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化浪潮下的印度概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化浪潮下的印度概況"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報告題名:

全球化浪潮下的印度概況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n India

作者:劉崇漢、羅為亮、陳世儒、李冠杰、 黃翊誠、林煒庭、許彙琳 系級:國際貿易學系二年級 學號:D0273123、D0228858、D0228950、D0273225、D0229050、D0273050、 D0273654 開課老師:許鈺珮 老師 課程名稱:全球化經濟與貿易分析 開課系所:國際貿易學系 開課學年:103 學年度 第二學期

(2)

中文摘要

在東亞國家中,因為全球化以及勞動人口快速成長,因金磚四國聞名的 印度成為了世界經濟成長最為快速的經濟體之一。在印度中,最有競爭力的 資產就是「人」。除了擁有成本低廉的勞工以外,在語言以及與西方國家的時 差上更成為了印度的優勢。在本文中我們除了有基本印度的介紹以外,我們 也對貿易額及條約做分析,而在文末我們以印度的未來展望做全篇的總結。 全球化儼然成為世界的潮流,而印度正是這股潮流的得利者。

關鍵字

印度、全球化、東協、莫迪經濟學

(3)

Abstract

In Asian countries,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labor force,India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in the world,which is well known by BRIC.

In Inida,the most competitive asset is ‘people’.Not only it has the low-cost labor,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 this article,we introduce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India, we also do analysis on trade and treaties.And we talk about the future of India in the end as a summary of the whole chapter.The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world trend,and the India is the beneficiary on this trend!

Keyword

India、Globalization、ASEAN(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Mod-nomics

(4)

目 次

第一章:簡介..........................P.5 第二章:三大影響印度經濟的主因.................P.8 第一節 印度天然災害-乾旱與水災影印度經濟命脈.......P.8 第二節 政治背景:軍政腐敗影響經濟.............P.9 第三節 社會概況: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P.9 第三章:農業..........................P.12 第一節 發展特點......................P.12 第二節 生產結構......................P.13 第三節 農業革命......................P.14 第一小節 綠色革命...................P.14 第二小節 白色革命...................P.15 第三小節 藍色革命...................P.15 第四章:印度工業........................P.17 第一節 紡織業.......................P.17 第二節 汽車工業......................P.18 第三節 石化產業......................P.18 第五章:印度服務業.......................P.20 第一節 資訊軟體代工服務業.................P.20 第一小節 資訊諮詢服務.................P.20 第二小節 企業代工服務.................P.20 第二節 零售業............ .........P.21 第一小節 文化差異...................P.21 第二小節 土地、電費問題................P.21 第三小節 國內的政策壁壘................P.22 第三節 觀光業.......................P.22 第六章:印度與東協FTA....................P.23 第一節 東協-印度自由貿易區的影響.............P.23 第一小節 對印度出口到東協國家的影響..........P.25 第二小節 對印度進口的影響...............P.25 第三小節 增大的進口額對印度國內生產的影響.......P.25 第二節 印度東協對印度經貿影響...............P.25 第一小節 AIFTA對雙邊貿易的影響.........P.25 第二小節 兩邊外國直接投資(FDI)的發展.......P.26 第七章:未來展望-印度問題與探討................P.28 第一小節 教育問題.....................P.28 第二小節 宗教問題.....................P.28

(5)

第三小節 就業問題.....................P.28 第四小節 政府問題.....................P.28 附錄:參考資料.........................P.29

(6)

簡介

基本概況:  人口: 12.1 億(2011 人口普查)  國土面積:3,287,590 平方公里  通貨: 盧比 (台幣:盧比=1:2.066)  首都:新德里 第一大城市:孟買(同時也是第一大貧民 窟)  主要語言:英文  宗教:印度教(80.5%)、回教(13.4%)、錫克教、基督教、佛教、祅 教  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WTO)、金磚五國(BRICS)、南亞區域合作聯 盟(SAARC) 經濟背景:  印度是南亞第一大國,人口超過 12 億,中產階級規模大,擁有龐大內 需市場。  現為金磚五國(BRICs)之一。  印度的中長期經濟展望是潛力無窮,若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印度 實際上已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中美兩國。  在產業結構上,印度的服務業成長最為強勁,工業緊隨在後,農業成 長相對疲軟。因此目前印度政府正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希望能實現全 面發展的經濟模式。 產業活動: 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 產業勞動人口:農業 60%、工業 12%、服務業 28%  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印度憑藉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 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 的中心。  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 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 目前是 21 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  主要輸出項目:珠寶、紡織品及成衣、棉紗、原油、有機化學品、鋼鐵、 茶、香料。 主要輸入項目:石油、金、銀、寶石及半寶石、電子產品、非電子類機 械、有機無機化學品、食用油、金屬礦石。 印度優勢:  於印度基礎建設非常不足,但擁有大量的資訊人才,在國內普遍使用 英語,與歐美也有時差的優勢,而且近幾年政府又透過多項經濟改革

(7)

政策來吸引外商投資,還有印度國內的廣大市場,成為印度發展軟體 和資訊服務產業的強大優勢。  目前印度已是全球第二大軟體輸出國,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所遠遠不及 的。  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從 2007~2020 年間,印度人民的 GDP 將 會翻倍」, 且人口年輕比例較高在 2043 年經濟總量將有機會超越美 國。儘管有如此高的成長速度,但該報告仍指出,如果達到預期的成 長率,未來數十年印度仍會維持低收入,但可以做為「世界經濟的動 力」而存在。 資料來源:IMF 在此折線圖中我們用印度比較了印尼、台灣、美國與大陸,圖中印度的 GDP 成長率一直維持著固定水準,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對印尼與大陸 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反觀印度卻逆勢成長,而 2008 年的金融海嘯,相較其 他成長中國家只受到些微的影響,到了 2015 年 GDP 成長率甚至超越了中 國。

(8)
(9)

三大影響印度經濟主因

ㄧ .印度天然災害-乾旱與水災影響印度經濟命脈  世界第二大稻米生產國印度,近年飽受極端氣候影響,雨季的降雨量不 均,導致米價因此進一步攀升,連帶影響到其他稻米進口國菲律賓、伊朗、 南非共和國的稻米來源受到波及。  國際稻米研究所理事長表示,印度雨季嚴重晚到,稻米將是受到最大影響 的作物,佔國內生産總值(GDP)17%的農業不振很可能導致印度經濟進一 步減速和物價上漲。 雨季過度集中帶來的不僅是災害,對於印度農民生計也是一大考驗與折磨。 乾旱帶來的熱浪,影響不僅僅對於作物,對當地居民更造成了威脅。

(10)

二. 政治背景:軍政腐敗影響經濟 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體制國家,多達 7.14 億 選民。  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  行政權力主要控制在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  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 印度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的程度,在世界銀行的評比當中名列前茅,根據統 計,超過百名印度的國會議員,因為綁架、謀殺以及強暴案遭到起訴,甚 至有印度的內閣閣員,遭指控貪污。  軍備武器上,印度的軍備支出占南亞的 40%,從 2003 年到 2007 年,印 度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國防預算年支出為 32,700,000,000 美元,世界排名第 9 名。 三.社會概況: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  印度自古即有尊卑貴賤、等級分明之種姓制度,共分 4 個世襲族籍:  族籍係世代沿襲,相互禁止通婚,甘地領導獨立運動時,雖曾大力破除階 級觀念,惟習深難移,兼受宗教輪迴意識羈絆,種姓制度是非常封建違背 人權的,但卻是過去印度約束社會秩序的基本力量故種姓迄今仍為社會俗 繩。  種姓制度在印度已深植人心,低種姓階級的人,既使有才華、能力,也沒 辦法跳脫階級分明的社會,只好外流到其他國家,使得印度的人才喪失, 這對於印度的 經濟發展有相當負面的影響,而較高種姓階級的人雖然不 到總人口數的十五%, 卻消耗不成比例的國家資源,這樣明顯的貧富差 距,都是使印度進步的阻礙之一。 前殖民時期人均 GDP 比較: 公元前 2800 年至 1800 年,人們在印度河流域聚居並耕種和畜牧、使用統一的度

(11)

量衡、製造工具和武器,群體之間亦開始貿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發 現,古代遺跡包括具規模的街道、排水系統及供水系統,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 個公共衛生系統及市政府的雛型。 1872 年的統計調查顯示,印度 99.3%的人口居於鄉村[10];鄉村的經濟以農業為 主,與外界隔離並且自給自足。農作物為紡織、食物加工和工藝品提供原料。雖 然不少王國發行貨幣,以物易物仍相當普遍。[11]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對印度的經濟活動產生 具大影響。[12]種姓制度有如中世紀歐洲的行會,確保了分工,促進技術的傳承。 以往,印度對外貿易大多由外國人及伊斯蘭教徒經營。[13]紡織品如棉布、披巾 及農產品如黑椒、肉桂、鴉片和靛藍出口到歐洲、中東和南亞地區,換入黃金和 白銀[14] 殖民時代: 加爾各答港鳥瞰,攝於 1945 年。在英治時期,加爾各答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在 二戰其間更見證了工業的迅速發展。 殖民統治改變了稅制,由收入稅改為財產稅,使農民陷入苦況;而通過契約,殖 民者的財產權受到保障。同時,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貿易、制定統一貨幣、固定 匯率、統一度量衡、資本市場、建設鐵路及電報設施、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 普通法法制等。不過,在殖民時代末,印度是當時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工 業停滯,農業發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長。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推算,印度佔全球收入比重由 1700 年約 22.6%,下降至 1952 年只有 3.8%。[17]雖然英國殖民統治被認為是印度經濟發展落後的禍根,但通 過審視宏觀經濟,學者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是殖民主義及世界邁向工業化和經濟 融合的結果。[18][19] 獨立至 1991 年: 獨立後的印度經濟政策傾向保護主義,強調工業化、國家干預勞工和金融市場、 龐大的公營機構、監管商業活動、中央規劃等。[20]印度獨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 由其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導,並由其後的英迪拉·甘地繼承。不過, 1947 至 1980 年期間,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尤其是亞洲四小龍,印度經濟增長緩

慢,更被諷刺為「印度式經濟增長率」(Hindu rate of growth)。

1991 年後: 1980 年代後期,拉吉夫·甘地放寬投資限制,取消價格控制,降低企業稅項。措 施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但同時導致政府財政赤字高企,經常帳惡化。隨著印度的 主要貿易夥伴蘇聯解體,加上波斯灣戰爭使油價飆升,導致印度貿易失衡,政府 瀕臨破產邊緣。[21]印度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接受 IMF 提出的 改革經濟制度為代價,獲得了總額達 18 億美元的緊急貸款。[22]資金注入後,

(12)

當時的總理納拉辛哈·拉奧與財長曼莫漢·辛格於 1991 年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 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資、工業及入口牌照),結束國營公司 的壟斷,同時放寬外來投資,免除了多個行業的外資審批制度。[23]自此奠下了 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針亦未受政黨輪替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 沒有政黨敢觸及強勢的貿易協會和農場主的利益:改革從未涉及勞動法和農業補 貼等敏感議題。[24]1990 年代,除了為數不多的低迷時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 人均預期壽命,識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隨之進步。 1998 年的核試驗打擊了印度的國際信用評級,但持續的經濟發展令標準普爾、 穆迪等金融分析機構於 2007 年調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級。[25]2003 年,高盛估計 印度的名義 GDP 將於 2020 年超越法國和義大利,2025 年超越德國、英國及俄羅 斯,到 2035 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次於美國和中國。[26][27] 修正後的 2007 年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加速 流入。據此,高盛公司預測,「自 2007 年到 2020 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 GDP 有望增長四倍」,並在 2043 年前有可能超過美國。

(13)

農業

一.發展特點:  小農經濟佔絕對優勢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是,封建的、個體的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並 存,小農經濟佔絕對優勢。 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印度獨立後就開始進行“土地改革”,並公佈了名目 繁多的法令,但大多並未認真執行,成效不大。因此,雖經歷了長達 40 年的“土 地改革”,但印度的土地佔有狀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土地所有權仍集中在少 數人手裡,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佔有優勢。據印度官方抽樣調查(1985/86 年度),佔農戶總數 1.3%的最富的大農擁有 14%的土地,23%的農戶是佃農與半自 耕農的混合,而佔總數 50%的最窮的小農只擁有 1%的土地。不僅如此,—些小農 和“邊際農”(耕種土地不足半公頃)還不斷喪失其土地而不得不加入無地農民 的隊伍。目前,無地農佔全國人口的 35%。印度農業主要以個體農戶為經營單位, 平均經營的土地規模為 1.68 公頃(1985/86 年度),但佔農戶總數的 57.8%的邊 際農戶的平均規模只有 0.39 公頃。  傳統農業佔優勢地位 印度傳統農業的特點,—是農業對氣候和雨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大,抗禦自 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經常遭受季風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災害。據統計, 1951—1983 年的 32 年間,因旱澇災害而造成農業減產的就有 13 次之多。二是以傳統的生產 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85%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70%的耕地無 灌溉設施,靠雨水灌溉。在農業投入物總值中,現代投入僅佔 9.66%(1955/56 年度),70 年代中期上升到 61.98%。農業先進技術大都局限於小麥和水稻,而對 豆類和油料作物沒有重大影響,造成這些作物產量低下,每年需進口大量食油才 能滿足國內需要。這—切反映在印度的農業生產率和農民收入都較低。全國 2/3 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但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價值為非農業勞動力 1/3。例 如,1988/89 年度,每個農業工人每年的實際收入是 420.5 盧比,而非農業工人 為 783.8 盧比,高出 83.6%。這還表現在印度農作物的單產水平較低。一些作物 的單產水平低於東南亞許多國家。例如根據糧農組織的資料,每公頃稻穀和小麥 的產量,印度分別為 2817 公斤和 2420 公斤,我國則分別是 5869 公斤和 3318 公 斤。  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漸擴大 由於印度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經濟社會環境條件不同,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 同,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區(特 別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生產水平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較高;南部和東 部地區(如比哈爾邦、奧里薩邦、中央邦)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較低。邊際農、 小農與大農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和收入

(14)

差距擴大的問題並未減輕,而且有加重的趨勢,從 70 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逐 漸重視了發展與公平問題,並製定和實施了各種計劃,但收效似乎不大,總的說 來,目前印度農村社會和經濟生活仍然是以農業(主要是種植業)為中心旋轉。 村社仍然是社會關係和經濟活動的基礎,傳統的管理系統以及親屬、家庭和種姓 制度仍然是社會經濟關係的決定因素。但近幾年,許多地區以不同的速度和強 度,開始發生變化,湧現出了少數現代的農村社會 二.生產結構: 自獨立以來,印度經濟結構發生了—些變化,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在不 斷下降(據世界銀行資料,其份額從 1970 年的 45%下降到 1993 年 31%),非農業 部門的份額在逐步上升。但是,這種變化既沒有伴隨著農業勞動力向其他部門的 大量轉移,也沒有伴隨著農業生產內部結構的顯著變化。由於印度農業生產的這 個特點,農業生產發展比較緩慢,生產率水平不高,農業結構長期得不到改善。 印度農業生產結構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是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在 1988/89 年度農村地區居 民總收入中,92%來自農業(包括畜牧業),林業收入只佔 4%,漁業收入只佔 1.3%。 1988/89 年度,種植業內部結構是:糧食產值佔種植業總產值的 48.3%,油料佔 12.7%,蔬菜和水果占 10.4%,棉花佔 3.8%,煙草佔 0.5%。印度養牛的頭數名列 世界第—, 1994 年達到 19298 萬頭,佔全世界的 15%;但肉類總產量只佔世界 的 2.1%,奶類占 6.5%。 另—個特點是結構的變化具有—定的“惰性”,農業生產部門結構的格局沒有發 生大的變化,自 1950 年以來的 40 年裡,印度各個農業生產部門都有所發展,並 且總的趨勢是不利於畜牧業、林業的發展。 印度種植業內部的結構模式 40 年來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化。1950—1990 年期間, 播種面積佔總面積的比例相對減少的作物有:穀物從 66.1%下降到 59%,大豆從 16.8%下降到 13.1%,棉花從 5.4%下降到 5.1%;呈擴大趨勢的有:油料作物從 8.9% 上升到 10.6%,甘蔗從 1.4%上升到 1.7%。 對外貿易 印度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狀況,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1957 年以前,農產品貿易 是順差,但規模不大,而且具有“飢餓出口”性質;從 1957 年起,隨著糧食進 口量的不斷增加,農產品進口逐漸大於出口,成了—個農產品的淨進口國;進入 70 年代以後,特別是 1975 年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以後,農產品進出口逐漸平衡並 略有出超。 40 餘年來,印度農產品的對外貿易格局發生了—些變化,在 60 年代中期以前, 印度的出口農產品主要是—些傳統產品,如茶葉、咖啡、香料和煙草,1965 年 這些傳統出口品佔農產品出口總值的 52.4%。在 60 年代中期以後,印度政府— 方面增加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投入,力圖保持其市場份額不致下降;另—方面利 用本國廉價勞動力和多種農業氣候條件的優勢,發展其他農產品以及園藝、畜

(15)

牧、漁業和蠶業產品,並逐步增加了大米、水果、蔬菜、肉類和海產品的出口量, 從而改變了出口農產品的品種結構。 印度政府 1994 年“關於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的調查表明,具有高度出口競爭力 的產品有大米、香料、蔥、荔枝和肉類等,具有中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有小麥、 芒果、馬鈴薯、番茄罐頭等,沒有競爭力的產品有玉米、高粱和蘋果等。此外, 印度的棉花和煙草在世界市場上也具有比較優勢。目前印度大米出口值佔世界貿 易的 4.5%。 在 70 年代中期以前,進口農產品主要是小麥、大米、原棉和食油。1965 年進口 糧食佔進口農產品總值的 66%。在 70 年代中期以後,除個別年份外,基本上沒 有淨進口糧食。原棉在 1976 年以前是大宗進口產品,1965 年進口原棉佔進口農 產品總值的 12%,但從 1977 年開始轉為大量出口,1990 年出口原棉占出口農產 品總值的 15.7%。食用油在 70 年代中期以前只有少量進口。1965 年進口食用油 占進口農產品總值 2.32%,在 70 年代中期以後進口量逐年增多,1985 年進口食 用油占進口農產品總值的 43%,1988 年佔 27.2%。這反映出糧食生產增長,而油 料的供求關係趨緊。 40 餘年來,農產品進出口的地區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 70 年代後期以前,印度 的農產品出口主要面向發達國家。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例如,1970—1977 年期 間,在印度農產品出口總額中,發達國家的份額大致保持在 50%左右,前蘇聯、 東歐佔 22.5%。在 70 年代後期以後,隨著品種結構的變化,逐步增加了對發展 中國家的出口。進入 80 年代,亞太地區市場保持了上升勢頭,印度大米出口到 西亞,肉類出口到東亞和中東,魚和海產品出口到日本,水果、蔬菜和香料出口 到西亞。在印度農產品出口額中,亞大地區的份額從 1990/91 年度的 30.8%上升 到 1993 年的 39%。 1994 年,印度在世界農產品貿易中佔有的份額不到 1%,農產品出口在國內出口 總值中的份額也只有 10%(1955/56 年度是 49%),印度農產品在世界貿易和國內 出口貿易中的地位還相當低。這說明,印度農產品主要是自給性的,進出口隨著 國內農業豐歉、國內需求而波動,進出口品種和數量,只是對國內市場的—種餘 缺調劑。另—方面,印度出口產品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業品的份額上升,國內需 求和人口增加導致國內消費量的增加。 從 1991 年起,印度政府實施了新的經濟計劃,這個計劃的重點是最大限度地增 加農產品的出口。到 1996 年,農產品出口預計增加 1 倍多,達到 50 億—60 億 美元。 三.農業革命: 1.綠色革命 南亞古國印度,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因長期受英國殖民者的殘酷掠奪和封建土 地所有製的束縛,農業生產水平低,曾是舉世聞名的『饑饉之國』,有些地區曾 出現過赤地千裏、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僅 1900~1947 年就餓死 2600 餘萬人。

(16)

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 60 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 略——『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 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 和水稻。60 年代初『墨西哥小麥』育成,單產每公頃 14025kg;60 年代中育成 的菲律賓『奇跡稻』,單產每公頃達 22500kg。『墨西哥小麥』和菲律賓『奇跡稻』 的引種成功和大麵積的推廣,加上灌溉麵積的顯著擴大,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和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糧食單產和總產量成倍增加,基本實現了糧食 自給。『綠色革命』以來,平均每年增長 3.95%,1981 年印度糧食產量達 134×106t, 創曆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三糧食生產大國。 『綠色革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化肥、農藥和農業機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 大量投資,不僅生產成本高,還會加重國家財政負擔。由於大量灌溉,長期使用 化肥、農藥,造成土地板結和鹽堿化,環境汙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另外,一些 農村舊的生產關係及落後勢力,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也起著阻礙作用。 2.白色革命 印度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農業重要的 生產資料,印度教徒反對殺牛,不少教徒買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為『神 牛』,目前,印度有難以計數的『神牛』,在大小城鎮的街道上遊蕩或躺臥。汽車 司機為等待『神牛』慢吞吞地穿過馬路,不得不減速、停車,造成交通阻塞,有 時為避讓突然出現的『神牛』,往往釀成車禍,如 1993 年 8 月 21 日,在印度安 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一輛長途客車為避讓一頭『神牛』而衝入湖中,造成 28 人喪生。 為了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從 1977 年起,印度開展『白色革命』。 他們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水牛品種,建立牛奶生產合作社,停止進口一切商品 性奶製品,使牛奶產量有很大提高,現在,印度牛的存欄數達 2.7 億頭,名列世 界第一位,約占世界養牛頭數的 20%,全國平均每 3 個人就有一頭牛。全國每年 牛奶產量達 4×107t 多,平均每人每天占有牛奶 150g 多,80 年代後期印度已成 為世界上第三大產奶國。 3.藍色革命 80 年代後期印度又推行『藍色革命』的構想。所謂『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 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彙收入。 印度三麵環海,海岸線長達 7500km,並且有眾多海灣、海角和海峽,可供捕魚 的海域麵積達 2020000km2,具有發展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的良好條件。此外,印 度內陸長達 2900km 的河流係統以及 170 多萬公頃的水庫和池塘,也具有發展淡 水養魚的可觀潛力,80 年代中期魚類捕撈量達 28×105,1993 年底為 4365000t, 本世紀末將達 6×106t,投資為 170 億盧比。 為了加快對江河湖海資源的開發,籌集資金和培養技術人員,印度成立了漁業開 發署和專門發展養魚的國家合作開發公司,與此同時,還在科欽建立了海洋研究

(17)

院,中央水產、航海工程學院,在馬德拉斯建立了國家養殖中心。另外,還計劃 在喀拉拉邦、安德拉邦和孟買等地區興建 4 個大型漁港和 23 個小型漁碼頭,在 沿海地區興建水產加工廠,建造冷藏庫。目前,印度有 293 座水產品加工廠,現 有冷藏庫 367 座。據統計 1992~1993 年度,印度水產品賺取外彙近 6 億美元, 1993~1994 年度,將提高到 8 億美元。 為爭取實現『藍色革命』提出的下一個目標,即到本世紀末,魚類捕撈量達 6× 106t,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千方百計推動各項計劃的實施。

(18)

印度工業

印度的工業占了 27.6%的 GDP,並且僱用約 12%的總勞動力。雖然大約有三分 之一的工廠勞動力僅從事簡單的家庭代工,但印度的小型工業產品在世界排名第 16 名,而他們的小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佔全球排放量的 5%,可見印度製 造業之影響還是很大的。比較主要的工業如下: 1. 紡織業: 印度是繼中國之後,全球第二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印度紡織業具有勞動成 本低廉、原料多樣化、有傳統設計技術及龐大的國內市場等優勢,也是國內 第二大勞動力來源,僅次於農業,印度的出口品中,紡織品就佔了 26%,是 印度製造業的主要支柱,不但提供大量收入,也為印度的大量人口提供就業 機會。 圖 1 印度的衣服店 其紡織業以棉花為主,棉花加工佔印度紡織原材料消耗的 70%。印度的成 衣業以及地毯工業也相當有名,已有數百年歷史。此外,印度也非常重視絲 綢業的發展。近年來,印度國內對優質的絲綢消費需求增加,並且出口市場 的絲綢附加價值逐漸成長,因此,印度紡織部以及養蠶部正在為提高絲綢的 產量提供財政支援。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在 2013~2014 年,印度 絲綢生產量為 26,480 噸,同比成長 11%。2014~2015 年,印度計畫生產絲綢 28,500 噸。

(19)

目前,印度推出新的紡織政策和發展計畫,將大力促進紡織服裝業的發展, 包括投入巨額資金建設紡織工業園區、打造基礎設施中心,提高紡織機械等 行業的競爭力。 2. 汽車工業: 印度汽車工業始於 1940 年,不過之後五十年由於受到社會主義政策影響, 汽車進口受到限制,印度汽車工業停滯不前。直到 1991 年印度經濟自由化之 後,印度汽車的生產與出口都大幅度成長,目前也成為世界第六大汽車生產 國與第五大汽車出口國。 印度汽車產業已經確立了其作為世界汽車生產、銷售重要據點之一的地 位,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國民收入增加,有 購車需求的人越來越多,潛在汽車消費市場巨大;其次,全球汽車巨頭青睞 印度市場,許多汽車生產廠商,如德國福特、法國雷諾、日本豐田,都把印 度納入了各自的全球化戰略當中,並積極地在當地開展著自己的業務;最後, 印度汽車零部件工業發達,為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預計在 2012 年之前,印度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收益將以 18%的年增長率快速增 長。至 2015 年,這一市場的潛在交易額將高達 400 億~450 億美元,而其中 出口所佔的比重將達到 50%。 圖片 2 印度道路上大量的汽車 3. 石化產業: 印度人口正在快速增長,預測 2015 至 2017 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增 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2014 年五月當選的新一屆政府也鼓勵擴大生產,並推 動印度在基礎設施和衛生方面進行巨額投資。新政府當選後提出將滿足年輕 人口的期望,並提高廣大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承諾將建立 100 座現代化城

(20)

市,並投資 1 萬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新口岸和近 20000 千米的公路; 規劃建設高鐵網絡,其中包括 25000 千米的高鐵軌道、多輛高速列車和數百 個車站。同時宣布,到 2020 年之前使印度所有家庭都擁有廁所。 這些計畫為印度石化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特別有利於塑料行業的 振興,如果要建造現代化城市以及大量廁所,就需要鋪設大量管線,能為塑 料業帶來大量需求。 為了加快石化行業發展,印度政府正努力改善共用基礎設施,特別是努力 推進四個石油、化工和石化投資區 Petrochemicals Investment Region (PCPIR)的建設,分別在安得拉邦的 Vishakhapatnam、西孟加拉邦的 Haldia 和古吉拉特邦的 Dahej 設立,促進上游和下游生產商之間的協同作用。

圖片 3 石化業示意圖

身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有大量的人口帶來勞動力以及內需市場,再加上政 府也在協助推動工業的進行,其工業發展潛力不容小看。

(21)

印度服務業

簡介: 印度服務業在全世界的排名為的 15 名,提供了全世界有 23%的雇員,數值成長 很快,在 1951 年-1980 年間本來只有 4.5%,而在 1991 年-2000 年間卻已成長 到 13%。也因此而造成了極高的 GDP 數值,從 1950 年的 15%上漲到 2007 年的 55%, 而其中以資訊和軟體產業最重要。 主要服務業項目:  資訊、軟體代工服務產業  零售業  觀光業 一.資訊、軟體代工服務業: 軟體代工服務業在印度的服務業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軟體代工服務業包括 了傳統的資訊諮詢服務業還有企業代工服務業。 (1)資訊諮詢服務 在傳統的資訊諮詢服務方面,此服務以電話信息技術,加上流利英文的功能, 以客服的方式,承包各國的客服部門,有效解決世界各的有關產品、資訊、軟體 等問題,此工作在當地也算是相當體面的上流工作。 (2) 企業代工服務 主要與高技術高專業但極低的生產成本,及持有流利英語的工人,作為供應 方,藉由配合顧客以提升對於印度的服務產業的興趣,或增加外包的機會。其中 印度的 IT 產業全國 GDP 從 2005 年-2006 年的 4.8%到 2008 年,已成長至 7%。 很明顯 IT 產業是印度經濟的發展中心,到了 2009 年,印度有七家公司擠進了世 界前 15 大外包公司的排名。在 2009 年 3 月時,全印度外包公司的總年收入高達 600 億美元。專家預估,到了 2020 年時此金額將上看 2 兆 250 億美元。IT 產業 可以如此的發達,與印度的政策還有美國跨國為主的企業外包大有關係,值得注 意的是跨國企業有在當的設置研發地點的趨勢,此趨勢也因為印度本身在軟體開 發實力有所關聯。

近年來更發展出所謂 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LPO(Legal Process Outsourcing)及 GPO(Game Process Outsourcing)等服務範疇。歷經多 年發展,軟體代工業已是印度主要的創匯產業,也為許多人創造出財富,在國民 平均所得僅 1,032 美元的印度,軟體工程師所得約為國民平均所得的 10 倍以上, 新貴的出現一方面帶動部份消費市場的快速成長,也吸引了 223 萬精英投入相關 工作,另有 800 萬人間接投入周邊服務,對基礎教育不普遍、高等教育人才不足 的印度,產生人才排擠效應。也囿於基礎設施暨人才取得考量,印度軟體代工業 者主要仍分佈在都會區:邦加羅爾:約有 1,700 家業者在軟體園區;德里: 約有 1,400 家業者在 STPI 設立據點等。

(22)

印度現有軟體代工業者超過 3,000 家,其中前 15 大軟體公司包辦 70%的 ITES 業務,近 200 家 BPO 業者包辦 70%的 BPO 業務。隨人事費用高漲、廠辦設置成本 日增及國內外競爭加劇,日漸有將系統整合服務發展,如 IT 策略諮詢、專業顧 問服務 KPO 等業務,以提昇產業競爭力,目前主要業者為: 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 其成立目的是為了通過信息技術来有效解决印度工業中的管理問題。經過近 35 年的發展,該公司已經成為印度軟件的奇觀。該公司的投資重點為: (1) 軟件工程實踐和標準 (2) 軟件質量保證 (3) 軟件項目管理 (4) 軟件處理 (5) 軟件工程技術研發 它們將其成功的原因歸結於與學術界的緊密聯繫、工作場所專業化、注重內部 培訓和研究等。TCS 的主要業務包括為各類大中小型企業(如金融銀行業、保險 業、電信業、交通、零售業、製造業和醫藥業等)提供相應的軟件和諮詢服務。 二.零售業: 大多數印度人皆習慣於在傳統市場,或被統稱為 Kirana 的各自獨立的食品雜貨 店採購。盡人皆知的事實是,印度本身的零售業混亂而不發達,以印度巨大的 11 億人口來說,其消費潛力是不可忽視的,且印度零售業的核心消費階層是有 3 億人口的中產階級,據世界銀行統計,印度零售業正以每年超過 270 億美元的 增幅增長。而根據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 2008 年 8 月份發佈的一份調研報告, 在 2015 年之前,印度零售連鎖行業的銷售額將以 35% 的年平均增長率上漲, 並且達到 800 億美元的規模。但是對於外商來說,卻也是困難重重,有以下幾 個原因。 (1) 文化差異 在印度的街頭,你會發現一件很令人詫異的事。商店中的貨架前空空蕩蕩,可 是貨架前的人卻川流不息。如果採用的是整潔簡約的貨架,會讓印度中產階級消 費者感到壓抑和疏遠所以他們更習慣於擁擠的集市和商店。印度購買者需要的是 那種熙熙攘攘的感覺,需要喧囂和討價還價,所以如果商店過道寬闊,那將會出 現無人問津的情況。以印度最大零售商 Future Group 來說,它們故意把走道弄 得狹窄,將貨物放滿了貨架,給人以印度常見的露天市場的感覺。當你置身於孟 買購物中心的一家店鋪裡的時候,會聽到高音喇叭裡播放的印度夜總會裡流行的 舞曲,看到的則是顧客們擠來擠去,選購合適的商品,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 而在此也明顯的表示,像是家樂福這種的國際連鎖商店,必須改變原有的經營 方式,俯下身子到這個世界大經濟實體之中的 「最反對超市」的環境中運營。 (2)土地、電費問題

(23)

以大型連鎖零售業來說,冷藏設備是不可缺乏的的,除此之外,天價的物業管 理費,單單是獲得土地這一項,都是諸多零售企業難題,在印度許多地方,土地 使用權往往模糊不清,土地徵用也受到各種限制性條約的約束。另外,從就業選 擇上看,雖然零售業為印度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在印度人眼中,在這一 行業工作並不夠體面。 (3)國內的政策壁壘 2011 年年末,執政黨國大黨雖然決定向外國企業開放該國零售業,但在國會 方面遭到了全面的反對。反對者對小商販的處境和就業情況表示擔憂。因為大量 的零售小店鋪遍佈於整個印度的國土,並且糟糕的是,與執政黨國大黨長期結盟 的兩個盟友也反對,並警告,這一多年來最大的經濟改革舉措可能會對農民和小 商販造成傷害,並將損失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以上方面來說,雖然印度是塊大市場,但在宗教文化、經濟構成上還有政策方 面,對於外國連鎖零售企業來說,仍是困難重重。 三.觀光業: 觀光產業對許多國家而言,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賺取巨額外匯的重要產業; 因此,各國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招徠外國遊客,印度也不例外。 隨著經濟崛起,印度觀光產業正從低點往上爬。印度觀光局已經立下目標,希望 2020 年能吸引 2000 萬人次。最主要吸引遊客的莫屬於其文化與古蹟旅遊為觀光 客來印度的最大原因,其中,泰姬瑪哈陵更是首選,但是近十年來印度旅遊業雖 然每年成長 15 到 20%,可是,機場、公路、地鐵等基礎建設仍不夠齊全,印度 的古文明和宗教文化吸引眾多旅人,但衛生條件不佳、針對女性犯罪案件層出不 窮,則是讓人卻步之處,加上外國人對印度不夠瞭解,以為印度只有貧民窟,想 到印度就想到髒亂,這些都讓很多人不敢到印度,近年政府也積極的強化公共建 設與海陸運系統,還有基本的生活條件,希望有所感善,增加遊客能安心來印度 的信心。

(24)

印度與東協 FTA

2002 年東協與印度開始協商東協印度區域貿易與投資區 (ASEAN–India Free Trade Area,AIFTA)。2003 東協與印度簽署 AIFTA。

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目的為下列: 1. 鞏固、及增強雙邊經濟、貿易與投資合作。 2. 逐步開放、促進貨物與服務貿易,以及建立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資制度。 3. 開拓新的領域、及為更密切合作法之適當的措施。 4. 使東協新成員更有效經濟整合、及縮短成員之間的發展距離。 2009 年東協與印度簽署貨物貿易協定。對不同的國家該協定在不同時間生 效,對新加坡、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尼和印度此協定 2010 年一月一號生 效,對汶萊與越南 2010 年六月一號生效,其他國家 (寮國、柬埔寨、菲律賓) 2011 年才完成國內需求。使東協─印度關係進一步發展,規定 2013 年底印度與東協 五國 (新加坡、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 消除對大部分物品的關稅。其他 國家較晚進入,2018 年底印度與菲律賓、柬埔寨、寮國、緬甸與越南能夠消除 敏感性貨物的關稅。特別貨物種類包括印度的粗製棕櫚油(CPO)、精煉棕櫚油 (RPO)、咖啡、紅茶和胡椒。 Tariff Line Base Rate

AIFTA Preferential Tariffs Not later than 1 January

31.12.201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CPO 80 76 72 68 64 60 56 52 48 44 40 37.5 RPO 90 86 82 78 74 70 66 62 58 54 50 45 Coffee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Black Tea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Pepper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54 52 51 50 (表一)特別貨物種類關稅降低計畫 一.東協─印度自由貿易區的影響 東協─印度貿易區對各國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自由貿易區對各國 對有利,加強雙邊關係與互相依賴性,促使進一步的貿易發展。印度與東協國家 貿易總額隨著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一直增加,其中主要的印度夥伴為新加坡、印尼 和馬來西亞,加之,與泰國和越南的貿易迅速增大,對彼此的外資也增加得多。 ASEAN members Exports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Brunei 24.4 25.3 895.49 40.02 32.45 37.81 Cambodia 45.5 63.9 99.45 112.28 141.31 128.44 Indonesia 3063.4 6245.3 6677.99 5331.30 4850.20 3705.93

(25)

Laos 16.9 14.1 14.97 28.91 49.89 59.65 Malaysia 2835.4 3957.0 3980.36 4444.07 4197.93 5260.27 Myanmar 208.0 334.4 545.38 544.66 787.01 701.36 Philippines 748.8 882.7 992.91 1187.19 1419.00 1259.80 Singapore 7592.2 10302.7 16857.71 13619.24 12510.54 9320.81 Thailand 1740.2 2792.8 2961.01 3733.17 3703.27 3140.07 Vietnam 1839.0 2659.6 3719.09 3967.37 5441.94 5815.22 Total 18113.7 27277.8 305963.92 33008.21 33133.55 29429.35 ASEAN members Imports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Brunei 428.7 234.2 605.02 814.80 763.60 840.88 Cambodia 5.1 8.0 7.27 11.90 12.72 16.58 Indonesia 8656.7 9918.6 14765.93 14879.49 14748.30 13582.71 Laos 20.1 0.2 89.26 138.64 39.40 83.52 Malaysia 5176.8 6523.6 9473.64 9951.06 9229.88 10245.05 Myanmar 1289.8 1617.7 1381.15 1412.69 1395.67 1139.51 Philippines 313.1 429.4 441.38 504.00 391.59 385.34 Singapore 6454.6 7139.3 8388.49 7486.38 6762.49 6437.84 Thailand 2931.5 4272.1 5283.84 5352.61 5340.20 5344.97 Vietnam 521.8 1064.9 1722.87 2314.78 2594.25 2739.06 Total 25798.0 30608.0 42158.84 42866.36 41278.09 40815.44 (表二)印度到東協國家出口和進口,2009-2014 然而,自由貿易區造成許多經濟問題,全面自由化對某些國家經濟有負面的 影響,譬如,跟據專家提出的報告,印度將經歷在國內生產總值的 1.07%下降 和就業下降 58.6%,不過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指數 1 下降-1.25%。在東協成員國 中,在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最高的是經歷了由緬甸(3.18%)和印尼(1.08%), 較大的國家之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表明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0.61% 和 0.54 %,柬埔寨、寮國和菲律賓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在就業方面,東協其他國家顯 示就業水準顯著地增加。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寮國也表明高就業增長;緬甸顯示 就業人數跌幅最大的,其次是印尼、越南和柬埔寨。除柬埔寨、寮國和菲律賓之 外,所有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指數上升,緬甸(3.19%)錄得的最高增幅。 因此,全面自由化情況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東協其他國家在宏觀經濟 指標方面得利。 專家估計,當貿易變成完全自由化的時,即是印度和東協之間的所有雙邊關 稅降低到零,印度最有益的部門為:油籽(29.6 百萬美元),植物油和脂肪(72.6 百萬美元),紡織品(15.5 百萬美元)和服裝(18.26 百萬美元)。印度和東協成 員由於自由貿易協定獲得進入對方的市場的更大機會,不過,在任何情況下,東

(26)

協國家在印度獲得的市場准入大大高於印度在其區域的利益。 (一)對印度出口到東協國家的影響 印度在東協區域的出口市場,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後在當前情況下,泰國表示 最大的需求,而且所有國家實施自由貿易協定後柬埔寨的需求將來會變更大。較 小的國家,如越南、寮國和菲律賓也成為大市場;完成自由化後印尼也有潛力成 為一個主要的市場。馬來西亞、新加坡顯示合理的增長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 (二)對印度進口的影響 實施自由貿易區後,印度和東協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增加得驚人。雖然柬埔 寨、印尼、寮國、菲律賓和越南提供了幾乎所有的印度出口產品的新市場,但是 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提供了一些來自印度的出口增長最快產品的市場。按照 該國對東協的出口總額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成為印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它們 還對印度出口增長最快的項目提供市場。印度從東協增大的進口額是由於印尼、 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加上其他東協出口額增加。 (三)增大的進口額對印度國內生產的影響 因為在印度進口價格下降和進口需求增加,國內生產可能受到負面的影響。 對關稅自由化後登記最高進口增長的的工業部門來說,對印度國內生產商品的需 求下降。事實上,一些工業部門,如,石油和天然氣、化工、交通運輸設備、含 鐵金屬、其他作物和煤炭,經歷大的國內需求的跌幅;對於其他行業,出口需求 的增長彌補國內需求的損失。 二.印度東協對印度經貿影響 (一)AIFTA 對雙邊貿易的影響 1990 年代初東協與印度都必須克服冷戰遺留的困境,相互不信任、懷疑、 印度開發核心計畫等問題。不過,印度理解與東協發展關係的必要性,因此印度 政府執行新的外交政策─「東望政策」─來克服所面臨的國際孤立狀況,特別強 調東南亞的重要性。其主要特點是發展印度與東協國家的經貿關係,以經留帶動 政治和安全合作。由於東望政策,2001 年印度成為東協第八大貿易夥伴、第七

大的投資者 ,同時,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Department of Commerce 發布資料,2011-2012 年東協占印度出口的 12.0% 和 進口的 8.7%,比去年出口增加一百億美金左右,同時進口較少,成長達到五十 億美金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協國家關係特別密切。 冷戰結束後,世界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促使國際貿易的增長,以及區域主義 形成潮流。此新的傾向使印度增大對東協的興趣,也構成東協對印度的經濟利益。 根據表二,2009 年至今,東協與印度兩邊簽署 AIFTA 後經貿增長超越 30%。 2012 年的數據 (八百億美金左右) 已提前超越七百億美金的目標。印度「東望 政策」獲得不小的成就,兩邊增強經濟合作,印度成為東協第八大貿易夥伴,同 時,東協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其次於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個別東協國家也保有密切經貿關係,譬如,新加坡為

(27)

印度第六大的夥伴,印尼為第九大的夥伴,馬來西亞為第廿二大的夥伴,泰國為 第廿八大的夥伴。 同時,根據表二,可以得出一下結論,兩邊簽署 AIFTA 後都已經受到其影響, 雙邊貿易增長加快,特別對印度經濟而言,與東協國家的貿易比率逐漸上升。並 且 CLMV 國家緩慢也開始發展與印度的貿易,尤其是越南,其加強的經貿關係後 面隱涵政治與戰略意義。(CLMV 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與緬甸) 總之,東協在印度國外貿易總額中占重要的位置,兩邊將來會增強經濟合 作,促使成立的自由貿易區進一步發展,2012 年底已經超過七百億美元,並預 計於 2015 年達成一千億美元貿易的目標,以及持續加強商務聯繫、中小型企業 之間的合作。 (二)兩邊外國直接投資 (FDI) 的發展 經貿關係主要分成兩個部分:貿易和投資,筆者前面已探究兩邊貿易的增 長,在此節會探討投資部分。除了貿易之外,東協─印度互相投資也增強得多, 特別是來自東協國家,如新加坡。其主要的原因包括: 1.印度為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中國,因此,具有巨大市場 2.南亞國家之間,印度成為最穩定的國家,其他南亞國家以政治、經濟危機為特 徵 3.印度外交政策已為印度市場開大門,使其他國家容易進入市場 4.東協國家因為鎮壓權力真空,及吸引區域外國家來進入東協市場和投入外資所 以歡迎印度。 因此,兩邊對投資的需求相符,使兩邊開始大量投入外資,不過互相外資流 入不同。 印度 2011 2012 2013 FDI -2230.5 2233.4 1317.5

(表三) India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ASEAN

(28)

期。相反,東協國家對印度大量投入外資,根據表五提供的數據,在印度─東協 投資方面,印度接受比送出更多的外資。 國家 總額 百萬美元 % 新加坡 19,136.1 4 9.98 印尼 610.30 0.32 馬來西亞 549.24 0.29 泰國 111.10 0.06 緬甸 8.96 0.00 菲律賓 27.96 0.01 越南 0.24 0.00 總額 20,443.9 4 10.66 (表四)東協國家對印度投入外資(2000 年四月至 2013 年二月) 與印度關係中,東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印度與東協的貿易日益增加在投資 方面,印度也對東協國家積極投入外資,想必未來必定會持續的增加。

(29)

未來展望-印度問題與探討

最後我們來談談印度的未來問題,我分為四大項,分別為  教育問題  宗教問題  就業問題  政府問題 一. 教育問題 學校的建設不足、貧困問題再加上女生在印度極為不受尊重,識字率極低,造就 了印度有將近三成的文盲,文盲人數居世界之冠。而高等教育的僵化,也讓印度 的高等教育因應不上時代的潮流。 二. 宗教問題 種姓制度絕對是印度最主要的問題,從階級鬥爭、貧富差距到男女不平等,這都 造就了印度非常巨大的社會問題,要跟上現代化國家的腳步,印度必須消除這種 隔閡才行! 三. 就業問題 印度現值享受人口紅利時期,但還是有大量的人民找不到工作。這就回到一個根 本上的問題,「土地取得不易造就基礎建設不足」,沒有建設就沒有就業機會!然 而沒有建立一個企業制度來保障勞工的權益也是一大問題,在印度有高達 93% 的勞工是沒有保障的! 四. 政府問題 公家機關的效率不彰,貪污盛行,造就了政策推動的延宕。當然,印度的法條, 尤其土地法以及商業沒有統一稅..等等,這都讓外資望之卻步!沒有外資投資, 也就沒有了就業,造就了以上一連串的問題。 莫迪經濟學 然而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在新總理莫迪上任之後,有了解套的方案!首先他喊 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希望利用廣大的勞動力來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國。而 他也積極推動法條的改革,像是改革土地法,不僅吸引外資設廠,也使得基礎建 設能夠建立!當然,他還大刀闊斧的改革公家機關,打擊貪腐。他的上任,讓全 世界引頸而盼,印度的市場及人口極具潛力,但因為種種因素的設限而讓外資卻 步,隨著莫迪的經濟改革,印度可望成為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的焦點之一!

(30)

附錄:參考文獻

<baidu>,《印度農業》 http://baike.baidu.com/view/958350.htm <印度經濟>,《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7%BB%8F%E6%B5% 8E <印度農業改革>,《wiki》 http://www.baike.com/wiki/%E5%8D%B0%E5%BA%A6%E5%86%9C%E4%B8%9 A%E6%94%B9%E9%9D%A9 <印度農業改革>,《互動百科》 http://www.43577.com/show/1333920.shtml 〈印度經濟〉,《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7%BB%8F%E6%B 5%8E 〈印度紡織業雄心勃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http://monitor.textiles.org.tw/htm%5CININ1031008-03368.htm 〈當前印度汽車工業概況〉,《中國商品網》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9324 &ids=2 〈印度石化業將強勁增長〉,《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526870102vjny.html 〈穿梭在新德里街頭〉,《痞克邦》 http://windycorner.pixnet.net/blog/post/82483477-%E3%80%90%E5%8D%B0% E5%BA%A6%E3%80%91%E7%A9%BF%E6%A2%AD%E6%96%B0%E5%BE %B7%E9%87%8C%E8%A1%97%E9%A0%AD 〈印度汽車產量快速成長,幅度高達 63%〉,《汽車日報》 http://mobile.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b2020470120216 〈塗料行業發展緊貼石油化工行業結構調整〉,《會聰化工網》 http://info.chem.hc360.com/2010/09/190630173441.shtml <基本概況>,《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B0%E5%BA%A6#.E6.B0.A3.E5.80.99 <印度優勢>,《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E7%BB%8 F%E6%B5%8E&variant=zh-tw <IMF GDP 成長圖>,《IMF 官網》 http://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index.php

(31)

<IMF GDP 預測圖>,《IMF predicts India’s GDP to outpace China’s AUTHOR:INCHINCLOSER》 http://inchincloser.com/imf-predicts-indias-gdp-to-outpace-china/ <天然災害-水災>,《降雨過度集中農作欠收 印度 3 個月 600 貧農自殺 作者: Sid Weng》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3403/?ref=relatedpost <天然災害-熱浪>,《印度熱浪發威 釀近 1700 死 作者: 周佩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529/618820// <政治背景>,《維基百科》 <印度外包產業>,<TAITRA > http://chennai.taiwantrade.com.tw/news/detail.jsp?id=5171&lang=zh_TW. http://buzzorange.com/2014/05/21/why-carrefour-failed-on-india-market/. <家樂福為什麼挖不開印度這座全球最大零售金礦?>,《BuzzOrang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B0%E5%BA%A6#.E6.B0.A3.E5.80.99 <種性制度>,《奇摩知識+》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_ylt=A8tUwZjK.mhV0xsAELhr1 gt.;_ylu=X3oDMTEzMDN0czc2BGNvbG8DdHcxBHBvcwM0BHZ0aWQDVFdDM Dg0XzEEc2VjA3Nj?qid=1510060408290

<Nandan Nilekani 談影響印度未來的關鍵>,《TED》

http://www.ted.com/talks/nandan_nilekani_s_ideas_for_india_s_future?language=zh-t 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一次國際海洋法會議上,印度代表第三世界提議,各 國的採礦業者在進行深海採掘時,應該先支付給該地區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估計,至 2010 年全球約有 2.5 億的觀光休閒從業人口,並且產業規模將達全球 GDP 的

目前全世界生產結構存在全球供應鍊的整合體系,在 這種環境下,土國相信保護主義的形成亦對實施保護

共計 271 人提出申請,通過 233 人。102 年度 5 月提供在校生個案申請 102 學年 度專業人員服務,計有 2,557 人提出申請,通過 1,863 人;102 年度 8 月提供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 為全人類提供基本教育每年的所需支出,相等於 LVMH— 擁有 LV 等名牌的企業於 2011 年上半年 度的營業額。.

 印度教:世界由梵天創造,人有永恆的靈 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