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

Copied!
2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李宗文 博士

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吳佩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2)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吳佩玲 撰

指導教授:郭李宗文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3)
(4)
(5)

謝 誌

等了四年,這一天終於來臨了。四年這不算短的歲月,為了自己的理想與目 標,經歷了這暑期進修以及艱辛漫長的論文寫作過程,如今終於完成了。這段期 間感謝一路陪伴我的師長、家人、同學及同事,因為有你們的包容與支持,我的 論文才能順利完成。

首先,非常感謝蘇慧娟老師的鼓勵,讓我起了進入研究所進修的念頭,而在 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非常感謝指導教授郭李宗文博士悉心及耐心的指導,從論 文題目的確認、撰寫研究架構及思考研究方法,一直到研究結果的討論與分析,

犧牲了許多原本假日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提供我許多寶貴的意見,指引我正 確的方向,讓我的論文撰寫過程得以順利的進行。同時也要感謝呂翠夏教授及莊 佩芬教授,在論文計畫的審查過程及論文口試的過程,給予許多的鼓勵與具體的 建議,讓論文的內容更為完善。

其次要感謝好朋友瑞玟的協助與鼓勵,以及研究所同學玉文、蕙雯、素菱、

璧琴、榮珍的互相督促,還有班上六位獨生子女的小朋友及家長的協助,願意擔 任此篇論文的主角,在一連串的觀察與訪談的過程中,若沒有你們的協助,這篇 論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最後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娘家爸爸、媽媽的支持,在我進修的這一段時間,

幫我照顧兩位小寶貝,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哥哥在我電腦文字編排方面出現問題 時,悉心的協助並指導我,老公的體諒與包容,寶貝庭禎、庭維的貼心,在我累 的時候,端一杯溫開水過來,溫暖我的心,在我放鬆的時候,提醒我:「媽媽,

你今天還沒寫功課唷!」讓我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如今論文完成了,我也有更 多的時間可以好好陪伴我的家人,我想這是最幸福美好的事情。

吳佩玲 謹誌 2010 年 8 月 於台東大學

(6)

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 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與同儕互動之關 係,以六位研究者班上的獨生子女為研究對象,主要採用觀察法及訪談法進行資 料蒐集,並輔以兒童氣質量表和父母親教養態度量表,讓資料的呈現能更客觀完 整。研究結果及發現如下:

一、學齡前獨生子女的特質

(一)學齡前獨生子女可分為「受歡迎」的獨生子女及「不受歡迎」的獨生子 女,兩者之間的比例相當。

(二)學齡前獨生子女的氣質表現大多與一般幼兒差距不大。

(三)「受歡迎」的學齡前獨生子女其特質表現較為正向,「不受歡迎」的學齡 前獨生子女其特質表現則是正向偏少、負向偏多。

二、「受歡迎」與「不受歡迎」的學齡前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時,使用的策略型 態大為不同。

(一)「受歡迎」的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常使用的策略為「利社會」策略,「不 受歡迎」的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常使用的策略為「爭論性」策略,有 時亦會使用「誣陷他人」策略。

(二)在「訴諸權威」、「利誘與哄騙」、「情感性」與「放棄或轉移目標」策略 中,「受歡迎」與「不受歡迎」的獨生子女使用情形無明顯差異。

三、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學齡前獨生子女所表現的同儕互動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一)父母均為「權威開明型」教養型態,較能教育出「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二)父母一方若為「寬大嬌寵型」或是「忽視冷漠型」教養型態,則易教養 出「不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三)父母若是因為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只生一個孩子,則孩子的同儕互動 關係較好;反之,父母若不得已而只能生一個孩子,則孩子的同儕互動 關係較差。

(四)親子互動良好的獨生子女家庭,教養出來的獨生子女較受同儕歡迎。

(五)重視孩子同儕關係的獨生子女家長,能教育出「受歡迎」的獨生子女。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分別對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大眾及未來研究者提出 具體建議。

關鍵詞:學齡前、獨生子女、教養方式、同儕互動

(7)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pproaches and Peer Interactions among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pproaches and peer interactions among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six of her students who are the only child in their family to be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llected research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e researcher also employed the child temperament scale and the parenting attitude scale to obtain more comprehensive data. Findings in the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1)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could be divided into “popular” and “unpopular” groups, and both were in almost equal proportions.

(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mperament was observed between only children and general preschool children.

(3)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in the “popular” group tended to have mor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ose in the “unpopular” group tended to have less positive and more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2. “Popular” and “unpopular”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adopted different types of strategies for peer interactions.

(1) “Popular”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usually adopted the “pro-social” strategy, while “unpopular”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usually adopted the “arguing”

strategy and sometimes adopted the “framing” strategy.

(2) In terms of the use of “resorting to authority”, “coaxing”, “affective”, and

“walking away” strategi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popular” and “unpopular”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3. Preschool only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s we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enting approach adopted by their parents.

(1)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tended to be more “popular” if both of their parents adopted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pproach.

(2)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tended to be “unpopular” if one of their parents adopted the permissive parenting approach or the uninvolved parenting approach.

(3)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had better peer interactions if their parents did not have another child because they wanted to offer them the best education. In contrast,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had poorer peer interactions if their parents did not have

(8)

another child simply because they had no choice.

(4)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raised in a family with goo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tended to be more popular among peers.

(5) Preschool only children tended to be more “popular” if their paren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peer rela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is study also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educators, the general public,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Preschool, Only Child, Parenting Approach, Peer Interaction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0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獨生子女之相關研究---09

第二節 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21

第三節 同儕互動策略之探討---32

第四節 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論---55

第二節 研究架構---58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0

第四節 研究歷程---6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獨生子女的特質---75

第二節 獨生子女的同儕關係及使用的策略---95

第三節 教養方式與獨生子女同儕互動行為之關係---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61

第二節 建議---167

第三節 研究後記---171

(1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173

英文文獻---179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暨同意函---181

附錄(二) 幼兒母親教養態度量表同意書---182

附錄(三) 幼兒父親教養態度量表同意書---183

附錄(四) 幼兒母親教養態度量表---184

附錄(五) 幼兒父親教養態度量表---190

附錄(六) 兒童氣質量表---195

附錄(七) 訪談大綱---202

附錄(八) 兒童氣質量表常模簡圖(男女生)---204

附錄(九) 六位幼兒氣質量評分表---205

附錄(十) 東東幼稚園友誼表單 1---207

附錄(十一) 東東幼稚園友誼表單 2---208

(11)

表 次

表 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11

表 2-2 國內研究學齡前同儕互動相關論文彙整表---25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父母教養態度的定義整理表---44

表 3-1 研究進度時程表---59

表 3-2 觀察時間表---61

表 3-3 非正式訪談時間表(幼兒及家長)---62

表 3-4 正式訪談時間表(幼兒及家長)---62

表 3-5 訪談時間表(班級導師及實習教師)---63

表 3-6 編碼方式---66

表 3-7 六位獨生子女父母的背景資料---68

表 3-8 東東幼稚園小鹿班幼兒作息時間表---72

表 4-1 六位獨生子女氣質表現---92

表 4-2 六位獨生子女友誼表單統計---95

表 4-3 六位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使用的策略次數---97

表 4-4 幼兒父親教養態度量表---120

表 4-5 幼兒母親教養態度量表---120

(12)

圖 次

圖 3-1 人種誌的研究週期---57

圖 3-2 研究架構圖---58

圖 3-3 小鹿班教室平面圖---71

(13)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 曹植--七步詩

對於有兄弟姊妹的人來說,不論與手足的感情融洽與否,都很容易能體會到 這首詩的涵義,然而對獨生子女來說,這兄弟姐妹之間的複雜情感,恐怕是一輩 子也無法親身體會的心境吧……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為探討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與同儕互動的關係。在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敘述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釐清,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將分述 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工商業時代的來臨,以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對於生活的要求 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從基本生活上的滿足,進而轉變成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在這種情況之下,使得家庭的結構與功能逐漸產生了變化,由傳統農業社會的大 家庭型態,慢慢轉變成以三代同堂為主的折衷家庭,再逐漸走向以婚姻為基礎所 構成的核心家庭,農業社會中的家族觀念日漸淡薄,婦女地位的提高,使得職業 婦女的數量日漸增多,女性在結婚後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再是以家庭為 生活的整個重心,傳統上女性結婚後相夫教子及三從四德這些美德也漸漸的被淡 化了,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等觀念,也不如以往重視。生活在這現代社會的父母,

大部分都需外出工作,無法全心的照顧幼兒,使得照顧幼兒的工作逐漸的被學校 及社會福利機構取而代之。隨著孩子的出生,一旦家中多了一個成員,不僅生活

(14)

負擔加重了許多,接連而來的養育及教育孩子的問題、沉重的育兒費用,讓許多 的父母開始擔心會養不起孩子。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經濟的因素或整個大環境的 條件等等,對於生育子女的意願非常低,很多人結婚後,不生小孩或是只生一位 子女的比例已經明顯的偏高,在這個情形之下,獨生子女的情形越來越多。

在全球面臨這少子化時代的來臨之時,台灣也無法逃過。根據內政部主計處 的統計,目前台灣地區的已婚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由1950 年的 5 人降低到 2005 年的1.18 人,再到 2007 年的 1.1 人,且目前仍在持續下降之中,是全球先進國 家中少子化現象最快的國家之一(資料來源:2008 內政部戶政司)。為鼓勵生 育,教育部擬修改「教師請假規則」,老師請完育嬰假後復職並兼行政職務,當 年可繼續享有年休假,並按比例使用 國民旅遊卡消費額度(林志成,2008)。而 勞委會則宣布將提案修正「就業保險法」,以就業保險 基金來給付留職停薪 育嬰 津貼。具體內容為勞工子女滿3 歲前,父母可輪流請領留職停薪津貼(高玉如,

2008),可見政府對於少子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重視。

人口成長趨緩,家庭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漸趨明顯。少子化的現象,

造成了社會上出現更多的獨生子女的家庭。由於這一代的獨生子女,未來面對家 庭及整個社會的責任更重,然而各界對於獨生子女的教養、照顧、生活能力及人 際互動關係紛紛提出質疑,使得獨生子女的研究成為目前社會相當重視的一個議 題。

二、研究動機

中國大陸自1980 年推行「一胎化家庭計畫政策」以來,獨生子女的人數日 漸增多,而中國大陸自 1980 到 2001 年共發表了有關獨生子女問題的論文多達 305 篇(風笑天,2002)。從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搜尋系統可以發現,2000 年至2008 年有關獨生子女的期刊約有 69 筆,均為中國大陸的研究者所撰寫。在 中共一胎化政策下成長的大陸第一代獨生子女,目前正以每年數以百萬人計的規 模逐漸步入生兒育女的生命周期,在他們也即將為人父、為人母的同時,許多研

(15)

究者對於他們在教育獨生子女的方式上,感到非常的好奇。在家中他們是父母的 唯一,無數個唯一合起來就是社會上的一大片。經濟浪潮的氣息撲鼻而來,未來 的競爭將會空前的激烈,唯一的孩子只能贏不能輸。為了孩子的”成功”,一部分 的父母甚至準備放棄自己,以換得孩子的成功(王裕如,1999)。經過 30 年的努 力,中國人口增長的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全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水準已經在 1.5 上下。獨生子女人數已超過 1 億人,佔總人口的 8%左右,而由獨生子女加父 母組成的獨生子女家庭也成為城市中最基本的家庭模式。然而,獨生子女早期教 育存在的「五大障礙」:性格、心理、智育、環境及生活自理能力,卻影響著獨 生子女成長(彭希哲,2008)。

對於獨生子女,2000 年以前台灣這方面的研究相當少,2000 年後這方面的 研究有急速增多的趨勢,但大部分都是碩博士論文發表,從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搜尋,在2000 年到 2008 年,大約可以找到 16 篇相關論文,一般正式且針對 台灣的期刊論文研究和國家大型研究,目前幾乎沒有,然而隨著少子化時代的來 臨,獨生子女的人數日漸增多,在家裡,他們缺乏與同齡孩子互動的機會,在步 入幼稚園團體生活時,常會造成同儕或是老師的一些困擾,因此在台灣,有關獨 生子女的研究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研究者在幼稚園裡工作將近十八年了,深深感受到在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孩 子,在幼稚園裡與孩子們相處時,常有一些不適應的情形產生,例如:比較霸道、

搶玩具、不會與人分享、不會輪流、時常哭鬧等等,尤其在近幾年來,班上的小 霸王人數越來越多,動不動便以大哭、甩玩具或是跑得遠遠的表達他的抗議與不 滿,每天都必須處理幼生因人際互動所產生的爭執問題。在與這些孩子的家長溝 通之後,發現這些孩子有許多都是獨生子或是獨生女,是父母心中的寶貝,而在 教養過程中,父母竭盡所能的給他許多物質享受,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 上,對他更是百般呵護、照顧得無微不至。曾經有家長告訴我:『小宇是我們家 的獨子,他即使都不用做事,將來我們家的三棟房子也都是他的,吃都吃不完。』

聽起來,似乎這孩子得到了全天下的幸福。然而因為在家裡沒有其他的玩伴,所

(16)

有的東西都是他的,也因此,到了幼稚園之後,不知如何和同儕分享與輪流。

另外一個例子:曾經是研究者班上的小朋友小妤和小倫,有一天小倫在學 習區活動時,不小心用他的手去打到小妤,第二天,小妤的媽媽氣沖沖的來找小 倫理論:『你為什麼打小妤的心臟?你不要以為你爸爸是老師我就怕你,你爸爸 電話幾號,我馬上要找他,現在就要…』。小倫已經嚇得哭出來了,不知如何是 好,在老師們的安撫下,小妤媽媽繼續罵小倫,老師只好打電話給小倫的爸爸,

小倫的爸爸也跟小妤的媽媽道歉,然而,電話中,小妤的媽媽繼續罵著小倫的爸 爸:『小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你在家裡這樣放任,小孩子在學校就只會欺負 別人,你家小孩是獨生子很寶貝,我家小孩也是獨生女,她更是我家的寶貝…』。

其實小倫只是手不小心去揮到小妤,然而就因為小妤說小倫打到她心臟,為了維 護自己的寶貝女兒,小妤的媽媽不顧一切的對著小朋友及家長大聲吼叫。

還有一個例子:小凡是家裡的嬌嬌女,爸媽都是高社經地位的醫師,然而 媽媽為了小孩,暫停醫師看診的工作,整天顧著這個小孩,怕有任何的閃失。學 校有校外教學活動,她都會跟著,否則就不讓孩子參加,平常也會對老師耳提面 命:『我們小凡不可以曬太陽、我們小凡走路走太久腳會酸、我們小凡…,一直 到現在小學四年級了,小凡還是每天由爸爸媽媽牽到教室親自交給老師,他們才 放心回家…』。

歷經這幾個例子,讓我內心產生了許多的疑問,難道獨生子女真的跟一般 孩子不一樣嗎?或是這些只是個案?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亦是如此?他們在家過 慣了獨享及予取予求的方式,到了幼稚園與同儕互動時,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呢?同樣的,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都是第一次生養子女,在他們教養自己唯一 的孩子之時,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更加深了我想要探究獨 生子女與同儕互動關係的動機。

隨著少子化時代的來臨,每個家庭裡只擁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似乎已經慢 慢的成為社會的趨勢,這些孩子在家裡由於沒有同輩,家裡所有的玩具都是他 的,沒有人會跟他搶,所以不需要輪流,也不需要分享,在受到父母、祖父母及

(17)

外祖父母的疼愛之後,這些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階段與同儕 互動時,常以自我為中心,不知如何分享與輪流,所以爭執與衝突的事件不斷的 發生,往往成為老師及其他孩子眼中的頭痛人物,也因此更顯得這個研究議題的 重要性。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希望透過探討學齡前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的關係之 研究結果,能對教學上有具體的貢獻,並可作為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家長以及 未來研究者的參考,讓我們可以共同來協助這一些獨生子女,畢竟在未來的社 會,我們在班上所要面對的獨生子女的孩子可能會越來越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訂定以下的研究目的:

(一)瞭解學齡前獨生子女的特質。

(二)瞭解學齡前獨生子女之同儕互動行為。

(三)瞭解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學齡前獨生子女同儕互動行為之關係。

二、研究問題

(一)探討學齡前獨生子女具有哪些特質?

(二)探討「受歡迎」與「不受歡迎」的學齡前獨生子女與同儕互動時,常使用 的策略異同為何?

(三)探討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學齡前獨生子女所表現的同儕互動行為之關係為 何?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學齡前( pre-school )

(18)

一般是指在進入國家正式學制就讀年齡前的階段,以我國為例,指的是 6 歲前的幼兒,但是在紐西蘭,他們所謂的pre-school 是指 0~5 足歲前,5 歲上的 是國小的幼兒班一年級。在瑞典學齡前則是指 0~6 足歲,7 歲則開始進入義務 教育。不過,目前正在試辦國民教育向下延伸。因此,之後也可能改為是五歲前 的幼兒。在嘉義大學邱志鵬(2001)主編的台灣幼兒教育百科辭典中,第 84 到 85 頁有針對學前教育的解釋如下:

學前教育通常指兒童入小學前所接受的教育。由於各國小學階段教育開始的 年齡不盡相同,所以學前教育一詞所指的年齡也因國情不同而有所差異。依據我 國現行的國教法規定滿六足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國民小學接受義務教育,我們通稱 入小學就讀的兒童為學齡兒童,因此我國的學前教育係指滿6 歲前的一段教育,

亦即『學齡前』的兒童教育為學前教育。中國大陸還分為:先學前教育(0~3 歲入托兒所的教育)與學前教育(3~6 歲入幼兒園)。

本研究的「學齡前」兒童,專指就讀台東市東東幼稚園的四足歲至未滿六足 歲之幼兒。

二、獨生子女(only child)

張春興(1995)指核心家庭中父母所養育的唯一孩子即是獨生子女,因此不 包含「有兄弟的唯一女孩」或「有姐妹的唯一男孩」。本研究中的獨生子女指的 是在各種不同的家庭型態中,父母所養育的唯一孩子。

三、同儕互動(peer interactions)

關於「同儕」的意義,根據韋氏字典的定義是:與別人有相同立足點的人。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同儕是「同等地位」或至少在目前以相似的行為複雜程度運作 的個體(林翠湄譯,1995)。Shaffer (1994)主張「同儕」是指,無論是較年長 或較年幼的同伴,只要彼此有一樣的能力與目標,能促進他們的互動時,他們皆 可為同儕。Santrock (1995)則指出「同儕」是指年齡相近、相似學習階段的他 人,也是相同成熟水準的人。綜合上述學者們對同儕的定義主要分為兩種,一指 同齡同伴,另一指的是以活動為基礎的同伴(引自吳春鳳,2005,頁 3)。

(19)

本研究之「同儕」,乃是指在幼稚園中同一個班級內之四足歲至未滿六足歲 之幼兒而言,而「同儕互動」指的則是幼稚園中同一個班級內之四足歲至未滿六 足歲幼兒相處之來往互動行為。

四、「受歡迎」與「不受歡迎」幼兒(popular and unpopular child)

在同一班級中的兒童,會有不同的聲望及社會地位,也就是說,有些兒童較 其他兒童在團體中受歡迎、有些則為同伴所忽略、更有些會被同伴所拒絕。研究 兒童在同儕關係中的聲望和地位時,最被普遍應用的一種方式即為「社會計量 法」:或以五點量表圈出喜歡同伴的程度、或以提名法說出幾位喜歡的(正面提 名)及不喜歡的(負面提名)同儕。本研究之「受歡迎」及「不受歡迎」幼兒,

是指研究者班上四足歲至未滿六足歲之幼兒,受班上其他同儕幼兒接納之程度。

以提名法讓班上每位小朋友個別說出三位自己喜歡的(正面提名)及不喜歡的(負 面提名)同儕,再根據提名結果將其歸納為「受歡迎」及「不受歡迎」幼兒。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台東地區研究者所任教班級裡的獨生子女為研究對象,因為本園 主要招收的對象為大班年齡的幼生,因此大部分的孩子讀一年後即升上本校的小 學一年級就讀,所以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是九十七學年度就讀研究者所任教班級內 之四足歲至未滿六足歲的幼生,因此無法推論至其他的地區或是不同年齡層之幼 生。

二、研究時間

本研究主要是以觀察及訪談為主,再輔以兒童氣質量表與父母教養態度量表 加以分析,因此研究觀察的時間為九十七年九月十六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九十八 年六月二十日為止,為期約九個月,而訪談家長及老師的部分則持續到九十八年 八月。

(20)

三、研究者角色

本研究場域為研究者本身所任教的班級,因此與孩子們已經建立了相當程度 的感情,所以當我在一旁觀察孩子們的互動時,孩子們常常會來尋求老師的協 助,或是看到老師在旁邊,而會停止某些不當的行為,因此在觀察時,研究者盡 量與被觀察者保持一些距離,於稍遠處觀察,並輔以錄音、錄影或拍照的方式呈 現,盡量讓孩子在自然無干擾的情境中,與同儕進行互動。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透過相關的文獻,探討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與同儕互動 的關係。研究者歸納與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共分四節加以闡述。第一節為獨生 子女之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同儕互動關係之探究,第三節為同儕互動策略之探 討,第四節為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獨生子女之相關研究

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小孩,由於沒有手足與他分享父母的愛,所以一直 是家中父母唯一的注意焦點,也因此容易養成自我中心,不願與人分享與獨立自 主的性格。獨特的家庭結構爲獨生子女創設了一個獨特的家庭人際對話關係,使 他們在家中的地位更加突顯。在這單一化的獨特家庭結構裏,因爲家中只有一個 小孩,所以獨生子女是家中資源的當然擁有者和使用者。在 Roberts(1997)一 項針對二十位已成年的獨生子女探究其身為獨生子女的經驗中發現,已成年的獨 生子女會因為自己是父母在關愛及經濟上唯一的接受者而心存感激,並且感受到 身為獨生子女的另外一個好處,在於和父母親能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已成年的獨 生子女大多能接受本身是獨生子女的身分,並且認為身為獨生子女的好處,在於 沒有手足之間的競爭,因此能擁有家中資源的全部。然而由於無法從手足那裡學 習施與受的經驗,因此與同儕相處時,可能就會發生適應的困難。

一般人對獨生子女仍抱持不良刻板印象,認為獨生子女是任性、自私、自我 中心、驕傲、孤僻、蠻橫無理等負面的人格特質,認為獨生子女比起家中有兄弟 姐妹手足的孩子,更容易被父母寵壞(吳瑞巧,2006)。但又無可否認,許多傑 出人才,他們皆是獨生子女,例如:哲學家沙特(Jeam-Paul Sartre)、畫家達文 西(Leonardo Da Vince)、科學家愛因斯坦(Alebrt Einstein)、明星法蘭克辛那屈

(Frank Sinatra)、貓王(Elvis Presley)、甘蒂絲柏根(Candice Bergen)、布魯克 雪德絲(Brooke Shields)、小說家約翰厄普戴克(John Updike)和哲人甘地(Indira

(22)

Gandhi)等等,在一九六八年阿波羅號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中,就有三個是 獨生子(薛美珍譯,1998)。不免令人好奇,獨生子女具有什麼特質?而且獨生 子女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獨生子女本身特質的影響(張怡貞,1998)。

所以,本節先從獨生子女之特質開始探究,接著從獨生子女與其他家庭成員關係 敘述,因為家庭成員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一、獨生子女的研究風潮

西方國家對於獨生子女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然而研究的結果卻有很大的不 同。美國心理學家 G. Stanley Hall 曾提到:「身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症」

(Being an only child is a disease in itself)(引自羅怡華,2007,頁 7)。這個論 點引起後來許多的學者,從事有關獨生子女的相關研究。全世界很少有人認為一 個孩子的家庭是理想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認為沒有兄弟姐妹,孩子們 就沒有辦法健康的成長。在 Poston 和 Falbo(1990)的研究中發現,有一些期 刊文章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表現一樣傑出,而且差別很少,只有在學校 方面獨生子女是佔優勢的。而 Poston 和 Falbo(1987)的研究中也發現,父母 對於孩子的注意力/關懷技巧,將會提昇孩子的成就動機和人格調適範疇這兩方 面,而獨生子女若與中間出生的孩子和來自大家庭型態的孩子相比,是比較有利 的,但是相似於長子和那些來自於小家庭型態的孩子。

而中國大陸自 1980 年推行「一胎化家庭計畫政策」,二十餘年以來,多數 的夫妻只生養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全中國的獨生子女的數量也增加了許多,而這 些獨生子女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以及各層面都產生了不少的影響(羅怡 華,2007)。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好吃懶做、自私專橫……這是社會給他的評價。

人之初,性本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沒有本質區別……這是專家的觀點。於 是,“皮球”踢到了教育上。近日,中國國家人口計生委透露,自實行計劃生育政 策以來,中國已累計出生9000 萬獨生子女(徐松,2005)。世界上將近有 1 / 4 的 人口居住在中國,無庸置疑,今日的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擁有更多的獨生子女。

(23)

因此,中國因政策的推行而造成迥異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獨生子女家庭,隨之而來 所衍生的問題,成為中國學者和外國學者熱烈討論及研究的對象,也因此,近幾 十年來對於中國獨生子女的研究,有如雨後春筍般的進行。

西方社會和中國大陸,早在多年前對獨生子女問題的研究就已經非常多,而 台灣在最近幾年,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及教育水準的提昇,加上死亡率降低,

使得家庭結構出現重大轉變,少子化的現象,造成社會上出現更多的獨生子女家 庭。許多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甚至不生,使得台灣的獨生子女愈來愈多,大家才 開始意識且正視獨生子女的教養問題(吳瑞巧,2006)。

在台灣,有關獨生子女的碩博士論文發表,大部分是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 度為主體,研究者絕大部分來自現職老師,或是教育和心理學的研究生,因此大 都從教育心理學出發,近年來從社會學和人口學觀點的研究才正在開始。國內相 關的博碩士論文,研究對象為學齡前階段的有二篇,國小階段的有六篇,國中階 段的有一篇,成年前期有三篇,成年期有三篇,經研究者整理後,將國小及學齡 前階段的相關文獻整理如下:

表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張怡貞(1997) 國小學童獨

生子女與非 獨生子女同 儕關係及其 相關因素研 究

量 化 研 究

:問卷

台北市公私 立小學抽取 二十所學校 六年級學童 1167 名,其 中獨生學童 占1 19 名

1.獨生子女的同儕關係比 非獨生子女差。

2.「獨生」的身分,對於 兒童表現利社會行為有 顯著負面影響。

3.獨生子女的反社會行為 比非獨生子女傾向高。

4.兄弟姐妹數對兒童同儕 關係有顯著正面影響;

而獨生子女缺乏兄弟姐 妹 , 對 其 同 儕 關 係 不 利。

(24)

表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陳如葳(2000) 獨生子女氣

質、父母教 養方式與其 分享行為相 關之研究

量 化 研 究

: 問 卷 、 觀察法

台北市七所 幼 兒 園 76 位五足歲之 獨生子女

1.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 式有部分相關。

2.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 式,與其分享行為之間 無相關。

3.觀察的分享行為與教師 評量的分享行為則有顯 著相關。

4.幼兒氣質、父母教養方 式、分享行為在幼兒性 別上均無顯著差異。

5.幼兒氣質無法有效預測 其分享行為,而父母教養 方式中只有「忽視」能夠 預測幼兒之分享行為。

洪信安(2001) 海峽兩岸小 學獨生子女 人格特質與 父母管教方 式的比較

量 化 研 究

:問卷

台北市、高 雄市、北京

、上海各選 取兩所小學 的四年級及 六年級獨生 學童共1372 人。

1.海峽兩岸不同地區獨生 學童之父母管教方式、

人格特質及父母管教類 型有差異。

2.海峽兩岸不同地區、年 級兩變項在父母管教方 式、人格特質上有交互 作用。

3.海峽兩岸不同父母管教 類型與人格特質有交互 作用。

陳曉楓(2005) 學齡前獨生 子女的面貌 及其母親的 教養想法

質性研究 (訪談、觀 察)

四位雙親家 庭、目前正 就讀幼稚園 大班的獨生 子女及其母 親

1.老師眼中的獨生子女面 貌與母親認知的孩子有 所不同。

2.母親之教養期望與信念 也反映出受到高教育程 度的影響。

(25)

表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吳瑞巧(2006) 比較國小學

童獨生子女 與非獨生子 女社會化結 果之差異

量 化 研 究

:問卷

新莊市某國 小一至六年 級 學 生 24 個班級學生 816 位及 24 位導師

1.在學業成就,以及生活 自理能力上,獨生兒童 並無占優勢。

2.在人格特質方面,只有 外向性行為其最後社會 化結果,不利於獨生子 女,品行的社會化結果 則無統計顯著性差異。

蔡筱葳(2006) 不同性別、

家庭社經地 位的國小獨 生子女與非 獨生子女之 分 離- 個 體 化與生活型 態、社會興 趣之關係研 究

量 化 研 究

:問卷

台北縣、市 國小五、六 年級學生共 1024 位

1.在生活型態方面,家庭社 經地位和獨生與否之間 有交互作用,低社經地位 的非獨生子女在「獲取 型」的得分高於中等社經 地位的非獨生子女。而在 低社經地位之國小兒童 中,在「獲取型」的得分 上,非獨生子女的得分高 於獨生子女。

2.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 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能 有效預測生活型態及社 會興趣。

羅怡華(2006) 獨生子女與 非獨生子女 分享行為與 同儕互動之 比較

量 化 研 究

:問卷

台北市國小 高年級學生 共 515 人,

含獨生子女 92 位,非獨 生子女 423 位

1.獨生組與非獨生組分享 行為無顯著差異。

2.獨生子女在同儕互動關 係之親密/依附表現不 及非獨生子女。

3.獨生子女較非獨生子女有 較多的支配/指使行為。

4.分享行為與同儕互動變項 彼此有相關存在。

(26)

表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葉淑華(2008) 國 小 高 年

級獨 生 子 女 學 童 的 自 我 概 念 與 人 際 關 係之研究

量 化 研 究

:問卷

台北市 12 個 行 政 區 六 年 級學童312 人

1.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學 童與非獨生子女學童在 自我概念之得分沒有顯 著差異。

2.國小高年級獨生女學童 在自我概念優於非獨生 女學童及獨生子學童。

3.人際關係方面,非獨生 子女優於獨生子女,非 獨生女學童優於獨生女 學童,獨生女學童優於 獨生子學童。

在這八篇相關論文中,國小階段的六篇論文均是屬於量化的研究,由國小學 童或是老師填寫問卷,並據此予以分析結果。而在學齡前階段的兩篇文獻中,陳 如葳(2000)以台北市七所幼兒園76位五足歲之獨生子女為研究樣本,採觀察法 及問卷法取得資料。在研究中提到,父母應把握子女的氣質特徵,即時因材施教,

在幼兒時期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其最大的外在環境莫過於家庭生活,而其中又以 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子女最大且最深遠。事實上,父母的教養方式是一種親子之 間交互作用的歷程。在此交互作用歷程中,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及行為方式,會 受到子女本身氣質的影響,同時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子女的氣質型式。所 以,子女的氣質特性、父母教養方式及親子關係的建立,三者之間是會彼此影響 的。另外陳曉楓(2005)則以質性的觀察及訪談來蒐集相關資料,在其研究中結 合親師觀點,發現獨生子女有別於完全符合或不符合刻板印象的面貌,他們在個 性、情緒、人際關係三個面向上並不全然符合一般社會大眾對他們的印象,從親 師觀點來看,母親與老師對獨生子女的看法多有吻合之處,但是吻合的程度不盡 相同。以個性、人際關係、情緒三個面向來看,研究發現親師對獨生子女情緒發

(27)

展的觀點比較一致,其次是人際關係狀況,獨生子女的個性則是親師觀點差異最 大的地方。由此反映,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可能因個性表現而被強化,反之,獨 生子女在情緒發展與人際關係上的正向表現,則是打破傳統刻板印象的可能契機 之一。而在獨生子女母親的教養觀中,獨生子女母親決定只生一個孩子,是一種 結合個人自主與家庭、社會文化影響下的時代產物,對於只有一個孩子的現況,

母親的高度自主意識,是她們坦然面對事實的內心力量。獨生子女母親與子女的 親子互動,受到母親個人因素的影響甚於因為只有一個孩子,而獨生子女母親之 教養期望與信念,也反映出受到其高教育程度的影響。

由於學齡前階段的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到目前為止僅有這兩篇,而陳曉楓

(2005)的研究與我的研究有許多相關處,例如獨生子女的面貌、母親教養態度 的影響等,然而學齡前階段是獨生子女從家庭進入團體生活的第一步,在獨生子 女踏入這個社會團體中,與同儕互動的關係又是如何?則是我相當關心的一個部 分,因此實有必要在學齡前階段中,對於獨生子女做ㄧ個更深入更客觀的探討。

二、獨生子女的特質

受到一胎化政策的影響,中國有不少父母對孩子過份寵溺,最後孩子簡直成 了小皇帝。近十年來全中國大約有1 百多間小皇帝管訓學校成立,目的就是替父 母管教小孩,以免將來衍生成為社會問題(王皓,2008)。徐松(2005)亦提到,

為了讓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中改掉任性、貪玩的毛病,融入集體學習和生活的氛圍 中,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進行學習。這種託管教育讓孩子的自理 能力有所提高,遠離外界的各種誘惑。然而,由於溝通減少,卻讓家長與孩子間 增加了一道無形的牆……。

由於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了「眾星捧月」的照顧,所以大部分的人認為他們 享盡了許多非獨生子女沒有的待遇,而容易養成自私、霸道無理的性格。王鍾和

(2001)認為,大部分的人對於獨生子女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任性、自私、自我 中心、驕縱、孤僻、蠻橫無理等負面的人格特質,獨生子女比起家中有兄弟姊妹

(28)

手足的孩子,更容易被父母寵壞,因此在與人互動時,較不能與人分享、缺乏社 交能力、具攻擊傾向,也有較多適應上、人格上的問題。田村正晨(2000)亦指 出,一般人對於獨生子女的印象是:缺乏社會性(協調性)、任性而自我、依賴 性強、非常軟弱以及缺乏自立心。Newman ( 1990 ) 綜合大眾對獨生子存有的迷 思羅列如下(薛美珍譯,1998):

(一)獨生子害羞、有野心、且愛發號司令。

(二)獨生子喜歡獨處,玩沒有競爭性的遊戲。

(三)獨生子不喜歡與他人相處,因此顯得孤單。

(四)獨生子若不是四眼田雞的書呆子,就是古怪的天才兒童。

(五)所有獨生子都會想像有一些同伴來彌補自己的孤單。

(六)獨生子都被寵壞,而且很依賴。

(七)獨生子都很自私、很霸道。

(八)獨生子情緒問題比較多,因為適應不良,容易焦躁且不快樂。

Falbo 和 Poston(1986)則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最大的差異,

在於獨生子女缺乏與兄弟姊妹( lack of siblings) 之間的互動,這種缺乏手足互動 利益,稱做「欠缺性」或「剝奪性」。獨生子女因為缺乏兄弟姊妹,所以獨占了 家中所有的資源,享受家中所有人悉心的照顧,再加上從小沒有與同齡孩子之間 的學習環境,表現在外的行為也是如此,所以產生不知如何與人合作,以及不懂 得與人分享的狀況。研究手足關係的學者 Dunn(1983)認為,兒童早期與人際 之間的互動關係,主要包括了「縱向的親子關係」以及「橫向的同儕關係」,其 中橫向的關係中,手足關係就佔了80%,兒童早期與兄弟姊妹之間互動的經驗,

是未來與同儕友伴交往的基礎,也是兒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發展的橋樑。

在 Fablo 和 Poston(1986)的研究中指出,獨生子女由於是家中唯一的孩 子,他們同時具備了長子女及么子女的某些特質,獨生子女如同長子女一般,都 是父母親的第一個孩子,所以是最被期待的,父母親對他的期望相對的也最高,

而且獨生子女跟么子女有一部份的特質非常相似,自出生後受到父母的照顧,因

(29)

為沒有更小的弟弟妹妹出生,所以在家中的地位沒有太大的改變,是其他排行子 女比不上的,也就是所謂獨一無二的獨特性。

獨生子女與其他排行子女不同之處在於,獨生子女特別得到父母的關愛與注 意,就像是被放在放大鏡底下長大的,不會受到忽略或被忽視的感覺(Pickhardt, 1997/2000)。而且 Schachter(1959)及 Waddell 和 Ball(1980)的研究指出:

由於獨生子女和長子女的出生,都是父母第一次養育子女,對於如何適當的表現 親職所知不多,因此父母本身比較容易焦慮,對於子女的需求會有較多的回應,

對孩子的行為也會有不切實際的想法(引自李韋姍2005,頁 16-17)。

在中國大陸,由於實施一胎化制度,從 1980 年開始陸續出現了許多有關獨 生子女的相關研究,其中部份結果顯示獨生子女較任性及羞怯。但近年來國外有 關獨生子女的相關研究卻試圖挑戰過去對獨生子女較負面的刻板印象。如 Mckibben 在 1998 年於紐約「Time」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獨生子女的症狀』

中指出,獨生子女其實是擁有一些正面特徵的,比如獨生子女很聰明、適應良好、

且比非獨生子女成熟(引自葉淑華,2008,頁 45)。

綜上所述,獨生子女給人的印象,大部份似乎是比較偏向負面的評價,然而 近年來,有些研究已經慢慢的發現獨生子女的正向表現,這些發現值得讓專家學 者來做進一步的探究。

三、獨生子女的親子互動

風笑天(1996)指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角色地位,具有與多子女不同的特 徵,這種特徵主要體現在:1.獨生子女是同父母進行價值交換的唯一物件。2.獨 生子女是同父母進行社會互動的唯一對象。3.獨生子女是父母老年社會保障所依 賴的唯一對象。Roberts(1997)亦提到,獨生子女因為沒有手足的競爭,因此 獨享了家中全部的資源,與父母的情感關係密切,也是父母老年時的唯一依靠。

另外,Poston 和 Falbo(1986)認為獨生子女因為沒有兄弟姊妹之間的手足關係,

所以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是其社會化的主要力量來源。而 Byrd(1990)則

(30)

提到,獨生子女和父母親互動頻繁的另一種心理學的解釋是:獨生子女在心理 上 , 由 長 期 依 賴 的 對 象 逐 漸 脫 離 , 進 而 發 展 自 我 認 同 的 分 離 個 體 化 過 程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本來就因為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很長,比非 獨生子女欠缺獨立性(less independence)(引自王先棠,2004,頁 18)。所以獨 生子女是父母親親職表現的唯一接受者,也是對父母親恩的唯一回饋者。在 Eiduson(1976)之縱貫性研究中發現,獨生子女的父母具有多重的角色,父母 會時常表現得像獨生子女所缺少的兄弟姐妹一樣。另外,大陸學者風笑天(1996)

在針對中國大陸已經成家的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研究中,調查其家庭狀況時指出,

對於大陸廣大的獨生子女父母而言,除了須扮演傳統上以「父母角色」為中心的 主要角色,另外也增加了「家庭教師」和「同齡夥伴」這兩個角色。

Feldman(1981)研究中提到,在一般多子女的家庭中,其家庭結構很自然 的會形成二個次團體-父母、手足,然而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則很容易把 孩子視為夫妻關係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獨生子 女會很注意父母親的興趣和活動,以及自己是否參與其中,而父母親也會對這唯 一的孩子很敏感及注意,希望在生活上的各個層面都能與孩子保持接觸。Feldman 表示,獨生子女和父母在發展各自的親子角色認同(parent-child identification)

或是處理親子間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時,可能會碰到一些困難。父母若不 能盡力維繫、穩固夫妻雙方的關係(united partnership),或者是鼓勵獨生子女 自己獨立發展,獨生子女家庭可能就要一直面對由父、母、小孩三者組成的伊底 帕斯三角關係(oedipal triangle)(引自王先棠,2004,頁18)。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中,父母親很容易花所有的時間陪孩子,不像在非獨生 子女家庭,父母親時間要平均分給每個孩子,非獨生子女也能培養獨立自主的一 面。所以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親容易犯的錯,就是把焦點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

(葉淑華,2008)。陳小燕(2004)則指出,獨生子女與父母親一向有強烈的依 附關係,因此,也導致其不易與同儕產生依附,且又無手足可成長、互動,更使 得其與同儕之間的關係微弱。因為父母親只有唯一一個孩子,重視親子溝通,自

(31)

然把所有的愛都集中於一個孩子,不管是精神上或物質上,都儘可能讓獨生子女 滿足且不虞匱乏,這種教養方式,無論是獨生與否,若將父母的付出都視為理所 當然,甚至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對他好或百依百順的,日後必然會造成負面的人格 發展。而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導師,獨生子女和父母親的關係會更加密切,父 母親的教養方式,對獨生子女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王靜珠(2008)提到,一個家 庭中的長子,當他沒有年幼弟妹時,所處的環境單純,比較容易適應其社會行為 的正常發展;但是當他有年幼弟妹之後,好的一方面可說容易促成其獨立,然而 另一方面就不如以前之利於社會行為的發展,一個家庭中的幼子或獨生子女,由 於父母的溺愛,易於養成不良的社會行為。田村正晨(2000)則指出,雙親的存 在,對於獨生子來說是一個重擔。在存在這樣的重擔之下,很容易罹患憂鬱症。

可是再深入探討時可以發覺,實際上多半是因為對於自己無法做到的事和不想做 的事產生厭惡感、無力感和自卑感等。

而在金熙善(2005)的研究中指出,中國大陸在一胎化政策下產生的「四二 一」倒金字塔家庭結構。所謂的「四二一」家庭結構為,獨生子女家庭有父母兩 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對獨生子女進行精心的養育、呵護。對夫妻而言,上 有老、下有小的擔子不堪重負,然而對於位在倒金字塔底端的獨生子女而言,同 時贍養六位老人的前景更是令人談之色變。王鍾和(2001)則認為,獨生子女各 方面是否順利發展的重點,應該不是子女數的多寡,而決定於父母是否以合宜的 方式來教育獨生子女。Liang(2007)的研究中則指出,不論是獨生子或是獨生 女的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唯一子女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及擁有很高的成就,特別是 對於獨生子,他們希望這唯一的孩子將來在家中能居於領導者的地位。

綜上所述,對於獨生子女的印象,一般人仍停留在任性、自私、驕傲、孤僻、

自我中心、蠻橫無理等負面的人格特質。因此當這類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時,大 多數的人常直覺的認為就是被父母寵壞了,並且把原因歸於「因為他是獨生子女 的關係」,而中國大陸更戲稱這些獨生子女為小皇帝。此外,有部分的學者也認 為,獨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獨生子女的父母更容易過度寵溺及保護子女,如此造成

(32)

獨生子女容易比一般非獨生子女自我,不重視別人的感受。獨生子女與父母的關 係是非常密切的,而父母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常會不自覺的給予過多的保護 及滿足,對這唯一的孩子處處包容並順從其意,也因此,他人容易對他的人格特 質造成一些負面的評價。

四、獨生子女的人際關係

王鍾和(2001)提到,獨生子女在家中,缺乏與兄弟姊妹等手足互動、練習 社會技巧的機會,若非父母特意的注意與安排,當他們在家中已習慣於擁有一切 的物質(如玩具、零食),精神上又集萬寵於一身時,長久下來,他們往往不習 慣分享,且缺乏與他人共享、分辨彼我的能力。從資源稀釋的觀點來分析,對於 獨生子女的親子互動或許很有幫助,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兄弟姊妹彼此之間雖然 是家庭資源的競爭者,兄弟姊妹「本身」卻是個人的「資源」。和非獨生子女相 比,獨生子女比較沒有機會從與同輩的互動中,練習自己日後所要扮演的社會角 色(例如與人爭執、與人妥協、照顧別人、娛樂別人等)。獨生子女在家裡缺少 分享心事的同輩,缺少兄弟姊妹之間教學相長與彼此照顧的經驗,長期來說,個 人的認知、情感與社會發展可能受限。因此,獨生子女在社交技巧上缺少嘗試錯 誤的準備期,必須直接上場接受考驗(王先棠,2004)。

王先棠(2004)認為,和有兄弟姊妹的人相比,獨生子女在人格發展與人際 關 係 上 , 其 實 陷 入 了 一 種 兩 難 情 境 (dilemma )。 獨 生 子 女 們 可 能 有 內 向

(introversion)和外向(extraversion)的性格差異,但是外在環境的壓力常會迫 使獨生子女選擇展現和自己天然性情(natural tendency)相反的個性。Rosen

(2001)的研究中則提到,獨生子女的內心是寂寞的,給人一種孤僻、孤獨的感 覺,然而獨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發展與一般人並無不同。而Wei(2005)亦提到,

由於中國大陸實施一胎化政策,使得這家裡的唯一孩子,必須接受父母龐大的教 育投資,在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之下,使得獨生子女內心的憂慮及孤獨 感,遠遠高於其他的非獨生子女。

(33)

獨生子女與父母親一向有強烈的依附關係,因此也導致其不易與同儕產生依 附,且又無手足可成長、互動,更使得其與同儕關係微弱。可知獨生子女與父母 的依附關係,對其人格發展、社會化的適應及同儕之關係有重大深遠的影響(袁 儷綺,2002)。Roberts(1997)則提到,父母在教養獨生子女時,應該讓孩子有 更多機會可以和同齡孩子接觸,避免溺愛獨生子女,鼓勵獨生子女能夠獨立,如 此獨生子女才能和其他的同輩建立正常的同儕關係。

在國內有些研究中發現,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在人際關係、分享等社會性 行為及學業成就上較差、較有情緒(葉淑華,2008)。例如:張怡貞(1998)指 出,獨生子女的同儕關係比非獨生子女差,他們在班級中是比較不受歡迎的一 群,人際關係普遍不佳。石培欣(2000)亦指出,針對國中學齡之獨生子女的研 究中,獨生子女之國中生在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方面普遍較非獨生子 女不利。Newman 則認為,當獨生子女與父母時常保持美好、親近的關係時,這 樣的「黏著」關係若過於熱切,會使獨生子女無法自然轉換為同儕關係和獨立性 的培養(薛美貞譯,1996)。

綜上所述,研究者發現,國內有關獨生子女的相關研究中,在人際關係上較 多呈現負面的研究結果。而社會上一般人對於獨生子女的負面評價,也容易成為 獨生子女在人際關係發展上的困難。

第二節 同儕互動關係之探究

一、從社會文化觀點了解同儕互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自古以來,不能離開人群而獨自生活。生活在這樣的環 境之中,必然要參與群體生活,才會有和人接觸的機會。人打從出生開始,首先 接觸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得到了許多基本的需求與愛,和家人之間 的彼此互動,也成了人際關係的起點,慢慢的生活圈會越來越大,擴展到鄰居、

親戚、家人的朋友,到後來的學校同儕老師之間,在這些基本的互動過程中,慢

(34)

慢的學習吸取社會經驗,進而塑造出個人的基本特質。隨著孩子不斷的成長,孩 子的生活就不再侷限於家庭之中了,慢慢的擴展到住家環境的社區、學校,所接 觸到的人群就變成校園中的同儕、老師,開始體驗團體生活!班級是一個最基本 的學習空間,也是幼兒最早接觸到的一個小型社會環境。在這之中有著同儕與同 儕之間的互動,也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彼此之間有著關心、合作、學習、

競爭的行為發生,在此經驗中,幼兒會學習到與人互助合作,以及為人處事的道 理(張春興、林清山,1991)。

簡淑真(1989)亦提到,人不能離群索居,在生理需求方面,如食、衣、住、

行的供應,無一不需依賴與他人分工合作;以心理需求而言,如:愛、接納、隸 屬、成就、受重視、自尊乃至於自我實現的獲得,無一不需透過與他人互動(引 自陳忠傑2000,頁 1)。

Vygotsky(1896-1934)認為心智功能源於社會,社會性的言說就是人類最 初的言說類型(Tryphon 和 Voneche , 1996 ) ,例如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能 夠以哭聲或肢體動作來引起他人的注意。他提到人類能自主的思考,是由於他能 運用心理工具來協助他思考,而他之所以學會運用這些心理工具來規範他的思考 行為,是來自於與他人溝通互動中習得的,也就是說個人心智功能在社會互動的 啟發下得以發展(陳正乾,1996;引自 林佩瑤,2003,頁 4)。

根據社會建構主義所強調:個人建構的知識是在社會文化的環境下建構的,

因此所建構的知識與社會文化脫離不了關係。個體建構的知識,雖然相當主觀,

但也不是任意建構的,它需要與別人不停的溝通和修正。因此知識的獲得是代表 個體與當時社會環境互動與溝通之後的一種共識作用。蘇俄的學者Vygotsky

(1896-1934)也提出:學習過程中應注重文化與社會的角色。他認為認知的發 展是源自於個人在環境中的社會互動所產生,他對於知覺的解釋是建立在社會性 有意義的活動(socially meaningful activity)上。Vygotsky相信藉著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的過程,低層次的心智行為會逐漸轉換成高層次的心智行為(Lisbeth Dixon-Krauss:谷瑞勉譯,2001,頁15)。在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中,提出學

(35)

生的學習與發展有兩種水平,一是真正發展水平,也就是說學生已經建立之現有 水平;另一種則是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也就是說經由教師或啟導者所指引或同 儕中較有能力者一起合力溝通、合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可達到更高一層的水平,

兩種水平之間的一段差距,即為該學生的可能發展區。Vygotsky的觀點,支持同 儕互動對幼兒認知發展的貢獻,Vygotsky強調認知發展是幼兒與同儕「合作」的 結果。依Vygotsky的看法,同儕衝突對促進認知發展的重要性,遠不如不同意見 被解決的程度,同伴共同承擔責任、對話所反應的合作,和彼此的尊重等內涵來 得重要(谷瑞勉,2008)。

智力的發展最主要的動力是文化,而其機制在社會互動。Vygotsky 以為語 言發展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因此必須與文化同步成長,所以其理論是社會與 歷史取向,因此可以發現他所謂的高階心智成長是屬於社會文化與歷史的,更可 看出學習過程中,彼此互動的重要。Vygotsky(1896-1934)認為,人類自出生 開始,就生長在一個屬於人的社會裡;在認知發展上,由外在逐漸轉為內化,由 出生時的自然人,逐漸變成社會人。如此看來,學童的認知發展,無異是在社會 學習的歷程中進行的。因此,改善學童社會環境自將有助於學童的認知發 展。 Vygotsky 的理論常被認為是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因為他想瞭解社會和文 化如何影響一個孩子的發展,其理論強調四種層次的人類發展的相似與相異處,

即:人類種族是通過進化而發展的、人類是通過歷史而發展的、個人是通過兒童 期以及成人期而發展的、能力是通過兒童及成人個別的工作或活動而發展的。

林佩瑤(2003)認為,社會是個人心智發展的源起點,而社會性互動與內化 則是導致個人心智產生變化的過程,孩子由於在其身處環境中的社會互動與接收 到的文化訊息,而不斷於內產生變化成長,並且由於不斷變動時空背景脈絡下的 不同文化內涵,孩子所收受與回應的也就不同,據此,因成長歷程經驗的不同,

則他們的發展歷程不同,結果也不同。

綜上所述,Vygotsky 所提到的兒童發展觀點中,假設社會互動和孩子參與 真實的文化活動,兩者都是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其心智能

(36)

力也因需要溝通而被喚起。

二、同儕互動的相關研究

Asher(1990)提到,由於近年來社會變遷、家庭結構及功能的改變,婦女 投入工作或是單親家庭的比例增加,兒童較早進入團體生活,在團體成員相處的 時間也更長。在團體中,幼兒與同儕的相處佔了團體生活大部分的時間,他們會 與同儕共同進行喜愛的活動,也和同儕有最頻繁的互動,研究指出,幼兒在學校 的社會適應、課業上的表現以及對自我的價值認定等都受到同儕的影響,因此,

同儕關係在幼兒的社會發展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引自 陳怡君,2006,頁 13)。

在國外的研究中,Moore 和 Cooper(1982,頁 137)整理各家學者所提出 的同儕互動功能,包含下列幾項:1.與同儕互動提供孩子情緒上的支持。2.同儕 互動可增加扮演遊戲的豐富性。3.同儕在社會及認知技巧上提供直接的教導。可 見同儕互動的重要性。幼兒會透過模仿來學習同儕的技巧,被模仿的幼兒則是透 過示範來影響同儕的技巧。正如同同儕互動能達到的效果,有時是兒童與成人互 動時無法比擬的,因此同儕互動自有其價值存在(引自陳宜瑩2006,頁 5)。

幼兒在班級中最常與「同儕」產生互動。所謂「同儕」是指年齡、地位、行 為能力、身心發展程度大致相仿的個體。由於社會型態的改變,以及幼兒教育之 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因此幼兒開始接受教育的年齡提早,與同儕接觸的時間較 以往為多,所以幼兒同儕關係引起教育、心理學者的注意,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研 究課題(王柏壽,1986)。因此,許多國內外學者對於同儕關係與同儕社會互動 這樣的主題持續的進行研究。從許多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到,兒童可藉由與同儕的 互動,而學得社會技巧、學習人際關係、建立自我概念、形成道德規範、獲得安 全感及慰藉、學習性別角色、建立自尊等,而其學習的效果並不亞於成人的直接 教導(陳忠傑,2000)。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除了父母親之外,同儕團體對 兒童個體行為的發展,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並且同儕關係的發展在學前時 期就已經開始(Rubin et al.,1998;引自陳忠傑 2000,頁 13)。而 Bishop &

(37)

Inderbitzen ( 1995)的研究發現,經同儕提名互選後,至少擁有一個好朋友的兒 童,比沒有好朋友的兒童,有顯著較高的自尊。在同儕互動中,可以幫助兒童學 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根據他人及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來調整行為,在這些經驗 中,兒童慢慢明白何時該堅持己見,何時該讓步,並蒐集別人的意見及看法來形 成自己對自己的觀點,即自我概念。另外,同儕也能夠提供情緒上的安全感。在 某種情況下,孩子們的共同分享能帶來成人所無法給予的慰藉,因為,他們可以 談一些可能會被大人禁止的想法,或者一起去做一些不被大人允許的事(引自陳 忠傑2000,頁 14)。

在國內有關學齡前幼兒同儕互動相關的研究,經研究者整理如下 : 表2-2 國內研究學齡前同儕互動相關論文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李佩元(1996) 學齡前兒童

氣質與同儕 互動、人際 問題解決策 略關係之研 究

質性研究

( 教 師 評 量 法 、 晤 談 法 以 及 自 然 情 境 中 的 時 間 取 樣 觀 察 法)

台北巿內湖 區某所公立 幼稚園大班 幼兒,總計 60 位

1.幼兒的人際問題解決策 略與幼兒的性別之間,

有顯著關連性存在。

2 .在「爭論性」策略上,

男生表現的行為較女生 多,而在「情感性」與

「放棄或轉移目標」策 略上,女生所表現出的 行為則較男生多。

3.「利社會行為」策略越 多的幼兒,其氣質傾向 則為高趨進度、高情緒 強度、以及高堅持度。

4.採用「放棄型」或「轉 移目標」策略越高者,

其氣質傾向低活動量及 低情緒度者。

5.以「訴諸權威者」為解 決策略者,其對環境的 適應度則越低。

(38)

表2-2 國內研究學齡前同儕互動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方金鳳(2004) 自由遊戲時

間同儕互動 策略之研究

-以一個幼 稚園大班為 例

質 性 研 究

( 觀 察 、 訪 談 、 收 集資料)

愛兒幼稚園 18 位 大 班 幼兒

1.幼兒在遊戲互動時所使 用的互動策略大都很直 接,因此經常造成同儕 的衝突,會使用溝通、

協調策略的幼兒畢竟佔 少數,可見幼兒如何使 用良好的策略因應互動 問題,仍有再教育的空 間。

謝淑英(2004) 幼稚園角落 情境中同儕 互動的探究

質 性 研 究

( 觀 察 、 訪 談 、 收 集資料)

台北市城堡 國小附設幼 稚園 30 位 大班幼兒

1.幼兒在角落情境中的同 儕互動多由分享私人物 品、邀請與觀看、主動 詢問以及私下傳遞消息 等社會技巧所啟動。

2.同儕互動的內涵主要是 以遊戲為主,遊戲類別 包括扮演遊戲、益智類 遊戲、動態遊戲以及創 作作品。

3.同儕互動的過程中,在 老師沒有介入同儕互動 的衝突情況下,幼兒反 而能在互動的過程中運 用多種策略自行解決衝 突。

(39)

表2-2 國內研究學齡前同儕互動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戴淑君(2004) 有「關係」

就 「 沒 關 係」?沒「關 係」就「有 關 係 」 ?-- 明星幼兒同 儕關係之個 案研究

質 性 研 究

( 觀 察 、 收 集 資 料

一位在班上 極受歡迎的 明星幼兒(

從中班觀察 到大班)

1.這位受歡迎的明星幼兒 與不同的友伴發展出不 同的友誼類型,第一種 友 誼 類 型 是 歡 喜 冤 家 型,第二種是愛在心裡 口難開型,第三種是落 花有意流水無情型,第 四種是一廂情願型。

2.這位明星幼兒,面對關 係較好、較親近的朋友 要求較寬鬆,且分送的 獎品較多,但面對關係 不好的朋友,就會以高 標準來檢視,且不發送 獎品。

賴淑芬(2004) 幼兒如何面 對與處理爭 議事件

質 性 研 究

( 觀 察 、 訪 談 、 收 集資料)

彩虹班的幼 兒共有二十 五名,其中 兩名是特殊 身份的幼兒

,中班的幼 兒有三名,

其餘二十二 名皆為大班 的幼兒。

1.在爭議事件結束之後,

幼兒與同儕的互動關係 如何,除了與爭議事件 的類型有關之外,也有 可能受到爭議事件處理 情形的影響。

2.幼兒與同儕之間最常發 生的爭議事件有兩類,

第一是與活動做法有關 的爭議事件,第二是與 言論主張或說法有關的 爭議事件。

3.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幼 兒都具備自己面對與處 理爭議事件的能力。

(40)

表2-2 國內研究學齡前同儕互動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陳淑鳳(2006) 學業取向的

課程對幼稚 園同儕互動 的影響

質 性 研 究

( 參 與 觀 察)

一所私立幼 稚園

1.學業取向課程強調個人 學業成就的課程目標,

使得兒童的同儕關係建 立在教室規範和個人表 現的比較上。

2.學業取向課程使我們提 前看到幼稚園兒童因為 學業成就、學校表現和 個人能力而出現競爭和 比較的氣氛。

廖雅蘭(2005) 幼兒扮演遊 戲中衝突歷 程的溝通

質 性 研 究

( 觀 察 、 訪談)

18 位 4~6 歲 的幼兒

1.幼兒的衝突議題主要是 遊戲物品和遊戲角色情 節組織的衝突議題。

2.在扮演情境外,幼兒容 易發生遊戲物品和遊戲 空間的衝突議題,而遊 戲角色與情節組織和扮 演遊戲互動與認定的衝 突,則易發生在扮演遊 戲的情境內,身體行為 或口語的衝突議題則散 見於扮演的情境外與情 境內。

數據

圖          次
表 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陳如葳(2000)  獨生子 女氣 質、父母教 養方式與其 分享行為相 關之研究 量 化 研 究: 問 卷 、觀察法  台北市七所幼 兒 園 76 位五足歲之獨生子女  1.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部分相關。 2.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之間 無相關。  3.觀察的分享行為與教師 評量的分享行為則有顯 著相關。  4.幼兒氣質、父母教養方 式、分享行為在幼兒
表 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吳瑞巧(2006)  比較國小學 童 獨生子 女 與非 獨生子 女社會化結 果之差異  量 化 研 究:問卷  新莊市某國小一至六年級 學 生24個班級學生 816 位及 24 位導師  1.在學業成就,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上,獨生兒童並無占優勢。 2.在人格特質方面,只有外向性行為其最後社會化結果,不利於獨生子 女,品行的社會化結果 則無統計顯著性差異。 蔡筱葳(2006
表 2-1 國內研究國小及學齡前階段獨生子女相關論文彙整表(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葉淑華(2008)  國 小 高 年 級 獨 生 子 女 學 童 的 自 我 概 念 與 人 際 關 係之研究  量 化 研 究:問卷  台北市 12 個行 政 區 六 年級學童312 人。  1.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學童與非獨生子女學童在自我概念之得分沒有顯著差異。 2.國小高年級獨生女學童 在自我概念優於非獨生 女學童及獨生子學童。 3.人際關係方面,非獨生 子女優於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 setting...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If using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is needed, parents should accompany children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Parent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 Not only the sentences with high importance score based on statistical meas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indicative sentence... Proposed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