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要說慈悲喜捨 ──論四無量心在《阿含》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要說慈悲喜捨 ──論四無量心在《阿含》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要說慈悲喜捨

──論四無量心在《阿含》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

/釋慧藏

一、問題之提出

在印度傳統思想裡,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印度諸宗教間,最為美感情緒的展 現,不獨為佛教所推崇,它同時是人類共感的心靈語言,更深具普世性格。在這 篇短文裡,我想嘗試以要略(要說)而非廣說的筆法,討論慈悲喜捨在初期佛法 之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究明其如何從「佛法共外道」的世間法,轉而成為通向 出世間法的橋樑。

因為是要略,所以並未緊守學術的嚴謹性。在隨文援引的經典方面,我僅選 取北傳的漢譯《阿含經》為主要範圍,對於既有術語則採取較寬容的詮釋空間來 彰顯其實踐的活力,所以未強賦煩瑣的字源探討與本質性的意義界定。這種嘗試 雖不盡容於一般學術格式,卻由衷希望對於世間的少苦、離苦有所饒益。

至於內容安排上,第一節「問題之提出」說明本文論述大要;第二節以「佛 教實踐的終極目的:止熄五蘊世間的煩惱」為題,逐次暗示在此目的論導向下的 善法欲才能邁向出世間。第三節「出世間的善法欲:慈悲喜捨」,則以佛教觀點 說明四無量心具有邁向證果解脫的意義,由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第四節「慈悲 喜捨的戒、定、慧」論述四無量心與三無漏學的涵攝關係,並略論其實踐。最後 的「結語」論及慈悲喜捨能成就世間善法,亦能邁向解脫,當為世人修習多修習。

二、佛教實踐的終極目的:止熄五蘊世間煩惱

五蘊世間煩惱的止熄,即是佛教修行的終極目的。關於此一終極目的之次第 開展與完成,初期佛教教義是以「苦集滅道」四諦理論作為解脫道的闡釋。此中,

四諦分別開顯四項不可撼搖的真理:(一)世間是苦。(二)世間的苦是有因有緣 的。(三)苦的因是可滅可離,可轉成「涅槃寂靜」。(四)調伏與滅盡煩惱苦因 的方法是「八正道」。由諦諦法法相涉所呈現的緣起貫串與內在關連性來看,佛 陀以「四諦」作為三轉法輪的最初開示,並不單是純粹理論的系統化論述,而是 在「滅苦為目的論」的經驗前題下,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這同時也彰顯出「四 諦」的目的性,為苦惱繫縛的眾生指引一條出世間的解脫道路。

這種以「少苦、離苦、滅苦」目的論為實踐導向的初期佛教傳統,乃佛陀親 證與教導的內容,亦為兩千五百年來的聖弟子所受持。即使是流傳後世的佛教經 典裡,這種思想仍見於北傳的《阿含經》,也見於南傳的《尼柯耶》經典,更是 現今各種佛教宗派既有的思想基礎。正是如此,當吾人從解脫道的立場看待佛法 時,必須體認到:任何身語意的展現與實踐,若無益於世間的少苦、離苦,甚至 與滅苦無關時,則我們應當以「少苦、離苦與滅苦」的智慧擇法,遠離欲、惡、

(2)

不善法,進而依循「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的「善法欲」,次第邁向解脫 之道。

此處所謂的「善法欲」,是指一種引導眾生彼此獲得幸福快樂的欲望,亦是 一種要求獲致究竟解脫的欲望。就佛教滅苦的實踐而言,有情眾生由世間繫縛邁 向出世間解脫的道路中,善法欲是激礪修行者前進的強大動力,一旦缺乏這種對 於善法的欲求,就難有實踐的動機。然而,善法欲亦是一種欲,屬於人類的感性 層面,並非佛教教義所獨有。在各種宗教思想基底裡,凡是能夠憾動人心與激發 人類最高貴情操的美德裡,就有善法欲的存在。

三、出世間的善法欲:慈悲喜捨

各種善法欲裡,首為印度宗教傳統與初期佛教所尊崇的,莫過於慈悲喜捨這 四 個 德 目 。 遠 於 佛 世 之 前 的 婆 羅 門 教 , 嘗 謂 慈 悲 喜 捨 為 「 梵 住 」( brahm -vihara),將之解釋為「至梵天之道」。從初期佛教的經典看來,當時婆羅門亦 認為「生梵天」與梵天共住是人生最究竟的理想。除此之外,印度古老傳說認為 生時若能修習慈悲喜捨,亦能感動梵天下凡相見。由此可知,這種為當時一般人 熟知的慈悲喜捨「四梵住」(cattaro brahma-vih r ),不僅被新興的佛教視 為重要修習德目之一,亦為印度宗教傳統所共同受持。更寬廣的層面而言,它並 非只是印度的宗教特色,慈悲喜捨作為人類完美情操的展現,能扣動一切眾生有 情的高貴德行心弦,深具普世性意義。

然而,佛陀所教導的慈悲喜捨修習,在意義內涵的賦予與目的導向上,應當 有別於當時婆羅門教的殊勝處,才會鼓勵比丘「修習多修習」。因為若僅是欲與 梵天共住,或是鼓勵死後生梵天,顯然都不是佛陀所教導的究竟解脫。關於這點

《中阿含經》曾記載,舍利弗出家前的舊友梵志陀然病危之際,舍利弗詢知他樂 於生梵天,於是教化開示慈悲喜捨「四梵室」的梵天法,讓「梵志陀然,修習四 梵室,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然而當佛陀詢問舍利弗此事時,卻 以帶有鼓勵增上的語氣對著舍利弗問:「何以不教梵志陀然過梵天法?」

從佛陀的問話裡,可知佛陀不免期許舍利弗,除了教導梵志陀然修習慈悲喜 捨外,更應該導引他解脫生死輪迴。而所謂「過梵天」意即要超越色界初禪的梵 天,然而這還是不離三界苦宅。要真正「過梵天」解脫,依佛法證果次地來看,

只有證達初果以上聖位,生死才不會無休止的延續下去。因此吾人若從解脫道立 場,將入涅槃流的初果視為「學佛者當前的唯一目標」時,則不難發覺佛陀問「何 以不教化梵志陀然過梵天法」時,其用意仍是以滅苦目的論作為思考前提,藉慈 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轉向修行次第裡「如理作意」與「法次法向」的解脫道 邁進。

《中阿含經》曾明白提及,慈悲喜捨的殊勝利益並不侷限於婆羅門求生梵天 的「梵天法」。在佛陀善巧地援用印度宗教傳統的高貴情操於滅苦實踐下,慈悲 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轉而具有邁向證果解脫的意義,甚至成就三果阿那含以上的 聖位,不論僧俗都應當勤修:

(3)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 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

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與者,必得阿那含,

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 一切世間成就遊。

經文裡「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不就是暗示修習慈悲喜捨能達致漏盡解 脫的四果阿羅漢!這是多麼殊勝的利益。慈悲喜捨「四梵住」原先只是婆羅門往 生位於色界初禪梵天的舟乘,就佛教意義言,這欲界、色界、無色界仍然是輪迴 的世間;經過佛陀以離苦的智慧,將「梵住」法轉為清淨法,將修梵行解釋為修 清淨行,慈悲喜捨於是成為由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的橋樑,在佛教實踐裡成為循 高貴感性而越生死苦海的大道。追究慈悲喜捨的實踐之所以在解脫道具有渾厚的 意義,這關涉到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習。

四、慈悲喜捨的戒、定、慧

佛陀教導趣向涅槃的方法,總說則為戒、定、慧三學。受持戒律有助於離欲、

惡、不善法而成就禪定;修習禪定是為了開發透視世間真理、成就解脫的智慧,

所以常說「由戒生定,依定發慧」;而這三學又是相互增上的,所以又稱「三增 上學」。持戒如果不能導向內心的平靜,這樣的持戒有可能落入戒禁取;修禪定 如果不能導向解脫智慧的開顯,這樣的修定也與佛法不相應。此中,慈悲喜捨的 實踐與戒、定、慧三學有綿密的關係,慈悲喜捨包含了戒、定、慧。

(一)、慈悲喜捨的戒

戒的根本精神是遠離束縛。在消極方面是防止惡事發生,積極方面則是促發 善行。申言之,持戒就是避免做一些令我們產生煩惱,造成痛苦、不快樂的事情;

且積極去做一些讓彼此快樂的事,但這種快樂不是一般人所說的短暫的快樂,而 是會讓人很歡喜,持久又安穩的快樂。俗語說:物與類聚,一個有慈悲心的人,

自然會與有慈悲心的人為鄰為友,這就是「慈悲喜捨戒」的意義,它很微妙的創 造另一種清淨的世界,遠離束縛。在佛教戒律的精神裡,不只佛陀制戒的本懷是 慈悲,弟子守戒也是「以慈仁為本」,以戒規範自己,不是只為了自己,更是出 於對己對他的慈悲心。

(二)慈悲喜捨的定

而慈悲喜捨又與三昧相關相涉。因為修慈悲喜捨能令我們的心拓展到無量無 邊,所以又叫「四無量心」。這四種無量心都是慈悲中有喜捨,喜捨中有慈悲,

而且都是見苦離繫,見苦不分彼此,因為如果分彼此,一定會黏著,所以修習慈 悲喜捨所達致的三昧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並且慈悲喜捨的作意(manasik ra)更能引發三禪以上的定力。《雜阿含經》裡佛陀曾對比丘言及,他教導的慈 悲喜捨法門不同於外道,其殊勝處在於能夠透過人類高貴的情操引發甚深的禪 定:

(4)

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 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對於這段經文要略為解釋。歷來初期佛教經典對於初禪到四禪的素描,凡例 是以「尋(覺)、伺(觀)、喜、樂、一心」五禪支作為操作性界定。初禪是有覺 有觀定,二禪是喜共俱定,三禪是樂共俱定。而三禪的「樂」禪支,是導源於捨 離前階段的「尋(覺)、伺(觀)、喜」等禪支而達致。三禪的「樂」並非一般意 義的快樂或欲樂,這個「樂」的意思,是寂止、寂靜,是心真的能夠靜下來,是 一種無量無邊的寂靜。亦即引文「於淨最勝」的「淨」。

因此,若依前述經文作解釋,因為慈心作意能引發類似色界三禪的定力,使 心地清淨寂靜與收攝,所以慈心修習能體驗三禪的寂止相。以此類推,悲心作意 就是無色界的空無邊處作意,悲心修習能達致空無邊處的無色界定;喜心作意能 觸到無色界的識無邊處,喜心修習能達致識無邊處定;捨心作意能觸到無色界的 無所有處,捨心修習能進入無所有處定。顯然,佛陀教導的慈悲喜捨無量心三昧 超越色界定,到達無色界定,更勝求生於色界初禪梵天的「梵住法」。不過,這 裡所修習的四無量心三昧還是世間法,仍在色界與無色界定裡,還是會有人我對 待,還不一定依遠離,還不一定見苦見得徹底。它只是順應我們的人性、同情心 與隨喜心,暫時調伏五蓋煩惱進入定境。

然而,修行者若於行住坐臥修習慈悲喜捨(戒),深入四無量心三昧(定),

然後「依定發慧」,反復循序經過修行次第的「如理作意」和「法次法向」。如此 一來,世間善法欲的慈悲喜捨便成為出世間善法欲的慈悲喜捨,成為我們從世間 到出世間最基本最重要的橋樑。此中轉向的關鍵,究其原由,印度宗教傳統的四 無量心修習,被佛陀賦與趣向涅槃的智慧內涵,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具體言之,

佛陀與兩千五百年來聖弟子們之身語意所展現的慈悲喜捨(慧),即是「緣起、

無我之離苦實踐」。

(三)慈悲喜捨的慧

在此,略為說明「緣起、無我之離苦實踐」。增上慧學裡,苦諦揭示「世間 是苦」這個真理。「苦」來自於我們無法正確地見到五蘊世間的一切皆是緣起、

不是我、不是我的,來自於不知道有情眾生與我們的生命是相依相續無法分彼 此,來自於眾生執著愛著的「身見」。所以解脫的初步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見,

身見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 你的苦,而這種不斷地輪轉於「我、我所」的思維,就是身見。然而,慈悲喜捨 卻能調伏牢固的身見,進而破除。為此,必須對慈悲喜捨的實踐分別作如下詮釋。

因為悲心能夠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每一個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 是眾生的苦,感受到眾生都是緣起相依、不是孤立的存在。一旦見到別人在受苦,

我們的心就很難微笑,很難不感受到苦;我們若不能微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

很難不感受到苦,這就是世間苦,都在互相迴向。一旦面對苦,見到世間的苦都 在互相迴向,我們會有一股悲心湧現,不忍再增加彼此的苦。這時心會清淨,遠 離不必要的煩惱繫縛,不願重淪於彼此人我對待的對立分別,於是我們長久以來

(5)

深深繫縛的身見將會逐次破除,得無我智、入涅槃流、寂靜世間。

由悲心見眾生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感同身受,完完全全地接受,卻沒 有絲毫的悲傷、挫折、沮喪、憂愁,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悲心。一旦能夠內心平靜 地接受當下,自然就會轉到積極地想要做一些事來減少世間苦。這時很自然就會 生起慈心。慈心就是我們「永遠選擇無條件、無所求的對人好」。因為佛教的慈 心是無條件的、無所求的,亦是無我智慧的展現,依於慈心所展現的身語意不與 苦相應,自然而然,遠離煩惱繫縛,獲得大果報。

在《增壹阿含經》與同列於阿含部的《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裡,曾記載 著佛陀對比丘們說,修習慈心解脫將獲得許多利益。例如:臥安(睡眠安樂)、

覺安(容顏安寧)、不見惡夢(在夢中不容易做惡夢)、天護(感覺受到諸天守護)、 人愛(人與人之間相處安樂)、非人所敬(感覺跟六道眾生、動物、甚至是非人,

人以外的人相處相處時有更多的安樂)、不毒(不受毒害)、不兵(不受火器、刀 杖所害)、水火不喪(避開天災)、不加刑(不犯國家刑法)、不被盜賊侵擾、身 壞命終生梵天(轉生於梵天)、於諸善法速得捷疾(能很快成就解脫)、智能盡有 漏行(證得阿羅漢果)等。足見修習慈心的利益,普及世間與出世間。

此外,在邁向解脫道的過程裡,因喜心而激起的活力是不容忽視的。喜心是 永遠無條件、無所求地正面對待。這樣的對待是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從 我什麼都沒有,我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無論在多惡 劣的環境下,都能不斷地歸零,不斷地回到原點,不斷地回到初發心,回到當初 受極大苦而欲解脫、信解脫的心。不斷地「緣苦生信」,緣信而得喜悅、依遠離、

依離欲、依滅,向於捨,證達解脫。能夠喜心作意,自然就會不斷地湧現活力,

願意由衷地歸零,沒有過去包袱的束縛,重新看待每一個眾生都是世界的中心,

每一棵樹都是菩提樹,每一棵草都是忘憂草。不斷地回到當下,體會無量法喜。

捨心是遠離世間種種煩惱葛藤,遠離人我執著的分別對待,遠離昏沉、掉舉 五蓋煩惱,達到平等平靜的意思。在實踐上,捨心也就是不執著,連慈悲喜捨都 不執著,一切通通放下,用寂靜的心來迴向世間的苦。從此放下過猶不及的法執 欲染,面對世間的浮沉、起落、得失、毀譽、苦樂,都沒有攀緣執著,也沒有違 抗拒逆。捨心的修習能對治受挫、冷漠、衝動、掉悔等煩惱,亦可對治能慈、能 悲、能喜的我能、我是、我在之慢,破除眾生渴愛與執著的身見,達到無我、無 我所的不動心解脫。

五、結語:由慈悲喜捨邁向解脫

慈悲喜捨的殊勝,不僅可清楚見於漢譯《阿含經》各處經文,同樣在南傳的

《尼柯耶》經典裡,亦不乏廣說傳佈四無量心與教示修習。長部與中部的《尼柯 耶》經典裡,記載著佛陀對比丘們說,能夠修習慈悲喜捨的修行者,才是懷有豐 富財寶的修行者:

修行者(bhikkhu)們!什麼是修行者富於財寶?修行者們!有修行者,以 與慈相俱的心遍滿一切,又遍滿二方、三方、四方,如此,以廣大、廣博、無量、

(6)

無怨、無害慈心,遍滿上下橫方,普一切處、一切世界。以與悲相俱的心...

以與喜相俱的心...以與捨相俱的心遍滿。修行者們!這就是富於財寶的修行 者。

因此,對於世間法與出世間法而言,慈悲喜捨在佛法解脫道的意義相當寶 貴。若我們以「十」字的橫縱面來比擬,就橫面的世間法而言,慈悲喜捨的實踐 可以滿足世間善法的實現,令人遠離粗重的煩惱束縛,展現人類美好而高貴的情 操,於現世獲得心靈和緩的喜悅與安樂。就縱面的出世間法而言,在佛法解脫道 的次第下,慈悲喜捨在世間法的實踐恰可提供出世間法一個優質的基礎;當身心 粗重煩惱滅除時,由「悲慈喜捨」進入如理作意與法次法向,又來回往返修習「悲 慈喜捨」,如此一來不斷地見無常、苦、無我,就能夠無間地照見細微的隨眠煩 惱,在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的離苦實踐下,漏盡解脫,趣向涅槃寂靜。

正是如此,慈悲喜捨成就世間善法,更導向出世間法,它是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 解脫的橋樑,當為世人修習多修習。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他在解釋「禪定」這一詞條時,一面承認「攝心守意」的傳統 禪法,更表示自己的所傳還是中國祖師禪的傳統,強調了禪是在生

靜慮、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都

可以在初禪根本定到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中修觀。這是所 謂的「定中修觀」 。這類禪修者在根本定中直接觀照禪支

《雜阿含 347 經》是有名的《須深經》 ,經 中須深對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四禪八定和神通感 到疑惑,佛陀的回答是: 「彼先知法住,後知涅 槃」

舉例來說,法光寺的香積廚義工之付出 實踐,就是開展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剛來 法光寺參加大悲心會時,幫忙切菜,看到王

「廣大的心」是指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安般

《阿含經》中有多處提到如實觀察,例如,《雜 阿含 65 經》中,佛陀說:「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 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