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二章 二章 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二章 二章 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第 第

第二章 二章 二章 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共分五節,分別針對:第一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內涵;

第二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第三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之應用與發展;第四節,視覺藝術欣賞教學之探討;第五節,資訊科技融 入視覺藝術欣賞教學之發展與應用,藉以瞭解資訊科技應用於視覺藝術欣 賞教學之可行性,並作為發展系統化教學設計與應用於研究教學內容設計 之參考與依據。

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第一節 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內涵融入教學的內涵融入教學的內涵融入教學的內涵

本節彙集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理基礎為探討,以作為本研究 之參考與依據。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九年一貫課程中非常重視資訊教育,但是並不單獨設科來教學,而 強調融入各學習領域之中。世界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韓 國、新加坡,均是朝這個方向來規劃資訊教育(蕭惠君、邱貴發,1998) 所以我們必須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清楚的概念,才能踏上教學成功的 第一步。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教育上新興的名詞,各專家學者對於此名詞 也有不同之定義,研究者將之彙整列表如下:

學 者 定 義

邱貴發(1990) 電腦整合或科技整合教學,是將電腦融入於課堂、

教材、教學及學習中,使電腦成為教學環境中不可

(2)

缺少的工具。

王曉璿 (1999) 資訊科技應用在各科教學活動中,就是要結合電腦 化的新系統及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合各教學活動的 各環節中,而這新的數位系統或傳播方式比過去的 教學傳播媒介(印刷媒介、口述媒介、傳統視聽媒 介)更增添了許多互動性可重製性、可計算性以及 工具化的應用。

張國恩(1999) 電腦融入教學的意義是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 教學與課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 的能力與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 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吳沂木(1999) 「電腦融入教學」是在教學上以電腦為中心結合多 媒體的應用在視覺上,提供圖形、動畫影像和文 字等媒介在聽覺上,則包括語言、立體音效和音 樂等多樣化的媒介,資訊科技整合各項動靜媒體 形式,提供多樣而豐富的資訊以協助學生建立完 整的知識概念,並具有互動的特性學習者,可培 養出自動的學習歷程,進而達到個別化因材施教 的教育目標。

顏龍源(2000) 電腦融入教學是將資訊科技中可提供教與學所用 的各項優勢資源與媒體,平順的適切的置入各科 教與學的各個環節中。

陳裕隆 (2000) 「電腦融入教學「包含兩種不同意涵,一種是工具 導向是將電腦當作教與學的媒介(computer as a medium)將資訊科技運用於各學習領域的教學活 動之中以輔助傳統教學工具之不足,另一種則是

(3)

內容導向是將電腦科技視為學科中的一部分,在 學科的教學內容中適時地引用資訊科技的相關議 題。

王世全(200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

教材與教學中,讓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 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的使用 成為在教室中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份,並且能延 伸地視資訊科技為一個方法(method)或一個程序 (process)在任何時間地點來尋找問題的解答。

何榮貴(200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各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在 適當的時機,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來提昇學 習效果。

邱志忠(200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助 工具,充分運用資訊科技的特性使教學準備更快 速、教學活動更活潑、教學評量更多樣化,以順 利達到教學目標。

王全世(200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目的有:

1.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2.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3.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Sprague & Dede 科技整合教學是將科技視為課程中一項工具幫助 (1999) 學生解決問題,便學生對知識領域有更深入的了

解,以培養更高層次的學習成果。

資訊科技在教學上應將思維放在如何將科技與教育相結合,提供 有效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資訊科技的幫助下樂於學習,同時有效學習。

因此,學校除了將資訊科技當作專業科目教授之外,也要將資訊科技

(4)

融入各學習領域的教學之中。早期的資訊教育強調電腦能力的培養,

可是隨著資訊網路環境的成熟,如何利用電腦網路科技融入教學系 統,提昇學生學習的品質,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議題。在這情況下,

教師不再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的學習也不再倚賴教師。就如 同王曉璿教授所說:資訊科技要應用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上,就是要結 合電腦化的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個教學活動的環節中。

Jonassen(1996)強調,應該將電腦視為心智工具 Mind tools)或認知工 Cognition Tools) 如圖(2-1) 使學習者在有意義的方式下進行思考 (Thinking)以及增進批判性思(Critica1Thhking),協助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知 識體系,以達成更高層次的學習(Higher 一 order, Learning) 。 blorton(l996) 進二步地指出 ,科技整合並不僅是將電腦視為一項工具而已,這樣會 讓教師誤認為電腦只是教學的一項附屬品(Add 一 on),使得電腦環境仍 然停留在教學環境的周圍,而無法真正整合。事實上,科技整合應該是 在融入、整合與無間隙的方式下,使用科技來支援與延伸課程目標,便 得學生能從事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圖 2-1) 心智工具的學習過程 (Learning process of Mindtools) 資料來源:”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

Jonassen, D. H.,1996,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5)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是無法明確地區分這個課程在學習便用 資訊科技還是只在學習其他學科或領域的課程,也就是說,資訊科技已 經真正地融入了其他的學習領域,而不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因此,

將學生帶到電腦教室上課,一星期一次,這樣的分離課程,學生是不會 將電腦視為一項學習工具(Sherw-ood,l999),更遑論要培養具運甩科技 與資訊的能力。

而研究者在中學教了五年的電腦課,也深深地體會到,學生雖然在 電腦課學得了不少的電腦技能,但是因為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很少有應用 的機曾,導致無法學以致用,很難成為平常學習的工具,而所學的電腦 技能也因此常常遺忘,就算沒有遺忘,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

半年或一年後,這些技能也司能會被淘汰,必需再重學新的技能。所以,

在還沒有開始使用電腦這項工具之前,沒有必要把有關這項工具的全部 操作技能都教給學生(Spragu & Ded,1999),而是應該邊教電腦技能邊讓 學生有應用的機會,即學中做、做中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後,

學以致用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學生有很多的機會使用電腦來學習久而 久之學生自然將會將電腦視為平常的學習用以解決日長生活中的問題。

二、、資訊融入教學的功能資訊融入教學的功能資訊融入教學的功能 資訊融入教學的功能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為科技整合於教學若使師生瞭解其於教學 上的優勢即能促進其接受此創新觀念(Jonassen,1996)

而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功能通常有下列幾項:

(一)資訊素養的培養

資訊素養強調有,對判斷資訊正確解讀並綜合資訊的能力包含:

識字素養、媒體素養及網路素養(McClure,1999) 。我國教育部於 1998 年所提出之「資訊基礎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實施計畫」中,也規範出我

(6)

國教師資訊素養指標;其中指出一般教師應具備以能利用資訊工具為 教學應用之資訊素養內涵,包含三大類:

1.資訊課程專業素養

2.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3.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

教師必須懂得利用電腦及網路來協助教學,讓教學結合科技及資 訊網路,並提高網路教材資源的檢索能力,使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 活動中,改變教學方式創新知識傳授的新途逕。

研究亦發現採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生在記憶知識時間減少,

且可提高對與語言和字彙的理解能力,有助於資訊素養的建立(陳淑 貞,2004)。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綱要強調六大議題之資訊教育應融 入於各領域教學中,各學習領域應使用電腦為輔助學習的工具,以擴 展各領域的學習,並提昇學生的研究能力;在其課程架構下,資訊教 育並不強調資訊技能的學習,而是鼓勵教師將資訊科技靈活運用於教 學活動中,以提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並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 能力和主動探索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成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其明訂出國民教育之資訊教育核心能力指標:

1. 導引學生了解資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 導引學生了解資訊與倫理及文化相關之議題。

3. 奠定學生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

4. 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

展示與應用的能力。

5. 培養學生以資訊技能做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研究工具的習慣。

6. 啟迪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2002)

(7)

(二)多元呈現教材

劉世雄(2002)認為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過程中,資訊科 技可以用電腦結合多媒體呈現教材,使文字抽象化的教學內容,轉為 視覺化、情境化教材,亦可使用超連結特性設計出非線性教材,使教 材更豐富更多元化。

(三)豐富的資源

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到各個學習網站檢索相關學習資源,如亞卓 市;對學生而言,豐富的學習資源可滿足個別不同的需求;對教師而 言有更多時間可以觀察輔導學生,教師角色亦由原本的傳授知識角色 轉為學習的協助者 (陳淑貞,2004) 。

(四)模擬情境的學習

利用電腦動畫的效果可以彌補教學無法達到現場之遺憾,天文 地理或化學現象以一張掛圖來詮釋,學生較難以建構概念,例如山川 課程用傳統的立體掛圖,難以發展身高水流的概念,運用電腦軟體從 不同的面向觀看,拉近學習經驗有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古鈞元、吳 正己、何榮桂,2000;朱湘吉,劉世雄,2002) 。

綜合上述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功能,不僅只限於單一領域,應基於教 學目標、教學方法及師生資訊能力,提出跨學習領域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更 符合生活情境。

(8)

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涵以及它在教學上的關係,我們可將資訊融 入教學之功能與目的歸納如下:

1、教師方面:

(1)增進資訊素養 (2)縮短教學準備時間 (3)使教學內容更生動活潑 (4)使教學評量更多元 (5)提昇教學品質與效率 2、學生方面:

(1)增進學習動機與自信

(2)培養多元思考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3)可適應個別學習差異

(4)提昇科技能力與學習效益

(9)

第第

第第二二二二節節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最早是使用在「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上,其應用在教學上的理論根據是以教育心理的理論 作為開發、研究基礎,其中以行為學習理論(Conditioning theory)、認知 理論(Cognitive theory)和教學設計理論(Instruction design theory)作為研 究基礎。另外二十世紀新興起之建構主義以及根據專家學者在教學過程中 之情境認知理論、合作學習理論人機互動的原理、交談設計理論與類化學 習經驗方面的研究也都有相當的論述,茲整理如下:

(一) 行為學習理論

行為教學學派認為個體的學習是不斷「刺激」與「反應」的結果。

代表人物有史金納(B. F. Skinner)、桑代克(Thorndike)和巴夫洛夫,

其中桑代克提出嘗試錯誤學習,認為練習的次數愈多,個體的某種反 應與某一刺激間的連結則愈強,而史基納(Skinner)則改進嘗試錯誤學 習理論,改稱為操作制約學習,其主張:生物體的行為可以用增強或 獎勵的方式來預期對環境的反應,由此可知行為學派將教學活動視為 是一種教學導向事件(郭重吉,1998)。而依其理論應用於資訊科技融 入於教學中則希望達成三個目標:

(1) 學習者能按自己的學習速度來學習。

(2) 按學習者之個別差異,即時回饋給學習者,使其獲得即時 學習效果。

(3) 激發學習者積極主動學習精神,並得到適時的鼓勵,提供 反應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習興趣。

(二) 認知理論

此派學者以布魯納(Bruner)、皮亞傑(Piaget)與艾金松(Atkinson)

(10)

為代表,主張應用已知的學習經驗來解決、思考眼前所面臨的問題,

他們認為人類思考的過程,就如同電腦的邏輯動作。因此,在電腦輔 助教學模式上,必須設計一套「認知系統」發揮良好的分析與邏輯推 理、思考過程的方法,以確切達到預期的學習功效。認知理論所探討 的是個體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有效取得認知的策略,而以認知理論的教 學理念,應用於電腦輔助教學,提供了教學達到下列預期的指標。其 程序為:

1. 重視學生全心投入(Attention)的學習態度。

2. 是否理解教材內容,注意其選擇(Selective Perception)的系統 性。

3. 採用演練式(Rehearsal)的學習模式。

4. 語義重整(Semantic Encoding),資料修正整理。

5. 尋求並整理修正(Retrieval)已儲存的資訊。

6. 反應組織(Response Organization),重視過程的學習。

7. 回饋(Feedback),提供教師與學生有關其教學進步的回饋。

8. 有效控制程序(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

認知理論在於強調培養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養成自動 自發的學習態度。同時注重教材邏輯順序的重要性,也就是我們所謂 的系統性,尤其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啟發式的教學法來解決學 生所希望得到的知識,依程序先後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三) 教學設計理論

蓋聶(R.M.Gagn’e)融合了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的觀點,他認 為一個有計劃的教學必須採用科學的設計原理,並主張教學設計

(Instruction design)應包括下列四項:

1. 確認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強調應以行為目標的形式來敘述。

(11)

2. 進行教學設計,應以學習階層及任務分析為依據。

3. 擬定教學活動或設計學習階段時,應注意學習者的內在條件 及學習的外在情境,以獲得最佳的學習結果。

4. 決定評量方式、標準及工具,以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並實 施教學評鑑。

蓋聶教學設計的理論促進了電腦輔助教學的發展,並且引起美國 教育家與工程師對軟體設計的重視,影響未來教學有不可抹滅的貢 獻。從事電腦輔助教學之軟體設計研究開發者頗多,大多各依自己專 長而設計各種軟體,國內研究者也引進不少國外電腦資料,但缺乏統 一而有系統性的整體計劃,往往造成資料重複或銜接性的不足,未能 達到其連貫性,這也是國內外的通病。為了有效的引導電腦輔助軟體 發展,應依據上列幾項原則,才能發揮電腦輔助教學的功能。

(四) 情境認知理論

指出知識是情境化的,並在部份上是情境化應用的活動及文化 與社會脈絡的產物。Brown,Coll ins&Duguild(1989)以傳統技藝學徒的 學習方式來解釋情境學習的概念,傳統的學徒必須與師傅生活在這 個行業與環境中,藉由觀察模仿與實際參與及師傅的指點,最後終 成為一技術優良的人,因此情境理論的學者,強調學習應在真實的 情境中學習這有助於學習者瞭解知識的意義,並進行知識的遷移。

由此可知情境認知強調知識學習者必須是在知識所發生及應用 於真實情境中進行,只有在情境中學習者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應用在真實的情境中。由情境教學觀點強調學習的發生乃由學習者 與學習情境持續不斷的互動歷程,因此以資訊科技之電腦多媒體等 輔助教學作為教學環境可以提供相當於接近情境教學的環境並達下 列功能:

(12)

1.提供逼真的環境,提昇學習者的思考層次

依情境教學論點重視在「情境中學習」,強調教學應創造 一個學習情境讓學習者自活動中可重複的操作,豐富其對知識詮 釋的能力,從不同的情境中能體會知識所蘊含的抽象意義。

2.將有用的資訊建置在知識庫中相關之事的連結而獲得意義 情境學習提倡整合式的學習,其認為新知識的學習不僅透 過真實情境也透過其他相關知識的連結而獲得意義。

3.鼓勵主動的嘗試與練習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只是主動發現問題,同時也必須學 會連結協調不同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習者將所獲得知識將不只是 單一的知識而是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4.增加類化學習經驗

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習者能將所得的知識應用到 實際問題之上,電腦可利用情境模擬讓學習者從演練中類化學習 經驗,這種情境教學都需要藉助交談的特性,利用電腦進行教學 應有助於學習者的類化過程。

(五) 建構主義觀點

建構主義的知識始於康德(Kant)的批判主義是一種以批判理性 主義為架構的理論強調認知者在理論中的主題地位及強調認知主體 心靈的主動建構作用 ( 劉世雄,2001) 。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曾說:「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也就是說真正理解來自於自我的發現,所以完善的學習過程應該要 提供一個環境,讓學習者不斷發現新的想法,且新舊知識間有產生 互動的機會,讓學習者能自我調適學習狀態,並獲取所需要的知識,

(13)

達到學習的效果與目的。

建構主義主張從求知的過程中,經由學習者自我的主動嘗試與探 索去組織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舊知識與新經驗之間取得平衡,以 原有的知識為基礎與外界互動,並建構知識來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師 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而是扮演著教 練、架構鷹架者與諮詢者的角色,學生轉變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可以 因應自己的能力決定自己所要的學習內容與進度,除了師生角色的轉 變之外,所設計的課程教材教學策略均會有改變,從以學科為中心的 分科課程到以學生為中心的統整課程,從以學科為體系的循序式教材 到以主題為基礎的情境化教材,從教師單向傳播之講授式教學策略到 學生自我建構式的教學策略。(王世全,2000)

(六) 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並非一個新興的概念,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學者提倡合 作學習的理念,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云:「三 人行,必有我師焉。」,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結合了小組其他成員 的 力量 與 智 慧 , 更 能 引 發 學 習 的 動 機 來 完 成 工 作 ; 根 據 德 徐

(M.Deutch)的研究,團體的良好的表現和組織的生產力,是受到合 作時互動關係的影響,團體合作會比競爭產生更多的人際互動,因而 較易引發學習意願,德徐(M.Deutch)並歸納出:合作學習小組,不 但能積極的合作,行動分工,注意同伴的表現,小組作品和討論的 品質也較高。將合作學習的理論運用到電腦輔助教學上,不但可避免 個別學習的單打獨鬥,也讓學生在與他人互動的同時,更快的吸收知 識。合作學習的概念乃是利用分組的技巧,讓學生們以小團體的方式 學習,以達到共同的目標。通常分組是依據學生的性別或能力,編制 成“合作學習”小組(每組約2至6人),小組成員各自分擔不同的工

(14)

作,但個人進度又互有關聯,個人的工作完成與否會影響到整個小組 的目標達成,因此成員間更有動力互相指導,努力學習。

(七) 人機互動的原理

依人機互動的原理興趣是促使人們學習的動力,當教材可以發出 悅耳的音響,甚至能和人雙向溝通時,將使學習者對課程產生學習興 趣,一如課堂上教學時老師和學生要互動,教學意境才會引人入勝,

採用電腦輔助教學時,電腦也要能和學生互動,才能突顯電腦教學的 功效。電腦是晚近科技的產物,有別於傳統單向的視聽輔助教具,電 腦由於具有「儲存」及「計算」的功能,才能發揮雙向教學的特色,

一般相信具有雙向交談的教學媒體,應該可以勝任輔佐教學的工作。

教學活動是教導和學習的組合,教導以老師為重心,學習是以學 生為主體,在行為科學中學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教育學家均同 意如果刺激引起反應之後,馬上加以增強,將會增加對進一步刺激作 反應的可能,如果增強是即時的,也就是馬上給予增強,對學習更有 幫助這種刺激與反應的學習模式,就是用電腦做為教學或學習工具的 基礎。

(八) 交談設計理論

由於電腦具有儲存(記憶)和處理計算(判斷)的功能,所以可 以儲存很多資料,也可以在短時間中處理很多的資訊, 並將這些處 理好的資料以文字、圖形、聲音等各種形態表現出來,不但生動活潑,

並具雙向交談的功能,讓學習者與電腦進行互談。

傳統的方式是讓學習者利用電腦鍵盤輸入,而電腦以文字的方式 將結果顯示在螢幕上,現在的交談設計除了文字顯示外,還增加圖形 和語音效果,教材的演示顯的更生動活潑,而這種雙向交談的性質是

(15)

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的原動力,可以適時的提供回饋,適應學生能 力差異,這正是達成學習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具如幻燈片、影片、

錄音機、錄影機等,都是單向的教學媒體,循序式的教學流程無法診 斷學習成效。電腦的雙向交談設計,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回饋,讓學 生能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必然較好;所以,電腦輔助教學設 計重點應發揮在雙向的交談功能上,電腦上的教材如果不能發揮雙向 的教學特性,就和傳統的視聽教學沒有太大的區別。

科技的目的是改善學生學習的機會,而教師採用適當的科技將提供更 好的學習遷移效果(Grabe & Grabe,2001) ,藉著科技的優勢,是可以改進教 材的呈現、教學的方法、教學的設計、評量的方式(溫明正,民 89) 。資訊 科技輔助教學的學習目標,最重要的是要將資訊科技結合教學原理幫助學 習,使學習者能獲得必備的知能。資訊科技並非是教學活動之主軸,而是 擔任輔助支援的角色,過去的傳統教學沒有應用資訊科技,教學活動仍然 可以順利進行,但現在有資訊科技之協助與支援,能讓教師不管在課前準 備、實際教學亦或是課後評量更有效地教學。

(16)

第 第 第

第三三三三節節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應用與發展應用與發展應用與發展 應用與發展

一、、資訊科技在教學運用資訊科技在教學運用資訊科技在教學運用上資訊科技在教學運用上之策略之策略之策略之策略

現階段實施之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已將資訊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列 為重點方向(教育部,2001)。其中明訂「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為各 領域課程所需培養之基本能力之一,期望透過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的教 學活動,能提昇科技環境下的教學品質與學習效能讓資訊成為學生學習 與生活的一部份並達成終身學習的目的(教育部,2002)。

然而資訊科技要成功結合於各領域課程教學,是件相當複雜的工 作,必須針對科技、課程、教學者、學習環境的特性做通盤考量(引自 張雅芳、徐加玲,1998)。多數國內外教師皆遭遇相同問題未曾接受資 訊融入教學學習模式,也不瞭解資訊科技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即使 在操作技能提昇後,仍難以靈活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中(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2001)為達到有意圖的學習,使學習者能發揮潛能,達預期 學 習 成 效 , 教 師 應 從 事 有 計 畫 的 學 習 系 統 或 教 學 設 計 (Seels &

Glasgow,1990)。

Foshee(1999)認為,科技只是一個方法並非目的(technology is ther means, not the end),故倘若在教師努力豐富其教學內容後,學生的學 習經驗並無隨之豐富化,教師則錯估了情勢,錯用了自己有限的精力。

易言之,豐富的教學內容並非一定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豐富教學內容 的前提是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的學習經驗更為活絡與多 元,否則一切將歸枉然。

Dias(1999)指出,「運用資訊科技的整合來支援與延伸課程目標,

是為了使學生能事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規畫課程時,除了

(17)

思索資訊科技是否能更容易或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外,還必須思考資 訊科技對教學之需求性、可行性與適切性。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不是 意味所有的科目與所有之教學單元皆須運用到資訊科技,使用資訊科技 是為了更輕易與有效地達到教育目標,當教師有運用資訊科技於規劃課 程之需求時,必須根據課程之需求來選用適宜之資訊工具,並針對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時機作出適宜的選擇與判斷,方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 益。

張國恩(2002)認為教師在利用電腦資源設計教學時,應考量項目:

1. 需求性:

並非所有教材皆須利用電腦來輔助教學,若確實需要,則 教案設計時所應用之電腦資源也必須滿足輔助教學之需要。

2. 可行性:

在應用電腦融入教學時,所使用的電腦資源在學校現有的 環境下必須能實行。器所學校的軟、硬體環境皆不相同,因此 可使用的電腦資源也不同,在考量電腦融入教學時,必須注意 到資源應用之可行性。

3. 符合學習理論:

電腦融入教學之目的除了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外,更大的作 用在於增進學習效果,故任何融入方式皆須滿足學習效果之提 昇,因此案設計時,電腦資源的融入方式必須符合學習理論。

4. 與原始學科教材之結合程度:

融入教學的電腦資源與原始學科教材之差異不能太大,否 則在實施教學時會造成認知負擔過重,因此教案設計時,所選 取的電腦資源應配合原始學科的內容,其展現方式應考量學科 之表現內涵。

(18)

5. 資源性:

融入教學所運用的電腦資源是否容易取得或具有合法 性,故設計教案時所考量的教學資源應容易取得,並滿足智慧 財產權。

教師在決定使用資訊科技於教學後,首先面對的是教材選擇的問 題,張國恩(2002)針對電腦融入教學,提出適用之教材範疇:

1. 抽象化的教材轉為視覺化的教材

有些教材所呈現的知識是很抽象的,學生不易了解如,自 然或數學領域中的式子常令學生無法理解,造成學習動機低 落。若欲提高學習動機和增進學習效果,有必要將抽象化的教 材以視覺化展現。例如,將數學函數以真實的圖形表現出來更 有助於學生理解。繉覺化展現的最好工具當屬電腦,尤其電腦 多媒體特性更能以多樣化的方式表達出易於理解的效果。

2. 需要培育從事實物演練的經驗

有些教材需要讓學生實操作練習以獲取經驗,如自然實驗 與電路實作等。為了讓學生有不斷練習的機會,可運用模擬軟 體。例如模擬飛行軟體可協曼飛行訓練、數位電路模擬軟體可 讓 學 生 練 習 電 路 實 作 等 。 有 些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軟 體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是屬於此類,因此可以應 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作為學生自行練習以獲取經驗。

3. 學校無法提供目題解決的環境

課程中有些重要教學活動會用到校外的資源或不易取得 的資源。由於資源取得不易致使老師省略這些教學活動。現今 網非網路的發達,提供了相當多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也使得 老師容易實施教學活動。例如,有些教學活動需要學生收集與

(19)

整理資料,此時網際網路所提供的多樣化資料庫就有助於學生 完成活動。利用網際網路做資料搜尋是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的一種重要技能。

4. 學校欠缺老師的一些學科

現代的課程俞來俞多元化與專業化,以致學校有些學科欠 缺專業化的老師。此時若能利用遠距教學足老師之專業上之不 足,對學生接受課程的完整性將有助益。遠距教學方式也可應 用到融入教學中。

5. 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有些教材用口述講授較為單調,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使得 學習效果八佳。這些教材可用電腦重新編製,使成多媒體教 案。結合文字、圖片、動畫、音效等的教材展現較能引起學生 學習動機,使學習集中以獲得較佳學習效果。另外,也可引用 有趣的多媒體 CAI 軟體來幫助教學或讓學生自行學習。

6.學習能力之發展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目標是為誕培育學生具有十大基本 能力,然而其中有些能力並無法由知識面的教學而邁立完成,

例如「主艦探索對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郛」等能力皆 須在學習過程中由學生不斷地自我省思後養成。一個好的學習 環境就是要建立學生持續開發學習能力的機會,電腦工具可以 提供這方面的練習機會。

7. 社會技能之學習

十大基本能力的領域也考量到學生之相處之道,進入團體 或社會的生活技能,如:學生的溝通、協商、討論與評論等能 力,與尊重他人、禮貌待人、樂於助人等態度。這些社會技能

(20)

的學習不易由目前之網路化合作學習完成,但可將網路環境當 作是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之輔助工具,因此,老師可 透過團體活動設計,讓學生利用網路功能,如:電子告欄、電 子郵件、網路瀏覽等,進行遠距合作學習。

8. 自我診斷與自我評量

知識診斷或學習評量對老師而言負擔極重。利用電腦線上 評量或診斷系統不但可減輕老師負擔,也可得到學生素質的診 斷結果。然而,電腦線上評量或診斷系統還有待發展。

徐新逸、林燕珍(2004) 綜合國內外專家學者以教學策略應用媒介 與使用之資源等不同觀點探討,提出各種實施資訊融入教學之類型或 模式,分類整理如下表 2-1:

表 2-1 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彙整表 分類的變項

分類的變項分類的變項

分類的變項((((來源來源來源來源) ) ) ) 陳述各領域教學大綱

配合使用電腦輔助教學光碟或隨選視訊系統 融入的課程與媒介

(蔡福興,2000)

各領域教學透過網際網路查詢並呈現相關學 習資料或直接學習

單向式的資料傳遞

結合教學引導的訊息傳遞 具教學活動設計理論的應用 學生與教師互動的學習 善用媒體特性建立教學網頁 融入之策略

(劉世雄,2000)

善用學習理論建立學習網站 課前準備

引起動機 上課講授 教學活動 融入之時機

(徐新逸,吳佩僅 2002)

課後評量

使用自製網頁或簡報 使用之軟體資源

(張國恩,2001a) 使用他人開發之網路學習平台

(21)

兼採一般軟體及網路平台 增強詢問之教學

增強合作學習之教學 增強講授教學

增強衍生學習之教學 增強情境之教學 教學策略應用

(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2002)

增強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

作為確認、評估、整合各種資訊的資源

作為合作學習、溝通、討論、交換彼此想法的媒介 作為發表文章、抒發意見的共同平台

教學策略 (Relan &Gillani, 1997)

作為參與體驗、虛擬同伴及虛擬教師的媒介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發展方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發展方式發展方式發展方式

許多學者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提出許多看法融入方式有些許 不同,張國恩(1999)認為並非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教材或整節課都可以 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必須思考教學的適切性、需求性及可行性,

電腦在教學過程中並不是非得使用不可教師必須隨時檢驗電腦是否 能提供學習動機與教材的配合度不可有太大的差異。

何榮桂 (2000)更進一步指出當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只有在教室 中才能進行的錯誤看法,其認為完整的教學歷程包括教學目標的訂 定、學前評量、教學活動及學後評量等階段,教師應運用資訊科技豐 富每個階段的素材與策略。何榮桂是從資訊科技可提供在教學上的功 能與定義,也指出一般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包含的階段;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條件包含教師的角色,資訊科技在教學上運用的時 機及應用的策略,均有學者提及也論述實際教學中可能產生的影響,

因此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不應認為學生只要接觸資訊科技 就有成功的學習成效及學習行為,科技的價值以學習的角度而言,乃 在於提供學習者學習的工具,在教師的引導與鼓勵下提昇學習的品質

(22)

思考方向,還是在於整合教師的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習行為更具有意 義。

徐新逸(2003)認為除應採用系統化教學設計方式達成學習目標,需 提供學習者有意義的學習歷程,以增進學習成效。教師使用資訊科技 必須考慮達成的學習目標與教學需求為核心,及考慮人、事、時、地 及物等五個面向來思考,並可以系統化教學發展、分析、設計、實施、

評鑑來探討每一個面向的發展,條件如圖 2-2:(徐新逸、林燕珍 2004)

圖 2-2 使用資訊科技發展系統化教學應考慮的五個面向

國內研究者徐新逸、林燕珍(2004)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學 發展可以說是一種模式,應該經過分析、設計、發展、應用、評量決 定出哪些策略與過程,進行系統化的教學發展以達有效教學的目的,

初步歸納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系統化發展模式為、分析、設計、發展、

實施、評鑑,在應用資訊科技的前提之下,應考慮教學發展中的資訊 科技資源與支援,形成以下模式圖,如圖 2-3:

設計

學生、教師

、資訊人員、行政人員

學校 家裡 環境

設備 資源

教學 教學

教學策略 教材選用 評量設計 學習目標

教學需求

評 鑑 分析

發展 實施

(23)

圖 2-3 資訊融入教學系統化發展模式圖

國外學者 Wang&Li(2000)的研究中指出,資訊科技使用於教學可分 為五個等級:

1. 無(等級 0):

教學中沒有使用任何的資訊科技。

2. 分離(等級1):

資訊科技被用來教學生如何使用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與其他 學習領域或科目的課程內容沒有連結,其連結性與相關性很 低。

3. 補充(等級2)

師生偶爾使用資訊科技來教學或學習,資訊科技在課堂中扮 演補充的角色。

4. 支援(等級3):

在大部分的教學活動中都使用資訊科技來進行教學,資訊科 技在教學中扮演支援的角色。

5. 整合(等級4):

教學內容 與環境分析

需求分析 學習目標

學習者與 支援分析

設計 教學策略 評量方式

發展 教學媒體 評量工具

活動 實施

形成性 評鑑

飽和性 評鑑

(24)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師生很自然地使用資訊科技來教學與 學習,資訊科技被視作是一種工具、方法及程序,能在任何 時間任何地點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Morsch((1995)將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程度分為七個層級,

每位老師依其運用資訊科技的情形可歸屬不同的等級中,當教師的教 學從一個級進展到下一個層級,教學活動也將從以教師為重心逐漸改 變成以學生為中心,最後學生將能隨時隨地且主動去學習。Moersch 提 出 的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 學 的 七 個 等 級 的 架 構 及 內 容 如 下 :

(Moersch,1995;邱瓊慧,2002)

1. 未用(Nouser)

教師的教學仍以傳統教具為主,未使用到任何資訊科技。

2. 覺察(Awareness)

教師和學生僅在電腦教室中使用及操作電腦軟、硬體。

3. 探索(Exploration)

教師以資訊科技為工具來補充傳統的領域教學,登學生額外 的資訊或練習機會,例如讓學生瀏覽網際網路上的相關資 訊,或使用課程內容相關的指導式、練習式或遊戲式。

4. 注入(Infusion)

針對學習領域內容的性質,教師安排讓學生利用資料庫、試 算表、繪品、文書處理等軟體來分析、處理資料,或利用同 步同步、非同步網路通訊機制和其他學校、單位、同儕分享 資料。

5. 整合(Integration)

教師讓學生針對一課程主題或槪念衛生出真實問題,使綜合 利十各項資訊科技來輔助分析及解決問題。

6. 擴展(Expansion)

(25)

學生能主動利用資訊科技去解決課堂外的問題,學岆活動能 延伸到教室以外。

7. 精進(Refinement)

學生能於日常生活中充分且單性運用各種資訊科技,進行資 訊查詢、資料蒐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作品發展、知識 傳遞等,來完成各種型態的學習及任務。

國外學者 Shoemaker(1991)曾針對資訊科技課程統整提出七種模式:

1. 融入式(infusion)

採取注入之方式,以整合某一種特別的技能,如讀、寫、

思考等技能,達到跨課程間整合的目的,即以原學科為主,

以欲整合的技能為輔的運作觀念。

2. 多重引線式(multiple strands)

整合課程中相類似的屬性。

3. 在仍維持傳統科目與科目間邊界的前提下,萃取科目與科目 間的共同內容或槪念。

4. 主題式(thematic)

濃縮、分析課程單元成為某些主題,課程間的界線是模糊 的,而主題的選擇層次可以是巨觀或微觀。

5. 整體式(holistic)

以學生餐體求作為考量,包括認知、身體、感情、道德和精 神的層次,並提供一種新的課程知識槪念。

6. 心智功能式(the mind function)

以教學者為考量立場使用教學策略和班級組織增進學生的 心智功能。

7. 訊息統整式(intgrative brainwork)

(26)

以學習者為考量立場,使用訊息處理策略作為檭念獲得、歸 納思考、前導繆織體、檭念對應的依據。

8. 整合式(combined)

整合上述七種理念,形成一種新的整合模式。

科技不一定要出現在教室才算是科技融入教學,教學(Instruction)

是包括教與學,不只是教,學生於課後透過電子郵件進行合作學習,或 蒐集資料的歷程,也是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一部份;教師上網蒐集、整 理課程所需資源,於課堂上引導討論、互動,也是資訊科技應用教學。

強調的是,教學活動達到理想境界,結合教師與科技的互補力量,創造 合適的學習環境。教師應對資訊科技的功能有充分的瞭解,並具有操作 的能力,在結合教學經驗,運用教學策略及其他配套的措施,開發合適 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就整體系統思考而言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模 組應具有五個要素(劉世雄,2001):

1. 主題(Subject):

為一教學議題,通常是以生活議題為核心,可發展教學目標。

2. 素材(Source Materials):

教師所蒐集的教學素材,包含網路資源、書籍以及各種媒介 的資料。

3. 策略(Strategies):

是指教學策略,可運用合作學習、互動討論及發表等方法提 供學生學習經驗,並且依據教學目標發展各種評量方法。

4、技巧(Skills):

教師與學生的操作技巧,包含電腦科技、資訊轉化及展現學 習成效的技巧等。

5. 支援(Supports):

(27)

電腦設備管理支援、行政支援、並可安排促進學習成效的獎 勵方法。

以圖 2-4 表示五個要素之關係:

圖 2-4 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基本要素(5S-Link)

本研究以教師使用資訊科技必須考慮達成的學習目標與教學需求為 核心,考慮人、事、時、地及物等五個面向來思考及發展系統化教學設計,

評估學生的需求與教師本身科技應用操作能力,結合教學經驗與教學策略 之配合設計合適之教學活動,使資訊科技能適切地、自然地運用於教學活 動的每個環節中,期待整合教師與科技的力量,創造適宜之學習環境,使 教學活動達理想境界。

Subject

Support

Strategy Skills

Source Materials

(28)

三、、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融入融入融入融入教學上之應用模式教學上之應用模式教學上之應用模式教學上之應用模式

資訊科技普及之後資訊教育的推廣以及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 能提供之多樣豐富的學習環境使得資訊融入教學成為改善教學模式之 新觀念資訊科技快速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應付快速變遷的 學習環境。而應用網際網路於教學活動中,並進行學科整合教學,更是 今日應該探討的新課題,尤其必須配合縝密的教材規劃與活動設計始可 達成(何桂榮、王緒溢,1998)。而如何引導資訊科技在各領域教學上 的應用各學者依其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Sherwood(1999)認為理想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境中教師應是從主 導者的角色退居為協助學生的輔導者教學設計應提供接近真實世界 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利用資訊科技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進而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學生不單是科技的使用者亦是「善用 科技的生產者」

顏永進、何榮桂(2001);Earle( 2000)認為資訊融入教學的重心應是 在教學教學涵蓋了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所需知 協助學生練習、解釋並處理資訊、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做出回 應等,而不是過度強調資訊、資訊科技;如果只是為了資訊而資訊將 失去資訊融入教學的意義

Jonassen(2000)曾以心智工具(mindtools)說明教學在科技上有 三層次的應用:

1. 學電腦知識(Learning about Computer)

2. 從電腦學知識(Learning from Computer)

3. 用電腦學知識(Learning with Computer)

(29)

王曉璿(1999)並建議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應用可以從三個階段 來進行:

1. 將網際網路視為大教具室,擴展教學資源的來源

2. 整合電子郵件形成教學活動的一環,擴展師生互動關係 3. 將網際網路當作教室的延伸,擴展學習的空間與範圍

張國恩(2002)指出電腦融入教學的模式有;

1. 電腦簡報的展示:

如同傳統投影片的教學,以簡報軟體來製作,形式上可整合動 畫、音效等教學媒體,內容上則可以包括:圖片說明、圖片觀 察、影片播放、上網查詢等活動。

2. 電腦輔助軟體的應用:

將抽象化的槪念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或利用模擬軟體建 立學習環境以協助學生操作學習,這都有助於常生學習。

3. 網際網路資源的應用:

將網路視視為大型的教材庫,其內容與型式相當多樣化,包括 網頁化書本型、網路化 CAI、非同步論壇、遠距教學等,如能 善用這些資源並將其整合到教案中,將對老師的教案編輯有很 大的幫助。

以徐南號教授所著之「教學原理」為基礎,並以教學過程為例(如 圖 2-5),來說明資訊科技應用雛形,敘述如下:

1. 認識學生

若建置完善的學藉、輔導電腦化系統與資料庫,則教可透過此 系統瞭解學生的身心狀態、掌握學習狀態。在步驟5之輔導學 習者之狀態亦可登錄於資料中,形成持續性學習成長紀錄。

2. 決定目標

(30)

教師可在網際網路之教學資源庫搜尋相關資料(如教案、教學 心得、教學單元論壇),以瞭解教學單元之目標、課程架構及 教學邏輯,可與線上專家討論,尤其是實習及初任教師。

3. 準備教材

教材是達成教學目標之糧食,任何教師皆須充分準備教材與教 具。在開放教育趨勢、教材重生活化、鄉土化,教師需不斷編 撰及尋找補充教材、教具以 因應時代之變化、及課程需求。

數位化科技使教師準備教材上有佳效能,教師可利用網路之搜 尋引擎尋找相關教學資源,擷取 www 上超媒體教材網頁、即 時新聞,下載 ftp server 上共享軟體、教學軟體、益智遊戲,參 考網路上的軟體評析作為選取軟體之重要依據,這些方式將可 減少教師搜尋資料時間且可獲取豐富適切之教學資源;擷取之 資源在不妨害智慧財產權之原則下,可利用簡報軟體、文書軟 體、多媒體工具、網頁編輯工具進行重組或編撰,數位化技術 在編撰教才上具有即時編修、即時出版、多樣化媒體整合、互 動性、多人共同建構等優點,比傳統抄寫剪貼更便利省時。整 體而言,資訊科技提高教師備課之效能。

4. 選擇方法

教學策略方法之選擇有困惑、或其他教學上有困難,可透過遠 距教學輔導系統、教師成長網路社群,進行線上討論、請益,

以獲得相關協助或建議。

5. 教學活動與輔導學習

教學活動中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可運用多媒體、VOD 數位影片、web title,譬如上生活與倫理可先播放一段 Internet news 以引起動機且可與生活、社會結合;教學過程之解說可以 數位化教學工具(如 powerpoint、多媒體軟體、web…)為輔助

(31)

工具,減少教師抄寫工作,省下勞力工作可以用來輔導、照顧 學生。學生學習、練習活動可以分組方式在 Internet 中、CD title 中進行,課外學習活動如課程預習、補救教學、增強學習及專 題報告資源搜尋,www、線上電腦輔助測驗系統、及 vod 提供 極佳的環境,學生學習疑難也可透過 Internet 想網路專家請教 學習,將學習跨越至學校外且可網路上同步、非同步討論區進 行討論,教師並可予以線上輔導;透過電腦與網路,學習活動 可 由 教 室 延 伸 到 家 裡 。 教 師 對 於 學 生 學 習 狀 態 亦 可 透 過 E-mail、電子聯絡簿與家長做聯絡溝通。

6. 評量成績

評量考卷可至教育資源中心網站選取並下載線上題庫做參 考,並利用數位化工具編輯,測進行可利用線上測驗系統,並 進一步作學習者分析及診斷,進而提供補救措施;測驗結果可 放入學籍管理系統中,並利用 E-mail 通知家長,且透過資訊科 技助教師做學習評量可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7. 檢討與改進

教學需要反省與回饋,教學後學生家長可透過 Internet 提供教 學建議及回饋,教師亦可在教學反思網路社群,不斷檢討改 進,使教學成效更好。

(32)

資料來源:http://www.haes.cy.edu.tw/cy-sa/pro/pro/p1/page1.htm 搜尋教材資源

教學疑難 遠距教學 輔導系統 統製教材~補充教

材、活動單

WWW FTP VOD

數位化圖書館 2.決定

目標

線上 題庫

BBS Chat Room Guest Book E-mail 課後輔導 教 材

教學活動

討論、輔導

配合 Internet 進行 配合教學軟體進行

評量準備

線上評量

評量紀錄 5.教學

活動 與輔導

Web title CD title VR title 益智遊戲 Internet news Digital audio/Video 教學軟體

3.準備 教材

4.選擇 方法

E-mail 家長聯絡

E-mail 家長、學生

BBS、Chat room 留言板、家長、學生 學科經

營管理 資料庫

線上作業、線上練習 線上討論分析

線上及時測驗、分析、診斷 6.評量

成績

7.檢討 改進

學籍、學習輔導、

心理輔導資料庫

1.認識 學生

學校行政電腦化系統

(33)

蔡俊男(2000)將現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類型做了以下的分類:

1. 電腦教學:實際教授電腦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2. 資訊教育:以電腦做工具,將搜尋到的資料篩選、分析、判斷、

整理、統整成為有用的資訊。

3. 電腦輔助教學:將學習的課程先製成電腦軟體,兒童再透過操 作電腦來學習些課程內容。

4. 資訊融入學科教學:利用電腦網路的特性來協助教學準備、教 學活動與補救教學的進行。

5. 電腦運用於教學管理:運用電腦處理成績、學籍等在行政、教 學與學習方面的管理工作。

6. 電腦網路應用於教學資源分享:教師利用電腦網際網路的特性 將教學資源數位化,提供資源分享,讓大多數的老師參考使用。

7. 遠距教學:利用網路做跨時空的教學活動。

教師建立班級教學網,結合資訊科技設備與教學理論進行學習 活動。

Donald 和 Deborah(1999)認為教師在班級利用電腦教學,可採用 的教學模式有:

1. 網路工作室:

於網路上成立教學工作站,協助學生提問、尋找資料及完片作 業。

2. 網路學習活動

教師在教學前可先設定連結相關教學活動之網站,並依其網站 內容設計相關教學活動,輔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3. 網路專題計畫

學生利用網路資源完成 教師所設計之專題作業活動。

4. 網路詢問

(34)

讓學生透過網路尋求解答,透過提問(questions) →搜尋

(Search) →分析(Analyze) →組織(Compose) →分享(Share)

之教學過程完成。

何榮桂與藍玉如(2000)認為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依其學習 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學生參與的程度,可分為三類:

1. 利用資訊科技將學習材料呈獻給學生,作為引起的機或是分組 討論的材料。

2. 資訊科技為一種學習的內容。

將資訊科技當作是一種教學內容於上課中教授,主要有兩種目 的,一為培養學生的資訊技能,提升資訊素養;二為學生利 用資訊科技進行各領域的學習作準備。

3. 資訊科技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軟體資源,進行探索、模 擬、歸納、分析與統整,將學習材料建構內化為活的知識。

溫明正(2000)指出教室電腦的教學應用如下:

1. 網路教學

教師可利用網路之搜尋引擎尋找相關教學資源,擷取 www 上 超媒體教材網頁、時新,下載 ftp server 上共享軟體、教學軟 體、益智遊戲。

2. 多媒體教學

教學活動中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可運用多媒體、VOD 數位影片、webtitle;教學過程之解說可以數位化工具(如 powerpoint、多媒體軟體、Web 等)為輔助工具,減少教師抄 寫工作,剩下之勞力工作可以用來輔導、照顧學生。

3. 錄影帶教學

(35)

讓無法親眼看見或是因為距離太遠無法帶給學生現場觀察的 聲音、景觀、現象或歷史紀錄透過錄影帶資料傳遞給學生,

利用教室電腦之放影機,可將各種教學錄影帶直接播放給學 生觀賞。

4. 隨選視訊教學

師生可在各班教室中,即能透過電腦選取適合的教學媒體,

直接點選播放,省去借還等各種手續,非常方便。學生可以 利用電腦或裝有控制盒(SetTopBox)的電視,將所要學習的 樣透過電腦或是有線電視網路(CATV)取得,學生亦可以配 合自己的時間、依照自己的需要、步調擇視訊課程操控播放 教材,進行遠距教學。

5. 第四台教節目播放

教室電腦系統之電視螢幕,可以連接有線電視及學校現有的視 訊播放系統,教師可利用電視系統選取 Exploer 探索臺、

Discovery 發現臺、國家地理頻、Disney 迪士尼卡通頻道,配合 各科進行教學活動,或利用學充放系統直接欣賞學校的立即轉 播。

6. 虛擬教室教學

利用電腦軟體設計出一套教學管理系統,模擬教室上課的情 境(如老師授課、舉辦考試、指定作業或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參加考試等)。老師及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在電腦前,透過 通信網路,與教學管理系統連接,隨時授課或學習。

7. 推廣電子郵件

各校委由系統管理師設置電子郵件伺服器,管理與提供全校師 生每人一個電子郵件信箱,進而開放家長申請,方便師生及親 師溝通訊息與傳送繳交作業。

數據

圖 2-3 資訊融入教學系統化發展模式圖  國外學者 Wang&Li(2000)的研究中指出,資訊科技使用於教學可分 為五個等級:  1.  無(等級 0):  教學中沒有使用任何的資訊科技。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

• Each student might start from a somewhat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experience the encounters with works of art and ideas in a different way... Postmodern

Five trends of school arts education reform in

科目: 中文 英文 數學 常識 視覺藝術 體育 音樂 普通話 電腦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rt and art

新高中課程中國語文科第十個選修單元:「普通 話與表演藝術」中提到的學習目標,正是期望學 生能「欣賞不同類型的普通話表演藝術,學習語

比較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與表 現角度的 關係 辨識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