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總經理過度自信、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總經理過度自信、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總經理過度自信、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治 Firms and Tax Avoidance 政 Family.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何怡澄 博士. 研究生:張崇倫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六 年 五 月.

(2) (空白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辭 回首過去四年政大財政系,兩年政大財政所,如今我將畢業,離開這片校園。 六年時光荏苒,一路上有幸遇見許多視我如己出的師長、無私付出的同學以及相 互扶持的夥伴,喜怒哀樂都將烙印在我內心深處。 最一開始,我想向郭振雄老師與何怡澄老師深深一鞠躬,謹表達學生張崇倫 的無上敬意。寒假開始前,一頓看似輕鬆卻讓我回味無窮的晚餐,兩位老師語重 心長地說,僅管我們未來不一定會走上學術的道路,但老師仍會盡全力的激勵我 們,使我們在這短短半年間燃燒生命,完成我們難忘的學術論文與碩士生涯。隨. 政 治 大 與其說激勵我們,不如說兩位老師在燃燒自己照亮 271655。除了兩位老師的激 立. 著一周一次的 meeting,漸漸發現老師投注在我們論文的心力絕不亞於我們本身,. ‧ 國. 學. 勵,同門師兄妹間的鼓勵更是我得以不斷匍匐往前的動力,這段同甘共苦的回憶 更加豐富我碩二下的論文生活,感謝柏宇、暐翔、承恩、怡萱、妍妏與翎育,很. ‧. 榮幸在艱苦的論文過程中能夠看到彼此的無私,互相分享程式、格式與簡報的技. sit. y. Nat. 巧,我對於這段同門情誼無比難忘,也希望未來職場上能有機會互相幫忙與切磋,. al. n. 相容忍與彼此扶持。. er. io. 一齊讓兩位老師感到驕傲。特別感謝我的女友,妍妏,謝謝妳這段時間對我的互. Ch. engchi. i n U. v. 一路上陪伴著我的不僅有同門,更有財政系的舊識大開、阿美和怡君,以及 在財政所才相見恨晚的好友,阿桃、小蔡、喬、孜庭、靖紋、馨儀、家銘、泰德、 敏敏、東翰、偉安與濰雅,短短兩年不夠我們揮霍,期待再相逢,創造更多回憶。 最後,我要向我父母表達深深愛意,感謝您們支持我從交大電工轉到政大財 政,一路上耐心地培育我成長茁壯,兒將不辜負您們所望,努力成為值得依靠的 男人,謝謝您們。 張崇倫 謹致於 政治大學財政系學生研究室 民國一零六年六月三十日.

(4) (空白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摘要 為探討總經理過度自信、家族企業與企業租稅規避之關聯性,本研究參照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第三項方式─依據總經理持股行為判斷過度自信,探 究當總經理具過度自信時,企業是否有較激進的避稅行為,並考慮家族企業特性 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樣本取自台灣經濟新報,研究對象為 2005 年至 2015 年的台 灣上市櫃公司(排除 TDR、F 股與金融保險業) ,實證方式採取普通最小平方法。 實證結果顯示,過度自信的總經理使企業有較激進的租稅規避程度。若將企業分 為家族企業與否,則家族企業特性使得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租稅規避間關聯趨 緩,即過度自信的家族企業總經理較不租稅規避。本文進一步探究家族企業特性 的調節效果是否主要來自家族成員總經理,惟結果顯示家族成員總經理與非家族 成員總經理產生的調節效果無顯著差異。. 政 治 大 關鍵字:過度自信、租稅規避、家族企業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6)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family firm characteristics on tax avoidance, following the third mearsure in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to proxy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which is based on stock-holding behavior. I investigate wheather firms with overconfident CEOs avoid more tax, and wheather family firm characteristics can moderate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on tax avoidance. The sample includes Taiwanese listed and OTC companies from 2005 to 2015, excluding TDR, F-share,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industry. The OLS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ms with overconfident CEOs do avoid more tax. The furth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on tax avoidance would be negatively moderated by family characteristics, which means overconfident CEOs in family firms avoid less tax than overconfident CEOs in non-family firms. Then I split CEOs in family firms into family members and non-family member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finding that moderate effect of family characteristics stay indifference no matter CEOs in family firms are family members or not. Key words: overconfidence, tax avoidance, family firm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假說 ........................................................................................... 5 第一節. 租稅規避.................................................................................................... 6. 第二節. 過度自信.................................................................................................... 9. 第三節. 家族企業.................................................................................................. 14. 第四節. 研究假說.................................................................................................. 17. 政 治 大.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立. 實證模型設計.......................................................................................... 19. 第二節. 租稅規避衡量指標.................................................................................. 21. 第三節. 過度自信衡量指標.................................................................................. 24. 第四節. 家族企業衡量指標.................................................................................. 24. 第五節. 控制變數.................................................................................................. 26. 第六節. 樣本篩選過程.......................................................................................... 32. ‧. ‧ 國. 學. 第一節. sit. y. Nat. 第三節. al. v i n Ch 迴歸結果.................................................................................................. 41 U i e h n gc 敏感性分析.............................................................................................. 52 樣本敘述統計.......................................................................................... 33. n. 第二節. io. 第一節. er. 第四章 實證結果...................................................................................................... 33. 第五章 結論與限制 ................................................................................................. 57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5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9. 參考文獻...................................................................................................................... 61 附錄.............................................................................................................................. 69. III.

(8) 表目錄 表 3- 1 變數定義表 ..................................................................................................... 20 表 3- 2 樣本篩選過程 ................................................................................................. 32 表 4- 1 樣本產業分佈 ................................................................................................. 33 表 4- 2 樣本年度分佈 ................................................................................................. 34 表 4- 3 敘述統計 ......................................................................................................... 35 表 4- 4 Pearson 相關係數表....................................................................................... 38 表 4- 5 VIF 檢定結果 .................................................................................................. 40 表 4- 6 迴歸分析結果:基本模型 ............................................................................. 42 表 4- 7 迴歸分析結果: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之關聯 ............................................. 44. 治 政 表 4- 9 迴歸分析結果:過度自信與家族總經理交叉影響 大 ..................................... 50 立 ................................................................................ 53 表 4-10 敏感性分析:敘述統計 表 4- 8 迴歸分析結果:過度自信與家族企業交叉影響 ......................................... 48. ‧ 國. 學. 表 4-11 敏感性分析:基本模型(部分結果) ........................................................ 54 表 4-12 敏感性分析:過度自信與家族企業交叉影響(部分結果) .................... 55. ‧. 表 4-13 敏感性分析:過度自信與家族總經理交叉影響(部分結果) ................ 56 附表 1 敏感性分析:基本模型................................................................................. 69. Nat. sit. y. 附表 2 敏感性分析:過度自信與家族企業交叉影響............................................. 70. io. n. al. er. 附表 3 敏感性分析:過度自信與家族總經理交叉影響......................................... 71. Ch. e圖目錄 ngchi. i n U. v. 圖 1 研究流程................................................................................................................ 4 圖 2 研究架構................................................................................................................ 5. IV.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租稅對於企業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成本,若能降低企業的稅負負擔,除可提高 企業的稅後淨利,亦可增加企業的可用資金,均可提高企業價值,股東也會因此 受惠。因此,企業的經營策略在達到利潤極大化的同時,也伴隨著極小化租稅負 擔的租稅規劃策略。然而,企業在策劃租稅規避時,僅一味的追求租稅利益而忽 視國稅的稽查風險、逃稅的名譽損失與訴訟,可能導致更鉅額的非稅成本 (Desai. 政 治 大. and Dharmapala, 2009)。此外,過於激進的避稅行為可能使股東對管理階層心生. 立. 懷疑,因擔憂管理階層榨取利益 (rent extraction),勢必會對企業的股價大打折扣. ‧ 國. 學. (price discount)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6; Chen Chen, Cheng and Shevlin, 2010)。 綜上所述,避稅具有利益卻也伴隨風險,企業該採取什麼樣的避稅策略將仰賴管. ‧. 理階層的權衡。. y. Nat. sit. 過去文獻在探究企業政策的決定因素時,多認為總經理能保持完全理性,因. n. al. er. io. 此不探討或忽略不同總經理對於企業的影響,僅專注於企業特質與政策的關聯,. i n U. v. 租稅策略也不例外。1 近期,財務領域首先探討總經理個人是否對企業政策有影. Ch. engchi. 響效果 (Bertrand and Schoar, 2003)。行為財務研究則結合心理學文獻,觀察總經 理的心理特質是否與企業決策有關聯,而其中一項備受討論的心理特質即屬過度 自信 (overconfidence)。如 Plous (1993) 說道: 「在決策與裁量行為中,沒有任何 個人特質能比過度自信更容易造成災難。」而根據心理學實驗,多數人對自身能 力或專業知識抱持過度自信,以及對未來事物抱持不合理的樂觀態度 (Weinstein, 1980; Taylor and Brown, 1988)。因此,當總經理具備此項特質時,是否對企業政 策走向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確實值得探究。. 國外文獻常用執行長或經理人來探討個人特質與企業的關聯,本文考慮國內企業普遍以總經理 有最大影響力,因此採用總經理做為探討對象,文中將統一使用「總經理」一詞。 1 1.

(10) 租稅政策在財務文獻中多被視為一項投資,能帶來報酬亦具有風險,租稅文 獻則認為租稅政策的變動不僅反映了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更反映了企業管理 階層的特質、偏好與誘因。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則指出目前租稅領域仍 無法充分解釋租稅規避的原因,其中總經理對於避稅的影響效果係屬一大缺漏。 僅管多數企業的管理階層領導者─總經理,並不一定是稅務專家,但 Dyreng et al. (2010) 認為總經理可以身作則 (tone at the top) 間接影響租稅政策,例如將 稅務部門由成本中心轉為利潤中心 (Robinson, Sikes and Weaver, 2010)、提倡具租 稅優惠的營運策略 (Malmendier et al., 2011) 或投入較多資源聘請租稅顧問. 政 治 大 主管表示曾經收到總經理的關切,另外有 31%的稅務主管認為租稅政策的最終決 立. (Dyreng et al., 2010) 等。2 根據 Ernst & Young 在 2004 年的調查,有 55%的稅務. 定權係掌握在總經理或董事會手中。此跡象顯示企業高層日益重視稅務規劃,因. ‧ 國. 學. 此總經理勢必會在人力與資源配置上展現自己對稅務議題運籌帷幄的姿態。然而. ‧. 總經理是否因對自己的經營能力過度自信,反倒低估了避稅的風險,進而導致過. y. sit. io. er. 稅規避行為。. Nat. 於激進的租稅策略呢?本文即欲探究過度自信總經理是否使企業有較激進的租.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 (1999) 觀察全球 27 個國家之上市企. al. n. v i n 業 普 遍 有 股 權 集 中 的 現 像C ,其中近七成企業存在控制股東 hengchi U. (controlling. shareholder),且多以家族企業型態存在。而 Claessens, Djankov and Lang (2000) 以 東亞九國共 2,980 家公司作為樣本,其中 141 家台灣企業中有 92 家企業由單一 家族控制,且控制權與所有權鮮少分離,大多由家族成員擔任管理階層。Yeh, Lee, and Woidtke (2001) 則以台灣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指出有 76%屬家族控制公司。 由前述研究可知,台灣多數企業屬於家族企業,而股權集中的特性使其能享受較 多避稅產生的利益,但也承擔較高的風險 (Chen et al., 2010),因此家族企業的避 稅決策可能與其他企業不同。此外,家族控制股東往往聘任家族成員或符合家族. 總經理可決定企業整體經營方針,因此當總經理特別注重稅務議題,即使本身非稅務專家,亦 得透過選人與政策去影響稅務結果。 2 2.

(11) 偏好的專業人士為總經理 (Anderson and Reeb, 2003),使企業政策能投其所好, 顯示家族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力甚鉅。而當家族控制股東遇上具過度自信的總經理 時,是否家族的影響力能夠改變總經理因過度自信所做的決策呢?先前研究多預 期家族成員所做決策較易受家族控制股東影響,而非家族總經理則因專業能力而 能較不受限地制定決策。 參照先前文獻,若總經理對於其所經營企業抱持過度自信,應增加自身企業 的持股比重,因此本研究觀察總經理持股率變動的情況,進而判斷其是否具過度 自信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採用 2005 至 2015 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財務資. 政 治 大 了解家族企業對於總經理制定策略的影響,本研究加入家族企業探究其對過度自 立 料,並利用有效稅率與財稅差異等六項指標代理企業之租稅規避行為。此外,為. 信與避稅間的調節效果,並進一步釐清該效果是否主要來自家族總經理。.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1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除第一章緒論外,本研究接續分別為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說,係探討租 稅規避、過度自信與家族企業相關文獻,並據而發展研究假說;第三章研究方法, 係敘述資料來源、變數定義與設計實證模型;第四章為資料敘述統計及實證結果 與分析;第五章為結論及面臨的研究限制。本文之研究流程如圖 1 所示。. 緒論. 治 政 文獻回顧 大 過度自信. 租稅規避. 學. 家族企業. ‧. ‧ 國. 立. 研究方法. n. al. Ch. engchi. 實證結果與分析. 結論與限制 圖 1 研究流程. 4. er. io. sit. y. Nat. 建立假說. i n U. v.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假說. 本研究係探討總經理過度自信對企業租稅規避之影響,並加入家族企業特性 探究其對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避稅間關聯的調節效果,再進一步釐清效果是否 主要來自家族成員。本章將分別介紹租稅規避、過度自信與家族企業相關文獻, 並據以建立研究假說。本研究完整架構圖列示如圖 2。. 理論階段 總經理過度自信. 政 治 大 家族企業. 立. ‧ 國. 學. 家族總經理 非家族總經理. ‧. n. al. er. io. sit. y. Nat. 實證階段. 企業租稅規避. 1.經理人 2.董監事席次% 3.控制持股率. Ch. i n U. 總經理為家族成員. v. e總經理為非家族成員 ngchi 帳面有效稅率. 任期最早三年之持股率 變化,兩年以上屬淨增加 者,具過度自信,設虛擬 變數為 1,否則為 0. H2:(+/-). 現金有效稅率. H3a:(+/-) H3b:(+/-). 當期有效稅率 總財稅差異. H1:(+). 永久財稅差異 裁量財稅差異. 圖 2 研究架構 5.

(14) 第一節 一、. 租稅規避. 租稅規避定義. 租稅規避 (tax avoidance) 或租稅激進 (tax aggressiveness) 之字面僅能模糊 地表達納稅義務人透過某些方式減少稅負,Hanlon and Heiztman (2010) 即認為 缺乏明確定義可能使不同觀察者對相同行為有不一致的解讀。 Dyreng et al. (2008) 認為「租稅規避」一詞並非專指企業進行不適當或不合 法的行為。如美國稅法存有許多鼓勵企業減低稅負的法案,且有鑒於美國屬英美 法系,許多法規在字面上僅傳達模糊的概念,使得納稅義務人參與複雜交易時往. 政 治 大. 往處於租稅結果未知的狀態。因此,Dyreng et al. (2008) 將租稅規避定義為「任. 立. 何能夠長期降低企業現金有效稅率之活動」,不僅能夠反映合法的節稅行為,亦. ‧ 國. 學. 得囊括遊走在模糊地帶的租稅策略。後續 Hanlon and Heiztman (2010) 則以 Dyreng et al. (2008) 的定義為基礎,進一步將租稅規避定義擴大為任何能夠降低. ‧. 企業外顯稅負 (explicit taxes) 之行為。此廣泛的定義得以反映任何影響企業外顯. y. Nat. sit. 稅負的交易與行為,而不區分該活動係屬因享有租稅優惠、刻意減輕稅負或為獲. n. al. er. io. 取租稅利益而進行遊說者。. i n U. v. 僅管租稅規避一詞有了較為明確的定義,衡量租稅規避的指標卻存在許多差. Ch. engchi. 異,Hanlon and Heiztman (2010) 即整理了六大類共十二項租稅規避指標,而不 同的租稅規避指標反映著不同特質的交易行為,因此當同時採用多種租稅規避指 標時,應關注每一種指標變動所代表的意義。3. 二、. 租稅規避相關文獻. 租稅規避理論中,個人租稅規避的理論與影響因素已廣受探討 (Slemrod and Yitzhaki, 2002),然而 Slemrod (2004) 指出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特性使得 企業租稅規避的理論較個人更為複雜,其中企業租稅規避的理論可分為傳統觀點 六大類租稅規避指標分別為有效稅率 (effective tax rate)、長期有效稅率 (long-term effective tax rate)、財稅所得差異 (book-tax difference)、裁量性或異常指標 (discretionary or abnormal measure of tax avoidance)、未認列租稅利益 (unrecognized tax benefit) 與租稅庇護行為 (tax shelter)。 6 3.

(15) 及代理觀點。 傳統觀點下,股東預期總經理會以股東的利益為出發點,追求任何使企業利 潤極大的行為,其中即包含合理的租稅規避。Graham and Tucker (2006) 利用 43 家被指控參與租稅庇護行為的美國企業進行研究,結果指出利用租稅庇護之企業 不僅能產生龐大的租稅利益,亦能取代舉債產生的稅盾效果,4 更使得企業的期 望破產成本 (expected bankruptcy cost) 下降且信用品質提升。泰科國際有限公司 (Tyco International Ltd.) 則相信透過離境活動 (offshore activity) 使有效稅率下 降能提高其每股盈餘 (McGill and Outslay, 2004)。. 政 治 大 的交易模式進行租稅規避,從中榨取利益傷害股東,產生代理成本。然而,Desai 立. 代理觀點下,Desai, Dyck and Zingales (2007) 認為自利總經理擅長利用複雜. and Dharmapala (2009) 發現代理成本並未存在於其所有研究樣本中,其指出公司. ‧ 國. 學. 治理較好的情況下,租稅規避反而能夠提升公司價值,有利於股東。此結果隱含. ‧. 了股東如何看待租稅規避所帶來的價值將部分取決於其 監督總經理的能力. y. Nat. (Hanlon and Heiztman, 2010)。整體而言,租稅規避能產生的價值會受到公司治理. er. io. sit. 的影響。此外,由於租稅規避與總經理之利益榨取密不可分,因此相較於以往忽 略總經理特性的影響,考慮了代理人議題的避稅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Desai. n. al. and Dharmapala, 2009)。. Ch. engchi. i n U. v. 而租稅規避的研究主要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為企業租稅規避的決定因素,二 為租稅規避對企業的影響。租稅規避的決定因素中,Desai and Dharmapala (2008) 認為企業的所有權結構 (ownership pattern) 對於租稅規避有重大影響。Hanlon and Heiztman (2010) 指出較集中的所有權結構會自租稅規避獲得較多利益,理應 傾向激進的租稅策略;5 然而,長期集中的所有權結構亦可能對於名譽成本或小 股東的疑慮較為敏感,傾向選擇規避較少稅負。相關研究如 Chen et al. (2010) 探 Graham and Tucker (2006) 指出參與租稅庇護行為的企業中,有 60%會舉債(issuing debt),而對 照組企業中有 70%會舉債。在控制其他條件下,租稅庇護企業明顯較不傾向舉債。 5 Fama and Jensen (1983) 認為同時享有所有權與經營權的股東可利用轉換公司利潤謀取私利, 使公司績效下降。Shleifer and Vishney (1997) 發現享有愈多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控制股東,愈容易 榨取利益,侵害小股東權益 7 4.

(16) 討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的關聯,發現家族企業較非家族企業規避較少稅負,隱含 家族企業為了避免家族控制股東與小股東間的代理成本,選擇放棄租稅利益。然 而,國內學者林嬌能與許彩蓮 (2011) 特別考慮台灣法制體系下的公司治理環境 與租稅系統,得出不同於 Chen et al. (2010) 的結論,即家族企業表現出較激進的 租稅規避。 近期逐漸跳脫企業層級的特性與所有權結構的範圍,如 Robinson et al. (2010) 發現當租稅部門被視為利潤中心時,帳面有效稅率會降低但現金有效稅率則不受 影響。Armstrong, Blouin and Larcker (2012) 透過檢驗稅務主管的薪酬合約得出相. 政 治 大 誘因的衡量基礎時,會產生較低的帳面有效稅率。 針對總經理個人,Dyreng et 立 似結論。Phillips (2003) 與 Gaertner (2014) 則指出當企業採用稅後淨利作為薪酬 6. al. (2010)首先以帳面有效稅率及現金有效稅率作為租稅規避指標,發現總經理個. ‧ 國. 學. 人對租稅規避有顯著固定效果。後續 Chyz (2013) 則透過經理人執行認股權的行. ‧. 為來判斷其個人租稅態度,發現租稅態度較激進的總經理與企業的租稅政策有顯. y. Nat. 著關聯。其他文獻則採用行為財務學與心理學中提及之特質如自戀 (narcissism). er. io. sit. 和過度自信,其中 Olsen and Stekelberg (2016) 發現總經理是否自戀與企業參與 租稅庇護所的可能性有顯著關聯;Chyz, Gaertner, Kausar and Watson (2017) 則採. al. n. v i n 用總經理外生性離職的樣本進行研究,指出總經理過度自信對企業租稅結果有顯 Ch engchi U 著影響。. 租稅規避對企業有數種影響,可能直接影響企業如增加企業現金流量進而提 高股東利益;或是間接影響如降低利息費用產生之邊際稅盾效益,進而改變資本 結構如前述 Graham and Tucker (2006) 的研究。此外,Crocker and Slemrod (2005) 發現當企業投資具租稅優惠的資產時,隱含稅的存在可能會抵消租稅規避帶給股 東的利益。Hanlon and Slemrod (2009) 則分析股票市場對於企業被美國稅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指控進行租稅庇護的反應,結果顯示負面新聞第. 若租稅規避會產生價值,且薪酬誘因志在使經理人與股東的利益一致,則採用稅後淨利作為薪 酬衡量基礎的企業理應參與較多的租稅規避 (Hanlon and Heiztman, 2010)。 8 6.

(17) 一次出現時,企業的平均股票價格會下降 1.04%。 然而,Desai et al. (2007) 發現俄羅斯提高稅務強制稽徵的機率,使得企業價 值提升,顯示稅務機關的監督能有效降低總經理的利益榨取。Guedhami and Pittman (2008) 則探討美國未公開發行企業之債務成本與 IRS 監督之關聯,其結 果與 Desai et al. (2007) 之預測一致,即當 IRS 審查率愈高時,企業的債務成本 愈低,代表 IRS 確實扮演第三方監督的角色,以減緩控制股東與小股東間的資訊 不對稱。. 第二節 一、. 過度自信定義. 立. 過度自信. 政 治 大. 過度自信是心理學與財務行為學等研究領域中廣為接受的個人認知偏差. ‧ 國. 學. (perception bias),係指個人對於自身判斷的主觀自信大於客觀精確性。事實上, 不同文獻對於過度自信的定義不盡相同,目前主要有三種面向用以證實過度自信,. ‧. 包含優於平均效應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過度樂觀 (over-optimism) 與失準. y. Nat. 優於平均效應. al. er. io. (一)、. sit. (miscalibration) 三類,以下分別介紹各面向的含義與相關文獻。7. n. v i n 當人們在評估自身能力時,傾向高估自己相對於他人的能力,心理學文獻指 Ch engchi U. 出大多數人們認為自己的能力在平均水準之上 (Svenson, 1981; Alicke, 1985)。較 為著名的調查結果為 Svenson (1981) 發現93%的美國駕駛自認為其技術勝過半 數人。Camerer and Lovallo (1999) 則設計實驗探討此特質是否可預期地影響經濟 決策,發現過度自信總經理會導致錯誤的企業進入決策 (business entry),且當受 試者被告知報酬將取決於個人技巧時,超額進入 (excess entry) 將更大。8另外, 這項特質也影響因果關係的判斷,Miller and Ross (1975) 表示人們大多將好事的. Moore and Healy (2007) 整理不同面向的過度自信文獻,並將優於平均效應稱為過高定位 (overplacement);過度樂觀為過度估計 (overestimation);失準為過度準確 (overprecision)。 8 Camerer and Lovallo (1999) 將該現象稱為“ reference group neglect ”,係指受試者在評估可能結 果時,會專注於自身能力所能達成的程度,卻忽略其他競爭者亦自認具相當能力。 9 7.

(18) 發生歸功於己,負面事物則是起因於運氣不好。 (二)、. 過度樂觀. 過度樂觀者面對不確定事物時傾向高估預期淨報酬,此舉可能歸因於高估好 表現的可能性或低估壞表現的機率 (Weinstein, 1980; Hirshleifer, Low and Teoh, 2012)。Weinstein (1980) 認為人們傾向預期負面事物發生於己的機會較他人低, 而這樣不切實際的樂觀可能導致判斷上的偏差。Weinstein (1980) 更在實驗中發 現當人們自認為能夠掌控事物或對於事物須高度負責時,往往會對成果過度樂觀。 其他文獻亦提出佐證,如March and Shapira (1987) 發現低估內在不確定性的總經. 政 治 大 有責任感,因為其個人財富和專業名聲皆與企業績效息息相關 (Malmendier and 立. 理往往認為其對於公司績效有足夠的控制力,以及總經理普遍對於企業的成功具. ‧ 國. 學. Tate, 2005)。此外,相對於簡單事物,當過度自信總經理面臨較具風險性、挑戰 性或遠瞻性的任務時,會特別樂觀 (Hirshleifer et al., 2012)。. ‧. (三)、. 失準. y. Nat. sit. 失準係導因於高估預測未來的能力或低估不確定事件可能產生的波動,使得. n. al. er. io. 人們具有較狹窄的主觀機率分配 (subjec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多數研究利. i n U. v. 用二元選擇來判斷,如受試者須在兩個選項中抉擇,並表明有多少把握選對答案. Ch. engchi. (50%-100%);其餘研究則要求受試者針對問題提出一個量化的範圍與信心程度, 如「我有80%的把握正確答案介於1980至1990年間」。研究結果顯示多數人的信 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過於狹窄,隱含人們過於肯定自己的答案,但在90% 的信賴區間中包含正確答案者往往低於50% (Russo and Schoemaker, 1992)。其它 文獻更指出許多領域的專家在下判斷時會高估自身資訊的精確性,如臨床心理學 者 (Oskamp, 1965) 與企業家 (Cooper, Woo and Dunkelberg, 1988) 等。Ben, Graham and Harvey (2013) 則發現財務主管在股市預測上有嚴重的失準現象,9且 該失準現象係長期穩定的個人偏誤 (individual biases)。 9. CFO 預測股市狀況的 80%信賴區間僅有 33%包含真實的股市狀況。 10.

(19) 雖然過度自信有上述三種不同面向的特徵,但Moore and Healy (2007) 指出 多數學者將不同面向的過度自信特質視為相似,如大多數財務與會計文獻將過度 樂觀與優於平均效應混用 (Chyz et al., 2017; Hirshleifer et al., 2012; Hribar and Yang, 2013;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2008);10 Ben, Graham and Harvey (2013) 則設計問卷將失準與前兩者分離,探討財務長的失準與企業政策的關係。本文對 於過度自信的定義參照多數財會文獻,認為過度自信者因高估自身能力,傾向高 估投資計畫的預期淨報酬,並做出較不客觀的決策。 此外,過度自信與自戀兩特質往往不易區別,Campbell, Goodie and Foster. 政 治 大 與控制性 (agentic) 的自我意識; 二為自我調節 (self-regulatory) 行為以維持 立. (2004) 認為自戀主要包含兩類關鍵要素,11 一為正向 (positive)、膨脹 (inflated) 12. 或提高自我意識。13 至於對經濟決策的影響,一說認為自戀者會基於長期利益. ‧ 國. 學. 進行客觀理性的判斷;另一說則認為自戀者為了維持自我膨脹的形象,其決策會. ‧. 因短期利益而扭曲 (Robins and Beer, 2001),如Rosenthal and Pittinsky (2006) 即. y. Nat. 指出自戀者的行為有時是受到自身對權力與讚揚的需求所驅動,而不顧其所背負. er. io. sit. 的期待。若進而分析影響決策的兩項關鍵因素,分別為確實評估自身能力與適當 的追求成功,其中自戀者易高估自身能力而採取不適當的風險決策,亦會為滿足. al. n. v i n 自身的優越感而過度追求成功C(Baumeister, Heatherton and Tice, 1993)。此外,宏 hengchi U. 偉的自我意識亦使自戀者低估了好決策對於成功的必要性,導至過度自信與愛好 風險的決策心態 (Campbell, Goodie and Foster, 2004)。14 總結來說,自戀者容易. 另一派說法認為過度樂觀與外在行為有關,優於平均效應則與內在能力的衡量有關,但多數 研究將兩者視為相同得以互用 (Chyz et al., 2017)。 11 自戀是一種人格特質,表現出的態度包含宏偉 (grandiosity)、傲慢 (arrogance)、自私自利 (self-absorption)、愛好權利 (entitlement)、自尊心脆弱 (fragile self-esteem)以及敵意 (hostility) (Rosenthal and Pittinsky, 2006) 12 自戀者自認為其無論智能或外表皆優於客觀事實,自戀者認為其控制性特質如主宰性 (dominance)、力量 (power) 等皆勝過他人。 13 分為心靈層面 (intrapsychic)與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的策略。心靈層面部分,自戀者渴望名 譽並且將成功的關鍵歸因於自身能力。人際關係部分,自戀者會吹噓自己以吸引注意;好與他人 競爭或支配他人。 14 自戀者會採取客觀上較不具優勢的博弈,並明顯損失較多分數,而此情形得歸咎於較他人更 強烈的過度自信與風險愛好。 11 10.

(20) 發展出過度自信特質,而部分研究即將極端的過度自信 (extreme overconfidence ) 解釋為自戀 (Schrand and Zechman, 2012)。. 二、. 過度自信相關文獻. 多數財務與會計文獻採用 Weinstein (1980) 的定義,認為過度自信者傾向高 估不確定事務的淨預期報酬,可能是對於未來成果的樂觀或是高估自身能力。當 企業擬訂政策時,總經理勢必會主觀衡量未來情況,如需求、市場競爭、現金流 量等因素,而過度自信的總經理可能因忽略決策背後的風險,使股東受到傷害, 因此研究總經理的過度自信對企業政策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 政 治 大 (hubris) 態度解釋了為何企業會參與有損價值的併購活動。 立. Roll(1986) 首先探討過度自信在公司政策中扮演的角色,指出總經理的傲慢 15. Heaton (2002) 則. ‧ 國. 學. 發展理論模型,指出過度自信總經理會高估投資計畫的未來效益,且認為資本市 場低估自家公司價值,導致籌措外部資金的成本較高。因此無論計畫淨現值是否. ‧. 為正,當內部資金充足時,總經理便會過度投資;當須依賴外部資金時,即使計. sit. y. Nat. 畫淨現值為正,總經理仍會減少投資。後續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利用總. al. er. io. 經理執行選擇權以及持有股票的行為來判斷過度自信,探討與投資決策之關聯,. v. n. 亦得出相似結論。更發現當過度自信總經理在任時,企業之投資對現金流量敏感. Ch. engchi. i n U. 度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較強烈,而此關聯在股權依存度 (equitydependent) 高的企業更為明顯。國內學者 Lin, Hu and Chen (2005) 則根據總經理 之財務預測是否具向上偏誤 (upward bias) 來判斷過度自信,亦得出過度自信的 總經理會有較高的投資對現金流量敏感度。16 另有文獻探討過度自信總經理於財務預測後的行為,如 Hribar and Yang (2006) 發現當過度自信總經理在任時,企業較可能發佈點預期 (point estimate) 的財務預測,且總經理會操縱盈餘以達成該目標。Schrand and Zechman (2012) 則 Roll (1986) 所用「傲慢」一詞與後續文獻之過度自信相同。 將起因於股票發行 (stock offering)、財務困境 (financial distress) 與內線交易 (insider trading) 之預測偏誤自樣本中排除,仍得 69%的總經理符合篩選條件,隱含過度自信是國內總經理出現 預測偏誤的可能原因。 12 15 16.

(21) 認為總經理預期財務績效時會有樂觀偏誤 (optimistic bias),後續為了彌補現實與 樂觀預期之績效差異而操縱盈餘,產生財務報表上的誤述 (misstatement),實證 結果指出因樂觀偏誤產生的財務報表誤述與總經理過度自信有顯著關聯。 既然過度自信總經理經常導致負面效果,為何公司仍雇用過度自信的經理人? Goel and Thakor (2008) 建立兩期領袖選擇模型 (two-period leadership selection model),發現在最適獎酬合約下,理性的總經理會投資不足,無法極大化股東利 益;17 而過度自信總經理則因高估自身資訊的精確性而產生過度投資,反而使 股東受益。因此,過度自信者在爭奪總經理職位時有較高機率勝出,也隱含了過. 政 治 大 若談到更具風險的投資決策─創新,成功的創新將大肆宣揚總經理的經營能 立. 度自信特質在總經理中更為普遍。. 力,失敗的創新卻可能歸咎總經理缺乏才能。Galasso and Simcoe (2010) 指出由. ‧ 國. 學. 於過度自信總經理低估失敗的可能性,因此偏好推行創新政策證明自己,而當產. ‧. 品市場競爭較激烈時,成功的創新將帶來更龐大的報酬,此效果更為強烈。. y. Nat. Hirshleifer et al. (2012) 發現過度自信的總經理會投資較具風險的資產,使股東受. er. io. sit. 惠;相較於其他公司,有過度自信總經理在任的企業能夠獲得較多專利與引證, 且在投入相同研發費用的情況下有較成功的創新。 18 此外,國內學者洪榮華等. al. n. v i n 人 (2013) 探討過度自信總經理與企業財務危機之關聯,並考慮家族特性的調節 Ch engchi U 效果,發現有過度自信的非家族總經理可以降低企業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對企業 價值有正面影響。 而在租稅領域中,Dyreng et al. (2010) 首先探究總經理過度自信與租稅規避 的關聯,其觀察總經理在財務報表所用正面詞彙相對於負面詞彙的比率來判斷過 度自信,惟最終發現兩者未具顯著關聯。Chyz et al. (2017) 則採用總經理外生離. 由於總經理無法分散將人力資本完全投入在企業衍生的風險,導致理性總經理所做之決策較 股東所期待的更為保守 (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18 過度自信總經理更善於利用外部成長機會提升企業價值,這樣的情形在創新產業特別明顯, 因創新產業面臨更多具風險的成長機會。 13 17.

(22) 職的樣本進行研究,以獨立出過度自信特質對於企業租稅規避的影響。19 其結 果指出企業由無過度自信總經理更換為過度自信總經理時,避稅策略更為激進; 而由過度自信總經理更換為無過度自信總經理時,避稅策略亦有明顯趨緩,代表 總經理的過度自信特質與避稅策略的激進程度有顯著關聯。 先前文獻多採用總經理經理個人行為來判斷過度自信,認定過度自信係不隨 時間改變 (time-invariant) 的總經理層級 (executive-level) 特性。其他根據個人特 質的衡量方式如 Barber and Odean (2001) 利用性別作為過度自信的代理變數,20 發現男性投資者的普通股交易量較女性投資者高出 45% ;Malmendier and Tate. 政 治 大 傾向高估標的企業的價值,且易參與有損企業價值的併購交易。Ben-David, 立 (2008) 採用總經理在公開新聞報導的用字辨認過度自信,指出過度自信總經理. Graham and Harvey (2013) 則設計問卷衡量財務主管預測股票市場的失準現像,. ‧ 國. 學. 發現失準的財務主管平均有較高的投資,且當財務主管同時具失準與過度樂觀時,. ‧. 上述關聯更強烈。. y. Nat. 此外,亦有文獻根據企業層級 (firm-level) 的特質來判定在任總經理是否具. er. io. sit. 過度自信,允許過度自信隨時間改變,如 Ben, Graham and Harvey (2007) 與 Hackbarth (2008) 發現過度自信總經理認為企業價值遭市場低估,因此傾向依賴. al. n. v i n 負債而產生較高的負債對權益比率,後續研究即利用企業之負債對權益比率來判 Ch engchi U. 斷過度自信之總經理是否在任 (Schrand and Zechman, 2012); 21 Ben-David, Graham and Harvey (2007) 指出過度自信總經理傾向不發放現金股利以保留現金 支應投資,後續研究便據此判斷在任總經理是否具過度自信 (Schrand and Zechman, 2012; Chyz et al., 2017)。. 第三節 一、 19 20 21. 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定義. 外生離職係指因健康、死亡或自然退休等因素而離職者。 心理學文獻在財務領域中發現男性較女性更可能具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經理人因偏好舉債而限制了榨取利益行為,降低代理成本 (Hackbarth, 2008)。 14.

(23) 目前文獻對於家族企業的定義係相當廣泛的,而雖無明顯一致的操作型定義, 大多圍繞在家族企業的三個組成要素:所有權 (ownership)、經營權 (management) 與世代更迭 (succession) (Chua, Chrisman and Sharma, 1999)。首先,所有權係指 該家族是否持有或得以控制企業的一定比率股權,而許多家族控制股東並非直接 持有企業股權,可能是透過金字塔結構 (pyramid) 或交叉持股 (cross-holding) 的方式間接持有股權。目前研究主要依照兩派算法衡量家族股東的控制持股,分 別是 La Porta et al. (1999) 與 Claessens et al. (2000) 的計算方式。再者,經營權則 判斷家族是否控制企業的經營權,目前多以家族成員在董事會所占席次比率來判. 政 治 大 最後,世代更迭係觀察企業的主要職務是否有家族成員世代交替的現象。本研究 立. 斷,若席次比率越高即代表家族對於企業決策與管理階層的派任有相當影響力。. 採用之家族企業資料來自台灣經濟新報 (Taiwan Economic Journal, TEJ),其家族. ‧ 國. 學. 企業定義同時考量前述三項要素,操作型定義將於第三章說明。. 家族企業相關文獻. ‧. 二、. sit. y. Nat. 在探討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間關聯時,目前文獻係針對因家族企業股權結構. al. er. io. 特性而產生的代理問題著手。傳統代理問題(型一代理)係起因於管理階層與股. v. n. 東間利益不一致,而家族企業因股權集中的特性,其代理問題主要存在於家族控. Ch. engchi. i n U. 制股東與小股東之間,又稱核心代理問題(型二代理)。22 根據 Desai and Dharmapla (2006, 2009),租稅規避經常牽涉較為複雜而模糊 的交易面貌,可能掩蓋管理階層榨取利益的行為,使代理問題加劇。因此,本文 將探討的方向轉為家族企業是否存在嚴重的代理問題,即家族控制股東是否較有 誘因透過租稅規避榨取企業利益,傷害小股東?Casson (1999) 認為家族控制股 東將家族企業視為一項予以傳遞給繼任者的資產,而非在當代消費的財富,因此 相較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更擔憂避稅可能產生的負面聲譽與懲罰,應存在較. 管理階層與股東間代理問題,係歸因於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故又被稱做純粹的代理關係 (pure agency relationship) (Davis, Schoorman and Donaldson, 1997)。 15 22.

(24) 少代理問題。23 此外,根據管家理論 (stewardship theory),若有利於企業或符合 團體主義的行為對於總經理的效用較自利行為高,則總經理將如同企業的管家一 般,即使總經理與企業所有人的私人利益不一致,仍會以企業的價值為優先考量, 透過保護與提升股東財富亦得極大化總經理自身效用 (Davis, et al., 1997)。許多 探討家族企業與企業績效的文獻指出,家族企業比非家族企業有更傑出的市場績 效與會計績效 (Anderson and Reeb, 2003; Villalonga and Amit, 2006),即隱含家族 企業的總經理具有管家的特質。 然而,Chen et al. (2010) 提出儘管家族企業較擔憂租稅規避可能的懲罰或名. 政 治 大 產生的節稅利益 (tax savings)。此外,絕大多數的家族控制股東掌握了企業的經 立 譽成本,但家族控制股東持有股權較一般企業的總經理更高,能享受更多因避稅. 營權,理應更有誘因透過避稅榨取利益,使家族控制股東受惠。總結來說,家族. ‧ 國. 學. 企業的代理問題並無一致看法,租稅規避的激進程度亦端看家族控制股東在租稅. ‧. 利益與非稅成本間的權衡。. y. Nat. 探討家族企業與企業績效的文獻中,多認為家族總經理與非家族總經理有許. er. io. sit. 多本質上的差異,因此需個別探究,部分文獻更將家族總經理細分為創設者與繼 任者。Karra, Tracey and Phillips (2006) 認為家族控制股東為了長期維繫與企業及. al. n. v i n 客戶間關係,傾向選擇家族成員擔任總經理,以利在經營上除股價與企業績效等 Ch engchi U 財務考量,亦得維護外界觀感與名聲等家族目標,有助於提升企業績效。然而,. 家族企業亦可能因人力資源匱乏而聘任專業能力不足的家族成員,使企業績效下 降 (Villalonga and Amit, 2006)。相較之下,Chrisman, Chua and Litz (2004) 認為 非家族總經理較能夠連結企業內部與外在資源,並為自身名譽追求企業價值極大。 相關研究如 Anderson, Mansi and Reeb (2003) 發現家族企業的舉債成本較非家族 企業低,並探討若總經理由家族成員擔任是否會進一步降低舉債成本,惟發現相 反結果,且主要來自繼任者總經理,因此推測可能是債券持有人對於繼任者總經. 例如 WALMART 在 2000 年因為避稅新聞大受撻伐,使其後續花費許多心力在抵抗「最糟公 司居民」的標籤,甚至在 2004 年公開致信股東皆露其繳納的所得稅,顯示其擔憂的迫切程度。 16 23.

(25) 理較無信心,進而要求較高報酬。 此外,Fama and Jensen (1983) 認為持有多數股權使家族控制股東能較有效 率地監督管理階層,因此家族企業總經理的決策將受家族控制股東相當程度的影 響。若進一步探究總經理的聘任,家族總經理係為了制定符合家族偏好的政策而 受任,反觀非家族總經理係因專業能力而受任,其薪酬合約較依賴企業績效,因 此兩者在政策上的選擇可能有差異 (McConaughy, 2000; Morck, Shleifer, and Vishny, 1988)。Anderson and Reeb (2003) 與 Anderson et al. (2003) 即指出家族企 業會透過家族總經理強化對企業政策的控制,隱含家族總經理較易受家族控制股. 政 治 大 營成就。先前文獻如 Chen et al. (2010) 發現家族企業有較不激進的避稅行為,並 立 東影響,而非家族總經理則依據自身專業能力制定政策,以極大化自身利益與經. 進一步將家族企業總經理細分為創始者、繼任者與非家族成員,惟發現創始者總. ‧ 國. 學. 經理與非家族總經理有較不激進的租稅策略,繼任者總經理則無明顯效果,其認. ‧. 為可能是因為繼任者總經理未認知到避稅可能產生的非稅成本。儘管前述文獻無. y. Nat. 法得出家族控制股東對政策的影響力主要顯現在家族總經理身上,但仍可發現家. er. io. sit. 族企業的總經理是否由家族成員擔任確實使政策制定有明顯差異。. n. a l第四節 研究假說 i v n Ch U 本研究主要探討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租稅規避之關聯,多數財務與會計文 engchi 獻認為租稅結果係反映企業對租稅規劃的重視或投資 (Mills et al., 1998),而總經 理在投資租稅規避活動時,須在租稅利益與非稅成本間權衡。Chyz et al. (2017) 認為過度自信總經理因對其以租稅利益為主的經營或用人決策過度自信,以至於 高估節稅利益或低估可能的非稅成本,使得過度自信總經理往往高估避稅的淨報 酬而傾向較激進的避稅策略。參照前述概念,本文預期相較於無過度自信總經理, 過度自信者傾向投資較多資源在租稅規避上,建立假說 1,並以對立假說方式陳 述如下: H1:其他情況不變,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租稅規避呈正相關。 17.

(26) Chen et al. (2010) 指出家族企業的控制股東係長期且大量持有股權,因此得 享受較多避稅產生的節稅利益,亦更有誘因利用租稅規避的複雜交易面貌榨取利 益。然而,榨取利益雖能滿足決策者的私利,卻可能招來小股東在股票市場上給 予股價打折,產生非稅成本,甚至可能因避稅之負面聲譽而影響長期經營。綜上 所述,相對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雖然得享受較多因避稅產生的利益,同時也 更擔憂非稅成本的衝擊,因此家族企業與租稅規避的關聯為一實證問題。本文參 照 Chen et al. (2010) 建立假說 2,以虛無假說方式陳述如下: H2:其他情況不變,家族企業特性與企業租稅規避間無相關。. 政 治 大 的成本,如 Fama and Jensen 立(1983) 即認為家族企業在監督管理階層時較非家族. 由於家族企業係由單一家族持有多數股權,此特性能降低主理人監督代理人. ‧ 國. 學. 企業更具優勢。Chen et al. (2010) 亦指出家族企業之控制股東通常指派家族成員 為總經理,縱使委由非家族成員擔任,其對於管理階層的監督及影響亦得促使決. ‧. 策符合家族偏好。故本文預期家族企業之總經理,其所作租稅決策將受家族控制. y. sit. Nat. 股東影響,建立假說 3a,並以虛無假說方式陳述如下:. n. al. er. io. H3a:其他情況不變,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租稅規避的關聯,不受家族企 業特性調節。. Ch. engchi. i n U. v. 僅管家族控制股東能促使總經理決策偏向家族所好,McConaughy (2000) 認 為家族總經理與非家族總經理具有不同的薪酬合約,在不同誘因與背景下,兩者 應有不同的決策行為。此外,Anderson and Reeb (2003) 發現指派家族成員為總 經理的家族控制股東較能進一步控制公司,隱含家族總經理所做決策可能更受家 族影響。據此,本文建立假說 3b,並以對立假說方式陳述如下: H3b:其他情況不變,家族企業特性對總經理過度自信與企業租稅規避間之 調節效果,主要來自家族總經理。. 18.

(27)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實證模型設計. 本文實證方法皆採用普通最小平方法。首先,參考 Chyz et al. (2017) 建立假 說 H1 之實證模型,探討總經理過度自信 (OC) 與租稅規避 (TAV) 之關聯,控制 變數部分係參照 Chen et al. (2010) 與 Chyz et al. (2017)。建立迴歸式 (1) 如下: 𝑇𝐴𝑉𝑖,𝑡 = 𝛼0 + 𝛼1 𝑂𝐶𝑖,𝑗 + 𝜆𝐶𝑜𝑛𝑡𝑟𝑜𝑙𝑖,𝑡 + 𝐼𝑛𝑑𝑢𝑠𝑡𝑟𝑦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𝑌𝑒𝑎𝑟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𝜀𝑖,𝑡. (1). 政 治 大 企業 (FAMILY) 與租稅規避 立 (TAV) 之關聯。建立迴歸式 (2) 如下:. 本文接著參照 Chen et al. (2010) 建立假說 H2 之實證模型,以探討我國家族. ‧ 國. 學. 𝑇𝐴𝑉𝑖,𝑡 = 𝛽0 + 𝛽1 𝐹𝐴𝑀𝐼𝐿𝑌𝑖,𝑡 + 𝜆𝐶𝑜𝑛𝑡𝑟𝑜𝑙𝑖,𝑡 + 𝐼𝑛𝑑𝑢𝑠𝑡𝑟𝑦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𝑌𝑒𝑎𝑟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𝜀𝑖,𝑡. (2). ‧. y. Nat. 由迴歸式 (1) 了解總經理過度自信對於租稅規避之影響後,本文欲進一步. 加入家族企業測試調節效果。建立迴歸式 (3) 如下:.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探討家族企業特性是否對過度自信與租稅規避之關係有影響,即假說 H3a,因此. i n U. v. 𝑇𝐴𝑉𝑖,𝑡 = 𝛾0 + 𝛾1 𝑂𝐶𝑖,𝑗 + 𝛾2 𝐹𝐴𝑀𝐼𝐿𝑌𝑖,𝑡 + 𝛾3 𝐹𝐴𝑀𝐼𝐿𝑌𝑖,𝑡 × 𝑂𝐶𝑖,𝑗 + 𝜆𝐶𝑜𝑛𝑡𝑟𝑜𝑙𝑖,𝑡 + 𝐼𝑛𝑑𝑢𝑠𝑡𝑟𝑦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𝑌𝑒𝑎𝑟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𝜀𝑖,𝑡. (3). 為測試假說 H3b,本文參照 Anderson et al. (2003) 加入家族總經理 (F_CEO) 與非家族總經理 (FNF_CEO) 兩個虛擬變數,及其分別與過度自信之交乘項,以 釐清家族企業之調節效果主要源自何者。建立迴歸式 (4) 如下: 𝑇𝐴𝑉𝑖,𝑡 = 𝛿0 + 𝛿1 𝑂𝐶𝑖,𝑗 + 𝛿2 𝐹_𝐶𝐸𝑂𝑖,𝑡 + 𝛿3 𝐹𝑁𝐹_𝐶𝐸𝑂𝑖,𝑡 + 𝛿4 𝐹_𝐶𝐸𝑂𝑖,𝑡 × 𝑂𝐶𝑖,𝑗 + 𝛿5 𝐹𝑁𝐹_𝐶𝐸𝑂𝑖,𝑡 × 𝑂𝐶𝑖,𝑗 + 𝜆𝐶𝑜𝑛𝑡𝑟𝑜𝑙𝑖,𝑡 + 𝐼𝑛𝑑𝑢𝑠𝑡𝑟𝑦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𝑡 + 𝑌𝑒𝑎𝑟 𝑓𝑖𝑥𝑒𝑑 𝑒𝑓𝑓𝑒𝑐 + 𝜀𝑖,𝑡 19. (4).

(28) 解釋變數、被解釋變數與控制變數的操作型定義簡介如表 3-1。詳細說明將 於本章後續節次介紹。 表 3- 1 變數定義表 變數代號. 操作型定義(i 為企業,t 為年度,j 為總經理). TAVi,t. =. OCi,j FAMILYi,t F_CEOi,t. = = =. FNF_CEOi,t. =. 政 治 大 裁決性應計數,採用修正 Jones 模型衡量。 立 虧損扣抵虛擬變數,若當年度有累積虧損扣抵額度者設. = =. 為 1,否則為 0。 市值對帳面比率,係期初普通股市值除以期初普通股帳 面金額。 財務槓桿比率,為流動負債加長期負債,再除以期初總. ‧. LEV i,t. 否則為 0。 資產報酬率,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除以期初總資產。 來自營運之現金流量除以期初總資產。. 學. MTB i,t. = = = =. ‧ 國. ROA i,t OCFi,t ABS_DA i,t NOL_DUMi,t. 租稅規避指標。帳面有效稅率、現金有效稅率、當期有 效稅率、總財稅差異、永久財稅差異及裁量財稅差異。 總經理具過度自信者設為 1,否則為 0。 當年度符合家族企業定義者設為 1,否則為 0。 企業為家族企業,且總經理為家族成員者,設為 1,否 則為 0。 企業為家族企業,且總經理為非家族成員者,設為 1,. εi,t. =. 殘差項。. sit. n. al. er. io. = = = = = =. y. = =. PPE i,t RD i,t INTANGi,t EQUINC i,t SIZE i,t FI i,t. Nat. Industry fixed effect Year fixed effect. 資產。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總額除以期初總資產。 研發費用除以期初總資產。 無形資產帳面金額除以期初總資產。 權益所得除以期初總資產。 企業規模的代理變數,係期初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 海外營運所得,海外關係企業稅前所得除以期初總資 產。 產業固定效果。 年度固定效果。. Ch. engchi. 20. i n U. v.

(29) 第二節 一、. 租稅規避衡量指標. 有效稅率. 本文第一類租稅規避指標採用有效稅率,分別為帳面有效稅率、現金有效稅 率與當期有效稅率。透過觀察企業每一元稅前純益所承擔的稅負來衡量其租稅負 擔。為了後續解釋方便,將三項有效稅率指標乘以 (-1),當值越大時,代表越 激進之租稅規避。 (一)、. 帳面有效稅率 (Book_ETRi,t) 所得稅費用. 政 治 大. 𝐵𝑜𝑜𝑘_𝐸𝑇𝑅𝑖,𝑡 =. 立. 𝑖,𝑡.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純益. 𝑖,𝑡. 採用帳面有效稅率能有效捕捉起因於永久性財稅差異的激進租稅規避行為. ‧ 國. 學. (Chen et al., 2010)。本文參照 Dyreng et al. (2008)、Chen et al. (2010) 與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的定義計算帳面有效稅率。此外,為控制帳面有效稅率在 0 與 1. ‧. 之間,刪除帳面有效稅率低於 0 與大於 1 的觀察值。. y. Nat. io. 所得稅現金支付數. n. al. sit. 現金有效稅率 (Cash_ETRi,t). er. (二)、. 𝐶𝑎𝑠ℎ_𝐸𝑇𝑅𝑖,𝑡 =. Ch. i n U. v. 𝑖,𝑡.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純益. engchi. 𝑖,𝑡. 相較於會計有效稅率,採用現金有效稅率能同時捕捉起因於暫時性及永久性 財稅差異的租稅規避行為,此衡量方式避免因高估分子中含有遞延所得稅資產或 負債之影響 (Chen et al., 2010),且能夠反映加速折舊產生的稅負遞延效果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本文參照 Dyreng et al. (2008)、Chen et al. (2010) 與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的定義計算現金有效稅率。此外,為控制現金有效 稅率在 0 與 1 之間,刪除現金有效稅率低於 0 與大於 1 的觀察值。. 21.

(30) (三)、. 當期有效稅率 (Cu_ETRi,t) 當期所得稅費用. 𝐶𝑢_𝐸𝑇𝑅𝑖,𝑡 =. 𝑖,𝑡. 繼續營業部門稅前純益. 𝑖,𝑡. 相對於導致永久性財稅差異的租稅規避行為,多數租稅策略乃採取遞延課稅 的方式,例如在稅務申報上採加速折舊法,相同的折舊額越早提列將使稅負現值 降低。本文將帳面有效稅率的分子改為當期所得稅費用,以捕捉產生暫時性差異 的租稅策略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此外,為控制當期有效稅率在 0 與 1 之間,刪除當期有效稅率低於 0 與大於 1 的觀察值。. 二、. 財稅差異. 立. 政 治 大. 本文第二類租稅規避指標採用財稅差異 (book-tax difference, BTD),分別為. ‧ 國. 學. 總財稅差異、永久財稅差異與裁量財稅差異。財稅差異係起因於一般公認會計原 則與稅法制訂目的不同,使得企業在呈報這兩類所得時面臨不同操縱誘因。簡單. ‧. 來說,管理階層有動機提高會計所得獲取投資者青睞,同時又想極小化課稅所得. y. Nat. n. al. er. io. 2002)。. sit. 減輕稅負,這一來一往將使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產生差異 (Manzon and Plesko,. (一)、. 總財稅差異 (BTDi,t). Ch. engchi. i n U. v. 繼續營業部門稅前純益 - 推估課稅所得 𝑖,𝑡. BTDi,t =. 推估課稅所得. 資產總額. 𝑖,𝑡−1. 當期所得稅費用 𝑖,𝑡. =. 𝑖,𝑡. 𝑖,𝑡 24. 法定稅率. Mills (1998) 探討美國企業之財稅差異與其受 IRS 查核的關聯,研究結果發 現財稅差異較大的企業,其受到 IRS 查核的機率與調整的幅度會較一般企業大, 而黃美祝 (2010) 以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案件作為樣本,亦得出相似結論。. 依我國所得稅法規定,2010 年之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 25%。自 2010 年起,因應《產業創 新條例》落日,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調整為 17%。 22 24.

(31) Wilson (2009) 則指出受 IRS 指控從事租稅庇護所之企業,相較於未被指控之企 業確實有較大的財稅差異。Desai and Dharmapala (2009) 亦發現財稅差異較大之 企業有較高機率參與租稅庇護行為。本文參照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的計 算方式衡量企業之總財稅差異。 (二)、. 永久財稅差異 (BTD_Pi,t) BTD_Pi,t = BTDi,t -. (遞延所得稅費用. 𝑖,𝑡. 資產總額. / 法定稅率). 𝑖,𝑡−1. 由於總財稅差異中含有暫時性差異及永久性差異,先前文獻 Hanlon (2005). 政 治 大 為,亦即透過會計估計等含有裁決性質的方式改變納稅時點,而暫時性差異將於 立. 與 Phillips, Pincus and Rego (2003) 指出暫時性差異係反映總經理的盈餘操縱行. ‧ 國. 學. 以後年度逐年消除。因此,若租稅規避指標中包含暫時性差異將同時捕捉到盈餘 操縱及租稅規避行為,實證結果可能產生偏誤 (Frank, Lynch and Rego, 2009)。故. ‧. 本文參照 Frank et al. (2009) 之定義,自總財稅差異中減去暫時性差異,其中暫. y. sit er. 裁量財稅差異 (BTD_DDi,t). io. (三)、. Nat. 時性差異係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除以法定稅率。. n. a l BTD = 𝛽1TACC + μ +εi v CBTD_DD h e n g c=hμ i+εU n i,t. i,t. i,t. i. i. i,t. i,t. 其中各變數定義如下: TACCi,t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之總應計數)/ 期初資產總額;. 總應計數 =. 繼續營業部門純益-來自營運之現金流量;. μi =. 第 i 家企業於樣本期間之殘差項的平均值;. εi,t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與平均殘差項 μi 的差異。.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6) 指出總財稅差異並非僅來自稅法與一般公認會 計原則的差異,其中包含因應計基礎與現金基礎不同而產生者。因此本文參照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6) 的方式,以總財稅差異對總應計數作迴歸。而採總 23.

(32) 財稅差異無法被總應計數解釋的部份,即迴歸之殘差項 (μi +εi,t),做為企業避 稅活動的指標。. 第三節. 過度自信衡量指標.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指出總經理的薪酬合約包含許多股權及認股權, 而企業為了強化促使總經理提高企業績效的誘因,往往對認股權的交易有限制, 甚至禁止總經理賣空 (short-selling) 企業股票避險。基於此情況,總經理不僅名 聲與企業息息相關,財富也與企業前景密切相關,因此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認為總經理高度暴露於其任職企業的特有風險 (idiosyncratic risk) 下,理應極小. 政 治 大 觀地高估自家企業的未來表現,進而增加持有自家企業的股票。 立. 化持有自家企業的股票以降低承擔的特有風險。然而,過度自信的總經理卻因主. ‧ 國. 學. 根據前述概念,本文參照 Malmendier and Tate (2005) 依據總經理持股數變 動判斷過度自信,同時為避免企業發放股票股利導致過度自信指標產生偏誤,改. ‧. 以總經理持有企業的股票比率衡量之(洪榮華等人,2013) 。此外,Malmendier and. sit. y. Nat. Tate (2005) 限制其樣本之總經理任期至少 10 年,較不適合台灣現況,因此本文. al. er. io. 參照 Lin et al. (2008) 將總經理任期限制縮短為至少五年,並觀察總經理於任期. v. n. 中最早三年之持股率變化,若三年中有至少兩年呈現持股率淨增加者,判斷該總. Ch. engchi. i n U. 經理具過度自信,設虛擬變數 OC 為 1,否則為 0。. 第四節. 家族企業衡量指標. 家族企業係由家族、所有權與經營權交織而成,因此國內外研究對於家族企 業未有一致定義,而我國研究對於家族企業之定義主要考量席次控制比例與股權 控制比例(例如,葉銀華,1999;林嬋娟與張哲嘉,2009;湯麗芬,2010)。 本研究採用 TEJ 之家族企業資料,其家族企業定義同時考慮席次控制比率 與股權控制比率,且設訂家族企業的基本條件為:家族裡面有兩人以上出任集團 旗下公司的董監事或者有達到公開說明書及年報揭露標準的經理人(經理以上) 。. 24.

(33) 若研究樣本屬家族企業者,設虛擬變數 Family 為 1,否則為 0。TEJ 判斷家族企 業的操作定義如下: A.. 董事長及總經理由單一家族成員出任;. B.. 董事控制席次 % 大於 50%(不含友好席次)且友好董事席次% 及外部董 事席次%均小於 33%;. C.. 董事控制席次 % 大於 33% 且最終控制者家族成員至少有 3 人出任董監事 及經理人;. D.. 控制持股% 大於必要控制持股%。25. 政 治 大 避間關聯的調節效果,是否主要來自於家族總經理,須判斷家族企業當年度之總 立. 本研究為測試假說 H3b,以進一步釐清家族企業對總經理過度自信與租稅規. ‧ 國. 學. 經理是否為家族成員。參照 Anderson et al. (2003),若家族企業當年度的總經理 屬於家族成員,設立虛擬變數 F_CEO 為 1,否則為 0;若家族企業當年度的總. ‧. 經理非屬家族成員,設立虛擬變數 FNF_CEO 為 1,否則為 0;因此當研究樣本. n. al. er. io. sit. y. Nat. 非屬家族企業者,兩變數皆為 0。. Ch. engchi. i n U. v. 股份控制權之計算採用 La Porta et al. (1999) 作法,以控制鏈最末端持股率計入間接持股率。 必要控制持股%係依據 Cubbin and Leech (1983) 所提出的模型計算。 25 25.

(34) 第五節. 控制變數. Chyz et al. (2017) 指出除了總經理對租稅政策的直接影響,其執行的某些非 稅決策亦可能影響租稅規避指標,因此需在實證設計中加入能解釋租稅規避指標 變動的非稅政策或企業特質,以控制非稅政策的間接效果。本文參照先前文獻加 入控制變數,並逐一說明如下:. 一、. 資產報酬率 (ROAi,t)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 𝑅𝑂𝐴𝑖,𝑡 =. 資產總額. 𝑖,𝑡. 𝑖,𝑡−1. 政 治 大. Manzon and Plesko (2002) 認為獲利能力較高之企業能夠有效率地運用租稅. 立. 抵減與免稅的利益,進而降低租稅負擔。然而 Chen et al. (2010) 發現獲利能力較. ‧ 國. 學. 高之企業會有較高的有效稅率。由於先前文獻並無一致方向,因此本文不預期 ROA 與租稅規避指標之關聯。. ‧. n. al. Ch. 資產總額. engchi. 𝑖,𝑡. er. io. 來自營運現金流量. 𝑂𝐶𝐹𝑖,𝑡 =. i n U. 𝑖,𝑡−1. sit. y. 來自營運現金流量 (OCFi,t). Nat. 二、. v. 取自現金流量表中來自營運活動之現金流量,並以期初總資產平減。參照 Chyz et al. (2017) 加入此變數中,並預期 OCF 與租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三、. 裁決性應計數 (ABS_DA i,t) 𝑇𝐴𝐶𝐶𝑖,𝑡 = 𝛼1 𝑁𝐷𝐴𝑖,𝑡 = 𝛼̂1. 1 ∆𝑆𝑎𝑙𝑒𝑠𝑖,𝑡 𝑃𝑃𝐸𝑖,𝑡 + 𝛼2 + 𝛼3 + 𝜀𝑖,𝑡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1 ∆𝑆𝑎𝑙𝑒𝑠𝑖,𝑡 − ∆𝐴𝑅𝑖,𝑡 𝑃𝑃𝐸𝑖,𝑡 + 𝛼̂2 + 𝛼̂3 + 𝜀𝑖,𝑡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𝐷𝐴𝑖,𝑡 =. 𝑇𝑎𝑐𝑐𝑖,𝑡 − 𝑁𝐷𝐴𝑖,𝑡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26.

(35) 其中各變數定義如下: 𝑇𝐴𝐶𝐶𝑖,𝑡.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之總應計數)/ 期初資產總額;. 總應計數. =. 繼續營業部門純益減來自營運之現金流量;. 𝐴𝑠𝑠𝑒𝑡𝑖,𝑡−1.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期初資產總額;. ∆𝑆𝑎𝑙𝑒𝑠𝑖,𝑡.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營業收入淨額變動數;. 𝑃𝑃𝐸𝑖,𝑡.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總額減土地成本;. ∆𝐴𝑅𝑖,𝑡.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應收帳款淨額變動數;. 𝑁𝐷𝐴𝑖,𝑡. =.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以期初資產平減後之非裁決性應計數;. 政 治 大 Manzon and Plesko (2002) 立 發現近年來單純歸因於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與稅法 𝐷𝐴𝑖,𝑡. 第 i 家企業第 t 年以期初資產平減後之裁決性應計數。. =. ‧ 國. 學. 制度不同的財稅差異越來越少,管理階層的裁決性操縱行為解釋了一部分的財稅 差異。黃美祝 (2010) 則指出國稅局會懷疑財稅差異較大之企業有進行盈餘操縱. ‧. 或租稅規幣等行為。為了突顯避稅策略對租稅規避指標的直接影響,應加入裁決. sit. y. Nat. 性操縱行為以控制非租稅意圖產生之變動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本文採. al. er. io. 用修正 Jones 模型 (Jones, 1991; Dechow, Sloan and Sweeney, 1995) 計算裁決性應. v. n. 計數,並取絕對值,以代理管理階層的裁決性操縱行為。本文預期 ABS_DA 與租 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四、. Ch. engchi. i n U. 虧損扣抵虛擬變數 (NOL_DUMi,t) 1,. 若第 i 家企業第 t 年期初有虧損扣抵餘額. 0,. 其他情況. NOL_DUMi,t =. 當企業發生營業虧損時,稅法多會設計以營業虧損抵減以前及以後年度課稅 所得的制度,即所謂前抵 (carry back) 與後抵 (carry forward)。依照目前我國所 得稅法 39 條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營利事業得將營業虧損扣抵以後 10 年之課稅 所得。當企業有以前年度之虧損得扣抵當年度之課稅所得時,卻不會影響會計所 27.

(36) 得,使得財稅差異擴大,有效稅率降低。本文參照 Chen et al. (2010) 與 Chyz et al. (2017) 加入此變數以控制有虧損扣抵額度之影響,並預期 NOL_DUM 與租稅規 避指標呈正相關。. 五、. 成長機會 (MTBi,t ) 普通股市值. 𝑀𝑇𝐵𝑖,𝑡 =. 𝑖,𝑡−1. 普通股帳面值. 𝑖,𝑡−1. Chen et al. (2010) 指出成長中的企業多會投資具有租稅優惠的資產,使得成 長初期的企業多有較大的財稅差異。本文採用 Fama and French (1995, 1998) 的. 政 治 大. 概念,利用市值對帳面比率做為成長機會的代理變數,並參照 Chen et al. (2010). 立. 學. 財務槓桿比率 (LEVi,t) 𝑖,𝑡. 𝑖,𝑡−1. sit. Nat. 資產總額. 𝑖,𝑡. ‧. 流動負債 + 長期負債. 𝐿𝐸𝑉𝑖,𝑡 =. y. 六、. ‧ 國. 的操作定義衡量市值對帳面比率。預期 MTB 與租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al. er. io. Willson (2009) 與 Graham and Tucker (2006) 發現被指控進行租稅庇護的企. v. n. 業有較低的財務槓桿率。陳明進與蔡麗雯 (2006) 則指出利息支出會為企業產生. Ch. engchi. i n U. 稅盾效果,但由於我國稅法對於企業扣除利息支出的行為多有限制, 26 因此債 務比率較高之企業不一定有較大的財稅差異。然而,負債比率較高之企業亦可能 因較大的資金需求壓力,產生租稅規避的動機(陳明進與蔡麗雯,2006)。因此 本文不預期 LEV 與租稅規避指標的關聯。此外,Desai and Dharmapala (2009) 指 出財務槓桿比率不僅受長期負債影響,亦應考慮流動負債的變動,因此本文參照 Chyz et al. (2017) 的變數定義,同時將長期負債及流動負債列入計算。. 26. 參見中華民國《所得稅法》第 43 條之 2 以及《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97 條。 28.

(37) 七、.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PPEi,t)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總額. 𝑃𝑃𝐸𝑖,𝑡 =. 資產總額. 𝑖,𝑡. 𝑖,𝑡−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中含有許多需提列折舊費用的資產,擁有越多折舊性資 產的企業會有較高額的折舊費用,進而產生較低的有效稅率。除此之外,折舊性 資產的耐用年限及折舊方法部分反映了經理人主觀認定 (Manzon and Plesko, 2002)。若企業採用的折舊方式與稅法不同將會影響財稅差異及有效稅率,對資 本越密集的企業影響越大 (Chen et al., 2010)。本文參照 Chyz et al. (2017) 的變數. 政 治 大. 定義,並預期 PPE 與租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立. 研究與發展支出 (RDi,t) 研發支出. 𝑅𝐷𝑖,𝑡 =. 𝑖,𝑡. 𝑖,𝑡−1. ‧. 資產總額. 學. ‧ 國. 八、. y. Nat. Dyreng et al (2008) 認為鼓勵研發支出而給與租稅抵減的政策解釋了一部分. er. io. sit. 有效稅率的降低。先前文獻如 Chen et al. (2010)、Dyreng et al. (2010) 與 Chyz (2013) 皆將此作為控制變數。然而,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認為是否將研. al. n. v i n 發支出作為控制變數取決於總經理投入研發是否專為取得租稅優惠,或僅是非稅 Ch engchi U. 決策的副產品。本文參照 Chyz et al. (2017) 將 RD 作為控制變數,隱含投入研發 支出係非稅目的,因此須控制其對租稅規避指標的影響。本文預期 RD 與租稅規 避指標呈正相關。. 九、. 無形資產 (INTANGi,t) 無形資產. 𝐼𝑁𝑇𝐴𝑁𝐺𝑖,𝑡 =. 資產總額. 𝑖,𝑡. 𝑖,𝑡−1. 跨國企業會移轉無形資產如專利或商標予處於低稅率之境外子公司,再透過 移轉訂價 (transfer pricing) 的方式降低全球總稅負 (Hanlon and Heitzman , 2010)。 29.

(38) 本文參照 Chen et al. (2010) 加入此變數,用以控制稅法與會計準則對於無形資產 不同對待進而對租稅規避指標產生之影響。不預期 INTANG 與租稅規避指標的關 係。. 十、. 權益所得 (EQUINCi,t) 採權益法之投資損益. 𝐸𝑄𝑈𝐼𝑁𝐶𝑖,𝑡 =. 資產總額. 𝑖,𝑡. 𝑖,𝑡−1. 我國企業若投資國內其他營利事業而有認列採權益法之投資收益者,不須計 入課稅所得中納稅。 27 為控制稅法與會計準則對於採權益法之投資收益不同對. 政 治 大. 待可能產生之影響,本文參照 Chen et al. (2010)與 Frank et al. (2009)加入此變數。. 立. 學. 十一、 企業規模 (SIZEi,t) 𝑆𝐼𝑍𝐸𝒊,𝒕 = ln (資產總額. 𝑖,𝑡−1. ‧. ‧ 國. 並預期 EQUINC 與租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 y. Nat. sit. Siegfried (1974) 提出的政治權力假說認為大型企業較可能投入資源進行政. n. al. er. io. 治遊說以獲取租稅利益。Dyreng et al. (2008) 指出規模較大的企業擁有較高的研. i n U. v. 發支出導致較低的有效稅率。國內學者陳明進與蔡麗雯(2006) 則發現企業隨著. Ch. engchi. 規模越大,其越有能力安排較複雜的交易,進而產生許多租稅規劃空間。但另一 方面,Zimmerman (1983) 指出政府有動機去監管規模較大的企業,使其相對不 易進行激進的租稅規避。依據 Watts and Zimmerman (1990) 提出之政治成本假說 (political cost hypothesis),規模大的企業也可能基於政治考量去繳稅,以降低負 面形象的可能性。綜上所述,企業規模與租稅政策的關聯並無一致結論,故本文 不預期 SIZE 與租稅規避指標的關係。本文參照 Chyz et al. (2017) 之定義,以期 初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作為企業規模之代理變數。. 中華民國《所得稅法》第 42 條:「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因投資於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 配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不計入所得額課稅…。」 30 27.

(39) 十二、 國外營運所得 (FIi,t) 國外營運所得. 𝐹𝐼𝑖,𝑡 =. 資產總額. 𝑖,𝑡. 𝑖,𝑡−1.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9) 及 Rego (2003) 指出企業會利用各國稅法上的 差異進行跨國架構安排,以達全球總稅負極小化。因此本文參考 Chyz et al. (2017) 將國外營運所得納入考慮,若國外營運所得越高,代表越激進的租稅規避,預期 FI 與租稅規避指標呈正相關。 最 後 , 本 研 究 加 入 年 度 固 定 效 果 (Year fixed effect) 及 產 業 固 定 效 果. 政 治 大. (Industry fixed effect) 控制不同產業與年度對於租稅規避指標的影響。.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n U. v.

(40) 第六節. 樣本篩選過程. 本研究樣本取自 2005 至 2015 年的台灣上市櫃企業。研究所需資料係取自 TEJ,財務資料係取自財務資料庫,總經理持股取自董監事持股狀況資料庫,家 族企業取自公司治理資料庫,外國營運所得則取自集團企業資料庫。 表 3-2 為本研究樣本篩選過程,TEJ 台灣上市櫃公司(不含 TDR、F 股及金 融保險業)資料自 2005 年至 2015 年間原有 15,721 筆。排除稅前淨利小於零的 3,372 個觀察值,所得稅費用與現金所得稅支出小於零的 1,588 個觀察值,有效 稅率大於一或小於零的 398 個觀察值,無法判斷總經理過度自信的 2,259 個觀察. 政 治 大. 值,以及計算迴歸之控制變數資料不足的 428 個觀察值,最後採用樣本數為 7,676. 立. 個觀察值。. ‧ 國. 學. 表 3- 2 樣本篩選過程. TEJ 資料庫之上市櫃公司在 2005-2015 年度(不含金融保險業、TDR 與 F 股). y. Nat. 稅前淨利< 0. sit. 所得稅費用、現金稅額支出、當期所得稅費用<0 (1,030、505、53). n. al. 計算迴歸控制變數資料不足 採用樣本數. er. io. 有效稅率、現金有效稅率、當期有效稅率<0 或>1 (71、121、206) 無法辨認過度自信. 15,721). ‧. 刪除. 樣本數. Ch. engchi. 32. i n U. v. (3,372) (1,588) (398) (2,259) (447) 7,67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 The nanostructure with anisotrop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n ITO films induced by fs laser can be used for the alignment layer , polarizer and conducting layer in LCD cell.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 You can make good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xts with an explicit emphasis on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Biases in Pricing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ptions with Monte Carlo (continued).. • If all of the sampled prices are below the barrier, this sample path pays max(S(t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