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十一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立. 翁永和 博士. 政 治 大. ‧. ‧ 國. 學. 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因素 The Impac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Product. Nat. n. al. er. io. sit. y. Diversification in Taiw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 研究生. engchi. i Un. v. 梁鐙勻 撰. 中華民國一○○年五月.

(2) 摘要. 企業為擴大市場版圖分散營運風險,進行對外投資已經成為必要的趨勢; 面對日新月益的市場需求,向海外擴張的同時,紛紛開始發展新產品與新市場 以提高利潤。臺灣屬於島嶼地形環境,資源及內需市場有限,因此為了因應競 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產品多元化已成為企業追求成長重要的經營策略。本研究 採用經濟部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外投資的實況調查問卷資料,有效樣本計 1770 家,並依據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的相關文獻,歸納為組織因素、投資. 政 治 大. 因素、資源因素、策略因素、資金因素,並以 probit model 進行實證分析,探. 立. 討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經本研究實證發現,就組. ‧ 國. 學. 織因素而言,「廠商規模」與「廠商行業」是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 ‧. 元化的重要因素;而投資因素中,「投資地區」、「投資擴充」及「投資動機」 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資源因素之「技術來源」是重要因素;策略因素之「經營. y. Nat. 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n. al. Ch. engchi. 關鍵字:對外投資、多角化、產品多元化. I. er. io. sit. 策略」為重要因素;就資金因素而言,「資本支出」及「獲利狀況」是影響海. i Un. v.

(3) 目錄 摘要 ............................................................ I 目錄 ........................................................... II 表目錄 ........................................................ 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4. 第二節. 產品多元化理論 ....................................... 7. 治 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大 立 第一節 對外投資理論 ......................................... 5 ‧ 國. 學. 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現況分析 ........... 20. 第四章. 實證模型設定 ........................................... 33. ‧. 第三章. y. Nat. 第二節. 實證模型的建立 ...................................... 42. er. al. iv n C 實證結果分析 ........................................... 43 hengchi U n. 第五章. sit. 變數說明與實證模型 .................................. 33. io. 第一節. 第一節. 實證變數之基本統計量 ................................ 43. 第二節. 實證結果分析 ........................................ 44. 第三節. 邊際效果分析 ........................................ 5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59.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 61. 参考文獻 ....................................................... 62. II.

(4) 表目錄 表 1-1 歷年對外投資核准件數與金額 ................................ 2 表 2-1 產品多元化之定義 ......................................... 8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 15 表 3-1 廠商規模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0 表 3-2 廠商行業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1 表 3-3 投資地區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2 表 3-4 投資擴充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3 表 3-5. 學. ‧ 國. 表 3-6. 治 政 投資產業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大 ..................... 24 立 投資動機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5. 表 3-7 投資地區之技術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6. ‧. 表 3-8 投資地區之原料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7. y. Nat. 表 3-9 投資地區之零組件和半成品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7. er. io. sit. 表 3-10 進入模式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8 表 3-11 研發技術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29. al. n. iv n C 經營策略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h e n g c h i U..................... 30. 表 3-12. 表 3-13 資本支出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31 表 3-14 獲利狀況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 32 表 4-1 相關變數之定義與預期符號 ................................. 39 表 5-1 實證變數之基本統計量..................................... 43 表 5-2 解釋變數之相關係數分析表 ................................. 45 表 5-3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實證結果:模型 1~3 ............. 49 表 5-4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實證結果:模型 4~6 ............. 51 表 5-5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實證結果:模型 7~9 ............. 53 III.

(5) 表 5-6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邊際效果:模型 1~3 ............. 56 表 5-7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邊際效果:模型 4~6 ............. 57 表 5-8 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之邊際效果:模型 7~9 ............. 5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全球市場競爭下,企業進行對外投資,以提高利潤分散風險。臺灣在過 去所建立的經濟優勢,帶動整體國家的高度發展,開創許多企業快速的成長。 然而近年來,由於生產成本逐漸提高、環保意識抬頭,造成投資成本增加,早 期臺灣所擁有的製造優勢已逐漸失去,便向海外尋求更低的生產成本,以鞏固 企業競爭力。. 立. 政 治 大. 早期臺灣經濟以出口貿易為導向,長期以來大量的對外出口,國際貿易順. ‧ 國. 學. 差,新台幣升值,工資上升,使產業出口價格逐漸上揚,廠商逐漸移往工資較 低廉的地區。此趨勢在 1987 年政府放寬外匯管制後更為明顯,依據經濟部投. ‧. 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表 1-1),1987 年我國對外投資的件數及金額大. Nat. sit. y. 幅攀升,投資件數年增率增加 40.62%,投資金額更高達 80.55%;隨著 1990. er. io. 年開始,政府開放大陸投資,更活絡企業對外投資,投資件數年增率高達一倍. n. al 以上,投資金額也增加了六成之多,往後並呈現穩定成長。 iv Ch. n engchi U. 企業對外投資以擴大市場版圖、分散營運風險,已經成為必要的趨勢,面 對日新月益的市場需求,向海外擴張的同時,紛紛開始發展新產品與新市場以 提高利潤。依據 Vernon (1966)提出的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認為大多的產品都有 明顯的生命週期,當產品進入標準化時期,市場趨於飽和,企業成長受到限制, 便向不同產業尋求發展;Chandler (1962)並指出多元化為企業發展新產品的策 略行動,認為企業為追求持續成長,而延伸到不同產品領域,進行產品多元化 經營策略。臺灣屬於島嶼地形環境,受限於資源及內需市場,因此為了因應競 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產品多元化已成為企業追求成長重要的經營策略。. 1.

(7) 表 1-1 歷年對外投資核准件數與金額. 金額單位:美金千元. 年度. 件數. 金額. 年度. 件數. 金額. 1952 - 1980. 152. 101,915. 1995. 339. 1,356,878. 1981. 10. 10,764. 1996. 470. 2,165,404. 1982. 4. 11,632. 1997. 759. 2,893,826. 1983. 7. 10,563. 1998. 896. 3,296,302. 1984. 22. 39,263. 1999. 774. 3,269,013. 1985. 23. 41,334. 2000. 1,391. 5,077,062. 1986. 32. 56,911. 1987. 45. 102,751. 2002. 925. 1988. 110. 218,736. 2003. 714. 3,968,588. 1989. 153. 930,986. 2004. 658. 3,382,022. 1990. 315. 1,552,206. 2005. 521. 1991. 365. 2006. 478. 1992. 300. 2007. 464. 6,469,978. 1993. 326. Ch 1,661,046. iv. n387 U i e n2008 h gc. 4,466,491. 1994. 324. 1,616,844. 251. 3,005,554. 12,602. 62,774,134. 4,391,654 3,370,046. 學. 2,447,449. Nat. io. 887,259. n. al. 2009. TOTAL. er. 1,656,231. sit. y. ‧. ‧ 國. 立. 治 1,387 政 2001 大. 4,315,426. 資料來源 :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國內企業多元化開始甚早,以大同公司為例,1949 年從鐵工廠跨入家電 業及重電機業,1981 年又向資訊業擴展,成為以電子工業為業務核心之綜合 企業,事業版圖橫跨半導體、通路、營造、貿易等領域;台塑企業創於 1954 年,是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開始從事臺灣塑膠,1965 年開始企業持續不斷 朝向多元化發展,跨入紡織業和電子工業,1986 年提出六輕計畫,藉著垂直 2.

(8) 整合優勢,提升企業整體之營運能力;宏碁於 2000 年開始大幅的轉型,事業 橫跨半導體、周邊零組件與軟體產業,為全球主要的電腦製造商;台積電秉持 著差異化優勢,分佈全球投資設廠,自 1987 成立以來,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 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旺旺集團始於 1962 的宜蘭食品業,1992 年實行 多元化策略赴大陸投資,至今除了本業的食品產銷之外,並跨足媒體、醫療、 餐飲、農業、飯店、房地產等產業。 由此可知,企業因產業型態的轉變進行對外投資,而產品多元化為延續企 業生命週期的方式,故產品多元化是為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策略。過去有學者. 政 治 大. 對多元化策略與績效之關連性的討論,但甚少研究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的影. 立. 響;然而臺灣內需市場規模狹小,必頇透過對外投資來擴張事業版圖,並進行. ‧ 國. 學. 產品多元化以延續企業生命力。本研究欲試圖找出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 sit. y. Nat.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品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期許對國內企業有所貢獻。. er. io. 產品多元化是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策略,本研究的宗旨為探討影響海外投. n. al 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根據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的相關文 iv. n U i e h n gc 獻,並參考臺灣對外投資現況的統計分析,透過計量模型與實證研究,以期達. Ch. 到下列目的: 一、依據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的相關文獻,瞭解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 元化的關係。 二、透過實證分析,找出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以 期對企業進行多元化策略時有所貢獻。. 3.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研究首先使用文獻回顧法,参考相關文獻,試圖找出對外投資對國內產 品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並依據經濟部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外投資的實況調 查問卷資料為分析對象,有效樣本計 1770 家;再以 probit model 進行驗證分析, 探討影響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 法與架構;第二章文獻探討,分別說明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相關理論,再針. 政 治 大 推展的現況分析;第四章實證模型設定,說明被解釋變數及解釋變數的定義, 立 對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進行彙整;第三章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 ‧ 國. 學. 並建立 probit model;第五章為實證結果分析,將模型計量檢定,分析導出的. 實證結果;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依據實證結果歸納出結論,並提供後續的研. ‧. io. sit. y. Nat. n. al. er. 究發展。. Ch. engchi. 4. i Un. v.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企業進行對外投資以追求最大利潤,並藉由跨入新的事業領域,推展產品 多元化,延長企業生命,鞏固市場競爭力。本研究將探討對外投資對國內產品 多元化的關係進行研究與彙整。本章先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分別介紹對外 投資和產品多元化的定義和理論,再針對影響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作整理, 作為本研究後續的参考依據。 第一節. 對外投資理論. 立. 政 治 大. 對外投資分為「對外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和「對外. ‧ 國. 學. 間接投資 (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前者是指企業將資金直接投資於海 外,例如在海外設廠生產或是設立營運據點的投資;後者是指投資人將資金投. ‧. 資於海外資本市場,不直接從事生產活動,例如購買股票、債劵、房地產等金. Nat. sit. n. al. er. io. 接投資的影響。. y. 融性的投資。本研究所指的「對外投資」是對外直接投資,而暫不討論對外間. iv. n 依據不同的時期和產業狀況,學者提出對外投資的相關理論甚多,以下就 C hengchi U. 產業組織理論、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內部化理論、折衷理論和總體經濟理論分 述如下: 一、產業組織理論 Hymer (1960) 認為企業因為本身擁有的無形資產優勢,這些優勢通常是難 以模仿、不易學習也無法購買的到,例如專利、技術領先、品牌形象、特殊的 生產方法及行銷管理系統等,企業赴海外投資,必頇具備較海外競爭對手更有 利的無形資產優勢,才能與當地的廠商競爭。. 5.

(11) Caves (1971)根據 Hymer (1960)的理論,進一步針對企業規模、技術優勢、 產品差異性等,分別討論其優勢的條件;在企業規模方面,認為大規模的企業 較能享有多方面的優勢,例如議價空間、資金募集能力及分散風險等;技術優 勢方面,則是指企業共享的公共財,使海外投資事業更有效率的進行生產活 動;產品差異性方面,則認為企業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性愈高,更有利於對 外投資。 二、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政 治 大 穎的技術,且產品的樣式與功能尚未統一規格,需要較高的生產成本,所以產 立 Vernon (1966)認為大多的產品都有明顯的生命週期,創新的產品需要較新. ‧ 國. 學. 品創新期往往發生在已開發國家,通常是以技術密集生產為主;隨著產品的樣 式與功能逐漸定型,市場需求量增加,企業開始將生產技術移至海外具有相當. ‧. 技術水準的國家,進行大量生產,產品成熟期是以資本密集生產為主;當產品. sit. y. Nat. 規格標準化,生產技術趨於普及,產品由品質競爭轉為價格競爭,企業將生產 據點往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移動,並以回銷方式供應本國市場需求,產品標準. er. io. n. 化時期通常是以勞力密集生產為主。產品由創新到成長,並轉為成熟,最後到 a v. i l C n U hengchi 產品標準化階段,對外投資常發生於產品生命週期於成熟階段後,為企業為了 永續經營所採取的方式。 三、內部化理論 Buckley and Casson (1976)指出當企業具有龐大的交易成本,或企業無法掌 控其無形資產的外部利益時,企業為追求利潤極大化進行對外投資,例如人力 資源以及特定技術等,往往具有高度的外溢效果,為避免這些專屬的優勢流入 其他競爭對手,廠商會直接在海外進行生產活動、銷售行為或提供服務,把市 場交易變成內部交易,促使特定優勢的內部化。. 6.

(12) 四、折衷理論 Dunning (1980)綜合以上對外投資理論,提出了折衷理論。以整合性的觀 點說明之,認為企業具備優勢時才有能力與海外當地企業競爭,企業優勢延續 「產業組織理論」中無形資產優勢的概念;而當產品在不同的生命週期時期, 企業會因比較利益的轉變而移往不同的國家,因此區位優勢與「產品生命週期 理論」相關;當企業存在的交易成本過於龐大,或企業無法掌控其無形資產的 外部利益時,此內部化優勢與「內部化理論」相同。綜上所述,折衷理論包含 了「企業優勢(ownership advantages)」、「區位優勢(location advantages)」. 政 治 大. 以及「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並將之稱為「OLI 理論」。. 立. ‧ 國. 學. 五、總體經濟理論. Kojima (1973)依據日本對外投資經驗所提出,認為日本對外投資是因為國. ‧. 內經濟條件惡化,導致企業將生產線往相對具有比較利益的地主國投資,觀察. Nat. sit. y. 1960 至 1970 年間,日本廠商因為國內工資上漲,幣值上升等,造成的總體經. er. io. 濟條件惡化,使得以勞力密集和低技術密集的廠商失去競爭力,因此逐漸將生. n. al 產據點移到海外,並將產品回銷國內,以維持本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 iv Ch. 第二節 產品多元化理論. n engchi U. 一、產品多元化之定義 多元化 (diversification)又稱為多角化,文獻上對此定義的說法眾多,最早 提出的是美國學者 Asoff (1957),將其定義為企業以新的產品進入新的市場; 而 Chandler (1962)認為只要企業開發新產品即可稱之;Gort (1962)依據企業增 加市場中的產品種類和數目來定義;Berry (1971)將企業經營不同的產業視為多 元化的表現,所跨足的產業數目愈多表示多元化的程度愈高;Kamien and Schwartz (1975)定義多元化為企業定位在某一產業中,而又生產不同產業的產 7.

(13) 品;並且 Pitts and Hopkins (1982)以事業的觀點,非產業的觀點來定義多元化, 認為企業同時經營多種不同的事業項目,則該企業即為實施多元化策略。 將多元化企業經營面作最早最周延研究的為 Rumelt (1974),認為企業因為 自身產業發展有限,或是可能已進入衰退期,而去投資其他的新行業,以開創 新的機會來延續企業成長,因此企業進入新的產品市場的行動,即為多元化的 行動。故多元化代表的是一種企業經營策略,為企業進入新的產業、產品、或 產品線的策略行為。綜上定義可知,多元化為企業的動態擴張,反映企業在不 同產業經營活動的程度,而產品多元化是指企業生產的產品隸屬於不同產業的 範圍,本研究將兩者視為同義。. 立. 政 治 大. 認為只要企業開發新產品即可稱之。. Rumelt (1974). y. sit. er. al 將企業經營不同的產業視為多元化的表現。 iv n. Berry (1971). 以企業增加市場中的產品種類和數目來定義。. io. Gort (1962). 企業以新的產品進入新的市場。. Nat. Chandler (1962). 定義說明. ‧. Asoff (1957). ‧ 國. 研究者及年份. 學. 表 2-1 產品多元化之定義. n U i e h n gc 企業進入新的產品市場的行動即為多元化的行動。. Ch. Kamien and Schwartz (1975). 企業定位在某一產業中,而又生產不同產業的產品。. Pitts and Hopkins (1982). 企業同時經營多種不同的事業項目,則該企業即為實施 多元化策略。.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產品多元化之策略衡量 Rumelt (1974)依產品與市場的相關程度,將企業所經營的業務分成四大指 標為專業化比率、相關比率、垂直比率、相關核心比率,分別為最大業務的所 8.

(14) 得收入占總營收比、最大相關業務的所得收入占總營收比、垂直活動中各階產 品營收佔總營收比、使用相同的核心技術業務營收佔總營收比。另外,使用標 準產業分類碼來衡量多元化程度為常見的方法,主要在計算企業經營的行業中 跨足多少 SIC 兩位碼、三位碼或四位碼的個數,個數愈多代表分佈的行業愈 廣,多元化程度愈高。Berry (1975)利用加權平均的方式,先衡量屬於 SIC 碼 的個別產品,再用公式計算出企業多元化程度,一方面考量了產品個數,同時 也計算出產品比重,Herfindahl 指數法原先是用來衡量產業的集中程度,將其 應用在衡量多元化程度上。Jacqemin and Berry (1979)將 Herfindahl 指數進一步. 政 治 大. 以 SIC 碼中的兩碼產業及兩碼產業中的四碼產業,將多元化分為產業間多元化. 立. 與產業內多元化兩個部份,Entropy 指數法作為衡量企業多元化程度與多元化. ‧ 國. 學. 方向的依據。本研究是依據經濟部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外投資的實況調 查,將問卷中針對企業對外投資後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影響,認為是有. ‧. 利的影響、無影響或是不利的影響,視為衡量產品多元化的依據。. y. Nat. er. io. sit. 三、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 n. 文獻中關於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相關學者研究甚多,本研究將過去相 a v. i l C n U hengchi 關文獻彙整與歸納,分成組織因素、投資因素、資源因素、策略因素、資金因 素來討論。 (一) 組織因素. 本研究將組織因素分別以廠商規模和廠商行業的角度整理歸納。依據學者 孫梅瑞、蕭瑞子(2008)指出,規模較大的企業比一般企業更具備獲取較高利 潤的能力,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愈好;許獻佳、林修平(2007)也認為大型企 業會傾向投資與本身相類似的產業,組織規模越大,員工人數越多,其組織的 績效就會越佳,即公司規模越大愈對產品多元化有明顯的關係 (Gort, 1962)。. 9.

(15) Rumelt (1974)則認為企業會因所身處的產業成長有限,或是該產業已進入 衰退期,為求企業成長,會開始去投資其他新的行業,以開創新機會;並根據 Lang and Stulz (1994) 的論點,認為產業間的差異甚大,產品生命週期與產品 市場規模可能皆不相同,故產業特性對企業進行多元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企業對外投資從事多元化時,除頇考量企業本身特性外,也必頇考量所處 產業以及欲投資產業的特性;如同 Chandler (1962)的看法,認為企業經營者會 進行多元化策略,將閒置的產能朝其他方向發展利用,以求企業生存與持續成 長;在孫梅瑞、蕭瑞子(2008)的研究資料可發現,企業藉著多元化的方式,. 政 治 大. 可避免單一產業所帶來的風險,因此近年來台灣產業生態轉型,由生產代工型. 立. 轉向重視研發技術,逐漸發展成高科技高技術的資訊電子產業。. ‧ 國. 學. (二) 投資因素. ‧. 本研究將投資地區、投資擴充(地域多元化)、投資產業、投資動機,歸. sit. y. Nat. 納為投資因素。依據 Gort (1962)的理論,說明多元化是廠商在不同市場上產出 多樣性的概念;Das (1981)認為跨入不同領域,有助於企業形象移轉,說明了. er. io. n. 企業實行產品多元化經營策略的理由;許獻佳、林修平(2007)也指出,企業 a v. i l C n U hengchi 欲達到持續成長和永續經營,常會選擇多元化的方式,藉由進入新的產品市場 領域或新的區域市場來加以擴張,並且從赴大陸投資的台商資料中發現,經營 績效越佳的企業,採行相關多元化程度越高。黃晉偉(2005)以投資地區觀點 來看,認為投資北美的經營效率較優於投資中國地區的廠家;並依據蔡啟堂 (2010)的研究資料可看出,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表示廠商海外投資目 的著重在投入生產技術層面比較高的產品,當廠商取得技術後,會將該技術傳 回母公司以提升生產技術,對國內產品品質有顯著的提升,故對國內產品多元 化之推展也有很大的關係。 孫梅瑞、蕭瑞子(2008)指出台灣內需市場規模較小,企業為擴大市場版 10.

(16) 圖採取向海外擴張,國際擴充是一種地域性多元化,企圖經營新的地理區域, 以期企業的永續經營。許多企業在從事國際擴充的同時,採行多元化的投資策 略。多元化包括產品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即企業向同市場或是向不同市場提 供多種類型的產品和服務。 Berry (1971)則認為廠商經營的所有事業,其中包含了多種不一樣的產業, 即為多元化的表現,產業數目愈多表示多元化的程度愈高。許獻佳、林修平 (2007)並指出,經營績效越佳的台商,幾乎都是以製造業為主,並且所生產 的產品大部分都相當多樣化,而非只是單一生產某樣產品,而且產品之間具有 相當的相關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新事業具有新商機,而新商機代表未來的成長與獲利潛力,讓企業進行多 元化的發展,此為影響產品多元化的拉力。Aaker (1984)指出企業因應環境與. ‧. 競爭狀態的改變,擴展新產品或市場;且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認為. sit. y. Nat. 企業為了追求成長,擴張事業版圖,增加市場佔有率,預期市場發展潛力大, 促使廠商進行多元化生產;Reed and Luffman (1986)則認為產品多元化有助於. er. io. n. 提升產品知名度,穩定市場佔有率,延續企業競爭力。 a v. i l C n U hengchi 倘若企業目前經營的事業可能未來發展有限,於是企業設法轉型,透過新. 事業的投資,開啟另外一成長機會,此為影響產品多元化的推力。Chandler (1962)認為當企業原本的產業不景氣時,為求企業生存與持續成長,企業經營 者會進行多元化策略。不管拉力或是推力,都是企業企圖藉著產品多元化的策 略來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 (三) 資源因素 本研究將資源因素分為無形資源與有形資源,並一一分述之。Penrose (1959)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表示企業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技術時,利用多元 11.

(17) 化的方式可增大其所能帶來的利潤。資源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形資源 包括工廠和生產線,無形資源包括技術、管銷和生產技能以及其他互補性的能 力。企業將擁有或過剩的生產要素及資源充分運用追求多元化。Williamson (1975)指出當資產的特殊性造成交易成本過高,企業內部各單位可互相分享, 建立內部資本市場有效分配資源,使內部資源可做充分利用,以進入新的市 場。Teece (1982)也認為,由於企業無法將內部剩餘的資源在市場上轉讓或出 售,因此企業選擇自行吸收,並充分的利用內部資源以進入新的市場。 相關 多角化企業,顯然利用其內部的資源達到較佳的績效,這些內部資源是企業專. 政 治 大. 屬的、難以模仿的,企業的超額產能資源,若具有相當之特殊性,則可發展同. 立. 質產業或是與核心產業類似之經營活動。. ‧ 國. 學. 企業藉著事業間的資源整合,包括使用共同零組件、生產設備、相同通路. ‧. 產生的實體分配系統的共用,利用產品相互支援,降低生產成本,取得定價優 勢,延伸企業生命週期,鞏固市場競爭力,為綜效影響,其與範疇經濟的概念. y. Nat. io. sit. 相似。故多元化可提高市場力量,結合數個具互補性廠商經濟活動的效果,可. n. al. er. 使廠商加總的產值大於個別廠商的產值 (Amit and Livant, 1988);企業發展新. iv. n 事業若能與本身原有事業,共用特殊的技術或資源或善用剩餘資源,如此可提 C hengchi U. 高資源利用率,也發揮範疇經濟利益,提升企業績效 (Rumelt, 1974)。 (四) 策略因素 本研究將策略因素包含進入模式、研發技術、經營策略,將相關文獻歸納 與整理。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指出,企業為了追求成長及降低風險, 擴張事業版圖,以多元化的概念投資新產品、新服務、新顧客區隔或地理區格, 為達成此投資所採行的方法,為內部發展、購併、合資與授權等。並根據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的說法,提出多元化不單只是產品或產業的不 同方向發展,而是企業透過內部事業發展或併購的過程進入新的經營領域,伴 12.

(18) 隨著行政結構及其他管理程序的改變,組織結構及管理制度也會因為多元化策 略而發生變化。張逸民(2002)則將企業進入新產業的方式,分成企業自行發 展新產業所需的產品和技術,或是併購已在新產業立足營業的公司,前者為內 部開發,後者為自外併購,而合資即為企業選擇折衷的方式進入新產業,新企 業可能與本身企業經營同一產業,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產業,合資則成為企業 進入新產業的進入方式,可以克服企業單獨開發新產業在資金或資源上不足的 問題,合資夥伴往往為具有互補資源的企業,由合作將本身企業的競爭優勢併 入合資企業,使新企業可在短期內發揮競爭優勢。. 政 治 大. 研發技術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孫梅瑞、蕭瑞子(2008)曾提到無形資. 立. 產代表企業優勢的能力,無形資產愈多,表示企業可充分利用其無可取代的技. ‧ 國. 學. 術發展,鞏固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優勢;Qian (2002)也認為研發支出對於廠商的. ‧. 績效具有影響力;而從 Lee, Hall and Rutherford (2003)的研究發現,研發支出 與多元化之間具有明顯的關係,隨著出口產品種類增加帶來的貿易收益超過了. y. Nat. er. io. sit. 對出口數量增加帶來的貿易收益,肯定了產品多元化對貿易增長的重要性。. n. 陳曉東(2010)分析 119 a 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指出經濟規模擴大引貣的 v. i l C n U hengchi 出口收益增長中,認為完全由出口產品種類增加帶來的貿易收益超過了出口數. 量增加帶來的貿易收益,肯定了產品種類對貿易增長的重要性。故企業經營策 略必頇重視技術創新,並且研究開發新產品。 研發對於台灣多數企業營運績效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企業投入大量的研 發經費以取得競爭優勢;Gort (1962)認為技術人力比愈高,與多元化有正向關 係;且由黃晉偉(2005)研究觀察,在 438 家有效樣本中,屬於技術密集產 業之樣本廠家有 278 家,比率高達 63%,因此研發費用是為影響產品多元化 之因素之一。. 13.

(19) Ansoff (1965)認為多元化是企業的一種成長方式,而企業施行多元化策 略,依據市場與產品的不同大致可分成四種關係,包括上下游間垂直整合的供 應關係、水平的行銷通路多元相關、相關領域集中式多元化、以及市場與產品 皆無相關,僅存在財務上的複合式多元化;Hill and Hoskisson (1987)進一步將 垂直與水平兩種類型,歸類為相關多元化;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 提出多元化混合式的分類,認為垂直整合可使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差異化,相 關多元化可達規模經濟和市場綜效,非相關多元化為企業分散風險與分配財務 資源的方法;張逸民(2002)也認為多元化策略為成長策略的一種,企業同時. 政 治 大. 經營許多不同的事業,而事業間的關係存在數種不同關係,例如垂直整合策略. 立. 為上下游的之間的關係,而行銷和科技相關,為事業間有共同的資源或流通關. ‧ 國. 學. 係,另一種為事業間相互不相關,僅存在管理指導和資金調度的關係。且 Berry (1975)研究發現,相關產品多元化較非相關產品多元化有較大之獲利成長,存. ‧. 在著較為有利的關係。. er. io. sit. y. Nat. (五) 資金因素. n. 本研究將資金因素分為資本支出與獲利狀況,分別深入探討。孫梅瑞、蕭 a v. i l C n U hengchi 瑞子(2008)指出固定資產為資本支出項目之一,若企業的對外投資愈高,代 表企業對外投資的資源愈多,海外子公司因資源較多愈能與當地競爭對手競 爭,即海外子公司資本支出愈高,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愈好 (Mansi and Reeb, 2002)。 當企業獲利累積的盈餘愈多,則擁有較多的資本投資跨業經營,孫梅瑞、 蕭瑞子(2008)指出企業經營能力愈佳,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也愈好,企業可 善用其本身營運模式於新的事業部門;Campa and Kedia (2002)也認為企業因從 事多元化而獲利時,企業傾向多元化方式生產,企業獲利與企業價值呈正向的 關係,營運狀況較佳的企業較有能力從事多元化行為 (Mansi and Reeb, 2002)。 14.

(20) 綜上所述,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將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歸納為五大 因素,分別為組織因素(廠商規模、廠商行業)、投資因素(投資地區、投資擴充、 投資產業、投資動機)、資源因素(無形資源、有形資源)、策略因素(進入模式、 研發技術、經營策略)、資金因素(資本支出、獲利狀況);並將之歸納彙整如表 2-2。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 決定因素. 研究者及年份. 組織因素 Gort (1962). 立. 政 治 大 公司規模愈大,對產品多元化愈有明 顯的關係。. 學. ‧ 國. 廠商規模. 研究結論. ‧. 許獻佳、林修平(2007) 大型企業員工人數多,組織規模大, 其績效也就會愈佳,對產品多元化有 相當大的關係。. y. sit. 企業進行多元化策略,將閒置的產能擴 展至其他方向發展,以求企業持續成 v ni 長。. n. al. er. Chandler (1962). io. 廠商行業. Nat. 孫梅瑞、蕭瑞子(2008) 規模較大的企業易獲取較高利潤的能 力,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愈好。. Ch. Rumelt (1974). engchi U. 所處的產業成長有限,或是已進入衰 退期,企業便開始投資其他新的行 業,以開創新機會。 企業考量本業特性外,也必頇考量欲 投資產業的特性;產業特性對企業進 行多元化是很重要的因素。. Lang and Stulz (1994). 孫梅瑞、蕭瑞子(2008) 企業藉著多元化的方式,避免單一產 業所帶來的風險,如台灣由生產代工 型,轉為重視研發技術的高科技資訊 電子產業。. 15.

(21)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續 1) 決定因素. 研究者及年份. 研究結論. Gort (1962). 多元化是廠商在不同市場上產出多樣 性的概念。. Das (1981). 跨入不同市場領域有助於企業形象的 提升,說明了企業實行產品多元化經 營策略的理由。. 黃晉偉(2005). 以投資地區觀點來看,投資北美之經 營效率較優於投資中國地區的廠家。. 投資因素 投資地區. 政 治 大. 許獻佳、林修平(2007) 企業常會選擇多元化的方式進入新的 產品巿場;並指出赴大陸投資的廠 商,採行相關多元化程度愈高。. 學. ‧ 國. 立. 蔡啟堂(2010). ‧. 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其目的著 重在生產技術,對國內產品品質有顯 著的提升。. 孫梅瑞、蕭瑞子(2008) 國際擴充為一種地域性多元化,企業 擴展至新的地理區域以期永續經營。. 投資產業. Berry (1971). n. al. 企業經營策略常發展與本業相異的產 業,且產業數目愈多,多元化的程度 iv n 愈高。 U. er. io. sit. y. Nat. 投資擴充. Ch. engchi. 許獻佳、林修平(2007) 經營績效越佳的台商,所生產的產品 大部分都相當多樣化,而非只是單一 生產某樣產品。 投資動機. Chandler (1962). 企業進行多元化策略,以求企業生存 與持續成長。. Aaker (1984). 企業因應環境與競爭狀態的改變,而 往外擴展新產品或市場。.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 企業進行多元化生產,以增加市場佔 有率,擴張事業版圖。. Reed and Luffman (1986). 產品多元化有助於提升產品知名度, 穩定市場佔有率,延續企業競爭力。 16.

(22)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續 2) 決定因素. 研究者及年份. 研究結論. Penrose (1959). 以資源基礎理論來看,企業擁有不可 取代的技術價值時,利用多元化的方 式增加所帶來的利潤。 企業共用特殊的技術發展新事業,可 提升企業績效。. 資源因素 無形資源. Rumelt (1974). 孫梅瑞、蕭瑞子(2008) 研發技術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無 形資產愈多,表示企業愈可利用其無 可取代的技術,發展新事業。 Rumelt (1974). 立. 資源利用率,發揮範疇經濟利益。. 學. ‧ 國. 有形資源. 政 治 大 企業共用資源或善用剩餘資源,提高 企業可將內部資源充分利用,以利進 入新的市場。. Amit and Livant (1988). 企業進行多元化可提高市場力量,使 用共同零組件、生產設備,降低生產 成本,使廠商加總的產值大於個別廠 商的產值。. ‧. Williamson (1975). n. al. er. io. sit. y. Nat. 策略因素 進入模式. Ch. engchi. i Un. v. 企業經營多元化策略,所採行的方法 為內部發展、購併、合資與授權等。.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多元化不單只是產品或產業的不同方 向發展,而是企業透過內部事業發展 (1989) 或併購的過程進入新的經營領域。 張逸民(2002). 企業進入新產業的方式包括內部開 發、自外併購和合資,合資為企業選 擇折衷的方式進入新產業,可在短期 內發揮競爭優勢。. 17.

(23)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續 3) 決定因素. 研究者及年份. 研究結論. Gort (1962). 技術人力比愈高,與多元化有正向關 係。. Qian (2002). 研發支出對於廠商的績效具有影響 力。 研發支出與多元化之間具有明顯的關 係。. 策略因素 研發技術. Lee, Hall and Rutherford (2003) 黃晉偉(2005). 立. 研發費用是影響產品多元化的因素之 一。. 政 治 大. ‧ 國. 學. 孫梅瑞、蕭瑞子(2008) 企業利用無可取代的技術發展,鞏固 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優勢。 陳曉東(2010). ‧. sit. y. Nat. 依市場和產品的特性分成垂直整合、 水平多元化、集中式多元化、複合式 多元化四種關係。 iv. Ansoff (1965). io. n. al. er. 經營策略. 由對美國出口資料看出,出口產品種 類增加帶來的貿易收益超過了出口數 量增加,故企業必頇重視技術創新開 發新產品。. Berry (1975). Ch. n U i e n g相關產品多元化較非相關產品多元化 h c 有較多的獲利成長,且傾向較為有利 的關係。 將垂直整合與水平相關,歸類為相關 多元化。. Hill and Hoskisson (1987).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提出混合式的多元化分類方式,分為 重直整合、相關多元化、非相關多元 (1989) 化。 張逸民(2002). 指企業經營的事業間有數種不同關 係,分別為垂直整合關係、科技和行 銷流通關係、以及相互不相關。. 18.

(24) 表 2-2 產品多元化之決定因素(續 4) 決定因素. 研究者及年份. 研究結論. Mansi and Reeb (2002). 對海外子公司資本支出愈高,企業國 際多元化績效愈好。. 資金因素 資本支出. 孫梅瑞、蕭瑞子(2008) 企業對外投資資本支出愈多,海外子 公司愈有充足的資源與當地對手競 爭。 獲利狀況. 營運狀況較佳的企業較有能力從事多 元化行為。. Mansi and Reeb (2002). 治 政 企業因從事多元化而獲利時,易傾向 大 Campa and Kedia (2002) 立 多元化生產,企業獲利狀況與企業價 ‧ 國. 學. 值呈正向的關係。. ‧. 孫梅瑞、蕭瑞子(2008) 企業獲利累積的盈餘愈多,便擁有較 多的資本跨業經營,企業國際多元化 績效也愈好。. y. Nat. n. al. er. io. sit.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Ch. engchi. 19. i Un. v.

(25) 第三章. 海外投資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現況分析. 本研究資料來自經濟部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外投資的實況調查,回收 樣本共計 1770 家,資訊電子工業佔 42.88%,其次為金屬機械工業 24.07%,化 學工業 17.23%,民生工業 15.82%。在企業規模方面,員工人數在 200 人以上 的大型企業佔 56.84%,其次為 99 人以下的小型企業佔 26.67%,100 至 199 人 的中型企業佔 16.50%。本章將對以上廠家對於產品多元化之推展,進行初步 的統計分析。. 政 治 大 一、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廠商規模 立. ‧ 國. 學. 本研究以員工人數來衡量廠商規模,員工人數在 200 人以上的為大型的廠 商,100 至 199 人為中型廠商,99 人以下為小型廠商。由統計資料(表 3-1)顯. ‧. 示,大型的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較為有利,中型廠商和小型廠商為無. Nat. sit. y. 影響;且大型廠商中,有利的程度將近五成八,所佔的比率很高,此現象與 Gort. n. al. er. io. (1962)的看法相同,即組織規模越大,員工人數越多,與多元化有正向的關係。 表 3-1. n 廠商規模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C 有利. 廠商規模. hengchi U. 無影響. iv. 不利. 合計.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大型. 584. 58.05. 411. 40.85. 11. 1.09. 1006. 56.84. 中型. 141. 48.29. 146. 50.00. 5. 1.71. 292. 16.50. 小型. 219. 46.40. 240. 50.85. 13. 2.75. 472. 26.67. 合計. 944. 53.33. 797. 45.03. 29. 1.64. 1770. 100.00.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20.

(26) 二、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廠商行業 經濟部將製造業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金屬機械工業、資訊電子工業、化學 工業、民生工業。本研究將此四大類進行統計分析(表 3-2) ,發現國內產品多 元化之推展在資訊電子工業的影響較大,佔了五成以上,其次為金屬機械工 業,而化學工業和民生工業並沒有太大的影響;Rumelt (1974)曾指出當企業發 現所身處的產業成長有限,便開始去投資其他新的行業;資訊電子工業屬於技 術人力比高的行業,此結果與 Gort (1962)的看法相符,認為技術人力比愈高的 企業,與多元化有正向的關係。 表 3-2. 政 治 大 廠商行業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立. ‧ 國. 不利.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51.17. 204. 47.89. 4. 0.94. 468. 277. 36.50. 14. 1.84. 化學工業. 142. 46.56. 民生工業. 116. 41.43. 合計. 944. 53.33. 合計 家數. 百分比 (%). 426. 24.07. 759. 42.88. 305. 17.23. y. sit. 61.66. er. 218. io. 金屬機械 工業 資訊電子 工業. 家數. ‧. 百分比 (%). Nat. 廠商行業. 無影響. 學. 有利. n. a l 159 52.13 4 v1.31 i n Ch engchi U 157. 56.07. 7. 2.50. 280. 15.82. 797. 45.03. 29. 1.64. 1770. 100.00.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三、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投資地區 本研究將投資地區分為已開發國家、中國大陸、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已開 發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西歐、日本、新加坡、澳洲紐西蘭;中國大陸包含 香港;東南亞則為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其他國家包含墨西 哥、中南美洲、東歐、南亞、非洲及其他地區。由統計資料(表 3-3)可看出, 21.

(27) 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最為有利,其次是中國大 陸,再來是東南亞,其他國家有利與無影響剛好是一半。 此現象與蔡啟堂(2010)的研究結果相同,認為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 對國內產品品質也有顯著的提升,故本研究推論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也會 有影響;另外黃晉偉(2005)也指出,投資北美的廠家,其經營效率較優於投 資中國地區,產品多元化為企業經營策略之一,故投資已開發國家對國內產品 多元化之推展較為有利。. 政 治 大 無影響 不利. 投資地區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合計.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65.06. 58. 34.94. 0. 0.00. 166. 9.38. 52.39. 630. 45.65. 27. 1.96. 1380. 77.97. 51.33. 73. 48.67. 0. 0.00. 150. 8.47. 36. 48.65. 2. v2.70. 74. 4.18. 29. 1.64. 1770. 100.00. 723. 東南亞. 77. Nat. 其他國家. 36. 48.65. 合計. 944. 53.33. n. al. sit. 中國大陸. ‧. 108. io. 已開發國 家. y. (%). 學. 家數. ‧ 國. 投資地區. 立 百分比. er. 表 3-3. Ch. 797. engchi 45.03. i Un.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四、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投資擴充 本研究探討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投資擴充的關係,地域性多元化為投 資擴充的概念,將調查表中勾選最主要視為對外投資一個地區,勾選最主要和 次要視為投資兩個地區,同時勾選最主要、次要及再次要視為投資三個地區, 由統計表(表 3-4)可看出,投資三個地區有利的比率最高,且將近有七成的 家數,其次為投資兩個地區,投資一個地區則為無影響。表示投資擴充地域愈 22.

(28) 多元化對國內產品多元化影響愈有利。 孫梅瑞、蕭瑞子(2008)提到國際擴充是一種地域性多元化,企業往新的 地理區域經營,以期永續經營,因此許多企業在從事國際擴充的同時,採行多 元化的投資策略,包括產品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即企業向同市場或是向不同 市場提供多種類型的產品和服務。 投資擴充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565. 47.60. 百分比 (%). 50.63. 21. 1.77. 1187. 67.06. 346. 19.55. 237. 13.39. 1770. 100.00. 61.27. 129. 37.28. 5. 70.46. 67. 28.27. 3. 1.27. 797. 45.03. 29. 1.64. 53.33. io. al. n.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1.45. y. 944. 家數. ‧. 167. 百分比 (%). sit. 212. 立601. 百分比 (%). 政 治 家數大. 家數. 合計. 學. 合計. 百分比 (%). 不利. Nat. 投資一個 地區 投資兩個 地區 投資三個 地區. 家數. ‧ 國. 投資擴充. 無影響. er. 表 3-4. Ch. 五、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投資產業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將此份調查表分為製造業和非製造業。製造業包括食品及飲料業、 菸草業、紡織業、成衣服飾品及其他紡織製品業、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木竹 製品業、家具及裝設品業、紙漿、紙及紙製品業、印刷及其輔助業、化學材料 業、化學製品業、石油及媒製品業、橡膠製品業、塑膠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 品業、金屬基本工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電腦通信及視聽電 子產品業、電子零組件業、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製造修配業、運輸工具製造修 配業、精密光學醫療器材及鐘錶業、其他工業製品業;非製造業包含農林漁牧. 23.

(29) 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營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含貿易業) 、住宿及餐飲業、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及租賃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其他。從統計資料顯示(表 3-5) ,可看出不論製造業或是非製造業認為有利的 比率都較高;而就兩者相比較,製造業又比非製造業來的更有利;此結果同許 獻佳、林修平(2007),認為製造業對外投資,所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都相當多 樣化,而且產品之間具有相當的相關性。 表 3-5. 投資產業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投資產業. 無影響. 不利. 政百分比治 家數大 百分比.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製造業. 801. 53.94. 658. 44.31. 26. 非製造業. 143. 50.18. 139. 48.77. 合計. 944. 53.33. 797. 45.03. 家數. 百分比 (%). 1.75. 1485. 83.90. 3. 1.05. 285. 16.10. 29. 1.64. 1770. 100.00. (%). (%). 學. ‧. ‧ 國. 立. 合計. y. Nat. n. al 六、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投資動機 Ch. engchi. er. io. sit.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i Un. v. 本研究以對外投資動機來看與推展產品多元化的關係;由統計表顯示(表 3-6),可看出企業為了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有利的比率最高,佔了七成七之 多,其次是加強與國外企業策略聯盟、及提升外銷競爭力;此結論與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的看法相符,認為企業為了追求成長,提升公司產品知名 度,增加市場佔有率,提升外銷競爭力,預期市場發展潛力大將促使廠商進行 多元化生產;Reed and Luffman (1986)也認為,產品多元化能提升產品知名度, 穩定市場佔有率,追求企業成長。. 24.

(30) 表 3-6. 投資動機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不利. 合計. 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 605. 56.70. 447. 41.89. 15. 1.41. 1067 20.95. 配合國外客戶要求. 356. 56.87. 257. 41.05. 13. 2.08. 626. 12.29. 隨臺灣客戶赴當地投資 260. 52.63. 221. 44.74. 13. 2.63. 494. 9.70. 當地政府獎勵外人投資. 81. 51.27. 72. 45.57. 5. 158. 3.10. 便利技術及技能之取得. 38. 治 政 66.67 17 29.82大 2. 3.16 3.51. 57. 1.12. 當地土地取得容易. 122. 55.71. 92. 42.01. 5. 2.28. 219. 4.30. 58.33. 128. 39.51. 7. 2.16. 324. 6.36. 57.81. 51. 39.84. 3. 128. 2.51. 58.33. 65. 41.67. 0. 0.00. 156. 3.06. 153l 54.45. 117. 41.64. 3.91. 281. 5.52. 加強與國外企業策略聯 盟. 68. 71.58. 27. 28.42. 0. 0.00. 95. 1.87. 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 97. 77.60. 28. 22.40. 0. 0.00. 125. 2.45. 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 516. 55.97. 392. 42.52. 14. 1.52. 922. 18.11. 提升外銷競爭力. 266. 67.68. 120. 30.53. 7. 1.78. 393. 7.72. 9. 19.15. 37. 78.72. 1. 2.13. 47. 0.92. 2925 57.44 2071 40.67. 96. 1.89. 91. io. 有效利用公司資本技術. 其他 合計. a. n. 本業利潤下降. 2.34. y. Nat. 原料供應方便,價格便 189 宜 利用當地最惠國待遇及 74 優惠關稅. Ch. sit. 立. er. ‧ 國. 百分 百分 百分 百分 家數 家數 家數 比(%) 比(%) 比(%) 比(%). ‧. 家數. 學. 投資動機. 無影響. engchi.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25. v i11 n U. 5092 100.00.

(31) 七、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技術來源 本研究探討海外投資企業之技術來源與推展國內產品多元化的關係,分別 由臺灣提供和非臺灣提供來討論,本研究將問卷中由合作企業提供、從接受輔 導過程中學習、來自共同研究發展計畫、海外事業自行研發、向同業挖角、委 託研究開發、對外購買技術、同業觀摩及其他,皆歸類於非臺灣提供。由統計 資料顯示(表 3-7),不管技術來源來自臺灣或是非臺灣提供都呈現有利的傾 向,兩者相較之下,可知由臺灣提供較非臺灣提供更有利,佔了六成以上。此 結果與 Penrose (1959)相符,表示企業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時,利用多元化的 方式可加大其所能帶來的利潤。. ‧ 國. 投資地區之技術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不利.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637. 42.47. 26. 1.73. 非臺灣公 司提供. 434. 55.15. 合計. 1271. 55.57. 55.80. y. 837. io. sit. 由臺灣公 司提供. Nat. 百分比 (%). er. 家數. 無影響. ‧. 技術來源. 學. 表 3-7. 立. 政 治 大. n. a l 337 42.82 16 i v2.03 n Ch engchi U 974. 42.59. 42. 1.84. 合計 家數. 百分比 (%). 1500. 65.59. 787. 34.41. 2287. 100.00.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八、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原料來源 本研究將海外原料進貨來源分為四類,分別為由臺灣提供、由當地臺商提 供、由當地非臺商提供及自其他國家進口,並針對原料進貨比率高逾 80%的 廠商進行統計分析;由本研究統計資料顯示(表 3-8) ,可看出投資地區之原料 進貨來源由臺灣提供的家數最多,並且認為有利的佔的比率也最高。此結果與 Rumelt (1974)的理論相符,認為企業發展新事業若能與本身原有事業共用特殊 26.

(32) 的資源或善用剩餘資源,可提高資源利用率發揮範疇經濟利益,提升企業績效。 表 3-8. 投資地區之原料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百分比 家數 (%) 209 56.03. 原料來源 臺灣提供. 無影響 百分比 家數 (%) 160 42.90. 不利 合計 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家數 數 (%) (%) 4 1.07 373 45.60. 當地臺商. 83. 55.33. 63. 42.00. 4. 2.67. 150. 18.34. 當地非臺商. 109. 52.40. 99. 47.60. 0. 0.00. 208. 25.43. 1.15 1.10. 87 10.64 818 100.00. 其他國家 37 42.53 49 56.32 1 合計 438 53.55 371 45.35 9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註:原料進貨比率高逾 80%的廠商,共計 818 家。.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九、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零組件和半成品進貨來源. 企業互相使用共同零組件、生產設備,藉著資源整合降低生產成本。本研. ‧. 究以零組件和半成品進貨來源比率高逾 80%的廠商進行分析,並將進貨來源. Nat. sit. y. 分為由臺灣提供、由當地臺商提供、由當地非臺商提供及自其他國家進口;從. a. er. io. 統計表可知(表 3-9) ,由臺灣提供的家數最多認為有利的比率也較高,而以由. n. iv 當地臺商提供有利的比率最高,企業產品相互支援,增加經濟效益。 l 表 3-9. n engchi U. Ch. 投資地區之零組件和半成品來源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零組件和半 成品來源. 家數. 臺灣提供. 225. 百分比 (%) 57.40. 當地臺商. 80. 當地非臺商 其他國家. 無影響. 不利. 161. 百分比 (%) 41.07. 59.26. 50. 37.04. 5. 90. 51.43. 84. 48.00. 26. 48.15. 28. 421 55.6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23. 合計. 家數. 家 百分比 數 (%) 6 1.53. 合計. 392. 百分比 (%) 51.85. 3.70. 135. 17.86. 1. 0.57. 175. 23.15. 51.85. 0. 0.00. 54. 7.14. 42.72. 12. 1.59. 756. 100.00. 家數. 註:零組件和半成品進貨比率高逾 80%的廠商,共計 756 家。 27.

(33) 十、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進入模式 張逸民(2002)指出企業採取多元化進入新產業的方式為內部開發、自外 併購、合資。由於問卷的設限,本研究將內部開發、自外併購視為獨資的概念, 合資則包括與臺灣企業合作前往投資、與當地臺商企業合作、與當地本土企業 合作、與當地政府合作、與外商企業合作、與臺灣個人合作、與當地個人合作 及其他;由統計資料顯示 (表 3-10),可看出獨資的家數最多,佔了六成四, 且認為有利的比率也最高,而認為合資較為無影響。. 政 治 大 無影響 不利. 表 3-10 進入模式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百分比 家數 (%). 獨資. 701. 合資. 328. 其他. 9. 合計. 1038. 立. 家數. 百分比 (%). 56.08. 528. 42.24. 21. 1.68. 48.96. 330. 49.25. 12. 1.79. 47.37. 8. 42.11. 2. 53.53. 866. 44.66. 35. 64.47. 670. 34.55. 10.53. y. 19. 0.98. 1.81. 1939. 100.00. sit. 1250. er. io.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a. 合計 百分比 家數 (%). ‧. ‧ 國. 百分比 (%). 學. 家數. Nat. 進入 模式. n. iv l C n hengchi U 十一、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研發技術. 企業重視研發技術,並且開發新產品,延續產品生命週期,以其企業永續 經營,鞏固在市場的競爭力;本研究將研發技術以技術密集度來分析,探討企 業對研發技術重視的程度;技術密集度為全年研發支出除以全年營業額,以樣 本技術密集度平均數為基準,高於平均數視為高技術企業,低於平均數的視為 低技術企業,由統計資料顯示(表 3-11),可看出不論低技術企業或是高技術 企業,認為有利的比率都比較高,並且高技術企業有利的比率比低技術企業更 高。此結果與 Lee, Hall and Rutherford (2003)的看法相同,認為研發支出與多. 28.

(34) 元化之間具有很明顯的關係,研發支出愈多,表示企業愈重視研發技術,愈重 視研發開創新產品。 表 3-11 研發技術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研發 技術. 無影響. 不利. 合計.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高技術 企業. 239. 62.40. 142. 37.08. 2. 0.52. 383. 21.64. 低技術 企業. 705. 50.83. 1.95. 1387. 78.36. 合計. 944. 53.33. 1.64. 1770 100.00. 655. 立. ‧ 國. 45.03. ‧.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29. 學. 797. 政47.22治 27 大. a 十二、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與經營策略. er. io. sit. y. Nat. 註 : 研發技術以技術密集度作分析。技術密集度=全年研發支出/全年營業 額,樣本平均數= 3.29%。高於平均數視為高技術企業,低於平均數的視為 低技術企業。. n. iv l C n hengchi U 張逸民(2002)指出企業多元化經營策略,為成長策略的一種,追求企業. 永續經營;且依據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的說法,將多元化策略分為 三種,分別為垂直整合策略、相關多元化策略、非相關多元化策略。因此本研 究依據過去相關文獻資料,將垂直整合、水平相關與非相關視為企業多元化經 營策略,並根據調查表的資料,將「臺灣公司生產零組件與半成品,海外事業 裝配及生產成品;海外事業生產零組件與半成品,臺灣公司裝配及生產成品; 均生產零組件,但產品不同」,以上皆歸類為垂直整合相關。而將「臺灣公司 無製造生產部門,只負責銷售海外事業的產品;海外事業無製造生產部門,只. 29.

(35) 負責銷售臺灣公司產品;產品不同,但臺灣生產的附加價值高;產品不同,但 海外事業生產的附加價值高;產品相同,但臺灣產品較高級;產品相同,但海 外事業產品較高級;產品種類及品質完全相同;產品品質完全相同,但臺灣生 產的種類較多;產品品質完全相同,但海外事業生產的種類較多」,以上皆為 水平相關。而「無關係」即為非相關。由統計資料顯示(表 3-12),可看出水 平相關的家數最多,認為有利的比率也較高;且觀察於有利的家數中,以垂直 整合所比率佔的最高,其次為水平相關,非相關為無影響;並依據 Hill and Hoskisson (1987)的看法,將垂直整合與水平相關兩種類型,歸類為相關多元. 政 治 大. 化,觀察統計資料(表 3-12),發現垂直整合與水平相關認為有利的家數所佔. 立. 的比率很高,分別為 63.85%,以及 56.79%,而非相關僅有 24.19%,此現象. 關係。. ‧. ‧ 國. 學. 與 Berry (1975) 的理論相符,認為相關多元化較非相關多元化呈現更為有利的. al. n. 經營策略. sit. 無影響. Ch 家數. 不利. v. 百分比 n i百分比 家數 U e n(%) (%) gchi. 家數. 百分比 (%). 垂直整合. 189. 63.85. 102. 34.46. 5. 水平相關. 815. 56.79. 601. 41.88. 非相關. 45. 24.19. 133. 1049. 54.72. 836. 合計. 合計. er. io. 有利. y. Nat. 表 3-12 經營策略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家數. 百分比 (%). 1.69. 296. 15.44. 19. 1.32. 1435. 74.86. 71.51. 8. 4.30. 186. 9.70. 43.61. 32. 1.67. 1917. 100.00.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30.

(36) 十三、國內產品多元化與資本支出 孫梅瑞、蕭瑞子(2008)認為企業對外投資愈多,代表海外子公司愈有豐 富的資源與當地對手競爭;本研究將資本支出用海外事業固定資產增購額除以 國內外事業固定資產增購總額作分析,試圖瞭解企業對海外資本支出程度與推 展國內產品多元化的關係;從統計分析資料(表 3-13),可看出海外資本支出 低於 50%的家數較多,而這些家數中認為有利的比率佔的較高,另外也可看 出,支出愈多的廠家認為有利的比率也更高。此結果也與 Mansi and Reeb (2002) 的看法相同,認為企業的對外投資愈高,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愈好。. 有利. 無影響 家數. 百分比 (%). 家數. 百分比 (%). 191. 37.52. 12. 2.36. 606. 48.06. 17. 50.59. 60.12. io. al. n. 944. 53.33. 509. 28.76. v 1.35. 1261. 71.24. 1.64. 1770. 100.00. y. 638. 百分比 (%). Ch. 797. engchi 45.03. sit. 0-50. 合計 家數. er. 306. Nat. 百分比 (%). 51-100. 合計. 不利. ‧. 家數. 學. 資本支出 (%). ‧ 國. 表 3-13. 政 治 大 資本支出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立. i Un. 29.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註:資本支出=海外事業固定資產增購額/國內外事業固定資產增購總額。 十四、國內產品多元化與獲利狀況 當企業獲利累積的盈餘愈多,便可將盈餘投資新的產業;本研究試圖探討 企業獲利與推展產品多元化的關係,將獲利狀況用盈餘與虧損的概念詮釋,並 以調查表中「分配給股東、海外事業再增資、在當地再投資其他事業、保留盈 31.

(37) 餘、國內事業再增資、彌補往年的虧損及其他」,以上歸類為盈餘;「一直處 於虧損狀態」即為虧損,經本研究統計分析(表 3-14),可看出盈餘的家數最 多,且認為有利的比率也最高,虧損則為無影響。此結果 Campa and Kedia (2002) 所提出的相同,認為企業獲利時,由其是因從事多元化而獲利,此時企業亦傾 向多元化生產。 表 3-14 獲利狀況與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關係 有利. 952. 43.16. 21. 1.48. 1418. 79.26. 45.01. 196. 52.83. 8. 2.16. 371. 20.74. 808. 45.16. 29. 1.62. 1789. 100.00. 53.21. io. 資料來源 : 本研究整理。. n. al. y. 合計. 612. sit. 167. 55.36. er. 虧損. 百分比 (%). ‧. 785. 家數. Nat. 盈餘. 合計. 治 百分比 政 百分比 家數 家數 大 (%) (%) 立. ‧ 國. 家數. 百分比 (%). 不利. 學. 獲利狀況. 無影響. Ch. engchi. 32. i Un. v.

(38) 第四章. 實證模型設定. 依據第二章對外投資與產品多元化相關文獻和理論,與第三章針對經濟部 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外投資的實況調查,参考現況的統計分析,作為本章 各項變數設定的基礎。第一節先說明各項變數的定義及預期結果,第二節說明 將採用 probit model 進行估計分析的原因。 第一節 變數說明與實證模型 一、被解釋變數.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被解釋變數為「國內產品多元化」,試圖探討企業對外投資後,. ‧ 國. 學. 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的影響。資料來源為經濟部統計處 2007 年製造業對. ‧. 外投資的實況調查,問卷回收樣本共計 1770 家,其中企業認為對外投資後對 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認為是有利影響的有 944 份問卷(佔 53.33%) ,認為. y. Nat. er. io. 1.64%)。. sit. 是無影響的有 797 份問卷(佔 45.03%),認為是不利影響的有 29 份問卷(佔. al. n. iv n C hengchi U 由統計資料顯示,企業認為對外投資後,對國內產品多元化認為是有利的. 影響多於不利的影響;為了驗證有利的影響與各項變數的關係,本研究將有利 影響列為單獨選項,而將無影響併入不利影響的選項中;設定被解釋變數, Y=1 表示「對國內產品多元化是有利的」 ,而 Y=0 表示「對國內產品多元化為 不利或無影響」。 二、解釋變數 本研究依據第二章產品多元化的決定因素為解釋變數,歸納為五大因素, 並細分成十四個變數,分別為組織因素(包括廠商規模、廠商行業),投資因. 33.

(39) 素(包括投資地區、投資擴充、投資產業、投資動機),資源因素(包括無形 資源、有形資源),策略因素(包括進入模式、研發技術、經營策略),資金 因素(包括資本支出、獲利狀況)。以下將各項變數之定義與預期結果分別說 明。 (一) 組織因素 1. 廠商規模(SCALE) 本研究以員工人數來衡量廠商規模,亦即員工人數愈多代表廠商規模愈. 政 治 大. 大。並且依據 Gort (1962)的理論,指出組織規模越大,員工人數越多,與多元. 立. 化呈現正向的關係;孫梅瑞、蕭瑞子(2008)也提出規模較大的企業,相較於. ‧ 國. 學. 一般企業更具備獲取較高利潤的能力,且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愈好;許獻佳、 林修平(2007)也認為,大型廠商較易傾向投資與本身相類似的產業,故員工. ‧. 人數越多,其組織規模也越來越大,其組織的績效也就會越佳。並依據本研究. Nat. sit. y. 第三章我國製造業之現況統計分析顯示(表 3-1) ,大型廠商對國內產品多元化. 2. 廠商行業(BUSI). al. n. 的傾向。. er. io. 較為有利。故本研究預期廠商規模愈大,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為正面影響. Ch. engchi. i Un. v. Rumelt (1974)提出,企業會因本身所處的產業成長有限,於是開始去投資 其他新的行業,近年來臺灣的產業生態逐漸轉型,由生產代工型,轉向高科技 高技術的產業,經由本研究統計資料顯示(表 3-2) ,可看出資訊電子工業在四 大類行業別當中,合計的家數最多,且認為有利的影響佔的比率也最大,本研 究將 BUSI=1代表高科技高技術資訊電子工業,並根據 Chandler (1962)的看 法,認為技術人力比愈高的企業,與多元化有正向的關係。故本研究預期企業 發展高科技高技術的行業,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有正面的影響。 34.

(40) (二) 投資因素 1. 投資地區(AREA) 依據蔡啟堂(2010)的研究結果,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投入生產技 術層面比較高的產品,並傳回母公司以提升生產技術,對國內產品品質有顯著 的提升;黃晉偉(2005)也指出投資北美之經營效率較優於投資中國地區的廠 家;因此將 AREA=1 視為對外投資選擇已開發國家,並依據統計分析顯示 (表 3-3),已開發國家有利的比率比其他地區多。故本研究預期對外投資地區選擇. 政 治 大. 已開發國家,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具有正面的影響。. 立. 2. 投資擴充(ARDIV). ‧ 國. 學. 孫梅瑞、蕭瑞子(2008)提出企業企圖經營新的地理區域,投資擴充地域. ‧. 性多元化,以期企業的永續經營。並依據本研究統計分析(表 3-4) ,發現投資 擴充地區愈多,有利的比率呈現愈高的傾向,將 ARDIV=1表示對外投資擴. y. Nat. n. al. er. io. 有正面的影響。. sit. 充兩國以上(包括兩國)。故本研究預期投資擴充,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 3. 投資產業 (INDUS). Ch. engchi. i Un. v. 許獻佳、林修平(2007)指出,對外投資的企業大多以製造業為主,所生 產的產品大部分都相當多樣化,且產品之間具有相當的相關性;並根據 Berry (1971)的說法,認為廠商經營的所有事業包含了多種不一樣的產業,即多元化 的表現,其產業數目愈多表示多元化的程度愈高。本研究將 INDUS=1 代表製 造業,並依據統計分析顯示(表 3-5) ,可看出製造業比非製造業有利的比率更 高。故本研究預期對外投資為製造業時,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為正面的傾 向。. 35.

(41) 4. 投資動機(FAM)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認為企業為了追求成長,提升公司產品知 名度,增加市場佔有率,促使廠商進行多元化生產;Reed and Luffman (1986) 也認為,產品多元化能提升產品知名度,穩定市場佔有率,追求企業成長。根 據本研究統計分析(表 3-6) ,可知「為了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有利的家數比 率最高,且佔了七成七,因此將 FAM=1 代表為了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故本 研究預期投資動機是為了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時,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是 正面的影響。 (三) 資源因素:.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1.技術來源(TECSO). ‧. Penrose (1959)以資源基礎理論為基礎,說明企業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時, 即企業在市場上擁有強而有力的穩定基礎,同時企業採取多元化的方式,將所. y. Nat. io. sit. 研發之技術增大其所能帶來的利潤;並依據本研究統計分析(表 3-7) ,發現技. n. al. er. 術由臺灣提供較非臺灣提供有利的比率高,將 TECSO=1表示技術來源由臺. iv. n 灣提供。故本研究預期技術來源由臺灣提供,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有正面 C 的影響。. hengchi U. 2.原料來源(MATSO) Rumelt (1974)指出企業藉著事業間的資源整合,利用共用特殊資源,相互 支援彼此所需的資源,如此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績效;並依據本研究統計分析(表 3-8) ,發現原料來源由臺灣提供的家數最多,認為有利的比率也最高。故本研 究預期原料來源由臺灣提供的比率愈高,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有正面影響 的傾向。. 36.

(42) 3.零組件與半成品來源(COMSO) 企業各事業間使用共同零組件、生產設備以及生產工具,產品相互支援, 可降低生產成本,亦能鞏固市場競爭力;並且根據本研究統計資料顯示(表 3-9) ,可知零組件和半成品進貨來源由臺灣提供的家數最多,且認為有利的比 率也較高,但是就進貨來源由臺灣提供與由當地臺商提供兩者相較,由當地臺 商提供認為有利的比率,比由臺灣提供的更高。故本研究預期零組件與半成品 來源由臺灣提供的比率愈高,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預期符號為不確定。 (四) 策略因素 1. 進入模式(ENTRY).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提出企業進行多元化策略,所採行的方法. ‧. 為內部發展、購併、合資與授權;張逸民(2002)也指出企業進入新產業的方 式包括內部開發、自外併購和合資,並認為合資較有利於企業進入新產業,使. y. Nat. io. sit. 新企業可在短期內發揮競爭優勢,將 ENTRY=1 代表合資;而依據統計資料顯. n. al. er. 示(表 3-10),可知進入模式為獨資的家數較多,有利的比率也較高。由於與. iv. n 相關文獻資料分歧,故本研究對進入模式為合資的方式,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 C 推展預期符號為不確定。. hengchi U. 2. 研發技術(R&D) 企業擁有創新的技術能力,代表企業的優勢競爭力,所以企業往往投入大 量的研發經費以加強市場優勢;Gort (1962)提出,技術人力比愈高,與多元化 有正向關係;Lee, Hall and Rutherford (2003)也指出研發支出與多元化之間具有 顯著的正相關性。並依據本研究(表 3-11)統計分析,可看出高技術企業有利 的比率較高。故本研究預期屬於技術密集度愈高的高技術企業,對國內產品多 元化之推展有正面影響的傾向。 37.

(43) 3. 經營策略(STRA) 張逸民(2002)指出多元化為企業經營策略的一種方式;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將之分為垂直整合、水平相關、非相關;並且 Hill and Hoskisson (1987)提出相關多元化,包含垂直整合與水平相關;依據本研究統計 資料顯示(表 3-12),可看出垂直整合有利的比率最高,水平相關所佔的家數 最多,將垂直整合與水平相關皆視為相關多元化,此結果與 Berry (1975)提出 的結果相同,認為相關產品多元化較非相關產品多元化呈現較為有利的關係, 設 STRA=1 為相關多元化之經營策略。故本研究預期相關產品多元化的經營. 政 治 大. 策略,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有正面的影響。. ‧ 國. 學. (五) 資金因素. 立. 1. 資本支出(INVE). ‧. 孫梅瑞、蕭瑞子(2008)認為企業對外投資愈多,代表海外子公司有更豐. y. Nat. er. io. sit. 富的資源與當地對手競爭,鞏固市場上的地位;並依據本研究統計資料(表 3-13),可看出海外資本支出愈多,認為有利的比率佔的愈高;此結果與孫梅. n. al. iv. n 瑞、蕭瑞子(2008)的看法相同,認為企業的投資愈高,企業國際多元化績效 C hengchi U. 愈好。故本研究預期海外資本支出的比率愈高,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為正 面影響的傾向。 2. 獲利狀況(PROF) Campa and Kedia (2002)認為企業因從事多元化而獲利時,企業亦傾向多元 化生產;孫梅瑞、蕭瑞子(2008)也指出企業經營能力愈佳,企業國際多元化 績效也愈好,因此將 PROF=1 代表盈餘;並依據本研究統計資料(表 3-14), 可看出盈餘的家數最多,認為有利所佔的比率也最高。故本研究預期盈餘獲利 愈多,對國內產品多元化之推展具有正面的影響。 38.

(44) 綜上所示,本研究將變數定義與預期符號彙整如表 4-1。 表 4-1 相關變數之定義與預期符號 變數名稱. 代號. 預期 符號. 定義說明. 相關參考文獻. 被解釋變數 Y. 1=有利 0=無影響與不利. 解釋變數 SCALE. AREA. +. Chandler (1962) Rumelt (1974) Lang and Stulz (1994) 孫梅瑞、蕭瑞子(2008). 1=已開發國家 al 0=其他 C. +. Gort v (1962) i U nDas (1981) 黃晉偉(2005) 許獻佳、林修平(2007) 蔡啟堂(2010). 1=高科技技術行業 0=傳統行業. ‧. 投資地區. 學. BUSI. 許獻佳、林修平(2007) 孫梅瑞、蕭瑞子(2008). io. sit. y. Nat. 廠商行業. 政 治+ 大Gort (1962). 在模型中將以 LOG(SCALE)進行 估計;廠商規模愈大. 立. ‧ 國. 廠商規模. n. hengchi. er. 國內產品多 元化. 投資擴充. ARDIV. 1=投資兩國以上 0=投資一國家. +. 孫梅瑞、蕭瑞子(2008). 投資產業. INDUS. 1=製造業 0=非製造業. +. Berry (1971) 許獻佳、林修平(2007). 39.

(45) 表 4-1 相關變數之定義與預期符號 (續 1) 變數名稱. 預期 符號. 代號. 定義說明. 投資動機. FAM. 1=提升產品知名度 0=其他. 技術來源. TECSO. 相關參考文獻. 解釋變數. + Penrose (1959) 政 治 大Rumelt (1974). 由臺灣提供的比率 愈高. al. n ENTRY. ?. Rumelt (1974) Williamson (1975) Amit v and Livant (1988). Ch. 1=合資 0=獨資. y. sit. 由臺灣提供的比率 愈高. io. 進入模式. Rumelt (1974) Williamson (1975) Amit and Livant (1988). er. Nat. 零組件與半 COMSO 成品來源. +. ‧. ‧ 國. 孫梅瑞、蕭瑞子(2008). 學. MATSO. Chandler (1962) Aaker (1984)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 Reed and Luffman (1986). 1=由臺灣提供 0=非臺灣提供. 立. 原料來源. +. ni U e n g c h i?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1985)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 張逸民(2002). 40.

(46) 表 4-1 相關變數之定義與預期符號 (續 2) 變數名稱. 預期 符號. 代號. 定義說明. R&D. 以技術密集度進行 估計;技術密集度愈 高的高技術企業. 相關參考文獻. 解釋變數. 1=相關多元化 0=非相關多元化. +. Ansoff (1965) Berry (1975) Hill and Hoskisson (1987) Ramanjam and Varadarajan (1989) 張逸民(2002). +. Mansi and Reeb (2002) 孫梅瑞、蕭瑞子(2008). y. Nat. io. 海外資本支出的比 率愈高. n. al. 獲利狀況. PROF. Ch. engchi +. 1=盈餘 0=虧損.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1. sit. INVE. 立. ‧ 國 資本支出. 政 治 大. ‧. STRA. Gort (1962) Qian (2002) Lee, Hall and Rutherford (2003) 黃晉偉(2005) 孫梅瑞、蕭瑞子(2008) 陳曉東(2010). 學. 經營策略. +. er. 研發技術. i Un. v. Mansi and Reeb (2002) Campa and Kedia (2002) 孫梅瑞、蕭瑞子(20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本局業已訂定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預 查、出進口廠商登記、出進口廠商登 記證明書、出進口廠商登記英文證明

10.投標商及其採用原廠設備製造商,依經濟部公告『國外第三地區公司為

成立投資單一窗口 OIC(Ombudsman de Investimentos Diretos),提

根據奧地利金屬科技產業公會(簡稱 FMTI)資料,截至 2020 年,該會隸屬機械與整廠設備之供應廠商(含製造商)逾 1,200 家,產業從業人員 134,018 人,產值逾 359

根據奧地利金屬科技產業公會(簡稱 FMTI)資料,截至 2018 年,該會隸 屬機械與整廠設備之供應廠商(含製造商)約 1,200 家,產業從業人員約 13.5

園區內廠商 科技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加工出口區內廠商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課稅區所有出口人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對製造業廠商整體績效而言,移工使用人數對廠商營運績效具有 正面影響,而針對有使用 3K5 級制及 Extra

廠商須繳交期中進度報告及經費核銷單據等,審 查委員視計畫執行情形挑選個案進行簡報審查 或國內實地訪視或海外實地查核,以瞭解計畫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