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現況與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現況與展望"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

現況與展望

王淑慧 高雄市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輔導員 壹、前言 前高雄市教育局曾憲政局長指出,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必須透過團隊共同的 研討與研究,以謀求課程與教材教法的精進,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際,新制 國民教育輔導團的成立,即是針對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之提升作全面性的規劃, 以期有系統組織建置群體努力運作的機制。故在此謹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 域(以下簡稱本領域)」之現況與展望加以介紹,期使社會大眾與教師更加了解 其現況與未來展望。 貳、現況 一、工作目標 依據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教育局)訂頒之 90 年 8 月 6 日「國民 教育輔導團作業要點」指出,為加強本市國民中小之教學、輔導、研究效能, 提升國民教育水準,特設置國民教育輔導團(以下簡稱國教團),其工作與輔 導目標如下︰(1)研究發展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國民教育品性;(2)建立各學習 領域教材資源,豐富教師教學內容;(3)輔導教師積極研究進修,鼓勵創新,發 揮教育功能;(4)激勵教師服務情緒,解答教學疑惑,增進教學效果。 為達成以上目標,在其作業要點中對於國教團輔導模式亦有相關規定,包 括輔導員或教學優良教師進行教學觀摩、辦理諮詢服務與輔導訪視、協助教師 教學成長、輔導各校進行教學研究、辦理教學心得發表與教學研討會、出版優 良研究作品專輯、發掘績優教師以推展其優良教學方法、進行教育調查研究以 掌握學校教學現況等。 本領域除依上述內容進行輔導工作,更積極協助教師推展與落實課程、研 發與推展創新教學知能、個別到校深耕訪視、辦理教師專業培養訓練與實務分

(2)

享、提供教學資源與新知、進行教學研究與發表等,並提供相關的諮詢與服務。 二、任務編組 依據「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作業要點」規定,其任務編組如 下:(1)團長一人,由教育局督學室主任兼任;(2)執行秘書一人,由團長指定 專人兼任;(3)學習領域輔導小組組長七人,由教育局督學兼任;(4)學習領域 輔導小組副組長十四人,由國中小校長兼任;(5)輔導員四十九人,由國中小教 師兼任;(6)幹事二人至四人,由國中小教師兼任;(7)顧問若干人,由教育局 聘請學者專家擔任;前項人員由教育局遴聘,組長、副組長、輔導員、幹事任 期以一年一聘為原則,輔導員每週授課五節,減授之課務得以兼代課方式辦理。 目前高雄市國教團除二位課程督學,本領域則由一位督學擔任組長,國中 小各一位校長擔任副組長,輔導員則有七位,包括三位國中教師與四位國小教 師。國中三位輔導員之專長分別為生物與數位媒體製作、理化與地球科學、生 活科技與資訊,國小四位輔導員之專長則主要為科學教育、創意教學、教學評 量與國小生活課程教學。 三、團員遴聘 本領域輔導員之遴聘,主要依據教育局各學年度國教團輔導工作計畫辦 理,透過公開甄選各校教師擔任輔導員,專責辦理教學研究發展、輔導諮詢、 規劃研習課程、體察現場教師需求、建置教材資源與創新教學,分享與交流各 校教學經驗,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依據其聯合甄選公告,對輔導員之條件規 定如下:(1)高雄市國民中小學之現職合格教師;(2)未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第三十一條、三十三條及「教師法」第十四條一至七款之各款情事者;(3)實際 擔任國民中小學之教學工作年資需屆滿二年以上;(4)熟悉九年一貫課程之基本 理念與相關知能;(5)具備九年一貫課程之該學習領域所需之專門學科素養;(6) 具備電腦文書處理、上網、網頁設計等能力;(7)對研發各學習領域課程與教材 教法深具興趣。 輔導員雖仍屬任教學校編制內教師,但均集中在國教團(目前設於高雄市 立七賢國中)服務,除每週回任教學校上課兩個半天(排課五節),另四天於

(3)

國教團辦公,或至本市各校巡迴輔導,寒暑假亦必須上班,其休假則比照學校 教師兼行政人員辦理,故輔導員集中辦公方式與其他縣市並不相同,且為本市 國教團運作之主要特色。 關於輔導員之工作內涵,以「九十三學年度輔導員甄選公告」為例,其中 明確指出輔導員須從事各學習領域之課程規劃設計、教材教法、多元評量之研 究,且須進行領域課程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發展與改進工作,以及建置與 充實國教團網站內容,同時應定期至各校進行輔導訪視,協助各校發展學校本 位課程與教師自編教材,並接受本市國中小課程與教學相關知能之諮詢,另外 亦須參與相關研習會議及其他與課程教學相關之工作等。 輔導員之遴選標準主要包括資料審核 (佔 40%)與口試 (佔 60%)兩項,其 中「資料審核」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專長證明及學經歷證件、九年一貫課程相 關研究或著作、專業研習或行政資歷證明、資訊能力(研習時數或學分證明); 「口試」項目則以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個人理念與認知、對國教團工作之理念與 認知、個人對國教團工作之期許與展望等為主。 擔任輔導員之教師則必須參與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與教育部深耕計畫 之培訓、學術研討與輔導團成長活動課程等,平日亦須主動研讀相關書籍,並 定期參加領域與團務會議進行工作執行之分享與討論,以提昇專業輔導與服務 知能。 四、工作現況 高雄市國教團七大領域之工作重點不完全相同,各領域之輔導員可依據年 度發展重點與方向,規劃其工作要項,茲將本領域之工作現況詳述如下: (一)深耕到校輔導諮詢與服務 1. 領域到校訪視與服務 配合教育部深耕計畫,統籌排定國中小無課務的時間(國小於每周 三下午、國中於三次段考下午)至各國中、國小,與學校每位教師進行 專業對話,其目的在發現教學現場問題,以研議解決的策略,並彙整其 相關問題陳報教育部參考。同時進一步發掘該校領域團隊運作之優勢與

(4)

優秀教師,並提供相關的教學諮詢與資源,以形成專業團隊雙向交流之 對話機制。 本領域目前之訪視服務重點主要有二項主軸,一為告知教師國教團 之服務要項、資源與年度工作重點,另一則由現場教師分享個人的教學 小點子,並針對教學需求與困境進行分享,另外在生活科技教學之現況 亦為本領域關注重點之一。 2. 個別到校服務 由輔導員不定期主動到校服務,或由各校個別提出需求,其目的在 落實深耕計畫,增進國教團與學校教師之聯繫與互動,並了解與掌握基 層教師之教學現況。其進行方式可為晤談、教室觀察、問題討論與諮詢、 教學觀摩等方式,其訪視時程亦需紀錄並陳報教育部,以暢通學校教師 與教育單位之溝通管道。 本年度特別針對生活科技教學進行個別到校服務與訪談,並將教師 所呈現之教學知識與相關看法進一步作分析探討,以供其他教師、學校 與教育單位參考,並作為本領域輔導員未來發展之重要依據。 (二)辦理教師增能研習 1. 執行「領航教師」培訓計畫 為培養本領域領航教師,提昇教學品質與提供教師專業成長之機 會,利用本領域共同時間(國中為週四上午、國小為週三下午)成立領 航教師團隊,協同國教團推動本領域相關業務推展事宜。其目的在強化 本領域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教學評量之研究與發展,同時結合專業教 授與領航教師之經驗,培訓重點主要包括課程、教材教法、評量與教學 資源等。 九十三年度更特別針對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聘請教授專題講述 「九年一貫課程中生活科技的實施」與「科技與科學的互動」等專題, 並由輔導員進行生活科技教學活動設計與實務之分享,同時將平日發掘 具有特色之生活科技教師教學情況之圖文照片加以呈現,其目的主要在

(5)

澄清科學與科技之內涵,使本領域教師認識與了解科技教育之重要性。 2. 規劃本領域專業研習 本領域亦因應現場教師需求,配合相關局處或自主性規劃一系列專 業研習,如 93 學年度辦理促進科學理解之教師成長團、戶外實察活動、 主題式深度知能研習。其方式主要以導讀、討論、分享、實作、座談、 戶外實察與產生型研習等方式進行,目的在長期經營教師成長團,並鼓 勵教師進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協同輔導團推動本領域業務推展與實務 分享。 (三)研發與推展教師專業成長課程或競賽活動 1. 經營 K12 數位學校網路進修課程 在本市教育局督學與相關學者教授之指導下,本領域歷年皆於本市 教育局 K12 數位學校(網址為 http://ds.k12.edu.tw)研發與開設教師專業 進修課程,並進一步利用網路線上課程加以推展,以供教師遠距學習, 而教師可依其實際參與線上課程之情況,獲得本市教育局認可之二十六 至四十五小時之研習時數。同時本領域亦將其課程內容成果,加以彙編 製作為教學資源光碟,分送各校參考使用。 目前本領域已開設之課程有「EZ 科學營」、「教師行動研究」、「魔法 教學評量」、「探究之路─科教新樣貌」、「生態教育教師工作坊」、「科學 影像學堂」、「邏輯與歷史_天文科學家列傳」、「科學 e 起來」等,其中 「科學 e 起來」則將科學與科技加以整合,並特別加強科技教具與資源 之運用、科技發明與發明家的故事,並以生活科技觀點提供科普知識融 入教學之範例,其目的在協助教師更了解生活科技,並具備將生活中的 科學與科技素材融入教學之能力,如圖一為好玩的科學與科技教具之「跑 不動的車車」。 本學期開設「活力科學教室」課程,且已通過教育局與專家學者組 成之 K12 數位學校課程甄選團隊核可,並於 3 月至 6 月實施,其 45 小 時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動畫在科學與科技教育上的應用實務、科學與科 技史教學資源應用、發展中的新興科技、科學與科技美感經驗等。

(6)

圖一、「好玩的科學/科技教具」之設計與製作融入教學示例___跑不動的車車 2. 開設線上創意教學活動工作坊 以思摩特網站為介面,開設「科教 e 點靈」工作坊,鼓勵本領域教 師提供創意教學點子,並進一步將具有特色之教學點子彙編成光碟,提 供教師參考使用,以提昇領域教學效能。 3. 推廣全市國中小領域網頁競賽 協助推展全市國中小領域網頁競賽,並研擬評審內容,包括網頁介 面、領域運作(領域教師特色與團隊互動)、教學設計(含教材、學習 單、教學策略)、教學素材(含圖片、聲音、動畫或影片檔案)、學習評 量、教學資源運用、達成預定能力指標之適切性等。其中並特別強調教 師教學小撇步、教學行動研究與省思、進修研習心得分享等,以鼓勵教 師進行專業研究與經驗交流。 (四)教學交流與分享 1. 建置專屬網站與教學資源網頁 建置國教團專屬網站(如圖二)與領域網頁(如圖三),提供即時

(7)

資訊、教學資源與線上研習報名系統,積極將本領域研發之教材、素材、 多元評量方式、題庫等,與其它領域進行資源整合為「國教輔導團教學 資源寶庫」(如圖四),同時配合建置「高雄市教學資源寶庫」(如圖五), 其目的在提供南部九縣市教育局網路連結,以促成資源分享。

(8)

圖三、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網頁(網址:http://www.ceag.kh.edu.tw/science/index60.htm)

(9)

圖五、高雄市教學資源寶庫(網址為 http://www.ceag.kh.edu.tw/htm/k1/index.htm) 2. 定期發行領域電子報 每月發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專業電子報」,自 90 年 12 月 至今已出版 39 期,內容包括專論、教育時事與科學新知,同時依據課 程主題建置國中教學資源關聯網供教師參考應用。如第 34 期電子報則 由本人發表「從科技與科學之內涵看科技教育」之專論(如圖六),目 的在協助本領域教師認識與了解科技與科學之分野,並闡述科技教育之 重要性。 今年 1 月則配合國中康軒版本第一冊【7-2-3 工具的應用】與課本 【附錄三】,發表「自然與生活科技創意教學設計─以『認識生活中常 用的好幫手』單元為例」(如圖七),以供教師教學之應用與參考。而為 使社會大眾對生活科技之教學現況有更多的了解,特別實地專訪一位十 分具有特色的生活科技教師,將其教學理念與特色加以描述,並發表於 全團電子報 94 年 1 月份之創刊號(如圖八)。

(10)

圖六、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第 34 期電子報(網址為 http://www.ceag.kh.edu.tw/science/index60.htm)

(11)

為 http://www.ceag.kh.edu.tw/science/電子報/epaper_science01/s0501_01.html) 圖八、全團電子報創刊號之「人物專訪___師生共同成長是最大的喜悅」 (網址為 http://www.ceag.kh.edu.tw/enews/enews0501/index1.html) (五)專業研究 1. 本市領域師資現況之調查與建置 為了解本領域之師資現況,針對 93 學年度全市國中小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教師進行普查,內容包括年齡、年資、授課方式、學歷與專長、 近五年參與進修狀況,及其研習需求與希望本領域提供之服務等,並將 其調查結果與資料建置成冊,以供本領域運作與發展之重要參考。 2. 教學研究與教育論壇發表 為強化輔導員課程與教學研究的能力,辦理年度「教育論壇」發表, 由輔導員自行或與現場教師合作提出教學研究論文,邀請專家學者審查 論文,並將研究成果進行公開發表與研討,以提供教師進行教學研究之 參考與觀摩,進而提升教師專業,其研究結果皆彙編成冊,發送各校參 閱應用。自 91 年至今已完成 6 篇論文之發表,93 年度更針對「國中生

(12)

活科技教學生態與各校因應策略調查」之研究,進行探討並與現場教師 交流討論,而 94 年度則計劃針對本市自然與生活科技師資現況調查, 以及生活科技教師之學科教學知識作發表。 3. 辦理跨縣市教學研討會 與屏東縣及高雄縣本領域之督學與輔導員合作,舉行跨縣市教學研 討會,並邀請本市各校領航教師參與,以進行跨縣市之教學實務分享與 交流,本領域除分享領航教師系列研習課程之成果,以及 K12 數位學 校教師成長課程之外,特別針對生活科技課程方面,發表「活動導向式 生活科技課程之教學設計與實施:以『科技在哪裡』單元為例」之教學 活動設計與實施,以協助與會教師了解生活科技之教學,並與其他縣市 之輔導員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 參、展望 隨著課程革新與教育權力的轉移,教師被賦予專業自主的地位,故輔導團在 服務與專業上的提升更是刻不容緩,輔導員更應瞭解應把教師帶往何處,且應兼 具諮詢者、協助者、教學資源者,同時必須積極從事教材教法之研發與創新、建 構教學資源網絡,且能傾聽基層教師的心聲,發掘其教學困境與問題所在,並暢 通教育局部與教學現場教師之溝通管道。因此,本領域未來亦有許多努力空間, 以謀求進一步發展與創新,並切合教學現場實際需要。茲將未來展望陳述如下: 一、引導教師了解教育改革之理念與真意 教師是教育與課程改革的重要角色,教師應對教改之理念與內涵有所認 識,願意突破習以為常的教學現況,積極投入課程與教學實務的更新,如此始 能產生實質的改變與進步。相信目前仍有少部分教師對教改採消極的態度,其 原因可能是對課程改革之理念與內涵缺乏了解,或確有其缺憾與需再補足調整 之處。然而,任何政策皆需長期執行與累積始能見其成效,故未來發展之首要 重點在促使教師對課程改革之理念有所認同。 二、尋求現場教師之認同與支持、促使教師進行教學創新與研究 為提供即時與切合教師需求之服務,未來應積極利用到校服務與專業成長

(13)

研習之互動,將輔導團之工作重點與提供之服務加以宣導,以協助現場教師對 輔導團有所認識,尋求其認同與支持,進而成立跨校教師專業團隊。其主要目 的在整合領域教師人力資源,促進同儕專業共享與協同合作,進而促發教師創 新教學與行動研究之風氣。 三、提升輔導員本身專業 輔導員除須持續進修並掌握教改脈動外,應積極參與研習培訓以持續加強 本身之專業,在教學上亦須有所創新與研發,對同領域其他學科專業知識亦應 有所理解,在服務熱忱與品質方面更須有所提升,以積極、行動與熱情引領與 協同教師共同成長。 四、加強教師評量知能研習與進行試題分析 為增進教師評量相關知能,辦理產生型試題實作課程,由教師實際設計相 關試題,經由討論與評選以建置優良試題範例。同時依據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 科技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與單元主題進行試題分析,以供教師、家長與學生參 考。 五、研發與充實教學資源 未來在教學資源之建置與充實方面須持續加強,除輔導員本身所研發之教 學素材與資源外,更須網羅現場優秀教師之教學示例。例如辦理教具或教材教 法之讀書會或工作坊,激發教師研發與製作相關的教具,並將其智慧結晶與成 果加以彙編出版,以充實教學資源,或錄製教學演示之數位檔案,以協助教師 進行教室觀察與教學觀摩。 六、為生活科技課程之澄清、落實與研究持續努力 科技與自然(科學)統整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其自然學科已是大 家較為熟悉的部份,而生活科技雖已由以往歸屬藝能科的工藝科抽離,然多數 人對其內涵並不了解,甚至對「科學」與「科技」亦有所混淆,甚至常解讀科 技為「科學的應用」,忽略其主體性。今日九年一貫之科技教育課程已正式向 下延伸,其目的在奠定全民科技教育之基礎,並延長國人接觸與學習科技教育 的歷程。然而與各先進國家相較,國內基礎性科技教育與自然學科所受之重視

(14)

程度相較甚遠,故欲符合國際發展與時代趨勢,在此教改關鍵時刻,更應將科 技教育之意涵加以澄清,並積極落實生活科技課程,以協助教師提升生活科技 教學之專業,並使教師與社會大眾更了解科技教育,使科技教育受到應有的重 視。 其具體作法如建議生活科技認知部份列入基測範圍、成立自然與生活科技 專業師資團隊研發相關教具教材、將生活科技議題與教學納入教師數位化專業 成長課程、設計與建置生活科技與自然學科整合之教學活動與評量、辦理跨縣 市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研討會、編輯生活科技課程教材教法出版品、獎勵生活 科技教學績優教師,以及進行生活科技教學相關研究與發表等。 肆、結語 高雄市教育局鄭進丁局長表示,高雄市國教團為落實九年一貫教改理念與課 程所設之專職單位,亦是建立教師自我導向教學專業成長制度之具體作法之一, 其目的在加強輔導國民中小學之教學,以提高國民教育水準,且配合七大學習領 域分別設置領域輔導小組,希望整合各校人力資源,群策群力以推展教育革新。 故本領域除配合教育部深耕計畫與團內工作目標,亦本著樂於溝通分享與團隊合 作之理念,以及對教育的理想與勇氣,營造出本領域的特色與持續向上提升的動 力,積極經營全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經驗交流與專業成長之情境,期使教 學專業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1040818公聽 會版本),【探究與實作】課程分為探究與實作

實驗操作與多元學習,使學習者能具備科學核心 知識、探究實作與科學論證溝通能力,並強調跨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學生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培養資訊能力 校訂課程~資訊教育 E-B2 蒐集資料 校訂課程~閱讀教育 E-A2、C2 觀察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E-A2.

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

國小組 優等 宜蘭縣凱旋國小 行動載具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創作 國小組 優等 臺南市大成國小 大成國小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社群 國小組 優等 高雄市油廠國小 AI 異想家. 國中組 特優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