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文教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

研 究生 :王 朝瑩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文教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

研 究 生:王朝瑩 撰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4)
(5)
(6)
(7)
(8)
(9)

誌 謝 辭

從小資質就不是很優的我,從不曾夢想有一天能夠拿到碩士學位。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何俊青老師,給予最大的耐 心來指導這個很皮的學生,讓我不但完成學業,也為職場上留下了一點小小的使 命。另外,感謝論文口試委員—謝振裕教授與廖本裕教授,兩位老師對論文內容 與研究方法上的悉心指導與建議,讓我受益良多,促使這份研究更臻於週延,同 時要感謝這二年來研究所曾教導過我的老師們,讓我在專業領域上得到充實,也 讓我學習到更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再者,要感謝研究所最支持我的同學-嘉璇&育峰,在我為工作加班的時候,

常常帶著小點心來看我,也由於妳們的鼓勵,讓原本想延畢的我,一鼓作氣的衝 到終點,還有文教班的每一位同學們,謝謝你們。更感謝文化處的長官與同仁們,

於公於私的"贊助"我參考資料,且不吝於分享撰寫論文的小技巧,和大家共事 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最後,最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爸媽和妹妹、妹婿-王哲時先生、高秀玉女士及 惠瑩、東宏,在我課業、工作與家庭三頭燒的同時,不斷的鼓勵我、支持我與鞭 策我,兩個寶貝-奕仲和奕崧的體讓媽咪,把你們經常往阿嬤家和阿姨家送,最 後還得在阿嬤家 Long-stay,讓媽咪無後顧之憂的閉關寫論文,我愛您們,下輩子 還要再當您們的家人。另外,親愛的老公-盛永,人生就是有這麼多艱辛的過程,

才能顯得精彩,無論你選擇了什麼道路,我都會支持你走到最後,也謝謝你這二 年來的不計較與支持。

猶記得國中時的一篇課文-陳之藩先生的「謝天」,上天巧妙的安排了這麼多 的好夥伴陪我一路走來,實在無從謝起,那就感謝天吧。

朝瑩 謹誌 2103 仲夏 於臺東

(10)
(11)

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

作者:王朝瑩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

摘 要

本文採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分析及檢視臺東文化政策發展的演進及脈絡,

並對應中央文化政策發展的軌跡,其研究的目的在:

一、瞭解臺東縣文化政策的演進及脈絡,建構出整個臺東縣文化政策的演進,並 找出臺東獨有的文化特色,提供關心臺東文化政策研究者參考資料。

二、找出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或制定文化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

三、探討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文化政策時,所掌握的資源及所受的制度限制。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分四個階段進行論述:(一)文化中心時期(1984~1999):

臺東文化建設的萌芽階段;(二)文化局時期(1999~2008):視覺藝術與表演藝 術蓬勃的關鍵轉折期;(三)文化暨觀光處時期(2008~2011):重觀光輕文化的 不安定階段;(四)文化處時期(2011~):藝文質量再提升的亮點階段。

研究結果發現,臺東文化政策發展的特色、所扮演的角色及所掌握的資源和所受 的制度限制分別為:

一、文化環境與中央資源限制了文化發展,「小而美」與「原創」成為臺東藝文發 展的特色。

二、臺東縣文化處應扮演中央部會及民間藝文團隊的夥伴關係角色,並建立溝通 平臺。

三、有限的資源與城鄉發展不均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遺憾,集合最小的資源,發 揮最大的效益才能創造多贏的局面。

依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文化行政人員、教育單位、藝文團體 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後續研究參考。

關鍵詞:臺東、文化政策、藝文活動日程表

(12)
(13)

The Research on Culture Policy Development in Taitung

Wang Chao-Ying

Abstract

The thesis aimed to review and analyze the evolution and context of cultural policies development in Taitung and also to reflect central cultural policies development is conducted via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terview;

its purposes lie in 3 aspects as below:

1. To further understand Taitung’s cultural policies and context, to find the specif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Taitung, and to construct overall evolution process of cultural policies in Taitung, altogether giving local researchers focusing on Cultural policies for reference.

2. To find out what role Taitung government takes on of making or carrying out cultural polices.

3. To discuss what those resources and limits are when it comes to cultural policies making and running by Taitung Government.

In coherence with the purposes just mentioned,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4 stag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1. Taitung Municipal Cultural Center Stage (1984~1999):Initiation of Taitung cultural development.

2. Taitung Municipal Cultural Bureau Stage (1999~2008):The turning point for visual and performance art’s vibrating growth.

3. Taitung County Cultural Affairs and Tourism Department Stage (2008~

2011):The unstable status resulting from far more emphasis on tourism than culture.

4. Taitung County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Stage (2011 ~ ) : Re-boosting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rt & literature.

The results that disclose what and how Taitung Cultural policies

development to be characterized and to function, its resources gathered and

(14)

control, and what hinders the system restrictions might cause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that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strict cultural development, “Small is Beautiful” and

“Original” become the very characteristics for art &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Taitung.

2. Taitung County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should be able to play a role as companionship with not only centr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but also art & literature group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3. Limited Resourc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inevitable, so it’s crucial to gather and exert resources to the maximum so as to contribute as many win-win situations as possibl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the thesis submits couples of suggestions to give the staff a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rt & literature group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ers on related topic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aitung, cultural policies, and art & literature events calendar.

(15)

目 次

摘 要 ... i

目 次 ... v

表 次 ... vii

圖 次 ... viii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文化政策之發展 ... 11

第二節 臺東文化政策之發展 ... 25

第三節 文化政策之相關研究 ...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4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5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61

第一節 文化中心時期的政策發展分析(1984~1999) ... 61

第二節 文化局時期的政策發展分析(2000~2007) ... 73

第三節 文化暨觀光處時期的政策發展分析(2008~2011) ... 88

第四節 文化處時期的政策發展分析(2011~) ...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07

第二節 建 議 ... 113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 116

(16)

參考文獻 ... 117

一、中文文獻 ... 117

二、西文文獻 ... 123

附 錄 ... 125

一、藝文活動日程表摺頁編碼一覽表 ... 125

二、相關文件編碼表 ... 131

三、訪談同意書 ... 132

(17)

表 次

表 2-1-1 縣市文化中心建設實施相關計畫整理表

1 ... 18

表 2-3-1 從「整體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2 ... 33

表 2-3-2 從「特定地域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3 ... 34

表 2-3-3 從「其他類型探討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4 ... 35

表 2-3-4 從「臺東整體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5 ... 38

表 2-3-5 從「特定地域或個案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6 ... 39

表 2-3-6 從「其他類型探討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7 ... 42

表 3-4-1 藝文活動類目建構表

9 ... 52

表 3-4-2 活動主、協辦單位

10 ... 53

表 3-4-3 活動區域

11 ... 53

表 3-4-4 與其他單位共同行銷活動

12 ... 54

表 3-4-5 藝文活動呈現方式類目建構表

13 ... 54

表 3-4-6 訪談首長名單及任期

14 ... 56

表 3-4-7 專家預試彙整表

15 ... 59

表 3-4-8 文字稿編碼原則一覽表

16 ... 60

(18)

圖 次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1 ... 49

圖 3-2-2 研究流程圖

2 ... 50

(19)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以「臺東文化政策發展之研究」為主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內容 探索與分析,並佐以訪談法,探討臺東縣文化政策的脈絡與演進。本章共分為四 節,包括: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 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4 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並於 2012 年 5 月 20 日改 為文化部)編纂文化政策白皮書,開宗明義即書明:文化是民族國家延續的命脈,

文化發展更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文化是人類生活和思考的方式,是人類團體生 活的總表現。在二十世紀,科技與資訊革命全然改變人類社會自工業革命以來的 思考模式與生活型態,全球化浪潮襲捲世界政治、經濟、社會、衛生、教育、文 化、軍事各層領域,而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又無時無刻地推陳出新,讓世界無國 界。國與國之間的有形距離已趨於無形,彼此的合作與競爭儼然形成一體兩面,

相互依存卻又相互牽制。在政治與經濟掛帥的國際局勢中,文化,是建立國際友 誼的最佳利器,也是突破客觀政治限制的絕妙良方。(文建會,2004,P12)

美國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前院長 Joseph Nye 教授於 1990 年提出了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認為,美國在此前的幾十年中,利用文化和價值 觀方面的軟實力,成功地獲得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力,但後來越來越多地使用“硬實 力”(尤其是軍事力量和經濟手段),影響力反倒日趨式微(吳家恆、方祖芳譯,

2006)。自此之後,人們便常說「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論語》季氏篇夫子曰: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來之」,「文德」即是軟實力。事實上,文化樣貌的呈現,

(20)

與人們生活型態息息相關,文化是常民生活的表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文化」

下的定義:文化是一系列關於精神與物質的智能以及社會或社會團體的情緒特徵。

除了藝術與文學,它還包含了生活型態與共同生活方式、價值系統、傳統與信仰。

張雙英教授在 1996 年文訊第 130 期中(轉引自李瑞騰,2008)曾對文化形成從時 間及空間兩個角度來觀察,出現兩個特定:一、在時間的縱向面上,文化乃當代 與傳統的混合體,文化的內涵基本上既是人們的生活,在時間上主要特性便是「當 代性」與「即時性」,但人類具有「代代相傳」的特性,人們的生活內涵與方式無 法和「過去」完全斬斷,而必然承襲某些舊有的傳統,因而文化必然是當代與傳 統的混合體。二、在空間的橫斷面上,文化是本土與外界的合成體,文化是居住 在同一地區的人們,於同樣的天候類型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下所形成的,所以本具 有地域性,而地區的人們在考量了共同的安全、利害以及血緣和感情等因素後,

乃衍生出一套以本地區為核心,而向外逐漸大的關係領域,這情形到了某範圍時,

便明確的劃定自已的界線(如國界),並禁止別區域的人進入,雖然這種政治、經 濟、軍事上的人為限制具體可行,且做到非常嚴格,但無論是那一類型的地區,

都不願對文化的交流加以限制,這種文化的接觸對雙方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故 文化便是本土與外界的合成物。

壹、研究背景

1980 年代的臺灣,是個以農業基礎過渡到工商業發展的社會。隨著經濟生活 的改變,人民的生活不再僅停止於追求溫飽,心靈層次的提升,讓藝文活動開始 在民眾的心裡萌芽,同時也帶動了文化建設的發展。

「文化沙漠」一詞,是當時人們常用來形容及自嘲臺東這個地方的形容詞,

研究者當時上臺北補習時,仍有同學問到:妳們上學需要「翻山越嶺」嗎?妳是 原住民嗎?在資訊不發達的社會中,因為不了解而帶來的錯覺,確實無可厚非,

臺東因交通的不便性,發展相對落後於西部,那個年代的臺東縣,僅有臺灣省立

(21)

臺東社會教育館(簡稱社教館,現已改制為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可以提供臺東 地區藝文展覽功能及推展社會教育工作,同時並兼辦圖書館業務,在外縣市民眾 的眼中,臺東是個很原始的縣市。而現今的臺東,無論是展演藝術活動、學術活 動、文學閱讀活動,如雨後春筍般,一檔接著一檔的辦理著,且民眾可以免費或 以低價享受到西部高品質的藝文活動,生活環境中充滿了藝文的氣息與氛圍,臺 東的民眾不再是那個很原始的縣市,「文化沙漠」一詞,已不復再現。

研究者目前服務於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處主要任務及功能在建構臺東縣 文化藍圖,推動各項文化建設,推廣各類型藝文活動,並執行各項文化業務,包 括:圖書管理業務、文化資產業務、視覺與表演藝術業務及各項藝文活動的推廣…

等。文化處從最早的二級單位-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到納編為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文化暨觀光處到現在的文化處,從單純的管理圖書、展演活動,到現在成立臺灣 第一座縣級美術館,無論是閱讀或者是表演、展覽活動,都需大力的推廣及開拓 市場的單位,除肩負著文化的推動與保存外,發掘及培訓藝文人口亦是重要任務 之一。在臺東文化發展、演變的歷程中,過去文化樣貌記憶,已漸漸糢糊,只感 受到「臺東和過去真的不一樣了」,無論是硬體建設或者是軟體建設,讓民眾感受 到的氛圍是一種充滿多元文化的氣息,透過媒體的宣傳、行銷,民眾參與文化活 動的頻率逐漸提升,主政者試圖在打造臺東成為一個幸福宜居的城市。

貳、研究動機

研究者服務單位中有一項業務為出版「臺東縣政府藝文活動日程表」,此份日 程表即為彙整出版每月文化處及臺東故事館、兒童故事館、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等臺東縣的文化單位一整個月的活動,從蒐集次月已排定之活動、排版、校稿到 寄發,一連串的作業流程不禁讓研究者質疑,以現今電子媒體如此快速及普遍運 用的年代,這份紙本的日程表存在的意義到底為何?當未能及時定案的活動或者 臨時交辦的活動,如何即時性的呈現在民眾的面前?都是研究者經常在思考的問

(22)

題,在每個月印製、寄發了約 2000 份的日程表後,仍有民眾不斷的打電話詢問「這 個月藝文中心有什麼節目?」、「這個月的活動表寄了沒?為什麼我到現在還沒收 到?」、「請問這個星期六藝文中心有什麼節目?要索票嗎?」、「請問藝文中心(文 化處)在那裡?」,這些對話讓研究者引發好奇心,逕而進行藝文活動日程表的蒐 集與探討,初步發現,這張看似平凡的藝文活動日程表,從發行到現在,約 A3 大 小的頁面需容納一整個月的藝文活動,呈現在民眾面前的僅有活動的名稱、時間、

地點及主承辦單位短短的約 30 至 100 個字的敘述,有些活動會再加一張照片,民 眾很難從這簡短的字眼裡判斷活動的內涵及規模,更感受不到主辦單位辦此活動 的意義為何,但這些日程表蒐集後裝訂成冊,便會是一本簡易版的藝文活動日誌,

且其中蘊藏了臺東的藝文演進史,從單張每個月發行一分來看,是一分橫向的時 間軸,當累積至一定的量時,就會變成一分縱向的空間軸,從時間軸與空間軸相 互交叉印證,應窺探出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在這個空間軸中演進過程,及各個不同 階段、時期所要呈現給民眾的藝文活動的主軸為何,為何是這個主軸,與那些社 會文化環境因素相關連,觸發了本研究論文的動機之一。

『藝文活動』的辦理是個有趣的議題,活動的發展可以是『由上而下』的指示 辦理,由主辦單位的決定辦理什麼樣主題、類型的活動,邀請藝文團體及民眾參 加,同時展現行政成果;另外,也可是『由下而上』依各類型藝文團體的特色,

辦理各項活動,同時亦展現該團隊特色,拉近民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以爭取更 多民眾的認同。臺東縣的文化主政單位從文化中心到文化局、文化暨觀光處及現 在的文化處,組織編制在近幾年不斷的改變,行政任務不斷增加,活動的辦理也 從小型、在地的展演活動,轉變成大型、且具國際知名的展演活動,這些無論是 在藝文中心、美術館的展演活動、或者是在戶外的活動,甚至到各鄉鎮巡演的活 動,每一檔活動都是由主辦單位用心策劃或與藝文團隊研商結果,呈現在民眾的 面前,姑且不論活動結束後效益如何?產值如何?文化單位的任務推廣與培育藝 文人口,在保存與維護文化傳統,在現今的社會中,文化活動最常為展現施政成

(23)

果、亮點的舞臺,透過媒體的包裝,即為最漂亮的成績單。

文化中心的建設為國家十二大建設的其中一項,臺東縣亦在 1984 年成立了文 化中心,但研究者在蒐集臺東縣文化中心時期至今的相關資料時,皆僅有一兩行 簡單的文字,並分散在各個不同的書冊中,各項大型指標性活動成果也分散在各 科的儲物間,難有系統的找出一個完整的樣貌,更遑論整個臺東文化發展的政策 脈絡如何串連起,一個肩負著臺東文化發展的權責單位,且文化中心即將邁入 30 年之際,基於從事文化行政工作的喜愛及使命感,燃起了研究者的動力,引發了 本研究論文的動機之二。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的背景及動機,臺東文化政策發展的演進與脈絡從藝文活動日程表 中,找到了開端,從 1990 年 7 月發行迄今超過 20 個年頭,這份原本的目的只是 在提供民眾藝文訊息的摺頁,無形之中卻忠實的紀錄下了臺東縣各項文化活動發 展辦理的軌跡,本研究從這份日程表開始尋著脈絡,追溯更早之前的相關資料,

以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做為本研究之方法,串起從文化中心到文化處各時期藝文 活動的沿革與創新及內容與形態呈現的情形,期藉此提出臺東縣政府在推動文化 策略上之建議。

因此,本研究之目有下列幾點:

一、瞭解臺東縣文化政策的演進及脈絡,建構出整個臺東縣文化政策的演進,

並找出臺東獨有的文化特色,提供關心臺東文化政策研究者參考資料。

二、找出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或制定文化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

三、探討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文化政策時,所掌握的資源及所受的制度限制。

(24)

貳、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者的觀察,藝文活動和民眾的生活感受度息息相關的對應關係,本 研究將以臺東縣藝文活動日程表、臺東文獻及其他相關文件分析與訪談資料為對 象,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動機、背景及目的,試圖解決下列問題:

一、在文化政策的演進及脈絡下,臺東獨有的文化特色為何?

二、透過探討與分析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或制定文化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

三、臺東縣政府在推行文化政策時,所掌握的資源及所受的制度限制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的領域與範圍非常的廣泛且難界訂,文化政策的意義與制訂是動態 變遷的,非靜止不動或一成不變的,文化政策會隨著對文化詮釋的不同而改變。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政策的研究,文化政策的概念通常的是一種有意義 且謹慎的作法、行為來進行國家整體考量,其目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所有可利 用的物質與人力資源整合,以符合社會的文化需求,重視個體的實踐,結合社會 與經濟的發展,包括科技整合、經濟生活等(轉引自梁賢文,2003)。

本研究所指的文化政策係指臺東縣在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中,視覺藝術、表 演藝術、閱讀推廣及重大推廣活動中,決策的訂定過程,探討其過程的角色定位、

資源與限制及發展的特色。

貳、文化政策發展

文化發展是人類生活中代代相傳的有形與無形遺產。本研究所指的文化政策 發展乃是指公部門在訂定相關文化政策後,執行面及實際成果的演進過程。

(25)

臺東因十二項建設的執行,成立了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因地制法的訂定,組 織編制改變,文化中心納編為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因中央組織再造的討論,搶進 結合觀光業務,成為文化暨觀光處,文化部的確定與成立,後來再改編回到文化 處,整個演進發展的歷程,為本研究所論述之文化政策發展。

參、藝文活動日程表

本研究所稱「藝文活動日程表」係指由臺東縣政府從文化中心至文化處時期 每月定期發行之摺頁刊物,每期刊載當月分的閱讀推廣活動、表演藝術活動、視 覺藝術活動、藝文推廣活動等文化處所辦理的各項主、承辦及協辦活動。另外,

為整合行銷本縣各文化單位活動,亦加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本縣輔導的 重點地方文化館活動,如:臺東故事館、臺東兒童故事館、臺東劇團…等,當月 所辦理的各項文化活動。

刊載內容由於版面問題,僅以「活動名稱」、「時間」、「地點」為主,「售、索 票」、「主、承辦單位」為輔。

肆、文化活動

常民生活的總覽即是文化活動的概況,本研究所指的藝文活動乃針對圖書及 閱讀推廣活動、表演藝術活動、視覺藝術活動及其他重大文化推廣活動而言。

圖書及閱讀推廣活動-公共圖書館配合推廣閱讀風氣及善用圖書館館藏,辦 理相關推廣閱讀活動,透過各項多元化活動來鼓勵市民善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培 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書籍的借閱、閱讀的推廣、主題書展、新書介紹等活動。

表演藝術活動-《2005 臺灣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於第一篇第四章中提及,「表 演藝術」一般最典型的定義為:「一種以表演者在觀眾面前即席演出的藝術形式。」

有別於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擁有「活生生的演員、觀眾與即席的演出」三種特色。

(經濟部工業局年報,2006)在《牛津藝術字典》中,表演藝術被定義為:「表演

(26)

藝術是一種結合劇場、音樂和視覺藝術的藝術形式。」

表演藝術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凡舉話劇、音樂、舞蹈、歌劇、音樂劇、魔術、

雜技、Cosplay…等,由演出人直接面對觀眾表現出來的藝術,都稱為表演藝術。

由上述所稱之表演藝術於藝文中心演出之節目或活動,皆為表演藝術活動。

視覺藝術活動-視覺藝術(visual arts)是一種藝術形式,以視覺目的為創作 重點的作品,例如繪畫、攝影、版畫、電影、雕塑和建築、公共藝術…等,皆稱 為視覺藝術。由上述所稱之藝覺藝術於美術館或藝文中心展場所辦理之相關活動,

皆為視覺藝術活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時間的範圍

本研究時間的範圍以從國家施行十二項建設政策而成立臺東縣立文化中 心為始,並經地制法的訂定、中央政府組織改革工程等國家重要政策,而使地 方政府因之改變,臺東縣立文化中心也因此一國家政策的轉變,經歷文化局時 期、文化暨觀光處時期,到目前的文化處時期,其藝文活動發展的演進過程,

即為本研究以此程為研究的時間範圍。

二、空間的範圍

本研究空間的範圍以文化活動中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閱讀推廣及重大 藝文推廣活動為研究空間範圍,並從「藝文活動日程表」中的內容與項目,延 伸蒐集相關文獻與資料,分析、探究臺東文化政策發展的脈絡與演進過程。

(27)

貳、研究限制

由於時間、經濟及研究方法等客觀因素,本研究基本上有下列幾點限制:

一、範圍(內容)的限制

文化政策的範疇並非僅為表演活動、展覽活動、閱讀推廣活動及其他重點 活動,其範圍並無法完全表達整個文化政策的發展過程,如文化資產的保存與 修復、文化預算的收支運用、社區發展、各藝文團體的發展…等,都是文化政 策發展演進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由於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無法全面性的 探討與研究,本研究僅從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圖書教育推廣及其他重點活動 四個層面探討分析。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研究臺東文化政策發展的演進過程,而文獻資料的蒐集,就顯得 相當重要,但在研究者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現有的資料庫中(如:公共圖 書館或網路資料…等)對於文化中心成立時的過程及一路演進過程的資料,非 常的少且零散,有些重要關鍵文件也有遺失的可能,故除依現有的文件資料的 內容加以分析、歸納外,研究者將透過訪談方式取得更多資料,使其研究結果 仍具參考價值。

三、對象的限制

臺東藝文活動的發展不僅僅這近 30 年,藝文團體及歷任主任及局、處長、

相關人員,在這近 30 年間的人、事、物早已有所消長、更迭或散區布全國各 地的情形,基於研究者可利用的訪談時間、經濟考量及受訪者的配合度,研究 者僅選出過去擔任過文化處局處長代表,進行訪談,實為本研究的限制。

四、文獻資料

國內有關藝文活動專門的研究文獻雖琳瑯滿目,但直接探討臺東文化政策 發展的研究卻未發現,從下列研究者所遇到的情形即可說明。在本研究形成之

(28)

初,研究者曾透過學術綱站欲查得有關文化政策演進或文化史的發展相關文獻,

結果無所獲得;又於相關單位(如文建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找 尋相關資料,僅能蒐集到零星或片斷的資料。雖然這些資料與學術文獻尚有距 離,但在學術論文極為欠缺下,仍如獲至寶。故本論文在學術的文獻探討,稍 嫌薄弱,也增加本研究的困難度。但若從文化與教育結合或文化與觀光政策層 面觀之,引用相似的策略發展等相關研究,仍稍可補文獻不足之處。

五、研究者觀察的限制

為彌補相關文獻的不足,研究者身處研究主題的職場,嘗試以不同的層面 了解各項活動推廣的意義及內涵。為使本研究力求客觀、務實,儘量以第三者 立場描述觀察的省思,避免摻雜太多主觀意識,損及論文的客觀與正確性。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索「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日程表」的內容之相關文獻,共分為 三節予以分析,第一節為文化政策的發展與相關理論;第二節為臺東文化政策的 發展的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文化政策之相關研究,將所得文獻加以歸納、整理,

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化政策之發展

壹、文化與政策

一、文化

文化的定義,隨著國家、種族、時空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解釋。中國傳統的 文化意涵概括人類各族群在其求生存並謀求改善生活的適應過程中,一代代傳 遞下來的有形與無形遺產。以歐美學界為主的學術理論中,不同的學科領域對 於文化都有著各自的研究重點,如早期的人類學家以研究某個社會的集體生活 為特徵,以及這樣的特徵如何影響與擴散到其他社會;社會科學中的文化演化 論者關心物質文化與社會機構、信仰的關係,他們認為某種文化特徵在社會發 展的情境裡一定代表了某種意義;生態學派則將焦點由演化論轉為「適應論」, 觀察文化如何順應環境發展;結構功能論者將文化視為「信仰系統」,認為其決 定了社會的審美標準,並強化社會機構,如家庭、學校的權力;結構學派強調 比較分析不同社會的文化結構之間的關係,想藉此描繪出一個普世共通的人類 心智架構(陳瀅巧,2007)。

從上述歐美各學派的解釋中,可發現,無論古今中外,文化一直在我們身 邊發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事實上就是在進行文化的演進。羅威勒(A . L . Lowell)

(30)

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會比文化更難捉摸。我們不能分析她,因 為她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她,因為她沒有固定的形狀。我們想用文 字來規範她的意義,而這又正像要把空氣抓在手裡一樣;當我們在尋找文化時,

她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之外,她事實上無所不在。」(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12)

而最常被各界廣泛引用解釋文化一詞下的意義-泰勒(E . B . Tylor,1871)認 為:「文化是一種複合體(Complex whole),是因為人身為社會的成員之一,乃 得以獲得的。包含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其他 的能力與習慣…等。」(轉引自夏學理等編,2012:14)。

由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小從個人的言行舉止確 實受到文化指引,且同時在延續及創造文化,每一個人隨時隨地的受到文化的 薰陶感染,卻由於早已習慣於如此,很少意識到她的存在。誠如史瓦慈(T . Schwartz)所認為的:「由於文化是一個知識的總集合(Apool of knowledge),

也由於每一個人對於其自身在文化上的貢獻,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及程度,

因此,文化在其累積、創造以及被使用上,都超越了個人層次。而同時,由於 文化也涵括了差異性(Diversity)以及共同性(Commonality),因此,她的差異 性增加了文化的創造活力,而她的共同性,則促使了在文化方面的溝通以及組 織控制的可能。」(莊英章,1992)

國內對於文化一詞的解釋與定義可從第一任文建會主委,也是社會學者-

陳奇祿中得到解釋,陳奇祿(1982)認為:文化,乃人類習得的特質,是群體 應付其環境,由經驗累積所得的固定特有因應方式。而張雙英(1996)同樣也 指出:文化在比較高的層次上,固然可以被視為一種學問,供學術性的研究;

但如果從「它」與「人」的關係來著眼,其實,它就是人們生活中的各層面-

不論是倍受肯定、或飽受批評者-之反映。而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文化,

其內涵是否豐富以及其水準是高或低,便也就是其人們的實際生活情況如何了

(轉引自李瑞騰,2008)。

(3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文化」下的定義為:「文化是一系列關於精神與物 質的智能以及社會或社會團體的情緒特徵。除了藝術和文學,她還包含了生活 型態與共同生活的方式、價值系統、傳統與信仰。」(陳瀅巧,2007)

二、政策

所謂的「政策(Policy)」又稱為「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許多政策 研究者認為,1951 年由賴納(Lerner D.)與拉斯維爾(Lasswell H. D .)所合編 的《政策科學:範圍與方法的最近發展》(The Policy Science:Recent Developments in Scope and Method)一書,可能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里程碑,因為自此之後,美 國許多大學才開始將公共政策、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學的相關科目,列入大學或 研究所的課程內。另外,伊斯頓(Easton D.)認為,政策就是政府對社會價值 做權威性的分配。戴伊(Dye T.)將公共政策界定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 的任何行動即是公共政策」。拉斯威爾和坎普南(Kaplan A.)解釋:「政策乃係 為某項目標、價值與實踐而設計之計畫」。而費德烈克(Friedrick C.)則認為:

「政策觀念的要件是:具備目標、標的或目的(goal, objective, or purpose)」。而 瓊斯(Jones C. O.):「公共政策是政府為解決社會問題,滿足人民需要所採取的 一系列行動的過程」。(轉引自徐儷家,2006)

吳定對公共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指政府機關為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 某項公眾需求,決定作為或不作為,及如何作為的相關活動。所以,政策通常 指由政府機構或組織,為解決公眾或團體成員需求,而設置的一組行動的指引 或途徑。一般而言,政策也指的是政府、團體及個人所決定採行的行動路線或 方法。(吳定,2003)

儘管中外學者對於政策的解說不同,有將政策視為權威分配,有將政策視 為目標導向,有將政策視為二者融合的詮釋,但我們可以依此將政策之意義歸 納成以下五種特性,現分述之:

(一)公共團體性:政策的推動應與其他的社會團體配合。

(32)

(二)問題程序性:政策有其目標,其形成的過程為目標的擬定、政策的 規劃、政策的執行等步驟。

(三)多樣性:其內涵包含法律、規章、方案、方針、目標、細則、辦法、

計畫、命令等。也就是說政策可大到憲法所規定的內容,小到組織的 辦事細則。

(四)服務性:政策是在服務社會大眾所進行的一項方案。

(五)目標性:政策主要在解決社會問題,讓民眾在生活及安全上可以獲 得保障。正因為在解決問題,所以就有其特定的政策目標存在。(楊 文彬,2003)

由以上政策之意義歸納成之政策的特性可知,政策是政府部門在解決公共 問題,所進行作為或不作為的活動;而這些問題可能是經濟問題、國防問題、

政治問題、農業問題、社區問題、教育問題、通貨膨脹問題、失業問題、運輸 及交通問題、衛生及環保問題等等。

三、文化政策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0年報告書,文化政策之定義係指某種行動方 案,有效運用社會資源,達成某些文化需求,完成有益的、有計劃的目標;或 是指經界定的某些標準,可促進完整人格的實現與正常社會的發展(夏學理等 人,2012)。簡而言之,文化政策即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執行某種行動方案,以 達成某些文化需求。現代文化政策通常含括兩大要義:生活化-以滿足民眾需 求,不與民眾脫節;多元化-以涵蓋思想層面與生活層面之藝術、人文、科學…

等寬廣內涵。文化政策可以藉由它的領域(field)內容來定義它的特殊性。也 就是關聯於政府在處理下列活動所採取的角色,即人類工藝品的創造、生產和 維持,當然也包括這些活動的過程。

一向以來,經濟都是國家政策最重要的關注中心,而文化則直到二十世紀 以來,才正式進入公眾的領域,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UNESCO)之

(33)

後,更加確立了文化在國家政務上發展的重要性。文化政策從原本1980年代注 重對藝術的補助,到後來逐漸擴大與公共政策的範圍,其也是因應社會需要而 改變。

文化政策早期從對藝術補助的機制出發,在作為政府組織內政策一環的過 程中,文化政策施政的對象與目的不斷擴充,從1950年代基於「文化平等權」

的概念,上層積極將菁英式的藝術統對市民推展,吸引市民接觸藝術殿堂的作 品,但是藝術與民眾仍有著巨大的鴻溝。到了1960、70年代,由菁英藝術轉而 注重市民的需求與文化的普及,亦被視為「文化民主化」(cultural democracy)

之重要轉變。同時,國際間各國化政策的議題討論,在1970年代間與各區域展 開熱烈討論,文化在國家發展上的重要性,亦強調每個人均有權利分享文化遺 產與社區文化活動的文化權。1980年代後管理化的思維導入,開始追求文化管 理的專業化與效率化,以提升藝術推廣市場端的能力;同時經濟全球化、地方 分權與都市振興的背景下,文化做為社區改造、區域振興等,經濟地方與文化 之間議題才又再度被突顯出來,都市發展與文化的結合更加明顥(後藤和子,

2001;Throsby,2001 / 2003)。

1988 - 1997 UNISCO 重 要 的 世 界 文 化 十 年 宣 言 ( World's Decade for Culture Development,1988-1997),強調文化在群體精神、物質、智慧、情感 上的多元面向意義,揭示四個重要的目標:將文化置於發展的核心;確立且強 化文化認同;讓參與文化生活更普及化;推廣國際間的文化合作。至此,文化 政策成為各國公共政策核心的議題之一。

學者出身的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曾經對「政策」做過界定:政策是什麼?

是一套說法,有一個積極的目標,有一個可以量度的次目標,以及可行的策略,

也就是實施手段。只有意識型態與理念不能成為政策,只有一些零星的小目標 也不能成為政策。政策要有層次、有架構;文化政策當然也不例外。(劉永逸,

2008)

(34)

另一位也是學者從政的前臺北市文化局長,也是首任文化部部長龍應台,

則從行政的角度對於文化政策的內涵,做出更清楚的說明:文化政策不過是一 套政府機制,以文化發展為目標,將各個「齒輪」所司的大小政策進行整合。

透過這一套機制,一個城市或國家的文化願景清楚浮現,而實現這個願景的長 程規劃,推動策略,執行方法,得以有系統地分析整理出來。重點在於「整合」, 因為,這些規劃、策略和執行方法可能一向都在,但是零星散置在政府機器的 大大小小齒輪中,或隱藏遺忘,或毫無橫向聯繫地各行其是,甚至於可能彼此 扞格抵銷而沒人知道。(龍應台,2008a)

所以文化政策是什麼?它就是一套整合的機制,以文化為核心思維,以這 個思維去檢驗政府這個機器,檢驗它本身的結構是否符合文化的發展所需,檢 驗其他的齒輪是否配合文化的發展,檢驗機器運轉的方向是不是一個文化所能 認可的方向。(龍應台,2008b)

文化政策的制定與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對於文化現象的認知,尤其是來 自於科學討論的認知,知識是一種心智狀態,而不是對現實的複本。對文化現 象的特殊觀察角度下,從二次大戰以來將可以分四個階段來進行,首先是「大 眾文明」文化政策的制定與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對於文化現象的認知,尤其 是來自於科學討論的認知,知識是一種心智狀態,而不是對現實的複本。對文 化現象的特殊觀察角度下,從二次大戰以來將可以分四個階段來進行,首先是

「大眾文明」(mass civilization)時期(1945-1965),表達文化現象的符號系統 是精神與人格的展現。

第二個時期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時期(1965-1985),相對於前 面觀念主義式的文化現象,符號與其系統所表現的並不是精神與個性的意義,

而是不同群眾的活動表現。

第 三 個 時 期 為 「 消 費 文 化 與 文 化 壯 觀 化 」( consumer culture andspectacularisation of culture)時期(1985-1995)。文化現象由文化的生產者

(35)

的活動轉向消費者的興趣,因為文化所賴以表達的符號系統逐漸被市場社會所 取代。在消費行為當中,不但文化被製成產品,消費者的個性也被形塑。

第四個時期為「多重文化」(multi-culture)時期(1995-),人民的文化參 與將是文化再生產與意義結構重建的承載者。所有的文化就算不是共生的,也 是能夠和平共存的。然而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仍然顯見出權力的解除中心化及分 散、事實上這是一個屬於當代的一個文化生活方式,它必須尊重差異(difference),

而不是建構具有力量的同一(identity)。18 世紀品味哲學的冒現,與治理性的 計劃同步,取代了昔日由宗教和神權政治樹立的社會權威,把品味歸於世俗社 會的範疇,由社會來制定現代的行為標準。從這個利基點來看,品味的教育和 演練須以訓誡為前提,而且經由文化,內化到主體的心理。文化政策是把治理 性和品味合併起來,致力於生產主體,在個人或公眾層次上,形塑重複的舉止 風格。(林信華,2002)

貳、臺灣文化建設與文化政策的演進

一、縣市文化中心的設置政策

1970 年代是臺灣文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復興中華文化的觀點,漸漸的轉 變成一系列有廣泛性與長遠性規劃的文化建設。

1977 年 9 月 23 日,蔣經國先生於行政院長任內,在立法院作施政報告中 說:「…為了充實國力,強化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政府將自 1974 年開始的十項建設完成後,決定進行十二項建設,作為未來幾年內努力的方向。

其中第十二項,將設立每一縣市文化中心,其中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演藝 廳…。」政府開始積極推動各項有關的文化政策,與文化建設相關計畫的擬定 事宜。1978 年 2 月,蔣經國更具體的提示,文化建設計畫將在五年之內,分區 完成每一縣市文化中心。同年 7 月正式訂定為「文化中心實施年度」,開始執行 各項計畫。隨後再推動長期性、綜合性的文化建設計畫,使國民能在精神生活 上有良好的舒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

(36)

這個計畫隨即由教育部負責執行,結合當時的省教育廳、北高二市教育局 及專家學者,成立「教育部建立縣市文化中心指導委員」,研擬實質建設內容,

將文化建設分為「國家」、「直轄市」及「縣市」三個層級,其中的「縣市」層 級即是在各縣市成立「縣市立文化中心」,促進地方性的文化交流,並著手研訂

「教育部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畫大綱」,於 1978 年行政院中通過(蔡東源、洪 惠冠,2000)。在臺灣省部分,計畫建立每一縣市的文化中心,以圖書館為主體,

包括文物陳列室、畫廊或美術展覽室、音樂廳或集會場所。此外《建立縣市文 化中心計畫》指出縣市文化中心必須配合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必須能滿 足未來 20 年社會教育設施的需求,領導該地方文化中心建設向上發展與向下札 根的中心,故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文化中心籌建委員會」來推動,並執行 各縣市文化中心的籌建工作。

1978 年行政院通過「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並於次年頒布,作為文 化建設的藍圖。由於國內尚無專責負責文化事務的機構,因此計畫由教育部統 籌負責,執行包括各縣市文化中心、社教館、美術館等等重要文化設施建設。

雖然這時與文化的相關政策,仍然主要著重於以文化基礎的硬體建設,然而硬 體設施的完備,也帶動了縣市文化活動舉辦,並開始著重以文化發展為主體。

各縣市文心中心建設實施相關計畫,可依時間的實施期程歸納整理如下列 整理表 2-1-1:

表 2-1- 1 縣市文化中心建設實施相關計畫整理表

1

分頪 實施期程 計畫名稱

先期作業 1977/09 行政院決定進行十二項建設,其中包含文化建設。

1977/10 行政院指示文化建設包括國家、市、縣(市)三個層級,

其中縣(市)文化中心,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演藝廳。

1977/11 行政院通過《教育部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劃大綱》。 1977/12 教育廳《建立每一縣市文化中心設置要點(草案)》。

1978/02 行政院決定五年內完成文化中心建設,隨後推動長期 性文化政策。

(37)

分頪 實施期程 計畫名稱 硬體建設 1978/07 文化中心實施年度開始。

1978/10 行政院通過《教育部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畫》。

1979/01 教育部頒《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畫》。

1979/01 省教育廳成立「臺灣省建立縣市文化中心籌建委員 會」,並組成「工作執行小組」執行教育頒訂《建立 縣市文化中心計畫》。

1978/03 教育部頒《建立縣市文化中心各館廳設計注意事項》。 軟體政策 1979/02 行政院通過《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

1979/04 教育部頒布《推行文藝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資料來源:馬庶瑋,2008 二、文建會的施政架構整合

1981 年 11 月 11 日依據行政院組織法第 6 條規定,設立「行政院文化建設 委員會」,任務在於統籌規劃國家文化建設施政,在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發 展工作上,扮演政策規劃與推動者的角色。政府文化單位及政策從原有的行政 組織中獨立出來,文化政策逐步強調「文化均富」相關政策與建設,在核心思 想上仍以大中國文化為核心價值,但另一方面也逐漸重視各縣市的文化特色,

保存各地的文化資產。

1993 年 12 月 8 日,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教育委員會的施政報告中,文 建會所列第一個施政重點即是「整合中央與地方文化行政體系,落實社區文化 建設工作」。文建會開始認為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在於提供基本條件與環 境,讓社會和民間可以自主地發揮潛在的文化藝術創造力,提昇全民的生活品 質,重塑全民的精神面貌。根據這個原則,文建會的施政乃逐漸朝向以全面性 地改善文化藝術發展的大環境,和建立基礎架構做為目標。這也是主導後來文 建會施政重點的十二項計畫之背景。

續下頁

(38)

而十二項計畫的設計,每一項施政計畫不是各自獨立,而是彼此之間互相 整合、互為支援,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操作模式,分別從文化藝術、民俗傳 承、產業文化、古蹟建築和社區環境等方面切入,全面在各地推動社區文化與 環境景觀的整治工作,並協助地方產業文化的轉型,實質改善地方文化景觀和 生活環境。事實上,在推動這種工作時,都必須整合十二項相關計畫和其他業 務,最後都得要求不同部門走向「行政文化化」。

所謂「行政文化化」,意思是說每個行政部門在做自己份內事的時候,都 要有文化藝術觀念。從公園管理處的路燈到環保局的垃圾桶、從街區招牌到國 宅設計、從道路橋樑到校園規劃,這些事務無一不與地方美感的塑造有關。透 過這些日常生活所接受到的訊息,其影響深遠,對國民心靈美學層次的提昇,

所造成的影響,相較於藝文展演更為巨大而深刻。

申學庸主委在 1994 年 12 月卸任,由鄭淑敏主委接任,除了創立地方文 化新座標(社區文化 DIY)、地方文化資源整合以臺灣文化為元素的創新之作,

並提出文化事權統一概念為重要文化政策外,基本上仍延續著發展地方文化、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軸線,和申學庸主委在任時,沒有很大的差異。

但新世代的文化政策則有所不同,陳其南認為:新世代的文化政策則走向

「進步型」、「整合型」的文化政策,在新世代的文化政策思維中,文化是和政 治、經濟平行或是高出於這兩者的。新的文化政策思維,必須超越純粹美學的 層次,包含社會研究、經濟生產等範圍,政府的文化部門也成為一個整合型的 文化機構。

從這個角度來看,1993 年的文化政策走向,可以說是臺灣的文化政策思維 從傳統型走向進步型、整合型的一個轉換點。對於文化政策的焦點,不再著重 在精緻藝術與都會品味的維護與推廣上,開始注意到臺灣本土各個鄉鎮的文化 特色,地方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揚,社會各個不同群體的聲音與文化特 色的展現。

(39)

參、文化行政與管理

一、行政

所謂的「行政」又稱為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大部分的學者與 實際從事公共事務人員皆認為,公共行政的自發性研究起源於1887年威爾遜

(Wilson W.)所發表的「行政的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 即公共計畫的管理。也就是公共行為所為之事乃是公共計畫的管理;公共行政 人員遍佈於政府各階層,範圍甚至擴及海外,同時也管理非營利組織、協會、

以及各式各樣的利益團體。事實上,公共行政與外在社會大環境是不可分割的 互動關係,公共行政人員也是依社會環境的認知和知識經驗來詮釋社會情境,

也就是,公共行政是「活」在社會、行政組織和個人持續不斷地互動當中(江 明修,1997)。然而追隨威爾遜觀點者,將公共行政視為一種實務,並將焦點置 於政府的改革及其效率之提升(黃朝盟等譯,2003)。近來,公共行政被視為僅 是與政府行政部門有關的活動,也就是說,公共行政乃是「行政部門的運作而 已」。所以說,行政即是公務的推行,所有政府機關或公務機關的業務,如何使 它有效的推行,就是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意義

行政(administration)與管理(management)常混合使用,只是行政用在 公共事務上,而管理用在工商企業較多(陳義明,2005)。行政管理最簡單的解 釋就是公務的推行與管理,也就是根據一定的法規,執行政府政策的過程,亦 即英美等國所謂的「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簡譯為行政)。行政在中 文辭彙中專指與國家有關之事物,與西方文字不同,英文及法文為 administration,

德文為 verwaltung,故用以說明國家或政府之活動時,加上公共兩字,以標示有 別於私人之活動。雖然行政的定義可做如此解釋,但對行政的意涵,中外學者 各有不同的闡示與見解:

(40)

吳清山(1993)從學校行政面向來解釋行政的意義,他指出,行政就中文 字義來說,即國家所行之政務;從英文字義來說,行政即管理或導引事務。而 學校行政,簡單來說,即學校所處理的一切事務,舉凡人、事、財、物等各方 面都包括在內。另外,吳瓊恩(2004)指出:「行政即指政府處理公共事務的活 動,更精確一點,就是由行政機關所發動,用以處理公共問題的活動。在這當 中,事務的辦理需要以經費與人力作後盾,而當國家的財政收入無足應付所待 處理的事務時,如何透過有效的管理來選擇工作重點、撙節開支就成為行政活 動的重心。」而陳松柏(2006)也提出:行政或管理的意義,不外乎是一種計 劃-執行-控制的過程,除了要重視事前的規劃、事中的執行、更要重視事後 的評鑑與控制。

Rosenbloom D. H.(呂育誠、陳恆鈞、陳菁雯、劉淑惠譯,2001)綜合各 家學者的說法後,提出:「公共行政是管理理論、政治理論,以及法律理論的綜 合運用,同時也是政府立法、行政、司法部門對社會進行全部或局部管制或提 供服務的過程。」在此定義中,可看出公共行政具有下列幾種特質:

(一)強調公共性:以憲法為基礎、重視公共利益、導入市場機制、參與 主權運作。

(二)管理與服務並重。

(三)兼採管理、政治與法律途徑。

由上述各中外學者的觀點,研究者認為行政管理係指:「行政機關依現有 法令、規則的定訂,對於該單位所屬之人、事、財、物等各種資源做合理的支 配與分配,為達成有效目的所進行的各項管理與服務行為,其目的包括重視公 共利益、導入市場機制、並參與主權運作。

三、文化行政與管理

強生(Johnson W. C.)界定政府的七大任務,包括:保護民眾生命財產與 權利、確保民生資源供給無虞、照顧無依民眾、促進經濟穩定均衡成長、提升

(41)

生活品質與個人成就機會、保護自然環境及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其中提升生活 品質與個人成就機會中所提到文化生根與休閒娛樂,乃是政府機關協助民眾提 升生活品質的典型任務(轉引自夏學理,2012)。

文化行政係指政府為執行文化政策所推動的有關文化建設的行政工作(林 輝堂,2002)。也就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範圍之一,政府根據國家建設目標 而定文化政策,再根據文化政策來訂出文化工作方案,由依法設置或指定的權 責機關來提供文化服務給國民大眾。至於行政機關的職掌和做為有一定的法則 可循,其經費亦照正常的程序由主計、審計機關依法辦理,來支付並審查各種 文化服務所需要的費用。因此,在理論上說,每一筆文化服務有關的支出,都 因有其公共性,政府才能合法的予以支持(文建會,1987)。

另一方面,文化事務的特性與政府所執行的一般公共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它並不是單純由上而下的指導或管理,亦應包含由下而上的民間活力及個人創 造力的展現。是故,文化事業的複雜多面,並不是一個機制或機關所可能統整 與管理的(曾漢珍,1997)。

文化行政的範圍究竟如何,觀諸各國文化部或相關部門的職掌並無一致的 體例。最狹義的文化行政一般只涵蓋文化資產的維護與藝文活動的推展;較典 型的文化活動推展;較典型的文化行政除了上述範疇之外,尚包括博物館、美 術館、戲劇院、音樂廳的管理;擴大的解釋則又容納出版品、電影、著作權保 護,甚至廣播事業;對於文化資產持別豐富的國家,觀光與休閒設施,亦延伸 在內(如埃及、義大利)。我國的文化行政範圍的界定,自宜視行政院內部組織 的分工而定(郭為藩,1991)。從文建會組織及其所屬單位之相關業務來看,我 國文化行政範圍則屬於擴大解釋的類型。

由於文化既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維繫國家完整的一份基本力量,所 以,在兼顧「延續」、「創造」及「傳遞」文化的前提下,前人留下的文化資產 需維護、保存,當代文化資源亦需受到發掘、鼓勵與重視,基於人人有責之理

(42)

由,為了處理公共事務而存在的政府與公共團體,當然更應該視維護、保存文 化資產,以及發掘、鼓勵與重視當代文化資源為基本使命,理由是-文化的興 衰存亡,必都會在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結構的影響之後,才會產生 興衰或存亡與否的變化。但文化行政的目的,僅在於鼓勵、支持、協助與服務,

而非在管制、監督、干預與局限。所以當政府與公共團體在執行文化工作時,

應以下列幾點為最高實踐原則,避免過渡涉入與干預文化,而違背了文化應是 由人們自然創造的原始本質:

(一)機會均等,普及文化事務與活動:執行文化行政工作是為了讓社會 大眾皆有均等的機會,去普遍及廣泛的接觸一切文化性事務與活動,

同時,也相對地讓所有的文化性事務與活動,均有機會與社會大眾接 觸。

(二)扶植在地與非主流的文化性事務與活動:執行文化行政工作是為了 扶植地方性及非主流性事務與活動,以使文化性的事務與活動,不會 因為地域、階級、種族之間,或年齡及身心狀況的差異,而導致延續 與發展某種文化的障礙。

(三)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延續固有及傳統的文化事務及活動:

執行文化行政工作是為了要保存、維護固有及傳統的文化事務與活動,

在保存與維護的工作需要持續性的進行,同時所費不貲的情形下,政 府或公共團體必須介入,並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讓固有的 和傳統的文化事務及活動得以延續。

(四)以掖助、增進社區性文化特質為重要基本元素:執行文化行政工作 是為了要掖助、增進社區文化發展。雖然,社區性的事務與活動,不 如區域性或全國性的文化事務與活動般的具層次性與規模性,但經由 社區文化這種日復一日,平等且互惠的生活方式所產生出來的社區性 文化特質,卻是形成整體文化鏈(文化複合體)的最重要基本元素。

(43)

第二節 臺東文化政策之發展

壹、臺東社會結構組成分析

文化是經由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文化的發展與演進必為人類的生活型態緊密相 扣,人類創造文化,文化因人類而豐富,欲瞭解文化的發展與演進,必須先瞭解 社會結構的組成。研究者自內政部戶政司(2013)及臺東縣政統計(2013)網站 中,所列各項統計數據統計分析,以下就臺東縣人口數的分佈與變化、年齡分布 與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及職業與收支情形分析說明。

一、人口數的分佈與組成

臺東位處臺灣東南隅,總面積約 3,515.2526 平方公里,南北海岸線長達 176 公里,平原地僅有 222.35 平方公里,如此狹長且多為山坡地的天然屏障,影響 臺東縣人口分布的密度與集居處,相對的影響職業的類型與交通建設。臺東縣 16 個鄉鎮市(含括綠島鄉及蘭嶼鄉二個離島),人口主要分布在臺東市,從內政 部戶政司百年來人口統計分析,臺東縣 1980 年人口數計有 281,100 人,1990 年 人口數遞減為 255,362 人,至 2011 年僅剩 228,290 人,30 年間銳減了 52,810 人,

以 2011 年來看,臺東市人口數就高達 108,310 人,分布在 109.7691 平方公里,

佔全臺東縣人口的 47.44%,餘其 52.56%的人口則分散在 15 個鄉鎮,所有的建 設及資源,包括硬體及軟體建設就會集中在臺東市區辦理(內政部戶政司,

2013)。

臺東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縣市,有閩南、客家、外省族群、7 大族群的原 住民及近年來不斷移入的外籍人士,雖各有其活動的領域,但生活上的互動,

所衍生出的是文化的交流與創新。在臺東的原住民族群的人口總數相較於全臺 灣人口數而言雖不是最多的縣份,但以人口比例而言卻是最高的縣份,以 2011 年來看,臺東縣人口數為 228,290 人,原住民人口數就有 79,781 人,佔總人口

(44)

數的 34.95%,三分之一強(臺東縣政統計,2013),而原住民特有的藝文創作 天份、好歌喉及體壇上,近年來不斷在各個舞臺上展露頭角,更是值得探討的 議題之一。

二、年齡分布與婚姻狀況

人口年齡分配之結構,可分成三個層來具體說明,0~14 歲這一年齡層的 人口稱為幼年人口,15~64 歲這一年齡層的人口稱為工作年齡人口,65 歲以上 這一年齡層的人口稱為老年人口。臺東縣在 1981 年,幼年人口數計 87,710 人,

到了 2011 年時僅剩 33,547 人,而老年人口數於 1981 年時計 14,761 人,到了民 國 2011 年時卻增加到 30,054 人,扶養比雖變化不大,但是出生率的降低,人口 老化情形,明顯改變臺東人口結構。再者,粗婚年齡的延後,外籍配偶及新住 民的增加,亦是改變臺東人口結構重要因素之一,以整個臺灣平均結婚年齡分 析,1980 年時,男生平均結婚年齡是 28.1 歲,到了 2011 年為 33.6 歲,延後了 5.5 歲,而女生從 1981 年的 24.5 歲延後到 30.6 歲,從臺東 2001 年結婚率為 8.42%,

到了 2011 年己降至 5.52%。而外籍新住民的加入,無形提高勞動力及生育率。

(臺東縣政統計,2013)

三、教育程度

臺東縣的高等教育學校一直以來,就只有一所國立臺東大學,至 2006 年 臺灣省臺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改制為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成為全國唯一附設高 職的綜合類專科學校(國立臺東專科學校,2013)。但是臺東大學為國立大學,

對於處於教育弱勢的臺東學子們,是一道無形的窄門,學生在高中畢業後,大 多要遠赴外縣市繼續就學,如無則進入職場。

以臺東縣 15 歲以上現住人口之教育程度分析,2011 年仍有 2.11%的不識 字人口,但於 2010 年已有博士學歷的人口數出現,而受過大專以上教育人口數 在 2001 年計 22,201 人,到了 2011 年已有 74,504 人,教育程度明顯提高,是改 變生活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臺東縣政統計,2013)

(45)

四、職業與收支情形

臺東地形以山坡地為多,高山的屏障影響交通建設,交通建設直接影響的 是工商業的不興,對於民眾就業的選擇性相對的減少,家庭收支情形也跟著改 變。隨著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無國界的網路資訊打破了此一封閉的窘境,

資訊與技術的流通,改變了民眾就業的多樣性與收支、消費情形。2002 年,臺 東縣從事第一、二級產業人口數佔了 47.68%,第三級產業人口數佔了 52.32%,

到了 2011 年,從事第一、二級產業人口數減至 39.72%,而第三級產業人口數 增加至 60.28%,產業結構在近 10 年間從第一、二級需以勞力支出改變成以服 務支出為主的職業模式,其中衍生的所得也在無形中增加,除了教育程度的提 高,資訊的流通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當民眾不再為了三餐溫飽而忙碌時,收入 提高的同時,休閒娛樂及藝文活動就成為民眾生活中最重要的心靈享宴。(臺東 縣政統計,2013)

貳、臺東縣立文化中心的設置

臺東縣政府於 1983 年,公布「臺東縣立文化中心組織規程」。臺東縣立文化 中心,係依據社會教育法第四條規定設立,隸屬於臺東縣政府,業務上則受教育 局(社教課)指導,並開始進行籌備工作。1984 年 10 月 25 日,奉臺灣省政府 73 府人一字第 78488 號函,核定臺東縣文化中心成立(李文良、林玟漣、夏黎明、

靳菱菱、侯松茂、郭增俊等,2001)。

依據教育部 1979 年 3 月頒布之「建立縣市文化中心各館廳設計注意事項」中 提及:「文化中心最基本與重要者,是獲得最多市民之參與和經常性參與,故必須 能便利市民…」;又提到:「文化中心為市民精神價值的象徵,必須設置於都市內 重要地點…」。所以臺東縣市文化中心選址於南京路,為縣有土地,由吳明修建築 師設計、興建。分為兩大主體,包括圖書館及中山堂。圖書館部分包括:圖書館、

青少年閱覽室、期刊室、參考室及行政辦公室;中山堂部分包括:演藝廳、展覽

(46)

室、藝廊、會議室、演講廳及文物陳列室,共計 4,625 坪。1982 年 1 月 19 日順利 發包,3 月 4 日動工,1984 年 10 月 25 日,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前棟正式開館(含 圖書館),後棟中山堂則於 1985 年 10 月 6 日開館啓用。圖書館外牆有一塊於 1985 年元月 31 日,由當時的縣長蔣聖愛落款的石碑〈臺東縣立文化中心興建記〉,記 載了臺東縣立文化中心的興建概要。(施添福、黃廷綸、郝斌、吳敦善等,2001)

1984 年 10 月 25 日,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在臺東市南京路正式開張了。首位主 任由縣府秘書邱明彥擔任,下設秘書一名,及圖書組、博物組、藝術組、推廣組 及總務組。各組工作事項包括:圖書組辦理蒐集、整理、保存各項圖書資料及推 廣資訊服務等項目;博物組辦理蒐集、陳列、保存文物及展覽等事項;藝術組辦 理音樂、戲劇、舞蹈等演藝活動及競賽、研習等事項;推廣組辦理研究、推廣、

輔導、宣傳、編印刊物及辦理有關文化活動事項;總務組辦理文書、庶務、財產 管理及其他不屬於各組事項。當時文化中心雖己有完整的組織規程,但草創之初 仍一團紊亂。其成員大多由各單位或鄉鎮公所人員調派,僅設有二組。一直到 1985 年,中山堂(2006 年 6 月因演藝廳修繕後,改稱為藝文中心)落成後相關人員陸 續就位,文化中心的組織規模,到這個時候才稍具雛型(邱明彥編,n.d.)。

這麼大型的圖書館對臺東人而言,是新鮮的。業務的推動,對於來自各單位 組合成員更是陌生的。圖書館在沒水沒電、及館員們放棄了一個月的休假、趕編 圖書書碼的情形下,開張了,民眾借閱圖書都是用人工登記。1991 年 5 月起,為 因應逐年增加的業務量,圖書館開始進行自動化工作。1992 年 1 月完成圖書編目、

流通管理、書目檢索三大子系統並正式啟用。民眾從此刻起,享有一張精美的卡 式借書證及自動化的圖書館,而圖書館自動化尚包括圖書編目、書目檢索、流通 管理、期刊管理及採購管理等五大子系統,且系統運作所需之權限功能,皆已整 體完成,另為提供他館之資源共享服務,東河鄉、池上鄉圖書館及臺東中學均與 其建立館際合作關係,達成一卡在手,行遍圖書館的理想,也為全國圖書館自動 化之首。中山堂的演藝廰第一次使用,更是有趣(羅文龍編,1994)。由於大家對 舞臺燈光、音響的操控都是新手,從表面上看似乎各司其職,其實是莫衷一是。

邊學邊做,跨組相互支援,所以產生了不少笑話以及革命情感。在當時也許工作 没有現在那麼多,但是,不計較的工作態度,及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卻是早年蓽 路藍縷、支撐文化中心向前行的動力。

數據

圖  次
表 2-3- 1  從「整體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2  年份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面向  1993  林志冠  我國文化行政組織體 系變遷與發展之研究  研究我國文化行政組織體系建構的變遷與發展,提出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為宜的 型態。  2001  鄭美華  我國文化行政組織機 制調整之研究  探討我文化行政組織的變遷,從需求面、組織面、法制面、執行面及政策面探討如 何提升文化施政效能,進而研擬有利的組 織機制調整方案,提供組織再造之參考。  2001  蘇昭英  文 化 論 述 與
表 2-3- 6  從「其他類型探討文化政策」面向討論之國內相關研究論文 7  年份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面向與概要  2004  黃忠華  節慶觀光活動行銷 策略之研究-以臺 東南島文化節為例  2004 年為臺灣觀光年,交通部觀光局推出 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節慶活動之,搭配季節變化協助舉辦產業節慶活動進行觀光市場行 銷,藉以提升及熱絡內觀光產業水準,以期 達成觀光客倍增的目標。本研究以臺東南島 文化為探討個案,目的包括:探究觀光節慶 活動對臺東縣發展觀光的意義與影響、檢視 臺東縣 2004 南島文化
表 3-4- 2  活動主、協辦單位 10  編號  類目名稱  意義說明  1  文化處主辦活動  由文化處自行主辦之相關活動,包括:閱讀 推廣活動、表演藝術活動、視覺藝術活動、 其他重點節慶活動…等。  2  文化處協辦活動  由文化處以外辦理之活動,文化處以協辦的 位置,協助行銷宣傳或是他單位為增加活動 推廣領域者,皆屬此類。  3  文化處指導活動  由文化處補助社團或鄉鎮市公所辦理之閱讀 推廣活動、表演藝術活動、視覺藝術活動、 其他重點節慶活動…等,皆屬此類。  4  其他  非屬於上述三類型所辦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2019, gross value added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 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MICE) sector,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hinese medicine sector amounted

MR CLEAN: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ertificated Master/Mistress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 Mistress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find a bosom friend (Analects: Selected Reading (II): Methods of choosing friends”) and guides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class discussion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s

It is my pleasure to welcome our special guest Miss Linda Chu, the chairperson of the New Life Group, and all of you to our annual Cultural Festival. The Cultural Festival is

◆ Understand the time evolutions of the matrix model to reveal the time evolution of string/gravity. ◆ Study the GGE and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to str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