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一、二次作業題目 題目設計者:國文科實習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一、二次作業題目 題目設計者:國文科實習"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一、二次作業題目

題目設計者:國文科實習老師 吳昌政

【題目】

一. 高希均先生在八月二十三日的《聯合副刊》上發表一篇文章,以「科技腦、人文心、

中華情、世界觀」等四項學養作為「人文情懷」的內涵。閱讀該文之後:

(1) 請你以「言簡意賅、層次分明」為原則寫一篇閱讀摘要。

從《紐約時報》的例子中不難看出,已經握有相當厚實科技實力的美國,國內 知識份子依然十分重視人文層面的發展;反觀台灣,這種人文方面的素養顯然相 當低落,這種現象很明顯地要透過教育一途來改善,於是作者提出了「知識人的 四個學養」把知識人的觀念涵蓋了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與科技人,並引申出 了四種學養: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世界觀。

科技腦指的是要有「科技人」的想法與態度,包括嚴謹、實證、創新、堅持與 目標導向;與科技賦予社會的財富、進步、效率相比,人文心更能夠帶給我們哲 思、關懷與福祉,「人文心」乃是「以人為本」用「人」為基石,向上發展出對 人及社會的一種信念、情操與氣質。

作者並強調,科技與人文是相輔相成的,ㄧ個國家要「富」且「興」,當然不 能忽略基礎存在的人文精神與關懷道德。而「中華情」展現的就是將「寬廣的人 道關懷」推出到今日的兩岸現況,引申出:對中華文化的體會、對中華歷史的認 知,以及對兩岸雙贏的鼓吹,並舉出歐洲整合的例子來告誡所謂「崇尚和平」的 中國人:唯有以人文情懷才能展現出大格局,並出現好結局。而一旦將鏡頭拉到 全世界,便令人感到奇怪:一個如此需要放眼國際的島嶼,眼界卻如此狹隘,轉 開電視、翻開報紙,幾乎所有關心的只是內部,使作者不得不提倡「世界觀」, 台灣島民需要升級成「世界村民」,尤其台灣又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幹的國家,

是不能缺乏國際觀的。台灣人民視野必須擴大、自我必須縮小,千萬不能落到井 底之蛙及夜郎自大的地步,這是每一個世界村民都應有的識見。

最後高先生指出了【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的說法,要學習那些在專 業以外也不外行的人!學習他們在專業外的領域,也享有人文情趣。並指出了現 代青年的通病:功能性文盲,我們得多多學習處理生活及周邊環境的能力,做一 個內外兼顧的人,畢竟一個圓滿的人生是指:不只是要做一位完美的專業人,也 要做一位有人文素養的現代人!

(2) 請陳述自己心目中「人文情懷」(或「人文素養」)的意義。

從小到大,都曾經思考過「人」這個問題,說實在話,我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 是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宇宙中?既然是無法避免的,就得好好想想活在這,有哪 些需要學習的?答案似乎越來越趨近於─人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其中我想人文素

(2)

養更是重要,身為現代人,要是沒有具備關懷、思考的能力,怎麼去改善這個現 代的社會呢?

我想,人文情懷中的四種學養,還可以再獨立出「關愛情」。畢竟學了人文素 養,除了培養本身的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去改善社會、改善環境,幫助弱勢,一 個學習人文素養、人文情懷的人,如果只是獨善其身、培養自身高尚的風範,那 就無法來利用科技腦、中華情以及世界觀等其他三種情懷來改善這個世界,因 此,我想大愛與人文情懷都是學習人文素養者應該去培養的真義。

二. 楊儒賓老師在演講中,談及「怎麼進入文學」這個問題時,強調:「先讀令你感動的 作品,可以擴張並融合人生經驗的作品。」請你回溯自己的閱讀歷程,有沒有過「感 動」的體驗?若有,是怎麼樣的感動呢?與你個人的「人生經驗」有何連繫?

怎麼樣的感動?怎麼樣的感動?感動需要理由嗎?它就是一種與我們發自內心的 呼應,每當我讀到過去台灣艱辛的歷史,不是替歷史做解釋、作批判,是單純的 看到窮苦人家沒有衣服穿、沒有食物吃、父母犧牲自己的勞力,甚至尊嚴,只為 換取子女的一頓飽餐,我有時心裡真的是很難受,因為從小就看母親做慈濟,也 看到了很多社會窮苦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在社會上許多角落還是存在許多窮困 的角落,每當我窺到一角,就不得不奇怪:社會的正義去哪了?;然而此時已非 彼時,我們從出生到今天都是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每當我讀到洪醒夫、賴和等 人的作品,都很難去想像當時究竟是怎麼撐過來的,但是藉由父母親口頭相傳,

以及親眼看到以前祖父母與父親一輩們所居住的地方,那種田家的辛勞、債務的 困擾,都是長輩們所不敢回頭去細思的,也更告訴了我們今日成就的得知不易,

我也對於一些在當時肯出錢幫助窮人的士紳們感到欽佩與尊敬,於是每當我讀到 行俠仗義的事蹟時,心中都不免發出共鳴與感動,對於在那種大時代生存下去的 人們,我由衷的感動,不單單是因為憐憫的關愛,而是因為生活在今日富裕的社 會上,我們更應該要懂得省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所謂經典,是世人所下的定義,那麼何謂經典呢?是指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的暢

經典,是一個前人智慧的累積,是一個永恆時代的象徵,經典能觸動我們對 生命中的共感,令往後的人都能體悟生命的共同的價值,如李後主一詞:

我想了很久,我覺得應該是台灣未來政治應該何去何從吧!我今天湊巧讀了

原因之ㄧ,我想作者已預先留了伏筆─就是日本的戰敗,大江健三郎雖未

並且去找人詩人、技工等,他認為自己比較高明。這樣的追根究底,造成樹敵無

不同的學科的實踐方法到底有什麼不同?不論他們研究的題材是什麼,在對

不存在輿論,也不存在常識性的觀點。社會學則不同,構成社會學知識的材

作者以「迷宮中望見星空」來比喻哲學。哲學,就如同迷惘在迷宮之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