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克斯人論的教育涵義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馬克斯人論的教育涵義研究"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福鎮博士

馬克斯人論的教育涵義研究

研究生:徐瀚發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2)

馬克斯人論的教育涵義之研究 中文摘要 在今日資本主義席捲全球的情況下,就連教育領域也紛紛走向市場化的道 路,但是啟蒙時期以來的理性精神,在今日似乎產生越來越多的社會亂象。人性 的彰顯似乎在逐漸的沒落中。反之,人性的異化卻越來越嚴重。追根究底,就在 於學校人格教育的成效不彰。本論文試圖從馬克斯的原創理論中,批判資本主義 下人性的淪喪,從自然性、意識性、勞動性、社會性、自由性、理想性等六個面 向論述馬克斯人論的思想,接著,闡述馬克斯的人論運用在勞作教育、環境教育、 群性教育、批判思考教育等方面的啟示,一方面以唯物論的觀點看待教育,另方 面在消除人的異化過程中,企圖達到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本論文首先敘述本研 究的重要性與價值,其次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再次,採用達奈爾的教育詮釋 學作為研究方法。然後解釋人論、異化、物化、剩餘價值等論文中較常出現的重 要概念。接著,界定研究資料範圍和列出日後所會用到的中、英文譯本,以及相 關的研究資料。最後,提出四點本論文的研究限制,以供日後做為撰寫論文的參 考。 關鍵詞:馬克斯、人論、教育

(3)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bout Karl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bstract

In a situation that the capitalism is swept across globally today, even educational fields move towards the market-based policy. But the rational spirit from enlightenment seems to result in more and more social problems. The human nature seems to gradual declined, and the alien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become more seriously. Its reason is fail in education of Person. Through completely investigation attempts this thesis to criticize the declining human nature under the capitalism from Marx’s original theory. And use the character of nature, consciousness, labor, sociality, freedom and ideality to discuss Marx’s human nature theory, in order to inspire education on labour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critical education. On one hand treat education with the view of the materialism, and on the other hand attempt to reach the social fair justice in the course of dispelling people's alienation in another respect. This study explains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at first. Then, I introduce motives and aims of this study. I use Helmut Danner’s educational hermeneutics as research method and select four important terms in this thesis to explain. The range of this research is listed in several documents which writing by English and Chinese. Finally, I post four limits of this study for following work.

(4)

第一章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章

第一章

導論

導論

導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今日衝突論不斷的提出新觀點的情況下,社會中既有所存在的不公平、對 立、宰制等現象,似乎越來越受到一般社會大眾所重視。但若要繼續深究其源頭 始祖,則不能不提到這位影響世界重要的哲學家之一---馬克斯(Karl Marx , 1818 ~ 1883)。說起馬克斯這個名字,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若要將馬克 斯主義(Marxism)作一深入分析,能侃侃而談者便寥寥可數了。毫無疑問的,馬克 斯絕對是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影響人類思想最重大之一者,可見馬克斯的理論的 確是不容忽視。隨著蘇聯的變天,中共、北韓、越南、古巴等信奉馬列主義國家, 近年來也走向改革開放的途徑,似乎離馬克斯的預言越來越遠,但若是深究馬克 斯的理論,其所論述的「異化」(Alienation)、「物化」(Reification)、「剝削」(Exploit)、 「勞動」(Work)等概念,放至今日世界中來看,仍然是現代人無法克服的問題, 在今日依然是震撼人心的論述。 自從啟蒙以來,人類對於理性精神抱持著無限美好的前景,誠如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為啟蒙所下的註腳:「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 的未成年狀態。未成年狀態是無他人底指導即無法使用自己的知性的那種無能。 如果未成年狀態底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在於缺乏不靠他人底指導去使用知性 的決心和勇氣,這種未成年狀態便是自己招致的。勇於求知吧!因此,鼓起勇氣 去使用你自己的知性吧!這便是啟蒙底格言」(李明輝譯,2002:27)。但是隨著 時空的演進,這種理性優位論的看法受到了考驗,在資本主義的日趨複雜化下, 產生了許多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檢視我們所之前所過分依賴的理性 精神。或許如同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3)所言:「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 成熟到成人狀態。我們經驗裡的很多事情,讓我們相信啟蒙這個歷史事件並沒有 使我們成為成熟的成人,而我們也還沒有達到那個階段」(薛興國譯,1988:34)。 面對今日資本主義盛行引發無數動亂與危機的現代,馬克斯的理論仍是可與資本

(5)

主義(Capitalism)相抗衡的利器,也是眾多的替代方案之一。雖然馬克斯當年所處 的時空環境與今日的環境大不相同,但馬克斯理論帶給我們的啟發性仍是不可抹 滅。即便馬克斯的理論被後人大加詮釋,但因為各人的著眼點不同,所強調的重 點也不盡相同,加上政治因素的影響,造成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集團的對 立,對於馬克斯的學說,一方是極盡所能的推崇與神化馬克斯,另一方則是極盡 打壓、批判之能事。平心而論,此兩種先入為主的詮釋方法,均不能完整的理解 馬克斯原初心目中真正的想法,加上後來列寧與史達林等人過度的詮釋,造成世 人對「馬克斯主義」與「馬列主義」的混淆,為了能夠釐清馬克斯學說的真正意 涵,擺脫過去在政治因素的影響下,對馬克斯刻意的污名化,了解這位改變歷史 的哲學家,是本研究之所以選擇馬克斯為研究主題的原因。 對於人性論的問題,一直是中外無數的哲學家爭論的議題,雖說各人有所堅 持,但卻凸顯了此議題的重要性。能認識自我,才能夠由內而外,更看清自己所 處的世界。法國哲學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說道:「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 是認識自我,一個人最壞的狀態是失去了對自己的認識和支配。」(轉引自夏忠 堅,1998)。青年馬克斯也說道:「對人而言,沒有比人更崇高的事物。」(轉引 自洪鎌德,2003:213),這種重視人類自身主體性的論述,研究者認為對於今日 台灣的過份重視智育的教育環境,能夠為台灣的教育現況給予啟示性的省思。有 鑑於此,本研究意欲針對馬克斯人論的部分,儘量以公正客觀的詮釋方式,以不 帶過多的主觀價值來看馬克斯,還原馬克斯真正的想法,探求馬克斯人論的真正 內涵,把馬克斯的東西還給馬克斯。這是本研究之所以選擇人論為研究主題的原 因。 為了能夠以較完整的方式理解馬克斯的人論思想,則必須先了馬克斯人論思 想的思想淵源。換言之,本論文首先了解馬克斯的生平背景、所處生活環境之後, 接著嘗試從馬克斯浩瀚的著作中,分析節錄其中有關人論的部分,藉由分析與比 較影響馬克斯人性論的兩位重要人物—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與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以了解馬克斯在受這兩位哲

(6)

學家的思想的衝擊下,所激盪出屬於馬克斯自己的人論內涵。就如同法國哲學家 波提傑利(Emile Bottigelli)所說:「馬克斯從黑格爾那裡得到人在歷史演化中的 理念,從費爾巴哈那裡取得唯物主義、具體的人和『人道主義就是自然主義』等 等概念。可是他並非把兩位前輩的說法揉合,而有他特定的看法。他是用原創性 的方法把這些思想的元素貫穿揚棄,儘管他使用了激發他思想的前輩哲人之語言 字彙。」(轉引自洪鎌德,1997:416),可見,要了解馬克斯的人論,就必須先 了解黑格爾與費爾巴哈。這是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動機。 由於深受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影響,馬克斯相信人性的本質在於由潛 能化成為顯能。早期馬克斯的哲學觀也受到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型塑,因而把人 類當做勞動與生產的動物看待。人之異於其他的動物,在於人具有靈長類的種類 本質。可是在歷史與社會裡人的種類本質卻遭到扭曲、疏遠,這是何以青年馬克 斯大談人的自我異化之原因。進入成年時期的馬克斯多少揚棄思辯哲學的本質 論,不再強調人的種類本質。他開始使用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批評社會的典章制 度,這是何以成年後的馬克斯強調人性為社會關係的總合之因由。強調人類最終 要生活在無國家、無階級、無異化、無剝削的社群(共同體)之馬克斯,遂視未 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為真人、完人落實的時刻,也即是他人性自我實現的美 夢之完成(洪鎌德,1997:406)。因此在了解馬克斯的人論思想淵源後,則必須 對馬克斯人論內涵作一較完整的理解,了解馬克斯人論內涵前後期的改變,以及 其中所蘊含的意義,這是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動機。 在了解馬克斯的人論內涵後,研究者擬以螺旋詮釋的方式,從各種不同觀點 的詮釋切入,以期能夠評析馬克斯人論的優點與缺點,以及分析馬克斯人論對後 世的影響,這是本研究的第三個研究動機。 馬克斯一生追求人類的完全解放與自由,即使有些人認為「馬克斯這種人的 解放觀與自由觀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應屬於類似基督教千年祈福運動 (millenarianism),同樣屬於世界的迷思(myth)(Tucker, 1972:228-230)與烏托 邦(Walicki , 1995:99)之間的產品。」(洪鎌德,1998:98)但不容否認的是,

(7)

在某種層面上,馬克斯的人論仍極具有教育意涵。面對今日多變的社會,社會犯 罪事件層出不窮,法律、處罰等都只能達到消極性的目標,無法收長久之效,唯 有改變人心,提升社會進步的動力,也即處在這現實社會中活生生的人群。「理 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Marx, 1975a:251;馬克斯,1965a:460), 社會改造便不只是空想。理論與實踐若是無法相結合,理論只是空談,而實踐也 將缺乏進步的原動力。誠如馬克斯所言,哲學的目的是在改變這世界,而非解釋 這世界。而對於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哲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但可以讓 教育工作者隨時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要澄清自己的價值觀。況且教育正是改 變人心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若能在人性論上面能有更加堅實的哲學基礎,將馬克 斯的人論思想內涵將之運用於教育領域上,激盪出不同的教育觀點,是本研究的 第四個研究動機。 在搜尋本研究題目的相關文獻過程中,發現對於馬克斯思想的探討雖然很 多,但是針對其人性論作深入的研究則屈指可數,僅有政治大學《馬克思論人的 本質之研究》、《馬克思論人的本質》兩篇碩士論文,以及《馬克思論人的存在論 構造》、《馬克思論人的解放與自由》、《馬克思論人與人性》三篇期刊文章。相較 於歐美各國對馬克斯人論的重視與研究,台灣地區的研究可說是相當的不足。除 此之外,目前台灣有關馬克斯人論的研究大多都是針對哲學上的探討,若要將馬 克斯人論運用於教育的領域上,在台灣卻是從未有過。研究者由於就讀於教育研 究所,在研讀過相關的教育理論後,深覺可將馬克斯的人論運用於學校教育中, 在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與審美教育等方面,可以有相當大的發展性,況且此方面 的研究也正是目前教育領域中所缺乏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可說是極具學術價值。 期望透過本研究作為一個開端,能夠在教育領域上開啟另一個天地,也能夠讓不 同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哲學上,能有另一項選擇。綜上所述,以及根據前述的研 究動機,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可歸納以下四點: 一、分析馬克斯人論的思想淵源。 二、探究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8)

三、評價馬克斯人論的優劣得失。 四、闡述馬克斯人論的教育涵義。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採用教育詮釋學方法,試圖透過分析、詮釋與比較有關馬 克斯的相關文獻,以釐清馬克斯的人論內涵,力求以客觀的角度,詮釋馬克斯的 思想內涵。有關教育詮釋學方法進行的步驟,達奈爾(Helmut Danner, 1941-)主張 教育詮釋學方法的運用有下列三個階段: 一、教育文本歷史的確定 教育文本只有在具體教育情境中才能被理解,因此研究者必須透過歷史的探 討以理解教育問題的來龍去脈,確定教育文本的歷史,然後才能在其歷史脈絡中 加以理解(Danner, 1994)。 二、教育文本意義的解釋 採用「預先準備的詮釋」1 (Vorbereitende Interpretation)、「文本內在的詮釋」 2 (Textimmanente Interpretation)、「交互合作的詮釋」3 (Koordinierende Interpretation) 等三種方法以理解教育文本的內容。另外,對於作者意識與無意識的先前假定, 例如作者的政治或宗教觀點等等,必須儘可能加以揭露,才能達到完全的理解。 1 「預先準備的詮釋」注重教育文本內容和資料來源的批判,通過版本的檢查以確定教育文本的 信度。並且教育研究者在詮釋中,必須對自己的「先前意見」(Vormeinung)、「先前理解」 (Vorverständnis)、「先前知識」(Vorwissen)、「待答問題」(Fragestellung)等加以澄清,使其非 常明確。最後是注重文本一般意義的詮釋,以確定其核心的內容(Danner, 1994)。 2 「文本內在的詮釋」注重教育文本語意和語法的探究,經由文字意義和文法關係,運用「詮釋 學循環」(Hermeneutischer Zirkel)的方法,就文本整體和部分的意義進行來回的詮釋。同時應用 邏輯法則,將文本粗略加以劃分,以闡明文本的意義(Danner, 1994)。 3 「交互合作的詮釋」注重教育研究者對部分重要文本的理解,因為部分重要文本的理解有助於 整體著作的詮釋(Danner, 1994)。

(9)

其次,必須從具體教育情境出發,不能混淆作者和詮釋者情境的差異,方能達成 較佳的理解。同時意義關係與影響關係只是一種假設,這些假設必須不斷加以證 明或修正,經驗顯示對一個作者或特定的事物作長期和密集的詮釋,可以獲得較 好的效果(Danner, 1994)。 三、教育文本假設的建構 研究者在確定教育文本的歷史脈絡以後,運用各種詮釋方法解釋文本的內 容,教育詮釋學可以建構許多假設,形成無數接近教育真相的詮釋(Danner, 1994)。 四、教育文本真相的理解 通過教育文本歷史的確定、意義的解釋和假設的建構,可以使教育研究者獲 得一種教育文本真相的理解,但是這種理解必須通過詮釋者不斷的反省,才能使 教育研究者恰如其分的把握教育的真相(Danner, 1994)。 依上述教育詮釋方法,本論文的具體研究步驟如下(Danner, 1994): 1.收集有關馬克斯人論的相關資料,包括論文、期刊、書籍等。 2.研究者首先瀏覽有關馬克斯生平介紹的書籍,了解馬克斯當時生活的環境 以及馬克斯不平凡的一生。 3.接著,瀏覽《馬克思論人的本質之研究》、《馬克思論人的本質》兩篇碩士論 文,以及《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求得馬克斯人論以及異化論的初步 理解。 4.運用邏輯方法、語意分析和文法規則將相關文本的語句和措辭逐一加以研 究,至少對文本中存在的矛盾加以解釋或確定。 5.將研究資料的廣度延伸到相關文獻,包括分析同一作者類似的文本或其他相 關的文獻。在此階段,原典的閱讀以及中譯本的比對也同時進行,與之前的 相關文獻作一對照,以求得第一手資料的掌握。 6.運用教育詮釋學方法提取整個馬克斯原著中的人論思想以及相關教育意涵。 7.將馬克斯有關人論與教育意涵的思想依邏輯順序劃分為若干部份,並且形成

(10)

意義井然的理解。 8.將每個段落內容的意義用自己明白的表達加以陳述,並完成馬克斯有關人論 與教育意涵意義的詮釋。 9.再度閱讀整部原典,不斷檢視研究者本身的立場是否偏頗,反省批判相關文 獻中是否有詮釋的缺失,以掌握馬克斯有關人論與教育意涵的真相。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重要名詞解釋

重要名詞解釋

重要名詞解釋

一、人論(human nature) 即人的本質,意即人性論。綜合東方的說法可知「人性」是人類生而自然具 有的特質或屬性。西方所謂人性,也是天生而自然,是與生俱來、未經後天作用 的本質。從這一方面來說,所謂人性,基本上應該是指生而為人,人所稟賦的性 質,是所有的人(全人類)共同具有的。說「人性」指其與「物性」有別:物性 小之包括「生物」,大之包括所有的物,即不屬於人所特有的性;如此便將人性 化分出來,專看人所獨具的性質,才是人性的概念(陳雪麗,2000:115-116)。 二、異化(Alienation) 源自拉丁文 alienus,意為異己的,與拉丁文 alius(另外的)一詞有關。事物 對意識而言成為異己的或陌生的一種覺醒狀態。對事物的感覺從冷淡和漠然轉向 厭惡和反感,而在此之前對同一事物則可能是喜愛、迷戀、友好和興奮,異化是 以對意識對象缺乏追求認同感和分享感等性質的特徵。在社會組織內部缺乏為目 標獻身的精神,對參與意願持冷漠態度(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2004:12)。 異化的根源可能存在於下列情況:非個性化社會環境中的人群生活;在個性化或 人性化下對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無能為力;對於強大的官僚主義、社會事件和自然 災禍影響下存在一種無助感和無力感;無力建立個人的存在感;個人的孤立無援

(11)

感得不到指導,缺乏能指引生活方向和信心的目標或價值觀;個人生存聽命於 人,一無希望二無選擇;廣大人群最終對個人價值、目的、希望和意願均無動於 衷(段德智等,2004:13)。費爾巴哈宣佈宗教係人的自我分裂及疏離。馬克斯 受到他的影響,遂宣稱疏離或異化,為資產主義的社會的特徵:他認為資產主義 社會中的工作已成為貨物,人的固有本質因之而喪失;由於這一社會的全部關係 均因工作而形成,因此他們都被物化及異化(項退結譯,1992:51)。馬克斯理 解異化為:(1)個人之間、(2)個人們與他們的生活行動(或勞動)之間、以及 (3)諸個人與其生產體系之間的一種極端不和諧之狀態(王思訊譯,2002:729)。 三、物化(Reification) 源自拉丁文 res(一件事物)。有時稱作具體主義(concretism),這種錯誤在 於把抽象概念看作是現實存在的實存;這些實存對他們所關涉的事物有因果性的 效驗,並且在本體上先於和高於後者(段德智等,2004:379)。 「物化」泛指由複雜變為簡單的抽象歷程。西方此字又指將實際的抽象元素 變為理念或將物質抽象化;轉變為被事物所制約。自工業革命後,人類利用機器 取代手工並大量生產,更有效地控制了自然,生產者與生產工具及產品疏離,馬 克斯(Karl Marx, 1818 -1883)認為工業國家生產工具是資本家所有,勞動者只是 生產線上的一員,而產品卻非勞動者所有,即是將人視為生產工具,也是一種人 的物化(朱啟華,2000:640)。 四、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在馬克斯的理論中,所謂「剩餘價值」是指在資本主義體制之下,資本家僱 用勞工為其工作,生產出來的商品在銷售並扣除支付工人最低維生工資之後,所 剩餘下來的餘額。由於工業革命後,資本家以機器替代人工,勞資雙方處於不平 等的地位,資方拼命削減工資以維持其利潤之比率,因為利潤完全從剝削工人的 剩餘價值而來,而且這個剩餘價值全為資本家所獨吞。又由於機器的生產替代了 部份的人力,使得失業工人的人數急遽上升,造成他們之間的惡性競爭,結果讓 資本家予取予求(黃藿,2000:783)。

(12)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資料與

研究資料與

研究資料與

研究資料與範圍

範圍

範圍

範圍

本研究所閱讀的文獻,分為主要文獻、次要文獻和其他相關資料。由於研究 者語言上的限制,僅能閱讀英譯本與中譯本,以下便分別說明各個閱讀文獻。 主要文獻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及國立政治大學《馬克思論人的 本質》、《馬克思論人的本質之研究》兩篇碩士論文。次要文獻則包括:《黑格爾 法哲學批判》、《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論》、《資本論》、《神聖家族》、《關於費爾巴 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斯或馬克斯與恩格斯 所合著之原典。上述文獻的中譯本以《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為主要的中譯本文獻;在英譯本方面,以國際出版社(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主要的英譯本文獻。另外相關文獻尚有:《馬克 思論人的存在論構造》、《馬克思論人的解放與自由》、《馬克思論人與人性》三篇 期刊文章,以及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1996年主編的《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勒希斌1997年著的《馬克思恩格斯教育原理簡述》,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兩本書目。 其他相關資料包括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法理哲學》和《歷史哲學》、 費爾巴哈的《基督教之本質》和其他教育相關文獻。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研究論文限制

研究論文限制

研究論文限制

研究論文限制

本研究的限制可以分為下列幾方面: 一、語言能力的限制:由於馬克斯的原典著作多為德、英、法語,而研究者由於 語言能力有限,在文獻閱讀方面,無法直接閱讀馬克斯的著作原典,僅能以徳 譯英本、英譯中本與德譯中本為主,透過此種二手資料的詮釋,其中在語言的

(13)

轉換當中,或許無法完全的表達出馬克斯心中真正的想法,此為本研究語言上 的一限制。 二、研究文獻的限制:由於馬克斯的著作相當浩瀚,有關其人論的觀點,也散佈 在他各個著作當中,本文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為基礎, 企圖從馬克斯的相關著作中,整理出有關於人論的部分,但馬克斯研究領域廣 泛,內容龐雜,針對馬克斯有關人論的部分,本研究的閱讀文獻上仍唯恐有遺 漏之處,此為研究文獻上的限制。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由於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採教育詮釋學為主,而教育詮 釋學方法具有下列幾點限制(陳伯璋,1987:7): 1.教育研究者的專業能力及精神條件,會影響研究是否可以做移情地理解。 2.較側重特殊性及主體意義的理解,很難建立普遍的通則性知識。 3.容易淪為為現況做合理化詮釋的工具。 4.容易偏向方法論的規範性層面,忽略描述性的要求,逐漸變成一種方法論的 獨斷。 四、關於研究類推的限制:馬克斯早期與晚期的思考內容有很大的差異。大體而 言,涉及到馬克斯的人性觀方面,我們可以說:他早期偏重於把人當作種類特 質、異化的動物看待,後期則視人為社會經濟動物,為一個歷史性的、被剝削 的勞動者(洪鎌德,2003:229)。但馬克斯本人並未實際將其人論用於教育方 面,有關其教育理論,大多為後人所延伸詮釋,或許馬克斯本人並無此意,僅 為研究者的過度推論,此為研究推論上的限制。

(14)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馬克斯

馬克斯的生平及其人論

馬克斯

馬克斯

的生平及其人論

的生平及其人論

的生平及其人論的思想淵源

的思想淵源

的思想淵源

的思想淵源

一個提出偉大創見的人,通常也是一個勇氣十足的人,他勇於挑戰權威,不 怕像巨人的權威可能一腳踩死他。他甩掉站在他肩膀上的巨人,換他站到巨人的 肩膀上。牛頓曾說:「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高、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 膀上。」如果以這個比喻來看馬克斯,馬克斯便是站在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肩膀 上提出他的唯物思想。以當時黑格爾唯心哲學為主流的學術界裡,馬克斯對唯心 論的反動可以說是一種創意也是一種勇氣。 但是一個人的思想體系並不可能由無中生有,必須經過準備、醞釀、創造、 驗證等過程,才能成就一家之言。有鑑於此,要了解一位思想家的思路歷程,就 必須先瞭節其當時所在的時代背景,以及影響他建構理論的重要人物。基於此種 背景的理解,可以讓我們較明確地認識到何以他會有這種想法的產生與理論建構 的依據、來源。因此在本研究中,首先先對馬克斯的生平作一簡略的介紹,接著, 再提出影響馬克斯人論思想較為重要的兩位人物,也就是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在 分析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相關思想後,以期能夠對馬克斯的人論思想淵源,有進 一步的認識。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馬克斯生平與著作

馬克斯生平與著作

馬克斯生平與著作

馬克斯生平與著作

馬克斯於一八一八年誕生在普魯士南端萊茵省的特利爾城(Trier)。父親漢 利希(Heinrich Marx)是一位猶太人,出生中產階級家庭,由於受過高等教育, 因此得以擔任律師的職務(梁福鎮,1999:204)。但是由於政治上的因素,漢利 希為了繼續擔任律師,只好放棄了他祖先的信仰的猶太教,而受洗禮成為新教教 徒,而這大約是馬克斯出生之前兩年時發生(McLellan, 1970:29-30)。而馬克 斯的母親韓莉特(Henriette Marx)是一位家庭主婦,出生於荷蘭的猶太家庭, 也是書香世家,但是並未學好德文的書寫(梁福鎮,1999:204)。 馬克斯於一八二二年進入當地的小學就讀,一八二九年馬克斯進入古文中學

(15)

(Gymnasium)求學,在學期間,馬克斯的成績平平,只有德文與拉丁文的成績 較佳,其他科目的表現則是相當平凡。馬克斯中學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文獻不多, 在他的畢業論文之一《青年人選擇職業的省思》一文中,我們依稀看到馬克斯後 期發展抱負的端倪。這篇文章充滿了熱情與理想,文章中指出人之異於禽獸,在 於上蒼賦予個人熱心與判斷,讓人能夠做任何的選擇(洪鎌德,2003:15)。 一八三五年馬克斯依照父親的指示,進入波恩大學法學院就讀法律。脫離了 父母親的管束後,馬克斯開始了放縱喧囂的大學生活。雖然起初馬克斯似乎認真 向學,但是法律並非馬克斯的興趣所在,也因此他對法律的學習興趣日漸降低。 相對於學業,馬克斯熱心地投入學生放蕩的課外活動。散漫的生活、花費的無度、 甚至與人決鬥,終於使漢利希決意把兒子送往柏林大學,那是一所更遠、規模更 大、而氣氛更嚴肅的大學。 馬克斯在柏林大學期間的求學狀況大多為自修,有三個學期他什麼課都不曾 選修。在柏林大學的九個學期,他一共才選了十二個科目,其中少數涉及法律, 其餘則為人類學、地理、藝術史、哲學、神學(洪鎌德,2003:29)。雖然馬克 斯進入柏林大學時,學術界的大師巨匠大多凋謝離去,但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仍 深深吸引著馬克斯。馬克斯曾經在一封長而引人入勝的信中將這個新學派介紹給 他父親。而隨後不久,馬克斯便停止了正式的研習而開始準備他的博士論文。在 這段期間中他大半的時間,是和一群以鮑爾(Bruno Bauer, 1809-1882)為首的青 年黑格爾學派(Young Hegelian)為伍(李英明,1983:22-23)。馬克斯的選課 少,時間多花在博士俱樂部,鮑爾等人可以說是他的老師,博士俱樂部則是他的 大學(鄭學稼,1992:167)。一八四一年馬克斯以《德謨克利特與伊比鳩魯自然 哲學的區別》一文,向耶拿大學提出博士學位申請,而耶拿大學也很快的以缺席 的方式授予馬克斯哲學博士的榮譽。 論文完成後,馬克斯曾經翼望經由鮑爾有力的介紹,在柏林大學謀得一席教 職,但是此願望,隨著鮑爾於一八四二年因違反正統黑格爾哲學被解職而破滅(李 英明,1983:23)。後來馬克斯無意中進入報界,並擔任《萊茵日報》(Rheinische

(16)

Zeitung)的編輯。在馬克斯的主導下,《萊茵日報》與對手《科倫報》展開激烈 的論辯,並使得《萊茵日報》的銷路比以往更好。但是在成為批判政府不當施政 的報紙之後,《萊茵日報》很快的面臨遭查禁的命運,而馬克斯也只好卸下主編 的職務。 一八四三年,馬克斯與青梅竹馬、「特利爾城的第一美女」燕妮(Jenny von Westfalen)結婚,並在同年移居法國,並且與盧格(Arnold Ruge, 1802-1880)在 巴黎創辦發行《德法年鑑》(Deutsch-Französische Jahrbücher),而馬克斯在當中 發表了兩篇文章:《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論》。接著之後,馬克 斯構思一系列討論法律、道德、政治等等的專題論文,並著手蒐集其中第一部有 關政治經濟的資料。這些蒐集的資料和筆記,隨後就成為《1844 年經濟學哲學 手稿》,或稱之為《巴黎手稿》。 一八四四年恩格斯與馬克斯在巴黎相遇,雖然這不是他們倆的第一次見面, 但這次的碰面,經過許多天的討論發現他們「在理論問題上,意見完全一致」。 而在他們餘生幾十年裡,他們仍繼續保持這種情形。此時,在邁向共產主義的路 途上,恩格斯不僅比馬克斯更為前進,而且對經濟學亦更為熟悉。雖然他們的第 一本合著----《神聖家族》(The Holy Family)----在一年後即告出版,但當時並沒 有跡象顯示他們之間的長期繼續合作。《神聖家族》的前言承諾這對伙伴未來的 寫作方向----「先發表這部論戰性著作,再各自分頭在自己的著作裡敘述自己的 肯定的觀點」(Engels & Marx, 1975:8;馬克斯、恩格斯,1965a:8)。但事實 上後來的事件卻在英國又將他們拉在一起。此後,他們之間的永久結盟卻使得他 們的理念與言語水乳交融得令人在百年之後不敢輕率下斷語說,哪些是真正馬克 斯的理念,哪些是恩格斯的理念(蔡伸彰,1993:30)。 在恩格斯的鼓勵下,馬克斯在一八四七年前往倫敦參加了共產黨聯盟第二次 大會。事前恩格斯便將有關共產主義的原則給擬定好,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分 為 25 題問答,後來加入了馬克斯的參與與改寫,最後把題目訂為《共產黨宣言》。 宣言出版後,雖然是號稱馬克斯與恩格斯合撰的作品,但事實上主要的內容大多

(17)

是出自於馬克斯之手(McLellan, 1973:180)。 一八四八年的歐陸是個革命的年代,馬克斯一度以為他所預言的普勞革命就 要實現,但最終還是破滅。馬克斯在這段期間不顧自己的財務狀況而將財產投入 革命所需的資金,甚至被各國驅逐而展開流亡的生活。 一八四九年科隆法院以顛覆罪控告馬克斯,馬克斯雖未被定罪,卻又被驅 逐。馬克斯先到英國,不久家人往與團聚。從此英倫這個異邦便成了他的家園。 他居住在英國達三十四年之久,他生命中的大半歲月是在英國度過的,他也行將 終老是鄉。馬克斯雖然「定」居英國,他的家並不能「安定」下來。由於馬克斯 的不事生產,又無恆業,窮的連房租都付不出來。十五年內搬了三次家,第四次 的家才真正的安定了些。馬克斯在那裡住了八年,一直到死(廖碩石,1988:112)。 雖然馬克斯夫妻不善理財,但幸好他們有恩格斯這個「金主」在後面支持著他們。 恩格斯從之前不定期的資助,到後來決定以年金的方式按時給予馬克斯家庭經濟 上的協助,解決了馬克斯許多生活上的困擾。 馬克斯在一八五○年代中,除了恩格斯的接濟外,唯一固定的收入就是為《紐 約論壇報》(New York Tribune)撰稿。《紐約論壇報》是一個激進的報紙,為美 洲發行量最大的刊物。馬克斯的投稿往往討論到當代各種的政治問題,因而深受 報社編輯的重視,但是馬克斯卻把這份工作等閒視之,因為他認為他主要的興趣 ──而且是當務之急──是為他在一八四五年答應人家的經濟學新書草擬大 綱。雖然馬克斯多次聲稱新書即將完成,但實際上在一八五○年代的初期,書本 的進度非常緩慢;直到一八五七年由於預測到一項危機的來臨,迫使他不得不加 趕進度而在短短的六個月之內完成了八百頁以上的內容。這堆厚重的手稿後來就 被稱為《大綱》(Grundrisse)其中盡是許許多多的心得筆記。馬克斯計畫將這些 心得分為六大部分而集結出版以為所有心血的成果,但是實際上在他捲入和卡爾 福格特(Karl Vogt)費時已冗長的爭論之前,他也只完成一本純粹介紹性質的《政 治經濟學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以後在一八六○年代的初期,他 所做的也只是為手稿中的一部分搜集更多的歷史資料,這些搜集的資料後來以剩

(18)

《餘價值論》(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之名出版(李英明,1983:36-37)。 除了《共產黨宣言》與《資本論》而外,馬克斯生涯的另外一個里程碑乃是 他所領導下的「第一國際」(the First International)--「國際勞動者協會」(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正如早先共產黨聯盟的狀況一樣,馬克 斯在一個現有組織正行重組的過程中,適時地出現在場景,並且抓住機會以他的 方式去進行控制。起先,馬克斯只是委員會裡的一員,為一八六四年的「第一國 際」負責起草聲明。在此之前,他在組織裡並沒有扮演過任何積極的角色,他到 後來才被請來參加討論,而在參加者的名單中名列最後。然而,馬克斯卻能設法 使該集團陷於無休無止的討論中,以作為他奪權的前奏(蔡伸彰,1993:41-42)。 但是在後來馬克斯與巴枯寧(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 1814 - 1876)的爭 鬥中,終於使得第一國際走向分裂的命運。不過給國際勞動者協會最沈重打擊 的,卻為普法戰爭與隨之爆發的巴黎革命。巴黎革命所誕生的短命巴黎公社,也 為第一國際唱起輓歌(洪鎌德,2003:180)。 在第一國際瓦解後,他生平最後十年裡,馬克斯發表的東西很少。比較值得 一提的是一八七五年提出的《哥達綱領批判》,這份文件催生了德國社會民主黨 的出現,也被後來的馬克斯主義者或馬列主義者是,視為「科學的共產主義」之 泉源(洪鎌德,2003:192)。晚年的馬克斯飽受病痛的折磨與妻女相繼過世的打 擊,一八八一年燕妮因肝癌與胃癌而過世,而一八八三年馬克斯的長女燕妮(仿 馬克斯妻子之名)逝世,兩個月後,馬克斯在寓所因喉癌也安詳的與世長辭,享 年六十五歲。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黑格爾唯心論的繼承與反動

黑格爾唯心論的繼承與反動

黑格爾唯心論的繼承與反動

黑格爾唯心論的繼承與反動

眾所皆知,馬克斯與黑格爾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雖然當馬克斯進入柏林

(19)

大學後,並未真正見到黑格爾的本尊,但是卻見到了黑格爾的得意門生--甘斯 (Eduard Gans, 1798-1839),也就是「馬克斯的黑格爾唯心辯證法啟蒙老師」(曾 建元,2000:269)。在當時,雖然黑格爾已經過世,但是黑格爾的哲學仍然是當 時學術界的主流,甚至「在他死後,更加絕對支配著柏林大學」(羅稷南譯,1965: 10)。「如果你不是一個黑格爾派,你只會是個野人、白痴或落後的經驗主義者, 只會遭受嘲諷;因為國家是由黑格爾證明其必然性與合理性,而肯定其自身的安 全……」(隋復華,1982:31-32)。可見馬克斯會接觸黑格爾的哲學有其社會因 素。早年的馬克斯在接受了黑格爾的思想洗禮後,一度成為一位黑格爾的信徒, 但在幾次的閱讀黑格爾的著作後,漸漸發現黑格爾哲學中的矛盾之處,使得他背 棄了黑格爾的唯心論而轉向唯物論的思想。追根究底,馬克斯後來運用了費爾巴 哈式的倒轉辯證法、對唯心論的嚴厲批判、以及大量使用黑格爾的哲學術語,這 些思想源頭都是出自於黑格爾。雖然對黑格爾極盡批判之能事,但馬克斯的思想 終究有一大部分是淵源於黑格爾,以致於馬克斯在《資本論》中說道:「因此, 我要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Marx, 1996a:19;馬克斯,1972a:24)。 黑格爾在探討人的問題,有很多部分後來成為馬克斯批判的觀點,以下便一 一敘述。 一、精神哲學 黑格爾藉由「理性」肯定人這個主體的存在,用黑格爾的話說,人是萬象之 一,是用來呈現、發展「理性」「精神」,具體落實「絕對精神」在現象界的載體 (王郁雯,2004:5)。「精神」是黑格爾哲學成熟時期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最 高貴的概念,是新時代及其宗教的概念」(林雅萍,2002:1123)。「瞭解黑格爾 哲學裏『精神』的意義,是把握黑格爾哲學在哲學史上的重要性一把必要的鑰匙。」 (楊植勝,2000:5) 黑格爾曾經在《精神現象學》中用很大的篇幅來說明意識發展成絕對精神的 過程,並在之後將精神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與絕對精神。透過精神的辯證發 展過程,黑格爾試圖証明人的本質就是精神。「換句話說,『精神』透過人而顯現

(20)

出來,黑格爾將人的存在本質化為精神,人的存在就是為了彰顯『精神』的存在, 人的問題就是『精神』的問題」(王郁雯,2004:8)。「只有人是精神」「人的本 質是精神」「人是理性,是精神」(張世英,1995:277)。 透過這種精神發展的辯證過程,黑格爾的精神哲學可說是「包羅萬象」。說 《精神現象學》「包羅萬象」,是因為它把一切的「現象」都放進「意識-精神」 的成長歷程裏(楊植勝,2000:3)。世界精神本來懵懂無知,也沒有意識,就算 是有些意識,也只是主觀意識。只有當世界精神創造了宇宙之後,才發現他所創 造的世界是一個與他相異的客體,是他精神的外化、異化。於是這個外在於精神 的世界和自然,成為精神另一對立外的東西,也即它的客體意識。神明通過對客 體意識的認知,而向上攀爬,這一提昇,便是神達到自我認知、自我意識的境界。 這時世界精神乃發展至巔峰,而為絕對知識,也即絕對精神。因此,在黑格爾眼 中,精神不只是純粹的實體,而是一個具備能動性,經由自我否定、自我中介, 透過自我外化及其返回而達自覺的主體(林雅萍,2002:1132)。 最原初的意識為了追求自我的完全自由,擺脫異化的狀態,因此產生了由意 識發展至絕對精神的過程。也就是精神脫離了原初自然和諧的狀態,將自身分離 出來,形成對立,以完成更高層次的統一的過程(何明修,1997:49)。黑格爾 將此種精神的發展套用在民族國家上,形成了他獨特的歷史哲學。黑格爾自認為 他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歷史的高峰,是世界精神--上帝--達致自我認識的頂尖 時期。在此一時期中,不僅世界精神完全自我認識,就是人類也達到徹底自我意 識的地步(洪鎌德,1988:22)。即使是歷史上人類的作為,黑格爾也用「理性 的狡計」(List der Vernunft)來加以解釋:偉人們之所為,不過是充當世界精神- -理性--的工具,完成歷史使命而已。固然有些偉人們可能體會其本身的歷史 地位和歷史使命。但大多數的偉人們卻無意識地、不自覺地地完成理性所交代的 任務,為理性的辯證發展向前推進一步(洪鎌德,1988:23)。

這種以精神解釋一切的唯心思想後來成了馬克斯批判的重點。馬克斯認為所 有歷史的起點、社會的起點是人而非精神、國家之類,更不是普遍的、寰宇的。

(21)

(洪鎌德,1997:85)。在馬克斯眼中,黑格爾的論述已經脫離了活生生的人所 存在的世界。馬克斯認為黑格爾的歷史只是精神活動歷史,為精神提供一個運動 的歷程,只是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而真正歷史中的主角----人類活動, 卻不被黑格爾承認是本這個活動過程的主體,反而只是載體。(王郁雯,2004: 12)。換言之,整部歷史在黑格爾眼中變成了是精神的發展史。馬克斯便批評黑 格爾的這種「意識發展史」說:「黑格爾的歷史觀之前提是抽象的或絕對的精神, 這種精神正在以下面這種方式發展著:人類僅僅是這種精神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承 擔者,即群眾。因此,思辯的、奧秘的歷史在經驗的、明顯的歷史中發生是黑格 爾一手促成的」(Engels & Marx, 1975:83;馬克斯、恩格斯,1965a:108)恩格 斯更戲稱精神現象學為「精神胚胎學」。 總言之,馬克斯對黑格爾最尖銳的批評之一,就是反對黑格爾以意識的概念 為中心,而非從物質的,客觀的世界入手(隋復華,1982:36)。「不是人們的意 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Marx, 1977: 389;馬克斯,1965c:8)。黑格爾始終認為精神發展是世界的現實,因為精神是 唯一的真實。馬克斯則認為活生生人的活動才是真正的現實,精神僅是人類活動 的一種表現,並不能以精神囊括所有人類的活動。(隋復華,1982:56) 二、辯證法 簡約而言,黑格爾的辯證法基本上由三類命題組合成,即正論(Thesis)、反 論(Anti-thesis)與綜論(Synthesis)。三類命題代表不同思維方式,亦表現出事 象之不同發展階段。正論是視事物作穩定、固態的現象來加以思考。反論則是抱 持著變動、運動的概念來思考事物,了解到任何自然事物,歷史文化事件都具備 變動的可能性。當一個事物朝著某個方向發展,會發展至極限,而發生自我顛覆, 背反的情狀。事物的正、反兩側面於焉構成某種矛盾、對立。黑格爾指稱的辯證, 即是對事物所做的變動性思考模式。綜論則是人類提高一個層次,以綜合、宏觀 或全面性態度觀看事物。過往視作矛盾、對立的事相,抱持綜觀的態度加以理解, 則可以視作互相補充,互相合作而完成的更全面性事象。換言之,綜論之中,事

(22)

物的矛盾、對立消解,又各自保存其獨特性質(蔡美麗,2003:68)。「這一不斷 否定的內在超越的運動,正是推動世界的原則,也就是矛盾或辯證法」(曾建元, 2000:271)。 馬克斯對於黑格爾的辯證法是相當的推崇的。在給恩格斯的一封信裡,馬克 斯曾表示:「如果有時間來做這樣的工作,那麼我很樂意用二到三全開紙的篇幅, 來把方法--他被黑格爾發現,卻也同時神祕化了--讓一般人理解」(轉引自 孫善豪,2002:14-1421)。雖然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發展至一個高峰,卻認為這 樣的辯證法被黑格爾「神祕化」了。也就是說,馬克斯與黑格爾的辯證法有很大 的不同在於,馬克斯為了矯正辯證法在黑格爾的手中神秘化,因而必須將他頭腳 倒立過來,加以扶正。「辯證法在黑格爾的手中神祕化了,但這決不妨害他第一 個全面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他那裏,辯證法是倒立著的。 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現神祕外殼中的合理內核」(Marx, 1966a:19;馬克斯, 1972a:24)。換言之,馬克斯認為,如果剝去黑格爾辨證法的思辨外衣,它可以 很真切地告訴人們,關於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辯證性質和內在聯繫的高見(李英 明,1984:18)。 馬克斯對於黑格爾的辯證法有所繼承,也有所批判。與黑格爾相同的是,馬 克斯接受了黑格爾辯證的進程觀。黑格爾的辯證可說是「否定的辯證法」。依黑 格爾,辯證發展的動源是矛盾,並且矛盾是內在的矛盾,不是外來置定的矛盾(時 國銘,1988:38)。此一進步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直線式的進步,而是一種「辯 證式」的進步(莊明哲,1999:6)。馬克斯在辯證法方面,他所繼承的是黑格爾 辯證法中「對事物否定的理解」。而這理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宇宙任何 事物都包含著矛盾;一是任何事物中包含的矛盾,必然發展為運動,形成正、反、 合,亦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這就叫做「三段論」(王章陵,1984: 8)。根據這種辯證的運動型態說法,馬克斯把人類的歷史發展劃分:原始公社、 亞細亞社會、古代奴隸社會、中古封建社會、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而黑格爾的這 種事物本身所隱含的矛盾導致變動的說法,馬克斯也拿來用來解釋資本主義的必

(23)

然消滅,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本身便存在著否定矛盾的因子,而這矛盾將會導致資 本主義的全面性崩潰。這是馬克斯預言資本主義的崩潰乃是一種必然性,也是馬 克斯宣稱他的理論是「科學的」。 即便馬克斯將黑格爾的辯證法用來解釋社會的發展,但是兩人的辯證法仍有 很大的不同之處。「我的辯證方法,從根本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不同, 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他稱為觀念和甚至把它變成獨 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創造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外部的表 現。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 物質的東西而已。」(Marx, 1966a:19;馬克斯,1972a:24)。也就是說,馬克斯 認為真理是從現實的客體中,在人的頭腦加以分析歸納,才產生的;而不是憑空 杜撰(隋復華,1982:41)。 馬克斯與黑格爾的辯證法在取向上也有不同。那就是說,宇宙事物發展規 律,當「肯定」發展到「否定」,又由「否定」發展到「否定的否定」,這「否定 的否定」,在黑格爾看來,它包含第二階段的「否定」,也包含了第一階段的「肯 定」,它是一個新的範疇;但是,它卻是理念自身的回歸,也就是它強調了它與 第一階段「肯定」之間的同一性。而馬克斯,他所認知的那個「否定的否定」, 雖不否認它包含了「肯定」和「否定」兩因素,可是,因為它是異化了的人的生 命的、物質的、感性的表現,是現實的表現,不是純理念的表現。對人來說,它 是另一個「否定」,也就是另一個「異化」,這種「否定」「異化」的發展是絕對 的。因此,等於說,馬克斯在這「否定的否定」的範疇裏,只強調了它與第一階 段「肯定」之間的矛盾性,卻揚棄了它的同一性。它的規律,也就是說:矛盾是 絕對的(王章陵,1984:10)。也就是說,黑格爾認為,彼此分裂、對立的東西, 都不是真實的,只有在統一中的東西才是真實的,不過這種統一不是脫離矛盾、 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叫做具體統一或具體同一性(張世 英,1995:292)。但是在這點上,馬克斯顯然沒有接受黑格爾的這種意識的自身 同一性的觀點。

(24)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費爾巴哈哲學人類學的超越

費爾巴哈哲學人類學的超越

費爾巴哈哲學人類學的超越

費爾巴哈哲學人類學的超越

如果說黑格爾是馬克斯思想的源頭,那麼,費爾巴哈則是馬克斯通往唯物主 義的橋樑。費爾巴哈和馬克斯一樣,都是先吸收了黑格爾的思想後,後來對黑格 爾的哲學產生不滿,進而提出了批判。不同的是,費爾巴哈早先對黑格爾的批判, 後來為馬克斯所吸收,馬克斯便以費爾巴哈的思想為基礎,更進一步向黑格爾哲 學提出批判。早期馬克斯雖然讚揚費爾巴哈的貢獻,甚至在「1844 經濟學哲學 大綱」中多次引述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與自然主義來批判黑格爾,由此可見馬克 斯受到費爾巴哈的影響。「跟黑格爾比起來,費爾巴哈是很貧乏的。然而,在黑 格爾之後他是劃時代的一位」(McLellan, 1969:113)。但是馬克斯卻也並非全盤 的接收費爾巴哈的思想,反而看見費爾巴哈哲學的缺失,像是人的社會性、實踐 性的問題等等,這也代表了後來馬克斯與費爾巴哈的決裂。 費爾巴哈自己曾明白表示其思想發展的過程為:「上帝是我第一個思想,理 性是第二個,人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Hook, 1978:225)。雖然費爾巴哈在 大學時期就放棄了神學,成為一位無神論者,但是他之後的學說議題卻離不開宗 教。費爾巴哈認為黑格爾的精神思辯哲學太不真實,只有物質世界才是現實的世 界,宗教不過是人自身的異化,要使人從異化中解脫出來,就必須破除宗教的迷 思,使人重新回歸到自然。簡言之,費爾巴哈把黑格爾的思想「倒轉」過來,而 這也正是後來馬克斯用來批判黑格爾的方法之一。 費爾巴哈異化學說的內涵可分為下列四點: 一、依賴感 「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費爾巴哈,1953:1)。古代以及近代有神 論者,曾經主張畏怖是宗教底根源。費爾巴哈說,這畏怖不是別的,正是依賴感

(25)

底最習見的最顯著的現象。但是,畏怖終究不能完滿而充分解釋宗教底起源。因 為,目前的危險過去了,接著而來的是另一種相反的感情,而這種與畏怖相反的 感情也是聯繫於同一個對象的,這種感情就是從危險,畏怖和驚恐底下解放出來 的感情,就是狂喜、歡樂、愛和感恩的感情。如果不單獨拿畏怖或者快樂來解釋 宗教的起源,那麼「依賴感」是一個普遍而能包括雙方的名稱(王章陵,1984: 11-13)。 二、動物崇拜 關於動物崇拜,這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事實。費爾巴哈認為動物是人必須的東 西,否則人不能存在,更不能成為人。但是我所必需的東西便是我所依賴的東西, 因此一般自然界就其成為人類存在底根本原則說,既可作為宗教底對象,那麼自 然界動物部份,也就能夠而且必須作為崇拜底對象了(王章陵,1984:13-14)。 動物崇拜歸咎起來還是源於人的依賴感,人還是必須依賴於自然界。「人所依賴 的,人所自覺依賴自知依賴的,卻就是自然界,就是感官的一個對象」(林伊文 譯,1968:45-54)。 三、為我主義 雖然說依賴感就是宗教的基礎,但是,再從依賴感的背後追溯,則發現宗教 底最終極的主觀根源,乃是人類的為我主義(王章陵,1984:14)。 但是費爾巴哈在這裏強調的唯物主義,「並不是人反對人的為我主義,不是 道德上的為我主義,不是那種在一切作為中表面為人實著眼自己利益的為我主 義,不是那種成為傖父和市儈之特徵的為我主義。」(轉引自王章陵,1984:14)。 「那種為我主義乃是思想和行為上一切大公無私底正反面,一切熱誠,一切明 慧,一切愛底正反面。」「我所說的為我主義,乃是人爭取自己的地位,乃是人 底自我肯定,以之對抗神學的偽善,宗教的和思辨的幻想,政治的野蠻和專制等 向人所提出的一切非自然的和非人的要求」「我所說的為我主義,乃是必須的不 可缺少的為我主義………,沒有這個為我主義,人簡直不能夠生活,因為我要生 活,我就必須不斷地吸取有利於我的東西,而把有害於我的東西排除出身體外」

(26)

「總而言之,我所說的為我主義,就是那個自衛本能」(林伊文譯,1968:56)。 綜上所述,費爾巴哈所說的為我主義,並不是自私自利的市儈行為,而是人類與 生俱來的自衛本能。 四、化神學為人學----異化的消除 由於人對大自然的依賴感,使得人類塑造了神,換句話說,神的權力是來自 於大自然。費爾巴哈企圖打破「上帝存在」這個命題,所以他甚至反駁了宇宙論 證法,以此來證明上帝的不存在。費爾巴哈就是要將神學轉變為人類學,把人在 神學中的異化消除,在費爾巴哈的哲學人類學中,達到異化的消除。「人在宗教 中是拿自己本質對象化出來的。」(林伊文譯,1968:5)「人化了的上帝,僅僅 只是神化了的人之顯現而已,因為上帝之下降為人,必然以人之上升為上帝為前 提。」(榮震華、王太慶、劉磊譯,1984:78)。「原初的神只是一個從自然界抽 象出來的東西」(林伊文譯,1968:123)「神的絕對權力,實即來自人的本質的 異化」(轉引自王章陵,1984:12)「宗教是人跟自己的分裂:他放一個上帝在自 己的對面,當作與自己相對立的存在者。上帝並不就是人所是的,人也並不就是 上帝所是的」「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須赤貧;為了使上帝成為一切,人就成 了無」(轉引自王章陵,1984:18)。 傳統的宗教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經由神愛人、人愛神這種間接的、歪 曲的形式表現出來,根本就是不正確的。事實上,這些愛、同情、關懷等相關的 情感關係,只需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關係表現出來,就很明確(趙惠清編著, 2004:128)。費爾巴哈堅決地認為,自然界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思想之外的,自然 界是人、人類社會以及人的意識基礎。世上除了自然界和人是真實的存在以外, 其他的所謂「神」,都是虛幻不存在的。他說:「思維和存在的真實關係是:存在 是主體,思維是產物,思維是從存在而來的,而存在並不是來自思維。」(轉引 自趙惠清,2004:129)。 綜合費爾巴哈的思想,「承襲黑格爾的異化的觀念,費爾巴哈解釋宗教乃是 人類將理想的自己異化,客體化做自己以外的異物,然後再奴服於異化的自己之

(27)

前,故此,哲學必須將人類自宗教性的幻覺中解放出來,人類方才會與真正的自 我照面」(蔡美麗,2003:175)。至於馬克斯對於費爾巴哈的批判則可由三方面 來看: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實踐的問題。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馬克斯贊同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批判,但是費爾巴哈只注意到實存 的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只注意到外部世界對人的作用力,忽略了人一樣可以反作 用於外部世界(王郁雯,2004:14)。費爾巴哈的自然主義,他非常強調自然的 重要性,認為他是人賴以為生與延續的憑藉,而且自然對人的制約是無逃於天地 間的,這樣一來,認知主體的人永遠無法超越被認知客體的自然(隋復華,1982: 91-92)。所以,馬克斯反對費爾巴哈的那種人受制於自然之下的觀點,反之,馬 克斯認為自然界是社會人的基礎、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是現實的生活要素(王 郁雯,2004:15)。 二、人與人的關係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 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Marx,1976:4;馬克 斯,1965b:5)。這段話清楚明白地指出馬克斯與費爾巴哈在這方面的不同---即人的社會性。是故馬克斯說:「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 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Marx, 1990a:18;馬克斯 1979c:21)。如果費爾巴哈企圖將人類理解為被孤立的個人,馬克斯則是明確地 強調:人類一直生活在承攜人類的社會中。「個人具有社會的本質。」「人類,這 就是人類的世界,國家,社會性。」對馬克斯而言,社會的本質形成了所有繼續 思考的出發點,因此這個經常被討論的句子要如此理解:「並不是人類的意識決 定了人類的存在,而是反過來,是人類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人類的意識。」(鄭志 成譯,2002:351)。所以只有將人對現實的社會聯繫起來加以論證,才能產生真 正的人,故而說人是社會的動物(王郁雯,2004:15)。 三、實踐的問題

(28)

雖然費爾巴哈對人的關注的「人道主義」,對馬克斯的唯物觀點起了很大的 影響,但是馬克斯對費爾巴哈只停留在純理論上的解放並不滿意,馬克斯認為, 要成為真正的「人道主義」,唯有通過徹底的實踐與革命,以改造現存市民社會 的政治、社會、經濟制度,才能達成實際的解放(王郁雯,2004:14-15)。馬克 斯認為理論不僅是用來描述,必須與實踐相結合,這種結合表現在把對現存社會 矛盾的批評與社會變革的行動合而為一,也就是「費爾巴哈論綱」的結論:「哲 學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Marx, 1976:5;馬克 斯,1965b:8)。 馬克斯繼承了費爾巴哈以自然主義的方式來看待這個社會,拋棄了黑格爾的 唯心思想,而以人的自然性來重新詮釋人的本質。但是費爾巴哈的自然主義卻又 過於機械化,雖然是以不同於唯心的方式來重新發覺人性,但是過份死板僵化的 詮釋方式,卻使得人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失去了人應有的活力。在人與自然的關 係中,終究使得人必須屈於自然之下,而呈現某種的不完美。因此馬克斯再將費 爾巴哈的思想加以深化,不僅更加肯定了宗教的異化現象,因而極力的批判宗教 對人所帶來的宰制。更進一步,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賦予人擁有主體能動性, 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透過勞動來展現自我。更進一步指出,人與人之間的群體 關係,點明必須將人對現實的社會聯繫起來加以論證,才能產生真正的人,故而 說人是社會的動物。在實踐方面,以現實生活中的實踐來取代哲學思辯,將理論 帶進生活,成為改善人類生活的有力武器。

(29)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馬克斯對於「人是什麼」的看法,是在繼承與批判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基礎 上建立起來的,進而轉向社會學與政治經濟學的領域,來探討人的本質與存在(吳 英德,1991:19)。馬克斯是以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宗教觀來批評黑格爾把具體 的人的活動侷限於精神活動,僅依據人、社會和國家同絕對觀念的關係去形而上 學地考察,拋棄了他們真正的實質,而使之成為抽象的產物。接著,馬克斯以黑 格爾的優點來批評費爾巴哈的缺點。馬克斯認為,黑格爾從動態面去了解動態的 生命觀,主張人可以勞動為工具不斷呈現辯證發展的過程,是費爾巴哈不徹底的 人文主義觀所缺乏的,因為費爾巴哈僅從直觀的角度而不是動態的、實踐的角度 來考察人同外在世界的關係,因而如同機械唯物主義一樣,沒有跳出孤立的觀 點,不能解釋人在世界中的作用和這種作用對人的影響(潘兆民,1992:342)。 在融合了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思想後,馬克斯由物質的觀點建立起他的人論,並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缺失中,替人類找到一條嶄新的道路,在馬克斯建構的理想社 會中,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在經歷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後,期待在共產社會 裡實現馬克斯人性復歸的理想。本章將從人的自然性、意識性、勞動性、社會性、 自由性和理想性出發,來說明馬克斯人論的主要內涵。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機體是由一系列組織器官所組成,主要包括運動器官、呼吸器官、消化 器官、生殖器官……等等。這些組織器官都是客觀存在著的自然實體,是人性的 物質基礎。同時,它們又作為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結 構整體(劉全復、何祚榕:50)。人類為了維持生命所需,首先需要滿足衣、食、 住、行的需求,以滿足自己的肉體需要,而這些東西都必須到自然界去尋找,也 所以人必須與大自然發生關係,所以馬克斯說:「無論在人那裡還是在動物那裡, 類生活從肉體方面說來就在於: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Marx, 1988:

(30)

75;馬克斯,1979b:95)因此,人類具有自然的屬性,與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 是一個自然的存在物。馬克斯本人也肯定了這種人類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物。「人 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Marx, 1988:154;馬克斯,1979b:167)「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 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 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係。」(Engels & Marx, 1976a:29;馬克斯、 恩格斯,1965b:23)。 但是,馬克斯反對把人看成純粹的「自然人」,反對把人的自然屬性說成是 人的唯一的或根本的屬性,反對單純地用生物學的規律、自然法則來解釋人的行 為和社會現象,而這也是馬克斯批判費爾巴哈的地方。也就是說,馬克斯對於人 的自然存有(natural-being)的看法,有很大的一部份來自自然主義的觀點。而這 種看法,正是承襲費爾巴哈的自然主義而來。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的唯物主義並 不是以原子的機械運動為課題,而是以自然的質的多樣性和作為感性的客觀存在 的人作為課題。這就幫助了馬克斯形成他的歷史理論的「基礎」概念。費爾巴哈 由於把黑格爾的思辨做了唯物主義的顛倒,因而跳出了作為黑格爾左派之特徵的 在唯心主義內部批判唯心主義的框框。倘若用馬克斯的話來說,他拋棄了「醉醺 醺的思辨」,而轉變為「清醒的哲學」。《經濟學哲學手稿》高度贊揚了費爾巴哈 著作做的意義:實證的人文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批判是從費爾巴哈才開始的(沈力 譯,1989:4-5)。 但馬克斯對於費爾巴哈的那種機械式、直觀式的自然主義有所批判。在費爾 巴哈人與自然的關係裡,人仍是自然的一部份,自然成了人的制約,作為認知主 體的人無法超越被認知客體的自然(吳英德,1991:54)。所以,馬克斯和恩格 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批判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一 方面僅僅局限於對這一世界的單純直觀,另一方面僅僅局限於單純的感覺……… 在對感性世界的直觀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與他的意識和感覺相矛盾的東西, 這些東西破壞著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部份的和諧,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

(31)

諧。」(Engels & Marx, 1976a:55;馬克斯、恩格斯,1965b:48)。在批判了費 爾巴哈人與自然之間所產生的矛盾之後,馬克斯提出了他自己關於人的自然存在 的觀點:「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Engels & Marx, 1976a:29;馬克斯、恩格斯,1965b:23)。而在《資本論》中馬克斯再次 肯定了這一點,甚至進一步提出勞動生產力與自然的關連性。「勞動首先是人和 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 換的過程。」(Marx, 1996b:187;馬克斯,1972b:201-202),勞動過程就是「人 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Marx, 1996b:187;馬克斯,1972b:202)。 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人透過勞動與自然所發生的關係,並非靜態的,而是呈「辯 證統合」發展的動態關係(潘兆民,1992:343)。 在馬克斯看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離地聯繫在一起的。一方面,人是靠自然 界來生活的,離開自然,人就失去了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可能性,從而無法生存 下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斯說:「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 是人的無機的身體」(Marx, 1988:75;馬克斯,1979b:95)這是說滿足人類本 身欲求所需的客體物存在他身體之外,而他又需要靠這些客體物的滿足才能存 活,因之,這些客體物成為他基本的、必需的對象,對這些對象與客體物的攝取, 成為人基本能力的展現與證實(洪鎌德,1997:409)。 而黑格爾把自然看作精神之外的事物,是一種徹頭徹尾抽象之物。反之,馬 克斯是認為人在自然當中,是自然的中心,與自然應當合一。人在生存方式、意 識樣式中可以表現的事物也可以透過人類全體或透過別人而應用到自然之上。這 種說法表示意識和心靈都隸屬於物質,心物的互依,也顯示人與自然的契合。馬 克斯認為黑格爾把思想從自然的人那裏割開是不對的。須知思想是作為自然主體 的人心靈的活動,而人是具有五官,活在社會、活在現世、活在自然裡頭的動物 (洪鎌德,1997:409- 410)。生命活動必定是對象性的活動。做為肉體存在的人 類站在堅實的大地上,呼吸著空氣,沐浴著陽光,擁有著他賴以生存的自然物, 這一切是他的生命活動的對象。這些對象的存在絕不是理性實體---精神---的

(32)

外化。人的生命活動具有終極的真實性:它就是在它之外的對象的存在,而在它 之外的對象的存在,也就是他自身作為對象性的存在(王德峰、吳曉明,1999: 206)。 總結馬克斯對費爾巴哈和黑格爾的批判,以及馬克斯自己的論點,人與自然 的關係,顯示出人類的自然屬性,主要可以表現在下列四點(袁貴仁,1996:60-63): (1)人來源於自然 人是從哪裏來的?唯心主義、宗教神學有種種說法。馬克斯從自然科學和社 會科學的角度認為,人不是某種精神的產物,也不是由神仙上帝創造的,而大自 然界長期進化的結果。人來自於動物,來自於生物,最終來自於自然。在《自然 辯證法》一書的導言中,恩格斯揭示了自然界的發展過程和基本規律,闡明了最 初的生命物質即原生生物的產生之後指出:「最初發展出來的是無數種無細胞的 和有細胞的原生生物,………在這些原生生物中,有一些漸次分化為最初的植 物,另一些漸次分化為最初的動物。從最初的動物中,主要由於進一步的分化而 發展出無數的綱、目、科、屬、種的動物,最後發展出神經系統獲得最充分發展 的那種形態,即脊椎動物的形態,而最後在這些脊椎動物中,又發展出這樣一種 脊椎動物,在它身上自然界達到了自我意識,這就是人。」(Engels,1987:329-330; 恩格斯,1971:373)。在此,恩格斯從演化的觀點說明了人類是自然界發展到一 定歷史階段的結果,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指出了人類與自然之間天然的血緣關係。 (2)人依賴自然 人來源於自然這一事實,決定了人永遠不能割斷自身與自然的聯繫。人類從 自然中輸入物質、能量和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轉化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同時 人類也向自然界輸出物質、能量和信息,影響和改變自然界。這個輸入---輸 出的關係,就是人與自然的實際聯繫。它說明人類只是在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中依 靠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從自然界那裡獲得物質、能量和信息藉以維持自身的生存 和發展。馬克斯在《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從理論領域講,植物、動物、空 氣、陽光等這些自然物,一方面是自然科學的對象,另一方面是藝術的對象,「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Lopez & Manson (1997), “A study of individual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e empowered desktop information syste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極不 滿意 1 公園綠地 3.85 26.92 34.62 28.85

表 4-4-5 彙整了不同教育程度的民眾對祭品用品電子化的接受度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統計結果。由表 4-4-5 的整體量表的 F

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將於第二章依序說明 IPTV 的介紹與現況,以及詳述 e-SERVA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