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聯考題目為何送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聯考題目為何送分"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聯考題目為何送分 ?

張海潮

八十六年七月聯考社會組數學有一題填充題:

設方程式 x4+ 3x3+ bx2+ cx + 10 = 0 有四個相異有理根, 則其最大根為 。 這題由於沒有事先假設 b, c 是整數, 結果答案變得似乎無法確定, 所以後來考試試務方面 決定全國一律給分。

如果先設它是整係數方程式, 那麼有理根就一定是整數根, 根據題意, 這四根的和是 −3, 乘積是 10, 所以應該是 −1, 1, 2, −5。

現在, 由於不說 b, c 是整數, 但是知道根是有理數, 所以當然, b, c 也自然是有理數, 並且 可以是任意的, 只要根是相異的有理數就好, 因此問題就等同於

四個相異的有理數, 和是 −3, 積是 10, 四個之中的最大可能是多少?

為了符號上的方便, 假設這四個相異的有理數是 x, y, z, u 因此

x + y + z + u = −3 xyzu = 10

把 x 以 −x, y 以 −y, z 以 −z, u 以 −u 代入, 方程式變成 (註一) x + y + z + u = 3

xyzu = 10 令 3 − u = p

x + y + z = p

xyz = 10/u = 10/(3 − p)

63

(2)

64

數學傳播

28

2

期 民

93

6

由於 z = p − x − y, 因此得到

xy(p − x − y) = 10/(3 − p)

或 xy(x + y) − pxy + 10/(3 − p) = 0 (1) (1) 式可說是換湯不換藥, 求 (1) 式的通解是很困難的, 因為消分母以後

(3 − p)xy(x + y) − (3 − p)pxy + 10 = 0. (2) 這是一個三個變數的整數係數方程, 要求有理根本是數論上的大問題 (註二)。 所以我們偷個巧, 令 x + y = 0 (註三)。 (2) 式變成

−(3 − p)pxy + 10 = 0, y = −x

得 p2x2 − 3px2− 10 = 0 (3) 如果判別式 (3x2)2+ 40x2 是有理數的完全平方, (3) 式中的 p 就是有理數, 因為 (3x2)2 + 40x2 = x2[9x2+ 40], 所以希望 9x2 + 40 = l2, l 是有理數。

亦即

l2− 9x2 = 40 或 (l − 3x)(l + 3x) = 40 (4) 令 l − 3x = α, l + 3x = β, (4) 式變成

x = β − α 6

(5) 40 = αβ

接句話說, 求一部份解的步驟是 (A) 把 40 拆成 α、β

(B) 令 x = β−α6

(C) 令 y = −x

(D) 解 p2x2− 3px2− 10 = 0 (E) 令 z = p

(F) 令 u = 3 − z

(G) −x, −y, −z, −u 即為原方程式之解

例 1. 令 α = 4, β = 10, 得 x = 1, y = −1, z = p = 32 ± 72 = 5 或 −2, u = −2 或 5。

(3)

聯考題目為何送分

? 65

例2. α = 2, β = 20 得 x = 3, y = −3, z = p = 103 或 −13, u = −13 或 103。 例3. α = 1, β = 40 得 x = 132 , y = −132 , z = p = 4013 或 −131, u = −13140

13。 注意到 α 可以是很小很小的有理數, 因此可能的解 x 或 y 的絕對值是可以很大的 (註四)。

註一. 只是符號上簡化, 沒有特別的意義。

註二. 數論/代數幾何的用語是“求佈於有理數的代數曲體上的有理點”。

註三. 只求一部份的解。

註四. 有高中老師問起, 怎樣告訴學生這個題目真正的難度在那裡, 所以引發我去想這個問題, 我只能給一點部份的回答。

—本文作者曾任教於臺灣大學數學系, 現已退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巫,這也讓他們建立了積極、自主學習 的態度。每當被老師點名時,他們總能 馬上起身回答老師的問題,縱使回答的 不一定正確,他們還是勇於表達出自己

不會創造新題 目, 也該有辦法用現有的題目更改數據。 早期大專聯考有人去抄襲日本的試題, 連數據也一成不 變, 這當然不能再發生, 但像這樣連高中老師都解不出的題目, 最好留著自己先研究研究, 待自

今年大專 聯考共有 6745 名考生得了零 分, 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這個數據很讓數學 老師興趣濃厚, 作作二份試題就不意外了, 因 為題目很正常, 我不說它很容易, 容易不容易 是因人而異的。 社會組有

有關著作從來沒 有人正面講過, 但這是一個不能長期迴避的 問 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澄清, 那麼對中國傳統 數學的認識就會比較模糊。 早在 10 年前, 筆 者已非有意識的注意到這個問題, 認為宋元

上課時,你總是自 動的舉手想回答老師 的發問問題,上課態 度認真又專心,真是 個好孩子!皆下來的

我們先來討論這樣一個初等的幾何問題。 設想曠野中有一個有興趣的點 p, 一架偵察機探 得它的位置, 而後告訴一架別的飛機, 以便救援或清除該點。 那麼偵察機是怎樣來描寫 p 點的 位

“這裡有一個奇特的小問題, 它使我想 起了我們在好幾個時候討論過的, Euclid幾 何的某些性質。 在同一平面上安排十七條直 線, 假設這些直線可以無限伸延且無三線共 點, 那麼,

學過微積分的人都知道這類問題似乎也適 合微積分的應用, 但是在仔細的思考後, 似乎又沒有那樣的容易, 因為這個極 值問題的定義域並非是緊緻集, 僅是緊緻集的一個開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