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藝閣的 藝閣的 藝閣的 藝閣的「 「 「 「神 神 神聖 神 聖 聖與世 聖 與世 與世 與世俗 俗 俗 俗」 」 」和 」 和 和「 和 「 「 「文雅與 文雅與 文雅與 文雅與 通俗

通俗 通俗

通俗」 」 」 」分化 分化 分化 分化

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在清代隨著閩粵移民的宗教信仰活動進入台 灣,傳入的類型主要有「裝台閣」和「蜈蚣閣」之分,歷經清代、日 治與戰後的傳承與發展,因時空變化,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 因素的影響之下,自日治開始出現具備台灣本土特色的「在地化」趨 勢,其所呈現的樣貌也與傳統臺閣不同了。另一方面在日治與戰後,

傳統藝閣活動又受到文人理念、商業利益、日本當局與地方自然人文 生態的影響,而朝向「文雅與通俗分化」 、 「神聖與世俗分化」的「多 樣化」發展,先後形成各具特色的四種新類型,分別為文雅化的詩意 閣、商業化的改良藝閣、政治化藝閣與宗教化的蜈蚣閣。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漢學勃興與詩意閣 漢學勃興與詩意閣 漢學勃興與詩意閣 漢學勃興與詩意閣

日治時期,是傳統藝閣在台灣風格轉變最關鍵的時期,尤其在連

雅堂的介入改革之下,藝閣所表現的風格,已與中國傳統臺閣逐漸有

所不同了。連雅堂(1878—1936),名橫,又號劍花,台南人,年少時便

對台灣史事特感興趣,在日人治台之後,即專注於研究歷史、振興文

學、考據語源和關心民俗等,於明治三十年(1897)與詩友重振浪吟

(2)

詩社,又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擔任台南南社的發起人,明治四十 二年(1909)正式加入台中櫟社,致力保存台灣文化,發揚民族精神。

其相關的著作甚豐,包括《臺灣通史》 、 《臺灣語典》 、 《臺灣詩乘》 、 《臺 灣叢刊》 、 《臺灣詩薈》 、 《雅言》……等。

1

連雅堂在〈詩意〉一文中,

曾提出其對傳統「臺閣」的看法:

臺灣迎賽,輒裝臺閣,謂之詩意。而所裝者,多取小說:牛鬼 蛇神,見之可晒。夫臺閣既曰詩意,則當採詩之意、附畫之情、

表美之術,以成其高尚麗都之致,使觀者徘徊而不忍去,而後 足以盡其能事。唐人絕句之可為「詩意」者,如沉香亭北,如 銅雀春深,生香活色,綺膩風流;而豆蔻梢頭、珠簾盡捲,尤 足以現其盈盈嫋嫋之態也。

2

從這篇內容中可知,在連雅堂賦予傳統臺閣與文人「詩意」之意 相符之前,詩意的說法,似乎早已出現在台灣的迎神賽會之中。對此,

也可從當時報導得到印證,如明治四十年(1907) 《臺灣日日新報》有 關於艋舺保儀大夫的祭典活動中,就已出現「詩意一檯」的說法。

3

至 於詩意的名稱,何時出現,因受限於文獻資料的不足,目前仍無法判 定。但可以確定的是,詩意的說法在連雅堂介入之前,就已出現。而 有關於詩意的定義,雖然蔡欣欣以義大利維柯(C.Vico)所提出的「詩

1

許雪姬等撰文, 《臺灣歷史辭典》 ,臺北市:文建會,2004,頁 0812。

2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0。

3

〈保儀大夫祭典〉 , 《臺灣日日新報》 ,1907 年 7 月 9 日,第五版,第 2753 號。

(3)

的智慧」來作解釋,認為詩意,是來自於庶民百姓自發性或創造性的 集體智慧,讓民間文化形式伴隨著愉快、輕鬆、詼諧與靈動,充盈著 生命的活力與創作的泉源。然而此種主張,仍有待商榷,因詩意一詞 若從字面上來說,有可能是取意詩句,也就是說文人連雅堂發現傳統 臺閣雖稱為詩意,但在主題與造形的表達上卻尚缺詩意之美,覺得有 些名實不符,所以才主動介入改革,認為真正的「詩意」應當是兼具

「採詩之意、附畫之情、表美之術」之意。

此外,連雅堂之所以會參與傳統臺閣的改良,主要還是受到台南 迎天后活動的影響。因其早年居住在台南,對於迎天后活動中的臺閣 所表現風格,不甚滿意,向主事者建言,再加上曾為綢緞商錦榮發號 的主人裝閣,獲得很高的評價,自此之後,連雅堂似乎成為裝閣的專 家,每當舉辦迎天后的活動,商家都會找其幫忙,如〈詩意〉一文中 云:

……每迎天后,各商家請余裝閣,余亦興高采烈,細為指點,

又各就其生意而搜故事。如香鋪之紅袖焚香,茶鋪之樵青煮茶

,銀店之唐宮鑄鳳,餅店之紅綾賜宴,莫不發揮本色。當事者 復設審查員以品評之,懸其等第,錫以金牌,而臺南詩意之嶄 新,遂冠全土,各地從而效之。

4

4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1。

(4)

從上文可知,連雅堂會注意到傳統臺閣裝閣的問題,主要是受到 台南大天后宮迎媽祖繞境活動的影響,而台南大天后宮大規模的繞境 活動,又與鎮南媽的出現有關。

而鎮南媽正式出現於台南大天后宮是在大正四年(1915) ,與商人 石學文的推動有關。從歷史發展上來看,台南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 王邸。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施琅率領清兵攻台。寧靖王見大 勢已去,乃決心殉國。而後施琅為收復民心及排除故明,奏請康熙帝 敕建「台灣府大天妃宮」 ,康熙二十三年(1684)晉封媽祖為天后,頒 賜「輝煌海澨」匾,奉旨諭祭,聘請臨濟宗三十四世戒法標大和尚住 錫,肅命廟名「大天后宮 」 。這是天妃晉封天后的首廟,更是全台第 一座官建、官祀的天后宮。

5

在日治時期之前,大天后宮的香火頗盛,地位崇高,前往進香的 民眾絡繹不絕。但後來受到政權轉移的影響,在日治初期,盛況已不 復見,而且還險些成為日本佛教的分寺。在日本領台之後,日本曹洞 宗僧侶借居大殿,凡是有日本官紳及商人去世者,都會送往廟內誦經

。所以,大天后宮已成為日本曹洞宗替台南的日本人舉行葬禮之所,

也是該宗在台南一帶的傳教總部。甚至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 ,向地 方當局申請改號為「台南寺」,所幸總督府不同意其申請,挽救了大 天后宮。同時又發佈命令,禁止台灣寺廟成為日本佛教的分寺,瓦解 了曹洞宗的傳教策略。自此之後,曹洞宗退出大天后宮,由三郊(北

5

曾吉連等編撰, 《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祀典台南大天后宮簡介》 ,台南市:台南大天

后宮管理委員會,2005,頁 2。

(5)

郊、南郊、糖郊)接管。

6

三郊接管之後,基於經濟的考量,將大天后宮租給潮州班劇團,

作為演戲場所,造成大天后宮香火幾乎全無。直到後來北港媽祖又恢 復以往舊例,前來台南進香,才又吸引信眾前往參拜。事實上,在清 代北港媽祖就有到台南大天后宮進香的慣例,後因政權轉移,各地局 勢不穩定,大天后宮的發展不佳,此一慣例因而中斷。後在石學文等 人的奔走下,取得地方當局的許可和朝天宮主事者的同意之後,此一 慣例才再度恢復,也因北港媽祖的靈力,吸引了許多群眾前往參拜,

大天后宮的香火逐漸復甦。正因石學文的大力推動,大天后宮在日治 時期才得以重生。

石學文生於咸豐八年(1858) ,台南府城後街人。光緒八年(1882)

開始與友人開設錦榮發號,經營布疋生意,幾年來獲利頗豐,到了大 正年間,錦榮發號由他全權來負責。他平生慈善,最信仰北港天上聖 母,在日治時期朝天宮重修時,他獨力募款數萬元,因而列名為朝天 宮董事,並與朝天宮的主事者關係密切。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北港媽 祖到台南大天后宮進香的慣例得以恢復。

7

但在大正四年(1915) ,邀 請北港媽祖南來進香的過程中,出現不少的糾紛與阻力。雖然,後來 北港朝天宮決定南來進香,這一次的活動也的確吸引到不少的人潮,

可說是相當成功。但相對也刺激到石學文等人,決定建立台南大天后

6

王見川, 〈日據時期的彰化南瑤宮與台南大天后宮~兼談藝閣廣告化問題〉 , 《台灣宗 教學會通訊》 ,第 5 期,2000,頁 89-90。

7

王見川, 〈日據時期的彰化南瑤宮與台南大天后宮~兼談藝閣廣告化問題〉 , 《台灣宗

教學會通訊》 ,第 5 期,2000,頁 90-92。

(6)

宮的權威,於是透過神明發爐與扶乩方式,傳達北港三媽要常駐台南 大天后宮的消息。在台南士紳的支持下,石學文等人隨即委託著名佛 具店-佛西國號,按北港三媽型態,塑造一尊媽祖金身,供奉於台南大 天后宮內,就是俗稱的「鎮南媽」。台南大天后宮也在石學文的主事 下,一面募款修建廟貌,一面透過大規模繞境等造勢活動,使得「鎮 南媽」的聲威遠播,不僅南北參詣者增多,也引起各地民眾的迎奉。

而事實上從清代以來,每逢天后誕辰,台南大天后宮都會舉辦迎 媽祖的繞境活動,臺閣妝扮也時常出現其中,正如清光緒十七年(1891)

奉調來台的台南知府唐贊袞在其《臺陽集》中所述: 「臺俗,賽會、

出喪,常招妓裝扮雜劇,名為臺閣。」

8

所以,臺閣妝扮本是台南大天 后宮媽祖繞境的一項表演活動,到了日治大正時期,因為鎮南媽的出 現,台南大天后宮迎媽祖的繞境活動會更加興盛,在迎神隊伍中自然 也少不了臺閣的妝扮。因自古以來,臺閣主要是依附於民間的迎神活 動之中,是一般民眾酬謝神佑的一種表現方式。而連雅堂居住在台南 地區,又深受漢學的影響,自然對於傳統臺閣稱為詩意的說法不表贊 同,因而提出他對傳統臺閣的看法,並親自介入傳統臺閣的改良。後 來,連雅堂又遷居台北大稻埕之後,也介入霞海城隍廟的迎神賽會活 動,促使北部地區的藝閣風格也逐漸受到南部地區的影響,極力要求 藝閣裝閣要符合文人的詩意,有關於連雅堂在北部參與臺閣改良的過 程,也可從〈詩意〉一文中看出,如:

8

唐贊袞, 《臺灣關係文獻集零—十六臺陽集》,台北:台銀文叢 309 種,1972,頁

173。

(7)

臺北之迎城隍,其盛且勝臺南,而所裝詩意,猶不脫舊套。余 既寓稻江,思為改良,當事者亦樂從余意。如水果行老泰勝請 余籌畫,為裝潘安擲果,既獲優等;翌年又裝一騎紅塵,而閣 底安置機關,貢使之馬能環走,觀者稱奇,品評復居第一。

9

而北部地區藝閣發展受到文人詩意影響,在日人鈴木清一郎《臺 灣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一書中也可得到印證,內容中舉出曾參 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的藝閣為例,說明藝閣也可稱為「詩藝閣」,

其意為製造一座閣,讓人來表演詩中的意境,給參加祭典的人觀賞,

每座藝閣都有優美的背景,看起來更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10

其主題 意境的描述如表所列:

表 4-1-1 參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的藝閣主題說明

主題 說明

夕陽簫鼓 徐元杰是唐代詩人,他曾漫游杭州的西湖,當他看到夕陽西

下,更覺得湖光絕佳,於是就在舟中吹蕭擊鼓助興,並且作

9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1-112。

10

鈴木清一郎著, 《臺灣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 ,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34,

頁 415。

(8)

即興詩「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這座藝閣的

主題就在扮演此句詩意。

觀音收鯉魚精 據傳唐代有鯉魚精,經常在天河裏作怪,來往行人渡此河

時,都會蒙受其害。索性後來由於觀音菩薩的功德,才算使

鯉魚精歸皈佛門,這座藝閣就在扮演此段情節。

雪裡吟香 宋代有一位叫白玉蟾的詩人,當他春日觀賞梅花時,不由得

吟出「南枝纔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的詩,這座藝閣

就在演這種觀梅吟詠的實景。

幽篁獨坐 王維是唐代大詩人,一日獨坐在竹林中彈琴賦詩為樂,其詩

是: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座藝閣就在演這種竹林彈琴的情景。

霜月 李商隱是唐朝詩人,他曾作詠霜月的詩,其中兩句是「青女

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此詩句中的青女就是霜神,

而素娥即月亮裏的嫦娥,這座藝閣就在演這種霜月雙清的美

景。

採菊東籬 晉朝文豪陶淵明雖隱居山中特別喜愛菊花。這首詩在故鄉

「柴桑」採摘自己栽植的菊花,邊採邊吟詩,說「採菊東籬

下,悠然見南山」 。

唐明皇遊月宮 是神話中的故事,那是唐朝時代的張道陵,於中秋招待唐明

皇賞月,到達城闕時,道陵說「這裡有所謂的廣寒宮(月

宮)」 ,忽然出現邊唱邊舞的嫦娥,唱的是霓裳羽衣的曲調。

(9)

將歌詞暗記起來的唐明皇回宮即下旨梨園(歌劇團) ,作詞

曲傳至後代。

富貴壽考 出生於唐代的汾陽王郭子儀,七月七日到達銀州時,忽然見

到從大空中出現嫦娥般的美女下凡,一時驚喜的郭子儀,為

了起願能為長命富貴於膜拜這個從天降下的美女。美女也說

「從之可大富大貴,壽比南山」……然而把當時的情況吟出

的詩,謂之富貴壽考云云。

蘇東坡遊赤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後來升為翰林學士兵部尚書。縱

橫奔放的文章施名於全國。詩作亦堅持篤實,充分從抒情的

發揮留下許多佳作。於元豐壬戌年秋七月,搭乘遊船而作的

名詩。

資料來源:鈴木清一郎著, 《臺灣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 ,台北市:台灣

日日新報社,1934,頁 416-417;譯文參考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 ,台北:眾文圖書,1978,頁 433-435。

傳統臺閣在連雅堂的介入改良之後,在風格表現上出現了很大的

變化,也引起各地的注意,《臺灣日日新報》也開始出現一些有關於

藝閣詩意化的報導,如大正七年(1918) ,有關於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

的報導:

(10)

但所謂詩意者。要有古今事跡。一經裝出令人知為某人某事。

且點綴棚閣之物。亦宜有廣告意味。乃見其佳。若仍用二三雛 妓。髮蓬似鬼。面黑如煤。紮一白頭巾綠頭巾披一白風被綠風 被。古今事跡毫無。點綴亦沒意義碎布破紙。滿棚亂飾令人觀 之欲嘔……

11

雖然此篇報導內容對於詩意的解釋,並沒有侷限在詩詞的內容上

,但也強調妝扮的題材,一定要有古今的事跡,最好讓人一看即能心 領神會。又如同年(1918)另一篇有關於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的報導,

指出該年參與迎神賽會的藝閣,雖稱詩意,但令人有些失望,並在報 導內容中提出實例,強調詩意要有古今的事跡,不可隨意的杜撰,其 內容如下:

如有巨紳逍遙林下。會其鄉有迎神之舉。一富人將與巨紳鬪勝

。所結藝棚多實質玩于其中。人恐巨紳非其敵。羣走報之。巨 紳弗為意。屆期藝棚既出。巨紳乃獨臥藝棚上。周圍皆以棉花 點綴之。上特書雪滿山中高士臥七大字。一時觀者塞途。富人 亦自以為弗及。……又如有十八翰林。戲一狀元。要其夫人出 裝觀音佛。諸人願為十八羅漢。狀元畏人譏其懼內。弗敢拒。

歸而寢食幾廢。夫人知之使逕許。屆期乃送十八把薙刀而往。

11

〈稻江準備迎城隍〉, 《臺灣日日新報》 ,1918 年 6 月 19 日,第六版,第 6462 號。

(11)

諸翰林先削髮。諸翰林竟自廢。且備筵謝罪焉。觀此。則可知 所謂詩意者。從無有杜撰者矣。

12

從這兩篇的報導可知,詩意除了取意詩句外,也要有古今的事跡

,不可隨意的杜撰,一定要有所依據。而此看法,正如連雅堂所主張 的,在選定主題後,對於人物、衣服等必須加以細究,尤其樓臺花木 的背景部份更須用心設計,因為「樓臺以指其地,花木以明其時,斷 不可隨便布置。」

13

綜合以上的說法,我們可以發現藝閣真正文雅詩意化的原因,除 了受到台南大天后迎媽祖活動的影響外,連雅堂背後所代表的漢學思 想,也扮演著一定的影響力。也就是說,在連雅堂提出詩意看法的同 時,也有其他的文人認同他的想法,所以文雅化的詩意閣才會成為當 時藝閣發展的新趨勢,正如連雅堂所說的: 「臺南詩意之嶄新,遂冠 全土,各地從而效之。」

14

而漢學萌芽於鄭氏時期,茁壯於清領時代,應變於日治時期。從 表面上來看,在日治時期,漢學受到日本與西方文化的挑戰,似乎面 臨著頹衰的危機。但事實上的發展卻不是如此,漢學反而在日治時期

,尤其在明治三十五年到大正九年(1902—1920)之間漢學的發展更 加勃興。在此段期間,全台文學社群林立,其類型包括詩社、文社與

12

〈城隍祭典彙誌〉 , 《臺灣日日新報》 ,1918 年 6 月 23 日,第六版,第 6466 號。

13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3。

14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1。

(12)

詞社等,其中以三大詩社的影響力最大,分別是成立於明治三十五年

(1902)的台中「櫟社」 、明治三十九年(1906)的台南「南社」與明 治四十二年(1909)的台北「瀛社」 。而這三大詩社在日治時期,並稱 為臺灣三大詩社。

15

然而漢學為何在日治前期能夠勃興呢?

就外在背景而言,與日人之推波助瀾、社會環境安定、報刊雜誌 的傳播有關;至於內在的因素,則是詩人們企圖藉詩社之創設或參與

,來達成沉溺詩歌以自遣、維繫漢文於一線、風雅唱和切磋詩文、抬 高身份博取美名、溝通聲息敦睦情誼等目的。

16

文人藉由參與文學社 群的活動,也間接讓漢學有了復甦的機會。文人連雅堂就曾感嘆的說

:「日人據臺以後,漢學頹喪,至今已極,使非各吟社為之維持,則 不堪設想。」

17

傳統臺閣風格真正轉變為符合文人理念的詩意閣,應是連雅堂介 入之後,也就是大正四年(1915)鎮南媽出現的時候,而此時正是漢 學在台灣最蓬勃發展的時期。文人參與藝閣活動,除了連雅堂之外,

事實上其他的也在所多有,我們可從大正九年(1920) 《臺灣日日新報》

的報導中,找出一些端倪,如:

去廿八日大稻埕將迎城隍繞境。乾元藥行對於含廣告的意味之 藝閣旗幟。其超群者欲贈與金牌。現正調製。其審查場所。擇 在林本源第一房事務所前。發表時間。是日午後五時。發表場

15

黃美娥, 〈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 , 《臺北文獻》 ,直字第 151 期,2005,頁 255。

16

黃美娥, 〈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 , 《臺北文獻》 ,直字第 151 期,2005,頁 254。

17

劉登翰等編著, 《臺灣文學史上卷》 ,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頁 294。

(13)

所。乾元藥行店前。審查員為林熊徵洪以南謝汝銓連雅堂魏清 德林朝儀陳茂通盧曉山諸氏云。然則各界當必有一番準備。欲 得月桂冠也。

18

從此報導內容中,可看到當時台北大稻埕迎城隍遶境,乾元藥行 的店主陳茂通為了藝閣的競賽,特別聘請林熊徵、洪以南、謝汝銓、

連雅堂、魏清德、林朝儀、盧曉山等人來擔任評審員。這些評審員當 中,除了連雅堂之外,其他諸人也都具有漢學的背景。如洪以南(1871

—1927),本名文成,台北艋舺人,為人風流儒雅,博學宏識,曾任台 北瀛社的社長;謝汝銓(1871—1953),字雪漁,原籍台南,日治以後遷 居台北。明治四十二年(1909)與洪以南等倡設瀛社,為北台第一大 詩社,並在洪氏去世後繼任為第二任的社長;魏清德(1886—1964),號 潤庵,新竹人,後移居台北。長於文才,尤擅漢詩,初期加入詠霓詩 社,後為瀛社創社社員,亦是新竹竹社社員,在戰後出任瀛社第三任 社長。

19

台南地區,《臺南新報》也提到台南媽祖繞境活動時,特別邀請 文人來參與藝閣的評比:

臺南媽祖。於十八九兩日出巡境內。市內商團。計四十餘□各 以故事燦行。又有南管。北管。藝棚。雅樂。此二晝夜。非常

18

〈賽會審查〉 , 《臺灣日日新報》 ,1920 年 6 月 21 日,第四版,第 7194 號。

19

許雪姬等撰文, 《臺灣歷史辭典》 ,臺北市:文建會,2004,頁 0586、1296、1326。

(14)

熱鬧。一般生意。略見興旺。就中雜貨商團。頗多獲利。故所 裝三藝閣。十分用意。乃於廿夜。邀數文人。為評甲乙。將以

□□□□□□□□□□。二等王母蟠桃 三等許漢文討傘也 其 餘他團。亦各自選取。按級贈金以鼓勵其技能也。

20

由此可知,日治前期因漢學興盛,詩社林立,城市中具備傳統文 史素養人士增多,他們審美品味的要求,無形中促成藝閣文雅化背景 情境。文人參與民間廟宇的迎神活動,負責藝閣主題設計和評比工作

,除了滿足自己審美要求外,部份或許當時想藉由藝閣這項民俗文化

,讓一般的民眾能多了解漢學,並提升審美品味。因為藝閣的展演,

並不侷限在固定的地點,而是隨著迎神隊伍穿梭巡行於大街小巷之中

,所以能吸引很多的群眾來觀賞,藝閣活動正好也可趁機發揮教育文 化的功能。

因為以往受到社會環境的限制,一般人民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大,

很少能接觸到文史詩書等方面的知識,也難怪連雅堂等文人會認為在 迎神賽會中所出現的藝閣過於俗氣,就其妝扮的主題取自於小說而稱 為詩意,有點名實不符,因而藉此機會落實文人的看法。強調所謂的 詩意應當是「取意詩句」,正如連雅堂所說的:「唐人絕句之可為『詩 意』者甚多。如『沉香亭畔』、『銅雀春深』,活色生香,風流綺絕;

而『豆蔻梢頭』、『珠簾盡捲』,尤足以現其盈盈嫋嫋之態也。」

21

20

〈媽祖遶境〉 , 《臺南新報》 ,1924 年 4 月 21 日,第五版,第 7961 號。

21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0。

(15)

此,日治時期的藝閣風格能夠與文人所謂的「詩意」相符,其背後最 主要還是受到漢學興盛,城市文士階層擴大影響。換句話說,當時藝 閣的文雅化,成為名符其實的「詩意」,一方面固然滿足文人的審美 要求,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文人們想藉此機會,讓一般人民也能體會傳 統詩文之美,進而對漢學有進一步的認識。

從上文可知,傳統的臺閣在日治前期的文雅化,出現了「詩意閣」

的原因,前述強調來自民間庶民百姓集體智慧的說法根本不值深信,

主要還是受到漢學勃興文人雅士增加的影響。而此一詩意風格,也從 台南開始影響到全台各地,特別是在大稻埕地區,因當地霞海城隍廟 的祭典,在日治時期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祭典活動。當時由於外銷事 業不太順暢,大稻埕的貨品都有嚴重滯銷的情況,所以當地紳商在聽 聞台南迎神活動,因傳統臺閣改良具有詩意與廣告功效,而帶來商機 的訊息之後,也想好好再利用霞海城隍迎神賽會的時機,來創造人潮

,振興商況。恰好連雅堂遷居大稻埕,適時介入霞海城隍迎神賽會的 藝閣改良活動,因此文雅化的詩意閣也逐漸出現在霞海城隍迎神賽會 的藝閣行列之中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藝閣到了日治時期,因受到漢學勃興與文人的

影響,所呈現的風格已與當初傳入台灣的傳統臺閣有所不同,特別強

調主題和造形的審美化和藝術化,所表現的詩意風格也逐漸符合文人

的期待。雖然妝扮的題材並不侷限在詩句上,但一定要引經據典,符

合古今的事跡,不可任意杜撰,同時必須具備詩意的內涵,再透過藝

師的巧思與工藝製作來呈現詩意之美。流風所及,到了今天,尤其是

(16)

目前還維持大規模藝閣繞境且堅持真人妝扮的雲林北港,雖然部份藝 閣難免受到社會變遷與科技發展的影響,藝閣的外在型態已與從前不 同了,但從其歷年來藝閣妝扮的主題上仍可見到特別強調詩意的現象

。此外,之前曾提到藝閣的活動並非定點的展示,而是隨著迎神隊伍 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本身也可發揮教育文化的功能。筆者在觀察現 今北港藝閣繞境時,也發現到部份藝師會提供主題說明的書面資料,

當場發給參觀的民眾參考。如北港藝師顏三泰先生在民國九十五年(2 006)所提供的書面說明(圖4-1-1、4-1-2) :

主題〈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題義取自《詩經》 〈關雎〉一文,所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 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 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本藝閣以一對雎鳩,關關而鳴。君子淑女,荇菜擬之。琴瑟 友之,鐘鼓樂之。來表達詮釋幽閒貞靜的美女子,有才德兼 備的君子追求,似荇菜左右流動、尋訪、牽掛,相思彼此。

像琴瑟彈著同樣聲調,相親相愛的住在一處。如鐘鼓一般的

聲聲相應,過那快樂的日子。

(17)

圖4-1-1 什穀油車飼料舖藝閣 圖4-1-2 窈窕淑女

參加2006年北港媽祖繞境活動 君子好逑主題說明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2006.4.16) 資料來源:北港藝師顏三泰先生提供

(2006.4.16)

又如來自台南七股為魯班公會連續得到八連霸金龍獎的藝師金 國銓先生,在民國九十五年(2006)所提供的書面資料(圖4-1-3、

4-1-4) :

主題〈琵琶行〉說明:

一、前言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著作,元和十年,詩人獲罪

遷謫為江州司馬,惆悵之際,於潯陽江頭送客巧遇長安

(18)

歌女。歌女善彈琵琶,樂音深深撼動詩人的心。天威雖 則凜凜也有被蒙眛,詩人承受匪人的陷害,又聽聞歌女 蒼涼的身世,一時興起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嘆﹗琵琶一曲

,秋醪數樽,終於寫就了此一千古傳誦不絕的長詩。

二、主支佈局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在此以潯陽石 碑及泛紅的楓樹展示地點與季節。 「移船相近邀相見…猶 抱琵琶半遮面」 ,考慮到空間有限與整體美感,只能安排 歌女手抱琵琶坐於船上。而白居易身著青衫,手執卷書

(因為有「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新唐書: 「七品綠衣,

八品、九品青衣」 ,青衫應是指藍色的官服。)與客人個 別分置於兩旁。對於琵琶樂音之起伏頓挫有諸多擬物化 且極其深入描述,在此以盛開的牡丹花及穿梭於花間的 黃鶯,亦即是黃鸝鳥,作為「間關鶯語花底滑」之展示。

三、後台佈局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座中泣下誰 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凡此種種,隱約中可看到詩人 對於長安那一份深厚的情感。而今之所以有此曠古絕作

,也是在這種艱難之境所昇華提煉出來的,是故,即以

宮廷、唐憲宗、掌扇侍女作為帝京之展示。

(19)

圖4-1-3 魯班公會藝閣參加 圖4-1-4 琵琶行主題說明

2006年北港媽祖繞境活動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2006.4.16) 資料來源:七股藝師金國銓先生提供

(2006.4.16)

從兩人所提供的書面資料可知,現今的藝師在選擇題目時,還是 會極盡所能想要表達詩意的特色。對於妝扮的題材、時空、人物均一 一加以考證,務求作到名實相符。而從金國銓藝師所提供的書面資料

,更可清楚看出其藝閣整體佈局的安排巧思。正如連雅堂〈詩意〉一 文所言: 「詩意之中,最須用意者,莫如樓臺花木。何也?樓臺以指其 地,花木以明其時,斷不可隨便布置。」

22

金國銓藝師特別用石碑及 泛紅的楓樹來點出地點潯陽與秋天季節。

22

連雅堂, 《雅堂文集》 ,台北:台銀文叢 208 種,1964,頁 113。

(20)

此外,由於藝閣主題為「琵琶行」,因而特別聘請一位仍就讀於 台北 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的學生,妝扮成女主角手抱琵琶坐在船上,並 作現場的演出(圖 4-1-5) ,處處均可看出金國銓藝師用心之處。而有 了這些書面資料的呈現,更讓一般民眾在觀賞藝閣活動時,除了覺得 新奇有趣之外,更能對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多一些了解,發揮其在教育 文化的功能。

圖 4-1-5 魯班公會藝閣參加 2006 年北港媽祖繞境活動 重現昔日藝閣真人彈唱的面貌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2006.4.16)

(21)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商業發展與改良藝閣 商業發展與改良藝閣 商業發展與改良藝閣 商業發展與改良藝閣

自古以來,藝閣主要依附於民間迎神活動之中,妝扮藝閣的費 用很高,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必須集資才能達成。所以,在迎神賽 會之中,藝閣的出資者多半為商家,而商家出資裝閣的原因,除了 祈福還願之外,不外乎想招攬生意,並藉機炫耀自己所擁有的權勢

、財富與地位。

到了日治時期,城市的商家為了促進生意與商品的銷路,大多 會選擇「迎神賽會」來吸引人潮與創造商機,如大正四年(1915)

《臺灣日日新報》即報導,台南各商家因國姓公與北港媽祖合迎的 活動而獲利的新聞,其內容如下:

去八日九日。臺南國姓公與北港媽祖合迎。實領臺以來。未 曾有之熱鬧。南北之人。風聞當三十五保。每保裝飾藝棚或 二臺或四臺約百餘臺……查兩日間市況。醉仙樓本店醉仙支 店西薈芳寶美樓小樂天及松金福春家等。及各小飲食店。暨 路側食物。頗呈活氣。布店如錦榮發震裕。自媽祖來。此十 日間。每日增進有二百圓內外。此一二日不過多收四五百金 耳。雜貨店亦見好況……

23

23

〈迎神獲利〉 , 《臺灣日日新報》 ,1915 年 5 月 12 日,第六版,第 5349 號。

(22)

由上可知,城市商家多將迎神賽會,視為振興商機的一種方法,

所以當西元 1910 年代後期起,外銷事業不太順暢的情況下,城市商 家利用迎神賽會來振興地方商況的方式,也就變成是理所當然習以為 常了。而當時的外銷之所以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第一次世界 大戰之後,世界各國興起關稅壁壘與保護主義有關,致使台灣的外銷 事業受到嚴重的打擊。前述的狀況,我們可從臺灣總督府所刊行的《臺 灣貿易年表》中得到印證,如表 4-2-1。

表 4-2-1 台灣外貿變動情形(1911~1921)

年份 輸出(円) 輸入(円) 差數(円)

1911(明治 44 年) 13,175,590 19,555,047 -6,379,457 1912(大正 1 年) 14,960,228 19,307,126 -4,346,898 1913(大正 2 年) 12,942,442 18,023,724 -5,081,282 1914(大正 3 年) 12,982,314 13,013,937 -31,623 1915(大正 4 年) 15,430,278 12,781,778 2,648,500 1916(大正 5 年) 31,652,474 15,430,037 16,222,437 1917(大正 6 年) 40,215,791 21,099,376 19,116,415 1918(大正 7 年) 33,394,008 33,554,513 -160,505 1919(大正 8 年) 35,622,287 64,132,762 -28,510,475 1920(大正 9 年) 35,172,945 60,366,731 -25,193,786 1921(大正 10 年) 23,541,621 40,433,290 -16,891,669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編纂, 《臺灣貿易年表》 ,臺北市:臺灣總督府

稅務課,1934,頁 370。

(23)

從上表中可知,在大正三年(1914)到大正六年(1917) ,貿易順 差連年上升,但到了大正七年(1918)就開始呈現逆差,短短幾年之 間,外貿下跌幅度相當驚人。

24

此外,傳統藝閣改良出現廣告功效的 時間,大約開始於大正五年(1916)或大正六年(1917)的鎮南媽繞 境活動。

25

所以當城市商家在聽聞藝閣活動,能發揮廣告化的消息之 後,莫不躍躍欲試,希望能再藉由商業化的改良藝閣來創造人潮刺激 買氣,振興商機。如日治時期迎神活動最熱鬧的大稻埕地區,在聽到 這個消息之後,也希望當地的商家能仿效台南的例子,製作具有廣告 功能的改良藝閣,一來增加迎神賽會的熱鬧氣氛,二來可以發揮廣告

,吸引人潮,振興商況。

事實上,在迎神活動中出資裝閣的多為商家。出資的目的,除了 酬謝神恩與增加迎神賽會的熱鬧外,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能藉此 讓自己的生意興隆。所以當文人連雅堂受商家之邀裝閣時,也注意到 商家出資裝閣的目的,加上他本人深知藝閣在參與迎神賽會活動並非 是定點的展示,而是隨著迎神隊伍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本身就是一 個活動的看板,若能在藝閣裝飾上加以「廣告」的話,必定能為商家 促銷貨品或提振生意。

24

參閱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編纂, 《臺灣貿易年表》 ,臺北市:臺灣總督府稅務 課,1934,頁 370。

25

王見川, 〈日據時期的彰化南瑤宮與台南大天后宮~兼談藝閣廣告化問題〉,《台灣

宗教學會通訊》 ,第 5 期,2000,頁 95-96。

(24)

大稻埕地區,大正十二年(1923)四月,當日本皇太子來台時,

連雅堂受邀裝置十餘台的藝閣,除了主題取材「詩意」之外,其中有 不少的藝閣也充分發揮「廣告」的效果,如為青果問屋商團所裝置的

「東寧貢瓜」,主題雖取自《臺灣志略》中的內容,但因連雅堂特別 以各種水果來作裝飾,發揮廣告的效果,打響青果問屋商團的名號,

在當時獲得很高的評價,我們可從當時的報導得知:

去月二十五日。稻艋各團體。以臺灣慶祝賽會所用行列。仰 皇太子殿下臺覽。經審查委員審查採點。決定分甲乙兩種……

而詩意閣如青果問屋商團所作之東寧貢瓜。其裝飾全部配以 各種果子苦心慘澹。優秀美麗。不特含有廣告意匠。且現出 交通不便。帆船渡海維艱。其背影當年狀況。如古人躍於目 前。令人不禁情深懷古之思……

26

由此可知,商家若能充分利用廣告,為自家的商品宣傳,必定提 振生意增加盈餘,並促進商業的繁榮。而廣告究竟能為商家帶來有多 大的效果,在大正九年(1920) 《臺灣日日新報》〈詹炎錄〉的專欄中 曾特加檢討,其內容如下:

26

〈臺北通信‧催物獎賞再報〉 , 《臺灣日日新報》 ,1923 年 5 月 6 日,第五版,第

7610 號。

(25)

……廣告之法不一。以報紙為最有效力。次則利用各處之賽 會。蓋我之所營何業。我之所製何物。不有廣告。人孰知之。

諺云。買者不知賣者何處。此則無廣告之害也。南部各種商 家。利用媽祖繞境之機會。就其所營之業。與其所製之物。

費金錢。勞心力。編為故事。以引人目。而即以廣告其所營 與所製者。聞每年三月一次廣告。必得幾分銷路。與無廣告 者比例。其差甚多。故人皆樂之也。他處商店。若能利用此 機會。加諸行列。一樣廣告。其收益定多也。

27

從上文中可知,商家除了能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傳外,也可像南 部的商家一樣利用媽祖繞境的時機,將自家的商品編為故事裝扮藝閣

,參與迎神的活動,來達到宣傳的效果。可見,打造藝閣參與迎神活 動,除了能祈福還願、增加熱鬧之外,還能藉由旺盛的人氣,來爭取 商機,熱絡市況。

除了上述之外,在日治時期藝閣活動相當活躍的雲林北港,商家 還以印製邀請函的方式(圖 4-2-1) ,邀請親朋好友參與迎神賽會的活 動,並藉此宣傳自己的生意,以增加買氣。其邀請函的內容如下:

川原氣轉城闕春生聞谷外之遷鶯 恒欣求侶見枝頭之好鳥每憶良朋 寅惟

27

〈近世商戰激烈〉 , 《臺灣日日新報》 ,1920 年 5 月 15 日,第五版,第 7158 號。

(26)

椒花献歲履祉迎祥蘭室生輝動作如意定愜予 懷拜啟者今正擬欲登堂恭賀祇聆清誨奈俗塵 萬 斛 動身不得望祈原諒 敝 港舊歷例年元宵 聖母迎燈三晝夜士農工商各挺所長裝成藝閣詩 意音樂喤喤爆竹終宵種種餘興非螢燈蛙皷可 比觀玩者老幼提携絡繹不絕堪稱熱鬧快人心 目敬請尊駕邀親友降臨以光蓬蓽以叙雅懷則 幸甚今春 貴地諸友欲來

朝天宮進香仰祈 閣下作青眼之視代為招呼依 舊重來 敝 店使 弟 稍沾蠅頭此情此德銘誌五中 沒齒不忘如擇吉日起程香友若干按何驛下車 及敬神禮物幾何祈先撥筆示知預為準備等候 亦可備音樂到驛前迎接也肅此拜啟 並候 均安

大正十四年一月元旦

北港郡北港街北港一一九番地

蔡 復 興 商 店

蔡 然 教 頓

陳府春成老翁先生閣下

(27)

圖4-2-1 1925年北港蔡復興商店邀請函

資料來源: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提供(2006.1.5)

邀請函的寄發範圍相當廣闊,並非僅限於北港鄰近地區。例如在 曾月吟的論文《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中,就提及北港 地區瑞發商店的主人黃家雀在媽祖繞境活動時,曾寄邀請函。邀請旗 山的朋友泉吉來參加,而泉吉也禮尚往來,回請瑞發商店的主人參與 旗山當地的祭典。

28

對應這些邀請函的內容可得知,在日治時期台灣 各地每遇迎神賽會活動時,商家多以寄發邀請函的方式告知親朋好友 或商業夥伴參與,而這些邀請函多用印刷的方法大量印製,格式內容

28

曾月吟, 《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頁 54-55。

(28)

大同小異。而北港地區印製邀請函的風氣,一直延續到戰後。北港文 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收藏著一張北港地區約民國六十八年(1979)

前左右的邀請函,是以明信片的格式來印製(圖 4-2-2) ,其內容如下:

桃花柳綠節屆三春正吾人賞心樂事也遙想 高堂潭祺臻吉福祉與歲序同增財源共春光 並茂以欣以頌

敬啟者 敝 港訂於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兩 晝夜恭迎天上聖母遶境,音樂,陣頭,藝 閣,無不爭奇鬥巧,其中詩情畫意,富有 遊目騁懷之雅趣,屆期敢請尊台暨邀友攜 眷撥駕來遊自當烹茗掃榻以待幸勿吝玉是 所至禱肅此 敬請

春祺

月 日

鞠躬

(29)

圖4-2-2 1979年前北港明信片格式的邀請函

資料來源: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提供(2006.1.5)

城市或市街的商家出資裝閣的目的,除了答謝神恩、希望生意興

隆與增加熱鬧之外,無非也想藉此機會來炫耀與展示自己的財力與地

位。為了吸引人潮參觀和商家投入製作,日治時期城市的藝閣活動往

往採行規畫比賽制度,而對應大正九年(1920) 《臺灣日日新報》的報

導亦可知,比賽風氣也是由台南開始影響到其他地方,正如其報導所

言:「……而主會務者又有以獎勵之。懸金牌其他為賞。此事開自臺

(30)

南市。而風行於嘉義彰化等市。近且及於基隆……」

29

甚至在大稻埕 奉迎法主聖君的祭典活動中,對於藝閣的評比還出現詳細計點的比賽 規則,大正十七年(1928)九月《臺灣日日新報》相關報導如下:

分陣頭藝閣二部 來九月五日。即古曆七月二十二日。大稻埕 善倡。奉迎法主聖君繞境一節。已如前報。而對於參加陣頭藝 閣。欲分等級贈賞。其第一審查所。決定在陳天來氏宅前。第 二審查所亦決定在郭廷俊氏宅前。審查方法分陣頭。藝閣二部

。各項定四條件採點。其點數如左。 一、 陣頭 旗幟四十點。

意匠三十點。服二十點。音樂十點。 一、 藝閣 意匠四十點。

故事三十點。服裝二十點。人物十點。

30

而藝閣活動的評比,也是城市或市街商家,提升商號知名度與展 示自己財富、地位的最好時機。如大稻埕的金蟬香水代理店楊裕發商 行,因大正十二年(1923)曾出資裝閣參與迎城隍活動的比賽,獲得 特等賞,知名度因而大增。隔年,為了更提升商品的知名度與炫耀商 家財富與地位,決定再出資裝閣並參與比賽,「並沿途分撒金蟬香水 宣傳單。若拾得有捺印者。至舊十五日。可持至該行。交換金蟬香水 云。」

31

29

〈迎神懸賞金牌〉 , 《臺灣日日新報》 ,1920 年 6 月 18 日,第四版,第 7192 號。

30

〈迎神審查方法〉 , 《臺灣日日新報》 ,1928 年 9 月 2 日,第四版,第 10190 號。

31

〈善于宣傳〉 , 《臺灣日日新報》 ,1925 年 7 月 3 日,第四版,第 9033 號。

(31)

由上可知,出資裝閣參與藝閣比賽,也就成為城市商家角逐社會 地位的一種手段。如雲林北港的藝閣活動在日治時期已相當興盛,除 了與北港朝天宮熱鬧的迎媽祖活動有關外,主要是因參與北港藝閣遶 境最大支柱的舖會(商家) ,早在道光十七年(1837)時,就已成立十 二個舖會,後來隨著商業的發展,目前舖會組織已增加到二十三個(表 4-2-2) 。

表 4-2-2 北港舖會一覽表

舖戶

名稱

舖號 創立

年代

祖師爺或行會

祀神

組織成員 目前有無

參加藝閣

繞境

1

菜舖 金豐順

1837

天上聖母 菜販 有

2

鮮魚舖 金海順

1837

天上聖母 魚販 過去有,

近年來無

3

點心舖 誠心順

1837

天上聖母 飲食、點心

業者

4

豆干舖 金珍順

1837

天上聖母 豆類加工業 無

5

醬油舖 海山珍

1837

天上聖母 醬油業 無

6

布郊 金慶順

1837

天上聖母 布商 過去有,

近年來無

(32)

7

紙箔舖 金隆順

1837

蔡倫祖師

天上聖母

金、香、燭

販賣商

8

米舖 金寶順

1837

神農聖帝 米商 有

9

麵線舖 金長順

1837

九天玄女 麵線製造業 無

10

雜貨郊 金興順

1837

天上聖母 南北雜貨商 有

11

屠宰舖 金義順

1837

天上聖母

玄天上帝

屠宰業 有

12

什穀油

車飼料

振玉豐

1837

天上聖母 種子、飼

料、油車業 有

13

青果舖 金珍順 天上聖母 水果商 有

14

老葉檳

榔舖

金福順 天上聖母 檳榔業 過去有,

近年來無

15

百貨郊 金百順 天上聖母 百貨業 過去有,

近年來無

16

餅舖 金清珍 天上聖母

孔明先師

糖果、製餅

17

電器商 金毫順 天上聖母 電器商 有

18

藥舖 元本善 天上聖母

神農聖帝

中醫藥業 無

19

金銀舖 金銀樓 天上聖母

聚寶真君

銀樓商 過去有,

近年來無

(33)

20

西藥舖 金安順 天上聖母

神農聖帝

西藥商 有

21

運輸舖 金通順 天上聖母

太子爺

客貨運輸、

汽車材料、

維修保養業 有

22

魯班

公會

先師府 巧聖仙師、荷葉

仙師、普庵仙師

土木建築、

建材五金 有

23

旅社、

餐廳舖

駐鞍莊 天上聖母 旅社、餐廳

過去有,

近年來無

資料來源:整理自顏昭武等編撰, 《從笨港到北港》 ,雲林:雲林縣政府,2002,

頁 3-50;鄭志明、孔建中, 《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 ,嘉義:南華管理

學院,1998,頁 68-107。

雖然北港地區目前的舖會組織已增加到二十三個,但從表 4-2-2 的內容可知,並非所有的舖會到現在都還有參與藝閣活動。如鮮魚舖

、豆干舖、醬油舖、布郊、麵線舖、藥舖、金銀舖、與旅社餐廳舖等,

目前已不再參加藝閣活動。而這些舖會不再參與的原因,大多是因所 經營行業不再興盛,會員減少,沒有能力再出資裝閣。如布郊,早期 布業興盛,加入的會員很多,有能力出資裝閣參與藝閣活動,但近十 年來因布業不再興盛,僅剩少數的會員,已沒有能力再參加。

32

此外,

32

鄭志明、孔建中, 《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頁 68-107。

(34)

從北港舖會參與藝閣活動的有無,也可看出各舖會在北港商業發展中 所佔有的地位與興衰,畢竟,出資裝閣需要很多的財力,並非一件容 易的事。也就是說,北港舖會透過參與藝閣活動和比賽,除了增添迎 媽祖活動的熱鬧外,無非也是想藉此機會,提高商號名聲與展示舖會 的財力與地位。

事實上透過藝閣的評比,在「爭奇鬥豔」互為角勝之下,對於藝 閣品質的提升自有助益。同時促進藝閣主題與造形的不斷創新,因為 有了比賽的壓力,所以裝閣的藝師無不苦心發揮巧思,鑽研技巧,出 奇制勝希望能為出資裝閣者獲得好成績,也藉此能提升藝師的名氣。

如在《臺灣日日新報》的有一篇內容,即報導一位藝師苦心想獲得肯 定的經過:

閩惠安人劉玉成。巧人也。費千金發明裝閣巧技。此次基隆賽 會初日遊市內。即裝奔月引鳳諸故事。人立簫頭。不見其重。

極為工巧。因由當道鑑定。以獎勵實業為主旨。劉所裝之閣雖 巧。並無廣告意。遂不獲賞。劉不服。乘市外田寮港迎聖母繞 境之日。出其生平絕技。裝成狄青取旗。嫦娥奔月二閣。重遊 市內。其巧妙處。有人□槍頭劍□。月旁紙邊。高撐空中。四 無維繫。不知從何處引力。□見之咸謂不可思議者。遂博得金 賞牌四面……可謂不負苦心矣。

33

33

〈苦心終得金牌〉 , 《臺灣日日新報》 ,1920 年 6 月 20 日,第五版,第 7194 號。

(35)

由於藝閣活動能夠吸引人潮,增加消費,促進商業繁榮,而城市 商家也可藉此機會參與裝閣,一來可透過具廣告功效的藝閣,來提升 商號知名度,招攬生意;二來也可透過參與裝閣和比賽過程,利用地方 公共活動來展示或提升地位,增加商家知名度和聲望。在名利雙收的 吸引之下,城市商家莫不積極投入,促使藝閣活動在城市的發展更為 興盛。也因為與商業結合之後,在城市活動的藝閣,逐漸朝向世俗化 發展,以致於出現商業化的改良藝閣。而此種類型的藝閣,宗教功能 降低,不具神聖性,主題與造形容易隨時代改變或創新。

在日治時期,商業化改良藝閣的類型主要以廣告化藝閣為主,所

以其裝閣主題與造形,多選擇與出資裝閣商家有關的故事題材來作主

題與造形的表現。也因為藝閣比賽,大多以廣告為評選標準,更加促

使此類在主題與造形的改變或創新。到了戰後,商業化的改良藝閣仍

持續發展,與日治較為不同之處,在於不再以廣告化藝閣為主。因受

到社會型態轉變、科技發展、西方花車遊行與製作成本考量等因素的

影響,商業化改良藝閣的風格出現了改變,主題與造形設計不再以商

家有關的故事為主,取材範圍更加多元化。如今日在廟會活動所見的

藝閣,大多屬於商業化改良藝閣的類型。

(36)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官方 官方 官方 官方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與 與 與政治化藝閣 與 政治化藝閣 政治化藝閣 政治化藝閣

藝閣發展到了日治時期,尤其是在皇民化運動(1937)之前,由 於日本統治者對於台灣民間迎神賽會,採取尊重與寬容的態度,除了 放任發展之外,似乎也積極利用這些活動,來作為協助其殖民統治的 工具,藝閣即是其中之一。向來主要依附於歲時節慶與迎神賽會活動 的藝閣,在日治時期,也時常出現於官方政治性的慶典活動,促使藝 閣活動多了政治意味,在主題和造形方面也有不少的改變而別具特色

,因此我們將此類的藝閣,特別稱為「政治化藝閣」 。

根據《臺灣日日新報》 、 《臺南新報》等報刊史料,可知藝閣時常 出現於與官方有關的各種活動中,今特將其列表如下:

表 4-3-1 日治時期政治化藝閣活動一覽表

時間 舉辦原因 活動概況 資料來源

1900.3.22

〈明治 33 年〉

天然足會開會 盛典

粧成雅妓兩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三版,第 565 號 1907.10.27

〈明治 40 年〉

臺灣神社祭典 艋舺準備:藝妓二枱 大稻埕準備:藝閣多檯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二版,第 2846 號 1908.10.24

〈明治 41 年〉

奉慰殿下旅情

,開列燈觀會

艋舺準備:藝閣三臺 《臺灣日日新報》

第九版,第 3046 號 1909.10.22

〈明治 42 年〉

臺灣神社祭典 艋舺與大稻埕共同準備:

詩意閣多臺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第 3446 號 1909.10.25

〈明治 42 年〉

員林準備慶祝 天長節

裝詩意故事 《臺灣日日新報》

第三版,第 3754 號

(37)

1910.6.26

〈明治 43 年〉

宜蘭神社祭 詩意鼓樂旌旗沿街遊繞 《臺灣日日新報》

第七版,第 3649 號 1910.9.27

〈明治 43 年〉

新竹廳下北勢 溪慶祝石堤落 成式況

詩意四臺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第 3727 號

1913.11.04

〈大正 2 年〉

員林準備慶祝 天長節

豫定之藝棚:詩意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4815 號 1915.6.10

〈大正 4 年〉

臺南協議準備 祝賀始政活動

藝棚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5378 號 1915.11.18

〈大正 4 年〉

彰化始政慶祝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5530 號 1917.6.19

〈大正 6 年〉

大稻埕慶祝始 政紀念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6097 號 1919.3.9

〈大正 8 年〉

慶祝宜蘭鐵道 開通

彩閣十餘檯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6725 號 1919.5.12

〈大正 8 年〉

德川賴倫侯一 行到臺南視察

藝閣四臺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6789 號 1919.10.18

〈大正 8 年〉

宜蘭員山神社 遷座式

詩意八檯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6948 號 1919.11.01

〈大正 8 年〉

嘉義神社大祭 詩意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6962 號 1920.10.26

〈大正 9 年〉

臺灣神社祭典 大稻埕所出藝閣:吳服商係 裝鵲橋會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第 7322 號 1922.9.7

〈大正 11 年〉

嘉義準備衛生 展覽會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8003 號 1923.4.24

〈大正 12 年〉

臺北市奉迎行 列恭皇太子殿 下之台覽

艋舺準備:詩意閣 5,以頌 揚為主

大稻埕準備:詩意閣 14,

以臺灣史事為主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8232 號

1923.4.28

〈大正 12 年〉

臺南歡迎東宮 殿下鶴駕

詩意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8236 號

(38)

1924.1.13

〈大正 13 年〉

南投郡舉辦農 產品評會與教 育品評會

詩意數十閣 《臺南新報》

第五版,第 7862 號

1924.4.18

〈大正 13 年〉

東石郡公會堂 落成式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六版,第 8592 號 1924.5.31

〈大正 13 年〉

奉祝皇太子殿 下御成婚御饗 宴

詩意閣十數臺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第 8635 號

1924.11.2

〈大正 13 年〉

新竹神社祭典 藝閣 《臺南新報》

第五版,第 8156 號 1925.5.30

〈大正 14 年〉

奉迎秩父宮殿 下台覽

藝閣之數十五,一閣需款有 數百圓者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8999 號 1925.6.8

〈大正 14 年〉

稻江始政紀念 藝閣 《臺南新報》

第五版,第 8374 號 1925.6.29

〈大正 14 年〉

萬華祝賀始政 紀念

詩意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9029 號 1925.11.13

〈大正 14 年〉

臺南神社祭 備出詩意二閣 《臺南新報》

第五版,第 8532 號 1926.4.11

〈昭和 1 年〉

奉迎高松宮殿 下

艋舺準備:詩意三臺 大稻埕準備:詩意七臺

《臺南新報》

第十版,第 8681 號 1926.4.27

〈昭和 1 年〉

臺南運河開通 式

詩意 《臺南新報》

第六版,第 8697 號 1926.6.26

〈昭和 1 年〉

準備澎湖廳開 廳祝賀會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六版,第 8757 號

1926.10.23

〈昭和 1 年〉

臺灣神社之祭 典及太妃殿下 之奉迎準備

詩意 《臺南新報》

第六版,第 8876 號

1928.2.14

〈昭和 3 年〉

屏東第八聯隊 開隊式

詩意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9989 號 1929.10.20

〈昭和 4 年〉

奉迎東伏見宮 妃殿下

藝閣五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0599 號

(39)

1930.1.18

〈昭和 5 年〉

新竹市制祝賀 會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六版,第 10554 號 1930.10.29

〈昭和 5 年〉

斗六神社祭典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六版,第 10336 號 1931.3.31

〈昭和 6 年〉

員林神社鎮座 式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1122 號 1931.5.10

〈昭和 6 年〉

高雄港勢展覽 會

藝閣詩意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1161 號 1931.6.9

〈昭和 6 年〉

奉慰賀陽宮殿 下

稻艋詩意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1191 號 1932.9.23

〈昭和 7 年〉

商業美術展覽 會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八版,第 11660 號 1933.10.31

〈昭和 8 年〉

阿緱神社祭典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2059 號 1933.11.5

〈昭和 8 年〉

東港郡溪州神 社祭典

合裝無數之古典詩意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1430 號 1933.11.20

〈昭和 8 年〉

桃園自治展覽 會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1445 號 1933.12.3

〈昭和 8 年〉

彰化市制實施 祝賀會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1458 號

1935.2.5

〈昭和 10 年〉

鹿港農業品評 會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八版,第 12517 號

1936.10.27

〈昭和 11 年〉

大溪神社祭典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2508 號 1936.10.28

〈昭和 11 年〉

斗六神社祭典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2509 號 1936.10.28

〈昭和 11 年〉

慶祝虎尾街新 店舖落成

藝閣 《臺南新報》

第八版,第 12509 號

1937.5.1

〈昭和 12 年〉

開山神社四十 年祭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 第 13326 號

1937.5.26

〈昭和 12 年〉

基隆神社祭典 準備打合會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九版, 第 13351 號

(40)

1938.4.6

〈昭和 13 年〉

竹山神社鎮座 祭

藝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八版, 第 13664 號 資料來源:整理自附錄一

就目前資料所見,自明治三十三年(1900)起,與日本官方有關 活動或慶典,在遊行的行列中開始有藝閣參與,該年三月二十二日天 然足會開會盛會典的遊行活動中已有兩臺藝閣參加。嗣後,此類情況,

大抵僅止於零星出現。然而至大正十二年(1923)台北和台南兩地恭 迎皇太子盛會均有大量藝閣參與其中。自此開始,藝閣參與有關官方 集會和慶典之慶祝行列,即逐漸蔚成一股風潮(參見表4-3-1) 。

從表 4-3-1 的內容可知,舉凡始政紀念日、各地神社大祭、日本 重要人士來台的歡迎會、公共建設完成與各種展覽活動—品評會、共 進會、教育展覽會、衛生展覽會、美術展覽會等與日本官方有關的盛 會或慶典,都可見到藝閣的身影。然而藝閣之所以會出現在上述場合 的原因,除了日本統治者對於迎神賽會採取放任的態度外,最主要的 應是台灣紳商逢迎吹捧日本統治者所表現的一種手段。城市中迎神賽 會遊行行列中的藝閣,原本並非宗教手段,屬於增加熱鬧的藝陣,而 又因其造形特別,花費昂貴,又類似於西方遊行隊伍中的花車,故被 本土紳商用來作為與宗教無關的日本官方遊行盛會的工具。

這些在官方活動或慶典出現的藝閣,最初還是傳統臺閣、文雅化 的詩意閣與商業化的改良藝閣,但因出現的場合不同,促使其性質改 變,部份藝閣在主題和造形方面有所改變,更特別強調與台灣本土、

日本和慶典活動性質有關的題材,與其他藝閣相較之下,別具特色,

(41)

另成一類,故以政治化藝閣統稱之。

例如在這些官方的活動中,自以大正十二年(1923)四月,日本 皇太子裕仁來台時,艋舺與大稻埕的士紳、商家所準備的政治化藝閣 最具代表性。當時參加歡迎行列的藝閣,係出自文人連雅堂之手。在 其巧妙的安排之下,這些藝閣主題和造形,除了針對慶祝活動對裕仁 太子表達頌揚之意外,也突顯出台灣本土歷史的特色。

連雅堂所設計的詩意閣當中,大抵可分為兩類,正如前文所述,

前五閣主題是用來表達頌揚之意。因此次活動的主角是皇太子裕仁,

所以連雅堂用了「華封三祝」、「擊壤鼓腹」、「兩階舞羽」、「鳳 鳴岐山」、「麟吐玉書」等主題來歌頌裕仁皇太子。而第二類則巧妙 選擇台灣史實來作主題,如「東寧貢爪」、 「義馬報恩」、 「節婦訓子」、

「閨秀品茶」、 「吳鳳成仁」、 「北港進香」、 「逸士種梅」、 「孝子尋 母」、 「仙人泛舟」、 「遺老鋤藥」、 「賢王課耕」、 「淑妃教織」、 「才 媛草檄」、「俠客射鹿」等主題,而連雅堂這樣的安排,除了讓日人 欣賞藝閣之「雅」與「美」外,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藉此機會來突顯台 灣本土歷史的特色。

34

在官方活動或慶典出現的政治化藝閣,除了上述這兩類以外,有 時還會出現以「日本入台歷史」或「日本民間故事」為主題的造形藝 閣,如大正十四年(1925)大稻埕為慶祝始政三十年紀念,在遊行行 列中出現扮裝軍艦的藝閣,時時發砲,作狀從澳底登陸,讓人回想三

34

〈奉迎準備〉 , 《臺南新報》 ,1923 年 3 月 24 日,第五版,第 7567 號。

(42)

十年前的歷史。

35

又如同年萬華人民,亦用傳統迎神活動來慶祝日本 始政三十年紀念時,則出現「七福神」、「桃太郎故事」等政治化藝 閣。

36

戰後在國民黨的「去日本化」、「黨國化」的「黨國威權體制」

下,弘揚「黨國文化」,排擠壓制台灣本土文化,日治時期的政治化 藝閣也在國民黨「改善民俗,節約拜拜」的口號之下,被迫消失。雖 然近數十年來,因經濟復甦,各項迎神賽會的活動陸續恢復,藝閣也 慢慢出現在迎神隊伍之中,但已很少出現於政治性等非宗教性的場合

。而藝閣從戰後到今日的發展,唯一還受到政治化的藝閣影響的,可 能是在解嚴之前,有些地方迎神賽會中的藝閣,在主題或造形裝飾的 表現上,間亦出現具政治意味的題材,如北港在解嚴之前,藝閣主題 就曾出現「飛向白日青天」 、 「萬眾一心」與「堅固領導中心」等政治 性的主題。此外,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北港媽祖一千年誕辰祭的 活動中,在藝閣造形裝飾上也曾出現政治性的標語「搶救西藏同胞,

宗教信仰自由」 (圖 4-3-1) 。

35

〈稻江果空前熱鬧〉 , 《臺南新報》 ,1925 年 6 月 22 日,第五版,第 8388 號。

36

〈萬華祝賀始政紀念〉 , 《臺灣日日新報》 ,1925年6月29日,第四版,第9029號。

數據

表 4-4-1    日治時期蜈蚣閣活動一覽表  時間  舉辦原因  活動概況  資料來源  1901.10.9  〈明治 34 年〉  關渡媽祖抵大 稻埕迎神賽會  蜈蚣擱兩檯  《臺灣日日新報》  第四版,第 1032 號  1907.10.27  〈明治 40 年〉  臺灣神社祭典  艋舺準備:蜈蚣形藝閣 一檯  大稻埕準備:藝妓蜈蚣閣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二版,第 2846 號  1907.11.29  〈明治 40 年〉  艋舺青山王賽會  蜈蚣閣兩檯  《臺灣日日新報》  第五版,第 28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

第 11 條

第四章 連續時間週期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級數 第五章 連續時間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轉換.. 第六章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開啟 Excel 工作表,輸入

14.當香港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時,在室外進行的體育活動應予中 止、取消或改期。如香港天文台發出局部性雷暴警告,請參閱 第一章 註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關鍵字 and and and 、nand and nand nand 、or nand or or or 、nor nor nor nor 、xor xor xor xor 、xnor xnor xnor 、 xnor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