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生態旅遊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灣生態旅遊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Forestr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College of Bio-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台灣生態旅遊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A Content Analysis of Master & Ph. D. Theses

Relevant to Ecotourism in Taiwan

胡綱顯 Kang-Hsien Hu

指導教授:盧道杰 博士 Advisor: Dau-Jye Lu, Ph.D.

中華民國 98 年 7 月

July, 2009

(2)

謝 誌

完成一篇碩士論文,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這是當初剛進研究所的我無法想 像的。今天下午跟老師反覆修改著摘要,終於定稿了,此時頭腦還有些不大清醒。

然而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如果有誰覺得被遺忘了,千萬別放在心上呀。

首先當然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盧道杰老師。從大四的專題討論請老師指導 開始,老師提供了許多值得研究的題材與方向,但是三心二意的我,最後卻選了 一個原先沒有想到的題目。這段時間,感謝老師容忍我緩慢的進度,還不時有「定 格」的狀況。雖然終於要畢業了,不過接下來還有許多學弟妹等著老師的教導,

恐怕老師沒有放鬆的機會呢。

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趙芝良老師與顏家芝老師。兩位老師在口試時提供的意 見,讓我在修改論文的時候,有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向。雖然最後仍有些地方沒有 補充的很完善,也讓我了解到一些研究上的缺失。

研究室的夥伴們,感謝已經畢業的牧寧、書娟、宜瑾、翠苹、欣慧,一起翻 譯英文 paper 的日子真令人懷念啊。感謝小恬、欣欣、沛英,這段時間一起摸索 了不少電腦的問題(嘿嘿,有些不能說 XD)。

感謝系桌及單車社的朋友們,苦悶的時候,打打球、騎騎車、聊寥八卦與生 活的點滴,真是發洩的好管道。雖然現在已經是不同的世代了,還是要祝福你們 社運昌隆(不過系桌好像倒了.. Orz)。

最後得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感謝遠在美國的姊姊給我許多意見,讓我安心 許多,也充當免費的翻譯。感謝爸媽這段時間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終於可 以讓你們安心了(其實還是有得擔心吧 :p)。

(3)

中文摘要

生態旅遊的概念被提出至今,在國際上蓬勃發展,已經普遍被視為是能夠同 時兼顧環境生態保育,與促進地方永續發展的一個策略。國內近年也順應國際潮 流大力推動生態旅遊,本研究基於 Weaver & Lawton(2007)的分析架構,對台 灣生態旅遊相關的學位論文做內容分析,並與推動政策做一對照,以分析國內的 現況與發展。

本研究依據書目資料與摘要,分析 184 篇相關論文的年份、系所、主題概念、

個案地點、調查對象與方法等項目。研究發現在時間上,論文數量的成長趨勢與 政府的積極推動有密切的關係;在空間上,以保護區與國家風景區的個案最多,

社區生態旅遊的成長趨勢最為明顯;在主題上,主要集中在市場區隔、社區居民、

以及生態旅遊產生的衝擊上。而由於國內目前在生態旅遊操作上多指涉社區,故 在主題的分類架構上,或可考慮將社區的部分獨立出來,以符合台灣生態旅遊發 展的特色。

關鍵字:內容分析、趨勢分析、學位論文、文獻回顧、編碼、在地社區

(4)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has been flourishing internationally and has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l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ecotourism in great efforts to response to this international trend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aiwan by analyzing relevant domestic Master & Ph. D. these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Weaver & Lawton (2007).

Totally,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bstracts of 184 theses were analysed. The topics analy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year of publishing, deparment(s) of auther(s), theme, location of cases, objectives and method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growing trend in the number of theses relevant to ecotourism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Both protected areas & National Scenic Areas were two most popular study sites. And there was a growing attention to local communities.

The study theme mainly focused on market segmentation,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the impact due to ecotourism. Since it usually related to local communities for ecotourism activities in Taiwa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an independent subject category in analysis shall be considered.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trend analysis, master & Ph. D theses, literature review, coding, local community

(5)

目 錄

中文摘要...i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章 文獻回顧...3

第一節 生態旅遊...3

第二節 台灣的政策與推動...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1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與相關研究...21

第二節 研究步驟...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39

第四章 內容分析結果...40

第一節 單項分析結果...40

第二節 時間分布趨勢...55

第三節 其他項目之交叉比對...61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67

第一節 討論...67

第二節 結論...7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74

參考文獻...76

附錄一:本研究分析論文列表...79

附錄二:各類別之系所列表...91

(6)

表目錄

表 二-1 生態旅遊的定義 ...6

表 四-1 各年份之論文篇數 ...40

表 四-2 各類別系所之論文篇數 ...42

表 四-3 博、碩士之論文篇數 ...44

表 四-4 各指導老師指導的論文篇數 ...45

表 四-5 各類型個案地點之論文篇數 ...46

表 四-6 保護區與社區型個案之次類別論文篇數 ...48

表 四-7 各調查對象之論文篇數 ...49

表 四-8 在地者與協助者之次類別論文篇數 ...50

表 四-9 各調查方法之論文篇數 ...50

表 四-10 各主題概念部門之論文篇數 ...51

表 四-11 各主題概念部門之次類別論文篇數 ...52

表 四-12 各主題概念部門之次類別論文篇數 ...54

表 四-13 各類別系所論文篇數之時間分布 ...55

表 四-14 各類型個案地點論文篇數之時間分布 ...57

表 四-15 各調查對象論文篇數之時間分布 ...58

表 四-16 各主題概念部門論文篇數之時間分布 ...60

表 四-17 各個案地點類型論文篇數之系所類別分布 ...62

表 四-18 各主題概念部門論文篇數之系所類別分布 ...63

表 四-19 各調查對象使用方法之論文篇數 ...64

表 五-1 資料格式一 ...71

表 五-2 資料格式二 ...71

(7)

圖目錄

圖 二-1 生態旅遊典範的連續面(Miller & Kaae, 1993)...10

圖 二-2 Hard & Soft ecotourism 的特徵(擷取自 Weaver, 2001a:106) 11 圖 二-3 生態旅遊、大眾旅遊與保護區三者間的互利關係(擷取自 Weaver, 2001a:109)... 11

圖 三-1 生態旅遊各部門的概略圖(譯自 Weaver & Lawton, 2007:1169) ...24

圖 三-2 研究步驟 ...33

圖 四-1 各年份之論文篇數 ...41

圖 四-2 各類型個案地點之論文篇數 ...48

圖 四-3 各調查對象之論文篇數 ...50

圖 四-4 各主題概念部門之論文篇數 ...52

圖 四-5 各類別系所論文篇數之時間趨勢 ...56

圖 四-6 各類型個案地點論文篇數之時間趨勢 ...58

圖 四-7 各調查對象論文篇數之時間趨勢 ...59

圖 四-8 各分析項目論文篇數之時間趨勢 ...60

圖 四-9 各主題概念部門論文篇數之時間趨勢 ...61

圖 四-10 各個案地點類型論文篇數之系所類別趨勢 ...63

圖 四-11 各主題概念部門論文篇數之系所類別趨勢 ...64

圖 四-12 各調查對象使用方法之比例 ...65

圖 四-13 各調查方法應用對象之比例 ...66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生態旅遊的概念自 1965 年被提出,發展至本世紀初,已經普遍被視為是能 夠同時兼顧環境生態保育,與促進地方永續發展的一個策略(Ross & Wall, 1999;

王鑫, 2002)。隨著迅速發展的趨勢,聯合國於 1998 年決議,將 2002 年訂定為國 際生態旅遊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國內呼應聯合國的決議,亦將 2002 定為台灣生態旅遊年。交通部觀光局與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並先後擬定 了不同版本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以為政策發展的方針。凡此皆顯示台灣對生態旅 遊此一議題的重視,而相關的學術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

Weaver & Lawton (2007) 鑒於生態旅遊一詞大量出現在學術文獻當中,回顧 過去 20 年以英文撰寫的生態旅遊相關學術文獻,評估當代生態旅遊研究的狀況 與未來發展,歸納出三個主要的議題;第一是主題上的分割與擴展,第二是對生 態旅遊影響的持續研究,第三是個案上的「南─北」差距,並且指出現有文獻破 碎與不完整的現象。

近年國內產官學界追隨國際趨勢,大力推展生態旅遊,卻幾乎沒有對此研究 領域有一較完整的回顧。

學位論文是學術期刊論文以外最重要的文獻,也代表了一個學門的研究趨勢

(傅雅秀、李德竹 1993,引自沈長振,2003),且與篇幅受限之期刊論文相較,

有更完整的文獻回顧與研究流程。而內容分析法則被廣泛運用在分析與描述學術 的發展歷程與趨勢(王石番,1991)。因此本研究試圖利用內容分析法分析國內 生態旅遊相關的學位論文,回顧學術研究的現況以做為未來發展的參考。本研究 的研究目的如下:

1. 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國內生態旅遊相關的學位論文,探究國內生態旅遊研究在

(9)

研究主題、對象、個案地點、畢業科系等項目的分布趨勢與隨時間的演變。

2. 探討國內生態旅遊研究的研究主題、對象、個案地點、畢業科系等項目間的 相互關係。

3. 對照國內的生態旅遊推動與政策,與國外的回顧結果比較,對分析結果做出 詮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生態旅遊

一、 生態旅遊的源起與發展

生態旅遊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5 年,Hetzer 在 Links 雜誌當中批評觀 光活動在開發中國家造成的衝擊,並倡導所謂生態性的旅遊 (Ecological Tourism) 來取代傳統的觀光旅遊模式(交通部觀光局, 2002, 2003)。他認為應該結合環境、

旅遊、文化與教育,以用最小的環境衝擊,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並且提供最大 的遊憩滿足。現在大家所熟知的 “Ecotourism” ,則普遍被認為是在 1983 年由國 際自然保育聯盟 (簡稱 IUCN) 的特別顧問 Ceballos-Lacuráin 正式提出(郭岱宜, 1999; 宋瑞 & 薛怡珍, 2004)。他遊說開發者終止碼頭建設以保護濕地做為美洲 紅鶴的繁殖地,吸引觀光客賞鳥來活絡經濟(交通部觀光局, 2002, 2003),用積 極的自然保育行動,來取代源自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隔離式保護區管理型態。保 育人士也期望這樣的積極作為,在達成保育目標的同時,也能帶給地方適量的經 濟收益(王鑫, 2002)。面對生態旅遊衍生出來的契機(也可能是危機),世界自 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簡稱 WWF)於 1990 年在其永續發展部 門成立了生態旅遊的常設單位,以推廣此一概念,後其脫離 WWF,獨立發展成 為國際生態旅遊學會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簡稱 TIES) (交通部 觀光局, 2002, 2003)。從 1990 年代至今,生態旅遊已經普遍被視為是能夠同時 兼顧環境生態保育,與促進地方永續發展的一種策略(Ross & Wall, 1999; 郭岱 宜, 1999; 王鑫, 2002)。聯合國經濟暨社會委員會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並於 1998 年 7 月 30 日的第 46 次大會決議,將 2002 年訂定為國際生態 旅遊年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並於同年 5 月間在加拿大魁北克召 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 (The World Ecotourism Summit),提出生態旅遊宣言。生 態旅遊已成為全球響應的觀光發展模式之一,在開發中國家的觀光收益當中佔有

(11)

相當的比例,同時也創造了相當可觀的旅遊人次與營業額(交通部觀光局, 2002, 2003)。

生態旅遊此一概念被提出至今四十餘年,其蓬勃發展與生態旅遊興起的背景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 1960、1970 年代開始發展的世界環境運動,喚起了 人類對所處環境的關切。Rachel Carson 所著的《寂靜的春天》一書,起了相當 大的推動作用(宋瑞 & 薛怡珍, 2004)。1986 年,《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了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概念,期望世界各國 能在「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求」的原則下發展。而聯合國假 1992 年於里約熱內盧所舉辦的地球高峰會所提出的《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其第十九條即是承諾永續經營觀光產業,以減輕觀光遊憩活動所產生的衝 擊(林純徵, 2006)。聯合國於訂定生態旅遊年的該次會議決議文當中,亦提及二 十一世紀議程的落實,需要全面性地整合觀光產業,確保觀光產業不僅提供利 潤,也對地球生態系的保育有所助益(交通部觀光局, 2002)。在這樣的環境運動 潮流之下,傳統上被稱為是無煙囪工業的觀光業,其所造成環境與社會的負面影 響,也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學者因而開始研究遊憩活動所造成的衝擊,人們也開 始嚐試去尋找新的旅遊形式。Nelson 即認為,生態旅遊的概念即源自人類環境 倫理的覺醒,觀光活動快速成長造成的衝擊,引發對於環境保護與遊憩利用並存 的省思(Nelson, 1994, 引自陳明川, 2003)。

另一方面,整個觀光產業在供給與需求面向,面臨了重大的轉變。根據 Boo 的說法:在供給面上,整合經濟發展和保育是時代趨勢,許多發展中的第三世界 國家,觀光收入往往是保護區資金的重要來源,且有潛力能夠取代一些高資源消 耗的產業,例如開礦;而在需求面上,遊客對走馬看花式的行程安排感到厭倦,

熱愛自然與喜歡冒險的人愈來愈多,他們想要有新的遊憩體驗(引自郭岱宜, 1999)。

(12)

自 1872 年美國成立黃石國家公園,許多國家起而效尤,建立了國家公園或是保 護區的體系。但是這種「保護主義」,將區域內的居民隔絕於經營管理體系之外,

也使得紛爭不斷。於是,學者們重新檢視保護區的經營管理方式,而在 1980 年 代,開始出現保護區與當地社區結合的經營管理概念。因此多在保護區內發展的 生態旅遊,也開始重視跟當地社區結合,使居民能夠從中獲得利益,並且支持保 育的行動(宋瑞 & 薛怡珍, 2004; 蔡書玄, 2007)。

由以上的時空背景可以發現到,生態旅遊的概念最初係由於環境運動的興 起,人們意識到觀光活動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後思考的一種新的旅遊形式。這樣 的概念恰好迎合了觀光產業在供需上面,以及保護區經營管理思維上的重大轉 變。無怪乎環保人士、旅遊業者、保護區管理單位以及旅遊地的居民,莫不希望 生態旅遊能夠發揮預期的功效。黃躍雯即認為,生態旅遊(Ecotourism)的起源 與實質發展,大體上與環境意識的覺醒及觀光旅遊的迫切需要有關(黃躍雯, 2001, 引自賴鵬智, 2008)。交通部觀光局版本的生態旅遊白皮書(2002),也有類似的 看法,從環境意識的普及、保護區管理觀念的重視、消費市場的轉變三點,來介 紹生態旅遊的發展背景與演進。

此外在交通部觀光局(2003)出版的「永續臺灣生命力 : 2002 台灣生態旅 遊年成果實錄」當中,引述 TIES 2000 年的報告,指出觀光業是全球最大,也是 發展最迅速的產業,其中又以 Nature-based Tourism 成長最為快速。而宋瑞 & 薛 怡珍(2004)則認為生態旅遊的概念是源自於綠色旅遊或自然旅遊,最初指的就 是 Nature-based Tourism;直到 80 年代中後期,隨著環境意識抬頭和永續發展概 念的提出,生態旅遊的概念遂逐步取代了前述二者而成為主流。

二、 生態旅遊的定義

自從 1965 年 Hetzer 提出 Ecological Tourism 這個概念至今,生態旅遊已經在 國際間發展成一個整合保育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概念(Ross & Wall, 1999; 郭岱宜,

(13)

1999; 王鑫, 2002)。近年來,尤其在開發中國家,生態旅遊的概念更是受到關注,

被拿來跟永續發展、保護區的保育、以及區域(社區)的發展策略作結合(Wells, 1997, Ceballos-Lascurain, 1993, Nenon and Durst, 1993, 引 自 Stone & Wall, 2003)。但是有關生態旅遊的許多名詞,以及對生態旅遊的定義,卻是眾說紛紜,

不下數十種。有些學者採用較寬鬆的定義,也有些人從比較嚴格的觀點去看生態 旅遊(郭岱宜, 1999; 宋瑞 & 薛怡珍, 2004)。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 Hetzer 認為,所謂的 Ecological Tourism 具有四個內涵:

環境衝擊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當地文化並將衝擊最 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給予當地最大經濟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遊客滿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 引自吳宗瓊, 2002)

一般公認生態旅遊的第一個定義是 Ceballos 在 1987 所下的定義:到相對未 受干擾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目的的研究、欣賞,體驗其中的野生動植物,並關心 該地區所發現的文化內涵(邱月娥, 2007)。國際生態旅遊學會的定義目前被廣為 引用:「生態旅遊是到自然地區的責任觀光,可以保護環境,並促進地方居民福 祉」1。而台灣的生態旅遊白皮書,則綜合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後,將生態旅遊定 義為「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 為最終目標」(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 2004)。

然而實際上,除了上述三個定義之外,仍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因此 關於生態旅遊的定義,仍舊是眾說紛紜,各家都有不同的說法。諸多研究都有敘 述,本研究僅參考國內文獻,列舉幾位學者常被引用的定義如表 二-1:

表 二-1 生態旅遊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1 原文為 Ecotourism is: "Responsible travel to natural areas that conserves the environment and

(14)

Hetzer 1965 提供遊客最大的遊憩滿足,對當地自然和文化最小 的衝擊,給當地居民最大的經濟效益。

Lucas 1984 到自然地區享受並觀察自然,強調低環境衝擊,且 對當地環境和社會有所貢獻。

Ceballos-Lacuráin 1987 到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目的的研 究、欣賞,體驗其中的野生動植物,並關心該地區 所發現的文化內涵。

Ziffer 1989 生態旅遊是一種啟發性的旅遊形式,主要建基於當 地的自然歷史與固有文化。生態旅遊遊客為了欣 賞、參與而來到一相對未開發的地區,對野生動物 或自然資源採行非消耗性使用,並透過經濟或勞力 的方式直接貢獻於當地的保育活動與居民的經濟 福利。生態旅遊同時也是一種經營管理的策略,藉 由經費補助、立法與民眾參與等方式,管理當地土 地的利用方式,進而達到社區發展的目的。

Boo 1991 生態旅遊是到一個相對未受破壞的自然地區,帶著 讚嘆、學習和欣賞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的特殊目 的。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

1990 到自然地區的責任觀光,可以保護環境,並促進地 方居民福祉。

Nelson 1994 生態旅遊必須與環境倫理一致,培養更好的行為。

保存資源的完整性,重視內在價值甚於外在價值。

以生物為中心,遊客必須廣泛接受自然而非為人類 方便而改變自然。對於內心欣賞與教育的滿意,而

(15)

非尋求興奮與生理的成就。受到高層次領隊及同伴 影響而有高度認知和情感的體驗。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

1996 生態旅遊是前往那些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地區,對 環境負責任的旅遊,其目的在於享受並了解自然以 及相應的文化特色,觀光的負面衝擊較小,提供當 地人收益和社會、經濟上的參與機會。

Ross & Wall 1999 歸納出生態旅遊應包含五大功能,分別為保護自然 地區,增進教育學習,創造收入,提升旅遊品質,

促進當地參與。

Fennel 1999 生態旅遊是一種永續的旅遊形式,也是一種符合環 境倫理的經營方式,即主張低衝擊、非消耗性和地 方取向。通常發生在自然地區,它的主要目的在於 體驗自然、學習自然;並對當地自然文化的保育或 保存有所貢獻。

本研究整理自(宋瑞 & 薛怡珍, 2004; 洪常明, 2004; 林純徵, 2006)。

從這樣的列表整理可以發現,每一個定義其所關注與著重的面向,都不盡相 同。但是每一個定義的提出,都必然有其實踐的根據和觀念背景(宋瑞 & 薛怡 珍, 2004)。因此,要理解或詮釋每一個定義,除了要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檢視,歸 納出種種面向,也應該要去注意這些理念發展的背景,以及整個演進的過程。宋 瑞、薛怡珍(2004)即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來,生態旅遊的定義有三個重要的轉變:

第一是概念上趨向複雜,從最初只是為了滿足旅遊者需求的新旅遊形式,變成一 種具有強烈道德色彩的發展哲學,出現了一系列的原則、指南和規範,引領整個 旅遊業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第二是目標的多元化,原本只是反思觀光造成 的負面衝擊,到現在被賦予愈來愈多的功能與期待,包括永續發展、社區參與、

環境教育、自然保育、促進人權等等;第三則是由抽象到具體的轉變,由於實踐

(16)

上的需求,漸漸將經營管理方式、推動發展策略等手段也囊括進來。

許多學者採用分類的方法來對這些紛雜的定義做整理跟歸納,將各種定義當 中的要素或共通點,加以歸納成幾個比較大的面向。例如交通部觀光局(2002)

與宋瑞 & 薛怡珍(2004)認為雖然各家定義不同,但所有的定義都反映出三個 要素:較原始的旅遊地點、提供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認知,進而促進保育 生態的行動力、關懷當地社區並將旅遊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楊秋霖

(2007)則認為,儘管定義分歧,但多數學者所關切的有五大面向:基於自然與 文化、重視環境教育、喚起保育意識、支持地方永續發展、利益回饋社區(楊秋 霖, 2007)。

三、 生態旅遊分級與連續面的概念

原友蘭(2001)與內政部營建署(2006)的「95 年度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 團總輔導報告及建議」中引述 Miller 和 Kaae(1993)提出的生態旅遊連續體

(continuum)概念(圖 二-1),認為旅遊行為與類型是位在一個以「旅遊責任」

為基礎的連續體上,兩端分別為高度旅遊責任(認為人類所有的旅遊活動都會對 自然環境造成負面的衝擊,故生態旅遊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與低度旅遊責任

(認為人類也是自然生態當中的一部分,不需考量對環境的影響)。而生態旅遊 也是旅遊的一種,因此也位於此一連續體的範圍內。但因不同人有不同見解,使 生態旅遊在這連續體上有不同的位置;有學者傾向於高人類責任的深層(或積極 的)生態旅遊,也有人主張較低人類責任的淺層(或消極的)生態旅遊。而顯然 國內目前的政策目標是較偏向於前者(原友蘭, 2001; 內政部營建署, 2006)。

(17)

圖 二-1 生態旅遊典範的連續面(Miller & Kaae, 1993)

資料來源:引自內政部營建署(2006)「95 年度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團總輔導報 告及建議」第 7 頁。

Weaver(2001a)以生態旅遊光譜的概念,將生態旅遊分為硬性(Hard)與 軟性(Soft)兩個極端:硬性生態旅遊是環保人士的旅行,有特定的目的,團員 人數少,長時間沈浸在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中,對服務要求較低,強調個人體驗,

有積極促進永續的意涵;軟性生態旅遊是普通遊客的旅行,消極地避免破壞,團 員人數較多,行程短而目的多,強調解說並且需要較高的服務水準(圖 二-2)。

Weaver 同時也提出了大眾生態旅遊(Mass Ecotourism)的概念,他認為軟性的 生態旅遊其實包含了許多大眾旅遊所具有的特徵,而有其價值與發展的空間,因 為它給生態旅遊部門、大眾旅遊以及保護區都帶來許多的機會(見圖 二-3)。但 是這些機會必須要透過仔細的合作規劃跟經營才能達到,而這個規劃主要的特徵 跟挑戰,就是要用永續且讓人滿意的方式,將遊客的交通運輸集中在一個小而穩 固的地點。如此保護區剩下的區域就可以維持相對未受破壞的狀態,並能得到來 自大眾旅遊收入的支持(Weaver, 2001a)。

(18)

圖 二-2 Hard & Soft ecotourism 的特徵(擷取自 Weaver, 2001a:106)

圖 二-3 生態旅遊、大眾旅遊與保護區三者間的互利關係(擷取自 Weaver, 2001a:109)

交通部觀光局(2003)提及生態旅遊適合小眾經營,需要有更分散且更多樣 的據點可供選擇,因此需要遴選更多具有特色的旅遊地點。而永續會的生態旅遊 白皮書也在發展生態旅遊地配套措施當中,對生態旅遊地劃設進行分級:因參與 旅遊者之體能狀況有別,乃將生態旅遊地依其困難程度分為原始級(略有人為改

(19)

變、但並無永久性設施),挑戰級(有人工設施如登山小屋,但景觀依然相當自 然),及一般級(已有較完整的人工設施如民宿,但依然具備可供遊客體驗自然 環境的條件)等三級,讓體能狀況與旅遊訴求不盡相同之旅遊者,得以各取所需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 2004)。凡此分級方式皆符合上述之生態 旅遊連續面的概念。

四、 發展生態旅遊普遍遭遇到的問題

Stone & Wall (2003) 整理了一些學者的意見,認為一個嚴格的生態旅遊定義 的背後,其實代表的是對生態旅遊很高的期待與目標。而隨著生態旅遊的目標變 得更加複雜與無所不包,要實現這些目標也變得愈加困難。

Stem et al. (2003) 引用前人的文獻,整理出在生態旅遊發展上常常會出現的 一些問題(Stem et al., 2003)。

1. 雖然生態旅遊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旅遊形式,但是成功的生態旅遊可能吸引 愈來愈多的注意和帶來更高的遊客量,反而威脅到生態旅遊賴以生存的自然 資源。

2. 旅遊常常會對在地社區的社會文化結構造成影響(Boo, 1990; Brandon, 1996;

McLaren,1998),而文化的商品化可能是旅遊所帶來最嚴重的衝擊(Brandon, 1996)。

3. 某些生態旅遊的運作對地方發展貢獻極少,在地民眾幾乎沒有獲得收益

(Jacobson & Robles, 1992; Healy, 1994; Bookbinder et al., 1998; McLaren, 1998)。

4. 即使能夠產生財政上的收益,往往也是依靠不穩定的收入來源,容易受到季 節、政治與經濟波動的影響(Jacobson & Robles, 1992; Epler Wood, 1998)。

從上面兩篇研究當中,可以發現在生態旅遊的發展上,普遍遭遇到的一個問

(20)

題便是在地社區的獲利相當有限,並且收入來源亦不穩定(Stem, Lassoie et al., 2003; Stone & Wall, 2003)。Weaver (2001a) 也認為,少量而不穩定的經濟收入是 否能夠支持保育和社區的發展,是生態旅遊普遍遭遇到的問題之一。更重要的 是,如果生態旅遊可以產生更多的收入,才能獲得更多的重視與支持,得以應付 來自其他資源利用的競爭。而來自生態旅遊的收入,更是在面對人口與競爭壓力 下,保護區得以存在的動機(Weaver, 2001a)。因為對社區居民來說,一般仍舊 從利益的角度去看待生態旅遊,認為發展生態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改善他們的 經濟狀況,其次才是自然與文化的保育跟生活環境的改善(廖秀梅, 2001; 吳欣 頤, 2004)。

由這些論述可以發現一個兩難的狀況,雖然生態旅遊已經普遍被視為是能夠 同時兼顧環境生態保育,與促進地方永續發展的一個策略(Ross & Wall, 1999; 郭 岱宜, 1999; 王鑫, 2002),但是實際在操作上,仍不免遭遇到衝擊與利益的問題。

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兼顧兩者而不落入傳統大眾旅遊或保護主義的窠臼,依然 是需要審慎思考的。所以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必須要有較多的在地參與,兼顧居民 與環境的需求,同時在宣傳生態旅遊發展潛在的經濟效益時,也同時強調對自然 的體認與尊敬,如此生態旅遊的發展與保育的實踐才能朝永續的方向邁進(Stem, Lassoie et al., 2003; 吳欣頤, 2004)

第二節 台灣的政策與推動

一、 生態旅遊在台灣的發展與演變

本研究從交通部觀光局(2002、2003)、行政院永續會(2004)與邱月娥(2007)

的內容當中,將生態旅遊在台灣的發展軌跡與重大事件,依照時間順序做一個匯 整。

台灣在光復後致力於經濟發展,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直至 1980 年代,

(21)

立,開始晉用解說人員推展解說與旅遊活動,此為國內生態旅遊之濫觴2。到了 1990 年代,國內生態旅遊的概念隨著國際的發展趨勢逐漸推展開來,其形式主 要為國家公園或民間保育團體以自然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方式,推廣休閒遊憩兼顧 環境保育的概念。1995 年之後,有少數業者開始推出生態旅遊的行程規劃,但 此時鮮少反應生態旅遊的實質內涵,可以說是名不副實(交通部觀光局, 2002)。

1999 年 1 月起,台灣實施週休二日後帶動國內旅遊大熱潮,引起社會大眾對旅 遊負面衝擊的關注與探討。有鑑於此,政府從 2000 年以來,開始積極推動生態 旅遊,並先後委由觀光局及國家公園當局擬訂生態旅遊白皮書,作為推動的依據

(邱月娥, 2007)。

2000 年,行政院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 領,在觀光業的永續發展策略當中,提出政府應擬定發展生態旅遊的工作方向,

此為政府初次的政策性指示(邱月娥, 2007)。而為加強觀光產業的發展,交通部 於同年 12 月提出了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將生態旅遊列為旅遊產業 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進入推動的階段。為落實此觀光新戰略,交通部觀光局並 於當月 22 日邀集各界人士於谷關舉辦推動永續生態觀光研討會,研訂出生態旅 遊的發展與推動方向。此次會議提出了擬定國內生態旅遊白皮書、配合國際行動 訂定 2002 台灣生態旅遊年、輔導成立「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以做為協 助政府推動的主要組織等重大建議(交通部觀光局, 2002; 邱月娥, 2007)。這是 我國政府具體執行生態旅遊政策之開始(邱月娥, 2007)。另外,賴鵬智(2002)

亦提及會中的一項重要決議,將 “Ecotourism” 統一翻譯為「生態旅遊」而非「生 態觀光」,以避免因台灣人對「觀光」的刻板印象與作法,使得 Ecotourism 走入 歧途。

2 此處是引用觀光局生態旅遊白皮書內的說法。雖說在國家公園的旅遊活動中加入自然解說與教 育,嚴格上並不符合生態旅遊所包含的要素與面向,或許只能算是自然取向的旅遊(王鑫,2002) 但生態旅遊的概念與目標本有複雜與多元化的趨勢(宋瑞、薛怡珍,2004),因此就國內的推展 而言,將其視為開端似乎也無不可。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觀光局版本的白皮書對於生態旅遊的

(22)

2001 年 3 月 31 日,關心生態旅遊發展的各界人士與相關社團,在行政院觀 光發展推動小組召集人陳錦煌、學者陳章波、郭城孟等號召下,成立了中華民國 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協助政府推動生態旅遊(交通部觀光局, 2002; 邱月娥, 2007)。該協會在同年 5~12 月間,受政府委託 「研擬台灣地區生態遊白皮書(草 案)及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2001 年 5 月行政院通過的「國內旅遊發展方案」,

即將「結合各觀光資源主管機關,共同推動生態旅遊」列為重要發展策略之一,

整合國內向來分屬不同主管機管,包括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農委會、原民 會等的生態旅遊遊憩資源。2001 年 8 月,行政院核定成立觀光發展推動小組(行 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前身),開始研提生態旅遊計畫(邱月娥, 2007)。

2002 年 1 月 16 日,行政院第 2769 次院會宣布 2002 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 並通過「2002 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期以一年時間建立機制,推展生態旅遊觀 念。在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的同時,行政院觀光政策推動小組也指示交通部 觀光局自 2002 年起著手研擬生態旅遊白皮書及其推動策略。同年 9 月出版的生 態旅遊白皮書(交通部觀光局版)也就成為推展生態旅遊的指導方針。由於政府 的積極作為,在短短二年間促成了國內生態旅遊的「蓬勃發展」;可惜產業界並 未真正體會到生態旅遊的真諦,負面衝擊快速浮現,反而對自然資源保育造成更 大的危害。因此,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從國土資源保育的角度 重新修訂「生態旅遊白皮書」(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 2004)。

台灣生態旅遊由交通部觀光局轉向內政部營建署主導之重要轉折,是在 2004 年 1 月 16 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的第 10 次分 組會議。該次會議決議由劉小如委員邀集相關專家學者,先檢視舊版生態旅遊白 皮書及生態遊遊規範等內容後,再邀集相關民間團體與政府機關開會討論,其相 關行政作業則請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負責。決議中也包括委請內政部營 建署(國家公園組)儘速成立生態旅遊輔導團,並遴選生態遊遊地點。同年 3 月 9 日的隔次會議(第 11 次)決議推動生態旅遊由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

(23)

擔任召集幕僚,並請劉小如委員督導,等於正式宣布台灣生態旅遊的推動由交通 部觀光局轉至內政部營建署主導(邱月娥, 2007)。

2004 年 4 月 12 日「研商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分組生態旅遊工作項 目及生態定義與範疇相關事宜」會議中,決議對生態旅遊採取嚴格的定義,並要 求於 2004 年 5 月 20 日前完成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版之生態旅遊白皮書研 擬作業,由營建署選擇兩處國家公園,依據生態旅遊定義及原則,進行生態旅遊 遊程之作業規範,並納入白皮書,俾利其他單位操作。會後由劉小如委員邀集王 鑫、李嘉英、李光中、梁明煌、陳建志、侯錦雄、李素馨、吳忠宏、黃躍雯、陳 瀅世等 11 位學者組成團隊,撰擬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分組版本之生態旅 遊白皮書及規範。該團隊共召開 13 次「生態旅遊白皮書」與「生態旅遊規範」

相關事宜會議,後續並至墾丁等 6 個國家公園勘察生態旅遊計畫及路線,於 9 月 底完成白皮書之撰擬工作。永續會版「生態旅遊白皮書」於 2004 年 12 月 7 日第 13 次國土資源分組會議決議正式定稿,也確定日後各部會主辦生態旅遊的分工 方式,並依據白皮書內的八項原則來遴選生態旅遊地(邱月娥, 2007)。

此後為積極推動生態旅遊,2005 年 3 月 9 日在「研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 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生態旅遊地遴選及輔導團工作計畫草案相關事宜會議」

中,決議應成立「跨部會遴選及督導小組」與「生態旅遊輔導團」。內政部依此 決議於 2005 年 4 月間成立跨部會遴選及督導小組,訂定生態旅遊地遴選原則,

並由內政部營建署委託辦理籌組生態旅遊輔導團。輔導團之辦理,自 2005 年 4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為第一期,2006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為第二期。由中 央與地方政府機關依公佈之「生態旅遊地遴選要點」推薦符合遴選原則之生態旅 遊地,再經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工作分組生態旅遊地遴選及督導 小組審查後,選出生態旅遊示範地。地點確定之後,「生態旅遊輔導團」便會同 各方面的學者專家與相關的權益關係人進行對談與交流,並提供建議。兩期的輔 導成果,分別於 2005 與 2006 年底,舉辦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團成果發表會(邱

(24)

月娥, 2007)。

二、 兩版本生態旅遊白皮書的比較

交通部觀光局(2002)的生態旅遊白皮書在提要當中即開宗明義闡述,「生 態旅遊白皮書即為建立生態旅遊政策與執行的主要機制,擬定決策與全面推動之 管道及政策執行之途徑」。故台灣在發展生態旅遊的政策上,主要就是依循「生 態旅遊白皮書」的原則與目標。因此要檢視台灣的生態旅遊政策,不能不從這裡 切入(陳慧閔, 2008)。

邱月娥(2007)分析觀光局與永續會兩個版本的生態旅遊白皮書的制定過 程,指出在目標上,觀光局版本企圖與國際接軌,在世界的生態旅遊版圖上佔有 一席之地;而永續會的版本則著重在生態保育、國內旅遊與改善社區經濟等內需 事項上。而在生態旅遊的推動上,則都難脫其主導機關的權責職掌,也就是觀光 局著重在觀光行銷,而內政部營建署則著重保育。此外兩版的生態旅遊白皮書,

在擬定的過程中都缺少了部分的關鍵參與者,可能因此導致觀光局推動的生態旅 遊未能符合生態旅遊真意,而永續會的版本卻又缺乏市場操作的考量。

陳慧閔(2008)同樣指出,交通部觀光局版本主要的目標在於發展與觀光。

除了希望大量的建立規範機制與旅遊地的選擇性外,也著重於生態旅遊遊客量的 刺激,還有生態旅遊的國際性與國內的宣傳等等。雖然有提及環境教育與解說訓 練的部分,但是卻因為沒有具體的配套措施與推動工作而顯得無力。其在社區的 參與上也較為被動,反而像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宣導。而行政院永續會版本的生態 旅遊白皮書則是以維護國土資源永續利用為前提,詳細訂立了現階段發展生態旅 遊的政策與目標策略,更具體提出了相關的配套措施與推動機制。

三、 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與特色

王鑫(2002)在「發展永續旅遊的途徑之一:生態旅遊」一文中,指出生態

(25)

生態旅遊為名,要求開放自然地區的壓力。雖然發展生態旅遊仍有諸多障礙,但 是如果把生態旅遊納入環境教育或戶外教學的活動當中,就非常適合。他也指 出,小眾的生態旅遊無論對政府、業者及民眾而言,經濟上或遊憩上的效益都不 足。因此比較容易的操作方式是,在已開發的大眾旅遊目的地,例如國家風景區、

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的遊憩區、民間遊樂區裡,加強自然環境的解說等活動。

雖然不符合 IUCN 與 TIES 所推廣的生態旅遊,但也可以算是一種自然取向的旅 遊 (Nature-based Tourism) 。而在觀光局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中,亦同樣認為國家 公園、國家風景區與國家森林遊樂區因擁有各具特色的資源,加上多年來的經營 管理,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未來努力的方向「除加入生態旅遊的經營理念外,更 將致力發展生態旅遊相關配套措施,如生態環境教育與文化知識的推廣、解說導 覽人員的培訓、生態環境監測、符合生態工法的設施、社區居民的互動以及評鑑 制度的建立」(交通部觀光局, 2002)。因此行政院通過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後一 年內,就從全台國家森林遊樂區、休閒農場、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及原住民部 落中,遴選出四十五條生態旅遊遊程。同時也有二十七條遊程參加生態旅遊遊程 評鑑,以確保與提升生態旅遊遊程之品質。其中包括四個國家公園、林務局的六 個森林遊樂區、九個國家風景區以及退輔會所屬的兩個森林遊樂區和六個農場

(交通部觀光局, 2003)。

而永續會版本的生態旅遊白皮書定稿之後所公佈的「生態旅遊地遴選要 點」,遴選對象則包括:一、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國家森林遊樂區及其他公 部門所屬之生態旅遊地;二、民間經營之生態旅遊地;三、遴選小組委員或輔導 團建議之生態旅遊地。第一期的生態旅遊輔導團即從 41 個推薦地區當中挑選 5 處做為生態旅遊示範地,包括:1.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及同禮部 落生態旅遊點;2.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金包里大路生態旅遊點;3.內政 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社頂高位珊瑚礁森林;4.林務局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5.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達邦地區。第二期生態旅遊輔導團所遴選出的

(26)

輔導對象則有 11 處:1.台南縣七股潟湖及國際黑面琵鹭生態保護區;2.台南市台 江生態文化園區;3.宜蘭縣崙埤部落生態旅遊區;4.花蓮縣山里文化生態產業示 範部落;5.雲林縣草嶺遊憩區;6.台北縣阿里磅生態農場;7.澎湖縣風櫃半島;

8.屏東縣霧台鄉;9.武陵農場;10.福壽山農場;11.南安瓦拉米生態旅遊地。隨著 生態旅遊的推展,生態旅遊地也從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等公部門擴展到社區部 落型(邱月娥, 2007)。

賴鵬智(2008)認為,台灣自然與人文生態豐富且多元,生態旅遊資源多樣 性高;但地狹人稠,景觀規模小,且絕大多數旅遊地就與社區毗鄰或甚至社區就 是旅遊地。因此在國際生態旅遊思潮對社區愈來愈重視的今日,台灣的生態旅遊 發展與社區就有更密切的關係。其並指出 Weaver & Lawton (2007) 回顧國外近二 十年來的生態旅遊相關期刊報告,雖有提到外力對社區的輔導與協助,但對於輔 導模式的探討則闕如,同時國內外的文化與社區民情差異頗大,亦不宜直接採用 國外的社區發展模式。而台灣在社區型生態旅遊產業發展上,可說是世界發展生 態旅遊歷程中具有特色且值得重視的一環,其間之經驗與心得也可供國際參考。

陳慧閔(2008)也指出,目前國內的生態旅遊主管機關主要是內政部營建署。

而在營建署陳述的國內生態旅遊發展方向當中,有兩個關鍵的角色,就是執行或 發展生態旅遊的主要機構,還有社區生活與當地居民的納入。而目前營建署所規 劃主要的生態旅遊推動機構是由各國家公園來負責;而納入當地居民與社區生活 的部分,主要朝與原住民合作並協助其發展的方向來努力。

四、 小結

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但直至 1990 年代,其形式主 要仍以自然解說與環境教育來進行推廣。少數業者從 1995 開始推出一些生態旅 遊行程,但多名不副實。政府從 2000 年開始積極推動生態旅遊,制定了觀光業 的永續發展策略、整合相關主管機關,並宣布 2002 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在觀光

(27)

局與其生態旅遊白皮書的主導下,生態旅遊的發展卻在兩年內迅速的走樣。基於 國土資源保育的考量,台灣生態旅遊的推動在 2004 年轉由內政部營建署來主 導。此一重大的轉折,使推動政策在基調上有了根本的轉變。原先偏重於量的成 長,企圖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不符生態旅遊的真意;營建署接手後改採保育 為主的政策,以嚴格的定義與原則來遴選生態旅遊地,卻似乎稍欠市場考量。

在生態旅遊地的挑選上,王鑫(2002)以及兩個版本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交 通部觀光局, 2002;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 2004)都同樣認為,從 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國家)森林遊樂區這三種類型加入生態旅遊的元素,

是比較可行的方式。此外,觀光局白皮書推動生態旅遊的相關配套措施當中,包 含與社區居民的互動(邱月娥, 2007),營建署更認為社區生活與當地居民的納入 是國內生態旅遊發展的關鍵之一(陳慧閔, 2008),可見對社區生態旅遊與居民參 與的重視。賴鵬智(2008)即認為台灣在社區型生態旅遊的發展上極具特色。社 區型生態旅遊的漸受重視,從生態旅遊地的遴選結果似乎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後所挑選出來並參與評鑑的遊程,基本上就是以前述公部門 經營的三種類型為主,並沒有看到社區或原住民部落。第一期生態旅遊輔導討團 挑選出的示範地仍舊全屬這三種類型,雖有三個部落(同禮、社頂、達邦)獲選,

但是都位於國家公園與國家風景區內。直到第二期生態旅遊輔導團辦理,才有較 多類型的加入,也開始有一些完全由部落本身來主導的案例出現。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與相關研究

一、 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試圖從與生態旅遊此一議題相關的論文當中,發掘所涵括的研究主 題及各主題之間的關聯度,並且從時間與空間(即個案地點)的角度分析其分布 的集中情形與趨勢,來探討台灣的生態旅遊研究。

所謂內容分析,是一種針對傳播內容所進行的客觀、系統與計量描述的研究 技術(Berelson, 1952, 引自倪炎元, 2003)。它包含一組抽樣程序、分析單元、類 目設計、計量統計與評估的準則等。利用內容分析來解析傳播內容的目的之一,

便是檢視傳播內容有無反應社會現實(倪炎元, 2003)。

王石番(1991)引述 Kerlinger(1979)的看法,主張內容分析是為測量變項 或完成其他目的,以系統、客觀和定量的方式,研究和分析傳播內容的一種方法。

而傳播內容指的是各種文獻,包括為研究目的而審慎推出的現存文獻、書刊、信 件等。此外,他根據國外學者的論述,將內容分析的使用與用途分為五個小節(主 題)來詳加闡述。其中之一便是檢視傳播內容的本質,也就是以訊息的實質內容 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而此一類型的研究即可應用在描述傳播內容的趨勢,以及 追溯學術發展的軌跡等方面(王石番著, 1991)。

二、 應用內容分析法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曾參考數篇應用內容分析方法的相關研究,列舉重要者如下:

沈長振(2003)針對國內運動休閒管理的碩士論文進行內容分析,在分析對 象上與本研究同為國內之學術論文,故參考之。該論文以 1989 至 2002(78 至 91 學年度)國內大專院校運動休閒相關系所發表的 252 篇碩士論文為對象,分

(29)

析其論文數量與分布趨勢、主題、研究方法、統計方法與軟體運用,以呈現該研 究領域的現況與發展趨勢。其研究程序為:

1. 確認研究主題與對象 2. 蒐集相關文獻與研究 3. 決定分析單位與類目 4. 蒐集論文內容與資料 5. 建立原始分析檔案

6. 主題類目的信、效度檢定 7. 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

8. 整理解釋分析結果並撰寫報告

楊家驥(2000)以內容分析法為基礎發展一 BWCE 程序(BBS-based Web Content Enhancement Approach),來分析 BBS 旅遊討論區的內容,了解網友的需 求以運用到旅遊網站的經營上。此研究以等距取樣自 1999 年 12 月至 2000 年 4 月之間取 35 天為樣本,收集 856 篇文章來進行分析;分析的項目則包括地理區 隔、旅遊類型、出遊季節以及文章討論主題的分類。其操作步驟如下:

1. 收集 BBS 討論區的文章 2. 選擇分析單位

3. 建立資料分析類目 4. 信、效度檢定 5. 進行內容編碼

(30)

7. 統計分析

8. 詮釋統計結果並作出建議

Holopainen, Hakulinen-Viitanen, Tossavainen (2007) 利用內容分析法分析 207 篇護理研究的論文,試圖從 1990 年 1 月至 2004 年 4 月的報導,檢驗關於 Nurse Teacherhood 的護理研究議題,其變化趨勢以及報導的結果。在資料的分析上,

利用片語為分析單位來確認研究議題的重點,分類上依循下列原則:

1. 依據研究者、年份與發表國家、研究主題與目的整理成表

2. 根據研究主題與主要結果將研究加以分類,每個研究只能被分至一個主題 3. 繼續依據內容簡述來分出次類別

三、 Weaver & Lawton 回顧生態旅遊文獻

Weaver & Lawton (2007) 研究當代的生態旅遊研究現況,利用關鍵字從英文 書寫的學術文獻當中搜尋生態旅遊的相關研究,依據摘要將之整理成彼此相關的 五個主題(圖 三-1),分別是:

1. 供給面─生態旅遊的本質、發生地(以保護區為主)與相關產業產業 2. 需求面─市場分割

3. 體制面─專門與非專門的組織、政策與規劃

4. 衝擊面─生態、經濟與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及品質的管控機制 5. 外部環境─與生態旅遊相互影響的人類或生物物理因子。

(31)

圖 三-1 生態旅遊各部門的概略圖(譯自 Weaver & Lawton, 2007:1169)

回顧的結果發現三個宏觀的主題─現有的生態旅遊文獻聚焦在市場區隔、觀 賞野生物的生態衝擊、以及社區生態旅遊上面。以下分述之:

首先,對生態旅遊的核心標準幾乎已經形成共識,而明顯地企圖在產品、發 生地、活動、市場等面向之間的主題上做分割與擴展。儘管將狩獵和捕魚納入生 態旅遊可能是一種過度解讀,但是對於大眾生態旅遊、文化吸引力比較突出的、

以及在保護區外高度修飾空間的生態旅遊的現實與可能性的認可日益增加。生態 供給

生態旅遊

‧定義、標準

‧類型

‧重疊 發生地

‧保護區 -公有 -私人 產業

‧可行性

‧部門

-生態小屋 -旅行社 -中介吸引物

需求 生態旅遊遊客

‧作為市場部分

‧市場分割 -地理的 -人口統計的 -行為的

體制

‧政策

‧規劃

‧組織 -專門 -非專門

‧教育訓練

影響

‧生態的

‧社會文化的

‧經濟的

‧品管、倫理

外部環境

‧其他旅遊

-3S(海洋、沙灘、陽光)

-狩獵、釣魚

‧農業

‧伐木

‧氣候

‧社會政治環境 解說

│ 行銷

遊客體驗

(32)

旅遊在 Hard & Soft 兩個面向的分歧,可能就是文獻趨勢顯著擴展與分割的最佳 案例。同時在有關管理方面的挑戰是,生態旅遊與其他旅遊型式之間模糊不清的 界線,可能導致在管轄權、市場行銷、產品開發上的重疊跟混淆等問題。

其次,儘管沿著四個不同的研究取徑,但是仍持續努力去瞭解生態旅遊的影 響。其中之一是著重在對於觀賞特定野生物種上面的影響,而其他取徑則是研究 以社區為基礎的模式的可能性,來優化 (Optimise) 對社會文化的影響,計量經 濟則著重在誘因效果 (Incentive Effect) 的各種觀點,並且考量到生態旅遊衝擊的 倫理面向。

第三是文獻反映並顯露出「南─北」3之間的研究在主題部門的重大分歧。

在生態旅遊發生地跟社區模式方面,LDC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的個 案研究占有優勢;而在市場行銷,產業跟體制方面,MDC (More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的個案則具有壓倒性的數量。

但是除了上述三個主題之外,正當生態旅遊的組成與要素擴展的同時,對於 一些關鍵的領域,像是體制的作用跟影響、品管、產業、與外部環境,卻很少被 注意。儘管生態旅遊自 1990 年代中起已經逐漸體制化,而且許多以社區為基礎 的計畫是依靠 MDC-based 的環境組織協助才能夠成功;品管與相關的指標是生 態旅遊產品能夠符合生態與社會期望,並且充分區別那些不符合適當標準的產品 的關鍵,避免綠漂 (Greenwash) 損害生態旅遊的可信度;除了以社區為基礎的 生態旅遊與體制之外,私人企業(專門或非專門)支配了產業部門的所有領域;

外部環境有巨大的影響明顯作用在生態旅遊;然而對這四個領域的探討是缺乏 的。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狀況,就是幾乎所有供給端的經驗(實證)研究都與保 護區有關,但保護區本身卻沒有被當作一個生態旅遊議題的焦點去適當處理。

因此,擴展中的生態旅遊文獻是不均衡的且分散在特定的主題領域,同時在

(33)

各主題領域之間(解說、產業、市場行銷),甚至是特定主題內的研究之間(生 態衝擊的文獻跟社區生態旅遊文獻當中對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缺乏良好的交 流與連結。而缺乏縱向,或是對先前經驗研究成果加以檢驗的研究也可以證明生 態旅遊文獻的破碎。學術界仍有必要積極處理這個弱點,更加注意這些被忽視的 主題領域,並且以跨學門的方法促進各領域內與領域間研究的整合與持續。而從 管理的觀點來看,同樣重要的是去評估從事生態旅遊者與其他決策者,是否確實 獲得這些最新的生態旅遊文獻資訊及其程度,找出並處理非學術界他們所關心的 議題,並且確保研究的成果在後續是可以被操作的。如此將可以幫助創造在生態 旅遊學術與非學術界之間的互利合作關係,促使雙方都能夠有正面的進展

(Weaver & Lawton, 2007)。

本研究根據圖 三-1 以及 Weaver (2001b, 2008) 的目錄4,將生態旅遊所包含 的各個概念整理成如下的清單,並以此架構作為本研究主題編碼之類目系統 (Weaver, 2001b, 2008):

(一) 生態旅遊的本質/背景脈絡

1. 起源/成長/發展

概念的出現以及在全球的成長或發展。

2. 定義/內涵/精神/目標/準則/原則/架構

定義以及原則的歸納,如基於自然(與相關的文化成分)、學習(環境&文化 教育成分)、永續性等。

3. 與其他旅遊類型的關係/重疊

生態旅遊與其他旅遊類型,包括自然(取向的)旅遊、冒險旅遊、永續旅遊、

3S(Sea, Sand, Sun)旅遊、大眾旅遊與替代旅遊、消耗與非消耗性旅遊…之

4 因為 Weaver & Lawton (2007) 於文中說明其主題分類(圖 三-1)是基於 Weaver (2001, 2008) 的

(34)

間的關係,一般會以圖示表示重疊的部分。

4. 不同的生態旅遊類型

各類型生態旅遊的定義(界線並不明確),例如自然旅遊 vs.生態旅遊;以連續 面作為分析的架構,如軟性 (Soft) ─硬性 (Hard)、自然─非自然(Miller &

Kaae, 1993)、掠奪─消極─積極;以活動類型區分,如原住民、賞鳥、賞鯨、

天文觀測、賞花、自然觀察、自然攝影、戶外教學、戶外研究等。

(二) 生態旅遊的發生地/旅遊地

這部分介紹了下面這幾種不同類型的生態旅遊地,以及各類型的旅遊發展背 景與現況、或遭遇到的問題、解說等活動、權益關係人、環境影響、做為生態旅 遊地的可能、可利用的資源與特色、經營管理原則等。探討的是這些地點與生態 旅遊之間的連結與特性。因此本研究認為單以某種區域做為個案並不能算是觸及 這部分的議題。

1. 公有或私人保護區

保護區的類型(IUCN)與生態旅遊的一致性,保護區作為生態旅遊地的重要 性與合適性,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等。

2. 荒野/自然地區

利用荒野進行的生態旅遊以及其經營的議題。

3. 修飾過的空間(都市/人造濕地…)

如農地、城市與其周圍、人造礁、人工濕地等。

4. 原住民社區/保留地/傳統領域

土地在原住民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對土地權利的訴求、發展生態旅遊的動機、

原住民生態旅遊的指導原則與重要的課題。

(三) 生態旅遊的相關產業

(35)

1. 產業結構

由專門與非專門的經營者構成,可分為出發地、運輸、目的地三個部分,包 括旅遊代辦機構、入境接待、當地承辦業者等等;而套裝或自助旅遊會影響 在這些經營者之間運行的迴路。

2. 產業的參與者

不同部門參與的特性,例如小型私人企業高失敗率的因素、優勢與劣勢、公 司化或企業化的趨勢等等。

(1) 私部門

(2) 社區/公部門/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

3. 產業規劃

(1) 任務說明/目標陳述 (2) 狀況分析/SWOT (3) 市場行銷

(4) 財務分析與營運策略 4. 產業部門

其實就是將產業結構當中的經營者單獨拉出來,包括:

(1) 膳宿(如生態旅社)

一般概念、個案與趨勢等。

(2) 旅行社

國內或國外的代辦機構。

(3) 嚮導/解說

(36)

決策的因子、目前的實踐與課題等。

(4) 中介吸引物(例如纜車)

指的是建造構造或裝置,並且透過本身也具有吸引力或新奇的方法,讓遊 客能夠參訪那些正常情況下原本無法到達的自然吸引物。

5. 品質管控(基準、鑑定、實踐與審核)

包括一些關鍵的問題以及案例。

(1) 行為準則/規範

(2) 以認證為基礎的生態標章 (3) 獎勵

(四) 遊客/市場需求

1. 典範轉移

在不同環境典範轉移脈絡下的生態旅遊(需求面)。 2. 市場規模(即生態旅遊的成長)

3. 市場分割/區隔 (1) 動機/態度/行為

從連續面的概念(如硬性─軟性、積極─消極)來將生態旅遊遊客區分類 型與特性。

(2) 地理

(3) 社會人口統計

包括性別、年齡、教育、收入、職業等項目。

(五) 體制

(37)

1. 生態旅遊政策/規劃

政策與規劃在旅遊當中的性質與角色、背景的複雜性、全國性的策略與規劃 以及次國家級的政策與規劃案例。

2. 相關組織

生態旅遊(專門)組織的數量與分布、角色與特性(如組成、功能、結構、

成員、資金)等,以及其他與生態旅遊相關的(非專門)組織如某些 NGOs 等。

3. 教育/訓練

(六) 生態旅遊造成的衝擊/影響

1. 自然生態

生態利益包括保護自然環境的動機、提供保護區經營管理或擴展的資金、協 助棲地的保育、使遊客成為環境的看護者等;生態成本包括遊客移動、膳宿、

活動的影響、生態旅遊活動影響的類型與程度、建築與設施的影響與產生浪 費、運輸的影響、以經濟價值衡量自然環境的相關問題等。

2. 經濟

經濟利益如產生收入與就業機會、帶動週遭地區的經濟等;經濟成本如收入 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漏損5、機會成本、野生動物對農作物的損害等;此外 還包括財政影響、收入分配、生態旅遊的資金流動、經濟影響評估等。

3. 社會文化/當地社區

社會文化利益如創造社區的支持、促進就業、資源的使用權利、對環境的體 認與教育;社會文化成本如文化與社會的侵擾、外來菁英價值體系的強加、

在地控制的侵蝕、分配不均、內鬥與派系敵對的爭議、遊客反對在地文化與 生活型態的觀點、文化商品化等。

(38)

4. 衝擊管理策略

(1) 分區規劃(生態旅遊連續面的概念)

(2) 限制/規範野生物的觀賞與接近 (3) 限額(承載量)/收費

(4) 遊客教育/行為守則(規範、勸導)

5. 品質管控/倫理

這裡指的是評估的部分,如永續性指標,包括指標概述、發展與應用。

6. 鄉村/社區發展

也就是社區生態旅遊,包括基本原理、問題與趨勢、成功的要素(如明確的 定義、強而廣受支持的領導、支配土地的使用權利、廣泛的參與、夥伴關係、

獲得技術與能力、創造與維持需求、維護品質…)與案例。

(七) 外部環境 1. 其他類型的旅遊

如傳統大眾旅遊、休閒(娛樂)型狩獵與釣(捕)魚等,非指重疊的部分(已 包含在前面生態旅遊的本質與背景脈絡裡)而是對生態旅遊造成的影響。

2. 其他資源的權益關係者

這裡的權益關係指的是資源的使用方面,如農業、林業、礦業、非休閒(娛 樂)型狩獵與釣(捕)魚等。

3. 公眾政策/社會政治脈絡

生態旅遊在公眾政策與規劃(其他策略)當中的角色與位置,如(國家)安 全、基礎建設、財經政策、經濟刺激(獎勵)等。

4. 物理環境因素

(39)

包括地震&火山、氣候(變遷)、疾病、外來種的入侵(此處指的是對生態旅 遊造成威脅的部分,而非生態旅遊對環境的影響)等。

5. 外部環境評估

評估外部環境對生態旅遊的影響,可由幾個不同的連續面來看:威脅─機會、

正式─非正式、主要─次要、直接─間接、上升的─下降的、立即的─逐漸 的。

(八) 遊憩體驗

遊憩體驗是供給與行銷,以及體制面等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第二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參考前一節中楊家驥(2000)、沈長振(2003)、Holopainen et al. (2007) 三篇應用內容分析法之相關研究的操作方式與步驟,來擬定本研究的研究流程

(圖 三-2)與分析項目,分述於後:

確認研究主題與對象

收集論文

選擇分析單位

建立類目

對各項目進行編碼分類並建立資料庫

分析與詮釋

(40)

圖 三-2 研究步驟 一、 收集論文

本研究的論文搜尋策略是利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6來收集國內相關論 文,以論文題目或關鍵字包含「生態旅遊」篩選,於 2008 年 1 月進行搜尋,扣 除系統重複後共獲得 205 筆資料(其中博士論文只有 3 筆)。205 筆資料當中,

有 157 筆在標題當中即包含「生態旅遊」,其餘則只有出現在關鍵字當中。參考 前一節當中沈長振(2003)與 Holopainen et al. (2007) 分析的資料筆數皆為兩百 多篇,與本研究搜尋到的論文篇數相去不遠,因此並未再進行抽樣。最初的設計 是以論文的全文來進行分析,但是在資料的取得上有相當的困難(僅取得 126 篇論文之全文),不得已改變策略而以摘要為分析對象。而後續進行主題編碼時 又再剔除未包含生態旅遊概念之論文 21 篇,餘下 184 篇論文進行分析。

二、 選擇分析單位

王石番(1991)指出,分析單位是內容分析法具體執行、觀察、記錄、分析 研究資料的基礎。分析單位的界定並非絕對的,視觀察者依經驗事實、研究目的 與可行的方法條件,參酌實境情況而定。由於本研究意圖探討國內碩博士論文在 生態旅遊領域的研究主題等項目,以及其時空變遷,而每篇論文基本上都有特定 的研究主題與目的,因此本研究是以每一篇論文做為基本的分析單位。

三、 建立類目

楊家驥(2000)指出,類目的形成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依據理論或過去的 研究發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自行發展而成,而分類的項目是根據研究目的來決 定的。他並且引用 Babbie (1997) 所說,當缺乏過去的研究成果,而必須自行發 展時,歸納或演繹法都可以用來發展出一般的相關原則,並將它們用於經驗觀察 上。

(41)

除書目資料外,回顧摘要時也依據研究目的對相關資訊做初步的分類。本研 究建立的類目系統共有以下這些項目:

(一) 年份

研究生的畢業學年度或論文的年份大致上代表了該研究進行的時間點,此一 資訊與研究主題或個案地點等其他項目做交叉比對,即可看出在時間序列上的發 展趨勢。從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所下載的書目資料當中,某些論文有公元的年 份資料,但有些只有學生的畢業學年度。對於後者,本研究另外從國家圖書館的 館藏查詢系統7獲取出版年份(公元),以統一年份的格式。

(二) 系所

對研究生的畢業科系做分析,可以得知不同系所在生態旅遊研究領域上的貢 獻。不過學術領域的貢獻還有許多的評量因子,本研究僅從論文發表的數量做探 討。由於許多科系在名稱上有些微差異,而實際上卻有類似的研究與教學領域,

本研究透過系所名稱之關鍵字來對系所做分類,各類別包含的科系與領域如下:

1. 休閒觀光類:休閒、觀光、旅遊、遊憩、體育 2. 教育類:教育

3. 景觀園藝類:景觀、園藝

4. 環境資源類:環境、資源、地理、森林 5. 公共政策類:公共、政

6. 企管類:企業、事業、經營 7. 營建工程類:建築、工程、營建

8. 區域規劃類:地區、區域、土地、都市、規劃、計劃

(42)

9. 族群文化類:族群、文化 10. 經濟財金類:經濟、財、金 11. 資訊科技類:資訊、科技 12. 農業類:農業、農學

13. 其他類:不屬於上述分類,即科系名稱未包含上述所有關鍵字

(三) 學位

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

(四) 指導老師

博、碩士生畢業之後不見得會繼續從事學術研究,但是其論文的指導老師或 許對生態旅遊學有專精或有興趣。

(五) 研究主題(生態旅遊概念或部門)

每篇論文必有其特定的研究主題。因為研究生決定研究主題除本身興趣之 外,往往也與指導老師的專長領域有關,依此分類或可略窺台灣的學者在生態旅 遊研究上所涉略的面向。本研究在主題類目的建構上,主要參考 Weaver & Lawton (2007) 與 Weaver (2001b, 2008) 的章節安排,已整理於本章第一節之生態旅遊回 顧相關研究。

(六) 資料收集對象與方法

在「永續臺灣生命力 : 2002 台灣生態旅遊年成果實錄」中提到,生態旅遊 規範的對象,可分為管理者、執行者、當地居民與遊客四種(交通部觀光局, 2003 )。 而 永 續 會 的 生 態 旅 遊 白 皮 書 當 中 , 指 出 生 態 旅 遊 的 權 益 關 係 人

(Stakeholders)有管理者、資源供給者、經營者及使用者(行政院永續發展委

(43)

功能的生態旅遊權益關係人,如政府是生態旅遊的調控者、旅遊業是生態旅遊的 經營者、志願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是生態旅遊的協助者、當地社區是生態旅遊的參 與和受益者、旅遊者是生態旅遊的實踐者、學術界及相關機構是生態旅遊的研究 指導者、媒體則是生態旅遊的宣傳監督者。

綜合參考上述對於生態旅遊當中不同權益關係人的區分,本研究將論文的調 查或者說資料收集對象區分為:

1. 管理者─即政府部門,包括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 2. 經營者─公營與民營之業者

3. 消費者─即遊客

4. 在地者─又可細分為居民、在地菁英(頭人或意見領袖等)、地方組織 5. 協助者─指學者專家與外部組織(多為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

6. 旅遊地─指當地的自然或人文等遊憩資源 7. 其他─不屬於以上各類別者

而在調查或資料收集方法上,主要可分為四類:質性方法、量化方法、質性 與量化並用、其他。質性方法部分又可再細分為訪談、參與觀察、焦點團體或工 作坊;量化部份則主要為問卷調查;至於其他則包括文獻或二手資料、田野(這 裡指資源)調查、其他。

(七) 個案地點及其類型

對於個案地點的分析,也就是對於旅遊地的空間分布的分析。而若是從地點 的類型來加以區分,就可以看出不同類型地點之間的分布趨勢。

關於地點的類型,本研究採用自行設計的方式加以歸類,主要分為:

數據

圖  二-1  生態旅遊典範的連續面(Miller & Kaae, 1993)  資料來源:引自內政部營建署(2006) 「95 年度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團總輔導報 告及建議」第  7 頁。  Weaver(2001a)以生態旅遊光譜的概念,將生態旅遊分為硬性(Hard)與 軟性(Soft)兩個極端:硬性生態旅遊是環保人士的旅行,有特定的目的,團員 人數少,長時間沈浸在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中,對服務要求較低,強調個人體驗, 有積極促進永續的意涵;軟性生態旅遊是普通遊客的旅行,消極地避免破壞,團 員人數較
圖  二-2 Hard & Soft ecotourism 的特徵(擷取自 Weaver, 2001a:106)  圖  二-3  生態旅遊、大眾旅遊與保護區三者間的互利關係(擷取自 Weaver,  2001a:109)  交通部觀光局(2003)提及生態旅遊適合小眾經營,需要有更分散且更多樣 的據點可供選擇,因此需要遴選更多具有特色的旅遊地點。而永續會的生態旅遊 白皮書也在發展生態旅遊地配套措施當中,對生態旅遊地劃設進行分級:因參與 旅遊者之體能狀況有別,乃將生態旅遊地依其困難程度分為原始級(略
圖  三-1  生態旅遊各部門的概略圖(譯自 Weaver & Lawton, 2007:1169)  回顧的結果發現三個宏觀的主題─現有的生態旅遊文獻聚焦在市場區隔、觀 賞野生物的生態衝擊、以及社區生態旅遊上面。以下分述之:  首先,對生態旅遊的核心標準幾乎已經形成共識,而明顯地企圖在產品、發 生地、活動、市場等面向之間的主題上做分割與擴展。儘管將狩獵和捕魚納入生 態旅遊可能是一種過度解讀,但是對於大眾生態旅遊、文化吸引力比較突出的、 以及在保護區外高度修飾空間的生態旅遊的現實與可能性的認可日益增
圖  三-2  研究步驟  一、 收集論文  本研究的論文搜尋策略是利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6 來收集國內相關論 文,以論文題目或關鍵字包含「生態旅遊」篩選,於 2008 年 1 月進行搜尋,扣 除系統重複後共獲得 205 筆資料(其中博士論文只有 3 筆)。205 筆資料當中, 有 157 筆在標題當中即包含「生態旅遊」,其餘則只有出現在關鍵字當中。參考 前一節當中沈長振(2003)與 Holopainen et a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合流(confluence)或混淆 :自我與環境的 分化,無法有清楚的知覺,導致內在經驗與外在

 在教學的情境中,老師的責任則在於提供學生充分的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認知 3-3-1 學生 藉由閱讀及與夥 伴學校討論了解 日本美食節的文 化及相關比賽或 活動內容。. ▲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本篇選讀的是〈逍遙遊〉最後二段,惠子先後以大葫蘆與大椿樹為例,比喻

學生在專注理解遊戲時, 不自覺的要理 解文字提供的線索, 閱讀的目的明確而 有意義, 有助練習認字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