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同儕互動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同儕互動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探討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與個人及家庭背景變項間的關係,本章 彙整與上述主題相關的理論、文獻與研究結果,作為整個研究的立論基礎。全章 共分三節,第一節為同儕互動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人際需求之理論 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親子互動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各節內容茲分述如 後。

第一節 同儕互動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以國中生同儕互動作為研究重心,在青少年階段同儕互動關係扮演相 當重要的角色,本節針對同儕互動關係的意涵與重要性,及有關同儕關係的影響 因素和相關研究作說明。

壹、同儕互動關係的意涵與重要性

一、同儕互動關係的意涵

廣義的人際關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與交互作用,它是社會化 歷程中相互交往與影響的一種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專指友伴、同儕間的人際 互動關係。在學校指的是同學、朋友和玩伴,彼此之間產生行為和情感上的交流,

就是同儕關係,或稱同儕互動關係。

關於「同儕」(peer)的意義,一般指年齡相近,且能彼此分享價值觀、經 驗與生活方式的群體(周玉真,民81)。Durkin(1995)將同儕定義為「對某一個 人來說,在社會地位上與認知上差不多站在平等的起跑點上的他人」。

Coleman(1991)認為同儕是一種同質的青少年文化,其中往往帶著他們的價值觀 及獨特的社會系統(引自雷庚玲、曾慧芸,民88)。因此,廣義來說以行為活動 為基礎,同儕是一群因活動而聚在一起、產生互動,並有相近行為目標的人;狹 義來說多以年齡為考量,同儕指年齡相近或地位相等的同伴,分享並形成彼此認 同的價值體系與生活文化。

張氏心理學辭典(民84)對「同儕團體」(peer group)的定義是「指兒童

(2)

或青少年們自由組合的友朋團體,成員們在年齡上是極為相近的。團體中成員間 關係親密,認同團體中的行為標準,有隸屬感,且持有類似的價值觀念。」。青 少年從同儕身上尋求認同與歸屬感,彼此因年齡相同、社會地位相近,具有相似 價值觀,而能分享活動、情感、信念與價值觀,容易組合而成互動親密的小團體,

稱為「同儕團體」(吳美琦,民92;周玉真,民81;邱美華,民85a)。同儕團 體是一種社會體系,同儕間的互動可以滿足成員的社會需求,亦是個人的參照團 體,對於個人的行為,態度都會有重要影響(引自謝美英,民87)。

「同儕互動關係」即指個人和同輩間的交互關係、互動過程的態度、傳達的 情緒、相互行為的模組、互動品質、溝通方式和溝通歷程等,可以是上述各項或 其中幾項的綜合概念。對青少年來說是影響最深的一種人際關係,有助於個體的 發展及社會化(吳治勳,民92;許雅嵐,民91)。在同儕互動關係中,雙方的地 位是平等的,彼此擁有的權力也是均衡的,且青少年前期的同儕關係較兒童時期 具有較多的親密感,彼此間具有更緊密的、更敏銳的互動(吳美琦,民92)。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同儕互動關係界定為國中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期間,

與年齡相近的同學或同伴,彼此相處互動、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種關係。在同儕 互動歷程中,個體將展現外顯之行為表現並感受內在之心理情緒、想法和價值觀。

二、同儕互動關係的重要性

學校裡學生之間自然形成各種小團體,小至三兩好友,大至跨班級或校際間 的同學互動,學生間消息流通、互通有無的速度很快,影響層面很廣。可發現處 於國中時期的青少年,思想與行為容易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甚至產生改變,所 以瞭解同儕團體及同儕互動關係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其必要性。

Erwin(1998/1999)指出個體需要同儕關係的原因有:(一)滿足交朋友的 動機;(二)一個訓練社交技巧的良好場合;(三)在親密關係中尋求自信;(四)

社會知識的交換與測試;(五)刺激社會認知的發展;(六)合作關係與社會支 持;(七)情緒緩衝的提供。由此可知,青少年學生的同儕關係不僅可以促進其 人際互動與社交的能力,也可以藉同儕互動獲取新知,並滿足社會化、獨立性、

情緒支持、各種心理需求等方面的需要,進而建立統整的自我形象。

同儕團體使成長中的青少年獲得家庭之外新的身份角色、認同感及心理支

持,因同儕團體的相互交流往來,使其獲得親密感、歸屬感和安全感,更讓青少

(3)

年在建立自我形象的同時,有參照比較的團體。同儕團體間的互動關係滿足了青 少年人際關係的需求,當個體遭遇困難時,同儕是尋求工具性及情緒性支持的主 要對象;平時生活中藉由彼此抒發情緒與分享生活經驗,個人之興趣活動有共同 討論的對象;最重要的是個體由兒童過渡到成人時期,同儕團體提供學習新的社 會角色與練習社會能力的機會,增加探索自我的管道,促使個體修正並建立良性 之人際互動模式,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的發展,並擴展其視野及學習經驗,促進 其社會化(石培欣,民89;吳美琦,民92;羅沁芳,民92)。簡而言之,同儕互 動關係可滿足成員的社會需求,不僅為個體行為、態度和價值觀比較的參照團 體,亦是促動個人社會化的力量之一。

所以,研究者歸納學者意見後整理同儕互動關係的重要性如下:

(一)青少年需要同儕團體彼此分享經驗,以刺激社會認知的發展。

(二)同儕互動關係提供青少年所需的心理支持。

(三)同儕互動關係提供青少年社會化所需要的參照團體。

(四)同儕互動關係可紓緩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情緒與壓力。

(五)同儕互動關係提供青少年建立統整的自我形象的機會。

貳、同儕關係的影響因素

影響青少年同儕關係的因素眾多,學者之看法不盡相同,以下綜合整理各 學者論點,茲分述如下:

黃德祥(民83)提及影響青少年友誼發展和形成因素有:(一)性別與年 齡:青少年階段的女生能建立自己的認同感,重視愛、個人與社會親密,以及信 守承諾;相反地,男生重視地位、權力、領袖與自主。此外在青少年前期,同性 朋友的交往傾向最為明顯,到高中階段末期異性朋友之間的選擇逐漸增加。(二)

身體吸引力:一般而言,兒童會選擇身體較具吸引力的同學為友,外表、長相越 好者越受他人喜歡。(三)社會活動:參與社會活動能提供兒童與青少年交友的 機會,藉由相同的興趣、相似的價值觀與共同的活動,有助於融入團體、受到他 人的歡迎。(四)個人特質:一般而言,受歡迎的男生人格較有自信、自尊,而 且傾向於內控;而受歡迎的女生之特質則依循社會需求,顯得較柔弱、文雅。

莊懷義、劉焜輝、曾端真與張鐸嚴(民79)認為影響同儕關係的因素有三

(4)

項:(一)順從性:指受到別人實際存在或想像的影響,而產生的行為改變。青 少年藉由順從同儕互動的過程,得到安全感與親密感,並逐漸瞭解自己是什麼樣 的人。家庭適應良好者較適應不良者對同儕的順從性少,女生對同儕的順從性高 於男生。(二)成就和參與:學業成就、運動能力或參與各式活動亦是影響青少 年被同儕接納程度的因素之一,但活動的種類必須是同儕所重視的。(三)人格 特質:受歡迎的人格特質包括仁慈、合作、樂於助人、樂觀的、負責、誠實、幽 默感及自信謙虛等,不受歡迎的人格特質包觀欺侮弱小、脾氣暴躁、自私、悲觀、

抱怨、說謊、不負責、驕傲等。影響青少年同儕關係的眾多因素中,以人格特質 最重要,選擇友伴時除了外在因素的考量,也著重心理層面特質與自己的相似 性,例如:對方是否也具有幽默感、個性樂觀、謙虛有禮、合作性高等特質;性 情害羞、心情常處於低落狀態、且情緒容易沮喪、憂傷者,在同儕互動上就會比 較施展不開(Gifford-Smith & Brownell,2003)。

Shaffer(1994/1995)指出影響同儕接納的因素,可能有父母教養型態、

出生序、認知技巧、名字、生理特徵、人際行為模式等。雷庚玲、曾慧芸(民88)

認為青少年同儕順從行為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年齡、青少年的家庭支持氣氛以及 對同儕壓力的覺知。

綜上所述,影響同儕關係的因素,可分為個人部分和環境部分,個人因素 包括性別、年齡、外型、人格特質、行為模式等;環境因素則包括家庭氣氛、父 母教養型態、出生序、參與之社會活動等。

參、同儕關係的相關研究

洪雅雯(民90)探討屏東縣754位六年級國小學童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 與班級氣氛知覺之關係,結果發現受歡迎的學童所感受到的「滿意」 、 「凝聚力」

知覺顯著的高於被拒絕的學童。李雅芬(民92)以屏東縣978位國小學童為研究 對象,探討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發現受歡迎兒童在 社交技巧及生活適應整體或各層面上的表現,皆明顯比被拒絕兒童好,而且國小 兒童的社交技巧與生活適應情形有明顯的正相關存在。

Selman and Selman(1979)對250名年齡介於3-45歲的受訪者之訪問結果,認

為國中時期的人際關係重視親密互享的程度,彼此間的友誼是一種互相分享興

(5)

趣、祕密、承諾與計畫的關係,願意幫助朋友解決其個人問題,且互動關係具有 排他性和獨佔性(引自邱美華,民85a) 。Buhrmester(1990)認為青少年時期同 儕關係的緊密性與其生活適應及人際表現有所關係。青少年如果覺得他們的同儕 關係良好、親密並且令人滿意的話,他們會更能勝任、善於社交,較少懷有敵意、

焦慮與沮喪的情緒,同時也有比較高的自尊。

由上述國內外研究可知,同儕關係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生活適應產生重要影 響,研究者蒐集相關實徵研究,依據不同背景變項與同儕互動間的關係整理敘述 如下:

一、性別

Berndt(1982)指出女生比男生較認為親密的相互分享彼此想法及感受是重 要的,且容易發展出互助分享的朋友型態。Mirny(2001)發現女生較重視自己在 團體中是否受歡迎與被接受,並且依賴團體、與團體間有較強烈的連繫,而男生 則視同儕團體為一起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群人。Raffaelli and Duckett(1989)的 研究發現女生比男生投入較多的時間與同儕相處、聊天。Smith(1997)的研究也 有類以的結果,發現女生獨處的時間顯著低於男生。Romig and Bakken(1992) 的研究顯示,男生表現較多的控制需求,較少的關愛需求;女生則表現較多的關 愛需求,較少的控制需求。

Clark and Ayers(1993)認同女孩的同儕關係比男孩有較高的親密程度、分 享行為、信任、以及忠誠度。女孩對友誼關係的評價在情感性、親密性、陪伴自 己的程度、以及對朋友的滿意度上面,顯著的比男生還高,較強調朋友間信任及 守密的重要性;相反的,同儕團體主要提供青少年男孩重要的支持、自我認同與 替代性學習來源,這些功能讓男孩藉此擁有個人的自主性,並進一步獨立於家庭 以及其他權威之外,青少年期的男孩對朋友自我吐露的內容,多半集中在彼此共 同的興趣及活動、友情經驗,和相似的態度層面(引自Erwin, 1998/1999) 。所 以對女生而言,朋友是重要的情感交流的對象,男生則視其為共同從事活動的伙 伴。

國內許多研究亦支持性別在同儕互動時產生差異,如:李雅芬(民92)發 現兒童的社會計量地位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女生受歡迎的比例較高。

張芝鳳(民89)認為女生的同儕依附關係顯著優於男生。莊千慧(民83)指出女

生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皆比男生高。洪雅雯(民90)認為女生的「友善性」、

(6)

「神經質性」顯著高於男生;男生的「外向性」顯著高於女生。羅品欣(民93)

發現女生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優於男生,男生在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比女生 明顯。

綜合上述,許多相關研究均顯示女生對於同儕關係的經營較為重視,花較多 時間從事與他人的互動,同儕關係較男生良好,故本研究將性別納入討論的變 項,探討女生之同儕互動心理需求是否高於男生。

二、年齡

Bigelow and La Gaipa(1975)以7至14歲的兒童為對象,探討其對友誼期望 的轉變,研究發現個體對友誼的期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由自我中心轉向社會中 心,增加同理心,由單向受惠者轉為施與受的互惠者,即隨著年齡增長,個體傾 向發展相互性的友誼關係。Berndt(1982)亦指出,隨著青少年認知能力的發展,

他們更能與同儕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同時也需要了解更多有關人際互動的方 式與技巧。羅品欣(民93)發現以年級別而言,六年級學童之正向同儕關係的發 展較好,但其在負向同儕關係上,也比其他年級明顯。

依據上述學者之看法,顯示個體年齡(年級)越高,同儕互動關係應該越 佳,但涂秀文(民88)以問卷調查法研究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 間的相關情形,結果顯示年級愈低者,人際關係愈好,此結果與研究之對象、地 區不同有關,且國內學生在國中階段,年級越高升學壓力逐漸增加,是否因而影 響人際互動關係,值得探討,故本研究擬探討國中學生年齡/年級之不同,是否 影響同儕互動心理需求。

三、手足排行

新精神分析學者阿德勒(Adler)認為家庭團體的社會心理結構就像是一個

「家庭星座」 ,形成複雜的互動,不同出生序或排行的青少年會有不同的人格特 徵。Goldenberg and Goldenberg(1996)認為家庭中的手足次系統提供加入同 儕團體的最初經驗,使人學習到支持、合作和保護,以及競爭、對抗和協商差異。

黃德祥(民 83)亦認為有兄弟姊妹的青少年其適應較獨生子女要來得有利,因

為有兄弟姊妹容易有傾訴的對象,比較能分享個人所遭遇的問題,兄姊本身的青

春期成長經驗又能給弟妹們一些引導作用。

(7)

Bell, Avery, Jenkins, Feld and Schoenrock(1985)的研究指出個體和 手足間的關係和其與同儕關係的滿意度有關;李雅芬(民92)的研究結果亦發現 一個和二個兄弟姊妹的兒童受歡迎的比例較高。張怡貞(民87)以台北市1167名六 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所做的研究發現,獨生子女的同儕關係比非獨生子女 差; 「獨生」的身份,對於兒童表現利社會行為如合群合作、與人分享,有顯著 負面影響;兄弟姊妹數對兒童同儕關係有顯著正面影響,獨生子女欠缺兄弟姊 妹,對其同儕關係不利。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家庭是個體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個場所,與雙親和兄弟 姊妹的關係,成為其日後社會人際關係的基礎。然而,陳立人、鄭宇樑(民 83)

研究國小學童之親子關係適應、班級人際關係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發現手足出生

序無法對學童的班級人際關係作有效的預測;莊千慧(民 83)的研究也認為不

同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在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方面並沒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手

足排行或關係對同儕關係產生的影響並無定論,故本研究仍欲探究出生序是否對

個人同儕互動之需求造成影響。由於考量研究者之能力與研究興趣,其他影響同

儕關係的因素,如身材外型、人格特質、行為模式、參與之社會活動等,在本研

究中並未進一步探討。

(8)

第二節 人際需求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人際關係為個體社會化與適應生活的重要因素,本節探討人際互動心理需求 之理論基礎和相關研究,分述說明如下。

壹、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個人的一切活動由動機所引起,並指向一定的目的。動機是一種內部刺激,

是個人行為的動力,引起人們的活動(時蓉華,民 85),所以人際間的互動行 為亦受某種動機所引起,這動機就是想滿足個體本身或人際互動的心理需求。

Maslow 從人類動機理論中發展出「需求層次理論」 ,強調人類所有行為始於 滿足基本需求,終於充分實現與生俱來的潛能。他對人類的動機抱持著「一個整 體而又分層的看法」 ,需求有高低層次之分,彼此之間是相關連的,各種需求間 關係的變化與個體生長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李坤崇,民 72,民 77a,民 77b,

民 79) 。

Maslow 認為五個層次的心理需求,由下而上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愛與隸屬感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如圖二-1 所示。茲整理其定 義分述說明如下(呂明、陳紅雯譯,民 81;車文博,民 90;孫大川審譯,民 79;

時蓉華,民 85;莊耀嘉譯著,民 71;彭文賢,民 81;彭運石,民 90 ;Maslow,1970) : 一、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這是與個體生存有關的需要,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最需優先滿足的需 求,一方面要維持體內熱量,以支持身體的各項活動;另一方面要滿足下列慾望,

使不產生匱乏,如飢餓需要食物、口渴需要飲水、寒冷需要衣物、生病需要就醫、

需要居住的場所,以及與異性結婚等等,當感覺到的生理需求被滿足時,我們就 會產生愉快的感覺。不過,在進步的社會裡,大多數人的生活並無匱乏之感,生 理需要的刺激因而相對的減低了。

二、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

人們喜歡選擇熟悉的環境,掌握已知的情境;希望獲得安全感、免受恐懼、

混亂的折磨;對生活與體制之穩定、有秩序的需求;尋求法律或保護者的保障等。

安全需求的滿足,就是確保個人能生活在一個免遭危險的環境之中。

(9)

三、愛和隸屬感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人們渴望和他人有一種相互關懷的關係,也就是個人對友伴、家庭的需要,

對受到組織或團體認同的需要。在此需求中包含愛人與被愛的滿足,希望自己在 所處群體和家庭中有一個位置。

四、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

這是一種個人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追求,這種需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 我尊重」,個人對自己產生能勝任、優秀的、有成就的主觀信念,對所面臨的社 會充滿自信、獨立和自由的欲望;另一方面是「他人對自我的尊重」,即個人對 自我期望中要求自己有名譽、威望和地位、被讚賞和被肯定。這些需求的滿足,

使人覺得生活在世界上是有價值、有用處、有實力,這些需求若受挫,使人產生 自卑、軟弱、無能等感情,終而失去信心。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自我實現的需求是個體成長中,追求未來最高目標和境界的動機或願望,

也就是尋求發揮個人潛能和不斷發展的機會。個體要求實現個人聰明、才智、理 想與抱負,促使其潛力得以實現的趨勢,希望自己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 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

自我實現被定義為個人對自身內在本質更充分的認識與承認,亦是個人將 內在潛能、能力、天賦不斷統一、整合或協同邁進的過程(Maslow,1968,p.25)。

它不僅是終極狀態,而且是個體在任何時間、以各種不同形式實現其潛能的過程

(Maslow,1970,p.46)。

然而,彭運石(民 90)強調上述需求動機的階層發展理論只是一般的模式,

在實際生活中,動機的階層發展順序是相對的,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例外是很常 見的。因此,它必須與其他理論如挫折理論、學習理論、心理健康理論、價值理 論、約束理論等結合起來,才可能變得更為合理、完善。

綜上所述,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從生理到心理之層面探討個人行為的動機 和驅力,理論基礎簡單、清楚、應用性高,運用於輔導實務工作中,可以讓學生、

教師和家長具體的瞭解,雖然其後再提出「知」的需求和「美」的需求,但研究

(10)

者考量實務應用之原則,以五個層次為架構,結合人際互動之內涵,探討國中生 同儕互動關係的心理需求。

圖 二-1 Maslow 需求層次金字塔(資料來源:李坤崇,民 79,頁 19)

貳、Schutz 人際需求理論

研究者參閱人際關係理論相關書籍和期刊,發現人際互動關係的理論眾多,

其中 Schutz 的人際關係需求理論,從內在心理需求的觀點切入,探究人際互動 行為模式,較符合研究目的,故輔以其論點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心理學家 William Schutz 是最早提出人際關係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亦即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的學 者,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求,此人際關係是否能開始、建立或維持,

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他將人際關係的需求分為三類,即情 感、歸屬及控制三方面需求,不同需求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

(石培欣,民 89;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民 91;時容華,民 85;

曾端真、曾玲岷譯,民 85;楊錦登,民 89;鄭佩芬,民 89;羅聿廷,民 91)。

茲整理其定義分述如下:

自我 實現

自尊需求

愛與隸屬感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存 在 需 求

匱 乏 需 求

個 體 發 展 方 向

(11)

一、情感(affection):

情感的需求反映出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以語言或非語言方式表達個 人的情感,並建立關係以維持情感需求。換言之,即是個體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 係,或彼此情緒上聯繫的需要。情感需求太少者,常避開人群,不談感情或感覺 的事,不信任自己的感情;太需要別人情感的人,熱切地想和每個人建立親密的 人際關係,當別人喜歡他則可減輕他的焦慮。

二、歸屬(inclusion):

歸屬的需求即是個體想要在群體中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 係,這是一種社會性的需求,希望被團體接受與關懷所存在的感覺和期望,個體 若能被團體認同和接納,就不會孤寂。歸屬需求較低的人通常希望獨處,不需要 很多的社會互動來獲得滿足;歸屬需求較高的人經常須要同伴,他們歡迎每個 人,也期待別人歡迎他們,享受著與他人的互動。

三、控制(control):

控制的需求是個體冀望成功地支配周遭的人與事,或在權力上影響他人,以 建立並維持滿意的需求關係。控制需求的高低,主導著個人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控制需求低的人,極端順從、服從權威,不擔負做決定的責任;

控制需求高者,競爭性強,需要時時駕馭他人,否則會焦慮不安。

綜合上述,人際關係存在於彼此對情感、歸屬和控制的需求上之相互配合程 度,同儕互動關係亦然,同儕團體間因成員的人際反應特質不同,形成不同的人 際互動模式,研究者依本理論基礎界定同儕互動行為及心理需求狀態,並編製量 表題目。

參、其他人際關係理論

美國精神醫學家 Sullivan(1953)提出之「人際關係理論」,強調社會情

境中的人際互動歷程與品質對個人人格與心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即人格是人際

關係交互作用的結果。Sullivan 指出人格的發展歷經各種階段,涉及不同型態

的人際關係,例如在最初幾年,人際互動的對象主要為父母,父母是孩子社會化

(12)

的開始,隨後同儕關係逐漸增加重要性,接著到成年前期,開始建立親密關係,

最後進入婚姻關係。在此發展的脈絡下,缺乏愛和關懷導致人感到不安全及焦 慮,在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如果沒有滿足人際需求,容易產生關係上或人格發展的 問題,甚至出現適應不良行為。

兒童早期的人際關係扮演著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自我概念不是天生的自 我,而是由他人「所反應之評價」中成長出來的,我們被他人評價的方式形成我 們評價自己的方式。對兒童而言,產生焦慮或其它心理疾病的成因,大多和父母 或重要他人的關係缺乏安全感所致(Zimbardo,1988)。至青春期,青少年與同 儕的互動交往亦滿足安全感之需求,良好的人際關係協助青少年遠離無助感及焦 慮,對個體人格發展有很大影響。所以,個體在發展過程能和重要他人有正向的 人際互動,將使其對自我有正向觀念;反之,負向的人際互動則產生負向自我概 念及自尊。若能在人生各階段都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對個體人格發展有正面的 影響(石培欣,民 89;李佩怡,民 88;楊錦登,民 89;羅聿廷,民 91)。

綜合上述,Sullivan 主張人一出生就有想獲得人際安全的內在需求,不論 是兒童早期或青少年時期,人際關係的品質與適時滿足人際互動之心理需求,奠 定個體健全身心發展與未來人際關係基礎。因此擁有良好的同儕關係,對於青少 年整體人格與幸福感裨益甚多,此亦為研究者所關注的研究動機之一。

肆、人際心理需求理論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彙整心理需求的相關研究,依個體發展的階段分述如下:

蘇建璋(民 89)以南部地區國小學生研究心理需求困擾及其相關因素,結 果發現性別對兒童心理需求困擾之影響有顯著的差異,男生困擾的程度高於女 生;四年級兒童心理需求困擾較五年級和六年級為高;不同縣市對兒童心理需求 困擾僅在安全需求困擾、愛與歸屬需求困擾產生差異,且以高雄市的需求困擾較 高;父母管教方式與兒童心理需求困擾間有密切關係;低學業成績之兒童心理需 求困擾較高;低社經地位之兒童心理需求困擾,在自我實現方面有較大的困擾。

劉玲君(民 84)研究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

探討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結構與家庭氣氛的國中生,在心理需求與偏差行為上

的差異情形。結果顯示:家庭氣氛和諧的學生有較高的成就、親和、堅毅、樂善、

(13)

秩序與求援需求,家庭氣氛較差的學生有較高的卑遜、攻擊、自主、變異、支配、

表現與求援需求,且家庭氣氛較差的學生有較多的偏差行為。

楊百川(民 90)調查高中、職學生心理需求困擾狀況,獲得下列結論:不 同性別之高中生於心理需求困擾總分上,並無顯著差異,但深入分析各類需求困 擾情形,男生需求困擾普遍高於女生;不同年級高中生在心理需求困擾總分有顯 著差異存在,三年級於各類需求困擾得分最高,一、二年級則互有差異;不同區 域高中生皆以求知需求困擾及生存或健康需求困擾最高;自我概念愈佳之高中 生,心理需求困擾程度愈低。

李坤崇(民 75)依據 Maslow 需求層次論編製一套適用於大學生的個人需求 量表,並分析其心理需求。結果發現:我國大學生在三個部分的反應,均以自我 實現需求最高、生理需求最低,且需求調適頗佳、認知衝突甚微;性別、地區、

組別、年級、和家庭社經地位等變項與心理需求之關係,僅家庭社經地位未達顯 著差異。

李坤崇(民 85)以 855 名國小教師為研究樣本,了解國小教師三項心理需 求困擾的高低和四項因應策略的狀況,結果發現:國小教師生存需求困擾最高、

人際關係需求困擾最低,處理問題的因應策略頗佳;國小女教師三項心理需求困 擾均顯著低於男教師,運用改變、暫時擱置策略的頻率顯著高於男教師;年齡愈 高國小教師的成長需求困擾與心理需求困擾總分愈少,愈常運用解決問題策略、

改變策略。

陳美璊(民 88)訪談並調查國中教師心理需求困擾狀況,結果發現:國中 教師學校隸屬感需求困擾最高,利他與社會正義需求困擾最低;國中男教師之心 理需求困擾略高於女教師,但其差異並未達顯著;不同年齡國中教師之心理需求 困擾具顯著差異,年齡愈高之國中教師心理需求困擾愈高;擔任不同職務國中教 師之心理需求困擾具顯著差異,且擔任職務愈高之國中教師心理需求困擾愈高;

國中教師多能滿足低層次需求,而趨向高層次需求之追尋。

歸納整理發現,大部分探討心理需求的研究多著重個體之內在心理需求或困

擾,至於同儕互動方面之心理需求研究結果較少,故研究者以實務的角度探究國

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現況,藉以協助師長和學生瞭解其人際互動的需求與困

難。

(14)

第三節 親子互動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家庭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社會化最基本且重要的場所,個體基本生理需求及 關愛、隸屬和安全等心理需求,均由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而獲得滿足,因此本節針 對親子互動關係的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分述說明如下。

壹、親子互動關係的意涵

「親子互動」或「親子互動關係」是一個相當廣泛的名詞,在定義上也相 當分歧,茲引述如下:社會工作辭典(1990)解釋親子互動包括父母對子女教養的 態度、與親子之間的心理交互反應。林妙娟(民77)指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 成的一種人際互動關係,此種人際互動關係是個體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也可以 說是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翁樹澍(民79)認為親子互動是指父母教養方式與親子 溝通品質。換句話說,親子互動是個體最早接觸到的人際關係,當個體與父母接 觸時,感受父母的身體、心理互動及溝通品質情形,藉由彼此之間肢體與非肢體 的互動交流,而產生影響(引自羅聿廷,民91)。陳立人、鄭宇樑(民83)認為 親子關係可視為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與態度,包括父母的信念、習慣、興趣、價 值觀念及一切對子女的照顧與訓練,其中,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與子女對待父母 的態度是循環交互影響的。

綜上所述,親子互動關係為個人與父母相處過程,彼此感受到生理或心理 上的接觸與交互影響,主要與父母教養風格和教養行為,以及親子溝通歷程和溝 通技巧有關。家庭生活中兒童及青少年與父母互動所形成的親子關係,對其人格 的發展具有深遠而決定性的影響,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針對父母教育程度、管 教態度及國中生自我覺知之家庭氣氛為背景變項,探討其與同儕互動心理需求的 關係。

貳、親子互動關係的理論

一、從依附關係看兒童早期的親子互動

John Bowlby 於 1958 年首先提出「依附」(attachment)的概念,認為依附

(15)

是一個人與另一個特定的人或許多人或物體間所形成的親密關係,使得他們在某 個固定的空間下得以連結。更清楚地說,「依」是依靠,「附」有外加、附帶的 意思,「依附」即附著、依賴及從屬的意思,是一種身體的接觸,是一件事與另 一件事的接觸,一種強烈的情感聯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親子間的依附關係,由 母親與嬰兒互動過程中發展出來,藉由一些行為例如擁抱(身體的接觸)、撫摸、

微笑、目光的接觸(注視、欣賞)等來表現或傳達愛心,並滿足嬰兒的需要,使得 親子之間彼此追求親密感和安全感(引自周榮范、卓妙如,民 92)。

Schaffer and Emerson(1964)將依附定義為「年幼者尋求種族中某些成員的 親近」,其中,親近和互動是兩個主要的關鍵特徵。Maurer and Maurer(1989) 認為,依附是依據二個人的互動,而不是在一起即可形成(引自 Cara Flanagan, 1999/2003) 。所以依附關係有一特定對象,主要是對照顧者所產生之親密情感與 行為,藉由身體和情感的親近將雙方連結在一起,形成交互影響的關係,滿足被 正確瞭解的情緒需求,以及適時被支持和協助的安全感。

根據典型對依附關係的區分,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安全依附:如果 父母對孩子採取溫暖且隨時回應的照顧方式,兒童經驗到照顧者提供安全的環境 供他探索,可以獲得照顧者的撫慰,形成一個「值得被愛」 、 「有能力」的自我價 值觀,奠定日後健全的人際關係。 (二)逃避依附:父母若對孩子的需求缺乏反 應,較少與小孩有身體上的接觸,兒童經驗到自己的需求被拒絕,不受照顧者的 重視,形成「孤獨」 、 「不被需要」的自我模式,認為人是不可信任的,而忽視或 迴避人際互動。 (三)矛盾依附:如果父母不清楚小孩真正的需求為何,兒童經 驗到照顧者的反應是不一致的,雖然渴望與照顧者親近,卻又表現生氣或抗拒的 行為,形成「不確定」 、 「害怕」的自我模式,容易產生焦慮或懷疑的態度,在人 際關係中時常有矛盾的行為模式(周榮范、卓妙如,民 92;劉劭純,民 91a) 。

Erickson, Sroufe, and Egeland(1985)發現一般來說矛盾焦慮的嬰兒在學

齡前較無法勝任、與同儕有較多問題,且較不受老師喜愛;逃避型的嬰兒與安全

型的嬰兒最主要差別是在學齡前期,他們傾向高度依賴、不順從、與同儕社交互

動技巧較差。所以,兒童及青少年期的同儕關係所具有之親密關係成份,被認為

是他們在嬰兒時期依附關係的延伸(Sroufe & Fleeson,1986),其人際關係的發

展,是在安全依附關係的基礎上,透過不斷與他人的互動與交互作用而逐漸展開。

(16)

二、從依附關係看青少年的親子互動

在人生的早期,個體的依附對象可能是母親、父親或其他照顧者,但是當孩 童成為青少年的時候,依附對象不再侷限於照顧者,亦擴展到同儕、約會伴侶等 等(歐陽儀,民 87)。嬰兒幼年時期與母親的依附情感和依附經驗,持續影響 其日後的生活適應、親密人際關係與自尊。Weiss(1982)指出若有良好的同儕 依附關係,亦能提供青少年正向的情緒依附(引自羅聿廷,民 91)。

至於青少年對父母與對友伴依附關係,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由 Bierman and Smoot (1991) 的研究結果可看出,行為偏差的青少年由於接受父母拒絕和嚴厲 的懲罰方式,以致於形成消極性的自我內在運作模式,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不 值得被關愛,甚至導致憂鬱感,人際社會技巧較差,並影響友伴親密關係的建立

(引自蘇建文,民 86) 。

此外,Grossmann and Grossmann(1991)發現,與母親有安全依附的小孩,

在兒童期能享受親密的友誼關係,相反的,逃避或焦慮的小孩傾向沒有朋友,或 無法記起朋友的名字。Shulman, Elicker, and Sroufe(1994)也發現擁有較高同 儕關係能力的人,在幼兒時期與照顧者間的依附關係屬於安全型的,所以,早期 依附關係對孩子們人際關係影響的一致性是很高的。

由此可知,依附是瞭解親子互動關係的一個重要概念,若是親子之間能建立 良好的依附關係,可以使孩子視母親為安全感的基石,進而願意與他人互動或探 索陌生的環境,且讓個體產生安全感與自信心,在人際關係中會有較佳的適應能 力;反之,若孩子無法於親子互動中建立互信的親密關係,在青少年至成人時期 可能延續退縮或冷漠的人際互動模式,而無法滿足基本之人際需求。

參、親子互動關係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探討親子互動關係、依附關係,與兒童或青少年之同儕互動關係 的研究,分述如下:

一、就依附關係而言

Bell 等人(1985)指出,青少年後期和父母間的親密關係,和其社會能力

與同儕關係的滿意度有關。Armsden and Greenberg(1987)的研究則發現,青

(17)

少年後期與父母及同儕的依附關係品質,和青少年的幸福感(特別是在自尊和生 活滿意度方面)有關,同時,青少年時期和父母及同儕的依附關係品質,也和其 沮喪、焦慮、忿恨、疏離的情緒有關(引自林世欣,民 89)。

蘇建文(民 86)指出父母的依附關係會影響青少年的友伴依附關係,青少 年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愈好,其對友伴的依附關係亦趨良好;反之,青少年對 父母不滿愈多,對友伴的不滿與疏離感亦愈多。由此可見,個體自幼在家庭接受 薰陶所鑄造的人際關模式,會持續至青少年時期。

孫淑琴(民 89)根據依附理論,探討台北市 918 名國小六年級學童與父母 的依附關係,對其同儕衝突處理策略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父母依附對同儕依 附有直接影響,對父親和母親越信任、與母親溝通品質越好的學童對同儕也越信 任;與母親溝通品質越好的學童和同儕溝通品質也越好;與父母越疏離的學童和 同儕也越疏離。另外,父母和同儕依附對自我表徵有直接影響,與父母及同儕溝 通品質越好,對同儕越信任的學童自我價值越高;與父母、同儕越疏離的學童,

自我信賴感越低;與父親、同儕溝通品質越好、對同儕越信任、與母親越不疏離 的學童,其自我利他傾向越高。

張芝鳳(民 89)以 591 位高雄地區公立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 青少年早期的母親、父親以及同儕依附關係對青少年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結果 發現,青少年的母親依附關係、父親依附關係,不因性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 不論是在母親依附關係、父親依附關係或同儕依附關係上,高安全依附類型之青 少年其自我價值顯著高於中安全依附類型、低安全依附類型;而中安全依附類型 之青少年其自我價值感又顯著高於低安全依附類型。

二、就父母管教態度而言

陳坤虎(民 90)以國中、高中與大學三個階段的青少年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發現父母的管教態度會影響青少年子女的自我認同,而且,父母的管教態度也會 透過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而影響其自尊。

羅瑞玉(民 85)的研究發現,開明權威管教方式的學生利社會行為的傾向,

優於其他管教方式的學生;忽視冷漠管教方式的學生,其利社會行為傾向最低。

亦即父母以開明、支持、引導的管教方式,有助於個體發展社會能力;父母若忽

視、冷漠、缺乏引導,個體常有社交、人際關係的困擾(引自吳美琦,民 92)。

(18)

三、就家庭氣氛而言

徐振堃(民 90)研究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

結果發現不同家庭氣氛的國中生在「自我情緒智力」、「人際情緒智力」、「整 體情緒智力」均有顯著性差異,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大體呈現家庭氣氛越好,

情緒智力也越好。

蔡恒翠(民 93)研究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 相關,發現家庭氣氛愈好,個體的生活適應愈好。陳佳琪(民 91)研究青少年 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之「家庭氣氛」與

「偏差行為」具顯著負相關。

四、就親子溝通與互動而言

朱崑中(民 85)以台中市 688 名國一至國三的男、女學生為研究樣本所做 的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情形與其自我觀念之間達顯著正相 關,即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情形越好者,其自我觀念亦越正向積極。

羅品欣(民 93)以 1393 名分佈於桃園縣、台北縣、台北市等地區的國小學 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 關係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親子互動關係中,「聚頻心繫」型的學童之正向同 儕互動關係優於「聚疏心離」的學童,而「聚疏心離」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 係比「聚頻心繫」者更為明顯。

李清茵(民 93)以 208 個家庭為研究樣本,探討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 滿足、關係滿意度及幸福感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家庭中關愛行為可增進互動 對象的勝任感、自主感及聯繫感,而尊重行為也可增進對方的自主感及勝任感。

綜上所述,人際互動行為的相關研究或理論,均強調個體人際行為的發展深

受早年與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互動經驗之影響,亦即,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包括:互動型態、頻率、品質等)會影響個體的依附風格、自我概念、人際基模

和人際需求之發展,進而表現出與其自我概念和人際基模相對應的人際行為(郭

孟瑜,民 92)。故本研究欲探討國中生之家庭背景因素與同儕互動心理需求的

關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所有精教 的圖書 二年級 課程統籌主任. 三年級 課程統籌主任、圖書館主任

通過是次觀課與 評課活動,明白 到有需要擬定清 晰、可量度的評 估準則,才能幫 助學生了解是否

鼓勵家長一同參與,每天與孩子互相分 享感恩和快樂的事,建立正面積極的生

在領導同儕實踐課程新措施的進程中,小組身先士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

難被說服 偏見 欠自信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stering Children’s Whole-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