‧上海)〉,出於《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 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 》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1 月),頁 287。底線為筆者所加。 51 〈王詩琅先生口述回憶錄〉,收於張炎憲、翁佳音合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頁 233; 梁華璜,〈「善鄰會設立計畫書」─台灣總督府之南侵計畫〉,《臺灣風物》第三十四卷第四 期(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5 年 12 月 31 日),頁 65。 52 梁華璜,〈「善鄰會設立計畫書」─台灣總督府之南侵計畫〉,《臺灣風物》第三十四卷第 四期,頁 63-64。 53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增補集》 (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年 7 月), 頁 252、257。 54 同上註,頁 285、322;隨後(1940 年)劉吶鷗遭到槍殺,不治身亡。同上註,頁 292-293。 55 張志相編,〈張深切年譜〉,收於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編,《張深切 全集(卷 11)北京日記‧書信‧雜錄》,附錄頁 24。 18.

(25) 擔任其主編,從事文藝活動。當時的北京56也同樣位於日本政權的統治之下,而 鍾理和與江文也同樣於這段時間中前往北京生活。鍾理和因家庭因素於 1938 年 隻身前往東北,1940 年返台將妻子帶往瀋陽並在 1941 年舉家遷往北京,直至 1946 年返台57。江文也為 1938 年受音樂家柯政和的邀請前往北京擔任北京師範大學 音樂系教授,並於課餘從事創作與民俗音樂研究等活動58 。綜觀以上的大陸經 驗,台籍作家的大陸生活,無論是從事藝術工作(電影與音樂),或是任職於報 社、擔任教育者等,他們的工作環境皆處於大東亞共榮圈下。簡單來說,他們選 擇(或被選擇)停留的地方/城市,都屬日方的權力範圍。 「上海」從二○年代起即出現台籍知識份子組織的狀況,到三○年代相繼前 往上海的台籍作家楊肇嘉、王詩琅、吳濁流(四○年代出發)等例子,這些經歷 都顯示了「上海」的重要性。再加上十九世紀時上海因殖民者的介入帶起都市的 發展,繼而形成「新聞中心」的特性(上海新聞業事業的發展,與都市的形成是 同步的)59。另一方面,上海亦因為帶有「文化」上的吸引力,而逐漸成為文化 人的聚集之處。李歐梵在《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045》一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中提及,上海因為「租界」的特性與港口位置,成為中西文化的匯流之處。「事 實上,現代都市生活的絕大多數設施在十九世紀中葉就開始傳入租界了。因此在 二○世紀三○年代,上海已和世界最先進的都市同步了」60。因為西方文化的進 駐,隨之而來的是上海周邊如百貨大樓、咖啡廳、電影院與舞廳等建築的林立。 此外他更提到上海電影文化的興盛,「電影院既是風行的活動場所,也是一種新 的視聽媒介,與報刊、書籍和另外的出版種類一起構成了上海特殊的文化母體」 、 61 「三○年代末,上海已經有了三十二到三十六家電影院」 。而租界的西式建築. sit. y. Nat. n. al. er. io. 與電影文化都成為上海作家的消遣地,甚至是寫作素材。如施蜇存、穆時英、劉 吶鷗等上海「新感覺派」作家,其中劉吶鷗更曾親身參與電影的製作。以上特性, 都是台籍作家之所以選擇「上海」為抵達大陸第一站(或最後一站)的重要原因。. Ch. engchi. i n U. v. 同樣擁有上海經驗的吳濁流,1941 年短暫停留上海後即前往南京,擔任《大 陸新報》的記者。《大陸新報》的總社設於上海,這與上海身為大陸重要新聞資 訊交流中心的特徵有關,此點亦可印證在殖民關係中「上海」擔任傳播日本政府 傳遞資訊的重要據點,以及在大東亞共榮圈中所處的特殊性位置。以下將依此展. 56. 1937 年由王克敏於北京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京) 」,1940 年之後改名為「華北政務 委員會」,隸屬南京汪精衛政權統治之下。 57 參註 9。 58 林瑛琪,《夾縫中的文化人──日治時期江文也及其時代研究》 (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 系博士論文,2005 年 7 月),頁 296。 59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年 7 月),頁 14。 60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增訂版)》 (香港:牛津 大學出版社,2006 年) ,頁 7。 61 同上註,頁 97、99。此外李歐梵也提到與電影同步風行的還有電影雜誌與電影指南,以及流 行期刊上的電影專欄與專文。同上註,頁 101-107。 19.

(26) 開吳濁流停留南京時期(1941 年至 1942 年)記者生活的討論,第三節將討論《大 陸新報》中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1941-1942 年南京《大陸新報》之記者生活 本節筆者將透過吳濁流敘述大陸生活的作品與回憶錄內容,推測 1941 年至 1942 年吳濁流於「大陸新報社」中可能擔任的記者類型,並討論吳濁流的記者 生活與日本殖民末期的殖民地台灣之連結。根據《無花果》及《南京雜感》中記 載,吳濁流於 1941 年 1 月 18 日抵達南京後,第一個職業是為南京日本會議所的 機關書籍《南京》擔任翻譯(將中文譯成日文),後來因為與同事發生衝突憤而 離職,任職僅十天。吳濁流記載自己失業後的第五天便獲得南京《大陸新報》記 者的工作職缺。依吳濁流敘述的時間推敲,顯示吳濁流應於 1941 年 2 月後才至 《大陸新報》擔任記者的工作62。. 政 治 大 在推測吳濁流的記者類型時,首先需探究吳濁流前往大陸的方式,這與吳濁 立 流後來的工作機會或許有關。吳濁流中學時代的友人章君是此行中相當重要的人. ‧ 國. 學. 物。吳濁流敘述自己是透過同學在大陸任職的章君,請他幫忙弄一張聘書來,用. ‧. 聘書辦理出境後,順利取得護照前往大陸63。如果把章君視為吳濁流大陸行的引 介者的話,吳濁流記者工作的契機便可從他抵達大陸後行走的路線中獲得解答。 吳濁流抵達大陸後為什麼從上海前往南京,也可推測應是章君的安排(章君於南 京汪精衛政府下工作)。而吳濁流因而擁有汪政權的聘書或許對他的工作機會有 所助益64。. n. al. er. io. sit. y. Nat. 62. i n U. v. 據《無花果》及《南京雜感》中記載,吳濁流於 1941 年 1 月 18 日抵達南京後,於南京日本 會議所的機關書籍《南京》擔任翻譯工作,因與同事起衝突後,憤而離職,任職僅十天。並記 載失業後第五天便獲得南京大陸新報的記者工作職缺。因此筆者推測吳濁流應該於 1941 年 2 月後才至《大陸新報》擔任記者工作。吳濁流,《南京雜感》,頁 54;吳濁流,《無花果》, 頁 126-129。 63 吳濁流,《無花果》,頁 118。 64 關於「章君」,呂新昌在為《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的奮鬥人生》一書中曾寫明「章君」 的真實姓名為「鍾壬壽」,並提及日據末期時,鍾壬壽在南京汪精衛政府宣傳部工作。呂新 昌,《鐵血詩人吳濁流:吳濁流的奮鬥人生》,頁 134-136;而吳濁流本人於《無花果》與 1942 年《臺灣藝術》上發表的〈南京雜感〉原文(日文)及《台灣連翹》中,皆是以「章君」稱此 友人。吳濁流,《無花果》,頁 118;吳濁流,〈南京雜感〉,《臺灣藝術》第三卷第十一號 (昭和 17 年/1942 年 11 月 1 日發行),頁 29;而在中譯版的《南京雜感》中,張良澤則將 此人譯為「鍾君」。吳濁流,《南京雜感》,頁 54;吳濁流在自傳《無花果》中曾提及與章君 的交往,並說道「後來竟成為我去大陸的原因。我四十二歲時到大陸去,完全是因為當時他在 南京的緣故」,及「同學章君在大陸,任國民政府高級職位」。以上兩段話出自:吳濁流,〈無 花果〉,《臺灣文藝》第五卷第十九期(1968 年 4 月),頁 77-78;吳濁流,〈無花果〉,《臺 灣文藝》第五卷第二十期(1968 年 7 月),頁 70。但吳濁流本人並未在作品中提及章君全名。 因此推測呂新昌的說法應是參考吳濁流《無花果》及《台灣連翹》內容而來(鍾、章日文讀音 皆為ショウ,也可能為呂新昌推測的原因之一)。即使吳濁流本人從未在作品中提及章君真實 姓名,但透過《無花果》中所述,可推測章君應於南京汪精衛政府下任職,此層關係應是吳濁 流前往南京的原因之一。 20. Ch. engchi.

(27) 吳濁流前往南京後,因通曉日語的優勢,在一邊學習中文的同時,一邊尋找 工作機會:「我就開始找關係以便在日本機關謀職」 65。之後順利獲得的南京日 本會議所機關書籍《南京》的編輯工作中,工作內容為將南京民間風俗習慣一類 的文字譯成日文。此工作內容與他後來寫作的〈南京雜感〉內容極為相似,均是 紀錄南京百態、市民生活等。另外,在《南京雜感》中吳濁流說道自己需要雇用 洋車夫到處去蒐集新聞材料,並說道自己有固定的工作時間: 我當記者時代,雇用了一個姓曹、年齡二十四歲的誠厚的青年車夫。我要 坐著他的車子到各地方去蒐集新聞材料,……。尤其我的工作是在六點鐘 以後,……。66 綜合以上原因,筆者推測,吳濁流因之前於南京「日本會議所」的工作內容, 因此導致後來任職於「大陸新報社」時,也撰寫了相似的報導(即紀錄南京民俗 風情一類的文章)。此點成為筆者找尋吳濁流撰寫的《大陸新報》報導時,推測 的第一種可能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你儘管把臺灣話講得如何好,一旦到祖國去,便知祉(按:只)是個井底. ‧. 之蛙而已」67。這是吳濁流返台後於 1947 年 6 月〈黎明前的台灣〉 (夜明け前の 臺灣)一文中所寫下的一段話,顯示「語言的使用」是台籍人士抵達大陸後的第 一個難題。要推測吳濁流擔任的記者類型時,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語言」便成為 重要的參照之一。據吳濁流記載,自己是抵達大陸後,居住在友人章君家時,開. sit. y. Nat. n. al. er. io. 始學習中國話,是透過傅君介紹的女家教密集的上課、學習,以及透過與友人余 君的夫人(滿洲人)談話中練習中文68。換句話說,吳濁流在抵達大陸前,並沒 有具備任何的「中文」能力。前往大陸之前,吳濁流在台灣生活了四十一年的時 間,受的是殖民地的日語教育,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應為日語以及客家語(吳濁 流為客家人) ,如果吳濁流在大陸擔任的是在一般民間蒐集採訪這類型的記者, 對當時的他來說採訪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語言」的問題,吳濁流要在短時間內 以剛學習的語言「中文」來採訪南京民間,是有其困難性的。.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此點卻不能完全否認吳濁流曾撰寫過南京風俗民情類型的報導的可能 性。不過可以說明的是,當時的吳濁流並無法完全以中文與南京民眾溝通,因此 他在《大陸新報》所撰寫的報導中,紀錄南京生活民情的題材的篇章69可能只是 65. 吳濁流,《無花果》,頁 126。底線為筆者所加。 吳濁流,〈南京雜感〉,《吳濁流作品集(4)南京雜感》 (台北市:遠行出版社,1977 年 9 月 初版),頁 78。底線為筆者所加。 67 吳濁流,《吳濁流作品集(5)黎明前的台灣》 (台北市:遠行出版社,1977 年 9 月初版) ,頁 97。 68 吳濁流,《無花果》,頁 125-126。 69 而且紀錄南京的文章與吳濁流返台後於《台灣藝術》上所發表的「南京雜感」系列文章內容 21 6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研項流體力學將處理許多流體特性,因此必須發展一套系統,將這些特性

五、監評人員應確實掌控檢定時間流程,並於檢定時間終了時,大聲報出「時間到 時間到 時間到 時間到, , , ,停止作答 停止作答 停止作答, 停止作答 ,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智利政府在十月初宣布地鐵漲價,大批學生因此發起抗議遊行,最終演變為反政府 流血示威,並造成 15 人死亡。流血示威經過一週後,在 10 月

同學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必須學會尊重他人,當要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感受

1-3 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介紹,重點放在荷 據時期前夕的社會與文化特徵;至於

壹、 創意動機及目的 貳、 作品特色與創意特質 參、 研究方法(過程) 肆、 依據理論及原理 伍、 作品功用與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