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目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目標"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目標

一、培養歷史學科的方法,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學生的思維。

二、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三、建立學生對於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養成包容並欣賞多元文化 的開闊胸襟。

四、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以充實其生活的內涵。

貳、核心能力

一、時序觀念

時序既是先後相接的時間順序,亦是人為安排的時間秩序。時序觀念是發展 學生歷史理解的基礎,也是歷史作為一門學科所特有的性質,歷史事件、人物唯 有置放在時間架構之下,才能顯現出意義與價值。發展時序觀念,就是讓學生依 照時間順序建構事件之間的意義與關連性,理解歷史上諸如變遷、延續、發展、

進步、倒退等觀念的意義,並對事件提出合理的歷史解釋。

「時序觀念」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

時間術語與分期方式都是人為的建構、約定成俗的用法。學生必須運用 適當的時間術語、分期方式來描述過去,並置於適當的歷史脈絡下觀察、理 解。

1. 熟悉使用機械式的時間術語(例如:日、月、年、世紀、西元前)。

2. 熟悉學習主題所提供的分期方式(例如: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秦漢 時期)。

3. 使用兩種以上的時間術語描述某一特定時間(例如:1905 年與二十世紀 初、一次大戰前等用語的交替使用)。

(二)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兩個或更多時代之間的差異,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 關連性

學生必須構築自己心中按時排序的時間架構,才能有效地感受時代的差 異、理解歷史的變遷。同樣的,也只有在學生能夠依時間排序時,才能真正 理解過去與現在之間、不同時代之間的延續性或關連性。

(2)

1. 說明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與類似之處。

2. 說明不同過去(時代)之間的差異,並依特質將過去區分為幾個不同的 時期。

3. 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圖片,依時間順序建立一個時間架構(如年表、時 間軸)。

4. 以時間順序的架構說明某一個歷史發展或現象(例如:法國大革命的發 生)。

5. 根據學習內容,掌握某個時代中變遷與延續的因素。

二、歷史理解

我們常說歷史不是「背科」,那麼理解活動的開展,恰是最直接且關鍵的證 明。歷史理解所關聯的重點在於:如何將歷史事實的「記憶」接引、提升至「理 解」層次,並且能夠對史實的歷史脈絡與意義加以掌握。

「歷史理解」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能夠直接地就一歷史敘述文本的內容與意義,進行認知與掌握

歷史理解的第一個層面,在於針對教科書等歷史敘述文本進行理解。

學生要學習從中掌握其可能的多樣化敘述形式(如語文、圖、表、繪畫、照 片、音樂、影像等),以及每一歷史敘述的述論重點。

1. 經由閱讀或討論,而能掌握一歷史敘述所要回答的中心問題及述論要點。

2. 能分析一歷史敘述,並能以一種不同的敘述形式重新表達原本的中心意 涵。

3. 能經由一歷史敘述的探究,分析與解釋其作者的立場。

4. 能從每一課程單元中各個歷史敘述的閱讀或討論,瞭解課程綱要上所載明 的重要歷史知識。

(二)能夠就一歷史事件,嘗試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

歷史理解的第二個層面,在於針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基本上這是要求學 生學習「設身處地認識過去」。然而,身為進行歷史理解的主體―學生絕非 是白紙或空罐子,他們有個人的經驗、知識與世界觀,因此期待學生客觀地 與過去相遇,是不切實際的。在歷史課堂上嘗試以學生的解釋網絡為階,設 法擴充、深化,這樣所形成的想像或認知,才有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理解行動。

1. 能掌握一重要的歷史性名詞,在當時脈絡下的意涵。

(3)

的歷史事件或情境。

3. 能參照既有的歷史敘述來檢視自己原來的認知,建立起對某一歷史事件或 情境的重新認識。

4. 能夠設想當時人物的經驗及其看法,並且避免只用現在的價值或規範進行 評斷。

(三)能夠在歷史脈絡中,進行關於「重要性」或「意義」的選取與評價

歷史是一門探究變遷的學問,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在一個較長的時序中 進行觀照對比,並且參考相關的多種歷史敘述,適切地掌握變遷的機制,以 及確認關鍵的所在。

1. 能在一連串相關而紛雜的史實中,評斷出具有重要意義的史實(包含人 物、地點、事件、因果關係等),並提出適切的理由。

2. 能在一較長的時序中,擇取與評估某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並闡述其關鍵性。

三、歷史解釋

歷史以過去作為探究對象,已逝的過去無法如實再現,只能透過史料證據來 重新建構,因此,所有的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過去的一種解釋。「歷史理解」

著重在設身處地認知過去,目的在盡可能接近無法全然再現的過去;「歷史解釋」

則以史料證據與歷史理解為基礎,有意識地對過去提出理性的、系統性的、因果 關係式的說法。教師應提供學生接觸不同史料、歷史敘述的機會,以發展學生歷 史解釋的能力。

「歷史解釋」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歷史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不同的史料證據、時代關懷、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導致不同的解釋,

歷史解釋因而總是呈現多元的面貌。學生需要理解不同歷史解釋的差異之 處,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

1. 辨識出對過去不同的解釋,並比較不同解釋的差異所在。

2. 能依史料選擇差異與史料多寡,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解釋。

3. 能依作者的時代背景、個人好惡、關懷的差異,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 解釋。

(4)

(二)理解歷史學科的因果關係,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提出解釋

歷史解釋是對事件、人物的一種時間性解釋,旨在建構事件前因(背景、

原因)後果(結果、影響)之間的關連性。因果關係是歷史解釋的基礎,學 生應提升對歷史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強制性,相同的原因不見得導致 相同的結果)的理解能力,並能與科學因果關係(具有必然性、強制性)區 別。

1. 體認歷史的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而是人為的分析與解釋。

2. 能辨識出某一歷史解釋中作者所認為的幾項重要原因。

3. 能根據學習內容與所提供的史料,說明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

四、史料證據

史料必須置於歷史脈絡中,轉化為證據,在學生的歷史理解或歷史解釋的活 動裡起了作用,方具有價值;史料總是應該要與探究過去的意圖產生緊密關聯,

而且唯其能引發探究活動,才能真正彰顯深刻的歷史教育意義。

「史料證據」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思辨,判斷史料得以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對多數學生而言,史料在一開始往往只是某種與過去有關的資訊,或者與某 史實有關的資料來源。學生必須學習在史料中發現線索,並且經由一番思考、討 論或推理,而能判斷其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1. 直接從史料中找出關鍵的線索,例如態度、意見、動機等。

2. 依據某一探討主題,評估個別史料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3. 理解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立場的不同,可能作為證據的各種史料,

在判斷及取捨上,會因此而出現差異。

(二)自行根據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

一般的歷史教學,史料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每位學生手中的史料都一 樣,只需直接拿來運用即可。然而,學生應該要熟悉史料蒐集的觀念與方法,

才能夠真正提升在歷史學習上的探究能力。

1. 瞭解並能實地練習史料蒐集的各種方法。

2. 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具體問題,藉以規劃出史料蒐集的主題和範圍。

3. 依據原先的問題,比較所蒐集到的各種史料之適切性。

(三)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

(5)

或知識;只有讓學生自己學習應用史料,才有可能真正習得探究能力。高中 生應用史料,最重要的目標是能藉以形成一個新的問題視野,更進一步,則 是形成自己關於過去或當代的歷史敘述。

1. 直接從史料中找出答案,以回答關於過去的問題。

2. 瞭解因不同的資料來源,可能會造成對於同一史實或人物的不同解釋。

3. 瞭解同一史料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的立場不同,而可能意義殊異。

4. 將史料與既有的歷史敘述進行對比,分析其間的關聯性。

參、時間分配

高中一、二年級,每學期二學分,每週上課二節。一年級第一學期為台灣史,

第二學期為中國史。二年級為世界史,分兩學期講授。

(6)

肆、教材綱要 一、高中歷史第一冊

說明:本冊為整個高中歷史課程之首冊。宜置入簡短的引言,說明歷史教育之必 要,以及授課順序上採用【第一冊:臺灣史】、【第二冊:中國史】、【第三 冊:世界史】及【第四冊:世界史】之流程安排的理由。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臺灣原住民族 z 考古發掘與史 前文化

z 「沒有歷史的 民族」的歷史

1-1 有關臺灣史事的明確記錄始於近四、

五百年前,但在有文字記錄以前,臺 灣島早已存在,並且已有人群居住。

本單元敘述臺灣的史前歷史以及十 六世紀末以前就已居在臺灣的原住 民。敘事以提綱挈領為原則,不宜瑣 碎。

1-2 由於對史前史的理解是透過考古工作 與學術研究所重建的認知,未必充分 反映史前概貌,因此敘述時應舉例並 說明此種知識的不完整性與重建史 前史知識的重要性。

1-3 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介紹,重點放在荷 據時期前夕的社會與文化特徵;至於 十七世紀初以後的發展,可於以下相 關各單元適切的地方敘述。本主重點 同樣也應說明我們對當時社會文化 理解的侷限性。建議可以利用十七世 紀初的文字記錄(如陳第《東番記》或 荷蘭文獻)加以說明,再進一步利用人 類學與歷史學的研究成果,講述有關 臺灣土著(原住民)的分類以及社會文 化的特徵。

一、早期台灣

2.荷、西與明鄭 z 臺灣與世界

z 鄭氏政權

2-1 本主題講述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十 六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以 及臺灣被導入「世界體系」的過程,

進而敘述荷、西及明鄭時期的歷史。

2-2 介紹荷、西時期臺灣的變遷與發展。

重點放在臺灣與世界的初步接軌、荷 據下臺灣島上各民族的互動。關於西 班牙的部份,因為佔領時間短、研究 較少,敘述可以稍微簡略。

2-3 有關鄭氏政權的敘述,應稍稍講述明 末及南明時局的變化、鄭芝龍、鄭成

(7)

功父子的事業、臺灣在鄭氏(明鄭)政 權下的史事。關於明末與南明政局的 部份,重點放在鋪陳鄭氏進取臺灣的 背景、鄭氏三代治下臺灣的政、經、

社會及文化建樹,並應講述鄭氏政權 的對外關係以及與清朝交涉的始末。

1.政治經濟的發 展

z 漢人社會的出 現

z 農商業的發展

1-1 自十六世紀後期以來,漢人開始移入 臺灣,並且慢慢定居下來,逐漸建立 起一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清朝的 長期統治確立這樣的發展。本主題敘 述清代治臺的政策與措施。

1-2 強調「開港」以前臺灣的「帝國邊陲」

特色,消極的統治政策與特殊的行政 措施(如限制移民、劃定番界、實行班 兵制度等特殊作法)。講述因應人口增 長,土地開發,實際統治範圍的擴大 所作的行政區劃與機構的調整。

1-3 講述清朝統治時期的經濟活動及其變 遷。農業方面,以土地開墾、水利建 設、主要作物為敘述重點。商業活動 可分對外(大陸)貿易與島內城鄉交易 兩方面敘述。手工業的狀況可附帶提 及。

二、清代的長期統治

2.社會文化的變 遷

z 社會狀態與社 會問題

z 文教發展

2-1 本主題分別講述族群、身分、財富的 分別,不同人群間的合作與衝突,以 及 各 種 人 群 的 文 化 活 動 與 生 活 內 涵。內容可包括原住民、閩、客關係 以及性別、人口問題;統治者與被治 者、官員士紳與庶民、富人與貧民之 間的社會等差。

2-2 不同的社會群體和平共存,但也時有 衝突。和平共存的部份可敘述通婚、

合夥等方面;衝突的部份可討論抗清 事件、漢番衝突、分類械鬥、幫會與 盜匪等問題。討論臺灣住民的社會地 位的變動。社會流動含向上及向下的

(8)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地位變遷,可論述科舉、軍功、事業 經營與社會流動的關係。

2-3 臺灣是移民社會,士紳階層的形成,

因 地 區 的 不 同 而 在 時 間 上 有 所 先 後。士紳的文化與生活受到中國儒家 大傳統的影響,可討論中國文化在臺 灣的傳布,如書畫傳承、文藝社團,

以及庭園構築等精緻文化。庶民文化 深受原鄉影響,但也摻合原住民因素 以及在地的新發展。可敘述紳民共有 的生活內容、生命禮俗、歲時節慶和 民間宗教活動。

3.外力衝擊與近 代化

z 涉外事件與台 灣地位的轉變

z 清代近代化的 努力

3-1 本主題講述十九世紀後期臺灣遭到的 衝擊與清廷和臺灣士民的因應之道。

3-2 外力衝擊的部份,重點包括鴉片戰爭 時的臺灣、1860 年代初的「開港」通 商、1867 年的「羅妹號」(The Rover) 事 件 、 1874 年 的 牡 丹 社 事 件 與 1884-1885 年的中法戰爭。可兼述外國 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興 趣。

3-3 清廷的對策包括「開山撫番」與建省、

政府主導的近代化事業。民間方面則 可 討 論 新 興 的 經 濟 機 會 與 產 業 調 整。最後可討論政、經中心的北移。

三、日本統治時期

1.殖民統治前期 的特色

z 統治政策與臺 民反應

z 基礎建設與經 濟發展

1-1 本主題講述日本領有臺灣的過程、統 治 方 針 的 改 變 以 及 臺 灣 居 民 的 反 應。早期統治的兩個面向:一方面採 用軍警壓制手段,以穩固統治;另一 方面則籠絡紳商、從事建設,以爭取 民心。

1-2 可先行講述軍事鎮壓與員警制度等壓 制性作為。針對居民的反應,應講述 武裝抗日活動,並介紹其中之一、兩 個重大事件。其次介紹殖民統治政策 的變化(如由軍人總督到文官總督的 改變、「同化政策」下的各種改革等),

以及臺灣人的非武裝抗日運動(延續 至 1930 年代上半期)。

(9)

1-3 日本殖民政府為爭取民心,方便統治 以及擴大殖民地的價值,致力從事基 礎建設並發展經濟。應講述日本殖民 統治下的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基礎 建設包括交通、水利、電氣、金融制 度等方面,新式教育也可視為其中之 一環。經濟發展方面可討論農業改 良、新式糖廠、蓬萊米等問題,並可 介紹林產與特產的開發等等。

2.社會與文化的 變遷

z 殖民地的社會 與文化

z 文學藝術的發 展

2-1 本主題講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狀 況、傳統文化的延續與新文化的發 展。

2-2 社會方面可討論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 的形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如領導 殖民地反抗運動和各種思潮的鼓吹 與傳佈等。殖民地社會有其特色,可 討論日臺社群關係、差別待遇、階層 結構、習俗改良等。

2-3 在日本統治下,臺灣開始接受西方近 代文學及藝術,並有顯著的成就,可 舉重要作家、藝術家及其作品討論 之。同時應顧及傳統文化的存續情 況。

3.戰爭期的台灣 社會

z 皇民化運動等 措施

z 太平洋戰爭與 戰時體制

3-1 本主題敘述日本帝國在東亞的發展,

重 大 事 件 包 括 從 「 九 一 八 事 變 」 (1931)、「蘆溝橋事變」(1937)與「太 平洋戰爭」的爆發(1941),到第二次 世界大戰的終了;內容則著重臺灣社 會在此時期所遭受的衝擊與反應。

3-2 敘述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南進政 策、皇民化運動與工業化三項政策,

並提及日本帝國之「大東亞共榮圈」

的構想。可稍稍偏重臺灣人民對皇民 化運動的反應。

3-3 講述 1937 年秋以後,臺灣人民被捲入 日本對外征戰的種種面向,包括軍事 動員(如軍伕及臺灣人志願兵等),以 及 太 平 洋 戰 爭 爆 發 之 後 的 物 資 統 制、社會動員等。戰爭後期盟軍轟炸 臺灣可一併敘及。

(10)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政治:從戒嚴

到解嚴

z 國民政府的接 收與中華民國 政府遷台

z 民主政治的道 路

z 國際局勢與兩 岸關係

1-1 首先簡要回溯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

接著敘述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及中華 民國政府遷台的過程,有關國際交涉 事件應依史實敘述,避免主觀的論 述。

1-2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 政治史。內容以內政、外交及兩岸關 係為重心,例如,二二八事件、長期 戒嚴、韓戰、以及冷戰等,解釋時應 求周延並帶有前瞻性。過去六十年的 臺灣政治史內容極其複雜,非簡短篇 幅可以道盡。重點可以擺在民主化的 歷程。

1-3 臺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可著重從被承 認為代表中國之政權到被國際孤立 的歷程。其背後因素涉及兩岸關係。

後者在 1980 年代末期開始有極大的 轉折。描述其間的變化與重大事件 2.經濟:成長與

挑戰

z 經濟成長的波 動

z 國際經濟的挑 戰

2-1 本主題敘述六十年間的經濟發展與來 自內、外因素的挑戰。重點包括政府 的政策與民間的成就;應突顯臺灣經 濟的特色。

2-2 早期經濟快速成長,近十年來則成長 明顯趨緩,解析此一現象之國內及國 際因素。

四、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3.社會:變遷與 多元

z 社會變遷

z 生活形態的改 變

3-1 國內外的政經形勢刺激國內社會的凝 聚與分化。本主題講述政治理念、工 業化、都市化、所得變化、人口與家 庭結構等重大現象對社會和生活型 態的影響。

3-2 社會變遷為敘述重點。可介紹不同形 式的社會運動,包括街頭運動、社會 關懷運動等。時間上必須兼顧解嚴前 後。

3-3 戒嚴時期思想與言論、行為皆受到層 層限制,社會表現呈現一元。解嚴之 後,言論自由,社會對各種外來文化 開放,人民日常生活深受影響。

(11)

4.世界體系中的 臺灣

z 文化的發展

z 網路世界與地 球村

4-1 本主題簡單回顧近四百年間臺灣文化 的變遷,並對未來前景與願景提出問 題供學生探索。

4-2 敘述重點之一特重戰後的文學與藝術 的發展,也宜兼述不同年代的流行文 化。社會價值深受流行文化的影響,

可討論其間關係。晚近電腦網路的普 及,有促進世界大眾文化趨同的可 能,可簡單敘述之。

4-3 講述資訊之來源豐富、人民之國際往 來頻繁,必定對一般人的思維有所影 響。本冊最末的重點可針對未來的世 界 與 臺 灣 之 前 景 作 一 前 瞻 性 的 討 論,特別應提到網際網路世界的形成 以及地球村概念等議題。

建議的單元:

1. 高中歷史第一冊講授臺灣歷史,授課內容安排十二個主題,即十二週的課 量;預留四週供任課教師彈性運用,以在各單元之後各安排一週為原則。

顧名思義,如何利用彈性週,權在任課教師。教師以利用該時段加強或補 充課程,也可安排討論、報告、故事分享……等活動。無論如何,該時段 只應進行與歷史課相關之活動,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2. 本冊內容從宏觀視野講授臺灣歷史,因而對各個在地的歷史缺乏貼切的、

微觀的描述。建議教科書的作者可採行兩種策略:

(1)依各單元之進度,設計與各在地歷史相關的活動。由於各地的差異性大,

教科書只採取原則性的引導,實際操作應由任課教師自行決定。

(2)在第四單元之後另闢一獨立的單元,設計「小型研究」之活動,如以田 野調查的方式考察各地之歷史,以口述訪談方式探索各地歷史,或繪製 各地之文化地圖…等等。換言之,教科書只採取原則性指導,列出各項

「研究方法」之要點。

(12)

二、高中歷史第二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從村落到國 家

z 新 石 器 時 代 與早期聚落

z 城市、文字與 銅器

1-1 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佈極廣,包括 大陸和臺灣地區在內,已發掘的遺 址超過一萬處,關於中國境內新石 器時代文化的多元並起,已普遍為 學界所接受,九年一貫教材亦已述 及。本節應著重探討新石器革命的 歷史意義,並選取最重要的幾個早 期聚落文明,分析其自然環境、聚 落型態、社會組織,尤應就後世中 國傳統文化由之源起的部分,進行 思考討論。

1-2 從村落到城市聚落型態轉變的考 掘,以及古代文字與青銅器的出土 與研究,對於認識上古的歷史十分 重要。此外,城市、文字和青銅器 的出現,正標誌著國家組織的形 成;本節應選擇幾個重要的早期文 明遺址,探究夏、商等古代國家的 形成和發展。商代的城邑、文字、

曆法等,亦可一併述及。

一、

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

2. 封 建 體 制 的 興衰

z 封 建 體 制 與 社會生活

z 春 秋 戰 國 的 變局

z 重 要 學 派 及 其思想

2-1 周代的封建體制,在九年一貫教材 已經述及。本節應著重探討宗法與 禮樂的意義,「貴族」(包括國人)

的地位與觀念,「平民」的處境與生 活,以及在此體制下的生產情況。

2-2 春秋以來禮崩樂壞與政治社會經濟 的巨大變遷,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 及。本節應著重階級社會的瓦解、

平民的崛起、土地私有制形成,以 及工商業發展等重要的結構性變 遷,以呈現出社會由靜態轉為動態 的時代氛圍。

2-3 王官學散為百家學的思想變遷,以 及重要學派思想,九年一貫教材已 有述及。本節應著重處士及遊士出 現的歷史意義,並就歷來關於「百 家爭鳴」形成原因之多種說法略做 介紹,以供學生思考討論。關於重

(13)

要學派,可以探討儒、墨、道、法 四家,惟重點應在於其針對時代變 遷的理解、批判與行動之不同型 態,將學說思想置於大的歷史社會 脈絡中進行探究,而不必一一介紹 具體的學說內容。

3. 帝 國 體 制 與 天下秩序

z 皇 帝 體 制 的 確立

z 編 戶 齊 民 的 社會

z 帝 國 的 天 下 秩序

3-1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郡縣制、官僚 制度等帝國體制,九年一貫教材已 有述及。本節應著重於大一統思想 的形成,以及帝國的基本結構與運 作方式;關於秦漢時期皇帝與丞相

(或君權與相權)的關係、政治與 學術思想的關係、朝政運作及官員 選用等等的變遷,均屬分析探究的 要點。

3-2「編戶齊民」是探討帝制中國社會基 礎與生活實況的重要概念,本節內 容應涵括生產活動、納稅服役,以 及文化教育、生活禮俗等;這些景 況,可以藉由秦漢的史事加以思考 討論。

3-3 隨著秦漢時代帝國版圖的擴大,人 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增加了,新 的天下秩序逐漸形成;這個天下 觀,自然影響到與周邊國家或民族 的關係。本節主要即在處理華夏世 界的周邊關係,主要範圍包括北方 草原、西域、西羌,以及長江以南 的地區,藉由秦漢的史事加以探 討。惟在思考討論之時,應針對各 民族或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文 化,予以「同理的瞭解」,避免漢文 化本位的論述。

晉南北朝

、隋唐

)

二、中古的變革

( 魏

1. 從 分 裂 到 統 一

z 漢 唐 之 際 的 大變動

z 世 族 與 門 閥 政治

z 隋唐盛世

1-1 漢帝國崩解後,歷史進入「中古」

時期。關於漢唐之際的大變動,九 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著重 在戰爭頻仍、政治分裂、人民移徙 之下,各個區域或政權所面臨的困 境、發展與相互的關係,以呈現出 對此動盪時代回應的不同型態。

(14)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2 從漢晉以迄隋唐,世族門閥具有重 要的地位與影響。世族門閥的出 現,有其社會與經濟基礎,對於子 弟的教養與家風傳承,亦是重要的 原因。至於世族在政治上的表現,

各個時期並不相同,不可一概而 論。關於世族的衰微與門第社會的 消融,可以一併述及,惟重點應在 結合相關史事,以呈現時代特色。

1-3 本節主要在探討隋唐大一統時代的 再臨,南北朝部分只是當成背景,

著重於與隋唐銜接延續的部分,其 間的戰爭或朝代更迭,不宜成為學 習的主要內容。關於隋唐盛世,只 需選取幾個典章制度或重要的政經 文教史實作為代表,重點在探究「盛 世」如何形成,不必窮究典章制度 或史實的細節。關於安史之亂則應 交代,以說明唐代由盛而衰的原因 及其影響。

2. 多 民 族 與 多 文化的交流

z 胡化與漢化

z 多 民 族 文 化 的融匯

z 中 國 化 的 佛 教

2-1 魏晉以來的胡漢互動,以及北魏孝 文帝的漢化政策,九年一貫教材已 有述及,本節則應著重此時期胡化 與漢化兩種趨勢的歷史意義。關於 胡化或漢化現象的探討,可以具體 事例(如顏氏家訓、高歡),或重要 史實(如六鎮之亂、關隴集團的形 成)為之,以呈現不同人群在動盪 時代中的身份從屬與認同問題。

2-2 胡漢融匯,氣象開闊,對於外來文 化相容並蓄,是唐代最為人稱道的 特色。關於唐代的「國際化」,九年 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著重絲 綢之路對於中西交流的影響,以及 胡風對於唐代的影響;長安儼然是 歐亞大陸文化交會的中心,亦可一 併探究。關於中國文化的遠被,則 應特別著重東亞文化圈之所以形成 的探討。

(15)

2-3 佛教源於印度,漢代傳入中國,動 亂之世深受人們歡迎,發展很快,

到了唐代遂出現「中國化」的新內 容。本節重點不在瞭解各個宗派的 思想或高僧言行,而應著重佛教之 所以能「中國化」的關鍵條件或過 程,並強調此一「中國化」的歷史 意義。由於篇幅所限,本課綱未設 計道教之興起及發展,然而,教科 書編著者可視情況自行編寫。

1. 多 元 族 群 與 夷夏關係

z 夷 夏 並 存 的 國際秩序

z 北 方 民 族 的 爭勝

1-1 宋代與遼、金、西夏以「國與國」

形式互動的新秩序,已經有別於華 夏傳統天下觀。關於宋與周邊國 家、民族的關係,九年一貫教材已 有述及,本節著重此一新秩序的探 討,可以「澶淵之盟」的歷史意義 為例分析。至於宋人對此新秩序的 理解與因應,亦可一併思考討論。

1-2 近世時期北方民族興起,與中原王 朝的和戰,彼此碰撞交融,使得「征 服王朝」與「多元文化」成為「近 世」的一大特色。宋、遼、金、元、

明、清的朝代更迭與政治發展,九 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探討 征服王朝的內涵與歷史意義,亦應 著重蒙元、滿清統治時期各民族之 間的關係與調控,以及保持固有文 化與漢化之間的掙紮和抉擇。

三、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2. 經 濟 發 展 與 人口問題

z 經濟的發展

z 人口與移民

2-1 中唐以來,南方農業發展迅速,特 別是江南地區,工商業也因之興 盛。宋代的經濟繁興,九年一貫教 材已有述及,本節著重於探討由唐 到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重心南 移的原因與歷史意義,以及明清商 品經濟、白銀資本的形成條件。由 於主要時代涵括宋代以迄明、清,

範圍甚大,因此不宜採取編年排 序,而應以具體的器物、技術、活 動、事件為例,進行思考討論,強 調問題意識與大的歷史社會脈絡。

(16)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2 唐宋以來中原動亂,人民大量移 徙,有助於中原以外地區的進一步 發展;明清時期人口急遽增加,更 是影響時代發展的關鍵性結構因 素。本節主要在探討移民的不同成 因,及其在政經文教上的廣泛影 響;關於明清人口快速增加之下所 形成的問題,可以集中於農村經濟 和社會控制兩方面進行思考討論。

3. 仕 紳 社 會 與 庶民文化

z 科 舉 與 士 大 夫文化

z 城 市 發 展 與 庶民文化

z 宗族、仕紳與 民間社會

3-1 科舉雖創建於隋唐,但產生重大影 響則在宋代,以至明、清,九年一 貫教材已有述及。宋代以來,儒家 又回歸思想上的主流地位,讀書人 如何在科舉致仕與文化自覺、經世 致用中安立,更是宋代以迄明、清 士人的一大課題。本節著重於科舉 對於士大夫身份取得與階級文化形 成的影響,關於士人的品味及交 遊,可以探究,惟科舉制度及其演 變的細節不宜縷述。

3-2 宋代以來城市發展歷經重大變遷,

尤其商業的繁興更帶來深遠影響;

而在城市變遷與商業繁興的背景 下,庶民文化的蓬勃發展,亦成為 近世的一大特色。關於庶民文化,

可以集中於節慶、休閒和文藝活動 等日常生活層面,進行思考討論。

3-3 宗族由家庭組合,而為社會的主 體,明清仕紳則經由科舉,取得支 配民間社會的資源與權力;宗族社 會與仕紳社會,可說是同源於儒家 的綱常倫紀,且共同構成近世以來 的兩大社會特色。本節所探討的時 代應以宋元以降為重心,以禮教規 範為基礎,著重近世更為強調或普 遍的現象(如祠堂祭祖、民間修譜、

家父長制等),及其歷史意義。關於 明清仕紳,應集中探究紳權在中央 屬性及地方屬性上的二元性格,及 其對於清代以來政治社會的影響。

(17)

1.帝國的傾頹 z 民 變 與 地 方 勢力的崛起

z 西 力 衝 擊 與 西風東漸

1-1 十八世紀後期以來,傳統的朝代循 環模式漸漸瓦解,新的、西方的因 素介入,再加上大規模的民變,整 個帝國的傳統格局面臨傾頹的命 運。就帝國內部而言,此時期大規 模的民變,多有宗教提供理論依據 與動員力量。關於晚清重大民變,

可以太平天國為探討重心,它既與 先前民變一般,具備固有文化的基 礎,但又借用了西方的基督教義,

它雖挑戰滿清的統治,但因對於儒 家及民間信仰的攻擊,而招致仕紳 的反對;大亂最後靠地方團練與督 撫平定,地方勢力卻也因之崛起,

成為十九世紀中葉之後大約一個世 紀明顯的歷史特色。關於太平天 國,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 探究主軸在於民變的形成原因,以 及政府與民間社會,特別是仕紳階 級的理解和因應;關於戰爭或民間 宗教的細節,不宜著墨太多。

1-2 關於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 軍等,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 節應著重於探討西方為何要打開中 國門戶,以及條約體制取代朝貢制 度之後,中國本土所遭受的各種影 響,與被迫進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 會和政法秩序之時,所面臨的處 境。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未必都是 負面的,因此須從不同層面,予以 探究和評估。

四、近代的衝擊

( 晚清 )

2. 現 代 化 的 開 端

z 興 洋 務 以 自 強

z 圖 變 法 以 保 國

2-1 在西力衝擊之下,中國的現代化從 洋務運動開始,由國防科技,漸及 於交通、經濟、文教等建設。「自強 運動」的內容,九年一貫教材已有 述及,本節應著重晚清初期回應西 力入侵的幾種方式,及其轉變的關 鍵。

2-2 自強運動重點多止於器物、技術層 面,晚清後期的因應,則逐漸擴及

(18)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制度、思想層面,康梁變法正代表 此時期部分士人的重大轉向,以及 對於傳統文化、政治格局的再批 判;而立憲運動中朝野立場的折衝 與最終的分裂,則關係著晚清情勢 發展的結局。戊戌變法與立憲運 動,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 探究以維新變法為主的因應方式,

尤須著重其之所以產生的歷史背 景,影響與歷史意義。

1.革命與建國 z 孫 中 山 與 辛 亥革命

z 民初的政局

1-1 辛亥革命,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 及。本節應著重於革命之所以成為 回應西力衝擊主要方式的歷史脈 絡,同時應思考討論辛亥革命的得 失成敗與歷史意義。關於孫中山的 個人經歷與主張,應該簡要說明,

而各省立憲派人士在辛亥革命中所 扮演的角色,也應該提出來討論。

至於革命過程的細節,則不宜縷述。

1-2 民國成立之後,面臨著新舊秩序轉 換的深重考驗,關於民初政局,九 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也可以 從黨派分歧及袁世凱推動帝制為重 心,探討民初各方人士對於政府體 制建構的不同思維與行動,呈現歷 史發展的多重複雜性,以及民初實 行議會民主政治的折衝與困境。

五、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2. 新 文 化 與 新 思潮

z 五四運動

z 大眾文化

2-1 五四運動,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 及。本節應著重晚清以來器物、制 度層面改革失敗之下,「五四運動」

做為思想層面的革命,其之所以產 生的激切環境,與救亡圖存的強大 動機。關於五四運動的探討層面至 為豐富,胡適、陳獨秀以及幾位重 要的白話文作家應該交代,婦女解 放需要特別強調,對於傳統全盤否 定的部分,則應提出來思考與討論。

2-2 本節應著重於探討二十世紀初期的 城市生活與大眾文化,城市可以上 海和北京為代表,分析其現代化之

(19)

所以出現的原因,以及變遷的過程 與特色。關於市民文化,可以上海 為例進行研究。此時期都市地區和 鄉村地區大眾文化的差異,也應該 兼顧,重點在突顯出城市中國與鄉 土中國已然形成鮮明的對比。

3. 從 中 原 到 臺 灣

z 革 命 再 起 與 國 民 政 府 的 建制

z 中日戰爭

z 國共內戰

3-1 民國以來儘管戰爭頻仍,政局動 盪,但革命派人士仍努力不懈,所 以有孫中山護法及蔣中正領導北伐 統一運動。北伐之後的十年建設,

則是以統一格局下的中央政府擘劃 所進行的建設。北伐及十年建設,

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但區域的 現代化部分,則無;本節應著重實 際發展成果的探討,可從全國性及 區域之間的變遷進行分析;關於財 政金融的整頓、交通建設、農業改 良或民族工業發展等,應該只是擇 取作為思考討論的事例,不必一一 羅列其詳細的內容。另應說明南京 國民政府的成立及其訓政體制內黨 政軍的關係。

3-2 民國以來,中日關係成為中國國際 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日本侵華也 成為攸關中國內部發展最為主要的 外部因素。本節應探討民國以來日 本對於中國的影響,以及侵華在其 整體國家戰略中的地位;關於中國 在此一時期確立了有別於傳統華夏 概念的中華民族主義,可以提出來 思考討論。有關八年抗戰,九年一 貫教材已有述及,因此不必著墨太 多,但其歷史意義與影響則應詳細 分析探究。

3-3 國民黨和共產黨,以及國共關係的 演變,是主導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發 展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應該加以探 討,本節著重於國民黨部分與國共 關係,共產黨的詳細探討留待下 節。關於國共內戰,重點應放在戰 後

(20)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外交與政經情勢的演變,以及雙方 決裂終而交戰的關鍵原因,由制 憲、行憲所引發的衝擊,應予分析 探討,國民黨撤守臺灣的決定,亦 應交代,戰爭的過程則不必細述。

在九年一貫教材中,早期以至戰後 的國共關係、西安事變等,已有述 及。

1.共產革命 z 中 共 與 農 民 革命

z 走 向 極 權 政 治

1-1 共產黨本質源自列寧有關革命政黨 的一套理論,透過層層組織,而深 入最基層的社會動員民眾,這是傳 統帝國專制統治所無法達成的;不 過,毛澤東在 1920 年代對於農民革 命所提出的一套看法,則為馬克斯 主義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本 節著重於探討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性 格、出現的歷史背景,及其終能壯 大的歷史緣由。

1-2 中共在內戰中的勝利,以及政權成 立之後的發展概況,九年一貫教材 已有述及。本節著重在中國共產黨 於國共內戰中終獲勝利的條件和原 因,並探討建立政權之初以至文化 大革命,內部不斷發動各種鬥爭和 運動的現象,藉以呈現革命政黨與 極權政治的本質,及其得能發展的 歷史脈絡,同時還應針對為何積極 從事舊傳統與舊秩序的改造,進行 思考討論,並評估其影響。除了大 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之外,有關各種 鬥爭與運動的細節不必一一詳述。

六、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2. 近 期 的 經 濟 與社會變革

z 改革開放

z 區 域 發 展 與 人口問題

2-1 十年文革對於中共政權影響甚钜,

經濟、社會、文教等發展幾乎停頓,

這些均導致此後改革開放的政策轉 變。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九年一貫 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著重探討改 革開放政策走向的確立,以及經濟 發展所造成的重大變遷;同時應分 析改革開放並未觸及思想與政治放 鬆管制的原因,對於 1989 年天安

(21)

門事件所標誌的民主運動,應該予 以說明。關於中共近年來逐步在國 際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亦應一併 分析。

2-2 像明清時期一樣,人口問題仍然是 一個重大的結構性因素。在共產中 國快速發展的經濟條件下,十二億 人口的溫飽大致可以解決,但過剩 的人口、教育水準的不齊,在在牽 制著整體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而 經濟發展導致沿海城市與廣大內陸 之間區域條件和貧富差距越來越懸 殊,伴隨著人口政策的改變和官僚 體系的貪汙腐化,成為亟待解決的 課題。本節的探討,可以區域和人 口為焦點,並應關照近代以來尋求 現代化過程的歷史脈絡,進行比較 與分析。

3. 兩 岸 關 係 的 演變

z 兩 岸 關 係 的 演變

3-1 本節著重探討 1949 年之後兩岸的軍 事對峙與外交競爭情勢,以及近年 來經濟、文教等各方面的密切交 流。關於兩岸局勢的發展,則應分 析可能影響的內外部因素,不過這 應該以學生的思考討論為主,不宜 摻雜任何黨派色彩或預設單一的立 場。對於未來所可能面臨的問題,

亦應以客觀的態度進行分析。

(22)

三、高中歷史第三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大河與文明 z 古 代 埃 及 文 明

z 兩河、印度與 中國古文明

1-1 古代文明大都長久湮滅於地下,十 九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才使這些古 文明重新被認識。本節首先可以介 紹近代考古發現與古文明的重新認 識經過。

1-2 古代文明大都產生於大河流域,

如:兩河、尼羅河、印度河、黃河。

這些大河流域有何特殊條件,而能 孕育出古代文明?

1-3 本主題的重點是討論尼羅河、兩 河、印度河與黃河四大古文明的重 要內涵或特色。

2.哲學的突破 z 人 文 精 神 與 理性思維:希 臘與中國

z 宗 教 思 想 的 蛻變:印度與 猶太

2-1 從大約 800B.C 到 300B.C.,世界四大 古文明的內部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文 化 變 動 , 從 原 初 的 原 始 魔 法

(magic)、宗教、神話思維,走向 較高層次的科學、哲學、道德、倫 理思維。這些思想變革奠下了這些 地區爾後文化發展的基調。

2-2 討論這些地區思想變動的背景。包 括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的社會變動,

印度吠陀-婆羅門傳統的困境,猶太 民族的流離經驗,與古典希臘城邦 的衝突與危機。

2-3 討論上述文明地區思想變動的特質 與重要內容,包括:東周的人文思 想;印度宗教從吠陀-婆羅門的儀 式、形式主義,到終極意義、生死 問題的探索;猶太一神教的形成及 其要義;希臘科學探索與哲學思想 的發展。

一、古代文明的遺產

3. 西 方 古 典 文 化的形成

z 希 臘 城 邦 與 民主政治

z 羅 馬 與 共 和 傳統

3-1 西元前十二世紀,北方蠻族毀滅邁 西尼文明,希臘進入「黑暗時代」。

黑暗時代後期,希臘發展出城邦政 治,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發 展的新典範。本節著重討論雅典民 主政治的演進及其特色。

3-2 說明羅馬從城邦到帝國,與從共和

(23)

到帝制的變化。重點在討論羅馬的 共和體制的內涵與精神,及其遺留 下來的「共和主義」傳統。

1. 東 亞 的 宗 教 與社會

z 佛 教 的 興 起 與傳播

z 東 亞 的 宗 教 與社會

1-1 從西元前六世紀到西元七世紀,世 界上先後出現了三大「普世宗教」: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這三大 宗教都訴諸於普遍的人性、倫理、

道 德 價 值 , 而 具 有 「 普 世 性 」

(universalism),其傳播往往能突破 地域、種族、文化的限制,廣為不 同的人群所接受。

1-2 佛教形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北 部,盛行於西元前三世紀的孔雀王 朝。本節首應討論佛教的誕生與其 根本理念,及孔雀王朝與早期佛教 的發展。

1-3 孔雀王朝以後,佛教不行於印度本 土,卻大盛於域外。它往西北經健 陀羅傳入中亞,並經絲路傳往中 國、高麗、日本;往北進入西藏,

成為藏傳佛教;往東傳往錫蘭與中 南半島。討論佛教在上述地區的發 展與不同內涵。

1-4 討論印度教在印度的發展及對東南 亞 文 明 的 影 響 。 笈 多 王 朝

(A.D320-550)時期,印度教確立 其在印度社會與文化中的地位。此 外,印度教也對東南亞的社會與文 化有深刻的影響。

2. 基 督 教 會 與 中古歐洲

z 基 督 教 的 興 起與傳播

z 基 督 教 會 與 中古文化

2-1 討論基督教的興起及其傳播,包括 基督教的誕生,早期的教會及其理 念,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發展,及 其在東歐地區的擴張。

2-2 討論教會與中古西歐社會、政治、

文化生活的關係。

二、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2-3 討論希臘正教與拜占庭社會、政治 與文化生活的關係。

(24)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3. 伊 斯 蘭 文 明

的興起

z 穆 罕 默 德 與 伊 斯 蘭 教 的 興起

z 阿 拔 斯 王 朝 與 伊 斯 蘭 文 化

3-1 西元第七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 半島的興起。本節介紹穆罕默德與 伊斯蘭教的創建;伊斯蘭信仰的要 義與不同宗派。

3-2 討論早期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包括 奧瑪雅王朝與阿拔斯王朝的發展。

3-2 討論阿拔斯時期穆斯林社會的發 展,與伊斯蘭古典文化的形成與其 重要內容。

1. 歐 洲 社 會 的 蛻變

z 基 督 教 與 伊 斯蘭的對抗

z 商業、城市與 大學的興起

z 文 藝 復 興 運 動

1-1 討論十一至十五世紀歐洲社會的轉 變。十一世紀晚期,西歐發動十字 軍運動,欲奪回聖地耶路撒冷。十 字軍雖未達成宗教目的,卻帶來東 西方的文化、貿易接觸,有助於歐 洲王權與商業的發展。

1-2 十二世紀以後,西歐地區商業復 甦、城市興起,衝擊了中古的封建 秩序。十四世紀中期的黑死病進一 步促成西歐社會的變化。商業與城 市復甦之外,中古後期也見證大學 的興起。

1-3 西元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義大利 發生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文化的 重大轉折。討論義大利的特殊歷史 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人文運 動」的意義與內涵;重要人文學者 與藝術家的貢獻。

三、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2. 世 界 文 明 的 交匯

z 美 洲 地 區 的 古文明

z 探險、貿易與 殖民

2-1 本主題旨在說明大航海時代人類的 航海活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首先討論歐洲人來臨前美洲古代文 明的發展,包括中美洲的馬雅文化 與阿茲特克文化,南美洲的印加文 化。

2-2 十五世紀的大航海活動是一個世界

(25)

性現象。本單元可簡要比較鄭和下 西洋與歐洲人航海探險的動機與成 就。

2-3 討論航海與探險導致的歐洲政治、

經濟、文化疆界的擴張,如:西班 牙人在中、南美洲的征服、殖民與 統治活動,與葡萄牙、荷蘭、英國 等在亞洲的貿易與殖民活動。

2-4 討論東方與西方、舊大陸與新大陸 之間的文化互動。歐洲人的海外活 動固然使美洲與亞洲古文明備受衝 擊,但透過人員接觸與商品交流,

異國文化也對歐洲社會生活產生多 面影響。

3. 亞 洲 大 帝 國 的發展

z 近 世 東 亞 國 家 與 俄 羅 斯 的東進

z 伊 斯 蘭 帝 國 的變化

3-1 十六世紀以後,世界各地走向不同 的發展方向。東亞地區應討論中國 與日本的政治發展。中國著重專制 政治的建構、統治意識型態的形成 等課題;日本則注意戰國到德川時 代的政治變遷。

3-2 俄羅斯在北亞地區的擴張是此一時 期的重要課題。十六世紀後期以 來,俄羅斯積極向西伯利亞擴張,

並在十七世紀中期與中國發生衝 突。

3-3 討論十六到十八世紀伊斯蘭世界的 變化,主要包括:奧圖曼帝國與印 度蒙兀兒帝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 發展。

四、歐洲勢力的崛起 1. 近 代 歐 洲 的 興起

z 近 代 國 家 的 形成與發展

z 宗 教 改 革 與 宗教戰爭

1-1 相對於東方的傳統帝國,歐洲有「近 代國家」(the Modern State)的興起。

本節介紹中古後期以來,歐洲主要 國家如西班牙、英國與法國等的發 展,尤須注意其政治體制的變化。

1-2 十六世紀前期,歐洲發生宗教改革 運動。此一運動瓦解了歐洲的一統 教會,帶來信仰的多元化,也加速

(26)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了教會的民族化,有助於近代民族 國家的建構。

1-3 近代國家的興起,帶來新的國際政 治秩序。本處可討論近代國家興起 導致的國際關係變化,包括列國制 度、外交制度與國際法的成長等。

2. 近 代 早 期 經 濟 與 社 會 的 變化

z 資 本 主 義 經 濟 與 世 界 體 系的形成

z 近 代 早 期 世 界 社 會 的 變 動

2-1 本單元討論近代早期,亦即十六到 十八世紀,世界經濟與社會的變 動。這個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的特色 是商業資本主義的興起。新航路打 通後,西歐國家擴張遠洋貿易,加 速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同一時 期,東亞的中國,由於美洲銀輸入 刺激物價上漲,促進工商業的成 長,也出現商業資本主義的現象。

2-2 透過遠洋貿易,歐洲人將世界整合 在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

十七世紀的美洲、東南亞、中國沿 海、台灣與日本,都被納入此一貿 易網路之中。

2-3 討論上述經濟發展帶動的社會變 動,包括:人口與家庭的變化,社 會結構的變動與婦女的社會地位 等。

2-4 近代早期的世界是一個危機社會,

戰爭、動亂、革命頻繁。中國有流 寇、會黨起事;歐洲有宗教戰爭、

各國的內戰或革命。此處應比較這 些變亂的因素與型態。

3. 近 代 早 期 的 思想與學術

z 從 科 學 革 命 到啟蒙運動

z 東 亞 思 想 與 學術的變化

3-1 本主題討論十六到十八世紀學術與 思想的發展。首先,討論東亞學術 的變化,特別是儒家道德哲學與經 典研究。儒學在各地發展各異:在 中國,一方面,朱子學成為官方意 識型態,另一方面,明儒談義理,

清儒重考據,清 中葉以後有經世之 學。在日本,有「陽明學」與「古 學」對公家朱子學的反動。

(27)

3-2 十六與十七世紀,「西學」傳入東方 是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課題。在中 國,耶穌會士除了帶來基督教,也 介紹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日本,

關心西洋的學者發展出「蘭學」。 3-3 十八世紀歐洲文化界則有一股「中

國風」(Chinoiserie),欣賞中國的庭 園與品味,嚮往中國的儒家思想與 自然神論,讚揚中國的科舉與文官 制度。這些對中國的認識對啟蒙運 動有一定的影響。

3-4 歐洲的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是近 代世界思想最重要的發展。討論重 點包括: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及 其對「近代心靈」(Modern Mind)

之形成的影響;十八世紀啟蒙運動 的發展、理性主義的形成,及其與 現代性的關係。

(28)

四、高中歷史第四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美 國 獨 立 革 命 與 法 國 大 革命

z 北 美 殖 民 地 的 獨 立 戰 爭 及 民 主 政 治 的成長

z 法國大革命

z 拿 破 崙 的 興 亡

z 朝 向 七 月 革 命

1-1 十八世紀下半葉,西方世界是個遽 變的時代。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 及工業革命相繼把世界帶進所謂的

「近代」的時期。

1-2 本節首應討論美國革命之起源,獨 立戰爭的發生與經過,分析「獨立 宣言」的政治思想,並討論獨立後 美國的制憲運動與美國民主政治的 成長。(時間上可至 1830 年代)

1-3 法國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史的重要轉 捩點。首須討論革命的背景及早期 革命的發展,包括政府的財政危機 與改革,「三級會議」的召開與「國 民會議」的形成,巴士底獄的陷落、

及「人權宣言」的內容與法國的革 命改造。進而分析法國大革命從君 主立憲主義到共和政治的轉變,說 明巴黎市民與農民介入革命、外國 軍事幹預導致革命的激進化。最後 討論拿破崙的崛起與成就,及其對 歐洲的影響(時間上可至 1830 年)。

一、遽變的時代

2. 工 業 革 命 及 初期的影響

z 工 業 革 命 的 發生

z 初 期 的 工 業 社會

2-1 工業革命不但使人類的經濟生活發 生根本轉變,整個社會與政治也受 到激烈衝擊。本節應說明什麼是「工 業革命」?「工業革命」的「革命 性」為何?

2-2 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本節應討論 英國有哪些特殊的歷史條件,導致 工 業 革 命 的 產 生 ? 早 期 工 業 革 命 中,主要產業是棉紡織業、煉鐵業 與煤礦業,此處可以介紹一項主要 產業,如紡織業,或煉鐵業,的生 產技術的革新,來說明工業化的過 程。

2-3 從總體面,討論早期工業化(至十 九世紀中期)的成就,並討論工業

(29)

化對西方社會、文化的變遷。首 先,是社會階級的變動,包括歐洲 傳統鄉紳階級的式微,中產階級的 得勢,與工人群眾的興起。工業革 命帶來家庭結構的變化與婦女地位 的改變。在中產階級社會,傳統大 家庭被核心家取代;在中產階級家 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的現象成為 普遍現象。這加強了父權主義,婦 女變成家庭的「囚徒」。此一現象,

激起了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女權運 動。為迎合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與 品味,工業社會的文化也傾向大眾 化、休閒化與庸俗化。

二、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

1. 西 方 國 家 的 優勢

z 工 業 資 本 主 義、國家主義

(民族主義)

和 新 帝 國 主 義

z 保守主義、自 由主義、社會 主義

z 美 國 內 戰 及 重建的時代

1-1 本章的目的在討論自從工業革命與 法國大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如何邁 向高峰,形成對近代世界社會與文 化的衝擊。本章大約以 1830-1880 年之間的世界史為敘述範圍。全章 的內容應呈現:資本主義如何邁向 高峰?它不僅主導英、法、美、德、

義等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

而且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新帝國主 義更積極對外擴張,經營各國在世 界各地的利益。

1-2 國家主義或民族主義、國族主義

(nationalism)也是這個時期重要的 歷史觀念(ideas of history)。它一方 面影響西方各國,在內政上與自由 主義、保守主義相互糾葛,紛爭不 已,並且直接促進德國與義大利的 統一,另方面它也激發世界各地的 政府與百姓,思索如何回應西方國 家的挑戰。

1-3 本節建議以西方英、法、美、德、

義大利為對象,敘述在工業資本主 義和國家主義的影響下,各國的內 政有何重要的改變,及中下層社會 人士的種種遭遇。

(30)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4 本節從西方國家內部工業資本家的 勢力說明外交上新帝國主義的崛 起。至於新帝國主義在全球各地實 際上的侵略行為,可保留在下一節 說明。簡要地說,本節的重點:工 業資本主義、國家主義、新帝國主 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社會主 義可以當作課文的段落標題處理,

而後敘述各國的歷史,或者,也可 以按國別為敘述主體,然後呈現幾 種政治思想如何交互作用、影響各 國的歷史。例如:

(1)一八三0年與一八四八年,歐陸 也發生革命浪潮,前者代表中產 階級自由主義的勝利,後者則代 表勞工階級爭取政治權力的一 個嘗試。

(2)一八三二年、一八五二年與一八 六七年英國的進行國會改革。這 些改革使英國不必經過流血革 命,而能進行民主化。

(3)在一八六0年代,美國因黑奴問 題發生內戰,聯邦政體幾乎瓦 解。本節應討論美國內戰的起源 與意義,並說明資本社會與所謂

「重建時代」的關係。

2. 西 潮 衝 擊 下 的滿清帝國

z 鴉 片 戰 爭 以 來 中 國 被 迫 加 入 世 界 體 系 及 西 方 思 潮 對 知 識 份 子的影響

z 滿 清 政 府 積 極 轉 向 內 陸 發展,造成和 北方、西北及 南 方 各 民 族 的 互 動 和 衝 突

2-1 英國自工業革命以來積極拓展海外 勢力,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因鴉 片問題引發戰爭,中國被迫加入世 界體系。

2-2 列強跟進殖民,意圖在中國建立勢 力範圍。

2-3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教會及其傳教士 引進各種新思潮,促成康有為、梁 啟超等新一代知識份子的維新或立 憲思想。

2-4 滿清政府受挫於來自海上的勢力,

採取保守的政策。然而,滿清政府

(31)

積極轉向內陸和北方、西北及南方 的各民族有密切的互動和尖銳的衝 突,例如新疆省的建立。

3. 非 西 方 世 界 的 危 機 或 轉 機

z 日 本 的 明 治 維新

z 1860、70 年代 以來的台灣

z 暹 羅 朱 拉 隆 功的改革

z 亞太地區:從 被「發現」到 被「殖民」

3-1 資本主義的國家挾著工業資本技術 及武力,甚至配合傳教的動機挑戰 非西方世界。對非西方世界而言,

這可能是危機的時代也可能是轉機 的時代,端看如何適應。換句話說,

本節的主題是:各地區或各國的政 府、知識份子、民間百姓如何回應 西方勢力的挑戰。敘述中同時呈現 有些國家(日本和暹羅)何以比較 順利成功?有些國家何以一直進退 兩難,處於劣勢?

3-2 簡要分析日本明治維新運動及其成 功的因素。

3-3 一八六0、七0年代,即天津條約 和牡丹事件以來,台灣如何再度與 世界列強發生關係,並影響內部的 社會與文化,同時台灣也正式建制。

3-4 暹羅的新政改革

3-5 南半球的非洲、中南美洲和亞太地 區,長期(近五百年)以來處於歷 史文化的「邊緣」,一直被歧視和忽 視。在時間的敘述上,可以上溯至 早期,從他們如何被「發現」,一直 敘述到十九世紀下半葉他們如何被

「殖民」,被納入「世界體系」。 3-6 南半球的悲慘命運,各地百姓微弱

的、無奈的自主性吶喊值得注意,

尤其「在地文化」(indigenous culture)

的表現更值得在本節中舉實例說 明。

轉折三、歷史的

1. 西 方 世 界 的 迷失、改革、

激進和大戰

z 「世紀末」的 心態

z 第 一 次 世 界 大戰

1-1 本章以十九世紀末(大約 1880 年)

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大約 1930 年代)為敘述時限。主旨是:

上個時期(1850 年至 1880 年)西方

(32)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z 戰間期西方 的政治、社會 和文化思想

國家的優勢及西方人士的樂觀和自 信(以工業資本主義和科學、實證 主義為基調)面臨實際的困難和挫 折,同時,世界各地的反殖民化運 動應運而生。

1-2 本節建議首先以「世紀末」的心態 為段落。十九世紀末(大約 1880A.D 起)西方國家面臨經濟衰退的週 期,因此各種左派的思潮和政團如 同雨後春筍,而且許多人不再迷戀 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這種心態稱 作「世紀末」,其影響時效長達二十 世紀上半葉,甚至到整個二十世紀。

1-3 本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另個 段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強了「世 紀末」的心態。除了敘述戰前的國 際背景,也簡要說明戰爭的原因、

經過和影響。

1-4 大戰的結果,英、法、美、德、義 有戰勝國、戰敗國;巴黎和約之下 的新秩序有得利國和失利國;戰後 一、二十年,各國的經濟也有順境 和逆境之別。然而,在政治社會上,

各國的自由主義幾乎都困難重重,

進而,右派保守勢力(含法西斯主 義)或左派社會主義勢力影響政 局。文化思想上,「反傳統運動」挑 戰各國的主流文化。同時,文藝上 的「現代主義」充滿批評、迷惘或 憂鬱的色調。

2. 俄 國 大 革 命 和 共 產 黨 的 極權統治

z 俄國大革命 共產黨的極

權統治及赤 化世界

2-1 大戰末期,俄國爆發大革命,共產 黨奪得政權。舊日的帝俄,經列寧 和史達林轉為二十世紀的俄帝。

2-2 蘇聯經過幾次「五年經濟政策」,生 產科技方面蒸蒸日上,贏得國際上 不少「共黨同路人」的稱讚,左派 思潮因而高漲。

2-3 然而,蘇聯實際上採行極權統治,

(33)

犧牲了人民百姓的自由和無數的生 命。

3. 亞 洲 的 反 殖 民化運動

z 二 十 世 紀 上 半葉,民族主 義、社會主義 與中國、東亞 地 區 的 社 會 運動

z 蒙兀兒帝

國、帝俄、鄂 圖曼土耳其 的結局及轉 變

3-1 本節以「殖民」與「反殖民」的對 峙為主軸,掌握十九世紀末以來非 西方世界的歷史變遷。原則上以亞 洲地區為主。日本此時已列名殖民 國家,本節從日本對外侵略的角度 書寫東亞地區的歷史,不必描寫太 多有關日本本國的歷史。假使教科 書的編著者有意討論非洲及中南美 等地區,可以自行增添新的段落。

3-2 本節首先敘述中華民國的成立及初 期(1911 至 1937 年)政治、社會和 文化上的種種情形,討論時應扣緊 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思潮,尤其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值得特別重 視。本節建議以北伐統一為時間敘 述的分期點,呈現中華民國在這兩 個時期的不同境遇。

3-3 分別比較敘述台灣和朝鮮在日治時 代的異同。

3-4 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蒙兀兒帝 國、帝俄、鄂圖曼土耳其的命運和 轉變。

四、世界霸權的爭奪

1. 第 二 次 世 界 大戰、冷戰的 形 成 及 東 亞 世界

z 第二次世界 大戰

z 初期冷戰時 代的世界

z 中國大陸的 蛻變及東 亞世界

1-1 本章的時限,大約從一九三0年代 至一九六0年代。一九二九年的「經 濟大恐慌」也許可當作敘述的起 點。這件史實,促使日本加緊侵略 中國,進而引發中日全面戰爭;同 時,它也影響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 政權之崛起及對外擴張,最後釀成 世界大戰。另外,這段期間馬克斯 主義的影響及國際共產勢力的滲透 擴張也值得分析說明,如中國共產 黨成立、從打遊擊戰到完成建國。

1-2 本節可順著時序,討論大戰的原 因、背景、經過和影響。聯合國成 立的宗旨是為了重建世界秩序與和 平。

(34)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3 何謂「冷戰」?「冷戰」初期,世 界兩大政治集團對峙的情勢是本節 的另一項重點。除外,戰後亞、拉、

非地區許多國家紛紛獨立,脫離殖 民控制。第三世界的覺醒與區域統 合的組織不容忽視,應挑選重要實 例說明。

1-4 東亞地區,日本戰後政局、台灣海 峽兩岸國共對立、韓戰及其影響 等,不妨整體性地考量,成為敘述 的另個重點。

2.「六0年代」

的 政 治 和 社 會

z 國際情勢和 越戰

z 激情和叛逆 的年代

2-1 所謂「六0年代」,大約指一九六三 年至一九七三年之間。一九六三年 越戰日益加溫,美國內部民權運動 邁向高峰;到了一九六八年,法國 學生運動更帶動了全世界反戰高 潮,左派思想成為激進青年的指南。

2-2「文化大革命」釀成中國歷史上的大 浩劫。本節除了敘述這個長達十年 的政治運動外,同時說明「毛澤東 思想」(Maoism)也一度風靡西方 激進的青年。

2-3 自六0年代中期台灣日漸由農業社 會轉向現代社會,海峽兩岸處於尖 銳對立狀態。

五、我們生長的時代

1. 日 常 生 活 和 大 眾 文 化 的 變遷

z 衣、食、住、

行等日常生 活的現代化

z 教育的普及

z 大眾文化的 變遷

1-1「我們」指哪些人呢?使用這套教科 書的高中生都生長在一九九0年代 之後,他(她)們的父母和師長,

大都在一九七0年前後出生。本章 對這數十年的世界秩序,台灣、中 國大陸以及東亞地區的種種變遷,

應該重點說明。尤其,國際間共產 政權的解體、波斯灣戰爭和「全球 化」現象,都是重要的議題。本章 建議以「多元文化史觀」解釋現代 社會中族群、階級、性別和環境的 問題,藉此培養學生的前瞻性歷史 思維。

(35)

1-2 本節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 降,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的變遷。

這種現象可以從五0年代興起的

「現代化理論」及「六0年代」的 社會思潮加以說明。不過,在時限 上,本節應具彈性,不妨一方面往 上推溯到工業革命初期,另方面往 下敘述到當今。大眾文化涉及的範 圍十分廣泛,可以分別從食、衣、

住、行、樂(娛樂與音樂)說明。

然而本節不應以科技發展史自囿。

除了科技或所謂的「生產工具」外,

本節應掌握「物質—社會—文化」

之間的互動關係;換言之,本節的 教學目標之一,在培養學生的歷史 思維,既不偏機械式的唯物論,也 不偏「文化至上」(culturalism)的 唯心論。

1-3 高中生多半準備升學,因此他們應 先認識大學教育制度的興起和意 義。雖然大學興起的歷史背景可遠 溯至十二、十三世紀歐洲中古時 代,但是言簡意賅加以描述仍屬必 要的。除了大學可以造就社會菁 英,國民教育的建立和普及其對近 代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應大書特書。

成人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概念是近二 十年來人們追求新知的方式,可以 適當的篇幅描述。

2. 海 峽 兩 岸 與 世 界 的 新 秩 序

z (1970 及 1980 年代)新 保守主義的 抬頭

z (1990 年以 來)後冷戰時 期的世界及 共產中國

z 台灣與多元 文化的世界

2-1 本節說明,大戰之後的經濟成長,

經過越戰、以阿衝突、石油危機等 等重大事件,到了一九八0年已明 顯呈現衰退的狀況。美國總統雷根 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大幅刪減社 會福利的預算,同時,左派的思潮 和社會運動也走向低潮。這是個「新 保守主義」抬頭的時代。

2-2 共產政權解體、歐盟成立、波斯灣 戰爭、911 事件、美國反恐政策及 2003 年的美伊戰爭等都是「後冷戰

(36)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時代」的大事。世界新秩序將是美 國為主的「單邊主義」?或是區域 性列強共存的「多邊主義」?或是 類似馬哈迪「亞洲價值」的弱勢文 化自主性思想?除外,改革開放之 後的共產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 何?這些都是時勢與歷史結合的重 要議題。

2-3 由於高一上學期已有台灣史課程,

本節不必敘述台灣本身之歷史變 遷。而應從 1970 年以來台灣整體性 結構(即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

的轉變,並配合改革開放以來的中 國,討論海峽兩岸的關係。日本、「四 小龍」及中國的經濟曾經耀眼一 時,頗受國際矚目。然而,是否因 為「泡沫化」而美景消逝呢?這種 現象值得敘述和解析,尤其 SARS 這波突來的「看不見的敵人」,正好 可以說明生態環境、經濟、社會、

和政治之間的相互關係。

2-4 五百年來,近代世界逐漸形成「一 體」。尤其,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生態 環境、經濟活動,使得全球每個角 落都無法遺世孤立。高二歷史(第 三冊)是以「近代世界之形成」為 主軸。然而,所謂「全球化」,嚴格 地講,不應與「近代世界之形成」

等同,混而為一。「全球化」僅是「近 代世界之形成」的最新現象。在「近 代世界之形成」的過程中,「民族國 家」(nation-state)之建立是一項重 要事實。近兩百年,國家機制、國 際組織及國際關係扮演歷史的要 角,「國家」也成為歷史論述的「基 本單位」。不過,近數十年來因為第 三波資本經濟的快速成長和資訊交 通的突飛猛進,「跨國公司」明顯挑 戰「國家」的機能。全球化的現象,

雖然不至於全盤「去國家化

(37)

」,但是超越國際邊界的思維和行為 的確已經發生。除外,「全球化」與

「在地化」之問題可能有合作、互 相利用的關係,也可能有對抗、互 相排斥的關係。以上的歷史觀察,

本節應多舉實例說明。

2-5 六0年代以來,族群、階級、性別 和環境意識興起,不僅影響社會和 文化的變遷,而且也塑造了人們的 新價值觀和「多元文化史觀」。「多 元文化史觀」按理應配合「世界公 民意識」,如此才能免於過份否定各 種現有的社會機制和社會義務,或 淪為「偏激的個人主義」。這項議題 不宜成為空論,也應放在歷史中考 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 I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中國語文」設有「戲劇工作坊」選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